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十篇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十篇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9:45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篇1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素质发展 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42-02

公共关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日益认同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社会广泛掀起了学习公共关系的热潮。纵观高校,无论是文科管理类、经济类还是是理工科专业中,公共关系学成为高校教学体系中许多专业都开设的一门课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技能性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在其学科体系中包涵了心理学、传播学、广告学、礼仪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拓宽现有的知识结构,掌握各项能力和技能,帮助高职学生在日益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下正确地进行择业和就业。

一、高职学生素质现状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着眼于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专业课程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只具备专业技能是不够的,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专业技能业务素质外,高职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文化素质,创造创新能力素质,人格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等。

当前高职学生的素质情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一)学习动力不足

与大学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的高考入学成绩普遍偏低,生源上的差异形成了学习动机和习惯的差异。现状表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缺少科学的学习习惯。

(二)知识迁移能力欠佳

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习惯,高职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比较缓慢,同时又缺乏通过自身努力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因此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知识层面狭窄、视野不开阔、思维较为固定模式化等问题。

(三)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固有的体制和观念,高职学生往往被动接受课堂的教学内容,在创造创新方面不求突破。

(四)心理问题凸显

当前社会就业竞争加剧,造成了高职学生在继续升学、就业困难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受学生的自我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所限,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和缓解,这些压力往往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引发抑郁症、退学甚至自杀等行为,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五)情商欠缺,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社会上普遍认为高职学生急功近利,责任感缺乏,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和他人缺少同情心和关注,在学习和工作中人际关系处理方面有待提高。

鉴于高职学生素质发展失衡的问题,公共关系教育可以很好弥补有关方面素质教育的欠缺,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

二、公共关系学对高职学生素质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完善高职学生的知识体系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公共关系与众多学科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诸如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心理学、法学、传播学等等,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无疑有助于扩大高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习视野。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教学过程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这些课程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于文科类高职生而言,通过公共关系学学习数学、经济学以及逻辑学等课程,对逻辑思维的提高大有裨益。而理工科高职生通过学习公共关系学,接触管理学、文学等人文学科,对个人人文素养的提高有良好的作用。

(二)完善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

通过学习公共关系学知识,不仅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有助于高职学生组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具体相关能力进行提升,对完善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实际操作的实践能力。在公共关系学的实务各内容环节中,讲到公共关系工作程序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公共关系的调查方法,对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对公关活动进行策划和实施,这要求高职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实施,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帮助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2.提高获取和管理信息的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素养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信息社会需要具有较高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无论是公关传播、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或是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及危机公关,需要做的第一步是全面了解情况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公关方案。这些过程有效训练了高职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水平。

3.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公共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管理工作性质,公共关系的传播、公共关系专题中的展览会、庆典等活动,尤其是在公关方案的策划、实施、现场管理方面,都需要有关人员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各个工作环节,以保证公关活动的顺利开展。组织和协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学习如何有效组织和协调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

4.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公共关系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它要求组织内部公众之间、组织内部与外部公众及环境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这就要求公共关系学习者树立一种沟通的意识,掌握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与组织内外工作打交道,在不断的学习和磨合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圈,为组织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5.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信息活动中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共关系的策划方案力求新、求异,只有善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策划方案才能吸引大量的眼球,才能获取公关活动的成功。

6.提高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社会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共关系所处的内外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甚至公关危机,如何稳住心理,沉着应对,化危机为机遇,这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

(三)提升高职学生的个人形象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塑造形象的艺术,公关礼仪训练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关礼仪对个人的形象礼仪方面,包括仪容仪表修饰、仪态、个人着装的注意事项,此外还对会见时的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仪,以及商务接待和谈判礼仪等方面进行详尽的表述。这些与日常工作和学习息息相关的礼仪教育,对提升高职学生的个人形象给予

了启发。使学生注意日常正确地着装,改善了自身外在的形象,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求职和就业的成功增加筹码。同时,又注意在日常交往中礼貌待人,文明用语,说话得当,内外一致,讲求信誉,提升自身的内在涵养,为个人的形象加分。

(四)实现高职学生的情商培养

公共关系学注重强调处理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关系的重要性,指出内部是否团结、内外部环境是否和谐深刻影响组织和个人的发展,鼓励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寻求适合组织和个人发展的和谐环境。这对于高职学生培养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素质

公共关系学为高职在校生搭建了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在公共关系课堂上的演讲与口才训练,要求学生现场抽题进行即兴演讲,要求他们以流畅、形象、生动、逻辑性强的语言表述,这种训练方式增强了学生们自信心和参与意识,训练学生自我推销的技能和技巧,提高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的自信和胆识,为就业成功做充分的准备。

三、公共关系学推动高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举措

公共关系学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发挥公共关系学的这一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应从公共关系教学方法着手,即运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育过程不是单二的说教过程,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实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这里以几种教学方法为例: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公共关系学教学的常用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说公关案例教学是美育过程,社会上发生的生动有趣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生活美感,启迪学生积极主动明确自己的思想,准确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明确的解决思路,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逐步确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公关案例能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活跃思维能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迅速产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案例教学法训练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运用案例教学融入理论,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学生团队授课法。改变过去教师一味讲课学生一味听课的被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以小组团队为单位,自由选取讲课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和课外积极性,自主搜集公关案例素材,团体备课讨论,制作教学ppt,让学生代表上台讲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口才、学识和风采。学生团队授课法不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景教学。所谓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出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帮助学生把知识融入生动的情景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单一。如在讲授到公关礼仪的时候,叫学生上台进行情景模拟,模仿商务人士之间的握手,递名片,相互介绍,乘车等场景,台下的同学对模拟的行为进行讨论评判,加深对公关礼仪知识的掌握。

4.社会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和毕业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在实习期间对用人单位的公共关系环境进行调查,形成完整的调查公关调查报告,反馈给用人单位,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各项思维和能力,又帮助分析解决了实习单位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实习单位对高职实习生能力的了解,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法。

总而言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这门学科的教学,对高职学生素质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然,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需要运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在一起,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廖为建.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崔相录.素质教育实方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1998.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篇2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教学方法实践

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简称“公关”,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当今世界任何组织的成功都离不开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有很多,一般指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组织适应于公众的需要,使公众适应于组织要求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行为。目前,我国92%以上的高校开设了公共关系学课程,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以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也得到了普遍开设。

1在我国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的必要性

上世纪80年代初,公共关系学引入我国。作为一门科学,现在我国已出版的相关著作已达数百种,研究水平已从起步阶段向普及阶段发展。1985年深圳大学首先开设公众传播专业。1987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步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999年初成立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公共关系已经走向行业化的道路。尽管公共关系学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随着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发展,人们对公共关系的性质、职能有了深化和成熟的认识,其在中国的发展已是必然的时代趋势。公共关系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关技能,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竞争观念和创业精神,直接影响学生本人的长远发展,为学生今后适应职业变化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公共关系学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种组织也需要运用公共关系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商品经济促进了公共关系,同时公共关系又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必须运用公共关系去占领消费者市场,获得公众的支持,提高企业的知晓度和美誉度,使其社会、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公共关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体制改革是组织从行政关系向公共关系转变,从单一结构向立体化、多元化结构转变。各级组织机构都需要运用公共关系手段,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从而获得国民的支持和拥护,保持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对外开放实现了我国与世界的联通,这种联通不仅限于外交,同时还存在于经济文化生活中。树立中国产品的形象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目前,我国不少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不高,除了品质原因,也与我国企业对外公关工作不够有关。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

公共关系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通过合理的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高。但目前我国学生对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工作仍不够了解,普遍对公共关系课程不够重视。作为高职学院的教师,应努力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进行创新和突破,高职学院中的公共关系课程教育应以实用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强化公共关系意识作为重点,塑造组织形象为核心,“初级礼仪+中级传播+高级策划”,同时兼容诸如经营管理学、新闻学、广告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实地教学法、调研方案设计、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课堂授课加实践的方法,并配合多媒体手段完成教学。

2.1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就是针对学生将来可能担任的某个工作职务,制定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模拟项目,将学生安排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解决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如记者会、商务谈判、宴请及日常事务性工作,这些都要学生应用沟通、礼仪等相关知识进行场景的模拟。此法比较生动,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的表演力和想象力得到发挥及展示,提高了实践能力。例如:模拟某企业的记者招待会,让学生们分别扮演主办方、记者、工作人员,教师并协助学生理解记者招待会活动的要求及流程。在“记者”的提问中,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进一步了解到了学生潜在的能力,也使学生同时体验到了公共关系工作的意义。

2.2实地教学法

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公共关系知识后,组织学生到相应庆典活动、展销会现场观摩,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变为感性认

知,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公共关系的工作内容。

2.3案例教学法

公共关系案例就是在公共关系的研究中的范例。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揭示公关活动的规律,进而用理论规律去指导公共关系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公共关系教学离不开生动具体的案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法,对于管理类课程,尤其是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非常适用。在案例选择时,必须遵循以下标准:接近性,要选择接近学生生活真实并感兴趣的事件;热点性,让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新近发生的敏感事件;激发性,结合案例所授内容,激发学生思考实际问题,使学生分析能力得到锻炼。

2.4调研方案设计

在调研之前,就调研的目的及对象,对调研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局考量和安排,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并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例如: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调查对象及目的),让每位学生将学过的问卷法、抽样法、访谈法等调查方法运用到实际的调查中去,并要求学生进行公共关系调研时坚持全面客观的原则。回收调查问卷后,分析统计相应数据并撰写分析报告。

3推动公共关系教育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3.1努力提高公共关系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

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公共关系教育为学生将来由学校步入社会提供了实践的舞台。作为公共关系教育的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品德优秀、理论扎实、技能全面、研究积极等素质。目前,在我国从事公共关系教育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并不高,往往是由其他专业转入公共关系专业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这种现状就要求公共关系任课教师不断学习,除加强自身专业进修外,还要实施全面系统的培训,公共关系教师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公共关系专业组织,与专家探讨,分享彼此的研究结果。这是建立完备的学科体系和培养学生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3.2结合中国国情和市场经济发展,加强理论研究,开发优质教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公共关系在我国迅速发展,逐步系统化、应用化、科学化。公共关系与传统学科不同,是一门应用学科,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及专业技能。因此,公共关系教材应结合中国国情,汲取国外先进的公共关系理念,突出实践性,既以基础理论为指导,又以强有说服力的实例为依据,更要以满足学生可操作性的需求为出发点,摒弃传统教材的说教特色,进行大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做到可读性与应用性并重。

3.3深化公关实践,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教学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只有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公共关系的真谛。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公关演练与操作。经过数年的教学工作,笔者发现社会从业人员是愿意参与学校部分教学工作的。教师应积极配合这些愿意参与学校教学的业内人士,针对学生的专业要求,与相关企业或组织建立起公共关系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策划一些公共关系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提升自己,获得良性互动,这对学生未来就业也是有益的。

4结语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系统的交叉学科,涉及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要应用相关学科最新的成果,来完备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体系。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完善公共关系课程教育,让学生有兴趣学,并有所收获。在教学中做到科学与创新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最终让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得到培养,公共关系素质得到完善,实际公共关系活动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熊越强.公共关系事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兴梅,林娟.公共关系基础[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篇3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研究

独立学院开设《公共关系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正确理解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性质和重要作用,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学生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的公关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的课程体系及其特点

《公共关系学》课程体系可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公共关系基础理论部分,二是公共关系实务部分。基础理论部分体系结构如下:公共关系概述,包括公共关系的基本涵义、科学范畴、基本特征、历史与现状总结;根据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分别从公共关系的运作主体、客体、手段、目的、职能与原则、程序详细展开与论述。二是公共关系实务部分,具体包括:人际沟通技巧,包括公关语言基本原理、口语和书面表达技巧、人际吸引、人际沟通、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及障碍排除等;公关礼仪,包括仪表、仪容、仪态、及礼仪基本规范等内容;公关策划与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如公共关系主题策划、新闻会策划、庆典活动策划、展览会策划、赞助活动策划、开放参观活动策划等。公共关系具有实践、专业和社会管理三个维度,其本质属性是沟通与协调。实践的公共关系主要在于公共关系实务的服务、行动和问题操作,形成良好的公众环境;专业的公共关系主要在于公共关系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能,密切组织与公众的关系,赢得组织良好的信誉;社会管理的公共关系借助于社会传播、社会规范、社会秩序建立组织与公众的良好合作关系,以确保组织的社会信誉,更好地发挥组织形象力的作用,保证组织自身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课程体系应注重第二大部分,即实务部分,第一部分的教学是为第二部分服务的。

二、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策略

1.影像学习

影像学习是指借助视频的教学手段来学习《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影像学习可增加公共关系教学的趣味性。由于课时的有限性,所以不允许大量观看教学视频,所以我们特别介绍同学们在课外自学过程中可以观看教学视频,重点理解公共关系礼仪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一些基本技巧。此外,介绍广告策划方面的教学视频以增加自主学习的趣味性。介绍公共关系教学电影给同学们也是可行的办法。通过影像学增加了《公共关系学》教学的趣味性,调查发现同学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很高。

2.案例教学

用案例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教学中,针对教材相对比较单薄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精选的案例作为教学辅助资料,以加强教学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能深化理论学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顺应社会潮流、把握瞬息万变市场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在案例的选择上并不局限于教材,并始终坚持案例的“真实性、现实性、实践性、典型性、可读性、系统性”的原则,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参与,既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切磋讨论,又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学中我们经常提醒同学们关注中国公关网、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网、中国传播学术网等,进行实时跟踪分析,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原来更好。

3.实战策划

在探索有特色的公共关系教学和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和实践。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和学科,它需要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着重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解决现实中所存在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这就需要我们在配置教学资源和确定发展方向的时候,确立科研与教学互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思路,并且找到一个能够把知识传授和能力锻炼相结合的公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授课中,我们有目的地增加实战策划作业,使同学们的公关策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走向社会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浙江理工大学110周年校庆公关策划书》、《杭州市志愿者协会高校巡回慰问演出》、《藤王阁茶楼的公关策划》等案例的策划等,都是相当不错的策划案例。我们还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具有成长性的产业或行业相结合,针对2008年奥运商机和体育产业的繁荣,我们开展“大型赛事公关活动策划研究”项目,引导师生关注目前或即将出现的热点行业。通过实践策划,同学们的策划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教学过程让学生品味到《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非常重要。几年来我们选择的北京大学《实用公共关系学》教材,由于内容太陈旧,从前年开始我们选取了复旦大学的公共关系学教材,因为复旦大学的教材内容更新颖实践性也较强。今年我们主编的教材《公共关系学》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里面增加了大量的实战训练题,以提高独立学院同学们的实战策划分析能力。

三、结语

人为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实战演练平台。如模拟策划“金牌秘书大赛”、“杭州电子科大校庆庆典”、处理“突发性公关危机”等,鼓励学生之间为完成学习任务,自由组合成若干专题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沟通,拿出活动策划方案,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相互尊重、互相协调与合作。通过对学生的大量访谈发现,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所增加,对社会对企业、各类组织的公共关系认识有所增加,对他们以后的社会工作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卢雪萍.谈在公共关系中注重实践教学[J].职业教育,2007,(5).

[2]郭海鹰.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9).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篇4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创新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现状

当前,各大高校以选修课、限选课等形式面向学生开设了不同艺术门类的公共艺术课程,并且进行了“学分制”管理。由于很多高校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课程体系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够规范、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评价不够全面、教学研究普遍落后等现象,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就目前而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其他学科专业的发展相比,还处于明显落后的状态,这与国家倡导的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因此,高校很有必要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提上议事日程,尤其要加强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创新。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目标设计不够全面

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普遍存在过于强调学生对于艺术领域知识的掌握,而对于学生综合知识结构、能力获得结构的培养则缺乏考虑,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语言、视觉、听觉等方面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艺术作品的想象力、创造力、评判力的培养有所忽视。

(二)课程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普遍存在内容覆盖面比较狭窄,过于强调艺术专业学科知识内容,缺乏对跨学科、跨文化教学内容重视和关注的现状,另有些教师的课程教学内容则以“大而全”为标准,每堂课教学内容的信息量都过大,因此导致教学内容松散,教学结构不紧。此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还应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艺术的比重,但目前很少有高校开设的课程内容关注到这方面内容。

(三)教学方法运用不够恰当

在教学方法运用方面,大多比较单一,层次不多,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多仍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为主,有的教师过于强调一堂课的完美性,采用了形式色彩较浓的教学方法,但缺乏师生间思想的碰撞,所以课堂氛围显得不够生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为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了过于花哨但并不实用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高校对学生公共艺术课程学习的评价大多采用讨论、作业、论文、考试等形式,仍偏重于传统的、简单的、粗糙的、片面的笔纸评价方式,所以很难准确地体现学生在艺术课程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与进步,也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取得的收获。因此,陈旧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艺术课程学习全方位的测量和评估,也偏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由此可见,高校亟须加强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创新方面的研究,以此不断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创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

目前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为进一步有效推进工作,创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已显得尤为重要,势在必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创新可通过因校制宜开设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完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等途径进行。

(一)因校制宜开设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

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创新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且要与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艺术师资队伍、艺术教育硬件设施、学生的艺术素养等相适应。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软、硬件条件都有待改善,如学生入学时的艺术素养普遍较低、公共艺术教育师资不足、艺术实践课教学所需排练场馆数量不够等,因此要根据学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循序渐进地开设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以江苏某高校为例,该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精神,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全校每年的公共艺术课程受众学生人数不低于8000人,在面向学生开齐8门“限定性公共艺术课程”如《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影视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书法鉴赏》等的基础上,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和学生实际需求拓展开设了若干“非限定性公共艺术课程”,如《剪纸艺术》《创意手绘》《陶艺制作》等课程,并将课程纳入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管理体系。尽管如此,由于该校专职艺术教师数量有限,纵观全校能从事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兼职师资也寥寥无几,为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方案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任务,有效拓展公共艺术课程学生的受众面,该校面向全体本科学生增加开设了由国内艺术教育专家主讲的艺术通识教育网络在线课程(尔雅课程),并将该课程规定为通识教育必选课,要求学生须在1~4学期内修满2个学分(2门课程)的艺术类通识课程。

(二)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

艺术教育对其他学科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在被其他学科教育影响着。其他学科知识向艺术教育的渗透与融合,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艺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受教育者变被动接纳为主动接受,从而实现寓教于乐。这也对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熟悉艺术学科知识,还要广泛学习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经过不断地探索与研究,部分艺术学科已逐渐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并建立起相对成熟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如有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作为有益养分融入艺术教育教学之中,有些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引用到艺术教育教学中。以体育教学内容与音乐、舞蹈艺术教学内容的渗透、融合为例,体育教学中关于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的一些相关内容对于声乐、舞蹈教学大有裨益。“气息”一直以来都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声乐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融入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直观地对人类呼吸的方式和特点以及人体各个部位在发音时的具体状态有所了解,那么可以极大地提高师生在声乐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成效;如果舞蹈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恰如其分地向学生介绍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如人身体构造、生理机能等,那么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舞蹈动律、舞蹈训练技巧等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渗透、融合的意义非同一般,离开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师生们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或将陷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境地,如果艺术教育工作者对此无动于衷,那么艺术教育的发展将难以突破、创新。

(三)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

所谓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传统性、多元性等基本属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要求高校要根据区域性、民族性特点开设特色艺术课程,目前高校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还处于探索试行阶段,可从以下三条途径加以推进。

1.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高校可充分挖掘当地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支撑和服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艺术馆等场所,聘请地方民间艺术大师走进课堂指导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地方特色文化的独特性、传统性和多元性,从而使公共艺术教育更“接地气”,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2.构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艺术课程体系

高校可根据办学点的地方、环境特色进行统一综合规划,构建出代表性、和谐性、实用性强的地方文化艺术课程体系,凸显地方文化艺术特色,课程体系可包含文化课和实践课两大板块,文化课旨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实践课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艺术创作创新能力。

3.开设融地域文化与艺术教育为一体的课程

地方文化艺术课程应充满“乡土气息”且能恰如其分地与艺术教育融为一体,切不可作为“无关”的课程悬浮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之上,学校可适时聘请民间艺术家准确、充分地将源远流长的地方文化原汁原味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开设如《地方民间美术鉴赏》《地方音乐实践与研究》《地方戏曲实践与研究》等课程,地方文化依托于课程得以体现和流传且与公共艺术教育融为一体,这将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增添别具一格的生命力和色彩。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篇5

[关键词]本土化;研究问题;研究方法;认同危机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1)06―0066―06

abstract:Sincethepublicadministrationsciencehasrestored,ithasbeenmadegreatachievements,However,comparedwithothersocialsciencebranches,theliteratureonpublicadministrationseldomaccomplisheffectiveacademicandsocialinfluence,academicproductionfinditisverydifficulttogainidentificationbylargecommunity;Becauseoflackofindigenousresearchandnormalresearchmethods,Besidestheinanitionofresearchproblem,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productionseldomprovideacademicproductionwithhighquality,whichmakethepublicadministrationfaceidentificationcrisis.inordertowalkoutofthisinitializationstage,thepublicadministrationcommunitymustbefullyawareofitsunderlyinginfluence,trytosolvethecentralprobleminthemainparadigmofpublicadministrationandimprovethequalityoftheresearchproduction.

Keywords:indigenous;researchproblem;methods;identificationcrisis

公共行政学科的恢复与重建已经有二十几个年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公共行政相关问题的研究,日益成为社会科学中的“显学”,该研究领域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影响亦有所提高。然而,公共行政的研究成果,并未在实践部门与学术共同体内部获得足够广泛的认同,普通公众仍然将其理解为日常行政事务的处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也难以满足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需要,社会影响力极其有限;在学术社区中,公共行政研究仍被判定为处于学科发展的初始化阶段。尽管二者对公共行政研究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其共性是一致的,即公共行政已有研究所生产的知识,难以形成有效的学术影响与社会影响。这种研究现状,当然有历史的原因,该学科在国内的发展还比较短暂。但是,本着一种学术自觉的追求,公共行政的学术共同体必须惊醒,毕竟公共行政研究既有的学术地位与其研究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很有必要反思已有公共行政的研究,发现其间存在的问题,努力进行改善,提升学术研究的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本文的目的不是贬低以往研究的质量,而是尝试将纳入分析视野里的研究文献,进行一个中观层面的评估,希望通过阐释已有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剖析公共行政研究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来改善国内公共行政的研究。

一非本土化研究的误导与迷失

国内公共行政学研究最突出的问题在于研究的非本土化,也就是说公共行政学者关注的对象并非国内公共行政的实践与问题,非本土化研究主导着国内公共行政的研究格局。中山大学的马骏教授将其称为研究中心的“非中国化”,指出“相当多的中国公共行政学家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和实践,而不是中国公共行政本身”[1],本土化的研究非常不足,尽管个别公共行政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尝试进行了一些本土化研究的努力,但是并未成为公共行政研究的主流方向。

公共行政研究形成这一基本范式是可以理解,公共行政在国内的发展毕竟只有二十几年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一个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时期,为学科知识体系的引进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公共行政学术共同体努力的一个基本方向。但是,正是这一研究导向与前置性的学术发展环境,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国内公共行政的研究,成为公共行政学科产生认同危机的起源。问题决非只是马骏教授言称的“非中国化”那样简单,他对于这一问题危害的认知过于简略,对“非中国化”研究本身存在的问题,缺乏认真的分析与说明。鉴于学科知识引入的必要性与学术研究进行国际知识对话的必然性,仍然有必要深入剖析国内非本土化研究的文献。一方面,可以探析其对国内公共行政研究的负面影响,引导国内公共行政研究的关注点由国外向国内转移;另一方面,指出学科知识体系引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国内公共行政知识引进的质量。公共行政研究之所以产生认同危机,在以下三个方面与非本土化研究密切相关,值得引起广大学人的重视。

首先,非本土化研究的研究路径,一方面,不能为理解国内的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知识,在对公共事务的辩论与社会讨论中难以获得应有的话语权,坐视其它学科分支(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对自身研究领域的侵入,使得公共行政的理论研究难以获得良好的社会认同;另一方面,误导了国内公共行政的理论研究。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社会科学知识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特定的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甚至是个人经历,因而社会科学知识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社会属性。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者罗伯特•达尔认为:公共行政和其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共行政作为中立性的“科学”特征,“我们没有理由作出这样一种设想,公共行政学的原则在任何民族国家中会同样有效,或者在某个国家中取得成功的公共行政措施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环境中必然也会取得成功。”[2]国内知名的经济学者汪丁丁与林毅夫教授也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依据经济学学科的特点,阐发了盲目尊奉国外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局限性以及经济学研究本土化的必要性。但是,反观学科知识更加直接受政治环境制约的公共行政研究,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并未受到公共行政学术共同体应有的重视,由于缺乏本土化的理论研究,国内公共行政学者所提供的大部分知识,充满了美国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体系,耳熟能详的一些学术用语如“铁三角”、“互投赞成票”等,实质上只是国外的公共行政学者,根据特定国家的公共行政的现实,直面行政管理的各种社会现象,所构建的理论概念与解释框架。由于社会科学知识的产生根植于特定国家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与心理的具体场域,这些基本理论与国内公共行政的现实相去甚远,很难对国内公共行政的各种现象进行有效的解释,无助于理解国内公共行政的现实,也难以为政府的实际工作提供符合社会现实的理论指导,成为公共行政研究缺乏社会认同的根本原因。

在非本土化研究格局的主导下,公共行政的学术共同体内部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强烈的倾向:以充分掌握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或者获取国外最新的研究方向,作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评判的重要标准,而轻视或冷落本土化的研究努力;在此非正式学术规则的负面激励下,进行本土化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风险,二者互为推动,形成棘轮效应,抑制了国内公共行政本土化的研究;尤其是早期学者进行非本土化研究所获得的成功,客观上误导了国内的公共行政研究方向,后进的青年学术群体多承袭此研究路向,致使非本土化研究不断持续,误导了学术发展的方向。

其次,由于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地位与其学术作品的质量高度关联,非本土化学术研究自身的迷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行政的学科地位,成为公共行政学术研究缺乏社会认同的一个基本原因,这种迷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公共行政知识的选择性引入,获取的知识比较片面;二是盲目接受国外理论研究结论,缺乏批判汲取的学术精神。首先,非本土化理论研究先天的不足,造成对异域公共行政知识的片面理解。学术是在一个相对有效竞争的学术规则下进行的,相关知识的增进与累计需要学术人共同的努力产生,因而只有在一个本土化研究的框架下,才能获取较为全面的公共行政知识,这先天性地决定了非本土化研究的不足。由于公共行政知识的推进,过分依托非本土化的研究,许多学者将获取国外公共行政知识作为学术追求目标,由于时空与价值观念的限制,加上许多学者并未在国外获得过正规的学术教育与严格的学术训练,对国外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缺乏充分的认知,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解,加上在学术观点引入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选择性,更是加重了这一趋势,致使获取的许多公共行政知识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加重了知识引入过程所产生的适应性问题,以其作为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国内学者在介绍国外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时,常常忽视了国外学术共同体对其的批判,在未对国外公共行政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的前提下,片面强调此类改革的正面效应,将该思潮作为严谨的理论进行传播,误导了国内公共服务体制的改革。兰志勇教授指出国内“新公共管理的学习,属‘紧跟潮流,生吞活剥’”。[3]事实上,根据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迪格对美国100个大城市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研究,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其实名不副实:一方面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规模极其有限,局限在一些资产专用性不强的公共服务项目上,如垃圾回收与街道维护等;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化改革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并不必然能够起到降低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效果,“城市官员认为公共服务市场化行为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取决于一系列的条件,这些条件随着城市的差异和时间的流失而变化,诸如城市中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签约者的数量、城市的政治气候、城市与工会的关系以及城市政府的监管与评估体系。”[4]许多城市在实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契约到期时将其收回,重新由政府机构提供。诸如此类的问题还表现为:当国外将拉斯韦尔所提倡的政策科学日渐冷落之时,许多学者仍然将其作为国外公共行政研究的主导范式,甚至将其作为替代传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图式。在引入绩效评估时,忽视绩效评估的社会技术特征以及其与法治和民主价值相得益彰的交互作用,将其过分地理想化与科学化。这些片面的研究或者选择性的引入,使非本土化公共行政的研究呈现一种病态的特质,而且或多或少地误导了国内的公共行政的实践。由于许多研究仍将一些新概念的引入,作为自身学术推进的有效路径,我们所获取和提供的知识,只是一些缺乏有效统一的知识线索或公共行政知识的断切面,研究作品的质量与信度比较低劣,进而影响了公共行政学科在学术共同体中的地位。

与上述问题紧密相关,国内公共行政非本土化研究的另一诟病,是对国外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的盲从,存在着不敢逾越的强烈倾向,难以产生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由于公共行政学科诞生的历史相对比较短暂,即使在公共行政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的美国,在研究质量与研究规范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换句话说,尽管国外的理论研究,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美国学者对美国的公共行政研究进行认真评估后,指出美国的公共行政研究仍然限于描述问题,并将其概念化的阶段,从学科范围到研究方法,都存在着诸多的争论,国内的非本土化研究只是简单地将其进行编译,不加批判地加以吸收,使国内关于公共行政问题的研究屈从于国外学术权威的观点,没有超越国外学术研究水平的内省追求,研究的质量与层次必然难以提高,所获得的知识必然不符合本国的国情,如何能够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著述中指出“学问之最大障碍物,莫过于盲目的信仰”,“新学问发生之第一步,是要将信仰的对象变为研究的对象。既成为研究的对象,则因问题引起问题,自然有无限的生发。”[5]可见,质疑已有的理论研究对于理论向精深方向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国外公共行政研究成果,乃至研究方法的盲从,无疑制约了国内公共行政的研究质量与学术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与前面两种不利影响相比,弊端更为深重,将别国未经充分验证的学术观点与学科标准奉为圭臬,湮灭了公共行政学术共同体超越的冲动;尤其是它误导了公共行政研究的青年群体,使其屈从于已有学术权威观点的压力,难以创造出符合国内现实的理论学说,持续地影响公共行政研究水平的提高。在此问题上,同属社会科学系列的社会学、人类学与经济学等学术共同体的努力,有许多值得公共行政研究学人认真借鉴的地方,他们在学习国外相关学术成果的同时,努力进行学术超越和开展学术对话,而不是盲目的顺从与驯服,极大地提高了其学科分支体系的质量,获得较高的学术声誉和良好的社会认同。国内公共行政的研究群体,必须勇于突破既有的学术羁绊,以开放的心态锐意进行革新,使理论研究在植根于国内公共行政现实土壤的同时,积极开展学术对话,致力于解决国内公共行政的现实问题,才能生产出能够符合国内公共行政现实的精深理论。

二研究问题泛化和空疏

如果非本土化的基本研究范式,是国内公共行政研究认同危机的起因,研究问题的空疏与泛化,则是公共行政缺乏学术影响的另一重要原因。公共行政学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分支,这门学科发轫之时,即带有强烈的实践导向,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是其基本的学术使命之一,实现这一使命则是其获得社会认同的基本条件。“(社会)科学研究是以个体思维方式从事的社会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做的一切都是社会分工的一个领域,他的著作和文章是整个社会精神生产的一部分,是写给别人看的,是用这种方式影响社会。”[6]而许多公共行政领域理论研究者在学术行政化的影响之下,自觉不自觉地屈从于官方评价体制下的学术成就,忽视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缺乏剖析实际问题的勇气,致使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显得泛化与空疏,作品缺乏现实性与针对性,不但难以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且降低了学术的品格,二者交互作用,加剧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认同危机。

所谓研究的泛化与空疏,主要是指许多研究缺乏明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的贡献局限在学术观点的引进与评析上,而对于这些学术观点的内在的逻辑结构与前提假设缺乏认真的思考与论证,缺少理论的验证与辨析。研究的空疏与泛化,一方面表现在对国外公共行政的研究上,许多公共行政的研究停留于概念的辨析,盲目追求国外的“学术时尚”,满足于学术思想的整理与归纳,这种学术努力对于完善学科的基本知识当然重要,但也是理论研究泛化与空疏的原因之一。国内知名行政学者周志忍指出“我国学术界对国外政府改革的研究相当重视,西方政府治理新理想可谓耳熟能详。但除了少数例外,多数研究停留于总结和概括新的提法和新的理念上。”[7]对其他民族国家改革的具体原因与存在的问题,则缺乏认真的研究与分析,国外行政改革实现的前提条件与实施机制的探讨也比较少见。许多研究作品只是在国外学术思想与观点的导引之下,辛苦地进行概念的辨析与争论,许多学术成果只是已有学术下带有强烈臆想色彩的填词游戏,难以进行有效的学术创造与思想发明。此外,部分学者秉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学术理念,在对国外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及其经验研究之后,往往简单地推断出相关的借鉴经验,盲目相信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学说的普适性和科学性,而忽视了国情的基本限制。事实上,西方的这些理论学说只能是一些“地方性”的知识,或者是“地域性”的经验,并不必然能够适用于解决我国的社会问题;许多研究者将问题的研究停留在逻辑的演绎,甚至是主观的想象之上,鲜有学者能够结合我国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体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提出符合现实行政环境的政策主张;而且,由于国内的公共行政的研究者,缺乏国外公共行政现实的经验感受,对国外公共行政的现实难以形成准确的判断,很难客观地把握国外公共行政的真实的发展趋势,基本判断往往只能停留在已掌握文献的分析与整理上,因而,以之为基础得出的政策建议,其空洞与肤浅就在所难免。

尽管对国外公共行政研究的泛化与空疏,影响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质量,但这只是问题相对不太重要的方面,问题的关键在于已有公共行政的研究,对国内的公共行政管理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比较稀少。另一方面则是缺乏明确研究问题所导致的空洞性。客观而言,公共行政学人对于国内问题的研究虽未成为主流,但也不乏对一些问题的探讨。然而,在这些有限的研究中也存在着泛化与空疏的问题,这些研究泛化与空疏与国外问题的研究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问题过于宏大,对于研究问题的界定缺乏明确的界限,致使研究缺乏有效的约束范围,导致对许多问题的分析大而无当,追求宏大叙事的系统化,形成了一些看似是理论精品的观点堆积,而缺乏有力度的分析。许多研究只是将不同学者围绕某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分析综合,而忽视了不同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对于同一问题得出的结论大同小异,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学术创见。更有甚者,是部分学术作品根本没有研究问题,只是围绕某一研究主体,进行漫无边际的“浅谈”,研究的空泛性便不可避免。二是许多研究问题属于学术意义上的“假问题”或“伪问题”。“假问题”与研究问题的过于宏大存在一定的联系,但突出表现为研究问题缺乏真实性,即许多研究设定的“问题”是假设性的,不是现实社会的真实问题。由于研究围绕一个大而且空的“假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的只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言论。由于公共行政带有很强的实践导向性,从服务于社会的角度而论,解决和解释现实问题,是公共行政研究不可回避的学术责任;公共行政研究的“真问题”应该根植于中国社会发展与公共行政实践的社会问题,它不应该是学术研究者的臆想与推测,而是忠实反映公共行政领域现实问题的学术追问;公共行政的研究应该强调社会变迁过程中经验世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深入揭示出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前置条件、行动意义与社会后果。

总之,正是由于国内公共行政研究缺乏对“真问题”的探索,因此难以生产符合国情的“地方性”知识,更难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应有的理论指导,社会公众不得不从其它学术共同体那里获取相关的基本知识,这即是其它学术共同体频频侵入该研究领域的外部力量与社会需要,也是公共行政学术共同体的努力,难以获得社会认同的最为根本的原因与症结所在。因此,公共行政的研究群体,必须认识到自身学术研究的社会性,谨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决非简单地追求个体思维活动的愉悦,必须根植于公共行政的现实领域,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发明与创造。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公共行政的研究不仅可能继续成为学术研究的二等公民,而且可能因为丧失在自身学术领域的发言权而继续沉沦。

三缺乏规范的学术规则与研究方法

缺乏规范的学术规则与研究方法,是国内公共行政研究范式中,存在的另一突出的问题。如果说研究问题的空疏与泛化,是该领域研究作品质量不高的初始原因,缺乏规范的研究方法与学术规则,则是制约研究水平提升的重要瓶颈,它使学科进步缺乏必要的基础条件。首先,国内公共行政的研究缺乏规范的学术规则,制约了学科的知识增长。“社会科学的研究规范(规则)指的是知识的辨伪存真、有序积累和继承,以及学术交流、对话和批判性反思所应遵循的一整套规则和标准。”[8]西方社会科学取得的成就,与其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学术研究规范是分不开的,各个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正是以此为基础,进行学科的传承和扬弃,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进行学科的对话和批判,才得以持续的繁荣。整体而论,我国的社会科学尚未形成具有“学术”性质的研究规范,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但是公共行政研究方面的问题,则尤其突出。因为其它社会科学分支学界同仁,基本上已经形成一个大概的判断,或者说是一个心理契约,能够对学术作品的研究质量,做出相对客观的判断。公共行政学术共同体则对此缺乏必要的内省与反思。

由于国内公共行政学术共同体,对研究规范缺乏足够的内省与重视,公共行政的研究一直缺乏学科内部的学术质量评价标准,对理论研究的可验证性与效度缺乏学术关怀,因而难以对学术作品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估,直接导致许多研究作品缺乏明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潜在地激化了研究的空疏与泛化,许多公共行政研究总是在综合、归纳已有学术观点上徘徊,缺乏明确的文献综述,既不标明别人的理论贡献,也不明确地说明自己的理论创新之处。文献综述是理论对话的起点,既然缺乏理论对话的基础,对相关领域研究的推进也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而且,由于缺乏基本的研究规则,其它研究者难以按照作者的理论观点,遵守大致的资料收集原则,进行类似前置条件下的研究,影响了学术研究作品的可验证性,使后续的研究无法获得比较稳固的研究基础,难以进行必要的学术批评。研究作品往往把前人的研究成果稍加综合,便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主张,得出一些大同小异的结论与对策意见,根本谈不上学术的创见,难以将研究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正因为如此,许多研究都存在着一个强烈的倾向,即将理论引述作为理论研究水平的标志,研究论文中存在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引述。事实上,理论引述并非研究水平高低的可信性标志,只是在进行专题性的文献评估或理论论战时,它才具有一定的意义,即使从这个层次而言,研究者也必须具体说明这些文献如何能够联系在一起,并能够进行理论的构建或检验。“(文献)引用只能表明作者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资格,而不能用来论证理论的建构。”[9]

其次,国内公共行政学术共同体对规范研究方法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的认识,在研究方法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充分的共识。与其它社会科学分支相比,这是制约公共行政研究水平提高的关键原因,是公共行政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工具问题。因为,虽然社会科学整体上尚未建立其规范的学术规则,但大部分的学科分支,已经就研究方法问题,形成了共识,促进了学科内部的交流与研究水平的提高。公共行政学科,则缺乏这样的共识,无论在研究方法的认可,还是在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都非常混乱。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一是部分学者对研究方法存在错误认识,主要表现为将文字描述理解为定性研究,而把数据分析理解为定量研究,误解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内在本质。二是对具体的研究方法存在模糊认识,比如对扎根理论、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认识不清,否定其在公共行政研究中的作用,拒绝将其接纳为公共行政的研究方法;将案例事实的列举与堆砌视为案例研究,对如何开展规范性的案例研究,缺乏必备的理解和训练。此外,一些研究还将方法与研究视角相互混同,影响了学术研究质量的提高,颇受许多其它社会学科分支的学术共同体轻视,影响了公共行政学术共同体的社会认同。

事实上,关于研究规则与研究方法问题,早已引起公共行政学术共同体内有识之士的注意,除上文提及的马骏教授和徐湘林教授外,厦门大学的陈振明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胡伟教授都曾对此问题,发表过自己的意见。陈振明教授非常注重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公共行政问题,指出“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在方法上的突出特征是强调用跨学科研究的途径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法。”[10]胡伟教授针对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底子薄、基础弱的现实,提出“公共管理在其发展之初,就要注意提高学术门槛,重视学术规范、术语和方法,培育自身的‘学术共同体’意识,尽可能提升公共管理的专业化水平。”[11]认为只有在方法和术语上严谨,才能防止学科门槛过低的倾向。然而,整体而论,公共行政学科在方法论上,并未形成广泛的共识,或是简单的理解为借鉴其它学科的思想观点,摘要性地选择适用别人的观点,而置别人的研究方法与得出结论的途径于不顾,难以用开放的心态,采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提高学术作品的质量。或是囿于自身学术训练的局限性,纠缠于其间的难以言明的学术利益,对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一种抵制的态度,不利于学科内部规范研究规则与研究方法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共行政研究停留在初始化的阶段。[12]由于缺乏学科内部的研究规则与规范的研究方法,难以形成真正的“共同体意思”,造成该学术领域门槛过低,研究质量难以提升。

大概而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研究方法与质化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数据的分析,揭示社会复杂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达到理论分析与预测的目的;质化研究方法则是通过田野调查质量的收集、遵守特定的研究程序,分析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定性与定量研究质量的争论,但质化研究方法的扎根理论、民族志、现象学等具体的研究方法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同,在探讨社会个体、社会团体以及组织行为方面,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许多学者不为学科分支的桎梏束缚,运用这些研究方法,研究各自学科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质化方法也适用于揭露并解释一些在表面之下鲜为人知的现象,对于一些人尽皆知的事也能采取新鲜而又具有创意的切入点,而且,对于量化方法所无法铺陈的一些细致复杂的情况倒也颇为得心应手。”[13]加强方法论素养的训练,真正积极、正确地加以适用,深入探测公共行政的诸类现象,不仅能够提升公共行政的研究质量,使公共行政研究步出初始化阶段的困境,促使学术研究根植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提高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水平。而且,可以以之为基础,进一步积极地进行学科的国际对话,提高国内公共行政研究的国际影响,有效地解决该研究领域的认同危机。

结束语

公共行政学科的认同危机与其理论研究的质量紧密相关,认同危机的存在,一方面表明了我们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显示出公共行政的理论研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其潜在的或已浮现出的危害;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信心,因为任何一门学科,无论自然科学还是其它社会学科分支,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种问题,各个学科也都是在持续不断的解决危机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其研究质量与社会影响的,只要我们能够切实的解决公共行政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公共行政研究的质量必然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学术影响。本文针对国内公共行政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进行了比较粗略的分析,并对其如何影响公共行政的研究质量以及学科认同,做了相应的分析说明,希望对此有所助益。

国内公共行政研究的恢复与重建,已经走过了二十几个年头,无论是学科发展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败利钝,已成昔日旧事。然而,与其它社会学科分支相比,公共行政的研究还非常不成熟。对后来者而言,关键在于发现其间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对待,及时纠正过往研究中存在的缺失,惟此才能继承已有的成就,不断提升该学科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地位。针对公共行政研究中存在的上述三个问题,公共行政学术共同体必须本着学术自觉的态度,积极寻求建立学科内部契约性的研究规则,大力倡导本土化问题的研究取向,注重规范研究方法的应用,关注公共行政领域的“真问题”,不断提高学术研究的品质,改变研究水平初始化阶段的困境,获取国内的学术认同。并在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以一种文化自信的态度,积极进行公共行政研究的国际对话,力争使研究成果在世界学术共同体内获得一定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马骏.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反思[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73-76.

[2][美]罗伯特•达尔.公共行政科学:三个问题[a]彭和平,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3][美]兰志勇.它山之石如何攻玉-从公共管理视角看中国精英学习外国经验的心路历程[J].公共管理学报,2006(4):22-30.

[4]RobertJayDilger;RandolphR.moffett;LindaStruyk:privatizationofmunicipalServicesinamerica’sLargestCities[J].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1997,(57):21-26.

[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6]陈先达.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和学者的责任[J].中国社会科学,2004,(4):4-12.

[7][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徐湘林.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困境及其本土化出路[J].公共管理学报,2004,(1):22-27.

[9]Roberti.Sutton;Barrym.Staw.whattheoryisnot[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995,40(3):372-373.

[10]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胡伟.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若干战略思考[J].公共管理学报,2006,(3):97-99.

[12]龙献忠,胡斌,张鑫.论市民社会发展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J].大学教育科学,2010,(2):42-46.

[13][美]安赛姆•斯特斯,琼立特•考滨.质性研究概论[m].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1997.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篇6

关键词:区域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

一、“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

所谓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就是针对一定区域与范围的、用以满足公众不断面临的公共安全需求的科学技术,它属于民生科技范畴,具有人为性、为人性、社会性、公共性等特征。其构成包括三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器物层面主要指为提高公众安全、满足公众安全需要、实现公众科技权益而直接提供的公共科技产品与服务,在三层次中具有外显性特征;制度层面则指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为保障公众公共安全需求和处置公共应急事件而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总和;精神层面则是指公共安全科技服务过程中渗透公众与社会之中的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精神和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价值德行。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体现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公众理解科技的重要内容。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与使用将使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加有趣并且更少威胁性的地方,因此,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不应把公民排除在外,科技只有在满足公众需求与参与的基础上,才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在近些年所发生的如SaRS、圆明园防渗膜事件、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事件中,一方面各有关部门以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对有关事件进行了处置,另一方面公众以利益相关人或关键人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科学决策过程中。这些实践证明: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越来越多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公众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和维护社会和谐紧密联系,体现了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二、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当前,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融合,科技的公共性与社会性日益凸现,加上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日渐突出,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十分必要。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以及各地公共安全的特殊性现状,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显得尤为紧迫。应该说,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区域公共安全问题,2004年,温家宝主持会议,在听取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汇报时指出:区域性公共安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紧迫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首次将区域公共安全科技列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至少在以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1)有助于加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形成机理的研究与科学预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从而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并完善多部门协同应对机制和加强多目标多阶段的应急决策理论,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决策;(2)有助于在处置公共安全与应急事件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科学处置,及时使救援力量得到优化调度、应急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尽量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3)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后及时恢复社会秩序、舒缓民众心理、化解社会危机与矛盾,维护区域内的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与引导民众的公共需求。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更是警示我们: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加快发展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并建立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应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重中之重。

三、对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组织体系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成功应对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项目经费和数量逐年增长;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科技得到快速良性发展,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我国还没有从整体层面上进行系统的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研究,缺乏完善的区域性公共安全体系,各相关领域研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2)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安全体系的建立还刚刚起步,研究基础弱;(3)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服务的相关条件不足、设备相对落后;(4)区域内公共安全科技意识淡薄、专门人才不足、公众安全教育不够完善;(5)在公共安全科技经费投入方面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撑条件等。

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坚持“科技为了人民、科技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理念。要从理念、制度、服务能力、公民意识等角度加强体系建设。

(一)提高各级政府对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认识,深化相关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国家、社会和公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府在公共科技服务上的责任意识,注重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理论建设;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职能定位和对公共服务的事权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涉及政府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涉及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宣传部门,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要做好各部门间的事权配置,防止出现在履行公共科技服务中的模糊行为、责任承担时的相互推诿。

(二)鼓励供给主体社会化趋势发展,处理好责任主体政府与各供给主体的指导、协调、合作、监督的关系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涵盖了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团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形成了党、政府、人民团体和科技单位密切配合、大联合、大协作的新的工作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与协调,很容易滋生各方定位不清、职责模糊等问题,继而出现相互推委、互不负责的不作为现象。要避免此类问题,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防范,加强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理顺工作关系,实现有效协作,统筹部署,集成资源,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科普事业的纵深发展。

(三)细化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增加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投入,实施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保证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效率

加大对现有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公众对保障自身权利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法规政策的细则化和可操作性;持续增加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财政投入,开拓多渠道鼓励社会投入。要加大各级政府在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上的财政投入和专项资金投入,并有倾向性地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贫困落后地区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积极投入公共科技服务的局面;要加强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监测评估,尽快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监测评估体系;同时,要倡导由公众、社团、大众媒体在内的第三方评估,以保证评估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

(四)注重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能力建设,努力增加、提高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使公共科技服务与公众需求相适应

增加可视公共安全科学空间的数量,提高可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学空间的服务质量;充分调动科学共同体作用,提高公共科学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公共安全科技信息资源,加大大众媒体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中的作用。

(五)坚持公共科技服务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则,重视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中公众的权利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机制

在建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过程中,要重视公众对公共安全科学服务应享有的知情、获取、表达、接近、参与、监督等权利,针对诸如有关科学技术的突发性事件、热点事件、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响应互动机制。建议建立健全发现、回应、表达与参与的机制,建立重大公共科技项目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重大科技公共项目的公众听证会、协商制度,公益性科研项目报告公开、信息公开存取制度,实施“关键公众”接触,加强公民调查工作,鼓励公民科研行为等,创建全民参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参考文献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篇7

[关键词]公共关系教学;行政管理专业;意义;现状;解决方案

公共关系学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应该说,在行政管理的课程设置中,还是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公共关系学本身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仍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尤其是管理学。于是,就产生了这么一种情况,一方面,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很重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它的学科地位还不够高,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制约发展的因素太多,直接影响到了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根据对此现象的分析,笔者产生了三个疑问:一是公共关系教学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而言,究竟具有什么意义?毕竟,如果只谈意义的大小和重要程度未免过于抽象,研究成果也会流于形式,缺乏价值。二是在现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关系教学中,公共关系学本身究竟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充分地了解现实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并得出解决方案。三是如果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这是本文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写作之最终目的。

一、公共关系教学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

考察公共关系教学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首先应该从两者的研究内容入手,寻找它们的共同区间,找到了这个区间,意义就显而易见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地说,包括政府自身的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首长与领导群体、国家公务员、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制、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与改革等等。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面极其广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和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利用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手段,达成公众对组织的了解、认可与合作[1]。公共关系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学习这门学科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公共关系学所关心的内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学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学看来,公共关系学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学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内容,公共关系学则根据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类专业设置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就如同断了一臂。归纳起来,公共关系学使攻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部分是对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其实务部分是行政管理学生所必备的技能。

二、在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

既然公共关系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中的意义举足轻重,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处于这么一个良好的现状呢?当然,成绩首先是不应该被回避的。应该说,通过努力,高校公关教学成绩显著,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的速度快、规模大。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教师和学生数量都有较大增长,为我国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二是与行政管理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公共关系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配套的系列教材建设已经开始,师资水平也直线上升。

三是无论在校内还是在社会上,公共关系的教学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和重视,培养出的学生在人才市场受到欢迎,而社会和企业对高层次公关人才的需要正呈现上升趋势[2]。

当然,高校公关教学虽然成绩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必须下决心、花力气尽快解决,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现在我们拥有一支数量巨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但是,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基本上就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明显。因为一般院校都没有公共关系专业,公关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转而从事公关教学,主要精力仍用于原来的专业研究,所以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承担,这必然会对整个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问题重重。

目前的教材种类繁多,但质量上乘者则少之又少,况且,大部分教材是为公共关系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服务,很少有适合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使用者[3]。虽然公共关系专业教材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区别对待,毕竟不同专业对于同一门课的要求不一样。

第三,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水平亟待加强。

一方面,学习公关专业的教师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进行;另一方面,国家在该学科的研究经费投入较少,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寥寥,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切磋的机会太少,也不利于学习借鉴国外的新理论和新经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理论水平的欠缺自然也会导致实践水平的降低。整个学科的研究水平欠缺,对于日常教学来讲,受到制约和影响也是必然的了。

三、走出公共关系教学的困境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渐完善公关教师队伍,可以以院系的名义聘请一些公关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公关活动的资深专家作为校(院)系外聘教授或名誉教授,每年给学生开课,由此也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条件的话可以引进一些既有公关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理论素养的公关人才,补充到高校公关师资队伍中来。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定期或者定期地举行一些针对教师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水平。要注意对教师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争取突破。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这就要求理论教学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特别是要结合中国行政管理的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配套教材。在教材建设方面,要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于不同专业的公共关系学的示范教材,鼓励教材多样化,不仅采用书本教材,还要采用影音教材等多媒体手段,能够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在教学方法上,要鼓励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还要充分注意到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将说教式教育转变成实践式教育[4],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开展案例讨论,举办学生模拟创业大赛、商务洽谈策划、新闻会等情景模拟[5]。这需要公共关系学教师不懈努力,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挖掘学科潜力,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多设计、安排课堂技能训练,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重视公共关系学理论研究,鼓励创新性成果。国家和学校应对公共关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创造学术交流机会,争取我国的公共关系学研究与国际上接轨和对话。同时,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发挥优势。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中国特色非常强的学科,相对应的公共关系学自然也不例外,公共关系学理论的发展,必然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晓峰.把“公共关系学”课作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人点[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2]张克非.对当前高校公共关系教学的若干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1994(4).

[3]肖丽萌.改进高校公关教学之我见[J].公关世界,1996(1).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篇8

   对公共图书馆价值判断的科学性问题,是关于这种判断是否坚持客观性的认识问题,同时也是需要我们寻求正确理论依据的问题。而对公共图书馆价值判断的科学化问题,则是关于我们能否在评价活动中排除主观干扰因素、得到正确评价结果的实践问题。“人和社会的需要”是公共图书馆价值的集中体现,换言之,对这种需要的满足程度构成了对图书馆进行价值判断的基础。在目前全社会都在注重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形势下,积极探讨对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判断问题,对事业建设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1、问题:对科学性和科学化的怀疑

   评价“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1]评价与价值是分不开的,价值所肯定的内容是图书馆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相对于一定人和社会的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对价值的判断是图书馆的社会效应,它是一种社会活动,并随着图书馆所对应的社会关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人们最大的疑惑在于:在一个与事实判断不同的价值判断的领域中,有没有充分的理由去证明我们对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判断是科学的;有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种判断具有社会意义、这种判断的认识论是否与图书馆学科具有理论上的自洽性……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甚至根本没有理由,那么不仅所有关于对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判断的研究是荒谬的,而且我们整个的现实生活也是荒谬的;不仅过去人类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所有选择是荒谬的,而且未来将进行的任何选择也都注定是荒谬的。

   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是不同的,事实判断是关于图书馆本身是什么的判断,而价值判断是关于图书馆对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对人和社会意味着什么的判断。价值判断是评价图书馆社会活动的一种结果,是图书馆根据价值主体(即人和社会)的需要,衡量图书馆是否满足他们的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些需要的一种判断。在价值判断中必然包括了两大类信息:一是关于图书馆本身以及它与其他相关的人、社会机构、甚至社会现象之间关系的信息;二是关于人和社会相对于图书馆需要的信息。事实判断仅仅包含了其中第一类信息,即关于图书馆本身是什么和图书馆与相关社会关系的信息。价值判断所揭示的是人和社会的需要与图书馆的性质、功能之间的关系,事实判断所揭示的则是图书馆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价值判断所对应的是图书馆与人和社会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而事实判断所对应的却是图书馆各要素之间与图书馆之间的职业性关系。二者的对象不同是不言而喻的。

   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本质区别在于:在价值判断中具有决定其性质的因素——人和社会的需要,这是价值判断的灵魂。正是它使得价值判断有了事实判断所不具有的主体间的差异性,具有了扑朔迷离的特征。然而,这两种具有本质区别的判断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基础。价值判断只有以事实判断为基础才是有效的,否则就一定是浮泛空幻的,但是价值判断不是直接从事实判断中推演出来的,如果不加入“人和社会的需要”这个新因素,仅从事实判断不可能得到价值判断。

   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价值判断的科学性和科学化的理解难度在于,人、社会、需要这几个概念的内涵是复杂的,这些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因素组成了现实社会的价值图景。在这里,我们原来感官中的那一个个鲜活独立的“人”消失了,而作为整体存在的人,被分为不同的用户群体,并且将这些群体之间的需求差异被无情地凸现和展示出来。我们原来所习惯的认知图式(公共图书馆的格式化服务)无法同化这些截然不同的信息。于是,面对这纵横交错、莫可名状的价值世界,我们产生了由于丧失了普遍性和稳定性而带来的理性的失望。简单性、普遍性、稳定性是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所追求的目标,而价值判断与此格格不入。在原有的公共图书馆以内视型思维为特征的认识图式未发生变革时,价值判断被排除在科学之外,被认为缺乏科学性,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这种现象发生在公共图书馆并不是不可思议的。其实,人类之所以追求简单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理论是为了满足自身复杂的需要,我们不应该因为手段而放弃目的。如果公共图书馆仅将自身简单、普遍、稳定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那么价值判断的确不属于科学性之列。但如果认为图书馆学是人类知识体系的构成因素、承认公共图书馆必须极大地关注人和社会的需要,那么就应该将价值判断纳入到自己学科的研究范围内、使之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客观对象,揭示其明确的科学性特征。

   

2、究诘:认识科学性与科学化的实质

   科学的实质即科学精神——理性和实事求是。科学包括获得知识的活动和这个活动的结果(知识)。马克思说过:“科学就是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2]瓦托夫斯基也说:“我们可以最广义地把科学定义为理性活动。”[3]理性思维是具有逻辑特征的思维活动,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自觉能力,在人类理性的孕育和襁褓中,科学得以诞生和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性是科学的实质,是科学的根本特征之一。我们强调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塑造科学精神,正如罗素所说的:“……科学的实事求是,是指把我们的信念建立在人所可能做到的、不带个人色彩、免除地域性及气质偏见的观察和推论之上的习惯。”[4]因此实事求是也就是科学的实质即科学精神的另一个根本特征。理性和实事求是是孪生的,二者构成了科学实质即科学精神的基本涵义。实事求是地反映图书馆职业活动与人和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二者之间的价值关系,以理性的态度建立判断这种价值关系的机制,从而适调结构、总结规律、形成体系,这就是我们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价值判断的、具有科学实质和科学精神的、最普遍、最一般的理解。只有在这个基点上,对图书馆的价值判断才有可能成为人们努力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自觉能力,才有可能建立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共同发展的自由王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在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中自然产生并逐步成为人类进步的一种必要活动,之所以成为必要活动,就因为它达到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和社会进步的规律性的统一,每当我们用理性和实事求是的眼光来审视公共图书馆作用的时候,就会惊讶地发现,人类的所有图书馆活动无一例外都是在发现图书馆价值、创造图书馆价值、实现图书馆价值和享用图书馆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判断其实正是人类发现图书馆价值、揭示图书馆价值的一种基本的图书馆活动。

 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价值判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同时存在的。首先,我们不仅要认识图书馆本身是什么,它的规律是什么,而且还要认识到图书馆对人和社会的意义。客观地描述和总结图书馆活动、客观地发现和揭示图书馆对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准确了解图书馆在人类活动中认识与被认识、创造与被创造、利用与被利用、满足与被满足的情况,以此发现图书馆所具有的社会效应、零效应或负效应,使之成为外在的、表面的、多彩的、变化的、可感知的存在。从而我们可以做到衡量、把握公共图书馆与人和社会之间的内在的、潜藏的、不能直接感知的价值关系。其次,由于对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判断是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这就使图书馆和社会不约而同地对价值关系的分析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客观性和主观愿望,事实上,价值关系与事实判断一样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来科学地表达这个久而回避的问题以及如何来描述这个看似繁杂的过程,使之科学化。第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背景和经济态势,必然构成图书馆价值的不同关系。而构成价值关系的各方也可能由于其道德的、功利的、审美的观念不同,导致其对图书馆的价值取向的不同,也正因为如此,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价值图景方才是变化的、矛盾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由此可见,对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判断标准不是整个人类同一的、公认的、单一的,它必须是历史的、相对的、受时空限度的,而且,在这个相对的历史时空限度内,我们才有可能具备公认一致的判断标准。

   

3、出路:坚持科学性和科学化的途径

   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判断源于图书馆自身的社会意识,必须反映图书馆以及人和社会对图书馆需求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价值判断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图书馆自身的内在要求,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使图书馆活动以及在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做到认识和实践的科学化。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篇9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公共政策学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重大社会公共问题为目标,旨在探讨政策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二战后,政策科学首先在美国兴起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成为当代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为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了解政策科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政策科学过程方法,使公共政策学课程更加适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围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加强公共政策学课程的建设,充实土地政策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公共政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公共政策是一种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的悠久的历史现象,作为公共权力、公共职能和公共责任的伴生物,自从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产生起,公共政策事实上就一直伴随着人类活动,是最古老的人类社会现象之一[1]。国外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公共政策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公共政策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哈罗德·D·拉斯维尔(H.D.Lasswell)和亚伯拉罕·卡普兰(a.Kaplan)认为:公共政策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D.easton)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政策科学研究者托马斯·R·戴伊(t.R.Dye)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选择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决策理论研究者詹姆斯·e·安德森(J.e.anderson)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我国的政策科学是在80年代以后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1992年,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政策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得到国内许多人的认可和重视,这极大地推动了政策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加快了政策科学在我国的学科化步伐。综合国内外不同学者的观点来讲,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机构在其职能范围内,在对社会发展状况作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按照某种能够获得公众认可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中选择出来的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行之有效的法令、策略和办法的总称[2]。

90年代之后,我国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政策科学的相关课程,建立了以“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为名的科研教学机构,在未被列入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之内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在其他专业名目下,招收了以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政策分析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政策科学培养人才。党校系统和行政学院系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党政部门工作的需要,也在党政干部培训中开设了部分政策科学的课程[3]。目前,全国大多数院校都已开设了政策科学的相关课程,一部分高校在政治学、行政学或其他专业范围内招收政策科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政策科学的教学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促进我国政策科学的学科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从教学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导论、政策系统篇、政策过程篇和政策分析方法篇四大部分。(1)导论:主要讨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包括政策科学的兴起,政策科学的“范式”,即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范围和方法,以及中国政策科学学科的建构等主题。(2)政策系统篇:这一部分包括政策与政策系统、政策行动者、公共决策体制和公共政策工具四个主题,涉及公共政策的内容与实质,政策系统的构成及其划分,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政策行动者以及思想库,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中外公共决策体制的比较,现代公共决策方式,各种类型的政策工具等内容。(3)政策过程篇:这一部分包括政策过程的概念框架、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与监控、政策终结和政策周期等五个主题,涉及政策过程研究的各种途径,政策过程的各个基本阶段,中西方政策过程的差别,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基本经验等内容。(4)政策分析方法篇:这部分内容涉及政策分析的过程及步骤,政策分析的各种模式、方法和技术。包括政策分析过程的基本框架、政策分析过程各种常用的方法、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系统分析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等内容。最后是对这门课程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讨论如何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问题。

2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公共政策学课程提出的客观要求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要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增强。国内不同大学根据其特色,分别制订了适合本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综合起来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受过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等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与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4]。

基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结合土地科学学科领域的研究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公共政策范式的发展过程,包括政策所遵循的基本理论、价值原则、决策方式、实施手段等内容,这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土地管理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根据这一决策,2003年以来,中央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5]。但由于土地宏观调控是一项全新的举措,其运作机制和理论框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上的不成熟,给实践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首先,如何建构一个比较系统的土地宏观调控理论体系,要回答土地宏观调控中的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土地政策为什么能够参与宏观调控;二是土地政策如何参与宏观调控;三是土地政策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宏观调控。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运作机理和操作模式以及提高土地调控有效性的具体路径,从而构筑比较系统完整的土地调控理论体系。

其次,如何创造性地解决土地宏观调控中的诸多理论难题,包括土地调控的理论框架、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操作模式、土地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搭配应用等都是当前理论界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土地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相互配合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策略等。

再次,实践中在研究土地调控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调控的形势和要求,提出土地政策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的应用路径和措施等一系列实用性较强的土地调控政策措施。

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很强,要根据公共政策学课程特点,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教学内容首先讲授政策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理及政策分析方法,同时针对目前土地管理和政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总结我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历程,介绍国外的土地政策,探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文献阅读、案例教学法、对比法、自学指导法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更多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和启迪学生学好这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3.1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作为教师应承担“传知识、教做人”两大任务,首先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把教师培养成为学者、教育者、交往者和决策者,要使教师成为土地科学领域的专家,这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为了推进教学改革,除了有赖于教师个体素质的增强,更有赖于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和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和成长,事关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青年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人师表,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和辨证、睿智的思维方式,而且要具备融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于一身的强烈的人格力量。要带领青年教师到实践中进行锻炼,通过承担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把专业知识、实用技术等灵活应用到具体实践环节中。

3.2努力优化教学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公共政策学的教学,要在教学内容上特别强调一个“用”字,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适当引进新的科研成果,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城市化进程,紧密联系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把土地供应、土地征收和征用、土地补偿、耕地保护、房地产调控等主要政策内容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调查等工作环节充实到课程讲授中,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授课时,结合各章节的内容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并让学生查阅相关书籍和报刊。通过这些措施,一方面使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动态有初步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公共政策学课程的理论和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多途径丰富教学方法

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根据公共政策学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学习与讨论交流、模拟实践等有机结合,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特色。要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大力推进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1)发现法

发现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并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尽量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公共政策学在每一章的课堂教学中,均围绕各章的核心内容,可以设计一些有较强针对性、关联性、概括性和可讨论性的问题,通过启发、点拨和引导等方式,吸引学生去思考、分析、讨论和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分析和回答问题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章节的关键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法

政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为讨论法授课提供了比较好的素材。讨论式教学法旨在为学生提供自学、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已基本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土地资源管理实践,对现行土地政策进行思考的学习阶段。这种教学法既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密切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3)案例教学法

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在保留传统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选用土地供应、土地征收或征用、土地补偿、耕地保护、房地产调控等土地管理实践中的一些现行土地政策作为教学案例,这些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启发性和趣味性,通过情景模拟、辩论会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以及多媒体技术,可以吸引学生紧紧围绕公共政策学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展开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比较法

可以采用对比法,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制度和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授课教师再进行归纳。这样举一反三,反复对比,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通过对比法讲解,化复杂为简单,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能够收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5)自学指导法

由于公共政策学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内容非常丰富,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解,因此除了在课堂上讲清该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外,要求学生大量阅读与课程相关的书籍和报刊,如《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中国国土资源报》、《资源科学》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撰写读书报告,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真正感受到该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公共政策学教学中要善于将政策科学理论和我国的公共政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政策实践环节,并加大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力度,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能力。结合现行的土地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利用寒署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学习政策经验,增强政策科学课程的现实性。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研究及调研工作,从中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能力,训练和提高科研写作水平。

总之,政策科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教学必须采取与现实政策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要以学生为本,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指导,结合公共政策学的课程特色,在传授必需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土地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建军,武玉坤,姜国兵.公共政策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吴江.国外政策科学研究与我国政策科学教育[J].中国行政管理,1999,(12):30—33.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篇10

   一、浅谈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理念。在20世纪70年代,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由公共政策学派首先提出。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促使公共管理产生是因为传统公共行政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是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新”的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等公共部门应该关注公共服务的结果和产出,而不是提供服务的过程和规则,进而认为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技巧,对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效能由一定好处。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在建设公共管理学科方面,虽然完成了将行政学或者行政管理作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但是由政法专业转型而来的研究者群体,导致在独立性和成熟度上整个学科的研究队伍还有欠缺。重新梳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新公共管理更多倾向于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取向,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新公共管理强调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

(三)公共管理与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市场化的就业需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素养、知识和技能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在工作中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协作能力等都还比较缺乏。新公共管理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为大学的运行提供了部分的程序自主和多样化的经费来源,对学者工作的积极性也具有有效刺激。在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应结合我国的文化制度背景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最新反思,真正实现教授参与大学管理,权力和主责主体多样化,建设性地探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路径。

二、也谈工商管理

(一)工商管理概念。工商管理类是管理学大类下的一个分支,是研究通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把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做目标。

(二)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髙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大致可归纳为:具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和道德素质,掌握一两门外语,具备一定计算机能力,扎实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学生进人大学后,从一年级开始设计实践活动,并全方位地展开,以思想品德课的道德实践为起点,外语、计算机、数学、体育等公共课。大二开始接触初步专业知识,经管类专业基础课里所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术语、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内容,进入大三后将陆续开起系列专业课,学生的专业知识日渐丰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更快地掌握专业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工商管理未来就业问题。新的时代挑战与历史背景下,高校的管理中构建创新型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伴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也都随之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每一个方面,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要以帮助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市场价值为导向,要提高学生在新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下管理工作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开放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特征作为基本教育原则。其次,要培养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兼具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未来工商管理工作的需要;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一)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高校管理类本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两大门类,各大门类内容又包括若干细分专业,如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商务、行政管理等。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虽然同属于管理学科,但又有着根本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目标函数的差异、产权约束的差异、组织性质的差异、信息偏载程度差异等。公共管理的主要领域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尽管营利性组织中也有行政管理问题,不属于公共管理的本质。公共管理与政治直接相关,这完全不同于工商管理。当代新公共管理学派较多地借鉴了工商管理的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

(二)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二者都是管理学的范畴,都要遵循管理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政府部门的组织问题、领导问题、决策问题、执行问题、监督问题及其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既是工商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工商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共性问题,也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四、浅谈解决措施

管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不但要求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要掌握管理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还要求其具有足够的管理工作相关的实践能力,否则,其毕业后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容易纸上谈兵,所制定的管理方案或措施缺乏实践可操作性,导致管理工作的低效或失败。此外,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求髙校在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上,不但要让大学生系统学习诸如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课程,掌握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以及从事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情景,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