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十篇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十篇

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8:41

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篇1

药学专业主要课程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计算机基础、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基础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毒理学基础、药物的波谱解析、药事管理学、专业技能实验等。

药学专业就业前景我国的药学事业的发展也是非常迅猛的,许多药品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也与外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在专业人才方面有稀缺,这表明药学专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社会对药学才的需求正在增加,本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制药业发展较快,尤其是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企业对药学人才比较青睐。还有一块就是生化药品,这是一个新兴也是尖端的行业,发展前景很好。

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

药学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药学专业就业方向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制药、医疗、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制药/生物工程;

2医疗/护理/卫生;

3新能源;

4医疗设备/器械;

5批发/零售。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医药代表、销售代表、产品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医药代表;

2销售代表;

3产品经理;

4药剂师;

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篇2

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制药工程专业;天然药物化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04-02

制药工程是国家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进行调减时新设立的专业,是运用化学、生物技术、药学与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解决医药制造过程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制药工程专业不同于药学专业,后者偏重药学基础理论,而制药工程专业强调医药制造的工程过程,重点在“制”字,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化学化工基础,掌握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医药、农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部门从事生产、科技开发、工程设计、产品质量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2]。天然药物化学以有机化学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等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科特点[3]。该课程涉及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类型复杂,理化性质多样,结构鉴定相对困难,是制药工程专业中比较难学的一门主干课程。我国西南地区的天然药物在传统医药中极具民族特色、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如何将专业特色、课程特色与西南地域特色相结合,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突出制药工程背景下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特色,成为当务之急。

一、优化师资队伍,突出工程背景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为大多数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与多门课程均有紧密联系,包括有机化学、中药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药厂设计、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综合性和逻辑性均较高。然而,目前本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由一位教师负责全部内容的讲解,但由于制药工程专业起步较晚,主讲教师的专业背景大多偏重于理科,缺少拥有中药制药企业项目实践经验的教师,因此存在中药、天然药物研发所用设备讲解不到位和制药工艺设计能力不足等问题。优化师资队伍,对天然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甚至整个制药工程专业,显得尤为重要。我校于2008年在化学化工学院(今化学与药学学院)新建制药工程本科专业,由于起步较晚,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近几年,学院大力引进药学方面的人才,总体而言,同样偏重理科背景,但与一般医药院校相比,学院的工科背景相对较为深厚。因此,可以根据各教师的专业学术背景,以天然药物化学专业教师为主导,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现代仪器分析、药理学等专业的教师为辅,重新组合教师队伍。不同专业教师之间,随时交流协调,利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结合专业、课程和地域特色,确立教学目标

开设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专业,有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同一门课程的教学也应有所偏重,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略取舍,合理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对制药工程专业而言,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目标在于介绍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探讨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精制及检识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另外,应结合制药工程背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西南各省拥有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比如,广西中草药物种达4600多种,是壮、瑶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族药资源十分丰富,省内天然药物企业亦占药企的绝大多数。因此,在介绍主要类型化学成分时,应结合地方道地药材和龙头药企,加深学生记忆,培养学习兴趣,服务于地方经济。

三、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内在联系

1.天然药物化学与波谱解析教学的整合与优化。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飞速发展,对未知或已知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的手段日趋丰富,波谱学手段成为结构鉴定和分析的主要方法,在有机化学和药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制药工程系的课程体系中,这两门课的结合非常紧密。波谱解析由紫外(UV)、红外(iR)、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组成,相对抽象难懂,而天然来源的化学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区别较大,导致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成为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有必要将波谱解析内容融进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拓展波谱解析课程学习的应用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过程中,加强对波谱解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4]。2.结合当地民族药的特点,有特征地选择实例,丰富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内容。广西有壮、瑶等12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全国壮族总人口为1800多万,90%以上聚居在广西;瑶族总人口约260万,60%以上聚居在广西。而且,广西拥有极具特色的壮、瑶等少数民族医药资源,蕴藏许多行之有效的独特诊疗技术和方法[5]。据《广西民族药简编》记载,广西少数民族常用的中草药资源有1021种,其中壮族应用的中草药资源约有700种。近几年,广西重视发展民族医药产业,先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桂政发〔2011〕6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桂政发〔2011〕61号),医药制造业已被列入广西“十二五”重点发展的千亿元产业。运用天然药物化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药效实验,对临床上疗效确切的广西民族药复方、组方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阐释药效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质量标准,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生物酶解提取技术等,提高壮、瑶药制品质量,把广西来源的壮、瑶药真正推向世界市场。在教学内容中,特征性地引入壮、瑶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实例,丰富教学内容,培养适用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药学人才。3.充分结合专业实践环节。制药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具备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条件建设上,我院拥有的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由天然药物中试提取、现代药物制剂工程和药物分析3个实验室组成的制药工程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占地面积约500m2,拥有wDt100型多功能提取浓缩机组、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天然药物化学相关设备,开展板蓝根有效成分的提取等天然药物实验。同时,我院与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益佰漓江制药有限公司等知名天然药物企业联合建立制药工程专业实习基地。所以,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有条件满足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在天然药物化学方向的专业实践要求,能够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应用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理论技术来自于该学科科研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要想教好本门课,光靠教材所涉及的知识显然不够,必须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通过科研实践积累的经验,丰富和完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内容。广西师范大学拥有“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布鲁克500mHz超导核磁共振仪、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高速逆流色谱仪、赛默飞液质联用仪等相关高精设备。近几年,承担十余项省级以上与广西民族药相关的科研课题,带领正在学习、将要学习或者已经学习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本科生去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参观实习,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杯”科研能力培训,取得丰硕成果。总之,制药工程专业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一定要突出专业工程背景,优化师资队伍,不同方向的教师之间随时交流协调。同时,利用西南特别是广西天然药物在我国传统医药中的民族特色和区位优势,有特征地选择实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适合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制药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元英进,尤启冬,于奕峰,等.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6,(1):12.

[2]刘红梅,荣杰,于奕峰.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查[J].化工高等教育,2004,(2):59.

[3]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史大华,刘玮炜,宋晓凯,等.制药工程专业波谱解析和天然药物化学合并教学的探讨[J].甘肃科技,2011,(27):149.

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药物分析高职药学专业

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准备的mooCs(幕课)材料(视频、电子学习材料等)通过网络等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课程知识。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解难释疑、检测练习等方式进行知识内化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由华东师范大学幕课中心牵头成立的C20幕课联盟也在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支持。因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景中的脚手架。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伴随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师迎来了发展新的教学技能的挑战。据调查显示,目前职业教育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尚处于观望状态,鲜有具体的应用案例。

高职药学专业培养掌握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具备药品生产与检验、药物制剂、药事管理等专业核心技能,从事药品生产、检验、一般药物制剂和临床合理用药,面向医院药房、药物制剂室、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等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项目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的综合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据调查显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课堂的应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仅仅流于形式。鉴于此,一些专家和教师都在积极探索解决的途径,试图在新型教育理念引领下,采用信息技术重新构建高职课堂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为高职项目化教学提供了崭新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移动终端的普及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战略提供了机遇。

为了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药学专业的应用前景,我校药分教研室率先在药物分析课程中实行翻转课堂式项目化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汇报如下:

1.实施对象

抽取我校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授课班级。1班为实验班,共48人,移动终端普及率100%,采用“翻转课堂”式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班为对照班,共47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个班级为同一位老师授课,在性别构成、年龄、学业基础、教师授课水平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5),可进行比较。

2.实施过程

对照班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维生素C的分析”项目为例,课前制作微课。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就本项目包含的知识点制作微课“维生素C的鉴别试验”、“维生素C特殊杂质的检查”和“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根据药物分析工的岗位要求和课程标准设定课前学习任务书,任务书涵盖了通过查阅中国药典2015年版获取检验维生素C的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实验中涉及的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学生带着任务看视频,通过微课学习维生素C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操作。课堂上,学生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疑点,如滴定终点的控制、薄层色谱法的操作进行讨论,并模拟真实场景完成技能操作和理论考核。

3.评价执行效果

学期末按照药物分析高级工要求进行理论、技能考核,根据岗位的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制定评价问卷。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班在理论和技能考核中均优于对照班,见下表。

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实验班98%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通过微课视频学习效果良好。8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操作能力得到提升。69%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96%的学生认可翻转课堂,希望继续使用该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大大提升了药物分析学科的教学效率,过去有限的课堂时间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巩固和练习。现在学生在课前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课堂上进行巩固和解决难题,实现了从“会”到“精”的转变。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成功的“翻转课堂”应具备以下因素。

1.教学资源准备充分

教学资源主要有书面材料和微课资料。目前,微课在国内正在兴起,但是适用于药物分析学科的并不多,需要老师自己制作。书面资料指导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准备过程中要对资料进行整合,形成贴合学生要求的资源。

2.注重学习指导的设计

“翻转课堂”并不是课前简单地看视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出合理的学习任务,并提供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资源,如微课、行业标准、中国药典等,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课堂练习设计科学合理

课堂练习的重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巩固,同时帮助教师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是学生真实的工作场景也可以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既要根据岗位要求做好问题预设,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注意课堂生成。

参考文献:

[1]陈琦,林峰.“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中职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实践[J].科教导刊,2014(3月上).

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篇4

年级班级

学校指导教师

企业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选题依据与

意义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电子商务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它在商业运营发展中发掘出来新的方式,从某些方面来看,已经推翻了我国传统的营销方式,从空间和时间方面让双方的商业交易更加的便捷和自主。医学药品是当代人民的必需品,所以更加需要和当展齐行,也向电子商务的方面发展,也可以让我国人民享受到方便实惠安全的服务。现在我国社会的医药企业的大部分已经开始上电商进行发展,也已将开始了医药电商平台的搭建工作,而且成功申请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资格。我国目前对于互联网药品交易政策已经越来越允许,所以一些相关人员认为我国的医药业的电子商务的进展也在顺利地进行中。所以很明显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也是顺应国家风向的表现。但是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随着时间和经验的沉积才可以更好的服务我国的人民。在数据看来,我国的线上药品销售额度在不断增长,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时间过短,对于国外的经验借鉴也不足,所以现在的网上交易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药品是关乎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东西,所以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药品制造流程,形成完善的监督监察体系制度,编制可行的行业规则,才可以在网上药品销售时将问题降到最低,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交易信息的安全服务,才可以让购买者更加放心的对药品进行购买,对购买体系的信任度提升,从而促进消费者对于网上购买药物的信任度,使其习惯于网上购买的这种方式,医药行业也应该在这种电商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药品的质量和自身的服务,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状态,促进我国医药电商的顺利发展。

作为与大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医药行业在社会发展在哪个备受关注,其自有长久的生命力与良好的占空间。经济发展新时期,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发展迅速,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也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医药行业在“互联网+”的新思维下也开始了转型。电子商务对行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不容胡思。但是在“互联网+医药”的背景下,医药行业除了积极做好相关的业务开拓和烦,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时间较多,存在这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将根据我国医药行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现状,探讨先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医疗产业使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的产业之一,其发展稳定并且可持续。大规模普及互联网导致网络商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交易方式。近年来按照中国网络商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医疗销售产业的网络商业正逐年成上升趋势。国家大力发展格式医疗网络商业,并为此出台各项政策。然而,发展医疗网络商业模式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完成。对信息链和物流链进行优化整理,网络药品销售管理的完善,信息采集系统的搭建,相关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经济的关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Holger(2015)指出医药电商想要良性发展就要制定完善的互联网商业监督法律法规,并且让电商企业对其严格的遵守。一定要对网上的药品信息进行严格的监督控

制,仔细审核的广告和信息,严格监督和管理我国互联网交易和互联网信息服务。

Kubiak

włodzimierz(波兰)在2005年指出,医药行业蓬勃发展的基础就是创新,也是促进医疗行业的保障水平的途径之一。它对医学专业的后续发展和人类寿命的长短和质量起着尤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研制新的药品并且使其服务与人类,而且创新发展医药行业经营模式,使他服务于人民,有利于人民。

abraham

Schwab(2010)指出,我国的经济结构在改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医学教育也不能落后,跟随时代的脚步进行改革创新,需要创建出适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制度,着重培养我国专业人才,增强人才的实践和科学的利用力。现在是互联网主导发展的时代,随着我国的驻点医师被更加的需要,国家更应该完善我医学培养制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促进国家稳定的发展。

2.2国内研究现状

赵莎莎(2018)通过对电子商务这一领域的各方面条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电子商务要想健康发展,一方面十分需要良好的经济水平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符合行业现状的各种数据分析结果,同时,还需要对产业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整理。

刘秋风,田侃(2018)提出线上的那些药品网店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应该不断完善内外部的管理模式。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依照法律要求,严格按照行业行规,不断深化道德责任感,就会形成一套科学的药品网店的管理模式。

孟令全(2011)曾提出,企业财务管理在现如今的经济环境下,对各企业的电子商务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为了能够给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带来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就需要不断深入了解网络财务的安全保障系统,进而不断完善与提高。

张鸣鸣(2017)通过研究,认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代,大众的目光正时刻注意着医药在网络上的商务发展。那么这些企业想要发展壮大自身,想要在这个市场行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那么,就要找好出发点。消费者是奠定网上医药店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用户,才能不断发展自己,这就需要企业从用户方面出发,多为消费者考虑,不断完善自身服务体系,为广大用户提供值得信赖的商品,同时,不断创造安全可靠的财务交易环境,以及商品信息平台。

查阅的主要

文献

[1]丁汀.

B2B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J].

财会学习,2019(01):115-116.

[2]孙同祎.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药店网络发展风险分析[J].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01):215.

[3]侯文华,杨丹丹.

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医药供应链创新发展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9(03):3-5.

[4]沈子渲.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1):159-160.

[5]赵敏,原超,李朝霞.

大数据背景下医药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提升与探究[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6(01):45-48.

[6]安永强.

医药零售网店建设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18,20(08):244.

[7]赵莎莎.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互联网+”因素分析[J].

黑河学院学报,2018,9(04):64-65.

[8]韩玉.

国外连锁企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walgreens为例[J].

商业经济研究,2018(12):94-96.

[9]孙志政.

医药电子商务的现状与拓展空间[J].

上海商业,2018(06):13-14.

[10]李红梅.

“互联网+医药”下的侵权保护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18(23):212-213.

[11]刘秋风,田侃,沈夕坤,赵娜娜.

“互联网+”背景下药品流通o2o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8,15(04):447-451.

[12]龚璇.

浅析我国医院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现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0):71.

[13]孟令全.

医药电子商务的新医改效应[a].

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9.

[14]孟令全.

基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医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a].

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8.

[15]谢虹.

我国医药行业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分析[a].

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2011:5.

[16]于小燕.

我国医药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初探[a].

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年博鳌医药论坛论文集[C].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1.

[17]胡海波.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困局与出路[n].

科技日报,2011-12-18(002).

[18]王莉.

医药电商监管借他山之石[n].

21世纪药店,2013-04-22(001).

[19].

600亿元医药电商蛋糕,你准备好了吗[n].

21世纪药店,2013-05-06(a02).

[20]史万奎.

医疗电子商务是终点站[n].

医药经济报,2013-09-20(002).

[21]王淑玲.

医药B2C生长态势[n].

医药经济报,2016-05-02(F02).

[22]明美.

吉林大药房医药电子商务o2o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3]虞峰.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在现代医药分销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6.

[24]张鸣鸣.

BH医药企业“互联网+”环境下医药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研究[D].沈阳大学,2017.

研究内容

本文根据我国医药行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现状,探讨先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1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1.1医药行业的销售

2.1.2医药电子商务模式现状

2.2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2.1医药行业市场潜力

2.2.2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2.3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分析

2.3.1医药行业市场潜力

2.3.2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3

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

3.1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

3.2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探讨

3.2.1技术信息有待优化

3.2.2多层安全隐患

3.2.3成本居高不下

3.2.4政策法规配套不足

4

优化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4.1优化信息链和物流链

4.2完善网上售药管理

4.3搭建信息收集体系

4.4推进相关政策改革

研究方案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以及Swot分析法,围绕对“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等内容进行了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与总结,为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过程中永达Swot研究法,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以及前景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写作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所在系意见

系主任签章:

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篇5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重要性;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25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7.06.013

1植保无人机的必要性

植物保护涉及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丰产、农民丰收,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60%以上的水田、玉米等高秆作物,由于其特殊种植模式和作物特性,使得地面机具无法下田。我国土地资源不足,东北平原、西北、华北平原大规模土地资源仅占耕地面积的30%左右,而占总种植面积60%以上的小规模种植模式,大型地面施药机具难以适应其病虫害防治要求。由于需要专用的农业航空专用机场和跑道,在丘陵山区、家庭式的种植模式下难以发挥固定翼飞机施药的优势。因此,开展农用轻型无人机施药技术装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符合《纲要》所确定的重点领域

植保无人机研究内容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支持方向;符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粮食丰产工程”的要求;符合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要求;符合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精神;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1.2突发性大面积病虫害防控的有力手段

据国家农业部2010年统计,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48亿亩次,年损失粮食多达2157万吨。2012年突发大面积的玉米黏虫,缺乏专用高效的施药技术装备致使防治不利,仅这次玉米黏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9.72%,其中严重发生面积650万亩,占到全国播种面积的1.26%,这类突发性大面积的病虫害已经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无人机施药作业效率高,较常规机具可提高100~150倍,而作业成本5~8元/亩,仅为常规作业的1/2~1/3。高效、低成本的无人机施药技术为解决突发性大面积病虫害防控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技术与装备。

1.3土地经营模式的必然选择

我国规模化的土地资源不足,经营模式以一家一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土地的分散经营、小块经营,使得耕地规模小、田块分散、作物品种布局不一、作物长势不一,大型施药机具难以适应其病虫害防治要求,发展无人机施药技术装备,是解决制约我国南方分散经营模式下,病虫害机械化防治的瓶颈问题,是我国现行土地经营模式下的必然选择。

2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前景分析

2.1作业经济效益分析

单架油动无人直升飞机使用寿命按5年计算,作业效率为500亩/天,每年作业90天,则单架飞机作业总面积为5年×500亩/天×90天=225000亩次;每次施药作业按照均价6元/亩计算,则使用无人机5年,可获得作业收入225000亩次×6元/亩=135.0万元。单架电动无人直升飞机使用寿命按3年计算,作业效率为200亩/天,每年作业90天,则单架飞机作业总面积为3年×200亩/天×90天=54000亩次;每次施药作业按照均价6元/亩计算,则使用无人机5年,可@得作业收入54000亩次×6元/亩=32.4万元。

2.2节省农药经济效益分析

单架飞机作业每亩可节省农药20%,即2元/亩,则5年共可节省(225000亩次+54000亩次)×2元/亩=55.8万元。

2.3企业生产销售效益分析

每种机型以每年推广1000套装备,20%的利润计算:

单架油动无人机施药装备,50万元/套,50万元/套×1000套×20%=1.0亿元;

单架电动无人机施药装备,10万元/套,10万元/套×1000套×20%=2000万元。

2.4新型药剂生产销售效益分析

开发的新型航空超低量药剂,每亩按照150毫升,每百毫升按照10元计算,年需求(225000亩次+54000亩次)×150毫升/亩次×10元/100=418.5万元。

2.5与人工喷洒对比分析

农户使用无人机施药装备,单位植保费用可下降30%~50%。人工打药收费20~25元/亩,每天10亩。无人机打药收费6~10元/亩,每天200~500亩,效率是人工的20~50倍,节约农药50%,节水90%,增大经济效益。

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篇6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配置效率;药品政策

一药物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药物经济学最早起源于美国,从1950年代以后,美国的公共医疗保健费用迅速增长,高昂的医疗保健费用令政府和社会保障机构不堪重负。50~60年代,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开始深入到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各个领域。1979年美国国会责成其下属的技术评定局对公共医疗费用进行成本效用分析,此后到了1980年代,产生了pharmacoeconomics(药物经济学)这一词汇,1989年在美国出版了第一本药物经济学专业期刊《pharmacoeconomics》,1991年专著《药物经济学原理》出版,标志着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药物经济学已逐渐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套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它涉及的方面存药物疗法的经济学评你新药的定价;药物利用述评,药物处方的管理;药品方针政策和赔偿问题;药品和疾病的经济学评价;药品和疾病的生活质量的评价;药品经济学评价和研究方法;医疗标准的评定方法;药品评价方法;新药的药品经济学评价。在不断实践中,药物经济学涉及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调。

二、研究医药经济学的意义

当前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医药执业人员参与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并能够协助这些决策过程,使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达到最合理的利用。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面、多点、随机长时间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其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差别的学科。药物经济学不仅关注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关注药物治疗的成本,因而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

常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有以下四种:最小成本法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用分析。

(一)最小成本分析法

又称为成本分析法。它要求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他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它要求药物的质量、厂家、产地完全相同;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完全相同。选择成本最低的治疗认为成本最小是最理想的方案,所以应用范围较局限。特点:分析药物效果相同,结果是货币单位。结果表示成本差别,不能进行疾病间比较,不能进行疾病间比较,不能与非医疗开支比较。

(二)成本―效果分析法

成本-效果分析是一种用于对有治疗意义,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或干预措施的成本和效果进行鉴别、衡量和比较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1)成本效果比值法: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采用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所产生的效果来表示,对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比较。(2)增量成本效果比值法:即增加的成本-效果比,它代表了一个方案的成本&效果与另一个方案比较而得到的结果比。比值越低表明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需追回费用越低,该方案实施意义越大。

(三)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是比较单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或药物治疗方案其它干预措施所消耗全部资源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结果(效益)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不仅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还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进行不同疾病治疗措施间的比较,甚至疾病治疗与其他公共投资项目的比较,适用于全面的卫生以及公共投资决策。

(四)成本―效用分析法

成本-效用分析是综合考虑治疗效果与病人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各方面而进行的一种分析方法。成本-效用分析中,结局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为指标,包括质量调整生命年,残疾调整生命年,健康生命年当量等判效指标,其中质量调整生命年为最常用的判效指标。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效果分析的发展,与成本效果分析有相似之处。在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从某种程序上讲,两者均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性的生物指标。

四、药物经济学(pe)在国内发展现状和前景

我国于1993年才开始对药物经济学研究。鉴于其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独特作用,众多学者和卫生政策制定者已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部分学者正在积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我国药物经济学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深度及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事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人员主要以药师为主,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对于卫生经济学评价技术的理解和运用以模仿和借鉴为主,评价工作缺乏有效的行业指导,因而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不大。

了解国内外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展望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有助于取长补短,提高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水平。因此,当务之急是政策决策层要对药物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更新药物评价中某些传统观念。我们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大力开展药物经济学的宣传和研究工作,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制定一些对药学实践工作具有引导作用前瞻性的政策,来推动药物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在医疗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更好的造福我国人民的健康和卫生事业。

参考文献:

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篇7

关键词:药物分析课程改革模块

药物分析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面向医药企业从事药品检验的技术人员,传统的教学都是先讲授药物分析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再安排相应的实验操作进行实践强化,这样的课程教学方式,虽然学生一般都能通过正常的书面理论考试,但是当面对实际的药品分析任务时,很多人都会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下手,这显然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将药物分析的实际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去,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创设真实工作场景,以学生能胜任工作任务为最终目的进行了课程改革,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初步的改观。

1.药物分析课程改革依据

1.1药物分析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

药物分析岗位有很多:如,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料、中间体的分析,成品的相关项目分析、包装材料的检验等等。这些岗位的共同点就是,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以某一项目为检验对象,按照质量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判断。而完成这些任务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药品质量标准的正确理解、试剂试液的正确准备、检验仪器的正确选择与熟练的操作技能等。

1.2药物分析课程目标确定

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药品质量观念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职业心态,并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能用所学知识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力。

2.药物分析课程改革实践

2.1重新划分教学模块

我们与药剂组和药化组进行讨论,最终设置了以药品的合成至制剂成品检测为主线,同时兼顾原辅料的检测和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教学思路,将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

第一模块为基本分析能力的培养,包括药品质量管理知识的灌输和基本分析技能的强化。在这一模块,特别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角转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的焦点要从教师教药物分析转到学生学药物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其感知教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强调药品质量的重要性时,可以结合目前假药劣药给人民群众健康造成重大损害并受到法律追究的实例来说明。例如安徽华源的“欣弗注射液”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事件;齐齐哈尔第二制药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因使用了强毒的工业溶剂二甘醇原料,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的实际案例,发人深省,使同学们产生作为药学人员要把好药品质量关,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社会责任感。在讲述鉴别检查等方法时,我们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带着问题钻研教材,拟出讨论题,逐步设置问题,深入浅出,使大部分同学能给予积极回应,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二模块为具体药物具体分析,这是核心模块,一方面根据学校现有条件,跟踪典型药物制剂的生产合成各个环节检验分析;另外也选择分析方法具有代表性的常见药物为载体实施教学;有时也适当介绍一些有较好发展前景并已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制剂(如胶囊剂等)的分析方法。例如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它的合成制备至最后的压片在我们的中职教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制剂)中都有相关要求,我们整个药学组经过讨论后,调整课程安排,让学生从原料选择、反应条件控制、白色结晶的产出及最后压片进行全程跟踪,并要求查阅质量标准,据此对于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片剂进行相关项目检验,并要求从检验所需试剂仪器等方面都自主选择。若检查结果、现象与标准规定不太符合时,需要引导同学们去思考为什么,可以怎么解决,该做怎样的结果判断。在这样的一个周转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制药企业的生产检验流程有个初步了解,同时也锻炼了操作技能,并将之前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达到学以所用。

对于某些结构很有特点的药物,我们会在基本结构等介绍完之后,布置设计题,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对象,收集资料,分组讨论,最终根据实际条件确定其分析方法,而我们则根据其方案和动手能力给出综合评价和成绩。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知识系统上将现代药学的理论与实际进行衔接,从专业视角去接触新方法,类似这样的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模块为综合培训,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机会去企业顶岗实习,真正地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2.2利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用于常规教学,把知识体系归纳得条理性非常强,特别是在某些实验技能课程实践中,对于一些实验成本大、难度高、难以实地实体教学的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信息,其效果胜过冗长繁杂的言语解析,并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药分实验中的液相、气相色谱仪的教学,借助这样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节约了教学成本。

2.3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按照以往的课程教学思路,考试形式必定是以理论考试为主,重点考核学生对药物分析方法、原理等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内容一般局限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原理等,忽视药物分析理论知识的应用,考试题型多为填空题、是非题、判断题、计算题。这显然与改革后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吻合。

为了有效检验教学效果,客观地评价学生对药物检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原理掌握的程度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程度,我们在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上进行了改革。采用项目综合的评定形式来进行考核,相关项目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试题、药品质量标准的查阅、常用药物的设计分析等几个方面。例如在常用药物的分析这个部分,我们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待检药品及相应的质量标准,然后围绕如何完成实际检验工作,从试剂的选用、溶液的配制、仪器的选用与校正、测定的原理、结果的判断、检验记录与报告书的书写、试验现象的分析、异常情况的处理等方面出一些考试题目。这样,教学组织及学习效果评价都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凸显了药学类职业教育的特色。

总之,中职类药物分析的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熟练掌握药物分析的实验要求,加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强烈的药品质量安全控制意识,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达到“学是为了更好的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文英.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药学教育.

2005(01).

[2]吴英,吴红.高职药物分析探讨[J].牡丹江医学学报.2008(6):86-87.

[3]杜娜.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1).

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篇8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发展对策

引言

始于1971年的生物制药技术指的是基于医学、生物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药学等原理与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从而制造出在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制品。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目前正在赶超传统化学制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市场前景巨大。然而,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还比较缓慢,在生物技术诊断、现代生物支撑技术、酶工程、生物制剂等方面要加大研究的力度。

一、中国生物制药发展现状

第一,中草药。作为中国国粹的中草药历史悠久。中国拥有种类繁多的中草药,同时,中草药质量非常好。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全球大约3%的中草药都是中国出售的。目前中国中草药领域主要是对中草药原料进行出售。中草药的发展需要先进生物技术的支持。我国对中草药有关的技术研究工作要给予重视,使得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会死的中国中草药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

第二,生物技术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因为具有较强稳定性、较高特异性等优势,因此,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当前生物技术制药领域人们研究的重点。基于此,中国对单克隆药品的研发给予极大重视,众多制药企业在单克隆药品的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制药最关键的及时,对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我国政府多方面扶持生物技术制药与基因工程的发展。但是,中国部分基因工程制药还处于试验时期。

二、目前中国生物技术制药存在的不足

第一,资金投入不足。生物技术制药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1997年美国投入到生物工程资金高达500亿美元,同时以每年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我国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生物技术制药的资金投入,然而,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投入不够。因此,新产品的研究缓慢,竞争力缺乏。

第二,当前中国科研成果产业化比较缓慢。基于生物工程药物而言,在实验时期我国部分生物技术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用单克隆抗体、人血代用品、人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生物高科技产品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些生物高科技产品已经实现了临床试验或者进入后期阶段。然而,中国中试环节不足,造成了生物制药产业科研成果转化慢,生物工程产业化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要低。

第三,有关企业的设施比较落后。生物技术制药形成新的成果、形成成果的进度、成果质量等受到专业服务体系的直接影响。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中国有关服务比较落后,尤其是还没有实现专业化、社会化与市场化的产品开发。发达国家医药研究过程中,存在着委托合同研究机构,这一机构对于医药研发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具有一定运行规模与相应机制。中国大部分委托合同研究机构是公关公司,其服务主要是临床实验阶段,国外并不认可这些公司提供的新药临床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同时,相对而言中国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内部管理有待于提高,缺乏具有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网络销售不完善,缺少开发市场渠道经验等,造成了中国尽管具有重量众多的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然而综合实力不强,与国外发达国家缺乏竞争力。

三、中国生物技术制药发展的对策

第一,增加投资,引入风险资金。生物制药企业自身竞争力提高的两个重要举措是科技创新和企业运营规模。生物技术制药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不断深入,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是对具有自主知识产品的产品进行研发。制药企业各自为营的传统的经营方式与目前日益竞争的市场不匹配。为了加大生物技术制药研发的力度,需要增加投资,风险资金的引入,能够使得研发资金的投入得到有效扩大,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转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成熟、先进的技术与广阔的市场前景是生物技术制药风险投资引入的前提。通过风险资金增加投入,从而极大的推动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

第二,加大人才的培养。生物技术制药作为高科技领域离不开人力的支持。当前,我国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源。人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为了使得研发人才不足得到弥补,中国需要对国外从事生物技术制药的专家与学者进行引入,同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对人才的吸引与培养。

第三,重视对药物的创新。对患者治疗有效的药物是制药行业销售的具有真正价值的药品。基于需求开始进行创新,对满足疾病治疗需求的药物进行寻找,从而功能出发对技术构思进行明确,基于技术构造对技术方案进行设计,从而使得生物技术制药研发产品的技术风险降低。对于生物技术制药而言,上游的创新、中游物质分离、产品加工、下游营销构成了整个产业链。因此,生物技术制药要实现“研发――试验――生产――销售”产业链一体化。基于创新,使得中国生物技术制药竞争力水平不断提高。

结束语

生物技术制药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潜力,对于生物技术制药中国政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当前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处于技术变革时期,基因组与后基因组的研究极大的增加了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基于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开发基因组药物,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组药物进行研发,提高中国生物技术制药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珂.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6)

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篇9

[关键词]生物测定;药理;药品

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用药者的安全和疗效。药品检测方法和检测水平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不断改进提高。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邻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分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使分析化学发展成为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面对生命科学中复杂的分离分析任务,发展了色谱分析方法。结构分析、价态分析、晶体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又促进了光谱分析的发展。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来临,仪器分析迅速发展,为药物检测提供各种非常灵敏、准确而快速的分析方法[1]。生物测定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发展前景令我们从事药品生物测定工作者所关注。

1药品生物的特点与业务范围

1.1药品生物测定的定义与特点药品生物测定(简称生测)是利用药品(或药品中的有害杂质)对生物(或离体器官及组织)所引起的反应来测定药品的含量或安全性的一种方法。

生测法的优点是测定的结果与医疗要求基本一致,能直接反映药品的效果或毒副作用,这是其他物理学方法或化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因此,目前各国药典仍大都采用这一方法。

生测法的缺点是检验周期长,微生物有生长繁殖过程,动物有生理代谢过程,观察分析时间一般在2~7天,有些试验会更长。影响因素多,有生物差异性,也有系统操作误差和环境条件等造成的影响。用品用具、动物质量、仪器设备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2]。所以,以生测主检的品种在中国药典中逐版减少。

1.2药品生物测定的业务范围中国药典是法定的药品标准,它将药品质量控制项目归为四类: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生测的业务主要涉及到中西药品的检查类和含量类。

其中作为药品安全性检查项目最多,包括:无菌、热原、细菌内毒素、异常毒性、安全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过敏物质、刺激性、溶血、降压物质、微生物限度等。含量(或效价)测定包括: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胰岛素、硫酸鱼精蛋白、缩宫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升压素等生物检定法。

2药品生物测定的现状

由于现代化检测仪器的广泛应用,药品生物测定的品种和范围,方法和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1品种和范围的变化抗生素的含量测定,最初大部分抗生素用微生物法测定含量。随着制药工业发展,提纯方法不断改进,有效组分更加明确,许多品种检测方法不断改为仪器测定和化学测定。例如: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约219个抗生素品种,其中有15个原料药及其制剂从1995年版的化学法和微生物法改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HpLC),使该法达到97种,微生物法仅有24个,其中9个品种是新增加的。有人预计本世纪初,HpLC法会发展成为中国药典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仪器分析法[3]。规定取消抗生素过期检验,抗生素微生物效价测定的业务工作量更是明显减少。

药品注射剂的热源检查。1942年美国首先将家兔法收入药典,相继世界各国药典均规定用该法。中国药典从1953年开始收载。自1973年以来,鲎试剂被证明是一种检测细菌内毒素(热原)存在的灵敏试剂。用鲎试剂要比家兔试验迅速、经济,所需样品量少,操作过程工作量小,每天可进行许多样品检测。1980年美国药典20版首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85年USp21版收载5种注射用水及40种放射性药品。1991年11月执行的USp22版第五增补版公布了185种药品删除家兔法,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1995年USp23版注射剂的热源项几乎都被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4]。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制备鲎试剂,1988年卫生部颁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93年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收载该法,但未涉及任何品种,1995年中国药典二部正式收载,并规定了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和二十多种放射性药品并删除热源检查,以内毒素代替。2000年版中国药典进一步扩大到68种。预计2005年版中国药典还要继续增加品种,热源项都将被内毒素代替。动物试验改为生化试验。

2.2实验动物生测离不开实验动物,在实验中,为了减少生物差异,提高动物反应敏感性,以最少的动物达到最满意的结果。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动物,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件》,对实验动物的饲管、管理、使用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实行达标认证制度,严格管理。按微生物控制程度把实验动物分为四级: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和无菌动物[5]。一般动物实验必须达到清洁动物标准,种系清楚,不杂乱,无规定指出的疾病。动物级别越高,饲养管理条件越严,设施投资越大。实验动物是实验研究的活试剂,既要有纯度,也要有数量,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符合要求才能使用。(随着药品纯度的提高,凡是有准确的化学和物理方法或细胞学方法能取代动物实验,进行药品和生物制品质量检测,应尽量采用,以减少动物的使用。)

2.3药品生物测定在方法上的改进与变化为了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实验误差,近年来生测方面也研制并投入使用了部分仪器设备,如:抗生素抑菌圈测定仪、微机热原测温仪、集菌仪、细菌数测定仪等,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药品生物测定的发展趋势

生测作为经典方法沿用至今,表明它有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特点,在药品检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老产品改为其他方法控制质量,也会不断有新产品离不开生测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优点,尽量克服它的不足,开拓新的业务范围。

3.1微生物限度检查工作量大为了控制药品染菌限度,1975年美国药典19版首载微生物限度检查,1980年英国药典收载,我国在1990年由卫生部颁布了药品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1995年版中国药典正式收载[6]。2000年版中国药典按剂型规定了微生物限度标准,执行范围除注射剂和中药饮片外几乎包括中西药的所有制剂和原料。该项检查成为药典品种适用最多的检查项目,占当前地市级药品检验所生测室业务工作量的80%以上。在这项检查中,有大量的业务技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改进试验条件,使数据准确,探讨快速检测的新方法。药包材的检查,国家药监局已经试行标准,业务范围将更加扩大,这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努力探讨研究的新领域。

3.2药品生物测定在中药开发中的作用我国是中药王国,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共收载920种,其中中成药398种。有含量测定的157种,仅占总数的17%,中药成分多,杂质和干扰物质很多。复方制剂,尤其大复方制剂专属性的检出处方中所含药材很困难,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做。中成药中的杂质如重金属、残留农药等达到一定水平会产生毒副作用,影响药物安全性[7]。要让中药制剂打进国际市场,我们在检查类的控制项目和含量类的方法探讨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生物测定可以在毒理、药理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逐步完善质量控制标准,提高制剂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3.3新药研制开发与安全性评价新药研制开发是多学科合作的系统工程。在获得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后,研究开发组织者要在生物医学领域进行药物评价研究,首先必须组织药理学、毒理学、病理学、兽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专家进行合作研究,按药物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Lp进行管理。组织药理、毒理(包括一般毒理和特殊毒理)、病理、药代动力学和毒代动力学、药物分析、临床化学、实验动物、生物统计、质量保证等部门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阶段

做出评价[8]。生测在这方面可以参

加开发研究或进行技术指导。

药物动力学研究,通常需要从动物体液或组织器官匀浆中分离、鉴定和检测代谢后的原粉及其他代谢产物。但是,将服药动物按指定时间间隔处死,测定随时间变化的血药浓度,不仅动物用量大,而且常因动物个体差异无法得到可靠结果,也无法在同一动物重复实验确证。处死动物的代谢产物也只能反映被处死时的结果,无法了解药物代谢的全过程。有学者报道,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可在活的动物不同部位重复取样,用微柱液相色谱[9]或毛细管电泳[10]进行分析,测定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11]。

自动进取样装置和计算机工作站应用于药理实验的探讨,使药品生物测定趋向微量、灵敏、专属、简便、快速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药品生物测定是药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的检测专业,现代仪器的大量使用,不仅不会影响其发展,而是如虎添翼,让药品生物测定展示出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倪坤义,田颂九,丁丽霞.21世纪药物分析学的发展趋势.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2):798.

2张治锬.抗生素药品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2-20.

3田颂九,丁丽霞,田洁.国内外药典中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简述.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1):781.

4吴伟洪.鲎与鲎试验法论文汇编(三).厦门鲎试剂厂,1996,18.

5施新猷.医学实验动物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2.

6马绪荣,苏德模.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9.

7李真,龚培力,曾繁典.药物杂质及其对安全性的影响.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7(6):452.

8刘昌孝.美国新药研究开展与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概况.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1):785.

9ChenaQ,LunteCe.microdialysissamplingcoupledon-linetofastmicroboreliquidchromatography.JChromatogr,1995,691(1-2):29.

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分析篇10

1卫生类高职开设“基础药学服务”的背景分析

卫生类高职课程改革的做法表现为:基于广泛问卷调查,邀请连锁药房、三级医院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召开座谈会,对基础药学专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讨论,并对相应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最终根据工作任务表,制定基础药学服务课程。由临床一线具有丰富药学服务经验的药师辅助药学专业骨干教师进行设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学信息服务、临床血药浓度检测、药学计算知识、药学服务道德与利益、药物咨询服务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其中药物咨询是基础药学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由药师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因为药学的专业性非常强,许多患者并不具备全面的医药知识,药师的职责就是运用自身的专业医药知识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药物咨询,帮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的效果和禁忌等。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教育阶段能够在“虚拟职业环境”体验“准药师”的感受,需要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角色模式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角色模拟法的概念

角色模拟教学法指的是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场景,将角色扮演、情景教学与对话练习结合在一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将学习和兴趣有效地结合起来,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角色模拟教学法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由教师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情景,由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并按照教师设置的情景和编写的脚本,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表演,是一种参与性、仿真性与互动性的模拟演习。角色模拟合作学习教学法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模拟相应的社会角色,在模拟过程中熟练掌握该社会角色的行为和技巧,并且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基于上述理论,基础药学服务的药物咨询教学,应用角色模拟合作学习法,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

3角色模拟法在卫生类高职“基础药学服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角色模拟法在基础药学服务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文章以某卫生类高职院校2014级药学三年制2班40位学生为例,探析角色模拟教学法在基础药学服务的药物咨询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应用步骤表现为:

3.1.1角色模拟设计

药物咨询教学中应用角色模拟教学法,首先围绕药物咨询为中心进行角色模拟设计,提前2个星期布置任务,让所有的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然后由学生根据药物咨询、疾病等相关信息,选择合适的药物咨询题目,自己设计相应的模拟情景,并将设计好的药物咨询“剧本”交给老师,由老师对“剧本”进行指导和修改,再由学生在课堂上按照既定的“剧本”进行药物咨询情景的模拟,其他的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该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题,以药物咨询模拟为核心人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询药物咨询的信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角色模拟体验,在虚拟的情景中亲身体验“准药师”的工作任务,这样能够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药学人员的礼仪、着装以及交流等众多方面进行综合、全面的训练。具体的模拟场景表现为:模拟镇咳药物咨询场景,将5名学生分为一组,两个学生模拟药师,一个学生模拟医生,另外两个学生模拟病人,构思的场景表现为:两个“病人”到医院看病,“医生”为“病人”开了处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病人”拿着处方去拿药,由于“病人”不了解药物的使用,向“药师”咨询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在此之前,学生们为了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会提前主动预习镇咳药物的使用方法、配伍禁忌、合并用药、药物不良反应以及镇咳药物适应证等知识。同时,在回答病人咨询问题时,还应该注意询问病人的情况,根据病人的个人情况给出合适的回答,在此过程中需要药师具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这样才能够顺利完成药物咨询的整个活动。当角色模拟完成之后,由其余的学生进行点评,指出在模拟过程中出现的我问题,例如,没有说问候语,在回答病人咨询的问题时,没有提醒病人重复用药,没有关照病人合并用药时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然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角色模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为了完成自身角色的任务,会主动的查阅和学习与角色相关的知识,并且在模拟的过程中掌握药物咨询的技巧、重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3.1.2角色模拟教学法效果评价

当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应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总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统计结果表现为:(1)锻炼专业知识表达能力,好31人(77.5%)、一般7人(17.5%)、差2人(5.0%);(2)提高药学信息查询能力,好35人(87.5%)、一般5人(12.5%)、差0人(0%);(3)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好29人(72.5%)、一般5人(12.5%)、差6人(15%);(4)培养礼仪意识,好20人(50%)、一般15人(37.5%)、差5人(12.5%);(5)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好30人(75%)、一般5人(12.5%)、差2人(5.0%);(6)提高学习兴趣,好35人(87.5%)、一般5人(12.5%);差0人(0%)。根据评价结果,学生们对角色模拟教学法持肯定态度,并且许多学生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例如,在进行药学信息查询能力训练时,可以利用paSS系列软件、临床用药指南等;血药应该建设模拟药房,并且按照药房的药品排放顺序进行各种常用药品的摆放,这样模拟的场景更加真实,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

3.2角色模拟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药物咨询作为学生基础药学服务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采用角色模拟教学法进行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训,能够快速实现学生学习主体的转变,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果。药物咨询工作任务的本质就是药师根据自身掌握的专业药学知识,根据病人的实际状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病人,这也就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角色模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验“准职业环境”,并要求学生需要按照既定的“剧本”进行,在准备以及模拟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分工合作,任何一个组员不认真或者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体模拟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当然,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但是为了团队或者小组荣誉,小组各成员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为“工作关系”,学生们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角色模拟教学法的应用,学生们在模拟“剧本”和点评其他学生表演时,教师都会在旁边指导,增进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能够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4结语

综上所述,角色模拟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性、全面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药物信息查询能力、专业知识表达能力以及药学服务礼仪等,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惠春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向敏.角色模拟法在卫生类高职“基础药学服务”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