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十篇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十篇

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7:14

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2

【关键词】心理疏导;认知失真;情绪失调;意志失控;因势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

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的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是以1982年疏导方针的提出为标志的。同志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我们要坚持疏导的方针。我们要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又疏又导。心理疏导方针在政治教育中也能发挥作用。

一、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一)提高人的社会化水平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有人,就有社会关系。为了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能够正常生存和发展,思想、道德,还有阶级社会的政治、法律等社会规范确立。社会规范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遵守,对违反者威慑和制裁。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就是政治教育,要求社会成员接受、内化并按照社会规范生产和生活。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社会成员接受社会规范的较好时期是少年期和青年前中期,即社会成员逐渐离开家庭,接受学校教育到社会成熟的时期,所以,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教育途径主要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阶段是社会成员进入社会独立生活的准备阶段,为了在社会生活中少碰壁,少走弯路,少遇挫折,大学生应该提高社会化的程度,接受社会规范,适应社会。

(二)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社会成员从自然人发展到社会人,需要具备四类素质:基础素质、基本素质、专门素质和具体素质。[1]遗传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人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纪素质、身体素质是基本素质。社会成员从事某项活动所具备的条件,包括劳动素质、学习素质、交往素质等属于专门素质。具体素质是基础素质、基本素质和专门素质的具体化。在这四类素质中,心理素质是基础,占中心位置,是核心素质。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有的同学有情感障碍、意志障碍等心理缺陷,很难正确地领会、掌握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但他们也要生活,也要发展,更需要心理疏导的帮助和调节。

二、心理疏导的内涵

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包括政治观点、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情感及其行为)进行心理引导,使其形成预期的观念倾向。疏导的侧重点在于“导”,使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和转变,理解并接受科学发展观,理解和接受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心理疏导的过程表现在心理活动上,即根

据社会要求去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及其行为方式。心理疏导的“导”,有两层含义,一是因其势,不逆其心;二是导其向,不纵其谬。[2]言下之意包含必

要的法律威慑和制裁。离开法律威慑,心理引导将失去必要的支持,会变得软弱无力。

三、心理疏导的内容

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观点、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情感及其政治行为。它们在大学生中的接受、内化、遵守过程中都有不尽如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认知失真,情绪失衡,意志失调。

(一)认知失真

政治观点的认知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还属于阶级社会,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主要的是政治关系、阶级关系。根据人的心理反映的是客观的现实,所以,政治心理是政治关系的产物。

1.实践的范围和程度限制因素。作用于人脑产生观念的因素包括:一是物质因素,物质生产资料和物质生活资料;二是政治因素,包括国体、政体、政党组织和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纲领、战略等;三是精神因素,包括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想信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这些因素反复作用于人脑,进而影响人的观念,可以形成某种观念;可以动摇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某种观念;检验和校正原有的某种观念。影响的方式可以是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自觉的和自发的,影响的途径是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范围决定了人所能接触客观的范围,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决定着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检验人的观念指导作用的积极与消极,检验观念正确与否。由于学生还在学校学习前人的理论、经验,还没有真正融入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中,即使有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水平有限。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道路、制度的注意、了解、比较、思考不够,不能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对实践的积极指导作用,不能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和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贡献,不能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影响学生对政治观点的认知。

2.人的生活经验因素。人所积累的个人经验制约着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知觉的选择性决定了反映哪些事物,不反映哪些事物;反映的先后顺序、反映的程度、反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同,影响到人对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的认知。过去接触过的观点是否科学,是否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过去认知的观点对自己的实践活动是否起作用,积极的作用还是消极的作用,过去参与过的政治活动对维护自己的权利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影响的性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否与自己已有的认知相冲突,是否与自己所属的集体(包括非正式群体)的观点相一致,这些个人的经验对于学生注意、了解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会导致认知失真。

3.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氛围因素。由于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在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政治关系复杂、政治规范严格,政治心理突出;在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乡村,政治心理较为淡薄。人的政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与所处的政治环境的状况和变化密切相关,政治舆论作为政治环境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当政治舆论成为各种舆论的重心时,人们关注政治;政治舆论在各种舆论中的地位不明显,人们对政治关心的程度就下降,导致认知失真。

4.人的个性心理因素。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政治观点是否维护自己的利益,能否满足个人的需要、这些因素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制约心理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使心理活动有意识的、自觉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应。部分社会成员不愿意做社会工作和管理工作,通过领导、管理和服务实现人生价值,对政治不感兴趣,不参与政治活动,对政治方面的事务处理不分配注意力。个性心理特征方面,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如领导、管理他人的能力不同,气质特征、性格特征不适宜参与政治活动,不发表政治观点、不表明政治态度、不选择政治立场、不表达政治情感。这些因素影响人对政治的认知。

(二)情绪失衡

人对事物认知的同时会对所反映的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态度不同,相应产生的体验和内心感受也不同。人产生的的体验和内心感受就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是人对自己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主观体验的过程。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观点、政治制度、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表现为政治责任感、事业感、使命感、正义感、荣辱感、爱憎感、亲疏感等。

1.心理状态因素。心理状态,简称心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定时间内表现出来的形态。如紧张、镇定、急躁、焦虑、动机冲突等,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联系的过渡阶段。既有暂时性,也有一定的稳定性。当教育者在组织教育活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理、制度,分析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比较国体、政体、政党组织和政党制度、民族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的时候,受教育者的心态不佳,会拒绝接受教育或者对教育者的刺激产生负性的情感体验。

2.个性心理因素。个性心理中的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综合。[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本来并无根本的利益冲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对某些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立场不同,难以形成共识。受教育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持消极、厌恶、反感的态度,而教育者要求学生接受、认同、赞成、支撑该理论体系、政治体系时,受教育者会产生互相冲突的情绪,导致情绪失衡。

3.从心理相容分析。受教育者多考虑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教育者多考虑社会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这时,看法难以统一。有的教育者在调节利益关系时,办事不公正,或自私自利,言行不一,会造成受教育者对其所传之道持反感态度,造成情绪失衡,难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难以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政治信仰、积极的政治态度、正确的政治方向;难以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

(三)意志失调

政治意志是社会成员在贯彻落实思想体系、坚持政治观点的过程中,自觉地确立目标、克服阻力的坚持精神,表现为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定、果断、勇敢、顽强、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从心理倾向性分析意志失调的原因,动机弱化导致意志失调。当社会成员的活动背离他所要达到的目标时,动机就会减弱或停止。如大学生有选举权和形势选举权利的机会,学生希望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而被选举出的人大代表与学生本人不认识,或者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代表不了学生的利益。这时,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动机弱化。学生在认知上调整每个成人公民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过被选举人表达自己的利益和心声,每个人能够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一政治观点。在实际的权利行使过程中,需要受阻,参与政治活动的动机弱化,可能不参与政治活动或者不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动机弱化是意志失调的愿因。

心理疏导能够按照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开展教育,有利于科学实施政治教育,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过程,情绪体验过程和意志调控过程,提高学生认同、内化、践行社会规范的效果。

参考文献:

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3

a、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革命性和科学性想统一的世界观

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全部科学的汇集

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在哲学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a、费尔巴哈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4、否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是:()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6、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

a、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B、主张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C、认为人的精神是崇高的

D、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7、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

a、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

B、认为世界是某种独立精神的产物

C、人的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D、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9、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分离

B、世界观与方法论相分离

C、主体与客体相分离

D、自然观与历史观相分离

10、哲学的党性,即哲学的党派性是指()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B、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11、古代西方唯物主义发展的成果是:()

a、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B、赫拉克立特认为或是万物本原

C、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D、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万物基础

1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指导性

B、实践性

C、先进性

D、与时俱进

1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

a、革命性

B、阶级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14、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强调人的主体性

C、高扬人的理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D、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

15、*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个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特性是:()

a、普遍性

B、特殊性

C、科学性

D、客观实在性

17、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

B、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C、物活论的观点

D、唯意志论的观点

18、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

D、物质是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19、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

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

C、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反作用

D、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20、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a、实践

B、运动

C、静止

D、空间和时间

21、近代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23、时间空间是()

a、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B、人们经验规定的东西

C、人类感性的直观形式

D、独立于物质的客观存在

24、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

a、时间空间的特点是具体的、可变动的

B、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变的

C、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是依赖人的存在

D、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限的

25、否认时间空间的无限性,主张时空的有限论,就是:()

a、从实际出发认识时间和空间

B、会引出一个超时空的神灵世界,给宗教留下地盘

C、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

D、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26、认识事物的逻辑起点是:()

a、运动

B、时间

C、空间

D、静止

27、实践的科学含义是()

a、人类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B、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适应环境的活动

C、人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

D、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客观实在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2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B、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30、"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a、先验论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经验论的观点

31、意识的本质是()

a、大脑的机能和属性

B、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C、大脑的分泌物

D、思维的各种现象

32、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C、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3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3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35、一寺院门口挂着旗幡,山风吹过,旗幡飘动。一和尚说是幡动,另一和尚说是风动,惠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惠能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主观唯心论

D、客观唯心论

36、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生产实践

B、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审美和文艺体育实践

37、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主义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时间唯物主义

3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句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39、"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0、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

a、物质

B、意识

C、存在

D、实践

4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4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对客观能动的反映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43、意志、情感、灵感、直觉在认识中属于:()

a、理性因素

B、非理性因素

C、主体素质

D、客体素质

44、下列观点中有唯物主义合理因素的是:()

a、知先行后

B、知行合一

C、知行相资以为用

D、销行以归知

4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纯精神的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日常的活动

D、利己主义的活动

46、把客体仅仅当作人的直观的对象,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47、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4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

49、对不可知论及其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a、社会实践

B、科学理论

C、唯物主义

D、客观事物

5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起数量已达到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表明:()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成"为我之物"

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4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都是以实践为核心范畴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理论,但在对实践范畴的不同理解中却蕴含着值得深入研究的学理上的区别。马克思把人的存在方式理解为实践,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以往所有的哲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提出了实践的概念,实践范畴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天才世界观的诞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公开以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的建构原则和全部哲学变革的出发点。他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纳入到实践的解释框架中去理解,指出过去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而唯心主义的缺点则是:“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_2这段话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是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置于实践这一全新的解释原则之下,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看待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去理解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并且从这一角度阐明了自己的哲学与以往哲学的不同。

马克思不仅从实践观点出发去看待整个哲学史,而且还进一步把所有的理论问题都归结为实践的问题。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紧接着,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即便是观念的东西,包括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也要从物质实践来予以说明。这样,实践范畴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不仅社会物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且社会精神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样,实践不仅成为马克思理解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成为马克思理解所有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相比,实践观点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一切问题的思维逻辑。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理解人的社会生活,并以人的实践活动的观点去批判“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这是“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这三种解释模式的共同之处,但是,“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就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诸如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历史性、能动性、目的性等出发去解释各种哲学问题。这就是说,在“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这里,实践是一个被描述的对象,是一个实体性的哲学范畴,尚未构成一种哲学意义的解释原则或思维方式。因此,“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既试图把实践作为核心范畴而贯穿于各种哲学问题之中,又无法把实践作为解释原则而重新解释全部哲学问题。与“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不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马克思所说的“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也是把实践观点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理解人、理解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理解和看待一切哲学问题。正因为是把实践的哲学意义理解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以,这里的实践既不是一种“实体”范畴,也不是客体意义上的“关系”范畴,而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解释原则。这种解释原则,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即“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出发,去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哲学解释原则的创新,这才是实践观点的真实意蕴。

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

“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所以,观点仅仅属于哲学理论的个别表现,思维方式才代表哲学家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实质,关键就在于理解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任何一种哲学,都主要是因它的思维方式而与其他哲学相区别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否贯彻实践观点这种思维方式,是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则界限的基本依据。就哲学传统而言,马克思继承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但是他的“新唯物主义”与传统的唯物主义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而不在于他具有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因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也是以实践观点为理论基础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对人的本质进行了重新理解,把实践看作人的存在方式,从而实现了从抽象的、虚幻的人到具体的、现实的人的转换。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的“现实的个人”与西方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而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实践成为人的存在方式,人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而成为“现实的个人”,从而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达到了主客同一。

近代西方哲学自笛卡尔以来,便形成了主体性哲学的传统。康德在批判地总结传统主体概念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哲学的主体性原则,把主体概念改造、规定为先验主体或主体性。所以,在康德哲学那里,主体就是逻辑主体,是绝对的、先验的自我或意识,而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者。但是,在康德哲学中,主体概念基本上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而没有进入存在论的领域。与康德关于主体的概念不同,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明确地提出了“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的思想,并且进一步指出:“活的实体,只当它是建立自身的运动时,或者说,只当它是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的中介时,它才真正是个现实的存在,或换个说法也一样,它这个存在才真正是主体。”在黑格尔的哲学中,主体已经不再是笛卡尔的“我思”,也不是康德的“先验主体”,而是绝对的,“绝对即主体的概念”。主体已经不仅仅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自我或意识,而且也是一种存在样式,即一个在对抗过程中实现统一的自我发展过程,可见,黑格尔的主体概念已经真正地进入了存在论的领域。黑格尔坚决反对康德将现象与本体、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论,在绝对精神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黑格尔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但是他却将这个历史过程视为精神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黑格尔的主体是一个最终超越历史过程的主体,一个“纯粹的概念神话”,黑格尔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扩张的极致,是一种“理性的放荡”。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也曾多次使用主体概念,但是后来他更多使用的是“现实的个人”或者“劳动者”,尤其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彻底地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这样,马克思就从根本上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革新。这是因为“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所以,马克思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现实的个人”是对传统主体概念的瓦解与颠覆,是主客同一体,这与海德格尔把人称之为“此在”所具有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与传统单纯的、纯粹的主体概念区别开来,无论是“现实的个人”还是“此在”,都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是一种主客同一体,表达了人就在世界之中,人与世界共在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真实内涵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就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现实的个人”就是一个主客同一体。虽然黑格尔强烈反对康德现象与物自体、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对立,也在努力地解决两者的二元分裂,并且在绝对精神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但是主客体的统一也是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主客二元对立,又怎么会有二者的统一?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从“现实的个人”或“实践活动”出发,而“现实的个人”表明了人与世界的不可分,两者是同一的,我们不能把人仅仅当作一个纯粹的主体去看待。可见,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已经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主客同一的思维模式。

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思维方式的变化是根本性的变化,每一种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出现,都具有某种解放思想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之所以能够引起整个哲学理论观点的革命性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思维方式发生了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一切哲学问题,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一切问题的逻辑原则。所以,与传统哲学相比,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实质。传统的哲学争论集中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这被恩格斯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由于传统哲学不了解能够把思维和存在统一起来的现实中介,所以,近代以来唯物论与唯心论在此问题上争论不休,陷入了一种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而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正好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中介问题,由此也就超越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两极对立,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理论视域,并实现了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提出的实践概念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不仅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统一的中介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观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过去,人们看待哲学问题只是从或者物质或者精神的单一基础出发,实践作为人的目的性活动,它的含义则是双重性的。而从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关系出发,原来哲学中的许多理论观念便都需要改变。所以,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实质就是思维方式的转换,更确切地说,就是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确立。

由于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前提,所以,传统唯物论和唯心论执着于“本原”问题上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也就造成了思维方式上的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黑格尔认为,消解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克服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必须诉诸于把它们统一起来的中介环节——概念的世界。虽然黑格尔所找到的中介只是一个抽象的、逻辑的中介环节,并不是一个现实的基础,但是黑格尔“本体中介化”的道路却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整个西方哲学的革命都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马克思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包括马克思在内的整个西方哲学都试图找到某种扬弃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抽象对立的中介环节,并以这个中介环节作为统一性原理实现一种哲学范式的转换。现代西方哲学找到的中介是“语言”,马克思找到的是“实践”,马克思不仅以实践范畴去扬弃旧哲学中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抽象对立,而且也把实践活动本身视为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根据,用实践的观点去解决全部哲学问题,这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从对立的两极出发,并以抽象的两极对立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旧唯物论和唯心论,被“本体中介化”的现代西方哲学所取代。“本体中介化”的现代哲学,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排斥绝对确定性的追求。传统哲学从对立的两极去思考自然界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抽象地对立起来,从人的两极存在去寻求人类本质。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从中介出发去思考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则是以人的历史活动或生存活动为中介把人的感性存在和精神活动具体地统一起来,从人的社会存在去寻求人类的本质。

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整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35-02

2012年,党的十报告号召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全民的基本价值追求。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知、情、意、信、行构成的完整系统。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为,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意发挥整体功能。

一、增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

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应当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不能进行正确认识的学生是不可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定要在增强学生认知、认同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为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常从认识开始,要结合高职院校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主要在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在一定的知识和个人经验基础上形成,如果不能给学生具有说服力、吸引力的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就不可避免地在种种不正确的思想和经验的影响下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认真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有关的科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看问题,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础。增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应当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载体、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使学生重点理解和掌握爱国、诚信、敬业、友善、法治、公正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现实意义,懂得这些具体价值规范的精神实质,真正体会如何在自己具体的行为中渗透各个具体价值规范的具体要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使学生重点理解和掌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现实意义,懂得这些具体价值规范的精神实质,真正体会如何在自己具体的行为中渗透各个具体价值规范的具体要求。同时,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教学对提高认识的重要作用,要在相关课程教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课程标准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培养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一般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是运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意识和行为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对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起对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价值观的情感共鸣、情感体验。价值观情感与价值观行为和核心价值观信念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例如有的学生懂得诚信的道理,却经常自欺欺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对诚信毫无情感。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以发展深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如在专业教学中,重点讲清楚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敬业情感等,在讲授有关的基本理论时,培养学生的诚信情感、敬业情感等。如铁道类相关专业学生学习《铁道概论》课程时,通过讲授我国铁路的建设与发展等相关内容,使学生知道自1881年我国自己创办第一条铁路,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铁营运里程超过1.9万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5.35亿人,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3.58亿吨(以上2015年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铁路局的“2015年铁道统计公报”),从而引起学生的自豪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爱国情感,促进学生努力学习。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通过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占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应当充分发挥实践教学陶冶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的作用,引导学生淡化职业本身高低贵贱意识,关注未来职业的社会贡献,认识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增强职业平等的情感,特别是在实际操作训练中,重点关注各项技术的规范性,努力增强学生的敬业情感、诚信情感、平等情感、法治情感等。

三、增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志,是指学生为了达到某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即为实现个人确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而严格约束自己、压抑不随意冲动和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志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顽强的坚持下去。事实证明,意志薄弱者尽管有某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情感,但是一旦遇到困难便不能坚持。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有顽强的毅力,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逐渐领悟工作过程中的困难、挫折,体会工作过程的辛苦,会更加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如铁道类相关专业学生学习《铁道概论》课程时,通过讲授我国铁路的建设与发展等相关内容,懂得我国铁路建设的艰辛历程,特别是成昆铁路建设、青藏铁路建设等,困难重重,堪称世界铁路史上宏大的工程,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促使学生思想坚定,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具体规范的具体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克服障碍和困难,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持之以恒,刻苦磨炼。

四、确立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是学生发自内心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是学生对于自己行为的精神支柱。当学生确立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相适应的信念之后,学生就能够去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义务,并且能够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按照自己的价值信仰,努力完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如在铁路相关课程教学讲授我国实现铁路现代化目标时,使学生切实把握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铁路发展的信心,逐渐强化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思想观念。面对我国当前整个社会的人们思想意识多样性的新特点,面对世界范围价值观交互影响的新形势,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高职院校迫切需要确立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引导学生认清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把握人生成长中的正确方向,紧跟时代,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五、养成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是指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基础上,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和信念影响下采取的活动方式。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是衡量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体现在行为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转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进而在增强价值观信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因此,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这一方面,要求学生知行统一,特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与学生日常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结合未来的专业素质的需求,找准二者的契合点,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具体规范的精髓,通过此手段能够较好地满足高职学生的现实需求,适应了学生到高职院校求学的心理需求,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适应现实社会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根据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在一定的环境中,运用一定的手段,持续推进,增强情感,坚定信念,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以从认知或情感的培养入手,也可以从意志或行为的锻炼开始。但要注意整体性,注意抓一端以促进其余,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弥补薄弱环节,使它们相互协调、配合,引导高职学生能动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发挥整体功能。

参考文献:

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6

最近一段时间是立德树人政策窗口期,教育部密集出台了有关政策文件。日前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3个部分13条大约3600字。判断一个政策文本好不好,主要是看它新不新、深不深、科学不科学、管用不管用。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认识《意见》的新颖性。《意见》新不新,关键看它如何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重点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重申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进一步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意见》在这个背景下出台,如何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意见》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意见》第一部分从德育内容角度提出了“五个加强”,应该说,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告诉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公民素养关乎一个国家的气质和一个社会的风尚,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的新内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心理发展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网络世界价值多元,是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的新阵地,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在多元中把握主导价值观。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理解《意见》的深刻性。从《意见》内容来看,改革思想贯彻始终,改革举措重点突出。说改革思想贯穿始终,主要体现在提出了“三性”并将“三性”分别对应文件的三个部分。《意见》立意是“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除了实效性是一贯提法外,时代性和规律性都是新概括、新思想。提出时代性,背后的假设是这个时生了变化,德育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提出规律性,意味着德育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自身工作规律,避免“不讲理”、“有理不好好讲”等问题。说改革举措重点突出,主要体现在第二部分的“四个改进”上,即改进课程育人、改进实践育人、改进文化育人和改进管理育人。从课程、实践和文化“三育人”到现在的“四育人”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且在“四个改进”中,各自又有核心的改革。在改进课程育人中,核心的改革是“推动学科统筹,特别是加强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课程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提升综合育人效果”。在改进实践育人中,核心的改革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改进文化育人中,核心的改革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在改进管理育人中,核心的改革是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除了“四大改进”外,《意见》还提出要改善时事教育、改进家访制度、改进方式方法等。这些内容一起使得“改”字成为《意见》的一个亮点。

在遵循立德树人规律中把握《意见》的科学性。《意见》科学不科学,关键看它是否符合德育规律。立德树人,落脚点是“人”,因此立德树人规律首先就是时时处处想到学生,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见》中“学生”一词共出现了38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核心用词,充分说明了文本“目中有人”。其次,“立德”要有活动设计。好的德育不是干巴巴地说教,而是尽可能在活动中育人;好的德育政策文本也不是干巴巴的教条,而是充满了各种活动设计。《意见》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大致设计了十余种活动。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三爱”活动;举办中小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深入推进节粮节水节电活动,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开展基本国情调查体验活动;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组织微视频创作展示;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学雷锋”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等活动;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定期开展德育教研活动等。有了这些活动设计,各地各校就有了实践抓手和载体,就有可能打造自己的品牌活动,形成德育特色。

在总结政策执行经验中判断《意见》的实用性。《意见》管用不管用,关键看其内容有没有“硬招”和支持条件。《意见》第三个部分明确提出了改进方式方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配合和完善督导评价等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全面可行。观察政策文本管用不管用,还要看两个维度,一是看通篇有多少“硬招”,二是看有没有配套支持政策。就前者来说,“见制度见标准”的政策和“见钱见物”的工程,被视为“硬招”。《意见》主要是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健全来提升自己硬约束力的,共涉及八个方面:探索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织学生在每个学段至少参加1次学工学农生产体验劳动;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推行德育导师制;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育部将定期表彰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探索品德优秀学生表彰激励机制等。由于制度或机制是管长远的,这八项制度和机制就从内容上保障《意见》有望成为一个管用的政策文件。就后者来说,《意见》是一个综合性文件,涉及的有关内容,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师德建设等,都有专项文件。有刚刚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也有《意见》提及之前出台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和《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这些文件支撑着《意见》,共同构成了立德树人政策体系。学习把握《意见》,应同步学习把握其他六个文件。

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7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末,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从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尽管在这段文字中有的用词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则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恩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在上述表述中,马、恩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应该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为了清算马、恩以前的哲学信仰,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曾说,《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解释,“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2〕正是为了克服这一不足,马克思以后一直潜心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并为此而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15年的研究,终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表述。(这一表述也就是理论界称为的“经典性表述”)比较《形态》和《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两次表述,其差异还是存在的:前者的出发点是批判旧哲学,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后者则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总结;前者侧重于对历史的现实基础的阐述,后者则侧重于对物质生产关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显:都揭示出唯物史观的实质性内容,强调了人类全部历史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要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来认识历史及历史发展的结论;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源及物质因素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内容。从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言,我们以为,《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规定其基本内容,搭框架,而《序言》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作深刻剖析,为其提供充实的论据。因而,二者都可谓“经典”。二者的结合,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最准确,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还需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尽管没能把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都概述出来,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也未作详尽的解释,但它仍不失为“经典”。列宁曾指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3〕从前面本文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恩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4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8

〔3〕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6

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8

【备考建议】

本单元主要阐明了哲学的内涵、哲学的派别与哲学的作用。对于哲学的内涵我们可以把握三对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对于哲学的派别,可以掌握一个核心、两种派别、两对关系,即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认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对于哲学的作用,要掌握一个概念、三对关系,即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其中国化的关系。

【考点指津】

1.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2)世界观与方法论。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考点拓展:

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因而哲学不仅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且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所以,不能认为任何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②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反过来,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考点拓展:

(1)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做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以不断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3.正确把握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一定形态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经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③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4.哲学基本派别的区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全面认识哲学的基本派别

考点拓展:

由于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因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从哲学的派别上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高考回眸】

1.(2011・广东文综卷・33)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哲学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故a错误。世界观人人都有,任何科研活动都有意识、世界观的指导,故B、C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D正确。

2.(2011・广东文综卷・32)“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解析:本题题干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强调静止,属于形而上学观点,不符合题意。B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D虽然强调运动,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C是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符合题意。

3.[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39(6)]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解析:第一步,审题。题中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历史和现实意义”。

第二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第三步,作答。由于材料中没有涉及现实意义,因此需要考生进行发散思维,将材料与现实相结合,回答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基本国情,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②今天,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创新设计】

1.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把几何学与代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

D.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进步,要认真学好具体科学

2.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心理的知觉、感觉,此外是否有真实的存在,那是不可能知道的。休谟的观点

①否认了客观实体在物质上的存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②否认了客观实体在精神上的存在,是一种不可知论观点③认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④认为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泰勒斯是古希腊有记载的第一个哲学家和科学家。他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在泰勒斯看来,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却是永存的,万物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所以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的水本原说

①是一种缺乏辩证法思想的形而上学观点②只是一种直观的想象和观测,缺乏科学依据③解释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是唯物辩证法思想④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物质性的东西,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4.天地万物是怎样起源的,又是怎样发展的,这个问题是宇宙观的核心。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他还继承了《易经》中的“阴”“阳”两个基本哲学范畴,说:“与阴阳同其流,与元气合其朴。”董仲舒提出了“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张衡与董仲舒在宇宙观上的分歧体现了

的分歧。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②朴素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5.2011年10月27日,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指出,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它的规律;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积极推进,又要科学决策,不能“拍脑袋”。从哲学上看,“拍脑袋”决策

①错在把主观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②是缺乏辩证法思想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表现③是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的表现④是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的表现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6.当前,我国不断蔓延的诚信危机,严重损害着实现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价值基础。针对这种情况,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这说明

①存在决定思维②物质决定意识③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④物质和意识同为世界的本原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7.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a.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D.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写照

8.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第一次划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C提示:笛卡尔在辩证法思想指导下,创立了解析几何,由此可见,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指导,C正确。a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错误,哲学是一门科学,但并非“科学之科学”。D与题意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2.a提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心理的知觉、感觉”,即不承认客观存在的物质,这体现了①。“是否有真实的存在,那是不可能知道的”体现了②。休谟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也是不可知论的观点,因此③④错误。

3.B提示:泰勒斯的水本原说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体现②。①错误,泰勒斯的水本原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③错误,泰勒斯的水本原说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相结合,并不是真正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4.C提示:张衡的观点认为天地万物最早的起源,是“无形之类”的“元”,也就是太始,这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阴阳同其流,与元气合其朴”属于辩证法观点。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天不变,道亦不变”则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5.C提示:“拍脑袋”决策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做法,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把主观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②③错误,“拍脑袋”决策是唯心主义的表现而不是唯物主义的表现。

6.B提示:“我国不断蔓延的诚信危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针对这种情况,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这正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

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9

【关键词】新课程;生活与哲学;概念学习策略

一、新课程《生活与哲学》教材所遵循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生活与哲学》教材所遵循的基本理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和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力求贯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三原则,强调教学内容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教材的设计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统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实践的主题之中。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哲学模块的基本内容。值得强调的是,新课程生活化的教材编写方式并不意味着对知识目标的弱化,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等知识教学的弱化。

二、《哲学常识》、《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体系与概念对比分析

高中哲学常识课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看,教材理论知识的根本内容与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世界观为基础,因此教材以世界观为主线。教材内容的安排既把三观有所区分,又使之紧密相联。从整体来看,前言以“人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起点展开论述,一至五课主要是通常说的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基本观点,主要讲述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状态、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人与外部世界的总体关系。六、七两课的中心议题是讲价值观和人生观问题,第六课以世界观为基础,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为理论基础,主要讲价值观问题。第七课以世界观尤其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为理论指导,重点讲人生观问题。第八课力图以实践为基点,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融为一体,强调以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世界观境界和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的人生观境界作为哲学常识课学习的落脚点。

笔者将哲学常识教材的概念整理为如下50个基本概念: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物质、意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联系、因果联系、原因、结果、整体、部分、运动、静止、发展、规律、实事求是;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内因、外因、量变、质变、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主观能动性、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分析、综合、想象、创造性思维;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价值、价值观、集体主义、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理想、共同理想、最高理想、艰苦奋斗;实践。

新课程《生活与哲学》教材从知识体系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实践的主题之中。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哲学模块的基本内容。第一单元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一般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特点。基本内容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和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第二单元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基本内容是:物质(第四课)、意识(第五课)、实践(第六课)和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综合探究)。第三单元以唯物辩证法主要内容为主体,基本内容是:联系、发展的观点(第七课、第八课)、矛盾(第九课)、创新(第十课)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第四单元是全书的终点、目的和归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历史问题,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基本内容是:历史观(第十一课)、价值观(第十二课)、人生观(综合探究)。

调整后《生活与哲学》教材的基本概念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实践、真理;联系、整体、部分、发展、量变、质变、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的否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实事求是、人民群众)等。

三、《哲学常识》与《生活与哲学》教材哲学概念有如下变化:

1、概念数量的增减调整。《生活与哲学》较哲学常识教材,概念数量大量削减,并新增部分概念。

2、概念呈现方式的变化。《生活与哲学》教材以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的方式,呈现哲学概念,在正文、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不同教材栏目中都有对概念的描述,并通过这样的编写方式体现不同哲学概念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

3、概念表述的变化。《生活与哲学》所保留原哲学常识概念,除物质等少数概念外,大多在文字表述上进行了调整。

4、概念逻辑顺序的变化。在教材体系的变化的基础上,《生活与哲学》对部分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进行了调整。如意识、实践、真理等概念。

四、哲学概念学习策略

针对上述概念的特点,笔者认为高中哲学常识概念学习策略指导可以选择如下方法进行:

1、要素分析法:将概念分解为若干要素和层次,突出概念中心词,分别加以分析的方法。例如,在物质概念的教学中将物质概念分解为三个要素或层次:①客观实在②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③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归纳演绎法:哲学概念是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抽象出本质属性概括而成,与一般概念的不同在于哲学概念比具体领域的概念更广泛、更抽象。哲学常识中的运动概念不同于具体领域的运动概念。在运动概念的教学中,先利用学生已有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在学生阅读教材辅助文关于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等具体领域的运动表现的基础上,归纳出哲学中运动的概念: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再以哲学“运动”的概念去分析、阐释上述具体领域运动的概念,将归纳与演绎、抽象和具体结合在一起,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10

论文摘要: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它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理念。任何一个理念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

Keywords:life

philosophyoflife

Humanistic

Constructivism

abstract:Lifeeducationorientedmanagementconcepttotheirownpotentialstudentsbasedonthematrixoflife,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lifeto

education.it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nurturingstudentsintheirhearts,completeconstructionofthespiritofthecharacterandintegrity

ofthetraining,isaharmoniousfullness,containsthewisdomofthelifeeducationphilosophy.anyideasthatwillcertainlybetheunderlying

theoreticalbasis.Lifeeducationandmanagementtheoryisbasedontheconceptoflifephilosophy,humanisticpsychologyandthetheoryof

construction.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来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三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命与本性,给人类的教育活动以极大的启迪。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随着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将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