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十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十篇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59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普惠金融系统;金融创新;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5-0101-05

一、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迫切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取得了骄人成就,社会融资总量迅速增长,融资结构不断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有所完善,金融对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积极作用日益明显;金融市场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金融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不仅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而且有力支持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尽管金融业对促进实体经济良性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角度来考察,我国金融业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服务于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针对性、有效性还不高,金融系统固有的痼疾和缺憾日益凸显。

1.正规金融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结构性缺口引致金融服务覆盖不够。立足体制机制视角,造成我国实体经济某些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原因是金融系统及银行结构不合理、金融资源供给与企业需求间存在错位。事实上,在融资结构失衡格局下,因资本市场层次体系不健全,本应由资本市场承担的融资功能转由银行体系承担;同时,因银行系统层次体系不完善,本应由小型金融机构承担的融资功能被迫由大中型银行来满足。统计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仅1%,企业类型分布呈“金字塔型”,而金融资源65%由国有控股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掌控,呈“倒金字塔型”。

金融系统层次化缺陷及金融资源配置错位,致使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间存在结构性缺口。“体制内”正规金融缺少服务于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专营性机构,现有非专营性金融组织基于“成本―收益”考量,对实体经济的分散性资金需求缺乏支持动力,尤其在银根紧缩时期更是将其排挤于正规金融之外①。据测算,我国银行对规模或限额以下企业的贷款覆盖率不及5%,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54%的水平,而且低于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约25个百分点。[1]

2.“货币空转”、经济虚拟化推升实体经济部分领域融资成本。经测算,2008―2012年我国社会融资总量、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达63.5万亿元和38.1万亿元,几乎相当于1998―2002年信用增量的10倍,且近5年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然而,因金融市场信用大幅扩张推高了住房价格,使其转化为以投资炒作为主导的虚拟经济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低成本资金并未有效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源源不断地流入以投资为主导的住房市场,导致实体经济无法获得低成本融资②。有观点认为,近几年农业领域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很大程度上即与此有关。

因此,虽然整体意义上我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较为适度,但某些薄弱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却客观存在。以中小企业融资为例,按官方统计,截至2008年末我国企业总数971.5万户,其中99%以上为中小企业,严格意义上的大型企业仅1%。由于大型企业长期以来都是银行信贷的主要受益者,80%左右的中小企业从未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同时,在创业板、中小板公开上市的中小企业数占其群体的比重非常低,致使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几乎难以获得“体制内”资金支持,被迫转向“体制外”的高成本融资。来自温州、江苏、广东等地的调查显示: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正日益严重地制约着区域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民间资本监管和引导不利。我国金融监管及宏观调控重点着力于信贷规模、投向及利率层面,民间资本监管存在多头监管及监管真空。其中,小额贷款公司由地方政府监管,典当行及拍卖行由地方工商局监管,大型融资担保公司由银监会及其下属机构监管。既有多头监管造成的效率缺失及效力低下,也存在部分民间金融组织处于监管空白地带的弊端,加剧了民间金融组织运作失范、民间资金“脱实就虚”及资金价格高企。据不完全统计,民间借贷利率阶段性高位时全国民间借贷年综合利率约为大型银行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信贷综合年利率的3倍甚至更高。显见,缺乏有效引导和监管的民间昂贵资金,对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融资的高成本发挥了本不该有的推波助澜作用。

4.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融资缺乏针对性配套制度。信息不对称和层次化金融组织缺失是制约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融资活动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国际经验表明,小微企业、“三农”等融资主体受规模小、抵押品缺乏、经营机制落后、资信等级低等多重约束,需要健全完善的融资担保、法律法规等作为保障,而我国恰恰缺乏此类制度建设。一方面,中介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多层次担保体系缺失加剧了银企信息不对称和弱势行业与企业的融资难。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针对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不完全一致、差异化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使得国家融资政策难以在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稳妥落实,为规避“融资搭便车”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金融机构资金支持行为谨慎,无形中增加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融资难”和“高成本”。

二、拓宽实体经济服务广度的普惠金融系统

从我国当前金融体系及经济结构发展现状看,虽然多样性的银行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但二元甚至多元经济金融结构仍具普遍性,因此,应进一步加快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全面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同时,在强调银行、证券、私募与风险投资、金融中介、政策金融、保险、金融合作组织以及民间金融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广度基础上,更要强调建立有区别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1.依托新型金融机构构建完善的多层次普惠金融系统。为弥合融资结构失衡格局下“体制内”正规金融针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结构性缺口,要加快新型金融机构建设,构建层次分明的普惠金融系统;依托“非公经济36条”的落实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壁垒,为其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竞争环境;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完善的新型金融机构资金补充机制,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政策上鼓励新型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信贷管理方式,推动其拓宽业务种类和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能力;细化银行差别化监管政策,除现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外,在资本充足比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和公司治理的要求方面,对新型金融机构实行独立标准,适度提高其贷款风险容忍度,以差别化监管政策开创多层次金融系统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2.厘清多元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动态优化关联。要梳理和辨析我国二元甚至多元经济结构特征与金融结构动态优化之间的关系,将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将多样性的金融服务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视为共生关系。即不仅实体经济需要有一个多样性的金融服务体系,而且多样性的金融服务体系自身也可提高经济系统应对外来风险冲击的能力。因此,要进一步厘清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的共生关系,利用市场无形之手构建以效率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在强调效率的前提下,努力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3.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竞争机制。在层次分明的多样性金融体系中,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类机构通过对优质项目甄别及潜在优质企业筛选,以及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方式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但由于制度体系使然,我国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尚且缺乏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导致服务质量和水平大打折扣。因此,要从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与影子银行③等金融组织服务实体经济的竞争机制,为实体经济创建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平台。

4.构建金融结构动态优化机制。静态视角下,依托金融系统的多样性、层次化发展,在追求效率前提下,兼顾公平地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基调。但动态地看,我们还应关注金融体系的动态优化,既涵盖金融工具、金融组织、金融市场等多维度的创新发展,力图通过构建多样性并动态调整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指标体系,合理评估已有多样性普惠金融是否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从而为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5.依托制度建设保障低成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在利率更加市场化条件下,实体经济能否获得融资支持,融资成本高低将更多地取决于企业自身素质及制度安排等市场因素,针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行政干预效力将更加淡化。因此,为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需要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以引导低成本资金更多地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要依托法律制度严格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解除低成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门槛障碍;建立针对弱势行业或企业的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舒缓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风险积聚,提升其为实体经济发展融资的内在动力。

三、深化实体经济服务深度的金融创新体制构建

长期以来,金融创新一直是推动金融业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驱动力,因此,进一步加快我国的金融创新,对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至关重要。构建深化服务实体经济深度的金融创新体制,就是要植根于实体经济,面向市场,贴近客户,通过金融创新不断探索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确保金融资源配置到最急需的行业、地区、项目和企业中去。

1.进一步推动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形成充分竞争的金融体系。现阶段,我国在为“三农”、中小微企业等领域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还普遍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这些领域的金融机构数量小、经营网点少、资本金规模小。因此,要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就必须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快速推进金融业的对内和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民间资金发起成立商业银行,以各种形式进入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社区金融组织,让金融行业形成充分竞争、优质服务、风险可控的良好格局和态势。

2.加快商业银行的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金融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业自2003年开始加快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效益及风险管理能力大幅提升。但与国际上实施以先进流程为主导管理模式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经营管理、组织流程等仍有差距,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影响犹存、组织架构仍需改善、部门职权利益化、协调成本高等“部门银行”特征凸显。为有效化解部门银行弊端,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快公司治理的改革,有效划分党委、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责任边界,形成高效透明的权力制衡机制和风险管控体系;推进董事会运作透明化、制度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不同行政层级决策的执行力;通过提升独立董事在审计、提名、薪酬等委员会的地位,体现董事会的独立性;完善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选拔聘用机制,强化商业银行内控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约束。[2]

商业银行要打破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尽快构建起“流程银行”的经营体制,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树立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经营理念;以业务流程来重构组织架构,形成垂直化、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全面推进业务流程的机制化、自动化、标准化,从整体上来提升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和各类客户的服务效率。[3]

3.加快推进各类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全面市场化即将到来之际,金融机构要有充分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立足于现实,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加快推进各类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从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经营优势出发,推出有针对性、差异性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案;充分吸纳境内外先进经验,坚持“取其精华、掌握精髓”原则,确定金融创新主攻方向;要积极推进金融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充分释放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实现金融业务的渠道、方式和手段的创新;要适应网络金融变革的潮流,构建全方位、开放式的金融创新网络,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

4.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金融创新的监管。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金融创新单纯是为追逐高利润,为创新而创新,完全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自我循环自我膨胀,那么金融创新就会走向负面,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严重危害实体经济的发展,酿成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深刻的教训。反思和借鉴国际经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的金融创新,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应该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盲目追随、复制发达国家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监管部门要对金融创新加强监管,防止金融过度创新而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事实上,基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未来的金融创新至少要做到“五结合”,即将金融创新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中小企业、居民财富”等有效结合。

四、凸显实体经济服务重点的战略方向

以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发达国家产业演进与金融发展的惯用做法。虽然国家政策多次强调和重申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导向,但由于实际操作环节种种障碍的客观存在,我国已有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仍不够明晰,尚且缺乏突出的载体。因此,在努力构建体制机制、金融体系、支持担保体系,以及坚持培养社会诚信氛围与发展信用中介行业发展基础上,金融业亟待进一步明确和突出服务重点,力争做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的放矢”。[4]

1.重点支持实体经济领域的重大规划项目。金融业要主动加强与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的对接,建立国家、地方重大项目数据库,通过授信、信贷优惠等形式,大力支持那些对事关国民经济全局、事关民生改善等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通过为国家重大规划项目提供有效金融支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将服务实体经济与产业升级相结合。要围绕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不断改善、加大对高端制造业和新型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金融与文化产业的结合,通过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中国梦”的实现夯实经济基础。

3.突出和强化关键区域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要突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持,通过对综合实验区建设的金融支持,改善城乡之间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状况,形成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有序流动;要加大对丝绸之路新兴经济带、区域经济带、城市群等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与承接,实现我国区域、城乡的良性互动发展。

4.补齐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短板。要围绕国家“三农”发展战略,加大对县域金融的投入,加快重点县域金融战略的实施和落实,高效推进农村产业金融重点工程,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大项目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支持,健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重点工程的金融支持;继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投入,努力消除金融服务空白地带;要依托各类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形成专业化经营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运作;要围绕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困境,积极改进商业银行贷款流程,取消或减免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各类费用,确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5.以非银金融④改革创新为契机凸显实体经济服务重点。长期以来,基金业等非银金融受制于规模偏小、运作失范,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相对有限。随着《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等改革创新的加快推进,非银金融整体规模的扩张及管理的规范化,辅之以有效的监管引导,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的能力和动力都将有所提升。要通过设立更多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出财富管理行业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服务的有效性,增强新型金融业务和非银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五、依托顶层设计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体系

虽然我国金融改革成就显著,但固化于金融制度之中的弊端仍未根除。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金融组织不健全、金融改革存在制度约束、金融对外开放步伐迟缓危害对外经济发展、融资结构失衡致使金融风险过于集中、金融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矛盾突出等基础性金融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阻碍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蕴含巨大的风险。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实践经验,立足于我国现行金融支撑体系现状,构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支撑体系是及其紧迫的现实任务。[5]

1.依托顶层设计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体系。我国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总体竞争力不强;市场发展结构性失衡,直接融资比重低,城乡、区域金融发展不协调,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相对薄弱;金融内控与风险管理能力尚待提高。就其本源是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和统筹规划,要破解金融发展弊端,有必要加强对中国金融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协调统筹多项目标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以对内开放推动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与“二元经济”相对应,我国也存在“二元金融”现象。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地位差距显著。“二元金融”的长期存在必将加剧经济发展中也已存在的不平衡状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应继续深化金融对内开放,加快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以化解中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系统性问题。

3.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是金融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有助于打破美元的霸主地位,推进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有助于维护亚洲区域的金融稳定,为东亚金融合作、亚洲债券市场等区域金融机制和市场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加快推进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局面,实现国际储备的多元化等;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国际金融实力,增强我国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早日迈入发达经济体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因此,要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我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全面推进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

4.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高效的金融宏观调控基于对实体经济的深刻理解,通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结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强化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等领域的支持,强调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应持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使金融资源在支持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城乡结构协调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确保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首先,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我国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际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各类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日趋加大,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尽快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扩大金融监管范围,消除金融监管真空,实现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的全方位监管。其次,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特殊性,目前占主导地位和垄断地位依然是国有或者国有控制金融机构,这些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专门针对国有以及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建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有效地解决“大而不倒”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再次,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金融综合经营发展的趋势,加强“一行三会”金融监管体系的协调,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新型金融监管体制和制度,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解决金融监管机构、监管规则不统一、不协调造成的监管冲突、监管套利等问题。[6][7]最后,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经过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世界各国监管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和政策体系,强化危机应急系统的测试和模拟演练,构建畅通的国际监管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是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而上述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能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危机预警系统,对宏观经济运行尤其是金融活动领域未来潜在的风险或危机提前发出警报。[8]因此,要积极借鉴国际通行的基本预警方法,尽快建立我国自己的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的预警作用。

六、结论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与水平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转变,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等构成重大影响。为了充分释放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从多年来对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路径轨迹,以及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在认清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基础上,统筹考虑金融业总体布局和改革方向,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注释:

①由于单笔贷款的调查、监管费大体相同,贷款规模越大,单位交易成本就越小。但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信贷需求一般额度较小,会推升银行信贷的单位交易成本(据测算,小微企业贷款成本约为大企业的5倍)。因此,无论基于银行还是全社会集约化交易视角,银行出于节约成本和监督费用考虑,在缺乏优惠政策条件下,通常对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表现出相对弱偏好。

②王国刚:《近9万亿元新增贷款不会引致通胀》,《中国证券报》,2009年12月8日。

③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及统计口径尚未有一致结论,此处指“无银行之名、而具银行之实”的金融组织形态。

④指除银行业以外的所有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n].上海证券报,2011-9-27.

[2]亨利・范・格罗,索尼亚・布雷约维克・布拉塔诺维克.银行风险分析与管理:评估公司治理和金融风险的框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保罗・H・艾伦.银行再造:生存与成功范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蔡熙华.对金融创新问题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1,(7).

[5]刘骁毅.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3).

[6]向松祚.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J].英才,2012,(5).

[7]胡海峰,罗惠良.对金融创新经济效应的若干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9,(6).

[8]杨德勇,田园.区域差异视角下我国金融排斥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大经济区域的划分[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9]康书生,康宁.发展民生金融问题探索[J].河北经贸大学学,2013,(3):45-47.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2

一、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迫切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取得了骄人成就,社会融资总量迅速增长,融资结构不断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有所完善,金融对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积极作用日益明显;金融市场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金融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不仅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而且有力支持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尽管金融业对促进实体经济良性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角度来考察,我国金融业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服务于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针对性、有效性还不高,金融系统固有的痼疾和缺憾日益凸显。

1.正规金融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结构性缺口引致金融服务覆盖不够。立足体制机制视角,造成我国实体经济某些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原因是金融系统及银行结构不合理、金融资源供给与企业需求间存在错位。事实上,在融资结构失衡格局下,因资本市场层次体系不健全,本应由资本市场承担的融资功能转由银行体系承担;同时,因银行系统层次体系不完善,本应由小型金融机构承担的融资功能被迫由大中型银行来满足。统计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仅1%,企业类型分布呈“金字塔型”,而金融资源65%由国有控股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掌控,呈“倒金字塔型”。

金融系统层次化缺陷及金融资源配置错位,致使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间存在结构性缺口。“体制内”正规金融缺少服务于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专营性机构,现有非专营性金融组织基于“成本―收益”考量,对实体经济的分散性资金需求缺乏支持动力,尤其在银根紧缩时期更是将其排挤于正规金融之外①。据测算,我国银行对规模或限额以下企业的贷款覆盖率不及5%,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54%的水平,而且低于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约25个百分点。[1]

2.“货币空转”、经济虚拟化推升实体经济部分领域融资成本。经测算,2008―2012年我国社会融资总量、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达63.5万亿元和38.1万亿元,几乎相当于1998―2002年信用增量的10倍,且近5年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然而,因金融市场信用大幅扩张推高了住房价格,使其转化为以投资炒作为主导的虚拟经济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低成本资金并未有效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源源不断地流入以投资为主导的住房市场,导致实体经济无法获得低成本融资②。有观点认为,近几年农业领域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很大程度上即与此有关。

因此,虽然整体意义上我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较为适度,但某些薄弱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却客观存在。以中小企业融资为例,按官方统计,截至2008年末我国企业总数971.5万户,其中99%以上为中小企业,严格意义上的大型企业仅1%。由于大型企业长期以来都是银行信贷的主要受益者,80%左右的中小企业从未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同时,在创业板、中小板公开上市的中小企业数占其群体的比重非常低,致使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几乎难以获得“体制内”资金支持,被迫转向“体制外”的高成本融资。来自温州、江苏、广东等地的调查显示: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正日益严重地制约着区域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民间资本监管和引导不利。我国金融监管及宏观调控重点着力于信贷规模、投向及利率层面,民间资本监管存在多头监管及监管真空。其中,小额贷款公司由地方政府监管,典当行及拍卖行由地方工商局监管,大型融资担保公司由银监会及其下属机构监管。既有多头监管造成的效率缺失及效力低下,也存在部分民间金融组织处于监管空白地带的弊端,加剧了民间金融组织运作失范、民间资金“脱实就虚”及资金价格高企。据不完全统计,民间借贷利率阶段性高位时全国民间借贷年综合利率约为大型银行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信贷综合年利率的3倍甚至更高。显见,缺乏有效引导和监管的民间昂贵资金,对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融资的高成本发挥了本不该有的推波助澜作用。

4.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融资缺乏针对性配套制度。信息不对称和层次化金融组织缺失是制约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融资活动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国际经验表明,小微企业、“三农”等融资主体受规模小、抵押品缺乏、经营机制落后、资信等级低等多重约束,需要健全完善的融资担保、法律法规等作为保障,而我国恰恰缺乏此类制度建设。一方面,中介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多层次担保体系缺失加剧了银企信息不对称和弱势行业与企业的融资难。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针对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不完全一致、差异化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使得国家融资政策难以在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稳妥落实,为规避“融资搭便车”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金融机构资金支持行为谨慎,无形中增加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融资难”和“高成本”。

二、拓宽实体经济服务广度的普惠金融系统

从我国当前金融体系及经济结构发展现状看,虽然多样性的银行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但二元甚至多元经济金融结构仍具普遍性,因此,应进一步加快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全面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同时,在强调银行、证券、私募与风险投资、金融中介、政策金融、保险、金融合作组织以及民间金融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广度基础上,更要强调建立有区别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1.依托新型金融机构构建完善的多层次普惠金融系统。为弥合融资结构失衡格局下“体制内”正规金融针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结构性缺口,要加快新型金融机构建设,构建层次分明的普惠金融系统;依托“非公经济36条”的落实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壁垒,为其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竞争环境;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完善的新型金融机构资金补充机制,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政策上鼓励新型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信贷管理方式,推动其拓宽业务种类和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能力;细化银行差别化监管政策,除现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外,在资本充足比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和公司治理的要求方面,对新型金融机构实行独立标准,适度提高其贷款风险容忍度,以差别化监管政策开创多层次金融系统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2.厘清多元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动态优化关联。要梳理和辨析我国二元甚至多元经济结构特征与金融结构动态优化之间的关系,将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将多样性的金融服务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视为共生关系。即不仅实体经济需要有一个多样性的金融服务体系,而且多样性的金融服务体系自身也可提高经济系统应对外来风险冲击的能力。因此,要进一步厘清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的共生关系,利用市场无形之手构建以效率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在强调效率的前提下,努力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3.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竞争机制。在层次分明的多样性金融体系中,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类机构通过对优质项目甄别及潜在优质企业筛选,以及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方式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但由于制度体系使然,我国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尚且缺乏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导致服务质量和水平大打折扣。因此,要从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与影子银行③等金融组织服务实体经济的竞争机制,为实体经济创建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平台。

4.构建金融结构动态优化机制。静态视角下,依托金融系统的多样性、层次化发展,在追求效率前提下,兼顾公平地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基调。但动态地看,我们还应关注金融体系的动态优化,既涵盖金融工具、金融组织、金融市场等多维度的创新发展,力图通过构建多样性并动态调整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指标体系,合理评估已有多样性普惠金融是否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从而为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5.依托制度建设保障低成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在利率更加市场化条件下,实体经济能否获得融资支持,融资成本高低将更多地取决于企业自身素质及制度安排等市场因素,针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行政干预效力将更加淡化。因此,为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需要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以引导低成本资金更多地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要依托法律制度严格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解除低成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门槛障碍;建立针对弱势行业或企业的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舒缓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风险积聚,提升其为实体经济发展融资的内在动力。

三、深化实体经济服务深度的金融创新体制构建

长期以来,金融创新一直是推动金融业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驱动力,因此,进一步加快我国的金融创新,对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至关重要。构建深化服务实体经济深度的金融创新体制,就是要植根于实体经济,面向市场,贴近客户,通过金融创新不断探索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确保金融资源配置到最急需的行业、地区、项目和企业中去。

1.进一步推动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形成充分竞争的金融体系。现阶段,我国在为“三农”、中小微企业等领域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还普遍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这些领域的金融机构数量小、经营网点少、资本金规模小。因此,要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就必须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快速推进金融业的对内和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民间资金发起成立商业银行,以各种形式进入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社区金融组织,让金融行业形成充分竞争、优质服务、风险可控的良好格局和态势。

2.加快商业银行的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金融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业自2003年开始加快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效益及风险管理能力大幅提升。但与国际上实施以先进流程为主导管理模式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经营管理、组织流程等仍有差距,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影响犹存、组织架构仍需改善、部门职权利益化、协调成本高等“部门银行”特征凸显。为有效化解部门银行弊端,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快公司治理的改革,有效划分党委、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责任边界,形成高效透明的权力制衡机制和风险管控体系;推进董事会运作透明化、制度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不同行政层级决策的执行力;通过提升独立董事在审计、提名、薪酬等委员会的地位,体现董事会的独立性;完善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选拔聘用机制,强化商业银行内控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约束。[2]

商业银行要打破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尽快构建起“流程银行”的经营体制,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树立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经营理念;以业务流程来重构组织架构,形成垂直化、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全面推进业务流程的机制化、自动化、标准化,从整体上来提升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和各类客户的服务效率。[3]

3.加快推进各类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全面市场化即将到来之际,金融机构要有充分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立足于现实,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加快推进各类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从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经营优势出发,推出有针对性、差异性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案;充分吸纳境内外先进经验,坚持“取其精华、掌握精髓”原则,确定金融创新主攻方向;要积极推进金融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充分释放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实现金融业务的渠道、方式和手段的创新;要适应网络金融变革的潮流,构建全方位、开放式的金融创新网络,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

4.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金融创新的监管。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金融创新单纯是为追逐高利润,为创新而创新,完全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自我循环自我膨胀,那么金融创新就会走向负面,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严重危害实体经济的发展,酿成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深刻的教训。反思和借鉴国际经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的金融创新,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应该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盲目追随、复制发达国家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监管部门要对金融创新加强监管,防止金融过度创新而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事实上,基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未来的金融创新至少要做到“五结合”,即将金融创新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中小企业、居民财富”等有效结合。

四、凸显实体经济服务重点的战略方向

以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发达国家产业演进与金融发展的惯用做法。虽然国家政策多次强调和重申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导向,但由于实际操作环节种种障碍的客观存在,我国已有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仍不够明晰,尚且缺乏突出的载体。因此,在努力构建体制机制、金融体系、支持担保体系,以及坚持培养社会诚信氛围与发展信用中介行业发展基础上,金融业亟待进一步明确和突出服务重点,力争做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的放矢”。[4]

1.重点支持实体经济领域的重大规划项目。金融业要主动加强与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的对接,建立国家、地方重大项目数据库,通过授信、信贷优惠等形式,大力支持那些对事关国民经济全局、事关民生改善等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通过为国家重大规划项目提供有效金融支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将服务实体经济与产业升级相结合。要围绕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不断改善、加大对高端制造业和新型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金融与文化产业的结合,通过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中国梦”的实现夯实经济基础。

3.突出和强化关键区域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要突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持,通过对综合实验区建设的金融支持,改善城乡之间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状况,形成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有序流动;要加大对丝绸之路新兴经济带、区域经济带、城市群等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与承接,实现我国区域、城乡的良性互动发展。

4.补齐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短板。要围绕国家“三农”发展战略,加大对县域金融的投入,加快重点县域金融战略的实施和落实,高效推进农村产业金融重点工程,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大项目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支持,健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重点工程的金融支持;继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投入,努力消除金融服务空白地带;要依托各类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形成专业化经营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运作;要围绕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困境,积极改进商业银行贷款流程,取消或减免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各类费用,确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5.以非银金融④改革创新为契机凸显实体经济服务重点。长期以来,基金业等非银金融受制于规模偏小、运作失范,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相对有限。随着《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等改革创新的加快推进,非银金融整体规模的扩张及管理的规范化,辅之以有效的监管引导,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的能力和动力都将有所提升。要通过设立更多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出财富管理行业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服务的有效性,增强新型金融业务和非银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五、依托顶层设计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体系

虽然我国金融改革成就显著,但固化于金融制度之中的弊端仍未根除。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金融组织不健全、金融改革存在制度约束、金融对外开放步伐迟缓危害对外经济发展、融资结构失衡致使金融风险过于集中、金融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矛盾突出等基础性金融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阻碍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蕴含巨大的风险。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实践经验,立足于我国现行金融支撑体系现状,构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支撑体系是及其紧迫的现实任务。[5]

1.依托顶层设计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体系。我国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总体竞争力不强;市场发展结构性失衡,直接融资比重低,城乡、区域金融发展不协调,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相对薄弱;金融内控与风险管理能力尚待提高。就其本源是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和统筹规划,要破解金融发展弊端,有必要加强对中国金融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协调统筹多项目标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以对内开放推动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与“二元经济”相对应,我国也存在“二元金融”现象。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地位差距显著。“二元金融”的长期存在必将加剧经济发展中也已存在的不平衡状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应继续深化金融对内开放,加快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以化解中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系统性问题。

3.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是金融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有助于打破美元的霸主地位,推进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有助于维护亚洲区域的金融稳定,为东亚金融合作、亚洲债券市场等区域金融机制和市场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加快推进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局面,实现国际储备的多元化等;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国际金融实力,增强我国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早日迈入发达经济体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因此,要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我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全面推进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

4.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高效的金融宏观调控基于对实体经济的深刻理解,通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结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强化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等领域的支持,强调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应持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使金融资源在支持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城乡结构协调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确保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首先,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我国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际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各类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日趋加大,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尽快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扩大金融监管范围,消除金融监管真空,实现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的全方位监管。其次,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特殊性,目前占主导地位和垄断地位依然是国有或者国有控制金融机构,这些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专门针对国有以及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建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有效地解决“大而不倒”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再次,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金融综合经营发展的趋势,加强“一行三会”金融监管体系的协调,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新型金融监管体制和制度,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解决金融监管机构、监管规则不统一、不协调造成的监管冲突、监管套利等问题。[6][7]最后,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经过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世界各国监管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和政策体系,强化危机应急系统的测试和模拟演练,构建畅通的国际监管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是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而上述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能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危机预警系统,对宏观经济运行尤其是金融活动领域未来潜在的风险或危机提前发出警报。[8]因此,要积极借鉴国际通行的基本预警方法,尽快建立我国自己的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的预警作用。

六、结论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与水平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转变,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等构成重大影响。为了充分释放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从多年来对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路径轨迹,以及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在认清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基础上,统筹考虑金融业总体布局和改革方向,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注释:

①由于单笔贷款的调查、监管费大体相同,贷款规模越大,单位交易成本就越小。但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信贷需求一般额度较小,会推升银行信贷的单位交易成本(据测算,小微企业贷款成本约为大企业的5倍)。因此,无论基于银行还是全社会集约化交易视角,银行出于节约成本和监督费用考虑,在缺乏优惠政策条件下,通常对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表现出相对弱偏好。

②王国刚:《近9万亿元新增贷款不会引致通胀》,《中国证券报》,2009年12月8日。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分离;分析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和分离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界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如果两者之间的不和分离速度加快,就会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不仅会对国家的实体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也会引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此,深入地分析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和分离的危害、表现,探究该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和分离的表现与危害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和分离的表现

1.金融企业兼并行为的蔓延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和分离的最主要表现就是金融企业兼并行为的蔓延,这种情况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一方面,金融企业的集中给管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也会导致金融企业的管理人员出现道德风险,管理人员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将风险抛之脑后,即使出现风险,政府也会施以援手,这就会导致金融企业逐渐放松对自己的监管。

2.实体经济遭到破坏

在金融经济的发展之下,大量的交易行为集中在金融领域中,其中多数为投机行为,这种投机行为与实体经济逐渐脱离,致使经济进一步的发生恶化。

3.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失调

由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发生失调,大量的资本就会流入到金融经济之中,这就致使实体经济中的行为受到掩盖,金融经济又呈现出一派虚假繁荣的景象,此时,很多价格指数就能表现出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价格就失去了应有的导向作用。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和分离的危害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和分离既有利、也有弊,社会资源流入金融经济后,金融经济在社会中就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水平的发展。然而,如果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过度失衡的情况,就会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又会对国民经济的水平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就一定要意识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和分离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和分离原因

从全球范围来看,金融经济发展的速度、产生的影响都远远的超过了实体经济,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包括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技术与制度因素的影响以及金融管制的影响三个方面,下面就针对这几个因素进行深入的阐述。

(一)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

金融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世界范围之内,实体经济必须要依靠外汇,与金融经济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金融经济起着中介作用,如果金融经济发生风险,那么就会引发实体经济的风险。

(二)技术与制度因素的影响

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之下,金融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交易范围也逐渐扩大,金融经济就表现出了一种国际性、全球性的特征。在制度的影响之下,金融经济中存在着种种的跟风行为、投机行为,在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和分离速度会越来越快。

(三)金融管制的影响

除了以上的因素,金融管理的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都是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重要因素,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之下,各个国家之间的金融管制得到了接触,资本流动速度越来越快,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导致全球范围中金融交易量激增,情况严重时,就会引致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

可以看出,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速度加快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技术与制度因素的影响以及金融管制的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必须要意识到这一严峻的问题,对这几个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保护实体经济,这样才能够促进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发展。

三、遏制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和分离的措施

从近年来频发的金融危机来看,在世界范围内,金融经济的发展都严重地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这种情况又会导致金融经济失去了实体经济的支持,继而出现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金融机构与金融企业表现出一种自我满足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就深刻的地印证了这一点。实际上,世界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经济,更加离不开实体经济,从某种层面而言,金融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金融经济的繁荣也是取决于实体经济的繁荣,实体经济是全球经济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为了遏制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和分离,必须要对金融经济进行正确的定位。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要制定好相关的政策,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必备的支持,发挥出金融经济的服务性作用,促进实体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参考文献:

[1]张明宝.实体经济运行机制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06).

[2]周英.宏观经济发展调控之我见[J].现代经济管理,2012(09).

[3]伏广学.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浅谈[J].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010(04).

[4]周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意义[J].现代商业,2009(07).

[5]王军兴.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2).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关系;策略

近年来随着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市场上的一些金融企业满足于钱生钱的游戏,没有真正地发挥金融经济的服务作用和价值,导致不少实体企业面临着资金上的困境。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振,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虽然我国积极地发展内需市场,但是在新旧经济政策衔接的过程中,实体经济还面临着发展中的困难。2016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充分地认识到了我国现阶段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实体经济的政策,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现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研究,更好地理清二者的关系,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功。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简介

金融经济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广义的虚拟经济指的是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通过交换和分配来进行,在交易的过程中产生增值,在定价上使用资本化的方式。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体系的完善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体经济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住行所需要的所有物质,同时也包含了文化等精神产品。金融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关讨论

(一)实体经济决定了金融经济的发展

实体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满足社会运行所需要的全部物资。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就提到了物质是决定存在的基础,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资本论》中直接指出了在人类社会中,不管财富的形式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其使用价值是构成物质的重要内容。实体经济作为马克思《资本论》重要的研究对象,可以看到实体经济对于人类财富的发展积累的影响,它决定了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行,对再生产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实体经济通过相关的生产行为,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例如实体经济生产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的需求,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建国以来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地成为了制造大国,目前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从金融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金融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金融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经济的出现大大地降低了商品经济的交易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金融经济是围绕着实体经济而不断地发展的,这就要求金融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否则就会产生经济上的危机。

(二)金融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支持

金融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资本支持,例如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操作能够帮助实体企业从市场中募集到大量的资金,从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能够从社会中合法地吸收和募集资金,当这些资金能够进入到实体经济中时,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金融经济也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金融经济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否则仅仅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借贷,会产生比较大的信用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市场交易的成本,使市场中的每个人都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银行、债券等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为资金需求方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它有效地解决了市场交易中的信用问题,为资金的提供者和借贷者都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在金融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的交易风险,从而激励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得到资金,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扩大规模进行再生产。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降低社会融资的成本,使实体经济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资金,这也促进了金融经济的发展。银行将资金借贷给企业的过程中,能够获得高额的回报,当回报越高、规模越大时,就会进一步提高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效率。此外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走进了市场,例如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实现对市场风险和收益进行了有效的分配,分散了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也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衍生品能够满足市场中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风险与收益的相对应,能够使不同的市场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满足了市场中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能够使实体经济从多个方面来获取资金。金融工具的创新提高了资产定价的效率,从而使价格更好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经济也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随着金融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当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隔离开时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导致实体经济缺少金融经济“活水”的支持,例如实体经济面临资金困境时就难以扩大投资和生产,或者面临着市场困境资金周转不利时就可能发生破产,这就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金融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资金在金融经济中打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中的意愿不强烈;或者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弄虚作假的现象,误导了市场和投资者,导致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的不断发展,对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冲击,甚至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再加上金融经济与市场的关联度比较高,当金融经济发生一定的风险时,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当债券违约等金融违约事件发生时,会在市场中产生比较大的波动,而且其风险也比较大,最终会传导到实体经济中,例如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开始出现在房地产次级债券中,最后扩大到了全世界,导致全世界的需求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其风险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市场监管的滞后性,当风险大量积累或者金融经济过度发展时,在经济繁荣时其风险不明显,在经济下行阶段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最终导致泡沫的破灭,引起实体经济的衰退。

三、现阶段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一)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不同产业政策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落后产能的淘汰,都对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实体经济面临着新常态,在告别过去和走向未来的过程中苦苦挣扎,转型之痛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再加上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的发展,占用了市场中的大量资金,导致实体经济的发展动能不足,而且增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本,我国社会面临着脱虚向实的巨大压力。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社会中的资本越来越涌向金融经济,“钱生钱”的游戏也愈演愈烈,例如今年年初的宝能与万科之间的控股大战,以及不久前宝能大力扫荡格力电器的股票,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场上的恐慌,导致实体经济面临着野蛮人等困境。此外我国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税负重、政府费用多等不利的因素,这些因素在经济比较好时企业还可以承受,当经济下滑时就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最近我国玻璃大王曹德旺关于实体经济的论述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人们都在不断地思考我国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相应的对策。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影响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从事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二)金融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策略

目前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认识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隔离局面,提出了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策略,国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了不少的支持,而且还将进一步地加强支持力度。在新时期下,要进一步地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从而提高金融经济的服务能力。尽管国家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这种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因此应当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实体经济中,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国家应当对实体经济中的不同行业采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例如对于金融经济比较活跃的区域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对于农村以及不发达地区的实体经济应当加强政府在金融政策中的支持力度。要不断地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研究,探索二者的发展规律,从而协调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使金融经济能够不偏离正常的轨道。此外,国家应当加强对金融经济特别是对金融产品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创新的支持,同时也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不断地提高金融经济中的信息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充分地了解金融经济的风险,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隔绝,防止金融风险在市场中的蔓延。通过实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资金,这对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如何有效地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在一起,发挥金融经济的长处,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的重要经济任务。面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2016年国家在营改增、社保改革等方面有效地降低了实体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经济负担,相信2017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支持下,将会有更多的金融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

作者:王韵琪单位:石家庄市河北省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彭博.关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6:5-6.

[2]詹小琴.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商,2016,03:170.

[3]徐垠.试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355-356.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信用膨胀;非线性;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0;F061.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经典理论表明,良好运行的金融体系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Sehumpeter,1911;Goldsmith,1969;Shaw,1973)。以KingandLevine(1993)为代表的文献基于大量国家样本考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效应的一般性结论。然而,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已成为违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线性范式的典型事实。基于此,近年来大量文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再度反思与检验,发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国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消失甚至逆转的现象(GregorioandGuidotti,1995;Fink等,2005;RiojaandValev,2004;Rousseauandwachtel,2011)。事实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非线性关系(DeiddaandFattouh,2002;RiojaandValev,2004)。

究竟是何种因素系统性地影响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统关联关系,目前仍缺乏清晰可靠的解释。与此同时,金融危机理论验证了金融体系过度的信用扩张与金融危机发生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金融体系信用繁荣的迷失以及政策制定者对信用在宏观经济中作用的忽视是导致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的系统性因素(Schularickandtaylor,2012)。由于金融活动的基础与核心是信用关系的运动(李宏明,2007),金融交易是通过不同的信用关系对现有财富重新进行跨时空配置的过程(易完容,2009),因此从信用角度来考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关系变化符合金融研究的本质内涵。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信用活动也在不断发展并体现为一个金融信用膨胀的过程,因而金融信用膨胀衡量了金融发展进程中金融信用创造与扩张机制不断演化的过程,反映了不同金融信用关系通过金融安排在不同时空的拓展、延伸与重组。更为重要的是,由银行体系引发的信用膨胀不仅存在着上界,而且存在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何其春和邹恒甫,2015)。因此,本文从金融体系信用活动角度,基于长时期的跨国面板数据,对金融信用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不仅能够对目前相互隔离的两类研究(即发展金融学研究和金融危机研究)提供一个整合的逻辑框架,而且能够为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系统性因素(即金融信用活动)进行实证检验。

二、文献回顾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已汗牛充栋。毋庸置疑,自货币和银行产生以来,金融体系在一国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被充分肯定,大量研究较为一致地认为金融发展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例如,Schumpeter(1911)首次论证了银行体系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和Shaw(1973)通过对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现象的研究,提出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一个良好运转的金融体系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本积累(mckinnon,1973;KingandLevine,1993)与效率提升(Shaw,1973;Kingandeevine,1993;thiel,2001),从而促进投资和技术进步并推动经济的增长。

然而,近年来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大量国家面板数据的观察,发现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重要证据。GregorioandGuidotti(1995)发现在高收入国家的不同时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会出现差异,在其所考察的1960-1985年的时间样本里,金融发展与产出增长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而1970-1985年的时间样本数据则显示了金融发展与产出增长之间的负相关关系。Fink等(2005)依据不同收入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样本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应用一个增长核算框架就1990-2001年22个市场经济体和11个转型国家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估计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市场经济体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脆弱的,而转型国家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则表现出短期的正向效应。mastenandCoricelli(2008)同时应用宏观和产业层面数据研究了欧盟国家金融发展和国际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相比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更强。持有类似结论的还有Bangak6andeggoh(2010),其运用面板协整技术对1960-2004年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等71个国家的动态混合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低收入国家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要强于高收入国家。为了更好地识别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如何随金融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出现差异,RioiaandValev(2004)应用广义矩(Gmm)动态面板技术,将74个样本国家按照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研究了不同区域中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Rioja等人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随着金融发展程度而变化,具体表现为:在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区域,对金融市场额外的改进具有一个不确定的经济增长效应;在金融发展程度中等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很强;而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尽管为正但却较弱。Rousseauandwachtel(2011)通过对广泛国家样本的考察,发现20世纪80-90年代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强,但这种效应随时间在逐渐减弱,尤其是近10年以来,这种作用似乎消失了。

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尚缺乏从金融信用活动角度来检验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同时,对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变化的系统性重要因素(即信用因素)也缺乏深入探究。本文主要从金融体系信用活动角度,深入考察金融信用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采用长时期(1967-2011年)7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信用膨胀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三、指标说明与样本划分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信用膨胀是否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非线性影响,即是否存在金融信用膨胀的非线性经济增长效应。在指标选取上,经济增长变量采用对数形式的真实人均GDp表示,记为RGDpp。为了较准确地刻画金融信用活动的内涵与范畴,本文采用私人信用和银行信用两个指标来反映金融信用变量。其中:私人信用反映了金融部门通过提供贷款、购买非股权证券、贸易信用以及其他应收账款等方式提供给私人部门并确立了偿还要求的金融资源,借鉴Beck等(2000)的做法,用金融部门向私人部门提供的信用价值总量占GDp的比重衡量,记为变量pCReD;银行信用用以专门反映银行部门(包括货币当局、存款银行以及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国内信用,用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用总量占GDp的比重衡量,记为变量BCReD。为了反映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控制变量组的具体指标包括:(1)初始人均GDp水平,以每五年期间初始年份的人均GDp衡量,记为变量iGDpp;(2)国家开放程度,采用贸易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衡量,记为变量tRaDe;(3)通货膨胀因素,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表示,记为变量inFLa,(4)人力资本形成,采用教育投资公共支出占GDp比重衡量,记为变量eDU。指标体系及相关的计算方法说明见表1。

本文选取了74个国家1967-2011年共计45年的指标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库,并依据Beck等(2000)的方法,将45年的时间跨度按照每5年为单位进行划分,从而得出15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的指标数值为5年平均值。

由于需要考察金融信用膨胀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本文参照pdojaandValev(2004)依据金融发展程度进行国家样本划分的思路,将所选取的国家样本按照金融信用膨胀程度进行划分,以观测金融信用膨胀程度不同的国家样本组其金融信用膨胀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即金融信用膨胀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否在金融信用膨胀程度不同的国家样本组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变化特征。基于这一思路,本文以私人信用指标作为基准指标,按照该指标45年的算数平均值水平将国家样本划分为三个类别:金融信用膨胀程度较低的国家样本组、金融信用膨胀程度适中的国家样本组、金融信用膨胀程度较高的国家样本组。金融信用膨胀程度的划分依据是:依据私人信用指标在1967-2011年共计45年的平均值情况,将平均值小于20%的国家划为低水平样本组,平均值大于20%但小于50%的国家划为适中水平样本组,平均值大于50%的国家划为高水平样本组。样本划分结果如表2所示。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静态面板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在进行面板回归之前,需要检验面板数据是否存在单位根,以考察数据的平稳性,避免伪回归或虚假回归。由于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有别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本文使用三种单位根检验方法(w-stat方法、aDF-fisher方法和pp-fisher方法)对各个变量水平数列及其差分数列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一表5。从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情况来看,三类国家样本组的指标序列均为不平稳序列,对非平稳指标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均能在5%的误差范围内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均能转化为平稳序列。因此,三个国家样本组的指标变量均为i(1)单整序列,可以进行面板协整检验。

(二)面板协整检验

首先对三个国家样本组中不平稳的指标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将其转化为平稳序列,然后对平稳序列分别进行面板协整检验。为了观测金融信用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在三类样本组中是否均存在稳健的协整关系,将其他变量视为控制变量,进行KaoKDF检验,结果显示三个国家样本组的金融信用指标均分别与经济增长指标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见表6)。

由于三类国家样本组的金融信用指标均与经济增长指标存在长期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因而需要针对不同的样本特征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进一步考察。Hausman(1978)等认为固定效应模型将个体影响设定为跨截面变化的常数使得分析过于简单。从实践角度看,在运用固定效用模型估计时将损失较多的自由度,特别是对“宽而短”的面板数据,因而从这个角度看,随机效应模型优于固定效应模型,应该把个体影响处理为随机的。但相对于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随机效应模型假设随机变化的个体影响与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不相关,而在实际建模过程中这一假设很可能由于模型中省略了一些变量而不满足,导致估计结果出现不一致性(高铁梅,2008)。为了使计量分析结果更为准确,本文首先采用Hausman检验法逐一对研究样本进行检验,以确定使用合适的样本检验模型。

依据表7的Hausman检验结论,对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回归变量选择截面加权(Cross-sectionweights)的方式,以消除不同横截面存在的异方差性。估计方法采用BeckandKatz(1995)的pCSe(panelCorrectedStandardertoYS,面板校正标准误)方法,以有效解决面板样本存在误差结构的情况,如同步相关、异方差或者序列相关等。根据检验结果的F统计值以及Rsquared数值(见表8),检验结果稳健可靠。

在控制了初始人均GDp变量、国家开放程度变量、通货膨胀率变量和人力资本形成变量之后,表8的分组检验结果显示金融信用膨胀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非线性结构,主要体现为:其一,在金融信用膨胀程度较低的国家样本组,金融信用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小的正向效应,其中私人信用对经济增长的正相关系数为0.002727,而银行信用对经济增长的正相关系数为0.002073,两个相关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其二,在金融信用膨胀程度适中的国家样本组,金融信用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在三类样本组中最强,其中私人信用对经济增长的正相关系数为0.006045,银行信用对经济增长的正相关系数为0.005406,两个相关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三,在金融信用膨胀程度较高的国家样本组,金融信用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虽然为正但均较小,表明金融信用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相比第二类样本组弱化了,其中私人信用指标对经济增长的正相关系数为0.002396,银行信用指标对经济增长的正相关系数为0.001521,两个相关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五、结论与启示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6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及其基本类型

简单理解金融风险是指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因为各种因为的影响,而使得经济活动产生无法预知的结果的过程。一旦遭遇到金融风险金融资本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丧失收益或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在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经济活动中,金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同样金融风险的表现也是多样化的。如果一家大型的金融机构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而导致破产,就有可能会对整体金融体系产生冲击。一旦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甚至会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其实次贷危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简单来说金融风险通常包括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战略风险这八种。

二、金融风险的成因

1、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金融体系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内在的脆弱性,在特定的环境或者一定的时机内它会转化为经济危机,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首先是因为金融机构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当前的金融体系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其次就是规范金融风险的规则和制度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市场中的经济交易行为不严谨,容易爆发金融风险。再就是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恶性风险转移,使得金融风险无法妥善的解决,在转移的过程中风险不断恶化和扩大。最后就是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人们也相对欠缺这方面的知识,信用意识薄弱,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

2、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于金融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一旦某个国家发生经济危机都会给各个国家带来不同程度的重创。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在经济往来的各个环节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都增加了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再加上频繁的国际经济往来,必然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国内本土行业在外来产品的冲击之下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种种这些都促使了泡沫经济的生成,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应对金融风险的具体措施

1、搞好金融安全工作

首先各国要搞好自身的金融安全工作,避免发生危机,才能有效的避免危?C向邻国传递。同时只有处理好经济问题,才能够使得经济进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的经济实力就会不断增强,抵御国内金融风险的能力自然也会不断增加。具体来说要建立起健全的金融体系,并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法律层面来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从而有效的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其实说到底,面对金融风险最重要的是需要重塑市场信心,这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出完善的措施。

2、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

综合过去几次区域性金融危机发生时的状况我们可以得知,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扩散都与不适宜的汇率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各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实行的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随着各种经济开发程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各国货币的稳定性正在不断受到冲击。在此基础上固定汇率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了出来,目前东南亚各国已经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我国对汇率体制的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稳定好现有的金融汇率体系,要密切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注意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的变化,防止因为金融市场的动荡性危及到国内;要继续完善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优化现有的经济结构,防止因为经济结构不合理而产生风险;改进资本市场运作机制,防止资本价格大幅度波动。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金融行业实体经济外生性机制内生性收益政策思考

国民经济的坚实基础来自实体经济,其更是集中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表现,现阶段,国内外金融趋势日益严峻且复杂多变,稳健发展实体经济,不仅能够改善民生、促进就业,更是拉动消费、应对冲击,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稳步实现“新四化”目标的具体表现。“十二五”以来,虽然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增长速度趋于平稳,金融资源逐渐充裕,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也日益加强,但是,却暴露出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及问题,如: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民间资金投资困难,微小企业融资较难,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及本应该是实体经济中极具成长力与活力的小型与微型企业,融资难以及融资贵的现象持续发生。其中面临的主要障碍是金融行业的激励不足以及渠道的不畅通,因此,想要进一步切实发展金融行业,服务于实体经济,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障碍,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实体经济收益水平,增强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金融行业的外生性机制障碍

金融行业的外生性机制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目前我国受到正规金融体系所支撑的实体经济,在为小微企业服务发展中受到阻碍。首先,融资间接渠道不通畅。由于经营机制与管理体制的原因,大中型商业银行对于优质客户、大型项目及企业,有着资金支持的倾向。由于受到监管要求、网点设立、资金来源以及服务能力等诸多方面要求,加之二三城市的法人金融机构利益驱动,逐渐表现出与大中商业银行相同的发展趋势,因此,地区的多样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无法被满足。

其次,融资直接渠道不畅通。对于我国的小微企业来说,无论是发行集合票、中小企业板,或是创业板市场融资等融资债务工具,均存在着门槛过高无法企及的问题。并且直接融资在前期存在周期长、程序繁复、工作量大、成功率低、需要支付高额中介费用、消耗大量人力等情况,且后期需要肩负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因此,对我国的小微企业来说,贷款比直接融资来的更加高效直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直接融资的发展。

第二是我国民间融资服务资金在进入正规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受到约束。首先,金融行业的社会资金进入渠道不通畅。尽管《关于鼓励与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由国务院在2005年出台实施,其中明确指出民间资本可以进入金融行业,随后,国务院在2010年又颁布了《关于鼓励与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明确提出需要鼓励民间资本建设或是参与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以及农村贷金互助等一系列金融租金。但是并没有出台相关实施细则,使得金融领域对民间资金流入的管制依旧严格。如:银监会在规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与《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中,均要求小额贷款公司改制的村镇银行或是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必须要符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条件。虽然在2012年银监会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对相关要求进行了放松,但是实施效果以及可操作性还有待考察。由于金融行业进入渠道不通畅,正规金融体系阻挡了大量民间资本,使得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难以形成有效供给。

其次,民间融资对实体经济服务渠道不通畅。民间融资通常缺乏制度规范,使得其容易在高收益的驱动下逐渐脱离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进入高投机行业、高风险领域,逐渐抽干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尤其是一些受到小微企业发展的民间融资,甚至会成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款、高利转贷以及金融传销等行为的温床,对实体经济发展以及地区金融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近年来,许多债务人逃跑、集资诈骗等事件,如:内蒙古鄂尔多斯以及浙江温州等城市的民间融资活动,成为了实业空心化以及冒险投机的代名词。

金融行业的内生性收益风险

第一,正规的金融体系由于存有利率管制,使得其对小微企业领域中较大的风险进行回避倾向。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一旦市场平均利率高于管制利率时,银行更愿意将贷款发放给风险最小的资金需求者,如:重点投资项目、大型企业集团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而对于小微企业,由于其借贷风险较大,难以用高贷款利率的方法对其风险溢价进行弥补,因此许多银行均不愿意对小微企业借贷。

第二,民间融资流动在逐利资金中,对虚拟经济领域的巨额利益收益争相追逐。民间融资环境可以说是完全的竞争市场,高额利息支付领域更是资金流动的趋势。近几年,贵金属、房地产、艺术品、收藏品、农产品以及矿产资源交易市场持续活跃,投机性资金活动旺盛,出现大量泡沫以及虚假繁荣,借贷利息不断升高,使得大量民间资金涌入。另一方面,土地、劳动力以及原料等价格大幅度上升,使得税收居高不下,在欧洲债务危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外部需求不断萎缩,使得小微企业生存环境更加恶化,实业活动平均利润不断下降,使其对高额借贷利率难以承受,导致大量民间资金流出实体经济领域。

民间融资市场由于正规金融领域的利率管制形成对利率的双轨制度,使得信贷资金套利具有较大空间。一部分正规金融体系在利益的驱使下,通过某种渠道进入民间融资市场,使得原本就获取信贷资金困难的实体经济更为艰难,使其融资问题不断加剧。

因此,不论是民间融资市场还是正规金融体系,由于其在收益与风险上的考虑,使得实体经济领域中的小微企业无法对金融资源形成足够吸引力。

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外生性政策措施

要想将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现状进行遏制,提高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以及其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必须要对目前主要制约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不足,以及渠道不畅问题进行彻底解决,应以政府作为主导打破体制机制局限,对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渠道进行疏通与拓宽,健全政策调控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使得金融行业能够在为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服务中,做到既有能力也有动力。

完善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外生性政策,解决融资渠道不通畅的问题,既需要以全局的角度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又要对自下而上的群众智慧进行鼓励,本文提出三点政策性措施:

(一)放宽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需要对其中激励民间资本流入金融领域极具可操作性的实施准则,进行认真落实,真正做到机构准入、限制放松,促进以民间资本作为发展主体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建立起充分竞争、多层次以及多元化、进退有序的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真正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多领域、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二)直接融资门槛降低

尽管在股权融资中,对中小企业板以及门槛较低的创业板中更低的新三板进行拓宽内容,让更多的创业型以及高新技术型小微企业,能够在扩容以及改造后的新三板挂牌低门槛。同时对债权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对债券发行门槛降低,以促进债券提高发行效率,促进小微企业私募债券试点加速进行,健全小微企业债券发行融资工具的担保机构体系以及政策性支持,对于小微企业投资或是承销发行的债务金融工具的金融机构,需要在存贷比以及资本充足率等考核指标上给予合理适度的放宽。

(三)对民间融资规范发展

对于发展良好、经营规范的民间融资组织,应该允许其登记注册,促进其转变为合法的中介金融机构。对合理的民间投资主体的投资意愿,应该充分尊重,同时更需要对民间金融体系中已经形成合理有效的做法进行充分尊重,积极发挥中小微企业中典当、租凭、信托等融资方式的应有价值作用。对于各类新型金融组织要鼓励发展,引导民间资金建立股权投资企业、创业投资企业以及有关的投资管理机构,促进民间金融的稳步合法化发展。

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内生性利益引导

要始终坚持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领域的本质要求,就必须杜绝虚拟经济的快速膨胀,增强实体经济成长支持力度,通过完善健全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进行引导,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时候中获取正常利益,更好的实现发展目标,从而增强服务动力。

第一,要对暴利领域严格监管,挤出泡沫,使得其市场利润能够回归正常预期。要持续稳定调控房地产政策不动摇,对长效调控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对楼市发展进行引导,促进楼市能够稳步、有序以及健康地发展下去。对资本市场监管力度要加强,对违法违规的炒作行为要进行严厉惩戒。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体制继续健全完善,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及脱离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行为进行杜绝。对市场、行政以及税收、司法等手段合理综合运用,对商品流动领域进行严格管制,对于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以及扰乱市场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第二,减轻负担,提高实业领域中盈利能力以及盈利水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长。促进税收制度改革深入,对税收免征额扩大、抬高起征点,加速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进程,真正对实体经济做到减轻税收负担。全面清理审批、流通以及融资等相关环节中存在的不合理收费项目,切实对实体经济经营成本进行降低。并加大实体经济的技术改造,引入节能减排等高新科技,同时对创新研发、重组兼并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以及升级,促进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第三,完善健全调控,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功能作用,促进金融资源向高效有序配置的道路发展。不断加速利率市场化进度,在金融市场中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自主定价权,使得利率能够将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多样性,以及差异性更加真实可靠地反映出来,从而促进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以及对风险的判断能力,利用利率上浮所带来的溢价,对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以及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覆盖支持,对于盈利空间不断扩宽,使其对于金融资源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有效的促使实体经济领域中金融资金的流入。

结论

综上所述,想要金融行业能够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需要明确外生性机制障碍以及内生性收益风险的基础上,对外生进行以对策为主,对内生性收益进行以引导为主的不断健全完善,才能够使得实体经济对民间融资比金融资源更具吸引力,使得金融行业能够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其更快、更好、健康的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刘健桂.论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J].商业时代,2013,5(13)

2.徐峻.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与政策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3(6)

3.李青原,李江冰等.金融发展与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J].经济学,2013(1)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政策金融;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F8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6-0016-03

一、理论视角下的开发性金融

经济与金融关系的理论范畴是现代金融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开发性金融理论的提出,实际上是重新审视传统的经济与金融关系。开发性金融的定位、开发性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开发性金融机构(主体)之间利益与矛盾的协调等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加以认识。

(一)需求跟进型的经济决定金融理论

需求跟进型的经济金融发展模式是指真实经济的增长对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产生额外的需求,金融部门为满足经济增长需求而跟进的金融服务促进金融发展。即现代金融机构的建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形成以及相应金融服务提供的水平和数量是由真实经济对金融的需求所决定。需求跟进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决定作用。该理论可以简单总结为:经济增长金融需求金融供给金融发展。需求跟进型的金融深化发展模式是长期以来金融发展的主流理论。该理论突出经济对金融发展的决定作用,金融发展在本质上具有消极性。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这一理论是建立在金融的供给会随经济需求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即金融的供给反应具有高度弹性的假设前提之上。事实上,在真实经济中,金融服务对金融需求的供给不可能自动地、灵活地反应。发展中国家在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常常因为金融制度的限制、利率的控制以及市场机制的缺陷等因素阻碍金融的发展,使金融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缺乏有效金融服务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过程[1]。

(二)供给导向型的金融引导经济理论

现代金融的发展可以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和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供给导向型的金融引导经济理论是指金融机构的创建,金融资产、负债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超前于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即通过金融的超前发展引导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过程,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速金融自身的深化和发展。显然,与需求跟进型的经济金融深化发展模式相比,供给导向型的金融经济发展模式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发展的主导性,通过现代金融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以及对经济的渗透,为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动力,即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供给导向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具有两个功能:一是转移资源的功能。通过金融的导向将资源从传统的或不具有增长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单位或部门转移到现代新兴行业,加速产业的升级和换代,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二是孵化企业的功能。金融导向能为创业者提供投资机会和创造投资条件,促进企业的发展。供给导向型的金融经济发展模式强调金融对经济的引导作用,世界各地出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就属于典型的供给导向型模式。

(三)开发性金融的理论思考

从经济与金融关系的需求跟进型的经济决定金融理论和供给导向型的金融引导经济理论不难看出,需求跟进型的经济金融理论是一种传统而成熟的金融理论;而供给导向型的金融引导经济理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开发性金融理论。因为它改变了传统金融的从属地位,创新了金融服务的方式,特别是它旨在引导和改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加速推进经济金融化进程。从这个角度讲,开发性金融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是金融发展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和完善。同时,应该从理论上认识到:

1.开发性金融理论的运用是有条件的。开发性金融模式并非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前提,它只是为新兴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金融方式(手段)。一般说来,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落后,经济货币化程度较低,金融配置资源能力弱小,金融行业自身对经济的依赖性很强,开发性金融的运用缺乏坚实的基础。而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开发性金融运用的条件才相对具备。

2.开发性金融理论的运用是阶段性的。开发性金融发挥作用主要在两个阶段:一是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更容易发挥作用。即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或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二是产业结构的升级阶段;三是社会发展目标转向阶段,即由专注经济增长向关注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目标转向。

3.开发性金融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与传统金融理论是兼容并包相互促进的。虽然在理论上存在经济决定金融和金融开发经济的可能性,但在实践中更可能是两种金融发展模式的相互作用:在新兴的现代经济活动萌芽或处于成长的初期,供给导向型模式可以为其提供发展的动力和条件,催化和加速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旦这些产业或部门发展起来以后,供给导向型模式的作用就将大大减弱,转而由需求导向型占据主导作用。这两种经济金融发展模式的主导替出现,更多地取决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二、开发性金融实践及困惑

根据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假设和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已经具备开发性金融产生的条件和作用的基础,而且,国家加速推进宏观和区域经济开发的进程(包括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中部经济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等目标的实施,都属于开发性金融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同时,传统金融理论对新时期所实施的新的发展目标难以提供支撑。因此,我国金融在现阶段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推进开发性金融的发展问题。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尝试开发性金融实践的探索,代表性的是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开发性金融在实践探索中遇到许多困惑,主要是由于开发性金融功能定位的模糊所致。

(一)政策性金融向开发性金融转变是我国开发性金融发展的积极探索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配合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促进市场性金融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先后由国家注资建立起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在内的政策性金融体系。经过10年左右,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完成,中国的金融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政策性金融作用的范围和空间变得越来越有限,政策性金融的效率不断下降。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形势较之政策性银行成立初期发生了显著变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觉地拓展原有经营领域和范围,逐渐向开发性金融转变。国家进出口银行2005年批准的各类贷款和发放的贷款分别比上年增长73%和71%,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连续7年实现了不良贷款绝对额和不良贷款比率“双下降”;而农发行全年累放贷款2600多亿元,净增800多亿元,一举扭转了持续多年的业务萎缩局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2006年2月初,中国银监会批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办粮油种子贷款业务,这属于商业性贷款;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扩张速度更为迅猛,从l998年的5l31亿元增长为2004年的14095亿元,而且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领域已逐渐由原来的以基础设施融资为主向其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领域扩展。2005年11月,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是目前的一个主流趋势。央行人士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政策性银行转型为综合性开发金融机构的时机都已成熟[2]。

(二)开发性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

1.处理政府与市场的矛盾。由于在开发性金融发展的初期,主要从事的是经济的开发和市场的拓展性业务,开发性金融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或受政府信用支撑的国家金融机构,但是,开发性金融的发展必须依托市场、开拓市场,但不能破坏市场的游戏规则。国家开发银行就曾公开表示要将自己建成“有政府信用的市场银行,以市场实现政府目标的政府银行”[2]。但是在实践中政府与市场的矛盾往往难以有效协调。政府不介入,商业性金融机构就无力或不愿从事风险性的开发金融业务;政府或政府支持的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银行)过度渗透,又会因在投融资市场上的“挤兑”效应,引起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反对。此外,仅仅依靠政府或政策性银行,也难以真正启动开发性金融。例如,在没有依托市场背景下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充实一直悬而未决。目前,国家开发银行的注册资本金为500亿元人民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为200亿元人民币,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本金为33.8亿元人民币。由于政策性银行仅仅依靠政府注入资本金,拒绝外来市场资本,由此导致政策性银行难以得到迅速拓展。

2.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矛盾。我国现行的开发性金融是从政策性金融拓展、]变而来,政策性金融在成立初期承担更多的是财政性投融资任务,是政府实现财政性金融职能的工具。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政策性银行的定位开始出现模糊,不仅政策性银行之间从事的业务开始互有交叉,而且政策性银行也逐渐涉足商业性银行业务,此举引发了商业银行的反对和非议。一些商业银行认为,政策性银行利用政策优势和资金的低成本优势,与商业银行进行恶性竞争。此外,不但政策性银行的开发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市场上有冲突,而且三大政策性金融机构之间因业务的扩展也存在业务的相互交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现在的经营摩擦。

三、开发性金融的定位及发展思考

(一)开发性金融的特征――综合性

综合性是开发性金融的主要特征。所谓综合性是指开发性金融既具有政策性,又具有商业性和市场性等特征。政策性指开发性金融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缺陷,为了宏观和长远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代表国家和政府进行的金融资源开发与服务,国家为其提供信用支撑,并享受一系列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难以获取的政策倾斜。政策性金融活动不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具有补偿型属性;商业性特征是指开发性金融又具有普通金融活动的一般特征,它区别于财政性金融,具有预算约束,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和风险分析,内在具有扩充资本,增加盈利的要求,具有典型的盈利型属性;市场性特征应该是开发性金融的主要特征。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市场,开发性金融的重要使命就在于推动市场的开发和建设,体现国家的重大投资意愿和宏观目标。正如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指出,开发性金融主要是以融资推动等形式参与市场建设,是从社会建设入手来取得经济建设成效的,这具有不同于其他市场组织形式及其过程的独特内涵[3]。因此,开发性金融同时具有财政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特征,具有典型的综合性特征。

(二)开发性金融的定位――开拓性

传统金融发展主要定位于现有领域金融供给效率的提高,而开发性金融发展应该定位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因此,开发性金融的发展应定位于开拓性。主要包括:

1.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和优化。任何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是在特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中进行的。经济发展环境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增加起着基础和支撑作用。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包括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产品、制度创新、市场建设等范畴。经济发展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平台,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初设成本,传统的以追逐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商业性金融一般不愿意提供这类金融支持,政府的财力也十分有限。而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滞后,将极大约束全社会生产边界,对经济增长和扩张形成极大的约束作用。

2.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全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二者具有一致性,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是,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别是资源配置受到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在商业性金融主导的金融体制下,金融资源和服务更多地会满足于追逐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社会发展目标容易被边缘化。这种局面长期持续,将会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滞后的矛盾。落后的社会发展事业(例如,教育落后,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区域发展失衡等矛盾)反过来又会弱化经济发展基础,牺牲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资源与条件,激化社会矛盾,从而限制经济的进一步扩张,社会步入低速发展甚至是衰退期。

3.经济发展潜力的拓展。挖掘经济发展潜力,拓展经济发展领域,是开发性金融开拓性的主要表现。传统金融着力在现有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但很难有效拓展经济发展潜力。特别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经济发展潜力的拓展尤为重要。开发性金融主要通过:一是资源开发。包括有形资源,也包括无形资源,特别是注重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引导;二是市场的拓展。既包括市场的外延,也包括市场的内涵。拓展市场的外延,主要指延伸市场领域,做大市场空间。例如,通过金融支持和服务,引导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海外市场。拓展市场的内涵是指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创新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三是促进技术创新。创新是增强活力和竞争能力,开拓新的经济发展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开发性金融应通过金融资源的配置,鼓励扶持技术创新,将资金投入到那些有增长潜力的新兴行业和领域中,或通过新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三)开发性金融的主体――多元性

从开发性金融的特征和定位可以看出,开发性金融强调基础性建设和发展平台的搭建,同时注重“开发”、“拓展”、“创新”,由此导致开发性金融的投入和服务一般具有投资大、投资期长、投资风险高、智力支撑要求高的特点。中国经济处于快速转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上升时期,开发性金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实上,我国的传统金融业难以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如何促进传统金融向开发性金融延伸,谁是开发性金融的主体,各开发性金融主体之间如何协调等,这是开发性金融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政策性银行在开发性金融中起着主导作用。政策性银行是国家在特定时期为促进金融体制改革而组建的。从目前来看,它已经基本完成历史使命。如果将其业务的发展继续限制在原有的狭小领域内,将导致其发展不断萎缩,融资效率下降,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政策性银行从自身的发展出发,有积极扩张经营领域的内在要求。同时,政策性银行由于是国家注资,享受国家信用支持和优惠政策,具备较好的承受风险和拓展能力,具备弥补市场缺陷,矫正市场功能的有利条件。因此,政策性银行符合开发性金融的综合性特征的要求。加快政策性金融向开发性金融的转变,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在开发性金融中的主导作用,是加快我国开发性金融发展的有利条件。

2.商业性金融是开发性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政策性金融相比,商业性金融最大的特征在于追逐赢利目标。政策性银行在开发性金融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并不意味着商业性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不能参与开发性金融活动。恰恰相反,商业银行是开发性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经济和金融资源的开发,没有商业性机构的积极参与都是很难真正取得成效的。只不过和财政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相比,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开发性金融活动中开发的重点和参与的方式有差异。事实上,在经济结构升级和转型时期,商业银行自身发展也具有强烈的开发需求。商业银行开发的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客户开发,主要是开发客户资源,重点在开发潜在客户,培育优质客户,拓展客户市场;二是市场开发,包括金融市场和各种要素市场,降低信贷风险;三是金融产品开发,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市场拓展的需要,商业银行为提竞争能力,必须加大具有兼备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水平的投资与理财产品的开发力度。

3.财政性金融是开发性金融的重要支撑。开发性金融在投融资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导向性投融资的特点,特别是对市场投融资失灵的矫正和弥补,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属于政府投融资的领域。因此,政府的财政性开发金融应该为开发性金融提供重要支撑。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国家信用的开发、特殊的投融资政策的制定等。

(四)开发性金融的机制――创新性

从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看,开发性金融一般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政策性金融初级阶段,开发性金融作为政府财政的延伸,以财政性手段弥补市场失灵;第二阶段是制度建设阶段,也是机构拉动阶段,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参与经济运行,推动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第三阶段是作为市场主体参与运行阶段,随着市场的充分发育,各类制度不断完善,国家信用与金融运行分离,经济运行完全纳入市场的轨道、框架,开发性金融也就完成基础制度建设的任务,作为市场主体参与运行。目前,政策性金融已走过初级阶段,正处于制度建设阶段。为弥补市场缺陷,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开发性金融在实践中必须具有创新性的运营机制,进而形成开发性金融活动与市场建设、机制转变、体制改革之间的良性循环。

基于目前我国的现行金融格局,应在加快政策性银行向综合性开发银行转变的同时,建立有效的以政策性银行为主导的诱导型开发金融机制,即政策性银行和财政性金融在国家信用的支撑下充当开发性金融的主力军,沿着市场路径,吸引、诱导社会资金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市场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创造性的发挥供给导向型的金融引导经济发展功能。其实质也就是在政府信用支撑、组织协调下的一种制度创新。

(五)开发性金融的功能――导向性

开发性金融是在为了解决“物质”和“制度”两大经济发展约束瓶颈,完善市场投融资体制,推进经济金融化进程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具有特殊的战略导向功能。开发性金融凭借其特殊优势,运用组织增信手段,市场化的运作与管理,可对财政资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资本市场融资资金进入投资领域产生引导与示范作用。进而通过不同类型融资的引领整合,形成“合力”效应。由于开发性金融获得政府众多的政策倾斜,为防止在新市场领域开发引导后,出现与商业性金融形成的不公平竞争,开发性金融不但要建立创新进入机制,还要有退出机制和转移机制。按照选择市场项目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选择市场出口三个环节,推动市场发育和制度建设。

开发性金融具有的政策性和财政性金融属性,决定其必然要承担巨大的改革、社会转型成本和获得政府的大量优惠政策,形成在现有金融格局中不对等的市场地位。它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就是为市场其他金融机构起导向和示范作用,构建市场平台,分散商业性金融风险,增强商业银行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参与市场的运作。这就要求开发性金融在完成任务后,要以适当的时机和方式退出市场。开发性金融领域具有“现金流不均匀,收益不稳定,损益性不平衡”的特点,因此要求资金具有流动性。流动性机制主要是退出机制和转移机制。应当根据市场开发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时机,将资金全部或部分退出,转移给其他投资者或再投入其他领域,保证开发性、导向示范的可持续发挥。

参考文献:

[1]谢家智.金融:羽化的经济[J].农村金融研究,2004,(1).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流动性配置;虚拟经济;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同时对流动性存在需求,实体经济以吸纳流动性为主,虚拟经济吸纳流动性的同时创造流动性,流动性的需求和供给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存在着一种联动。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流动性在配置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存,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政策效果错觉,造成新一轮的流动性扩张和重新配置。本文旨在分析流动性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配置失调问题以及论证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据此探讨对我国流动性配置问题及危机管理问题的政策启示。

一、流动性配置失调使“虚实非均衡”成为一种常态

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必要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支持。虚拟经济通过多种形式大量吸纳流动性的同时又创造流动性,其快速发展导致流动性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配置失调,同时流动性配置失调又进一步推动了虚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价格灵敏是古典经济的理想情况,此时货币中性,流动性的配置只会引起价格的变动。当价格粘性存在,流动性在配置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滞存,形成政策效果偏误,导致新一轮的流动性发放和重新配置。实体经济的产业链条相对固定,短期内流动性配置比例和滞存数量变化不大。随着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虚拟经济中的资本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提高,信用体系不断完善,金融衍生产品大量涌现,虚拟经济链条变长,流动性配给比例大、增长快速,流动性配置比例和滞存数量远大于实体经济。

二、虚拟经济中的流动性由过剩到崩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由于流动性配置的严重失调,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非常规发展,吸纳了超出实体经济承受范围的过多流动性,虚拟经济中的资产泡沫不断滋生、膨胀,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我们将流动性配置失调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虚拟经济中流动性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是此处理论传导路径的源头。若虚拟经济产业链条中的某一环信用出现问题,丧失偿付能力,由于金融产品之间的高度关联性。相互交叉、复杂纠结,某一节点的偿付能力丧失会导致产业链条的断裂甚至瘫痪,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出于一种处理危机的惯性选择,虚拟经济中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会选择逃离或者持有高流动性资产以避免冲击带来的更大损失,虚拟经济的流动性瞬时从过剩变为不足,甚至崩溃,金融危机爆发。如果实体经济无法承受大于自身几倍比例的流动性变化,萧条、失业现象产生,那么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增加。综上所述,政府在整个传导过程中不进行调控的前提下,流动性配置失调的最终后果将会是虚拟经济中的流动性由过剩到不足、再到崩溃,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流动性配置管理的路径选择

流动性配置失调问题无疑是金融领域的问题,需要用宏观调控的政策加以解决。但金融领域的问题是实体经济中结构和制度上的深层问题的集中反映。货币政策可以治标,要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就必须加快改革,从更深层次上加强和改进流动性管理。

1 流动性配置问题应以“虚实均衡”为前提

虚拟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支持。但随着虚拟经济的飞速发展,其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似乎正在减弱。至少从短期上来看,虚拟经济中的经济活动已经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形成了其固有的一种价值运动形式,这将导致虚拟经济脱离于实体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成为一种可能,而这种可能性的直接原因是流动性配置失调。因此,如何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发展,流动性配置问题是关键。在无法有效督导资金流向的环境下,投放或者回收流动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反而会继续造成风险与收益不对等的窘境。只有让流动性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实现主动联动,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配置,只有实现了流动性配置均衡,虚拟经济才能够真正实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

2 从根本上治理流动性配置问题必须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随着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改革继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不断扩大,金融运行日益复杂,金融监管任务越来越重。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分业监管的协调机制,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在加强对金融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监管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监管,强化金融监管手段,对重大金融活动和交易行为实行严密监测,提高检查效率;加强金融法制建设,不断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完善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制度和失职责任追究制度;只有真正完善了金融监管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流动性在虚拟经济中的过度扩张。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金融业重要性特点经营对策

为了摆脱传统经济体制的缺失,国内企业开始研发新兴经济模式的营运方案,结合行业特点以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因此,对金融行业特点实施深入分析,对经营决策创新改革具有可靠的指导价值。

一、金融业的重要性

金融行业是从事金融商品营销的产业结构,其主要涉及到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租凭等主要业务领域,通过销售对应产品以创造收益。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过去我国金融业发展既缓慢又不规范,经过十几年改革,金融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二、新时期金融行业的特点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快,对金融业特点有了明确的认知,这些都关系着国家经济未来的走向。从现实经营情况看,金融业的独特地位和固有特点,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对此有一个认识和发展过程。

(一)指标性

指标性是指金融的指标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体状况,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就经济盈利指标来看,金融行业每个季度都有其特定的利润指标,这是所有金融机构日常经营必须要达到的标准,也正是指标性特点推动了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垄断性

垄断性一方面是指金融业是政府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随意开设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指具体金融业务的相对垄断性,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泰、华夏、南方等全国性证券公司,保险业务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

(三)风险性

高风险性是指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和个人,其任何经营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任何一个行业经营都具有风险性,金融业风险性系数较高,且容易受到市场环境变动的干扰,导致金融产品销售数量持续下降,直接影响了银行、保险、证券等产品销售量。

三、基于行业特点的经营创新决策

为了保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业需不断地调整经营对策,为产品项目研发及营销创造有利的空间,帮助企业解决现实经营中的收益问题。基于传统经营理念指导下,企业不仅消耗的建设成本额度大,且对各类金融投资项目付出的经济损失严重,这些都影响到了最终的经营收益。笔者认为,金融行业经营决策创新对策:

(一)人力管理

人员是企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构成,企业能否快速发展取决于各员工职能的全面发挥。金融业实现经营决策改革,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价值辅助经营,重点解决市场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带动内部收益额度水平的可持续增长。例如,定期对专业员工实施优化培养,增强其参与行业建设及金融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在实际活动中创造更加丰富的收益。

(二)财务管理

资金链是金融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经营创新的重要内容,其要求企业按照预定的财务预算目标,努力控制项目投资的成本额度,并且详细地预算各类经济活动费用。比如,金融企业根据市场行情执行投资计划,必须要做好金融产品投入的成本预算工作,同时强化预算调控管理机制,对成本费用及收益目标等全程预算,从而实现行业收益的可持续增长。

(三)审查管理

金融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新形式,产业结构不仅具有多方面的特殊性,且经营者在拟定决策时往往遇到更多的困难。若单一采用日常常规管理决策,势必对内控与预算管理造成难度,阻碍了金融业经营决策的多元化发展。基于行业特点指导下,应对各类经济活动详细审查,控制好每一笔经营费用的收支情况。此外,对于内控管理体系也要采取综合审查,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

四、结束语

基于世界经济格局一体化发展,中国经济开始加快新兴产业结构调整,以金融业为代表新经济体系日趋成熟,从多个方面推动了行业收益水平的增长。为了摆脱早期营运决策的不利影响,应坚持创新改革思路执行新的决策。

参考文献:

[1]贺阳广,贺茜.金融改革中的逆周期监管――十二五规划金融业发展的新起点[J].金融经济.2011(16)

[2]屈哲,赵欣.我国金融品牌建设策略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