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9:42

机械工程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工程机械维修对策钳工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工程机械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实现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工程施工的机械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工程机械已然成为影响工程进度、质量与成本的重要键因素。保证施工现场工程机械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提高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施工建设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也是保证工程建设得以正常、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了对工程机械维修的水平必须得高,钳工是维修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也显示了钳工对工程机械维修的重要性。

一、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1.1机械维修

并非一种简单的零部件更换的重复劳动,而是通过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机械达到、恢复和保持其技术性能及可靠性、耐用性,使之发挥最大的机械效能的重要手段。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机械上的普遍应用,使机械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种科技含量的增加,给维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应针对工程机械使用的特点,在配置上、措施上全面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维修机制。 由于受季节性影响,在施工淡季,往往会对技术状况下降的施工机械视情进行恢复性维修(我公司习惯称机械冬修,以下简称冬修)。冬修不同于施工现场的抢修保养,它是辅之以厂房设施,工具仪器设备等由具有一定维修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人员予以完成。这些集中进行修理的工程机械因机型复杂、结构不同难以实现流水作业,往往采取就车修理法。这种修理方法,要求维修人员技术相对全面,却对维修质量的保证或提高带来不利因素。来自技能的、责任心的、机配件的、工艺装备的诸多影响,客观上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应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手段形成有效的质量检验体系,严格技术规范,利用先进的修理手段,改进作业方式并不断总结加以完善,以达到实现维修质量目标。这一维修质量的要求与通常所说的质量没有本质区别,但就工程机械而言,使用条件的苛刻,应该说在程度上更为严格。 1.2机械维修工作原则 维修工作不是简单的通过各自的技术劳动,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解决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并拿出最佳方案,以最经济的方式予以解决。 机械维修工作原则应从原则规定和技术(具体)要求两个层面理解。首先,所规定的维修原则必须能保证工程机械通过维修达到使用要求,且可靠性、耐用性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必须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消耗达到这一要求。从以上两方面看,第一个方面主要是维修工作应达到的目标;第二个方面是讲经济性的问题。制定机械维修原则,不仅要考虑应达到的目标,而且必须考虑其经济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机械维修工作的开展,也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钳工的工作性质及技能

2.1钳工的定义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或设备,主要从事工件的划线与加工、机器的装配与调试、设备的安装与维修及工具的制造与修理等工作的工种,应用在以机械加工方法不方便或难以解决的场合。其特点是以手工为主,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术要求高,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按工作性质可分为普通钳工、装配维修钳工、工具钳工等。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钳工技能,使钳工生产实习教学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2.2钳工工作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

钳工是主要手持工具对夹紧在钳工工作台虎钳上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它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种之一。钳工的基本操作可分为:

1.辅操作。即划线,它是根据图样在毛坯或半成品工件上划出加工界线的操作。

2.切削性操作。有錾削、锯削、锉削、攻螺纹、套螺纹。钻孔(扩孔、铰孔)、刮削和研磨等多种操作。

3.装配性操作。即装配,将零件或部件按图样技术要求组装成机器的工艺过程。

4.维修性操作。即维修,对在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检查、修理的操作。

3.3机械制造和维修中的案例

阐述薄型模具在装夹过程中,由于定位支撑点的变化,造成弯曲变形增大或减少的理论探讨,及减少变形的装夹要点,用工装来定点定位来保证模具制造。

1、问题的提出

市场上生产的wc67y系列、wx67y系列、ws67y系列等折弯机、数控折弯机配套的模具(上模),上模在最后一道工序中,即磨床上磨削加工,操作认点是用橡皮在下面衬垫,进行反复磨削,很费工时,但是,模具的平面直线性,未能根本解决,为了制造高精度的模具,我用定点定位来解决模具的弯曲变形改善,但是总得不到理想状态,从而仔细分析薄性模具在放置方法不同,在多到重力作用,也会产生弯曲变形。

2、定位与承点变化对薄性模具产生弯曲变形的理论探讨。

要谈清问题,我们首先看以下例子:

以上是简支梁的弯距图,均布载荷Q,可以看成是梁的自重所产生的力,梁是截面上最大弯距为QL2/8,若将两端支承各向里移动0.2e, 其弯距图有明显的变化。

比较以上两种弯距图,不难发现,二端支点向内移动0.2e后,最大弯距恰恰缩小5倍。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合理选择支承点,可以大大减少均布载荷所产生的弯距,即合理选择支承点来减少重力而产生的变形。

下面将要讨论怎样来合理选择支承点的问题。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提供的:

fc=fd=qme3(-1+6入2+3入3)/24eJ

梁中间:fmax=qe4(5-e4入2)/384eJ

试中:入=m/e

通过合理选择支承点的尺寸,可使梁因重力产生的挠度最小,则:fc=fd=fmax

即qme3(-1+6入2+3入3)/24eJ=qe4(5-24入2)/384eJ

整理得:16m(-1+6入2+3入3)=e(5-24入2)

16m/e(-1+6入2+3入3)=5-24入2

因为:入=m/e则:48入4+96入3+24入2-16入-5=0

通过计算机采用近似法解得:

入1=-1.5747;入2=-0.51;入3=-0.3282;入4=0.4030

入1、入2、入3不合题意舍去,则入4=0.403为最合理。

根据图示:L=e+2m

即:m/e=0.403代入法解:m=2/qL

通过以上推导,对简支梁来讲支承点设置在距端面的2/9L处能得到最小变形,对于薄形模具则可分别以长度2/9处及宽度2/9处设置支承点,只是在不同的地方是在于宽度方向只需在中间位置一个支承点,即三点定位的方式。

原因:1、若采用四定位则造成过定位。

2、四点定位实质上是一个摆偏的三点定位,容易造成薄板的扭曲。

3、数学理论上定律“三点是决定一个平面”。

3、合理取定位点,用工装来保证加工薄形模具。

通过上述理论推导,对于选择不同的定位支承点,对薄形模具在加工装夹过程中产生弯曲变形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了解。

对于薄形模具设计工装,根据模具的特性,选择它的基准面,合理选择支承点,调节其压紧点,这样在磨削第一平面,就会产生合理的一平面,翻身再用磁性台面吸牢进行第二平面磨削,这样薄形模具的平行度,平直度都完全符合技术要求。

例如:wc67y-100/3200,wx67y-100/3200等折弯机,上模,以往返工率极高,甚至报废,为此我根据合理选择支承点,设计一套工装,如图所示:

1、底座2、支承点3、调节螺钉(压点螺栓)4、压板5、螺栓6、桩头

操作步骤:一、将工件放在底座上,模具一面在三支承点贴平。

二、在带紧压板时,用百分表来确定自然状态,调节压点螺栓。

三、全部压紧后,用测片来测定三支承点的贴合情况。

四、正常磨削

通过这套工装使用,使薄形模具合格率为100%。降低加工成本。

钳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细微、工艺要求较高的工作。目前虽然有各种先进的加工方法,但钳工所用工具简单,加工多样灵活、操作方便,适应面广等特点,故有很多工作仍需要由钳工来完成。如前面所讲的钳工应用范围的工作。因此钳工在机械制造及机械维修中有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但钳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一些采用机械方法不适宜或不能解决的加工,都可由钳工来完成。把零件按机械设备的装配技术要求进行组件,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并经过调整,检验和试车等,使之成为合格的机械设备。当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出现损坏或长期使用后精度降低,影响使用时,也要通过钳工进行维护合修理。同时钳工还能制造和修理各种工具,卡具,量具,模具和各种专业设备等。为此钳工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一族,也是不可缺少的发展力量。

参考文献

[1]林守龙,袁蓬,车莹.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措施的探讨[J].华章.2009(16)

[2]凌海风,严骏,郭坚毅.我国工程机械加速发展的思考和建议[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

机械工程的重要性篇2

中图分类号:G354.3

装配是工程机械生产的主要工序。与涂装、焊接、机械加工等工序比较,装配设备较少,先进高效的工艺采用不多,但是装配工艺不可忽视,合理的、先进的工艺对提高装配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装配工艺对工程机械维修质量的影响

装配工作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如下环节。

1.1按标准和规范操作

装配操作中的每一工作步骤实施时,零件搭配、温度、压力、紧固顺序及转矩等,都必须严格按有关的标准和工艺规范要求进行,不能随心所欲。例如,活塞必须按尺寸颜色标记和重量着色标记分组选配;重要的齿轮必须成对更换;活塞连杆组件的重量差必须在限定范围之内;某些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必须在对某一部件加压或冷冻的条件下装配等。

1.2清洁

必须保持工作场所、机具、量具、零部件和整个作业过程的清洁。用来装配的所有基础件、零部件必须清洁;所有油、气、水通道和工艺孔都应畅通;所有机件、工具、量具、装配过程中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和连接件、标准件等,都应放置在清洁的台、架或接油盘中;工作场所空气要清洁、没有烟尘和其它污染物,作业中若确需中途停顿,要随时注意遮挡防尘;装配前要对零部件进行清洗,洗后立即用压缩空气吹干;装配过程中涂抹或加注的油脂,应是新领用或新开封的相应型号的优质产品。

1.3工具使用

装配工作中使用工具不当,会使零件产生变形或内应力,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破坏或返工,直接影响生产进度、修理质量和修竣机械的使用寿命。如更换发动机气门导管和气门座圈,必须有相应的专用工具;轻微敲击有色金属合金零件,必须使用木质榔头;安装某些挡圈,必须使用特制的尖嘴钳;将活塞环装入相应的活塞环槽,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如活塞环钳)。有些必须用压力机械施力组装的部分,如将气缸套压入气缸体、将齿轮压入轮轴等,若改用手工敲击,则往往会降低装配质量,甚至引起损坏。

1.4定位与基准

现代工程机械结构复杂,许多零部件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研配后配对组装使用,一些零部件之间,有精确的相对位置要求。对于具有这种特征的零部件,操作人员在进行安装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和核对装配记号,确信记号相符合时,才可装配使用。操作者在解体机件时就应认真识别和检视有关零部件间的标记,若有模糊或怀疑之处,必须刻制明确记号后,方能将其拆散,以便于装配作业的顺利进行。

1.5装配顺序

装配工作必须按与拆卸分解时相反的顺序细致地进行。每一个零部件和与之相邻部件的位置关系和安装方向,均不能弄错,尤其是液压、气压操纵部分和起增压、增力、调压、节流等作用的液压阀等。装配工作中还应特别注意,不能漏装零件,哪怕是一个极薄的垫片或一个极小的螺钉,也绝不能忽略。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十分熟悉修理作业部位的结构,养成按一定顺序有规律地分解、结合,各部件分别存放的良好习惯。

装配工作一般应遵循“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笨重后轻巧、先精细后一般”的顺序进行。牢记这个规律,对保证装配工作质量是颇有益处的。

1.6紧固与锁紧

装配过程中,除了按规定的顺序和扭紧力矩操作外,对需要锁紧的部位,必须按要求有效地锁紧。例如,对连杆螺栓锁紧不当,会造成连杆撞缸事故;用铁丝锁紧时若方向错误,不能达到防松目的等。

2工程机械装配工艺发展趋势

2.1输送自动化

在满足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和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是所有生产企业的追求,而输送技术的采用是最关键的。机械化的链板输送线、空中自行小车或自行葫芦输送线将逐步用于工程机械的部装生产线及轻型零部件装配工序间的输送,形成流水生产线。当然,一些大型工程机械产量较低,而且工件笨重,固定式的装配将长期存在。

2.2设备柔性化

自动化的装配生产线提高了效率和产能,但是多种类小批量却是工程机械生产的特点。固定式的装配效率低,采用装配生产线可提高效率,但必须具有一定柔性,能实现不同产品或不同批量的装配。因此,在设计装配生产线时,必须尽可能多考虑企业生产的不同产品的结构特点,使生产线能够满足多种产品的装配,或通过更换支架、工装等来实现不同产品的装配。另外,还需考虑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装配时间。

2.3操作人性化

通过输送的自动化,可以大大减少操作者对工件的搬运,从而减轻劳动强度,这是操作人性化的一种表现。平衡式起重机、助力机械臂、专用翻转机、升降平台等装备的应用,将使操作者在装配过程中处于更为舒适的状态。液压压装工装、冷冻和加热装置的使用,使销轴、衬套类零件不再靠抡大锤敲击装配,工人可从笨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涂胶机、自动拧紧机的使用不仅能提高效率,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由于液压系统对环境清洁度的高要求,装配车间配置冷暖空调将会成为现实,使工人的操作环境大为改善。人性化不仅仅使工人更为舒适,还会使生产的产品质量处于更加良好状态,因此,人性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2.4新产品虚拟化装配

工程机械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正在加快。过去开发一款新产品需要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光装配就需要数月,原因是设计、工艺手段落后,装配过程往往出现干涉、错位等现象,不得不进行现场的切割、修补、钻铰等,不仅费工费料,而且耗费时间。

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的使用,使得产品在设计时就能进行部件及整机的虚拟装配,可以对各关键零件进行校核,可以检查装配时是否会干涉,并进行及时修改。由于原来要等到装配过程才能发现的问题在设计过程就可发现并加以修正,使得实际试制过程出现的问题大大减少,整个新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

2.5装配效率大为提高

由于设计、工艺手段的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和配合精度不断提高,零件加工都能达到图纸设计要求,实现完全互换,避免或减少了选配、修配、配焊等耗费时间的工序,加之流水线的应用,使得装配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3结束语

装配工作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和工艺来进行,避免在装配中出现漏装、错装和多装等情况;另外,装配过程中的清洁、工具的使用、、间隙与锁紧等工作对于保证设备正常工作状态,提高工程机械维修质量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再者,在装配过程最后的检验和试车中,维修人员可以发现维修工作中的错误与漏洞,及时改正,这不仅要求维修操作人员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求他们具备严谨负责的敬业精神,只有如此,才能使工程机械维修质量得到保证。工程机械维修质量的管控包含很多方面,本文重点就装配工艺进行了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机械的维修质量,提高工程机械在完成多样化任务时的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基于实体装配模型的装配工艺规划的研究[D].2006.

机械工程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公路路面建设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经济活动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高的效益,在一项施工项目中,设计费用占总工程费用的5~10%左右,设备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40~50%左右,设备有关的各项费用一般要占企业全部生产资金的60~70%左右,在企业的固定资产中,设备固定资产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做好与设备先关的费用管理,对全部资金的整合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本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材料在公路路面施工项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材料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工程管理的绩效。材料管理应该有专门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切实实现统一化管理,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成本,充分发挥采购优势,另一方面明确各部分责任,提高工程效率和保证工程进度。

简而言之,做好机械设备和材料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控制施工进度、完善施工管理,

2.公路路面工程总施工量

公路路面施工主要分为:旅工前期准备工作、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旅工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工程前期准备、物资和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路面基层施工主要任务是填隙碎土施工和级配碎石施工。

路面施工是还要根据使用的材料进行具体的划分和施工计划。比如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是要有搭建和拆卸模板工序,同时还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拌合物的搅拌和运输。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要有沥青表面处理和封层路面施工同时还有考虑热沥青的运输和铺设时间间隔,确保材料施工时的最佳性能。

3.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路面施工离不开机械设备,在工程的施工工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要遵循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总的来说,既要做好使用过程中机械设备存取的管理、使用后的维修管理,还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经济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做好的技术性合理组合是主要机械和配套机械的组合、主要机械和辅助机械的组合、牵引车和其他机械的组合。在使用过程中,既要保证主要机械的正常工作,还要充分发挥主要机械的高效率有点,保证材料能够及时铺设完毕,使其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特性。在现场施工时还要注意施工机械类型和数量宜少不宜多,这便是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保证机械既能满足施工需要,还要保证其质量和数量的经济化配比。

机械使用后,还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维护维修,登记记录使用情况,这样既可以是机械设备更好的保存,也可以减少固定资产的无形损失。机械设备使用后,往往因为施工人员不注意或者是非人为的损伤,做好维护维修工作室机械设备的一大项目。

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对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有以下现实意义:1、提高固定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是改善固定资金的使用状况,这样可以解决一些设备投资的决策问题,还可以为现有的机械设备进行最经济使用提供策略。2、提高维修费用效率。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设备过剩维修,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可以减少此类现象,提高设备维修费用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稳定固定资金,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3、按照经济寿命决定设备使用年限,机械设备在某种程度上既是生产设备同时又是消耗设备,做好机械的管理,为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维修做好预测,做到最大化使用。

机械设备的管理就是从设备购置、使用、维护、维修、报废全过程的管理,只有做好管理工作,坚持市场化、人本化、制度化、专业化,才能保障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生产率,才能为公司和企业创造最大化的效益。

4.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施工中材料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选择材料资源,调查材料产地,分析物资流向,进行材料需求预测,标志材料计划,检查材料执行情况,保证材料供应和节约等。

公路路面施工中材料管理相对来说是最复杂的一部分。在材料使用前,要做好材料的使用计划和材料的周转量,同时还要加强消耗定额、储备定额和资金定额管理,合理储备、供应和使用材料,建立材料验收、仓库管理、运输、核算等制度,以组织和监督材料的使用,并在可行的区域内推行材料节约计划,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消耗等。

在材料管理过程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是关键,施工组织设计贯穿整个工程,在工程结预算中占有重要地位,组织设计不仅仅是组织施工,还有指导生产作用,客观上他已经成为经济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做好材料管理,还应做到正确理解预算定额,精确计算材料使用量,采购计划符合施工进度要求,同时材料产品及加工以满足相关规定和设计为准,杜绝浪费现象的产生。

材料管理是真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良好的材料管理制度不但可以是工程按需计划施工,还可以在相关的管理中,创造更高的效益。实践证明,保证工程质量是施工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理材料,减少不必要的劳动量,严格控制材料的验收和使用,这些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损耗和节约工程成本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人员重视材料管理不仅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经理利益,同时也是加强经济管理,合理确定单位工程造价的客观需求。

5.机械设备和材料在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往往有不注意的地方,为了做到良好的机械设备管理和材料管理制度,就要着实从细节开始。

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地方难免会出现设备不到位现象,设备不配套可能引起施工过程缓慢,铺设道路不合格的那个情况,显然这也是一件棘手的问题,但是在一些条件好的工地,机械设备要保证配套,这样才能节约施工时间,保证工期质量。除此之外,还会出现设备管理短期行为,有时候为了赶工期,大型机械长时间工作,严重超负荷运行,这不仅损伤机械设备的寿命,还有可能给施工现场留下安全隐患。

材料使用中同样有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材料管理体系不是简单可以设立的,各施工单位要有自己规范的账目明细,材料的核算要严格控制,并加以验收入库、在材料流动的过程中,各单位要保证材料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购置要跟上施工速度,同时确保材料的时效性和潜在性。

公路路面施工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和材料管理与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做好这些管理就是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6.总结

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管理和材料管理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其工作性质复杂、艰巨,管理结果与企业的效益紧密相关,这要求施工单位的各个主管部门要在统一的领导下,分工明确,协同工作各司其职,以此来保障管理的有效性。做好这些工作不仅是为了施工的方便进行,还为工程的工程质量提供保证。

保证工程质量是施工的重要环节,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注重效益,项目部在管理机械设备和材料时,要根据施工情况,做到合理配置现场机械、合理进行材料分配、保证现场施工有序、材料的运输和机械的周转能够紧跟施工周期,为工程的按期进行打下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在可预见的时间和范围内,做好设备的维护和材料的购置。一个好的管理模式创造的不仅仅是快速的施工条件,还是企业创造利益的最大依仗。

【参考文献】

[1]郑丹.分析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3(1):11-11

[2]杨凌武.公路机械设备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3(13):93-93

机械工程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故障预防

随着当今建筑工程行业的迅速发展,工程机械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工程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由于当今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工程机械,这使得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常受到施工现场诸多因素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故障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对影响工程机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解才能真正的实现工程机械使用性能故障的有效预防。

1建设工程项目中常见的工程机械使用性能故障影响因素

1.1机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得到应用,进而推进工程实现项目机械化。由于当今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机械的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加,工程机械的功能越来越齐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从而对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的工程机械操作人员除了具备较高的机械操作技术水平,还应具备良好的机械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要想保证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就必须要培养优秀的操作人员,然而经过对一些工程实际情况观察,发现很多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缺乏一定的机械操作技术水平,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操作人员缺乏良好的操作技术会直接造成工程机械磨损加快,机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另外还无法使工程机械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1.2对工程机械的保养工作。要想保证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和使用效率,就必须重视工程机械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由于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机械担负着繁重的施工任务,难免出现零部件磨损的状况,若不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会使工程机械中的小故障酿成大故障,最后导致工程机械无法正常投入使用,从而影响了施工进度。

1.3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条件和气候影响。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外部环境,这使得工程机械经常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下,难免受到高温、严寒、日晒、暴雨等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影响,这些都会对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性能造成直接的影响。工程机械在一些特殊自然环境的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工程机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1.4工程机械设备能源装置影响。目前工程机械的功率都很大,执行的工程任务较为繁重,经常出现超负荷运转现象,因此,工程机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面临严峻的考验,要保证工程机械能够正常运行,就必须要在机械启动前对工程机械重要运转部位进行检测,并采取有效的保养检修措施,另外还要做好一切现场维护的准备,以防止工程机械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

2工程机械使用性能故障的预防措施

2.1减少有害影响因素。由于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很容易受到一些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在工程机械投入使用之前对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应减少工程机械中灰土、污垢等非金属物质对工程机械的影响,另外还要做好工程机械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金属碎屑的清理工作,这些散碎的物质如果进入到机械内会导致机械运转受到干扰,严重时会直接造成机械使用性能降低,出现机械故障。尤其是在工程机械的发动机部位,当杂质量增加到千分之一左右,就会对工程机械构成严重威胁,使机械加剧磨损,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在恶劣的施工现场环境中,要在工程机械中安装质量高、耐磨性强的机械零部件和高质量油,做好工程机械现场保护工作,若工程机械出现使用性能故障,应组织专业修理人员对其进行修理,或到正规修理部门进行机械维修,另外还要防止新的零部件在更换过程中带有杂质。

2.2减少施工现场温湿度对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的影响。组成工程机械的零部件多种多样,这些部件的材料都有所不同,因此零部件都有各自温度要求范围,要保持工程机械的温湿度适中,倘若温度过高,会导致工程机械内部的冷却系统负荷增大,从而导致了机械相关部件高负荷运行,影响机械使用寿命;若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机械油出现凝结现象,造成机械部件磨损加剧。同样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这就要求机械操作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密关切施工现场温度的变化(尤其是昼夜温差大的地区),以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3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由于工程机械通常是由金属物质所构成,这些金属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汽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出现腐蚀现象,若腐蚀严重会导致工程机械重要部件受损,以至于无法正常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雨天或雾天,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工程机械最容易受到腐蚀,由于腐蚀过程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所察觉。因此需要工程机械管理人员和线管操作人员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4避免工程机械出现超负荷运转。机械的荷载状况是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机械部件耗损的严重程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例关系。由于一些工程项目工期较为紧迫,工程施工进度较快,使工程机械的负荷过大,从而造成了工程机械磨损加剧,影响了机械的正常使用性能。因此这就需要对工程机械进行合理适度的使用,杜绝工程机械过度使用现象,操作人员应充分明确机械的最大工作限度,保证机械运行中荷载均匀,要想使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得到保证,就要将机械的负荷方面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上。

2.5对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已经实现机械化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机械的各个部分都会被应用,难免出现一些故障,有些故障是十分微小的,有的故障十分严重,甚至会出现机毁人亡的事故。机械管理人员应对工程机械经常的检查,实现早发现早解决,对于机械中出现的一些小故障,管理人员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原因在于严重的工程机械故障多半都是由小故障的积累所产生的。这些小故障看似对机械的正常使用没什么影响,若不及时地进行处理,长此以往必会酿成大事故。

2.6运用正确的操作技术,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机械也随之不断推陈出新,机械功能越来越多,使得操作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操作技术水平,由于不规则的机械操作或违规操作是造成机械出现使用性能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严格要求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并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从而有效的遏制人为违规操作所造成的机械损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成工程机械使用性能故障的原因有很多,这就需要工程机械的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时时刻刻对机械进行观察,对应项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有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重视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工作,同时以机械本身的主要性能和实际情况为基本依据,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从而有效地保障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为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戴路玲.机械密封的使用性能及其工程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J].通用机械2008,(06).

[2]姜大鹏,贺全德.浅析提高工程机械设备使用性能的途径[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07).

[3]赵春成.工程机械使用性能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8,(06).

机械工程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可靠性;机械制造;工艺

引言

当代激烈的企业竞争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机械产品普遍的存在研发周期短和产品的大批量的成产,这就导致了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度普遍存在许多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就有必要对机械的工艺可靠性进行研究,这对降低机械产品的故障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概述

1.1研究背景

机械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机械产品的规划、设计、成产、加工、检测维修等过程。但是不同的生产过程可能由不同的机构或者单位所负责,机械制造过程的分工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要保证每个过程的可靠性就显得更加困难。因此,就需要用一种系统化、综合化的思维来研究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先进的技术来提高机械产品的可靠性。

1.2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特征

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有着系统相关性、综合性、全面过程性这三大特征。由于机械制造工艺本身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导致其可靠性也呈现系统性。然而在研究工艺可靠性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机械设计可靠性的因素,综合的研究有关产品质量的所有要素,这样才能使工艺可靠性的研究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由于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系统相关性特点,就必须要考虑产品周期中的所有因素,不同生产过程都有其自身特点的可靠性,这个变化是动态的,具有过程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全面的进行研究。

2、工艺可靠性研究要素分析

2.1工艺管理环节

工艺管理是机械制造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管理直接关系到生产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因此就必须加强对机械生产工艺管理,严格控制机械产品生产每个环节,从而使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达到设计的要求,最大程度降低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当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可靠性分析时,首先就应当评价其工艺管理的可靠性。

2.2产品的检查、检测环节

对产品进行检查和检查是保障产品出厂合格率的关键,其主要目的就是及时的发现和剔除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及时的补救由于设计因素、工艺技术或其他因素导致产品可靠性低。因此对机械产品生产周期中进行阶段性检测和检查是保障产品整体可靠性重要手段,需要加强对产品的检查、检测的管理。在对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研究时也必须高度重视产品检测、检查的技术和管理现状。

2.3完工检查环节

所谓的完工检查也就是产品的出厂前的检查,是对已经完成成产过程的成型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这个阶段就是要保证机械产品的出厂质量合格。这也是保障机械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措施。对产品进行完工检查主要依据是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设计目标,并且检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完工检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也需要对产品的完工检查进行全面可靠性评价。

3、机械产品工艺可靠性体系

根据工艺可靠性系统相关性、综合性和全面过程性的特点看,在进行工艺可靠性研究时需要确定一系列的指标来衡量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再进行综合的评价,从而得到机械产品可靠性的较科学的信息。机械产品工艺可靠性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产品的工艺可靠度、工艺故障率、工艺故障的评价维修时间、工艺稳定性、工艺自修正性、工艺遗传性和其他因素所构成。

3.1工艺可靠度

工艺可靠度一般用R(t)=p(t>t)来表示,它是个概率值,主要是描述机械制造工艺满足机械产品实现设计的要求的能力。

3.2工艺故障发生率

工艺故障发生率指的是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现有的技术缺陷导致机械制造无法保证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达到设计要求的概率。当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出现工艺故障,会出现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达不到要求或者机械设备无法加工产品这两种情况。但是无论哪种现象都势必会给机械制造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为了避免工艺故障的发生,就有必要在将其发生的频率作为衡量工艺可靠性的指标之一。工艺故障率n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表示机械加工过程中从工艺故障的修复到下个工艺故障所经历的时间。该公式的意义是机械产品生产到t时刻仍然没有发生工艺故障的概率。

3.3工艺故障的平均维修时间

当发生工艺故障后,为了尽量的减少经济损失,就必须及时的进行工艺修复以恢复正常生产。因此,工艺故障的维修时间也是影响了工艺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企业也应当最大程度的缩短工艺故障的维修时间。因此提出工艺故障平均维修时间这一可靠性指标用于工艺系统的修复能力。

3.4工艺稳定性

工艺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机械生产的精细程度。机械产品的加工需要稳定的加工精度从而保障机械产品的孔位特征。机械制造的工艺稳定性指的时在一定时间和外界环境等条件内,机械产品的孔位值一直都处在合理的区间内,这就需要机械制造工艺有足够高的精度。

3.5工艺修正性

机械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许多工序进行加工,每个工序过程难免的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而机械产品的孔位特征值主要是依靠最后的一些列工序,这是因为在后面的工序中为了保障机械产品的孔位特征,就需要对前面工序所产生的误差进行修正。这种修正的能力被称为工艺修正性,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因此也作为产品可靠性研究的主要指标。

3.6工艺遗传性

虽然机械制造工艺中的最后的一些列工序可以修正前面的误差,从而影响机械产品的最终孔位特征,但是这种修正的手段却无法完全的消除工序误差,这是因为上个工序误差往往可以机械产品的工艺流程而流传下同下个工序产生的误差共同的作用。这种共同作用的误差可能是因为本孔位特征的加工工序引起的,还可能是机械产品的其他孔位特征在加工的时候导致产品形变而影响本孔位的误差。机械产品的这种工序误差由产品的生产工序而转移并共同作用的现象被称为工艺的遗传性。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工艺遗传性所传递的介质是主要是产品的形状。工艺遗传性是很难控制的,一旦把握不住会造成产品的严重形变,因此在产品的工艺可靠性研究的时候需要考虑机械制造的工艺遗传性。

参考文献

[1]蒋平.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

[2]王庆华.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初探[J].河南科技,2013,17:111.

[3]朱石桥.浅析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J].科技创业家,2013,18:72.

机械工程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

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是提升工程机械设备使用效率、控制管理成本、突出经济性的关键举措。现阶段,随着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各类问题逐渐显现。本次研究围绕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展开,以标准化为重点,结合塔式起重机等设备展开具体分析,研究具有一定实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1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概述

工程机械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机械设备。根据现有技术标准体系,我国在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方面,将工程机械行业分为了土方机械、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升降工作平台、工业车辆、凿岩机械气动工具五个专业领域。我国工程机械标准化工作研究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标准化方面,我国已经经历了五十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涉及数百项工程机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也形成了千项以上的内部标准。工程机械标准化在行业发展和产品进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项目的增多,工程机械标准化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快速发展,作用也更加突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作用。第一是确保机械质量和使用效率。工程机械设备质量取决于日常的保养和养护,而机械管理的重点在于提升设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进而确保设备能够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在塔式起重机这类设备管理中,积极落实标准化,能够使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维护机械状态,使设备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是有利于节约资源和控制成本。随着工程机械管理的专业化和技术化应用、发展,更多管理行为得到创新和优化,管理的标准得以落实,标准化管理的实际价值也得以凸显。一些大型设备的管理只有落实标准化才能确保管理的实效,使设备能够保证一个良好的状态,进而确保各项投入更加合理,体现管理的经济性。第三是有助于落实项目管理标准化。机械设备标准化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更好地控制管理成本,进而提升生产作业实效性。塔式起重机的购置价格高,日常管理成本高,因此更需要实现标准化。总体来看,设备标准化管理也有利于提升生产作业标准化水平。生产作业的标准化源于各个管理环节的标准化,通过机械设备标准化管理,能够进一步实现项目标准化管理,激发管理潜能,实现生产作业的长效化。

2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尚存问题分析

2.1工程机械设备使用与保养维护脱节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工程机械设备使用与保养维护脱节现象,工程机械设备保养维护标准得不到有效落实。按照管理规范要求,塔式起重机这类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单位都要制定和落实相应的设备维修维护制度。制度当中应包含塔式起重机维护保养重点、管理使用程序,同时要突出对重点受力结构件的检查和维护规范要求,进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将问题消除于萌芽状态。现阶段,部分设备使用单位并没有及时有效落实塔式起重机等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标准,导致设备使用与维护脱节,影响到设备使用效果,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2.2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能力问题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的科学、有效落实,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设备实际管理人和操作人员素质能力。目前一部分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标准化管理意识,尤其是在塔式起重机这类设备的管理上得过且过,在设备安装前缺乏必要规范性检查,进而使得机械设备在安装拆卸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2.3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严谨性不强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严谨性难以得到保证,进而使得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效果不突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是一个持续性工作,只有切实体现出标准化严谨性才能确保管理能够具备针对性和专业性。在实际的标准化落实过程中,不严格、不到位问题突出,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成为空谈。

3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实施策略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的有效实施,能够切实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突出其经济性和实用性。工程机械标准化需要从强化落实、增强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动态标准化管理体系等几方面入手。

3.1强化管理标准化的落实

确保管理标准化的有效性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基础。在制度和规范要求体系下,围绕落实做文章才能确保塔式起重机等各类机械设备的管理实效性。有了相应的管理标准,切实落实标准是目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必然之举。现阶段,在塔式起重机日常维护、维修、安装、使用等各方面都有详尽的管理标准作为参照,企业只需要落实标准即可以实现标准化管理,因此强化落实是标准化的基础和必要先决条件。

3.2增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成效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与低。因此增强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而提升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企业需要强化日常培训教育,使设备管理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标准化意识,能够主动有效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把标准化工作具体落实到实处,取得标准化管理应有效果。

3.3建立动态标准化管理体系

围绕动态标准化实现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是一项关键之举。动态标准化能够切实提升管理的实效性和专业性。对于塔式起重机这类常见设备的标准化管理而言,动态标准化使管理的要求随着设备自身发展和管理实际要求而变化。动态标准化能够使设备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能够促使最新的管理标准和规范要求得到及时有效落实,进而提升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和质量,确保设备使用管理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惠洪,李艳霞.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为公路建设做好后勤保障[J].财经界(学术版),2014(02).

[2]张以庆.浅谈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4).

[3]谭日雄.公路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3(04).

[4]马剑华.海外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J].中华建设,2012(01).

机械工程的重要性篇7

abstract:takingthemechanicalequipmentselectionastheresearchobjectintheearthworkconstruction,thepaperbuildshierarchymodelby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ndanalyzesandobtainstheweightcoefficientofmachineryequipmentselectionevaluation,providingscientificevaluationmethodsandquantitativeindicatorsforearthworkconstructionunit.

关键词: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型;层次分析;特征向量

Keywords:earthwork;constructionmachinery;equipmentselection;analytichierarchy;eigenvectors

中图分类号:tU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055-03

0引言

机械设备选型是进行土石方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机械能否合理利用发挥其最大效能,而且直接关系到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成本,施工工期和质量。因此,对于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的选择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比较,实现优化选择,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1]。

土石方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是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目前,在施工生产的实际中,主要根据施工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专业人员的经验判定性在目前施工单位所能够提供的机械设备中进行比较选择,缺乏相对精准定性定量的计算和分析。因此,如何做出优化的选择往往比较的困难。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拟将特别适用于处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问题的层次分析法引入到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评价之中。

本文将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土石方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进行综合评价,考虑多个决策因素,系统分析各因素对机械设备选型的影响,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为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的选择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量化指标。

1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

层次分析法(aHp)的主要特征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加以量化处理,按照规律把决策过程模型化、数量化,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更为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2]。依照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型的实际经验和教训,在深入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本着合理性、先进性、安全和经济性的基本原则,兼顾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将影响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型的诸多影响因素划分为3个层次,构成图1所示的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其中:最高层为决策目标层;中间层为准则层,代表了施工机械选型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底层对应于机械设备选型主要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因素。这一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将土石方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评价问题系统化、模型化。

作为土石方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评价模型中的中间准则层,主要考虑了以下4个主要影响因素:机械技术性能a1、施工现场作业条件a2、施工机械用途a3、机械经济和安全性能a4。

1.1机械技术性能,是指该机械本身的一些技术指标,如机械的类别和型号、机械的功率、油耗量、机械的使用性能和注意事项等等。在选择使用该机械时,如果对该机械本身的一些技术指标不了解,机械性能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利用不当会对机械本身产生较大的磨损。因此,了解掌握机械的技术性能指标对于机械设备选型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该影响因素对下一层次有关因素的支配作用,对于机械技术性能,在最底层设置了生产效率、通用性和专用性、维修和保养、节能环保性等4个次级因素。

1.2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土石方工程施工现场条件一般极其的复杂多变。在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时,一定要选择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这样才能有效做到安全、经济、合理。因此,考虑施工现场条件是进行机械设备选型的重要控制指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工程施工条件包含着许多的方面,但综合考虑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于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在最底层设置了运送距离、土壤等级、地区和气候条件、作业工程量等4个主要的次级因素。

1.3施工机械用途:施工机械用途是土石方施工机械选型评价的一项重要控制指标。在进行土石方施工机械选择时,要严格按照土石方机械的使用范围选择,所选的土石方施工机械的性能一定要与作业工况、作业内容相适应[3]。另外,施工机械应用于土石方工程中,有单机作业、多机联合作业和人、机、爆综合作业等多种作-业方式,所以在施工机械选择时一定还要考虑该施工机械在该项工程任务中的作业方式。多机、多工序作业时,应以主体的土石方机械的作业能力为基准选择,并且保证配套协调,使得工程任务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对应于施工机械用途,在最底层中设置了施工内容、作业方式和施工工序选择等3个次级指标。

1.4机械经济和安全性能:机械的经济性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土石方机械都可完成同一任务时,应该比较其完成任务的经济性,尽量选择作业效率高、施工转运成本低、机械间组配性能好的机种。机械的安全性能则要求在进行施工机械的操作过程中要确保人、机的安全可靠,这也是机械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之一。综合考虑影响机械经济和安全性能的主要因素,且在不与机械技术性能指标重复考虑的前提下,对应于机械经济和安全性能的最底层中设置了机械调迁和转场、机械间组配性、使用安全性和工作可靠性等4个次级因素。

2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根据建立的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方法和步骤,对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

2.1中间层a1~a4各因素对目标层Z构成比较判断矩阵a,比较判断矩阵中的数值大小主要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施工管理人员的经验,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总结研究后确定,其取值规则按照Satty提出的1~9标度[4]进行赋值。

准则层的判断矩阵a:

a=11/31/41/2311/22421321/21/31

矩阵a中的各元素的取值反映了矩阵中对相关因素两两比较的重要程度差异的判断。按照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求出最底层B1~B15各因素对应于中间层a1、a2、a3、a4各因素分别构成的比较判断矩阵:

a1=13421/31211/41/211/21/2121a2=1251/21/2121/31/51/211/72371

a3=1571/5121/71/21a4=11/31/21/53121/221/211/35231

与矩阵a相类似,矩阵a1、a2、a3、a4中各元素的取值同样反映了各矩阵中对相对因素两两比较的重要程度差异的判断。

2.2利用和积法[5]计算成对比较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

wa=(w1,w2,w3,w4)t=(0.096,0.277,0.466,0.161)t

wa即为所求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的近似解,也是矩阵a的权向量。

同理,可以分别得到判断矩阵a1、a2、a3、a4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的近似解wa1,wa2,wa3,wa4:

wa1=(0.479,0.197,0.108,0.217)t

wa2=(0.291,0.148,0.068,0.494)t

wa3=(0.738,0.168,0.094)t

wa4=(0.088,0.272,0.157,0.482)t

2.3为了防止判断矩阵的不一致性,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6]。检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

λmax=■∑■■■

②应用最大特性值计算出一致性指标Ci:

Ci=■

③最后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

CR=■

其中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其取值如表1所示。

通常,当CR

CRa=0.011

CRa3=0.016

说明比较判断矩阵a、a1、a2、a3、a4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可以接受的一致性。

2.4层次的总排序权重就是自上而下地将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对于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评价层次结构模型,中间层a层包含4个因素a1、a2、a3、a4,设其对总目标Z的层次总排序权重分别为a1,a2,a3,a4。最底层B层包含15个因素B1,B2,……,B15,设它们关于aj的相对权重分别为b1j,b2j,…,bxj(其中,x为因素aj所对应的比较判断矩阵的阶数)。B层中各因素对于总目标Z的层次总排序权重设为b1,b2,b3,……,b15,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即:

bi=∑■■bijaj(i=1,2,3……,15;j=1,2,3,4)

则B层各因素的层次总排序特征向量wi为:

wi=(0.046,0.019,0.010,0.021,0.081,0.041,0.018,0.137,

0.344,0.079,0.043,0.014,0.044,0.026,0.078)t

最后对层次总排序作一致性检验,利用已经得出的比较判断矩阵a1、a2、a3、a4相应的一致性指标和随机一致性指标,可以求得最底层B对目标层Z的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为:

CR=■=0.009

结果表明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可以接受的一致性。

根据计算出来的最底层中各因素的层次总排序权重结果,可以得出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评价模型15个主要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顺序排列为:施工内容、作业工程量、运送距离、作业方式、工作可靠性、生产效率、机械间组配性、施工工序选择、土壤等级、使用安全性、节能环保性、通用性和专用性、地区和气候条件、机械调迁和转场、维修和保养,这一结果符合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型的实际情况。因此,该模型建立比较合理,对于土石方施工机械设备选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3结论

施工机械设备选型关乎到工程的施工效率、施工成本和质量等,因而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施工机械设备选型因受多因素影响而难于决策的实际,本文成功地将层次分析法(aHp)应用到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评价中,并在深入探讨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完成了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的设计。通过对该层次结构模型的量化分析和计算,最后确立了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评价的15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为土石方工程施工单位进行机械设备选择提供了相对科学的评判方法和量化指标。

参考文献:

[1]鲁冬林,丛伟等.土石方机械的施工选择[J].建筑机械,2007,(5):74.

[2]杨振林,刘金兰.层次分析法在特种设备风险评价模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2009,(40):38-41.

[3]王泽民.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的合理选择[J].河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6):71-72.

[4]SawttytL.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m].newYork:Hill,1980.

机械工程的重要性篇8

1.1对机械管理的各级机构以及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使得水利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有保障。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水利工程通常涉及到很多方面,人员、机械设备等的调动非常的频繁,造成了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部对于机械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对机械设备部门的机械管理人员进行压缩,甚至其他部门人员进行兼管,造成了操作与管理出现了偏差,难以实施设备的管理。另外,有些水利工程项目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有待于完善,机械设备的台账,资料等的建立不健全,严重的甚至对于新的设备不能及时入账,使得机械设备管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1.2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部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存在脱节。

当前,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部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采取了定人定机的制度,然而,对于定人定机的维修保养制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责任没有落实到实处。基于此,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通常“只用不修”,而机械设备的维修人员也没有足够重视,当机械设备发生问题时,就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使得机械设备的使用受到了影响,同时,也使得机械设备的维修的费用增加,设备使用的寿命降低。部分水利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过分重视眼前利益,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方面,重视使用忽视管理。存在赶进度使得机械设备超负荷进行工作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更有甚者出现违章使用机械设备的问题,因此,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

1.3机械设备的购置具有盲目性。

随着当前水利行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于工程质量、工期等的要求逐渐提高。人才与设备的竞争是当前水利施工行业竞争的关键。对于部分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而言,存在着当前的机械设备不能适用当前发展的需要,整体上机械设备的技术比较落后,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很多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对国外先机的机械设备进行引进,从而使得企业技术力量得到提高。然而,部分企业并没有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机械设备的购置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新购置的机械设备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或者是因为受到资源,施工场地,环境,操作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机械设备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部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2.1不断完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机构。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部机械管理要明确设备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职责。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的教育,做到对机械设备实现全员管理,提高人们爱护设备的意识。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以及维修人员对设备的管理要给予足够的支持。构建完善的机械设备使用交接班制度,机械设备的使用制度,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等,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使用和管理机械设备。

2.2完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的重视程度。通过事先保养和事后维修相配合的方式,对于机械设备进行预防性的维修与保养。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综合性的经济分析,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制定科学的计划,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对于能够进行维修的就不能更换新的设备,对于可以部分利用的机械不能更换总成件。

2.3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合理调度与科学使用。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与设备操作人员的机械设备性能知识,对机械设备做到合理调度与科学使用。水利工程施工过中,施工现场的设备数量众多,种类也多样化,设备的性能都不一样,因此,施工现场的调度人员及指挥人员对于各种机械设备的工作的性能要熟悉,能够做到施工现场的合理的使用,从而使得机械设备的有效工作的时间提高,进而使得机械设备的工作的效率提高。基于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合格之后持证上岗。采取定机定人的负责制度,使得对于机械设备的保护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以及机械设备的运行的情况要能够熟练把握。严格遵循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使用机械设备,同时,创建以人为本的设备操作环境,机械使用的过程中做到使用前,使用后的认真检查。

3结束语

机械工程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误区解决措施

由于我国近几年大规模的开展工程建设,促使起重机械产品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达标,对所应用的起重机械产品的质量、功能、安全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此种状况下,规范的执行监督检查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其对起重机械产品进行有效的检查,保证起重机械产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应用性,才能使起重机械产品有效的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但是,目前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验中存在误区,对监督检查结果有定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有效的避免监督检验中存在误区的可能,使监督检验规范的、准确的、合理的执行。以下笔者就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验存在的误区及解决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1.监督检查性质存在的误区

从制定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查的性质来看,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查是以安全技术性能的检验评定为主,以质量检查评定为辅的全面检验。也就是说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查的内容包含安全技术性能和质量两方面。但现如今,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验提出的检查要求全部是关于安全技术性能方面的内容,整个监督检验全部内容为安全技术性能方面的检查。这种监督检验方式无法保证起重机械产品的质量,容易造成起重机械产品在工程建设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总体来说,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验性质方面存在的误区是检验人员认为只针对起重机械产品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检查即可,没有意识到起重机械产品质量也需要在监督检验中进行。

解决措施:《产品质量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对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及财产安全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查的制度。起重机械作为危险性大的产品,在对其进行监督检验时不仅有效的进行安全技术性能检查,还要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中相关内容对起重机械产品的质量进行详细的、全面的检查,如产品质量相关资料、产品外观质量、产品零部件的质量等等。从而实现全面的、规范的、标准的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查。

2.监督检验形式存在的误区

正规的监督检验形式是相对固定的监督检验人员驻厂,实行长期检查和监督检查。但事实上,我国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查并未达到此种程度,多半是临时调遣监督检验人员对起重机械产品的生产进行短时间驻厂检查或对起重机械产品生产流程进行抽查。此种间断式的监督检验形式无法有效的掌握起重机械产品生产情况,对其质量、性能、安全判断必将是片面的,难以保证通过监督检验的起重机械产品能够高效的、安全的、稳定的在工程建设中运行。总体来说,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验形式存在误区,容易影响工程建设稳定、有序、安全的进行,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发生。

解决措施:针对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验形式存在误区的问题,最佳的解决措施是将相对固定的监督检验人员驻厂实行检验划为监督检验制度中的一项。以此来约束监督检验人员,规范监督检验人员的行为,使其能够长期驻厂对起重机械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规范的检查,并准确的记录起重机械产品检查情况,促使起重机械产品生厂商有效的进行产品生产,保证所生产的起重机械产品在安全、质量、性能等方面都符合生产要求。

3.监督检查技术手段存在的误区

就目前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验的整体情况来看,多半的监督检查人员都以其自身的经验和常规的检验手段进行产品检查。这种检查非常的不科学,无法准确的判断出起重机械产品是否存在问题或符合生产标准。其实,正规的起重机械监督检验是应用先进的检查技术对产品进行科学的检查,准确的判断产品是否符合生产要求。但因目前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验以检验人员的经验和常规检查占主导地位,未能有效的利用先进的检验技术。此种情况不得不让人们怀疑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查的可信度。

解决措施:安监部门应当引进先进的检验仪器、设备、科技手段,做到用定量指标支持的定性评判为主的监督检验,充分发挥先进的检验技术手段的作用,提高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验水平,真正意义上实现规范的、标准的、正规的进行监督检验,从而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为保证起重机械产品能够高效的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创造条件。

4.监督检验内容存在误区

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验是对起重机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验,而不是就某一环节所开展的检查工作。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查在检验内容上出现误区,认为监督检查内容的全部就是对起重机械产品出厂环节中的各个方面所开展的监督检查。也就是说直到今天,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查一直对产品出厂这一个环节进行检查。这也正说明监督检验合格后的起重机械产品依旧存在安全问题或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

解决措施:就监督检验内容存在误区的问题,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查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监督检验人员对起重机械产品的全过程进行详细、严格的、全面的检查,尽量杜绝出现遗漏检查项目的情况,从而提高监督检验的全面性,实现监督检验贯穿于起重机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在监督检验要求中添加对起重机械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检查的要求,明确监督检验内容,能够有效解决监督检验内容存在误区而致使起重机械产品检查不全面的问题。

结束语:

目前,我国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查在性质、内容、技术手段、形式方面存在误区,严重影响监督检验的结果,无法有效的为工程建设起重机械产品选择把关,容易使存在问题的起重机械产品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对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验的误区进行处理,促使监督检验规范的、标准的、合理的执行,保证工程建设中所应用的起重机械产品均为高质量、高性能。

参考文献:

[1]刘小武.起重机械产品监督检验的误区[J].起重运输机械,2005(07).

[2]李红昌.简论起重机械金属结构安全技术与检测检验[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

[3]贾晨,宁永强.浅谈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全管理[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机械工程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机械;管理措施

市政工程是城市化建设的最为重要的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于市政工程中的机械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精密,因此,为保证施工机械设备能够在市政工程中发挥出最佳性能,一定要做好市政工程中的施工机械管理工作,这也是现代工程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录用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才能使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全面有效,才能最终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

1.市政工程机械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市政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工程管理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企业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企业对设备管理意识不够等因素所致。

1.1业管理模式陈旧,重使用轻管理思想严重

施工机械及设备是保证工程正常施工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最基本因素,在工程施工中,各个施工部门都要用到机械设备,但是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却要依靠工地项目上的分散式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就造成了,由于项目部为了紧抓施工进度,使项目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严重,导致在施工中出现拼凑设备、截切设备等问题,或者使机械设备带病作业,认为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反正有公司机务部门去做,统一的全局观念欠缺。企业缺乏相应的机械管理制度或者制度落实不到位,从而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没有成效。

1.2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素质

在市政工程企业步入市场经济时期以后,由于多数这样的企业传承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管理程序,而新时期的相应的管理制度较为缺乏,比如奖惩制度等,导致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足,普遍存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心理,从而造成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也就收效甚微,致使企业的相关人员只管使用,无人保养,在施工时严重影响设备性能。另外在机械设备的维修方面,由于维修人才较为缺乏,企业薪资制度不合理,导致相关人员流动性太大,从而整体拉低了企业的机械维护、维修技术。

1.3机械设备材料采购不规范,性能差对机械产生影响

在机械设备所用的材料中,比如油、机械燃油以及机械配件等采购方法不规范,导致所采购的产品质量低劣,从而无法满足相关机械设备的技术标准要求,也是对机械设备产生危害的一个重大原因。

2.市政工程施工中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深化管理制度改革

要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成效,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具体就是要建立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对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安排及落实,该部门可以下设一些必要的机械设备管理班组,来负责机械设备日常使用中的管理以及保养任务,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该部门成立后,还要对企业中现行的不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深化改革,或者直接重新拟定相关管理条例,在企业中进行统一规划,落实机械设备的专管以及群管负责人,明确部门内各个人员的相关责任以及权利,并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来实现制度的落实检查情况。除此之外,还应对企业中较为重要的机械设备实行“三定”、“三包”以及“四会”的方法来保证机械设备的良好管理,所谓“三定”即定岗、定员、定责,“三包”是机械的使用者包利用、包保养以及包维护。“四会”是指相关技术人员要会使用、会保养、会查抄以及会维修。在机械设备使用时,要使使用人员严格落实相关的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此外,企业还可以将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费用与相关人员薪资相联系,这样就能有效保证机械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工程质量及进度。

2.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

企业可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权限完全交付于所建立的机务部门,从而对各个项目的机械使用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另外在人员配置方面,企业可将那些具有较高工作素质、业务能力过硬的员工配置在机务部门的管理层。要保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管理人员的配置工作中,要对候选人员的机械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而且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以及电子信息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务部门具有较为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使机械管理工作更科学。

2.3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由于应用在市政工程中的机械设备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因此,机械设备的有效应用离不开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合理操作,所以,在新的机械设备投入工程使用前,应对相关操作以及维护人员进行操作技能以及知识的强化培训,并进行考核。

2.3.1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企业可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求,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能够将机械设备的具体操作规程以及设备性能铭记于心,并熟悉机械在使用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措施等,使他们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能够进行有效的查抄与判断。

2.3.2对维修人员的培训

实践证明,对于一些施工机械设备,一些常见的故障或设备保养工作,普通的维修人员就能够及时完成,但如果机械设备出现较为严重的故障时,只能依靠专业的维修人员或者设备厂商进行维修、维护工作,这样就会导致维修周期长、维修费用高的问题,甚至对施工进度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企业可对相关机械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维修水平,加大企业的维修范围,从而将维修工作最大限度的在企业内部完成,以保证工程进度,提高企业效益。

2.3.3加强对机械设备材料采购人员的培训

为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性能,企业还要对相关材料采购人员进行专业机械理论知识的培训,并加强纪律性的教育,使他们在采购时合理的对机械设备所用材料进行挑选、进货以及验收等,并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以及相关机械元部件的使用情况调查工作。

3.结束语

众所周知,市政工程中,对机械设备的使用都较多,而且在形体上也较大,所以,安全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么一来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企业要采取完善有效的管理方法,以保证施工机械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保证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新坤.探析市政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J].建设科技,2012,24(1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