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8:59

教育心理学的价值篇1

一、前言

纵观五千年的中国灿然文明,对于学生的教育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古代中国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普遍以儒家思想为主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在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也处于迷惑期,而高校学生作为重要的社会群体,其个人思想还不够健全,价值观没有得到完全的建立。这种情况下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比如:盲目拜金和腐败思想等等。以往,我国高校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多为课堂型教育,教育效果有限。目前,将国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运用在网络环境下也在高校教育中得到了发展,不仅提高了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效率而且提高了高校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兴趣。因此,探索一种新的价值观培养方式和分析方法,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本论文正是从此方面出发,阐述心理学教育下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并提出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优缺点和教学过程应注意的事项。以心理学为切入点,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心理学分析,探索更加有益的高校学生价值观培养模式。

二、影响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心理要素

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高校学生有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不同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家庭影响在大学生建立个人价值观方面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学生的心理因素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高校学生的调查研究,我发现影响学生个人价值观的主要心理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学生价值观受个人需求的影响严重

需求是学生个人欲望的集中体现,它是影响学生个人动机和引导学生个人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需求是人的本质的特征。任何人都有个人需求,个人动机与个人可能性的比值就是高校学生的个人需求。当个人的动机越是强烈的时候,其可能性也就变的越大,个人的欲望也是最强的,也就越容易引导学生采取行动。著名的心理学专家马斯洛教授根据需求的内容不同,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了五个不同的层次。它们分别被称为:生理性需求、社交性需求、安全性需求、社会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需求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类对于需求由底层次向高层次扩展。正是人类各种需求的存在,才有动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有选择性进行的。人在进行选择性认识的过程中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为目的的,满足个人需求是其认识外界事物的动力,因为这样的选择符合个人当前的价值观。这种心理性的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价值观的培养和发展。特别是在高校学生中,由于其个人思想还不成熟,各种需求很容易影响其价值观的建立。当学生在追求个人需求的过程中,不完善的个人思想很容易导致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人需求,做到正确引导,积极沟通。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心理上选择性的认识外界事物,与学校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统一。

(二)学生价值观受个人情感的影响严重

人类之所以是高级动物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情感,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个人情感更加强烈。学生控制个人情感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很容易受到各种情感和情绪的影响,表现在学生行为上就是:高兴、悲伤、抑郁和悲观等。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选择,是学生价值观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如前所述,需求会决定着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当需求得到满足时,学生的思想比较愉悦,反之则会使得学生产生悲伤、消极和厌倦的个人情绪。这些情绪反过来又作用于学生的个人价值。当学生心情好时可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其发展。当学生心情不好时,就会产生厌学等一系列的反应,这就影响着学生个人价值的选择。因此,在以后的高校学生价值观问题方面,应该注重学生个人情感的变化和引导,教育学生控制个人情绪,合理发泄不良情绪,这些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意义重大。

三、高校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措施

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以往多采用课程教学的形式。通过思想政治等课程的讲授和课程考试来加强学生对于正确价值观的认识。但是,这种价值观的培养方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些情况下,甚至会促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尤其是对于考试的形式,会使学生对于价值观的教育停留于表面文章,不能深刻认识。在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笔者认为应该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利用心理学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其主要的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多元化价值

教育心理学的价值篇2

上述学校管理举措之所以引起争议,关键在于人们对教育管理的终极目的的认识产生了差异。在学校管理中,“教育”与“管理”二者之间孰轻孰重?学校管理是姓“教”,还是姓“管”?它们何者是手段,何者是目的?这原本是一个十分简单明白的问题,如今在相当多的学校管理者的意识中却变得异常模糊。在他们的心目中,在他们对于学校事务管理的思考过程中,在对于学校管理设计的各种举措中,被列入优先考虑的是管理的有效性。他们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效率化,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追求的终极目标。恰是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管理中心和事务主义取向,导致学校管理者常常是在“动机良善”“便于管理”的大旗下,出台一些涉及侵犯学生人身自由和基本权益、违反公平正义原则等“去教育”甚至“反教育”的举措。

要求以“教育本性”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意味着学校一切管理举措的出台,都要本着教育目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通常所说的“管理育人”,其命题的本质便是承认管理只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和途径,育人才是目的所在。而管理之所以能够发挥育人的作用,乃是因为教育管理者秉承的管理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取向是完全一致的。而控制性管理理念是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相抵触的。在这种管理理念下的学校,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自由民主思想的学生,也不可能发挥现代社会所认可的育人职能。设立潜伏型心理信息员的举措,之所以说它是“反教育”的,不是因为这种举措没有效果,也不是说它对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没有意义,而是指这种行为本身违背了教育本性。对于潜伏者而言,极易造成他们两面人格的形成。而对于被观察者而言,则是互不信任感的流行。如此一来,如何能使我们的学校培养出具有善良、诚实、公平精神的学生?这样一种所谓解决了某些学生心理问题的举措,又如何去应对由此出现的更多学生的更多的心理问题?

倡导以“教育本性”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要求学校管理的过程和方法,不能简单地移植企业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而要根据学校管理工作的性质,依照学校管理对象的特点,符合现代教育的精神。毫无疑问,我们基层学校的绝大多数管理者所思所想所为都是为了使管理工作井井有条,都是为学生的前途着想、为学生的发展考虑。然而,动机的良善不能替代过程的公平正义,不代表可以不择手段地去管理学校。更何况管理者所理解的“好动机”“好前途”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教育性”背道而驰的现象并不在少数。当下“教育性”在诸多学校管理中的流失,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对于“教育”涵义认识的模糊。早在70多年前,潘光旦先生曾发表题为《宣传不是教育》的文章,今天读来对于我们理解教育本性依然有着启示:教育假定人有内在的智慧,有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力量。教育不是预备替人解决问题,而是要使每个人因为有了它的帮助,能利用自己的智慧来想法应付和解决问题。教育也承认绝大多数人的智慧与其他心理的能力虽有根本相同的地方,也有个别互异的地方。为此,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合理的施教方式是启发而不是灌输。遇到个别的所在,还需个别的启发。由此可见,理想的学校管理应是管理而不是管制,是启发自觉而不是灌输被动,是促进发展而不是包办代替。

教育心理学的价值篇3

【关i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

一、积极心理学介绍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一词,为心理学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假设是: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心理品质与人类的心理困扰是同时存在的。而在大学校园里,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力量和品质的关注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

1.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差距所带来的心理困扰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完善是在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主要任务,但有些同学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发展并不顺利,或者对自我认识不客观,亦或者在对自我未来发展的认识上不清晰,导致学生在现实我和理想我之间差距太大,从而产生心理不平衡状态。

2.人际交往不顺利带来的困扰

人际交往一直是高校学生面对的重要课题,人际交往的顺利与否与大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有着相关联系。人际交往顺利的群体在自我评价和幸福感的体验上都比人际交往不顺利的群体要更加积极。

3.环境适应不良

学生在从基础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在从被动学习过渡到自主学习,从家庭生活过渡到集体生活,都会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大多数同学在经过大概半个学期的适应过程后就能适应学习和生活,但还是有少部分同学会出现适应不良。适应不良的同学会出现学习兴趣下降、自我封闭、由恋家情感引起的焦虑和压力等。

4.情感处理不妥所带来的心理困扰

在校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22岁,在发展心理的角度分析,这是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情感极其丰富,情绪波动较大的时间段。所以处在这个时刻的在校大学生们一方面对爱情有着极大的追求欲望,充满激情的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但另一方面,某些学生处理情感的方式还不够稳重,对自我情感的控制还不稳定,在遇到情感问题时,就有可能会出现情感崩溃的情况。

二、高校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心理因素

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高校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有很多分析和解释,笔者从自己多年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总结以下两点:

1.自我心理素质不高

每个个体在面对同一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心理、行为反应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由于每个个体的认知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不同。对我们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少量同学在应对外界的压力源时反应过度敏感,甚至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而有些同学在面对心理困扰时,却可以很好的自我缓解,这与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而自我心理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对怎么开发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家们也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

2.对自我积极心理品质关注培养不足

笔者在高校做心理咨询多年,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太少,大部分的心理能量都在关注自己的消极心理,很多时刻都把自己封闭在消极的情感情绪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对正常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太少,但积极心理品质对个体面对心理困扰有着极大的正面意义。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1.让大学生关注自己积极的心理品质对其面对心理困扰有正面引导作用

笔者认为,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人类面对消极的心理有着正面的作用。对心理素养好的个体,可能面对外在的一些负性刺激的抵抗力就好一些,而心理脆弱的个体,可能在面对外在的负性刺激时就可能反应更强烈,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所以让我们在校大学生关注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对其面对心理困扰有着正面的引导作用。

2.让大学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心理成长(心理素质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增强自己的心理抗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让在校学生提高自己积极的主要体验,比如提高自己感知幸福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自我成就感,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等,这些方式对我们的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着积极意义

在我们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的指导教师如果能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亦或者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关注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力量,笔者认为,这对我们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一定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群言出版社,2010.6.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教育心理学的价值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全面完整又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有益文明成果,体现人民群众共同愿望,又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多方面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大学生,担负着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需要学生接受和吸收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从意识形态的高度引领高校和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完整而全面地融入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思政课教学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打下比较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要特别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和引导。

首先,要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有机整体来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门课程与以往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分门别类来教学不同,要求把马克思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让学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信心和对社会主义信念。其次,强化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运用。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和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把握的同时,必须着眼于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进展,明确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那些是必须结合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回答重大的现实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

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教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及这些成果之间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相互关系,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不仅在情感上,更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要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首先,要突出核心问题的教学。该课程要围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共产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为什么发展,怎样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为什么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等等核心问题进行教学。其次,要强化问题意识和专题教学。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按照问题意识的逻辑,按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和逻辑结构体系,重点构建若干教学枢纽,专题讲授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锤炼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与修养,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要突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该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入门课程,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时代特征和社会需要进行教学。在思想教育部分要围绕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将爱国主义作为重点,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评判标准等基本内容进行阐发;在道德教育部分要集中阐释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理论前提、内容和具体要求;在法律教育部分,要系统地将社会主义法律教育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使大学生从整体上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要特别注重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社会主义道德观、人才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虽然中学阶段已经较为系统地开设过中国近现代历史课,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对有关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历史任务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到大学阶段,他们对历史发展脉络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必要作进一步准确的理解;对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等历史情况有必要进行深刻的理解,并从历史和理论的高度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确性,从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必须从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角度,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近现代历史本质上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积弱积贫的旧中国逐步变为一个初步繁荣并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课程教学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以中华民族从衰落逐渐走向强大为基本脉络,突出对历史规律的总结,帮助学生从历史和理性的角度深刻领会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而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学习和领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尊重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热爱社会主义中国,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

(一)加强学科建设,促进课程改革

学科建设、课程改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特征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进程表明,重大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创新激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而每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又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如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同样会激发也迫切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

首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学科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断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我们逐渐确立了一条基本认识,那就是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基础和龙头,要从学科建设的高度以及把握学科建设规律的高度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也只有从科学的高度审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把它当作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来看待,才能提高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学科性和科学性基础。

其次,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建国以来,五个课程体系都较为成功地推进了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当前要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如何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课程体系设置、衔接和分工合作的问题。要真正形成一主多辅,功能互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二)优化教材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先决性和基础性条件。目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内容编写进教材还处于起步阶段,很不完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从整体上进行必要的分解,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体系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当前,应以落实"05方案"的教材体系编写及完善为主,而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可以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的讲授和教学。

(三)完善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这个意义上,有必要把理论联系实际上升到方法论的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中要兼顾三个方面:一是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成的历史背景,突出其必然性;二是联系当前社会思想意识领域特别是价值观念领域的现状,体现其针对性;三是联系马克思主义有关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其理论性和科学性;四是联系大学生思想意识特别是价值观的实际,表达其育人性。

(四)提升教学理念

社会实践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成为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和贯穿其中,是提高和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根本保证和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应当将大学生其作为规划和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内涵和活动内容的理论指南。而且,通过社会实践这一重要途径,大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应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并使之在现代教育总格局中获得应有的重视。同时,更要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和要求,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方法与途径,逐步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长效机制。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结合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方式,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塑造大学生思想品质。以健康的情调娱乐人,以有意义的行动锻炼人。从活动方式上来讲,要多样化,高质量。党团员应带头参与,并动员全体学生分期分批参与,帮助每个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扶正祛邪、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促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冯来兴.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文教资料,2009,9.

[2]郭开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8.

[3]覃世艳,邵春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J].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

教育心理学的价值篇5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

(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历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勃勃生机,正是在其指导下我们党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所以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个人理想教育过程中,才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政治方向。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和核心。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现阶段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向全党明确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的思想建设任务。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只有牢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把共同理想融入个人理想的建设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掌握科学方法和思想,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领,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前提。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民族意识的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升华,它起到了凝聚民心、提升民力、提高民智的作用,它是当代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前提。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多元化的侵袭下,大学生的时代嗅觉敏锐,思想活跃,容易受到各种不利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前提,教育大学生在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个人理想。

(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现实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以传承国脉、强国富民的动力之源。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决定着国运的重大国策,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就是破除陈旧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创新精神。当代大学生是发展民族的中坚力量,只有具备改革创新精神才能真正担负起民族兴旺的大任,应鼓励他们在坚定个人理想的基础上主动吸收各种先进思想,开拓创新,从而实践自身远大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推动社会的发展。

(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基本准则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强调,要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精辟地道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要求的有机结合,为大学生明确了立身之本。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其个人理想的教育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作为基本准则,积极主动的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之中,引导其价值取向和道德人格的建设,更好的树立个人理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实践途径

(一)创新教育模式

1、分步导之与因势利导相结合

随着社会进步和形式的变化,理想教育对象本身及教育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思想问题的形成往往是许多矛盾的综合交错,容易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从而出现错误的判断与决策。分步导之是教师针对大学生当前困惑的思想问题,按照轻重缓急,有步骤加以引导的方式,它能够针对上述大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给予冷静分析,分步骤循序渐进地逐步解决。因势利导则是教师要正确分析大学生思想形势,按照其不同的思想特点和发展趋势,顺乎社会向前发展的潮流,引导和推动思想向正确方向发展,这种方法要求我们抓思想发展趋势,抓教育有利时机,抓发挥积极因素。大学生由于个人社会生活经历、政治素质、思想意识、认识能力、环境影响等各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理想状况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且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在理想教育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这时便需要因势利导并分步导之,切实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将分步导之与因势利导相结合,遵守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教育的导向性和层次性原则,使理想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更具有针对性。

2、注重互动式教育

当今时代,理想教育的主、客体及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理想教育客体―当代大学生。其追求平等,崇尚自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在理想教育过程中,“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传统灌输式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说你做”在很大程度上分离了两者的关系。这样做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收获甚微,所以现在的高校理想教育就要不断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教师在“导”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实现师生互动,运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讨论、演讲、辩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同学的能力得以发挥,并将教育成果自然而然的为大学生们所接受,进而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与目标。

3、榜样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当今社会,每个大学生都有不甘落后、积极上进的自尊心和责任感,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便能够有效的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奋发向上有目标。榜样的选择既可以大到抗震救灾的英雄,小到在大学生身边的那些品学兼优、自强不息的优秀学生代表。在榜样教育的引导下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运用反省、反思、内省、慎独、自我改造、自我管理等方法,加强自我修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在自我教育中不断提高价值判断的能力,确立自己的价值目标,规范自己的价值行为,为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打下基础。

(二)拓宽教育渠道

1、肯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主渠道地位,并不断向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阵地,其在大学生个人理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单纯依靠这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个人理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理想教育辐射到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如课外阅读的选择指导,现在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阅读数量和质量大大降低,我们应引导其读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名人传记等对于其理想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书籍,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理想境界。此外,和谐校园文化的培育必不可少。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个人理想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高校应注重校园环境的人文设计,提高学校文化的品味,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精神,并结合学术研讨、纪念日、重大事件等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应发挥其优势通过举办艺术节、知识讲座、培训班、读书节、展览等学生活动,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更好的树立其个人理想。

2、在校园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向社会实践教育拓展

实现理想教育的知行合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比课堂教育更加具体、生动,对大学生的教育更有说服感和感染力。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只靠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接轨。目前大学教育中对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还是比较重视的,从各大学科的发展来看,其都通过组织大学生深入企业、政府、学校、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国情,增强其对党和国家政策、路线的理解,深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培养独立自强、艰苦奋斗的能力,此外,通过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三下乡”、“村官”等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基层,深入群众,寻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从大学生自身来看,通过兼职、校际联合活动等方式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3、在传统手段发挥作用的同时,不断向网络教育拓展

教育心理学的价值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发展创新的最新理论成果,能够有力地保证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充分实现和谐文化的调节激励功能,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加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其中的作用,这也有利于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真正落到实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与内涵

历史事实证明,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一个社会精神文化的基调与发展,都是由其主流核心价值体系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具体问题,这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显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而且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空前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一种教育规范作用,起到了稳定政治、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方面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文化的根本和意义所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做了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最高层面,这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政党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行动的,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理论做指导的党,不同性质的党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也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到具体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这一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具体指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共同愿望,是把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统一起来,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保证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努力前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不断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焕发出了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命和血液,熔铸在民族的创造力与凝聚力之中,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并将其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教育心理学的价值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使命、高等教育价值、大学生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以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时代面前逐渐变得失去效力。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题就是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难题。与其他专业课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越来越体现出多变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新时期,我们必须掌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特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时、切实。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目标方向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正确的目标性理念,有利于我们坚持正确方向。2014年5月4日,在北大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价值观念教育具有高度重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又被称为“价值观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通过价值观教育来引导学生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性,它不仅是向学生灌输和讲解一系列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以及促进理想人格的健康成长。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指导理念,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想价值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有利于培养科学的人生理想信念,有助于完善他们的道德责任意识,也有助于使学生的价值理念与国家民族理想信念相统一。大学生的价值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就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大学生行为中的导向作用,也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要求,因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对于社会利益和公共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引领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建设都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最新理论成果,并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广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舞台,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进性价值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足实践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加立足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科学原则与人本原则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是立足于现实的思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指导性和具体性的统一。不仅要做到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更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性阐发、推广乃至具体应用。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没有真正系统化,有些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这不仅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发展的需要。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自由化容易使学生形成价值虚无主义,思想混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时常摇摆,意志力也不坚定,政治信仰迷茫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领导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具体化和现实化才能在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产生指导性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具体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日常行为意识。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领域,体现了非强制性特点。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性价值判断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价值观的主体。因此,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发挥传统课堂的讲授作用更要注重向实践教学领域渗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性和自觉性。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思想保障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提供思想保障,有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于统一各种社会价值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也使高校师生能够形成比较明确的理性价值目标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宣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目标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观念变革,进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面。共同理想信念有利于凝聚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全力合作,共同推进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不但能促进教育理念的现实变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提供了创新精神和科技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以人为本思想有利于改变以往不对等的师生关系,使对话意识和平等观念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成为主流观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引领作用须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在要素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构建一套具有普遍性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效性不强主要由思想观念更新速度慢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落后造成的。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才能有效根除道德教育改造中存在的各类阻力并有效解决各类难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少走弯路。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应从改变以往的单纯的说教和固定的教学方式,强调对话互动与活动渗透入手。首先,使课堂内容丰富化。“任何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都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选择,而应该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受教育对象等要素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性质上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1](p.96)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近现代史、法律常识等,还应包括传统道德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心理咨询等。不仅要包括知识性教育,还应包括先进事迹宣传与感化教育、诚信理念教育、感恩教育、人际关系能力培养等。其次,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灵活性和多元化。在讲授基本原理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讨论式教学、主题报告式教学、提问答疑式教学、分组讨论论辩式教学等等。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物、先进模范代表等进入课堂做报告甚至与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互动等。第三,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相互统一。不断探索和拓展社会实践的新模式,使社会实践活动体现趣味性、知识性、能力性、道德性的统一。深刻挖掘社会实践的道德感染力和渗透性,“应挖掘渗透式教育方法的功能性,变‘说教’式教育为‘感化’式教育。”[2](p.84)因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并通过情景和实践感染逐步渗透为学生的道德主体结构。“也只有解决了学生思想实际中的问题,学生们才能够接受我们所进行的规范教育和主流价值观念体系教育等社会要求的内容。否则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针对性、失去本质。就必然会走‘科学式’、‘版块式’、‘拼盘式’的道路,就不会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3](p.57)

总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思想指导,也在价值观念上提出了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承认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同时,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明确而又统一的中国特色主流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在凝聚力量和统一思想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新峰,李威娜.以研究式教学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

教育心理学的价值篇8

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这个群体是一个社会到学校都广泛关注的群体,面对这一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咨询作为心理问题的疏导方式,也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将会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缓解儿童的孤独感

事实上,在留守儿童中,大量的孩子都有孤独感,这种孤独感造成了孩子性格的孤僻、不合群。表现在外在形式上就是不说话,不愿意和人交流,较少有情感表达的欲望。久而久之将会造成人格的萎缩,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而心理咨询就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给留守儿童提供一双能够聆听的耳朵,让他们说出内心的痛苦,不管是什么,在咨询师那里都没有可以指责的,也没有人会批评。只要耐心说出来,都会得到非常平静的倾听并予以安慰。这种安慰不是基于同情,而是基于尊重和理解,更是建立在同感基础上的慰藉。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那些自卑闭锁的孩子,大多都有自暴自弃的倾向,容易在做事和学习中丧失信心,不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总是轻言放弃。在朋友交际中往往也具有破坏力。与此同时,在面对期盼已久的父母时,又往往表现出冷漠和拒绝,甚至在内心中产生怨恨,亲子关系日益恶化。针对这样的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建立来访者关系之后,孩子会逐渐接受咨询师的耐心、友善的态度,并在这种心理尊重的状态下打开自己的心扉,接受咨询师的交流和沟通并逐步说出自己内心的疑虑和忧愁,借此使得心中的情绪获得释放,从而缓解心灵深处的寂寞和无助的情绪,并由此感受到学校教育所给予的关爱、理解和支持,并愿意接受周围的老师和同学的善意。

二、有助于明确儿童的真实处境

教育者要让儿童认清自己的真实处境,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但事实上,在留守儿童中,大多数孩子的自我认知还处在较为模糊的层面。每一个教育者都有责任让儿童运用积极的态度,应对生命中发生的一切,包括灾难和危机,接受自己生命中的痛苦。对于教育者来说,要带领儿童激发内在的意识,勇敢地面对挑战。这也是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所在。很多留守儿童都较为封闭,重要原因在于对自己缺乏认知,也对自己缺乏信任感。这个时候,心理咨询师就可以采用旁观者的咨询立场,帮助儿童分析和澄清自己,看到自己是什么样的,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是个值得尊重的个体,而这也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目标所在。

因而,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心理咨询能够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让儿童看清自己的当前处境,正确认识父母的离开和亲人的暂别,并鼓励他们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三、有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

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内心,都有着对光明和温暖的渴望,也有对成功和爱的希冀。这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采用的方式是积极向上的,每一个咨询师都会坚信每一个留守儿童具有无尽的潜力,并且能够在某天发挥潜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个咨询的前提和底线。在来访中,咨询师会从留守儿童身上的一点一滴中发现儿童的闪光点,并从中看到这些值得称道的地方,让儿童也学会观察自己。在生活中,有不少的留守儿童承担了独自生活的重任,这些都是他们能够战胜困难的勇气的来源,咨询师的挖掘和鼓励,将给每一个留守儿童正面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的人格逐步迈向健康之列,学会客观看待自己,也客观看待自己身处的环境;同时也能够让留守儿童的内心强大起来,并成长为一个经历磨难但不被击垮的人。

教育心理学的价值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主体地位;教育路径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内在、最持久的精神要素,在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发挥着最本质、最具决定性的作用,“它反映了整体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和总体发展路向,支撑和影响着社会上所有价值判断”。党的十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二十四字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提出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既是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高校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要内容。”在多元开放的社会,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复杂问题。

一、教育内容要找准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的这一重要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选择与此一阶段相应的教育内容,是由人的接受能力决定的。即使在同一阶段,也应根据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指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这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最终是要把价值观转化为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价值观如果仅停留于认知层面,实际上就不能称之为价值观。所谓价值观,不仅是对价值的看法,更是表现在具体行为中的价值倾向。王阳明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就表达了这一层意思,惟有真行方是真知,知而不行,不可谓之真知。因此,我们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善于选择大学生深切关注的内容,使教育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这一原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要找准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和利益的交汇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大学生的现实需要,这样做就是“对象化”和“接地气”。比如,新生刚刚入学,要结合入学教育,开展课堂纪律教育、文明就餐教育、文明宿舍教育、文明交通教育等,而对大三、大四的学生,可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敬业守法教育、团结协作教育等,这些都是大三、大四学生即将面临的。根据学生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所关心的、能够产生思想共鸣的教育内容,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最忌脱离实际,不着边际,好高骛远,使教育成了思想游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某种意义说,就相当于儒家所谓的“修身”,其目的也在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当然,由于核心价值观不同,其所要达到的人生境界自然有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一切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文明成果的吸收与凝练,其所开显之人生境界不是儒家所不能涵盖的,但就其提升人生境界而言,同样表现出了鲜明的人文关怀。

二、教育过程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价值观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知识传授,是以学生掌握知识为目的。而知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原来的知识储备,是接受新知识的前提,只要这些知识是正确的,相互之间就不会形成冲突。价值观不同,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于别人的价值观,而这些不同的价值观不能简单地以对与错来加以区分,这就使价值观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不要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即使是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其内部也存在若干不尽一致的价值理念,如儒家价值观与道、佛的之别,汉族价值观与其他少数民族之别,但不同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并不总是冲突和对立的,相互之间在价值认同上也有一致性,这是国家、民族以及个人之间交流与融通的基础。

因为价值观的复杂性,使价值观教育也显得异常复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并不是要以之取代其他价值观,而是要在国家、民族基本价值理念上达成一致,以形成国家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与各民族、各阶层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故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这从其提出后得到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的积极响可以看出。这就从内容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大学生因民族、地域、家庭等因素的不同,在价值观方面可能会存在各种差异,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还存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不和谐现象,但这就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环境。在特殊情况下,思想是需要灌输的,但一个更为现实的情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总体上是不可能与大学生的当下价值观形成激烈冲突的,这就为选择新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可能。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用先进的价值理念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化为指导日常行为的规则,成为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内化”最关键。所谓内化,就是把外在于自己的东西,转变成自己的东西。价值观教育,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手段,其成功与否,都取决于内化的程度。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教育多年,其基本价值理念应该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致的,他们可以通过自觉认知,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理念,外化为自觉行为。因此,在教育方式上,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然,关于灌输在教育中的作用,并不能简单地予以否认,事实上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不管承认与否,灌输仍在大行其道。价值观教育,也会存在灌输现象,当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已形成的价值观相悖而难以被接受时,往往会采取这种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洗脑,其目的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通过理想信念、社会规则、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国人,这里所蕴含的期盼与关切,能够得到具有较高认知能力的大学生的理解与接受,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大学生自觉奉行的价值理念。

三、方法上要重视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相信大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能够完成自我教育。学校是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并不完全是教师直接教育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影响的结果。因此,价值观教育要注重良好氛围的营造。

一是各科教学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而这种效果的取得莫过于环境的熏陶。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有意识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就是把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融入到教学中,使其与教学内容浑然一体,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渗透”的理想状态是,大学生在学习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不是把一些不属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东西硬塞到课堂教学中来,而是寓教于学,教书与育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人担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耽误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成,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如果存在这种情况,那说明,教育与教学是脱离的,是不相融的。恰当地教育,不仅不会对课堂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反而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是思政课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用好这个阵地。目前,在思政课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开设专章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三是通过实践环节开展教育。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取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以讲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深切体会学生感受,转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动听讲的状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学校要对教学评价内容作出调整,把学生参与和教学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以推动教学模式转变。

三是要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关学生的成长,高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党委要制定详细的教育规划,并安排落实,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加强宣传。在校园报刊、宣传栏设置专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宣染、营造氛围。第二,加强校园环境治理。要通过集中治理,清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和谐的物事,净化校园环境,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条件。第三,结合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教育,如演讲、征文、歌咏等比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评比活动,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石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4.

[3]宋文生.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4(19).

教育心理学的价值篇10

1996年,Halstead提出,“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情景式教学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实践“问题探究式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澄清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探索在历史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的策略重视外语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论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特殊教育中的培育与实践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典型示范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管理中的应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与哲学》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周会课教学中的尝试中职教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研究试论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8]杨能生,廖岷.对话现代教育[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