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资源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35

生物质资源的特点篇1

关键词:花卉种质资源;红河州

1红河花卉种质资源现状

红河州原产的花卉种质资源以其丰富多彩、饶有特色而著称。红河州原产的,适合园林及栽培应用的花卉种质资源在全国所占比重甚大。如乔、灌木红河州原产的多达近1000种以上,草本花卉种质也十分丰富,而且在不少科属中,红河州更是分布中心。

2红河州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2.1特有珍稀种类丰富

由于红河州地形复杂,第四纪冰川时代,红河州没有直接受到北方大陆冰盖的破坏,基本上保持了原来比较稳定的气候,保持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成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最多的地区之一,共有51种5变种为本地特有种,涉及23科37属,如木兰科的华盖木、毛果木莲、红河木莲,苏铁科的多歧苏铁、灰干苏铁、滇南苏铁、绿春苏铁等。

2.2品种优良,特点突出

红河州花卉种质资源所具备的优良品质和特长主要表现为:(1)早花性。冬樱花、香荚蓬、怒江山茶等品种开花极早;(2)连续开花性。如月季、四季桂、玉兰;(3)香花多。如山茶花、珠兰、兰花、桂花、茉莉、木香等;(4)突出而优异的品质。如金花茶、大花黄牡丹、梅花的黄香型;(5)突出的抗逆性。如“耐冬”山茶的抗寒性,毛华菊的抗旱性,栀子花的耐热性等;(6)常绿性。红河州的大部分花卉品种为常绿植物,四季常绿,观赏价值极高。

生物质资源的特点篇2

关键词:文山州;兜兰属;野生花卉;资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S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252-2

野生花卉是指现在仍在原产地处于天然自生状态的观赏植物,是研究和培育花卉新品种的重要种源[1]。兜兰属(paphiopedilum)为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中进化地位较原始,器官形态极为特化的一个稀有类群,其作为观赏花卉的看点在于“形”、“色”和“斑”,是兰科花卉植物中极其靓丽一族,目前全世界已知野生种类约80余种[2],全部野生兜兰属植物都是极珍贵、稀有的花卉植物,同时又是开发新的兜兰属观赏品种难得的亲本资源。

1文山州兜兰属野生花卉资源的特点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辖文山、砚山、丘北、广南、富宁、麻栗坡、马关、西畴等八个县;州内喀斯特地貌极为典型,岩溶面积占全州面积的51%,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全州均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夏季主要受孟加拉湾及北部湾暖湿气流影响,冬季主要受偏西及西北部干冷气流影响;由于海拔高低悬殊,故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和“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由于特殊的地貌和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蕴藏了丰富的动植物种群,是亚热带植物区系中心发源地之一,具有“北回归线的绿洲”之称。

1.1种质资源丰富

根据《中国高等植物(第13卷)》(傅立国等,2002)、《中国植物志第17卷》(郎楷永等,科学出版社,2006)、《云南植物志,第14卷(种子植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3)以及刘仲健,陈心启,张建勇等学者2000年以来发表的有关文章,再加上作者多年来野外调查记录的整理和统计,到目前为止文山州已有分布记载的兜兰属植物有19个种、10个原变种或变种、1个自然杂交种,是云南省兜兰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区[3](云南省约20余种,中国约30余种,全世界约80余种)。

1.2种质资源的古老性和特有性

郎楷永等在《中国植物志第17卷》(2006)中将兜兰属原生种划分为宽瓣(Subgenusparvisepalum)和兜兰(Subgenuspaphiopedilum)两个亚属,其中宽瓣亚属由兜兰属中原始的物种组成,在该书中记载我国有分布的兜兰属植物18种,其中6种为宽瓣亚属植物,在这6种兜兰属植物中,到目前为止文山州内有分布记载的有5种。另外刘仲健,陈心启,张建勇等学者2000年以来发表的新种和原变种或变种中,文山州内有分布的宽瓣亚属植物有3个种、5个原变种或变种。其中麻栗坡兜兰、亨利兜兰[3]、文山兜兰为该区特有种。

1.3种质资源分布的不均性

文山州七县一市中,有兜兰属分布记载的有麻栗坡、文山、马关、西畴、富宁五个县、市;其中麻栗坡县种类最丰富,有19个种、原变种或变种、1个自然杂交种;其次为文山县,有16个种、原变种或变种;最少的是富宁县,有两个种。

2文山州兜兰属野生花卉资源的主要种类及花卉属性

麻栗坡兜兰p.malipoense花绿色、有香气、有“玉拖”美誉;窄瓣兜兰p.angustatum花有香气、近绿色或黄绿色;硬叶兜兰p.micranthum花白色至淡粉红色、誉为“玉女”、“银拖”;长瓣兜兰p.dianthum花大、花瓣扭曲、花淡绿色;带叶兜兰p.hirsutissimum花较大,色艳、粉红色;亨利兜兰p.henryanum花粉红色、花形别致、色彩艳丽;紫毛兜兰p.villosum花较大、色艳、俗称“秋紫毛”;紫纹兜兰p.purpuratum花紫至紫褐色、色艳、也称“香港兜兰”;夏花兜兰p.aestivum花淡紫红色、夏季开花;同色兜兰p.concolor花黄绿色、娇小,花瓣上具有小斑点;小囊兜兰p.globulosum花浅黄白色;巨瓣兜兰p.bellatulum花色较白、花型圆润、具有点状斑点;文山兜兰p.wenshanense花白色或黄绿色、花型圆润;小叶兜兰p.barbigerum花型娇小、黄白色,也称“广东小姐”;白花兜兰p.emersonii花白色、花型大而圆润、花色明亮;多叶兜兰p.multifolium瓣深紫色,有浅黑色纵脉和斑点;玲珑兜兰p.microchilum花较小淡绿色;彩云兜兰p.wardii花较大,黄绿色、叶片具有很好的观赏性.

3兜兰属花卉观赏特性分析

兜兰属植物作为观赏花卉,不同种类“形”、“色”、“斑”、“气”及其组合各有风采,植株或姿态优雅、或叶形多变、或花色稳重、或斑纹多样、或器官构件形态复杂变化多端等而诱人,是一类株型完整性、均衡性、色、姿新颖等综合品质较好,花叶兼具观赏的一类兰科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倍受人们青睐。

3.1观“形”

兜兰属植物观“形”的欣赏点在于植株、叶、花葶、花等的形态,而花形态是最特化、最具特色的部分,形态十分奇特,花型比较雅致,包括背萼(中萼)、侧萼(合萼)、花瓣、唇瓣、退化雄蕊和蕊柱的形态,其中背萼(中萼)、花瓣、唇瓣又是亮丽的观赏点,可以说“奇”和“异”兼备,变化多样,物种特异性极明显。

3.2赏“色”

兜兰属植物赏“色”的视觉点在于叶、花葶、花梗、苞片、花朵各构件的颜色,而花朵颜色又是最大的看点,主要包括背萼(中萼)、侧萼(合萼)、花瓣、唇瓣的颜色及组合色彩,其中背萼(中萼)、花瓣、唇瓣又是主要的观赏点,色彩较丰富而稳重,物种特异性极明显。

3.3陶“斑”、醉“纹”

兜兰属植物陶“斑”、醉“纹”的落脚点在于叶和花各构件上的斑点和花纹;叶的斑点、网格及其分布、密度体现物种的特有性和多样性;花各构件上的斑点和花纹的种类、色泽、分布及组合状态是最大的看点,其中背萼(中萼)、花瓣、唇瓣又是主要的观赏点,斑纹多变,不同种类,各显风采。

3.4嗅“气”

香气能使人心情舒畅、情绪振奋,消除疲劳,倍增观赏价值;兜兰属植物中麻栗坡兜兰和窄瓣兜兰除了“形”、“色”、“斑”的观赏特性外,还具有“气”方面的价值,且为淡香型,是兜兰属植物中极其罕见的,进一步凸显其珍贵性。

3.5花期长,一年四季都有开放的种类

兜兰属植物自然开花花期20-50天,一年四季都有开花的种类,如春冬(11-4月)开花种类有白花兜兰、带叶兜兰、麻栗坡兜兰、硬叶兜兰、紫毛兜兰、彩云兜兰、小叶兜兰和紫纹兜兰;夏秋(5-10月)开花类有同色兜兰、长瓣兜兰、享利兜兰和巨瓣兜兰。

4文山州兜兰属植物保护策略

4.1保护好种质资源和生活环境

文山州虽然兜兰属野生花卉种质资源丰富,但野生兜兰的生境狭窄,自然更新繁殖较难,再加上人为的对野生资源种群及其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普遍严重,许多种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可复生,人类将永远失去利用它的可能性,对人类而言,这是一个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为此,在对资源家底不很清楚,资源的许多生物学特性知之甚少,人工繁育技术局限性很大的文山州实际,保护好野生兜兰种质资源及其原生地的自然环境,乃是上上之策。

4.2摸清资源本底

要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文山州兜兰属种质资源,发挥这一资源在地方社会、生态、经济建设中的潜在功能,首先要对这一类资源的自然状况、生态地理特性、资源储量、生物学特性、民间的利用情况等进行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策略和规划方案,可是对文山州兜兰属花卉资源的有关深入性的专题研究,在各种资料中涉及的仅仅只是凤毛麟角,因此科学、规范、有步骤的开展有关文山州兜兰属花卉资源的调查,摸清资源家底,这是一个毋庸置疑前提。

4.3开展生物学特性研究

保护的目的是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停留在保护而缺乏开发利用的理念,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认识各种兜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2],才能在开发利用中做到知己知彼,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无穷的效益。兜兰属植物同其它兰科植物一样,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其传粉、种子萌发等生活史环节,以及对生长发育环境的过分依赖等方面,形成比较特化的生存策略,在兜兰属植物资源的基础研究中,在着眼于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传粉机制与其传粉媒介、共生菌类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2]。

4.4研究人工繁育技术

兰科植物包括其中的兜兰属植物,由于先天性的种子发育不全,虽然每次开花、结果产生数量庞大的种子,但种子的萌发需要与相对专一性强的菌类共生才能成功,这样兜兰属植物要达到繁育后代成功,除了自身因素,还必须有菌类,而菌类的存在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自然状态下,兜兰属植物的自然更新能力很差,一旦野生资源受到破坏,特别是生活环境的破坏,种群自然恢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要开发利用兜兰属植物花卉资源,必须以保护为前提,野生资源的利用仅仅以提供种源为底线,积极探索利用种子进行无菌培养或利用器官进行组织培养,但是不同的兜兰进行无菌培养和组培的条件和技术难度比较大,因此进行有关驯化、繁育和栽培技术攻关是大规范开发利用兜兰属野生花卉的关键。

4.5发挥资源在生态、社会和经济中的功能,造福一方百姓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向往高质量、高品位、新颖、奇特的观赏植物的欲望普遍膨胀;兜兰的花形奇特、花期长、花色特异典雅,是一类极具观赏价值的高档花卉。文山州丰富的兜兰属花卉种质资源,这是一笔宝贵的自然财富,在保护好这些珍贵资源财富的同时,在有关技术、栽培等条件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有计划、有步骤、有规模的开发利用好这一难得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为地方人民脱贫致富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刘兴生,刘光立.四川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218-227.

[2]罗毅波,贾建生,王春玲.初论中国兜兰属植物的保护策略及其潜在资源优势[J].濒危物种科学通讯,2005,4(2):11-20.

[3]李洁,云南野生兜兰的引种栽培[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生物质资源的特点篇3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保护与利用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生态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薄弱是武陵山区的最显著特点。生态是武陵山片区最大的王牌和最大的优势。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商品材、中药材和果品基地。对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结合其产品市场、产品开发现状,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武陵山区;生态;特色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4.003

保护和开发利用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生态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薄弱是武陵山区的最显著特点。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2008〕年35号公告《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把“武陵山区”列入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该区不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而且具有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要想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资源的产品开发与保护。针对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亟需找到一种在保护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又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1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的优势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交界地区的71个县。其中属于湖北省有11个县,地理位置处于鄂西南高山区地势险峻,且气候属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型气候,植被茂盛。山区气候湿润温和,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资源富集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

1.1特色植物资源丰富

与其他地区相比,武陵山区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林木众多且森林覆盖率较高。由于武陵山区地形复杂,气候特殊,因而生物种类繁多,堪称生物宝库,是亚热带、温带生物栖息繁殖的胜地。同时,该区的道地药材种类丰富,是全国药材主产区之一,历来被誉为“华中药库”。如其中恩施州,拥有少数民族特有的动植物利用方式,并赋予其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特别是民族药用植物等方面,主要以青蒿、黄连、杜仲、黄柏、厚朴、款冬、白术、党参、续断、玄参、金银花等药材较为闻名。

药用植物资源是中药生产的源头,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中药产业既是武陵山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中石柱、利川等地所产的黄连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是武陵山区民族药物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区域优势的著名道地药材。而在规范化种植方面,恩施玄参、石柱黄连、酉阳青蒿已经通过国家Gap认证。

1.2政策导向好,政府支持力度大

为加快武陵山地区的深度开发与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以及国家发改委《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的相关文件精神,2011年,湖北省率先启动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

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其出发点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维持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最终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要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其中“生态立区”是发展基础,“产业兴区”是主攻方向。生态是武陵山片区最大的王牌、财富和最大的优势。

1.3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武陵山区有许多特色植物资源产品,禀赋十分丰富。近几年,通过加大对其的开发力度,同时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加速发展特色植物资源产品加工业和创建特色植物资源产品品牌,逐步推动特色植物资源的产业化经营。另外,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特色植物资源的种植、培育等技术的推广以及物流、质量安检、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产业的发展迅速,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构建产业集群,从而加大对资源的开发力度,突破性发展了区域内的资源型产业。

1.4农业技术的推广,为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十二五”期间,武陵山区相关的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企业与高校进行共建合作,扩大了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加强了产品技术创新。如恩施州建始县先行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汇龙食品有限公司、湖北房县瑞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合作单位与中南民族大学已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其中湖北汇龙食品有限公司和中南民族大学联合建立了3000亩山药种植基地并形成了山药饮品在内的系列产品生产线并成立了武陵山区生物资源研究基地和山药工程中心;恩施州建始县先行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南民族大学合作在鄂西武陵山区建立了300亩的紫薯种植基地。上述基于生物资源开发基础上进行的农业技术推广实现了生物资源产品的综合利用,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2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2.1生态系统脆弱,制约了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对比全国,武陵山区承担了更多的生态保护功能。目前该区有部级自然保护区14个,且区域内大部分县市被确定为生态型限制开发区。由于生态系统脆弱,区域内的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长期以来,由于过度的开发和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原因,不少地区的特色植物资源濒临枯竭。当地大多数农民在采集特色植物资源如野生药材等时,只顾眼前的利益,缺乏合理保护与持续利用的意识,乱采滥挖、肆意采集,形成了“原材料来、原材料去”的粗放开发习惯,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特色植物资源。如何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來摆脱贫困是武陵山区的人民的最迫切需求,山区受贫穷困扰急于摆脱贫困、改善生存条件的种种努力,又直接构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加重当地生态保护的压力。

2.2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性高

据不完全统计,武陵山区现共有药材种植面积36万hm2,药材年产量近50万t,年产值达80亿元。以往由于这些宝贵的特色生物资源未得到科学的开发利用,其资源附加值难以实现最大化。而与药材的资源优势相比,武陵山区中药工业发展相对较慢。目前,武陵山区在药材深加工、新药研发、医药产品流通等领域尚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由于开发水平较低、医药工业发展水平有限,无法实现产品深加工,导致产业链不完整,行业附加值低且利润较薄。同时,还存在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的问题。

2.3品牌意识不够,影响力较弱

在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过程中,品牌的力量不容忽视。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特色植物资源,特别是药用植物资源,理论上都是生物产品发展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从目前已知的特色生物资源品牌的建设来看,该区目前呈现散、小、弱的格局,企业产值小,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低,品牌影响力不够。虽然在开发生物资源的行业中涌现了不少在技术开发,产业化种植和销售网络拓展方面卓有成效的企业,但是各个行业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

2.4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信息服务亟待加强

武陵山区中药资源的优势明显,虽然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需加大校企联合研发的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药食两用植物葛为例,除其根可以入药外,其藤、茎、叶等均可入药,其根块、茎、叶等还可加工成多种产品,且在加工中产生的水、渣和丢弃物都可再加工,循环利用率非常高。

农业技术推广难的成因在两个方面: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又大多外出打工,务农人员掌握现代农业专业技术困难;武陵山区现有的技术体系中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存在网络不全、队伍不稳、经费无保障、基础设施差、队伍素质不高、人员不足、从事技术推广时间少等诸多问题。

3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将武陵山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整体思路概述为: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特色植物资源的规模化开发与产业化经营,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的良性互动为前提,以农业技术为先导,以生态建设为依托,以“公司+基地”的主导模式为主体,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最终形成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3.1保护与开发并重

如何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且有利于生物资源的繁衍和再生,保护特色植物资源种质的多样性?应立足于现有的生物资源,寻找合理的开发途径,把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当地特色野生中药植物的驯化和栽培,既保护了特色野生植物资源,又能成为当地居民的致富途径。挖掘武陵山区民族医药遗产,发展特色药用植物的医药生产,促进民族地区医药产业的发展。同时,建立药用植物规范化(Gap)种植基地,比如在中药材主产区建立中药材交易市场,带动中药材种植,实现农民增收。为实现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武陵山区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在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还应加大生态治理和建设力度,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于武陵山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利用多种地貌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发展多目标、多元化产业。

3.2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生物资源Gap基地建设

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化发展能够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培育武陵山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应做到按比例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武陵山区药材资源丰富,然而目前为止只有青蒿、玄参、黄连3个品种通过了Gap认证,因此Gap建设工作亟待加速。在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繁育和规范化栽培等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优质药材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建立以产区道地药材为主的Gap生产基地。

合理布局武陵山区的战略性产业结构,依靠高新技术推进,延长资源导向型产业的产业链条,促进产品深加工的技术创新。根据现有生物资源的优势及特点,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战略性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力求在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将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作为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武陵山区整体经济建设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在生物资源开发过程中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建立优势生物资源的相关产业链、产业群。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加快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市场优势的转化,使特色植物资源产业成为该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3.3注重品牌化经营

特色植物资源产品应系列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要跳出生物资源只发展原材料的狭隘思维模式,把特色植物资源产业放在生物产业的广阔领域内考虑,加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与广度,提高企业与农户的经济效益,以促进特色植物资源产业的品牌化可持续发展。

做好绿色品牌的争取和认证工作,积极对“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推介,打造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产品品牌,提升武陵山区在国内外市场的形象和影响力。瞄准市场,创新特色,依靠本区资源优势。保证产品质量是产品品牌建设的有效途径。特色植物资源的加工是一个前景广阔的绿色产业,合理开发和利用好特色植物资源,需要建设生物原料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物资源开发和生产企业,借此带动武陵山区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3.4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生物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技术创新,有针对性地对武陵山区具有农业优势的特色植物资源进行科技攻关与开发,如适应武陵山区地理条件和复杂气候条件下的优质高产良种驯化研究、耕种技术研究、施肥技术研究、收割技术研究等,推进耕作方式改革。

首先,通过强化集约种植优势,推行间作套种技术和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复种指数,推广和应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加强适应武陵山区地形条件的特色植物种植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提升特色植物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

其次,技术创新的进程依赖于制度安排,因此至关重要的就是激励技术创新,加速生物资源产品的技术变迁方向和内容,研究并开发适合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生产的新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目标下,把技术生产和技术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并取得相应的投入与支持,以实现环境保护的新型生态发展模式。

第三,在信息服务方面,建立信息服务网、统一信息管理、广辟信息渠道、进行收集分析并及时反馈,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参考文献

1钟颖,张永东,瞿显友,等.武陵山区中草药资源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6(2)

2张美德,廖朝林.武陵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初探[J].湖北农业科学,2012(6)

3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张长贵,王兴华,谢伍容.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粮食与油脂,2009(9)

5方一平.攀西地区生物资源开发的科技创新和对策响应团[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2002(3)

6郭慧光.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J].生态经济,2000(4)

7龚双姣,陈功锡.武陵山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利用[J].广西植物,2006(3)

8林先明,廖朝林.开展中药材新品种选育,促进恩施中药材种植业发展[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3(12)

生物质资源的特点篇4

关键词:法学意境;自然资源;法学概念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226-04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种类齐全,数量也比较可观,但是人均相对拥有量大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因为有效利用率低和浪费严重,造成自然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到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目前已经在大力倡导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的观念。自然资源的概念是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核心,也是构建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基石,更是研究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起点。如何科学界定自然资源的概念,改变传统法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的认识,不仅影响到立法执法的全过程,也影响人们利用资源观念的转变,科学构建自然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自然资源概念的讨论

“自然资源”一词由来已久,自然资源这个概念在多数学科中都有所涉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类观点:

1.景观说。这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即天然景观。如张书理、李桂林认为,“自然资源是指由自然界中地理环境和生物所构成吸引人们去参观的天然景观,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等。”[1]按照景观说的观点,首先,自然资源是美学意义上的概念,只要能引起人们美感的环境和生物就是自然资源;其次,只有能吸引人们去参观的才能是自然资源,人迹不能去的则不是。

景观说这种观点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天然性,但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景观说过分夸大了人的认识。景观说从人的主观感受出发,只有人愿意去参观的才能是自然资源,定义有失偏颇。其次,该说仅从审美意义上对自然资源定义,范围过于狭窄。再次,由于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状态的多样性,有的自然资源深埋地下,有的暂时未能被人所探知,景观说无限扩大了人的活动范围,夸大了人的认知能力。

因此,景观说的含义很狭窄,不能科学地解释绝大多数的自然资源,是很片面的观点。

2.资产说。这一观点认为,自然资源是货币资产或流量。如《环境经济学辞典》认为,“自然资源是依靠自然生产而不是人造的货物资产与流量。”[2]就资产说而言,主要是取经济学上的含义。资产说首先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天然性;其次,资产说认为,自然资源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可以用货币来计量。

就资产说而言,有其合理的一面,如认为自然资源是天然生成物和自然资源的有用性。但是,资产说将自然资源用货币来衡量过于绝对化。资产说就其实质来说,是用价值来衡量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在经济学中,价值与使用价值并不一定统一,对于自然资源来说,统一的必要前提是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这样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适宜用货币计量,如阳光、空气等,同时,某自然物在这一历史条件下的不是自然资源,在其他历史条件下也可能是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等。

因此,资产说将自然资源等同于货币,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观点,仅在经济学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3.自然物质与自然环境说。这是主流观点。如地理学家金梅曼在《世界资源与产业》中指出,无论是整个环境还是其某些部分,只要它们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就是自然资源[3]。钟水映、简文华认为,“自然资源是不依赖人力而天然存在的自然界的物质因素。”[4]梁晓波认为,“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所有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具有可利用潜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双重特点。”[5]《辞海》关于自然资源的定义是“一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6]仅就法学学科来说,对自然资源的定义的阐述大多支持自然物质说。自然物质说首先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客观性。其次,自然物质说凸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相互作用性。自然资源从本质上说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以人类利用为标准的,同时人类的利用是以尊重自然资源的客观性为前提的。

综合上述三种观点,笔者比较赞同自然物质说。但是,自然物质说主要是从它的自然属性和使用价值的角度研究的,传统法学中的自然资源的概念也是参照经济学的含义,只注重其经济性价值,忽视其生态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将人抽象为只有社会属性的人,忽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关系,这样,为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埋下了制度性伏笔。其次,自然物质说也是立足于自然学科的研究角度而论述的,就法学学科的特点来说,概念必须运用法言法语来表述,因此,它不适合法律科学直接借用,法学应建立符合本学科的自然资源概念。

二、自然资源词义考

法律是通过文字来表现的,法律研究首先是文字研究。任何一个法律术语都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研究法律术语词义的变迁,可以探究其发展规律,确定法律调整的广度和深度。从文义上看,“自然资源”一词由“自然”与“资源”二词合成;在语言学里,“自然”是修饰词,主干是“资源”,要弄清“自然资源”的概念,我们首先要理解“资源”的词义。

(一)资源的词义考察

“资源”在汉语中由“资”和“源”两个字组成。《易・旅卦》里“必次舍,”说明了“资”字的构成;《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zi,也,即财物,货物的意思;《义理・聘礼》[],行用也,即对人们日常生活有用的物品;《现代汉语词典》中“资”的解释为“财物,钱财”[7],沿用了“资”的历史含义。“源”字的本义是水流出来的地方,引申为事物的根由。

资源是相对于人来说的,对于人类来说,任何能够满足生理、社会经济、文化娱乐的需要的能量和物质都可以称为资源[8]。资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因此,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如阳光、水、矿产、土壤、海洋、森林等,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还包括无形的财产。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把资源说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成这些成分的环境功能[9]。

对资源一词来说,本身是概括性极强的名词,内容极其丰富,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资源:(1)资源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变化;(2)资源是相对于人这个主体来说的,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3)资源本身并无所谓价值,需要人类的劳动。因此,可以给资源作如下定义: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为了生存生活的需要可以利用的物质或者非物质因素的总称。

(二)何谓“自然”

自然资源由“自然”与“资源”两个词所构成,前面考察了“资源”,那么,什么是自然?由于当今人类普遍面临生态危机、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困扰,于是,重新认识自然,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成了多门学科共同的热门话题。

无论中文还是西文,“自然”一词向来都有两种含义,第一略与“本性”、“天然”同义,第二略与“天地万物”同义。前一含义最为古老,也是古代“自然”一词的主要含义。在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学》和老子的《道德经》中,“自然”指的都是某种内在的根据。这里“自然”的含义,学术界基本认为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因此不是“物之集合”意义上的自然界。近代以来,后一种含义逐渐成为主要的词义,而且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消失了。“自然”被看成是由自然物组成的物的集合,除了物质以及支配物质运动的外在的力,并无其他任何内在的神秘的东西。一切事物的运动不再取决于事物的“本性”(自然)。“自然”不再象征着内在的根据,自然是纯粹的外在性,甚至就是外在性本身。近代以来,把自然视为毫无意义的、纯粹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物之集合的观点和思想成为主流,甚至将自然视为极富挑衅性的敌手,必须征服。

法学意义上“自然”的概念与物质世界密不可分。古希腊人认为自然即理性,人类理性是由自然赋予的,符合自然即正义[10]。人的理性来源于自然,由自然的秩序和理性推论出人的理性和对世界的认识,自然是人对世界产生认识的渊源。自然界被当做是活的且有理智的,不仅是一个自身有灵魂或生命的巨大动物,而且是一个自身有心灵的理性动物[11]。现代则把自然看做客体,与作为主体的人相对。

(三)自然资源的词义溯源

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地球上的资源是很丰富的,人口数量又非常有限,同时科学技术停留在很原始的阶段,如采集植物的果子和种子、简单的捕鱼及围猎等,此时人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都是极其有限的,人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可以说是极其微弱的,远远没有超过自然界可承受力,人们尚没有自然资源的意识,更多的是被自然所支配。

发源于欧洲的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人类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逐步摆脱了物质匮乏,渐渐向现代文明迈进,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但同样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工业革命以来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破坏是空前的,自然资源的词义被扭曲为满足人类吃喝玩乐的财富,人口的剧烈增长需要生产更多的物质产品,大量的废弃物投入环境中,地球饱受掠夺性开发和垃圾化双重摧残,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资源的短缺与破坏共存、生态的恶化、粮食危机等等困绕着人类,为人类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普及推广,为自然资源内涵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用“世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的名言来解释自然资源是非常绝妙的。随着新的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兴起,“自然资源”一词得到广泛的运用,不仅拓展了狭义资源的范围,而且也使自然资源概念从狭义走向广义。

(四)法学学科中的自然资源概念

法学中的自然资源,虽然与其他学科中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其独特的含义。作为法学学科中的自然资源,应该有下列特性:

1.可调整性。可调整性又称为可规范性,自然资源只有进入法学调整的范围才具有法学上的意义,这是自然资源纳入法学范畴的前提,否则自然资源概念只能是普通意义或其他学科意义上的概念。法律调整的自然资源的概念,应该是在精练普通意义的基础上并结合法学学科的特点,运用法律术语表达,同时,法律逻辑的严密性要求自然资源的概念必须具有表达的完善性和一定的前瞻性。

2.可利用性。这是人与自然联结的纽带,也是运用法律调整自然资源的必要所在。自然资源作为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受到法律的调整,但只能调整是人们能利用的那一部分自然资源,不能被利用的自然物即使在一般意义上称为自然资源,也不能成为法学视野中的自然资源。

3.有限性。有限性是自然资源的本质特性。法学意义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法律调整的自然资源的范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虽然总体上数量庞大,但是由于人类的认识和开发程度的限制,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同时,由于立法的目的和法律调整范围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必须由法律调整,如阳光、空气等在现阶段就不需法律的调整。第二,法律只调整现阶段有限或即将稀缺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在古代,由于人口和水的矛盾不突出,水被视为用之不尽,取之不绝的物品,因此不需用法律调整。随着现代人口、环境矛盾的突出,水资源成为法律调整的对象。

4.整体性。整体性又叫系统性,是指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触动其中一个要素,可能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到整个自然资源系统的变化。传统法律对自然资源的规定范围不同,特别是把自然资源从所属的生态系统中剥离出来,作为一个孤立的事物看待,法律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自然资源资源的整体性要求在立法、执法、司法的过程中,注意协调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平衡,特别注意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发挥。

5.法益性。①自然资源的法益性,是指可以在自然资源上设定权利、享受利益。自然资源并不只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自然资源的法益远比普通权利广泛,甚至于没有直接支配该自然资源的主体也可以享受利益,比如,一片森林,森林的所有者、使用者可以享用(主要为经济利益),其他人也可以享受到森林提供的新鲜空气、清洁水源、美丽景观等。因此,法益性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特性之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法学学科中的自然资源是在传统自然资源概念上的精练与法律化,简单的说,法学学科中的自然资源就是一类物,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存在于自然界或处于自然状态,可由权利主体直接支配或享有特定法益的、具有相对稀缺性的天然形成或生成之物的总称。

法学学科中的自然资源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自然资源是自然生成物。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包括地球表面、土壤、矿藏、水、野生动植物等,都是自然生成物。自然资源与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的本质区别,正在于其天然性。第二,自然资源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即具有使用价值。如果某物不能满足人类需要,即使是天然形成,但也不能称为自然资源。如老鼠、蚊虫等。第三,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自然资源之所以能成为物权法律调整的对象,就是因为它的稀缺性。如果某种天然生成之物随处可得,取之不竭,就不可能成为物权法律的调整对象。如阳光、空气、风等,虽然是可满足人类的需要的天然生成物,但由于不具有稀缺性,不能成为法学意义之物。

当然,自然资源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或者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规模、种类和数量,都是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应指出,自然资源的范围与文化背景有关。自然物是否被看做自然资源,常取决于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例如佛教徒食素,这就决定了他们的“食物资源”的概念;又如非洲一些地区的人把烤蚱蜢看做美味佳肴,这在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

三、法学学科中自然资源外延的实证分析

所谓外延,是概念所指的类的组成。就法学意义上自然资源的外延来说,中国《物权法》第46条规定,“矿藏、水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第47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第48条“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第49条“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因此,中国法律中的自然资源的外延包括矿产、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动物和植物、土地、海洋等。

就法学意义上的矿产自然资源来说,包括属于一国或地区境内的一切探明和未探明的以天然状态下存在的矿物,它与非自然资源矿产的界限在于开采劳动行为。开采前属于自然资源,开采后属于自然资源产品。所谓自然资源产品是指单位或个人为了满足利用自然资源的需要而从自然资源中提取的,处于单位或个人实际控制和管理之下的自然物质。因此,开采后的矿产品即使在其他学科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也不属于法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的范围。

水资源即处于自然界一定载体范围内的淡水,具体包括地下水、江河水、湖泊水、水塘和水库中的水。其他水,如大江、大河上的水利设施和自来公司的供水,根据中国宪法的规定,似乎应该纳入水资源的范畴,但由于这类水包含了经过水利工程公司或自来水公司的取水、过滤、净化等一系列人类劳动。而且这类水也不是直接用于水利公司或自来水公司自用,而是通过市场销售给最终用水的单位和个人,从而成为用水单位和个人的私有物。如果把这类水归入自然资源范畴,就与自然资源的国家所有相抵触,有损法律的统一性[12]。

土地资源的外延比较宽泛,具体包括山岭、荒地、滩涂、林地、草原等。土地是万物的载体,在法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调整对象。土地作为自然资源而言,它与非自然资源土地的界限仍然在于人类的劳动范围。因此,处于天然状态下的山岭、荒地、滩涂、林地、草原属于自然资源,而经过人类精耕细作的耕地和大兴土木的建设用地不再属于自然资源。当然,非自然资源土地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自然资源土地,如耕地的荒芜、建设用地上房屋的拆除以回复天然状态等。

森林资源的外延中,主要争议在于人工林是否自然资源的范畴。本文认为,应该把人工林排除在自然资源范畴之外。主要理由如下:首先,人工林是利用人工育苗造林的方式建造的森林。从森林的初始状态,就已经包含了人类劳动。其次,人工林诞生的时间、地点,不是由自然界决定,而是人类决定的。第三,人工林的权属从它诞生那刻起,就属于造林的单位和个人,与森林资源国家所有权相冲突。但是,森林资源并不是只包括树木,还包括森林系统中的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它们一起构成了大森林资源的范畴。

相应地,动植物资源的显著特征在于动植物存在的天然性和权属的公有性。自然资源性动植物与人工养殖的动植物虽然物理生理结构完全一样,但人工养殖的动植物属于养殖者所有,因此,人工养殖的动植物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另外,天然状态下的动植物由于人的捕获、采集后属于捕获人、采集人所有,也不再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

生物质资源的特点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文化资本

abstract: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sregardedasthe“livingfossil"ofcultureandmemoryofanation.itistheoutcomeofcertainnaturalenvironmentincertainperiod.theparticularity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howsculturaldifference,whichisimportantculturalcapitaltoenhancethecompetitiveabilityofculturalindustry.

Keywords: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Culturalindustry;CulturalCapital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先民创造的极其丰富和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重要载体。他所包含的口传作品、民族语言、民间表演艺术、风俗礼仪、节庆、美术音乐及乐器和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等,无不凝聚着人类文化记忆的点点滴滴。这些文化记忆由于年代的久远、时事的变迁以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与其最初的形态已经相去甚远,我们今天所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趋于符号化了。换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活的记忆”,所呈现出的是各种文化符号的活态聚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符号可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品的符号价值的生产提供原材料,利用各类传统节日可以发展旅游业,各种民间戏曲可以进入演出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各种民间服饰中的民族元素可以进入纺织业,提升我国纺织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运作成为可能。但并非所有的文化符号都可以转化为符号价值,只有那些具有独特性,具有文化示差作用的文化符号才能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在人类历史中的不可复制性而呈现的独一无二性,使其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的文化资本。

一、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理论由布尔迪厄首先提出。布尔迪厄认为,社会领域是一个积累的世界,为了理解社会领域的积累性,必须引进资本的概念。布尔迪厄认为资本已经深化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经济资本,这种资本可以立即直接转换成金钱,这一转换过程是以私人产权的形式制度化的;第二种是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这种资本也能够转换成经济资本;第三种是社会资本,它由社会义务(“联系”)所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而这一转换过程是以某种高贵身份的形式被制度化的。由此可见,“经济资本”是所有其他资本类型的根源。布尔迪厄主张,一方面必须防止把其他资本形态统统简化为经济资本,进而忽视其他资本形态所产生的特殊功效,另一方面又必须注意到一个严酷的事实,这就是所有的资本形态最终都可以在经济学中被简化。“……正是通过这种简化,经济理论将交换的其他形式隐喻性地界定为非经济的(non-economic)交换,因而也就是超功利性(disinterested)的交换。这种经济理论之所以要改变某些资本的性质,并把它们定义为超功利性的,是因为通过改变性质,绝大多数的物质类型的资本(从严格意义上说是经济的资本类型),都可以表现出文化资本或社会资本的非物质形式;同样,非物质形式的资本(如文化资本)也可以表现出物质的形式。”[1]在布尔迪厄看来,文化资本的这种超功利性和非物质形式,是在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经济资本通过交换改变了本身的性质产生的。也因此,布尔迪厄有时候也用“象征资本”或“信息资本”来形容它。由于文化资本的传递和获取的社会条件比经济资本具有更多的伪装,因此文化资本预先就作为象征资本而起作用,即人们并不承认文化资本是一种资本,而只承认它是一种合法的能力,只认为它是一种能得到社会承认(也许是误认)的权威。[2]

布尔迪厄区分了文化资本的三种存在形态:一是以精神或肉体的持久的“性情”形式存在的具体形态;二是以文化产品方式存在的客观形态;三是通过外化的可观察得到的各种规范、资质体现的制度形态。实际上,布尔迪厄所说的三种文化资本形态大体上可以对应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力资本、文化产业和文化制度。

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强调了文化产品是客观化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统一。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文化资本借助经济资本得以转换成文化商品,而在进入流通环节之后,文化资本又通过接受者的文化消费再次转换成经济资本的收益。文化资本就是文化商品的一种资本形式。交换是文化资本得以转换生成的条件。文化资本是在进入流通环节、在可交换的基础上才能够成为一种资本的。在没有进入交换之前,文化资本往往只以资源的形式存在着。正是交换过程把文化资源资本化,成为可以在文化产品中积淀和传递的象征资本(或信息资本),并最终在交换之后获取资本的收益。就此意义而言,布尔迪厄说:“文化资本的象征性功效的最有力的原则,无疑存在于它的传递逻辑之中。”[3]

众所周知,交换或“传递”的前提是差异性的存在。正所谓“互通有无”,无论是交换,还是“传递”都要以差异性的存在为前提。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更是如此。作为符号消费的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同样是一种差异性消费,没有独特性,没有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独特的符号价值,文化产品就缺乏竞争力。不能进入交换领域,文化资源就不能转化为文化资本。所以,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在文化差异中提取可用的文化资本。在当前文化全球化文化同质化大行其道的语境下,我们更加应该重视文化产品的差异性,而非同一性。对此我们有过惨痛的教训。当冯小刚拍摄由好莱坞哥伦比亚公司投资的《大腕》时曾说:“需要做的是,减少影片中的地域性,使受众更广泛一些,不仅仅是中国的南北方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不同的语种。”[4]在把自己的影片推向国际时,冯小刚采取尽可能抹平文化的地域差异的策略,以更具同质化的形态去扩大文化认同的范围,结果遭遇惨败。究其失败的原因,梅特·希约特说得好:“只有当我们以自己的特色展现自己时,我们才可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企图径直接近符合国际口味的现存标准,至少在三个方面来看是失策的。首先,这样做会破坏对自我表现的真实性所做出的承诺,使获取国际认同的愿望南辕北辙;其次,如果我们根植于弱势文化,我们把握标准和达到标准的可能性便不会大;最后,要具有主流文化的影片制作技术,要使其摹仿能力让人拍手叫好,确是一件罕事。”[5]由此可见,差异性对于文化产品至关重要,事实上,我们也不乏由于成功地从文化差异中提取了文化资本而大获成功的文化产品,如《霸王别姬》、《洗澡》、《秋菊打官司》等,由于成功地将民族文化中独特的文化资源,京剧、方言和旧式澡堂等引入文化产品的生产,大大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此,我们可以并不夸张地说,差异性之于文化产品可以说能够点石成金,尤其是当我们的文化处于弱势地位时,这种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文化资本就更加重要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文化差异的文化资本

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出的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多样性,体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的文化形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创性,这就决定了其具有独特性和惟一性及其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消亡的命运,有的已经消失。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景象,但是,不可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又是不可避免的,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亡的现实更加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缺性。而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具有了经济价值的增值性,成为最能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文化资源,并具备了进入文化产业,成为文化资本的潜质。

文化产业究竟能够生产怎样的差异,这是一直以来困扰着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从迈克尔·波特提出“差异化”竞争战略后,企业家们莫不将其视为圭臬。但是,究竟实现什么样的差异化,各个企业理解的层次是不同的。起初,企业比较重视产品实用功能的差异,这表现为强调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然而,现在产品和服务变得越来越难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一方面,这种以实用功能为内容的差异的运作空间十分有限,人们所需要的实用功能并不复杂,过多的实用功能反而是一种浪费。另一方面,在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产品功能很难再成为人们购买行为的激励因素。而且,就技术层面而言,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并不占优势,如果只在技术层面争短长,无异于以吾之下肆对其上肆,所以,就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只有利用我们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我们的文化产品附加丰富的文化符号价值,才能使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开发还远远不够,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但有很多没有有效地开发、利用,包括民间手工业、民间戏曲、民间活动和传统节日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包括内隐性和外显性两个部分。比如民族服饰、特色建筑及生活方式等民俗文化及生活事项属于外显性部分,而民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则是内隐性的。它一般通过载体或文化氛围表现出来。高层次的民俗文化旅游是非常注重文化环境及文化氛围的营造,它不仅仅需要表征的民俗文化载体,而且还必须有一种能充分体现该文化的环境及氛围,即旅游者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民俗仿照景观在这方面是有其欠缺性的。我国历史悠久,民间文化的土壤丰厚肥沃,几乎祖国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至每座桥梁、每个街坊、每一种地方特产,都有着脍灸人口的美丽传说,这就使祖国山水、风物带有更浓郁的诗情画意、浪漫色彩,赋予旅游更多的文化内涵。正是这些大量的民俗传说、风物故事,强烈地吸引了游客,增加了旅游情趣。就旅游资源而言,要在保护文物资源的前途下,大力开发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开拓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以及红色旅游等等。就休闲产业而言,我们要开发工艺美术品、字画、珠宝以及花卉产业等。还有些公共文化设施包括科技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等,也要提高其文化价值。

但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项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前,首先要做的是对该资源进行立项研究,对开发的可行性、投入产品等都要有实质性的分析数据,要找到一个适当的“度”,过与不及都应尽量避免。而且,既然是一个产业化的过程,那么必然受到投资环境、人力资源、投资渠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建立一个相对科学的准入制度,相对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然后就是要突出特色,说到特色,有人常常想到的仅仅是外在形象,其实特色是一种文化的反映,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地方特色是地方文化的反映。较之外在的形象或形式,特色产品所具有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才是“特”之所在。而这恰恰是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的,有些地方人为建设民俗景点却不尊重原本民俗的基本习惯。如某地建设永宁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的房子,却舍弃了房中独具特色的象征女、男的中柱,而这种中柱不仅是家庭的象征,也是妇女颇受尊敬的标志。又如鄂伦春族的居民点,原本五、六个并排的“撮罗子”,变成了前后排列的现代格局,殊不知鄂伦春族房后有供神树,并排的“撮罗子”可以有效防止人们随便看到神,以示对萨满神灵的敬畏。还有的地方生搬硬套,搞所谓“标新立异”的“图腾柱”,柱上雕满西南民族的傩面具,看似民族风情浓郁,但却犯了相当严重的常识性错误。图腾柱本是北美东北部印第安人的信仰,在世界上并不普遍,中国有无图腾尚无定论,而且这种傩面具汇集的图腾柱既是对傩面具所代表的神灵的亵渎,也不是原本的图腾柱。这些凭主观想象,不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不但不能有效保护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还会对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极其重要,也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已经达成共识的,那就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应当遵循一定的“度”,达到某种“特”。而这种“度”与“特”都必须建立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严格遵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中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生态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征,偏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应遵循的真实原则、生态原则、人本原则、发展原则,就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害,从而危害到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而这是我们万万不愿看到的。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生物质资源的特点篇6

关键词:保定;城市文化资源;城市文化品牌;公众认知度

本文为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的公众认知度研究》(编号:201301064)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1月10日

一、城市文化资源与文化品牌

城市文化资源是人类在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表达了城市的独特性内涵。以资源的存在形态为依据,可以将文化资源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城市的历史文物、公共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城市居民的各类实践活动、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和文化场所等。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凯文・莱恩・凯勒在《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指出,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像产品和服务一样,可以成为品牌,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一些学者从城市角度出发认为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就是城市“特有资产”或者是蕴含城市独特个性及受众效用的城市名称和标记。根据卡瓦拉兹和阿什沃思的观点,从城市角度提炼的城市要素本身是不足以形成品牌的,因为品牌与顾客感知的价值和质量相关。他认为从顾客角度来看,品牌是顾客对价值和质量的感知,是联想和感觉的集合。威菲尔德也指出要定义城市文化品牌,必须考察城市的旅游者、市民、来访者。凯文・莱恩・凯勒认为成功的城市品牌要能够给公众以美好的印象和联想。

结合以上两种观点,本文认为城市文化品牌是指整合城市文化资源,在功能定位和公众认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能够识别城市,引起联想,带来附加价值的城市形象要素的组合。

城市文化资源是形成文化品牌的前提条件。城市文化资源决定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定位是建立文化品牌的关键,每一座城市在建设城市品牌时,都需要深入研究本地方的文化个性与特色,从而做出准确的定位。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个性特点,或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或是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文化,这些特点往往需要城市文化品牌来展现出来。

城市文化品牌开发需要城市文化资源的烘托。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均加大了高楼大厦、宽阔街道的建设,要想从城市的外在面貌区分城市的优劣越来越难。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在形象特征之外,真正给人们长久印象的还是建筑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文化才是识别城市特征的核心标识。

二、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实证调查

(一)城市视角下保定市文化资源现状分析。依据前文的概念界定,我们对保定市的城市文化资源调查并整理,结果如表1所示。依据文化的存在形态,结合保定市的具体情况,保定市文化资源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物质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以及红色抗战文化资源。(表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认为,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保定是文物大市,拥有67处部级物质文化遗产,1,6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点,8万余件馆藏文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保定市目前有20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顾客认知视角下的保定市文化资源认知度调查。保定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由于文化资源种类繁多,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缺少精神内核和文化主线,为了解保定市文化资源的公共认知度以及开发利用情况,课题小组在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分类的基础上,将被调查者分为调查区域内和调查区域外两个群体,同时开展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收集保定市市级以上(含市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文化资源项目、参考保定市的实际情况和其他相关研究文献中关于文化资源公众认知度研究的调查项目,完成了此次调查的初始问卷,问卷中包含保定市有代表性的21项部级、省级和市级的文化资源项目。主体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现居住地情况五个方面;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对保定城市文化资源的认知情况,涉及到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抗战文化遗产三个方面,具体包括著名的建筑和景点、古建筑、古遗址、特色文化资源(民俗、饮食、竞技)、红色景点共8小类,每一项遗产的认知程度分为“我听说过”、“我了解”和“我感兴趣”3种层次,同时还设有一道“你认为最能代表保定的文化形象”调查;第三部分为与“城市资源保护”相关的题项,包括文化资源的认知途径、文化资源的破坏因素、文化资源的保护途径及对政府保护的建议。

1、基本信息统计分析。课题小组在2013年11月1日展开调查,于同年12月底完成。此次调查面向社会各类群体,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26份,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男性181人,占样本总数的55.5%,女性145人,占样本总数的44.5%;保定市、河北省其他地市、京津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样本数量所占样本总数的比例分别是44.5%、36.2%、4.6%和14.7%;调查样本的年龄以18~25岁的青年居多,占总样本74.2%,其次分别是26~35岁的和36~55岁的中年人,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22.7%,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55岁以上的老年人相加占样本总量的3.1%;此次调查的职业类型中学生超过了样本总量的半数占63.8%,其次是商业/企业员工19.3%;其他类型(包括自由职业、农民、离退休人员、医生等多种职业类型)15%,教师和公务员也占据了一定比例1.9%。

2、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公众认知情况。在众多的文化资源项目中,公众对保定市区内及周边建筑和景点(包括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满城汉墓、大慈阁和清西陵)的认知程度最高,有78.8%的被调查者都听说过甚至熟悉;而保定特色曲艺(包括子位吹歌、徐水舞狮、冀中笙管乐、涿州十不闲、雄县古乐)的认知程度最低,有65.1%的被调查者完全没有听说过;其余类别的认知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著名古遗址(包括刘伶醉烧锅遗址、要庄遗址、燕下都遗址和定窑遗址)、特色竞技杂技(包括定州秧歌戏、清苑哈哈腔、保定老调、雄县鹰爪翻子拳和孙氏太极拳)、传统美食(包括槐茂酱菜、刘伶醉酒、驴肉火烧、直隶官菜系、白云章包子和糖人)、著名古建筑(包括药王庙、永济桥、万里长城-紫荆关、北岳庙和龙兴观道德经幢)、传统技艺(包括曲阳石雕、白沟泥塑、易水砚、定瓷传统烧制、万宝堂中医和安国药市)、著名的红色景点(包括冉庄地道战遗址、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狼牙山、白洋淀和城南庄革命纪念馆),认知程度依次为76%、72.7%、61%、54.3%、36.8%、35.8%。

在“你认为最能代表保定的文化形象”调查中,排名前5位的是:直隶总督署(68.4%)、驴肉火烧(62.88%)、狼牙山(59.51%)、白洋淀(56.75%)和古莲花池(48.47%)。与公众对保定市各类文化资源认知情况基本相同。(表2)

对于保定市市民对各项文化资源的认同程度都要略高于非保定市市民,但是非保定市民对清西陵的认同度要高于保定市民。在众多的物质文化资源项目中,公众对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的认知程度较高,而清西陵满城汉墓、保定军校认同程度较为一般,对大慈阁的认同程度偏低。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繁华地段,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等优势公众更为熟悉。其中,直隶总督署是我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省级衙署。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多位清末名人曾担任直隶总督,增添了直隶总督署的知名度。

保定市市民与非保定市市民对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整体不高。这与文化资源管理的力度、文化资源本身的开发程度以及当前曲艺整体不景气有密切关联。与其他非物质文化资源相比公众对保定老调的认同度较高。而其余除安国药市外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的认知度均不到10%,仅被极少数人认同。公众对雄县古乐和子位吹歌两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更是不到5%。

公众对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是白洋淀和狼牙山的认同度较高,且非保定市民对狼牙山和白洋淀的认同度要高于保定市民。白洋淀、狼牙山和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著名的红色旅游项目,早期拍摄的影视作品,如《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让这些文化项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荷花淀》、《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被收录于中小学课本,增加了公众对白洋淀、狼牙山的认同感。白洋淀与狼牙山也因其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而魅力倍增。

由于饮食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公众对保定市的饮食文化资源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从调查结果来看,公众对驴肉火烧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其他饮食文化资源,而且非保定市市民的认同度高于保定市市民,而槐茂酱菜与刘伶醉酒的认同程度一般,直隶官府菜系与白云章包子认同度偏低。驴肉火烧经过保定人民不断发展和推广已经成为保定悠久的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保定的驴肉火烧连锁店众多,并且已经将分店开到了周边城市,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了这一名吃,提升了非保定市的公众对它的认知度。而白云章包子由于宣传推广不足,目前还没有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直隶官府菜系是对古代直隶衙门官府制作的供直隶官僚阶层享用的菜肴流派的统称,其中的菜品大多属于饮食中的中高档产品,因此目前还没被大部分人接受。

3、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传播和保护现状。(表3)合适的传播途径是有效传播的前提。如表3所示,有超过76.4%的人是通过朋友或他人介绍的;其次由高到低分别是互联网、广播电视、课堂教学,使用的人分别占42.9%、29.4%和22.4%;而报纸杂志、户外媒体和活动传单则是较为次要的途径。于此,在城市文化资源传播过程中要做到:互联网是网络社会的传播利器,应通过建立各类文化、旅游网站和论坛,宣传保定的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通过媒体节目和广告宣传片,能推动保定城市文化品牌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快速传播。

在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文物破坏的主要因素有54.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追求利益,进行掠夺式开发造成的,其次是建造大量商业建筑和人造景观导致;对此76.7%的调查者认为保定市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市民参与保护的计划来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也有56.1%的调查者认为还应该举办各种相关活动来加强保护,除此之外将那些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古迹申请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等措施的呼声也较高;归其缘由来看,58.8%的人认为传统技艺或戏曲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年轻人不愿意继承和民众保护意识不强,其余不置可否。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保护重在一朝一夕,只有搭建好政府和民众的双向平台,共同努力,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才能够经流不息地传承下去。

三、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保定市拥有丰富的城市文化资源,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一些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公众认知度,若加以合理开发可以被打造成为具有保定特色的城市品牌。我们应注意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以保护为前提的,在此过程中,政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加强引导,实施必要的措施来改善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加强文化资源保护程度。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识。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规划。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城市文化资源。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公众认知度与保护现状调查结果,本文对保定市的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保定在城市文化方面的最佳品牌是直隶衙署文化。直隶总督署,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历史内涵,素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多位清末名人曾担任直隶总督,随着公众对李鸿章等人功过的认识更加客观,直隶总督署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们可以以浓缩中国近代荣辱史的百年直隶总督署为载体,总结以其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和旅游价值所综合得出的特色文化体系。同时,还可以与直隶官府菜系相结合,推广保定的特色饮食。

第二,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重点项目应该是保定老调。通过对保定非物质文化资源调查,发现保定老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老调作为保定特有的戏曲种类,是保定人民的艺术结晶。将保定老调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应当推动保定老调的市场化运作。探索保定老调与商业运作、旅游业的结合。与传统礼仪、节庆仪式相结合,与保定饮食文化、红色旅游相结合,将戏装、玩偶、脸谱等开发为纪念品出售,结合传统的文艺演出,将保定老调打造成知名品牌,并成立相关公司,组织跨地区展演。

第三,保定是一座带有深刻革命烙印的红色城市,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文化品牌的构建应该在充分调查、评价保定市红色旅游资源价值以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积极扶持和重点建造数个红色旅游精品,实现保定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大发展。可以重点建设狼牙山和白洋淀。

第四,保定饮食文化积淀丰厚,历史悠久,应该重点打造这一品牌。保定于2006年推出了第一批直隶官府菜,之后直隶官府菜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公众对其认同程度不高。而驴肉火烧由于更贴近公众生活获得了较高的认同度。目前,保定驴肉火烧这一饮食文化品牌已初具影响力,正在向周边城市辐射。但是仍然缺乏知名度较高的商业品牌,漕河驴肉,袁家、永茂、老驴头、好滋味等品牌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但规模都差不多,不能形成规模经营,集团化运作,有待进一步的整合。

主要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李乃和译.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

生物质资源的特点篇7

 

一、背景概述

生物资源作为战略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在《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名古屋议定书》生效在即,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惠益共享问题已成为我国急需应对的问题。中药资源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生物资源,不仅支撑着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是承载着延绵数千年的中国文化。

2013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超过6000亿元,但代价是许多宝贵的药材资源面临减少、枯竭甚至灭绝。资源过度采挖和野生生境破坏是野生中药资源面临的两大威胁。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城市化进程较快,野生药用资源生境破坏尤为严重。如何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机制是值得深入探索研究的课题。

泰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网密布,纵横交织。北部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呈向心状,由四周向低处集中,这里的湖泊分布较多,适合建立水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

二、技术目标

(一)编写制定水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名录;

(二)制定水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标准;

(三)制定水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及规范;

(四)建立水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保存库;

(五)构建水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遗传信息研究体系。

三、技术任务

(一)编写制定水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名录

1、组建水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研究组;

2、制定水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名录;

3、讨论确定水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名录;

(二)制定水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标准

1、以满足药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药用植物育种研究,遗传基础研究以及生物技术或生产实践对中药种质资源的需求为目标;

2、充分考虑水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的特点及生物物种的个性化特点制定种质资源收集整理标准。

(三)制定水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及规范

生物质资源的特点篇8

关键词:数字资源阅读;细胞培养;课程改革;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及其发展产生的生物制药、生物治疗、生物制品和生物采油等行业是近十年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专业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是在可控制和可重复的体外条件下培养细胞,使其维持细胞形态及功能。随着生物技术行业的迅猛发展,细胞培养技术对实用性和技能性的要求逐渐提高[1]。数字资源阅读是随着网络、阅读软件等数字载体出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新兴阅读设备的发展而派生出的一种与传统阅读不同的阅读方式。相较于以纸质媒介为载体的传统阅读,数字阅读具有信息量大、检索便捷、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成本低廉、携带方便的明显优势。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数字阅读的优势日趋明显起来,大大减少了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2]。根据生物技术行业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和综合技术的行业特点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和资源传播的方便性特点,结合生物专业一线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对细胞培养实验内容、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特别是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引入了数字资源阅读,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自我学习的效果,加深学生对职业和行业特点的了解。

1数字资源阅读在细胞培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1学生数字阅读情况分析

对2012级和2013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数字阅读情况和设备情况做了调查:手机拥有率100.0%;设备带数字阅读功能的占100.0%;电脑拥有率99.1%;经常使用数字终端阅读的占99.5%;阅读新闻综合类的占91.5%,阅读电子报刊和图书的占31.6%,阅读专业期刊图书的占5.1%;最常使用的阅读设备是手机的占87.4%,其次是电脑。这与艾瑞网2013年数字阅读报告中的阅读行为调查结果相符。手机以其携带方便、操作简易、可随时随地满足阅读需要的明显优势成为数字资料阅读中最为重要的数字终端形式。在对学生数字阅读内容的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具有数字阅读的习惯,一般集中在新闻资讯和小说类,偏重于娱乐性。电子图书和报刊,特别是专业图书和期刊,由于资源和更新时间的限制,阅读量远低于其他方面。

1.2教学手段与方法分析

根据细胞培养实验的特点设置项目教学,课前向学生交代项目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和工作过程。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去专业的网站进行数字资源阅读,收集与项目有关的、有价值的专业资料。课程开始前,教师介绍生物医药门户网站给学生,提供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期刊网站数字下载资源,方便学生查阅、收集专业资料。建立生物技术交流群,教师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去伪存精后当作教学资料上传至交流群,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等数字终端登录,在群内进行技术交流、经验分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及专业状况的掌握和了解。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学生专业能力、工作态度、协调沟通能力等几大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转变了评价体系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使评价更为客观。学生在评价中收获也很多,“评价是最好的学习”,通过自评和互评使学生更容易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和自己的不足之处。数字资源的共享性和广泛性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缺乏细化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数字资源阅读。作为教学管理者的教师,应该对数字资源进行管理和整合,营造优质的数字资源阅读环境。

1.3教学内容与数字阅读情况分析

以细胞培养实验课中原代细胞培养项目单元的4个项目内容为例进行分析。针对原代细胞培养项目,按照顺序我们设置了4个项目内容:实验用品清洗与准备、培养液配制及无菌处理、肝细胞的获取与分离、细胞生长状态观察。根据调查显示,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学生查阅和收集的资料从原来的教材丰富到专业网站的论坛、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及其他形式的数字资源上,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明显提高,特别是电子文本、期刊类和技术交流平台及网站等更为显著;而视频和图片类由于资源和来源的限制问题使用率没有明显提高。相较于数字资源,教材、图书和期刊等传统的纸质阅读媒介的使用率没有明显提高,这可能与学生的阅读习惯有关。学生学习倚重于教材,加上学生没有阅读专业期刊的习惯,很少涉猎专业期刊。虽然调查中纸质图书和期刊类利用率很高,但是主要集中在教材的使用上,期刊类特别是专业期刊的使用量小,对传统纸质阅读的使用率没有影响。数字资源的使用上,技术交流平台、网站的优势明显优于视频和图片,这可能与细胞培养的学科特点有一定关系。细胞培养技术虽然是比较基础的实验技术,但是细胞获取的手段与方法、培养的条件和方法、效果和评价涉及一些生物公司的专利,所以有效、详细的视频和图片资源相对较少。加之学生初次接触,缺乏对资源的甄别能力,这也是视频和图片的数字资源使用率低于其他两种类型资源的原因。

2数字资源应用后的心得与体会

(1)数字资源阅读虽然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无法取代教材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数字资源的片段化和不连续性是不可能完整系统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而且数字资源来源复杂、良莠不齐,需要进行大量筛选和修改,不能直接作为教学材料,只能作为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补充。教材的连续性和系统性适合深阅读和精读,使学生能更为清晰地掌握课程体系,所以教学内容载体还得依附于教材[3]。

(2)整合数字资源,搭建教学数字化平台,为数字化教学提供保障。学校应加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更专业的数字化阅读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依托网络资源,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库,搭建网络管理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学生可登录平台自助学习,教师可登录平台管理和更新教学资源[4-5]。

(3)资源共享,加强学科间联系,完善教学内容,构建生物技术课程体系。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免疫学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微生物技术也是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基本技术。这些技术虽然分属不同学科,但是共同属于生物领域范畴,一些实验手段和方式方法有相通性,可根据工作过程设计综合实验,打破学科教育的限制,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1]兰蓉.细胞培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蔡国用.数字出版物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3]何艳.经典阅读与数字阅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129-131.

[4]王华永.数字资源利用的教育创新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4(4):182.

生物质资源的特点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资源使用数量越来越巨大,不可再生资源面临着枯竭的情况,所以在各个行业内都在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了改变资源的使用情况,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使用技术,充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节省资源。

1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1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

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的控制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避免过多的消耗而造成对环境的影响,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1.1.1太阳能

太阳能是我国建筑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可在再生资源,不管是否开发、利用,它都在时时的消耗和再生,所以太阳能的使用是当前最广泛的,也是使用技术最好的。现在的居民楼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有些民用建筑中,还会使用太阳能收集器,为家里供应热水,也可以提供电能、热能,节省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有些农业生产基地,也会使用太阳能这种技术,为植物生长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更加优质的生活质量。

1.1.2风能

风能是这几年新型的节能资源,风是再生的,主要是用于大型的发电,不用燃料。我国的发电还是需要大量的煤炭来助燃供电,这对煤炭的消耗是巨大的,不符合现在的发展战略,所以对风能的利用技术也是越来越注重,开始在一些路灯上使用,以供照明。

1.2利用技术高效利用资源

1.2.1结合日照特点

居住环境是否舒适,光照是一项重要的依据,所以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好当地的日照特点来确定建筑物,充分利用日照的特点,提高建筑物位置的密度,减少建筑物的总占地面积,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省土地资源[1]。

1.2.2结合地形特点

在建设居住建筑物时,一定要结合地形的特点,顺势地形结构,降低建筑物对地形的破坏,保护当地的环境,保护植被,防止地表水土流失,危害建筑的稳定性和居住环境。对当地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改善,对气候是有利的。

1.2.3结合风流特点

现在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经济利益,建筑物之间的密度都是很小的。在考虑建筑物光照的情况下,也得考虑风的特点[2]。居住环境通风条件好,可以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为了拥有更好的通风条件,建筑在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通风能力。

1.2.4结合生态特点

现在人们对经济的追求,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但是生态环境的质量对于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建筑时,一定要科学、合理的结合当地的环境,来创建建筑,不管是建筑的内外部,还是建筑的设计、材料,都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物。

1.3加强对节能技术的应用

1.3.1墙体保温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技术的应用也是越来越成熟。现在墙体保温技术应用最广的是外墙外保温技术,它可以有效的保护墙体结构,同时创造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保温时间也是均衡的,而且减少对温度的流失。但是在构造外墙外保温技术时,一定要用节能、可再生、高效的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保温功能,降低经济成本。

1.3.2门窗节省技术

门窗的质量对于建筑物来说是重要的,但是它的耗能也是整个建筑物中最大的,为了降低门窗的耗能,增加建筑的质量,使用的材料一定是耗能低的材料,制作门窗后,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消耗。现在使用比较多的门窗是新型的钢门窗,是现在最新的,也是最好的门窗。

1.3.3屋面节能技术

屋面的材料也是需要有特殊特点的,符合人们的生活的条件。屋面的材料必须要有保温的能力、不吸水、成本低、使用方便、可再生资源制作等特点,这是人们屋面使用最好的材料,也是最节能的。屋面还要注意隔热的功能,如果可以绿化就更好。

2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民用建筑设计的注意事项

2.1建筑环境

在建设居住地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地形。有些人们生活的环境是有当地的小气候的,比如温度比较高又潮湿的地方,一般建筑物会是两层。下面一层是不能居住的,因为潮湿的缘故,人们会居住在二楼。还有些地方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房屋建设就会比较高,这样在夏季隔温比较好,但是对于冬天,保温性也是不错的,不够过冷的地方墙体也是比较厚的,这样也是利用保温的。所以在建设居住的地方时,一定要了解当地的环境,这样才能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2.2施工技术

可持续发展就是节约不可再生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以持续的发展。在建筑业中,可以提高对建筑的施工技术,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比如保温等情况,通过施工技术就可以达到,那就不会对资源造成消耗。也可以使用新型的节能的可再生的原材料,这样即可以建造出舒适的环境,有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顺应时代的发展。

2.3协调人、自然和建筑的关系

如何更好的在建筑行业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只能将人、自然、建筑三位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协调,创造美好的生态系统。如何协调这三位的关系,是建筑行业整体面对的难题。不过协调这三位的关系,最终的目前就是提供资源的利用率,节约可再生资源,摆脱对可再生资源的依赖,不再用后代的资源来满足现在的需求,而是为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建筑业中开始应用,顺应着时代的变化,提高对可再生资源生产技术,充分应用可再生资源,摆脱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节约资源,提高建筑技术,充分使用资源,改善生存的环境,创造优质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淑林.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2,38(18):22~23.

生物质资源的特点篇10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质地理条件复杂,形成了种类繁多、奇异独特甚至是世界上唯一的地质遗迹。包括各种岩溶、丹霞、火山、冰川、海岸、花岗岩奇峰等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典型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以及丰富多样的古生物化石等。在东北,黑龙江五大连池有“中国火山博物馆”之称,吉林长白山火山地貌景观,内蒙古克什克腾不仅有美丽的大草原,而且有神奇的地质地貌景观,美丽的湖泊河流和火山遗迹;在华北,发育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古生物化石产地,如天津蓟县的前寒武纪地质剖面,蓟北、辽西中生代热河动物群、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遗迹、山东山旺中新世化石群、二连的恐龙化石群,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还有著名的中岳嵩山,不仅文化遗产丰厚,而且在地质学上是世界上典型的前寒武纪构造运动和地层遗迹等;在西南,云南路南石林以千姿百态的岩溶峰林引人入胜,澄江动物群以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展现了寒武纪早期地球生命大爆发的过程,还有贵州织金溶洞,川西北龙门山的飞来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高大挺拔的喜马拉雅山等;在西北,有秦岭北麓的翠华山的山崩地貌奇观,秦岭地区的高山峡谷、独特的风蚀地貌和冰蚀地貌,雄伟的西岳华山,还有著名的矿产地如白云鄂博、甘肃白银、金川等;在东南,湖南张家界以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独娇天下,旅游胜地江西庐山有著名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广东仁化以奇特秀丽的丹霞地貌引人入胜,福建漳州有以“火山盆景”著称的滨海火山景观,福建和浙江独特的沿海海蚀地貌,还有大型矿产地紫金山、西华山等。这些不仅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它们在生物演化及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客观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地质遗迹的保护

1.1国际地质遗迹的保护概况

国际上对地质遗迹保护十分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地质遗产工作组,专门负责全球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视,其中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地质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领先,它们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国际上对地质遗迹保护的通行做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4月提出了创建世界地质公园计划,目标是每年建立20个,全球共创建500个,并建立全球地质遗迹保护网络体系。

1872年美国率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为了保护间歇性喷泉和美丽地质景观及生物多样性,并逐渐制定了利于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后又陆续建立起大峡谷,夏威夷火山、猛犸洞和大沼泽地等380处国家公园。随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建起了国家公园,如加拿大的阿尔波特恐龙国家公园、冰川国际和平公园等,日本的拜神山地和屋久岛国家公园,英国的吉安特考斯威国家公园,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印度的恒河三角洲,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等。现今,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1.2我国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比较丰富、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在世界自然宝库中享有盛名。我国十分重视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地质遗迹多是作为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中的一项保护内容。1987年,出台了《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的规定》,我国开始建立了第一批独立的地质自然保护区。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5年出台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2000年8月25日成立了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和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2000年10月,对全国18个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材料和单位的答辩进行了评审,最后同意石林、张家界、庐山等11个申报单位为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国土资源部又继续审定批准了第二批33个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7月29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2004年2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河南王屋山、四川九寨沟、浙江雁荡山等41处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至此,我国的国家地质公园已增至85处,分布在30个省(区、市)。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最多的省份是四川、河南、福建、安徽、云南、河北等。2005年6月开始申报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按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全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2001-2010)》,从2001-2010的10年时间里,我国将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310处,并力争使5至8处纳入世界地质遗产名录。目前我国已经有12处(全球世界地质公园总数33个)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门积极推进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职能逐步向基层延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地质遗迹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于2002年7月1日起实施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钟乳石资源条例》,广西国土资源部门积极与海关配合,查处了大批走私古生物化石及钟乳石案件。各省积极编写地质遗迹保护建设规划,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地质遗迹保护。一些省还开展了地质遗迹调查和评价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部级、省级、县(市)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426个,其中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和形迹46处、古生物化石36处、地质地貌景观344处。近年来,保护区及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主要有如下保护形式:(1)国家地质公园。它是指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珍奇或秀丽景观特征的自然保护区。这些特征是该地区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形成过程的典型代表;(2)独立的地质遗迹保护区;(3)含地质内容的自然保护区;(4)国家风景名胜区中的地质遗迹;(5)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地质遗迹;(6)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猿和古人类遗迹;(7)矿山公园。矿山公园是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等特定空间地域。今年6月,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开始申报并建立。

1.3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国民的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比较模糊,致使许多有价值的地质遗迹被人为地破坏,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是:一是地质遗迹保护法规不健全,现有法规执法力度不够,滥采滥挖,甚至到保护区内非法采集生物化石进行非法买卖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地质遗迹保护经费严重不足,有效的保护设施和保护工程不能及时上马,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遗迹破坏仍然很严重;三是对地质遗迹保护认识程度不够,重开发轻保护,造成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内地质遗迹不断破坏;四是地质遗迹资源的基本状况不清,缺乏系统、完整、翔实的基础资料;五是地质遗迹保护区数量过少,许多有价值的地质遗迹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六是相关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责不到位,管理权属不明确,管理涉及林业、旅游、文物、卫生、海洋等多个部门,出现政出多门和相互推诿现象;七是宣传力度不够。

1.4地质遗迹保护对策和措施

(1)开展全国地质遗迹调查和评估。摸清家底,建立资料档案和地质遗迹数据库,统筹规划,实行合理分级保护。

(2)加强各级领导对地质遗迹保护的责任,明确各部门管理权属。必须明确各级领导的责任。其次,理顺各级各层次间的领导体制以及明确其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职能。

(3)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法规。结合地质遗迹发育的特点深入探讨、拟定法律法规。力求做到依法行政管理,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对于新出现的问题,拟定新的法规及有关新的管理规定。进行包括地质遗迹保护在内的地质环境综合评价,遏制重要地质遗迹的破坏。

(4)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地质遗迹保护资金,国家和地方重要地质保护纳入国家与当地财政计划。建立示范保护区,带动其他保护区的建设。积极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资进行地质遗迹保护。

(5)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并把我国的独特的地质遗迹和有关的管理经验推向国际。

(6)大力开展地质遗迹科普宣传工作。由于地质遗迹保护的公益性,应广泛开展地质遗迹保护的宣传。在宣传工作中加强地质遗迹知识的科学普及,提高全体公民自觉保护地质遗迹的意识。

(7)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监督,加大古生物化石出入境的管理。

(8)加快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设。许多地质公园不仅是地质遗迹研究基地,地质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广大旅游者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地质遗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并不排斥对其的合理开发利用,目前,我国境内的一些地质遗迹资源区,由于成功地执行了保护与利用、学术与科研、旅游与开发一体化的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从而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要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只有保护好地质遗迹才能为旅游活动提供基础和前提,地质遗迹一旦遭到破坏就失去了作为旅游资源的条件。我国的地质遗迹,有很多都是部级乃至世界级的,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还涉及到开发后的环境、社会、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应先予以保护而后逐步开发,始终把保护放在首位。

开发是目的,不开发资源,社会经济就无从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地质遗迹资源必须通过开发利用,才能招揽游客,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也才能具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以体现,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导,是促进旅游资源价值充分体现的手段。地质遗迹保护是需要投入资金的,有的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中央财政是一种负担,资金不足导致保护工作难以有效进行。将地质遗迹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既发展了地方经济,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同时,开发地质遗迹资源促进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收入的一部分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地质公园,用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改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有助于地质遗迹的保护。

(2)地质遗迹资源开发,要实行总体规划。在开发之前,要制定科学的地质遗迹开发利用方案,以防止出现公园建设城市化的倾向,防止生态系统固有的自然性和优美性遭受破坏;在开发利用阶段,监管部门要开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破坏地质遗迹的行为,避免为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过度开发,造成资源、环境的破坏;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地质生态旅游的新概念,使人们对大自然充满尊重、热爱,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关注、重视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目前,我国许多地质遗迹区已经先行开发成旅游区、旅游景点或疗养基地等,对已经开辟成旅游区的地质遗迹区,应把旅游开发与遗迹保护合理地统筹规划,对未开发旅游点的保护区应考虑制订旅游开发规划。

(3)生态保护和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并举。随着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立,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会得到很大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恢复,进而可以形成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因此,在论证与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同时,应进行生物资源的调查及其开发利用规划。在建立保护区后,应使其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研究示范区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区。

(4)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要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地质遗迹是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和文化学术价值;自然遗迹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存在着巨大的旅游价值,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5)地质遗迹资源的旅游开发要科学普及到位。在游客中心、博物馆、展示厅、标本陈列室有标本和科研专著、科普读物、科普小册子、画册、照片、幻灯片、光盘、纪念品、工艺品展示与出售。这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公民的参与和保护地质遗迹的自觉性大有裨益。结合实地参观和光电或多媒体演示,使游人在欣赏游览的同时,获得不少地学知识。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科技咨询等活动是地质遗迹资源科技开发的重要内容。在缓冲区和试验区建立教学实习、实验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广泛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是充分发挥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