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防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7:15

农作物病虫防治篇1

一、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义重大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具有一定植保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组织,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对病虫防控实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这一新的服务方式是适应农村经济形势新变化、满足农民群众新期待应运而生的,是建立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的紧迫任务。

(一)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减轻病虫害损失,增加产量的潜力很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的态势。特别是水稻“两迁”害虫、小麦条锈病、蝗虫、草地螟和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具有发生范围广、暴发性强、传播快、危害重的特点,对防治时效性和防治技术要求高。通过专业化防治队伍实施统防统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控制病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这是防灾减灾、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是通过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的。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生产者老龄化和女性化的问题日见突出,对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不从心,难以做到科学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采用先进、高效的植保机械,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三)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生产者安全的有效手段。病虫防治的技术要求高,多数农民缺乏相关的植保知识,导致盲目、过量用药,不仅破坏农田生态环境,而且容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施药者安全事故。通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可以实现安全、科学、合理用药,有利于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少施药人员中毒几率,保护施药者人身安全。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依托植保公共服务机构,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努力提高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水平。

(二)主要原则

政府扶持: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投入,大力扶持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提高服务水平。

群众自愿: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农民自觉加入专业化防治。

因地制宜:要根据各地生产实际、病虫发生特点,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循序渐进:可先在粮棉油等大宗作物重大病虫上开展试点,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将专业化防治推广到其他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上。

(三)目标任务

按照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目标和任务,到2009年,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全部实现病虫专业化防治;到201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10%;到202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提高到50%。

三、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措施

(一)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的领导。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作为服务“三农”、满足农民群众需要的大事,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重点支持,积极推进。要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制定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具体措施。要主动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媒体进行汇报宣传,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确保推进专业化防治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投入。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支持力度。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设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专项补贴,主要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及相关组织管理进行补贴,扶持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各项病虫防治经费补贴,努力提高重大病虫专业化防治的覆盖面。要制订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领域,探索企业共建、联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模式,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组织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

(三)引导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有序发展。目前,各地探索形成了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多种组织形式,包括专业合作型、企业带动型、大户主导型、村级组织型等。要认真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部门组织、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等途径,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对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的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建立示范区,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健康稳定发展。

农作物病虫防治篇2

关键词病虫害;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1)22-0202-03

theintegratedControlmeasuresforCropDiseasesandpests

ZHenGJun1CHentian-yi2

(1SchoolofLifeScience,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6;2BreedingStockmarketofChongqingCity)

abstractagriculturehasanimportantrolein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effectivecontrolofpestsanddiseasesisakeyforimprovingcropqualityandyield.itisnecessarytoestablishanintegratedpreventionsystemforcontrollingpestsanddiseases,whichisancombinationwithagriculturecontrol,biologicalcontrol,physicalcontrolandchemicalcontrol.integratedcontrolcancontrolthepestsignificantly,improvethequalityofcropsandcultivategreenandpollution-freecrops.

Keywordsdiseasesandpests;agriculturalcontrol;biologicalcontrol;physicalcontrol;chemicalcontrol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发展的程度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作物病虫害不仅是制约我国农产品稳产和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病虫害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年损失粮食约4000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8%,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

我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病虫害种类繁多,防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具体防治措施上要依据作物种类、时间季节的差异以及病虫害的特点开展综合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核心是“绿色、健康、可持续”,即重视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由于长期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防治和农产品安全等带来严重问题,同时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当前的农产品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综合利用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同时科学使用农药,从而生产高质量和无公害的农产品。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就是以选育抗性品种为基础,利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各种耕作技术和方法,创造有益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微生物生存繁殖,不利于病虫生长和大量繁殖的生态环境条件,达到作物增产和质量提高的目的。

1.1选用抗性品种

根据当地的主要病虫害情况,合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抗性品种,是一种高效而又经济的防治方法。大量选用抗病虫害的水稻、小麦、玉米、辣椒、果树品种,提高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增强作物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力[1]。如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可有效降低稻飞虱对水稻造成的危害;使用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可减轻稻瘟病损失;选育耐番茄枯萎病的番茄,可减少病害发生机率。

1.2轮作倒茬和清洁田园

轮作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还可以免除和减少某些连作所特有的病虫草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2]。如不同的农作物可实行至少3年的轮作换茬,具有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和增产的明显效果。交叉轮换品种,在栽培上配套综合防控技术,可有效长期提高产量。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残留在病叶或者病果中,将病残体和病果全部清理出田进行销毁或深埋,可提高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如棉花种植过程中将拔除下来的废、虫、弱苗带出田外,可减少棉蚜量70%~80%。

1.3深耕晒垡

大量的病原菌被埋在深土中,运用深耕技术,将土壤中的病原菌或害虫翻到地面,经过严寒或者曝晒可清除病残体和害虫,除去土壤中有害生物。如对往年棉叶螨、棉铃虫发生重的田块进行深耕晒垡,可有效压低害虫和病原菌的基数,明显降低来年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1.4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有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作物抗性,还可使受害植株迅速恢复生长。根据农作物种类合理配比氮、磷、钾,增施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促进作物生育健壮,还可增加产量和提高植株抗病性。如增施农家肥和钾肥,可提高水稻抗稻瘟病能力,增强植株抗倒力。

1.5合理灌溉

灌溉应根据天气、作物需求状况、土壤湿度等因素来定,以达到合理适中。因此,宜尽量采用滴灌技术,控制大水喷灌、漫灌,否则易造成土壤湿度过大而诱发病虫害发生,遇大雨后应及时排水以免内涝。同时要合理密植,注意通风,以保持田间适宜的湿度,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1.6调节播期

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有的作物可以晚播或者早播,避开病虫害危害高峰期,从而减轻病虫危害。如春甘蓝选用早熟品种,可避开菜青虫的危害,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和生物类制剂等措施防治病虫害,如天敌、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生物防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自然资源丰富、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等特点。除具有一定的预防性以外,有的连续使用后可对一些病虫害有连续持久的抑制作用。

2.1生物防治病害

主要利用抗生素、病毒制剂、病原微生物寄生物等防治农作物病害。抗生素是抗生菌所分泌的某种特殊物质,可以抑制、杀伤甚至分解其他有害微生物。如用武夷菌素水剂防治瓜类白粉病、番茄叶霉病、黄瓜黑星病、韭菜灰霉病;用农用链霉素和新植霉素防治蔬菜、烟草等作物的细菌性病害;宁南霉素对蔬菜白粉病、病毒病表现出明显或较好的防治效果[3];井冈霉素治理水稻纹枯病,弱毒疫苗n14(中国科学院研制)防治由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引起的番茄、甜椒病毒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2.2生物防治虫害

2.2.1以虫治虫。即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生。如赤眼蜂寄生害虫卵,在害虫产卵盛期放蜂,可防治棉铃虫、烟青虫、菜青虫;使用捕食螨防治蔬菜螨虫、果园西花蓟马和白蜘蛛;应用孟氏隐唇瓢虫防治柑橘、葡萄蚜虫和介壳虫;以及多种甲虫、蜘蛛、蛙类、蟾蜍等天敌对田间多种害虫起到捕食和杀伤作用[4]。

2.2.2以菌治虫。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如利用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菜粉蝶、甘蓝夜蛾、小菜蛾、稻纵卷叶螟等多种鳞翅目害虫[5];用白僵菌防治鳞翅目害虫,木霉菌制剂防治蔬菜灰霉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2.2.3以抗生素治虫。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放线菌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目前,利用抗生素防治虫害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如使用浏阳霉素乳油对叶螨触杀作用较强,虫螨克防治茄果类叶螨、美洲斑潜蝇初孵幼虫、小菜蛾及2龄菜青虫效果很好;阿维菌素(虫螨克)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斑潜蝇等[6];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防治菜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等。

2.2.4以植物源农药治虫。植物源农药就是直接利用植物体内能防病和杀虫的活性物质制成的农药[7]。它包括:植物毒素,如烟碱等;植物源昆虫激素,具有抗昆虫保幼激素功能;拒食剂,如印楝素可阻止昆虫取食等活性物质。如使用哈次木霉t39防治黄瓜、番茄和葡萄灰霉病、菌核病、叶霉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3];楝素制剂、鱼藤酮或苦参碱可防治菜青虫、蚜虫、螨类等。

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温度、辐射、声波等物理因素来防治病虫害,或者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害虫的趋化性等趋性来提高农作物质量。物理防治是一种高效的防治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使用,培育无公害的农作物[8]。

3.1利用温度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热力学原理进行防治。如稻麦的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温水浸种或温浴浸种,对防止蔬菜传染病毒病有明显的作用。豆科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用40~50℃温水浸种10~15min,这样就会杀掉种子表面所带的部分虫卵及病原孢子,能对种子消毒杀菌,预防苗期发病。

3.2利用趋性诱杀害虫

趋性诱杀就是利用有些害虫有趋光性、趋化性、趋色性的特点,设置一定的诱源,将害虫集中消灭[9]。灯光诱杀,用黑光灯、频振式诱虫灯或者双光雷达自控害虫诱杀灯可以诱杀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红腹灯蛾、棉铃虫、烟青虫、金龟子、蝼蛄、叶蝉等多种害虫。趋化性诱杀,利用害虫对某些化学物质的趋性诱杀害虫;如用糖、酒、醋液诱杀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银纹夜蛾、潜蝇等[10];用黄色捕虫板粘住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悬挂蓝色捕虫板防治棕榈蓟马覆盖;银灰色地膜避蚜防病,铝箔覆盖地面可防治西葫芦病毒病,利用银黑双色膜防治萝花叶病[11]。性诱剂诱杀是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专用诱芯诱杀成虫,减少害虫机会,降低其产卵量,减轻防治压力。

3.3利用辐射和声波防治病虫害

利用电离辐射或者紫外线辐照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农作物,能够达到杀虫、灭菌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如欧洲玉米螟卵在发育的前4d,对紫外线极其敏感,而在卵历期的前4h内,紫外线照射≥30min表现100%死亡;对适当发育期的昆虫照射一定剂量的射线使其生殖器官发生变异,最后表现为不育,不能够产生可育后代。利用昆虫对声音的趋避性,发出一定波长的声音,可在一定程度上杀死害虫;如发振28~75kHz的声波,进行防除嘴壶瘦蛾;以玉米蜓为对象,用与蝙蝠鸣声相同的50kHz、100dB(3m处)的声音,以50ms的脉冲声波,从17:00发振到翌晨9:00,玉米被害率减少50%。

3.4人工物理防治

包括人工直接捕杀害虫、机械阻隔等,是防治病虫害简单有效的方法。如红腹灯蛾产卵集中成块,人工摘除卵块或消灭低龄幼虫;斜纹夜蛾幼虫有转移为害习性,可摘除卵块或捕捉幼虫;小地老虎和蛴螬危害后可于清晨在被害幼苗附近扒土补捉[12];马铃薯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具有假死习性,可拍打植株使其掉落而捕杀。

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指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方法,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高效、快速、方便、适用面积大等优点,在过去50多年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病虫害取得显著的成就。

4.1化学防治的优缺点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最快速和最有效直接大量地杀死病原体和害虫的防治方法,尤其是当病虫害大量集中暴发时,化学防治是最简单、快捷的防治手段。化学防治可以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选择使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并且运用不同的使用方法,快速地消灭或减少病虫害。但是化学防治同样具有很大的缺点和危害,大量使用农药会使害虫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产生抗药性,其农药防治效果会降低;长时间的使用化学农药会杀死天敌,破坏生态平衡,病虫害会更加猖獗,同时会使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长期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会污染环境,农药残留物超标对人、畜等的健康造成危害[13]。

4.2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4.2.1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首先是要了解农作物种类、主要病虫、次要病虫、天敌组成特点等,其次是根据害虫系统监测与田间调查,时刻监测预报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特点,在病虫害防治初期做好调查,以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合理选择专一性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4.2.2使用专一性的农药。在使用农药之前,要根据病虫害的监测情况,准确判断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选择专一性的化学农药,对症下药。如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可用胃毒或触杀剂农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可选用具有内吸作用的农药;合理使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又可以避免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苹果面出现轮纹病斑,就应该用内吸性杀菌剂杀灭病菌而不能用保护性杀菌剂。不能够因为快速消灭病虫害而使用高毒、高残留、“三致”毒性的农药品种,如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高毒农药。使用专一性农药可以防止因为错用农药而延误防治时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对于培育健康、绿色的农作物品种十分重要。

4.2.3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浓度。化学农药的使用应该符合一定的浓度标准,即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科学地配置;如果农药剂量和浓度过高,会造成农作物上残留物增加,大量造成浪费和污染;但是若农药的剂量或浓度偏低,则对于病虫害防治没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还要根据天气情况、温度等条件适当调整浓度。

4.2.4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正确的用药方法。适时正确施药可以减少喷药次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率,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并且还可以减少对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的伤害,维持生态平衡。合适的施药时间应是在病虫害生活中的薄弱环节和尚未造成严重危害时,而且天敌应处在较少或不活动期。很多害虫的防治关键期是在卵孵化盛期。抓住这些防治关键期用药防治1~2次即可基本控制病虫危害,发生严重时,应在第1次喷药15~20d后进行第2次喷雾;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应加入0.3%明胶(或豆粉汁、豆浆),防止药液被冲洗。同时根据注意天气情况,选择适宜的施药时间,提高防治效果。喷雾时间应在无风日5:00―7:00或18:00―20:00。

施药方法同样十分重要,一般使用机械带动的喷施设备及液压式、气压式和熏蒸施药方式。根据病虫害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施药方法,如内吸性杀虫剂喷洒叶面残留期较短,对土壤和根茎处理时间则长;对地下害虫,可采用药剂拌种活毒饲法;对作物叶茎部病虫害用低容量喷雾的方法。在喷洒农药时,要注意提高农药的湿展性能,如乳油、油剂在植株上的粘附力较强,而水剂、可湿性粉剂的粘附力较差。在一些除草剂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可提高展着能力,如二甲四氯加0.5%硫酸铵后,吸收时间可从24h减少到10min[14]。

4.2.5科学地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同一种农药在同茬作物上使用过多,会造成对该药的一种抗性,其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因此,不要对一种病虫害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可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或将几种可混合的药剂混配在一起使用,以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1)科学地轮换用药。了解不同药剂的成分和功效,根据实际病虫害发生交替使用,可避免产生抗性,提高防治效果。例如:爱福丁、虫螨克星、奇螨宝的主要成分都是维菌素,扑虱蚜和蚜虱的主要成分都是吡虫啉,甲基多保安的主要成分是甲基托布津等等。因此,了解不同农药的成分,科学地轮换用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和延缓抗性产生。一般同一种药剂在一茬农作物上不能连续使用3次以上。

(2)科学地混合用药。混合用药防治效果比单一使用效果好,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混用农药,把2~3种不同作用的农药混合使用,配成复合制剂,可以扩大防治对象,做到一药多治,减少施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例如,同期内发生某种病害和虫害,选择可混用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喷,可提高防治效果。混用的前提是混合后无物理及化学上的不良现象,如降低药效、产生沉淀等。

5小结

病虫害防治是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质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的很多地方主要是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其能够在短时间里控制病虫害,但是却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农作物化学物质残留等很多问题。因此,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率。非化学防治对于病虫害防治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对于保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作物品质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大非化学防治的力度,建立可持续、绿色生态的防治病虫害体系。化学防治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必须科学有效地使用化学农药,优化使用技术,提高防治效率,较少施药的次数和用量等。任何一种防治手段,单独使用都具有局限性,因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机地结合,建立高效的综合防治体系。随着生物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性品种、科学研制高效生物制剂以及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会更加显著。

6参考文献

[1]李晓明,李明.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探讨[J].吉林农业,2010(8):88-91.

[2]肖晓华.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92-94.

[3]轩永红.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9):191,201.

[4]杨荣明.以色列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现状[J].中国植保导刊,2006(8):44-46.

[5]张增为,王志武,刘玉敬,等.黄淮海糯玉米品质、产量和抗病虫害育种研究进展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9):133-136.

[6]秦雪峰,孔凡彬.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24,4057.

[7]姜春敏,刘连喜,张国华,等.大白菜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184-185.

[8]柳弟贵,熊立新,钟国勋.无公害黄瓜防治病虫害生产技术[J].上海蔬菜,2009(3):30-31.

[9]朱京斌,陈庆亮,单成钢,等.桔梗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J].北方园艺,2010(21):194-195.

[10]白伍云.大棚蔬菜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及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2010(8):85-91.

[11]李建华.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177-178.

[12]张敏,雒新林,邢晓丽.线辣椒苗期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J].西北园艺:蔬菜,2010(3):44-45.

农作物病虫防治篇3

1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1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制定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的制定关系到工作的全局,首先要明确责任,召开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的乡(镇)分管领导、农业中心主任等参加工作会议,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农业主管部门成立防治病虫工作领导小组,分区分片进行督察防治,小组领导应定期到各个乡(镇)检查病虫是否施药以及防治效果,了解信息反馈,解决防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植保站负责病虫测报、技术培训、药剂配方、机器操作使用与维修、防治效果调查等;乡(镇)负责组织、发动、宣传,落实直补配套药剂到村、社;村、社负责登记、造册、公示、收机防费和把药剂直补到农户手中。

1.2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测报

植保站负责病虫测报,合理药剂配方,指导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植保站从种子处理开始,根据田间病虫发生量,结合气象预报,编发有关病虫害防治手册,对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赤斑黑沫蝉、螟虫、蓟马、赤枯病、稻纵卷叶螟、黏虫等10多种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做出预报,并根据病虫发生种类、发生期、发生量,通过科学合理药剂配方,及时施药防治,全面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

1.3宣传培训

关于直补方面的政策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在技术上和方法上都要制定详细的策略。关于宣传的方式可以充分的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根据农村的现有状态进行全面的宣传覆盖工作。可以利用宣传车和小喇叭进行造势宣传,也可以利用村部的黑板报宣传。在进行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要定期的组织培训工作,加强技术上的指导工作。首先要对乡镇负责农业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使其在专业业务知识和思维意识上有深刻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的工作方面有效的管理。然后是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可以在农村进行划片宣传,向农民讲授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并且印发技术资料,使农民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防治技术。此外,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工作,通过建立农业专业网站,将这种防治技术进行广泛的宣传,扩大宣传力度,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1.4备足农药、药械等防治工具

对农民实行的防治直补工作不是以现金发放的形式来执行的,而是根据直补的金额通过农药和药械的发放来进行补贴。农药和药械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最为基础的保障,所以一定要将这些准备充足。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将病害的防治工作落实到位,防治直补资金的流失,有效的保证防治资金的合理使用。

1.5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直补工作,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流程严格执行,确保直补资金全部应用到农作物病害防治上,防治资金的流失。首先基层单位要对农户的实际稻田面积进行测量,然后进行数据汇总后上报给乡镇,乡镇根据汇报的数据到正规的农药部门进行购置,再根据报表的数据配送到基层村、社,在农民确认签字后配发农药。在农药的施用上,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施药策略。对于药量的补发是按照实际的土地面积来分配的,对于不足的部分要由农民自己承担。

2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必须注意的问题

2.1病虫防治直补工作,离不开农业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工作,要认真实施好,农业部门是联系财政部门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只有农业部门从病虫发生种类、面积和防治技术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财政资金的管理分配和防治技术指导,才能正确地做好病虫防治直补工作。

2.2农民自行防治使用的药品、药械不规范,导致少部分防治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加强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保证农药、药械的质量,同时加强对农民防治作物病虫知识和施药方式的技术培训。

2.3直补防治实施过程工作很繁琐,涉及到千家万户,操作起来很困难,受市场经济的制约,农户各自的想法不一致,组织实施的部门工作量大。今后操作实施要简单化,可由各区、县申报应补贴的病虫防治面积、农药品种及数量,上级部门及财政部门核准后统一采购发放给各乡(镇),各乡(镇)在认可的代销门市供应给农民,农民凭票购买。针对出现病虫发生种类多、而直补经费少的现象,必须提高农药和药械使用效率。

2.4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是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新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结合进行宣传,相互促进,增添农业科技宣传的活力。植保专业队需要发展、完善,以保证大面积使用。只有利用植保专业队在病虫防治中的骨干作用,带动农户自行防治,采用植保专业队机防与群防相结合的统防统治办法,才能保证大面积的实施完成。

农作物病虫防治篇4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4-0052-01

众所周知,农作物是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与生产利益的大事,其生长的质量与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问题。所以,在当前国家重视“三农”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对农作物的生长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近年来,农作的病虫害势头一直在不断攀升,已成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而仅仅是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污染自然环境,甚至防治的不当还会反增加病虫害的繁殖。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已成为值得人们深思的重要的问题。

个人认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应该采用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并且适时地加以化学农药,发挥其辅助作用,这样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真正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所存在的问题

1.病虫害的种类多,繁殖快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产生病虫害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农作物自身的生长性质、农作物的耕作制度、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等等。但是,在目前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的情况下,病虫害的种类开始增多,而且其繁殖周期也很快,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合理的化学农药防治来说,甚至可以饭促进病虫害的繁殖。所以在此基础上,也增加了人们防治工作的成本与难度。

2.对病虫害的防治意识很低

目前在对农作的生长情况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很多人还是依靠传统的化学农药方式来防治,认为病虫害的危害并没有那么厉害,所以导致他们病虫害的防治意识较低。同时,一些农民对现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先进科学技术还一无所知,更别谈合理地的运用了。另外,在传统的化学农药措施中,还存在着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的情况,比如药剂的分量、使用的周期、使用的方法等等。对化学农药的不科学运用,会对农作物产生很大的危害。

3.对病虫害的防治不及时

我们知道,对一种事物的有效防治,最好是掌握病虫防治适期,但是目前,很多农民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不能很好地掌握时机,通常都是在病虫害已经大量产生之后再去防治,这样不仅会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其效果也是很低下的。所以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时候,应该把握好时机,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防止其大面积的蔓延。

4.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的欠缺

现在大多数农民在防止农作物的病虫害时,都是在一种比较盲目的情况下而进行的,他们并没有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作出一定的研究,也没具体分析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在就是,本身的知识水平不高,也对防治的科学技术不了解,所以往往也不会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仅仅是通过传统的化学农药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不能对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作出研究,并采用先进的防治技术进行对症下药是很难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二、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认识

目前,大多数农民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问题,是因为他们对全面、综合防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导致他们不能充分理解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不能有效地做好防治工作。

大多数农民对全面、综合防治的认识是比较狭义的,仅仅是认为采用多种的防治技术与手段就行了。但是现在对全面、综合防治的定义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农作的生长规律、农作物的耕作制度、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等等,从而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进行全面而有效地防治工作,以达到保护农作物安全生长,实现农民增收的效果。

所以,在进行全面、综合的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从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全局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还要注意各种措施与手段之间的协调,确保各自的有效性。当然我们所说的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并不是要求杀掉所有的病虫害,使他们灭绝,这样是有背自然发展规律的,我们要做到的是把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它们不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太大的影响,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对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并不能仅仅是依靠化学农药的作用,而是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各种潜在的危害都考虑进去,再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做好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工作

要突破旧有的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全局来思考问题,把狭隘的思想逐步扩展开来,从而全面、综合地来对待农作去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从认识农作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做起,只有了解了农作物本身,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其防治工作。其次要认识到防治工作的及时性,在病虫害发生之前或者是初期就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再次要认识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各种先进技术,不能只停留在化学农药上,必须全面去了解防治病虫害的先进科学技术。

2.采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认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先进技术之后,还必须学会使用先进的防治技术,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比如,在病虫害的生长繁殖方面,不能等到它们大面积的繁衍再去防治,所以要做好对它们的监测工作,采用先进的监测仪器或者设备,来对病虫害的生长情况作出分析,不断提升监测水平,把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不断完善农药产品市场

我们所说的不能仅仅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但是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还是必要发挥化学农药的辅助作用。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化学农药使用不规范,不合理,不仅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还会起到副作用。所以,在规范使用化学农药的基础上,必须要保证农药产品市场的正规,做好农药产品的监管工作,让农民们能够放心使用农药产品。当然,还应该做好新农药产品的推广工作,让农民能够了解更多有效的农药产品,以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作用

鉴于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可能他们不会及时地了解哪些综合防治的技术,所以,这就要做好其技术的推广工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进行必要的引进与示范工作,把实实在在的成果展示给农民看,让他们能够放心地使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同时,在使用这些综合防治技术上,必须教会农民正确的使用方法,确保其实施的质量与效果。

四、结语

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能仅仅将它看做是简单的采用多种技术来防治,必须从多方面来思考问题,把各种潜在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再结合实际的情况对症下药,并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到全面而有效地防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从而促进农作物的增收,提高农民们的收入。

参考文献

[1]杨志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几点思考[J].大科技,2012(18).

[2]单霞.八月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J].农家之友,2012(7).

[3]赵建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直补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

[4]左志平唐少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库构建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12(5).

农作物病虫防治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保障丰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植保抗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在做好大面积病虫草鼠防治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土蝗、草地螟、小菜蛾、地下害虫、马铃薯病害和农田鼠害等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达到重大疫情不蔓延危害,重大病虫害不爆发成灾,安全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农药使用量逐步降低。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主要病虫的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病虫害防治责任制

今年我县多种病虫预计为偏重发生,土蝗、地下害虫、小菜蛾、马铃薯病害较重,防控任务艰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植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要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强化各项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控”,将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要按照上级要求,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和联防联控”的长效机制,加大重大病虫防治指挥和组织协调力度,确保“防治责任、虫情监测、防治经费、应急物资、监控技术”五到位。为保证防虫工作顺利实施,成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牧业局信息报送及人员技术的落实等日常事务的开展。

(二)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病虫防治信息

农业植保部门要加强病虫调查工作,增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查清达标地块,确定重点防治区域和防治适期,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消长动态,准确中短期预报,制定防治方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将病虫发生与防治信息传送到千家万户。各乡镇要做好病虫防治动态、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等情况的收集,及时向植保部门报告,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发现、早防控”。

(三)做好防治技术指导工作,确保防治科学有效

植保部门要大力推广以农业防治和生态调控为基础,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主导的绿色防控技术,确保防治科学、安全、有效。

(四)大力推行专业化防治和统防统治

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和重大病虫应急防控的主导作用。一是对土蝗、草地螟重大害虫全面开展应急防治,坚持“政府扶持、专业管理、统防统治”的原则,由乡镇村委会组建重大病虫应急防治队,进行统防统治;二是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坚持“政府扶持、技术指导、联防连治”的原则,从植保机械、植保技术、病虫信息及安全监管等方面积极扶持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区域内及县乡间跨区域的专业化防治;三是全面开展群防群治,坚持“政府动员、农户参与、群防群治”的原则,组织动员农民开展统一防治,加强技术指导,特别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技术的宣传培训,确保病虫害防治安全有效。

(五)部门协调配合,做好防控物资供应

农资部门要根据防治需要,组织供应高效对路农药,要做好农药、药械、防护服等所需物资调运和储备工作,保障物资供应;工商、质监、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要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严格禁、限用农药管理,依法对制售假劣农药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药;加强农民安全用药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做好自我防护。

四、技术措施

(一)土蝗

防治指标:田边草滩10头∕㎡,农田5头∕㎡

防治适期:3龄盛期

药品选择:90%马拉硫磷油剂、75%马拉硫磷油剂、4.5%高效氯氰菊酯等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

(二)跳甲、芫青

药品选择同土蝗

(三)小菜蛾

防治指标:1头∕株第一次防治。每隔一周再防一次,连防2—3次

防治适期:幼虫3龄前

药品选择:阿维·高氯、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毒死蜱等药剂。

(四)地下害虫

防治指标:0.5头∕㎡

防治适期:2龄幼虫盛期

防治方法:

1、在有萎蔫苗或枯心苗的植株周围泥土中挖出幼虫处死;

2、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喷施植株下部或灌根防治;

3、将麦麸炒香,40%毒死蜱乳油按药:水:麸皮=1:20:100的比例制成毒麸,于傍晚在每隔一段距离堆施。

五、安全防护措施

农作物病虫防治篇6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问题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通过成立市场化的专业防治组织,在农业部门的科学指导和管理下,采用先进的测报技术、防治器械和防治方法,对较大面积的农作物实行统一防治的方式。近几年,在湖南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市、县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湘潭市各级农业、农技部门和专业化服务队伍的共同努力,陆续在一些乡镇进行了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

一、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发展背景

(一)发展粮食生产的迫切要求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被人总结为“993861部队”,农业劳动靠老人、妇女、儿童来完成是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当前的粮食生产,已经解决了耕作、移栽、除草、收割等一系列高劳动强度的难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由于劳动强度大、专业技术性强、存在作业安全风险等原因,在青壮劳力大量外出的情况下已经成为制约粮食生产最重要因素。专业化防治能够解决劳动强度大、防治效果差的难题,能有效遏制耕地抛荒,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维护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受群众欢迎。

(二)应对日益严峻病虫害形势的客观需要

因为对病虫害防治知识的欠缺,面对众多的农药品种、五花八门的宣传广告、经销商不负责任的推荐,农民往往无所适从,农民乱打药的情况相当普遍,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成本上升,防治效果下降,对农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受自然、气候以及栽培条件变化的影响,常规病虫害呈逐年加重发生态势,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均呈大发生态势,甚至暴发成灾。2000年-2008年湘潭市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由1100多万亩次上升到2000万亩次左右,只有发展专业化防治,推行统一、快速、高效、准确地联防联治和统防统治,才能提高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危害损失,保障农业丰产丰收。

(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继续实施植保工程,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工作要求。2008年10月农业部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提出“按照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目标和任务,到2009年,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全部实现病虫专业化防治;到201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10%;到202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提高到50%”的目标任务。

湖南省农业厅在2008年提出“通过3年-5年努力,实现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面积达到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80%以上”的总体工作目标。200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下发了湘政办发[2009]1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通知”,对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要求。

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发展现状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湘潭市以湘潭县、湘乡市为重点,分别在湘潭县云湖桥镇、杨家桥镇、茶恩寺镇、湘乡市毛田镇、虞唐镇建立五个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重点示范区,示范面积在5000亩以上。同时,要求韶山市农业局、岳塘区农业局各办1个2000亩以上的示范点。全市各农业乡镇分别办1个500亩以上的示范点。示范区、示范点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农业部门管理服务”的原则,组建专业化防治队伍,以双季稻全程承包服务形式开展专业化防治。

(一)杨家桥镇示范区

杨家桥镇示范区是由杨家桥镇农技站组织成立杨家桥镇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由村级种田能手自发组织成立机防队,各机防队集体加入协会,由协会负责技术指导、供药、防效调查,自愿、合作形成的专业化防治队伍。是目前我市效益最好、效果最佳、纠纷最少、责权利最明确的一个专业化防治服务队伍。目前已有五个村发展4个机防队8个机防小组,实施全承包服务面积6700多亩。

(二)虞唐镇示范区

虞唐镇示范区是由个体经销商邓检云组织成立的“虞唐镇大胡子水稻种植合作社”负责实施。合作社以发放会员卡的形式发展会员。入会会员实行刷卡购农资,各会员帐务实行电脑管理,分户单独记帐。年终根据会员的年消费额实行3%~10%不等的返利。目前,该合作社入会会员达8000户左右,全年开展专业化服务面积近1万亩,全包服务按160元/亩收费,半包(包药)服务按90元/亩收费。全程承包服务面积5000亩左右,开展半包服务面积5000亩左右,目前是我市规模最大的个体专业化服务组织。

(三)茶恩寺镇示范区

该示范区是由农机专业户与农资经销商联合成立的“湘田水稻种植合作社”。农户自愿入社,由合作社实施统一机耕、统一机收、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防治的高度专业化合作组织,目前已发展水田面积2000多亩。

(四)毛田镇示范区

毛田镇示范区是由毛田镇水稻种植合作社为主体单位负责实施,毛田镇农技站负责技术支持。日前该合作社拥有专业化防治机动喷雾药械100台,在万山等10个村105个组对3290户农户实施全承包专业化防治服务,全年服务面积5291亩。入社农户由合作社出资按服务面积与保险公司签订农业保险合同,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专业化防治服务单位面积效益不高、风险过大的问题。由于毛田是我市稻瘟病老病区,在今年稻瘟病严重发生的情况下,毛田镇专业化防治丘块与非专业化防治丘块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差别,专业化防治已深入人心,要求入社的农户十分踊跃。

(五)云湖桥镇示范区

该示范区是由长沙市泽丰农贸有限公司以典型的公司模式运作,在云湖桥镇建立专业化防治服务站,由公司与农户直接签订服务合同,以双季稻全程承包模式(包供药、包施药)开展服务,全年每亩收费165元。全年实施双季承包服务面积2600亩左右。防治效果较农户自防丘块明显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经验借鉴

(一)必须坚持市场化发展的方向

推进专业化防治,首要的问题是培育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专业化防治组织是经济实体,必须坚持市场化运作,防治组织要能够独立有效承担防治责任。同时要坚持群众自愿,政企分开,不搞行政强迫,政府相关部门职责只能是引导、服务,决不能创办服务实体,否则就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地位不超脱,责任不清晰,监管不落实,服务不到位,势必难以健康发展。

(二)必须坚持防治组织多样化发展的道路

推进专业化防治,绝不能用行政命令固定某一种发展模式,必须根据实践情况,寻找适合我们湘潭发展的路子。湘潭属于丘陵地区,多山、多冲,地势不开阔,各地栽培情况、禾苗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差异很大,专业化防治风险也较大。试点中我们没有照抄照搬湘北地区大公司、大面积防治模式,放手让各地尝试。根据试点示范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杨家桥的协会模式,还是云湖桥的公司模式,或者毛田、虞唐、茶恩寺的全合作社模式,甚至三、五个农民自发形成的民间机防队,都表现出了很好的发展生命力,其关健在于不断借鉴经验,逐步发展壮大。

(三)必须坚持地方化管理

专业化防治的关键是要组建好基层作业队,选好队长。队长必须由当地群众信得过、具有一定业务素质、能够较好处理各种矛盾、能够依照操作规程组织实施专业化防治的人担任。机防组织必须将防治费收取、纠纷的处理、防治具体组织等方面的经营管理责任落实到当地的责任人,实现专业化防治的民间化治理,以“港人治港”的办法来解决服务过程中的矛盾纠纷。

(四)必须强化农业部门的引导和管理职能

农业部门要指导专业化防汉组织制订章程、科学规划机构设置、明确岗位职责、拟订内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合同文本、配置先进药械、联系农药供应渠道、规避风险措施,争取乡村基层组织支持,为专业化防治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要及时组织机防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使防治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的病虫识别和测报、农药使用、防治效果调查、施药器械使用维护、劳动保护等方面知识以及农药管理和植物保护方面法律法规,为今后持证上岗做准备。

要制定出台管理规定,加强农药的管理,严格限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妥善收集处理废弃物;执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建立病虫防治档案,详细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展防治情况和药后效果调查情况,落实防治责任,确保防治效果;严格劳动保护管理,实行统一着装防护,落实各项保护措施。

要强化防治服务。实行农技人员联系作业队制度,加强专业化防治指导。联系人员要认真参与和指导作业队病虫测报、防治方案制订、防治效果调查等方面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防治中出现问题。

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以奖推进专业化防治的发展

专业化防治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在推进专业化防治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先进设备不足,添置成本较高;人员技术基础相对较差,必须持续开展全面系统培训。由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一旦遭受不可抗拒的突发性、流行性病虫灾害,将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建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设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补贴资金和保险制度,让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和农民都能吃上定心丸。

(二)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加快防治器械更新换代

当前农机补贴切块到农机部门,操作方式按大型农机申报程序,一台大型拖拉机补贴几万元,而一部机动喷雾器补贴200元,申办手续却一样烦琐,操作性差。鉴于这种情况,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是要与农机部门协调,建议由农业部门根据全省专业化防治药械的使用情况,选择几款适应当前专业化发展需要的机型,由农业部门根据当年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情况,以政府招标的形式直接向厂家统一采购,以量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由农机部门根据补贴比例直接补贴,从而降低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生产成本,将补贴实惠真正给予农民,推进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将专业化防治纳入农业保险,化解专业化防治风险

专业化防治是一项民生工程,单位面积的收益有限,无法承担灾害性气候条件带来的病虫灾害损失赔偿。因此,一是要将专业化防治的服务面积纳入农业保险范围,降低专业化防治风险,二是要为专业化防治施药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预防施药意外中毒事故的赔偿。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化防治是构建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强有力保障,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关怀和支持。今后应该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协会推动、部门管理服务”的思路,深入宣传发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充分激发潜在积极性,放手培养服务组织;成立县乡两级专业化防治协会,促进行业发展壮大;履行农业部门服务管理职责,确保防治安全高效,有效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学健,陈庄灿.兴国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及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2(6).

[2]陈会柱.求真务实稳步推进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J].中国植保导刊,2009(3).

[3]张路生,刘俊展.滨州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0(1).

农作物病虫防治篇7

摘要:本文深刻分析了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江苏省通州市组建村级植保专业化机防队的工作尝试、运行原则、方式及效果,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植保;专业化机防队;成效

通州市耕地面积121.44万亩,常年种植水稻50万亩、棉花12万亩,蔬菜20万亩、小麦40万亩,油菜36万亩,其他作物20多万多亩。当前“三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出现“兼业化”、农村出现“空心化”、农民出现“老龄化”。这“三化”严重制约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由于大量农村精壮劳动力外出务工,老人和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些人中文盲、半文盲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在病虫害防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防治不及时,错失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二是盲目用药比较普遍,影响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加重了环境污染。三是有的农户播种后举家外出务工,家里的庄稼无人看管。常年有大量农民在外务工,千家万户防治病虫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广大农民企盼稻麦棉病虫害由专业化防治替代一家一户防治。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在镇村组建机械化防控队伍(简称机防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实践证明,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有利于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主要做法

1.1树立公共服务理念,找准构建新型植保服务体系的切入点

植保是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作业环节,技术性强,专业要求高,不仅影响作物产量,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由于农作物病虫具有迁飞性、流行性和爆发性等特点,加上农药经营渠道多,高效对路药剂得不到保障,分散防治的效果欠佳。近年来,两迁害虫和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因防治失效,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比比皆是。因此,需要统一、全面、及时有效的防治方法,这就决定了植保工作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既是农户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是政府的一项公共职能。2008年,我们在总结、吸取2005年水稻稻飞虱危害教训的基础上,对植保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有了更高的认识,更加重视植保公共职能的履行,把构建适应当前农业生产需要、切实有效的植保服务体系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统分结合”和先易后难、先水稻后经济作物的原则,积极探索新型的植保服务模式。

1.2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目前全市共有植保机动药械8884台,拥有各种形式的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329个,机防服务面积达到了362.5万亩次,占防治面积的35.4%。市植保站利用利用国家优质粮食工程—通州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配备了300台机动喷雾器,组建了4个村级机防大队。为加强全市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市植保站于2008年按照“民营公助、独立核算、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出台了《通州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实施方案》,从管理运行机制、统防目标、农药使用管理制度、收费管理监督及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规范要求。市植保站还分别与十总、刘桥、四安、西亭4机防队签定了机械管理协议,规定弥雾机产权归市植保站所有,机手具有使用权。每台机器收取200元押金和100元管理费,存入村委会专用财务财户,规定每台机每次防治运动作业量不少于40亩,未达到服务面积要求的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收回器械重新选聘人员。完成任务的机手3年后归还押金;镇农技部门与服务队的机手建立联系制度,做好机手日常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管理,并将服务队机手的联系方式向社会公布,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并采取九项措施加强机防队管理:一是成立机防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二是规定植保机防队所拥有的机动喷雾器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三是对机手进行了严格筛选,要求具有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病虫防治知识,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农民组成,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符合条件人员由本人申请,村委会推荐,镇审核确定,并建立机手档案。五是立卡建档。实行一人一机一卡的登记管理制度。六是签订《植保机防组织服务公约》,规定了村级植保服务队的服务宗旨、组织方式、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和机手安全用药操作规程。并制作广告牌,在室内外公布。七是防治操作上实行“六统一分”的统分结合的动作模式。即“统一测报、统一开方、统一供药、统一配药、统一管理、分户经营”。八是对机手进行岗前、岗中、岗后培训,主要培训病虫防治知识,机械的操作及其维修技术。九是根据当地农民种植投入成本、收入水平、雇工报酬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规定每桶水按低于当地市场价20%收取。申请到江苏省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10万元经费,购买爱苗、吡蚜酮分发到各机防队,无偿为农民防治水稻后期叶病和灰飞虱,让利农户,推动植保专业化防治快速发展。全市各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都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统一了收费标准,明确责任,确保防治质量等一系列具体的工作制度,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不负责任、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机防人员坚决辞退,决不迁就。药剂由县植保站统一推荐,在保证防效的前提下,农户除缴纳农药成本外,还须支付45-60元/hm2的劳务费。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统防统治的工作成效。

1.3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探索植保服务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探索服务模式,努力实现服务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达到植保服务队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的最大化,推动植保社会化服务健康稳步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今年的实践,目前我市推行的三种主要服务模式,基本上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民需求。

一是单纯机械喷药。农户提供药剂,机防队或机手按要求喷施农药,由用户支付机械喷药劳务费用。一般每机水收费3.5-5元。目前这种运作方式比例占机防服务面积的80%左右。

二是带药带机防治。机防队和机手按照市植保部门技术要求,及时向农民传递防治技术信息,提供防治药剂和机械施药服务,保证施药质量,收取合理的药工费用。目前这种运作方式占机防服务面积的15%左右。

三是专项承包防治。首先,机手采用记帐方式,对外出农户一季作物病虫害承包代治,作物收获后按实际用药用工费用与农户结算。骑岸镇育民村机防专业户丁士兵配有2台机动弥雾机,针对本村主要劳力均外出打工,与村民订立机防承包代治合同,每一期的病虫防治之前将用药用工费用告知农户,经农户确认,一季作物收获后统一结算防治费用(喷药劳务费4元/桶水、农药按实际使用的市场价计算),2008年机防服务面积达160亩。目前这种运作方式占机防服务面积的5%左右。

1.4大力推进统防统治。

建立统防统治示范区,是促进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我们在面上推行代防代治、承包防治和全程服务三种主要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水稻高产示范方和农药减量工程建设,建立了4个统防统治和“农药减量增效工程”示范区。在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供药,统一喷雾,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人到示范点上,全面推广植保“三新”技术(新农药、新技术、新药械),达到以点带片、以片带面的示范作用。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电视专题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的农民们进行宣传。推动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初步成效

2.1经济效益巨大。

村级植保服务队运行以来,充分发挥了统防统治的功能,防治效率和治虫效果都明显提高。据对刘桥新联居、四安庵东村、十总新雁村的调查,过去用手动喷雾器打药,每天只能防治3-4亩,且防治效果差,现在用机动喷雾器打药,一台机平均一天可防治30-80亩(弥雾机30-40亩/天,担架式机动高压喷雾机60-80亩/天),工效是手动喷雾器的10-20倍,而且防治效果好。例如刘桥新联居机防示范方实收亩产625.1公斤,比非机防区增产8.4%。机防比非机防亩节省农药成本26.90元,节省工本18.20元,增加产值94.52元,亩合计增收节本139.62元,机防区共增加经济效益27.92万元,每台植保药械在一季单季稻可产生效益0.5585万元。

2.2普及了技术。

以服务队为植保技术推广的载体,并和植保联效集团承包相结合,明显提高了技术普及的效率,有效降低了技术普及的成本,大大提高了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如一个服务队在一个防治时期就可将技术直接落实到1000-2000亩左右的面积,同时周边农户也能间接收到植保信息,这样的带动效应远胜于平时培训、宣传。

2.3增加了收入。

通过服务,实现了双赢。每个机手在一个防治期可防治面积100-120亩,按一年防治10次计,平均每年可防治1000亩次左右,一亩次收取代治费8-10元,可收取代治费8000-10000元,除去成本可收入6000-7000元。

2.4生态效益明显。

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专业化防治,一是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药进入市场,淘汰了高毒高残留农药。二是按时使用对路农药防治,按防治指标用药,严格掌握了施药安全间隔期,避免了滥用农药。仅按指标合理用药、节省防治用药而言,初步测算:通州市每年重大病虫害防治每年可减少农药使用量近百吨。三是机手做好自身防护,合理处置药瓶药袋,减少了农民自防后随地丢弃药瓶药袋的现象,使农药的污染问题从源头上得到了控制,降低了农药残留量,提高了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水平,保护了环境和农民的身体健康,这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巨大的。

2.5方便了农户。

服务队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农田打药由植保服务队来实施,时间短、效果好、收钱少。如今,在我市的新联、十总等地农村,到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适期,植保服务队都会及时出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病虫害防治服务,如农民需要临时性的农作物病虫防治服务,只要打个电话给服务队,植保服务队就会准时为其服务。这样外出务工和经商的人员能够安心在外,不用担心家里的庄稼被病虫为害。

2.6社会效益深远。

实施专业化防治,一是有利于把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从重大病虫防控的组织发动、宣传、督查等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农业部门病虫防治工作的着力点将转向对机防队员的培训与指导。二是广大农民可从对重大病虫防控的担心、害怕、迷惘和无助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用于增加家庭收入。三是将彻底改变年复一年的病虫防治领导担心、技术人员操心、农民不放心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提升我国重大病虫害防控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几点思考

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的推广和发展,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同时要与市场化动作相结合。

3.1进一步巩固乡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乡村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植保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过程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进一步巩固并构建新型的乡村植保服务组织,推动植保服务的社会化是植保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县级以上公益性植保服务体系的延伸,是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最重要一环。

3.2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是农业生产新的报务形式,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扶持,地方政府要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内容来抓,才能促进快速发展。

3.3切实推进土地流转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目前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表现在: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老弱病残、文化低的人,接受新的植保技术,新的防治方法较困难;二是规模种植程度低,种植面积小而分散,需要服务的市场小,阻碍了植保专业化防治的发展。因此,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政府要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将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扩大种植规模、连片种植。这样才能有发展植保专业化防治的要求和提高专业化防治服务层次的条件。

3.4进一步改进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工作方法

通过扶持、引导、改造现有的专业化防治组织,以植保机防队建设为核心,组织农药经营大户、种田大户及农业科技示范户等社会力量,构建新型基层植保服务体系,使其向正规化、规模化、可持续化方面发展。

3.5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确立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主体,农技部门为联系纽带,政府部门扶持的运行模式,推动农村社区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工作开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种田“治虫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先宝曹炳宏,五河县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08,第7期。

农作物病虫防治篇8

1氮肥。①碳酸氢铵、氨水等铵态氮肥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对害虫具有一定的刺激、腐蚀和熏蒸作用,尤其对红蜘蛛、蚜虫、蓟马等体形小、耐力弱的害虫效果更好。施用方法:用1%碳酸氢铵或0.5%氨水溶液均匀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②尿素具有破坏昆虫几丁质的作用,用尿素、洗衣粉、水按4:1:400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的“洗尿合剂”,对为害棉花、蔬菜以及花卉的蚜虫、菜青虫、红蜘珠等多种害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③在小麦锈病零星发生时,用50%鲜尿或3%硫铵水溶液喷雾,效果良好。

 

2磷肥。①棉花嫩头上的腺毛分泌的草酸对棉铃虫蛾具有引诱作用,在棉铃虫成虫发生期,用1~2%过磷酸钙浸出液作叶面喷肥,可使草酸变为草酸钙而失去对棉铃虫的引诱力。这样,可使棉田落卵量下降33.3%~73.4%,平均为55%,每次喷磷的持效期一般为2~3天。②番茄脐腐病是植株缺钙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从番茄初花期开始,用1%过磷酸钙浸出液每隔半月喷一次,连喷2~3次,防病效果比较明显。

 

3钾肥。钾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增施钾肥对多种作物病虫害具有抑制作用。据报道,在740种真菌病害和68种细菌病害中,因钾而减轻为害的分别占71%和75%;在230种害虫(螨)中,有减轻为害效果的占59%。生产上,直接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最多的钾肥是草木灰。草木灰是一种优质钾肥,同时还含有磷、钙、镁、硫以及硼、锰、铜、锌、钼等多种营养元素;用草木灰10千克,对水50千克,浸泡24小时后过滤,取滤液喷雾,可以有效地杀灭作物上的蚜虫;在棉花幼苗期,每亩用草木灰20~25千克,顺垄撒施,可以提高地温,减轻棉花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等的发生;在葱、蒜或韭菜开沟种植前,每亩用草木灰20千克,施于沟底,或在葱、蒜、韭等蔬菜幼苗期,每亩撒施草木灰15千克,并接着划锄覆土,可使根蛆为害明显减轻,并使蔬菜增产15%~20%;在小麦纹枯病初发生时,每亩用草木灰30~40千克,趁上午露水未干时顺垄撒在麦株基部,对控制病害蔓延有一定效果;对发生根腐病的果树,先挖开根部土壤,刮去发病根皮,稍晾,然后每株埋入草木灰2.5~5千克,经1~2个月,病树即可发出新根。

 

4硅钙肥。作物施用硅钙肥后,大部分硅素都积聚在作物的表皮细胞中,形成非常坚硬的表皮层,从而增强其抗御病菌及害虫侵害的能力。有资料表明,玉米、大豆等作物,每亩施用30~40千克硅钙肥,可使玉米螟、豆荚螟的为害明显减轻;水稻施用硅钙肥,可提高表皮细胞的硅质化程度,因而抗病虫能力明显增强,粒重增加,增产10%~50%,稻瘟病发病率降低0.3%~19%,发病指数降低0.5%~13.9%;在双季稻区,利用含硅量高的早稻稻草1/3~1/2还田,可使穗颈瘟病减少2.63%~7.23%,同时稻纵卷叶螟也明显减少。

 

农作物病虫防治篇9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生物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231-01

前言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生产占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但我国也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农作物病虫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保证农作物的生产,防治病虫害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原因

就目前而言,导致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现象日益加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为了确保农作物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而长期过量的使用磷肥,导致土壤出现大面积的板结、盐碱现象;农药使用的方法的不规范,导致病虫害抗药性的不断增强,从而破坏了土壤内部结构的平衡;连年的重茬种植使得土地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也是造成病虫害危害上升的主要因素。

二、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认识

大多数农民对全面、综合防治的认识是比较狭义的,仅仅是认为采用多种的防治技术与手段就行了。但是现在对全面、综合防治的定义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农作的生长规律、农作物的耕作制度、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等等,从而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进行全面而有效地防治工作,以达到保护农作物安全生长,实现农民增收的效果。

所以,在进行全面、综合的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从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全局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还要注意各种措施与手段之间的协调,确保各自的有效性。

三、新时期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几个重要措施

1、制定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的制定关系到工作的全局,首先要明确责任,召开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的乡(镇)分管领导、农业中心主任等参加工作会议,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农业主管部门成立防治病虫工作领导小组,分区分片进行督察防治,小组领导应定期到各个乡(镇)检查病虫是否施药以及防治效果,了解信息反馈,解决防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植保站负责病虫测报、技术培训、药剂配方、机器操作使用与维修、防治效果调查等;乡(镇)负责组织、发动、宣传,落实直补配套药剂到村、社;村、社负责登记、造册、公示、收机防费和把药剂直补到农户手中。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根据农作物的种植环境、农作物自身生长的特点以及病虫害的特点,在农作物种植之前以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定期的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如对种子进行提前的药物浸泡以及对田地进行提前的种植清理等,以此确保种植环境的卫生,预防虫害的滋生。与此同时,在每年的秋天定时的对耕地进行翻新,不仅可以有效增强耕地的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的活性,还可以加快落叶枯枝在土壤中的腐烂速度,有效降低病虫害的成活率,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在农药的使用上,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要求、注意事项、病虫害特点、农作物特点以及土壤性质等进行喷洒,在确保农作物安全的情况下,有效杀死病虫害。

3、科学使用农药,有节制地合理用药

多讲究防治策略;修改偏严的防治指标,贯彻达标用药;合理安排农药,采用对天敌影响少的选择性农药,提倡有效低剂量,抓好挑治、兼治,减少用药面积和用药次数。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的组装,协调地发挥农业防治压基数,保护天敌促平衡的作用。最小限度地使用化学农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天敌作用,把病虫危害损失降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并使病虫发生量维持在低水平的生态平衡中。

4、推广非化学防治

4.1推广有效的农业防治法

对环境的合理利用,土地的合理轮作种植,是预防土壤病态的有效方法。例如土传病害大豆疫霉根腐病、小麦纹枯病、炭疽病等,同一农作物的多年栽种是对土壤的过度使用,导致农作物病害的频频发生,对于这种病虫害用药施肥的效果是不理想的。轮作种植的方式,能够达到在短时有效的控制的目的。种植大豆的土地改种植花生、玉米;种植小麦的土地改为种植油菜豌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实行水旱轮作,土地深翻、休耕来抑制病虫害。比如对水稻螟虫的防治,可以在下一季耕作的时候深耕灭茬灌水,p少越冬虫源的存活率,也可以在冬季休耕淹冬水田几个月,将水稻茬内的越冬源淹死大部分,减少来年虫口密度。对于间作套种进行科学合理种植,农作物种植区域化,减少种植区域的种类,合理搭配间作作物的品种,对病虫害集中防治管理,精细化管理农田。

4.2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借助有益生物的新陈代谢来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通过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然后综合使用各种基因产品,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达到防治目的。

(1)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病虫害的天敌

在农业病虫害的治理过程中,要对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的天敌加以保护,利用它们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力度。在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前期防治时,可以使用药性较强的化学药剂,这是为了从根源上杀死有害生物。在农作物生长一段时间后,就要改变策略和施药手段,对一些仍然有病虫害威胁的局部地方施药,不能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实施隐蔽施药。

(2)加强使用各种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较小的农药,要加强生物农药的使用力度,同时也可以使用各种微生物和有益生物的新陈代谢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这种方式由于比较科学,所以也在日渐普及。在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过使用生物农药,例如阿维菌素、Bt农药等,也使病虫害的防治水平得以提高。农民通过养殖青蛙、专吃害虫的小鸟,或者在稻田中养鸭来治虫,也能够减少病虫害对农业的危害。

5、增强应急防治病虫害的能力

农民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应该秉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另外也应该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病虫害防治系统作物虫害防治的依据。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应该根据作物生长的区域条件,不断扩大专业队伍建设,充实物质储备,将防治病虫害工作逐步提升到专业化的水平,尽量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与频率,增强对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的重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还可以降低作物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作物品质的效果。

6、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近几年,在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及技术推广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综合措施,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确保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保证向市场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四、结语

综上,在实际的种植生产中,及时进行耕地卫生的处理、适当选用抗病性的作物品种以及对作物实行一系列的防治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机地结合,建立高效的综合防治体系。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性品种、科学研制高效生物制剂以及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农作物病虫防治篇10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生态调控;预防措施

引言

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农作物虫害是重要灾害之一,其种类比较多、影响大,易爆发成灾,在我国国民经济与农业发展中,其覆盖范围与严重性影响比较大。化学农药防治作为传统防治方法,已经带来了植物防效降低、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1],现代农业,更应通过生态调控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1、病虫害防治的主要问题

1.1缺乏病虫害防治意识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农作物病虫害控制工作中,“注重应急防治、化学防治为主”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民还没有完全接纳化学防治、农业、物理、生物及生态等方面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先进防治技术有的农民更是一无所知。在化学防治过程中,药剂选择不当、用量不准、不及时、方法错误等问题也比较常见,从而引起费工、费药、重污染、生物抗药性强,严重危害农作物等后果[2]。

1.2农药管理不够规范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药是非常关键的,其确保了农作物的丰收,但同时又是有毒的,如果管理使用不当,就会危害农作物,甚至污染环境,威胁到人畜生命健康[3]。当前,农药经营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农药无证经营。一些农药经营户缺乏法治意识,农药执法认识不正确、办证意识低,经营规模不大,无证游击经营。

(2)政府禁用、限用等农药品种的销售与使用比较常见。(4)农药经营人员素质不高,农药使用、病虫害发生的知识掌握不充分,无法科学合理的销售[4]。

1.3缺乏先进的防治手段

(1)农民病虫害防治水平低,多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农业、物理及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应用不多。

(2)方法不科学。在防治时间、农药选用、配置浓度及使用等方面以主管经验判断为主,难以做到准确与及时。

(3)农民不清楚病虫害发生规律,无法从病虫害发生的关键环节解决问题,采用简单防治方法,使得防治质量难以提高,效果不尽如人意[5]。

(4)缺乏先进的施药器械。有些农民为了省钱,多采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6],从结构型号、技术性能及制造工艺等方面,该喷雾器都比较落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使得雾滴大,雾化质量不高,难以实现预期防治目标。

1.4病虫害危害日益复杂严重

受种植结构调整、品种抗病抗病虫差异、耕作制度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重大病虫害危害发生机率高,特别是在高发期内,病虫害种类增加、范围广、程度重、时间长及频率快[7]。

2、生态防控措施分析

2.1改善耕作环境

(1)改善生物生存环境,确保农田环境利于农作物生长[8]。在农业耕作过程中,土壤的破坏最为严重,坡地开荒、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同时抬高河床、阻塞河道。化肥过量施用,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降低,影响农作物品质。另外,空气质量、水体质量等因素也威胁着农作物的生长。应采取保护性耕作[9]、修复土壤[10]、植树造林等手段,通过长期有计划的实施,逐渐改善农作物耕种环境,避免土壤的破坏。

(2)改善农田生物类型,借助人为调控,引进或保护害虫天敌,以此增加天敌种类与数量,降低病虫害虫源,阻碍病虫害生长[11,12]。

2.2加强田间防控管理

(1)开垦荒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系统,促使虫害种类与数量发生变化。

(2)轮作。轮作方式的正确与否对农作物生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促使食性不宽的虫害难以生存。

(3)犁耕。土壤犁耕对地下、或依赖农作物秸秆过冬的虫害杀伤力比较强。

(4)调整作物播种与种植期。错开农作物生育期与病虫害高发期,降低危害。

(5)清理杂草,保持田园整洁。一般,杂草是虫害越冬场所或寄主,为了确保虫害隔年出现危害,因此清洁田园与杂草是十分必要的。

(6)排灌水。采用此措施,能够有效恶化虫害生存环境,特别是水湿性虫害,其效果更是突出。

(7)施肥。合理施肥,促进农作物健康生L,提高其抗虫害能力,同时施肥还能够提高作物病虫恢复能力,但如果施肥不当,就会削弱其抗虫能力。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要积极优化栽培、改善作物布局及农作物品种,掌握其动态影响,坚持防控、不加重原则预防病虫害。

参考文献

[1]肖晓华.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92-94.

[2]王泉章,丁志宽.农作物病虫化学防治中的误区及其技术规范[J].植物医生,2003,16(4):36-37.

[3]夏雨.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创新农药管理措施――山东省农药市场与使用管理经验探讨[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6,37(5):1-5.

[4]吴志华.农药经营管理[J].湖南农业,2016(4):37-37.

[5]周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6,15:62-63.

[6]孟新.如何正确使用背负手摇式喷雾器[J].山东农机化,2010(8):24-24.

[7]高太平,李胜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0(4):26-26.

[8]朱有勇.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效应原理与方法[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9]谢瑞芝,李少昆,李小君,等.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分析―保护性耕作与作物生产[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9):1914-1924.

[10]丁自立,李书谦,周旭,等.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机制与应用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3):5617-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