首页范文大全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十篇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十篇

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8:02

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安全播出;过程管理;重点保障;小概率;奖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125-02

广播电视是现今最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之一,其播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素材采集、节目制作、送播上载、播出发射和信号传输等多个环节,只有把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好,安全播出才能真正实现。因此,播出工作一直是广播电视各项工作中的根本任务,对2012年的十直播转播活动,陕西广播电视台从前期的宣传协调,到后期的实况直播管理历时几个月之久,总编室始终将过程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做好小概率事故的备播预案,以安全播出为宗旨,严谨、高效地圆满完成任务。同时,通过这次成功的尝试,陕西广播电视台总编室正在摸索如何同步协调安排广播电视的直播转播,总结安全播出经验,可以用几个方面概括:

一、建设和完善规章制度

安全播出一直都是总编室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修订安全播出相关规章是必备的制度保障。2012年广播电视合并,各频率、频道推行新的运行机制,全台的管理方式和节目运行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总编室重新修订、制订10个涉及编播及宣传管理的系列文件,融合两大播出平台,实现对广播电视统一编播管理的一次尝试。在文件的起草制定过程中,总编室多次征求各频率频道等相关部门意见,并结合实时编播监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经多次讨论、不断补充完善而成。制度内容涵盖节目编排、制作、送播、直播等播出方面,以及节目分级管理、微博管理、预警信息等宣传的各个方面,既有宏观政策上的指导,又有针对广播和电视制作流程的规范。在十前期准备时,配合《陕西广播电视台十宣传报道方案》,总编室以新制定的10个编播系列文件为基础,专门制定了《陕西广播电视台十安全播出方案》,明确了直播转播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安全要求,为十直播转播提供了完备的制度保障。

二、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播出安全

播出工作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始终保持安全正常的播出状态,任何一种事故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说,安全播出无小事。在2009年总编室就提出了对播出安全要实施“过程管理”的工作思路,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过程管理更有利于发现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1.安全播出是一个时期内许多过程叠加后的结果,过程管理有利于预防事故的发生。播出事故的发生,可能是机器设备的偶然性故障,也可能是操作人员疏忽大意等原因,在常规操作层面这些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这些安全隐患集中出现或遇到偶然性因素时就会导致播出事故,这时再去查找事故原因就会让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强化过程管理就是对播出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考虑,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节目的制作源头到审查送播直至最终的安全播出,每一个步骤都有章可循、有监管环节、严格执行,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运行顺畅的,那结果必然也是好的。

2.全面考察、合理设置播出过程各个环节,还可以针对重要环节设置必要的保障及应急预案,以降低单一环节的事故发生率,从而降低整体的事故发生率。比如一档电视节目的播出要经过如下流程:①节目编单加载——②节目制作审核——③送播上载技术审核——④导播核对节目编单与上载节目素材——⑤播出监看。如果在①、②环节有任何一个出错,在③、④环节都能够发现并纠正,这样就给最后的播出关口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

3.预防“小概率事故”。2012年8月,总编室在播出各个环节安全排查中发现,长期运行平稳正常的电视频道游飞字幕、角标等内容缺少终审环节,因此总编室专门修改《陕西广播电视台关于电视频道游飞字幕、角标制作播出的规定》,增加“提交总编室终审确认方可播出”的要求。

三、黄金时间的重点保障

作为总编室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总编室编播管理科每天晚上黄金时间都会在播出一线值班,监看重要栏目的播出情况,及时了解上载技术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确保在第一时间快速处理各类播出应急问题,在播出的最后环节清除安全隐患。特别是每天晚上18:30陕西卫视直播的《陕西新闻联播》、19:00转播的央视《新闻联播》,在这两档新闻直播转播期间,编播管理科值班员全程监看。央视《新闻联播》会有突然延时的情况,值班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快速反映,首先确保完整转播,随即要立刻对后续节目的调整、撤换进行处理,使节目正常有序播出。

在这次十转播期间,总编室对于央视《新闻联播》有可能的延时情况也做了充分准备。从技术管理平台建立信息渠道,如果央视《新闻联播》确定延时,广电总局技术中心会在19:00左右发送短信给各省局技术中心进行告知,总编室在获得这一消息后立即安排协调。在十开幕当天,央视《新闻联播》延时30分钟,编播科值班员立刻协调广播、电视编排人员调整节目,提出合理调整建议,经过紧张的协调安排,当天的《新闻联播》完整转播,陕西广播电视台特别节目《十特别报道》于21︰25、22︰05两次直播,让三秦父老见证了十大会的盛况和陕西代表的风采。

11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史无前例的延时94分钟,播出总时长达到124分钟,编播科值班员经过了多次紧急处理,对突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接到延时消息后,首先告知总编室主任,随后快速调整好后续节目,用优质的播出为十转播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四、对广播、电视的统一调度

以往的电视直播转播,是由总编室向播出部下发通知,告知直播转播时间、频道和预计时长,实际运行中,一些技术问题如信号来源、是否需要延时等需要多次沟通,否则就会出现遗漏等,这些都需要总编室逐一通知、落实。新机制运行后,广播、电视的播出流程差别很大,如何在统一调度时清晰准确的下达指令,总编室多次与技术中心、播出部商议,最终确定采用节目调度令的方法:由总编室向台技术中心、转播频率频道和广告经营总公司统一下达节目调度令,每张调度令注明年份、编号,分成广播部分和电视部分,具体内容包含转播频率频道、信号来源、开始时间、预计时长和结束语等信息。台技术中心收到调度令后,按照技术要求再下发给地球站、播出部等部门,保证技术环节各个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转播频率频道收到调度令后,按照要求准备节目备播带、应急垫片,电视频道还需要准备应急字幕;广告经营总公司收到调度令后,按照预计时段调整广告节目,并提供广告素材备播带给转播频率;直播当天,总编室负责人、需转播的电视频道负责人在播出机房现场监看,随时调整后续节目。

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保证指令统一通畅下达,责任明确,避免了执行中的遗漏和推诿;同时考虑到广播、电视两个播出平台操作流程的差异,又分为广播、电视两部分,指令清晰准确,有利于操作执行;调度令按照年份进行编号,也为今后直播转播的档案化管理做好准备。

五、优质服务统筹协调

在接到上级部门关于宣传报道的指令性文件后,总编室会在统筹全局、落实政策要求的同时,主动服务,指导协调,一方面确保政治指令完整执行,另一方面积极为频率频道最大化争取经济效益。例如11月1日省局下发了关于热线电话类节目调整的通知,总编室在第一时间将文件精神传达到各频率频道,但一些频率对文件要求有不同理解,不知道应该如何执行,总编室立即召开频率总监协调会,从政治高度解读文件精神,帮助频率领会精神;再从业务角度详细指导具体执行方法,协助频率调整节目。

对于节目常规调整总编室坚持积极主动做好服务,而遇到突发紧急状况总编室则是快速反应,比如11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延时90分钟。总编室接到这一信息时,距离18:30分的节目转播时间已经不到30分钟了。总编室人员立刻通知广播转播频率和广告经营总公司负责人,首先撤掉转播频率原时段节目,确保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20分钟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的完整转播;由于16日转播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同样延时90分钟,需要占用转播频率新闻广播《陕西新闻》节目的播出时段,该频率负责人希望不影响节目播出,编播科又协调广告经营总公司,撤掉一档广告节目,在完整转播《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后,顺延播出《陕西新闻》节目,在不到10分钟之内快速协调安排好节目调整,这是新机制运行后广播频率下发调度令最紧张的一次。在突况下,有赖于制度保障和日常规范操作,编播科人员得以快速反应,协调到位,处理妥当。

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篇2

2007年,各级广播影视部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确保安全播出,依法加强管理,加快事业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在巩固中发展,在规范中提高,在创新中进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新闻宣传亮点频频,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高。

十七大宣传报道异彩纷呈。迎接十七大、宣传十七大、贯彻十七大是2007年广播影视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广播影视系统精心策划、聚焦主题,以新闻、专题和影视等多类节目,以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新媒体等各种载体,以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大容量的报道布局和宣传声势,完整、及时、准确地报道了大会议程,充分展现了十七大的盛况,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和世界舆论的积极关注。十七大期间,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收到听众短信26万多条,电子邮件17万多件,来信6870封,电话及传真近6000件。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的302家电视机构引用了中央电视台直播十七大的信号,153家海外合作电台转播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十七大报道。

重大报道和主题宣传有声有色。各级广播影视部门发挥优势,注重特色,统筹协调,扎实开展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主题宣传和全国“两会”、香港回归10周年、建军80周年、“中俄国家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等重要活动的宣传,制作播出了《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劳动者之歌》《百姓纪事》等专栏和《潮涌香江》《孕育希望的草原》等系列报道和专题节目,全面生动地解读了十七大报告,营造出喜庆美好的氛围。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奥运报道全面展开,生动展示了举国欢腾迎奥运的热烈气氛和中国人民昂扬奋进的崭新精神面貌。

自主策划特色报道出新出彩。各地广电部门坚持贯彻“三贴近”原则,大力拓宽报道内容,精心组织和策划了一批紧随时代脉搏的大型系列宣传报道,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开展了“穿越三北风沙源”大型系列报道,全台50多名记者穿越祖国五大沙漠和四大沙地,行程2.6万公里,采访时间长达20天,采制播发各类稿件1000多篇,国内多家媒体争相同步转播转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西广电局联合主办了“中国东盟合作之旅”大型广播电视联合采访活动,持续50天、行程两万多公里,先后进入东盟10国,刊发报道1600多条,在当地掀起了“中国旋风”。国际台策划实施了“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大型联合采访活动,俄罗斯12家主要媒体和国内4家中央媒体组团参加,采访中国15个省市区,两国共有96家媒体对“中国行”活动进行报道,共发表相关报道2000多篇(条),图片3500多张,扩大并延伸了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的政治意义和社会作用。

新媒体阵地建设不断扩大。全国广播电视机构在壮大传统媒体的同时,充分发挥内容、品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把新媒体建设纳入发展规划,积极主动地发展新媒体,抢占新阵地。2007年有4家和7家广电机构分别获批在全国和本省建设手机电视集成平台,117家广电机构获批开展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业务,7家中央和11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获批开展网络电视业务。目前,全国电台、电视台大都开办了互联网站,有27家省级广播电台、广播电视总台开办了网络广播业务,共有167套广播频率实现网上直播,有25家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的网站提供网络电视直播业务。手机电视、车载电视、ip电视等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先后开展了车载电视业务。中央三台坚持走多媒体综合集成的发展道路,央视国际、国际在线、中国广播网网站三大网站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央视国际网络已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网络电视服务运营商,2007年经营收入突破1亿元。“国际在线”网站访问量稳步增长,在全球79家主要国际广播电台网站中继续保持排名第一。中国广播网互动社区注册会员达到15万人,同比增长350%。

广播电视品牌建设凸现优势。近年来,积极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各地广电部门和播出机构强化品牌意识,优化频道格局,加大拓展品牌管理力度,完善品牌创建和维护体系,积极探索创建品牌新经验、新途径并取得明显成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录播了几十年的名牌节目《全国新闻联播》实现直播并全面改版。新版《全国新闻联播》成为整合地方新闻的大平台,联合全国记者站和地方台的龙头节目。桂林和深圳广电部门开展跨地区合作,两地资源和优势互补,全面打造和提升双方的广电品牌。中央电视台继续深化实施品牌化战略,2007年再度入选世界品牌500强,排名跃至第71位。

二、安全播出再创佳绩,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实现重点突破。

圆满完成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工作。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克服时间紧、范围广、任务重的实际困难,用一天的时间,顺利完成全国35个卫星地球站的全部卫星节目的上行调整任务;用7天的时间,全部完成全国广电系统各电台、电视台、发射台、转播台、监测台、有线电视前端的3.852万个卫星接收设施调整任务;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全国各地2000多万个地面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设施的调整工作,实际调整数量比原摸底统计数超出了400多万个,湖南、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甘肃、陕西等省调整数量均在百万以上,安全、平稳、圆满地完成了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和地面接收设施的调整工作,使卫星广播电视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扭转了卫星广播电视被动防范的不利局面。

大力推动各地安全播出指挥调度体系建设。经多方努力,目前全国广电系统已建立了省、地、县三级贯通的安全播出指挥调度体系,各级广电部门均成立了安全播出指挥部,20个省正式成立了省级安全播出调度指挥机构。与此同时,还建立了与指挥调度机制相适应的技术支撑平台,构筑起监测、告警、通讯、预警系统等为一体的全国安全播出调度指挥网络,实现了中央对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形成了上下沟通、指挥有力、调度灵活、配合紧密的整体系统,为确保日常及十七大安全播出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积极推进实施“安全播出工程”。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周密组织、精心安排,各级广播影视部门按期高质量完成了中央和地方11个地球站的扩容改造工作,开通了11个省(区、市)广播电视节目的北京集中上行传输电路,建成了全国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完成了349个监测点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建成了联通总局安全播出调度中心和各省调度中心、35个卫星地球站以及中央直属单位等192个重点单位的全国安全播出调度指挥平台,使全国安全播出预警系统延伸到县级有线电视前端,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广电总局组织了自十六大以来最大规模的全国安全播出大检查,抽调82名专家组成19个检查组,对全国32个省级广播电视局、107个省级以上重点播出单位及中央直属单位的供配电系统和播出系统进行了实地检查,对各地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全国通报并责令整改。组织全国广电部门联合当地610办公室、综治委、公安、无线电管理等部门,群防群治,严防各级各类的非法插播、破坏事件,确保了十七大期间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三、农村广播影视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强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电总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组织,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一是大力加强全国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4月份,广电总局与财政部联合召开全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作会议,传达中央精神,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广电总局编制完成了工程建设方案,与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广电局签订了工程建设任务责任书,落实责任,落实任务。各省(区、市)广电局也积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从实际出发扎实推进本地区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广西、吉林、贵州、海南、内蒙古、河北、黑龙江等省区共落实转播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专项资金2.5亿元。安徽、广西等省将主要承担中央和省节目骨干无线发射台站上划省广电局管理,理顺了管理体制。宁夏广电局与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建立考核机制和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全国共完成4200多部发射机及相关配套设备的招标采购,开播886部发射机,覆盖质量明显改善。目前工程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力争在2008年6月底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让农民群众无偿收听收看到北京奥运会的节目,提前实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十一五”农村无线覆盖目标。

二是着力推进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建设。5月份,广电总局与发改委联合下发文件,确定了2007年20户以上“盲村”村村通建设任务,下达了国家对中、西部地区5亿元的资金补助额度,明确了“盲村”建设原则要采取直播卫星覆盖方式。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村村通”工作。许多省区政府将“村村通”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要求切实抓紧抓好。陕西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强调要建立村村通工作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县对乡(镇)广播电视的垂直管理,要求各地要保证广播电视部门职能的完整性,要单设县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不能独立设局的地方可设局台合一的事业机构,赋予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能,负责村村通、广播电视宣传、社会管理等项工作。

三是扶持有条件的农业大省开办对农频道(率)。2007年,广电总局批准陕西电视台与杨凌农业示范区合办1套上星传输的农林科技频道,为西北、华北10省(区、市)的市(地)、县(市)以下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提供农业类电视节目。同时,总局还批准云南、黑龙江、广西柳州等7个省、地级电台各开办一套对农广播节目。目前,除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上星传输的农业军事频道外,总局共批准山东、陕西等9个省、地级电视台各开办一套对农电视频道,江西、河南等23个省、地级电台各开办一套对农广播。

全面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007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总局以更加明确的工作思路,更加有力的政策举措,全面推进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

一是部署落实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任务。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广电总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首次以国办文件形式专门部署农村电影工作,对推动我国农村电影发展具有深远意义。5月底,广电总局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在延安市召开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会议,传达国办文件精神,总结前一段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动员和部署今后的农村电影工作。2007年总局还制定出台了《全国“十一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规划》,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目标、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在总局的积极协调下,2007年国家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出资配备放映设备2000多套,中央和地方财政提供公益性放映场次补贴2亿多元。全国农村完成放映460多万场,观众人次达15亿,超额完成全国农村电影放映的年度任务。

二是积极推广数字电影放映。目前全国现已建立数字电影农村地区卫星接收站21个,组建股份制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22个,建立数字电影放映点达5000多个。一个星、站、厅、幕、机相配套,结构合理、网络连通、院线发展、规模放映、服务优质的覆盖全国乡镇农村的数字电影服务网络体系已经形成。截至2007年11月初,通过数字电影服务平台,已向全国各地农村传送了公益版权影片367部;传送非公益版权商业发行数字影片节目504部,放映场次达93.7万场。其中最受农村欢迎的数字影片是国产电影《太行山上》,放映总场次已累计超过2万场。

三是积极开展主题放映活动。2007年,广电总局开展了以“国产新片进农村”、“优秀国产影片金秋展映展播月”和“五个一工程”获奖电影作品展映展播为主题的大型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为活动推荐了256部优秀国产影片,向农村地区赠送了4000多个16毫米电影拷贝。各地也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村电影主题放映活动。河北省开展了“千场电影进社区、万场电影进农村”活动,河南省开展了“百县万场电影下乡”活动,安徽省开展了“请农民兄弟看电影――送10万场电影进乡村”活动,海南省开展了“百部科教电影万村行”、“金光耀琼州”、“党旗在我心中”活动。丰富的主题放映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

进一步推进西新工程建设。2007年全面完成工程前三期建设,完成了西新工程部分台站的工程验收工作,完善了广播和实验的调度系统,启动了智能调度系统第二期建设工作。通过西新工程的前三期建设,、新疆等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影视覆盖范围明显扩大,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和制作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总局正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编制第四期建设方案并已启动第一阶段的建设。

四、广播影视内容生产进一步繁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同步提高。

电影产业进入稳定发展期。一是电影产量和票房再创新高。2007年共生产电影582部,其中故事片402部,科教、纪录、动画、特种、电影电视等其他影片180部。故事片生产比2006年增加了72部,增长21.8%。全年全国电影市场综合收入达67.26亿元,其中国内电影票房33.27亿元,全国电影频道播放电影收入13.79亿元,海外电影收入20.2亿元,这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二是电影市场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深化院线制改革,国有资本(省市电影公司及影院)焕发出新的活力。全国现有34个城市首轮电影院线公司,其中跨省院线19条,省内院线15条,院线内影院1427家,银幕3527块。较五年前院线制改革之初增加了550家影院、1818块银幕。34条院线中,除北京万达电影院线由大连万达集团(民营)控股外,其余院线均由国有资本控股,国有控股院线创造的票房已占全国票房总值的90%以上,占据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三是票房结构趋向合理。《集结号》《投名状》等国产大片票房均超过2亿元,国产商业大片虽然依旧引领城市电影市场,但在全国总票房的比重已不到25%;《门徒》《不能说的秘密》《男儿本色》等中等投资规模的商业影片成绩斐然,2007年票房超过千万的中等投资国产影片近20部,改变了过去主要靠几部影片支撑票房的局面;《公仆》《天地告白》《夜袭》《村支书郑九万》《隐形的翅膀》等一批小成本制作的主旋律影片表现突出,《公仆》票房超过600万元,《天地告白》《夜袭》的票房均接近500万元,《隐形的翅膀》和《村支书郑九万》折合票房分别接近和超过700万元。四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集结号》《投名状》等国产大片既叫好又叫座,获得几乎一边倒的正面评价,实现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电视节目制作稳步发展。一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机构数量增加,实力增强。全国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达2422家,比上年增加近500多家;其中混合所有制(包括国有资本参股或其他所有制形式)公司1900余家,比上年增加700余家;全国制作机构注册资金超过304亿元,固定资产接近230亿,分别比上年增加一倍和三倍。全年制作电视节目720万分钟,比上年增加一倍。二是电视剧数量稳定增长,质量大幅提高。电视剧产量超过14000集,比上年小幅增长;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总量中的比例上升到60%,成为电视剧的主流,彻底扭转了戏说剧、言情剧等充斥荧屏的状况;电视剧整体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涌现出《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喜耕田的故事》等一大批优秀电视剧,实现了主旋律和收视率的统一。三是理论文献片取得良好效果。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香港十年》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香港十年》先后在香港无线电视的新闻台、明珠台及其欧洲、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澳门所属有线频道高频率播出,这是我国重大题材纪录片第一次在香港主流电视媒体完整播出。

动画产业强劲增长。国产动画产量质量同步提升。2007年国产动画产量超过10万分钟,比2006年增长3万分钟。国产动画片创作水平、艺术质量也不断提高,一些优秀国产动画片收视率已经超过境外动画片。动画播出平台健康发展。目前,全国共有34个少儿频道和4个动画频道,每天播出国产动画片约8000分钟,成为推动国产动画产业健康发展的主力平台。一些少儿频道实现了扭亏为盈,实现良性循环。2007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收入超过2亿元人民币,上海炫动卡通频道超过8000万元,北京卡酷动画频道、湖南金鹰卡通频道超过5000万元。动画产业基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7年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自主制作完成国产动画片120多部7万多分钟,占全国动画产量的77%,成为发展国产动画的主力。动画交易市场日益红火。2007年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参展机构280余家,参观人数43万人次,成交额6亿元。动画衍生产品开发取得良好效果。《虹猫蓝兔七侠传》播出之后,图书销量达1654万册1.5亿元,音像收入和品牌授权收入达9000万元,同时开发衍生产品470多种,刷新了少儿图书销售的最高纪录。一些优秀的国产动画片开始走出国门。由上海今日动画公司制作的动画系列片《中华小子》未开拍就通过全球预售签订4000万元的合同。三辰卡通集团制作的《蓝猫淘气三千问》系列节目,分别输出到36个国家与地区,成交额为1136万美元。浙江中南集团卡通影视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天眼》已进入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播映系统,合同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

五、数字化进程提速,广播影视科技进步再上新台阶。

有线电视数字化以加速度向前发展。2007年有线电视数字化进入新阶段,整体转换速度大大加快,全国有30个城市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2600万,较2006年翻了一番。总局分别于2007年3月和9月召开研讨会,指导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化改造工作。为提高整体转换服务水平,总局多次组织召开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座谈会,并及时有关通知,强调整体转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规范服务,切实执行价格听证制度,确保维护好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收视权益,进一步规范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全国广电系统结合数字化整体转换,积极推进网络整合,加快推进城市有线电视网络由小容量单向传输向大容量双向交互转变。广西、陕西、江西、吉林等完成全省区网络整合,中国有线完成海南重组。

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扎实推进。广电总局颁布了移动广播电视广播信道、复用、电子业务指南、紧急广播等四项行业标准,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广播电视技术标准体系,完成37个大中城市频率规划并在8个城市试验播出。用户管理、计费结算、客户服务等产业化运营技术和系统保障正在加快建设。“移动广播电视系统研究开发与规模技术试验”等被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研制了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相关配套标准,组织开展了技术试验工作,为6个奥运城市和广东、深圳规划了相关频道,为2008年全国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电影数字化取得重要进展。国家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建设即将告竣,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全面展开,目前已完成500多部故事片的数字化转换。数字电影技术平台发挥作用,通过平台发行的影片超过560部,累计定购场次超过87万场。数字化放映设备实现小型化、轻型化、一体化,实现了公益放映平台的对接。城市数字电影银幕达200块,多层次的数字化放映市场正在形成。影院设施设备基本由国产品牌主导,已从最初的单纯仿制发展到自主研

发、自创品牌,并开始打入国际市场。数字放映机等高端关键设备也开始国产化。

六、广播影视改革继续深入,活力增强,竞争力提高。

一是稳步推进制播分离改革。稳妥推进电台、电视台的部分文艺、科技、体育节目制作机制改革,实施制播分离,引入市场机制,提高了节目生产力。中央电视台将所属的网络宣传部、青少中心动画部和体育频道部分节目实行制播分离,转企改制,分别注册成立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央视动画有限公司、中视(北京)体育推广有限公司。

二是不断深化电台和电视台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前一些电台、电视台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干部上岗考评和竞争上岗,对编外人员实现企业化管理;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制定建立预算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及预警机制,规范节目预算调整、重大财务事项备案办法等管理规定;加强成本核算分析,追踪调研栏目流程、成本支出等,实现与台属企业财务联网,加大了对台属各单位的监管力度。

三是积极推进经营性单位事转企改革。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积极推进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中影、长影、上影和广西电影制片厂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基本完成事转企。珠江电影制片厂、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中心的事转企工作正在进行中,珠江电影制片厂目前已注册为企业,中广电设计研究院已完成内部清产核资工作调查。

四是稳妥企业单位股份制改造和重组上市。中影集团通过股份制改造,积极吸纳业内外资本以及境外资本,改制成立了5个制片公司,并参股成立北京华柯电影洗印有限公司,并以控股、参股和联合等方式,参与组建了7条电影院线。长影集团通过吸纳社会资金,成立了长影影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以“长影世纪城”项目形成的资产和负债重新组建了集团控股的长影世纪城有限公司。中影集团、陕西广电网络等还在利用资本市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影集团成功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并启动重组上市工作,目前正在积极准备方案。陕西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获准增发新股。深圳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获准,目前正在积极争取证监会审查通过。长影集团和长影世纪城有限公司也正积极筹备上市工作。

五是积极推进电影产业体制改革。大力整合产业资源,加快发展各类影视产业基地。河南、山西分别组建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公司、山西电影电视剧集团公司。中影、长影、上影、西影等电影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各个经营领域,有一定规模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国有电影企业集团。积极推进电影发行放映的院线制改革,大力培育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数字院线,逐步激活了整个电影市场,城市影院建设蓬勃发展,现代化的多厅影院不断涌现,全国银幕数不断上升。

六是引导和规范播出机构改革。按照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的要求,批准成立市(地)级广播电视台86个。同时,积极推进县对乡(镇)广播电视的垂直管理,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长效机制。四川省部分县市以农村体制综合改革为契机,顺利实现“县乡共管,以县为准”的垂直管理体制,在各乡镇建立“广播电视服务点”作为县广电局直管的服务机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广电事业的发展,迅速改善了农村广播电视服务质量。

七、“走出去”迈出新步伐,我国广播影视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海外落地。中国电视长城平台已形成系列平台架构,影响不断增强。长城(北美)平台节目包已超过5.6万付费用户;长城(亚洲)平台用户超过11万户;长城(非洲)平台基本建成;长城(欧洲)平台在法国已有近1万订户;长城(加拿大)平台已在加拿大最大的有线电视网播出;长城(拉美)平台在南美已经开始试播。电视海外落地范围不断扩大。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实现亚洲、欧洲和美洲分版播出,西法语频道实现法语和西班牙语分频独立播出,英语国际频道分亚欧美三版播出准备工作已就绪。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在137个国家和地区节目落地入户播出,全年新增用户1680多万户,海外用户总数达8400万。国际广播本土化落地成绩显著,2007年先后在澳大利亚、摩纳哥、尼日尔、巴拿马和瓦努阿图的维拉港、桑托岛、马拉库拉岛等地开办了8家整频率电台。至此境外整频率电台达11个,包括其他租时段合作台在内,目前每天累计播出节目556.5小时,共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德语等30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和4种汉语方言实现境外落地。新疆、、内蒙古、云南、广西等省区在周边国家落地也取得好成绩。

积极扩大影视产品和服务出口。大力实施“中国电影全球推广战略”,不断加大海外推广力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07年共有78部国产影片销售到47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发行收入总计达20.2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增加1亿多元。坚持政府推动和企业运作相结合,不断完善促进文化产品出口的政策和机制,努力培育文化产品出口骨干企业,着力推进国产影视剧和动画片出口。与商务部、外交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文化产品出口指导目录》《2007―200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和《2007―200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其中有36家广播影视企业和39项广播影视项目分别列入了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共实现国产影视节目海外销售约1000万美元。

切实加强国际交流合作。2007年,广电总局和有关部门先后在49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中国电影展,展出国产影片728部次。中国电影展活动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当地的文化盛事。特别是在俄罗斯举办了6次中国电影展,有力地配合了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国家年”活动,配合了国家总体外交。同时,积极参加国际电影节展,扩大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2007年共有209部次影片参加98个国际电影节,其中有29部影片在19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49个奖项。与上年相比,参加电影节数量增加31个,影片增加39部,获奖影片数量增加3部,奖项增加5项。积极参与“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等活动和戛纳电视节等国际重要广播影视节展,加强与亚广联、亚太广播发展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八、网络节目监管提上日程,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管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对总局承担的任务进行了分类和细化,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措施,落实了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经国务院批准,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出台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就管理方式、管理措施、管理责任作出明确规定。该规定的,是实现我国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的重要举措。

开展打击网络色情节目专项行动。在全国开展打击网络色情专项行动中,广电总局按照中央要求,在全国广电系统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对全国从事视听节目传播活动的网站进行了全面摸底、统计和分析,对境内传播外和等迷信信息网站进行了排查。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在专项治理行动中,全国广电系统累计出动近3.3万人次,查处违法违规网站465家,删除有害节目5000多个,同时为公安部门办案提供了大量线索。

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技术系统建设。广电总局对现有的公共信息网络音视频节目监控系统进行了小规模扩容,扩充了搜索系统集群服务器数量,提高了搜索带宽,还搭建了p2p视听节目源发现实验系统,视听节目检索实验系统,视频图像判别、搜索实验系统,为全国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技术系统的建设工作进行了先期预演和技术储备。

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活动。按照中央要求,广电总局积极推进中央重点新闻媒体网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央视国际网站实现了央视16个开路频道中12个频道的网络同步直播,实现了央视400个电视栏目中的278个栏目的网络点播与搜索,实现了央视每年近200场大型活动的网络直播、点播、搜索与互动。把电视的品牌资源、内容资源和营销资源充分延伸到网络上,实现了视频内容采集、编目、制作、索引、存储、、播出的自动一体化。中国广播网设立了59个专业频道,400多个栏目,开辟了13个地方分网,提供了中央电台9套节目网上直播、270多个重点栏目的在线点播服务。链接整合了全国273家电台网站,日访问量和页面浏览量达到1400万人次。国际在线已经成为由43种文字、48种语言组成的世界上文种数量最多、音频语种数量第二的网站,日均页面访问量约为800万页,每天更新在线收听节目210小时,供网民在线点播的节目总量达到23240小时。访问者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广电总局还与团中央联合举办了第二届“网上文明之声展播活动”,组织全国各地的校园网、商业网、传统媒体进行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主旋律的广播作品、DV作品评选活动。

九、管理力度加大,全国广播影视政策法规执行力显著提高。

切实加强宣传管理。以娱乐类、购物类和涉性节目特别是选秀节目为整治重点,集中开展抵制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抵制广播电视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通知》等十余项规范性文件,停播了电视剧《红问号》《第一次心动》等节目和栏目,一些低俗问题得到了明显遏制。为有效制止部分地方广播电台下流涉性节目的问题,总局先后停播了10家广播电台19套广播的涉性节目。目前,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涉性节目已经停播,整治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果,舆论反响热烈,群众拍手称快。

切实加强广告播放管理。6月,总局对连续违规的宁夏电视台、甘肃电视台的两个上星频道给予暂停商业广告一周的处罚,并通报全国,在行业内部和全国引起强烈震动。这是总局继叫停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等五类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后,对严重违规播放广告行为的又一次重拳出击。7月,总局再次专门发出通知,要求立即停止播放虚假违法、内容不良、格调低下的医疗、药品、性保健品广告和各类性暗示广告,先后对213个(次)违规频道进行口头或书面告诫,诫免谈话百余次,发出整改通知书54份,并对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9个地市及9个县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9月,国家广电总局再次严令禁播八类涉性广告。据不完全统计,仅8月份以来,全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就已清理停播违规广告2000多条,涉及广告金额超过20亿。

切实加强对播出机构和频道频率的管理。结合换发核发许可证,全面检查地级以上播出机构运行情况,严肃查处擅自开办频道频率和非法无线发射等违规行为。对138个播出机构下达了责令整改函,对违规严重的21个广播电台进行了通报批评,对多次督办仍未整改到位的江苏电台、南京电台、淮安电视台、河南电台、安徽电台的违规频率频道实施停播处罚。这是广电总局严格规范广播电视播出秩序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广播电视违规频率频道实施退出机制的有益尝试。

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肃查处违纪案件,有效开展巡视工作。编制实施《广播影视“十一五”人才规划》。举办各类培训班38期,培训3200余人次。会同人事部制定实施《关于广播影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规范开展广播影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执业资格注册工作。认真开展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举办全系统“激情・奉献”先进事迹报告会。

展望2008年:在新的起点上开拓奋进

新的一年,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征程,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要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改革创新为促进,以科学管理为保障,努力实现广播影视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今年广播影视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系统上下、媒体之间、栏目节目,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开设一系列精品专栏专题,办好一批重点栏目节目,全面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烈氛围,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按照中央统一安排,组织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的宣传报道,组织好奥运会、残奥会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

切实提高安全播出水平。认真总结安全播出工作的宝贵经验,推进安全播出工作由重点防范向安全运行转变,在巩固已有安全播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机构、完善设施、加强培训、强化演练、严格管理,完善安全播出监测体系和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构建广播电视安全运行保障体系。扎实做好奥运会等重大活动宣传报道的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现场直播规章制度,确保奥运会安全播出工作万无一失。

积极发展建设新媒体新阵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07]16号文件精神,大力扶持和推进主流媒体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在规划布局、资格准入、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向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重点倾斜,加快审批主流媒体开办传播网络视听节目业务。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积极稳妥发展ip电视。认真贯彻落实《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加快建设全国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技术监管体系。

加快构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确保在6月30日前完成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并扎实推进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大力抓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积极探索“政府买服务”的有效方式,加快培育国有、民营、个体等各类发行放映新主体,积极推广数字化放映,加快建立完善片源保障机制。进一步抓好西新工程,抓紧实施第四期第一阶段的建设任务,大力提高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和自制水平。

积极发展广播影视内容产业。加快繁荣国产电影。一要突出抓好重点影片的创作发行。二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加快国有电影制片单位的事业转企改制步伐,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三要加快培育多层次电影市场,继续深化电影院线制改革。促进电视剧持续健康发展。一要优化电视剧题材结构,多出精品。二要加强审查管理,重点加强对低俗、暴力等不健康内容以及敏感问题的审查。三要加强引进管理和播出调控。加速影视动画产业升级。一要抓创意研发,二要抓衍生产品综合开发,三要抓市场营销,四要加快建立我国影视动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按照“大容量、双向交互”的要求,加快推进城市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和数字化转换,推动有线数字电视多功能网的建设和应用。以数字节目生产为核心,加快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积极推进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实施,加快移动广播电视发展,确保奥运会前提供服务。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等各环节的应用,加快建设数字电影制作基地。

积极稳妥推进广播影视改革。着力深化电台、电视台内部机制改革,进一步突出电台、电视台的公益性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做好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试点。加快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等经营性产业发展步伐。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积极推进广播影视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直接融资。做好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上市的筹备工作。加快总局批准的各类影视产业基地建设,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加快广播影视走出去步伐。加强中国电视长城平台建设和运营,完成拉美平台建设,推动东南亚平台建设。继续扩大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海外落地。加强国际台环球广播网建设,加大广播孔子学院对外推介力度。积极推进中央电台全球华语广播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华语广播协作机制。积极支持新疆、、内蒙古、云南、广西等省区开展在周边国家的落地工作。加大对电影、电视剧和影视动画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国际营销力度,推动我国广播影视产品和服务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把电影出口作为突破口,使我国电影更多地进入发达国家主流院线和电视网络。

着力加强和改进广播影视管理。强化宣传和节目播放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抵制低俗之风行动,防止低俗之风向地面频道特别是市、县台转移。切实加强广告播放管理,重点清理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强化对违规播放广告的责任追究。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影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的管理,切实加大对违规者查处的力度,研究建立频道频率及节目栏目的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影视剧和动画片制作机构的退出机制。强化互联网视听节目、有线数字广播电视和卫星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等,加快建设完善内容监管技术系统,逐步实现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全面监管。

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电视传播;体育赛事

随着电视体育节目收视率的日益攀升,许多电视台都增加了体育节目播出时间,有的新增设了体育频道,甚至还开辟了专门的足球频道。体育赛事已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电视媒体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我国体育赛事电视传播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中央电视台体育赛事转播工作的发展回顾

1958年6月19日,北京电视台实况转播了北京男女篮和八一男女篮球队的表演,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的体育实况转播。20世纪60年代,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设立了第一个体育知识类节目《体育爱好者》,节目宗旨是宣传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宣传体育事业的成就和优秀人物。1973年10月,中央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合作,第一次成功利用微波干线把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视频、音频信号从湖北传到北京,进行全国实况播出。1978年6月,第11届世界杯足球赛在阿根廷举行,中央电视台通过国际通讯卫星将图像和声音接收回来,配音播出。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80家电视机构的1102名广播记者云集北京,14个卫星通道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送亚运会信号。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视体育节目播出量迅速增加,节目形式由单一走向丰富,除了新闻、栏目和赛事“老三样”外,出现了纪录片、体育教学、体育商城、体育英语等新节目形式。进入新世纪后,体育节目类型更多,出现了益智类、电玩类、类和评书类等创新节目,自制节目能力和综合报道能力显著增强,尤其在职业赛事制作方面。如上海2002年就成功转播了网球大师杯总决赛。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电视转播创造了3个历史之最:历史上电视转播频道最多、转播时间最长和覆盖面最广。2008年北京奥运会,据国内权威收视率调查机构CSm媒介数据显示,开幕式4个多小时内,全国共有8.42亿观众通过电视实时收看奥运会,占到全国电视总人口的68.8%,创下国内有收视调查以来电视收视率最高纪录,在李宁环绕鸟巢飞奔点火这一刻,收视份额攀上90%。全球有45亿人同时观看奥运转播,这也是奥运会有史以来的收视之最。

(二)地方电视台体育赛事转播工作的发展回顾

地方台体育节目的制作极大丰富了我国电视体育的内涵,如广东电视台因毗邻香港,得风气之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欧洲足球、赛车等赛事集锦。

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转播上海申花和曼联的比赛,创下了34.1%的收视高峰。1997年10月18日大连电视台创立体育频道,2002年4月1日大连电视台足球频道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专项体育频道。目前,全国可收看的地方体育频道达40多个。

1996年,北京、上海和广东电视台体育部联合推出时长50分钟的《中国体育报道》,这是地方合的首次尝试。从2001年开始,地方电视台为了资源共享,节约成本进行了协作发展,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电视台牵头,成立了全国体育新闻协作网(CSn),又逐渐增加了四川、山东、辽宁等电视台的体育频道、体育部等。2006年世界杯时,由北京、山东牵头策划,包括湖北、江苏和辽宁共5家地方体育频道联合播出体育节目《欢度世界杯》。2007年10月,由辽宁、江苏、山东、湖北、新疆五省区体育频道联合制作的《体育新闻》节目首次播出,标志着CSpn开始运行,这是我国唯一由众多省级体育频道实现同步播出的、跨省区域的联播平台,为我国地方电视体育报道产业迎来历史拐点,打破了央视长期垄断的局面。

地方合突破了地域限制,跨区域联合,不断向央视的弱点或盲点发动进攻,先后拿到了中超、CBa、东亚四强赛、排球国际大赛、赛车F1等赛事的电视转播权。在奥运会中也不甘示弱,全国20多家省级电视台组成联合报道小组,亲临现场搭建演播室进行报道,节目在20多家省级电视台播出。

二、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市场开发现状

我国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市场开发工作大致可以分以下阶段:

(一)起步阶段(1994-1999年)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机构就开始按国际统一的游戏规则,向国际体育组织购买高水平国际赛事的电视转播权。可是在国内,电视媒体向赛事主办者购买电视转播权的第一份合同诞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1994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国足协签订了为期5年的中国足球甲a联赛的电视转播权转让合同,当时中央电视台仅用每场甲a联赛给中国足协2分钟广告时间的价格轻易获得了电视转播权。这是我国第一份国内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转让合同。

1997年上海举行的第8届全运会上,中央电视台以体育频道每播出1小时八运会赛事或节目给1分钟广告时段的价格获得八运会的电视转播权。这是我国举办的综合性运动会电视转播权有偿转让的首次突破。1999年举行的天津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体操协会委托中介公司将电视转播权以广告时段转让方式出售。中国体育记协下属二级协会全国有线体育电视传播委员会联合28家地方有线电视台购买了23场比赛转播权和8集专题节目的报道权,中央电视台购买了11场比赛转播权。这是我国首次开发在中国举办的世界性比赛的电视转播权。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实行有偿转让电视转播权的体育赛事很少;体育赛事组织方自主议价能力弱,基本上是处于由传媒机构自行定价的阶段,有时甚至只是求得“赛事转播权是一个需要购买的产品”这样一个名份而已;在电视转播权转让中,主要是通过用广告时间来交换赛事电视转播权的阶段,尚未实现实质意义上的货币转让。

(二)缓慢发展阶段(1999-2001年)

1999年,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中体传播网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买断了全国的甲a转播权,但是中国教育电视台在收视率、技术、人力等方面毕竟能力有限,联赛的赞助商也很难接受让央视以外的媒体来转播比赛。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签订了一个为期3年的合同:1999-2001年中央台以每场14.1万元的价格,购买了3年甲a全国性版权的电视转播权。14个地方电视台纷纷与14个甲a球队俱乐部签约,分别以每年几万、几十万、百余万的不等价格或广告时段购买了当年甲a联赛地方性版权的电视转播权。2000年初,足球甲a新3年电视转播权转让虽然磕磕碰碰难产,但这毕竟是我国首次以货币化形式全面开发国内单项比赛的电视转播权,可以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000年5月,在宁波举行全国体育大会,该会确定上海有线电视台、浙江有线电视台、宁波电视台和宁波有线电视台为制作机构和主播电视台。除宁波市两家电视台外,全国还有20家有线电视台购买了转播权,对比赛进行联播,共转播了开幕式和9个项目的15场比赛,总转播时间达到35小时。电视台每转播1小时比赛,转让1分钟广告时段。赛事主办者将所得广告时段交由宁波市开发,收入归大会组委会所有。

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有偿出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体育赛事组织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议价能力,市场也出现了一定形式的竞争。其中最鲜明的特征是赛事电视转播权突破用广告时间交换转播权的模式,实现了货币化的有偿转让。

(三)市场基本形成阶段(2001至今)

2001年11月第9届全国运动会,电视转播权开发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九运会电视转播权共有46家电视媒体分门别类地购买了全国或地方的电视报道权,而且第一次在综合性运动会中,用货币形式实现电视转播权的转让,首开综合性运动会以货币形式实现电视转播权转让之先河。

2002年,中国足协开价每场18万元出售转播权,而央视则希望维持此前每场14万元的水平。结果央视以忙于转播世界杯为由,前6轮都未转播甲a联赛。直到世界杯结束后央视才开始转播甲a,但达成协议的价格和补偿金额一直是未公开的“商业秘密”。2003年,中国足协开出与2002年一样的价格,即单场转让价格为18万元,而央视方面的出价在15万元左右。直到最后双方才互相妥协,每场比赛的转播费定为16万元。2003年9月12日,中国足坛出现了一个震惊全国的新闻:上海文广新闻集团(SmG)以1.5亿元的天价获未来3年中超联赛的转播权。这也标志着央视第一次失去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主播权。同年,上海文广又介入中国篮球联赛(CBa)的电视转播权市场(此前,CBa也一直由央视进行电视转播),并以500万元左右的价格购得了CBa联赛随后两年的电视转播权,结束了央视独揽天下的局面。

借鉴八运会、九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市场开发经验,2005年十运会在电视转播权开发上更进一步,实现收益近1200万元,其中净收益980万元。中央电视台全力支持、配合十运会做好宣传和维权工作,为十运会带来了720万元的经济收益。同时,还有28家电视台购买了十运会电视转播的地方版权,收入达410多万元。港澳台电视版权开发获得收益近50万元。而十运会最成功的是将电视转播权首次成功推向了海外,使海外版权开发取得了7.5万元的收益,是电视版权开发立足国内、辐射海外的一次成功突破,标志着我国体育赛事的国际关注度正在逐步提高。2009年10月16日至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将在济南举行,届时电视转播权的开发将会取得更大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自2001年开始,我们认为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开发市场基本形成。其特征为:赛事电视转播权有偿转让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体育赛事组织议价能力进一步加强,电视转播权的销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突出的标志是出现了自由竞争,上海文广新闻集团以3年1.5亿元获得中超联赛的电视转播权,打破了中央电视台对我国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垄断局面,这也是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形成的重要标志。

三、我国体育赛事电视传播前景展望及发展对策

一是转变观念,统一认识,规范运作;二是理顺管理体制,优化运作机制,提高运作能力;三是设计优化的营销方式,理性确定赛事转播权价格;四是打造品牌赛事,重视包装和服务是成功的关键;五是吸引媒体直接介入转播,引进竞争机制;六是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推动电视体育产业发展;七是正确选择目标市场,搞好市场定位。

参考文献:

1、李清玲.nBa电视转播权销售权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5).

2、王晓东.全球性重大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开发状况的解析与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06(10).

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3,tn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56-0024-02

广播和电视媒体是一种有效的宣传工具,它的宣传效果是好还是坏决定于广大听众,观众收听收看广播和电视节目与否,可以作为衡量是否创造了良好的电台和电视工作者的标准。电台和电视节目从创意设计开始到传达给广大观众,直到听众可以收听收看,一般要经过三个主要领域:创意关;制作关和播出关。好的作品关键的一步是要有良好的创意设计总监,他可以诞生出许多良好的具有吸引力的好点子;没有先进的前、后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即使是有最好的想法也只能是在纸上谈兵,它是实现编导创意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先进的无线电和电视广播的播出、传输和发射覆盖技术,再好的节目能看到的或许只有编导一个人,而群众却没有享受到。广播和电视就无法发挥其媒体的真正作用。总之,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电台和电视台的运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电台和电视台工作的技术维护我们必须引起注意。

1不同历史时期广播和电视节目技术维护的特点

不同的历史时期,广播电视技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同时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也在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维护工作有不同的特点。

1.1广播系统、传输系统日益复杂

此前,因为播出的广播频率,渠道少,控制系统比较简单,只有少数几个独立的单声道广播室。随着播出频率和频道的不断增多,以前那种单一的,相对独立的单频道播出方式增长不能满足为此,因此出现了比较复杂的,一个频道播出系统集成和总控室系统相结合的、日程安排比较灵活的集成播控系统。该系统不仅有大型的视频和音频切换矩阵,而且还有更多的功能,如同步电机,格式转换器和其他设备,这种系统可以在所有的技术子系统(如新闻直播室,艺术工作室,现场转播的电视和广播电台面包车,录音系统,卫星地球站,微波传输站,发射器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调度的灵活性,以适应广播电视的大型综合性活动,使用便捷。

1.2固体化的发射系统

短波、调频、广播电视的发射在中国是电视覆盖的主要技术手段。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以前,这些发射系统在我国设备庞大、功耗大、效率低、旧设备、以及转型期长、维修困难等缺点,使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维护方面的成为既是一个艰苦的工作条件,工作强度大,却又是故障风险大(容易出大故障)的工作岗位,它是广播电视播出的最后一个环节,就如何解决此安全是近年来的一个紧迫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固体化设备能节能设备,以及有高可靠、低维修维护技术,全国各发射台都开始逐渐使用这一技术。现在发射机房开始逐渐变小缩小了空间,同时也逐渐缩小了设备的耗电量。可靠性提高德同时也增加了高技术在发射系统中的运用。

1.3系统的数字化和多功能化

广播和电视的发展路径是以数字方式取代模拟方式,数字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广播向DaB过渡。电视则过渡到DVH和高清晰度电视,现在是从模拟向数字化转型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播控系统,传输系统,发射系统,必须逐步实现数字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成高效的数字压缩技术的同时,额外的信息传输技术使传输信道成为快速的发展渠道,形成越来越多的传输容量,传输内容越来越多的含有多通道的传输技术,图形、电视传输技术,数字信息等都接踵的发展起来,使广播和电视的功能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

2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在新的时代,大多数媒体的电台和电视台的观众受到广播电视的影响越来越大,广播电视已经成为广大观众生活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广播电视。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电视的世界,无聊的人如何度过业余时间,因为客观的需要和广播电视要求,为提高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开发更高质量的,具有更多功能的广播电视技术拥有了巨大市场和驱动器。然而,知识老化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了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条件下适应新时代广播电视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的技术维护,我们必须尽快制定有效的电台和电视台的新目标,新意识,新思路,新方法的技术维护,以满足新的更大的时代挑战。

2.1要有明确的目标

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有很多需要考虑的东西,但最终必须归结为3个主要目标:

1)减少了设备事故的故障率,消除特丈型设备事故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中心就是要提高广播电视设备维修水平,使必要的硬件设备始终能够最好的运行工作,延长工作寿命和事件,在大型设备事故发生之前予以遏制。

2)减少人为意外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为技术意外是两大多发事故之一。在新时代,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提高,设备的故障率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技术的人为事故的比例却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矛盾。因此,在完成正常的设备维修,减少设备故障、研究的基础上应着眼于如何使用一套正规的做法,约束可塑性很大的人,从而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

3)减少非技术性事故

所谓的“非技术事故”,是由于编辑部门或其他广播技术部门造成的事故。广播媒体播出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到千家万户。完成的工作“播出关”之前,有两个检查站。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广播和技术部门的接口部分是非常关键的,在新技术和新设备运行时特别容易出错,如果运行得不好,因为广播播出机构的编辑成品不能达到标准,这样会增加事故发生率,从而转变为主要的矛盾。设备更新了,而停播率却增加,这在当前新的和旧的设备交转时期因为他们没有注重接口运行之间的磨合,最终吃尽了苦头,这样的教训是很多的。密切编播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在“播出关”之前对它们进行遏制,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播电视技术维护的目标之一。

2.2建立三个意识,强化三项措施

电台和电视台的技术维护工作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在电台和电视台想满足以上三个目标的新要求,就必须坚决旨在建立新的意识,加强新的有效措施,首先就是要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其次是制定规范的约束机制,最后严格执法。实现三大意识:加强人的意识;掌握科学和管理的正规化意识;真正抓好落实意识。

参考文献

[1]林伟明.论二十一世纪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与对策[J].电视工程,1998(1).

[2]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评选揭晓我省榜上有名[J].视听界,1997(3).

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篇5

一、我××科学发展广播电影电视成绩显著

我局党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继承改革创新,坚持求实务实落实,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努力确保安全播出,加快事业产业发展,依法加强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舆论引导能力和宣传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近几年来,我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舆论导向正确;加强节目监管;加强境外电视监管;积极实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积极加强对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管理。

二是坚持以民为本,稳步推进广电事业建设,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初见雏形。我局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扎实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顺利完成我××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加强有线广播电视的管理,完成全××有线电视传输光纤联网,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000万户;稳步开展全××有线数字电视转换工作。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管理和审批工作顺利开展,在每年100多宗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中,我局依法履行了政府职能。

四是坚持安全第一,构建广播电视传输与播出安全保障体系,圆满完成各项安全播出任务。我局组织构建××、市、县三级技防、人防、联防有机结合的安全播出工作保障体系,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有力地保证了卫星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

五是坚持科学管理,稳步推进产业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管办分离以来,我局党组以服务基层、服务人民为宗旨,在全面促进我××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我××广电产业发展。目前,我××民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数量增长迅速,全××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六是坚持团结奋进,大力加强班子建设,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我局党组坚持勤政廉政,局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团结和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工作成效显著提高,领导班子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七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全系统人才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我局紧密结合广播影视工作实际,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培养工作。目前,全××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2.48%,本科及大专学历的占57.2%,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40.32%,高学历人才占的比例逐年提高。

八是坚持清正廉洁,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局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得到增强。

九是坚持以和为贵,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则和要求,扎实推进和谐机关建设,机关作风明显改善。一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二从等待服务向上门服务转变,三从实地办事向网络办公转变,促进了各级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找准我××广播影视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局党组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党组成员深入基层、深系点开展调查研究。共召开座谈会25场,参与人数260多人次,发放调表问卷200份,发出征求意见表120份。征求意见建议73条,吸收意见建议68条。对这些意见和建议,局党组进行了逐条梳理、深入研究,并提出初步整改措施。主要问题有:

一是对广播影视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不深入,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的思路和办法措施不多;理解不全面,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不能很好地处理广播影视双重属性、双重效益的关系;动力不充足,缺乏紧迫感,存在“等、靠、要”思想。

二是“三贴近”原则有待加强。“三贴近”原则是科学发展观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基本途径。我们没有从思想认识、政策宣传、体制机制、工作措施等方面真正把“三贴近”原则落到实处,集中表现为广播电视宣传的内容、形式、手段创新不够。

三是广播影视精品不多,影响力不足。近年来,由于体制机制问题,播出机构内部员工缺乏创新激情,节目创作和生产积极性不高,××广播影视整体实力在全国的影响力日趋下降,缺乏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品牌作品和品牌栏目,不仅与我××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不相称,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广电法制建设滞后,现有法规政策不完全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执法依据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修订完善的任务比较紧迫。

五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中心城市广播影视网络化、数字化程度较高,但欠发达地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偏远山区村村通、无线覆盖工程建设的任务压力仍然很大,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难以保障,也给宣传思想工作落实带来难度。

六是影响广播影视科学发展的体制问题突出。2004年××广电局与南方广电传媒集团分设后,广播电视管理体制不顺,政令不通,机制不活,执行不力,管办的矛盾日益明显,出现低效率和不到位的情况。

七是地方管理不到位,舆论导向和安全播出隐患突出。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后,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存在履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职能的困难,对“村村通”、无线覆盖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更是无法形成有力的支持和配合,很大程度上给××局带来压力。

八是技术监管手段落后,与新媒体发展迅速矛盾突出。对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监管,目前尚无法规条文可资借鉴,传统广电监管的手段也显得明显不足。如何开展对新媒体的安全监控、质量监测、内容监管,是广电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

九是全××有线传输网络分散经营,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全××有线广播电视××网、广州网和深圳网以及各市县网络呈现“三强鼎立、群弱并存、各自为政”格局,全××网络整合、重组困难巨大,与加强安全播出、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不适应。

十是高尖端人才缺乏,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随着广电事业产业的迅速扩张和发展,各级广播影视行政管理人员对广电新业务、新发展、新问题缺乏足够的应对方法和手段,管理人员、从业人员队伍教育和培训工作都有待提高,需要行业领军人物。

十一是机关工作作风有待转变。有的同志工作中因循守旧,不善创新;有的大局意识不强,搞本位主义;有的作风漂浮,工作不实;有的群众观点不强,服务意识淡薄;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视不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不够。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通过学习调研,局领导班子认为,制约我××广播影视科学发展的有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客观原因主要是,广播影视处在发展变革的历史新阶段,体制环境、技术基础、文化条件和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主观因素主要有:

一是解放思想、把握规律不够。主要是总体深入学习不够,有时精力主要集中在紧急工作、突击任务上,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研究解决问题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

二是思维陈旧、解决问题不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遇到新事物往往会考虑如何加强管制而不是加强引导和支持,采用法律手段处理新问题还未能很好形成习惯;二是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不能很好区分对待,有时候还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三是对广播电视业政事、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认识不够,预案不足,以至于在改革探索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方向模糊,手足无措。

三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够。我们坚持的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有时注重于强调全局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在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不够;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直接影响了政策的执行。

四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存在片面强调把握正确导向、发展公益性事业,相对弱化经营性产业发展或片面强调发展经营性产业,影响和弱化新闻宣传的现象。对广播影视城市农村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广播影视与相关行业的沟通协作不够。

五是作风建设不力、工作落实不够。在实践中存在落实难、落实不力的现象,有时还比较突出。有的工作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和具体的工作措施;有的工作没有及时总结,查找原因;有的工作缺乏检查、考核,没有取得工作实效。

四、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举措

局党组认为,解决我××广播影视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系统地加以解决。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广播影视发展观念,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抓住制约广播影视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有力地提升我××广播影视综合实力。目标要求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广播影视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去,把全××广电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为把我××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具体要落实以下几方面的改革措施:

(一)坚持管理创新、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我们要加强新闻宣传规律、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把握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公共突发事件广播影视媒体应对处置规律,社会舆论形成发展及传播引导规律。研究、探索广播影视监管的新方法、新路子、新经验。

在加强境外电视监管工作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的协调沟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境外电视监管实施细则,探索加强境外电视管理的新办法;进一步明确各地文广新局的职责,协调好市局与当地台及所属县局、台的关系;加强与境外电视播出机构的协调沟通,积极做好境外电视节目内容导向的引导工作。

在抵制广播电视节目低俗之风工作方面,要在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播电视节目监管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节目监管标准,让执法人员容易操作,也让制播人员容易把握。进一步完善全××广播电视监听监看系统和广播电视节目通报机制。

在网络视听节目监管工作方面,要重点探索××级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的规律和加强内容监管的办法,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加强调研、理顺体制、创新机制。

一是深入开展体制调研,查找体制障碍和机制症结所在,为国家总局和××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加快推进电台电视台等事业单位内部机制创新,按照中央和××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制定具体标准,实行分类改革。三是全面推进××电视台和南方电视台频道制改革,努力将××卫视打造成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强势综合类卫星电视频道,并逐步打造一批在全××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频道。四是推进各级电台电视台实行宣传经营两分开,积极实施制播分离改革。

(三)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着力解决全××城乡广播电视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一是加强乡镇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继续推进和完善乡镇广播电视运行和管理体制,推进县对乡镇广播电视工作站的垂直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二是继续推进全××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和村村通工程建设。三是组建全××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公共服务中心。四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全××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全面实现无线覆盖。五是认真研究农村电影市场的发展规律,创造农村电影运作新机制和经营新模式,在完成我××公益放映目标上有大突破。

(四)引导、繁荣广播影视文艺创作。

一是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努力多出“三性”统一的优秀作品。二是紧紧围绕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着力推出一批重点优秀作品。三是重点扶持现实题材和农村、少儿、本××地方等题材广播影视作品创作生产,加强纪录片创作生产。

(五)积极“走出去”、加强广播影视对外工作。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构建国际传播新体系的部署,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为补充,境外落地与对外交流相互促进,“借船出海”与涉外管理相互协调,政府推动和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实施,依靠上星频道和沿海优势,大力推进全××广播电视对外工作。

(六)引导运用高新技术、发展影视新媒体。

一是加快传输覆盖网络的数字化,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和数字化发展和数字家庭建设,重点加强业务开发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网络改造的融资可行性研究,配合总局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二是继续提高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水平,重点引导电台电视台推进机制创新。三是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新媒体发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电台电视台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四是进一步加快电影数字化进程,推动城市数字影院建设。

(七)加强班子建设和党的建设。

一是注重提高理论素养和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型班子,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摆正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二是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班子,把广播影视工作置身于思想文化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建设、推进社会进步的高度来研究和谋划,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建设和谐型班子,进一步完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各项具体制度和领导班子的议事决策程序,做到用制度规范施政行为,用程序保证职责履行。四是保持优良的作风,建设务实型班子,在“求真”和“务实”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解力、执行力和创造力。五是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建设廉洁型班子,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篇6

近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数字付费频道工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在甘肃兰州召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四个数字付费频道集成平台,以及全国100多家数字电视频道代表汇聚一堂,就数字付费电视产业的挑战和机遇展开交流。中广协宣布了2011年度全国数字电视频道行业整体评估结果,天元围棋、搏击频道、动漫秀场等获评“最受目标观众欢迎频道”。

中央电视台与美国、加拿大媒体机构分别签署合作协议

近期,中央电视台分别与美国弗吉尼亚公共广播公司、加拿大加华视讯就中央电视台节目落地事宜签署合作协议。弗吉尼亚公共广播公司每周将播出一小时中央电视台提供的纪录片;中央电视台部分国际频道将通过加拿大加华视讯实现落地。弗吉尼亚公共广播公司拥有两个电视频道,用户约50万。加拿大加华视讯的数字频道wowtV,目前已通过加拿大罗杰斯有线电视网和贝尔iptV平台在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播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进文化发展工程项目

近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着力推进文化发展工程建设,策划多项文艺宣传活动,迎接十召开。

一是精心采录、剪辑中国广播艺术团第九届艺术周大型电影音乐会《永远跟您走》、大型交响歌会《大河向东流》、相声小品新作品晚会《越来越好》和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华韵盛典》演出实况,并安排播出。二是9月9日,中央电台在中国之声《中国大舞台》节目播出大型电影音乐会《永远跟您走》。三是拟在音乐之声推出《音乐live》,播放音乐会录音剪辑。

此外,中央电台还将在文艺之声开设中央电台文化发展工程特别节目,以音乐、京剧等演出录音为基础,进行文化推广。

华东六省一市广电局长协作会议召开

9月16日至19日,第27届华东六省一市广电局长协作会议在江西景德镇召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江西广电局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交流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华东地区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厘清了新的历史时期广播影视如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期待,共同探讨了华东地区各省、市广播影视进行战略合作、推进广播影视业共同发展的新思路。

江苏省召开全省广播影视科技工作会议

日前,江苏广电局在徐州市召开全省广播影视科技工作会议。会议对今年以来全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行业管理、事业发展和科技管理工作等进行了总结,听取了各市文广局科技工作汇报、交流,并对下一阶段科技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

会议强调,下一阶段,在安全播出管理上,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预案,加强演练,确保党的十安全播出万无一失;在行业管理上,要加强频率频道管理、规范播出秩序,尤其是要高度重视无线广播频率和有线电视频道的管理与规范;在事业发展上,要进一步细化措施、加快推进,全面完成新发展65万户有线电视用户的目标任务;在科技管理上,要提前准备、精心组织,扎实做好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全省技术能手竞赛、科技创新奖和省级技术维护奖等活动参评参赛工作。

福建广电局

加强广电新闻宣传管理

近日,福建广电局采取措施加强广电新闻宣传管理工作。一是指导各级广电媒体加强制度建设,要求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秩序,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采编队伍素质。二是认真组织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设立专项行动举报电话,要求各级广电媒体全体采编人员做好自查自纠。对搞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违法违规者将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三是组织有关媒体加大曝光力度,对社会上存在的假媒体假记者行骗事例进行揭露,形成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的舆论声势,维护广电新闻工作公信力和权威性。

云南局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村村通工作

日前,云南省广电局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分析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一是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加强与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财政厅等部门的协调,确保资金早日足额落实到位;要加强督导对州(市)配套建设资金的落实,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二是要加大督查力度。“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要集中整乡整村连片推进,严格按照流程要求规范操作,落实“建管并重”的方针,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探索村村通长效运行服务保障新机制;要加强对设备和经费的有效监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确保村村通工程真正做到优质高效。三是要抢抓工期进度。要积极协调各中标厂商,按时按质完成好设备供货;精心组织好各地设备安装发放及用户信息采集上传工作,确保工程推进又好又快;要紧紧抓住秋冬有利施工季节,抢抓工期进度,力争在2013年春节前完成第二批村村通设备建设任务。同时,要积极推进全省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2015年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简讯

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蒙古语声道;设计;改造

1改造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内蒙古电视台原《电视节目录制和传输通用技术规范》中规定蒙古语节目播出为2声道、汉语节目播出为1声道。对蒙汉语节目规定不同的播出声道在设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曾极大地提高了磁带和设备利用率。随着事业的发展,我台蒙古语节目已由1976年10月2日开播最初的每周仅播一次,每次只播出10分钟发展为蒙古语卫视频道和蒙古语文化频道两套全蒙古语节目。蒙古语卫视频道现覆盖亚太五十三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大量的国内外蒙古语观众,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内蒙古的重要窗口。去年元月1日我台又新增1套全蒙古语节目即蒙古语文化频道。蒙古语卫视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蒙古语文化频道日播18小时,两套累计日播42小时。随着大量的种类不同的蒙古语节目丰富电视观众眼福的同时,蒙古语节目交换需求也不断上升,原规范中蒙古语节目播出声道为2声道已成节目交换的阻碍。

为了事业的发展,我台在2012年7月重新修订了技术规范,规定蒙汉语节目播出统一为1声道,同时增加部分自办节目录制国际声的要求。其意义便于蒙古语录像带的电视节目和本台各系统间(系统是指能独立完成某项电视工艺流程的一系列电视设备的有序组合)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传输、交换;便于全国各类电视节目评奖和节目磁带交流。

2声道改造设计方案

蒙古语频道声道改造工程是按照全台统一要求对蒙古语卫视频道和蒙古语文化频道的系统播出声道进行改造,即蒙古语播出声道由2声道更改为1声道。要求播出系统在不影响安全播出的前提下,利用周三凌晨的检修停播时间进行割接。声道改造设计方案如下:

2.1蒙古语节目带录制播出方案

从2013年3月20日凌晨检修结束起播出传输系统正式执行新规范,我台蒙、汉语自办节目1声道录制混合(播出)声,2声道除新闻、现场直播、大型文体活动之外录制国际声。

2.2播控与传输技术方案

从2013年3月20日凌晨检修结束起播出传输系统调整蒙古语卫视和文化频道播控系统音频输出为1声道。两频道声道改造前的声音播控系统框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见两频道声音播出链路框图区别较大。原因是蒙古语卫视频道是上星频道,改造前伴音播出是2声道,而播出后端送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前端机房的有线电视播出信号和送501台用于上星的播出信号又要求伴音必须在1声道。所以该频道在播出端末级视音分分配信号前进行声道变换的处理,即将播出系统中2声道的伴音变换到1声道后再送给下游。蒙古语文化频道是地面频道,声道改造前因仅送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前端机房用于有线电视播出,播出声道转换由网络公司前端机房完成。

蒙古语卫视频道与蒙古语文化频道声道改造后的声音播控系统设计框图如下所示。

播控系统的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工作的生命,声道改造后极大提升了我台蒙古语频道的声音质量。由图可见声道改造后的蒙古语卫视频道在总输出端较声道改造前减少了解嵌、加嵌等环节设备,有利于该频道声音播出质量的提升。而蒙古语文化频道声道改造前因网络公司前端机房传输前将播出声道由原2声道覆盖1、2声道技术不太成熟,在播出节目带1声道为空时播出节目声音即受干扰。声道改造后我台所有播出频道在网络公司前端机房传输前均由1声道覆盖1、2声道,此技术发展成熟伴音不存在干扰,声音播出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声道改造工程为保障我台蒙古语节目伴音的安全优质播出奠定了技术基础。

2.3播出节目带的上载与审核方案

我台的电视播出系统使用的是上载与播出分离的远端异地网络上载工作站,即上载机房与播出机房物理位置是独立的。蒙汉语节目统一由上载机房上载。声道改造前上载与审核汉语频道播出节目监听1声道声音,查看1声道技审信息报警提示。上载与审核蒙古语频道播出节目监听2声道声音,查看2声道技审信息报警提示。声道改造后上载与审核蒙、汉语播出节目仅监听1声道声音、查看1声道技审信息报警提示。减少上载与审核的声道切换环节,利于提高上载效率,确保上载节目的声音安全。

3实施步骤

3.1蒙古语节目带录制播出方案实施步骤

内蒙古电视台于2012年7月9日重新修订出台了《内蒙古电视台标清电视节目录制和传输通用技术规范(2012年修订版)》。规定播出蒙汉语单声道成品节目的播出声道统一为1声道。从2013年2月1日起至2013年3月20日止,此期间为执行新规范的过渡期,过渡期蒙古语节目播出带需在1、2两个声道录制相同的混合(播出)声,由蒙古语卫视频道录制部负责对制作部门完成的单声道蒙古语节目带进行1、2两个声道的复制转录工作。由总编室解决声道改造后蒙古语卫视、蒙古语文化两频道在播出节目声道异常时的应急备播带;解决两套节目转换声道后检修停播使用的《测试卡》;协调落实内蒙古气象局所送播的天气预报节目的声道录制事宜。从2013年3月20日凌晨检修结束起播出传输系统正式执行新规范,我台蒙、汉语自办节目1声道录制混合(播出)声。

3.2播控与传输技术方案实施步骤

2013年2月开始,播出系统技术人员着手研究安排声道改造相关技术问题,制作详细的施工、割接方案,并提前做好相关技术准备工作。3月初安排落实声道改造施工、割接工作的相关备品备件。声道改造前一周再次与13楼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前端机房技术人员核对我台蒙古语声道改造的技术细节,为蒙古语声道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做好技术保障。2013年3月20日凌晨检修结束起播出传输系统调整蒙古语卫视和文化频道播控系统音频输出为1声道。

3.3播出节目带的上载与审核方案实施步骤

2013年2月开始上载人员从节目源上把关,着手详细检查、记录所播蒙古语节目关于录制声道的执行情况。3月初着手统计所播节目的播出时间跨度。3月18日调整两台(由2声道转换1声道)专用上载站(一台上载Bet节目带、一台上载Dvcpro节目带),用来上载20日之后需转换声道的蒙古语播出节目。3月19日逐条检查、统计当天播出、20日检修结束重播节目的声道。如电视剧、动画片等单声道节目,如果20日检修后重播则需重新换名换声道上载,确保节目源播出声道的绝对安全。

4人员培训

播出无小事,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播出工作的生命。播出系统任何变动都必需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播出工作绝对安全。本次声道改造各科均提前学习《内蒙古电视台标清电视节目录制和传输通用技术规范(2012年修订版)》,熟悉声道改造的日程安排。上载科多次培训上载人员在声道改造过渡期及改造之后上载节目监听及审核事宜,培训声道改造之后如何查看、上载需转换声道的蒙古语节目,强调夜班审核的要点。蒙古语播出科多次培训值班人员如何监听监看蒙古语声道改造过渡期及改造之后的播出节目,重点培训播出节目声道异常时的应急操作。总控维护科在声道转换之前利用每周三凌晨检修时段做好播出声道改造、系统割接工作及相关应急操作的培训工作。

5割接工作

3月19日当晚播出结束,由内蒙古网络总公司前端机房、我台播出部相关科室技术人员同时配合开始蒙古语声道改造割接工作。

5.1蒙古语卫视频道声道改造割接工作

5.1.1播出系统甩掉用于原转换播出声道的解嵌、加嵌设备,由数字总输出通过视音分直接送往内蒙古网络公司前端机房、安播指挥中心检测机房、局直属841台(原875机房)等下游设备。由蒙古语播出机房值班员配合播放一段测试信号(1声道有伴音,2声道无伴音),通过对有线回传左、右声道、模拟卫星回传及数字卫星回传的测试来确认声道转换工作正确。

5.1.2播出系统内部监听、模拟总输出利用旧系统解嵌板卡解决。接线操作涉及由2声道转接为1声道的设备有模拟总输出解嵌主、备板卡;主、备切pSt监听解嵌板卡;VtR(1、2、4)的监听。接线操作完成,由蒙古语播出机房值班员配合播放一段测试信号(1声道有伴音,2声道无伴音),通过对模拟主、备路总输出;有线回传左、右声道;模拟卫星回传;数字卫星回传;蒙古语主、备播出系统送总控主、备路矩阵输入;主、备切pSt;主、备路总输出监听及音柱显示;VtR1、2、4监听等测试来确认声道转换工作正确。

再一次通过比对蒙古语卫视频道模拟主、备路总输出;汉语卫视频道主、备路模拟总输出来确认蒙古语卫视频道播出声道,蒙古语卫视频道声道改造工程割接成功。

5.2蒙古语文化频道声道改造割接工作

5.2.1调整蒙古语文化频道播出系统监听设备的声道设置。该系统因采用纯数字设备,监听部分不需要重新接线。

5.2.2由13楼网络公司前端机房进行编码变更,即将蒙古语文化频道播出声道由原2声道调整为1声道(由原2声道覆盖1、2声道调整为由1声道覆盖1、2声道)输出。至此,内蒙古电视台所有频道在网络公司的编码方式都统一了。

以上工作完成后由蒙古语播出机房值班员配合播放一段测试信号(1声道有伴音,2声道无伴音),通过对有线回传左、右声道测试来确认声道转换工作正确。蒙古语文化频道声道改造工程割接成功。

5.3上载系统声道改造后割接工作

蒙古语两频道声道改造工程割接成功后,取消所有上载站2声道伴音监听,从上载技审软件中屏蔽2声道的伴音技审,避免节目审核时出现失误。

6结束语

蒙古语声道改造工程虽然涉及到节目源、播出和传输等多个环节,每一环节的任何一细节出现纰漏,均会直接影响我台的安全优质播出,但在台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前期一系列的细致准备工作,割接一次成功。运行九个多月来,节目和技术系统均运行正常,本次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声道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篇8

平稳的行业整体状态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重大庆典报道成为今年各传媒机构工作的核心热点,也为回顾历史、展现辉煌提供了一个传播窗口。从已经披露的官方和正式信息中,可以汇拢出本年广播行业发展变化的大致轮廓。

目前,全国现有单立广播电台257座(基本为地市级以上)、广播电视合台2069座(多为县或县级以下):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96%:全国开办广播节目2436套:广播节目播出总时间继续增加,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相比,播出时长增加了40倍:全国现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3343家。到2008年底,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1583亿元。目前中央和省级、计划单列市电台的总体数字化率达到90%以上,地级市电台数字化率平均超过50%。逐步实现了制作数字化、播出自动化,基本完成了数字化过渡。

对比2008年的相应数据,国内单立电台总数减少了6家,广播电视合台总数增加了72家:开办节目总套数减少了41套。全国广播覆盖率上升了0.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电视的覆盖率1个百分点。从上述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本年度全国广播行业整体运行平稳没有大的起伏,总体变化延续近几年的走势:单立电台数量继续减少,单台掌握的平均频率数继续上升:偏重转播、自有频率数少、行政级别较低的广电合台数量继续上升:广播节目套数下降回落到低于2006年的水平以下。这些都体现出一种集中、整合和收缩的趋向。

从全国广播市场、有效覆盖和实际效力来看,中央台占10%强,本地(地、市)台占三分之一,省台占余下大部江山的格局基本保持。今年广电年度总收入(合财政拨款、项目专款和广告等创收1将比上一年增加260多亿元,增幅接近20%。按照近几年创收份额占总收入的近50%、广播广告占广电广告总收入一成的基本分布模式,可以推算出2009年广播广告额可在70亿元上下。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广播行业的这种平稳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表现。

从全国来看,广播影视行业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以来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自新世纪初年中央《关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为起点,至今还在继续之中。从那时起,中国广播影视改革从局部转向整体、从微观改革转向宏观改革,全面推进数字化,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产业。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召开“全国广播影视传媒机构和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工作会议”,全面布置和开展有关工作。总局内设的传媒机构管理司和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是由原社会管理司分解而成的两个局司级单位,从这两个机构的名称和职能分工可以看出,近期国家广电影视行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侧重方向。对于广播业来说,机构的整合、制播分离成为今年工作的热点。而互联网方面的发展则成为新探索的着力点。

新闻报道与内容传播探索

2009年,各级广播电台都在多种形式的新闻节目上下功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新闻信息密集度大大提高,“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一次可播新闻40多条。此外,中央电台的“央广新闻”“新闻纵横”等重点新闻节目也已经成为板块式、相对独立的品牌内容,以内容新、信息量大、视角活、贴近性强等特点,得到听众的广泛肯定。中央电台的新闻播报从内容到形式的改革,经过2009年一整年的打磨和完善,已经逐步走入稳定,成了“规范”和“气候”。特别是中央台在重点新闻节目中引入“特约评论员”点评当日新闻话题的做法,在面对争议和不同看法的情况下,坚持实践和实验,渐渐显出其创新的合理性和贴近性。

作为广播新闻改革的排头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基本经验是建立快速反应的新闻播报整体运作,实行台网互动的“正在进行时”报道模式;实施机构改革,打破部门壁垒,建立专门的新闻指挥中心,统筹策划指挥,形成内部新闻生产流水链条:稳定“板块+”的节目编排,突出简洁、迅捷、实时直播的风格:直播连线也从台内记者扩延到台外、国外的广泛资源,直通新闻现场,新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一度成为了诸家电视台新闻改革学习和取经的榜样。今年,中央电台新闻在全国各地的收听率和市场份额迅速上扬,其中四分之一的城市位列前茅。和去年上半年同期相比,其在北京的市场份额增加了14%。这一切说明,广播新闻的可为空间非常广大,极大地鼓舞了广播新闻工作者的士气。

从2009年广播内容改进的整体动向来看,贴近实际服务群众是基本方向,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是基本操作要点。这一工作经验也渗透到各地广播电台。

行业整合和行业关注

经历了2008年的历练之后,广播应对和报道突发紧急事件或者重大主题事件的能力,有了一、个能力层级的明显提升。2009年,面对云南楚雄地震,中央电台、云南电台、楚雄电台等联手现场直播,还开展捐赠收音机、联合全国50多家媒体机构共赴灾区报道慰问等活动,广播救灾应急传播已经渐趋一种常规和有力的角色运转。

新中国60周年活动是今年媒体报道的大事。全国各地各级广播电台以不同方式,精心策划一系列迎国庆、颂祖国的报道和活动。国庆当日,中央电台采用多频率并机方式,长时间直播国庆各方面活动,并首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直播国庆,还采用网台联动传播信息,全国有247家电台通过1000多个广播频率,同步转播这一国庆盛况。这一大型报道运行不但涉及许多技术协同问题,也尝试了多种新科技手段的应用,从长远来看,这不失为一次全国广播整体综合同步运行的“大演习”“大练兵”。

2009年中,除了前述重要的事件和活动,还有若干工作热点。比如各地广播电台加强对农广播的关注:加强了对音乐、交通、娱乐、服务、老年等专业频率的经营和改造:对新媒体传播与台网互动的整体布局、具体推动和多种尝试等,也都是各地各级广播电台工作的着力点之一。在这其中,今年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一件事是今年6月,中国广播联盟的正式成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酝酿和筹备,国内132家广播电台会聚北京,在自愿、平等、互利、共赢原则下共签盟约。组成中国广播界最大的专业性、非赢利性的行业合作组织。这个组织的成立,第一次从行业横向的维度把各地各级广播电台联合起来,以求实现现有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强化广播的社会价值和辐射力以及普遍效益,携手推动行业和服务的协调发展,提升中国广播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跃升,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民众,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前景大业。就此而言,联盟的成立是广播行业制度推进之举,也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重要一步。

另一件事是对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重视和总结。政风行风热线是广播电台在90年代中后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节目形态和传播服务,迄今已过lo年。它的基本特点是在政府、民众和社会各部类之间构建起一个具有定期性(播出周期)、公开性f直播方式)、互动性f现场热线)、贴近性(本地事件/问题)等要素的传播机制。这种热线广播节目在国内不但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也成了许多广播电台的必选节目样态之一。目前全国超过80%的地市级以上的电台都开办有这样的节目。

2009年6月,国务院纠风办、国家广电总局、山东省纪委在山东临沂联合召开了全国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座谈会,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市纠风办及广电部门负责人参加。中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国务院纠风办副主任屈万祥在会上说:之所以召开这样的会议。就是为了探讨研究如何把政风行风热线作为一项长久的事业办下去。他强调。只要有政府、只要有百姓,就存在政府和百姓对话的问题,就存在政府必须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诉求、倾听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的问题,而政风行风热线刚好提供了这样一种沟通互动的渠道(《中国广播》杂志,2009年第9期)。

这种依托电台广播的理政热线节目,在现今社会环境中,在上下沟通、监督理政、反映民愿、批评缺陋、化解矛盾以及和谐社区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很大的日常性正面作用。如何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不断改进该类热线节目运行效率,不断创新和完善形态。在加强其建设性功能的同时,也积极发挥批评和监督功用,成为地方发展和民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当前广播电台面对的课题。

在刚刚公布的第19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烟台市广电局属下胶东在线网站的“网上民声”被评为新闻专栏一等奖。“网上民声”现象的出现,是社会信息公开透明和多元传通的必然结果:也是网络传播环境下,政府与群众沟通、社会各方协调互动的一种模式创新,对于广播电台来说,这种网络传播新变化非常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制播分离正在普遍铺开

制播分离是中国影视产业今年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根据广电总局的部署,制播分离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质量,降低节目成本,丰富节目内容,转换运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调动社会力量制作节目,改变各台自制自播节目的模式。当前改革的重点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部分省级、副省级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主要在电台电视台的影视剧、影视动画、体育、科技、娱乐等节目栏目进行。

2008年12月,中央电台“音乐之声”率先实现了制播分离,成为台内制播分离的最早实践者。2009年9月14日,中央电台宣布了将对覆盖北京地区的4个频率――“都市之声”、“文艺之声”、“老年之声”和即将开播的“娱乐广播”实施制播分离。2009年8月1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上海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方案,改制方案是将上海文广分拆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10月21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标志着上海广播电视改革发展迈入了新阶段。辽宁将在今年底完成辽宁电台、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电视台合并,组建辽宁广播电视台;推进制播分离,实行除新闻和新闻专题类节目外的体育、文艺、科教、娱乐等节目及广告独立制作经营、市场化运作。山西的太原、阳泉、晋中、晋城等市完成了广播电视“两台合一”工作:多数地方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试点稳步展开。按照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的原则,部分电台电视台已将所属广告、网络等经营部分,剥离出来组建了经营性的公司主体。2009年9月,昆明广播电视集团正式揭牌成立,将是一个以广播电视为主业,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兼营影视广播艺术、广告、科技开发、新媒体运用的综合型传媒集团,形成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到播出、传输和接收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并加快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广播电视新技术的推动应用,全面推进产业增值,做大做强广播电视传媒产业。

从上述变动可以看出,制播分离正在各地普遍铺开。这方面的尝试和磨合也在进行和实验之中。就广播而言,独立节目市场的蛋糕目前究竟有多大,而且是否已经存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节目供应市场和产购链条,还是一个不甚明了的事情。国内广播电台的地域性比较强,而且节目购买的垄断性也比较强,在此背景下,独立节目公司的生产和生存都是一个问题。

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篇9

进入新世纪,*广电进入了一个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的季节。已初步构建起了全市广播与电视并重、内宣与外宣同步、有线与无线并举、数字与模拟共存、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各项工作实现了开创性、突破性、跨越式的发展,在全省名列前列。非凡是近几年,取得了新闻宣传出精品上大台、事业建设总投入、有线电视用户发展、节目传送套数、经营创收总量等工作成倍或成几倍翻番的瞩目成就,

1、以坚定的政治敏感抓宣传,始终把宣传创优作为广播电视工作的中心任务,广播电视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各级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各阶段的工作部署,坚持“三贴近”,按照频率频道专业化、品牌化、个性化的要求,不断强化新闻立台、品牌立台的意识,加大广播电视频率频道、栏目节目的创优力度,加强栏目节目的选题策划和内容包装,找准栏目节目定位,做“精”节目,做“优”栏目,推出了一大批新奇别致、心旷神怡且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栏目和精品节目;“十五”期间,有32件作品在全国获奖,89件在全省获奖,*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连年被省局评为“创三好”先进单位。在外宣上,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在省台和中心台的用稿档次。其中,*年,广播和电视实现了上中心台播出*新闻74条、上省台播出*新闻1100余条的好成绩,比一个中小省份一年上中心台的条数还多。非凡是彰显*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吸引了全国来自全国各地360多批新农村建设考察团到我市参观考察。

2、以紧迫的产业意识抓事业,始终把加快广电事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广播电视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我们始终把加快事业产业发展作为提升整体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广电功能和地位的重点来抓,通过狠抓创收、厉行节约、盘活资产,千方百计激活资金来源。近几年先后投入1亿5千多万元,比**年市局成立至20**年的15年间投入总和还多。先后两轮高效完成了1710个村的“村村通”建设任务,被评为全国、全省、全市“村村通”工作先进单位;建设了市至县(市)和大部分乡(镇)的广电光缆干线网,全市广电网络线路总长达到33000多公里;完成了城区广电网数字化升级改造;全市有线电视总用户达50多万户,传送电视节目基本套数由原来的10多套增加到现在的近40套,实现了几倍翻番;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广播电视制作播出数字化;装配了电视现场直播转播车,建起了市至县(市)广播电视新闻回传网;投入7000余万元建起了多功能广电中心大楼,竖起了*广电的新标志。在产业经营上,通过精办节目,做优栏目,整合网络,灵活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广告、网络、内容”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市局经营创收总量*年突破4000余万元,平均每年以24左右的速度增长。

3、以顽强的创新精神抓改革,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广电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路子不断创新。

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总结篇10

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一是资本市场频频向广播影视企业招手,天威视讯、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广播影视企业先后上市;中国电影集团公司5亿元企业债券于2007年12月正式发行;招商银行2006年8月决定为电影《集结号》投放5000万元无担保授信贷款,开创了国内银行业无担保贷款影片的先河;华谊兄弟2008年5月从北京银行拿到1亿元电视剧拍摄贷款,使国际通用的影视行业融资模式首次现身国内电视剧制作;湖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向数家银行贷款33亿元,用于推进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2009年9月又向国家开发银行要到197亿元的资金支持,用于有线电视网络的跨区域整合;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继2009年11月取得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30亿元贷款后,2010年3月又获得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50亿元的金融支持,用于公司传统媒体及新媒体业务的拓展。二是产权市场开始出现。2008年5月,中国动漫产品版权服务平台南方中心投入运作,主要为国内外特别是南方广大地区的原创动漫作品提供版权受理、版权登记、版权管理、版权检索、版权保护、版权交易等线上及线下服务;2010年1月,首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在广东东莞举行,达成动漫版权交易120项,成交总金额高达82亿元。三是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劳动力单位所有制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人才聘用制,老板可以“炒”员工,员工也可以“炒”老板。高薪聘请、股权激励成了不少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绝招。

七、海外市场大有拓展。海外市场的拓展既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需要,也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加广播影视产业收入的需要。“十一五”时期,海外市场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播出形态的广播电视节目在海外的有效覆盖取得了新突破。2006年1月2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调频广播电台开播,开创了中国对外广播在国外建立电台的先河。2010年11月1日,国际台墨西哥蒂华纳am1470中波台正式开播。至此,国际台在境外开办的整频率电台已达50家,数量仅次于英国广播公司(BBC),居全球第二。中国电视“长城平台”自“十五”时期创立以来,2006年至2009年每年开通一个平台,即长城(欧洲)平台、长城(加拿大)平台、长城(拉美)平台、长城(东南亚)平台。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也由“十五”时期的3个,发展到2009年6个,落地覆盖人群已从2005年6000万户,发展到2009年1.3亿户。一些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也通过长城平台在海外落地。与外国接壤的边疆省区,还直接把对外广播电视节目传到邻国。

产品形态的影视节目和服务出口取得了新进展。电影是我国影视产品出口的强项。我国每年都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中国电影展,或组织电影企业参加国际电影节,电影海外销售收入已从2005年16.5亿元,上升到2009年27.7亿元,4年增长了67.88%。电视节目也多次在国外举办展销活动,或参加国外举办的电视节。2010年4月,广电总局又组织国内30多家国有和民营影视企业组成“中国联合展台”,参加2010年第49届春季戛纳电视节,对外共达成签约及意向销售金额800万美元。2009年,我国电视节目及服务出口收入达8613.2万美元,其中电视节目(包括动画片、电视剧、纪录片和综艺专题类节目)出口5898万美元,影视服务(包括电视节目海外落地播出、对外工程、劳务承包、影视器材)出口2715.2万美元,均比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央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浙江华策影视公司等国有、民营企业,已经成长为我国广播影视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八、保障措施日趋完善。宏观调控的改善、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政策的完备、公共服务的发展、市场监管的加强,是“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宏观调控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两个规划上。一个是2006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建设规划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央制定的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规划纲要;另一个是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出台的又一个极具分量的产业振兴规划,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的规划。这两个规划都是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指导包括广播影视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体制改革的深入,主要体现在电台、电视台改革稳步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上。2009年8月26日,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首次在政策层面具体部署如何推进制播分离改革,标志着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和明显进展。10月21日,上海率先实行制播分离改革,撤销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成立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广播电视台实行事业体制,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台属、台控、台管的控股企业。从2009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上半年,辽宁、四川、湖南也相继实行了上海一样的制播分离改革。“上海模式”的可取之处,在于实现了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分开运行、分类管理、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的改革初衷,既有利于坚持广播电视台的事业性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又有利于培育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广播电视产业。

经济政策的完备,主要体现在2006年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国家“十一五”期间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具体的还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10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等6部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等税收优惠政策;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门《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等金融政策。中心思想是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为包括广播影视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公共服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更大发展上。“十一五”时期,仅发改委、财政部从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村村通工程达86.67亿元,西新工程达110.43亿元,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达22.92亿元。村村通工程自1998年启动以来,已完成11.7万个通电行政村和10万个5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任务,解决了近1亿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在2010年底完成。西新工程已完成三期建设任务,正在加快第四期第一、第二阶段工程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28条、数字电影放映队3.8万支,年放映电影780万次,到2010年底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既夯实了广播影视事业基础,也为广播影视产业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创造了市场条件。

市场监管的加强,就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而言,主要体现在:(一)管理职能有所调整。划入了电影发行、放映管理职能,增加了民营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监管职能,强化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和公共视听载体播放节目的监管职能。(二)市场规则有所健全。国家广电总局作为广播影视主管部门,在市场规则制定方面,既重视填补空白,如与信息产业部联合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规定》,并就车载、楼宇等公共视听载体的管理出台了规范性文件;又重视对原有部门规章进行修改补充,如修订颁布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和《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同时推进了《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立法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修改进程。(三)监管力度有所加大,特别是在治理低俗之风方面,社会反响很大。新华社2007年曾发表署名文章《为广电总局的新举措叫好》,《人民日报》迅速在显著位置转载。官方媒体为一个政府部门的行为叫好还不多见,说明这项举措是深得人心的。(四)监管方式有所改进。如先后将电视剧和动画片题材规划立项审批制度改为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制,既改革了行政审批制度,又方便了制作机构;在严肃查处违规广告的同时,表扬“广播电视广告播放行业自律示范单位”,让守法者得到肯定,违规受到鞭策;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抽查情况公告》,责令一些网站停止视听节目服务的同时,公布《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供网络媒体签名,激发网络媒体的自律意识。

“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产业取得的重大进展,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但这些重大进展,是与“十五”时期的发展状况相比较而言的,如果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设想的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时展的要求相比,应当说还是有欠缺的。有的事情明显没有做完,如制播分离改革只是开了个好头;有的事情还没有做好或者说还没有完全达标,如《规划纲要》要求2010年前国有独资文化企业基本完成规范的公司制改造、2010年基本完成东中部地区县以上城市和西部地区大部分县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改造、2010年前基本完成以城市为主体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组建等,明显都存在差距。另外,经营收入的增长、海外市场的拓展,是永无止境的;产业门类的优化、区域布局的合理、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主体的壮大、市场体系的健全,不是一两个五年规划内能够实现的;保障措施的完善,也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因此,我们在谋划“十二五”时期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时候,既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根据新形势,确定新目标、新任务,争取新进步,又要把“十一五”时期没有做完、没有做好的事情继续做完、做好、做达标,巩固和发展“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果。

(作者单位:抚州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参考文献:

{1}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

{2}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2010年《中国广播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