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设计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7:46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征篇1

关键词:城市;文化;空间;规划设计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城市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含了城市设计、产业经济、自然生态、历史、建筑、景观等等的内容。因为每个城市的自然生态和历史都有差异,所以每个城市应当是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的。每个城市的文化,其实当我们进入到一个城市的时候,就可以切身体会到的。从当地的主导产业、建筑的风格、或者是历史遗址,甚至说只是街道的整洁程度,还有地铁站、公交站的设计,还有城市居民之间相互交往的方式。每个城市的市民走路的步伐、办事的方式这些,都会反映城市的气质和文化。

1解读城市空间

1.1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由于文化背景、国别、历史以及法律制度等的不同,其理解及其含义也各不相同。公共空间,从字面上的意义来说,是区别于私有空间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具有空间实体的形态特征,并且能够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以及社交的场所,它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城市。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为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主要包括公共广场、公园、街道、绿地、自然景观等物理空间范畴。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其一:它是依附于城市建筑实体而存在的开放的空间体,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并具有空间的界面、围合、比例的空间体形态特征。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市民,它是市民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

1.2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纵观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城市公共空间具有自然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差异性的特征。自然性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每一个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均是基于这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往往也是依据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性。城市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人类依据各自的需求有意识地建造城市及其空间,并通过这种建造表达城市中人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创造性。人的能动性是城市公共空间具有不同特色的主导因素,将城市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融合起来加以创造的做法是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特色的基础和根基。每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及其景观的形成都是这个城市居民的创造性的体现。差异性。这是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差异性的主要原因。趋同性。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生活和交流的场所,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的流动和迁移,思想意识和经济活动的影响,特别是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使城市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趋同的特征。文化性。城市文化和文化力是城市软实力的组成要素。在公共空间建设中,利用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及建筑艺术、环境艺术来表现城市文化主题特色,对提升环境文化品味和社会教养水平会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2解读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的文化问题

城市文化和文化力是城市软实力的组成要素。在公共空间建设中,利用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及建筑艺术、环境艺术来表现城市文化主题特色,对提升环境文化品味和社会教养水平会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2.1地域化与国际化

地域化与国际化应该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体。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多以具有国际性城市特征作为塑造城市形象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建设发展目标。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城市陷入误区在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追风逐浪的现象屡见不鲜。世纪广场热、新天地热、微缩景园热、大草坪热、大树进城热等曾经盛行一时,在各地城镇都能找到巴黎凯旋门、北京天安门、圣彼得堡冬宫和华盛顿国会大厦等粗糙低劣的仿制品。这种不研究创造本土特色的城市建筑文化,却盲目克隆外国外地成果的行为是没有前途的,其所复制的东西因缺失文化价值,早晚会遭到被拆除的命运。有人说,当前中国人的仿制能力已从工业产品发展到城市和城区,是有一定根据的。在我国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发展进程中,在各行各业都在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的奋斗中,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也必须摆脱桎梏,走创新之路,用实际行动支持原创现代空间和建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地域化是在充分J知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对本土文化进行提升和凝练,具有特定地域的社会、经济、自然背景。而地方主义则表现为拒绝创新和融合,墨守成规,在城市公共空间已经不适宜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时,仍然坚守不变,最终趋于衰败。

2.2功能化与视觉化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规划设计点,而且是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就是伴随城市居民生活交流的需求而产生的。但目前,中国一些城市在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却过度重视美化,忽略了实用功能性。在某一些城市的广场,道路过分的追求感官冲击,要大、要美、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城市公告空间应该有的功能性,使得占用了大量土地的城市公共空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一个做成交通干道的商业街,即使建筑再仿古,失去了商业街应有的功能,它使人们看到和想到的只是交通干道。丰富和美化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应是在保证其功能的基础上完成的,是通过景观建设体现城市生活和人们的价值观念的一种方式。

2.3等级化与排他化

城市文化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物质性表现得最为明显,而精神性表现,特别是在城市生活中体会所形成的城市文化的表现则很难。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通过某种设计可以体现城市的融合性和接纳性,也可以传达城市的排他胜和封闭性。等级化与排他化是城市文化综合性特征的表象。等级化是指功能等级化,而排他化则是因为身份不同而导致的空间分异。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要积极倡导与实践人性化设计理念,创建人性场所:尺度宜人,设施完善,通达便利,供人自由平等享受;一般不需要“宏大叙事”,而是处处为普通人的普通事着想,夏可乘凉,冬可纳阳,坐有椅凳,行有甬道,赏有风景,娱有场地,一切皆为使用者的舒适和惬意。

结束语

城市空间空间的规划设计不仅仅要重视城市文化的地域独特性,还要发挥出城市中所带有的文化独特性。要融入不同的文化,把握城市的发展需求,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在地域特色中找出一条新的出路,设计出国际范。当然也不能因为过分追求美感而忽略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实用性,作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场所,要把功能补充完全,让城市文化与城市的空间完全融合起来,让市民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要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推进我国的整体建设。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征篇2

关键词:城市景观;水景;公共空间;城市功能

中图分类号:tG80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现代环境设计的兴起,水景通常作为重要的人工景观出现在场地设计的尺度上,这样的景观时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水景从单一装饰、美化环境的功能加入了休闲、娱乐等富有人性化的设计,跌水、水幕、音乐喷泉等新的形式开始大量出现,水景景观追求视觉、心理美学目标,不断显现他的社会特征。美学特征、生态特征、社会特征被作为研究公共空间水景设计的主要元素,同样也是检验公共水景的重要原则。

一、公共空间水景城市功能

(一)美化城市环境:水景往往是最先映入人眼帘的城市印象,它可以很好地融合周围景观装饰和城市建筑物,使生硬城市建筑与城市景观协调统一,给人以伤心悦目的感觉,水景在美化城市环境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而且越来越重要。

(二)调节局部生态环境:在这个被钢筋混凝土、汽车和各种施工机械充斥的现代城市,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空气正承受着各种污染物、噪音、烟尘的的侵害,水景由于其有调节局部环境的湿度,吸附空气中的烟尘和噪音的作用,因此水景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生存环境,调节局部生态环境,给居民提供一个清洁舒适、赏析悦目的娱乐场所。

(三)调节心理情绪:巨大的城市生活、生存压力,导致现代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严重削弱了人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和人思想的自由性,压抑着人的情感和性格的释放和表达,若长时间无法宣泄压抑的情绪,对个人和社会都很不利,而水景可以使人接近大自然环境,洗去身心疲惫而产生舒适愉悦的感受。此外水景还能刺激人的感官,使浮躁的内心得以平复的作用,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水景对于调节现代都市生活的急躁和忧郁的情绪有显著的效果。

(四)丰富精神文化:但凡城市中流传下来的优秀水景作品,大都是和当地的风俗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体现,具有厚重的时空特征和历史文化传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最终将会成为城市对外宣传和展示城市文化魅力的名片。

二、城市公共空间水景设计原则

(一)统一协调:作为城市空间的水景,它并不是孤立、单独存在的。在水景设计时要对周围环境因素进行详细调研,使水景和周围环境和城市建筑相互协调、相互映衬,不会让人产生生硬和牵强的感觉,水景的统一性表现在水景的应用形式、水景的观赏特性、水景的色彩表现等方面都应与其所在的环境空间相统一协调。

(二)目的明确:不同的水景表现形式,也相应的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在对水景外观、尺寸、色彩亮度进行设计时,应事先明确该处水景设计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作为其它城市景观的装饰还是作为主体来体现?是对所有人开放还是只面向特定人群(如图书馆、私家庭院等)而设计?是面向成人还是供儿童游戏?只有明确水景建造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使用功能和景观效果,为水景设计指明方向。

(三)位置恰当:并不是所有的公共空间都适宜建造水景,在设计水景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如水源、气候特点、生态条件、交通条件、周围建筑等,建造水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水源的补充,要考虑水源是否充沛、输送距离、方式及成本,多沙多尘地带,水景的清洁维护较困难。以及重要的交通地段,影响交通顺畅的地段都不适宜营建水景。

(四)安全可靠:公共空间的水景景观通常包括水体与相关构筑物两方面。对于构筑物来说,其物理的安全性必须保障,水池、水道的防渗漏。雕塑的安装、水池的深浅设计、维护设计的布置水下线路及电线绝缘性等都要杜绝任何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要注意对儿童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水景的安全措施。

(五)量力而行:水景的形式丰富多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集声、光、电与一体的大型程控喷泉或音乐喷泉,有些地方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情况或地方人文环境,一味求新、求大、设计了一些特大型水景。结果不堪重负的维护和运营费用,结果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景观效果。所以在营建城市水景的时候,财政能力与维护力度是必须考虑的要素。

三、城市公共空间水景应用类型

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与城市空间构筑的多元进程,水景的应用已脱离了原有的樊篱,从传统的应用形式演变成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造景元素,融入了更多的城市特征,它的发展与演变体现城市的时代特征及个性。我们按照水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和功能来分成以下四类:公共空间装饰水景、公共空间休闲水景、公共空间庭院水景、公共空间的自然水景。如下图1、图2

图1西安大唐芙蓉园水幕电影图2西安未央湖自然休闲水景

实例-大雁塔音乐喷泉广场:生态与人文水景的实践

西安大雁塔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占地近1000亩,北广场中央为音乐喷泉(图3、图4)主景水道,喷水池呈阶梯式上升,每个水池既可各自按照不同的音乐喷水,更可以合并形成巨大的叠水景观和矩阵喷泉。共有2万平方米的水面,巨大的矩阵喷泉由1700多个泵组成,每个喷头都可以自由控制,组合出各种图案和字体。一排跑泉可喷出15米高的水柱。先进的音响系统和灯光照明,使喷泉声、光、水、色有机交融,特别是喷火火泉从水里喷出,在6米左右的高空充分燃烧低温爆开,更增加了整个喷泉的夺人气魄。夏天水景区22厘米的水深和经过防滑处理的石板,可以让成人和孩子在水面上无拘无束嬉戏,已成为展现西安历史文化和人文色彩的重要标签,是西安最重要的历史名片。

图3西安大雁塔音乐喷泉水景夜景图4西安大雁塔音乐喷泉居民和游客

四、结语

城市的发展与环境景观的空气繁荣,水景的设计与应用更加广泛,现在的水景已不仅限于水景园、公园或私家庭院,而是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称为城市空间中亮丽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元素。现代城市水景的表现形式以及设计观念都大大超出了以往水景的范围,水景的营建也不再是简单地考虑一池一塘的问题,城市公共空间水景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整体大环境、大空间的特征、风格、情感表达以及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水景能充分发挥美化环境的作用,更多地与现代城市的发展节奏、人的思维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做到美学、生态和社会特征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朱均珍.园林水景设计的传统理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毛培林等.水景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征篇3

关键词:雕塑艺术、公共设施、设计、融合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新的高品质的公共设施需求也日益增多。因此,优化公共设施的使用体验,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必要途径,

公共设施对公众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效能水平,形象识别,环境认知三个维度。公共设施在满足效能水平的前提下,如何使其具有形象识别性和环境认知性,即如何使在公共设施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能够传递历史文脉,承载独特的文化精神成为其设计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公共设施设计在工业设计的领域中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设计,设计能否被大众成功接受,取决于设计师在产品中是否展现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在诸多形式语言中,将雕塑艺术创作理念融入公共设施设计之中,不失为一剂良策。

二、公共设施设计概述

“公共设施”的描述源自于英国,其英文为StreetFurniture,意思即为这种设施是为大众所开放服务的。公共设施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充当重要角色,其核心功能是满足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生活需求,为人们提供安全美观的生活环境和方便快捷的使用工具,也是承载地域形象,传递城市文化内涵,体现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载体。因此,完善的公共设施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良好的公共使用空间与合理的层次感,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

由于公共设施处于开放的,与环境交流密切的公共场所之中,决定了它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为大众服务,属于大众文化,因而适应大众的审美需求,满足大众的使用体验,涵盖城市精神是其设计目的。由此,互动性和参与感正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关键因素。公共设施的设计主体是人,“以人为本”,其设计研究应起源于人的需求,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使他们在使用公共设施时更加方便快捷,安全舒适。公共设施设计的耐用性也尤为重要,采用不当的材料或者粗糙的加工工艺,都会造成公共设施无法经久耐用。同时,公共设施设计在造型,色彩,材料,尺度比例等方面必须遵循形式美的规律,还要保持统一而富有个性。

公共设施的设计要点可以概括为:①功效为“本”。公共设施因其本身具有公共性,适用性等特点,其通用性,易用性,安全性,耐侯性成为公共设施设计的首要因素。②兼容则“合”。作为环境中的一部分,优良的公共设施应当是考虑性能与审美,兼顾实用性和观赏性,结合传统文化,历史积淀,地域特色和生态环境,并与人文环境相契合。

三、提升公共设施雕塑艺术性的意义

雕塑的形式美是艺术性与自然性的结合,以主体的造型特征和空间形式反映所塑造的形象,具有层次感,立体感和纵深感是静态艺术具有的形式美,诚然,在众多艺术语言中,雕塑艺术与公共设施之间有着非常相似的规则,雕塑形式美亦最符合公共设施设计的形制要求,

从产品语义的角度来说,公共设施的造型设计必须具备多种表达力,包括其使用方法的直接表达,艺术内涵与时代感的内在表达,使产品形象富有张力,富有人文价值和审美情趣,承载地域文化内涵,符合形式美法则等,而这些要素都可以通过产品的色彩、材料,工艺,肌理来表达。与雕塑艺术相类比,这些设计要素则是其造型美学的必需因素。

与公共设施相比,雕塑艺术在造型特点上占有显著优势。雕塑作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在造型手法和风格上已经形成了许多有规律的形态元素,具备成熟多元的艺术语言;在意向表述上,雕塑艺术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意味。这些特点和优势都是新的,高品质公共设施设计极力追求的造型方法。

雕塑造型方法被应用于公共设施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为公共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创造思维,还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使用意识和保护意识,真正使公共设施成为城市的一大景观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因此,应当将雕塑的形式美融入公共设施设计中,赋予产品本身极强的生命力,使其艺术表现形式更彰显内涵,在意向表达上更加丰富,多元,

通过研究雕塑的形式语言以及情感的寄托表达,探索雕塑形式美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和拓展,提升其在公共空间的艺术观赏性,从而创建更舒适的使用体验。就大型公共设施而言,因其兼具的雕塑景观功能,相较普通公共设施,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甚至成为地标式设施,有助于大众形成更加清晰的城市认知,使城市的环境探路更加简单易行。

四、国外经典案例分析

1.葡萄牙的CentipedeCinema

位于葡萄牙吉马良斯的CentipedeCinema是由伦敦的设计公司neon与建筑师ColinFoumier,艺术家marysiaLewandowska合作设计的,直译为。蜈蚣电影院。,是一个临时性的电影播放装置。这个极具雕塑美感的装置设计灵感来源于蜈蚣的生理结构。运用三维空间的大空间概念,考虑空间与人的关系,使整体装置与环境完美结合,在“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创造了一种和谐机制。装置外墙附有软木,材质的对比与调和使得整个装置丰富且细致,加上强烈的空间感焕发出的有意味韵感染力,使装置呈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传递出美的韵味。如同航天装置一般,与周围的历史街区形成鲜明对比,且韵味十足,将未来感与现实性对比和结合,体现一种完美的平行关系。人们在享受观影体验时,站在每个结点中,只有两条腿露在外部形成“触角”,互动体验使公共设施产生出某种复合视觉效果,在环境空间中构成流动性,使原本静态的公共空间被改变为具有实时变化的效果,使公共设施呈现出动态韵律之感。

2.Sebastienwierinck的公共座椅

比利时工业设计师Sebastienwierinck设计了一系列用可弯曲的聚乙烯管制成的公共座椅,既富于动势,又不失功用,创造性的雕塑美感设计增强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座椅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等雕塑化的艺术手法,姿态张扬,加之色彩和管道内置光源的处理,显得妙趣横生,精彩时尚,赋予这一公共设施极强的“生命力”。当这些座椅安置在公共场合时,除了提供人们休息,还将激发人们各种联想。它如同某种有机形态,让路过的行人联想到一棵大树,一片丛林或森林,也像是一个类似大脑的具有复杂肌理的网状结构。当坐在其上时,产品的有机生物联想会更加鲜活,作品通过有形塑造,与无形世界的“象”关联起来,这也和中国古代哲学中。大象无形。的意境有了现实的联系。这种雕塑形式美应用于公共设施上,因其生态感,连续性,不仅使人与空间产生互动,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五、融入雕塑艺术的公共设施设计

1.与自然共生

雕塑作为公共艺术韵一类,依附于空间范畴而存在,其本身也具备空间性特征。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必须充分处理好雕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表现出“长”在环境里,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感,并通过实际雕塑艺术作品的视觉特征,传递雕塑艺术精神和雕塑文化。从这一角度来看,雕塑艺术中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方式为公共设施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构思角度。

作为地域文化的媒介和功能载体,公共设施的设计应当力求最大程度地利用地域特征,使公共设施不再是公共空间中沉默的服务产品,而是追求“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和谐性。具有深长意味的形象,体现着独特的性格和文化特征。例如LawngeChairs,艺术家LisetteSpee和设计师timVanDenBurg联手为荷兰Valkenberg设计的草坪躺椅,突破了以往公共座椅的设计形式,造型上以雕塑化的艺术手法进行处理。产品在满足人们躺,倚功能的同时与大草坪融为一体,这种与大自然融合的形式充分地体现了功能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征。

2.创设文化符号

公共设施服务大众韵功能属性决定其首先要符合人们的功能需求和审美诉求,其次设计者需要将地域特有的文化元素和艺术美学,公共设施设计需求相结合,塑造“有意味的形式”。作为城市展示窗口的公共设施。可以通过其形式和功能展示城市的历史印记,传递城市精神和文明,

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公共设施设计可以通过对传统民俗,城市印象、历史传说等文化特征进行提炼,变形和再设计。借用雕塑设计中夸张,变形和重组的艺术手法,使之成为具体的文化符号,并将这些符号巧妙地运用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法国的设计师philippeStarck设计的公共护栏CLotURe,那些抽象的女^体栏杆造型正是法国浪漫,自由,时尚的缩影。

3.材质技术之美

优秀的雕塑作品,它的造型语言表现的形式不仅要新颖深刻,生动独特,其造型审美取向往往还体现在材质语言的运用上,通过“应物象形”的设计思维与“因材施艺”的造型手法,赋予具体材料以合乎其形又合乎其意的艺术表达。例如选择具有传统单纯造型意象的泥塑,陶塑,木雕以及极具现代文明气息的大理石,花岗岩,不锈钢,玻璃等,选择适宜的材料,确切的造型与恰当的情感表达,可以大大增强作品自身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材质亦是公共设施形式的载体,也是构成产品特征的关键要素,设计师要充分了解不同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加工威型工艺,借助雕塑多样化的材质之美,准确地表达当地群众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诉求,营造出具有现代动感,自然淳朴,反常推陈出新的设计氛围。

此外,借助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来实现雕塑作品中常用的复杂形态,已经不成问题,无论是简单的抽象形态还是复杂的异形曲面,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顺利实现,为实现公共设施形式美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4.情境互动体验

公共设施设计要满足“人性化”的要求,就应使产品成为人与环境交流的载体。因此,“情境感”也是公共设施设计应该着重思考的设计理念。

雕塑中常见的情景表现手法是留白,艺术家将其思想内涵隐于雕塑作品中,预留给大众想象空间,^众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对艺术作品进行完善和再创作,这个创造过程就产生了多种的可能性,我们时常见到观赏者站在雕塑的镂空部分,模拟自己是雕塑情景的一部分。雕塑与观赏者常见的情境互动方式,也可以引申到公共设施的设计中。

在公共设施设计中,通过塑造产品形式美,赋予产品“讲故事”的功能,以激发用户的想象空间,促进使用者与产品之间的互动体验。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征篇4

关键词:公共艺术;空间;公共空间;城市空间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我们知道著名的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他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所有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是因为它首先存在于公共空间当中。即它在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式存在,即使一件被雕塑家用于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如果它在创作完成之前只是被放置在私人的空间当中,那么它也只是一件私人艺术品,而不能成为公共艺术。当然有一个例外就是私人空间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公共空间,尽管是短暂的。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共的概念从空间上来讲,也具有可变性。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一件雕塑作品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和公共空间当中,它们的属性是不一致的。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我们便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

二、公共艺术的功能及特点

公共艺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那么,它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第一,它能提高公众的艺术审美。公共艺术作为地域公共文化的象征和公共信息的传播媒介,以视觉形象及视觉符号体系构成了与地域环境公共关系沟通的平台,公众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创造性想象,加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第二,它能够提高公众的艺术审美和修养。同一个艺术作品给不同人的感受固然是不同的,同一个公共艺术作品可以让公众感受到它存在的意义,能让公众领悟到作品与人自身之间存在的意义。第三,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公共艺术是矗立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的标志物,它不仅要具有自身的功能,还具有装饰的作用,因此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视觉意向直接影响到公共空间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品质。第四,地域性的标示。公共艺术作品有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依附时代人文背景而存在,并具有一定的纪念性和鲜明的视觉特征,公共艺术就成为了其所在地的地域性的标示。除此之外,公共艺术还有两种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一,公共艺术具有公共性与艺术性。公共艺术是存在于不属于个人空间的艺术作品,人们的认同与接受在长期传播过程被化为公众审美意趣的东西,形成了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就需要带有独特艺术形式,设计师或者是艺术家在设计作品的时候都是带有情感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而创作的作品,所以它同样具有艺术性;第二,公共艺术具有开放性。公共艺术作品往往都是安放在人流不息、车辆往来、视域开阔的开放性空间中。所以其形式上与视觉上都应具有其开放性。这种形式独特的艺术作品必须要有多角度视觉上的观赏方式及公众介入等特征并且要与时代同步,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

三、公共空间的概念及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是相辅相成、共生共成的,没有绝对的私人空间也就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共空间,没有开放自由的公共空间也就不能存在隐秘安全的私人空间。公共艺术是以公共空间的形式存在,而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所认知的公共空间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物理的公共空间,二是社会的公共空间,三是象征性的公共空间。第一种关注的是它的材料的存在,第二种关注的是在空间内部规范和社会的关系,第三种关注的是纪念和地方的“气氛”。人们认为,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每一种公共空间都可以通过这些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意义来加以确定,对于公共空间意义的理解改变着我们看待公共空间的方式。应该指出的是,尽管我们愿意将定位好的三种公共空间看作是三种不同的类型,但是每一种公共空间都融合了这些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物理公共空间如街道、广场、草地、海滩等通过城市设计可以形成。社会公共空间如咖啡屋、餐馆、酒吧、报纸等各种形式的媒体、互联网以及私人住所。物理公共空间是最明显的,可以说是最为浪漫化的……它是通过所属权的类型来确定的,被连接在建筑和“自然环境”当中。

而公共空间中的社会公共空间,即城市公共空间,是三种形式中最为有趣的一种,因为它拥有一种变形或者是重新确定所属权的潜在可能,并赋予城市公共空间新的意义。社会公共空间处在持续不断的重新界定当中,通过它,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冲突在一个实在地方得以完成。象征性空间是通过规范和人们的集体记忆来完成的,因为与物理公共空间的材料存在相反,这种确定公共空间的形式很难归结为“实在地方”。在大多数例子当中,象征性公共空间是一种短期的生存经历,而且限于某一类人群。如果象征性空间成为一般历史的一部分,那么其易于遭受一种转变,在其中这种空间的意义和相联系的东西开始与一种目前主流的历史方法发生联系。这足以解释我们的史前岩画、雕刻、宗教艺术、陵墓艺术为什么在今天能够被划归为公共艺术了,这些艺术可以看作是一种处于象征性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

社会空间存在着可变性,它在公共和私人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因此,我们所探讨的公共空间会触及更广泛的能够归结到公共空间当中的艺术,但是从空间的层面上来讲,公共艺术所在的空间可以包括物理公共空间、社会公共空间以及象征性公共空间三种,在信息时代这三种空间共同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外部存在方式。

四、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的结合与发展

公共艺术的载体是公共空间,实质上是空间的艺术,严格意义上说是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是由构成空间的所有要素所共同形成的空间效果。空间是一个整体,环境艺术的目的是实现整体空间效果的优化,判断公共艺术的质量也主要看其整体价值。现实的公共空间中几乎不可能存在只作为纯观赏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前提,是去辅助完整的环境形态的构成,去实现和传递场所中的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对话关系。我们应该从更加人性化,原生态的角度去研究分析,如何更加完美的阐释公共艺术。

公共空间是为公共大众服务的,在现代化的社会和城市中,应该创造人性化、多样化的公共艺术作品,使空间为公众所使用和享受。要倡导城市以“人”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这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导思想。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需要。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构筑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所有的设计应针对人的现实需要而展开。要通过提高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人类与自然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表现的重要场所。因此,公共艺术要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及趣味性。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化规划、艺术化设计应为城市居民的物质需求、信息传播、公共审美等提供有效的服务。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征篇5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是人类追求文化之美、同时也是了解和提升自身文化魅力的表现,与一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城市的公共环境艺术,往往涵盖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并形成一个整体的精神文化模式,而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公共环境、历史和文化等诸方面的设计质量。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既体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科学的社会环境相融,同时又有与之相配套的高尚城市文化气质与人们的文明行为方式,是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高标准的追求,这对城市公共环境的领导者、设计者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如何充分挖掘和凸显潜在的城市文化环境的内在之美,是城市公共环境的领导者、设计者的当务之急。

1、概述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各个城市的公共景观被过多地打上了人为的主观意愿和粗糙的人工斧凿的烙印,这在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使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特色日渐丧失。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在城市景观环境建设上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没有认真挖掘、研究中国传统的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文化,而是一味模仿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设计风格,这造成国内城市很少有个性鲜明、意味深远、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现代景观作品。进一步分析,造成我国城市景观设计的趋同化和无特色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仅仅追求表面形式的视觉美,忽视了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同时缺乏如何将文化元素与景观环境设计进行有机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

2、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植入的形式

人们对住房等硬性生活标准是城市公共环境建设必须完成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利用对小到住房、大到城市的美化和装饰,使得人居环境更加完美,既体现人与空间的良好关系,也能够体现对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平衡。在长期的人类实践中,从普通的家庭装修到城市环境景观设计,都是知识、理论与技能的综合,它还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能够表现一般的文化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2.1、它的历史非常悠久

最早的人类文化表达方法之一,就是在居住场所的一些装饰性活动。从古代人类居住的洞穴中出现的洞穴岩画、刻符,到今天常见的家庭壁画、装饰墙面;从原始人类居所所使用的骨头、贝壳、牙齿等组成的挂饰,到今天家庭中常见的灯笼、中国结等装饰之物;从原始人类制造与使用的小型雕塑,到当下城市常见的地标式的景观雕塑等。

2.2、有着鲜明的社会属性

从社会学这方面来考察,不难发现人类一直最关心的问题不仅仅是普通的美化与装饰,强烈的文化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种族的差异、不同的阶级其装饰具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造型和纹饰,这些都可以清楚地说明不同人在不同的时间所拥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比如,体现封建社会君王九五之尊的都城与皇宫设计,与普通的村落或者家庭修造屋,在体量规模、文化理念、工程造价方面是无法等量齐观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艺术作品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象征,它应该能够充分地展现都市的风格特征,并且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的品质生活,即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当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也就达到了。城市公共环境空间文化植入设计要体现区域传统文化性和时代感相结合、整体艺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参与性和互动性相结合的特性的形式特点。

3、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设计方法

3.1、具体物质形态的抽象提取

隐喻的文化表达,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领域,隐喻属于景观场所系统分析的范畴,是建立在空间场所的认识基础上,对某一事物它本来不具有的意义,用一种事物进行比拟。公共空间景观场所的文化表达需要借助隐喻的载体加深认识,使预期表达的内容以更直观、易于理解的方式向市民传达,给予人们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认识城市文化。另外设计师主观思维的意识或者对于客观物体的理解通过隐喻的设计手法在作品中流露。象征的情感倾诉,象征的方式多种多样,一种是独立于作品之外的形式,不起到任何技术作用而纯粹是为表达象征语义而存在的方式;一种是与作品本身构造结合,既是作品建筑构件的一部分,又能准确的传递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这种方式多以雕塑的形式出现,使象征内容与技术形式有结合,表现特定的地域文化特征。

3.2、围合实体的联想挖掘

相似联想,是指由某种事物而想起与之相关的事物,是记忆材料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的思维形态的活动。对比联想,的设计方法需要人们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逆向思考,在设计作品中打破人们习惯的视觉形象,利用人们共同的民族基础与文化纽带来传达作品的深刻意蕴与艺术性。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设计作品常利用事物之间的对立面关系进行对比联想。

3.3、空间造型设计借鉴手法的运用

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借鉴,总体来说,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借鉴就是抓住传统文化中某些特定的元素,将其视为一种符号加以运用,将传统精神转化成物质形态的表达,保护并延续了传统的文化精髓。这种借鉴手法在使传统文化元素发挥原有的职能的同时在情感上唤起大众对熟悉文化的再次重读。对空间序列组织的借鉴,我国古代对城市进行中轴对称、规整式的空间布局,将无序的空间组织进行有序的组织安排,对我们现代城市设计有值得借鉴的价值。

3.4、与区域环境的融合

公共区域的环境美学设计要求一个城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让其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雕塑作品都必须具有独特的灵魂,而内在的文化的追求与外在的表现形式,是赐予它们艺术生命和艺术灵魂所必须的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优秀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环境和艺术的创造,是对理想公共空间艺术文化的一种不懈追求。城市公共环境在形式上,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种形式,并且相互融合。理想的城市公共环境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将艺术的自主性和城市文化的历史连续性得到充分的保留与展示,而理想的设计可以使城市公共环境空间平添无限的文化光彩与文化趣味。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环境空间文化的挖掘设计是创建城市文明窗口的必然要求,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环境空间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环境美学的扩展是对城市文化和性能的追求,生活空间的历史底蕴、文化景观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众的需求。所以在以后的城市公共环境空间的文化挖掘设计中应当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努力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作为相关的设计师,要了解我国的特色与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传统,紧跟时展步伐,广泛吸收世界上所有的优良文化成就并且,以此使我国城市公共环境空间文化景观设计绽放出强大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李银斌.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文化植入研究[J].美术大观,2014,01:94.

[2]何映宇.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认知之旅[J].新民周刊,2013,27:72-74.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征篇6

艺术,它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公共艺术设计属于当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文化的沟通与精神的激励,它表现为公共想象的培养和对公众民主的培养。对公共艺术设计来说,艺术设计作品的前瞻性与独创性以及创作者对公共事业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艺术家要提供给人民大众一种独特视角和价值观,必须把亲和性和公众性融入到艺术作品中去。公共艺术设计的艺术性是放在第一位的,脱离了艺术性,则脱离了公共艺术设计的本质。

1.1一种文化形态公共艺术是由艺术创作者为某特定的特殊公共空间所创作的作品或者设计,展示给多数民众的一种文化形态。

1.2当前社会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公共艺术是民众聚集地的精神展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地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居住地的认同感与优越感,也进一步成为当地艺术与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的地方,才是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是社会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

1.3当地历史与价值的体现。公共艺术通过改变当地的景观,强调某些亮点而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渴望,表达当地的浓厚历史氛围。公共艺术具有一种非常强的号召力,它改变了所在地的面貌,且在一定时期内对公众的精神面貌与对周遭世界的感悟。它也是当地的一个名片,在塑造当地的特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公共艺术设计的灵魂是公共性

2.1开放性、自由性和交互性。民众在特定的日子特定的开放地相遇,自由交流、碰撞、吸取、磨合,共同谱写人类精神的交响曲,公共艺术设计充分展示给人们的是开放性、自由性和交互性。公共艺术设计将面向各色人群,这就决定了公共艺术设计具备开放性、自由性与交互性的特点。

2.2独立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在公共场所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具有独立性,不依附权势,具有自我表达、自我展示以及对他者进行评判的权利,公共艺术设计展示的公共性从另一角度上具有一种独立性与批判性、超越性。

2.3民族性。公共艺术设计是独立的,任何的公共场所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都不是虚无的,它是民族性精神的一种展示,这种民族性表现为各个民族的差异区别,它以多元化的形式共在。

3、公共艺术设计的源泉是以人为本

公共艺术需要较长时间与地表建筑环境共存,是广大人民群众活动、休闲、观赏的场所,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体贴是艺术设计的源泉。

3.1物理环境的考虑。这是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基础。人性化设计是以设计的理性化和功能性为前提条件的,离开了科学结构的理性化和合理的功能性,人性化将走向极端。公共空间在考虑到日照、遮阳、通风等因素,使场所在保持人们心理、生理上的舒适的同时,还应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复杂活动需求。

3.2大众心理的关怀。设计如果仅仅追求一种功能至上的原则,想以此向人性化靠拢,是行不通的。一旦理性压倒人的个性,也就偏离了人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物理层次关怀的同时,也关心人的心理、关怀人的情感。注重大众心理的人性化设计反映了公共空间“为人而设计”的理念

3.3社会因素的考虑。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考虑。开放空间就是指公共空间,它包括自然风景、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公共空间环境以至整个环境的演变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研究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改善人类的聚居环境。加强策划与规划,从城市整体结构方面作好战略性公共空间规划,使资源、能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的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征篇7

公共空间的地面设计装饰中,具象图案拼贴的装饰手法占有显著地位,它是人们从具象的自然形态中美化和创造出来的。具象装饰图案的设计要摆脱纯自然的束缚,采用归纳的手法获取自然形态,并将其演化为具有装饰美感的图案。具象图案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植物装饰图案、动物装饰图案、人物装饰图案、风景装饰图案、器具装饰图案等五大类。

(一)外形特征具象化处理。物体的特征是事物内在和外在本质的综合体现,也是区别于其它不同事物最重要的依据。有特征才会有个性,有特征才会存在有“变化”。因此设计变化的第一步即为认识自然中各事物的外形特征。不同植物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动物、人物及不同地貌的风景亦是如此。所以,将自然形态进行变化设计出具有美感的图案,就必须抓住自然形态的特征,亦可说是其外形特征。

(二)形象的规律化处理。所谓形象的规律化处理,就是将自然形态的主要特征进行单独描述,用适更加符合人们审美的手法和形式,通过点、线、面、色彩和肌理视觉要素进行变化,进而采用归纳法使图案画面秩序条理、不散乱。采取任意一种线条表现形式如直线或曲线,亦或使用点或面的表现,来规范梳理自然形态,都应符合自然形态的规律,做到变化与统一相协调。

(三)对比的形式感处理。对比的手法主要指的是夸张与省略的对比或加强与减弱的对比。此时的夸张,指采用超常规的视觉表达方式对事物特征进行刻意放大和突出渲染,使得形象更加集中,更加典型生动,进而设计出具有装饰美的图案。省略,则是夸张的继续和延伸,基于其夸张的本质特征之上对表现对象进行提炼和升华,减去其冗余附属成分,留有具有典型而有夸张特征效果的部分。在此,需要区分一个概念,“简化”是留其精华,而非“简单化”。“加强与减弱”是公共空间地面设计中常与“夸张和省略”并用,也是“夸张省略”的互补。加强,是在夸张的基础上,对表现对象的特征增加表现点、线、面、色、肌理等视觉要素的力度,起到强调的作用,强化对象的特征、力量、性格和装饰效果等方面。

(四)添加手法与理想化处理。添加,是对自然真实形态采取的一种“变化”手段,在变化的图形上按主观设想添加其它要素,组成一个新的完整的图案形态。图案设计中采用添加法,为达到完善和丰富图案形象的目的。地面设计的理想化处理,是添加手法的再创造过程,添加要素主要是创意内涵,是设计者通过主观幻想,将不同的元素或描述对象进行加工再创造,表现出设计者的主观理想意象。

(五)形态的拟人化处理。现代公共空间的地面设计中的图案装饰的拟人化手法,是典型的视觉形象的创造手段,又称人性化、人格化,即将欲表现的对象寓于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行为,力求表现人与物的情趣与感情的交流与沟通。拟人化手法是设计者主观意象的延伸,这一方法是在夸张与省略基础上的一种理想化再现。

二、错视图案拼贴的地面装饰

错视是一种令人们感兴趣的视觉现象,因为错视不仅能够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安,也能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快乐。看上去能使人的眼睛产生错视效果的图形都可归纳为错视艺术图形。错视的种类有许多,能用到地面设计的大体分为归纳的错视、反转的错视、限于平面可能的错视、回转的错视、透明的错视、深度空间的错视、间隔的错视、其他的错视等。

三、结语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征篇8

近几年,一些大型综合购物商场为了吸引目标客户群、提高销售额、增加品牌知名度,将能够呈现主题文化、提供互动活动的公共艺术应用于现代商场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并针对节假日和促销活动做及时更新和调整,利用公共艺术装置的深层文化内涵,打造艺术性体验型的商业购物空间。现代商场空间以其高度的传播时效性和社会文化敏感性,成为前沿艺术思潮的传达平台。商场空间的装置和陈设用具有艺术文化性的艺术装置代替,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图形艺术、纤维艺术、绘画艺术、灯光艺术、色彩艺术、声效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呈现,让消费者在购物消费的同时能体验到不同新潮的思想概念、生活方式、社会意识并通过互联网及时分享,将“文化植入消费”,达到人们对高品质文化的空间要求。公共艺术已经成为现代商场空间设计中一种新的艺术手法和形式,现代商业空间环境设计将公共艺术作为装饰空间的手段已成为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

公共艺术概况

公共艺术即公共空间中的造型艺术。公共艺术的中文名称源于英文的publicart,public(公共)即“公众的”或“共有的”。公共艺术即一切开放或公共空间中让人参与、欣赏或使用的装置艺术品、艺术设施、艺术活动、艺术行为,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艺术家对某种特定公共空间为媒介(本文主要研究的空间媒介为现代商场空间),针对这一特定公共空间的特性创造出符合其整个环境形态的构筑物或造型艺术品。本文中所提到的公共艺术为设置在现代商场空间中的符合消费者心意的一切艺术创作与环境美化活动。主要表现形式包括:结构与装置艺术品、雕塑、纤维艺术、绘画作品、艺术设施、艺术活动和行为。

艺术装置在现代商业空间中的运用

现代商场空间的装饰为什么会选择作为提升空间吸引力的手段呢?

这个急需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公共商城内,为什么公共艺术的介入能够使得商城更容易获得青睐。

公共艺术在现代商场空间中的应用与其他装饰方式相比是有其特点和优势的,通过与商城内部文化,宣传主题相结合增加公共艺术的商业性和互动性,从而提高商城的人流量和店铺产品的销售量。

1.拆卸、回收的灵活性

公共艺术作品通常易于安装拆卸、再造回收。在创作前可以结合商场环境情况对艺术品结构进行精巧设置,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安装程序,省去大量制作时间。这些特色促使公共艺术形成了一个其他装饰设计所不具备的特点――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恰巧是现代商业空间所需要的,因为它便于经常更新,并带来新鲜的装饰效果。而且制造价格灵活性强,根据材料和尺寸的大小,公共艺术作品的造价有便宜也有昂贵的。设计和商家可以根据场地和装饰需求,搭配公共艺术。

例如2012年香港圆方商场邀请享誉国际的波兰钩织大师oLeK为其做艺术展,整个艺术作品根据圣诞童话花园的主题,钩织大师竟织出圣诞屋内的所有家居品,包括家具、地毯、装饰陈设品,以及食物。整个艺术装置放置在走廊中庭,由一件件针织物组合而成的,长方体的“圣诞屋”可以随时拆装、搬动,“圣诞屋”内的家居品也是事先织好在摆放进去的。

2.造型样式的丰富性

就作品本身而言,以适合某一特定空间创作或设计的造型,被称为“适形”造型。适形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将一种被限定的条件能动地转化为造型中的有机因素,变不利为有利,从限定中施展一定的自然形态,从而激发设计师的艺术创造力。就作品所依附的环境而言,公共艺术作品可以根据不同的室内外环境因素,不同的材质与制作手法,不同的文化诉求和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因适而定形、就势取形、随机应变的特性,使公共艺术可以更灵活的适应商场空间装饰的需求。

香港K11艺术购物中心,负二层东边入口是与香港地铁的接驳处,为了遮挡各种管道,此处的天花造型复杂、零碎不完整。设计师将造型自由、灵活的由艺术家甘志强设计的艺术作品《基因》垂钓在这入口天花,环氧树脂胶及不锈钢制作的晶莹剔透的仿真果实在灯光的照耀下非常抢眼,让消费者一入购物广场就被这有趣的水果们吸引,起到修饰空间的作用。设计师可以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高低增加和调节“水果”们的多少和排列,搭配出和谐的艺术装饰效果。

3.文化内涵的寓意性

象征性思维就是借用某一事物来表达具有类似特征的另一事物,因此,象征的本质就是“借喻”。人们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验的积累对自然的认识逐渐深入,艺术表现技巧日益娴熟,并形成具象形体和抽象形体的形体模式和美学思想,也形成了各种特征的造型模式。设计师通过公共艺术作为媒介对自然形态的描述,表现各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和理想。“公共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表现一个生命物体,对它进行描摹和复制,同时还要展现公共艺术设计师个人的观念尤其是社会阶层的群体意识,并通过生命物体表象表达出来。”这说明寓意表达不仅促成其表现手法的形成,也是充分体现出公共艺术的特征。运用抽象性、象征性、拟人化等艺术处理,体现强烈的象征寓意,为作品带来与众不同的趣味和内涵,这是其他装饰设计不能产生的特性。设计师和商家可借助公共艺术的寓意性,针对性地表达商场的主题内涵、企业文化、思想潮流,消费者可以体验到公共艺术诠释的思想情怀。

4.互动性强

在电子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可以与人群互动的各种新艺术媒体的出现,正是这个时代人们最渴望的。忙于生活和工作的现代人,每天被迫处于一个空洞的环境和冷漠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希望可以体会到与他人交流的乐趣,这样一种交流代表了新的民主文化形态。而公共艺术可以让任何人都能与其他人或团体发生联系,任何人都能自由表达看法和观感,这种消除阶级差异和制度交流互动,可以让消费者体会到不受约束的巨大快乐。公共艺术的公众性注定其产生就是代表大众的,它的社会议题、趣味性、可亲性和融入性可以产生大众互动效果。它不管是作为交流媒介,还是审美对象,都是一种与人的生活体验有关的实物。这样的艺术装饰,能唤起消费者的互动和共鸣。这正符合商家吸引顾客的需要。

5.功能性强

现代商业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具有极强的功能性。设施类公共艺术,它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用途提供服务、空间和设备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本身担负某种实用功能,覆盖范围广泛,这类公共艺术作品既美观又具有使用价值。在现代商业空间中具有功能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形式常见的有:座椅、招牌、导向标识、垃圾桶、公共厕所、讯息展示板、询问台、展览台等其他商业设施及附属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设施是商业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消费者购物更加便利和舒适。

香港K11艺术购物中心在商场通道中放置的公共艺术设施,作品《都市一隅――果》,此作品以抽象简约的手法,表现种子所结出的丰盛果实,象征生命的美好成果。配合其系列的另两个作品《叶舞》与《花》,展示一副关于人与环境、生命的图腾。它是由香港知名雕塑家李展辉设计的,这个作品它既是公共艺术作品,也具有实际功能性座椅。消费者在购物中需要休息和停顿,这一公共艺术作品就提供一个自由休息、闲坐的区域。

结束语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征篇9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记忆;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2-0078-04

1、规划背景

1.1杭州主城区有机更新的发展趋势

杭州作为生活品质之域,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消费内需近年来不断提升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在城市建设上,经历新区开发建设热潮后,旧城的有机更新也逐渐成为发展焦点,城市整体形成了旧城有机更新与新区开发建设并重的发展特点。城市消费业品质需求的增长带来对城市物质空间环境改造的需求,主城区中的老城区成为更新发展的内核,推动城市更新由内向外逐渐拓展。在空间上,主城区、滨湖地区、乃至运河沿岸地区纷纷成为城市发展的内核片区,因此,对于主城老城区而言,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方式已经转化到对城市内部现有功能片区的更新改造上。

1.2高校整合升级的发展诉求

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后,杭州高校普遍存在招生数量和用地不足的矛盾。在此背景之下,随着杭州区划调整、市区面积扩大,处于西湖文教区的众多院校纷纷从主城搬迁到城市的大学城,以集聚规模化整合强化自身教育资源。现状已经形成小和山大学城、紫金港大学城、下沙大学城、滨江高教区4个大学园区、未来远景将在余杭新建余杭仓前大学园区。

本项目为杭州师范大学的文一路校区,目前杭师大有下沙、文一路、玉皇山、古荡湾四个校区,主校区在下沙校区,其余校区分散在主城区内,主城区内校区用地面积均在十几公顷之间,规模相对偏小。现状校区分散、用地不足,严重制约该校实现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因此,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杭师大计划整体搬迁,在余杭仓前高教园区建设新校区,用于杭师大建设的整合和发展,以实现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而文一路校区将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新改造为以商务商业功能为主导的地区。

针对高校旧址城市更新的特点,本项目通过对杭州老城区高校与城市更新发展的案例研究,认为由于基地地处城市核心商业区、用地规模偏小(10hm2左右),高校人文氛围易于被外部商业环境所影响;同时,基地独立、封闭的办学模式难以与周边社区互动共享,因此原杭州师范大学校园改造后,在功能上可保留部分原有继续教育等功能,同时综合其他设施,增加强化其服务城市的职能。同时对校园主要的空间和重要的建筑应予以保留,以维持片区整体空间架构,延续地区历史记忆。

1.3小结

片区高校外迁是地区发展的一个趋势,但在提升和跨越发展城市高等教育的同时,对搬迁后遗留的高校建筑及空间环境应保留历史记忆,延续空间特色,应结合原有教育设施延续文化教育功能,丰富城市综合性文化生活。

2、分析研判

2.1基地人文历史特征分析

基地位于杭州传统的文教区,该区有以浙江大学为首的十数个高校,整体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其中片区东面的浙江大学、浙江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学校、浙江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等多为省部属高校;片区西面杭州师范大学、杭州财校、杭州钱塘外语学校、浙江运动学校、浙江科技学院等多为市属高校。在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西面的市属高校大多数已经搬迁,高校原址,在高校搬迁后多转变为居住和商业功能。

基周边有信义坊、墅园、省自然博物馆等人文景点,和基地直接联系的则是余杭塘河和基地内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

2.2规划策略

2.2.1功能整合策略

在功能布局的整合上,强调片区与周边城市

功能的关系,整合周边城市功能。整体上以南侧黄龙商务中心、文三路电子商业街的商业商务功能为核心,延续发展以教工路、学院路为主的北向商业发展轴;在功能选择通过错位竞争,主要发展服务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商业功能。在此基础上,综合文一路商业发展态势和地周边的居住、教育科研等用地布局特点,将大型商业商务设施沿文一路设置,北部滨临余杭塘河应结合水系特点布置休闲文化功能,基地中间部分则可以结合任务书要求设置居住文化功能。

2.2.2公共开放空间

公共空间系统强调设置绿色走廊连接城市周边主要公共空间,同时形成连续的滨水空间。在基地北侧布置滨水公园,强调亲水特色,以弥补城市公共活动与余杭塘河水体缺乏直接联系的不足。基地内部保留杭师大园林作为绿化核心,结合原有绿化林荫道,打通南北公共空间的步行走廊。

2.2.3历史文脉延续

本次设计强调有机更新的旧城区改造方式,以避免城市历史文脉的割断、城市传统风貌的破坏,设计强调充分挖掘本区特征,体现地区历史和相应的风貌。通过文脉肌理的梳理,展现独特的文化特征和空间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空间。

2.2.3.1空间记忆:城市记忆的一个方面在于城市肌理和空间类型的保留,杭州师范大学校园入口空间具有我国传统高校礼仪空间类型的特点,如清华、复旦、浙大都具有这类型的空间特点。本次规划希望通过保留这种空间格局特点,以达到保留高校人文记忆的目的。基地内部保留杭师大园林作为绿化核心,未来作为规划区内部最主要的公共空间核心和记忆延续的载体。

2.2.3.2路网肌理:杭师大原有的方格网肌理特征,规划应结合利用,通过向东北滨水的延续,局部打通通过性的通道,使其方格状的特色更为突出。

2.2.3.3建筑改造:新旧建筑的关系在更新改造中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对基地内建筑质量较好,功能转化延续可能性大的建筑,通过结合规划方案的深入探讨,都积极予以保留。

3、设计方案

3.1规划构思

3.1.1历史记忆的保留和延续:通过将基地内部保留杭师大园林作为未来园区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核心,并将其结合现代的商业商务功能改造改造为购物娱乐休闲的中央公园。

3.1.2公共空间的打通与连接:结合保留的原杭师大入口处公共绿化空间,串联中央公园和北侧东西向串联体育休闲和商务居住功能的公共活动轴带,通过立体化转换节点的设置,打通南北公共空间的通廊,实现片区公共生活与周边片区的连续性。

3.1.3城市基底的融合与转化:通过对基地现状主要空间及道路系统的肌理和特征的提炼和保留,架构在历史空间格局上的新型的城市综合功能区,实现片区基底与原有及城市周边基底的融合与转化。

3.1.4方案推演:从现状建筑图底关系,到价值需保留的图底关系分析,最终形成规划方案图底关系。

3.2功能布局

3.2.1用地布局

基于周边环境的有效解读和基地内部特质的综合分析,结合规划构思,将基地构筑成以中央公园为核心、沿周边高强度宗和开发的基本结构,以绿色活动骨架为轴带,串联一系列的商业、商务、文化娱乐功能板块。

3.2.1.1尊重现状自然环境格局特点,保留现状园林并改造成为周边市民服务的中央公园。

3.2.1.2从基地发展态势以及周边城市功能的需要出发,综合考虑片区商业机会水平后,将基地西南侧作为大型商业商务综合体进行整体性开发,以尽快集聚大量人气,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3.2.1.3依托原有杭州师范大学校园部分建筑,改造成为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和SoHo居住功能,形成一个在功能上延续高校文化教育功能的文化娱乐综合板块。

3.2.1.4利用旧村改造机会,在基地内部滨河地区形成以特色餐饮、酒吧、酒店、剧场等主要内容的休闲活动区域,并预留一定的用地用以旧村拆迁安置居住用地。

具体将基地分为集中商业商务区、文化娱乐商务综合区、休闲商业区、SoHo居住区及安置居住区、保留地块片区6大功能片区。

3.2.2建筑功能

保留的主体建筑包括:

3.2.2.1中央公园北侧杭师大原有的体育馆主馆,未来经过适度改造后将作为城市公共的体育运动设施,并通过连廊与周边办公/SoHo居住楼便捷联系,成为综合性建筑组。

3.2.2.2中央公园西侧的杭师大原美术成教楼,未来经过适度改造后将作为城市的继续教育综合楼和片区的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弥补周边这类设施的不足。

3.2.2.3学院路东侧新建的杭师大原学生公寓楼,保留作为未来供园区配套的SoHo居住/小型办公建筑,有利于园区自身配套的完善和沟通的便捷。

3.2.2.4余杭塘河西南侧杭师大原有的教工公寓楼,保留改造后作为未来供园区配套的SoHo居住建筑,有利于维持河道南侧景观历史记忆的延续和原有的功能景观格局。

3.3空间形态

3.3.1绿地景观

基地良好的自然景观基质为塑造多层次、富于变化的景观效果提供了可能。方案保留基地原有大量的树木,并以中心公园、步行绿化带和余杭塘河为绿化景观基本构成要素,设计中注重景观视线的营造,以林荫道作为视线引导,在视线交汇处设置绿化空间节点,渗透至基地,看与被看,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基地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将在视线设计中得以共鸣。

3.3.2人文记忆

本次规划是在杭州师范大学校址上有机更新的开发规划,方案尊重高校现状良好的人文空间,通过对其特质提取和保留,在人文景观设计加以体现。

3.3.2.1方案从文一路北侧园区步行主人口的景观节点人手,在主入口空间保留原高校礼仪空间类型,作为高校人文记忆的主体和商务城园区主入口的开始部分,寓意记忆与创新同步。

3.3.2.2方案于原高校生活区和教学区之间的生活性入口处,设计了东西向的公共步行活动空间,结合保留下来的教育、体育馆建筑和改造的宿舍区,在该空间内设置了相应的小品等活动设施,形成具有高校生活空间入口特征的东西人文空间。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征篇10

设计空间的文化特征并进行多方面的价值判断,提出新见。关键词:展示设计文化特征网络传播

一信息时代的人文展示设计空间

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数字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虚拟的展示空间,虽然虚拟空间还不会取代实体空间的存在,但是,强大的技术力量已经重构了人们的设计观念,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成为数字时代的展示设计发展的新趋势,各种数码新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等广泛运用于展示设计空间,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引发一系列新的社会现象和文化诉求,新的诉求导致了展示设计空间的新变革。

1信息时代人文展示设计空间的突出特点

(1)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与广泛使用。其作用首先是参观者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共享,大大扩充了信息的容量。其次,展示空间面积节约,在空间心理体验上,虚拟空间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从参观者的视角、路径和情节上都具有现实空间中所无法实现的可能性,从而带给人们更加真实的心理体验。

(2)展示策划、设计与主题相结合更加密切。这方面集中体现在世界博览会的展示设计上,例如“200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吸引了来自全球的120个国家参加,每个国家以世博会主题为依据,各自进行演绎,把该国人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技巧与智慧、与社会和平共处的文化和文明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传达,可谓全球人类文化艺术交流的大聚会。

(3)“人性化”是人文展示设计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里所说的“人性”就是人文关怀,体现在人文展示空间中就要关注其人的生存发展、以人的需求为依据、以人的感受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的场所”,至此,人文关怀精神是人文展示空间艺术的本质要求。

当今,展示设计艺术已经完全走出了传统造物活动的概念,展示空间所呈现的生态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各方面的功能,有更多的关注文化和信息对于环境、对于社会、对于人所产生的作用,同时也有效地调和了现代社会的诸多矛盾,而本质却是不断向自然秩序系统的靠拢,体现对人类的更多尊重,更深入透视人类真实的本性和需要,不是要试图征服自然,甚至也不是模仿自然,而是彰显人文精神。

2网络人文展示设计空间的文化特征

以网络为媒介的人文展示设计空间,作为信息时代视觉文化的一种基本形态,当下,它借助网络优势以其强大的传播威力和传播功能,营造出信息时代特有的文化情势和文化氛围,形成了比过去任何一个传统公共领域都庞大的“虚拟空间”,甚至已经超越其技术本身所存在的界域,成为数字化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存在方式和消费方式,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

(1)高效快捷与文化时尚

网络展示空间作为一个信息资源和交流的公共平台,任何与主题关联之信息都能方便地进行检索和调取。从心理学上受众普遍具有推崇尚新的心理需求,网络展示空间传播速度快、时效性与针对性强,传播者总能在第一时间向受众传送着大量新鲜而又生动的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并始终保持向受众提供与展示内容对应的新信息、新思想,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可见,网络展示空间体现出高效快捷、文化时尚的特征。

(2)多元化与共享性

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全球化共享的公共系统,多元化是网络传播的根本特征,网络展示活动的信息传播方式分散了媒介的话语霸权,使展示传播呈现多元共享的特征,这也是网络信息传播系统不同于传统实体空间传播体系的重大区别。而且各种文化形式多元并存,不论背景如何、表现形式怎样,人们都难以区分网络中人和事的真实情况和具体身份,不同区域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机会在网上获得与主题相关的展示空间,极大地促进不同民族文化形态间的接触、对话,实现文化信息的无阻碍化传播,促使各种文化资源的全球化,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共享,增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多元化、共享性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3)开放性与大众化

网络展示空间传播属于大众传播,其一,网络展示空间拥有大量与主题关联的文化信息,适应并满足不同受众可能的文化需要,为更多的受众所选择。其二,网络展示空间技术的日益成熟、普及,加速文化对社会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进一步推动文化的大众化。其三,网络展示传播为受众提供一个公共的空间,开放给所有公众传递不同信息,容纳多样的意见。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它展示了十分宽容的姿态,既支持政府信息和各种公共信息,也允许一些匿名信息的表达、,使大众自由地参与到公共空间中来,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在这里围绕主题内外交流碰撞,既展现了传者和受者个人的独特风格又集聚大众智慧,这种展示信息的开放性和大众化正是社会公共文化的鲜明特色。

(4)多向化与广泛性

网络展示传播不论演绎何种主题,传播活动均具有大众传播所定义的特点,传播路径都是信息多向交流的过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模糊了传受之间的界限。从理论上,网民“受众”既是文化的消费者,又是文化的制作者和传播者,不论其年龄、性别、职业、国别有何不同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相应的主题文化对话。网络的内在动力是将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挖掘了个人的积极性,广大“受众”所贡献的智慧和个人联系形成的社群影响,就替代了传统展示信息传播由原来少数人所控制和制造的影响,从而极大地释放了个人的创作和贡献潜能。因此,网络展示传播真正实现了参与者的信息交流,与传统展示单向传播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受关系,使普通大众成为真正意义上提供自由展示、交流信息的平台。大众文化在这样的传播形式推动下,拓展其新的传播途径和手段,使得传播、交流和利用更加广泛。

网络展示空间传播作为视觉文化的新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受众。当下,它已超越技术本身所存在的界域,成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展示方式。然而,与传统媒体相比,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网络媒介和以实体空间为展示传统媒介之间尚不具备整体的取代性。在特定的社会形态和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之间相互依存、互相推动,仍然以不同的方式服务于社会,满足不同的文化消费群体。

二世博会展示设计空间的演变与发展

目前,众多学者对于展示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世博会的空间设计方面。世博会是国际性大型人文展示活动,有以下鲜明特征:突出国家民族文化,强调展示艺术氛围,大量采用新技术和新媒体,追求文化、商业、休闲、娱乐的一体化。虽然各博览会主题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参展者不论国籍、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语言,相互间不带有歧见,不带敌意,即使在战争期间,人类也乐意用这种形式为谋求各自的目标走到一起。当今,世博会已成为展示世界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发展成就的大型国际性博览盛会,是国家和地区形象的整体展示,举办世博会已成为一个地区的社会文明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

世博会展示设计空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1851―1900),其主要特征是欧洲文化的异域再现,对欧洲文明的伴奏与强烈的自我表达是早期博览会的基调,举办的著名大型国际博览会有:1、1851年水晶宫展览活动――由英国政府主办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博览会――万国产业成果博览会,出现了像水晶宫这样的杰出展览建筑作品。2、1889巴黎国际博览会――埃菲尔铁塔作为最著名的展览建筑成为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标志。然而,

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和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并不成功,之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经济的萧条使国际博览会的举行中断了十年,展示设计空间发展的第一阶段结束。如果从制度、社会与经济的角度探讨博览会演进的历史,我们发现,1851年英国万国博览会所宣示的目标――增进商贸以促进无关税壁垒的自由贸易、追求和平、展示其国力与工业技术――可以作为考察往后百年间各国博览会性质的框架。

第二阶段,发展时期(1915-1939),这个阶段有影响力的博览会有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和1926年费城世界博览会,在这两次展会上以装饰艺术风格为设计主流,成为展示设计空间原则探索的起点。

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纪的进步”世界博览会,本次博览会首次出现以主题的形式(主题为“世纪的进步”)举办盛会。同时,博览会展示了一系列新型试验性建筑,诸多建筑大师在世博会上都留下了经典之作,有些甚至在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阶段,各国参加国际博览会的目的更多是树立自己的国家形象,世博会范围从技术、产业转向艺术以及更广泛的文化领域,世博会的功能从单纯的工业产品展示会演变为综合性的城市活动。

第三阶段.成熟时期(1958-1990),经过50年代战后经济的复苏,

世界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对于科学技术和未来的发展充满着自信和幻想。建设的展示馆不仅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更是体现当时建筑设计艺术和造型艺术的进步。到了60年代以后,现代设计渐趋成熟,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这为展示设计空间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1970年的大阪博览会许多展馆都大量使用视频技术和仿真的手段带给参观者以真实新奇的体验,许多展示更是受到娱乐文化的影响,大阪博览会以其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独特的展馆设计和公共娱乐特征成为九十年代以前最成功的大型博览会之一。

第四阶段.全新时期(1990-今),进入90年代以后,博览会设计进入发展的全新时期。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博览会展示设计空间转向对于多元文化的发掘和信息传达互动的方式发展,其策划的重心和关注的焦点发生了巨大变化,由炫耀辉煌成就转向对“人文”、“人性”的思索和探究,博览会更加关注人类自身及其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就共同关注的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的论坛,

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例如,1992年塞维利亚博览会的主题是“发现的时代”;1998年里斯本博览会的主题是“海洋,留给未来的遗产”。2000年汉诺威博览会,主题是“人・自然・科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特征是强化主题思想,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将如何借助技术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当代展示设计空间发展的新贡献给予世人警示:人们认识到科技的进步及其应用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巨大变化,然而也带给了自然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这一严峻问题。因此,世博会设计更多的强调人们如何在关怀自己的同时,以科学为手段与自然共同生存,这也是整个时代的共同课题,凸现当代展示设计以强化“主题化”为时代特征不断演变。

如果从思想交汇和文化交融的角度梳理人文展示设计空间,那么首次具有明确主题的世博会是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从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到1933年之间举办的所有博览会设计并无主题,当时全球正处于殖民统治时期,出于人类对资源和财富产生极度的渴求和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各个国家把举办世界博览会作为炫耀本国实力的途径,甚至表现出人定胜天的张狂。伴随美国从经济萧条中开始复苏,为庆祝芝加哥建市100周年,美国于1933年举办了芝加哥世界博览会,本届博览会设计正式提出了“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主题,此后各届世界博览会都有确定的主题。我国举力止海2010年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核心思想是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化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可见,2010年上海世博会紧扣主题,体现对于人类城市发展未来“和谐城市”的探索。

展示空间开始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出现的新课题,不断向“主题化”发展,这种强化展示主题的新变化,是当代国际博览会人文展示设计空间的典型特征,标志着展示空间发展迈入全新时期的成熟阶段。

三结语

纵观博览会史,人文展示设计空间在视觉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传播角色,如果说后工业前期现代主义观念的冲击使展示设计的思潮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么,90年代以后的世博会展示设计空间,更加注重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主题,展示设计的特点是不再追求高大,而是更加注重个性。作为表达理念的手段,20世纪不断发达的电子影像技术、音响技术又成为博览设计的主角,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也就是说人们来到博览会不是像以往那样为了去看大量的“实物”,而是体验由高度发达的电子化虚拟空间,同时,这种依靠电子技术形成的信息化空间通过世博会的主题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不论是各类大小专题展览会、主题性博物馆展示还是世界博览会都紧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以及“历史与未来”四大和谐主题,遵循的理念就是科技办展,体现人文精神。今天,人文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宏观层面和哲学层面看至少有其二:

1网络技术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博览会特有的亲临现场的吸引力。因此,很多人质疑展览设计媒介会逐渐为电子媒介和电视媒介所取代。新的技术在今天网络社会中不可能也不需要等待5年进行集中展示,而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因此世博会只有亲临现场才能见到展品的方式受到巨大的挑战。

2在设计转向非物质时代,人文展示空间设计艺术追求体验性表达语言、多元化价值。不同的设计活动和思想会使建造的空间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人塑造空间、空间影响人”是反向的过程,人的行为是嵌入在物质的当然也是社会的、文化的、感知的情境之中,也即设计观念从简单的、客体的“物”的生产转化为了“事”的创造活动,强调个人体验行为的不确定性使设计脱离物质性层面,在时空的转换中走向精神价值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美]大卫・德尼:戚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