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8:59

生态城市的定义篇1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农业经营形式多效能特征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世界的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以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就是在城市经营农业,这种经营模式是在近代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古代都市农业有很大不同。古代都市农业的经营项目多为城郊猎场和城市园林景观,故它只有休闲娱乐功能。在古代人类尚未形成在城市发展农业和利用农业发展都市的观念,也没有意识到城郊种养、猎场经营、园林景观建植本身就是农业经营行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农业源于1898年美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和“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经营观念,真正的都市农业生产始于1919年的德国。1919年德国政府开始建立“市民农园”,在城里开发供市民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并制定了“市民农园法”。[1]为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我们将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普适性经营形式以及多效能特征介绍如下。

一、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

(一)都市农业的定义回顾

现代的都市农业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但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理论,最早把都市农业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概念[2]。都市农业术语出现后,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学者纷纷探索都市农业的本义。(1)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欧文·霍尼(1950)认为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周边地区的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的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3]。(2)德国学者史密特(1996)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一种位于城内或环城区的产业,它生产或养殖、加工或运输各种食用和非食用的产品,然后使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为该城市地区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产品和服务[3]。(3)德国学者穆斯蒂尔(1998)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4]。(4)中国学者俞菊生(1999)认为都市农业包括城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要的农业[5]。(5)中国学者张强(1999)认为都市农业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农业以及市区扩展而划入市区的农业[6]。(6)中国学者宋金平(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7]。(7)中国学者张林成(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城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要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8]。

如上定义有个共性,就是强调都市农业的地域性和经济活动类型。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把德国学者穆斯蒂尔的定义看成是这类定义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从概念体系的内部结构完整性和外部功能配合性的要求来衡量,这这些定义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内部结构完整性来看,这些定义都丢失了都市农业的主体、生产目的、生产种类、产品等核心内涵;从外部功能配合性来看,都没有与城市生态环境、食物供应系统、乡村农业等相关概念建立配合关系。为此,需要对都市农业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都市农业的新定义

受如上定义的启发和满足概念界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要求以及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们将都市农业界定为: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1)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2)涵括了目前出现的都市农业的所有经营类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都市农业出现了种植农业、养殖农业、楼宇农业、园林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经营类型。都市农业概念应该涵括这些经营类型。

(3)概括了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现在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不仅是城郊农民,还有市内的园林园艺工人、居家赋闲的退休市民、城市家庭主妇等。我们在定义中用“城乡居民”一词概括了这些都市农业经营者,强调了都市农业的经营主体。

(4)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所以,在定义中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必要的。

(5)突出了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和产品特性。都市农业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劳动就业、休闲娱乐场所、环境与农业知识教育场所;提供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趣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功能是都市农业区别乡村农业的一个根本特点。

二、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和经营现状

作为城市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自现代都市农业兴起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新奇各异的多效能的都市农业经营形式。

生态城市的定义篇2

关键词 城市;色彩;语义;设计

古往今来,城市是人居文明荟萃的所在,折射出极富风土人情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承载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职能。因此,城市从整体上给人什么样的色彩印象,直接反映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整体风貌,彰显着城市特色与品味,表达着城市的形象和精神等多重内涵。而城市色彩的语义则充分地表现出色彩的心理效应与它本身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在实际应用中的和谐与统一。艺术大师罗丹指出:“色彩总是要表明一种意义,没有这种意义则一无美处。”著名建筑家伊利尔·沙里宁也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色彩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色彩都映射出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审美趣味以及艺术和技术水准,表达出城市的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程度。总之,城市的色彩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外在形象,也影响着居民生存环境质量的改善。

一 城市色彩语义及效能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的外部空间中各种视觉物象所具有的色彩。当“城市”作为色彩表现的物质载体时,色彩就具有了语义,也就是说色彩语言负载着城市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所表达出的意义。每一个城市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由于所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不同而具有其独特的色彩,同时就具有了不同的城市色彩语义。

1、城市色彩展现城市形象

色彩语言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语言,在城市展现其自然美、人文美时,绝不可忽略色彩的作用。众所周知,城市建筑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因此建筑也是城市色彩的主要载体。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色彩就是建筑的霓裳。以红色和灰色为主调的德国慕尼黑城以及红黄色彩搭配的北京紫禁城,就是城市色彩运用的典范。

城市色彩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是一种“创造的心情”,是一种生活的符号。所有的城市(无论是有意或无意设定)都有着自己的色彩,当置身其中,不同的城市色彩会带给你不同的心理感受:有的和谐,有的怪异,有的明亮,有的黯淡,有的令人喜欢,有的却令人生厌……正如日本的色彩设计家吉田慎吾所说:“色彩本身并不存在美与丑。主要问题是怎样去运用色彩。”所以,当城市的自然美和社会美有着种种局限时,当她不能满足人们的种种审美需要时,艺术美就成为必然的产物,那么城市色彩的建设当然成了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由于缺乏对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不乏城市传统与文脉遭到破坏的例子,当然也包括了城市自然与人文色彩的破坏。因此,对城市色彩的整体规划,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2、城市色彩突显城市特色

城市色彩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的特殊功能,例如,有“购物天堂”美誉的德国的科隆市,巧妙地把城市的商业特色与色彩有机结合,通过缤纷的色彩表达出了城市的经济特色,渲染和营造出了一种人气旺盛、热闹非凡的商业氛围。又如:由粉绿、粉红、粉蓝、粉紫、粉橙和浅灰色的砖体构成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的彩色墙体,充分体现出了作为音乐大师莫扎特、现代指挥家卡拉扬的故乡,以及电影《音乐之声》的外景拍摄地的特色。其城市色彩充分体现出了“音乐之都”的内涵和特征。

3、城市色彩提升城市品格

城市色彩是随着城市的兴起早就存在,但对城市的色彩设计规划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于那些文化相对封闭、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城市来说,传统的城市色彩大多数是由建筑材料的固有色体现出来的,或是由地域特有沙石、涂料等易得的材料所决定的,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单单为了追求色彩来选择材料。在这种被动选择中,尽管审美规律潜在地起着作用,但却未必体现出了人类的文化自觉。

而现代城市的色彩建设则完全不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城市色彩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般来说,使用自然材料容易获得和谐的色彩关系,得到使人视觉与心理愉悦的色彩环境。人工材料在表现色彩和质感等方面吸收自然材料的特点,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技术工艺水平支持下,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色彩需求。可见,“人们有技术和能力在城市领域里用更多的手段来表达色彩;人们也有更大的物质力量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驾驭色彩;人们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在全球范围来感知色彩;人们甚至还可在各种文化属性的色彩背景熏陶下接受完全不同的色彩审美观念。”城市色彩与适宜的形式和材料结合,不仅创造出了一个崭新而美丽的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品格,这正是现代科技赋予城市色彩的全新阐释。

二 城市色彩的构成形态

城市色彩的空间结构构成了城市的色彩形态,也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内涵。在城市的色彩建设中,对城市的色彩形态要进行整体规划。城市的色彩一般是由一组色彩构成的色彩体系,就其空间结构所呈现出的规模与分布而言,城市色彩大致可以分为面、线、点等色彩形态。

1、面——城市总体色

城市总体色彩是城市的主调色。主要是指城市的建筑物、自然景观的色彩经视觉在空气中调和后所呈现出的城市整体景观色彩特征,是人们对城市色彩的宏观感受。城市总体色的确定主要有两个影响因子:“一为反映城市历史及现状的色彩因素,该因素强调色彩的时间连续,防止城市色彩的断层与代沟;二为反映城市地域及气候因素,意即自然条件对城市色彩具有挑选及淘汰的作用,该因素是客观规律的结果。”城市的总体色彩是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进程中,在文化、时代、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呈现出的色彩分布规律,这种不同的色彩分布从而构成城市的不同的色彩空间结构和形态。例如,印度是一个色彩绚丽的国家,印度人对色彩的痴迷,往往会导致某种颜色在不经意中演变为一座城市的标志。在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邦就有四座单一颜色的城市,它们是土黄色基调的杰塞梅尔、灰白色基调的乌代布尔和粉红色基调的斋浦尔以及靛蓝色基调的焦特布尔。

2、线——城市的界面色

界面是指物体之间的接触面,城市的界面是指城市的道路、公共空间和区域空间等可视边界,这些可视边界的色彩构成了城市的线性界面色。线性界面色是城市色彩的骨骼,也是城市色彩连接的纽带,它有效地将城市的面、点状色彩连接起来。色彩的城市界面色与城市的总体色也反映了人们对不同距离的城市色彩的感知,两者一起构成了城市色彩的线与面的关系。

城市的道路是城市的景观廊道,它与城市的景观节点以及公共活动空间有机结合,构成了步移景异的动态景观序列。“道路”总是与方向联系在一起,林齐先生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从哪里来并通向哪里。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够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因此,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时,可以考虑以道路为主线,不同区域、不同方向用不同的色彩区分,或者依据城市的环路或主次干道为原则来确定色彩的布局,并通过这种色彩轴线将城市节点、公共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脉络明晰的城市界面色。

3、点——城市景观色

城市景观色彩是指近人尺度的城市微观景观色彩,既是城市的点缀色,也是城市的景观色。其载体主要由道路和广场上的铺装、公共艺术作品、导视标识及城市公共设施等构成。城市的景观色、城市总体色和界面色的作用各有不同,构成了城市色彩多样统一的辩证关系。城市景观的色彩设计,主要是运用色彩对比的手法,追寻功能与审美的统一。在发达国家可以看到许多经过精心色彩设计的电话亭、候车亭、灯柱、条椅等公共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喷泉景观等构成了一条条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带。以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小区为例,它以浓艳而温情的玫瑰红色作为条椅、灯杆、电话厅、垃圾箱等公共设施的色彩,与四周统一的咖啡色调建筑景观环境构成了一种既和谐又对比的色彩关系。

三 城市色彩语义导则

色彩语义学是研究色彩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的。城市色彩的设定就是对城市的形态和元素进行色彩的赋义、赋值,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视觉生理机能对色彩语义的体验,也要考虑色彩对城市物质形态语义的表达以及对城市非物质形态语义的传承等因素。

1、对视知觉语义的体验

虽然说色依附于形,但是人们在观察物象时,视觉的第一印象却是对色彩的感觉。就城市色彩的体验而言,当人的视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引起人的生理、心理上的某种情绪,并带来丰富的联想和回忆。人们对色彩环境的体验是在不自觉中融入了情感因素,或直接、或间接,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色彩语义。人既是城市的创造者,也是城市的主人,因此,在城市色彩的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尊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对色彩语义认知与表达的习惯。

2、对物质形态语义的表达

物质形态的色彩语义是指与物质紧密结合的色彩表达,相对来说它是一种具象的、显形的、时效短的色彩表达形式。有些物质形态的色彩在表达它的能指或所指时,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而主要是受客观物质因素的影响。例如:在相对寒冷的地区像北欧和我国的北方地区,多采用暖色系的红色清水砖墙或原木为材料,有助于营造温暖的环境色彩氛围,而南方地区宜采用浅色调或冷色系。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因为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形成其独特的地域色彩,并受到城市色彩的主要载体建筑色彩等因素的影响。在城市色彩的设计中应充分协调这些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色彩的关系。

3、对非物质形态语义的传承

生态城市的定义篇3

一、语义学对城市色彩的分析

语义即指事物本身所代表的概念及含义。所谓城市色彩,即指城市的公共空间一切外露物体表面在光的作用下被感知的色彩综合,广义讲,包括人工色和自然色两大类,狭义上主要包括附着于地面的建筑物、广场、广告、植物、草坪等,同时在城市人工色彩构成中,按性质划分固有色彩、流动色彩、永久性色彩及临时色彩,流动色主要包括行人服装、车辆等,固定永久色包括公共或民用建筑、雕塑等,临时色主要以广告、报亭、路灯等为主。

(一)城市色彩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城市形象是指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情感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于城市内在实力,外在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城市发展表明,在文明初期,建筑的外表面色彩是城市色彩的主要体现,此时,城市色彩主要受传统等级观念及自然风貌的影响,并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色彩语义,如用白色大理石构造成的雅典卫城,不仅为了美观,更象征了雅典纯洁的民主社会,红黄色彩搭配的的紫禁城代表封建社会庄严的等级制度等等。

城市色彩同样是城市活力的体现。不同的色彩,所代表的寓意是不同的,比如在传统文化里,红色一直被视为是一种表示喜庆的正色,给人联想到热情、奔放,寓意着活泼、热情、兴奋、健康、饱满、庄严、革命等。橙色给人以温暖、明亮之感,寓意着积极、充实、华丽、辉煌等。现实中,不同的城市色彩不同,感受也不同,或兴奋,或悲伤,或喜爱,或厌恶,或明亮,或黯淡等。因此,在发展城市的自然美、人文美的同时,决不能忽略色彩的作用。

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的存在,她是与环境相互融合,长期形成的,贵在统一与和谐。然而商业林立的今天,人们似乎忘却了对于城市色彩整体性的把握,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破坏周边的色彩整体性,导致一个城市的美观性下降,造成视觉污染,最后逐渐破坏城市的文化历史底蕴,进而破坏城市形象。笔者认为,只有真正的理解城市色彩的意义才能更好的给一个城市定位,通过鲜明的城市色彩增加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二)珍视城市色彩特质,突显城市特色

不同的城市在其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及其对文化的传承下,逐渐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质,而城市色彩也愈发走向成熟。其中,绝大多数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对历史文化名城而言,保护其城市特色,延续其历史文脉尤为重要。

在市规中,应通过合理的色彩选择以及材料的运用,以历史文脉为依据,继承并发扬,从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城市。当一个国家或民族根据城市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因素赋予某种色彩特殊的意义,并将其作为城建中的主色调,色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每个城市都要学会珍视城市色彩特质,打造有个性的城市。

(三)色彩对于城市品格的影响

伴随着城市的出现,色彩便开始发挥效能,合理的城市色彩规划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有重要的协调作用,她即能构建出合理的色彩环境,更能塑造、美化城市品牌形象,继而提升城市品格。然而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课题依然处于薄弱环节。

二、形态学对城市色彩的分析

形态一般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它包含了两层意思的内容。所谓“形”即指一个物体的外形或形状,而“态”则是物体本身所传达的精神态势,形态就是指物体的外形与神态的结合。城市色彩的形态是从其色彩构成的空间结构形式而言的,包括形态的基本要素,即点、线、面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内涵。

(一)点——城市景观色

点是原生要素,第一特征是“小”,它表示在空间中的一个位置。第二特征是它的灵活性,有视觉调节之效能。第三个特征是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点的视觉特点常起到视觉中心的作用。在城市色彩中与点有关的主要包括广场铺装、绿化小景、雕塑、标识等点缀色构成。一般来说,城市点缀色所占的面积较小,才不至于影响城市整体色彩的和谐,同时又与城市界面色、总体色相辅相成。

(二)线——城市界面色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不同的线性具有不同的表情。如平行线使人感觉平稳、安定;斜线则使人不安定和具有前进感;垂直线挺拔向上具有伸展感等等。线除形外,在造型中的界限、骨骼都是由线起作用的,能分割、布局各异的形象和形态。设计中的点或面往往需要线的连接贯通,才能达到较好的整体效果。城市的界面是指城市的道路、公共空间和区域空间等可视边界,这些可视边界的色彩构成了城市的线性界面色。线性界面色是城市色彩连接的纽带,它有效地将城市的面、点状色彩连接起来。色彩的城市界面色与城市的总体色也反映了人们对不同距离的城市色彩的感知,两者一起构成了城市色彩的线与面的关系。

城市界面色是连接城市点缀色和整体色的枢纽,从而构成步移景异的动态城市形象。因此,人们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时,可以考虑以道路为主线,不同区域、不同方向在注重其城市总体色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色彩区分,或者依据城市的环路或主次干道为原则来确定色彩的布局,并通过这种色彩轴线将城市节点、公共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脉络明晰的城市界面色。

(三)面——城市总体色

面的基本性格与线的基本性格相似。平面的表情有平整、光挺、简洁之感,曲面的表情柔软、温和、富有弹性等。若把城市总体色比喻成一个“面”,那么这个“面”的整体色应当在符合其特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运用现代的新材料、新技术,演化出清晰、分明的城市总体色彩。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对城市的宏观基调进行充分的研究,同时结合城市性质考虑到该城市微观色彩的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色彩对城市的不同功能构成要素给予赋意,以形成整个城市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规划设计师,有必要注重城市主色调、辅助色及背景色和点缀色的形态语义分析,从而形成宏观的城市色彩印象。

三、城市色彩中形态语义的重要性

色彩语义学是研究色彩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城市色彩的形态语义设定就是对城市的形态和元素进行色彩的赋义、赋值,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色彩语义对人的视觉生理机能的影响,也要考虑色彩对城市物质形态语义的表达以及对城市非物质形态语义的传承等因素。

(一)城市色彩设计是影响人的视觉生理机能的重要因素

无论从色彩的物理性还是其对人所产生的生理性能,其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总能引起人们的心理活动,因为时代造就了我们习惯性的去联想审美的情趣,同时给色彩披上感情的轻纱,并为此引发的象征性及其对于不同色彩产生的心理上的好恶。协调的城市色彩,透射出城市的和谐幽雅,使居住其中的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反之,躁动而不和谐的色彩则会使人心情烦躁,产生不安和暴力倾向。因此,色彩是促使城市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城市色彩问题,不断的美化和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二)城市色彩语义反映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同样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集中体现,她具有区域性、人文性、系统性三个特征,其中包含的并不仅仅是丰富的视觉美学信息,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首先,城市色彩与丰富的视觉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视觉美学不仅包括一座城市的内在、外在形态造型特征,同时色彩作为其必不可少的元素,充分体现其特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这与色彩的形态语义研究是分不开的。城市色彩不仅作为一种宏观概念存在,同时,对于特定的城市空间划分也具有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上所说,城市色彩也体现了特定的人文气息,这与长久的历史演变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色彩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代表了深层次的精神方面以及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下所形成的城市整体色。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城市色彩之于传统社会历史、文化、审美观念的信息承载性,于在现代社会中找到通往传统文化的媒介。

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当代城市化急速演变的过程中,应正视杂乱无序的色彩现实,同时,充分理解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充分的依据并更好突显其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徐雷.造型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孙烨,张德顺.浅议城市色彩与历史文化[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01)

[3]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张岁丰,蒋涤非,刘庆.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2010(03)

[6]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陈慎任.设计形态语义学——艺术形态语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生态城市的定义篇4

关键词:旅游经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旅游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尤其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发展旅游经济也是促进整体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有力措施。旅游经济的发展对环境有着加大的依赖,也有着对环境消耗的需求,这就决定了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协调发展的问题。

1.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概述

1.1协调发展度的含义

协调发展是一个协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聚合,它不是单个系统或要素的简单意义上的增长,而是多系统或要素良性循环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强调的是各个要素的综合全面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一含义中的发展侧重于动态意义上的发展。协调发展度是综合了系统或要素间的协调状况。

1.2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含义

旅游经济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尤其是作为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经济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丰富,同时政策、整体经济以及社会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对于衡量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经济作为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用单一的要素进行衡量,与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要素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意义。

1.3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点

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的变化特征,都是从最初的初始协调阶段到不协调发展再逐渐协调发展的变化;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在目标上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旅游经济的发展目标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在二者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下都不是完全各自单纯意义上的最优目标,而是在特定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下的实现最适当的旅游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目标;此外,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持续性,这也表明二者之间发展上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特征。

2.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

2.1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旅游经济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外国游客人数、国内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旅游收入占城市GDp的比例、星级酒店的数量、a级以上景区的数量等指标,都能够反映某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状况。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噪声平均值等。

以上指标的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与国家统计年鉴,在指标数据的查询和获得问题上,一定要以政府统计部门公布和的数据为准,要通过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的数据进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在各自的子系统及系统间指标的量化以及对系统的指向性存在差异,在进行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水平的测度上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一般是需要根据指标的正负向特征,对负向的指标采用与正向指标相反的处理办法。

2.2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

在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中,对于协调发展的衡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而衡量协调发展程度问题上必须依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价。笔者认为在城市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响应值上,可以比照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的响应值,而旅游经济发展的评价标准可以采用各个城市在旅游业发展目标值来衡量。对于城市而言,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城市整体发展而言,都具有同等意义。

按照评价标准对选取的指标和数据进行分析,对旅游经济和城市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的指标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利用数学函数模型等进行协调发展的评价分析。

2.3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结论

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上会有不同的效果,由于不同的研究地区也有其特殊性,因此要对不同地区和城市科学的选择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例如现在较为流行的熵值法来确定旅游经济、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的权重,对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这样能够得到一段时间内的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程度与发展,也能够从中反映出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大部分的评价研究方法还无法实现对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精细化研究,要想实现精细化研究还要在确定权重的方法和过程上加以改进。还要在协同发展度模型和计算方法上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反映出更加真实有效的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旅游产业是一项对生态环境有着很大依赖程度的产业,当前我国各城市对于发展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都非常重视,关于二者协调发展的质量还是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将我国城市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国外的城市相比,可能存在的差距会更大,但代表我国城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是巨大的,还有不断进步的空间和可能。

参考文献:

[1]翁钢民.鲁超.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生态经济,2010(03)

[2]邹永广.郑向敏.厦门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性评价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生态城市的定义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存环境;自然主义;节能设计

城市规划与人的生存环境的之间的关系,不仅局限在将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城市规划之中,还包括了城市规划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致力于将生态学的思想和原理渗透进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使城市的规划呈现出“自然主义主张”。

1、城市规划

好的城市规划的设计要利用与改造现有的自然环境,使城市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得到融合,帮助建筑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取得最佳的配置。

1)要从城市的整体布局出发:做到量体裁衣,审时度势,系统整合。对于城市的规划必须有战略眼光,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在规划时要根据城市的历史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人口规模、产业规模以及产业结构的具体情况,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空港、海港、供水、供电、通信等多方面的发展,还有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个总体的科学预测和规划。

2)要对城市做形象设计,致力于打造出具有自身个性的园林城市。要重点突出城市自身的特色、风格以及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的景观,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实际的灵感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同时要能够承接传统,在传统中求新意,做到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并重;还要注重对园林规划、建设、管理三者的并驾齐驱;在设计时要巧妙的利用造景艺术手法,以绿为主、以美取胜。

对城市的规划是一个要兼顾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之中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制定一个好的城市规划,要依据现代化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与当前,面向未来,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布局。同时还要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事物之间的关系。

2、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主要包括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任何的事物都是由自然实体所构成的;2、能够被接受的正当化的方法和解释是可以通约的。总的来说,自然主义主要的理论旨趣在于对自然存在的充分肯定。之所以要强调自然的存在,是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所有通过过程而得来的自然的作品都是遵循了自然法则的,并且在原则上能够被科学和哲学所解释;此外,还能够以此来避免超自然的存在。那么。我们可以对自然主义做一个简单而粗略的定义:“自然主义的核心观念是所有的自然现象都能用自然的原因和法则的术语加以解释,它能被分成两种形式:即方法论的和形而上学的自然主义。”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化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自然主义的观点其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说,现代科学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世界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那么关于建筑及城市规划中的自然主义的主张主要涉及了一下几个方面:

基地:基地的选择要考虑到风速、风向、方位、植被、土壤、地表结构、水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为人们提供了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光和热量。人类的生存、身心的健康以及工作的效率都与太阳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通风:我们要注意到在较冷地区,建筑的总体规划要使建筑的主要立面避开不利风向。而在炎热和潮湿的地区,则应该合理引导自然的通风,从而营造出一个舒适而健康的环境。

3、生态城市人居生存环境

生态城市的含义就是指在生态上是健康的城市。它是通过技术与自然充分的融合,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基础上,为居民创造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环境。换句话说,就是指依照生态学的原理建设起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能量、物质、信息高效利用的,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就目前的认识水平以及对于建设生态城市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将生态城市的含义理解成如下几点:(1)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的实质是实现人和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这是生态城市的价值取向所在;(2)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对于经济重在质的发展,而不仅是注重量的增长;(3)从生态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的文化、科技、教育、法律、道德、制度等都将实现生态化;(4)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的经济、社会、自然呈现出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动态平衡的状态;(5)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善、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生态建筑广泛的得到应用,人与自然环境得到了充分的融合;(6)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是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的一个整体,城与乡之间只是在分工上有所不同,这与传统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4、城市规划的和谐发展

建筑是我们生存的基本环境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我们应该在遵循生态规律与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借助执行者的生态理念、科学的技术以及结构的手段,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一个即符合艺术标准又适合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

城市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象征,也是这一地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的空间载体,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地域性经济集聚实体中的纽带。同时,城市规划也是实现一个城市有序的发展的关键契机,我们必须要坚持对城市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研究,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设计、战略、管理等模式的指导;当然,我们还应该要注重对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的制定,充分的考虑到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地域统一性,科学的谋划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取得城市发展的机遇。在城市的建筑规划的和谐应该具体的考虑到与生态环境、城市风貌、城市文化等项目规划的同步性,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由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城市规划与绿色环保自然主义的结合,将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只有塑造出极有独特性、民族性以及个性的城市文化与形象,才能够催生出巨大的城市凝聚力,从而促进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这个城市的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帮助城市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所以当先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城市规划与绿色环保自然主义有机结合”,使其切实的为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出力帮忙。

参考文献

[1]刘洋,吉庆.浅谈城市规划与绿色环保自然主义设计[J].科学时代(上半月),2010(7):84-85.

[2]柳荣华.浅析城市规划与人居生存环境相结合的重要性[J].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8:9-10.

[3]蔡沛.绿色环保自然主义设计分析[J].规划与设计,2009.31:681.

生态城市的定义篇6

众所周知,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规划及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是一种以人为本,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社会和谐的人类居住形式。所以有专家认为:生态城市至少要满足以下标准:1 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2 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 能源能量有较高的循环利用率:4 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能够达到一定要求;5 尊重居民的文化和生活特性;6 居民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7 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通过这种标准可以看出,生态城市建设实际上包括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方面的涵义,由此,其建设思路及建设中的误区也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生态城市不等于原生态城市

现在一提生态建设,人们就认为必须是原生态的,任何人为的动作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原生态未必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生态,因为在自然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整体生态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为了使自己能够存在,原生态也必须不断调节自身。但这种调节是自发被动进行的。众所周知,生态作为一个系统,构成该系统的每一部分都有自身的运行轨道和规律,正是由于彼此间的相容才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中,但这种稳定只是相对的存在,因为“地球表面和一切生活条件的渐次改变,直接导致有机体的渐次改变和他们对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导致物种的变异性。”当这些物体通过转变而使自己与他物之间形成相容时,新一轮的相对稳定才展现出来。但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是人类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运用本身的智慧,使原生态能够加快自身与整体社会的耦合。人作为自然界中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物,其主观判断能力是其他生物不可比拟的,所以,一旦人类发现生态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其就会采取各种能动性措施来修复这种不稳定。虽然修复的效果有时并不令人满意。但毕竟人类有这种意识,比生态的自我修复有时会更能显示出其意义。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人口密集,且随着人类的需要,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此。我们谈生态城市建设,也就是在城市的这种扩大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的因素,以为人类以后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不是烦恼,而要想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城市的建设就要遵循生态要求。所以,在人的行为和生态要求之间,产生的就是生态城市,也就是说,这种城市既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生态的要求,同时又包含了人类自己的创造,使之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与生态内在规律。况且,真正的原生态城市是不存在的,只要是城市,就有人的活动,原生态就会发生变化,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世界上真正意义的原生态只存在于人没有到达的地方。正如恩格斯所说,“地球的外观、地球上的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类自身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这些都源自人类的活动,而在同一时期,德国的那些没有人类涉足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变化却是小得可怜。”而至于城市则根本不可能存在原生态,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生态城市建设根本不可能存在原生态。

二、生态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循环经济建设

循环经济是我们提倡的经济模式,且循环经济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因子,但生态城市建设不单单是循环经济建设,而是包括了社会、民生等多层次领域的内容。

一个城市的发展,并不仅仅完全是随着狭义上的经济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的进步已向我们昭显出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模式,只要一个城市的建设符合生态自身的规律。且人类能够较为舒服地生活于其中,那就应该认为是城市中生态和谐的一大表现。我们知道,循环经济指的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其理念主要是指“用反馈的方法,对有限的资源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带来的损害。”由该理念可以看出,其是基于生产污染、能源浪费对生态破坏所提出的一种经济理念。只是从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浪费角度来思考的。但生态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并不仅仅只包括经济要素,还有诸多人文要素和文化要素,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固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但并不能囊括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全部,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社会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共同组成了生态城市系统。这一系统是依据许多非常不同的原则而被建构起来的。循环经济只属于为实现经济生态所采用的一种模式,属于人类经济行为方式的一种,只有经济的生态化而缺乏其他系统的生态化,生态城市的建设根本无从可言,而且没有其他系统的配合,循环经济也很难顺畅推进。虽然人们说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但其核心只是经济模式的转变,如强调所谓“废物”的再利用,降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等。经济是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依赖,主要由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组成。所以,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人们能够操作的是诸如“推行清洁生产工艺,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实施产品的绿色生产,建立完善产品的再生体系”,“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市场准入机制,加强消费品回收网络的建立,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费品进入消费市场”等等。但在此之外的生态问题却不是仅仅靠循环经济就能解决的,所以,单纯地把生态城市建设视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不符合生态城市本身建设规律的,

三、生态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环境保护

生态是运动的,“生态演变是自然与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作为人类生活的依赖,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进而制约着城市活力的显现。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环境优异,宜于人类居住,但单纯的环境保护并不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全部。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恶化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环境恶化突出表现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周期的出现。其一方面刺激了那些先前已被禁止的对环境具有危害性技术的复活,另一方面又刺激了更新的现代技术的出现,从而使得城市中的环境更加恶化,且呈现出了新的形式,如高科技污染、高危害性污染等。“都市发展的历史证明,都市一方面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社会中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环境作为一个综合系统,有多个小系统组成,任何一个和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条件都有环境的因素,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光环境、土壤环境、交通环境等等,这些都属于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

的东西,有的还属于不可再生、人类不可创造且必须依赖的,也就是说,自然生态环境是整个城市生态发展的基础,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出发点就是要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控制在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之内”,以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利用,由此,环境保护也就成为了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第一要务。

但除了必须保护环境外,生态城市建设还有更多的人文内涵要求。就拿环境来说。还需要进行环境设计、环境改造,而这些都是人们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划要求有目的进行的,都超越了单纯的环境的意义,当然,人在其中的这种劳动也就归属于人文的内涵。除环境之外,还有诸如城市规划、人工景观和城市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所谓“建筑布局合理。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大力提高建筑物的传统个性和文化艺术品位,城市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充足而且先进,城市管理纳入法治轨道”等。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说,生态城市建设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保护。

四、生态城市建设没有固定模式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建设生态城市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在符合生态城市的指标要素内,按照本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建设的内涵。

但无论采取什么模式,生态城市建设都必须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前提,而且对本城市要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目标。如被誉为全球“生态城市”样板的美国加州伯克利,“它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就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项目之上,如建设慢行车道、恢复废弃河道、沿街种植果树、建造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居所、通过能源利用条例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公交线路,提倡以步代车、推迟并尽力阻止快车道的建设等。”伯克利之所以这样操作。根本出发点是适合该城市的现状及发展特点,但如果把这些做法搬到我国,肯定不会完全适用。所以说,生态城市建设没有固定模式,而是一种动态的实现。

生态城市的定义篇7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原则;意义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7-0015-02

1引言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的生活。因此,在绿地中如何将园林植物进行配置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息以及其它活动的场所,也为居民了解社会、认识自然、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种种方便。同时,它对美化城市面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的作用。其中的植物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2植物的造景原则

2.1植物的生态要求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再利用植物进行造景时必须先满足它的生态要求。

2.2植物选取应人性化

选择时应避免使用有异味、有毒、多刺、易引起过敏现象的植物。

2.3植物种类应多样

植物应显示季相变化,保证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要避免病虫害的发生。造景应根据不同公园绿地的功能、性质而定。造景应与城市天际线和街景形成统一景观。造景应满足市民休闲及娱乐需要。

3公园绿化的意义

城市公园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生存的需要。它可以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它的意义具有多层性、多功能和多效益。因此,城市公园绿化也具有相应的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和景观意义。

3.1生态意义

城市公园绿地被人们称为“城市的肺腑”,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巨大的作用。

(1)净化空气。植物通过吸收Co2放出的o2,吸收有害气体,吸收放射性物质,吸滞粉尘,对空气进行净化过滤,提高空气质量,被人称为“绿色过滤器”。

(2)净化水体。城市和郊区的水体,由于工矿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染而影响环境卫生和人们身体健康。研究证明,树木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含菌数量。

(3)净化土壤。园林植物的根系能吸收土中有害物质,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4)降低噪音。绿色树木对声波有散射、吸收作用,可以减低来自交通运输、工业及其他方面的噪音,被称为“绿色消声器”。

3.2社会意义

城市公园绿地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陶冶情操,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能防灾避难,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

(1)美化城市。园林绿化是一种柔和的软质景观,它能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形成街景,成为美丽的花园广场等。

(2)陶冶情操。公园绿地是一个城市宣传橱窗,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满足人们对感情生活、道德修养的追求,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激情。

(3)防灾避难。公园绿地能过滤、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减低光辐射的传播和冲击杀伤,可以阻止火灾蔓延,防灾避难,保护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3景观意义

风景优美的城市不仅要有优美的自然地貌和良好的建筑群体,公园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公园绿地是城市景观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丰富城市天际线。城市中大量的硬质楼房形成轮廓挺直的建筑群体,而公园绿化是柔和的软质景观,这两种景观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变的城市天际线。

(2)形成区域景观。在城市景观中,针对不同的功能分区采取有特色的植物造景,可以形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城市区域景观。

(3)构成城市中心景观。在城市集合点建造的公园是视线和人流的交点,具有明显的特征,加上植物造景能从功能和景观上起到重要作用,从而构成城市中心景观。

4结语

人为创造植物景观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应多注重植物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艳清.园林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4).

生态城市的定义篇8

一、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与市民文化定位

在工业文明导致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生态文明为城市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全新之路,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为城市建立整体发展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内涵

经过对生态危机出现的深层原因的反思,可知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必由之路,理念层面上,生态文明必须超越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科学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以此理念建构了生态文明价值观。笔者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总括了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的人与自然价值观、人与社会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三方面内容。

人与自然价值观意指人们彻底摆脱单纯以人类主体的眼光来审视自然客体价值,加强人类对自然母体价值的认识,强调人只是自然界的一个局部要素,以自然发展和自然价值最大化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亦如,传统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天人合一”的观念精神。

人与社会价值观意指积极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生态意识渗入到社会结构中,已达到人与社会和谐,诸如,在对于有重大影响的发展战略决策上,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以维护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还能够进行定的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具体而言,发展不仅满足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还需满足群体、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不仅实现代内公平,还要实现代际公平。

(二)市民文化及其功能

市民文化不同于城市文化,仅是城市文化的个分支,所谓市民文化,指城市经过长期发展过程所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大多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为内容;以大多市民的兴趣为标准;以符合市民的欣赏水平和习惯为表现形式的种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聚集了大量人口,集聚的人口带来了市民文化的繁荣和多元性,以满足各种层次市民日常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市民文化具有很强的“草根性”,易于被大众接受,因此其除了具有娱乐、消遣、经济等功能,还具有教育和认知功能。

是教育功能,市民文化要追求普遍的可接受性,就必须以普通市民可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表达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而这种共同价值观念,又是市民个体在城市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接受城市普遍价值观念熏陶的结果,而市民文化则为个体社会化提供了途径和氛围,市民接受、享用市民文化产品的过程,就是接受城市价值观念教育的过程。

二是认识功能。市民文化是对现实生活的种反映形式,包含对市民生活经验的概括性内容,通过对市民文化的消费和享用,市民也可以认识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达到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二、当代中国市民文化缺憾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市民对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这种新形势下,市民文化出现了缺憾。

(一)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缺失

在当代中国市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世俗性被大大的强化,这就导致了一些市民只关注当下个体性的利益追求,而忽略了未来城市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盛行,受价值相对主义、价值虚无主义影响,许多城市的市民文化存在着重肉体轻灵魂的现象。衡量价值标准单一化,以经济成功来衡量价值的存在。

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失范的道德评判。在道德转型的过渡时期,一些非分明的标准却变得含混不清,如体现在个人道德层次的失范,规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执法机构的违法行为等。第二,失向的价值取向。在现代化变迁中,市民的伦理精神也正在发生历史性嬗变,传统道德约束相对松弛,许多过去被奉为美德的东西遭到了质疑。第三,失衡的道德环境。面临着道德价值观上的新旧交替,市民执行着双重的或多元的价值标准,城市缺乏统一权威性的道德理想,势必造成舆论监督的混乱和道德良心的淡化,使城市道德控制系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二)市民公众参与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伴随着世界体化、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市民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公众权利意识也明显增强。但我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公众参与意识薄弱。

一是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影响甚深。儒家的宿命论思想教导人们要顺应天命,将生活中的任何苦难都归于上天的安排,在命运面前人们只能忍耐与顺从,除非这种忍耐超越人们的生存底线,否则人们总会倾向于以消极避世的态度来保护自己。“无为”的道家思想则教会了我们麻木不仁、怀疑进步与革新,它所崇尚的“无为”让人们安于现状、缺乏追求,同时,道家顺应自然的原则又培养了中国人的知足常乐,结果,中国人在相同条件下总是会比西方人更容易满足,也正因如此,市民习惯了以种自然的心态去对待政府人员的腐败与低效,而非通过主动的行动来改变这种现象。在这种心态背景下,市民自然没有心思或少有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到城市管理过程中来。因为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市民总会认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做得好与坏都是个样,个人也无力去改变什么。

二是传统的“官”与“民”观念的影响。部分市民认为“官员”是凌驾于“民众”之上的权力所用者,民不胜官,因此,对城市管理者的行为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甚至有时知道是错误的也去盲目服从,完全忘记了自己才是权利的真正主人,导致对管理者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这种情况尤其存在于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的市民公众中。这样,市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压制,更不要说会对城市管理有多少认同感和参与热情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被市民文化素质落后、精神追求过少、自我权利意识模糊充斥的不良城市文化氛围。

(三)传统文化的消极内容复燃

由于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城市人口动态性强,构成日益复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各种旧有观念和不良习惯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带进了城市。传统大众文化中的某些消极内容又死灰复燃,如风水算命、占卜测地、摸骨看相等等。由于传统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不发达,这些东西的存在有其土壤。现代城市中,市场经济制度上还不健全,存在着市场风险,加之人们的机遇又带有偶然性,这些消极因索出现在市民中有一定的基础, 些市民文化的生产者为谋取利益,又把这些东西以科学的名义进行包装,加以传播。

三、生态文明价值观引领市民

文化的路径选择

引领不是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是在市民文化视域中处理不同的文化、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的种独特方式,其特点是和平、平等、协商与对话。因此,结合市民文化的教育和认知功能,用生态文明价值观引领市民大众文化建设就必须采取符合时代潮流的引领方式。

(一)加强市民教育,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意识中最深层不为人所察觉的东西,它通过对人的意识、心理的影响作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要转变以经济作为唯一价值衡量标准的市民文化,需通过市民教育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此处提出生态文明市民教育的三种主要方式:一是从学校开始的环保教育,加强对中小学环境专业教师的培养,针对不同受教育层次编辑环境教材。二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契合点,开展环境意识主题活动,如已经启动的“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等活动,把生态文明意识、理念扩展到提高全体市民素质上。三是以家庭为基点的环境教育,当前中国城市家庭大多注重对孩子的钢琴、美术等艺术教育,家庭环保教育缺乏,应该让孩子从家庭开始从小关注和接受环境教育。

(二)建立宣贯体系,提升公众参与意识营造和谐人文环境

宣贯,即宣传与贯彻,使硬性、冰冷的制度变得具体化与形象化,让市民亲自接触、感受、感知制度制定的背景和目的,而不是在被动的情况下盲目执行,逐渐提升其参与意识,使其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规定制度,形成城市中人与社会和谐的人文环境。

在城市建立宣贯体系,可通过报刊杂志、橱窗、网络、广播台、电视台、板报、简报、广告牌等渠道举办教育培训、团队学习等活动,建立市民的多元化参与渠道。是通过来信来访、领导接待日、各种不定期的座谈会、开通政府领导热线等方式加强普通市民与政府的直接交流;二是通过电视、报业等媒体为市民提供相关城市发展信息;三是完善政府上网流程,加快政府信息网络化发展;四是建立多种民间调研机构、信息机构、咨询机构;五是举办现场活动,如政府上街设点办公,散发资料、宣传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政策,接受市民公众现场咨询。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广可持续发展主流文化

文化是个城市的灵魂,它决定着这个城市人群的完整价值体系,城市的主流文化则决定着整个城市面貌。当今城市人口流动性强,市民文化呈多样性,导致主流文化缺失,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广可持续发展主流文化,形成先进、健康文化理念是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方面。

生态城市的定义篇9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结构生态化;功能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根据吴良镛教授曾经在论文中论述的内容,总结出我们未来建筑的趋势应当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筑,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定会是非常漫长的。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我们必须从西方国家学习历史经验,跟上世界的步伐,清楚国际现状,以便让我们的过程更清晰,学习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又避开了别人已经出现过的问题,这对我们的城市建设是很重要的。对于推动城市科学研究的发展,我们中国城乡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和环境危机也涌现了出来。多年以来,沿海地区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却没有同时顾及生态环境,在地形地貌多变的丘陵山区大肆挖掘、毁林开荒,按照古老的平原地带建造方式,建设人工平原,这些行为都非常严重的损害了自然环境。最终导致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地貌的迅速消失,地质地貌的彻底摧毁和恶化。

二、生态规划的重难点

(一)生态城市规划

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来说,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生态城市规划思想,这一理念是由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规划思想来的。城市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是生态学原理,方法上运用了环境科学和系统科学。实施城市生态规划,先要规划复合生态系统进而平衡好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完善生态系统结构,保护生态资源,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要历经几大阶段,包括产生、发展演变至高级阶段(生态城市规划),在这整个过程中都要应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原理,不仅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规划,而且对实现生态城市的环境资源尽力保护,并大力推进结构生态化和功能生态化。

(二)城市结构生态化

生态城市的功能强弱完全依附于城市的结构,结构对功能具有决定性。城市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功能的先进性。城市功能生态化的基础是结构生态化,城市功能生态化建设也依附于结构生态化建设,因此,生态城市结构生态化是一切建设的首要任务。对于生态城市有一段独特的定义:生态城市是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我国很多此领域的研究学者认为,城市生态规划的终极目标是使城市生态系统能够保持良性循环。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状态,城市生态建设规划的主旨就是改变生态系统结构。还有另外的一种观点则认为:生态城市规划有多种手段,包括扩大自然生态容量、改变生态结构和增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性等等,这些方法都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各方面的协调平衡。同时有其他学者指出:城市问题不断涌现,现有的陈旧设施和不合理的结构使得城市现代化建设滞后,现代化功能无法实现。综上所述,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生态结构。从宏观上来看,城市结构层次多变,复杂多样,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看,我国生态城市结构生态化应该经历从实体结构生态化到高层次的城市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等的生态化的逐渐过渡,不可急于求成。

(三)城市功能生态化

城市在传统意义上有很多重要的或者说普遍的功能,它包括了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大到政治经济,小到社会民生的细枝末节。在当代,城市的功能还延伸到了生态领域,将城市的传统意义与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合在一起,再加上中国现在使用的行政管理方式,我认为生态城市的功能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与时俱进的融入了新鲜血液,那就是包括生态在内的“城市功能群”,它涵盖了社会经济、人文居所、交通水利、园林景观和自然环境几方面。在这些功能里,有实体功能,也有服务功能。社会经济、人文居所、交通水利是城市的实体功能,园林景观和自然环境属于生态服务功能的范畴。要达到城市功能生态化,就必须将社会经济、人文居所、交通水利、园林景观和自然环境实现全面生态化。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景和展望

相对于常规城市的规划编制与建设构想来说,生态城市建设涵盖的范围更广,层次更多,难度更大,程度更深,任务更艰巨。生态城市建设的任务不但涉及到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构想、文化教育、核心价值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而且涉及到了城市本身的物理空间结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城市所在地的城乡结合协调发展。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现有的设计方法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远远落后于现实所需,因此我们需要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运用多门学科各个专业的知识,各政府部门团结协作,人民群众踊跃参与进来,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与创造力,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随时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互相促进,互相提升。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城市的发展更是主导了这个世纪,生态发展和建设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城市问题,城市的生态规划影响到每个国家自身的发展大计,也决定了全世界未来的命运。我们应该用哲学的观点,用辨证的发展的不断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城市的生态建设和规划,而不是拘泥于传统的不变的孤立的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观点。我们应该立足于基本国情,建设层次丰富多变的能突出各地区地域特点的生态城市、生态城镇、生态社区和生态村落,这是建设新型生态化城市的正确方向。

四、结语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应该从理论和思想上根本改变公众的观念,树立创新的理论,这要求首先建设生态文化,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针对广大的人民群众,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消费观等常识的普及和宣传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针对大中型企业,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循环经济等生态经济的观念需要大力推崇。

另外,生态城市建设还需要实际的社会制度予以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生态城市建设有推动作用。最后,需要继续加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特别是城中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行之有效的运作办法和措施,切实做好城市建设这篇大文章,在以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进程中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1):59-66.

[2]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3):6-8.

生态城市的定义篇10

关键词:森林生态;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思考

近年来汉中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突飞猛进,有效促进了汉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曾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世界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局面。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高度集聚,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全球的共识。面对新的发展要求,汉中市在实施“双百”战略的基础上,以务实稳进的姿态主动接轨国际,积极融入西部大三角(西安、成都、重庆),旨在在更大视野范围内认知和构建“汉之渊源,西北江南”的鲜明特色,为西部建设提供生态保障,努力把汉中建成“生态宜居城市”和“汉民族人民心中的一座殿堂”。2013年1月,汉中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生态建设动员令,并根据《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制定了《汉中市生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通过8年时间(2013-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稳定健康的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前3年努力达到国家创建森林城市的标准,后5年全市形成以生态网络为骨架贯通城乡,山青水秀、城镇森林繁茂、花团锦簇的新格局。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和稳定的生态安全体系。笔者与同事通过多年调查与交流,并参与规划纲要的讨论与制定,对汉中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以下思路,供同行们参考。

1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理念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及其存在的内在价值,担负起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植于公众的心灵,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汉中森林生态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提升森林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提高各部门联动协作能力,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推行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森林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1规划目标

通过开展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全市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给市民一个学习、认识森林的生态文化平台,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推动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2.2建设内容

2.2.1森林生态文化宣教场所建设。为了弘扬汉中市的山水文化、树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药文化、湿地文化为主题森林城市生态文化,结合森林生态旅游、森林人家游、生态文化展示等形式,发展以森林风景资源为背景,以生态文化为内涵,以文化展示和传承为重点,通过征集、典藏与森林文化遗产有关的文献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森林文化产品,制作森林地貌沙盘,建设一批起点高、水平高、高科技、规模适当、独具特色的集动植物标本馆、林业科技、森林文化等为一体的森林文化博物馆,珍藏森林文化产品,并对其科学性、历史性分类陈列。也可以部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汉江湿地等为依托,在秦巴山区建设一批能充分反映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专题博物馆,命名为汉中生态民俗文化馆、汉中花卉园艺博览馆、北亚热带森林文化园、汉中中华养生园、汉中农林观光园等馆(园区),激励全社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2.2科普教育建设。规划选择一批典型性、代表性且交通便利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文明教育深入扎实的学校、团组织命名为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规划每个县(区)建设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2~3处,全市建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30处以上,为构建汉中国家森林城市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和文化基础。

2.2.3森林文化广场。在城周边或城郊,以森林为背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的原则,以区域历史文化特色为主调,通过微缩群雕,结合石碑文字,配以彰显秦巴山水独特魅力的园林造景,建设以刘邦占汉为王、筑台拜将、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成就一统天下霸业历史典故为背景,以北亚热带林区丰富的山石、动植物资源为依托,打造集生态、科普、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城森林文化主体广场。

2.2.4全民义务植树、纪念林基地。规划到规划期末在全市范围内建设面积至少1333m2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00个,规划总面积66.7hm2。通过实施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将义务植树尽责率保持在90%以上,使义务植树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义务植树活动日常化。

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纪念林基地,深化全民绿化意识,积极履行植树义务,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做贡献。规划全市范围内建设纪念林基地40个以上,规划总面积13.3hm2以上。通过开展营造纪念林活动,丰富义务植树形式,加大对植树造林的环保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3森林生态文化创作、保护与宣传

3.1规划目标

通过创作生态文化作品、开展生态科普实践活动等方式,积极宣传、倡导生态文明,充分发挥文化工作的特殊作用。大力宣传和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维护生态安全;通过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全面细致地了解和反映生态环境发展的生动实践,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生态文化产品;通过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各单位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等活动,采用座谈会、专题讲座、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等形式,开展生态环保实践与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2建设内容

3.2.1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规划结合汉中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大对《森林保护条例》、《义务植树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使广大群众了解义务植树的义务性和法定性,进一步提高适龄公民履行义务植树的自觉性,并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提高义务植树的尽责率。

3.2.2公民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为增强全体公民绿色环保意识,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倡公民绿地认建、认养、认管。各人或集体以志愿者的身份认领绿地,承担协助社会做好绿化和管护工作,使城市的每一株行道树、每一簇灌木、花丛都得到有效的保护。

3.2.3企业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企业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通过该活动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名望,间接地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该活动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所处的环境同经济协调发展。把企业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的目标(生存、获利和发展)同减少工业污染、建设优良生态环境紧密相连。

3.2.4森林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将与城市建设有关的科学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系统传播森林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知识。大力弘扬先进的森林生态文化,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树立符合人与自然和谐要求的生态价值观,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使更多的人认识生态文化,接受生态文化,吸引更多目光关注林业,凝聚更多力量建设城市林业。

3.2.5古树名木保护活动。古树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切实保护好珍贵稀有树木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古树名木保护坚持以政府保护为主,专业保护与公众保护相结合、定期养护与日常养护相结合的原则。汉中市各地应当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并将古树名木保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古树名木实行分级保护,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古树,实施特级保护;树龄在500年以上不足1000年的古树,实施一级保护;树龄在300年以上不足500年的古树,实施二级保护;树龄在100年以上不足300年的古树,实施三级保护;重要名木一律实行一级保护。

加强古树名木资源普耍搞好古树名木养护、抢救、复壮以及保护设施的建设,搞好古树名木建档,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活文物资源;依托秦巴山区独特的种质资源,充分发挥其"基因库"功能,通过对现有珍贵、珍稀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收集、驯化、繁殖、造景能措施,发掘区域种苗、花卉的内涵,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4结论

汉中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应遵循国家林业局《创建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陕西省《陕南山地森林化建设实施方案》,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保障生态安全,全面实现“宜居、文明、和谐、美丽”的汉中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为目标,将进一步打响“住在汉中、游在汉中、学在汉中、创业在汉中”的城市品牌,提升汉中综合竞争力,勾画一幅升级版的“山清水秀小江南、和谐幸福宜居城”美丽画卷。汉中人民一定会把汉中建成美好生态家园,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收稿:2014-10-10)

参考文献:

[1]汉中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西北规划设计院.汉中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J].2014,2.

[2]陕西省林业厅.陕南山地森林化建设实施方案[R].2013,11.

[3]但新球,舒勇.广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化内涵分析[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