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培训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9:29

电工培训班总结篇1

根据小组安排,我于龚嘴电站下厂运行学习,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跟班运行,现将龚嘴电站运行管理方面的情况简述如下:

一、龚嘴电站概况龚嘴水电站总装机720mw,设计年发电量341.8万兆瓦时。电站于1966年3月开工建设,1971年12月26日第一台机组发电,1978年12月全部建成投产。该厂积极贯彻“科技兴厂”战略,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从1997年开始成功引进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政府优惠贷款,实施龚、铜两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和沙湾集控中心的建设工作。xx年,该厂成功通过“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验收,成为全国第36家达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水电厂,其自动化水平跨入全国先进水电厂行列。

二、运行管理

(一)、现场值守管理

值守两个值实行7天轮倒的方式,值班期间承担值守和on-call应急职责,由值守长进行统一管理,值守人员和on-call人员进行相互轮换。正常情况下,只留两人在办票室值守,主要负责与集控中心进行联系、办票等工作,不负责监盘,监盘工作由上一级调度(沙湾集控中心负责);其余人员作为on-call人员,实行24小时待命,负责巡检、定期试验及切换、通知维护人员处理缺陷、检修隔离操作、事故处理等工作。为了做好“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工作,在现场为值守人员配置了休息室和公寓,让值守人员有良好的休息环境和学习环境。休息室在厂房内;公寓也在厂区,到生产现场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在紧急情况下,公寓人员可以快速到达厂房,协助进行事故处理或其它工作。任何时间中控室不得无人值守,夜间确因工作需要导致中控室短时无人时,值守人员应随时向调度长报告自己所在的位置及联系方式。值守岗位为分别有值守长、专责工程师、值守员。

(二)、值守考勤及记录

龚嘴电站运行人员全部为中专或中技以上学历文凭,近期还不断补充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充实运行队伍,相比较而言运行人员整体素质较高,工作有一定的责任心。每周值长对每一位值守员进行考勤,考勤与平时工作表现与效益奖金挂钩,这样付于了值长一定的权力,便于值长对值守员的管理,这一点尤其对引黄泵站运行队伍管理难的情况值得参考借鉴。

工作日志首页记录班组人员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电话等。班组基本岗位人员有:班长、副班长、安全员、培训员、考勤员、宣传员、工具材料员、工会小组长等。

(三)、设备巡视

龚嘴电站设备巡回检查采用了“小神探”巡(点)检管理系统,它是应用于设备或生产工艺巡检作业的一套信息管理系统(mis)。巡回检查设备时只需手持巡检仪根据它内部核定的巡回路线即可。在需要巡回检查的设备区域有相应的对接点,需用巡检仪与该对接点接触,然后现场在巡检仪输入巡视内容及数据,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巡回区域巡检的内容都被记录在巡检仪内,回中控室内将巡检仪与电脑中的“小神探”巡(点)检管理系统红外线连接将数据传入。通过网络远方调度可以随时查看巡回检查的时间与内容。在采用此套系统以前,龚嘴电站是在厂房相应每个区域挂一个巡检日志簿,巡检人员巡视后在日志相应的表格上划勾即可。这种先进的系统我泵站可以借鉴使用。

(四)、设备定期轮换、实验

此项工作由现场值守人员担任,要求定期工作的操作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操作前由值守长通报调度中心后签字发令执行,操作完毕后及时通报集控中心,操作人将操作票整理存档。定期工作严格按照运行规程的规定执行,需要作记录的应在规定的记录。

工作项目时间

1.高频通道检测试验、主变在线监测登录数据检查第日10点

电工培训班总结篇2

一、培训基地概况

基地自2000年开办以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已成为省内一家特色鲜明、业绩突出,集调度中心、集控站、变电站运行值班员培训为一体的综合电力仿真培训基地。

南京供电公司的“open2000emS能量管理系统”,于1999年底通过验收鉴定并投入运行,2000年获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从2000年开始基地利用该系统的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DtS),逐步开展培训各类调度员和变电运行人员,并应用在市公司的反事故演习。

“变电站集中监控仿真培训系统”于2001年正式立项,并于2002年9月通过验收。依托该系统,2002年10月起正式用于变电站值班员的仿真培训工作。培训对象包括220kV、110kV和35kV集控站/变电站值班员。2003年初,后继项目“地区电网综合仿真培训系统”启动,该系统于2004年2月开发完成并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鉴定。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基地的仿真机增加了500kV变电站仿真和调度-变电综合仿真,培训对象扩展至500kV变电站值班员。

2009年中心为了更好的适应变电技术的发展,在原有系统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升级改造,与中国电科院签定了增加两个500kV仿真变电站和两个220kV仿真变电站三维多媒体坊真系统和500kV及220kV集控站仿真系统,现在已投入培训使用。到目前为止基地已有500kV、220kV、110kV、35kV变电站仿真及500kV、220kV集中监控系统共计13套。

基地现有仿真机房总面积近500平方米,有仿真教学室五间,多媒体教室五间,用于培训500kV、220kV、110kV、35kV变电站和集控站值班员,一次共可容纳200名学员培训;基地的内部服务器设有提供电力系统知识多媒体学习网站,通过基地内设的百兆网络,学员在机房可以访问网站,自助进行一次设备、继电保护设备、变电运行事故处理、电气符号查询等课件的学习。

目前,本仿真培训基地开展的业务主要有:500kV、220kV、110kV变电站、集控站值班员的仿真取证和复审培训和单元制等级工培训,变电站值班员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能鉴定,变电运行岗位培训、公司新进人员、转岗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并已举办数期省、市公司变电站值班员的岗位技能竞赛和市公司迎峰度夏反事故演习。

基地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热心于电力企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现有6名专职指导教师,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人。同时为了突显电力系统专业培训的特点、满足企业培训工作的需要,基地还从南京供电公司、江苏省检修公司、江苏省电科院及南京工程学院等单位聘请了相关专家作为仿真培训兼职教师,增强扩大基地师资队伍。

二、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

为加强对基地各项工作的组织管理,及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基地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仿真培训员工作标准》、《培训管理手册》、《仿真培训项目流程管理细则》等,其中《培训管理手册》包含了大量二级文件,如《培训班管理制度》、《班主任制度》、《教师守则》、《学员守则》、《考场纪律》、《监考人员职责》、《仿真机房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和《设备管理制度》等等。

基地设有标准的档案室,自基地建立之初,所有仿真系统的技术开发文档、仿真站相关设备资料、规程、教案、验收鉴定资料、各期培训班学员练习、考卷等资料统一分类归档。并利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对基地的各类管理制度、文件、每期培训班的计划、通知、经费、成绩、反馈等施行统一电子化管理,实现了培训管理流程的标准化。

三、培训教学管理

基地自举办仿真培训以来,十分重视仿真课程的开发与仿真教学特色的研究。提出了“立足电力需求,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思想,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争创电力行业仿真培训优秀基地:一是以供电企业员工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抓好专业建设,加强实践性教学,实现培训与企业生产需求接轨;二是建立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培训项目标准流程及系列标准文件,实现对培训质量的有效控制;三是引导和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和教学改革,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锻炼教师,并发挥学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四是教学过程向社会开放,加强与电力系统专业院校的合作关系。

培训项目流程管理方面,基地严格按照《仿真培训项目流程管理细则》对培训项目实行的统一、规范化管理,对培训项目实施中的:项目下达-培训需求调查-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过程管理-考试、反馈与统计-资料归档几大环节均有明确规定,实行规范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培训各个环节有序、高效、可控,以达到不断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学员和送培单位满意度的目的。

培训计划制定按照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要素,并且符合仿真培训理论和上机培训所占比例适中的要求,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制定了500kV、220kV、110kV变电仿真取证及复审培训,公司新进人员培训及变电职业工种等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能力培训等多种类型教学计划模板。在每次具体的培训开班之前,仿真教师与送培单位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培训需求,灵活调整培训内容,制定适应不同对象的具体教学计划。

培训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按计划执行教学任务的同时,实时收集学员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了教练、讲师、督导三种角色,并根据仿真教学的特点,引导学员在仿真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自我学习,激发学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创造良好的的培训氛围。

培训反馈和改进,每期培训中教师观察学员的反映并及时调整培训内容重点,培训结束后,每位学员填写培训反馈表,反馈内容包括培训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教师水平、食宿安排等方面,有专人汇总反馈内容并总结培训效果,反馈汇总后向教师、培训班各组织者、送培单位培训结果归档。并定期回顾各期培训反馈数据,绘制各项指标变化曲线,作为采取改进措施的根据。

四、培训业绩

电工培训班总结篇3

一、把握新形势下学习型班组长培训的重要性

面对当前电力需求增长强劲以及电力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迅速更新换代,知识的学习、技能的积累、管理的创新已成为目前电网企业最重要的活动。教育培训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将发挥前所未有的关键作用。作为班组长的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班组长是引领班组的中坚力量,是落实企业各项举措、确保电网安全、实现效益增值的重要保障。抓好学习型班组长培训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总体目标的内在要求。按照全面实施集团化、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电网企业大力推进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电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迎来了建设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对班组长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标准。因此,要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学习型班组长的培训,通过学习,使班组长及时补充掌握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方面的新理论,增长新知识,更好地肩负起电网和公司发展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抓好学习型班组长培训是建设科学发展示范企业的现实需要。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建设是2008年一个全新的任务,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以人为本抓队伍”的要求,全力打造“三支队伍”,突出抓好一线班组员工队伍。因此,培育开拓创新、善于驾驭局面的优秀班组长,带好一班人,是员工队伍建设的基础。抓好学习型班组长培训是提升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一环。班组长要具有持久优势,就要学得更快更好,要动态地、长远地从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差距,强化忧患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加强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善于创新、勇挑重担的优秀人才。

二、探索新形势下学习型班组长培训的针对性

要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载体,注重在培训的理念、机制、内容上探索创新,增强针对性,提高培训实效。创新培训理念。树立三个理念: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使人才资源的优势通过班组长培训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优势;二是树立班组长培训的投入是效益投入的理念,加大培训投入力度;三是树立班组长全方位培训学习的理念,使班组长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创新培训机制。要逐步探索建立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和手段,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激励运行机制。加强对教育培训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引进现代技术手段,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建立教学评估制度,培训班结束后,进行科学评估。主要是评估培训计划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培训内容是否重点突出;培训方式是否切合学员实际;培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形式可采用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创新培训内容。要围绕公司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以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班组长培训的内容,既要重视理论学习又要重视知识更新,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找准“供”与“需”的结合点。培训形式,坚持多渠道、多形式、个性化,可增强培训过程中“教”“学”双方之间的互动性,使学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今年,唐山供电公司班组长培训采用了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内容突现了“量身定制”的原则,共分为通用知识、企业文化、专业管理技能、拓展训练四大部分十七个模块,培训通过课堂授课、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展开,并制定了《唐山供电公司“学习型班组长培训”管理办法》,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跟踪考核,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拓展学习型班组长培训的梯队伸延效应

电工培训班总结篇4

论文关键词:配电网;培训管理;团队

2009年6月,在公司“大营销”体制改革启动之后,华北电网廊坊供电公司配电中心正式成立,专业负责廊坊直供区域内10千伏配电网络的规划、基建、技改大修、运行检修、配网调度以及市区低压配电网的运行检修、急修任务。成立之初的配电中心共有干部职工177人,设有配网调度班、保护直流班、带电作业班、综合管理班、线路运行(检修)班等17个班组。人员全部来源于改革之前的各个基层单位,个人素质、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承担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任务艰巨。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团队战斗力与凝聚力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一、廊坊城市配电网概况

截至2010年底,配电中心管辖10kV开闭站25座;电缆分接箱245座;柱上开关397台;10千伏出线261条,线路总长度2743km(架空裸导线1297km,绝缘架空导线495km,电缆线路951km);配电变压器1097台;0.4千伏线路2589km,其中架空线路2092km,电缆线路497km。配网线路绝缘化率52.71%,电缆化率34.67%,拉手线路比例42.53%,开关无油化率达到100%。

二、配电中心人员结构分析

年龄方面,配电中心35周岁以下人员65人,占配电中心总人数的36.7%;35~45周岁61人,占总人数的34.5%;45周岁以上51人,占总人数的28.8%。生产一线员工占总人数的80%,且45岁以上员工主要集中在基层一线。随着现代化手段的不断应用,生产一线人员不能适应岗位要求、不能胜任工作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年轻员工实践经验相对较少,亟需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实践来提高工作能力。

知识构成方面,配电中心大专以上学历(含后续学历)占中心人数的36.2%,大专以下学历113人,占63.8%。尤其是35周岁到45周岁年龄段内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职称方面,配电中心有工程师13人,助理工程师33人。高级技师2人,技师4人,高级工52人,缺乏高级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将影响工作效率,影响配电中心的整体管理水平。

随着配电网精益化、标准化的需要,生产一线员工与电网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电网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生产一线上来;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管理岗位上来。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势在必行。在岗人员需要通过学习、培训、实践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以提高配电中心整体队伍素质,适应打造坚强配网、实现“四好”配网工作目标的需求。

三、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为适应配电网的发展需求,配电中心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围绕“我与企业共发展”培训主题,提出建立健全培训机构,运用多种形式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使职工在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精神风貌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使配电中心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得到明显加强。

1.健全机构,理顺教育培训流程

职工教育培训是企业发展之本。先进的配电网技术需要高素质的职工来掌握和使用。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关键取决于企业各级领导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配电中心自2010年初提出“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岗位技能”的培训方针。建立培训组织机构,负责培训、考核的管理工作,使配电中心的培训工作日趋制度化和规范化,培训和考试均有计划、有档案、有成绩、有考核、有总结。职工的培训学习观念与学习状态也有了明显变化,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逐步适应配电网发展要求提供了保证。

在公司培训中心的指导下,配电中心于2010年初认真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教育培训计划以及实施措施,建立培训项目负责制。保证培训项目开班前有计划、有申请,开班中有记录、有考核,开班后有报道、有测评。健全职工培训、考核台帐。2010年度,配电中心计划内培训项目25个,完成率100%;参加华北电网公司组织的培训项目16期;参加设备厂家组织的新设备新技术学习班8期;积极组织参加普调考和技能鉴定工作;认真做好带电作业兼职培训师工作;圆满完成配电线路实训基地建设与配电线路专业技术比武。

2.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开展培训

2010年,配电中心结合重点工作和职工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职工教育培训。有计划地进行了基础理论知识、安全教育、专业技术、信息系统应用、自动化建设、智能电网、企业管理、消防等培训活动。

(1)安全培训。安全意识薄弱、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配电中心加强了全体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春检、秋检前的《安规》、“两票”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中心领导亲自授课,严肃培训、考试纪律,培训成绩纳入月度绩效考核,使每位职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进而做到“我能够安全”。职工安全思想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营造出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从源头堵住事故隐患,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2)专业技术与技能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扎实做好一线员工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新入职和转岗员工。采取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交叉培训的方式,使员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上岗。针对所有在岗员工进行的在岗培训主要包括本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知识。专门制定相应的岗位培训计划,按照“实用、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专业、班组为单位采取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现场实操、定期测评、技术比武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员工的学习动力。

(3)新技术与新技能培训。随着配电网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要使员工适应新形势要求,就必须加强对员工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的不断学习。根据岗位的具体要求,配电中心组织以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拓展为重点,紧密围绕生产实际,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取得明显效果。通过培训学习,先后完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建设、配电综合应用平台设计、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

(4)融入中心,开展实践活动。配电中心在40天时间组织5次配网春季检修会战,配合主网停电对21条10千伏出线进行清扫检修。在完成检修任务、保障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同时,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2010年4月中旬启动“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月”活动。配电员工走进“三场”(商场、广场、施工现场)、走进农村集市开展用电宣传,发放5000余份《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册》。在汛期及夏季大负荷到来之前,协调地方政府解决树线矛盾,清理树障5300余棵,保障了线路的安全运行。5月启动“安全宣传月”活动。采取安全宣传“赶大集”、安全警示片连环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宣传与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5)素质提升拓展培训。团队战斗力与凝聚力是高素质、高绩效职工队伍的核心,对团队潜能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10年配电中心分两期组织全员参加素质提升拓展培训。通过相应的项目设计,让员工通过富有挑战性、充满激情的项目活动,磨练意志和毅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及应变能力,加强团队协作沟通和信息交流,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

四、培训工作亮点

1.建设实训基地,搭建培训平台

配电中心把总经理在2010年初职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方案策划、设计审核、材料准备、现场施工等各工序严格按照建设方案有序进行。在基地施工安装现场,配电青年员工把基地建设作为检验与提升专业技能的良机自觉加班加点,仅用一周时间就建设完成。速度快、标准高,得到公司领导的好评。新建成的实训基地在10月下旬举办的配电线路专业技术比武实操中得到首次应用,为提升配网作业队伍专业技能提供了高质量训练平台。

2.设立“迎迎课堂”,打造培训品牌

配电中心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设立“迎迎课堂”,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师作用。先后组织开展了管理时间、有效沟通、信息写作、系统应用、智能电网知识等多项培训,多角度、多形式提升全员素质,打造配电中心学习品牌。积极引导一线员工立足本职开展“五小”创新创效活动。2010年,配电中心有4项“五小”活动成果、2项合理化建议被推荐到网公司参评,有4项管理创新、5项QC成果被推荐到公司参评。市区运行班专责工白庆永研制的带电安装10千伏线路驱鸟器等两项工具在华北电网公司“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获得好评,白庆永同志也被推荐为河北省“金牌工人”,为公司赢得了荣誉。

五、实施效果

通过强化培训体系建设,配电队伍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员工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营销体制改革的“专业化、集约化、扁平化”管理效果得到初步显现。

配电网运行平稳。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设备事故,未发生误操作、误调度事故,未发生人员责任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供电可靠率RS-1完成99.934%,比预控指标高0.0229个百分点,城市综合电压合格率V用完成99.77%,比预控指标高0.03个百分点;完成带电作业119次,节省8630时·户数,增加供电量101万千瓦时;圆满完成“省运会”、“城博会”及“热气球节”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圆满完成新奥高尔夫智能小区建设任务。总之,全面完成各项绩效考核责任目标。

六、2011年培训重点工作

认真落实网公司营销部务虚会议精神,做好基层调研,发挥专业主管优势,认真做好2011年培训规划,确保切实可行。

梳理规范学习培训制度,完善培训机制建设,确保培训工作运转常态化。

积极利用配电实训基地平台,不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水平。

持续开展“迎迎课堂”,创新培训形式,推进企业文化、班组文化落地,打造配电中心学习培训品牌。

围绕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推进班组建设。通过开展教育培训,促进配电职工岗位成才,提高配电作业水平。

电工培训班总结篇5

一、鄂州公司人才分类培养的理念与策略

能力要求的依据是岗位职责,能力要求的表现形式是任职资格,目标是实现“人岗匹配,量才适用”。2011年以来,鄂州公司按照“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公司”的方针,树立人才是公司的第一资源理念,以提升干部员工能力席位为主线,通过科学规划、完善制度、搭建平台、注重激励、强化落实等一系列举措,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发、培养各类人才队伍,为公司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该公司根据能力席位理论,全面加强人才分类培养的主要策略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科学规划。公司开展人才队伍能力现状分析,通过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集干部员工的培养需求,经分类汇总整理后,充分吸收干部员工对于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专门成立了人才培养组织机构——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出台了《2011-2012年全员培训实施方案》,对公司近两年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规划,对人才培养实行项目化管理,公司主要领导与基层单位签订了人才培养责任状,确定了人才培养接力工程、专才培育、应才提升三大工程,实行人才培养考核积分制,并应积分结果与物质奖励、评先评优、福利待遇等挂钩,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二是完善制度。公司将人才培养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公司本部、基层单位、一线班组人才培养三级联动机制。公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和湖北省电力公司人才培养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修订完善了《培训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师带徒管理办法》、《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员工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全员培训积分考核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

三是搭建平台。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多次听取有关部门关于人才培养的专题汇报,主要领导在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上亲力亲为,先后开辟了“干部大学堂”、“青年大学堂”、人员挂职锻炼(地方政府部门挂职、省公司专业部门/单位挂职、公司机关与基层双向挂职)、四个实训基地建设、成立公司首个专家工作室、班组长沙龙等深受广大干部员工欢迎的培训学习平台,进一步强化了“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人才培养导向,实现了干部员工综合能力与干事激情的双提升。

四是注重激励。公司根据员工能力和业绩情况,坚持薪酬分配向关键领域专业人才适当倾斜,彰显人才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对在省公司及以上的技能比武中获得奖项的集体和个人重奖,激发职工学技术、比本领的热潮。对在公司人才培养积分制考核中名列前茅的基层单位,进行荣誉奖励和物质奖励。对干部职工通过自学完成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取得高等级专业技术职称、考取各类注册师的,给予相关补贴。有效激励调动了基层单位加强人才培养的主动性,激发了职工自我成才的积极性,也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率。

五是强化落实。公司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和队伍培养现状,在两年轮训计划中分7个方面为干部职工量身订做了21种培训项目,实现了培训对象全覆盖。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pDCa闭环管理和循序渐进,加强反馈与沟通,突出过程与结果,注重交流与推广,兼顾共性项目和分类项目,科学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严格考勤考核,全面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切实成效。

二、加强人才分类培养的建议

第一,实施人才接力工程。

针对最近3年入职的新员工、班组生产(服务)技能人员,应加强实际操作技能、服务技能和沟通技能等全面提升,尽快取得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或上岗资格证书。建议采取以下培养方式:

入职培训。新员工除了参加国网公司和省公司举办岗前集中培训外,供电公司还应该根据工作需要和新员工特点,开展扎实有效的入职培训。公司主要领导亲自为新员工开讲入职第一课,专业管理部门组织新员工到县公司、变电中心、电网建设中心进行跟班实习,让新员工尽快了解公司电网结构、发展历史和公司文化,亲身参与各项业务流程、掌握安全生产规程、工程工艺、熟悉供电服务技能等,树立“诚信、责任、创新、奉献”公司核心价值观。

导师带徒。对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新进员工,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为每名新进员工指定一名导师,并签订师带徒协议,由导师对徒弟进行一对一指导,使其尽快掌握工作技能。在日常管理上,从现场传帮带、月度小结、季度座谈、半年总结,到年末考评表彰等各个环节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在考核激励机制建设方面,根据徒弟是否按时合格出师、师傅带徒取得的成绩等指标对“师带徒”活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师傅、徒弟的切身利益挂钩。徒弟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不断总结提高、练就过硬本领;师傅通过向徒弟传道授业,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技能培训。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和省公司有关规定,对班组一线员工的技能培训采取岗位实操技能和专业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岗位技能实操培训方面,除了开展班组内部“手把手”微型培训课堂活动外,还应组织三个县公司开展中低压电网维护、集抄系统故障诊断处理、用电营业等专业技能对抗赛,调度、输电、变电、配电等单位开展班组个人技能比武擂台赛,组织直属单位与兄弟单位开展技能比武邀请赛。克服实训条件不足的困难,定期选送部分生产人员到兄弟单位开展封闭培训或进行技能交流,借助兄弟单位的技术力量,提升公司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措施,技能比武从精英角逐转变为人人过关,进一步提升了班组生产人员的技能水平。

考前培训。针对员工迫切需要得到技能鉴定、职称评定、注册师考试、后续学历教育方面的专业指导,公司应该对员工档案进行跟踪,排序各类考试时间节点,做好“点对点”服务工作。要加强与武汉电院、电建技校的联系,根据技能等级鉴定时间节点,提前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含农电用工)到该校进行考前培训。加强与华中科技大学、三峡大学的合作,邀请相关专家联合举办多期职称英语、职称计算机、注册监理师、注册建造师、后续学历教育考前辅导培训班,提高了职工参加各类资格考试通过率。

第二,实施专才培育工程。

针对专业技术骨干、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应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分析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建议采用以下培养方式:

技术挂职。应根据未来发展和当前工作需要,开展了赴省公司技术挂职工作,选派专业技术骨干到省公司有关专业部门和单位开展技术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电网规划建设、电力调度、继电保护、智能电表运维等专业技术知识,让技术挂职人员向省公司技术专家“零距离”学习先进技术,率先熟悉应用先进电网设备系统,进一步开拓技术人员的视野,提升了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轮流实训。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组织各基层单位班组开展岗位技能实训,有关专业在岗员工每年轮训一次,每次轮训时间不少于一星期。按照安全生产、运行检修、电力营销、办公文秘、政工党群、人力资源、财务会计等专业类别,与武汉电院、电建技校联合办班,两年内完成一次各专业轮训,每年终组织一次专业调考。通过调考,促进一般管理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跟班实训。应充分整合电力设备厂家的技术培训资源,借助厂家雄厚的技术实力,每年选派部分紧缺专业技术人员到变压器公司、二次保护设备公司、智能电表公司、集抄设备公司等厂家开展跟班学习,通过厂家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讲解,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设备应用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通过厂家培训技术人员,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效率,节省了人才培养成本。

工程锤炼。应依托电网工程项目培养专业人才,做到“学中干,干中学”。在开工的电网建设工程中,以工程项目施工时间为培训时间,选拔专业青年员工全程参与施工计划制定、现场设备安装调试、项目管理等,在师傅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撰写工程技术工作总结或诊断报告,应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效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激励受训员工认真掌握施工流程及工艺,进一步提高其技术应用能力。

第三,实施将才提升工程。

针对科级干部、后备干部、班组(站、所、队)长,应加强各级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的培养。建议采用以下培养方式:

干部学堂。为培养科级干部的战略思维、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应充分利用“干部大学堂”这一重要平台,凝聚公司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干部大学堂”应常办常新,实施“三级跳”:第一级是邀请知名院校专家学者来公司授课,培养干部对宏观经济、电力行业发展趋势等的认知能力;第二级是公司领导亲自走上讲台为全体中层干部(含后备干部)讲课,研讨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还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应干部大学堂“搬到”高等学府,应平时的工作经验、感性认识升华为管理智慧、理性认识。第三级是科级干部轮流就某一领域的专业问题进行讲解,公司全体领导参加每一次的学习讲解,甚至就个别问题进行辩论。干部大学堂的内涵逐步深入,成为促进公司“应才”成长的能力大熔炉。

政府挂职。公司应主动将人才队伍培养放到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地方政府开发区、招商局、经信委、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挂职干部通过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全面学习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协助政府部门解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改善民生等活动中的涉电问题。公司归口管理部门每季度组织挂职干部召开座谈会,畅谈工作心得体会、交流工作方法,提升驾驭全局的能力。

上挂下派。为加快后备干部(含班组长、一般管理人员)的培养,公司应开展机关部门和基层单位交叉双向挂职锻炼,即机关部门的一般管理人员下派到基层单位班组挂职、基层单位班组长上挂到机关部门任职,简称“上挂下派”。在挂职人员的日常管理上,从入口选拔、挂职实施、月度小结、季度座谈、半年考评、总结提升等环节形成闭环管理。通过机关与基层人员的交流挂职,促进员工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外脑培训。可以考虑与华中科大、武汉电院等院校联合举办培训班,分批将班组长送到高等院校进行封闭培训。主要培训班组长的领导艺术、班组建设、团队管理、人际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公司可以考虑与厦门英思杰等专业管理咨询培训机构合作,为一般管理人员和班组长举办专项技能提升培训班,有效促进了复合型专家人才的培养。

三、人才分类培养的改进措施

该公司人才分类培养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在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队伍结构优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加强培养方式创新。在人才分类培养上,培养方法方式较为有限,受训者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效果参差不齐。下一步公司应在员工培训中丰富培训手段,采用多媒体设备,运用影视动画制作课件技术,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

第二,提高培养考核执行力。结合目前培训项目多,考核少,效果难以量化的现状,下一步公司应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工作。针对采用挂职锻炼、厂家跟班学习等外出培养方式的人员,回到单位后采取集中答辩考核、递交专业技术论文或技术报告进行考评。对在专业调考、岗位实训中不合格人员,进行待岗处理,再次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三,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近两年,公司尽管加大力度实施人才分类培养,为干部员工量身定做了多个培训项目,但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公司应加强培训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提升高精尖人才比例。

第四,强化人才分类培养激励。一是人才津(补)贴。根据省公司关于人才津贴有关规定,统一人才津贴标准,提高主要生产技术技能岗位津贴标准,对享受人才津贴人员实施动态业绩考核,考核结果与享受的津贴标准挂钩。二是竞赛专项奖励。根据公司《员工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对在省公司技能比武、专业竞赛、代表省公司参加国网公司竞赛中获奖集体和个人给予重奖,对在公司举办的技能比武中名列前茅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年度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各级获奖人才。三是积分考核兑现。公司对各部门(单位)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积分制考核,对年末积分排名前三的单位分别给予不同标准的一次性奖励,对积分低于95分(满分100分)的单位扣除工资总额的2%。对于员工个人在专业调考中取得前三名、培训出勤率95%以上、远程培训学时超过80小时的,分别给予考核积分加分或一次性奖励。

电工培训班总结篇6

关键词:中职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培优集训;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90-02

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影响力逐渐扩大,人们对近几年实行的“以赛促教、全面培优”的赛前培优班的学生表示高度的认可。因此,在结合我校其他项目培优班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赛项的各项考核指标,结合我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多年来的教学成果,探索提出“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赛项培优班的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及领导机构

一个赛项是否取得好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规范化的制定方案和落实具体实施工作。我校在组织上首先确定指导思想,具体领导机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领导培优班全面开展工作,土木科科长作为副组长负责培优班、集训队各项工作安排与协调,抽调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成员负责技能培训指导,启用心理教师负责学生心理辅导等工作,安排体育教师负责学生的体能训练工作,做到全方位、立体式地培训学生成为技术过硬、素质优秀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培训方案

1.资格审核。动员在校建筑相关专业学生报名参加培训班。结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进行资格审核,择优选择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谦虚、谨慎、细心、活泼,严于律己、善于观察、服从指挥的学生。

2.第一阶段基本知识及绘图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对建筑给排水和电气控制施工图的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再对建筑给排水和控制电气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进行培训,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四周。(1)给排水基本知识及识图训练。培训内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基础知识培训。建筑给排水平面图、系统图、大样图的识图与绘制,建筑水电材料工程量表和材料清单编制基础。考核方式:根据平面图结合提供的给排水设备,利用绘图工具快速、正确绘制建筑给排水施工图。(2)电气基本知识及识图训练。培训内容:建筑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培训。建筑电气平面图、原理图的识图与绘制。考核方式:根据平面图结合提供的电气设备,利用绘图工具快速、正确绘制建筑电气施工图。(3)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前四周所学知识点,重点测试学生给水排水、建筑电气识图能力,遴选出10~20人进入下一阶段培训。考试要求:试卷答题,独立完成图纸绘制。

3.第二阶段水电基本操作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对建筑给排水和电气控制施工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先对学生进行“管工”实操训练,再对学生进行“电工”基本操作训练,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五周。(1)各种管材的加工与连接训练。培训内容:不锈钢复合管、镀锌钢管、ppR管、UpVC管下料、切割和连接。管材的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卡压连接、热熔连接、粘结。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管道的下料、切割和连接。(2)管道配件、附件的安装以及施工验收训练。培训内容:水泵、压力变送器、水表、信号蝶阀、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闭式喷头、末端试水装置、水龙头、淋浴器、洗脸盆等水暖器材。管道水压试验、水冲洗、排水管道的通水试验、通球试验。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器件的安装和连接,管道试验。(3)电气安装与接线训练。培训内容:信号蝶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压力变送器、水表、液位传感器到控制箱端子排之间的连接;水泵到控制箱端子排的连接。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自动喷淋系统安装和连接。(4)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学生前五周所学知识点,以手动启动生活给水系统和喷淋系统为重点。考核完毕后,结合心理测试、体能测试、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培优小组老师指定学生两两组合,力求达到一名水工和一名电工相配对。

4.第三阶段自动化操作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对自动化仪器设置、调试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对学生进行pLC、变频器和接触器等器件的安装和连接,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二周。(1)系统控制与调试训练。培训内容:电气控制柜pLC、变频器、接触器等器件的安装和连接,变频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抄表计费程序设计与调试,喷淋灭火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给排水监控程序设计与调试,组态监控系统设计与调试。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序设计以及组态设计。(2)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学生手动仪器控制和自动化设计、调试技能,以pLC自动启动生活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重点。

5.培优强化集训阶段。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要求对前述考核过关学生两两配对进行综合集训,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一个月。阶段考核: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测验,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配对。重点考核绘图准确性,材料表编制,水电系统安装快速,手动启动顺利,自动化程序编写快速,纠错查错准确,文明施工程序,队员配合默契程度,以及体能和心理素质。

6.体能训练及文明施工要求。以上训练计划需适当安排体能训练,如长跑训练体能,铃训练上肢力量,由专业体育老师具体制定体能计划。培训全过程贯穿安全文明施工重要性,训练过程做到佩戴安全帽、手套,材料、工具摆放,工作区卫生清洁,废料处理得当。

三、所需要设备设施条件

第一阶段需要40~60人多媒体教室一间,第二、三阶段需要10~20人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需要tHpwSD-1型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装置4套、pC电脑4台、配套管材、线材、电气元器件一批。

四、总结

全国技能大赛培优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系统教学任务,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大赛呈现越来越强的竞争态势。上述是我校在交流总结各省队指导教师的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的培训方法与手段,以此保证培训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努力提高培训效果。同时,指导老师亦应结合学生技能水平、态度、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加强培优班学员的心理辅导,增强选手的抗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GB50015-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电工培训班总结篇7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8月7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年内首期中青年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结业。研修班为期21天,共开设了“视野、动态、趋势”“管理、协同、效益”“领导、技能、发展”“文化、团队、熔炼”等四个模块的培训课程,重点邀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教授以及知名管理培训专家授课,主要培训对象为成员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才、股份公司总部部门处级管理人员。

【中电投集团公司】8月11日,中电投集团公司首期系统办公室主任综合能力培训班在京举办。集团公司34家二级单位的36名学员参加了为期6天的培训班。本期培训班系公司第一次以专业分类的领导人员综合能力提升班,第一次在培训过程中同步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培训策划按照“专业力、领导力、文化力”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植入高培中心品牌课程和岗位胜任力模型建模任务,着力提升学员专业管理、团队领导和文化熔炼的能力。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8月13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14年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竞赛在京举办,来自华能系统63家单位的103名选手参加了竞赛。本次竞赛分理论考试和实操上机考试两部分进行,包括组织人事和薪酬社保两个专业模块。经过角逐,淮阴电厂获团体一等奖;白杨河电厂伊颖获组织人事模块个人一等奖;淮阴电厂朱弦获薪酬社保模块个人一等奖。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8月14日,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第一届商务管理高级培训班结业。集团股份公司总经济师徐志国强调,本次培训更多的是教会大家思路和方法,具体的知识还需要学员们平时去积累,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质。他希望学员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将所学内容消化,探索商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创新,加强本单位商务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提升商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海南电网公司】8月15日,海南电网公司启动2015年培训评价需求调查。需求调查按两个层面三种类别,即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分专业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技能类进行。组织层面的需求主要由公司本部19个专业部门站在公司战略发展角度考虑,需要本专业序列各层级人员必须具备能力素质和急需培训学习提升而提出的培训需求;个人层面需求是指专业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技能类人员根据自身履职能力、岗位胜任能力和技能等级持证情况需要培训提升和持证而提出需求。

【内蒙古电力公司】8月18日,内蒙古电力公司2014年第一期新提任领导人员培训班开班。来自公司总部及所属单位的42名新提任领导人员将开始为期3周的培训。本期培训班采用全脱产、封闭式培训,培训安排了形势任务、领导力提升、电网运营管理等6个模块的内容。第二期培训班将于10月在北京举办。

【国家电网公司】8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期领军人才第三阶段集中培训结束。培训以“加强行动实践考察、强化成果共享与领军能力”为目标。培训形式包括案例分享、专业课程、公共课程、新老学员交流和跨专业交流五大部分,强化培训成果的应用与共享。集中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将在跟踪培训阶段融合读书自学、自主课题研究、专业传承、交叉挂职锻炼等多种培养方式,进一步加强领军学员行动实践。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8月22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第17届技能大赛(风电运维)落幕,来自公司系统29家风电企业的78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经过角逐,辉腾锡勒公司杜文珍、李威,蒙东分公司吴淘获个人前三名,河北沽源公司荣获团体第一名。大赛还评选出10名“集团公司技术能手”。

【南方电网公司】8月25日,南方电网公司发文要求开展干部网络培训,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发文之日起,培训对象为公司党组管理干部,总部、广州供电局处级干部;第二阶段从10月起,培训对象为公司系统副处级及以上干部。培训方式通过关注订阅号为“南方电网-领导力与南网发展”微信学习平台,完成实名登记后可接收“每周一期、一期四门”的微课程推送,获得平台“学习-微课学习”菜单下所有微课程学习权限,以及学习月刊、学习提醒、学习情况反馈等服务。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月27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期近期提拔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此次开班式创新方式方法,按照问题导向原则,首先请学员们围绕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培养培训、薪酬考核激励等专题,探讨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和特色做法,提出了把企业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安全生产、质量技术、经营管理一同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从战略引导、业绩导向、国际优先、职业生涯、胜任能力等方面强化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用薪酬待遇、发展通道、尊重关注、培训锻炼、团队文化等软硬件环境留住和培养人才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8月28日―29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举办2014年六项制度培训班,135人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旨在宣贯集团公司近期出台的有关考核奖励办法、对标管理办法、星级企业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提升相关人员业务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制度顺利实施。其中,人资部主要讲解了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年薪制与eVa奖励办法、火电企业人力资源“双提升”方面的制度;企管部主要讲解了对标考核和奖励基金方面的制度,安生部主要负责讲解星级企业考评方面的制度。

【国网技术学院】8月28日―29日,在第十届中国企业教育百强年度盛典上,国网技术学院连续第六年荣获“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称号,并首次荣获“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称号。中国企业教育百强是由22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贸易(经济)委员会培训处于2005年联合发起的全国性企业教育培训评价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全国5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与评价,是中国规模最大、政府支持力度最强、参与企业规格最高最权威的企业培训评价活动。

电工培训班总结篇8

关键词:输变电管理所;人才激励;员工队伍;盘活人才策略;绩效考核体系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41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71-03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85

1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员工队伍的现状与分析

1.1电白输变电管理所特点

1.1.1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是主网专业管理后成立的业务部门。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是在2012年5月主网专业化管理后成立的业务部门,由原来的输变电管理所分为2个业务部门:电白输电运检组和电白变电运检组。输电运检组主要负责的是电白境内所有输电设备的巡视、维护、预试、检修以及大修技改项目;变电运检组主要负责的是电白境内所有输变电设备的巡视、维护、预试、定检、检修以及大修技改项目。

1.1.2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的业务直接由茂名输电管理所、变电管理所负责。在主网专业化管理后,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的业务主要由茂名输电管理所、变电管理所直接负责,电白供电局不再负责业务方面的工作。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行政、后勤等工作由电白供电局负责。

1.2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员工队伍分析

1.2.1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员工队伍的现状。截至2015年7月,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共有员工106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变电检修班9人、继保自动化班7人、试验班6人、水东巡维中心21人、宿车巡维中心21人、菠萝园巡维中心14人、输电线路一班11人、输电线路二班10人。

1.2.2岗位结构。截止2015年7月,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共106人,按其岗位来分类,管理人员7人、专业班组人员43人、巡维中心人员56人,分别占员工人数的6.6%、41%、52.4%。

1.2.3学历结构。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在职职工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1人,大学本科学历的11人,大专学历的31人,中专及技校学历的18人,高中以下学历的45人。

1.2.4专业技术结构。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在职职工中,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0人,工程师资格的2人,助理工程师及技术员28人,无专业资格72人。

1.2.5技能结构。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在职职工中,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资格0人,高级工资格的30人,中级工资格的59人,初级工资格的7人,无技能资格的10人。

1.2.6年龄结构。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在职职工中,29岁以下的18人,30~39岁的2人,40~49岁的60人,50岁以上的26人(55岁以上的10人)。

1.3电白输变电管理所人才队伍分析

总体分析,电白输变电管理所人才队伍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技能等级和年龄构成比较不合理,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技师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为零,71.69%的人没有评专业技术职称,55.66%的人为中级工,42.47%的人为高中以下学历,年轻人偏少,40~49岁年龄段的员工占总人数的56.6%,尤其是30~39岁年龄段的员工仅为2人,年龄结构配置不合理。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电白输变电管理所人才素质处于较低水平,缺少高技能、高学历人才,员工年龄结构老化,因此要每年争取5~7名新员工补充队伍,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适当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发展战略,以提高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员工的工作素养和工作能力。

2电白输变电管理所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高层次人才不足,欠缺高技能员工,员工总体素质亟待提高

在专业技术职称方面,高级工程师为0人,工程师仅为2人,此两项中高级职称人员仅占员工总数的1.89%,并且有72人无专业技术职称,占员工总数的71.69%。在技能方面,技师及高级技师为0人,高级工30人,占员工总数28.3%,中级工59人,占员工总数55.66%。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部门中的高级技术人才非常欠缺,员工的技能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亟待提升。

2.2培训工作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培训设备、培训场地还有待完善

2.2.1培训工作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长期以来,我们的培训工作开展的形式就是集中培训,将培训的员工集中在课室里,培训的内容多为理论性的文字,部分员工理解不够透彻,难以消化这些理论性的培训内容,效果不显著。

2.2.2培训设备、培训场地还有待完善。培训设备和培训场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培训工作开展的难点。由于一直以来我们都是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不注重实效,因此在培训设备和场地方面一直不重视。设备和场地方面主要欠缺的是继保、试验、检修人员的实操培训设备和场地。

2.3部分年龄大的员工不愿意提高自己技能水平,对培训工作不以为然

随着今年来对员工技能要求的提高,培训工作也在逐步开展,但是部分年龄大的员工却不愿意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认为自己年龄已经到一定的程度了,学习新技能在理解方面已经跟不上年轻人了,也没有多大的上升空间,于是不愿意主动去学习,并且认为以前那么多年都这样做的,现在用复杂的流程去做,没有必要。

电工培训班总结篇9

近几年来,常熟市供电公司工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鼓励员工结合生产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并取得成效。在经济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形成了以劳模、高级技师创新工作室为标杆、各类课题攻关团队为主体、QC活动课题为补充的形式多样的创新载体,为广大员工建功立业、岗位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机遇。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成长的推进剂,工会如何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

一、常熟公司基本情况:

1、人员和素质情况

目前,公司有职工395人;年龄层次:30岁以下25人,30-39岁108人,40-49岁168人,50岁以上94人,40岁及以上占总人数66.3%;文化层次:高中及以下33人,中技、中专92人,大专124人,大学135人,硕士11人,大专及以上占总人数68.4%;技能水平:员工拥有高级技师12人,技师77人,高级工84人,有职称、技能等级的员工共计272人,占总人数68.86%。

2、职工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的主要渠道

职工参加本单位组织的专项培训以及苏州公司、省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提升技能的主要途径:公司的主业工种参加省公司生产技能培训中心集中培训,并参加江苏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技能鉴定。后勤工种参加地方劳动局社会通用工种鉴定。另外,公司也自主组织一些培训项目。

3、群众性创新活动开展成果情况

经过公司多年的创新积累,创新课题也已经进入了总结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2012年,赵持解的“建立变电运行资料共享平台”等三个项目荣获省公司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优秀创新成果奖;熟东运维班QC小组的参赛课题荣获2012年第六届“海洋王”杯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赛《10千伏开关柜母线通用接地线的研制》一等奖;“朱振亦高级技师创新工作室”参赛课题《不停电更换10千伏保护装置的研制》在2013年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QC成果会上“荣获一等奖;2013年,侍海军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的“烟感报警装置在干式绝缘设备故障检测中的应用”发明专利进入最后复审阶段,近期有望产生公司继2010年获首个专利之后的第七项发明专利;2013年新成立的姚士龙技师创新工作室项目开展顺利,成效可期。

二、公司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文化主导宣传引领,营造培育创新氛围

1、大力开展职工宣教工作。充分发挥工会文化宣传阵地的优势,配合公司党委深入开展“强素质、担重任、比贡献”主题教育活动;配合公司有序开展国家电网品牌标识标准化建设工作,大力推崇企业“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促进员工全面认知、认同;协助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定期调研分析、谈心交流活动、问卷调查等途径,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良好的内部环境。

2、弘扬光大劳模精神。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引领广大职工忠于本职、创先争优。利用网络、橱窗、宣传栏等,对先进典型事迹进行重点宣传,充分展示劳模标兵的优秀形象和业绩,引导广大职工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在公司系统营造了学习劳模、宣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组织召开劳模、青年职工座谈会;组织动员职工撰写学习劳模精神的体会文章和创作反映劳模精神的诗歌、绘画等文艺作品,从《国家电网报》“我身边的劳模”专栏宣传的10位特等劳模身边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并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打动读者、感染职工、营造氛围,促进职工队伍建设。

3、丰富职工精神文化文体活动。公司每年组织“迎新年、展风采”职工登山活动、公司系统职工新春拔河比赛等活动得到职工热情参与和喜爱。五年多来,公司工会五年多来,公司工会还先后举办了“强体魄、迎庆奥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迎世博、庆五一”集邮等40余项活动。公司女职工委员会着力实施“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和“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女职工综合素养。开展“职工书屋”创建活动,为职工订阅各类报刊杂志,并实现与苏州供电公司电子书屋的成功联网。活动的开展,有效丰富活跃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创新实践班组建设,努力优化班组文化

1、全面贯彻班组建设管理标准。把创建星级标准化班组和6S管理作为班组建设的核心工作和重要任务。一是强化组织机构,完善工作体系。公司高度重视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及时调整了班组建设组织机构的成员。二是明确总体目标,分解责任到位。公司与部门签订了《班组标准化建设和6S管理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主体。公司主业班组和供电所班组共64个进行“结对共建”,促进相互提高。三是加强过程管控,实现整体推进。依托班组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专业管理系统,将现场检查与网页查阅相结合,上级检查与互查互评相结合,建立新型的班组建设督管模式。四是创新实践活动,深化班组文化。开展特色班组文化建设。发挥职工特长,将员工自己亲手绘就的书法、国画布置上墙,宣传班组安全和廉洁文化,提高了职工参与班组建设的积极性。班组积极开展“创争”活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QC小组活动等,班组职工素质不断提升。

2、加强学习型班组建设。积极选树和培育学习型班组,2012年至今,新增学习型班组41个,学习型班组占班组总数的73%。逐步形成了熟西运维班、电气试验班、虞山运维班等一大批学习型班组。公司以学习型班组建设为平台,配合行政提高公司人才当量密度。2012年,共有11个工种57人次参加了省公司高培中心的单元制培训,专项培训120人次,公司全年自办培训项目计划数为38个,培训计划执行数为36个,共培训2780人次。全年参加本科学历教育的职工47名、参加专科学历教育的职工82名,公司人才当量密度达到99.53%,比去年提高了1.92%。

3、积极开展星级标准化班组创建。充分发挥标杆班组的示范引领作用,首创示范班组建设。以公司部门、供电所为单位,内部择优推荐示范班组34个,带领并推动身边的其他班组向优秀班组靠拢看齐,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效果。有计划、分专业地培育选树各类班组典型,总结提炼特色班组典型经验。其中熟中运维班《打造高标准高水平标杆班组》的典型经验介绍刊登在《江苏电力》2011第六期刊上,熟西运维班长金益参加苏州公司《怎样做好班组长》征文活动获二等奖,并于9月参加省公司优秀班组长巡讲团在苏州举行的巡讲活动获掌声满堂。开展星级班组晋级评定,引导班组由注重“结果评优”转向更加注重“过程控制”,签订班组自主管理公约,完善科学高效的考评激励机制,促进班组逐步向自主管理迈进。多股合力保证了创建星级标准化班组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012年,常熟检修分公司电气试验班获得苏州市“五一文明岗(班组)”、常熟市“十佳青年文明号”称号,客服中心计量班获评常熟市“五一文明岗(班组)”。

(三)搭建员工成长平台,尊重员工首创精神

1、主动学习找差,提升能力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六大专业组成员和全体班组长先后赴兄弟公司、地方大型企业学习找差,开阔视野,启发思路。今年4月,为公司系统全体班组长组织开办了三期“班组长综合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聘请厦门朗逊班组管理资深讲师就团队建设、自控管理、执行力、高效沟通等方面进行授课。培训在内容设计上以班组岗位管理为主线,以班组管理的持续延伸为脉络,旨在通过培训有效提升班组长的综合管理能力,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管理水平和团队管理能力,使班组长具备“生产上会干、组织上会管、经济上会算、思想工作会做”的各项技能,造就一支爱岗敬业、管理有方、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结构合理的班组长队伍。

2、配合行政组织职工参与技能竞赛和各类培训活动,以此不断促进职工业务素养的提升。五年多来,组织了中层干部培训和班组长培训,五大”体系建设专项培训,智能电网知识培训,SGB750母差保护培训,间隙型导线架线工艺及验收规范培训等157个培训项目,共培训11723人次,全员培训率100%。几年中,先后涌现了屠闵、王澄、周文华、吴悦怡、侍海军、徐青龙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他们分别在国网公司、省公司、苏州公司系统相应专业的技能竞赛中获得优胜,一些同志还被授予“国家电网公司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优秀技能选手”、“江苏省技术能手”以及“江苏省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等称号,充分展示了公司职工良好形象,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3、认真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抓好合理化建议的征集和组织实施。自2008年至2012年,共征集到职工合理化建议近400条,经筛选后有137条较有价值的建议送公司评审小组评审,整理汇总后经研究责成相关部门具体实施,做到件件给建议人有回复,并对获奖建议进行了奖励。《退役变电站内设备或退役设备的再利用》的建议获省公司“我为节约献一计”合理化建议活动一等奖;熟中运维班的《优化班组设置,提升人员使用效率》,在苏州公司“我为我班献一计”合理化建议中获评金点子奖。一大批合理化建议先后在苏州市、省公司、苏州公司和常熟市获奖。职工个人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体现,职工首创精神获得尊重。

4、通过专业融合,拓展创新思路。今年工会与团委联合,以“促进专业融合、激发创新意识、挖掘创新课题”为目的,召集了各类创新团队负责人、年青业务骨干以及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开展了“2013年度群众创新课题立项座谈会”。通过两个多小时的讨论,确定了《改进负荷管理终端安装方式》、《调度录音共享系统的搭建》、《串联谐振装置升压改造》等6项创新课题为年度建设重点项目,《声光带电报警装置在预防电力设施外力破坏的研究和应用》等4项课题进入储备项目。在接下来的创新管理中,公司还将继续组织调度、检修、配电、农电等部门,就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工作难题、合理化建议、创新想法,逐条梳理、共同会诊,以期打破专业限制,提炼出更多有价值的创新项目。

三、对深入持续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几点思考:

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群众性的创新活动,工会应建立、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保证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一是建立引导机制。加大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舆论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氛围,并针对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难点,开展群众性攻关活动,以吸引广大员工自觉参与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增强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群众性。

二是建立管理机制。工会要加强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指导,建立和健全各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网络,针对公司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制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计划,明确创新的任务、目标,做到创新任务有领导抓,创新活动有部门管,创新工作有专人做,保证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规范有序开展。

三是建立评价机制。在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实践中,要结合电力行业实际,制定各工种、各岗位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评价标准,完善电力行业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评价标准体系,使得创新成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不是单纯的“金钱”机制,而是以精神鼓励为主,给予适当的物资奖励的“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动力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员工在积极参与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提升自我品位,得到自我完善。

电工培训班总结篇10

关键词:网络教育培训班主任班级管理多维支持

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学习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教育在线的出现及发展革新了教育培训方式,为人们持续学习和扩大培训规模提供了新的平台。以西安广播电视大学为例,自2008年与西安市委组织部合作开展西安市干部教育网络培训工作以来,依托“西安干部教育在线”(gbjy.)平台逐步探索出了基于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的班级管理干部教育培训“西安模式”。作为“西安模式”下班级管理的中枢神经的班主任,承担着培训信息、联系沟通学员、学习进度督促、问题处理、班级活动组织等多重管理任务,在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保证学员顺利结业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如何利用好这支队伍?如何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导学管理作用?如何使班主任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使之助力于教育培训质量的提升及培训的科学化?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正确认识网络培训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一)班主任是网络教育培训的形象代表者

网络教育培训的班主任队伍是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干教工作的一大特色,这支队伍对如何做好干教工作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班主任与学员进行着最直接的接触,是干部教育基地办与学员联系的桥梁,是贯彻各项教学工作的纽带,代表着是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的形象,也是西安电大服务的窗口。参加干部教育网络培训的干部来自西安市各行各业,要想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培训任务,在社会上产生好的声誉,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班主任是网络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引导者

作为基于网络与现实的班级管理“西安模式”下学员学习的主要引导者,班主任又被称之为“导学员”。这就需要班主任严格按照培训教学计划,聚精会神地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因此,组织好学员的学习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为了保证培训质量,班主任要时了解和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员培训过程中的疑问,了解学员对培训效果的反映,并及时反馈给干教基地办,保证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班主任是网络教育学员活动的重要组织者

为了保证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干部教育基地办公室按照西安市委要求,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汇编,对班主任(班级论坛版主)及参训学员都提出严格的工作要求和纪律约束。这些纸上条文要落实到学员行动上,就需要班主任做大量的工作,以规章制度作为管理学员的依据。对学员从严要求,热情服务,组织好学员学习及班级活动,协助干教基地办做好管理工作。这是搞好学员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否则,将会影响到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

二、存在问题

(一)班主任班级管理服务意识仍有不足

对学员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以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干部教育基地办为例,在每期网络培训班开班前,基地办都要举行班级见面会,其主要目的在于班主任与学员建立联系,进行入学教育。而基于网络培训的特殊性,班主任与学员沟通交流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班主任对网络平台操作技能的答疑解惑上,对干部教育政策解读、培训重要性、学员思想教育方面关注甚少甚至没有涉及。导致部分学员即使参加完见面会,也并没有对培训引起高度重视,没有深刻领会培训的意图,而仍将其看成是“虚指标”、“软任务”。

班级管理服务意识仍有待于强化。积极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与氛围,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而部分班主任受自身素质能力所限和责任心影响,并没有体现出良好的服务意识。以网络班级论坛为例,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班级论坛与班主任及同班学友进行交流互动,班主任对学员所发帖子应及时回复,并尽可能借助论坛开展网上班级讨论。而部分班级的论坛并没有呈现出活跃之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服务在此方面还存在空缺,许多学员甚至到培训结束还不知道有班级论坛的存在,发帖的学员也因班主任不能及时回复而失去了继续参与的热情。

(二)班主任导学支持服务策略相对单一

导学支持服务方式相对单一。受时空局限,在教育网络培训中,学员主要是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排除学习障碍、咨询学习活动安排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话、QQ、论坛等方式与学习平台管理员及班主任进行联络沟通。虽然电话联络方式最为直接和便捷,但受语音传播方式的限制,讲解不直观、不系统,导学效度不够高,很多学员在电话求助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厌学弃学思想。

导学支持服务内容相对单一。班主任在网络培训中的导学支持服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学习信息的通知、班级总体学习进度的督促、学习过程中的答疑解惑。这些支持服务虽是网络班级管理中的例行工作,但并不应局限于此,许多班主任在培训过程中没有更好地引导学员充分利用干部教育在线平台的各类资源,如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从导学策略的运用来看,一些班主任尚缺乏对学员特征的主动性分析,导学策略不能顾及不同年龄、性别、层次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往往一概而论,欠缺激发不同学习者学习动机和兴趣的能力。

(三)班主任班级管理手段略显单薄

网络班级虽不同于现实班级,存在班主任与学员面对面交流的时空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班级整体学习氛围与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建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若能够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上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则可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从目前几期培训的班级管理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手段略显单薄,在整个培训期间仅仅靠自身一人之力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的班主任不在少数,而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让学员同时参与班级管理的人数却很少。

就班级管理的特色而言,根据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干教基地办对2014春秋两季干部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在22个网络班级中,也没有班主任依照本班情况开展除干教基地办统一组织的集体活动以外的各班级线下现实活动,导致网络自主学习与现实班级结合不紧密。学员师生间互不认识互不熟悉的情况较为普遍,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级效用的发挥和培训质量。

三、策略探析

(一)服务为先,提高服务意识个人素质

服务为先就是班主任要始终铭记:学员不仅是管理的对象,更是服务的对象。干部培训不是应付上级检查或者完成上级任务,而是为了提高干部在工作中的综合素质并发掘潜能。在网络培训中,班主任更多地担当着导学者、辅导员、服务者、联络者、培训顾问等不同角色,因此,需努力用热情来激励、激发、鼓励学员,解决学员对干部教育培训在思想上的错误认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加强与学员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听取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落实和反馈。不管是开班前的班级见面会、培训过程中的协调、培训结束后的总结,都应本着“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的原则和“举轻若重”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小环节,引导学员树立起正确的干部教育培训观,使其端正培训态度,明确培训目的。同时,也要将对学员的思想教育纳入班级的日常管理过程中。

此外,网络教育机构也应提高班主任的准入门槛,在班主任的选聘上设置一定的要求,将工作作风、岗位、个人能力、工作实绩、学历、职称等素质标准纳入班主任的选拔和任用中,将不符合班主任任职要求的人员排除在外,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需求调研,建立多维支持服务体系

网络培训中学员学习困难的解决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班主任的支持服务是否到位。面对学员所遇到的不同类型的学习困难,也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支持服务策略。具体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培训前期进行参训人学习需求调研。以发放问卷和与参训单位学员代表座谈的方式调查学员在学习目的、学习经验、学习形式及学习内容等方面的需求,在了解学习者学习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班级划分。

培训中期构建多维支持服务体系。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网络培训不能覆盖机关单位问题,可建议网络培训组织方建立内网二级平台的方式使其在本单位内部进行学习;针对学员上网不便或受限等基础设施导致的学习困难,可采用单独组织小班进行集中面授培训的方式解决。而对一部分学员,在学习不同阶段都可能产生操作技能上的困难,则可在班级见面会班主任系统讲解的基础上为每位学员印制《网络培训实用操作指南》这类说明书似的小册子,并利用现代化手段录制课程学习操作的指导视频,课程操作答疑帖,解决其学习中操作技术上的问题,引导不习惯不适应网络学习方式的学习者逐步调整和改变其学习方式,逐渐习惯和适应;针对始终难以适应网络学习方式,或年龄偏大和零基础的学员,需要班主任在网络教育入学指导时,通过适当的评测指导,甄别记录并建议这部分学习者转为其他方式进行学习。

培训后期总结反馈强化支持服务体系。高效的支持服务体系,离不开班主任和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因此也需要班主任进行学员日常学习情况记录,在分析学习者特征、学习数据的基础上做好培训后期的强化总结,探索属于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

(三)创新管理,打造“共管”型班级

新时期的干部队伍呈现出年轻化、学历高、来源广、知识面宽、工作热情高、思维活跃等显著特点,加之参加干部教育的学员均为成人学习者,因而家长式的班级管理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网络时代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让学员参与班级管理,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创新班级管理的一大手段。班主任可以通过选定班委、建立班委制度加强与学员的沟通联系,打造“共管”型班级。首先应选择理论基础好、管理能力强、愿意热心为集体服务的学员担任班委;其次放权于班委,给予班委成员充分服务学友、联系学友,发挥自身特长的空间;再次建立严格的班级制度,在以班委会成员为中心的干部引导下,以制度的形式推进班级定期开展线下班组活动;最后在培训结束之际,依靠“共管”力量召开班主任学员总结会,回顾班级与个人的学习活动情况,重温学习过程,让学员回顾学习生活,实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阶段学习为持续学习,最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观念提升。

随着网络教育培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这一特殊的方式参与到在岗在职的培训当中。班主任作为网络班级管理最直接的人员,是联系学员与教育基的纽带。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督学作用,借助班级管理发现培训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引导学习者端正培训认识、明确参训目的,协助建立多维、立体式支持服务体系,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推进“基于网络与现实的班级管理”模式,仍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钱冬明,管珏琪,贺正刚等.干部在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118(4):68.

[2樊建红.对党校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2):15.

[3董明发.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提升策略探析[J].行政与法,2011:81.

[4张宁.电大参与地方干部教育培训的优势和发展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96(6):19.

[5王锦.基于网络环境的干部教育学习者特征研究-以西安干部教育培训广播电视大学基地学习者为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12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