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研究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9:38

智能交通研究现状篇1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itS)对策研究交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智能交通系统(itS)

智能交通系统(itS)的英文全称是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是在比较成熟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合成运用而建立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最初由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得到迅速发展,也是我国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智能交通系统(itS)可以提高现行交通系统的有效性和可控性,能有效减少事故、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环保的综合智能交通体系。

二、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并逐步开展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快了对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的研究步伐。科技部从96年开始组织了一系列智能交通技术国际交流和合作,从而促进国内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智能交通的规划上面应优先实施投资少,收益高的项目,比如:城市绿色交通通道、公共汽车有线通道(BRt)、地铁和公共汽车的智慧卡收费和收费数据库互联、城市交通监控与管理等。

三、目前我国智能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产业链、技术创新、研发严重脱轨

以前我国智能交通研发没有形成产业链,由国家资助研究的智能交通领域项目没有产业化,更不要谈应用了。而西方发达国家却早已形成了智能交通系统相关产业链,并规模化生产。目前,我国智能交通企业群体虽然数量众多,多达2000多家,但只是局限于系统集成,而且技术含量不高。在技术创新、规模、品牌和未来主导方向等方面的企业相对缺乏。这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扶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和智能车载系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目前国内智能车载系统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主要从国外引进应用系统。智能车路协同技术的研究也是刚刚开始,对环境的感知技术,尤其是在高速状态下对远距离环境的感知和传感器在网络化条件下对环境信息的感知尚缺乏有效手段。我国在基于多传感器集成复杂驾驶环境感知技术、以安全和舒适度为目标的具有增强“感官”性能的辅助安全驾驶技术、综合性车载信息服务平台技术、以及基于网络的三维全景导航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同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智能化交通控制技术基本上依赖进口

目前国内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产品几乎完全从国外进口,典型产品包括SCoot、SCatS以及RHoDeS系统。经过实际应用这些系统并不适合中国特有的交通模式。特别是我国大城市交通网络极为复杂、车多人多,需要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的智能化交通控制技术体系。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化交通体系,才能真正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交通环境。

四、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一)、大力培养和引进智能交通技术人员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技术人才缺编严重,亟需大量相关技术人才。能否建立起相关人才体系,是保证我国智能交通建设发展壮大的关键。因此,我们要以相关高校及科研单位为依托,及时向国外同行开展技术交流活动,通过开展相关重点科目的研究,为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培养高质量的智能交通专业人才。

(二)、积极推动智能交通技术产业化

要想更好的发展一项技术,重要的途径就是将其产业化,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也不外乎如此。我国要逐步建立相关新技术推广转化机制和专利保护机制,建立便于智能交通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使其能够尽快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要尽快把目前已经成熟的、具有强大市场潜力的智能交通新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化技术为成果得以实际应用。

(三)、针对智能交通成立相关技术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行业标准规范,有效整合行业资源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开发还没有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而国外却早已成立。如日本的VeRtiSitS、美国的america及欧洲的eRtiCo组织,负责统一制定本国智能交通的发展战略及行业技术标准。通过相关机构,加强智能交通发展上的宏观调控,整合优势资源,减少局部冲突和资金浪费。我国综合运输体制建设已逐见成效,但相关政府管理智能还各自为政,各种运输方式、各地政府管理智能还不够明确,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土政策、图标准。这些因素非常不利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尽快建立部级智能交通系统管理机构,领导推进全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路网结构日趋强大完善。智能交通技术的实施给我国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带来了希望。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强道路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同时降低交通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智能交通技术的蓬勃发展也将促进相关行业进行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国家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琪,智能交通;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杨兆升教授访谈录[J].综合运输,2010(7):85-89.

[2]严新平,吴超仲,中国智能运输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J].交通企业管理,2001(11):57-59.

[3]陈超,吕植勇,付珊珊,彭琪.国内外车路协同发展现状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1(29);102-105.

[4]李清泉,熊伟,李宇光.智能道路系统的体系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1):40-48.

智能交通研究现状篇2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是现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本文就智能交通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中国如何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论文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状况对策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的主要思想是将传统的交通系统看成是人、车、路的统一体,运用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先进成果来彻底改变目前被动式的交通局面,使人在驾驶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GpS/GiS、广播、信息板等手段了解目前的交通状况,而交通管理部门则可通过道路上的车辆传感器、视频摄像机等设备随时了解各个路段的交通情况,并随时对各个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进行调整以及对外界进行信息,使整个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达到最大。一、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对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许多国家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并成为继航空航天、军事领域之后高新技术应用最集中的领域。目前已形成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三大研究中心。在美国,对itS的研究虽然起步最晚,但由于投入较多,目前已处于该领域的领先水平。1991年,美国开始对itS研究进行投资,仅1994~1995年就确定了104项研究项目,并成立了专门组织,着手制定itS的研究开发计划,到1997年投资近7亿美元;1998年6月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面向21世纪运输权益法案(transportationequityactofthe21thCentury)”。该法案的确定为美国公路系统的继续发展和重建带来了创纪录的投资。法案跨度为6个财政年度(1998~2003),拨款总金额为2178.9亿美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支持itS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欧洲在itS的研究方面采取整个欧洲一体化的方针,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共同出资进行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著名的项目有pRometHeUS和DRiVe等,其中DRiVe工程是目前世界上交通运输界规模最大的合作研究计划,共有12个国家的700多个单位参加,经费达5亿欧元。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对汽车交通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性的itS推进组织,是对itS进行研究最早、实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交通控制、信息服务等综合体系,并基本完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子地图的绘制工作,有400万台汽车导航仪在使用,其中120万台可接收信息。我国在itS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全球范围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兴起,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也加快了对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步伐。一方面,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道路监控系统;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自主开发的步伐,如国家计委、科技委组织开发的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Ht-UtCS,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交警总队合作开发的SUatS系统等;1998年交通部正式批准成立了iSo/tC204中国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化活动,现在正进行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此外,我国将从今年起在全国36个城市实施以实现城市交通智能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畅通工程”,并逐步推广到全国100多个城市。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意义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

智能交通研究现状篇3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框架;智能交通系统(itS);城市交通;物理框架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市民购买汽车,城市交通问题随之而来。衡阳市作为湖南省第二大城市,交通拥堵已经影响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各类交通问题的出现急需进行交通规划和管理。针对这类问题,在加快城市交通基本设施的建设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采用先进技术使人们的出行信息化,提高交通的机动性、安全性和道路的通行能力。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衡阳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针对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众多学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万俊希在《成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研究》中通过对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研究,最终将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出适合成都的智能交通系统方案,对成都市itS规划有一点的借鉴作用。赵建光在《吉林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研究》中,通过对吉林市交通现状以及itS需求进行分析,最终总结出适用于吉林市的itS系统。孙胜阳在《地方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研究》中对地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运用江苏省itS进行举例,验证了地方itS的规划方法。张浩在《物联网环境下智能交通系统模型设计及框架研究》中将物联网环境和智能交通系统联系起来,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环境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统模型和体系研究。马卿在《智能交通系统在洛阳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研究》中分析和发现洛阳市公共交通问题,运用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洛阳市公共交通的问题。刘亭在《锦州市智能交通发展研究》中通过分析锦州市交通现状和发展智能交通中的不足,确定锦州市itS发展建设模式。

一、衡阳市交通现状分析

(一)城市交通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

一是街道狭窄,车流量大。尤其是一老城区为代表。二是由于城市布局建设不合理,商业网点过于集中,大型商家大都集中在几条少数几条主街上开市经商,使街道商业化。三是城区街道职能规划不明,或者城区力度不够,导致交通混乱。

(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道路网络不完善。衡阳市道路系统规划采用的方法不够先进,较多城市道路存在规划不合理问题。二是停车设备太少,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中,未将未来机动车停车问题考虑进内,导致机动车停车问题日益突出,造成拥堵。三是基础设施落后。目前,衡阳市仅有少数主干道安装隔离栏,大部分道路仅用交通标线区分。交叉口路口基础设施地下,不能起到分流的作用,易发生交通事故。

(三)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

首先,交通线路设置不够科学,由于城市交通规划的不合理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的影响,公共交通线路的布设不够合理,且存在公交车次少、高峰期班次少、夜间停运时间早等问题。其次,公交站点布置不合理,公交司机不按公交站点停车等问题。另外,衡阳市出租车管理不规范,公交司机存在违反交通规则的诸多行为,且存在不打表收费的现象。

(四)市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

衡阳市民安全意识不够高,首先,司机不按交通规则行驶,随意停车超车等。其次,行人不按交通规则出行,不走人行道,随意穿梭于道路之间。再者,摩托车电动车司机则随意穿梭、超速、逆行等。市民安全意识不强成为衡阳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衡阳市itS需求分析

(一)适度进行交通规划,完善城市道路网络

由于衡阳市城区内道路狭窄,车流量较大;城市布局建设不合理;且街道职能规划不明,导致各类交通问题的出现。解决该类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根本上动手解决,因此,只有从根本上对道路交通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才能使衡阳市的交通问题得到有效地缓解,促进衡阳市运输行业的发展,最终更好的服务于市民,促进衡阳市各方面的发展。

(二)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提高市民出行质量

衡阳市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例如道路路网容量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路标不全,路面状况较差,红绿灯设备、监控设备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都导致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时有发生,降低了市民的出行质量和舒适度。针对这个现象,本文提出了增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交通网,提高市民出行质量的观点。

(三)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增加公共交通分担率

当前衡阳市公共交通存在问题较多,其一,表面繁荣,实则混乱。其二,车辆虽多,车况却差。其三,道路虽多,路面却窄。其四,公交停靠站虽多,但缺乏统一管理。其五,硬件不佳,软件更没到位。导致市民对公交的热情不高。然而,公共交通是最完美的一种出行方式,环保、省油费、人均出行成本低等等。因此,针对衡阳市公共交通的一系列问题,只有从各个方面对公交体系进行完善,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市民选择公共出行的方式,最终增加公共交通的分担率。更好的起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作用。

(四)增设停车基础设备,增加停车设施利用率

衡阳市停车场设置偏少,而且没有大型停车场,停车泊位少,导致车辆随意停放,使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和拥堵,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甚至行车道成了临时停车场,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造成交通拥堵。针对这个问题,从两方面着手解决,首先,提高已有停车设施的利用率,利用交通规则约束市民的乱停乱放的行为,可以适当采取罚款、培训教育等方式,最终达到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的目的。其次,增设适量的停车基础设施,随着衡阳市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停车设施逐渐滞后,停车设施已不能满足逐渐增多的机动车辆数量。只有增设停车设备、增加大型停车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乱停车的现象。

(五)优化交通管理,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

主观上,市民参与交通手法意识较低;客观上,对于市民的违法行为,交警未能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这些现象导致衡阳市交通混乱不堪,因此只有从多方面进行整改才能使衡阳市交通有条不紊。首先,应该从培养市民的交通安全和规范意识开始,让市民能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其次,要求交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市民当场处罚,从而有效控制和缓解交通混乱和交通事故。

(六)合理规划公铁交叉点

衡阳市在铁路史上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市区内有多条铁轨穿过,由于铁轨的铺设,导致对道路的截断。针对公铁交叉点,应合理规划和布置,适当设置高架桥、天桥以及其他方便市民出行的方法。

三、衡阳市itS设计

表1衡阳市itS用户服务表

服务领域服务

1交通管理与规划1.1交通法规监督与执行

1.2交通运输规划支持

1.3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

2交通信息服务领域2.1出行前信息服务

2.2行驶中驾驶员信息服务

2.3途中公共交通信息服务

2.4路径诱导及导航

3电子收费3.1电子收费

4智能公路与安全辅助驾驶领域4.1智能公路信息提供

4.2安全防护驾驶

5交通运输安全领域5.1紧急事件救援管理

5.2非机动车及行人安全管理

5.3交叉口安全管理

6运输管理领域6.1运政管理

6.2公交规划

6.3公交运营管理

6.4长途客运运营管理

6.5出租车运营管理

6.6货物运输运营管理

7综合运输领域7.1旅客公铁联运服务

7.2货物公铁联运服务

8itS数据管理领域8.1数据采集与接入

8.2数据检验与存储

8.3数据加工处理

美国国家itS框架以面向过程方法为指导,包括用户服务、逻辑框架、物理框架、相关标准等。通过以上对衡阳市交通现状分析和对衡阳市itS需求进行分析,最终建立起衡阳市itS框架。主要包括用户服务、物理框架和个子系统相关服务。

衡阳市itS用户服务定义采用层次结构化的形式,分为服务领域和服务两个层次。衡阳市itS体系框架用户服务共分为10个服务领域和29个服务。具体的情况见表1。

物理框架是逻辑框架的具体实现,分为系统、子系统、模块和模块间交互的框架流。下面对本文衡阳市itS的物理框架进行构建。关于各个系统的建设如图1所示。

图1衡阳市itS物理框架

四、结语

本文首先对衡阳市的交通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然后结合当前itS发展现状以及地方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分析了衡阳市itS现状,并对衡阳市itS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itS的需求进行了衡阳市itS设计。

本文对衡阳市itS进行的设计是根据衡阳市itS的现状和需求进行的设计,确定用户需求的服务项目,具有针对性,再此基础上建立了衡阳市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方案设计。该设计对衡阳市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万俊希.成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

[2]赵建光.吉林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9.

[3]孙胜阳.地方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

[4]张浩.物联网环境下智能交通系统模型设计及框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5]马卿.智能交通系统在洛阳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

[6]刘亭.锦州市智能交通发展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

[7]mitretekSystems,inc.BuildingQuality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throughSystemsengineering.2002.4

智能交通研究现状篇4

【摘要】人们在对传统儿童产品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信息互联,实现了更为广阔的产品开发。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把传统的儿童产品市场扩展成为一个亚成人市场。通过智能互联技术,让儿童也能更为快速地掌握先进的科技产品。信息化社会带来了技术的革命,技术的不断提升也加速了各个领域产品的更新。互联网、物联网、社交媒体软件的不断进化,促使了儿童玩具市场的信息与智能化。通过对国内外儿童产品开发现状的研究,设计符合现有市场情况下的产品,更加系统化地再设计,能够为儿童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一种新形式。【关键词】信息化;智能玩具;儿童产品;产品开发中图分类号:tS95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87-02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儿童产品开发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到儿童产品领域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亲子生活中,我们总是提倡沟通、互动,意在通过儿童与家长的亲密接触来帮助儿童健康成长。而信息技术实现的虚拟互动体验是可以帮助儿童与家长进行更好的沟通与交流的,同时也带动了信息技术在新领域的发展。而且,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儿童类消费占到了家庭总支出的40%左右,全国0-12岁孩子每月的消费总额超过了40亿元[1]。所以,信息化技术下的儿童产品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儿童产品的优势首先,信息化的儿童产品较以前的儿童产品载体不同。数字技术下,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展示,使产品本身的展示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其次,交互方式和互动方式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虚拟互动的亲子体验中,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更为真实地表现自我。在这样的体验中,传统模式下的家长主体地位被明显弱化[2],改变了传统的家庭关系和交流模式,却形成了儿童的独立人格,有利于家长和孩子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二、信息化发展下的儿童产品设计分析智能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个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儿童产品也逐渐步入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介入,赋予了它们动态的、智能的、活泼的特性,这就是智能玩具[3]。(一)国内智能玩具的研究现状2004年以前,我国智能玩具的设计仍处于毛绒玩具、积木、玩偶模型等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组合类、角色类产品。2004-2010年期间,智能玩具研究处于稳步增长阶段,伴随着玩具产业的发展,智能玩具的研究开始慢慢起步[4]。从2005年开始,智能儿童产品的研究成分不断上升(见图1)。(二)智能玩具的功能智能玩具是传统玩具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总体来看,研究者所设计与开发的智能玩具功能主要包括娱乐、教育、情感三大类[5]。随着玩具不断地信息化、智能化,其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玩具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教育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益智玩具引起了各国设计者的关注。因此,智能玩具走出以娱乐为主的技术壁垒,突出了寓教于乐的功能,将是未来智能玩具的研究趋势[6]。(三)儿童玩具智能化随着时代的大踏步前进,智能化、技术化的产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并在行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智能玩具的设计以语言信息的识别、肢体的碰触、图像以及文字等信息的交互为手段,发挥着智能玩具在儿童成长阶段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对儿童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实现机器与儿童交互的过程中,应采用较为简便的界面交互方式,以带给儿童全新的操作体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智能化、信息化的儿童玩具在儿童的依存期对其成长的帮助作用更优于其他模式。三、智慧生长树设计(一)“以儿童为中心”的交互式儿童玩具儿童属于用户群体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研究表明,儿童的生理、心理各面的发展随着身体的发育而不断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都十分敏感,所以设计符合儿童使用的交互式智能玩具显得尤为重要。(二)“以儿童为中心”的情感化关怀儿童的情感往往敏感而脆弱,需要理解和保护。好的智能儿童玩具承载着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维系孩子的情感,让他们自觉参与到亲子关系中来。所以,在儿童智能玩具的设计中,主要应包括心理疏导、交互体验和角色扮演[7]。“智慧生长树”的设计就是一个基于沟通与关怀的情感化交互型智能玩具,通过智能化的技术,帮助儿童和家长更好地沟通交流。而且树的情感形象是根深蒂固、可靠、团结的,在设计领域,树的语义学含义就是“可靠的、可以保护你的”,所以“智慧生长树”的设计初衷就是关怀儿童,通过产品本身,一方面传达了父母期望孩子茁壮成长的想法,另一方面告诉孩子在成长的风雨路上,父母会像大树一样呵护你的成长,是你最坚实的依靠(见图2)。四、小结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我国智能玩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8],开发的智能玩具产品创新少,研究人员构成单一,在国际上还处于加工者的角色。智能玩具的研究应更加注重玩具所带给使用者心理和智力的影响,也应加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为我国智能玩具发展提供指导。参考文献:[1]周艳,李青.我国智能玩具研究现状评述――基于2002-2014年中文文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113-120.[2]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5,(10):73-80.[3]姚力宁,应放天,应佳伟.儿童智能玩具的设计策略模型[J].包装工程,2009,30(8):129-131.[4]王增,韦紫高,郭鑫,张铭.互动式儿童玩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4):76-104.[5]牟峰,褚俊洁.基于用户体验体系的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8,29(3):142-144.[6]海飞.让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站在同一阅读起跑线上――我国少儿出版与农村儿童阅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出版,2011,(12):32-34.[7]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1):29-36.[8]杨震.物联网发展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0,12(2):1-10.作者简介:程怡婷(1992-),女,湖北人,湖北工业大学学生。周红宇(1984-),男,湖北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智能交通研究现状篇5

ChengLong;ZhangZhichao;HuangChi;wangKun

(①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安710075;②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西安710064;③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公路院,西安710064)

(①ShaanxiprovincialCommunicationConstructionGroup,Xi'an710075,China;②instituteofHighway,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China;

③instituteofHighwayengineering,Chang'anUniversity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Xi'an710064,China)

摘要:本文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总结出itS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researchcontentsof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throughtheanalysisofresearchcontentsof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inthefinalthispaperconcludestheapplicationofitSonthehighways.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itS)高速公路

Keyword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itS);freeway

中图分类号:tp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171-01

0引言

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是困扰当今国际交通领域的三大难题,其中安全问题最为严重。专家的研究表明,通过智能交通技术提升了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能减少30%的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且交通工具的利用率的提升至超过50%。所以,各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员及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智能交通技术研究试验。

1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

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ntelligentVehiclehighwaysystem,iVHS)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前身,它把先进的计算机处理、电子控制、信息、数据通讯传输及电子传感等方面的技术,整合并运用在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中,从而建立起一种全方位、大规模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及管理系统。

2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2.1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必须有完备的信息网络基础为前提。交通参与者利用安装于道路环境中的传输设施及传感器,实时将交通信息反馈至交通信息中心;atiS对信息进行接及整合,再将有关出行的各类信息实时反馈至交通参与者;出行者按照其其提供的信息来选择出行路线及方式。

2.2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atmS多用于交通管理者,它能够对公路交通系统进行管理及检测控制。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及车辆监测的技术,实时获取有关交通状况的信息,同时按照获取的信息对交通状况进行控制。

2.3先进公共运输系统(aptS)该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将先进的电子技术应用到高使用率、分配驾驶的小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地铁的使用与运行中,从而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2.4货运管理系统货运管理系统是通过物流理论实施管理的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统,它的基础是信息管理系统及高速道路网。

2.5商用车辆运营系统(CVo)该系统是专为运输企业提高盈利而开发的智能型运营管理技术,目的在于提高商业车辆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2.6先进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aVCSS)该系统包括事故规避系统和监测调控系统等。它使车辆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车距、车速和巡航控制功能。在易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随时以声、光形式向驾驶员提供车体周围的必要信息,并可自动采取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2.7电子收费系统(etC)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通过银行及计算机联网技术完成后台结算处理,车辆经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就能实现路桥费的交纳,同时能够将收取的费用经后台处理环节清分至收益业主。

2.8紧急救援系统(emS)emS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它以atmS、atiS及相关救援设备及机构为基础,利用atmS、atiS使交通监控中心和专业救援机构联成有机的整体,为道路使用者提供现场救护、排除事故车辆、车辆故障现场紧急处置及拖车等服务。

2.9先进乡村运输系统(aRtS)aRtS是根据乡镇运输的特殊需要,在乡村环境下有选择地运用一些特殊技术紧急呼救和事故防止、不利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实时警告、高效益成本比的通信和监测等。

3itS在高速公路的应用

3.1高速公路itS的构成按高速公路itS系统的服务功能,将其分为五点:①先进的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包括停车诱导、交通预测、路经诱导及交通事故检测等技术。它依靠先进的技术实时的将道路交通信息在监控中心进行加工处理,并将信息发送至道路管理者及其使用者,从而实现动态交通分配,以及对交通的有效监管,尽量避免交通阻塞。②集成的信息服务系统,它由社会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和车辆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组成。信息服务系统不仅能方便在路网中行驶的道路使用者,还能为将要出行的道路使用者提供详细的相关路网信息,帮助他们选择最佳出行路线。③电子收费系统。不停车收费就是全自动收费,它在确保收取通行费的前提下,减少或彻底杜绝收费过程中阻碍交通的问题。④运输管理系统。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运输管理属关键的服务功能。它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其他子系统服务功能所提供的信息和有关运输企业的信息,进行科学的跟踪调度及指挥,使运输企业的效益最大化。⑤安全保障系统。安全保障系统是交通运行基本的支撑,它可确保交通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驾驶员的安全,若有交通异常状况出现,其也可进行有效的救助。

3.2itS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现阶段可在收费、监控及通信方面运用该系统,下列几点是其主要表现:①不停车电子收费(etC)系统可减少传统收费模式带来的时间延误和人工消耗,提高车道的通行能力;②路面交通感应器,能够对道路承受压力及应力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管理中心,实时了解道路情况为养护部门提供完备的资料;③可变限速标志及可变信息标志牌,实时显示沿途的路面状况及事故情况,及时限速信息,对交通流实施动态管理;④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的交通流控制,利用和监控中心的通信及入口匝道处的信号灯,对入口匝道交通流实施智能化监管;⑤闭路电视监控,利用闭路电视摄像机,对违章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处理。

4结论

itS被公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智能运输系统可以达到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发展智能交通的思路使人们从传统的单靠“修路限车”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尝试用高新技术强化人、车、路之间的联系,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益。文章通过分析itS的主要内容,分析了高速公路itS的组成及其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蔡德扬.社会交通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杨冰.智能运输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3]萧蕴诗.网络技术基础[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陆化普,史其信.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发展动向与启示.科技导报,1996,(10).

智能交通研究现状篇6

关键词:国内外;职能公交;技术发展;动态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13-0000-01

DomesticandinternationalDevelopmentsin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technology

ChenQibing

(passengertrafficmanagementatnanjing,nanjing210029,China)

abstract:intotheinformationag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acceleratedprocessofurbanmodernization,citiesconstantlyexpanding,thepaceofruralurbanizationisaccelerating.publictransport,theprioritydevelopmentoftheworld'smajorcitiesoftheindustryisfacingunprecedentedpressure.traditionalmanagementmethodsarenolongerabletomeetthisfundamentalchange,andanadvancedintelligentmanagementisverynecessary.

Keywords:Foreign;Functionsofpublictransportation;technologydevelopment;news

一、引言

公交智能化技术,能使公交管理者及时了解到任一时刻,在任何一条线路上,任何一辆车的各种信息。如运车辆的运行速度,位置,载客量等情况,当然也能使车站上候车的乘客清楚了解,需要等待的时间,车上乘客多少等情况。同时也能给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全市公交运行周,月,年的综合信息资料(例如不同线路,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在不同区间的客流情况)。使他们在做出调度,调整的决策时,有科学的依据。从而更加经济有效的来解决这一复杂的问题。

二、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外各级政府和组织都非常重视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美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局1998年开展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研究,基于动态公共交通信息的实施调度理论和实时信息理论,以及使用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提高公交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实施技术。日本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的发展已经历了公共汽车定位系统、公共交通运行管理系统到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输控制系统的三阶段,通过掌握运行的状况以及积累乘客数据而实现平稳的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欧洲主要通过实施公交优先政策,比如设立公交专用道,为公交车提供优先通行信号,布设智能公交监控与调度系统等措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欧洲在itS应用方面的进展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目前正在进行telematic的全面开发,计划在全欧洲建立专门的交通(以道路交通为主)无线数据通信网,正在开发先进的出行信息服务系统(atiS),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VCS),先进的商业车辆运行系统(aCVo),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aetC)等。

国外智能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如设立公交专用道,为公交车提供优先通行信号,布设智能公交监控与调度系统等措施,但最核心的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均建立大型系统,旨在提高公交车辆运行速度和公交服务质量以吸引公众乘坐公交车出行。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国家都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从事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综合管理的时代,强调aptS的信息采集、处理、集成和输出的服务。

三、国内主要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内容,科技部于2006年启动实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综合智能交通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重大项目,设立北京奥运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综合系统、上海世博智能交通技术综合集成系统、广州亚运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系统、国家综合智能交通发展模式及评估评价体系研究等7个课题研究,以提供人性化交通运输服务、发展交通系统智能化技术和安全高速的交通运输技术为研究重点。

在制定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发展规划时,交通部就将发展智能交通列入计划,开展了itS发展战略研究。1998年,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导下,交通部正式批准了iSo/tC204中国委员会,该委员会把推进中国itS标准化作为主要任务。国家相关部委已成立了全国智能交通协调小组,并完成了“中国itS体系框架”、“中国itS标准体系框架研究”、“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等一批智能交通发展重点项目。

对于智能公交发展战略,2004年6月25日,总理做出批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2004年6月24日,曾培炎副总理批示:“建设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引导各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公交优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出台,智能公交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0年6月8日,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在“十二五”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思考的演讲中透露,“实现全国大中城市公交使用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其熟悉的方式,获取所需要出行计划和实时出行信息,提高公交吸引力和分担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便利人们出行”已经成为交通运输部下一阶段工作发展思路和目标导向。“十二五”期间智能公交的发展令人关注。

目前,我国发展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最典型的现状可以从举办2008奥运会的北京、2010世博会的上海、2010亚运会的广州来体现。

奥运期间,北京市部分公交车安装了GpS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实时传输到调度台和监控位置,34条奥运公交专线、3500多辆公交车,在系统的统一调度下有序运行,把人们从北京的四面八方输送到奥运场馆。截止2008年底,上海已有7378辆公交车安装使用了车载智能系统,其中巴士集团完成5887辆,覆盖率达75%;强生公司完成834辆,覆盖率达90%,覆盖了内环线内的230条线路,30多个公交起讫站安装上了全球眼站点监控系统。广州在8667辆公交车安装了2.6万个摄像头。广州公交视频监控系统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公交车视频监控系统。按照公交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要求,每台公交车至少将安装3摄像头,系统具备实时报警、GpS定位与数字视频录像(存储7天以上)功能。

江苏省内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也发展迅速。苏州通过建立统一的公交数据交换平台,创新性地开发集成了智能公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公交运行的动态跟踪、监管、统计分析和信息服务等功能,探索建立了集服务社会公众、公交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于一体的城市公交信息管理系统。经在苏州7家公交企业等单位运行表明,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能满足苏州公交智能化管理需求。

智能交通研究现状篇7

未来的信息网络将朝着宽带化、个人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单一媒体的话音业务或数据业务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信息交互。这些多媒体业务包括宽带视频会议、以及等。多媒体业务的特点是对要求较高,需要较高的带宽,一般都涉及多用户、多连接、多媒体。目前,实现多媒体业务的方式基本上是一种平台,一种业务的资源很难为另一种业务所共用。所有这些造成多媒体业务使用成本高,业务的灵活性较差,所以尽管宽带多媒体业务具有潜在的巨大市场,但是由于使用价格昂贵,普通用户不敢使用,造成市场拉动缺乏,限制了它的发展。

宽带智能网就是研究在以为基础的宽带网络上利用智能网技术如何开发各种多媒体业务。宽带智能网不是简单地将多种业务集成,它的目的是要实现一个可编程的业务平台,实现业务的灵活加载、扩展和新业务的增加。与以往的业务提供方式不同,宽带智能网能够在一个平台上提供多种业务(宽带智能网能支持的业务如表所示),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资源共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多媒体业务的运营成本,使用户更容易接受;宽带智能网使得业务的扩展更加灵活,这样能适应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客户化需求。由此可见,宽带智能网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宽带网络提供多媒体业务的瓶颈问题。

表宽带智能网能支持的多媒体业务

类型版权所有

业务举例

连接方式

会话型业务

可视电话

点到点

检索型业务

视频点播

多点到点

会议型业务

视频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

点到多点或多点到多点

消息型业务

多媒体邮件

点到点

分配型业务

广播式电视

点到多点

二、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⒈体系结构

如图所示,给出与以为骨干交换机的宽带网络综合的体系结构。

图中,由交换机扩展而成,除了接续功能外,上有基本的呼叫状态模型,它能向提供详细的呼叫事件,这些呼叫事件作为点的形式出现。按照业务的需要,可以在基本呼叫状态模型中设置需要上报的点。呼叫状态模型监视每个呼叫的状态,将触发的点事件上报给,使能够实现对整个呼叫过程的监控。

作为业务控制点,包括和功能实体。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业务逻辑的执行。对于每个业务,都有一个业务轮廓文件,用于记录业务、用户相关的信息。可通过监测上报的呼叫事件对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呼叫过程的目的。业务过程中,可以通过进一步收集用户信息,以确定业务逻辑如何进行。根据业务需要,能在网络中寻找合适的来提供特殊资源。此外,还能实现计费等多种功能。通过协议与各个实体交互信息,协调各个功能实体。

有两个功能:一是与用户的交互,收集用户信息,上报给;二是提供特殊资源,以适合不同的宽带多媒体业务。提供的特殊资源有:视频会议桥、导航菜单、协议转换器等。是在传统的智能外设基础上引入宽带的能力,包括宽带连接、多媒体应用等。在宽带环境下,功能大大增强,要求它包含一定的业务逻辑和处理能力,即在中也引入智能。

协议建立在信令之上,通过信令传输。它主要定义了中各个功能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操作、参数和差错等。支持宽带网络中新增加的能力,如多方呼叫提供,修改呼叫连接配置特征,协商连接特征,多方连接支持,第三方呼叫控制建立等。

有关和信令在其它文献中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⒉业务实现

在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下,可同时支持多种多媒体业务。视频会议是一种由多方用户参与,会议过程中使用声音、图象和文本等多种媒体的复杂业务。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业务,它的实现会为其它业务的实现有所启发。下面介绍通过宽带智能网实现视频会议业务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有一个视频会议的业务轮廓文件,可对整个业务过程进行控制。作为视频会议的服务器提供视频、音频、数据的桥接功能。负责接续,各终端通过连接到上。会议的过程如下:

)会议的准备阶段

每个参加者都必须主动地拨入一个预先决定了号码(包括会议标识)来建立连接。这个号码是对外公布的,参加会议各方的地位平等。参加会议的各方通过拨号连接到上,进行注册会议的声明。通过信令上报信息给,在形成全局业务轮廓文件。会议业务的激活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预先设置启动会议的时间;一种是统计要求加入会议者是否到达预定的数量。当条件满足时,按照业务逻辑命令向已经注册的用户一个接一个地发出呼叫,会议处于进行状态。

)会议进行过程

在会议注册以后,若会议开始,首先发命令将上会议实例激活,将业务轮廓文件交给,根据业务轮廓文件初始化。会议过程中,负责基本的会议功能控制,并能实现会议的高层管理,包括监视会议和记录用户等。会议结束后,关闭会议实例。正常情况下应该由系统拆除连接,即拆除会议连接,整理信息(如与计费相关的呼叫、连接情况)上报给。

用思想实现视频会议与传统的方法不同,具有以下优势:

)信息传输与业务控制相分离,当通信平台演进时,采用方式可以平滑过渡不会影响用户接口,同时使得业务控制的管理和维护更加方便。

)对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

)业务提供方式灵活,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网络的变化进行调整。

)面向公网为接入用户提供业务,网络建立后,可以在一种体系下提供多种业务,而不是为某一特定用户,特定业务所设计。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当前,提供基于窄带增值业务的智能网技术已有相当大的发展,但是对于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的宽带智能网技术尚不成熟。与宽带网络的综合是当今电信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此项研究刚刚起步,在国外也未形成定论,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出现。

⒈的标准化进程

年正式推出标准,定义了许多基于的智能业务;年推出标准,该标准主要研究智能网的网间互连网间业务,实现智能业务的漫游。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和的标准,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网、与智能网综合方面的研究。预计年初推出标准,而宽带智能网作为的主要内容正在加紧研究中。

⒉国外研究情况

欧洲和北美各大电信组织,都在积极开展宽带智能网的研究,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的计划、以及的(或)计划。也成立了一个联合工作组以研究智能网与宽带网络的一体化问题。

和计划的目标是从现有的和宽带网络的体系结构出发,研究各自如何适应对方的体系结构,最终得到一个和综合的统一功能结构。具体方法是从研究宽带视频会议、宽带广播电视、宽带和宽带虚拟专用网四个业务的实现方法入手,每个业务都按需求分析、静态模型的动态模型建立过程进行研究。

计划的目的是在平台上实现并演示智能网与宽带信令综合。计划侧重于实现方面,它是采用智能网技术在欧洲跨国的宽带网试验床上实现宽带视频会议、宽带和宽带虚拟专用网等多媒体业务,推出了宽带智能网的试验网。计划的目标是要定义、实现、演示在平台上智能网与宽带网络的信令综合,在跨越欧洲的网络各国的主机平台上提供宽带业务。

⒊国内研究情况

北京邮电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年开始智能网的研究,于年底开发出严格遵照标准的智能网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实用化工作和产品更新,已升级为,并已在网上运行,可提供基于的多种话音增值业务。进而,于年开始对基于的移动智能网进行了研究与开发,目前,移动智能网的试验网已经在广东肇庆试运行成功,能提供包括预付费、移动等多种业务,下一步工作是完善系统和加速成果的产品化进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的支持下,北京邮电大学于年启动了宽带智能网的研究。我们的试验系统是基于北京邮电大学自行研制的交换机,对中国智能网相关功能实体、、等进行增强和改造,并研究宽带网络环境下的定义,支持视频会议、等多种多媒体业务的提供。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研究宽带多媒体新业务的业务规范的统一形式化描述方法及业务流程、信令系统。

)研究统一功能结构模型的改进与完善。

)研究支持宽带多媒体新业务的基本呼叫状态模型。

)研究宽带智能网下的、、的功能扩展。

)研究与宽带网络综合的演进途径。

四、宽带智能网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技术,宽带智能网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超前没有标准。把宽带智能网放在的研究范围,但是标准何时出台还没有期限。虽然没有标准,我们也决不能消极等待,应该积极研究宽带智能网技术,并向提交建议草案,影响标准的制定。

的威胁。近几年里,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在近期内还不可能圆满地解决多媒体业务的问题,而面向连接的信元交换方式能保证多媒体业务,并具有完整的信令协议,所以在骨干网方面有优势。的缺点是协议复杂,在实现上困难很多。为了克服协议复杂性的缺点,现在有关方面也正在提出轻型的协议。

缺少“杀手”应用()。虽然宽带智能网提供的视频会议、等业务有一定的前景,但是由于使用价格昂贵,应用范围主要是大公司或国家机关,所以还应该开发出能为广大用户所易于接受,乐于使用的多媒体业务,这对于刺激需求、带动相关领域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宽带智能网仍然是通过集中的提供业务,成为业务提供业务的瓶颈,这可能带来可靠性以及性能等若干问题。所以如何提供一种分布的体系结构,对于的发展也很重要。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通信网络事业发展迅猛,取得了很大的成版权所有绩。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既应引进、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同时也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走一条适合我国的宽带智能网发展的道路,并有所创新。我们认为:

中国的宽带智能网应该发展而且必须发展,利用宽带智能网提供多媒体业务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如果不抓紧研究,我们又会在这一领域落后于国外水平。现在国外也只是在作原型系统,还没有产品出现。在国外产品占领中国市场之前,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产品,并占领相当的市场份额,以防止国外技术的垄断。

在研究开发过程中,还应该紧跟标准和国外重大的研发计划,保护技术上的领先。同时应密切注意新兴技术对这一领域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稳步发展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宽带智能网需要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撑,但是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薄弱,究竟将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组建宽带网络还需要论证,所以必须采取渐进的方式。因为宽带网络投入巨大,如果一拥而上,容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五、结语

智能交通研究现状篇8

关键词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

中图分类号U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103-0071-02

1交通信息化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信息化指的就是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产业化的过程,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进行利用的整体水平的高低。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我们运用信息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系统的规划组织,将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且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在目前形势下,信息化对推动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而交通信息化的含义就是运用各种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手段,将各类交通信息从采集、处理到提供服务嫁衣系统化,共享其资源,为最佳营运与管理交通、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s,简称itS)以及新产业。交通信息化对于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智能交通系统是交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就是将交通运输中的用户、车辆以及道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起来的一个整体,是在信息化技术支持的前提下一种比较先进和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之所以是智能的,是因为它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说,能够更有效、更经济地促进人与货物的流动。

2发展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的意义和必要性

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交通问题或困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交通更加拥挤的局面,而交通拥挤一方面会加重环境的污染,一方面则造成了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在我国,由于交通拥挤,城市中车辆的行驶速度过慢,这就导致车辆排放的尾气增加,使大气环境遭受更严重的污染,而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建设和管理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不及机动车增长的速度。而交通问题在发达国家中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率先开始了对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新形势的推动下,我国政府对交通信息化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重点支持,并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交通信息化近年来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实施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运输进行管理,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业从传统的只依靠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张为唯一手段的粗放型产业,逐渐完成向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前提的、核心目标为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集约型产业的进步和转变。并且对于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起着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我国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3.1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我国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在北京市首次利用计算机对交通信号的控制开始了对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工作,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和技术条件的提高,我国对于交通信息化技术的研究步伐逐渐开始加快,国家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沈阳等,引进了国外比较先进的交通信息化技术成果,与此同时,我国也逐渐开始大力开张自主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比如由国家计委和科技委员会组织研发的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等。到了90年代以后,一直到现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系统才开始逐渐变得比较成熟,目前正在实施的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光缆电视监控技术、GpS车辆定位系统、交通广播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等都逐渐趋于完善,但从大的方面来看,我国的交通信息化仍处于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地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用用前景。

3.2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我国未来的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在应用上的前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运输综合管理。在原有的技术前提下,把运输工具、人或货物、道路以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部门紧密联系起来的同时,使道路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行智能化。智能交通系统在将采集到的各种交通信息进行系统化的综合集中处理之后,将处理的结果传送给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个部门以及用户,有利于驾驶者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以及路线出行,大大节省了时间;有利于交管部门对交通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处理;有利于运输部门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的调度等;

2)实现汽车智能化。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逐渐由发达国家传入我国,智能化的汽车主要包括了自动导航、驾驶、控制以及监测系统,汽车能够根据安装在车内的计算机采集到的各种交通信息完成行车、加速、减速等功能。

3.3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1)合理规划,协调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信息化系统,由于我国发展水平的限制,该系统在我国仍处于不平衡、不完善的状态。我们在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的同时,必须考虑我国的基础国情,考虑到我国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在交通中所占的重大比例,进行合理、统一的规划,协调行人、道路和车辆的发展关系;

2)充分投资,创造条件。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我国在交通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上投入了十分巨大的物力和财力。我们要对这些资金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应该从简易入手,逐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取得经验和效果之后,进而再大范围推广使用。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标准和使用规范,发展交通信息服务,改进城市交通管理,为进一步发展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技术条件和环境。

4结论

当今高新科学技术的代表就是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它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起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大力实施和发展信息化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产业,是新形势下交通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应继续紧跟交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和策略,大力发展适合国情的信息化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产业。

参考文献

[1]张孜,林晓丽.基于itiL理念的交通信息设施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11(4).

[2]郭亮.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D],2010.

[3]宋淳.智能交通对于构建智能城市的影响[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5).

智能交通研究现状篇9

>>机器人智能化研究的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智能化绿色建筑在办公园区中的实践及展望能效管理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基于车联网的汽车智能化发展研究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汽车基本构造及智能化的研究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探究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论述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分析遗传算法在智能机器人行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在工程机械发展中的应用智能化喷涂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智能化数字电源的应用与发展研究国内外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动态及展望电气自动化在楼宇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建筑电气自动化在楼宇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试论固网智能化的应用与展望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8]王笑京,沈鸿飞,汪林.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4):9-12.

[9]邵恩坡.发展天然气汽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节能技术,2005,23(6):554-556.

[10]wicksmC.Radarthenextgeneration2sensorsasrobots[C]//.ieeeRadarConference,washington,USa.2003:4-18.

[11]沈,毛建国,李舜酩.单目视觉车道线识别算法及其aRm实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40(2):208-212.

[12]BaberJ,KolodkoJ,noet,etal.intelligentvehiclessharingcityroads[J].ieeetransactionsonRobotics&automationmagazine,2005,12(1):44-49.

[13]LiuY,ozgunerU,acarmant.performanceevaluationofintervehiclecommunicationinhighwaysystemsandinurbanareas[J].ieee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s,2006,153(1):63-75.

[14]ChenQ,ozgunerU,RedmillK.Developingacompletelyautonomousvehicle[J].ieeeintelligenceSystems,2004,19(5):8-11.

[15]张新丰,林凯,刘旺,等.汽车语控智能电器系统[J].汽车工程,2007,29(7):601-605.

[16]韩玉敏.汽车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8(2):87-89.

[17]赵岩,王哈力,等.汽车智能雨刷系统的设计[J].电子科技,2007,2(209):70-72.

[18]XinJianghui,LiShunming,LiaoQingbin,etal.theapplicationoffuzzylogicinexplorationvehicle[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zzySystemsandKnowledgeDiscovery.2007:195-203.

[19]王珊,王会举,覃雄派,等.架构大数据:挑战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1(10):1741-1752.

[20]余凯,贾磊,陈雨强.深度学习:推进人工智能的梦想[J].程序员,2013(6):22-27.

智能交通研究现状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人格特质

一、导言

智能手机的出现,带来了信息时代的又一次革命。智能手机是相对于功能手机提出的,指一种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自行安装软件等程序,并通过移动通讯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一种手机。智能手机使人们得以脱离时空的局限,随时获取网络信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电脑的部分功能。

网络成瘾曾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近几年来,手机的使用也出现了类似行为成瘾的症状,这也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例如,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有60%的年轻人和37%的成年人形容自己对手机“高度上瘾”,其中六成多的智能手机用户睡觉也拿着自己的手机,三成的用户在移动中也会不断查看手机。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平均每位智能手机用户每天查看手机34次,严重者能够达到十分钟一次。国外更已出现如“iphone、ipad症候群”“应用程序上瘾(appaddictionsyndrome)”“移动设备上瘾(mobiledeviceaddiction)”“低头族”等词汇。

目前国内缺乏针对智能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而大学生是最集中的智能手机使用者,智能手机过度使用带来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现象更需要给予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有针对性地考察了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现状,并分析了智能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为解释手机依赖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

在上海三所高校共发放830份问卷,最后回收690份,有效问卷576份,有效率为83.48%。其中男生257人,女生319人;本科生426人,硕士生150人;文科生275人,理科生301人。

(二)研究工具

自编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该量表包含5个维度,分别是戒断性、耐受性、强迫性、危害性和突显性,共37题。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1,结构效度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均很理想。

自编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调查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特点,如使用时间、使用偏好、使用目的等。

大五人格问卷(简版)。本研究所使用之量表题目经由morrison(1996)翻译成中文并修订而成,是大五人格问卷neo-pi的简化版,特点是能简明而有效地测量神经质、外倾性、尽责性、开放性、宜人性五项特质。量表共60个项目,每个维度12题,采用5级评分。五因素人格问卷已被我国学者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数据统计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和手机依赖发生率

1.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通过对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率非常高。在有效的587份调查中,仅有11名受测者使用的是非智能手机,考虑到本研究的目的,这11份数据没有进行分析,但是从调查结果看,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应当在98%以上。在智能手机用途方面,微博、微信或qq等社交应用(83.5%)、通话(81.6%)、短信(70.4%)是智能手机最常用的三个功能,其他依次为信息获取(如新闻浏览、信息搜索等,占38.1%)、游戏(23.3%)、小说阅读(10.3%)。

在智能手机的使用目的上,以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占63.0%,信息检索为目的的为18.9%,以娱乐放松为主要目的的占18.9%,这也和手机功能使用情况调查的结果一致。手机使用时间上,14.6%的受测者使用时间在每天0~2小时之间,23.3%的受测者手机使用时间在每天2~3小时之间,有28.5%的受测者手机使用时间在每天3~4小时之间,12.3%的受测者手机使用时间在每天4~5小时之间,21.4%的受测者表示他们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在5

小时以上。

2.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发生率

根据制定的标准,受测者在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五个维度中的两个维度上达到分数标准即为存在智能手机的依赖,而在单一维度上超过标准分数者可能存在一定的智能手机依赖倾向。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总体发生率为12.5%(见表1),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率如表2所示。

(二)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特征分析

1.不同性别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差异比较

如表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各维度和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都是女性大学生高于男性大学生。

2.不同学科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差异比较

如表4所示,文理科大学生的智能手机依赖在各维度和依赖总分上都有显著差异(p

3.不同年级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方差分析

如表5所示,本科生群体和研究生群体之间的智能手机依赖程度在各维度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本科生的手机依赖程度高于研究生。

(三)人格特质和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关系

由表6可知,宜人性和戒断性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尽责性特质和手机依赖各维度及总分都存在显著负相关,外倾性特质和手机依赖各维度及总分都存在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开放性和手机依赖各维度之间显著正相关。

(四)人格特质对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

研究采用逐步回归探讨大五人格的五个特质对智能手机依赖五个维度的影响,结果如表7所示。

在智能手机依赖的各个维度上,五个人格特质都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其能在不同程度上预测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五个维度。具体来看,大五人格特质能够显著预测智能手机依赖的戒断性维度,五个变量能联合解释25.9%的变异量。大五人格特质能够显著预测智能手机依赖的强迫性维度,五个变量能联合解释32.9%的变异量。大五人格特质能够显著预测智能手机依赖的耐受性维度,五个变量能联合解释28.2%的变异量。大五人格特质能够显著预测智能手机依赖的危害性维度,五个变量能联合解释35.6%的变异量。大五人格特质能够显著预测智能手机依赖的突显性维度,五个变量能联合解释33.0%的变异量。

四、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率在98%以上,并且大学生群体追求时尚,对手机的功能、操作感要求也较高。通话和短信是手机的基本功能,而微信、微博、qq等应用已经逐渐超过了传统的手机功能,这些新的沟通工具的出现也为人们带来了社交方式的变革。对手机的使用偏好调查发现,以社会交往为偏好的占63.0%,这也与智能手机的最常用功能调查结果一致。手机使用时间上,接近34%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将自己每天六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手机上,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过长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智能手机便于携带,可以安装丰富的app应用,且应用更新换代快,人们可以借助手机随时随地地娱乐,更加便捷地与他人沟通交流,这些都是智能手机吸引人之处。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智能手机的不合理使用甚至依赖更加不易觉察,从而对使用者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使用目的和使用时间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发现,使用偏好和手机依赖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91,而使用时间和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45(p

智能手机依赖是由于反复使用智能手机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痴迷状态,并伴随有难以控制的增加使用时间和频率的冲动。从表1和2的研究结果来看,大学生日均手机使用时间处于较高的水平,手机依赖现状堪忧。

从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性别差异看,女大学生在手机依赖的各维度和总分上的得分均高于男大学生。国内学者杜立操以及西班牙学者马丁内斯等对手机依赖的研究中发现了相同的结果,以往的多数研究结果也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对手机的依赖。女性常常会使用手机来实现人际联系,当处于负面情绪、消极状态时更容易诉诸手机的使用来和朋友沟通交流,寻求帮助,缓解自身的压力、释放消极情绪,以使压力和不快得到更好的解决和释放,因此会出现比男性更高程度的智能手机依赖。

文科大学生在手机依赖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得分。欧阳友权对湖南6所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比理工科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高,而女生比男生手机依赖的程度更大。文科学生以女生居多,智能手机功能非常丰富且更新换代快,很容易提供给人新鲜时尚的刺激,很多女生整日沉浸于手机qq、微博等社交工具。文科学生的学业负担较轻,更加喜欢社交,这也为手机依赖的产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理工科由于男生居多,课业压力繁重,有限的时间限制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且理科的专业思维更加严谨、务实,通常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轻。

本研究的结果中,尽责性特质和手机依赖存在负相关,因为尽责性体现了一个人严谨自律的程度,反映一个人的责任意识,高责任心的个体内在力量强大,做事目标性、计划性较强,能够更好地约束和控制自己的冲动,因此不易对手机产生依赖。神经质和智能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神经质特质较高者敏感、多疑、情绪波动较大,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激烈的消极情绪体验,进而选择回避问题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因而可能会沉溺于手机的使用,以减轻自身的不良情绪体验,获得释放感,这和杜立操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外倾性特质得分较高者具有外向、活泼、乐群热情、好社交的特点。以往的研究表明,外向的人更容易形成手机依赖,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与其个人的社交能力成正比。秦曙等人的研究认为,孤独感强、自我评价偏低、自卑的人更容易形成手机依赖。成瘾行为本身和人格特质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如果个体具有喜欢独处、敏感、孤独、抑郁、警觉、倾向于抽象思维、不服从社会规范等人格特质,那么这类人就是成瘾的易感人群。开放性特质体现个体对外部经验的探索和好奇,高开放性的个体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追求时尚,而丰富的手机应用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这一心理需求。

人格特质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预测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五个维度。从以往对成瘾行为的研究来看,人格特质一直和成瘾行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智能手机依赖这一新的行为成瘾也不例外,但是其作用机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五、结论

(一)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使用手机,但是手机日均使用时间依旧很长。

(二)女大学生在手机依赖的各维度和总分上的得分均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在手机依赖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得分,本科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显著高于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