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36

环境设计研究篇1

改革开放以来,环境设计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然而,其目前在教学培养方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现有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简单,不能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也无益于设计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亟待寻找多样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第二,在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课程之间相互孤立,缺乏有机联系,如建筑史、世界现代设计史、建筑构造设计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寻都会使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再单薄,学生的设计作品也会日益丰富,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三,缺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课堂上以传授知识为主。静态的知识信息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反而成为束缚学生独立思考的枷锁,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设计方法简单落后。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环境设计专业更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实现设计强国的梦想。环境设计教学应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教学模式,用于专业设计教学实践。教师要参考国家教学改革课题成果,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研究适应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用于具体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环境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

二、研究性教学改革内容

研究性教学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总结经验,在研究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

1.确立研究性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模式,变简单的讲授和辅导教学模式为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课题研究汇报教学和课题研讨评点教学模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基础理论的讲授适当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探寻知识;在设计课题研究中,运用问题解决模式,引导学生针对课题大胆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分组讨论和陈述交流并重;最后,教师对课题研究要及时引导、点评,得出开放性、建设性的结论。

2.加强课程间的有机联系

在设计课程中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认识实践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在课题研究中综合运用。就环境设计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整合技术与艺术、涵盖科技与人文诸多领域的综合性、交叉性专业。因此,教师要协调多方面因素,在总的课题研究之下增加分支课题并进行专项研究,可以在不同的设计课程中有重点地研究相关的分支课题。如,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引入历史主义和乡土主义的研究,作为设计史课程之外对于风格样式的深入研究,并应用于设计项目;在办公空间设计中,可以对空间行为、生态建筑、办公室文化、企业文化甚至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各具个性的设计。

3.研究设计方法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向学生介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大师的设计理论,对于同样的设计课题、同样的灵感来源,由于其设计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所得出的设计方案将会千差万别,更具个性化。研究设计方法论有助于学生完善自身的设计语言,避免设计方案的东拼西凑,保证设计作品的原创性。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方案

在专业设计课的教学中,运用理论研究成果,将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运用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基础理论的讲授中适当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出一些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课后思考;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提出的问题以研究报告的方式在课堂上汇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第三阶段,提出本课程的专业设计项目,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兴趣特点和解决方案提出扩展课题研究,进行课堂展示,互相学习,提供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第四阶段,设计方案深入制作,研究并交流制作方法;第五阶段,汇报课程设计成果,教师对课题研究进行讲评、总结。在教学中,要改变观念,创设开放、宽松、互动的教学环境和气氛:学校方面,要加强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电子阅览室建设,增设更多具有特色的工作室,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场所、设备、技术等支持;教师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提升素质和能力,成为学者型、研究型、合作型教师;学生方面,要激发研究兴趣,转变角色,掌握设计研究能力。

四、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色

1.转换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

变简单的讲授和辅导教学模式为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课题研究汇报教学和课题研讨评点教学模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将讲授与对话交流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探寻相结合,学生陈述与教师讲评相结合。

2.变被动积累为研究性学习,掌握研究方法,解决设计问题

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变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被动学习、死记硬背为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对设计课题进行个性化研究。

3.解决设计原创性的问题

环境设计研究篇2

1.居住区的涵义更贴近于居住社区

城市规划中的居住区规划,原则上应该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分析。但实际过程及其最终成果上来看,物质规划一直在居住区规划中占有主核心位置。非物质层面的因素在大部分的居住区规划中较少被考虑其中,更多的关注到是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以及活动场所,而非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2.居住区环境

居住区环境主要是指在居住区范围内,住宅和商业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以及室外空间环境。其中,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物质构成要素,即建筑、水体、植物、道路、庭院、公共设施等实体要素;一种是精神构成要素,即环境历史、文脉、特色等。

3.居住区环境设计

居住区环境设计从广义上讲,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景观环境和人文景观环境两大类。通常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风景我们称之为自然景观环境。如四川的九寨沟和广西的桂林山水等;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为代表的体现其文化、历史、生活习惯、、审美等氛围的文化风景我们称之为人文景观环境,是以人文背景为主、有欣赏价值的人工景观。如北京的故宫、长城,南京的明孝陵等。居住区环境设计从狭义上讲,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对居住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一门以空间审美为主导、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与多门学科交叉、并受到诸如建筑学、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材料学、美学等学科影响的学科。

二、环境认知相关概念

每一个设计作品的出现都是设计师们思想的体现,但并不是每个成果都会被人们很好的吸收和使用,很多环境景观设计是没有发挥其本身功能的,这让人感到遗憾。环境认知:我们通常把人们识别和理解环境的方式称之为环境认知环,就是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人类的大脑用来判断,感觉器官从环境中受到刺激从而来评价环境,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证实因为人类的各项感受,才形成了我们景观设计的尺度,分别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动觉与热觉等。

(1)视觉据统计,大脑获取的信息有80%是来自视觉。视觉不仅可以感知客观事物的存在,还对于外界信息具有选择性,人眼看到的事物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视觉中枢后形成视觉,所以视觉感知会积极选择感兴趣的对象;补足性,把握全貌而进行简单推理;辨别性,具有区分对象的分辨能力。

(2)听觉听觉是第二个重要的感官,一般人仅利用听觉作为彼此说话、彼此联络和观察环境的手段。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不同层次的声音可以表达环境不同的性质,烘托独特的气氛。

(3)嗅觉在人对环境的感受中嗅觉有着很特别的代表性。不同的气味可以唤起人们对场所的记忆,可以作为对环境的识别。嗅觉是一种感官感受的知觉,在生活中带给人们情趣和变化的体验。

(4)触觉通过接触感知肌理和质感是体验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的质感,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感知和记忆。通常我们在设计中可以通过质感的变化来起到划分领域和控制行为的作用,如用相同的肌理和颜色明确连贯的行进路线,用不同铺地来区分不同功能的空间。例如草坪、汀步、砖石、沙地、水塘等,都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境感知。环境体验是多种感觉感受环境的集合,每个人通过的各自感知器官收集环境信息来控制空间距离,人们越靠近被感知的环境,就说明利用的感知器官更多,我们设计师的目的就是为了增进人与自然更好的互动。

三、居民行为活动与居住区环境

人是居住区环境的根本追求,是一切设计的最终服务对象,切实的利用了所处的空间环境,才能凸显其存在的价值。然而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居住区环境设计过程中没有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考虑进去,居住区环境中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得不到重视,使得现在的邻居之前很陌生;过度强调生态,而忽视了居住区的整体营造,使其缺乏居民的认同感。所以,居民的行为活动及其心理以创造满足居民需求的居住区环境认知是我们的重点研究方向。

1.居民的行为活动模式

居民的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扬.盖尔的论述,提出居住区户外环境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1)必要性活动必然发生的情况,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影响,不由自主的发起的活动,比如上下班、上学放学、出差、购物等日常生活行为,都是必要活动,每天都在发生着。

(2)自发性活动居民们选择的大部分户外运动都是自发性质的,它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会发生,例如散步、跑步、打球、晒太阳等,都是需要一定的户外条件才得以发生,对于正常的居住区规划来讲,这类活动是必须具备的,这也是最简单方便,实用率最高的户外活动方式。

(3)社会性活动这类活动带有一定的社交性,所谓社交就要求有其他人的参与进来,例如喝茶、下棋、听戏等各种公共类型活动,基于前两种活动至上不断发展而来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自然引发的社会性活动。

2.居民的行为习惯

(1)居住区中的行为模式多半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和倾向性,这些行为多半来自于人对直觉、下意识的反应或者通过后天学习的反应。当人们希望将自己置于一个相对私密,又有着良好视野可以去官场大的空间的地方,可以避开嘈杂的人群,纷乱的车道的地方,人们会选择停留在一些物体周围,包括墙壁、长廊、树木、立柱等地方,这样的位置,既有安全感,又具有有利视野。

(2)通常人在有明确的目的地或方向的情况下,如若没有障碍物,一般会选择走捷径,设计师在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时,多半会为了营造一定主题的氛围,选择绿篱、草坪甚至喷泉等景观因素来改变景观布局,所以当有大面积的景观带存在时,就要考虑居民的这一行为习惯,适当的设置小径方便居民的生活。

(3)在人们驻足下来休憩的时候,椅凳位置和方向的选择也是非常有讲究的,通过观察发现,面对有人群活动的位置在人们在休憩时会更受欢迎,像是广场舞、小区比赛活动,或者只是散步的人群。人们更多的喜欢选择这种视野开阔,能够获取到一定外界信息的位置,来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静态的互动。这种“人看人”的现象可以启发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将其考虑在内,为居民提供一定的有利空间。

四、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不同环境认知

每个年龄段都有其不同的行为特征,不同人群的环境认知能力也是设计师应该研究和考虑的因素。老年人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感知能力退化,肌肉骨骼老化,记忆读写能力、行走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以及适应能力都有所减弱。但老年人空闲时间非常多,所以对于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利用率相对增大,由于环境感知能力减弱,所以更需要强烈的安全感、归属感、邻里和谐等需求。儿童适应能力差,对外界的信息以及刺激容易有激烈的反应,极易外界的影响,在户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避免受伤。但儿童需要加强户外锻炼,促进生长发育,多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有好处。青年人由于平时的工作事业颇为繁忙,在居住区停留的时间并不多,他们会选择在下班后散散步,周六日做下户外锻炼,打球、跑步等;也有一些需要私密空前的恋爱情侣,设计中应为他们考虑到这些因素。居住区的环境设计要紧紧围绕居民的感受,根据各个阶段居民对居住区环境认知的要求,营造出更加舒适、安全、易于交流,与要求相适应的居住区外环境设计。舒适感来自于知觉下的行为体验,符合居民生活行为特征的景观、变化自然的景观、良好的行走路径、符合选择的设施布置等;安全感要依靠空间的围合性和氛围来体现,适当的包围、合理的空间层次、光线的自然投射等方面的严谨考虑都能够提高居民的安全归属感;交流感的获得要取决于交流场所的提供与营造,要创造符合交流场所的人的心理、年龄、行为的环境。

五、总结

环境设计研究篇3

关键词:情感;绿化;功能合理分区

1农村环境设计———内部氛围

1.1环境设计通过一定的组织、围合手段、对空间界面(室内外墙柱面、地面、顶棚、门窗等)进行艺术处理(形态、色彩、质地等),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的布置、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环境设计的内涵是很深层次的,而我们今天所探讨的却是环境设计中关于情感氛围的营造为中心,绿色带的分区以及突出农村地域独特珍贵的本质特征的小品设计以及合理功能分区。

1.2走进北方大部分的农村,首先是灰色水泥外墙带给人们内心冷淡以及缺乏感情温暖的第一印象,走进其内部,并未发现农村处于给大自然绿色植物距离最近所带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氛围,并且很难看到能代表其农村特色的小品景观所带给的喜悦和惊喜。这些是我们农村环境中最表面最真实的现象,这也是我们现农村环境设计最真实的现状。那么新农村环境中这几点的重视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根据问题的提出,我们在探索现农村环境设计中给予了方向。

2现农村环境设计中的重点

现农村环境设计中的设计的重点便是情感氛围的营造,色彩设计。通过农村的独特实际情况比如考虑到植被的运用比较便利,农田,绿化带以及建筑物(居住建筑)之间的协调以及色彩的搭配和不同村落主色调的主观差异变化给予人们的情感体验,以及不同特色小品设计给予人们的特殊体验的重新。居住空间,公共活动空间,景观小品空间以及耕作空间的环境功能设计给予明确合理的划分和具体环境设计是促进现农村走向新农村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关键作用。

3农村环境设计要素

3.1农村环境设计—整体色彩在整个农村环境设计中,设计一词需要根据现农村客观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及主观营造来呈现,那么色彩情感的运用就给农村整体披上了蕴含温暖美丽的情感体验。这种整体色调的设计在村落的环境设计之初要有明确的方向性,居民建筑不再是灰色的水泥墙而是色彩斑斓建筑在绿色花草的点缀下所给予人们的画面美,情感美,这种美不再是资本家的专属,而是每个村民都能够体验且具有特色大众美。怎样去协调色彩与农村现状是现农村环境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方向。

3.2农村环境设计—特色小品设计

既然是特色,那么就回到了设计本身,“回根”一词原来已久,怎样在农村环境设计中体现回根和设计,那么小品设计就越发显得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经济和村民收入已经很大发展的同时,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呈现城市化倾向,社区化,很多忽略了农村在历史给予他们的最宝贵和最特色的,最具代表的民族风情—特色小品设计便是解决这种现象的方案之一。情怀,同根这些当下流行的词语其实在某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后的精神生活,那么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这种需求的满足就成为了人们的硬性要求,那么根据我们在农村环境设计中对于小品设计充分发挥其不可缺少的设计元素的同时,把本地域的独特民族特点加以合理运用,是农村环境设计成为大众设计,人们的设计的重要体现,也是满足人们精神追求的重要满足方式。

3.3农村环境设计—功能分区

农村地域的功能合理分区是环境设计的基础的体现,一个美丽的乡村,它的每一块地域合理划分是呈现整体美,层次美和功能作用的重要方式。在环境设计中,居民区,公共活动区,小品景观区以及耕作区以及道路的合理设计相互协调,使之井然有序,层次分明是达到整体美感的基础,所以在农村的环境设计中把功能分区放在基础的同时加之小品设计以及居民区的整体色彩搭配的运用,给予新农村一个有情感有功能有内涵的美丽外衣,也是建设美丽乡村所要达到的首要条件。

4总结

环境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化的感受认识过程:个性离不开一般意义的、功能上的普遍性;现实性离不开历史上的延续性和发展上的未来性;诗性离不开实用性。环境设计的表现要尊重客观工作环境,准确且经济地应用设计语言。无论环境设计作品的个性有多强,只要是好的,必然是有条理、有秩序,与其文化和自然背景有着必然联系。让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前进,充分发挥农村自身优势的同时,让美丽乡村一词充分体现,为建设21世界新型乡村迈出重要道路。

参考文献:

[1]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环境艺术设计.[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大师系列讲座[J].城市环境设计,2011年Z2期.

环境设计研究篇4

在上世纪的70年代,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被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当中。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其实际原理是通过对所需要测量的环境数据的优劣来进行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也是目前环境质量指数(eQi)所使用的评价方法。比如:在进行环境测量工作中,如若环境污染与某种污染物的浓度直接相关时,当把p指代为某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分指数,就是该污染物在实际测量当中的数据,当p值越大,则表明该环境区域的污染越严重,反之亦然;如若环境污染与多种污染物的浓度直接相关时则需要基于单因子质量指数的理论上来计算出实际的综合指数,用来表示多种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当前,我国可以直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机构和组织主要是要持有相关的甲级评价证书的高等院校、研究院以及设计院等,基本要求配备可以必要测试和实验的实验室。由于高等院校以及研究院在科研方面、实验室质量方面都有着雄厚的实力,因此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研究以及相关技术均是处于我国这方面的发展前沿。比如:设计院掌握了大量、先进的少污染技术,并且在对工程开展可行性的分析、研究上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我国冶金部旗下的安全环保研究院就有全国规模最大、科学技术最为先进的电除尘模拟试验室。与此同时,也有少部分的设计研究院对环境方面的过程设计与评价工作存在轻视现象,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建设项目环保设计规定》来开展相关工作。并且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工作当中,并没有面向大众来征求建议或其他有效措施,因此,这些单位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不能够成为环境工程设计工作开展的依据。由于这类现象的存在,使得社会在对工厂进行改旧建新的环境工程设计上,始终不能够使用主体工艺,也避免不了把环境工程设计放在辅助地位。因此,切实可行的环境影响评价要基于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探索出更为有效、涉及面更为广泛的环境对策,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污染物的治理。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以及基本设施建设的需求,对我国相关企业、工厂等都实行了改旧建新或者是拓建工程,由于当时施工技术的不成熟以及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导致环境保护的遗留问题多多。为了更好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设计以及可行性分析这三者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合理的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环境工程设计

环境工程设计,不仅具备工程设计的一般属性,而且还是具备属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具体内容为:

2.1环境科研结果的实际表现形式、实际应用以及转化为生产力是要通过环境工程设计得到反映。只有通过环境工程设计这一载体,环境科研成果才能够真正地转化为生产力。

2.2由于环境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是“环境”,表明其主要的效益是倾向于社会效益这一方面,而不能够对其单纯地用经济效益的相关衡量方式来对环境工程设计进行衡量。2.3不管是进行新近进行的工程,还是改旧拓建工程,所需要的环境工程的投资费用都是比较高的。比如攀枝花的提钒炼例厂,由于其需要对原料主厂房布袋进行一个除尘工作,因此初步预算大概1500万元人民币。在对老厂进行改旧拓建工程时,环境工程设计的前提是要在不影响当前的正常生产工作,以及不能够对工厂的主体建筑造成损害。所以,环境工程设计的实际实施还是存在着较高风险。

2.4我国环境科学这一学科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发展时间较为短暂,使得规范的、科学的、系统的环境工程设计没有得到完善的建设。这就要求在开展环境工程设计工作前要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都要做到周密地考量,尽可能地提高该工程设计的安全系数。确保该工程能够实现可持续运行。

2.5在开展环境工程设计的工作中,每一环节都应该要严格遵从设计规范。

2.6要将环境工程设计的辅助工程的地位向主体工程的地位转化,在现代工程的开展过程中,环境工程设计需要专业性和专业配套的设施,这就要求在开展环境工程设计中,需要各相关专业人员的分工合作与配合。

2.7在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大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的大中型企业都存在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因此企业在开展环境工程设计工作中也不太乐观,而在建的环保工程常常会因为资金链短缺被搁置或者是压缩。这就要求在开展环境工程设计工作中,要充分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的治理方案。

3结语

环境设计研究篇5

艺术学于2011年由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在对高等院校进行的调整中从原来的文科门类中独立出来,并将其作为第13个学科门类。在《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目录》里,将原环境艺术设计归类于艺术学院设计专业中,并更名为环境设计。现如今,像清华大学学术学院这样依托美术设计而开设的环境设计专业,和依托建筑学专业而开设的环境设计专业,与依托园林专业而开设的环境设计专业,是我国不同高校中环境设计专业依托的主要三门学科。虽然他们依托于不同的学科基础,但是由于研究方向大体相同,主要表现在家具布局,陈列设计等为主要的室内环境设计,和以园林、建筑、雕塑为主的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伴随着研究的重点由室内转向室外,很多高校把环境设计细分为室内设计和外部景观设计的两个方向。而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方向的研究重点内容也改为建筑景观系统和城市空间视觉形象组合的设计。

二、城市微观环境设计的发展前景

1、城市微观环境设计的广泛应用

城市环境的功能范围相对比较复杂,从空间形态的角度出发,城市环境的层次可划分为三部分,即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城市的微观层次相对于其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而言,更具有简单化结构功能、小范围化空间、固定化用户和高频率使用优势,而成为城市结构中的节点空间。另一方面,城市微观环境的研究范畴涵盖了户外休憩空间、城市小型开放空间和建筑附近绿地空间等。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化膨胀,城市人均休闲空间就随之缩小,而受到城市环境维护以及园林绿化费用不足等影响,中国城市环境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城市微观环境是城市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项重要做成部分,而其建设问题目前已经受到全球的高度重视。为此,我国的城市微观环境设计要基于城市文化脉络,不能流于表面设计形式。目前,我国微观环境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用户的行为心理不够重视,无视场所现象相对较严重,致使该设计将制约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步伐。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微观环境还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的预见此应用前景,相关部门更要重视对城市微观环境设计的研究工作。

2、对城市微观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提高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城市微观环境专业人才提出了质量与数量的更高需求。为了给居民提供更理想的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方向将趋向于更好协调人们在城市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但是,就我国的目前情况来看,环境设计专业并没有将城市微观环境设计作为重要学科,这也是导致城市微观环境设计人才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

三、未来的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方向

1、趋向于小尺度空间的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从室内设计演化而来,由于我国对室内环境设计进行长期的实践与研究,使环境设计专业能够更好的把握小尺度空间的设计。目前,城市微观环境设计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均属于微观空间尺度范畴。纵观近年来我国的各项景观设计大赛,其中以城市微观环境设计选题获胜的环境设计专业作品居多。因此,环境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研究将更趋向于城市微观环境等小尺度空间的研究。

2、环境设计学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有机结合

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变化都深受城市微观环境影响。因此,城市的微观环境设计要切合城市中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心里趋向进行有目的的设计,从而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理想的室外环境。为了实现微观环境设计效益最大化,环境设计的研究对人们心里影响尤为重要。此外,环境行为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作为室内设计的基础专业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同时,这两门学科在环境设计学景方向中有了广泛的运用。因此,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通过对美术学的多年的研究,已经总结出了人类与城市微观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具备了基础的设计城市微观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城市微观环境设计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因此,城市微观设计具有较高的景观艺术价值,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视觉形象感受,而未来的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方向将更趋向于具有深厚艺术基础的城市微观环境设计。

四、结语

环境设计研究篇6

关键词:城市环境;设计理念;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97-01

一、中国当代城市环境的现状与认知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的现状分别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矛盾上:

一是发展与设计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民用与商业建筑飞速发展,却忽略了建筑体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设计,导致建筑群体本身与周围生态、人文环境的不协调,造成城市人居环境的日益恶化;同时,许多城市盲目建设“形象工程”,大兴城市公共艺术,在追求艺术趣味的同时缺乏对人文历史的传承、公众参与的研究,反而影响到了城市的形象定位。

二是现代文化同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现代城市中,古老而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建筑正逐渐消失,剩下清一色的西化建筑,从材料到装修,从整体到细节,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特色的内容少之又少。加上大量模仿、克隆的“作品”,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都造成了视觉上的污染,包括豆腐渣工程的频频现身等等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都成为了城市环境中的败笔,甚至使整个城市丧失了生命的灵性。

二、城市环境设计理念的探求

(一)心理学角度上的设计理念探求:现代心理学有研究表明——制约情绪以及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环境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城市的环境设计不仅要能满足城市生活的基本功能需求,还应该能够满足城市居民追求积极心态的各项心理需求,城市的环境设计要考虑到环境的心理导向。

(二)传统文化角度上的设计理念探求: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犹如尚未深入挖掘的宝藏,例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道教“无为”的自然观,意在为人处事都要尊重自然,与自然相统一,不以主观臆断而为之;又如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堪舆学文化等等,都可以加以借鉴和深入研究。

(三)管理学角度上的设计理念探求:管理学与设计学相互学习借鉴更是设计理念创新的一大亮点。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管理学的范畴涉及面较为广泛,从广义上讲,城市环境的建设依附于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其中,管理部门的管理流程和设计师、规划师的设计流程之间的配合和监督如何做到合理化、科学化就成为设计理念中的创新环节。

三、城市环境设计方案的几点建议

(一)城市环境的功能性布局和定位应充分考虑宜居性的心理需求

宜居性的心理需求是指除了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使用功能以外,还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追求与享受。这就要求设计者和规划人员在城市环境设计的方案中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成果,加以深入研究和创新,使城市的环境设计方案不只停留在空间、体量、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表层上。设计人员要深入了解居民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需求,研究城市居民的各项行为特点,掌握认知和使用空间的科学规律,并在方案的制定中首先考虑城市居民的行为需要,其次考虑形式美的法则,进而进行环境空间的功能布局与设计。

(二)城市环境设计方案应考虑生态与人文系统的整体性

城市环境的设计方案应该着眼于整个城市环境的总体质量,重视开发项目间的有机整体联系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协调性。具体来说,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环境的情感表达,同时结合当地的生态系统,保留当地的人文特色和地域特色,将城市的环境作为有机整体来对待,从而进行方案的优化设计,以传承和创新为主,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城市宜居环境。

(三)城市环境设计方案应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转变

城市环境设计在强调视觉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生态效益。人与环境从来都是息息相关,唇亡齿寒,可以简单地说:城市的环境建设理念应融入“天人合一,道法天然”的生态自然观。这既是各级政府与环保部门今后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努力方向,同时也是时代赋予环境设计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四、结语

总之,城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作为一个实体的空间环境,她的命运很大程度取决于城市规划设计。如何解决城市环境设计中发展与设计、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革新与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设计理念,着重于提高城市宜居的环境质量,而不仅只是形式的美化和改善,仍需要我们设计师和规划人员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

环境设计研究篇7

【关键词】游戏化平行实境学习环境

2010年DiCe(Design、innovate、Communicate、entertain)峰会以来,游戏化开始流行起来,并逐渐向各个领域渗透。国际市场研究机构ambientinsight研究显示,2016年全球游戏化学习产品市场总额达26亿元。该机构将游戏化学习定义为通过“玩游戏”实现知识传递的方式,包括对抗、升级、奖惩等几个部分。这种学习模式往往和教育建构理论密切相连,主张通过体验式学习、发现性学习以及情境学习获取知识。近几年,游戏化不仅在商业管理、营销领域被广为应用,更引起教育领域的浓厚兴趣,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在探索游戏化的应用可能。但对游戏化设计方法,尤其在教育领域的设计方法的理论性梳理较为有限。本文拟从平行实境游戏化学习环境着手,探索游戏化教育教学设计的方法论。

一、游戏化、平行实境与学习环境

关于游戏化的定义,有各种版本,Deterding将游戏化定义为“在非游戏环境下,使用游戏化设计元素”,De-marcoe进一步定义游戏化为“在非游戏的情境下,使用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技术,吸引用户和解决问题”。

其中,Simoes将教育游戏化定义为,“在学习情境下,使用游戏元素”。Lapp认为在学习情境下游戏化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吸引他人、鼓励行为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将学习情境下的游戏化定义为“使用游戏元素吸引学生,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平行实境的前身,“另类现实游戏“(alternateRealityGame,简称aRG)是一种以现实世界为平台,具有交互性叙事结构,玩家借助多种媒介获取游戏剧情的多人互动游戏。设计者希望通过游戏来改变玩家的现实行为,并希望借助玩家的集体智慧帮助相关的决策者解决现实问题。而平行实境的侧重点在于通过平行实境理论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目标,对学生数据进行分析,为老师建立学生模型,在拓展知识中融合现有的课程大纲,以便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二、基于平行实境的游戏化学习环境

1.aRG游戏形态与学习环境的结合

在平行世界游戏(aRG)中,游戏世界不仅只在线上,现实中的某项活动也是游戏世界的一部分。游戏情节的推进不再只局限在电脑端,而是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获取,因此aRG游戏不需要传统电子游戏的存在,而仅需依托于畅通的线上、线下信息渠道。因此此类游戏有较强的可实现性,而且可根据推进情况灵活调整。周荣庭等人将aRG游戏形态描述为个体、团体、线上和线下活动四维度的组合,并以线上线下的互动结合为显著特征。该游戏形态描述与杨进中等人提出的“虚实融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有较高的重合度,因为虚实融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正处于以“个体、群体、虚拟情境、现实情境”为坐标指向的研究性学习环境分类框架的中心位置,其涵盖内容与aRG游戏形态的特征分布重叠。为此我们尝试构建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游戏化学习环境,以实现游戏环境与学习环境的高度匹配。

2.游戏化与学习环境的结合

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教育游戏(严肃游戏)逐渐成为学习环境的载体,众多学者开展了严肃游戏的实践和研究,并将游戏本身作为学习环境进行研究。在韩庆等人的研究中分析了游戏元素和学习环境元素的高度对应;宋敏珠等人的研究中,基于norman提出的有效学习环境七个必备条件和流体验、动机理论,提出了eFm教育游戏设计模型,并认为“教育游戏这样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包含许多有效学习环境的必备条件”但由于严肃游戏需要一定的完整性,开发难度和修改灵活性限制了教育游戏的广泛普及,而且由于游戏环境与现实环境间存在的知识迁移屏障以及游戏与教育间的平衡难度,使得真正效果显著的游戏学习环境也凤毛麟角。

“游戏化学习环境”有别与“游戏学习环境”,游戏学习环境是以游戏为主体,将学习隐藏在游戏中。而前者则是将游戏的元素应用到实体活动中,以实体学习活动为主体,通过游戏元素和游戏机制的引入增强学习体验,正如《游戏化革命》中的比喻,游戏化是蛋糕上的裱花;Deterding等人对游戏化的界定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理解游戏化学习环境的独特性。如图?,它通常并非构建一个完整的游戏,而仅仅是带有游戏有效元素的产品,从而使产品更具吸引力,并带来更活跃和积极的用户群体。而平行现实游戏(aRG)的概念框架的引入,使得游戏化更有布局,并与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现状有了完美的契合。

三、游戏体验设计和学习环境设计方法论

Hunicke等三位资深游戏设计师人提出的mDa游戏体验设计模型在游戏设计领域和学术领域都广受关注,mDa分别代表机制(mechanics)、动态(Dynamics)和审美(aesthetics),是一个体验导向的设计方法论。游戏者设计者设定m游戏机制(算法、规则、数据表现形式等),通过玩家的参与和机制的运行形成D游戏动态,再从动态中传递a审美给玩家。此处的审美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品的美感,而是玩家在于游戏系统交互时产生的感受,如情绪、思想等。虽然游戏化设计并非创设完整的游戏系统,但仍需要借鉴此游戏体验设计框架。

同样在教育领域,Qinyunwang提出了能有效整合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学习环境设计通用模型(简称pSt),基本元素包括教学法(pedagogy)、社交互动(Socialinteraction)、技术(technology)三方面,而这三方面实现的功能分别是:学习者与内容、学习者与人、学习者与界面的交互;基于此设计出的学习环境的有效性评价则基于其效用和用户可用性两方面。如果按照Hunicke等人的mDa来审视pSt,发现其结构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在进行游戏化学习环境设计时,学习与游戏两个设计维度有望实现更密切的融合。

四、平行实境游戏化学习环境设计流程

我们选用thomasLockwood提出的用户体验要素模型(theelementsofuserexperience)作为设计流程的参考,它将设计过程分为由抽象到具体逐层展开的五个层面,且每个层次内又包含功能导向和信息导向的双重设计维度。在本研究中,教师应用此方法进行游戏化学习环境的设计,并对设计元素进行了教育化改进,得出了表2所示的设计流程。可以发现,整个设计过程分为学习环境设计、游戏化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三大部分,各部分层层递进,将前文水波模型中的各层次元素逐一涵盖,设计过程思路清晰且内涵完整。

Step1:设定“能力素质模型”。分析群体需求,寻找教与学双方的平衡点,提出基于“知识”、“能力”、“素养”的三层次能力素质模型。

Step2:依据模型,设计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学习资源;在学习方式上设计与学习内容相辅相成的学习策略(如协作探究)、认知工具(如app)、协作方式等,促进有效学习;同时对于预期效果,评估方式做出简略设计;

Step3:借助游戏化设计理念,进行交互设计,即实现人与课程、人与人、人与游戏元素间互动的机制。学习共同体形成方式、学习支持系统的内容及呈现方式、学习方式等。

Step4:将前三步内容进行逻辑整合,确保各部分元素间、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的运行畅通:

Step5:可视化呈现,辅助平台的技术实现。使最终作品的风格统一,且具有用户友好性。

环境设计研究篇8

关键词:创意产业;设计创新;概念设计

中国的环境设计行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段东拼西凑和学习借鉴的艰难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素质设计师队伍的不断成长,曾经的粗放式发展,重复建设,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需求,以设计创新谋求发展之路成为当代设计界的主旋律。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环境下,环境设计从粗放式发展转变为向创新思维要效益,在设计与教学中,探讨环境设计的创新模式势在必行。

1创意产业背景下,创新产生价值

环境设计作为创意产业的一部分,设计师必须丢弃单调的功能主义设计观,逐渐认识到产品和服务包含象征性意义和非功能性价值。借用经济学家JosephaloisSchumpeter对于创新给出的概念:“创新”(innovation)是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在JosephaloisSchumpeter经济模型中,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所淘汰。同样,在环境设计领域中“创新”赋予环境空间前所未有的生趣和意境,发挥人们的想象力,承担起艺术“改变生活”的承诺,这种设计将是顺应时代的创新性设计,被大众所接受从而付诸实施,否则将被设计市场所淘汰。在创意产业语境下,产品的设计创新具有特殊性。一般意义上的设计创新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以新的设计理念为指导,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技成果,通过新颖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创造出全新的视觉形象,开发新的使用功能,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而在创意产业语境下,设计创新的重点在于产品的非实质性品质的创新。产品的价值(价格)更多依赖于它们无可测量的非实质性品质,而不是依赖其具有的有用性(使用价值),这些非实质性品质,如风格、新颖性、商标声誉、匮乏性或“独占度”——能授予产品一种与艺术匹配的地位[1]。其中产品的风格、新颖性以及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故事的发掘,正是设计师工作的重要内容。设计创新带来产品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益,同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创造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设计品质的优劣与市场受欢迎程度,关键在于创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满足了“基本需要”后,还有“爱、友情和归属感的需要”和“尊重需要”,社会现在还能继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逐渐增加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人们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设计创新就是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需要为目的。针对于产品的基本功能需求的设计,处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金字塔的底端,难以调动大众潜在的购买欲望。例如,作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用餐活动的餐厅,只注重饭菜品质就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是要想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甚至更高层次的需要,就要诗意地把握消费者的审美心理、社会文化心理,塑造新颖的餐厅空间情境,让顾客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增加顾客的认可度,这样才有可能带来高附加值,提升餐厅的经济效益。

2概念设计是设计创新的有效方法

从总的社会层面来说,设计创新是人类的财富之源,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设计师个体来说,创新是设计师的立身之本,是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设计创新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创新模式。在环境设计中,乃至于设计教学中,设计创新不是具体的知识,它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能力,记住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即可。我们必须去探求这样一套方法去应对设计项目——从客户需求出发,分析研究设计项目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概念设计正是这样一种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可组织、有目标的设计思维模式,它表现为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进化的思维过程。概念设计是从设计对象的众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提取出本质属性,用某种媒介手段概括起来,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2]。就环境设计而言,“概念设计”就是用视觉语言把我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就是我们从事物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概念或思想。这些概念和思想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点子、创意、想法,区别于其他领域,在室内设计中它们都要归结为视觉形态和空间语言。它们构成三维视觉形态,建构特定空间关系,形成市场价值,呼应人们高层次需求。

3概念设计的步骤

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清华美院设计的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就是一个运用概念设计思维模式进行设计创新的成功案例。世博会展馆不仅引领着各个时代的建筑思潮,而且在空间和技术的创造上也一定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空间观念和体验[3]。根据米兰世博会的场地和要求,经过综合分析,中国馆确立了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麦浪、田野、城市天际线等视觉形象的展现成为语言媒介的视觉形象转述,很好地体现了设计主题。最终用放样技术把田野和城市天际线相连,自然景观元素与群山型的建筑相呼应,呈现出一片壮阔的中国大地景观。同时,建筑外形提取了传统歇山式屋顶的造型元素,让中国馆打上深深的中国建筑文化烙印。在世博会的国际舞台上,其体现了中国气度,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在有效利用资源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从米兰中国馆的设计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概念设计做为一种设计创新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分三步走。

3.1概念的提出

概念设计的第一步是对事物作出一个既感性又理性的认识,一方面有对于场地空间的历史、现状、功能需求、技术参数的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在空间中那回眸一望、记忆中的一份感动、使用者的生活琐事等等感性的片断和灵感的闪现,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认识就是我们从事物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概念或思想。美国当代建筑大师斯蒂芬•霍尔在其著作《锚》中也就设计概念的提出讲到,一方面是理性思考的,即“从功能方面对场地的解析、远处的景观、日照的角度、交通的运行以及通道”;另一方面则是灵感、经验的,即“从场地的第一感觉中产生意念……赋予一个新的空间确切内涵。”概念设计的关键在于思想,对于室内设计而言,具有同样功能属性的空间不计其数,尽管现代主义大师们提出“功能决定形式”,但这些空间不可能以同样的面貌存在。不同的地点、不同人使用、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甚至一场、冬天的一缕阳光,抑或门前一棵柳树等不确定性因素,都为空间带来无数的可能性。设计者根据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对室内空间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空间定位,最终形成一个对该空间的独特认识,提炼出设计概念。

3.2.概念的转化

当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确定下来之后,对于空间的完整认识起初可能是以文字语言这样一种媒介表述出来,也可能是文字语言与影像相结合的,最终在环境空间中都需要转换成空间语言与图形语言。概念转化的关键在于设计概念是否能够全面透彻执行下去,设计想法能否有效表达出来并适用于环境空间。在这个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平时训练有素的空间组织能力,需要对图形语言的抽象与构成能力,需要建筑史与建筑理论知识,形成该设计项目的一整套系统造型组织模式语言,用这套模式语言统筹该环境空间设计的方方面面。从设计语言学的角度说,也就是形成一个特定的句法,把这些单个设计词汇组织起来,表达一定的语义,塑造其特有的空间意境。同样的词汇由于句法不同,可以有多种语义,这正是概念设计的创新本质,是我们能够产生新形式、新语言的关键。同样是设计灵感来源于山川的视觉形态,但设计的形式语言组织方式不同,譬如说句法运用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方式与运用立体构成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空间,肯定是大相径庭、各有特色的。

3.3概念的实施

概念设计可以让设计师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精神的世界,但要想概念设计结出硕果,那么就要在概念实施的过程中紧扣主题,始终以设计概念为中心,保持设计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在设计概念的框架下有了整体的视觉形象,让视觉形象统筹整个空间,这样就避免了设计中东拼西凑所造成的空间中各个界面形象的凌乱、不协调。概念设计要有可行性的材料和技术支持,如果现有技术不能完全支撑我们的创意,首先要想办法去解决。在弗兰克•盖里设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时候,其外墙曲面在技术上是个难题,但整个项目没有为此放弃,设计者不是修改设计方案而是请技术人员设计了相关的软件,用于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从而成就了这一解构主义的建筑杰作,也让我们看到了之后一系列巨大体量的曲面有机形态建筑。如果以当时的技术无论如何跨越不了现实与想像的鸿沟,也可以做一些技术上的替换和妥协。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以海面上的白色风帆作为设计概念,计划把屋顶设计成壳结构,但当时的技术和资金无法完成,最终妥协,用同样形状的混凝土结构代替,最大化保持了设计概念,为世界留下了童话般的建筑并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在信息化时代,强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让概念设计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为概念的表达和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为设计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4概念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简而言之,在基于概念设计的环境设计创新模式过程中,首先,设计师从理性分析和感性的灵感闪现中确立设计主题,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然后,用视觉语言替换文字语言,对视觉图像和空间进行处理,形成独特的环境空间视觉语言;最终,与现有的材料技术进行整合,把概念转换为物质实体,完成现实环境空间建构。总之,概念设计模式在设计创新过程中思路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如能在设计实践和教学中适当加以运用,可发挥较好的效果,大大提高设计者的设计竞争力。

作者:王莹单位:大连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英贾斯汀•奥康诺著,王斌,张良丛译.艺术与创意产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50.

环境设计研究篇9

关键词:康复社区;环境;心理;需求;人性化

0引言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以及当今中国家庭特殊的“421”模式,老年人口的增多以及养老负担的增大,使中老年人康复医疗社区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人们对于医疗康复社区的环境要求也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加强了对康复社区环境状况的关注,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能否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康复环境,能否制造出使患者心情得到有效放松的康复社区环境。另外,康复社区主要是针对因为疾病或某个身体部位受到损伤的患者,良好的康复社区内外环境设计也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活动。[1]

1社区基础研究

1.1相关理论概念简述

(1)h境行为学理论。其主要是分析人的行为和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并结合起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同时,还加强对人们行为的研究,从而对康复社区内外环境设计提出有效的指导建议。[2]人的行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一系列的影响,环境也能够对人的行为造成一定的改变。所以,对于医疗康复社区内外环境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动态的平衡,使得社区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心理以及行为上的需求,使得患者的个人状况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2)人体工程学理论。人机工程学主要是针对人、机、环境三者。为了创造出对于人和机更加和谐适宜的环境,要深入研究人、机、环境三者的整体关系。在康复社区室内环境设计时,要充分体现社区是为患者服务的理念,针对不同的患者使用,能够让患者从社区内外环境的设计中得到其自身生理、心理和环境与设施的和谐关系。

(3)医疗康复。医疗康复主要是指为了能够帮助不同程度的病、伤、残患者以专业的医学方案最大程度以及最高效地恢复的方法。

1.2康复社区内外环境要素

康复社区内外环境设计涉及的要素十分广泛,包括空间、环境等要素。其中,环境要素最为重要,社区内外环境要素包括了一系列的相关因素,康复社区中所有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营造出理想的康复社区内外环境。

1.3使用者心理

不同程度的患者意识和行为有所不同,人的意识、行为和环境存在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关系(如图1)。首先,人自身的需求和所处的特定环境影响其行为。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自身因素和其所处的环境,当然,环境对于人来说也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三者属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2社区室内环境设计

2.1康复社区室内环境的总体定位

患者整个康复过程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包括医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以及建筑室内设计等学科。对于康复社区来说,部门之间功能的整合能够有效地丰富空间环境,使社区室内外环境更利于患者康复,从而达到环境优化的目的。所以,为了使不同程度的患者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需要对康复社区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其主要包括社区中门诊部、住院部、诊疗室等功能分区的整合。

为了康复社区的无障碍体系能够得到充分的建设,要尽量做到统筹兼顾,保证各个细节设计得当。从构建康复中心完善的无障碍体系的设计角度来看,要将各个部门的规划更加方便康复患者的使用,强调空间的和谐性,要特别注重细节的设计,保证患者能够顺利得到康复治疗。[3]

2.2室内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1)生理与心理的内部空间设计。生理与心理的内部空间设计,是指满足患者精神方面的需求。当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不仅对生活中物质方面有所需求,对于个人空间、受尊敬等精神方面的需求逐渐强烈,不同程度的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的不同导致其个人生理与心理也有所不同。例如,可以使患者之间相互帮助,形成一个特有的小集体环境,使康复社区中患者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满足患者的需求。[4]

(2)内部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内部空间设计主要包括各种设施的布置和交通空间的设计。设施的布置设计主要是为了给不同的患者提供方便,康复社区中的各种设施与外部不同,为了方便不同患者使用,如将病房内的各种开关、按钮、桌子、把手等设置应该低于一般的高度。交通空间的布置主要有水平和垂直交通两种,水平主要指的是走廊、门厅等,走廊、门厅是水平交通的核心,可将其设计得容易制造出阳光、温馨的气氛,水平交通可以不必设置得太过宽阔,但适当的距离中间应当设置有休息处。垂直交通要尤其注意楼梯坡度不易过大。

社区内部环境的设计主要指的是室内装饰、色彩以及一些标识的设置。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可能出现行动不便的现象,所以墙面、地面等装饰最好采用防滑材料。室内色彩设计的主要作用是制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让患者有积极性和信心面对康复过程。标识的设置首先要遵循简洁、清晰便于理解的原则,要考虑到不同阶段、不同认知的人都能够理解,其次是标识的颜色,要注意与背景颜色区分。

3社区外部园区环境设计

社区的外部园区主要是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放松的环境,所以对外部园区进行设计时除了要注意功能性、美学性等原则之外,还要注意简洁和多样性的原则,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康复社区外部园区根据使用者的不同活动可划分为步行空间、休息空间及运动空间。大部分活动都是通过步行完成的,步行空间的设计与患者康复息息相关,要注意道路的设计。休息空间是为患者提供在园中休息的空间,周围应布置适当的植物、鲜花,最好能有流水,让室外充满生机和活力。运动空间设置较为复杂,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布置不同的健身器材。[5]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对康复社区的设计与建设,从而更好地帮助众多中老年人得到适当的照料。但我国康复社区内外环境设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成熟的体系还有较大差距,所以对于康复社区内外环境设计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杨亭玉.我国的社区老年康复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

[2]江二翠.城市社区康复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3]杨F.社区养老设施建筑空间的集成与利用[J].建筑技艺,2015(06):112-115.

环境设计研究篇10

当前环境设计教学的现状是各个大学之间区别不大,表现在缺少实践教学的特色,引进新技术辅以教学,能够从根源上改善当前的现状,这也成为当前一线教师重点研究的方向和课题。增强现实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但与当代设备相仿的第一个原型机是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伊万•萨瑟兰(ivanSutherland)发明的头戴式显示器。1968年,作为哈弗大学电气工程副教授的萨瑟兰发明了名为“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头戴式显示设备。整套系统将显示设备放置在用户头顶的天花板,并通过连接杆和头戴设备相连,能够将简单线框图转换为3D效果的图像;从2014年增强现实技术(aR)技术的兴起,微软公司于2015年1月22日的HoloLens全息眼镜,引入到中国后进行实践应用表明,增强现实技术不仅是一个演示载体,它还是一种设计工具。它以视觉方式反映了设计师的思想,例如房屋装修前,设计师首先对房屋结构做仔细测量,根据客户所要风格进行构思,还需要使用CaD设计图纸对空间进行量化,当然这些专业的图纸只有专业人士能读懂,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把设计师的构思转换能够让客户看见的虚拟物体和现实环境结合后的场景,使之前只能借助传统的3DmaX设计模式提升至即看即感受的数字化空间视觉效果,有效的提高了设计和规划的质量与效率。运用增强现实技术,设计师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思去设计真实的空间,并且可以随意改变空间中的观察位置,去查看设计的效果,直到满意为止,节约设计成本和设计时间。国内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环境设计教学实施现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引入该技术辅以教学,由于aR设备昂贵,国内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引入该技术。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aR技术引入课程范围界定

选用aR技术教学法的目的是系统有效地将枯燥难懂的理论转化成直观的范例展示给学生,并将学生在实践项目主体地位发挥到最大,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此时,教师在对项目的种类和难易程度的选择,以及实际项目与理论研究方向的契合度,成为aR技术使用的关键问题。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教师队伍的组成和研究方向以及学院的教学资源综合考虑。

2.aR技术中软硬件的衔接

初始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aR硬件设备与虚拟模型之间的连接,也就是说开发一种或者引入一种可以将3D软件做出来的虚拟的模型转化为可以让aR硬件设备使用的转换插件;这一插件可以是aR设备商提供,也可以是自行开发的插件,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外聘一到两名与此相关的程序员或者是委托程序编写公司进行编写。插件的使用需要相关课程的一名任课教师进行学习,由这名教师把插件和aR设备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其他相关教师。

三、方案的实施

1.建立增强现实技术工作室

环境设计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可分为:大一开设环境设计理论基础课程,大二开设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大三开设环境设计专业方向课程,大四进入实习阶段与毕业设计阶段。虽然课程设置与理论知识的强调非常系统与全面,但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这一点不可否认,即使有实践教学项目也多是采用项目模拟来完成教学,很多实践没有得到落实而流于形式。环境设计人才培的养目标应实施的立足点是在课程实践体系建立之上,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得重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实践体系,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践环节课时,设立增强现实技术环境设计工作室。试验室的设立应根据环境设计专业方向与就业点设置,如室内项目工作室,景观项目工作室,陈设工作室,装饰材料工作室等。各工作室要聘请增强现实技术专家与本专业教师一起承担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以校外实践基地企业的实际项目实践为主。

2.建设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化表现课程

区别于传统的数字化表现方式,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环境设计更增加了所表达的实际信息。不同环境设计项目的实际情况多有不同,但实际的信息有着更多的关联性,让学生能够更多思考与实际设计相关的问题。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环境设计在计算机和辅助设备快速运算的信息表现下,将会使学生更便捷和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运算的直观互动与快速表达,使增强现实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数字化表现设计方式,让数字化表现辅助设计更好地为学生创新服务。在传统环境设计教学时,无法实时观看设计在空间实施的情况。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开发出来的空间设计动态教学项目系统,可以在增强现实设备上实时显示设计,学生可以借助设备实时更改空间中的虚拟物品。空间虚拟物品可根据学生的设计理念实施标记,实时控制,及时适应空间设计的目标。

四、教学实践的意义

从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方法上讲,环境设计专业本身是需要大量的实践项目来作为教学范例支撑,但因为项目资源的地理位置和出行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经常带学生外出进行施工现场考察时不现实的,把增强现实技术(aR)技术引入到教学中,不仅能够解决以上的问题,还能够让学生更早的适应和进入市场,为迎接未来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沈宝楠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克,蒋建国,彭太乐.基于增强现实的人机物理交互仿真系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8(4).

[2]钟慧娟,刘肖琳,吴晓莉.增强现实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8(1).

[3]涂子琰,孙济洲.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和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