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54

畜牧兽医总结篇1

XX年年全区的兽医工作,在区委、区公所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畜牧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十一五"规划,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升畜牧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强化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为重点,推进规模经营、产业化调整,提高养殖效益为指导思想,稳步发展肉牛养殖生产,重点发展牛干巴加工业,努力打造穆斯林特色肉牛产业,使畜牧业成为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产业。一年来,通过全区各部门及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区畜牧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市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现将我区XX年年畜牧兽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XX年年的主要工作

(一)圆满完成全年畜牧生产的各项指标。

(二)狠抓动物防疫工作,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3、加强防疫知识培训,提高综合防治水平。

加强规模养殖专业户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举办规模养禽大户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识培训班,规模肉牛养殖大户防疫技术培训班,传授防疫、消毒、饲养等科学技术,提高大户综合防疫水平,并以此带动全乡的防疫工作的开展。

(三)突出抓好肉牛养殖,保证牛肉供给。

(四)牛干巴加工独具特色。

牛肉产品加工是延长产业链、转化增值的重点。随着沙甸肉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牛肉产量的增加,牛肉产品深加工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依靠,是肉牛业发展的动力。沙甸的牛肉产品加工历史悠久,干巴是回回民族生活的必须品,其加工更是具有民族特色。从1989年开始发展至今,沙甸已有好牛(即雷云)、干巴老二、莲花缘等三十多家牛肉加工厂,他们都建有加工车间、冷库、产品陈列室等,形成了一定规模化生产的流水线,具备了一定的加工能力。并且沙甸的牛肉产品加工已有近百年历史,具有浓郁的穆斯林风味和地区性(产品由大清真寺监制),已形成了固有的传统和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不断创新,产品已发展到牛肉干巴、油淋干巴、牛须丝、干巴丝、麻辣牛肉干、牛肉酱等十多个品种,主要销往省内各地和广州、深圳、北京、上海、香港等地,部份产品还走出国门,远销泰国、巴基斯坦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产品深受顾客的欢迎,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五)做好能繁母猪养殖补贴兑现工作。

今年猪肉价格上涨,党中央、国务院对能繁母猪养殖实行补贴政策,每头母猪补贴50元人民币,我区精心组织人员对全区的母猪养殖户进行调查、登记上报,对我区69户农户养殖的135头母猪进行了养殖补贴发放。共发放养殖补贴6750元。

以下是畜牧兽医年终工作总结第二部分内容,请继续浏览更多工作总结。

二、今年的工作经验总结

(一)领导重视,是畜牧业发展原动力。

区委、区公所及市畜牧局的主要领导重视,分管领导亲临视察指导畜牧兽医方面的工作,尤其对牛干巴加工厂的宣传、引导,肉牛养殖大户的兑现补助奖励,饲养管理和防疫灭病等各项工作都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和落实。

(二)、增加科技含量,向科学要效益。

1、肉牛育肥配套技术,主要采用"良种牛,拴系喂,补精料,青贮草,驱虫防疫"五项配套技术,搞高生产水平。

2、推广五化管理技术,即:"品种良种化,管理规范化,营养科学化,环境卫生化,防疫程序化"。

3、技术培训。畜牧科人员深入养殖户,走进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在全区举办畜牧养殖培训班2期,参加人数达100多人次。提高全体养殖户的整体素质。

4、肉牛冻精改良技术,在我区进行了推广并产生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三)疫病防治是畜牧业发展的保障

今年的畜禽疫病防治,畜牧科技人员走村入户,亲自操作,对全区的牛、生猪注射口蹄疫2次,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春秋各1次,禽流感疫苗春秋各1次,并及时地进行补针。防疫密度达到99%。杜绝了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三、存在问题

(一)畜牧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水平低,对市场和价格信息变化反应滞后,承担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二)动物疫情形势复杂,防疫压力大。

(三)养殖管理滞后,标准化生产制度不够健全。

(四)规模化养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趋严重。

(五)兽医站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

四、2009年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力争不出现重大疫情。

(二)积极加强政策引导,使肉牛养殖和牛干巴加工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三)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四)加强畜牧业新技术的推广。

畜牧兽医总结篇2

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

今年上半年,我局按照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整体部署,认真开展了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学习计划,我局掀起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高潮。抓学习、兴调研、促进工作,在学习调研阶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由局领导牵头开展对肉牛集转育肥规模养殖专题调研。并结合我县的肉牛发展现状,形成了专题的调研报告。同时加强个人理论,学习规定的书目,并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共撰写心得体会17篇。通过近半年的学习调研,查找突出问题,使得我局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转变工作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创我县畜牧工作新局面。

二、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届四次全会的工作部署,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认真解决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围绕局里工作重点,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结合本部门实际,成立了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并制定《*县畜牧兽医局贯彻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通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强化党支部的建设以及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增强和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锤炼了一支守纪律、干实事、谋发展的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队伍,推动了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的各项工作,为振兴*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效益下滑

(一)畜禽存栏稳中有升,畜禽出栏和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截止6月30日,全县大牲畜存栏182861头,比上年同期增0.6%,占年计划18.2万头的100.47%;生猪存栏389168头,比上年同期增5.7%,占年计划44.5万头的87.45%;山羊存栏153*只,比上年同期增2.27%,占年计划1.52万头的100.7%;肉猪出栏132724头,比上年同期增4.5%,占年计划27万头的49.16%;肉牛出栏14420头,比上年同期增3.22%,占年计划2.8万头的51.5%;肉羊出栏2*1只,比上年同期增5.1%,占年计划0.55万头的37.65%;家禽出栏82*43只,比上年同期增1.3%,占年计划200万只的41.*%;肉类总产9091吨,比上年同期增3.3%,占年计划2.*47万吨的44.68%;禽蛋产量151吨,占年计划500吨的30.2%;奶类产量26.12吨,占年计划110吨的23.75%;实现畜牧业产值1154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3%,占年计划3.4亿元的33.97%。

(二)畜产品市场价格情况

1、生猪价格大幅下滑,效益面临盈亏关口。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波动频繁,肥猪、仔猪和猪肉价格全面下跌,前两者下跌幅度很大,后者下跌幅度相对较小。据6月30日调查,活猪价平均8元/公斤,同比下降1*%;仔猪均价8元/公斤,同比下降187.5%;猪肉均价12.5元/公斤,同比下降100%。近期,玉米、豆粕等大宗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了养殖利润新的下跌。在二季度,规模化养殖场出栏一头肥猪平均亏损10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要减少利润200元。老百姓自繁自养养猪户出栏1头猪(不算青饲料和人工费)可基本持平,若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亏损。

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猪肉消费总体下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导致我县外销生猪减少。二是生猪产量恢复性增长。在20*、20*年猪价过高上涨和国家政策大力激励的形势下,我县生猪生产稳定增长,能繁母猪数量大幅增加,商品猪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三是猪价周期性波动。生猪价格基本上遵循“3年左右一个小波动、10年左右一个大波动”的周期。我县生猪价格从20*年下半年开始小幅上涨,到20*年8-10月生猪价格创历史最高,最高达17元/公斤,20*年11月价格开始回落。目前猪价仍处于下降之中。

2、家禽价格基本稳定。鸡蛋出场均价在8.3元/公斤左右,同比基本持平。肉鸡均价16元/公斤左右,本地土鸡25元/公斤左右同比下降20%。

3、牛羊肉价格坚挺,养殖效益基本稳定。上半年,牛、羊肉平均销价分别为33元/公斤和38元/公斤,同比分别上升10%和8.6%。目前肉牛均价12元/公斤,活羊均价为24元/公斤。

(三)畜牧业生产形势预测及畜产品市场走势分析

随着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扶持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实施,农户依然有发展畜禽养殖业的积极性,后期全县畜牧业生产有望持续稳定地发展。

1、生猪市场周期性规律预示新一轮盈利周期在年末有望到来。2009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不容乐观,按20*年11月生猪市场开始下滑推测,下行期持续一年多后,预计在今年11、12月份生猪市场将逐步回暖,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

2、家禽后市可能出现转机。因国内市场消费群体大、政府拉动内需措施的激励,后期市场可能出现转机。

3、牛羊等畜产品市场继续稳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更加多元化和均衡化,牛肉、羊肉等畜产品在市民“菜蓝子”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下半年牛、羊肉的价格预测将继续稳定并略有上涨。

4、饲料原料价格回落使养殖成本降低。随着秋粮收割上市,农资、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将呈下降态势,为畜禽养殖节省成本、增加收入提供了良好条件。

四、畜牧兽医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落实生猪生产各项扶持政策

1、能繁母猪补贴:

20*年国家首次对能繁母猪实行补贴,每头补贴50元。20*年提高了补贴标准,每头补贴100元。20*年全县补贴能繁母猪43174头,应发放补贴资金431.74万元,惠及全县31711户养殖户。

2、能繁母猪保险:

2009年度全县承保能繁母猪42687头。2009年上半年能繁母猪死亡440头,支付死亡赔偿40.549万元。对鼓励能繁母猪饲养,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有效降低养殖能繁母猪的风险,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进展情况

*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20*年度项目根据普发改农经[20*]751号文件,普发改农经[20*]10号文件及澜发改字[20*]38号文件通知精神和澜发改字[20*]47号批复文件,通过邀标,于20*年9月10日正式开始施工建设,20*年度项目建设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上允猪场50万元,勐朗猪场50万元,目前20*年度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已通过县级的初验。20*年度项目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发改农经(20*)318]文件批复和普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普洱市农业局[普发改农经(20*)611]文件批复的精神,按照普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普洱市农业局《关于下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和生猪扩繁场建设项目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普发改农经(20*)547]的通知要求,于20*年12月28日开始施工。项目建设总投资50万元,其中远山猪场、益场、魏岩林猪场、石兆忠猪场、拉巴猪场各10万元。该项目已进入工程验收及工程扫尾阶段,预计7月上旬可组织县级验收。

(三)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根据《关于云南省20*年新增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云疫控[20*]28号文件精神,下达我县新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12个乡(镇),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每乡(镇)投资11.48万元,共计137.76万元。按文件的要求,该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突出重点,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整体推进,分乡镇实施的原则。做到建筑结构统一为砖混结构,功能主要包括化验室、办公室、疫苗储存室,符合规划、建设、消防、环保抗震等规定。新建乡镇已开始实施11个乡镇,新建面积为1530.9平方米,其中有三个乡已建设完工,其他乡镇土建工程部分基本完工,资金投入79.8万元,完成总投资的57.9%,预计10月底以前可以竣工验收。物资仪器设备已按项目规划发放到各乡镇。

(四)抓动物防疫及疫病防控,确保肉食品安全。

1、动物防疫。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切实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澜政办发[20*]273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二00九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澜政发[20*]156号),县畜牧兽医局下发了《*县2009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澜牧字[20*]48号等文件,把口蹄疫、禽流感、猪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鸡新城疫等常规动物疫病计划免疫、畜禽死亡率以及疫病监测任务等指标分解下达各乡镇。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业务部门按照省、市、县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共免疫牲畜口蹄疫621686头(只);其中牛178090头,免疫密度1*%;猪428931头,免疫密度100.1%;羊14665只,免疫密度1*%;完成禽流感免疫2193341羽,免疫密度1*%;完成免疫猪瘟439215头,免疫密度1*.5%;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344000头,免疫密度80.3%;完成鸡新城疫免疫2172124羽;免疫密度1*.4%;完成畜禽常规疫苗免疫猪肺疫39489头;仔猪伤寒21399头;牛出败84236头;牛气肿疽52695头;禽霍乱146222羽。

2、强化疫情监测。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全面开展疫情监测。加大规模养殖场等重点部位和场所的监测力度,全面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完成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349头份,其中牛头150、猪89头、羊110只。免疫合格为199头份,合格率为56.81%。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监测248羽,免疫合格173羽,合格为率为69.7%。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248羽,免疫合格138羽,合格率为55.64%。布鲁氏杆菌监测300份,全部阴性。牛羊蓝舌病监测61份,全部阴性。猪伪狂犬病监测80份,全部阴性。猪瘟病源学监测57头份,全部阴性。奶牛结核监测16头,全部阴性。

3、强化市场检疫和屠宰检疫,市场屠宰检疫面要求达到100%,确保上市畜产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同时加强上允、虎跳石两个动物检查站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进行查物验证消毒。上半年来全县开展屠宰检疫牛肉2284头,猪肉38931头,羊肉410只,检出病害肉49头。活畜禽检疫:牛5860头,猪42992头,禽91000只;产地检疫牛3230头,猪36193头,家禽31470只;出县境检疫牛5863头,猪11896头。屠宰场屠宰动物产地检疫证的持证率达100%。江桥、上允两个检查站1-6月止共检查车辆893辆,其中检查拉牛车辆66车630头,(无证返回9车157头);检查猪784车42329头,检查鸡43车4310只。有效地杜绝了动物疫病在我县的传播流行。动物执法方面: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无一起动物防疫监督“三乱”行为发生,无一起行政诉讼案件发生。

4、加强h1n1流感疫情防控。根据普洱市农业局《关于成立普洱市防控人感染猪流感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普洱市畜牧兽医局《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强猪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和《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做好防控a(h1n1)型流感疫情有关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县畜牧兽医局及时招开相关会议,对防控人感染猪流感工作作了布置和安排:一是及时成立以畜牧局局长为组长,疫控中心主任、监督所所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二是做好应急物质的贮备和建立防控猪流感应急预备队。三是及时招开防控工作会议,布置和安排工作,并制定出*县防控a(h1n1)型流感疫情工作方案下发。三是及时将情况通报到各乡镇,做好值班安排,迅速开展疫情排查和监控工作。经排查*县无疫情情况。

5、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肉食品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进一步确保我县肉食品安全,今年上半年我县开展了以确保肉食品安全为目标的专项整治行动。根据普牧[20*]90号《关于转发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县畜牧兽医局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人员和责任人,使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实效。一是积极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建立了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剂快速追查溯源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通过法律宣传、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规范养殖场养殖行为,建立养殖档案、加强畜产品产地、流通、屠宰环节监管等措施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二是积极开展了以“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为进一步做好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行动的各项工作,切实保障养殖产品安全,杜绝“瘦肉精”向反刍动物蔓延,我们周密部署,从源头上抓监管,加大对养殖户用药、用料的安全检查,对我县的养殖大户进行检查,检查违禁药品使用情况。重点检查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禁用兽药和苏丹红等化学物质行为,现场抽查药品仓库和饲料仓库是否有违禁药品和污染饲料,规范养殖户用药行为。检查养殖大户32户(次),监督检查中规模养殖户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疫苗注射率达100%。监督检查中没有发现使用违禁药品。同时在检查时加大宣传,告知广大养殖户关于人食用含有“瘦肉精”食品的危害,杜绝使用“瘦肉精”,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五)加强兽药、饲料的监督管理,确保兽用药品安全。

依照《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转发农业部办公厅蜂用兽药治理行动方案有关文件的通知》(云农办牧字[2009]85号)、农业部办公厅农办医[20*]48号文件和云农明传电字[2009]2号及《普洱市2009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方案》、普洱市畜牧兽医局普牧[2009]5号文件通知的要求,制订了《*县2009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方案》。积极开展了兽用麻黄碱注射液调查,2009年1月对*县城区和上允重点兽药经营市场和部分养殖场(户)进行调查。调查县城区、上允镇2个重点兽药经营市场,14户兽药经营户、5户规模养猪户、8户养鸡户。在检查中目前*市场上和使用环节没有发现兽用麻黄碱注射液的经营销售和使用,同时没有发现非法生产和经营事件。2009年4月至6月,对雪林乡、木戛乡、竹塘乡、拉巴乡、富东乡、文东乡、上允镇、竹塘乡等8个乡镇的兽药、饲料市场进行了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经营兽药、饲料和假冒伪劣、违禁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检查兽药经营户32户,饲料经营户56户,抽检兽药22个品种,饲料15个品种,牲畜尿液30头份,出动执法人员92人(次),车辆25辆(次),检查过程中,查处经营过期饲料经营户7户,处理过期饲料520公斤,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无证经营兽药3户,收缴兽药489袋,并下发了当场处罚决定书;查处经营假劣兽药4户,收缴假劣兽药238袋,并下发当场处罚决定书;没有发现经营、使用“瘦肉精”事件,也没有发现经营蜂用兽药的经营户。

(六)扎实推进畜牧业生产各项科技措施,以点带面抓好示范

1、品种改良。上半完成猪品种改良1.91万窝,其中猪人工受精1.42万窝;完成牛冻精改良配种416头,其中摩拉水牛冻精配种112头,产犊牛271头,其中产水牛犊68头。

2、加大青贮、氨化饲料推广力度。上半年加工青贮饲料9121吨,氨化饲料4687吨。

3、引进高产优质牧草,积极推广农田地种植牧草。上半年完成种草1230亩。

4、开展科技培训52期3*0人次,主要开展了人工种草、青贮氨化饲料制作、疫病防治、牛猪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畜禽养殖实用技术推广、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等培训,发放培训资料1500余份。

五、抓改革,建立健全畜牧兽医管理体制。

为建立科学、统一、规范、透明、高效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提高畜牧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按照有关文件精神,于4月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到位。撤销县畜牧兽医中心,组建3个股所级事业单位,动物卫生监督所编制22名(含两个检查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名、畜牧工作站7名,人员已分设划开。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管理职能从原农业工作站中划出,单独设立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人员、工资、公务费等归县畜牧兽医局管理,编制85名。全局设3个股室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工作站及20个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全员编制126人。

六、存在的问题

前两季度我县的畜牧兽医工作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我县边境线长,重大疫情防控困难大、任务重,重大动物疫情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2、畜产品结构方面,猪鸡肉产品比重较大,牛羊肉产品比重较低,草食动物发展滞后,虽然我县大牲畜存栏量大,但是配套服务有待迅速完善。畜产品加工方面,龙头加工企业少且实力和品牌效应不强,对畜牧业的带动力不足。畜牧业生产与加工、经销联系不紧密,养殖企业往往只能控制生产环节,获取生产环节的微薄利润,而营销环节则依赖于经销商,出售的畜产品价格往往受经销商的控制,经营环节与生产环节利润不成比例。

七、下步的工作打算

我们将以增加畜禽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努力实现畜牧业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实现畜牧业的全面发展。

1、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确保畜产品安全。进一步抓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做到全面免疫,提高免疫密度,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强制性免疫工作,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动物疫病流行动态,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

2、稳定和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对村级防疫员队伍的组织领导,加大村级防疫员的培训。

畜牧兽医总结篇3

一、防疫工作

防疫工作是我们一年工作中的主要工作,为了更好的控制疫病的流行,我们对辖区28个村2个社区的畜禽分春秋两季进行了免疫注射工作,全镇共免疫生猪10.05万头(次),耕牛4000余头(次),家禽195万只(其中蛋鸭53.5万只),国家强制免疫的“二瘟四病”的免疫密度分别到了猪99%,牛100%,家禽95%以上,有效地保证了我镇的防疫质量和疫病的控制。

二、畜产品安全工作

今年我们按县局的要求,对畜产品安全工作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多次拉网式排查,主要以兽药饲料经营门店、养殖场为主,对危禁药物、饲料添加剂作为重点,全镇共排查兽药饲料经营门店20余家(次),养殖场140余户,没有发现一起危禁药物的添加事件,其次狠抓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2015年底,县局在我镇建起了一座病死畜禽收集点,于去年3月底正式进运行,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共收集病死生猪近2000头,家禽达4000只,统一送往宋河北奥迈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杜绝了病死畜禽乱扔乱弃现象,使我镇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本上控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杜绝了病死畜禽上餐桌,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动物检疫工作

曹武镇是一个养殖大镇,多年来出栏生猪、家禽和畜产品都占据着京山重要位置,由于过云的检疫手段持后,检验检疫人员有时不负责任,检疫工作相对比较疏忽,去年省局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现电子出证,县局及时的为我镇配备了各种检验检疫器材,我们及时对检疫员进行了上岗前的培训,并多次带检疫员到县局有关科室实地操作演练,使之掌握了电子出证的基本知识,全面实施电子出证,废止了过去的手工出证,对需调往外地和进入屠宰场宰杀的畜禽及时派检疫员到场到户临栏检验,确认安全后方能出据检疫证明。严把产地检疫关,使我镇调往外地的畜禽及产品不出现任何质量问题,让广大居民吃上了明白肉、放心肉。

四、羊布病筛查工作

今年,我们按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在春防期间对全镇4个羊场的近千只山羊进行了第五次全面筛查,共采集血样180余份。(转载请注明来源www.haowoRd.Com)首先在本站实验室自己进行检测,对查出疑似布病血样及时呈送上级疫控中心进行核查,结果全镇未检出阳性场和阳性羊只,净化了我镇的山羊养殖场。

畜牧兽医总结篇4

一、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据统计资料,截止2009年3季度末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1生猪存栏126504头(其中能繁母猪13443头),占县下达任务指标140000头的90.3;牛存栏24635头(其中奶牛存栏7855头,占县下达任务7900头的99.4);羊存栏33406只、家禽存栏1056599只。

2出栏肉猪176702头,出栏肉牛4119头,出栏肉羊12462只,出栏肉禽1917864只;分别占县下达任务指标245000头、6000头、16000只、3000000只的72、69、78、64。

3肉类总产17721.6吨,禽蛋总产1141.1吨,牛奶总产17336.2吨;分别占县下达任务22500吨、2500吨、24000吨的79、46、72.2。

主要技术推广指标完成情况:

1完成推广猪瘟免疫程序407481头、“w”病强制免疫415227头、只、高致病性禽流感3525572只、鸡新城疫303.41万只,分别占县下达任务38.5万头、45.5万头、400万只、300万只的105.8、91.3、88、101.1。

2完成活畜检疫97301头、只(其中猪94391头、牛1804头、羊1106只);肉食检疫100109头、只(其中猪65823头、牛1902头、羊1220只、马39匹、白条禽31125只),分别占县下达任务10万头(只)、7.5万头(只)的97.3、133.5。

3推广猪人工授精19291窝、肉牛冻精改良999头、青贮氨化饲料35837吨,分别占县下达任务的2.4万窝、1000头、4万吨的80.4、99.9、89.6。

预计到2009年末,能圆满地完成县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1、认真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甲型h1n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得到县、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层层签订责任状,精心组织,早准备、早安排、早行动,坚持“防治方针不动摇、处置疫情不动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不动摇和防疫责任制不动摇”四不动摇的防治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各项措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强制免疫任务,有效地防控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及蔓延。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预警、监测,县、乡(镇)畜牧兽医部门做好了预警处置工作,组织技术人员排查异常情况8起,排除了重大动物疫情,维护了养殖正常秩序。

2、加强动物及产品的检疫

昆阳镇、宝峰镇、晋城镇、六街乡5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入场宰杀的生猪实行宰前宰后同步检疫,牛、羊、禽实行申报检疫;二街、双河、夕阳、上蒜乡实施市场检疫。畜禽及产品实行准入制,凭检疫合格证上市交易,有效杜绝了病害动物及产品的流通,防止了动物疫病的扩散。

3、加强对畜产品安全质量的监管、监控

一是动检人员做好上市畜禽及产品的日常查验,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产品严禁上市销售。重大节日期间,动检、工商、经贸、食品、药监、卫生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对屠宰场、集贸市场、经营户进行突击检查;二是实行市场准入制,屠宰场、市场主办单位把好市场准入关,凭检疫合作证入场屠宰、上市交易,齐抓共管,建立了长效机制;三是配合兽药饲料监察所抽取饲料样品10个批次,饲料标签30份,牛奶样品2个批次15份,送上级有关部门检测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确保消费安全。通过加强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监控,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全县至今未发生畜产品中毒事件,畜牧业得到健康发展。

4、创新畜牧科技,不断提高畜禽生产力

一是突出生猪良种繁育和推广,在充分开发利用、保护好现有优良品种的基础上,以Xx农畜禽科技有限公司良种猪场、Xx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种猪场为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生产提供杜洛克、长白、约克纯种母猪1000余头,淘汰和更新了农村部份劣质母猪;二是二街、上蒜、化乐、六街、双河7个肉牛冻改点,进一步加大肉牛冻改力度,选用西门塔尔、短角牛、摩拉牛冻精,改良本地水黄牛,提高生产性能和畜产品质量水平。

5、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

基本完成XxXx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良种猪场、康康生态农牧养殖场、十里奶牛合作社三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搬迁新建,月表奶牛合作社已完成迁建场址的选址、土地平整等工作,下步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盛益科技养殖有限公司、Xx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新建,现已投入生产。

6、畜禽禁养工作。

按照《Xx市人民政府关于在“一湖两江”流域禁止畜禽养殖的规定》精神,县委、县政府加强对畜禽禁养工作领导,制定了畜禽禁养实施方案,县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制定了畜禽禁养奖励办法,县农业局、乡(镇)党委政府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禁养措施。截止10月23日,全县共清理整治畜禽923852头(只),其中肉鸡245752只(其中搬迁29430只)、蛋鸡333824只(其中搬迁196597只)、肉鸭30731只(其中搬迁1645只)、蛋鸭266739只(其中搬迁85087只)、鹅9705只(其中搬迁340只)、兔1140只、商品猪22010头(其中搬迁19063头)、种猪5925头(其中搬迁5856头)、奶山羊1337只,肉羊2721只、马29匹、奶牛1440头(其中搬迁1368头)、肉牛2209头(搬迁587头)、火鸭290只。已通过市级相关部门验收迁建规模养殖场(户)39户,柴河、白鱼河、茨巷河、东大河、大河、古城河已顺利通过了市委、市政府的中考验收。

三、存在问题

1、按照Xx市人民政府第28号公告的相关规定,××县涉及的禁养区范围较广,禁养区又是我县畜禽饲养比较集中、饲养量比较大的区域,实施畜禽禁养后,对我县的畜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存栏和出栏量与去年同比都有所下降。

2、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难度大。一是由于我县地处Xx南大门,是畜禽主产区、集散地,畜禽及其产品的流动性大,交易频繁,滇池沿湖海岸线长,县境内水库、坝塘星罗密布,每年候鸟季节性大量迁徙,外源性疫病给我县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带来了很大压力;二是乡(镇)畜牧兽医基础设施薄弱,新街乡畜牧兽医站工资福利未能全额保障,村级兽医员待遇低,乡(镇)兽医人员在编不在岗现象突出,兽医防疫队伍不稳,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难度;三是乡、村防疫队伍人员老化、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防疫工作的要求。

3、畜牧业发展与经费短缺矛盾突出。由于县、乡(镇)财政困难,县、乡(镇)人民政府对畜牧业的投入较少,良种繁育,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全县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四、2010年工作安排计划

(一)、主要生产指标

1、畜禽存栏:生猪1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3000头);牛2.5万头(其中奶牛存栏9060头);羊3万只、家禽存栏100万只。

2、畜禽出栏:肉猪20万头,肉牛0.6万头,肉羊1.6万只,肉禽200万只。

3、肉类总产18900吨,禽蛋总产300吨,牛奶总产2.72万吨。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1、继续抓好畜禽禁养工作

认真做好市、县人民政府禁养公告设定的禁养区域尚未完成的规模养殖场(户、小区)迁建工作,散养户禁养。2009年12月31日前,实现禁养区域全面禁养目标。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由县滇管局牵头,农业、环保、水务等监督检查执法组,打击或取缔非法养殖,巩固禁养成果。做好从事畜禽养殖的主要劳动力培训,掌握新的实用技术,保证家庭经济收入不因禁养而减少,生活质量不下降,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2、完善畜牧业发展规划

坚持以畜牧业规划为龙头,各乡(镇)规划8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场(户、小区)的用地,积极扶持建设畜禽规模场(小区),确保畜产品总量不减,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和产品优质率,按照《Xx省标准化生猪生产技术要点》和《Xx市生猪养殖小区建设意见》的要求,做好迁建、新建的规模养殖场(户、小区)指导服务工作,使我县生猪的出栏率、商品率和优质率有较大提高,其中生猪产品优质率达9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山区、半山区乡(镇)要充分发挥农作物桔杆,天然牧草丰富,水黄牛、山羊养殖基础好的优势,加大肉牛冻改力度,抓好品种改良,饲草饲料开发等配套技术推广应用,促进肉牛、肉羊的发展,提高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三是巩固和提升家禽产业。依托××县养禽业协会,积极倡导规模化养殖,逐步淘汰一家一户的散养户,转变生产方式,在昆阳、晋城、宝峰、上蒜等乡(镇)扶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家禽养殖园区,使我县逐步形成家禽产业优势发展区。

3、加强良种繁育、饲料生产、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一是不断强化和加大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加大改良工作力度,提高良种生产和畜产品质量水平。

生猪以利用本地二元杂母猪引入外血生产三元杂肉猪、dly和pic优质配套系商品猪生产为主,推广人工授精2.4万窝;奶牛以引进国内外优质冻精改良为主,实施良补,加快改良步伐,促进良种化进程;肉牛改良依托六个冻改点,以冻精改良为重点,要选留二元、三元杂母牛作为母本饲养,扩大优良母本的群体规模,提高肉牛生产水平,完成肉牛冻改1000头;引进优良的波尔山羊等品种,改良本地山羊,提高本地山羊生产水平。

二是建设高效饲料生产体系。要抓住“生态环境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实施草山草地建设与大力推广冬闲农田种草并举。推广青贮饲料、秸杆氨化饲料4万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特别是潜力很大的轮歇地和冬闲田地种植高产优质牧草,推广粮草轮作,促进草食畜发展。

三是完善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户粪污染处理设施,推广发酵床养殖,“三分二改再利用”技术,扶持发展Xx百事康壮工程有限公司,粪污加工利用,培育有机肥产业。

四是强化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在2009年第三批扩大内需县级、昆阳镇、双河乡、夕阳乡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继续争取上级的支持,完善其他乡(镇)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按照国家对村级兽医室的标准,建设村级兽医室。在畜禽主产乡(镇)推广使用畜禽规模养殖电脑监管专用系统,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手段,提高防控能力。

4、继续抓好以高致病性禽流感、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等为主的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高致病性禽流感、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2010年仍然实行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责任状的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职责和奖惩措施。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动物疫情通报制度和疫情零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畅通。继续坚持以免疫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强化疫情监测和报告,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在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其它对畜牧业生产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坚持不懈地做好“春秋两防”高致病性禽流感、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等为主的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常年保持100。

2、果断处置,及时扑灭疫情。若发生疫情时,严格按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和《疫情处置技术规范》的规定,规范疫情报告、确认公布、应急预案启动、封锁、扑杀、消毒、紧急免疫、无害化处理、流通环节控制、疫源追踪调查和解除封锁等疫情处置措施,依法进行果断处置,及时扑灭疫情。

3、切实做好其它动物疫病的计划免疫工作。要按照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做好猪瘟、猪肺疫、仔猪付伤寒、伪狂犬病、牛出败、羊痘、鸡新城疫、法氏囊等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确保免疫质量和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

4、认真推广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和免疫档案追溯制度,要加大对动物产地检疫和免疫耳标工作的查堵工作力度,提高牲畜标识佩挂率,进一步加强屠宰检疫、市场检疫和运输检疫工作力度,以检促防,推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5、加大检疫、监督、督查力度,坚持采取经常性检查与突击性检查相结合,对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防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加大对市场、屠宰、经营、加工场所的监督检疫,依法严查违法案件,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确保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5、严格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狠抓畜产品流通安全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牧法》、《Xx省动物防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的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做好宣传工作;二是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法制意识,增强依法治牧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识,增强依法治牧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执法人平;三是加大对畜产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推广实施动物免疫标识,乡(镇)产地检疫开展面达100,上市交易、入场屠宰检疫率达100,强化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措施,严厉查处病害肉上市的不法行为;四是强化种畜禽、兽药、饲料的监测检验工作,严厉查处和打击不法商贩制售假劣种畜禽、兽药、饲料、违禁药品的非法活动。

畜牧兽医总结篇5

一、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

(一)全县畜牧业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全县生猪存栏14.588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3%,生猪出栏10.32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5.1%;牛存栏8.2589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5%,出栏1.1402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9%;羊存栏1.2044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2.2%,羊出栏0.9635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3.1%;家禽存笼53.25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3.5%,家禽出笼34.2674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3%;肉类总产量8802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8%;禽蛋总产量242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1%;水产品总量1032吨。市场动物产品丰富,价格平稳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二)规模养殖户发展迅速

规模养殖户达46户,其中年生猪出栏200头以上的33户;年耕牛出栏50头以上的1户;年山羊出栏200只以上的3户;年家禽出栏2000只以上的3户,年养鱼4000斤以上的6户。全县能繁母猪存栏1.277万头,比20*年同期增长7.1%。生猪的良种化养殖,步伐加快,势头强劲,现有良种猪改点42个。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乡在畜牧渔业生产、动物防疫、检疫、行政执法、项目建设等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狠抓畜牧科技培训入户工作

半年来共组织畜牧、渔业培训班25次,受训人员17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3250份、畜禽技术手册9000本,投资27000元,同时深入农村和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咨询畜牧渔业技术难题7865人次。

(二)大力宣传畜牧、渔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法规。

积极宣传和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实母猪直补和母猪保险政策,借用“3.15”、“5.26”、“6.26”宣传日配合司法相关单位,到市场和深入乡村、规模养殖户,宣传《渔业法》、《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畜牧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规,共出动宣传车45辆次,出动执法人员258人次,张贴宣传标语155张,发放宣传资料4850份。加强畜牧渔业法规的宣传力度,激发了人们投资畜牧渔业的积极性和遵纪守法,推动了我县畜牧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三)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对动物疫病处置遵行“早、快、严、小”的原则。执行“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制”,即乡镇行政一把手是所辖区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农牧站站长是具体责任人,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我局实行领导包片、技干包乡(含包规模养殖户)、防疫员包村包组,层层签订责任状的机制;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根据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公布值班和监督电话,同时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上半年共预防接种:猪口蹄疫、猪瘟各14.588万头份次,免疫密度达100%;猪肺疫、猪丹毒疫(菌)苖,各14.588万头份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4.588万头份,免疫密度95.23%;耕牛、山羊分别为8.2589万头和1.2044万只,免疫密度100%;高致病性禽流感53.25万只,免疫密度100%;动物疫病监测1347头份,完成全年任务75%。动物预防及疫病监测工作经受上级业务部门督查、认可,获得好评。由于预防、监测工作扎实,上半年全县没有发生大的流行性疫病。

(四)抓好动物检疫及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动物产地检疫猪5.4822万头、牛1.5801万头、羊0.3725万头、禽类4.1285万羽,开展面达70%,到位率达100%;屠宰检疫监督检查畜类2.2268万头,禽类8.*38万羽,动物产品23.1吨,没收无证动物产品172斤,重(补)检疫畜类0.0275万头,禽类0.9685万羽;全面开展兽药、饲料市场的专项整治,强化兽药、饲料市场全程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由于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力,上半年没有违规使用违禁药品、饲料的现象发生。

(五)开展春季江河禁渔和非法捕捞及安全检查执法行动。联合工商部门检查餐馆39家,没收违法捕捞及销售的渔物27.2公斤,深入河流域开展禁渔检查27次,出动执法人员156人次,查处电鱼器具案件4件,没收电鱼机2台,张贴通告100份,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00份。确保渔业健康发展。

(六)深化乡镇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乡镇畜牧兽医站实行“三权”收县,为畜牧兽医局派出机构,承担动物免疫检疫、技术推广,以及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法律法规宣传和技术咨询、市场兽药饲料的监管及相关社会服务,有利于加强乡站建设、目标管理的领导及妥善处理好乡站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调动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防疫体系活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困难,畜牧渔业资金投入不够;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差,村级防疫员报酬低;畜牧渔业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投入不足;乡镇站三权虽然归县,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全球金融危机,动物产品价格下降,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制约了我县畜牧业渔业的快速发展。

四、下半年的打算

(一)加大畜牧渔业技术推广力度。以规模养殖场为中心,推广先进生产模式,建立畜牧科技示范样板,提高畜牧渔业科技含量;进一步深入开展科技下乡,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畜牧渔业科学技术水平。

(二)加强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实施、监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搞好项目相关资料建档,迎接上级业务部门的验收和纪检监察部门督查、审计工作。

(三)强化畜牧渔业新技术推广和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尤其是生态养猪和循环经济型畜牧养殖工作。

(四)抓好冬闲田土优质牧草良种引种、种植、管理工作。

(五)做好秋季动物免疫物质的准备,适时开展动物免疫及补防工作,继续搞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

(六)加大力度开展规模养殖规范监管和市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七)抓好动物防疫员、检疫员的培训和村防疫员的管理工作,提高他们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八)继续有效地开展产地检疫、动物食品的检验,做到应检尽检。

(九)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摸准本县畜牧渔业资源,吃准上级业务部门各项惠农政策,突出重点,苖准方向,搞好畜牧渔业项目的申报工作。

畜牧兽医总结篇6

今年以来,镇畜牧兽医站以“”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紧紧围绕县畜牧局、镇党委政府的总体布署和“效益农业”的总体要求开展工作,认真学习和贯彻了县畜牧局、镇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在全站职工的艰苦努力下,借助先进科学技术和优越的扶持政策,以创新思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认真履行了各项工作职责,为畜牧业在我镇协调、健康、高效、跨越式发展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为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严格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在我镇发生、流行和传播,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现将这半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大力搞好防疫工作,切实做到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防治方针。

在党政机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村(居)委干部大力配合下,通过全站职工及村级防疫员的坚苦努力,白天对大中家畜进行防疫注射和圈舍消毒,晚上对家禽进行防疫接种,按质完成了春季防疫工作任务;全镇共对11685头生猪免疫注射了猪瘟、口蹄疫(o型、亚洲i型、a型)、蓝耳病疫苗,防疫密度、耳标配戴、免疫证发放均为100﹪;对2676头牛、3578只羊免疫注射口蹄疫(o型、亚洲i型、a型)疫苗,防疫密度、耳标配戴、免疫证发放均为100﹪;牛口蹄疫(o型、亚洲i型、a型)疫苗加强免疫983头,对122231只家禽注射了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1192只犬只注射了狂犬疫苗;防疫密度、免疫证发放均为100﹪;消毒圈舍11141圈次合计37466平方米;屠场常年每天保持消毒。

二、严把检疫关口,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1、屠场实行2小时巡查制度,严格执行量体温入场制度及凭产地检疫、耳标入场,对发热,皮肤发红等疑似病猪进行隔离观察,对无检疫证明、无免疫标识的生猪执行强制补免后隔离观察;坚决阻止屠宰和销售疑似病猪和不明死因的猪肉,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经严格检查后处理以下几种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烧毁带病带毒病猪1头,病猪肉50余公斤;隔离观察疑似病猪5头。

2、公路上对进出境动物及动物产品严防死守,实行24小时值班,杜绝一切带病带毒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入我县,坚决堵住外疫入侵,依法实施检疫工作,严把检疫关口,坚决杜绝外地疫病入侵我县;共计检疫出带病的猪3头、牛1头、山羊6只、鸡32只,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严格执行隔离观察或无害化处理;共计消毒车辆813车次。

3、鲜肉市场的检疫监督工作:严格执行动物产品卫生标准,严厉查处病死动物产品,共计出动检疫执法24次、48人次,查处私屠滥宰案件2起,收缴各类违法工具1件,共对20公斤病害肉全部作无害化处理,确保市民吃上安全肉,放心肉;

4、活畜市场检疫监督工作:严格执行仔猪引进审批制、隔离观察制、出售登记制和审批报批备案制,共计审批报批仔猪226头,隔离观察428头;仔猪入场严把体温关口,确保无病后,方能入场销售;隔离观察肉牛173头。

三、规范经营,加强监管。

1、对兽药饲料的经营摊点开展监督检查24次,并者召开了相关会议,通过学习教育,引导经营者学法守法懂法和培训相关的防疫知识,同时对经营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的摊点和畜禽养殖大户投入品进行大清理和整顿,禁止经营和使用已经停用,禁用,淘汰或未经审定公布的兽药饲料;共计查处“瓢瓢药”“包包药”“配方料”的2起,假冒伪劣饲料160公斤,霉烂饲料80公斤,超过保质期的兽药9盒、饲料5件,督促办理饲料经营许可证5家。

2、对辖区内所有经营畜禽及其产品中转加工销售的商贩进行来格监管,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严格执行隔离观察或无害化处理。

3、对规模养殖场的监管:全镇共计对63多个规模养殖场监管100多次,基本做到每月不少于2次/养殖场,共计提出整改意见36条、建议80多条、无偿服务500多次。

四、贯彻落实政策扶持,积极引导规模发展。

1、强化政策落实:一是建立站长亲自抓,包片兽医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二是每个产业落实一名畜牧兽医人员,建立一支技术服务指导队伍;三是加强疫病防控;四是加大对各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通报;五是将兽医干部的绩效工资与各项工作挂钩,将产业发展、技术推广、动检防疫、畜产品安全、畜牧执法等工作全面落实到岗位和个人,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六是加强宣传、培训和推广,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广泛宣传扶持政策,提高到户知晓率,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积极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秸杆氨化青贮和微贮技术、快速育肥技术、循环生态养殖技术和种草养畜等一系列现代养殖技术,使农户养殖效益达到最大化;加大对育雏场、养殖大户、基层兽医队伍的技术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养殖行业技术水平。

2、成功打造新阳村土鸡规模养殖园:该养殖园内有土鸡规模养殖户8余户,建标准化养殖大棚10间2000平方米,常年存栏土鸡2万只以上,实现年出栏10.377万只,年产值约400多万元。

3、有效巩固发展清明村山羊规模养殖园:巩固发展存栏山羊1500只以上,存栏能繁母羊50只、出栏70只以上养殖户15个以上,规范标准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实现年出栏1200只以上,年产值约120万元。

4、引导发展了一个常年存栏300头,出栏500头的生猪养殖县级示范场,组织发展5个家禽养殖家庭农场;辅助建成常年存栏能繁母猪70头,出售仔猪1500头以上;建成一个常年存栏肉牛500头,出栏商品肉牛200头的大型规模养殖场;指导发展了63个适度畜禽养殖大户。

5、贯彻落实政策扶持,积极引导规模发展。全镇共计能繁母猪504头,参保504头,另生猪参保983头,参保率100﹪;

五、成功创建成为县级文明单位。

我站紧紧围绕创建工作要求,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团结和谐、全面动员,以创建县级文明单位为抓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形象,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实质工作,做好争当先锋。

六、明年工作打算。

畜牧兽医总结篇7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努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1)畜牧业生产现状。紧邻县城,交通便捷,养殖自然条件优越,饲养生猪、肉鸡历史悠久,尽管今年市场行情不稳,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但群众养殖热情极高。经统计,全乡常年存栏生猪8900余头,牛2800余头,禽28万羽,羊864头,全年出栏生猪13200头,牛870头,禽200多万羽,禽蛋20吨,畜牧业产值3200万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50.6%,完成了年初工作目标,畜牧业生产取得可喜成绩。

2)畜牧产业化发展情况。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瞻远瞩,把农业产业化建设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紧紧抓住国家发展农业产业化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机遇特别是县畜牧业“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我乡畜禽规模养殖如火如荼,方兴未艾。除传统的肉鸡、生猪、肉鸭养殖持续增长外,肉牛、肉羊养殖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至11月16日,全乡共有存栏5000羽以上的肉鸡养殖22户,年出栏10万羽以上2户;存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18户,其中年出栏200头以上的7户;肉鸭养殖19户,其中年出栏10000只以上3户;肉牛养殖3户,存栏50头以上1户;肉羊存栏50头以上4户。今年新增肉鸡养殖3户,生猪养殖2户,肉羊养殖2户。畜禽养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养殖占畜牧业生产的比重达65%以上。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纷纷成立,我乡先后成立了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畜禽养殖公司5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规模养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亮点纷呈。至目前,我乡有县级产业化规模养殖示范场24个,另有两个正在申请中。特别是朱瑛肉鸡养殖有限公司被授予市级龙头企业和省级示范养殖基地,该基地建有标准化程度极高的鸡舍11000平方米,年出栏肉鸡30万羽以上;健康养殖有限公司常年存栏生猪近300头,出栏500头以上;今年立华集团已在投苗两户,种鸡场也即将落户,必将给我乡的肉鸡生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另外,我乡的肉鸭养殖也得到了县乡领导的高度重视。

2、积极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年清净无疫

(1)取得了防控H7n9禽流感工作的重大胜利。新年伊始,乡畜牧兽医站在得知邻县发生了H7n9禽流感疫情后,高度重视,未雨绸缪,立即召开全体职工参加的紧急会议,启动《防控预案》,全面部署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又在县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严防死守,构筑牢固防线,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至今全乡始终没有发生一例H7n9禽流感疑似疫情,取得了防控H7n9禽流感工作的重大胜利。

(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种制度,落实各项措施。年初,乡政府即出台了调整乡防指领导和应急预备队成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强化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疫情监测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落实了防疫责任制和追究制,完善了动物防疫体系和网络。乡政府同各村、兽医站同各防疫员均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兽医站制定了《防疫工作制度》、《防疫工作纪律》、《年终考核和奖惩方案》等工作制度,保证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3)积极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质量效果。两季集中强免工作开始,乡政府均召开了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动物防疫员参加的专题会议,对防疫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又专门发文进行安排和强调。兽医站多措并举,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并对防疫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防疫期间,各村委派得力人员进组入户进行宣传并协助防疫员实施免疫,完善档案登记与发证工作,防疫员严格按规程操作,确保免疫质量。规模户按免疫程序免疫,散养户实行集中强免和月月补针制度,确保“只只免疫,头头注射”和“五率”达标。同时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消毒灭源工作,对重点地区严防死守,构筑牢固防线。全年累计免疫猪瘟脾淋3.2万头份,猪口蹄疫苗3.5万亳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2.9万毫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37万毫升,鸡新城疫苗192万羽,牛、羊口蹄疫苗0.48万毫升,发送免疫信息1500余条,送检禽流感免疫血清280余份,检测合格率85%以上,圆满完成了县防指下达的免疫任务,确保了我乡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动物防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4)加强疫情监测,强化监督检查,注重综合防控。我们严格按照《疫情监测》方案坚持常年对全乡动物疫情进行严密监测,定期开展疫情普查,密切关注本乡及周边地区疫情动态,做好疫情分析和预警,按规及时上报有关报表。防疫期间,乡主要领导和蹲村干部多次过问防疫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按期完成,分管领导专门安排时间对防疫工作进行督查,兽医站技干全程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疫结束后,及时开会总结经验,补缺补差,又组织专人进行防疫考核评分,落实绩效挂钩。同时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的执法力度,防止流通环节的疫情传播与蔓延。这些措施切实保障了防疫工作的有力有效开展。

3、加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检疫的执法力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1)畜牧业投入品安全监管。年初乡站即根据县局下达的工作目标落实到人,安排专人不定期巡查兽药房及饲料市场,进行畜牧业投入品的安全监管,突出饲料、兽药、兽用生物制品监管,兽用生物制品有专人领用,保管和发放,进出有台帐,销毁有记录,确保了全年无一例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2)生猪定点屠宰和产地检疫工作。今年我乡全面开展了生猪定点屠宰及检疫工作,大力开展产地检疫和运输检疫工作。年初乡站制定了《检疫工作制度》,明确了检疫工作任务和职责,强化了检疫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大了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的执法力度,严禁不合格动物及产品上市销售。全年共检疫生猪8860头,禽126万羽,有力保障了群众食肉安全。

4、加强项目的管理与实施,确保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生猪良种补贴等民生项目得到了有力落实。年初即制定了《生猪良种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安排专人切实抓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与督查,加大人工授精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全年共放明白纸1560份,组织母猪户和输精员进行培训6次,大力宣传生猪品种改良和人工授精技术。由专人领用保管和发放,建立专门台帐,及时报送有关报表。全年共发放1956份,使我乡良种普及率不断提高,养殖效益显著增长。

同时,我们积极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2014年度全乡母猪投保投保率达92%,做到了应保尽保,提高了农民养殖积极性,降低了养殖风险。

5、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乡党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安排,乡站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把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树立群众观点、解决突出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树立了群众观点,解决突出了问题,改进了工作作风。(2)完善了各项制度,强化了职工管理。乡站进一步完善了《值班制度》、《学习制度》和《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得到严格执行,用纪律管人,按制度办事。全年开展各类学习培训11次。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了职工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了职工服务意识,规范了行业行为,提升了行业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方面。一是标准化养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规划,也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离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二是精品和特色养殖稀少,没有创出品牌效益,亮点不多,影响不够大,养殖效益难以有更大提高。三是基本是初级生产,没有畜禽产品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四是养殖手段和技术相对滞后,养殖户水平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有限。五是多数养殖户缺少资金,无法扩大规模和改建圏舍,制约了生产发展。六是组织化程度低,抵御风险能力低,疫病来袭或市场不稳往往会给养殖业带来灭顶之灾。2.疫病防控。少数规模场排污消毒设施不完善,防疫档案、养殖档案填写不够规范完整,常见多发病免疫率低,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一定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由于我乡有一半山头地区,给定点屠宰及产地检疫工作带来不便,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管有一定难度。另外我乡地处城边,饲料经营个体户有10多家,加之散养户锐减,合同工全部解聘,因而经营任务难以完成。4、人工授精项目。我乡偏远山头地区多,交通通讯不畅,实施人工授精技术费用大,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财务管理。工程缺口资金太大,收入微薄,积蓄用尽的乡站无力筹措,祈盼上级给予项目支持和政策倾斜。

三、明年的工作方向

1、首先是统筹兼顾未雨绸缪,突出重点,对全年的各项工作做出周密部署和安排,结合能力和实际,对每一位职工的工作进行分配并强化职责,做到人尽其才和切实履责。

继续将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推动精品与特色养殖,打造品牌树立特色,凸显亮点;加大培训和技术支撑的力度,主动服务重心前移,努力提高养殖技术和水平;重点培养和扶持大户,以点带面,推动畜牧业向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养殖户抗风险抗灾害的能力,使我乡畜牧业生产再上新台阶

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坚决贯彻动物防疫双轨负责制要求,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措施,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努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4、认真做好良种补贴项目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促进我乡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力度,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肉食品安全。

畜牧兽医总结篇8

在2009年一年中,我站在主管局区和畜牧中心直接领导和帮助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对畜牧业的发展,品种改良、防检疫、新科技推广示范、饲料饲养、种草养畜、强化防检疫和服务体制等工作,尤其是聘用村级防疫员工作中,职工对自己本职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我站认真抓好管理工作,做好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畜牧生产任务和经济任务。在着一年中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兽药、饲料工作:按照《两个条例》和主管局有关文件开展工作,对辖区内进行监督检查达36场次,出动人员108余人次。禁止无证经营和假劣兽药、饲料上市,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为安全肉类食品打下坚实基础,为养殖户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蛋、喝上放心奶”。

二、品种改良工作:按上级的要求认真贯彻《种畜禽管理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宣传优良品种。特别是龙大养猪场引进587头良种能繁母猪,为品种改良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安全保卫、计划生育工作:

⒈安全保卫,按上级主管局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在节假日前,都要召开站内全体职工会议强调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本年度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无一人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

⒉计划生育工作:该项工作是我国的国策,自觉遵守,人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一年来我站未发生一例计划生育现象。

四、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主管局计财科有关文件执行。全年总收入118735.00元,其中①财政拨入经费43920.00元;②站内防检费、耳标费、消毒费等收入66500.00元;③其它收入房租费6000.00元,站内多收入防检费充转帐有毒有害津贴2315.00元。全年总支付118726.00元,其中④上缴财政专户款66500.00元;⑤财政拨入经费和其它收入支出45166.90元;⑥房屋维修费7059.10元。收支品迭余9.00元。根据主管局计财科有关文件规定,严禁联单、白发票入账。

五、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我站把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落实到人头,以发展畜牧业生产为主,职工抓好五户试点示范户,以点带面,服务于“三农”,我站发放科技宣传资料300余份,完成种草面积达1334亩,我乡出现1个养殖大户和不少的重点户,龙大养殖场实际存栏能繁母猪587头,农村散养户实际存栏能繁母猪1042头;存栏10头以上8户,出栏10—20头的达26户;牛存栏5头以上的1户;羊存栏10—20只以上的1户,出栏10只以上的1户;鸡存栏500—6000只的2户,出栏100只以上2户;鸭存栏100—1000只1户,出栏100只以上3户;在这些专业户和重点户的带动下,对农民的养殖起到促进作用,我站截止12月份生猪存栏19278头,其中能繁母猪1680头,仔猪3456头;马存栏63头,牛存栏1349头,其中水牛820头;羊存栏4270只,出栏1314只;小家禽兔存栏272890只;蜜蜂820箱。

六、基本情况和学习情况:⒈我站有干部职工6人〈其中女职工2人〉,离岗待退2人,退休人员4人。房屋面积约287.44?(**160?新庙127.44?),在职干部职工服务范围14个村1社区115个社。以发展畜牧业生产为主,认真抓好防检疫工作,尤其是产地检疫,坚持仔猪阉割时做好防疫工作,打好两针一标,做好医疗、饲料饲养、新科技推广、科技下乡宣传等服务工作。

⒉学习情况,我站干部职工文化素质,今年鼓励中专生参加成人高考,有3名干部职工被录取为大专生。我站利用防疫工作开会时间对干部职工、村级防疫员进行培训,全年达100余人次。为动物免疫工作,打好良好的基础,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需要,提高素质,更好地为“三农”服好务。

七、防检疫工作:

⒈防疫工作:今年的防疫工作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开展了春防、夏防(一次链球菌免疫、一次猪蓝耳免疫)、秋防、冬防以及犬防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按照文件精神,“以防促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仔猪阉割免疫,按规定程序操作,打好两针一标,全年生猪免疫猪瘟和w病6128头,免疫牛w病435头,羊w病1426只,禽流感和鸡新城疫免疫达87495只,疫病普查猪、牛、羊、禽达109625头(只),犬免疫达1340只,鸭肝炎、胸膜炎、鸭瘟免疫达60000只。专业户和重点户严格按照“三个制度”和“三个纪录”要求执行,全面完成。平时搞好综合防治工作,如消毒、驱虫等工作,经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站无一例禽流感和其它重大疫病发生。春、夏、秋三季防疫针,经上级抽查密度达100%。我站出动动物防疫人员130余人次,按上级的要求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我站辖区内洁净无疫。

⒉检疫工作:①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程序办,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动物检疫人员执法水平,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业务技术技能,树立检疫队伍执法形象。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规定操作,没有违法犯规现象发生。②屠宰检疫:我站有屠宰场1个,肉类及家禽市场1个,设检疫执法人员2名,对市场和屠宰场进行严格规定,要求必须到场到户检疫,要求头头过关,严禁隔山出证,检疫生猪2448头,禽兔类5000只,无一例病死病害动物畜产品上市。杜绝了传染病的流行,确保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③产地检疫工作:我站派2名职工到双桥报检点开展检疫工作,另外站内还安排1名职工在辖区内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对流通畜禽及其产品全部按程序进行检疫,切实做到头头过关,检出病畜按规定做到“四不一处理”,确保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④消毒工作:我站按照上级规定安排实施消毒工作,对专业户和重点户进行定期消毒,并且完善了消毒纪录,屠宰市场夏天每天必须消毒一次,冬天每两天消毒一次。消毒药品由畜牧中心发放,我站对屠宰市场消毒面积达1500?,农村散养户消毒药由乡政府统一购买和安排人员消毒,消毒圈舍3000间,面积9000?,(车辆消毒)装前消毒和卸后消毒360车次。⑤屠宰市场监督检查工作:我站对屠宰市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全年检查达36场次,出动人员达108余次。我站屠宰市场走入了正规管理,保证了工作顺利进行,促进了畜牧业稳定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吃上了“放心肉”。

共2页,当前第1页1

在这一年中,我站的工作做得不够扎实,不够全面,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来年的工作中,要求全体职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牢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畜牧生产任务和经济任务。为畜牧业发展,做出我站应有的贡献!

畜牧兽医总结篇9

畜牧兽医总支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以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政治文明为保障,深入贯彻党的全会精神,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扎实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畜牧行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工作目标的实现。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建文明城市开展情况

(一)积极推进生态养殖建设工作,建设卫生、生态文明县城

2018年我局对9个乡镇开展养殖场业主进行实地指导粪污设施改造、材料收集整理、督促业主加快改造进度等工作,同时组织养殖场业主参加生态养殖培训3期150人次。

(二)进一步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建设卫生、食品安全县城

1、做好全县动物强制免疫工作。2018年,全县共免疫猪口蹄疫、15万头、猪瘟15.7万头;免疫牛口蹄疫4.8万头;免疫羊口蹄疫13万只,;免疫鸡新城疫78.7万羽,鸡禽流感154.2万羽;免疫鸭禽流感4.75万羽,免疫密度100%。

2、切实抓好动物疫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共检测猪瘟50份、猪口蹄疫60份、牛羊o型口蹄疫30份、、禽流感200份、鸡新城疫200份,免疫抗体合格全部超过70%。同时我局坚持做到每月开展1次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特别是禽类流行病学调查、猪群腹泻病流行调查、猪群疫病动态调查、仔猪流行性腹泻病调查,确保能随时、及时掌握了解各种动物疫病流行动态。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以来,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疫病发生和流行。

二、切实履行动物卫生监督职能,有力保障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促进食品安全县城建设

1、依法开展动物检疫工作

2018年完成生猪产地检疫6.6万头,禽类20.8万羽,牛0.2万头;生猪屠宰检疫1.6万头,申报检疫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均由检疫人员严格按照检疫规程进行检疫出证,申报受理率均达到100%。

2、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办案情

今年以来,共出动监督检查人员200人次,其中监督检查规模场150场次,兽药经营企业60场次,定点屠宰企业36场次,动物检疫申报点30场次。共查处问题10起,执法办案10件,其中兽药案3件,动监案7件。通过执法办案,有效促进了我县兽药店、规模场、定点屠宰场更自觉地依法经营,维护我县肉食品质量安全。

3、畜牧产品安全检测工作情况

我局根据、市送检要求,配合市等上级部门进行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3次,目前送检动物产品24份,其中抽检生猪尿样60份、猪肉11份、猪肝3份、牛肉2份、鸡蛋1份、;我局已开展2次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共检测猪尿60份,完成全年任务量的60%;检测猪肉10份,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00%。

4、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情况

为了搞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监管人员,明确监督内容,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处理病死畜禽,组织养殖业主签订承诺书。在规范处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程序,做好记录和资料存档。由养殖场(户)填写《养殖场(户)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情况登记表》,乡镇畜牧发展服务中心签字确认后上报县动物卫生监督进行再复核上报。按期将养殖场(户)名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数量、补助标准金额等情况予以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每月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申报信息经审核后,并上报相应的上级管理部门。

三、努力营造机关良好环境

1、毫不松懈地抓好动物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安全生产监管,严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严防重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畜牧兽医总结篇10

2018年,市畜牧兽医局紧紧围绕“优供给、保生态、促增收、强安全”目标,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和布局,稳定猪禽生产,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市畜牧业保持了良好势头。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8年主要工作成绩

1.畜禽产品供给充足。预计今年年底,全市生猪出栏100万头,生猪存栏72万头;肉牛出栏3.3万头,肉牛存栏6.4万头;肉羊出栏2万只,肉羊存栏1.5万只;家禽出笼480万羽,家禽存笼200万羽;肉类总产量8.5万吨,禽蛋总产量1.2万吨,预计可实现畜牧业产值50亿元。

2.肉牛产业示范带动。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专业户为基础、以肉牛品改为支撑,实行“统一种源供应、统一技术服务、分散繁育、集中销售”的合作方式,开展肉牛“3321”养殖模式整村推进示范。累计培育示范村6个、示范户120户,完成肉牛冻精配种8500头。打造了“国牛”、“一品良牛”等畜产品品牌,并开办牛肉专卖店、牛肉主题餐厅,延伸了肉牛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5月份全省肉牛场床一体化和品种改良现场会在枝召开。9月份参加宜昌夷陵牛评鉴会,枝江参选牛喜夺“牛王”“牛后”。

3.污染治理整市推进。全市摸排养殖规模20头以上养殖场(户)21452家,封堵排污口1226个,禁养区关停20家。指导640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制定“一场一策”治理方案,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技术路径开展治污设施改造,共建设异位生物发酵床63个31556m2,沼气池546个63758m3,沉淀池897个143079m3,场床一体化31个,蛋鸡传送带清粪11套,铺设沼液输送管道58200米,配套干湿分离机、刮粪机等机械732台套,畜禽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达100%。投资2.42亿元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9月份正式签约。

4.疫病防控有序开展。全市动物防疫队伍职业化改革深入推进,聘请了48名职业化防疫员,实行全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养殖户申报免疫。共完成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免疫注射155万头次,牛口蹄疫免疫注射7.6万头次,羊口蹄疫、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注射2.4万只次,禽流感免疫800万羽次,鸡新城疫免疫740万羽次,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全市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5.非洲猪瘟阻击有效。按照综合防控、严格管控、联合防控的工作要求,设置临时检查消毒点9个,组成专班24小时把守,关停生猪交易市场40家,备案生猪调运车辆158辆,全面封堵疫情传入;强化疫情排查,累计排查生猪236.1万头次,落实泔水禁喂生猪养殖场86家,消除潜在隐患;储备扑杀器、防护服等70余万元防控应急物资;开展非洲猪瘟综合防控知识现场培训15场次,发放宣传单50000余份,营造了群防群控浓厚氛围。

6.畜禽屠宰转型升级。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配合、市场化运作”原则,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全市13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整合合并4家,依法关停7家,异地搬迁新建2家,形成了畜禽屠宰1a1b的新布局,“集中屠宰、冷链配送、一体化经营”畜禽屠宰新格局初步建立。同时,进一步规范生猪屠宰行业管理,严格落实肉品品质检验和“瘦肉精”自检制度,打掉私屠滥宰窝点两处,杜绝了无“两章两证”及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

7.卫生监督保驾护航。进一步规范养殖档案管理,根据畜禽养殖周期变化,不定期对畜禽养殖场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各养殖户场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养殖场真实、规范填写养殖档案。推广兽医药监管app,实行兽医药信息化管理,全面建成兽药产品可追溯体系,全年发放兽药经营许可证14份。全年畜产品监督抽样送检样品147份、自检532份,开展“瘦肉精”检测30668份,完成饲料样品抽检32批次、兽药样品抽检12批次,动物及动物产品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检疫率均达100%,预计全年无害化收集处理病死猪12.5万头。保持对畜牧行业违法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全年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立案10起,结案8起。全市未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2019年工作安排

1.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积极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稳定猪禽,突破性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畜,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继续实施牛品种改良推进项目和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致力于打造畜牧业品牌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以生猪、肉牛、禽蛋为主的畜禽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实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2.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标准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力度,督促养殖场(户)履行规范养殖的主体责任。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步伐,争取项目早日投产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