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十篇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十篇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9:27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篇1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6

】页/【

2503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2019—2020学年

第二学期)

——单位

姓名

2020年X月

一、

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学期为期X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督促、辅导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进行线上学习,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本学期学习有关法律的一些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有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副科,学好学不好一个样,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心理上重视不够,学习不认真,成绩不太理想。从上学期的考试结果来看,部分学生还在学习习惯、答题规范等方面存在问题,有待改进。例如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的忽视,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不扎实,更谈不上熟练运用,遇到问题不能准确答出。学生审题能力不强,答题时不仔细审题导致失分较多,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较差,导致对题目的理解偏差造成的答非所问。答题随意性较大,不能较好地用好教材的简洁语言、政治术语来表述,层次性、逻辑性差,准确性、条理性、规范性有待提高。有极少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考试态度不端正,不能准确表述、认真作答。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更好体现宪法精神,即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从学生生活出发,将宪法的规定与生活中常见的社会事务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对宪法地位和宪法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从而真正从内心认同法治,树立法治信仰,践行法治精神。将知识、观念与行为选择融为一体,注重法律知识向日常实践的延伸,强调法律知识的获得、公民素养的养成和法律的应用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在掌握法定的权利与义务等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活动体验和参与,提升正确判断、选择、行动的能力。

四、

教学目标

通过讲授宪法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信念;通过详细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通过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基本制度,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通过阐述自由平等的真谛、公平正义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权利与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两者的关系,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人身、文化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崇尚公平和正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公民。

五、

开学安排

(一)

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二)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三)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和认真写字的习惯。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教学内容都是以问题情境的方式打入自己的公民境界,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材继续秉持体化的思想,虽然本册书较多涉及法律文本、法律知识,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将有关的做人道理和法律要求结合起来论述,将知识和行为要求结合起来表述。

(五)

认真备课要了解教材的总体布局,做到掌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的地位任务。上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直接方式,在教学中要营建温馨,积极的学习氛围。以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宗旨,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作业布置要精不要贪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布置,布置的时候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

(六)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细化学习小组的管理,让学优生带动和帮扶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能力。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七)

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成长。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课堂为平台,以活动为契机,让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让他们敢说、多说,敢做、多做,培养他们的思辨精神,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八)

留给学生足够的复习时间。争取在每节新授课上留出3-10分钟,并利用复习课,让学生记诵书中学过但尚未掌握的知识点,让他们以复习的方式将书里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指导和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少走弯路,成长为具备基本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公民。

(九)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篇2

关键词:小学高段;中学一年级;美术教材;美术教学;差异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后将面临风格、要求都截然不同的美术学习学段。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衔接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中小学美术衔接教学是提高广大学生艺术素质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当前美术教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和效果。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落实呢?

一、教材“扫描”:找准教学衔接点

要开展好中小学美术教学衔接工作,首先必须仔细分析教材、认真研究教材,找准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衔接点。纵观现行中小学美术教材不难发现,两者都包含了绘画、工艺制作、美术欣赏等艺术观点和设计意识的教学内容,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设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套教材互相呼应、相互配合,教学内容在很多方面有所一致。如,中学美术教材中《心与祝愿——贺卡设计与制作》与小学美术教材中的《贺卡设计》的课题,中学美术教材中的《门》与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各式各样的门》的课题相同;中学有《美术字写法》,小学就有《单线体美术字》;中学有《过去的日子》,小学就有《美好的童年》等等。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相似,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一致。中学注重美术知识的传授、侧重美术观点的讲解,小学强调“儿童个性”的发展、突出“情、趣、美”的展示;前者要求客观世界的“理性”表现,后者追求儿童心灵的“纯真”表达。毫无疑问,教材所编写的教学目标各异的相同内容,就是我们需要的教学衔接点。教师应在找准教学衔接点的前提下,瞻前顾后,作好学生美术学习的平稳过渡。比如,小学高年级在《线条的魅力》教学中就应通过学生认识不同的线性,并初步运用简单的线性进行排列和变化与中学的《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教学相呼应;初一的《运动》让学生学习、感受、发现生活中的动态美,用艺术语言表述动态美,用运动的形态表达情感,与小学《劳动中的人物动态》《我熟悉的人》的教学相衔接等等。不仅如此,为了解决好中小美术教学衔接,小学美术教材在高段把中学美术教学中常用的美术名词术语和造形知识分课做了简单的解释和运用练习。如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朝霞与月夜》《色彩的明度对比》《色彩的色相对比》《形的渐变》《色的渐变》就与中学美术教学的透视、构图、冷暖色构成的美感、物体明暗表现等教学内容相互衔接,直接为衔接教学敞开了方便之门。

教学衔接点的确定,为我们进行中小学美术衔接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要正确展开美术衔接教学,还必须要有重点进行,决不能“套公式”似地课课必行。

二、教学“渗透”:有的放矢,逐步转移

小学高段、中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心理变更、认识变化的不定时期,特别是中学生,他们从小学升入初中,换了环境,换了老师,换了教育方法,也换了学习方法的情况,“成人化”是这个阶段学生的显著特征,那种小学阶段“凭感觉审美”的儿童美术观正逐步被“知识审美”的现实艺术观所取代,因而获取美术知识是他们的共同愿望。

这两个时期的学生由于受到成人艺术观点和客观事物的影响,正处在“想象期”与“写实期”的过渡阶段,“真实”成了他们评价和表现艺术的标准,那种仅以儿童超常的艺术表现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艺术求知欲,因而,在小学高段的美术教学中适当传授“美术基本知识”与中学的以“美术知识和设计创造”为主体的美术教学衔接是完全必要的。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小学美术高段的教学应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这种心理变化将美术知识贯穿到教学之中,逐步培养学生用美术基本知识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儿童的“情、趣、美”上。

以“线条”教学为例,虽然中小学都要求学生了解“点线面”是美术构成的基本要素,而线更是最为基本的“艺术语言”,学生应学习其的变化、排列和运用,但两者的教学目标却相距甚远。小学侧重对“基本线形”的直观认识教学,注重“线条”的排列、组合和夸张处理,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中学美术教育对“线条”却非常明确地提出了高要求,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线条”的装饰性,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流畅、变化的线条生动地表现物象、准确地表现物体的结构,正确理解“线条”这个艺术语言的内涵,促进学生在掌握线条造形能力的同时建立线条的空间概念,使学生在提高艺术素质的同时发展智力因素。由于中学教学要求的变化,特别是美术知识的理论化,增加了学生由“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学习转变的难度,因此,在小学高段,我们的教学就应当注意“线条”直观的形象逐步与其知识性相配合,有关“线条”的基本知识衔接以渗透的方式进行,有的放矢,把握好教学衔接的分寸,帮助学生慢慢跨越由“感性”到“理性”的障碍,更好地过渡到以“美术基本知识”为主体的美术学习中来。

但尽管是在变更之中,面对这些“眼高手低”的学生,我们作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师决不能艺术语言满堂灌、专业术语满天飞,过多地把要在今后的学习负担强加在小学生的肩膀之上,要多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为主。

三、留有“余音”:承认差异,适当缓行

如今的美术课堂教学并非仅用技能来完成,学生还必须运用智力来理解、掌握和实践美术知识,才能达到提高审美能力及设计创造能力的学习目的。也就是说,当今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不再仅仅是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我们的美术课涵盖了许多历史、人文、光影、文学等。由于这种横向知识的衔接教学难度颇大,所以我们作为小学美术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以免产生“拔苗助长”的现象。这些横向知识的衔接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进行较好,小学美术可以不讲或少讲。当然,美术课必须以美术知识教学为主体,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应恰到好处,决不能滥用,更不能“喧宾夺主”,改变美术教学的宗旨。

参考文献: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篇3

学科知识内容的衔接,是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我们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摸清底细

教师要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节课的学习笔记,找出教师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了解每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否掌握,查查学生是否有缺课情况。理科类课程可以组织一次综合性摸底检测,文科类课程可以通过现场抽查,通过听、说、读、写等分组互动办法,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

第二步:找出问题

摸清了底细后,要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要鼓励学生通过复习、检测等手段,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失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步:查缺补漏

我们不主张复课后,老师对线上教学的内容从头重讲。一来本学期课时不允许,二来炒现饭式的重复,也没有必要,势必事倍功半。查缺补漏的两个途径如下:

一是集中突破

对共性问题和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性化问题,专门备课,安排少量课时实行定点突破;

对学生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回看线上教学视频,自主复习、反复练习、个别指导等办法进行逐步解决。

二是平时课前补充

对与前面内容连贯性强的新课内容,可在新课之前,课上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前后知识点复习梳理,让学生在知识学习链接上实行无缝对接。

xx小学线上教学与返校开学教学衔接计划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步控制,学生面临着返校上课,有的家长则是比较担心,孩子在家线上学习效果不佳,返回学校后这块内容要不要重新上,而有的家长则认为,如果重新上,那么以前的线上学习都是做无用功,因此持反对态度。那么到底对于先前线上学习的内容该如何处理呢?教育部在对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当前教育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中曾这样提到:要压实属地责任,强化省级教育部门统筹,以县为主,根据当地疫情发展情况,科学研判评估,制定错时错峰开学做好教学衔接。为了做好线上学习与开学教学的无缝衔接,我校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区、市、县和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文件精神为指导,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

查漏补缺,弥补疫情期间学生线上学习中的不足;

2.及时检测,及时分析寻找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做好线上教学与学生返校复课的教学衔接。

三、具体做法;

1.学生返校复课后,任课教师以单元带领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内容梳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2.返校后学校安排进行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掌握情况如果停课不停学这段时间,我们没有扎实开展线上学习,那就会造成开学后,时间紧到甚至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如果线上学习没有达成目标,开学再次进行教学,又会造成已经掌握会的同学感觉是“炒剩饭”——没有学习兴趣,造成了他们学习时间浪费,从而可能出现两极同学的严重分化。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所以回到学校的第一步,学校将会组织学生进行测试,针对线上授课内容的测试,以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掌握情况。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篇4

下面就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做好准备工作,奠定衔接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

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这里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二、吃透初高中课标,衔接教材内容

1.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数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这样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要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要先复习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而引入坐标定义法。

2.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知识

如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到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是相交,也有可能异面。其实,有不少结论在平面几何中成立的,到了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成立了。如果能一步一步挖掘、深入,不仅可使学生巩固初中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逐步得以接受、理解新知识。

三、培养数学思维,衔接教学方法

1.认真组织教学,有效促进思维过渡

例如,在初一代数教学中,要着重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初二数学教学中应加强推理的训练,发展形象思维的能力;在初三应通过数形结合和解题思路的探索活动,来发展学生思维的预见性、反省性和独创性,以达到为理论型抽象思维的发展做准备、打基础的目的。至于高中数学教学,则要进一步注意理论观点对数学思维活动的指导作用,注意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并丰富数学观念系统;在高二解析几何教学中,则应把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当作重要的教学目的。

2.加强思维训练,培养联想转化能力

把一个复杂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知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我们知道,立体几何研究的虽是空间图形,但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平面几何问题来解决。比如空间中平行的转化策略:证明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空间中垂直的转化策略: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另外,空间中的角、距离及几何体都分别有一些转化策略。

3.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篇5

2015年,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吉发〔2014〕22号),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在“专升本”和“对口升学”政策框架内研究探索适合职教体系建设的人才选拔方式,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相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吉林省教育厅决定2015年继续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省属本科院校之间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工作,制定《2015年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实施方案》。依据《方案》,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和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联合申办高职-本科“3+2”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

二、“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一)明确衔接的逻辑起点。高职学生入学起点较低,文化基础较本科学生差,但在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因此当前现状是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层次低,岗位迁移能力差。而“本科教育更注重学科的系统理论教育,本科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岗位面向选择性大,就业层次高,岗位迁移能力强,但专业技能弱,实际操作能力弱”。

(二)明确衔接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就业定位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作为合作的高职院校,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是培养面向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工程公司、通信设备工厂、厂矿企业、通信运营商等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能从事通信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养护、工程施工与管理、技术改造等工作,工作岗位主要是生产一线操作人员、生产一线技术与工艺管理人员以及技术能手。而本科院校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是培养面向通信企业,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综合布线及数据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技能,具备研究开发通信系统的初步能力,能从事生产工艺操作控制及管理、技改、研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胜任数据通信工程师、现代交换工程师、通信网络现场工程师、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程师、通信勘察设计师、通信软件工程师等岗位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两所院校属“同类”而“不同层”。

对高职学段和本科学段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和分层,3年高职学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2年本科学段着眼于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的提升,要求比高职人才有更宽的理论基础和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明确课程衔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各省开展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试点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都已认识到课程的有效衔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能简单地将课程衔接理解为知识上的准备和技能的延伸,将本科和高职学段的课程体系进行简单的叠加;不能把高职学段学习作为本科学段的“预科”阶段,使高职教育出现回归学术化状态的趋势。总结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文化基础课程脱节。本科课程的设置多数是在学科体系下完成的,与高职相比,更注重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高职学段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训教学、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学时的50%以上,基础课程设置相对较少,造成高职学生毕业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高等数学、英语等课程在本科的学习感到吃力。(2)专业课程重复或雷同。高职学段和本科学段的很多专业课程内容相似,有的甚至连课程名称都一样。这样会造成教学内容上的重复,严重浪费教学资源及教学时间。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持续学习。(3)培养目标的不同影响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以就业岗位的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的。作为本项目的高职学校是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主要的就业面向岗位是铁路信号的通信。且根据合作的方案,专科阶段有就业可能,因此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必然开设一些针对铁路通信的课程及教学内容。而本科阶段的就业面向与铁路完全不相关,因此在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矛盾。

三、通信技术专业“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制定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不是简单的“3+2”的学历嫁接,既要体现“分段培养”,又要整体设计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使之平稳衔接,即对接院校要按照五年一贯的思路整体设计重要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要有序衔接,便于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因此,要有效实施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模式,实现高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整合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实施策略和衔接机制高职阶段及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都从“综合素质+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三方面进行设置。

(一)高职阶段。课程体系包括综合素质课程,一般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二)本科阶段

课程体系包括综合素质课程,一般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职业技能课程,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四、衔接课程体系与以往课程体系的比较及特色

“高职本科衔接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原有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有序调整。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构建“专本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按照五年一贯的思路,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按照本科的理论知识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学中做、做中学”的特色,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整体设计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衔接。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高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强实践,让学生建立职业概念;本科课程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内容衔接。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避免高职和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又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高职和本科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高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本科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篇6

一思新教材内容

新教材内容总体偏多,部分内容的编排不尽合理,新课程包括5个必修模块和4个选修系列,5个必修模块基本涵盖了以往课程的内容,而这4个选修系列中不仅涉及了以往课程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往课程中没有的。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提出“五严规定”,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在总的教学时间不增反减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偏多和教学时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笔者根据这六年的实验教学经验认为可以删除一些内容。

1.孤立的知识点。删除后不影响高中数学整体逻辑结构,对学生发展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如矩阵与变换、统计案例在高中阶段现有的知识与时间限制下,难以完成完整的内容,只能进行机械性操作。

2.重叠的内容。如三视图与初中阶段学习重叠,流程图与算法中的程序框图本质上是相通的,也与信息技术课程重叠。

3.蜻蜓点水式的内容。如定积分,高中阶段课时太少难以讲解清楚,大学将系统学习,属非主干的内容,删除后不影响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

但是,另一方面考虑到规模日益扩大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与数学竞赛,在相关章节可以链接引申一些内容,如函数的凸凹性、反函数、函数及数列极限的定义(免得一些高校对大一新生单开江苏补习班)、复数的三角形式与指数形式、重要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随机变量的概率、均值与方差等。(这些内容对绝大多数学生是不作要求的。)

二思新教材的顺序、衔接与进度

1.新教材的顺序

(1)整体模块的顺序

新教材模块化设置及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安排知识,不少章节内容和顺序被打乱,知识的逻辑链条被人为割断。如将“解三角形”与“数列”、“不等式”这些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没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捆绑在一起,安排在必修5中,显然属典型的人为制造的知识割裂现象。在必修2《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中列出了有关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内容,不仅与章节名称不符,而且这里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与理科的选修2―1中“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相关内容相隔太远,可调整到选修2―1。而文科后面压根就没有涉及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相关内容,因此文科这部分内容干脆删掉!新教材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简单的线性规划、均值不等式集中在一起安排在必修5,使得重点与难点过于集中(一元二次不等式、数学5中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基本不等式等内容均属C级要求),而且还造成相关知识的割裂。

关于必修模块顺序设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标准》)中指出:“数学1是数学2、数学3、数学4和数学5的基础,对其余4个模块的顺序未作原则上要求,在不影响相关联系和知识准备的条件下,学校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一般以地级市为单位统一安排,便于期中期末统考。)

笔者认为:数学2中综合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两大块内容,高一学生难以接受,数学3中概念性的知识太多,算法等新增内容也比较陌生,所以考虑把这两个模块移后教学。而数学4中的三角函数,学生在学完数学1的函数后,比较容易接受三角函数的知识,因为三角函数也是一类特殊的函数,从一般到特殊,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而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又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先学数学4中的三角函数与三角变换,其中的平面向量置后到与数学2的直线与圆一起学习,因为它们同属平面几何,也便于用向量的观点研究平行与垂直这两种特殊而重要的位置关系。原来平面向量放在三角恒等变换之前不过是用平面向量证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数学的内在联系以及六年两轮的教学经验,都证明了1、4、5、2顺序的相对合理性,而数学3算法语言相对独立,顺序放置有一定的自由度。但一般放在高二上学期,这样可以与信息技术课程及考试同步(高二上学期12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信息技术考试)。然而,目前流行的几种模块顺序,在教学中都有其可能产生困难的地方。例如,1、2、3、4、5的顺序会导致第一学期安排的内容偏多偏难;解析几何分在两处,距离时间太长;没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讲解立体几何和直线方程有困难。1、4、5、2、3和1、4、5、3、2,1、3、4、5、2的顺序会导致:未学数学2中的线直程,学习数学5中的线性规划内容就有困难。上述讨论表明,无论怎样排列都会出现矛盾,我们要“挖根”,要从《标准》上解决问题,消除模块化结构的负面影响,重新调整模块的顺序和内容,使模块顺序与内容相对协调。另外文科与理科内容应保持相对的统一性、协调性。因此建议选修1-1、l-2与选修2-1、2-2内容上应完全一致,只是教学要求不同。

(2)个别教学内容的顺序调整

例如,在模块1中学习集合之后,我们把模块5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移到这里教学,但是并非全章照搬,只介绍几类简单的不等式的解法,目的是只有学了常用的几类不等式的解法之后,才可以解决许多集合问题及函数定义域的问题。不然有的学生初中没有学,在这时就会遇到困难.也有的学校组织编写了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教材,对这方面的内容加以补充。再如为了分散数学5“数列与不等式”的难点,也考虑到线性规划与直线的关联性,可以将数学5不等式中线性规划穿插到数学2“直线与圆”中学。

2.新教材的衔接

高中课程内容与顺序的安排要考虑与初中和大学的衔接,要兼顾初中、大学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自身的终身发展。

(1)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教材内容上,由于初中的课程标准与高中接轨不严密,导致有些知识脱节。如初中没有介绍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乘法公式的学习仅局限于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减少了立方和差、三数和的平方、两数和与差的立方等公式。根式的学习中,也缺少了分母(子)有理化等研究,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等知识和方法没有学,平面几何中更是减少了许多内容,如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四“心”、圆中的垂径定理及切割线定理等等,而这些内容高中经常用到,内容出现脱节,衔接不上。有些相同内容称谓不一致,如三视图,初中称主视图、左视图,高中则称正视图、侧视图。

(2)初高中教学方式的衔接

初中由于内容较少,难度较低,一般学校大都采取“课前预习――课上展示――课后作业”的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教学较为轻松愉快。但与初中相比,高中数学内容多、难度大、节奏快、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理解,一些学校教师很少用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方式,除非上级检查或是上各类公开课、评优课,初高中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衔接,使得学生在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显得比较吃力。

(3)高中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

部分高中数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衔接不好。一方面,其他科目用到的数学知识,数学没有学到,例如,高一上学期物理(必修)力的分解问题,涉及到数学中的三角函数,而三角函数问题在高一下(必修4)才会学到。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1/2at2中加速度a的数学意义a=v′(t)不理解,因为导数未学到。另一方面,数学用到其他科目的知识,其他科目还没有学到,例如数学4“三角函数”在讲函数y=asin(?棕x+?渍)的图像时,提到物理中的简谐运动、交流电等都与物理课程不同步。

(4)高中与大学的衔接

大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脱节更为严重,主要的表现有以下情况:(1)两头不管:对高中未学知识(函数与数列的极限),大学教材的编著者误以为是高中的必修内容,在自己的教材中未予补充,从而造成了大学和高中两头不管的结果。(2)前后不一致:对同一内容,高中和大学的表述、名称或符号等不一致。

3.新教材的进度

现在有些地方为了高三有更多的总复习时间,高一高二的教学进度太快,尤其是高一每学期要学两本书,学生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进度、难度骤然大增,思维方式、学习方式骤然改变,学生很不适应,很难很好地衔接,“水过地皮湿”,造成很多“夹生饭”。还有的地方高二过早文理分科,造成文科“肤皮蹭痒磨洋工”,理科“紧锣密鼓赶进度”。个别学校或教师垂青于过程华丽泡沫,片面追求短期利益,高三一轮复习偏快,高三上学期就早早地结束了一轮复习,没有到边到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为二三轮的复习埋下隐患。这些做法都给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造成很大的被动!这需要调整高中三年教学的整体进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能提前分科!

三思新教材与“三考”

1.新教材与高考

高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二是对高中教学的导向与评价。高考的目的决定了其性质是一种常模参照性考试,即将个人考试分数与参考人员全体作比较,报告个人在全体中的相对位置。江苏高考现行的模式就是“大圆套小圆”,4C1合格是大圆,选修1B1C是小圆,语数外达线是更小的圆,而数学就是这个更小的圆的圆心!因为在这种高考模式下,“成也数学败也数学”,“得数学者得天下”已成广泛的共识!

那么作为一线的数学教育者我们首先只能适应高考,一方面我们要把握好教材进度,注意与初中的衔接,夯实基础,文理分科不宜过早,高三不要急功近利,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一方面在基础年级不要动辄搬上高考题,美其名曰“瞄准高考”,孰不知高考题是到高三毕业时学生才能达到的水平(较基础的题目除外),平时多加强定时训练,只有“平时高考化”的严格规范,才能获得“高考平时化”的淡然与从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各种正常渠道向命题者反映中学教学的呼声,使他们的命题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多多调研中学教学,一切从实际出发。

2.新教材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

一张高考试卷,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专科学校都靠它招生,这样的试卷要具有各方面的兼容性,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学自主招生便应运而生,然而大学自主招生,没有传统的考纲与模式,命题有很大“自由度”。这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烦恼,无法作应试准备。

自主招生考试以中学教育中的知识板块为基础,但范围更为宽泛;自主招生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这个层面来了解考生的学术潜力;因此,需要帮助学生对中学阶段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作合理、有效的深化和拓展,对特殊的技能和技巧加以总结、研究,从而对考生给予指导和点拨。可以在新教材相关章节链接引申一些内容,如函数的凸凹性、反函数、函数与数列极限定义、复数的三角形式与指数形式、重要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随机变量的概率均值与方差等。

指导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要从高一开始,不能靠高三突击,还要注意以下问题:自主招生考试要高于高考,低于竞赛;以高考中档题为起点,避开竞赛的技巧性,关注自主招生命题的创新性;着力于思维的发展,通性通法的运用,数学本质的揭示;避免繁杂的计算训练,寻求简洁优化的解法;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突出核心内容;既关注高中阶段基础内容,也关注与高等数学衔接内容。

3.新教材与数学竞赛

数学竞赛虽然在高考中不加分,但一流高校对获奖者很是情有独钟,可以参加其自主招生,或者干脆直接保送上大学,因此一些生源较好的中学对数学竞赛尤为重视,但大多学校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到高三才搞竞赛,事实上高一高二才是基础与关键。2010年我校数学竞赛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就得益于我们从高一就物色竞赛苗子,有针对性地辅导育苗,这是其一。其次,在新教材系统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学校要配备专职的奥数教练员,毕竟数学竞赛有其独立的竞赛大纲与竞赛教程。教练员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组织“每周一题”、“有奖攻擂”活动,成立数学兴趣小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教练指导相结合,鼓励学生研读与数学竞赛有关的专业报刊杂志,大胆撰写数学小论文等等;最后还要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省市官方组织的数学竞赛培训,如夏令营、冬令营,因为这需要一定的经济支出。

另外数学竞赛不要孤立于高中教材的教学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之外,数学竞赛的辅导最好做到高考、大学自主招生与数学竞赛“一石三鸟”。

综合考虑新教材的内容、顺序衔接与进度以及新教材与“三考”,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与顺序可大致安排如上表。

说明:1.数学1―数学5是指重组后的必修模块,而不是原课标模块;2.a类课程为文科类、理科类参加高考的学生设置,B类课程为文科类、理科类参加高考、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设置,C类课程为文科类、理科类参加高考、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数学竞赛的学生设置。

没有破茧的阵痛,就没有化蝶的精彩!任何改革都有痛苦,数学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痛定思痛,我们既要锐意改革,又要冷静“三思”,更要思而后行!使新教材更好地为数学教育教学服务,使我们的数学新课程改革尽快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篇7

在当前的信息管理专业中,计算机类课程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项课程,但是在课程衔接的问题上,却存在很大的不足,为了培养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我国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且清楚的认识到教育体系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动力。因此在新形势的推动下,就更加应该坚持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与社会的发展协调一致。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发现课程在衔接方面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这样才能令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衔接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衔接;问题;分析

在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的课程衔接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不够专业与精透是当下最为突出的问题,同时教师自身的原因也阻碍了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研究,总的来说,问题根源在于没有做好衔接性的工作,学生与教师也没有认清自身的本质工作,即使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于课程衔接部分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本文主要通过对计算机类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探寻一条合适的教育发展之路,让课程衔接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1当前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衔接的主要问题

要想对问题加以深入的研究,首先就要对衔接这一词语进行充分的认知。衔接的具体概念在不同的研究中具有不同的理解,在本文中主要是指要将不同学段或者某一学科中关于课程的内容、标准以及教学目标等情况进行优化与组合,从而达到最为理想的一个状态,这也为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课程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今后课程衔接工作的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指导。笔者通过对当前现实生活中教育问题的研究,罗列出几点计算机类课程在衔接问题上存在的不足之处。首先,从整体上看,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当前的人才培养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更加高端的培养。所以在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定位上,理应是从整体出发进行设计,并且要在知识结构以及能力结构两方面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将教学的深度实现阶梯性的递进。但是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中,对于教学设计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很多学校是各自为政,所以在层次感以及连续性上都不强,造成教学衔接的不扎实。其次,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上,往往会忽视衔接这一问题,由此就会造成教学内容具有重复性,有时还会存在交叉现象的出现。在通常情况下,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所接受的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自身的基础素质也不能相互适应,因此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在对现有的计算机相关课程教材的抽查中发现,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无一例外的拥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技术等基础的课程,不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课程相同的状况,所以造成时间的浪费,同样的一个知识点要重复性的学习两遍以上,学生自己也会觉得枯燥与拖沓。第三,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技能倒挂的现象,并且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也不具有阶梯性的特点。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予以一定的重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理论上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是在实践中却明显具有很大的不足之处,学生无法充分的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尤其是在实训基地的建立上,学校不予以重视,学生就无法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学生学习到的只能是理论,长此以往,学生的个人能力不仅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甚至还会存在下降的趋势,计算机相关的技能水平也就无法得到应有的阶梯性发展。

2对当前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衔接的思考

通过对当下现有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可以了解到,要想让课程的衔接变得更加顺利,就要在现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以课程改革为首要核心。在信息管理专业中,需要设置的课程有基础知识课程、计算机方向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处理方面的课程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课程等,不同的课程类型中又包含着具体的分支,例如C语言就是基础知识课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Java语言则是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只有明确课程的设置,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加扎实的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建立起三条线,一条线是管理线,学生在信息管理课程系统的管理基础上,可以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技能,学会使用统计分析工具,在充分了解其自身原理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一条是计算机应用线,这条线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手段,借用这种手进行多媒体以及美工等方面的设计,或者是在网站设计上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最后一条线是计算机编程线,通过对这方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编程方面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除此之外,要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应该积极的为学生创造一系列的空间,多举办一些竞赛,举办电子商务类型的竞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创设一些网站建设方面的比赛,让计算机应用方向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让计算机编程方向的学生在运用计算机语言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开发,增加学生在实践方面的水平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尽可能的解决计算机课程在衔接性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教育。

3计算机课程体系衔接的措施

3.1统筹规划,系统设计课程体系

在对计算课程体系进行衔接的过程中,应该由学校牵头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并且积极的吸引企业参与其中,形成学校、个人以及企业的三足鼎立,一方面学生有了参与实践的机会,一方面企业可以吸收更多优秀的人才,还有一方面是学校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就能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因为这三者的目标是相同的,只有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培训系统,实现学生在课程标准以及教学重点方面的有效过渡,并且得到进一步的衔接。学会统筹兼顾,选对学生使用的教材。在信息管理专业中,要想保证计算机类课程得到有效的衔接,就要在教材方面多下功夫,从基础性的方面做起,对每一部分知识模块进行合理的分析,将计算机类课程中的知识模块分割成为独立的单元,分清前导与后续的关系,这样有助于知识的进一步延伸,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得以拓展,这样才能具有层次性。在教材编写方面,应该与实际的情况相贴近,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做到教学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

3.2兼顾差异,避免课程或教学内容重复

当前,各大院校在招生规模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上更是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态。计算机类课程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因此应当综合考虑不同学生在基础素质方面的差异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重复的现象。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衔接上,可以从以下的两个方面作为着手点。一方面是要实现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为一个班,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为一个班,不同班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例如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而言,就需要在文化知识以及理论基础方面多下功夫,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则要将重点放在提高整体性上,这一方式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性变化,也能有效的节省时间,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另外一种方式是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学分标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在稳定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提升。学校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是在知识模块的制定方面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一学分标准在不同的学校中都是能够得到认可的,只要学生在某一部分修够了学分,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不再学习这方面的内容了,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计算机类课程在衔接过程中的效率,也能有效的避免教育资源造成的浪费。

3.3突出技能,体现实践能力的阶梯性

首先,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就是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朝着应用型与技能型的方向发展,为了保证学生在毕业以后都能掌握应有的技能,可以考取相应的证书,只有通过证书的考试才能毕业,为了体现出阶梯性的实践能力,证书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考取不同等级的证书,等级越高说明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就越强,对于发展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只有在实践能力方面实现阶梯性的发展,才能满足既定目标的培养。其次,提升水平,培养职业综合能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庞大的人才队伍。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只有加强他们在实践方面的培养,才能起到引领社会的作用,满足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从经验层面的技能向策略层面的技能的提升,是当前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衔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信息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在巩固经验层面技能的基础上,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智能培养,促其从技能操作者提升为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应加强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培养,使其成为综合能力高、适应社会能力强的社会人才。相信在上述的举措中,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衔接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更好的实现人才的培养。

4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信息管理类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有效衔接,可以让学生具有更多深造以及发展的机会,在我国当前的教育阶段,这方面的工作是明显不足的,但是只要做好目标定位的工作,始终将差异性以及层次性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前提,就能让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更好,实现特色化与协调化发展的教学,让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让有关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到当前计算机类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作者:易文奇单位: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马秀峰,李彤彤.目标导向的高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03):41~44.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篇8

关键词:中小数学课程数学思想数学思考方法

经常听中学老师抱怨:“这些学生个个进来时数学成绩都是优,这么简单的数学知识都没掌握好?”小学老师也有一肚子委屈:“小学阶段还挺乖巧、学习还不错的孩子,怎么一到中学成绩就一落千丈呢?”学生家长也有类似想法:“我的孩子在小学数学考试成绩大多在八十分以上,怎么升初中后数学经常不及格,学习都没什么信心了!”确实,这就是因中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不同而存在的一些尖锐的矛盾。要使中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中小数学课程衔接尤为重要。下面我就以六年级数学课为例谈谈自己对中小衔接的想法。

一、渗透数学思想是中小数学课程衔接之“本”

唐代名臣魏征有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本清源”也就是“稳固根本,理清源头”在中小数学课程衔接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何谓“本”?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之“本”就是数学基础知识中隐藏的数学思想,如代换思想、变与不变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思维顺向,可以直接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答复杂、疑难的数学问题尤为方便,是中学的主要解题方法。可因为小学阶段的一些数学问题较简单,孩子无法很深刻地体会方程法顺向思维的优越性,再加上孩子用多了逆向的算术法,顺手、熟悉,很多学生很少选用方程法。以我在教学《圆锥体积》的练习题“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m■,高是2.5m。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2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的教学片断为例:

第一环节:让学生尝试练习,全班48人中,26人应用逆向思维算术法解题,22人错误答案千奇百怪,如28.26×2.5÷(10×0.02)、28.26×2.5÷10×0.02等;4个数学基础较好的孩子的正确做法:■×28.26×2.5÷(10×0.02)。

20个孩子无从下笔,没有答案;2个孩子应用方程法解题,全部正确。

第二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几何形体圆锥体与长方体在形体变化的过程中体积不变这一重要关系,列出V■=■V■,再利用各自的体积公式得出■sh=abh,最后引导学生找出圆锥体与长方体的对应量代入等式,待求的长方体的长用未知数x代替,再让学生自行完成。

教学时,面对孩子第一轮的错误做法,我不急于呈现方程法的结果而是深入挖掘方程法中蕴含的代换思想,认真做好铺垫,引导孩子找出对应量及对应量间的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进行两个充分对比:对比算术法和方程法的不同解法;让孩子切实体会到代换思想让未知数参与运算,利用顺向思维,降低思考难度的优越性;再让孩子对比算术法与方程法的正确率:用方程法解题的正确率是■,接近92%,而用算术法解题的正确率仅为■,不到48%,用数据“说话”。方程法顺向思维的优越性得到体现,数学思想的渗透也是水到渠成。

二、落实数学思考方法是中小数学课程衔接之“源”

何谓“源”?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之“源”就是数学基础知识中隐藏的数学思考方法,如画图法、列表法、枚举法、有序思考、化繁为简等常用的思考方法。理清源头就是要求每节数学课备课中,教师在定位教学目标时要多思考本节课要渗透哪些数学思考方法,如何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应用这些思考方法。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p100例1《数学思考》:“请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记住:每两个点可以连一条线段,请问8个点总共可以连多少条线段?”教师限定在单位时间内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找答案,结果大部分孩子发现需要连的线段多且乱,无法在单位时间内完成,这时孩子就会由内需出发产生“如果点数少些,就简单多了”的想法。老师由此引导孩子化繁为简,由2个点可连一条线段开始研究,3个点可连3条线段,增加两条线段,逐步增加点数再找增加的点数与增加的线段的条数的关系,研究2个点、3个点时以“扶”为主,重点落实画图、列表方法,引导孩子有序思考,接下来4个点及以后的规律就放手让孩子大胆探究,利用猜想、验证得出相关规律,最后教师再引导孩子归纳出所应用的思考方法。长此以往,数学的思考方法在孩子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孩子在解决问题时这些方法就会像影像一样自动播放。

三、创建自主学习氛围是中小数学课程衔接之“保障”

正如学生林某在他的博客中所写的:数学它不像语文那么如同溪流般潺潺流动;也不如英语那么如同音符般跳跃生动。数学它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它有着一串又一串难懂的字符,不过它也是生活中最实用的一门学科。数学知识枯燥、单调,毋庸置疑,这会导致部分孩子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主动性的学习;开放性的学习;独立性的学习;体验性的学习。”[1]因此创建自主学习氛围,让孩子有兴趣学习数学就变得尤其重要。如我在教学《立体图形的体积复习课》中设立两个实践活动:测500g大米体积,求马铃薯体积。第一个活动让孩子课前进行动手操作,孩子们通过操作明白只要把不规则的500g大米转化成已学过的规则形体就可以解决问题,这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再让孩子课堂交流操作结果。汇报时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学生的质疑,特别是对特殊学生的鼓励,很快让操作的注意事项及误差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像这种多动手操作、多互动交流的良好自主学习环境,能让孩子有兴趣学数学,学有趣的数学,它是中小数学课程良好衔接之“保障”。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固本清源”――稳固数学基础知识中隐藏的数学思想,理清数学基础知识中隐藏的数学思考方法、创建自主学习氛围,它能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小学生在数学知识、能力的衔接过程中轻松自如,就能更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篇9

【关键词】多彩教改无限高效

随着我校“双线推进,整体教学,打造持续发展力”新课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全面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地位,积极探索“新理念‘求索’高效课堂”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高效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课堂。

1.课改――追梦之旅

这一学年,我们学校一片洋溢着教学激情,洋溢着浓浓的学术研究气息。学校的教学改革“双线推进,整体教学,打造持续发展力”犹如一次头脑风暴,对我校的每个教师进行了一场心灵洗礼。激起了我们教师的深刻思考和尝试探索的激情。特别是我们的英语组,改革对我们更有利,更利于我们的英语教学。我们英语组全体老师,怀着满腔热情,一场课改追梦之旅由此开始。

2.搭建平台――开启课改研究的运行机制

首先,我们在开学之初制定了有关活动计划、研究交流、资源共享的各项制度。然后,我们以计划为依托,有序开展以学科融合,学段衔接为核心的一系列研讨交流活动。另外,我们开辟了QQ流平台,把每次活动的教案反思、听课体会,一些好的课件传到群上,利用网络进行更深入地交流。

3.实践探索――追梦之旅的坚实足迹

3.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根据学科融合,学段衔接,打造持续发展力教学的核心思想,教师们开始了初步尝试。经过一段实践的摸索,我们发现,教师只是为了衔接而衔接,教学内容融合的太牵强。在研讨交流中,大家提出了课堂存在的问题和心中的困惑:怎样体现学科衔接?每课堂非有学科衔接吗?什么时候进行衔接?影响教师备课,学科衔接与学科融合最关键因素是什么?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英语衔接一样吗?有不同点吗?

带着种种问题和困惑,老师们召开了会议。经历了激烈讨论,我们找到了课改研究存在的问题:研究目标太大、不明确。经过商榷,我们对改进行了细化,从学段衔接入手,“衔接”的含义非常宽泛,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主要通过过渡教材的编写和新理念英语课堂的构建实践,在学段连接处铺垫搭桥,引导小学生向初中的顺利过渡,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3.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明确了研究方向,我们英语老师的工作思路豁然开朗起来。我们英语组开始了主题明确的系列研究活动。学期初拟定详细的活动计划,确定每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和研讨主题。每次研讨活动时,实验教师先上研讨课,然后阐述课堂设计思路,最后进行集体互动研讨活动。一节节研讨课,点燃了教师思维的火花,在互动研讨中,老师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民主、真诚的研讨交流氛围催生了教师们创新的灵感,我们的英语分科教研稳步推进。回想我们走过的这一个学期,所有老师积极配合,我们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英语教研活动,如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跨学段的听评课活动,老师们群策群力编译的过度教材……如果说,在学期之初,我还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么现在面对这些成果,我都有点不敢相信,我们真的坚持下来了,而且做了这么多事情。

3.3正是橙黄桔绿时――多姿多彩的教研活动

我们英语分科教研组织了许多活动:相同阶段的“同课异构”“同课同构”;不同阶段的“同课异构”“同课同构”;英语教师从这些活动中总结规律与方法,初中与小学教学的相同点、不同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点与切入点。我们还学习了初中与小学不同课型模式,并从中总结出适合初中与小学特点的共同的新授课模式。说课、议课、研讨等许多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在这些教研活动中,我感觉个人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教学逐渐向高效自主迈进,整体驾驭专业知能力得到提升。

3.4万紫千红春满园,浩瀚星空我最亮

虽然天色已晚,但星星已经为我们点燃回家的方向。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总结了一套中小学的阅读协作策略,即“图表式英语高效阅读”“以读带学、以读促学”高效英语阅读教学探析等等

学校提出的“双线推进整体教学,打造学生持续发展力”的教学改革让我如刈剪后的栽培,是降到根下后的升腾;如舂打后的洁白,是揉搓后的柔韧;如烘烤后的圣餐。我感觉自己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我又成长了一步。

“敢问路在何方?”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对待我们的教学改革,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积累,“路就在脚下。”我们将不再迷茫。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篇10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学历史;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76-02

自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后,众多学界前辈便对《纲要》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尤其是《纲要》与《中学历史》近现代史部分(以下简称《中学历史》)的衔接问题。但遗憾的是,对该问题的展示与解析,特别是其可行性解决途径的探讨仍显不足。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学生对《纲要》课程认识的误区――即其与《中学历史》的重复。本文尝试在对比此两门课程差异的基础之上,强调突出《纲要》课程的中心使命与特点,并对其教学技能的可行性作出新的尝试与探索。

(一)《纲要》与《中学历史》的差异

为什么中学阶段学习过了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内容,在大学阶段作为必修课程要再学一次?二者有什么不同?我们学习《纲要》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不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无法理解教学安排的意义所在,容易因对历史学科的心理定势产生惰性心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明确这两门课程的差异是我们探索二者衔接的第一步。

首先,课程性质不同,教学目的不同。、教育部在将《纲要》纳入本科必修课程时便明确其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此,本课程以历史为载体,从史实出发,但其最终的目标乃是希望通过对近现代史历史进程的发展线索与规律探讨,构建主流价值观,并且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理论的导向性。而《中学历史》的教学目的则是通过史实的构建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历史分析方法及史观建立,同时强化其爱国主义、公民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如果不能明确这一点,就容易将《纲要》与历史课相混淆,专注甚至是拘泥于具体的史实,缺乏对历史整体发展脉络的理解。

其次,教材内容、教学重点不同。据笔者的了解和调查,真正看过中学教材《纲要》的老师并不多。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在经过新一轮改革之后,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各版本虽在具体内容上略有出入,但就整体编写思路来看是统一的,特点如下:初中阶段的教材主要以时间为纲,关注对史实本身的描述,考查标准多集中在对历史要素的理解与识记;高中阶段的教材,则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从思想、政治、经济三个方面,侧重理解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线索与规律。不难看出,新教改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际上已经开始尝试做《纲要》的部分工作了。但在现有考试评价模式下,尽管教材改革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仍多停留在对史实本身的关注,而学生在这一阶段由于本身的知识有限,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历史观的目标难以达成。《纲要》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弥补这种不足。现行各版《纲要》教材基本在20万字左右,抛弃琐碎的历史细节,更关注核心问题解决(三个选择,一条线索),帮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规律。

第三,教学时间不同,教学技巧不同。从教学时间上来看,二者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所用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存在较大不同。中学阶段的历史学课时超过456,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也有76以上,因此有较为充裕的时间,采取多种手段的教学形式如:课堂小剧场、制作手抄报等等。但纲要课程的理论教学仅26课时,除非忽略深度否则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所有知识点的讲述将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势必在教学技巧上要选择更直接、高效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与难点,课堂讨论、分析论证等方法使用得更多一些。

(二)衔接的意义

通过以上的对比,不难看出《纲要》与《中学历史》既存在着的种种联系,具有延续性和连贯性,也有着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要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必须实现二者有效衔接。

首先,做好衔接工作,有利于突出各阶段教学重点与目标。中学阶段历史学习不论从性质还是其特点来看与《纲要》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其二者的衔接,将之放在一个完成的人格教育与培养的框架之下,才能突出教学重点、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

其次,做好衔接工作,有利于避免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和维持学习兴趣。将《纲要》视为中学历史的重复并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成为一个普遍的误解。倘使不能在明确二者的区别基础上做好衔接工作的话,便极易将《纲要》课上成历史课,势必造成学生的惰性心理,打消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做好衔接工作,有利用于实现认知的升华。中学历史希望培养学生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线索,形成初步史观,但客观而言,由于考试机制的滞后,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认知能力的局限,这些任务只能在大学阶段完成,因此做好二者衔接,不仅是对中学教育的发展和补充,也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提升与升华。

尽管不少同仁已经看到了衔接的重要性,但对教学实践的探索却十分有限,一些方法和原则略显笼统。

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对教材体系的了解。高校教师深谙《纲要》教材特点,掌握史学发展动态,并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整体原则,但却不约而同地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中学历史教材。什么是中学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的?什么是他们仍欠缺的?了解和关注《中学历史》教材的变化动态,比较其与《纲要》的差异,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其认知上的缺陷,并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内容乃是做好衔接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文科生与理工生,(历史)专业与非专业生,他们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要求《纲要》教师做充分的课前调查,依据具体情况编制难易程度适宜的教案讲义。

第二,寻找适合《纲要》课程性质的教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在已有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上形成史观。中学历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以时间为纲,讲述历史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中学教师多是对“现象的描述”,丰富的史料,情感充沛的讲述,更容易从感性的角度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形成初步的史观,从而达到“论从史出”。《纲要》则不同,它强调的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整体线索性,历史发展的趋向性,以及其背后的规律与经验。因此,《纲要》教学应该树立起明确的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史料是用来说明和补充论述的,即“以史佐论”。而通过问题意识的确立,学生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也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特别是对历史事件在历史整体进程中的作用有所了解。

第三,结合其他学科,构建科学史观,并在此基础之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纲要》利用的虽是历史的内容和方法,但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历史学。前文曾经提到,尽管《中学历史》希图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这实际上也是《纲要》的任务,可见在教学目标上,二者确有重复之处。但实际情况却是,囿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科知识的局限,这个目标在中学阶段是难以完成的,学生大多只是掌握了史实,部分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线索。随着年龄的增大,眼界的开阔,知识丰富,认知能力的提升,学生们开始接触其他的学科,比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些知识对于他们站在多学科知识体系之上更清晰地看到历史发展的线索性与规律性。因此在《纲要》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体系的资料,比如书目、信息资源等,另一方面则应适时地引用其他学科的相关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在社会立体架构之下理解和解决问题。

第四,根据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中学历史教学根据学生识记能力强,认识多感性化的特点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主要是教师讲述、多媒体演示、课堂短剧等,这些在传授知识点和帮助理解记忆上是有着突出优势的,但未必适合大学课堂。哪些教学模式和手段是适合《纲要》教学,并能对《中学历史》作出适宜的补充,有效衔接二者呢?仅仅依靠课堂里的26个学时显然不够,必须充分发挥12个实践课时的作用。首先,引导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并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深化认识的需求。其次,结合学习要求在理论课堂上集中解决相关问题,并以课堂讨论、发言、辩论的形式提高效率。再次,利用丰富的媒介资源、课程教学平台,有效帮助学生对系统问题,延伸问题的解决,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科学史观。最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比如组织辩论讨论会、撰写历史论文等形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模式和手段的选择不仅要体现出《纲要》课程的特点,还应该弥补中学历史教学阶段的不足,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学历史》不论从教学目标、教材设置、教学手段上都存在着具体差异。要避免二者的重复,有效进行衔接,需要我们认清差距的基础之上完善《纲要》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选择适合课程特点、学生特点的可行性途径,帮助学生形成史观,建立起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这仍有待于我们不断的思索、实践和检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2]郭海成.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