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7:54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篇1

1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概况

森林资源在概念上主要分为:(1)在林地上的所有动物及植物资源,(2)微生物资源,(3)地下矿藏资源。然而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际上就是对这些资源进行的开发和利用。在众多的森林群落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不仅包括名目和种类繁多的野生木草还包括野生动物、微生物以及各种矿产资源。在过去,人类会在森林中直接进行掠夺,从森林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燃料、食物以及生产生活所需的原材料。久而久之,使得大面积的森林在地球上消失,许多野生动植物因为缺少栖息地也大量的消失,甚至灭亡。在近代,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对森林资源有了保护的意识,对森林资源进行了可再生的利用。主要采取了植树造林、更新采伐迹地等措施进行保护森林资源。这样人类就进入了对森林资源边保护边利用的发展模式,这足以说明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主要取决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开发、利用上的方针政策,所以说科学对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森林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森林中木质林产品的利用、森林中非木质林产品的利用以及森林的服务的利用。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就是对森林内包括的木质林和非木质林产品以及森林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对林业经济进行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对森林资源进行的可持续的利用和保护的发展。森林资源的保护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起到基础性作用,同时森林资源的利用又监督着森林资源的保护,对森林资源保护提出要求。如果对森林资源只有保护没有开发,那么森林资源就失去了为经济进步做服务的作用,如果对森林资源只有利用和开发而没有保护,那么生态环境就会急剧恶化。所以他们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我们既要做到开发和利用又要做到保护,这样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依据目前世界各国在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国家都没有真正的做到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几乎都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发展经济,各国也没有专门针对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制定长期发展的规划。所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应该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都应该在森林资源如何进行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上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探讨。

3加强森林保护与利用的发展建议

森林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资源。森林资源在我国属于稀缺资源,随着我国城市的大量建设,森林面积逐渐减少,我国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多。加强森林保护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森林资源的收益,使森林资源储备不断增加。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森林资源,能够使我国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保证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脚步的逐渐加快,森林资源愈发匮乏,因此,我国应该加强森林保护,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3.1建设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一是,不断对资源管理的法规体系进行完善和建立。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依法对森林进行管理。二是,加强对林政资源管理机构的建设。完善木材检查站及林政稽查队伍的执法规范,对护林队伍的办公条件及基础设备进行完善。同时建立森林资源林政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森林资源、林地林权、退耕还林档案等,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力度,促进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现代化及数字化的早日实现,以提高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决策水平。三是,积极开展林区综合治理及林政执法检查等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出台相应的法律对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等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四是,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努力对森林防火的综合能力进行提高,促使该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五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进行强化。履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在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时,应综合考虑物理、化学、生物及人工等措施,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应将生物防治的理念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以实现森防工作从重防治转向重预防的战略变化,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一般防治转向工程治理,从化学防治为主转向生物防治为主。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抵御功能,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预防和控制。

3.2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在我国林业发展中逐渐被广泛应用,科技化的林业种植设施和科学化的林业管理水平是使我国森林产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科技设施在林业管理中得到广泛的推广。科技设施在森林防虫害工作中有突出的表现,作为林业的基础设施,机械化的设备使林业管理更加便利,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全面管理和维护。通过对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使森林管理的硬件设施得到发展和完善,也使林业的苗木种植和培育更加科学化和便捷化。

4结束语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篇2

关键词:森林;利用与保护;问题;策略

引言

从目前看,林业的发展备受重视,这也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从实际发展角度分析,国家在实施深层保护与利用的时候,更应该积极进行策略的升级,从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在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更应该以人为本,与自然发展相统一,协调发展,这样也会利于发现问题,下面具体分析:

1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1.1森林生态功能减弱,环境恶化

森林的生态功能显而易见,是陆地中生态系统的主要方面,作为主体也会因国家林业资源利用保护不当而遭到破坏,开发中存在掠夺式形式,这样造成了开发的不合理现象产生,这对于发展来说十分不利,也降低了森林数量,当林业生态功能无法达到标准的时候,这种防护效果就减弱了,生物多样性也会受到破坏,从而土地开始沙漠化、水土流失,降低了资源开发水平,林业生态功能的减弱使得环境变得更加恶化,也使得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对于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都有一定的损失。

1.2利用率低,材质下降

从林业发展目标看,种植过程中忽略了树种材质要求,使得培育树种过程不稳定,对于木材的材质来说也是不利于利用的,也有部分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仅重视发展速生产林木上,导致培育与使用过程中变得脱节,生产出来的可利用的木材并不符合实际标准,木材的材质差、容易腐烂变形等,所以从木材的综合利用方面看,利用过程中必然会降低使用率,从林业资源生产能力方面看,林地的利用效率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还是较为落后的,在具体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内容。

1.3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小

从国家实际情况分析,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口众多等情况也使得森林覆盖率变得相对较低,这就使得森林总面积虽然是世界前列,但是人均占有量有限,如今随着开发与人们日益所需,林业资源变得越来越匮乏,森林面积变得越来越小,这样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严重的直接危害的人们的生命安全,这也是保护利用过程中应该重视的方面,要积极通过有效措施给予改善。

1.4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

我国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其他地区森林资源稀少,并且森林资源中原料林占据了绝大比例,只有少量的生态林和经济林,树木往往还没有长成就被强行砍伐,导致现有的原料林中大多是幼树。反之,生态林老化现象非常严重,因长期得不到合理养护,加之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使得树木大面积枯死,剩余树种结构比较单一。

2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对策

2.1调整林业政策,保障生态林业持续发展

林业的资源建设与发展应该从政策调整上给予大力完善,可以在税收政策方面进行积极改进,要完善造林相关补贴政策,也要通过造林育林资金的投入,积极提高林业部门收入来源,林业的建设过程上,生产周期较长,所以需要的资金也较大,虽然属于见效慢、效率低的产业,但是作为公益性事业,应该更多的得到国家的支持,在林业的税收管理体制方面适当的给予优惠扶持是必要的,也可以提高生态林建设能力,合理进行财政制度调整,把发展放到首位,从而以此战略进行积极引导,不断保证林业事业的有效发展,通过各种策略不断保证扶持政策的稳定与发展也是必要的,如可以设定专项资源管理等措施,通过有针对性的资金管理,保证生态林业快速发展,并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率。

2.2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森林资源虽然可以不断再生,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合理利用和适度的科学开发,那么可再生也会变成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我国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使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极不平衡,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重新确立生态优先、保护森林资源的立法思想,全面反映生态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的先进经验,认清当生态利益与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生态利益,这样不但保护了森林生物多样性,同时也起到维护其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作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水利设施发挥效能的重要前提,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涵养水源的重要基础,发达的林业是提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需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的可靠保证,所以我们应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过程中,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加强生态建设,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加快林业发展的步伐绝不能减慢。

2.3抓好资源利用

从林区固有的资源看,发展生态旅游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方式,林业资源丰富,可以提高人们休闲度假场所,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模式调整过程中,应该发展多功能林业生产开放模式,从而把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使林业与农业、旅游业之间进行有效的联合发展,这样通过生态林业建立一个独立的发展空间,适当引入珍贵稀有树种,通过这种模式的开发,也可以o动物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利于保护部级物种生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林业交通建设,通过交通的便利性,提高人们生产效率,也提高游客出行的便利性。通过这种模式的发展,林业资源的多功能保护与利用指日可待。

2.4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林业资源保护利用的关键,所以必须要重视,从市场发展角度分析,要明确科技服务手段的引入,也要从工作人员的办公与配套设施入手,合理建设与完善发展。通过相应的示范点建设,以提高科技推广能力,加强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能力,同时在森林资源培育过程中更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育种基地,保证林业建设需求的同时,要尽量进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同时更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森林资源的生长速度是缓慢的,而人类对它的毁灭确是异常迅速的。可见,保护森林资源是一项重大的生态系统工程,是一项艰巨而长久的任务,需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林业工作者齐抓共管,从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出发,从而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有效的科学的措施以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力度,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尽有效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凤鹤.林西县林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2]常辉,袁小雪.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现代园艺,2016,11:119.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篇3

【关键词】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0.引言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逐步显现,木材等林产品、生态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森林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产品依然是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生态差距依然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最主要差距之一。本文就如何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谈几点认识。

1.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1.1加强对林地的保护管理

林地是林业的基础资源,应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位置,切实管理和保护好。明晰森林产权,既是明确各主体在森林保护中的责、权、利的前提,也是建立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森林资源市场的基础。无论是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还是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都应当及时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应抓住机遇,多方推动,尽快解决省直林区目前存在的林权争议,确保林地资源不流失。应在明晰林业产权的基础上,应积极推进省直林区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规范的森林使用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加大林地、林木的流转力度,允许使用者依法取得的森林使用权依法流转。在坚持不造成乱砍滥伐、不改变林地用途、不改变林类性质的前提下,通过森林资源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在森林资源使用中引入价格机制,使使用者的行为与其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积极养护森林者获取利润,不养护者则付出经济代价,可以调动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切实推进林木、林地资源向林木、林地资本转变。同时,应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制度,坚决杜绝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不批也占林地的行为。严禁越权审批和划整为零报批,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

1.2加大综合执法力度

偷砍乱伐、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预防和控制是森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森林“三防”体系建设的核心。应在现有“三防”管理架构的基础上,统筹森林公安、资源林政、护林巡查、林政稽查等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探索建立综合执法体系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的林业厅、林局、林场、管护站综合执法体系。森林“三防”,重在源头,应充分发挥森林管护站的综合管护功能,完善管护站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一线的森林“三防”建设,将森林管护、森林病虫害监测和森林火灾预防各项工作有机融合于森林管护站的管理工作当中,使森林管护站真正成为森林资源管理的第一关。同时,应将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纳入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范畴,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家园。

1.3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

林业分类经营的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不仅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在林区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就是要认真落实科学经营、积极发展、促进保护、持续利用的思路,积极维持和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生态公益林区划比例不宜超过30%,重点在自然保护区、大江大河源头、天保工程区、森林公园范围内;商品林中的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纤维林,不宜超过现有林地面积的10%。要加快修改《森林法》,明确森林实施分类经营,对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采用不同的法律规则进行调整;修订完善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的树种选择和培育方式相关标准;继续扩大生态效益补偿面积,使生物多样性富集、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尽快得到有效保护;加快编制和完善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和范围,明确基地建设的发展重点和方向。

1.4加强森林资源队伍建设

队伍是事业之基。应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机构和队伍建设,稳定森林资源保护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保护部门工作条件,保证必要的经费。应加强林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法律培训,建立定期培训、轮训制度。通过多层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建立完善森林资源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森林资源严重破坏和损失的,从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1.5改革森林资源管理机制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改革试点,实现森林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责权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办事高效、运转协调、执法严明、监管有力的森林资源管理新体制;进一步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的完善,逐步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强化社会化服务,引导建立经济合作组织。

1.6巩固森林资源发展成果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是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基础保障。要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能力和执法水平。坚决保护好现有的林地资源,建立林地基本保护利用制度,加强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遏制林地非法流失,为增加森林面积提供基础保障。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实现以科学利用带动森林资源增长的双赢。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林业行政执法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的森林资源损失,打击非法征占林地和乱砍滥伐行为,减少毁林、防止森林退化,确保我国森林资源的安全。

1.7增强木材供给能力

木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战略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木材供需矛盾突出。立足国内解决我国木材需求,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保障林产品供给的根本途径。我国木材生产要实现“两个转移”:即从过去北方的国有林区向南方集体林区的战略转移,从过去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的战略转移,大力推进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以及珍贵大径材基地建设,将南方集体林区作为我国商品林发展和木材生产的重点区域。

2.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是发展林业的物质基础。我国森林资源较少,管理工作又十分薄弱,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生态环境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从各方面强化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与监督,进一步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篇4

森林保护工程较为系统,涉及范围较广,任务量较大,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以及社会性。然而在工程刚实施之时,有些人缺乏对森林资源保护的了解,不理解进行该项目的目标和意义。为了使人们对该项目的认识更清晰更明确,以及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有效实施,林业服务中心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内容主要是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和森林生态文化知识、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及具体工作措施、保护森林资源意义及取得的成效。宣传方式上:召开会议宣传,全面召开村民小组会议进行宣传;广播宣传,利用村村通广播滚动宣传森林资源管理重要意义;手机短信宣传,通过手机信息平台群发森林资源管理宣传短信;标语专栏宣传,各村在交通路口、重点地段书写标语、横幅,并利用村务公开栏进行宣传;宣传车宣传,安排森林资源管理宣传车在全乡范围内巡回宣传。林业局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络服务中心,网络服务中心中列出当地森林资源的现状,森林资源保护的目的、目标以及意义等,还可以留有一块评论区让人们留言,这样既能广泛宣传森林资源保护思想,还能与民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听取群众的意见。宣传中要注意态度的诚恳和语言的表达,要为森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群众氛围。建在农村的乡镇林业服务中心,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非常广泛,对于地区的民情以及森林资源情况也有更多的了解。为帮助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当地政府需要加大对于林业服务中心相关的包括政策、人力、财力方面的支持,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合理的科学护林体系。

2促进制度完善

地方乡镇林业服务中心在当地政府的积极领导下,应努力着重于森林资源保护的工作上。最初,乡镇林业服务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保护制度,例如制定《护林员职责》、《森林资源保护制度》等制度。明确护林员及林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相关职责和义务,使其认真负责地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制度的制定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过分强调理论,或者过分着重实际都是不可取的。所以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林业服务中心管理及工作人员的共同商量和认真探讨,这就要求林业服务中心需要开展专门的会议来商讨制度的制定、通过与否决。然后,乡镇林业服务中心对于森林资源保护资金的投入与支出要公开透明,明确记录在案。这样有利于将资金落实在工程上,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贪污受贿的情况。乡镇林业服务中心只有建立了完善科学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森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

3管理护林队伍

护林员在森林资源的保护方面的职责是配合林业服务中心进行各项工作,包括明确保护的区域、保护任务及措施,以及保护标志;协助林业服务中心做好森林防火、病虫防治以及防止滥砍滥伐的工作;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保护,防止随意捕猎等现象的发生;配合制止通过毁坏森林进行开垦、开采矿石等违法行为;以及配合监督检查森林中的人为破坏,和制止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协助乡镇政府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农村群体、个人进行组织和指导开展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承担县级林业业务部门及县乡人民政府委托的其他事项等。所以,加强护林队伍的管理非常重要。护林员的工作地点不集中、工作时间比较自由、职业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林业服务中心需要加强对护林员的相关培训,来提高护林员的职业素质,增强护林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和约束护林员的行为。还应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护林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另外还应制定相关奖惩办法,对于护林员的一些疏于职守的现象,应该加大其惩罚力度,对于情节严重的员工予以解聘,对于表现好的相关人员要加以表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其做到更好。

4加强资源管理

第一,狠抓限额管理。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森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序。重视限制开发和砍伐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农民的开采和砍伐的管理,禁止无证砍伐和滥砍滥伐。第二,要强化和落实林地保护管理。基层林业服务中心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发现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要坚决予以制止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坚决查处林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第三,要加强林权管理。基层林业服务中心要协助上级林业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护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第四,要加强木材流通领域和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监督管理,基层林业服务中心要严格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依法查处非法运输行为,同时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对辖区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发现非法加工木材的,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第五,落实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应当整理统计现有监测资源,开拓监测内容,精确地统计森林资源,实现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监测,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第六,壮大管理队伍。森林资源管理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森林资源管理队伍责任重大,需依法对森林资源进行培养、利用、管理、监督和保护。自然资源对人类非常重要,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剧增,使得对森林资源破坏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环境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也逐渐衰减,因而保护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显得尤为重要。

5加强自身建设

第一,要增强乡镇林业服务中心的职能。林业服务中心在管理森林资源的时候,其积极落实好科技推广及林业社会化服务,创建科技示范基地,提供技术服务和相关培训,从基层开始推行科技兴林的相关措施。第二,做好乡镇林业服务中心职工培训工作,使林业服务中心职工的素质得到提高。落实培训工作,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是林业服务中心长期的一项重要目标。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加强乡镇林业服务中心的培训工作,林业服务中心需要按照国家相关制度的要求,根据当地工作人员的现状,用先进的观念,更深层探讨林业服务中心员工培训的方法和策略,真正做好岗位培训和相关教育,提升林业服务中心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第三,要求林业服务中心员工结合自身及林业服务中心实际,制定方案进行学习,切实开展严肃纪律和执法检查工作,将林业服务中心建设成高素质高修养的机关单位。护林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

6结语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篇5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10902

1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在世界占据第三位,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资源丰富。从地形分布上来看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带的针叶林、温带的落叶阔叶林以及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再向南还有热带的雨林植物,少数地区还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植被种类多样,分布也比较分散。从森林面积来看,我国位列世界第七位,俄罗斯居首。除台湾省外,我国的天然森林面积达到了11000万hm2,占到了我国森林面积的70%,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最近10年以来,我国人工林种植面积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森林面积总体上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2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分析

2.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

我国森林资源突出的特点就是总量不足,并且还是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森林覆盖率较低,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而且人均占有量比较少,森林资源管理不善导致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森林资源总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也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之一,不均衡的分布特点直接影响着我国森林资源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造成森林资源不均衡分布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特有的历史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更加加剧了森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单单就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来说就占到了我国森林面积的30%,蓄积储备占到了50%,除了东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外,我国南方也分布着集体林区。但西部地区森林资源十分缺少,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有的地区森林覆盖率甚至不足1%。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一直无法取得较大程度的发展,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森林结构不合理、质量较差等因素造成的。

2.3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资源质量不高

我国森林资源中防护林以及碳林的比例相对较少,特用林的比例则处于偏低状态,存在环保理念较为薄弱的地区砍伐幼林的现象,严重威胁着我国森林后备资源,由于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我国森林资源中原始林向次生林转变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随着人们砍伐量的增多,森林资源中残次林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单位面积的蓄积量比较低。经济林的培养速度和质量偏低,导致用材林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著名品种以及优良品种的数量较少,仅有的用材林还都分布在高山峡谷或者是偏远的山区,地形较为恶劣,未来随着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深,如果不加以保护,可利用资源势必会更少。

3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现状分析

3.1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规定阐述

关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我国的《森林法》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比如限制对森林的采伐行为,鼓励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提倡节约使用森林资源,鼓励人们使用木材的代用品来缓解人们对森林的利用率,并特别指出对于耗用木材资源比较严重的行业比如造纸等部分,要根据企业的产量及盈利,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经济收益中分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植被的再造和保护工作。《森林法》中对于森林采伐量的限制,自法律颁布之日起先后经历了3次调整,从“七五”调整到了“九五”。国务院也出台相关白皮书文件来约束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指出要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森林采伐标准来进行。

3.2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现状来看,森林资源的再生速度和木材的质量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森林资源破坏程度与森林资源总量逐渐减少是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中突出的主要矛盾。最近几年森林不按规定采伐、随意毁林开垦等现象屡禁不止,给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集中表现在:超额采伐现象严重,林业用地被私自征用,严重阻碍着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220万hm2的林业专业用地转变为非林业用地;森林资源质量每况日下,并且每年下降的速度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森林资源的所有功能的发挥都是基于森林资源质量的基础上,如果森林资源质量较低,也就谈不上森林效益了。

自1998年特大洪水以后我国政府就特别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文献以及相关规定,但尽管政府明令禁止,还是有部分地区法制观念较弱,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保护森林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再者就是部分林业管理部门存在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更有甚者利用自己职位便利干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秩序,造成当地木材运输以及木材砍伐等工作混乱。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较为薄弱,保护手段比较落后,相关部门执法不严,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部分林业管理人员还没有适应新的森林资源管理要求,对于森林资源管理过于注重形式。

4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4.1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用具体实例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讲解毁林开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认识到,要增加经济的建设,就要首先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观点,才能让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政策得到彻底的实施。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同时,也应建立完善有效的奖励惩罚制度。对肆意破坏植被的干部群众,要根据相应的政策及法律进行惩罚。对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干部群众,要进行荣誉和物质奖励。

4.2发展当地优势特色经济,增加收入多样性

一方面有效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强化优势产业,对优势经济作物,如辣椒、茶叶、水果、蔬菜等进行深加工,提供优质、无公害蔬菜,建设集中的生产基地,实现规模生产。同时打造一定的具有知名度、上档次的品牌,增加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有规划、系统地开发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化,如造纸业的一体化发展建设。同时也要大力鼓励农村特色的旅游行业、林产品加工制造业、森林观光等,调整农村收入构成,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一是建立定期互相沟通交流机制,使不同地区、不通部门能够有有效的交流学习渠道,将总结学习到的成功方法和经验相互沟通,使成功的经验与方法能有效、快速地在各个地区得到有效实施。二是组织干部群众到全国优秀林区建设的地区考察学习,认真总结和学习当地政府与群众的经验,快速、有效地将学习到的经验在本地区实施。

我国林业工程项目建设要根据工程的实际用途分为不同类型的项目进行建设,通常情况下分为重点项目和非重点项目,我国目前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严峻,必须分清林业工程建设主次,集中精力建设林业工程的重点项目,比如在我国平原地区按照高标准建设农田林业绿化网工程,从而提高我国农田防护功能以及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再就是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力度,最大程度地遏制我国水土流失现象。主要林区要加大力度管理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强化对于集体林的管理,可以通过封山育林以及公益造林等工程的建设,来丰富我国森林资源再造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强化林区中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加快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工程建设,对现有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要提高管理强度,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下来,维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于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要建设湿地保护工程,相关部门要对本地湿地资源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从小处来展开对湿地的保护以及资源恢复的工作。

4.4落实科教兴林战略

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林业的发展也要落实科技优先的战略。在林业工作中渗透科技兴林战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从不同方面逐个进行开展,相关部门要加快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必要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品种,重点培养那些抗逆性强的树种,先注重解决生态建设以及防护林的建设,逐步开展经济林的培育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更好地开展林业保护工作,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可以建立科技示范区,培养高素质科技工作人员,提高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为我国林业工程建设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

5结语

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长久工程,需要我们以长久的热情和精力来投入实施,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们要基于目前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护力度,完善保护手段,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训芳,谢保国,范志超.林业法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周生贤.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林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关系[J].中国发展,2004(1).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篇6

森林资源是人类生态文明建立的关键因素,也是现代林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在党的会议中也有明确提出建立以生态文明为奋斗的目标,但是当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还存在管理未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森林资源经营管理难度偏大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与现代林业建设的作用以及当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现代林业建设;地位和作用;措施

一、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林业建设首要任务就是保护森林资源,因为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建立生态平衡的关键要素,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核心。现代林业建设的效果好坏最终是看森林资源的质量是否有得到提高、森林资源的总量是否有得到提升、森林生态功能是否有得到增强。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科学的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才能健康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才能构建人类与自然共存的生态文明。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覆盖率不高,人均森林蓄积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而困扰我国的还有水源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对构建生态文明是非常有影响的。因此只有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提高增量资源质量,才能恢复森林资源质量、提升森林资源覆盖率,也能提供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在保持生态平衡、保证生态环境下,健康科学的进行森林资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健康成长。在党的会议中也有明确提出建立以生态文明为奋斗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做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实现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科学的进行森林资源利用管理,对森林资源的变化和生态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全面推进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为现代林业建设作出贡献,为人类生态文明作出保障。

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范围从木材生产生产为中心的管理转变为森林动植物资源与环境的经营管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最主要的是关心森林资源的面积、森林树木的生长量与消耗量等,主要是对森林资源调查、监测、资源管理等相关环节的表现。对于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主要是定义为林地与林木资源的管理,是对木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但是随着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转变,除了继承原先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以外,还要对森林内动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进行经营管理工作。而随着这些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范围的变化,关注点更加广泛,出了关注人工纯林用材林经营以外,还要关注天然林的使用情况,出了关注物质产品产出之外,还要关注生态产品的产出。因为森林资源经营对象更广泛,对森林资源的调查、监测、管理方法都不一样。其次,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难度更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很多地方为了扩大自身经济发展与建设,大量招商引资,使得胡乱开发林地、无视程序强制乱占林地,这对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地方林业部门是由地方政府领导的,地方政府如果不遵守法规,自身扰乱程序流程,这就让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相当为难。

三、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措施

首先,我们要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措施,森林资源的利用应该是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严格保护、科学的培养,在保护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在利用中又积极开展保护工作,认真严格的执行《森林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森林法实施条例,对于用地、森林采伐等要严格审批,把森林资源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同时,要加大现代林业建设工作,完善森林保护区等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成果。另外,还要落实森林资源管理责任制,设定森林资源管理相关部门的责任制度,并且出具相应的责任考核办法,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要确保可持续发展,对森林资源高效可持续发展且不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是需要考虑的。对一些浪费木质原材料、耗资大的企业要进行严格把关,有必要的时候应该淘汰掉。

其次,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要松弛有度、把握好度。像西部地区,生态比较脆弱,森林植被比较稀少,一旦过度开发就会造成生态破坏,比较难以破坏,因此,在这些比较脆弱的地区应该采用的是严格管理,以保护为主,以加强这些地区的森林生态功能为主。对于一些森林资源比较肥沃、生长速度比较快、森林恢复能力强的地区,则可以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的发展,培养工业原材林,高效利用森林资源、科学经营,但是要注意的是,森林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在生态优先的条件下开展,这样才能持续发展。而在森林资源经营方面,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科学经营,比如个人承包、经营合作、国有制等多种形式来开展经营,森林资源经营和现代林业建设发展都应该让各种社会主体参与进来,这样一来可以提升现代林业的多元化发展。

第三,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资源经营工作,让两者直接紧密相连,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管理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保护和利用等活动,并且针对这些活动出具相关法规政策以维护经营者权益,而森林资源经营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维护、修建等与经营者相关的权益与利益的配置和落实,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资源经营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完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法规,才能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的经营发展。

最后,做好森林资源监督队伍的建立工作。要想促进现代林业建设有效进行,对森林资源监督工作非常重要,而要加强森林资源监督工作就必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廉洁自律的监督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和监督职责。同时要对这些监督队伍不断的培训,以提升他们的能力、提高监督力度。而对于监督工作要做好规范化、系统化与制度化,让他们在系统机制下坚定思想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形象。

四、结束语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篇7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现状;策略

0.引言

森林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生物资源的综合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没有森林,水从地表的蒸发量将显著增加,引起地表热平衡和对流层内热分布的变化,地面附近气温上升,降雨时空分布相应发生变化,由此会产生气候异常。近年来,由于无节制砍伐现象的存在,森林资源在逐年的减少,这对人类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策略。

1.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

1.1保护与开发存在矛盾

林改后,林地、林权流转和租赁大多不经资产评估、面对面私下交易,出现部分廉价出让林地林木现象。林权受让方为尽快收回成本,在经营期不长或不经营的情况下,直接申报林木采伐,林地流转经营后未能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培育增值效应。重要河流、水库周边林木部分被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国省道沿线林相部分遭到破坏。

1.2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林权要素市场的全面开放,林业部门的服务职能设置及人员配备、以及各项服务措施与政策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林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行动难以统一。乡镇森林资源管理机制衔接不畅,林区主要依靠乡镇和林业部门管理,村一级管理缺失,村镇上下联动不够,源头保护力度不大。林业基层站所少数工作人员存在执法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

1.3制度改革配套细则滞后

由于造林周期长,投入大,林农希望政府给予足够的资金扶持和补助,但相关项目造林扶持资金十分有限,林农自筹资金、整合资金自发造林积极性有待提高。林业抵押贷款额度较低,且抵押物评估费用较高,不能满足林权单位融资需求。林改后,国有山场中部分山场存在着所有权属于国资办、经营权属于当地林农的情况。林农采伐申报必须先由国资办申报至省林业厅增补限额,再经中介机构设计,才能办理采伐手续,一定程度影响了林农管理国有山场的积极性。

1.4防火和病虫害防治队伍薄弱

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森林防火的重担主要落在乡(镇)村两级干部身上。灭火的主力军都是乡(镇)村两级干部,森林火灾发生时难以组织大量人员灭火。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山林到户使得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难以做到步调一致,加上防治经费很大,人工药物防治很难及时到位,导致林农防治病虫害积极性不高,部分山场有病死树情况。

1.5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升级

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区域之间林业发展不均衡。林业产业分散,林业经济产业链未形成。林业加工以家庭式、小作坊式企业为主,粗放型发展的现象普遍存在,木业资源利用率不高,加工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策略

2.1提高全民森保意识

提高全民的森林保护意识是实现森林保护工作的基础,因此,国家有关的职能部门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森林保护的相关法规如《森林法》等深入群众,从法律的基础上约束人们的行为。对于居住在山区的一些群众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森林法规教育,提高他们的森林保护意识。

2.2科学利用森林资源

对森林资源的科学合理采伐利用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因此,作为森林保护工作的最高职权部门――林业部,需要加大在全国范围内森林开采的指导力度,制定森林开采的长远计划。改变一些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单一经营模式,彻底转变一些人的滥砍滥伐思想,把林业资源进行综合的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

2.3提高森林责任意识

对林业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也是加强森林保护的有效对策。这需要森保人员不断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通过实践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行政执法能力。在群众中普及护林主动性和自觉性的重要性,依靠全民的力量制止不适当的森林开采行为。同时林业管理人员还要加强限额砍伐管理工作,对于利用自己之为之便为滥砍滥伐提供便利的管理人员要加以惩罚。

2.4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森林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目前,我国的森林面积相对来说存在比较大的区域,但是由于保护工作工作不到位以及气候的影响,森林极易出现火灾,加上一些病虫害的困扰,森林资源将面临很大的威胁。所以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实际的管理中,还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森林防火意识,提高森林救火能力。

2.5研究森林经营技术

应对森林经营对象(林种、树种)的不同,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系统研究,如造林、抚育、改造、更新等。开展能源林、经济林和特种工业原料林三大商品林种主要树种的集约化定向培育技术研究:针对国家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的技术需求,围绕用材林培育,进行有效的监管。到目前为止,重点林区的森林管理体制一直没有理顺。现行的管理体制难以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是造成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深刻理解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质,建立和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体系。

2.6合理依法征占林地

林地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要像保护农耕地一样保护林地。结合林权改革,进一步加强林权界定、发证工作,依法保护林权权益人的权利;按照《森林法》和《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批制度,杜绝各种违法、违规侵占林地和乱砍林木的现象发生;同时,实现占补平衡、占一还一,确保林地资源总量平衡。

2.7调动林农生产积极性

当前,林权改革的对象是集体林,据统计现有集体林在林业总面积中比例较重。可见,林权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林权改革必须积极稳妥,为此要做好林权改革工作,积极宣传林权改革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成立由林业部门、地方政府和林农参加的林权确认小组,开展林权地界确认、面积测算、发证等工作;在林权确认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林权权益人的权利,让他们参与林权改革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林权改革才能贯彻执行,才能调动林权所有者从事林业的积极性。林权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实现林权的自由流转,森林资源管理应该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准备,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

3.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林业部门应找出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使我国的森林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和管理,从而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参考文献】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篇8

关键词:香格里拉森林资源资源保护

香格里拉——人间的世外桃源,那里雪山环抱、峡谷壁立、草原辽阔、阳光灿烂、空气清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满浓厚宗教色彩和和平宁静气氛的地方——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消失的地平线》中如是描述。1997年9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宣布香格里拉就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顿时香格里拉“香”满天下,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朝圣”,产生了巨大的旅游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而最令每位迪庆人引以自豪的是其茂密的植被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丰富的森林资源是阻止西北风沙南侵的重要屏障,是江河源流传流不息的基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香格里拉被确定为世界十大自然物种基因库存之一。基于此,强调香格里拉的森林资源保护,对促进香格里拉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永远的香格里拉具有重大意义。

一、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

1.香格里拉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腹地,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在东经90º35′-100º19′、北纬26º52′-29º16′之间,全州平均海拔为3380米,州内气候属于温带—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4.7℃-16.5℃,年极端最高气温25.1℃,最低气温?27.4℃。太阳辐射强,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生态环境条件,造就了了香格里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我国金沙江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全国保存较好的以亚高山针叶林为主的原始林区。据统计,分布在迪庆州境内的种子植物达到5000多种,包括2183种高等植物、969种药用植物、136种野生食用菌、1578种观赏植物,境内野生动物资源1400余种。其中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的有30多种,动物的有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有滇金丝猴、黑颈鹤、秃杉、拱桐、红豆杉、榧木等。总的来讲,香格里拉的森林资源具有林业用地广阔、树种资源丰富、林木蓄积量高、以针叶林为主等特点。

2.香格里拉的森林资源已经发生衰减

从1992年2月起至1995年5月的全州森林资源遥感调查显示:全州林业用地面积为181.2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94.3万公顷、疏林面积45.3万公顷、灌木林面积24.9万公顷、无林地16.8万公顷。全州林木总蓄积量为22680.2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18383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4219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5.4万立方米。与印度东北角的阿萨母比缅甸北部高山区相比,迪庆的森林植被保护较好,森林资源较丰富。但是,香格里拉仅是30年代初对迪庆的纪实性描述,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森林植被已经发生了衰减。例如,不包括灌木的森林覆盖率:60年代(66年)为56.32%,70年代(74年)为42.21%,80年代(84年)为38.67%,90年代(91年)为35.37%。包括灌木在内,80年代森林植被覆盖率为76.57%,90年代为55.62%。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衰减为0.7%。森林衰减的原因很多,但是采伐是其主要原因。正如世界自然基金会哈罗德瓦德里在《迪庆森林遥感》中所写到:“目前,迪庆州仅采伐冷杉、云杉和松树等木材收入就占了迪庆州财政收入的80%,这反映了对木材产品的单一的工业依赖。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陡坡地上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成了冒险的。”

3.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初现成效

从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到2002年5月止,全州共落实管护面积172.2万公顷,占任务量的120%;完成公益林建设4650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53.3公顷、封山育林34366.7公顷、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14200公顷,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5.4%。可以说,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草)工程初现成效,使境内的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降低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和栖息地,奠定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使香格里拉变得更加美丽。

4.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任重道远

虽然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已经初现成效,但是,仍然应当认识到,香格里拉的特殊地貌以及大部分寒冷季节导致了脆弱的生态环境,建国以来对林木的大肆采伐以及森林火灾、挖沙取石更加重了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此种类破坏的严重后果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恢复,它需要数代人做出不懈努力,才可能再现英国人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那郁郁葱葱的森林。

二、香格里拉森林资源衰减成因分析

1.森林资源保护立法缺乏系统性

除国家法律法规外,关于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政策主要有:《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有关规定)、《迪庆州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办法》、《迪庆州绿化考核奖惩实施办法》、《迪庆州自用材管理办法》、《迪庆国有林场实施方案》、《迪庆州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办法》、《迪庆州天保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迪庆州退耕还林管理实施细则》、《迪庆州“十五”期间采伐限额实施方案》《迪庆州护林防火实施细则》、《迪庆州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关于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的通告》、《中甸县关于严禁采集松茸的通告》《中甸县2000年前消灭宜林荒山的决定》等。形式上看,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的规范比较全面,但是仔细研究会发现这些规范仍然比较凌乱,缺少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

2.森林资源保护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1998年9月-2002年5月迪庆州森林公安、林政共受理各种林业案件783件,查处778件,处理各类违法人员1171人次,收缴木材1938立方米,没收伪造木材运输票证40741立方米,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有力的打击了林区违法犯罪活动,从而保护了森林资源。但仍有一些林业行政部门和执法人员认识不到位,履行职责不主动,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仍然在相当范围客观存在。

3.林区职工需要脱贫致富

从1998年9月1日起,迪庆州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全州1447名森工企业职工失去劳动对象,企业停产,职工减收。为解决相关问题,全州采取撤销森工企业建制,组建12个国有林场的方式,对森工企业实行属地管理,全州6户森工企业实行转产分流,全面完成12个国有林场的组建,并分设14个分场,197个管护站,安置到天保工程的森工企业职工共846人,昔日的伐木工人变成了护林育树人。虽然这些措施基本解决了森工企业的职工出路问题,但如何维护职工利益以及林区职工群众和原来服务于森林采伐业的第三产业的人员的脱贫致富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4.自然保护区管理落后

香格里拉境内有白马雪山、哈巴雪山、碧塔海、纳帕海等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对于天然林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自然景观的保持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人员不足,且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整体素质不高,致使管理能力弱。同时,由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导致当地社区的经济收入减少,对当地社区和农户产生了不利影响,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社会矛盾与冲突不利于对香格里拉森林资源的保护,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5.农村能源建设有待加强

山区群众建房、生产以及生活用材大多以木材为主,势必造成对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而森林采伐是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工业用材和薪柴的需求又是采伐率据高不下最主要原因。如果改变人们以木材为主用能结构,将大大减少森林采伐量,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是大有裨益的。为此,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迪庆州加强了农村能源建设,能源建设已初有成效,但是以木材为燃料和以木材建房者大有人在。

6.水土流失、泥石流及滑坡等自然灾害明显增加

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给香格里拉水土流失严重。2001年该州水土流失的面积已达到4890平方公里,占到了土地面积的20.5%。挖沙采石行为也是滑坡和泥石流的重要诱因。在过去几年内,香格里拉县环保局至少关闭了200多家采石采砂场。尽管如此,大规模破坏生态的挖沙采石行为仍屡禁不止。在香格里拉县,随意开山采石的现象令人震惊,从县城放眼看去,就可见到城外四周山体都被大面积“开膛破肚”。据统计,县城周围被破坏的土石方至少有2500万立方米。开山采石破坏生态植被,由于高原脆弱敏感的生态系统使生态环境很难恢复,这也是造成塌方和泥石流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7.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已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而在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的负面影响仍然不可忽视。以迪庆州的三坝纳西族乡为例,从9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来,在水渠旁修了许多公路,破坏了本已脆弱的植被系统,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在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的东坝村,2001年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7.70Km2,轻度流失面积为7.78Km2,中度流失面积为7.53Km2,强度流失面积为2.38Km2。

8.森林火灾影响森林资源的消长

建国前,香格里拉地区对预防和扑灭森林火灾不重视。建国后,增强了防火灾识,提高了控制森林火灾的能力,森林火灾次数逐年下降,火灾损失逐步减少。但从1975-1995年共计发生火灾651起,成灾面积为269184亩,损失林木1022029立方米,烧死幼树1011.44万株的数据来看,火灾仍然是造成森林资源减少的重要因素。虽然从1998年9月1日起,全州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但由于森林工业的萎缩,其所负担的防火基金得不到保障,1999年迪庆州的森林火灾数量急剧上升,仅4月间,一个乡的一起火灾就造成1.2万亩天然林毁灭,相当于1998年云南全省森林火灾面积的总和。

三、保护香格里拉森林资源的若干建议

1.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立法,加强执法,提高群众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为了强化林业管理,有效地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实现香格里拉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森林法》,将现有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政策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森林条例》。该条例既可统领现存规定森林资源保护具体方面的地方法规规章,使整个地方法规系统化,更好的贯彻执行上位法律规范。同时,又可在该条例下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其他立法,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此外,还应在搞好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和提高自身执法能力、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奖惩制度、加强对执法人员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在提高群众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方面,要做好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法律意识,同时要采取吸引群众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使群众从森林资源保护中获得利益。对私人开放商品林建设、在公益林建设中引入民营机制,发挥森林资源的市场运做,才能保证群众持续有效的参与到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培育中,实现有效的行政执法。

2.实施国有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促进林区职工群众脱贫致富

国有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基本内容是,在国有森林资源所有权、林地用途、森林经营规程不变前提下,将全部林地按林场(所)林业户数分成对应的管护经营责任区,让职工群众在看好林、管好林、造好林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林内的山副产品资源,所得收入归管护者个人,从根本上把管护责任与个人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目前,迪庆州的管护责任只是划分到各个责任单位,自然保护区统一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保护区以外的国有林统一由各国有林场经营管理,集体林由集体林权属单位经营管理,林业工作站负责监督指导。笔者认为,可以在划定部分公共管护区后,其他部分按职工户数划分为责任区,签订责任状,让职工真正成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利用的主人,把促进森林资源增长、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为林区职工群众提供广阔就业天地有机结合起来,将会产生一人管护,全家就业的实际效果。只要提高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就会改变过去对森林资源单纯利用的模式,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人民富裕同时并举的目标。

3.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有效保护天然林

其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修建办公用房和职工住房等;建立宣教中心;加快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大对森林消防和森林公安的设施设备的投入,最终提高管理能力。其二,增加管理力量,改善管理人员待遇,提供相应培训机会,提高整体素质,满足保护区工作的需要。其三,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共建。其实社区是当地自然资源的使用者,只有当地社区也加入并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区系统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有效持续的保护,才可能减轻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财政负担。为达此目的,应充分运用当地丰富的矿产、水能和旅游等非木材资源,开展兴修水利、修筑道路、建造桥梁等建设项目,开展生态旅游项目;推广科学种田、养殖、放牧;对林副产品进行合理有序开发与保护。最终形成当地居民持续的替代经济收入,这样既可促进经济发展又可有效保护天然林,处理好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4.推进农村能源改革,合理改善农村用能结构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保护森林和维护生态,对于促进香格里拉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电能、节柴灶等替代能源,转变用能结构,推广替代木材的各种建房用材,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农村新能源代替烧柴,每户农户一年可以节省柴薪2.5吨,相当于保护半亩森林一年的树木生长量。新的农村能源计划完成后,建设19万口沼气池和21座秸秆气化站,相当于每年保护了10万亩森林的生长量。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政府有利的组织、领导和鼓励。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的能源改革,政府应解决相关资金技术问题,有效利用香格里拉丰富的电力和太阳能,促进香格里拉的农村能源建设,采取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新能源。

5.积极鼓励植树造林,大力推进绿化,有效防止自然灾害

其一,鼓励利用多种资金,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植树造林,营造的林木谁造谁有,维护承包造林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全社会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其二,规定优惠的措施,鼓励开发“四荒”植树造林;其三,有效科学地限制开山采石;其四,规定退耕还林的土地种类和实施退耕还林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其五,重点保护公路两旁的植被,防止塌方和泥石流中断交通,影响经济发展;其六,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森林植被的有效保护,才能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有效控制各种自然灾害。

6.加强对生态旅游管理,避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其一,通过集中学习及与加强生态旅游相应的政策、经济、法律手段落实的方式,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其二,加强游客管理。根据生态资源的承载量,控制游客的数量;有效控制游客的活动范围,重点保护一些脆弱而珍贵的生态环境;通过门票、旅游须知、导游图、旅游区内的环保指示牌,发放废品收集袋等手段,以“除了回忆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为口号,提醒游客注意环保,增强环境意识。其三,完善生态旅游相关立法和执法,保证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7.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森林防火管理

其一,加强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在州政府与各县政府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基础上,县政府与乡镇政府、乡与村、村与户层层签订当年度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制;其二,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要求从自己做起,对别人监督,达到群防群治的目的,努力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其三,加强火源管理,增加防范措施;其四,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其五,坚持增加森林防火资金投入,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其六,始终坚持实施科技防火,加强科学防扑森林火灾技术的推广应用,譬如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加强森林防火等。

8.弘扬藏文化生态保护理念,提高生态意识,促进森林资源保护

在迪庆藏文化中,非常敬畏自然规律,对自然有种特别的感情,把自然界中的一切都视为是有灵性、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人们不可动其一草一木,这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迪庆藏文化的精髓。正是在这种文化理念之下,许多迪庆州的大山被赋为神山,至今仍然是保护最完好的原始森林。譬如梅里雪山雨崩村的神山,森林茂密、古木参天,被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植物专家誉为“仿佛精心设计的园林”。尽管在追求经济发展潮流的冲击下,有的藏民淡化了这种生态保护理念,为求发展不惜破坏自然,但是,作为全民信教,有坚实的不杀生、普渡众生、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的藏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基础仍然是较为坚定的。因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高僧生态保护讲座等形式,宣传人类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古老观念,进一步挖掘人们心中的自然生态保护理念,最终影响人们的行为,保护森林资源。

参考文献:

1迪庆藏族自治州林业局.迪庆藏族自治州林业志,2001

2李茂春.新编迪庆风物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李树人.森林与环境.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4李芝喜,和强.迪庆森林遥感分析,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

5齐扎拉,勒安旺堆.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6[英]希尔顿.詹姆斯.消失的地平线.中甸县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7李芝喜.香格里拉遥感分析.遥感信息,1998,(2):29-31

8张荣忠.美国国家的森林保护.森林与人类,2003,(8):25-26

9齐康.浅谈〈云南省森林条例〉的特点.云南林业,2003,(3):5-7

10郑德祥.保护云南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林业资源管理,1994,(1):48-51

11宋晋国.浅析太原市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太原科技,2003,(3)26-27

12肖超.关于加快广西农村生态能源建设的战略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3,(2):49-52

13齐扎拉.“香格里拉”保护与发展的探索及行动.思想战线,2001,27(1):70-72

14齐扎拉,成升魁,沈镭.“香格里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资源科学,2000,22(4):83-85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篇9

1.1森林生态旅游促进森林保护从目前来看,森林生态旅游在全球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特有的活力和发展潜能,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还促进了当地地区的发展,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森林的保护。森林生态旅游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通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实现。只有对森林进行保护,才能够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正常顺利进行,因此旅游企业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森林的保护,避免对森林的破坏。在森林生态旅游的管理中,将森林保护作为重点工作任务,采取合理措施,使森林环境得到优化和美化。

1.2森林保护利于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森林保护在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采取科学合理措施对森林进行保护,能够保证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能够避免因保护不当导致森林衰退现象的产生。森林保护,能够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既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要有充足的物种资源供人们游览观光。对森林进行保护,有利于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推动森林生态旅游的向上发展。

1.3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森林生态旅游与森林保护是相辅相成的,森林生态旅游促进森林保护,森林保护保障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二者相互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任何一方的管理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只有将森林生态旅游与森林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生态旅游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2如何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与森林保护的发展

2.1推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原则政府要加强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政府支持,抓好森林生态旅游区的道路、通水、通电等设施的建设工作。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单位要做好森林生态旅游的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将森林生态旅游与森林保护放在同等的地位。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生态旅游的规章制度,对森林的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进行保护。

2.2适度开发生态旅游的区域范围对于森林生态旅游区域的开发,不能盲目进行,要根据功能区的结构划分规则,根据景观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生态旅游的区域开发。在对区域进行开发时,要对不同的生态旅游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限制措施,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和减少人们对森林生态的破坏程度。

2.3提高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只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真正发挥实效作用还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制自己不合理的行为方式。目前许多旅游景区的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乱刻乱画现象严重,随地乱扔拉圾的现象更是普遍。要想从根本上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自身出发,对森林进行保护。

3结束语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篇10

关键词:森林保护区问题;管理;对策

近30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建立自然森林保护区,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他们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又面临着资源被过度利用和严重破坏的威胁,建立自然森林保护区成为这些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重要举措。中国也不例外,自1956年开始建立自然森林保护区,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类自然森林保护区1276处,居世界前列。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自然森林保护区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森林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发展之间的冲突问题。森林保护区承受着森林保护区外(有时还有森林保护区内)人类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所产生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一、森林保护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自然森林保护区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多种多样,既有来自于森林保护区内的因素,也有来自于周边地区、森林保护区外的因素。通过对秦岭地区的太白、周至、牛背梁三个部级自然森林保护区的实地访问调查,以及搜集本研究典型区域(包括草海、卧龙、长白山、武夷山、六盘山、神农架、高黎贡山等自然森林保护区)的森林保护区工作材料,研究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缺乏合理的区划和规划;

(2)缺乏人才和培训;

(3)缺乏资金保障,投入严重不足;

(4)缺乏自然保护意识和生态环境知识;

(5)森林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升级;

(6)保护不能杜绝非法利用活动;

(7)不适当的开发或者过度利用生物资源;

(8)保护目标不清或与总目标不相容的发展政策;

(9)政策过时或难以执行。

人们对森林保护区问题之根源的理解是很有限的,因为其根源来自于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的相互影响。由于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资源和生态类型、传统习俗、地方管理等因素,在森林保护区内出现非永续利用的狩猎、农地蚕食、火烧、采伐木材、林产品采集等“破坏性”活动。然而,我们很少考察促使人们这样做的根本原因,也很少深入研究如何使他们改变这种做法。这些潜在原因在各森林保护区之间有很大不同,即使是一个森林保护区内的不同周边地区也可能完全不一样。这样,人们很难用有效的方法概括森林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根源,甚至有时把原因和现象混作一团,其结果是管理绩效低下。而管理绩效低下的背后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政策。因此,本文的研究将为森林保护区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决策依据。

二、问题成因分析

1.权属问题

(1)权属明确与变更。建立森林保护区前土地权属是清楚的,但用作森林保护区的土地中包括了国有、集体甚至农户的自留地(山)和责任地(山)。“森林保护区归国家所有”的权属界定改变了原有的部分集体林和自留山的权属关系,集体和个人丧失了对原有土(林)地林木的所有权(尤其是使用权和收益权)。

(2)权属不明与确定。建立森林保护区前有的土地或林木权属本身不清楚,森林保护区建立后就明确了权属关系(为国家所有),导致社区或当地政府对森林保护区的部分土地或林木提出权属异议,为继续利用原有资源甚至采取对抗方式,影响了森林保护区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3)权属明确,但使用权变更或管理权不明森林保护区内的林地都是国有林,但存在森林保护区实际管理面积大于法律认可面积的现象;同时,森林保护区的建立客观上剥夺了社区原有的对森林保护区内部分资源的隐性权属,导致森林保护区同社区的矛盾。

2.管理问题

(1)管理体制问题。中国自然森林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家环保部门负责全国自然森林保护区的综合管理;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和海洋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森林保护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自然森林保护区管理部门的设置和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这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森林保护区建设。例如,我国的湿地实行多部门管理,所以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各部门多从本部门的任务和需要出发,结果造成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生产任务、工程建设与生态功能之间多重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很难协调。

(2)管理投入问题。建立森林保护区并对其进行管理和保护,通常是一项困难而又花钱的任务。我国自然森林保护区平均投资水平仅为4.5元hm2,远远低于1125元hm2的国际标准。森林保护区经费没有列入国家财政预算,主要是从行政费用开支,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森林保护区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森林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在国家实施“自然森林保护区建设工程”以后,这一不利局面将有所改观)。

(3)管理水平问题。自然森林保护区建设对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合理规划和区划、科研、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利用、旅游开发、协调处理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等技术手段和监测措施。目前这些方面都很欠缺,致使森林保护区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人是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森林保护区管理急需解决的正是“人”的问题。一方面,管理靠人才,目前森林保护区缺乏懂管理的经营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又普遍不够高。另一方面,被管理的对象之一便是森林保护区内外的人们。

三、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森林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依赖于有效地解决上述三大因素,即明确森林保护区的资源权属,加强管理投入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协调一致、系统全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