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51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篇1

摘要:本文从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目标意义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我国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食物自给有余。目前,我国的农业已经呈现出由依靠政策向依靠科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我们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改革、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跃上新台阶。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将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组织实施作物良种物质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十大科技行动”;从农业的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生物学与生物高技术,到农业新材料、农业信息技术到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科技队伍着重解决上百项重大关键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基地,部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园区和区域性农业研究开发中心;并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企业,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立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示范基地。

二、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三、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力争到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篇3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

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素质关键动力

农村的第一步改革,是以联产承包责任制方式激活了长期被压抑农村的积极生产力,让农民休养生息,短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几亿农民的温饱问题,使农村改革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活跃阶段。这一改革成果的取得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调动了几亿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这一任务的实施需要很多因素,但其中最主要、最关键的因素是新时代的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党中央多年以来提出积极地解决“三农(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其中最核心的还是农民问题。在国内革命时期,就已提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问题。可见,农民问题在解决革命和建设新农村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一、时代任务要求必须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近年来,国务院提出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领”,四川省人民政府也行文贯彻“纲领”的若干措施。在纲领中,明确要提高干部、城镇人员、农民和青少年四个群体的科学素质。这是一个纲领性文件,也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战略部署。由此可见,四部份人群中,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以上。所以,我们认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目标是直接提高科学技术素质。

1、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直接价值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为世界公认。拥有科学技术素质的农民,则是农村最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生产力,有了这个特殊的生产力,新农村建设大有希望。改革开放30年来,千百万农民已在农村这个天地上实践了这一科学论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用科技武装起来的农民,他们掌握一种或几种或一系列科研、生产技术,便成了远近闻名的专业大王。如蕃茄大王、冬瓜大王、玉米大王、柑桔大王、养猪大王、养羊大王、养鸡养鸭大王等,这些专业大王带动了周围几户或一大片农民走科技致富、发展农业产业生产的康庄大道,创造出了几千年来都未曾有过的高效生产力,使农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一大步。

2、农民的技术创新产业是新农村产业创新的根基。农村专业技术是农民自主创新或引进外来实用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因而形成农村合作经济、产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有了专业技术的创新,就会出现区域经济。一项技术后面,往往会产生一个或一系列产品,从而会衍生出一个个涉农企业、企业集团,最后形成一个个产业、产业集团。四川不少农村所走的发展之路就是这条技术创新路,形成了千百个农业生态产业园区。如成都远近郊的农村,成都郫县友好乡的农科村模式,实践了小区域的生态产业循环,曾被总书记肯定。又如龙泉驿区的万亩生态果园的开发,农民靠科技创新、开发出若干新的良种技术,形成区域经济规律,水密桃、枇杷等产品闻名全国,甚至远销日本、东南亚,这些都是源于技术创新。

3、科技成果要转让,专业技术、实用创新技术要推广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体制改革,指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在给科研院校、科技专家指出一条发展道路的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平台。靠科技研发的良种、各种农业技术、加工技术、扩张生产力的要素,都要向农村转移,并在农户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活跃的生产力,为农村产业经济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培育农民自己的科技队伍。只有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才能使各种农业技术,在新农村有生长发育的可能。

如国际知名的新希望集团1982年已掌握技术的刘永好四兄弟下海回成都新津县创办养殖业,通过他们的成熟技术带动县内农民,开发养殖业,很快就传出县外、市外,甚至省外。由于有技术支撑,产业由养鹌鹑、养鸡、养猪,到饲料产业,后来又延伸到加工业、乳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在这一系列的产业扩张中,希望集团从未忽视过人才培育,特别是对农村农民的技术服务和培训,使得希望集团的各种技术有深厚的生长土壤和良好环境。为此,希望公司的资产由开办时不到一万,到后来的上百万、千万、上亿、几十亿的倍增,创造了中国西部靠实用技术、专业技术走上产业发展的神话。其实,在四川省内、中国西部像这样的发展模式举不胜举。因此,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长久之计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不足7年。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约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仅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大专以上仅占0.52%。由此可见,我国农民低学历比重甚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不适应,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瓶颈制约。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狠抓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确保不再产生新文盲、半文盲,同时,应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师资力量,建立农村教师的支援、交流机制。第二,大力提高农村教育的投入,形成多种形式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实用技术教育等。第三,广纳农村教育人才,提倡和鼓励大学生、硕士生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相应的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第四,建立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交流机制。

三、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是新农村科学发展的保证

改革开放30年来,不少农村的产业逐步实现了区域性集约化、规模化,而生产力与市场间的不对称和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农民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影响很深,缺乏整体、长远的规划,缺乏经营手段等。如四川有些农村盲目生产,出现“生产过剩”,缺乏经营管理之道,蔬菜卖不出去用来喂猪,柑桔、生姜扔在公路用车压等。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提高农民经营管理素质,实现科学发展的道路。

第一,组织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四川大部分地区都普遍实施惠农兴村计划,帮助农民学习专业技术,组织专业技术协会,同时衍生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社(股份制)等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产、供、销”分工实施。有的还组建了营销公司,产品畅销国内甚至远销国外。于是,出现了“公司+协会+农户”、“协会+支部+农户”等形式,远优于八、九十年代的初级生产形式。

第二,帮助农户掌握市场信息,提高预测技术,以保证科学发展。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今的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打破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竞争,优胜劣汰,淘汰落后的生产力。要利用网络平台和现代化手段,帮忙农民有效传递信息、综合信息、应用信息,提高用现代化知识经营管理水平。

第三,鼓励、支持农民准确核算生产成本,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四、提高农民的道德、法制素质,以保证市场的安全、公正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多元趋势。价值观、世界观、享乐观等都在发生着变化,从而导致真善美标准出现偏差,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盛行,极大地腐蚀着人们的灵魂,污染着社会空气,也阻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有甚者无视党纪国法,为了一己私利,不惜走上犯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都已经不是新闻了。长此以往,不仅社会主义新农村无法建设,还会连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果也毁于一旦。

如果我们加强了道德法制教育,三鹿毒奶粉事件就可能不会越演越烈,更不会使市场出现空前的恐惧和紧张。这些表面现象的实质是不少人的思想道德扭曲、法制观念淡漠。因此,加强农民道德、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法制素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道德建设以人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主要内容是社会公德、市场准则、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通过提高农民素质,使他们的道德品

质和行为方式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相承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

五、提高农民的心理素质,是新时代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精神支撑

提高心理素质不是城市人的专利,也不是知识分子、文化人的专利,农民也非常需要建立精神家园。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民想改变生产方式,曾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只好违心的服从,忍受着贫穷的“社会主义”,这样严重压抑了农民的心理活动,压制了积极的生产力。从而在受挫折和大灾大难时,农民束手无策。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民逐渐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但与时代的进步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应帮助农民提高在复杂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如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不少群众和农民甚感地球末日已到,失去亲人、毁损家园、生产遭受重创,从而不知所措。虽然有党和政府,有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但灾难太大了,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靠农民自己。农民心中蕴藏的巨大力量才可以真正战胜一切困难。广元市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是特重灾区,可是不少农民不等不靠其他人,靠自己和集体联合科学重建。灾难过后不久,就搭建起了自己的永久住房,这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高境界的心理素质。

四川不少灾区的群众就是靠这种精神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如果广大农村广大农民都具有这种心理素质,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定会提前顺利实现。

六、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素质,是新农村和谐社会的标志

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比较,民主范围广、内容实、要求高。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新农村的本质表现。但由于受历史文化几千年的传统影响,农民权利意识严重错位,义务和权利对等的民力意识不浓。从本质上讲,农民基本上未履行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这些观念和行为都与新农村建设不相符。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篇5

关键词:发展;数字农业;新农村建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发展

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已是大家的共识。过去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现在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依然仍将会证明这一点。建设新农村,是当代中国农民的最大福音,是当代中国农村的重大变革,是当代中国农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农民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解决不了温饱后的亿万农民的发展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只能是个梦想。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特别是持续的发展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亿万人民的身心力和凝聚力。因此,“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和确立,就在全党全国人民中产生强烈共鸣,成为整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尤其成为了相对落后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从根本上说,新农村建设“新”在发展。农村由于相对落后,发展的任务艰巨、复杂,落实科学发展观尤为重要。真正要发展,就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有超前意识,发展数字农业。就是要用数字农业的手段,去推动农业发展,进而用数字农业的手段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过去的半个世纪,新中国的农民曾迎得了两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这两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从根本上改变了新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废除了旧土地制度,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使一穷二白的农村面貌换然一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改革,亿万农民充分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农民自发地挑战贫穷与饥饿,自觉地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中国农村也因此很快发生了巨变。然而,随着改革重心转向城市,加之城乡二元体制的严重束缚和粮棉价格下跌等原因,导致“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农村发展问题已十分迫切地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党中央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坚持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一系列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一桩桩重农举措初见成效,粮食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是,“三农”问题还依然存在,农民就业、致富等难题还依然没有破解。“三农”问题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就是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新农村建设标志着中国的投资重点转向农村,这将是中国农村又一次重大的战略发展。“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将在这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中找到答案。过去启动的农村税费改革为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了制度保障,随之而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将又一次把重大机遇推到了当代中国农民面前。

二、数字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龙头”

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千载难逢的良机,我们没有理由无视它,放纵它,如果这样,我们就会错失良机,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们只有珍惜它,抓住它,中国农业就会乘势而上,“三农”难题就会逐步破解。机遇是公平的,也是无情的。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不乏深刻而惨痛的教训。

如何抓住历史赋予的发展机遇?中央给出了明确的原则,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使已经落后的农业“迎头赶上”其他各业,“迎头赶上”世界潮流。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发展数字农业。因为,数字农业代表了当今世界潮流,体现了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革命的

时代特征。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定着中国亿万农民的前程命运,决定着中国农村的现代文明,也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数字农业是综合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各方面、各种过程的全面数字化。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管理的农业。农业数字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是用网络数字化技术建立农村和农业运行机制。它在宏观上,包括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包括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包括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包括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包括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它在微观上,包括数字农业信息采集与产品开发;包括农林植物生长模型与数字化设计;包括土壤和作物系统过程模型与数字化设计;包括数字农业精准生产技术平台构建与应用;包括数字农业精细养殖技术平台构建与应用;包括数字林业技术平台构建与应用;包括数字农业技术应用示范等。它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为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

三、发展数字农业就是创建高效农业模式

数字农业是一种综合应用现代化高新科技的高效农业模式。数字农业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对传统农业技术与机械装备进行改造,应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集成组装的组合体系,是生物工程等技术完整的结合体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未来农业的雏形。

数字农业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均衡,追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优质产出的高效益,以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农业相对发达国家的农业来说,具有迟发展、欠发达的特点。我国的农业要有新的发展,要追赶发达国家的农业,当务之急是必须利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发挥后发优势。利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其关键就是要全面构建数字化农业,以农业信息数字化为支撑、为依托,建立大规模农业的信息化模式,才能对走在我们前面的先进“迎头赶上”。

发展数字农业,创建高效农业模式,首先,就必须激发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主体意识充分觉醒,要让农民真正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切实保障他们的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发展数字农业、创建高效农业模式的素质。再次,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创建适合发展数字农业和高效农业模式的体制平台。大的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完善农村政治制度。小的方面,要为发展数字农业、创建高效农业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参考文献: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篇6

关键词: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培育

一、新型农民培育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做出的重大举措和战略选择。新农村建设要顺利推进并取得最终成功,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带有根本性的农民问题。这是因为,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体系中,农民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三农”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农民的发展。蒋祖发等认为,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在“三农”体系上,农村是外壳,农业是基础,农民是核心。农业、农村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农业、农村的发展首先要靠农民的全面发展。[1]危朝安认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培养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可以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曾康霖认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差别主要是农民能力的差别,提高农民的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严书瀚认为,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农民通过投身新农村的实践,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文化水平,陶冶精神情操,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和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使自己真正成为这个伟大事业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4]农民在“三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农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

我国农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锐意进取的改革之心。农民世世代代在艰苦的环境中,长期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固定方式生活劳动,加上长期受到的思想禁锢和计划经济的制约,逐渐养成了一种墨守成规、安贫乐道的生活模式。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意识很强,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小富即安、故土难离和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农民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涤和考验,自身发生了很大变化,素质明显提高。但就目前来看,农民还从整体上存在很多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诸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意识和政策意识淡薄。农民对发展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财富意识、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维权意识和法治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认识不明确、不到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二是文化水平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规划项目《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农林牧渔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87年,是16个行业中人力资本最低的。[5]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仅占11.12%,大专以上只有0.5%。在我国72万个行政村干部中大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甚至还有文盲半文盲。[6]三是技能水平低。大多数农民缺乏科学生产基本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民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农业部的调查数据表明,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从我国农民受技术教育的情况来看,平均每1000名农业劳动力中才有农业技术人员6.4人。2003年,我国乡村从业人员48793万人,接受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力的9.1%。而荷兰在工业化起步阶段,90%的农民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12%的农民毕业于高等农业技术院校,前德国35岁以下的农民中,70%以上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35岁以上的农民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也高达50%。四是创业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加之受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制约,农民将一定的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创造财富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由于我国农民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就成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当务之急,它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人是发展的本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培育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从根本上催生出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实现新农村建设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由外生力量推动向内生力量推动转变;才能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形成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才能使农民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在此意义上讲,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大计。

二、什么是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是指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一代农民群体。新型农民的时代特征是:

(一)新型农民是市场农民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对其主体的要求首先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农民基本素质的要求,也就是市场型农民的发育。首先,市场型农民要求农民必须具备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必备意识,即财富意识、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维权意识和法治意识。这些意识不仅是市场经济对农民基本素质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前进的思想先导和动力源泉。其次,农民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不管是从事农业生产、从事非农产业经营,还是通过转移获得务工收入,都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作为生产、经营和增加收入的行为导向。

(二)新型农民是文化农民

文化型农民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是农民自身全面素质形成的基础,也是不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前提。农民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有效贯彻与执行。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的贫困,收入贫困只是表征,深层次的是人力贫困与知识贫困。一般而言,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与其经济活动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其经济活动能力越强。文化型农民要求农民必须接受相当程度的文化教育。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而同期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相当于高中一年级文化程度。文化型农民要求农民接受文化教育至少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让大多数农民接受高中以上教育,即至少12年的受教育年限。

(三)新型农民是技能农民

技能农民要求农民要有一技之长,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民增收的呼唤。不管是在农业生产领域,还是在非农产业领域和其它方面,或者是在城市二三产业领域,只有让农民具有一技之长,才能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使农民真正感受到技能水平对于一个人在社会地位中的重要意义和对自已增收致富、创造财富的巨大贡献,从而使农民自觉寻求提高技术的本领,让提高技能水平成为农民的自觉追求和思想动力。技能农民的内涵十分丰富,只要能在种植、养殖、生产、销售、管理、经营、服务、金融、信息、教育、医疗等方面有所作为的农民都是技能农民。

(四)新型农民是创业农民

创业型农民要求农民必须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新农村建设呼唤创业农民,是因为创业型农民能够将自己的货币资本转化为投资资本,能够将一定的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财富。一个成功的创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活跃一方市场;可以催生出一个产业甚至一个产业链的形成,从而催生出大户经济。创业型农民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感悟市场规律,经受市场考验,承担市场风险。他们是农民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纽带,是农村工业化的先导。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希望就在于一大批创业型农民的发育和形成。

三、新型农民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培育市场农民

计划经济没有给市场农民提供孕育的体制土壤。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给市场农民发育提供了体制基础。市场农民发育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让农民感受工业化的运行和城市化的进程,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浓缩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农民只有加入到工业化的进程中,才能感悟市场规律。改革开放以后出现并呈扩张之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正是中国农民加入工业化的有效形式,也是中国农民了解城市、认识城市的有效形式。转移出来的农民通过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碰撞与融合,逐渐了解现代工业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现代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他们在与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中感悟到了财富对人的意义,感悟到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什么是平等、什么是权利、什么是机会、什么是风险。他们从现代城市与落后农村的巨大反差中,看到了生活的压力,从而激发起他们追求财富、创造财富的决心和信心。农民在流动和转移中逐渐形成的财富意识、主体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维权意识和创业意识,正是现代市场经济对农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实践证明,那个地方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越多,那个地方的思想就越活跃、市场气息就更浓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后是人的成长,他们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和自觉努力下,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锻炼和培养了一批能经市场风雨、见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世面的经营技术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几亿农民走出土地,走出农村,进入工业,进入城市,并在这一壮丽的过程中完成他们自身的蜕变,他们正是市场农民的典型代表。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与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也是中国农民进入市场,融合城市文明的有效方式。我们要破除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观念障碍和制度障碍,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催生出真正的市场农民。

(二)通过义务教育培育文化农民

从目前我国教育的实际和农村的现状出发,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是培育文化农民的现实选择。一是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是确保农民不因经济原因而丧失发展机会的重要手段,是农民能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义务教育得以普及的重要保障。中央政府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问题。二要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目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投入体制不合理,主要是省级和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不明确,基层政府教育负担过重。从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看,义务教育管理一般由基层地方政府负责,投入则由中央政府和高层地方政府负责。因此,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突出县级管理职能,提高省级以上政府的投入责任。三是确实要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这是农村义务教育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并做到足额按时发放,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村教师献身农村教育的积极性。要通过对农村现有教师进行教育技能培训并鼓励优秀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四是义务教育应从9年逐渐向12年过渡,以适应农村教育的客观需求。我国农村教育在发展阶段上仍处于低层次阶段,主要表现为普及教育的基础性和文化知识的启蒙性。现有的9年制义务教育还不能真正培育出具有一定层次的文化型农民,延长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培育文化农民的现实需要。现在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种情况,每年农村约600万左右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升学无望,但年纪却又很小,一般只有15-17岁,还未成年,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育阶段,知识储备还远远不能支持他们走入社会,就是这些初中毕业生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朦朦胧胧,既适应不了农活,也适应不了民工活,将这样一批人推进社会,既不利于他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五是国家要通过制定扶持政策,积极创造条件,使农村的孩子最大限度地尽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升文化型农民的层次和质量。

(三)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技能农民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培育技能农民的主要手段是发展职业教育。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更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思路是:一是要解决投入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不收费,由政府纳入财政预算,当作智力扶贫工程去办。二是要解决职业学校的机构问题。有条件的地级市都要建一所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将来是本科),这些高职应面向本市招生,可招应届职业高中,也可招往届高中毕业生。每个县可办1-3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招收对象主要是农村劳动力中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的农村精英。三是要注重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内容上注重“实际、实用、实效”,开设的专业有电脑、家政、礼仪、园林、烹饪、美容、机械操作、建筑、物流等。形式上要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声像兼具,使农民喜闻乐见。采用农民切身经验介绍的方法,使农民感到亲切、信任和鼓励。这就需要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可以为师的新一代农民,农业院校要承担起此责任。四是要明确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点,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规模大,培训劳动力要有重点性和针对性,主要培训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的农村精英分子,使每一个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接受培训。四是把培训和就业联系起来。以市场需求作为培训农民的导向,使培训了的农民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五要建立和完善开放有序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骨干,县乡村企业普通成人职业学校为基础,开放有序和充满活力的高、中、初等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确实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

(四)通过营造环境培育创业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相当一部分农民经过在产业技术先进和现代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就业锻炼,市场意识增强。迫于就业和生存的压力,他们学习新知识,适应新产业和新环境,在边干边学中,这部分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并在长时间的外出打工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创业资本,创业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部分农民已经实现了成功创业,成为当地乡村各业生产和小城镇发展的推动力量,这对中国广大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目前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环境不好,归纳起来主要是:融资困难,农民获取创业资本的路径单一,成为影响农民成功创业的最主要因素;农村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民创业经营成本高;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时限较长,往往造成信息不灵或信息滞后,市场风险大;人才不足,农民创业所需要的生产、管理、销售、核算等相关方面的人才在我国农村相当缺乏;企业负担重、外部干涉过多等等。培育农民的创业环境就是要营造有利于鼓励农民创业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方面,就是要借助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向农村大量投资的良好机遇,加大交通、水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实解决农民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制约”问题。软环境方面,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农民创业,最大限度地给农民创业提供方便,要关心而不干预,要扶持而不包办。要从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的高度,重视农民创业问题,营造出人人想创业、能人能创业、政府帮创业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蒋祖发,邹明洪.“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J].理论月刊,2006(8):14-16.

[2]危朝安.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J].中国农业信息,2006(5):21-22.

[3]曾康霖.“穷人的经济学”与农村劳动力输出[n].中国经济时报,2006-02-23(3).

[4]严书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n].光明日报.2006-04-14(4).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篇7

关键词中共新一届,农业科技

中图分类号:d0-05文献标识码:a

ontheagriculturaltechnologythoughtofthenewLeadershipGroupofCpC

SHenHui[1],FUJuan[2]

([1]Yanchengtextile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Yancheng,Jiangsu224005;

[2]BeijingBawayCollegeofFurthereducation,Beijing100094)

abstract"Scienceandtechnologyareproductiveforces"isaconsistentpointofviewofmarxism,typeofsocialdevelopmentalsodemonstratesthatthe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istopromotetheprogressofhumancivilization.thenewleadershipoftheCpCstickstomarxism,thedevelopmentofthe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sthekeytosolvetheproblemofcountryside、famersandagriculture,butalsocomprehensivelyimplement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andbuilding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isanimportantfoundation.

KeywordsCpC;thenewleadership;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现代农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

1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曾经说过:“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一思想具体反映到农业上就是“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产品等等,都应当广泛地用于农业”。①列宁所处的时代,已经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曙光。他曾指出:“拖拉机是彻底摧毁旧农业和扩大耕地的最重要的工具。”②同志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做过深刻论述。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就指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③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不能不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认为农业不仅仅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要科教兴农,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中共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④“两个趋向”思想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普遍规律的科学总结,对于我们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所以,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前,有人曾把农业概括为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尤其强调农业的机械化。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通常用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社会化来形容,尤其重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综合不同的对现代农业的定义,对我国现代农业大致可界定为: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2008年10月12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要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载体。

2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引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核心任务是尽快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和发展方式粗放的现状,不断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或者说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关键。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第一推动力。只有科技创新特别是农业自主创新,才能抢占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同志十分关注农业的自主创新问题,早在2003年1月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就指出:“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应用高新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⑥而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关键是大力培育主导品种。如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自主创新,不仅提高了我国水稻生产的综合能力,也为世界水稻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的超级稻研究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超级稻的亩产已达到800公斤,这为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近选育成功的三系杂交转基因抗虫棉,单产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而制种成本却降低了百分之五十。诸如此类农业生产品种上的创新,为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克服耕地不断减少的趋势提供了可能。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比发达国家大约低五十个百分点,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薄弱,一些成果转化慢且推广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农业科技在不断创新,那么这些创新也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这也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志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他在2006年2月24日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改革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新阶段发展农业的重要任务。”同时,他还指出要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支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加快农业成果的转化,除了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必须要使先进实用的技术进村入户,改革传统的耕作方式,推广先进农机具,尽快把实用的技术组装配套,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3培养新型农民,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发展现代农业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者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工具可以反映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不少地方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大范围使用收割机就是一个例证,这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农业中的劳动者即农民的素质对于提高农村生产力有重大影响,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工具需要与有着较高科技知识的农民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功能,同时,现代的掌握先进务农技术的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所以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但是,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占50.2%,大专及以上仅占0.6%。由此可见,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的各项工作,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培育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总理在2008年9月30日回答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艾伯茨“如何把科技引入农村”时指出:“农村社会的发展,就是要让农业科技下乡,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村需要科技,需要大批的科技人员。”目前,在中共领导下,我们已经开展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主要是对农民进行农业新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由此可见,党中央对提高农民素质、在农村推广科技极为重视。

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在2005年12月31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财政上向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倾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其中包括农业科技投入。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是有利的。同时,也可以看出我们党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毅力。

农村改革30年来,农业获得长足发展,这离不开党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但从根本上说是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所以,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新一届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必须利用科技兴农,发挥科学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上的巨大作用。只有利用农业科学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②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94.

③.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07.

④曾庆红.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创新[n].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224.

⑤2008年10月11日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R].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19.

参考文献

[1]科教兴国战略研究课题组.科技创新与重要战略机遇期[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2]王宏生.略论的科技思想理论探讨[J].理论探讨,2000(4).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篇8

第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符合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的和谐农村文化。因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现在,中国多数农村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基本解决,但是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还远远不足,还必须有一个乡风文明的和谐农村环境,因为富裕不等于文明。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花钱修庙建坟,求神拜佛,挥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要营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农村环境,创新和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树立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就必须更好落实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使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文化人”。

第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志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对于社会的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的日子过好了,素质提高了,广大农村形成安定、祥和的局面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就会更加牢固。”因此,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地稳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是涉农人才队伍的建设,包括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涉农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党政干部人才队伍的建设。

首先,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型农民的“三农”意识和思想。第一,应不断加强和改进涉农专业大学生的服务“三农”理念的教育和塑造工作。从总体分析,我国涉农专业的大学生的爱农、为农专业思想是符合教育要求的,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在此方面有待提高。大学生专业思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毕业就业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牢固和近期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是分不开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导向作用。一些涉农专业大学生在分配就业中眼光只盯紧“天南海北”等大城市,不乐意从事农业尤其是不愿意到农业一线工作。这些就足以证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爱农、为农专业思想,农村也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农业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真心为农村建设的服务意识,向农村和农业长期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政人才、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涉农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第二,不断改进现实的农民群体的“三农”意识和思想。当农村劳动力的广泛流动为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因此,必须不断向农民宣讲粮食生产对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说明国家的惠农政策,证明农业可以同样使农民发家致富,使更多的农民扎根农村,使更多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康地持续发展。

其次,不断加强涉农专业实用技能的培训,建设一支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各类农业学校的系统性教育与科技推广等形式的非系统性培训的有机结合,尽快建设起具备农业实用技术的专业科技人才队伍。

中国农村拥有大量的劳动力,如何使其成为真正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本,实现有效转移就业,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难点和瓶颈,压力大,任务重。因此,各高等农业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机构就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放在服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位置,提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办学水平,加大实施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都能够具有一技之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因为,高等农业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机构作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农业人才和涉农高科技的发源地,是系统培养新型农民的良好基地。各高等农业院校要抓住这次农村发展的大好契机,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教育工程,适时调整符合农村建设要求的专业学科设置,培养出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大学生;同时,利用学校的教育优势资源,不断创新针对新型农民的科技职业培训模式,如可结合农业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等六部门共同启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当前社会用工量较大的制造、建筑、餐饮等二、三产业的需求为目标,开展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在涉农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应把长期系统教育战略和短期即使培训战术结合起来,既注重具有扎实爱农、为农专业思想的大学生教育工作,又要尽快地提高现实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目前在农村的劳动力中,有相当比例素质不高,例如,近2/3以上的贫困地区劳动力不符合城镇大多数工作所要求的条件。加强对这些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促进其发展农业或实现转移就业,不仅投资少、见效快、效果持续,而且能使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推进城市化进程。同时,建立健全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有效体制和运行机制,如科技文化捆绑下乡、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一县一业科技示范工程等短期即时培训和农业高新科技推广,可以有效解除当前新农村建设对科技需求的燃眉之急。

开展面向农村的高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带头人培养与孵化工程,是当前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以一县一业科技示范工程为例,它就是以高等农业院校为技术依托,对一批具有优势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前景的县(市),通过推行科技、教育、产业“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行专业对口技术扶持,在每一个示范县(市)集中力量扶持一个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色鲜明、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县域农业特色产业或新兴产业,以此推进县域经济的更大发展。也就是说,在一些县(市)的区域中,选择一个涉农企业为龙头,以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的作用为目的,以一个实用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核心,以实验为起点,以重点示范引导、带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以农业经济发展促进所在县(市)工业、商业、科技等的和谐发展。此工程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主要技术依托,以高校师生为技术推广的同盟军和坚强后盾,以学校送科技进企业、进农村、进农民头脑为主要手段,形成学校与县、乡、村农民的有机互动,实现农业高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这样的科技支农方式可以有利于集中高等农业院校的优势科技资源,培养涉农企业和农民的自我造血功能,改变了以往对农业扶贫的输血方式。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能带领群众致富的要求,注重从农村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培养选拔村级组织骨干力量,并且,积极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和县乡年轻干部到乡村任职,例如今年实施的“村官”政策,就吸引了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深入农村,既发挥了科技的生产力作用,也为今后基层农村的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和广泛的基础。农村基层组织是落实农村政策、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织基础,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紧密团结最广大农民、落实人才强农战略的关键之举。

改革未有穷期,发展永无止境。我们相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必将开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又一个崭新时代,亿万农民必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篇9

2012年2月2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文件首次对农业科技进行全面部署。文件明确,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文件指出,要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要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

【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角度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和国家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2.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3.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

5.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6.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文件强调,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7.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文件强调,要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8.发挥财政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文件强调,要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二、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

2.政府的职能。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进行全面部署,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体现了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

3.党的性质和宗旨。党中央部署农业科技,推动农村新发展,说明我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4.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央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为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因此中央要求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业科技投入比较低,农业科技创新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障碍,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中央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有关政策,必将对我国发展农业科技起到纲领性的指导作用。

3.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科技,通过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4.实践是认识的根本动力和来源。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传统农业越来越难以适应现实情况。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一个重要出路就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5.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让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必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农业科技,要激发农民研究和推广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让广大农民群众掌握必要的农技知识。

7.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发展农业科技,既需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命题预测】

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和各地出台的发展农业科技的具体举措,都可能成为命题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独立命题的省市,更有可能结合本地农业科技的现状及重大举措设计试题。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可能结合宏观调控、农业、产业结构、财政、税收、金融等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发展农业科技的意义及措施;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可能结合党的领导地位、国家的职能、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国际竞争等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和措施;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可能结合文化与经济、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发展农业科技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可能结合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与认识等知识,要求考生探究发展农业科技的措施。

【创新训练】

1.中央“一号文件”以农业科技为主题,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这将对我国农业科技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这表明()

①党和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②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④党中央切实履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职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发展农业科技()

①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③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各项政策规定,都凸显了农业产业化的倾向。文件提出,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中央政策凸显农业产业化倾向,其原因在于农业产业化()

a.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B.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

C.有利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D.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4.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培训,不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中央把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其哲学依据是()

①人们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②理论知识决定劳动者实践能力的高低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④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由于农业科技长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了具体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政策。据此回答5~6题。

5.在财政投入方面,文件提出要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说明()

a.农业科技应发挥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B.当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不会投资农业科技

C.政府投入的资金越多,农业科技的经济效益越显著

D.政府通过财政投入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6.在金融支持方面,文件提出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这表明()

a.经营存款、贷款、结算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B.我国的金融机构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为经营目标

C.银行为国家经济发展筹集和分配资金

D.增加金融信贷能够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7.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技人员占人口总量的比重(%)\&中国\&53.5\&0.13\&发达国家\&70~80\&0.5\&]

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7%。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的结晶让中国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迅猛增长。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6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00公斤以上,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1150亿公斤提高到2011年的5712亿公斤,肉类、禽蛋和水产品总量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科技文化素质总体偏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相对缺乏。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部决定今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重点推广重大实用技术、支撑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着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做好农业科技各项工作,确保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显示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

(3)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我国强化基层农技推广的原因。

参考答案:1.a2.B3.B4.C5.D6.C

7.(1)经济信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意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篇10

一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新疆农业大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当前新疆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许多过去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新机遇。目前新疆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二三产业的比重有所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83元,截止2010年人均纯收入已达3390元,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率提高到36%。新疆共建成大中型水库8座,加固病险水库81座,新增灌溉面积26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0余万亩,解决了250万人饮水困难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1.75万公里,实施抗震安居、牧民定居、农村沼气、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民心工程”。在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来,新疆各地州分别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拟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步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所有这些主客观有利现状都表明,新疆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需抓住新机遇,加大推进力度,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就一定要取得较大进展。

(二)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新疆农业大学的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提出,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推进棉花、粮食、特色林果和畜产品四大基地建设,这为新疆农业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新疆农业大学所具有的三项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赋予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1要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培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新疆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能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新疆是多民族混杂居住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问题造成农牧民综合素质较低,农牧民的培训跟不上,农牧区特色种养专业技能人才紧缺,劳动与就业能力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不强,适应市场的增收致富能力弱,有的基层干部和少数群众观念落后,还有等靠要的思想。而新疆农业大学作为新疆的重点农业高等院校对新疆农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具有培养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的使命感。

2充分发挥科研职能,加强科技创新

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发展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是智力竞争。新疆农业在生产力发展阶段上从总体上说还未改变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靠技术革命,必须大力依靠科技创新。

3强化高校服务于社会的职能

在社会服务中培养人才、搞好科学研究是多年来农业院校办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就是要担当培育先进生产力,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从事的科研、教学工作,既是传播科学,又是发展和提高科学;我们培养人才,也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些归根结底是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新疆农业大学在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在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新疆农业大学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新疆农业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而在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这三大职能都是十分需要的[2]。新疆农业大学也正是通过此三大职能在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人才培养方面

新疆是多民族聚集区,2010年统计表明,新疆拥有人口2181万,其中少数民族为130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9.9%;农村人口为1268.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5.7%。多年来,新疆农业大学立足新疆,服务“三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自建校以来共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约10余万人,为新疆的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主要表现为:

1毕业生受社会欢迎程度高

目前,新疆县级以上农业技术干部中约六成师出农大,他们终年奋战在农业生产、管理和科研第一线,担负着发展新疆农村经济,推广农业技术,带动各族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历史重任。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农大毕业生“基础扎实、能吃苦、肯钻研、重实践”,对毕业生总体素质满意率高达97.1%,对专业知识水平满意率达83%,对实际工作能力满意率达到86.9%。

2毕业生社会贡献大

60年来,学校走出了2位院士,10万余名毕业生遍布天山南北,各行各业,其中大量优秀毕业生在自治区地州县担任技术骨干和行政领导,成为新疆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截至2010年12月,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8517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14436人,研究生183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9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820人,博士研究生121人),成教生1241人,留学生205人。

3少数民族教师培养力度强

学校现在主讲教师队伍中,少数民族教师占34.8%。学校在安排外出进修与深造时,向少数民族教师倾斜,有48.3%少数民族教师由学校送出进修与学习,其中出国进修学习的占8.5%。

(二)科学研究方面

“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80项,其中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95项,自治区厅局级项目105项,到位总经费1.1亿元。获得科技成果奖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农作物品种审定6个;专利授权19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件;发表科研论文4900篇,其中SCi收录180篇。学校在河流泥沙处理技术、干旱区节水技术、作物新品种选育、特色林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马产业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服务“三农”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服务社会方面

新疆农业大学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和利用与周边农村地区的地缘优势、情感优势、智力优势,立足本地,拓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农村发展应重点抓好的相关领域,积极创造条件,整合资源、挖掘潜力,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带动和帮助农村地区快速发展。

1实施“乡村领路人工程”

我校与呼图壁县联合启动了“乡村领路人工程”,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毕业的第一批学员48人中有38人在村干部岗位上工作,使用率近80%,群众反映良好。目前,米泉、鄯善等地也已和我校合作实施了“乡村领路人工程”。同时,为博乐、霍城、巴州、昌吉等地的农牧民开展了种植业、养殖业、法律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了他们致富的本领。

2坚持不懈做好技术扶贫工作

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安排,我校自2002年承担了伊吾县对口扶贫工作。经多年努力,通过我校老师亲自传、帮、带,该乡的养鸡业、野山杏及哈密瓜栽培的经济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经测算,2004年全乡人均收入比2003年提高了413元,2005年人均收入又增加了400元,表明我校的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3提供政策和技术咨询

我们积极为各级政府出谋划策,陈彤教授主持的“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十五计划”被自治区发改委采用,列入自治区专项规划。另一方面,我们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我校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结合农时季节需求,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

三新疆农业大学强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作用的措施

(一)与政府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为了充分发挥新疆农业大学在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必须建立起政府与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政府在尊重学校办学自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举办者的特殊作用,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学研究项目设立等方面,对学校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同时应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对学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设立专项支持基金,鼓励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另一方面,学校也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学校只有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从服务社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方面做出较大的战略调整。

(二)加强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新疆农业大学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就要发挥好知识传授、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功能。“知识传授”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知识创新”就是要多出科技成果,创造新的知识;“知识传播”就是发挥学校的指示辐射作用,为亿万农民群众服务[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决定着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已成为农业高校的神圣使命。具体措施:(1)采取定向方式培训。以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为组织原则,培养农村基层骨干和农民,“以点带面”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2)规范“新农村建设培训课程证书”制度。由农业厅统一管理、农业高校颁发“培训证书”。证书获得者必须按教学大纲所规定课程学时学习,通过相关专业的理论考评后,再经一个生产周期的实践操作,使其生产经营水平明显高于当地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城镇教育的资源优势,实行城乡联合办学或在乡镇办分校的办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具体办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应根据“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安排。(4)充分利用科教电影、电视、有线广播、黑板报、实用科技手册、短期培训班等手段,向农民传播技术信息、提供技术资料、进行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三)充分激发广大教科人员为“三农”服务的积极性

新疆农业大学应大力鼓励科教人员送科技、送教育下乡,振兴当地农村经济。学校应由主管领导带头,按照学科、专业成立多个“科教兴农”小组,组织科教人员定期下乡,帮助各级政府成立农业技术专业协会。同时,学校在职称评定、课题立项等方面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有所倾斜,从而调动广大教科人员为“三农”服务的积极性,在全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教兴农”的氛围。

(四)加强科研合作,完善科研体系

新疆农业大学可与农村基层的技术人员和地方农科所科技人员合作共同承担课题,共同攻关,还可通过校、县(市)合作、校企合作等开展科研活动,逐步形成高等农业院校特有的科研体系。这既可借助社会上的科研力量,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还可以通过已形成的科研网络,扩大社会影响,为学校的整个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五)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

第一,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要与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相结合。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即应向商品化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如果超越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有偿推行农业科技成果,必然会受到农民的冷遇,甚至不同程度的抵制。第二,通过技术开发、技术承包、技术服务和兴办各类科研生产经营实体等形式促进农业科技与生产过程的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第三,大力支持各种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支持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科技专业户和农民的科技文化活动,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组织和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接受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岳文斌.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在知识化农业中的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