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十篇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十篇

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0:03

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篇1

一、明确精神残疾概念的意义

精神残疾的概念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具体工作中只有慢性和“衰退”等概念在使用。我国许多文献和政策法规中,没有精神疾病与精神残疾的区分,由此责权不分地把一些社会部门的工作任务与政府部门等同起来。

对精神残疾概念的认识,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表现。不确定精神残疾的概念,就不能在防止精神病致残和对精神残疾人康复服务上形成全社会的服务。

精神疾病有很高的发病率。精神疾病与精神残疾的根本区别,在于患者社会功能和心智功能的丧失,这个区别不仅具有医学意义,更具有社会学意义。明确划分这个区别,将启动精神病医学之外的社会责任与分工,调动更多部门关爱精神残疾人,把他们纳入国家对残疾人法律和政策的照管范围。

精神病人由病致残,由精神病人到残疾人,与医院的治疗方式、医院的管理体制和医护人员的管理制度有关。明确精神残疾的概念,对转变医院体制,改革治疗方式,把住“就医期间的致残关”很有必要。

二、“残疾”与“疾病”的区别

第一,精神疾病与精神残疾的区别。精神疾病种类繁多,而大部分可以治愈或经过恰当治疗避免致残。而精神残疾是指患者因患某种易于致残的精神疾病,如器质性疾病和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等,或因治疗不当,社会服务不够,使其在认知能力、心理和社会功能上受到不可逆转的永久性损伤。

第二,精神障碍与精神残疾的区别。对精神病人来说,一定程度的精神障碍是普遍的临床表现,而精神残疾和精神病人在精神障碍方面的根本区别是阶段性。精神病人在疾病治愈后,精神障碍症状就会消失,而精神残疾人的障碍性症状是无法根本消除的。况且,一些精神障碍如失眠等,因不能致残而与精神残疾毫无关系。所以精神障碍的概念不能代替精神残疾。

人患了精神疾病,治好了的就不是残疾人。只有没能治好,出现不可逆转的衰退症状并造成功能缺失的才是残疾人。这如同一个人患了眼疾一样,只有没有治好,眼睛失明而且不可逆转的,才能被称为残疾人。精神病有最复杂的医学分类,而中国的传统医学仅把精神病分为癫、狂、痫、痴4类。目前,权威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划分了9个大类和近350种病症,这些分类还在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而进一步细化。尽管如此,这些分类仅具有医学意义,无助于社会服务的分工。在没有充分的社会服务的情况下,很多病人因而致残。明确精神残疾的概念,对开展精神残疾人的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三、精神残疾人的社会服务需求

第一,精神残疾人所丧失的都是作为健全人的基本心智功能,他们将更多地依赖社会福利政策和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

第二,其他残疾人在恢复和补偿功能上的投入一般是一次性的,经济压力往往是可以量力而行并能够承担的,而精神残疾人的治疗与康复是长期的,他们与其亲属要永久背负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第三,精神残疾人心智的缺失和行为能力的缺失,使他们成为肇事肇祸高危分子。据有关材料报告,我国有160万精神残疾人参与肇事肇祸,即有十分之一的精神病人出事。

第四,精神残疾人被边缘化。失业、失学和离婚非常普遍,因此精神残疾人面临贫困、就业、恋爱、婚姻和生育等问题。

第五,人身权利易遭受侵害。家庭暴力与关锁,抛弃与被杀屡见不鲜。黑龙江农垦当年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知青还有数百名因精神病致残而滞留在北大荒,其中不少人在许多年以前就被家中宣布死亡。他们经常被不当治疗或因医院追逐效益而被长年封闭在医院,加重残疾程度。

四、精神残疾人社会服务存在问题

关于精神残疾人社会服务的讨论定位在患病致残及致残后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防止精神病致残和精神残疾人的康复回归问题。残疾人工作者应该把如何防止致残或致残后的社会服务作为关注的目标。

1.缺乏社会支持导致精神病致残率偏高。我国目前精神疾病医疗水平不会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但是致残率偏高。我国精神病致残主要是社会问题,是社会的责任与分工不明确,观念的滞后和服务设施及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所致。

目前,医院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多半个世纪前发达国家精神病院与社会隔绝的状态基本相同。发达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美国等都以强制减少精神病床的方式(去机构化),推进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力量的增强。我国病人入院治疗并不难,但患者经治疗后不能很快融入社会,这就是“旋转门”现象。患者在旋转中逐渐丧失了心智,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丧失了与社会的联系,从而衰退致残。这样的环境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市场机制追逐利润逐步成为医院目标,二是金钱侵蚀了医生道德之心,有钱治病的会被长期滞留而致残;没钱的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致残。

2.精神疾病经济总负担过高,患者家庭普遍交不起钱,精神病院也成为医院中的“贫困村”,精神病医生也是医生中的“贫困户”。目前,这样的现状仍在继续,精神病院仍在艰难中跋涉,精神科医生还在流失。

3.社会保障不足产生贫困。得了精神病绝大多数家庭难以承担并很快处于贫困状态。有资料说,广东省8000万人口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93.3%的人未得到有效和系统治疗。黑龙江垦区调查得出:一是企业负担相当沉重。垦区共登记精神残疾人4582人,未登记的估计还有6000多人。目前垦区医院治疗的只有300人,在外地住院的有600多人。为此,仅单位负担就有1000多万元。二是家庭负担重。精神病人几乎都沦为最贫困阶层,精神病人的医疗保障水平有的受到限制,很多精神病人因此得不到积极治疗。

4.精神残疾人康复服务空白。目前,我国建立的部级残疾人康复机构和国外境外支持的大规模实施的残疾人康复项目中,都鲜有与精神残疾相关的内容。地方在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中也极少涉及这个方面。

5.法律空白。我国《精神卫生法》千呼万唤出不来。第一,对社会责任与分工没有明确的认同。第二,我国精神卫生的总体发展状况令人尴尬,地区间严重不平衡。第三,缺乏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第四,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支持不足。

五、防止精神病致残和加强社会服务的建议

1.明确规定精神病人住院时间,改消极治疗为积极治疗。在药物控制病情相当有效的今天,病人住院时间应限制在最短的时间内,以保证病人不会因为长期与社会隔绝造成心理和社会功能的丧失。

2.转变精神病院的服务观念,加大对精神病院的投入,提高医院为精神病人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应重视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养,增加人力。不能把精神病院推向市场。

3.加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要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分工和投入责任,社区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医生,明确由谁派出,钱由谁出,人由谁管,事由谁办。社区服务现在已十分紧迫,中国残联福彩免费送药任务和精神残疾人的社区康复都在进行之中,而社区精神卫生医务人员的空缺问题相当突出。

4.医疗保障政策应特别照顾精神残疾人。

六、黑龙江垦区的实践活动

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篇2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2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年获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在读博士、精神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同时还担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鉴定分会理事、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精神病院分会常务理事、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执委、《临床心身疾病杂志》主编等。

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同志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卫生和教育工作方针,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从医20余年,始终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精神卫生事业,遵纪守法,学风正派,办事公道,清正廉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极高的学术威望。

三、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具有较高得学术威望

##同志在科研和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尤其在精神分裂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内享有一定学术声望。

(一)在国内率先用定量药物脑电图技术预测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用定量药物脑电图技术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一次量氯氮平前后各脑区、各频段不同时点定量脑电图变化,用健康人做对照,建立了数学模型及判别函数式,预测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正确率为86-100%,且判别能力的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为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个体化提供依据,从而避免盲目用药及经验用药,节约病人的治疗用药及治疗时间,查新国内外未见同类报道。被国内著名专家评价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具有良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现已被国内多家医院院采用,2002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开展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年复发率高达30-40%。##同志在2000年3月根据文献报道:影响精神分裂症愈后的关键时期是在病后头5年,此时精神功能的损害保持在一个水平,以后即使反复发作,通常不再进一步恶化,并且认为第一次发病是治疗的关键这一理论,成立了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病区,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技术,取得明显效果,一年复发率横向比较降低50%左右。此项技术研究已被列入河南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并成为卫生厅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精神科网络建设推广项目。

(三)参加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临床医疗项目《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与质量的评估研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进一步深化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探索精神分裂症的最佳治疗方案,以期在精神分裂症病因未解决之前获得最佳效果,部分研究已获成果。《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治疗与免疫指标的关系》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精神分裂症基础与临床相关因素研究》2005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近年来先后主编出版《精神与心理障碍康复指南》、《精神药物不良反应与相关问题》、《精神病学》、《医学心理与精神病学》、《精神科护理学》等专著5部,其中,《精神与心理障碍康复指南》一书获河南省首届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作为副主编出版《精神免疫学》、《中国心理卫生研究》专著2部;先后完成科研成果1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50余篇。

四、医德医风好,积极为广大群众服务

作为一名医师,他医德高尚,具有高超的业务技术水平、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始终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对患者有求必应,见难就帮。许多慕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只要他在家都及时赶到医院,耐心给病人进行检查治疗,在治疗用药时想方设法减轻患者的费用,甚至对极为困难的患者,他还常常拿出自己的钱物给予资助,有很多次病人返家时没有路费,他都自掏腰包给予解决。在医疗活动中,带头树立行业风尚,维护医院形象,不收礼、不吃请,拒收红包,拒绝开单提成。他的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受到了患者及同行的赞扬。

五、致力于我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执委、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分会理事、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精神病医院分会常务理事,他致力于我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本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一)三年来,##同志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多次,拓宽了自身的知识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先后参加在××召开的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会上交流了《氯氮平的药物动力学与临床疗效的研究》,获边远奖;参加了美国全美精神科年会;参加了在××召开的第一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暨第三次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年会,交流论文《一次量氯氮平对健康成人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影响的对照研究》,阐述了定量药物脑电图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参加了泰国瑞美隆国际研讨会,交流了瑞美隆对抑郁症治疗的经验;参加在××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3次年会,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加强了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了本学科建设,提高了我省的学术地位。尤其在参加卫生部2004年组织的四次精神卫生专家座谈会上,他为政府提供的如何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建设、提高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岗位津贴、精神病人的欠费问题、精神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受到了重视,并被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聘为执行委员会委员。通过其本人的不懈努力,争取到了2004年中央批复地方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部分项目经费,为本专业今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他参加了我国第一部精神卫生法的起草讨论工作,参与制定了我国精神病社区防治试点规划工作。作为我省两个社区试点建设,他按照“中央转移支付地方资金项目--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项目”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的要求,在河南省新乡市区、新乡县各开展了一个精神病防治试点社区,分别覆盖人口40万人。通过组织举办项目管理、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病人家属、民警及随访信息网络管理培训班等,共培训学员近千人;同时组织人员对两个示范区中62个社区、40个行政村进行了摸底排查,按要求登记了两个示范区重性精神病人447人。目前,由试点到全面铺开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每年召开河南省精神科年会及主办部级继续教育项目《综合医院抑郁障碍》、《抑郁症与焦虑症新进展》、《神经系统精神障碍》等。2005年承办全国第九次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和全国精神病医院第七次管理学术会议,举办卫生部全国精神科医师”双基”培训班。

(四)在全省19所地市级精神病医院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为推动我省的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他作为发起人,召集全省地市级精神病医院院长拟成立河南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2006年12月已召开了成立筹备会议。

六、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在改革中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河南省精神病医院院长,他不断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先后进行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工作。他进一步完善落实了各项医疗制度,规范了医疗行为。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为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他组织成立了扶贫病房,将贫困病人每月住院费用控制在

1500元以下、医保贫困精神病人每月费用控制在1000元以内(均含伙食费用);与新乡市残联联合开展了对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救助,每年发放救助卡200张。他强调人性化服务,邀请国内著名礼仪专家来院讲学,为病人从挂号到入院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对空腹检查后的病人免费提供食品。他要求在各临床科室开展了“争创温馨病区”、“六声服务(患者入院时有迎客声、接触患者时有问候声、发生误会时有道歉声、家属及病人有疑问时有解释声、患者合作时有致谢声、患者出院时有祝福声)”等活动,目前医院科室每周的文体活动、每月的医患大型文体活动已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活动中,医护人员的廉洁从医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进一步规范了诊疗行为,杜绝了“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不良行为,形成了廉洁行医、精诚奉献的良好氛围,行业作风明显好转,医患关系更加融洽。在行风评议活动中,树立了医院良好形象,精神文明建设步上新台阶。他不断加强医院硬件建设,近三年来先后购置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多万元,医院固定资产总值达到7859万元,新建了9300多平方米的门诊医技大楼,标志着我院全部完成病房改造的第三期建设任务的6000多平方米综合病房楼正在建设中,极大的提高了医院的综合实力。

派专业人员到落后边远地区条件差的精神病医院进行技术支援并定期到当地进行义诊,为当地老百姓免费诊治。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在全省范围内举行大型宣传、义诊活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群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促进社会精神卫生环境的建立和人群精神健康行为的形成。

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

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篇3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精神专科医疗资源的匮乏和现代医学与心理学的割裂。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临床非精神科医生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往往视而不见。反复的医学检查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加剧了紧张的医患关系。而精神专科医生长期以来将目光聚集于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缺乏对其他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关注,致使高达上亿人次的心理康复问题无人问津。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与日俱增,常见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人群不断扩大。这不仅对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提出了严正挑战,客观上也在呼唤新诊疗模式的诞生。作为现代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心身医学日益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

时代所需

时有心悸之感的老李(化名)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的“钉子户”。因害怕心脏病发作时错过最佳抢救时间,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坐在急诊科门外的长椅上。事实上,老李是由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而产生了典型发作性焦虑。

类似老李这种情况的患者还有很多。据该医院急诊科医生透露,很多患者因胸闷、心悸、上腹部疼痛而被送往急诊室,但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40%的患者生理指标完全正常。

尽管老李的各项生理指标完全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心身完全健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向群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采访时表示,临床诊疗中,有四类患者的心理问题很难被临床医生识别,即共患精神障碍和普通医学疾病的患者(共病);躯体化症状或功能的患者(情绪障碍的躯体反应);基础疾病状况因心理社会因素存在而不稳定的患者(心身疾病);由僵硬治疗直接导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药物)。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精神(心理)障碍疾病无法被识别,一个重要原因是与现行的生物医学模式有关。在传统医学模式下,临床非精神科医生过多关注患者躯体症状,而忽视心理疾病的存在,是导致很多同时患有心理和躯体疾病的患者无法被识别的原因。

“很多人的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有关,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过敏性疾病等。如果不能将心理因素调整好,则其身体上的异常指标总是存在。”王向群指出,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不仅造成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还因反复检查增加了医疗花费。

有数据显示,精神障碍患者在综合医院非精神科治疗,其医疗费用明显偏高。比如抑郁症患者所消耗的医疗资源比在精神专科医院多两倍,费用多一倍;惊恐发作症状患者在急诊科就诊的次数是其他患者的10倍,其中有70%的人在得到正确诊断前,已经看过10名以上医生;酒滥用或依赖者的总体医疗费用比其他人高3倍,但1/4至1/2的患者在急诊内科或外科治疗时,未被识别。

不过,在王向群看来,反复就诊带来的更重要影响是,加剧了本已紧张的医患关系。2012年,北京某患者在多次就诊未果后,产生严重焦虑,最终将医生砍伤。事后经鉴定,肇事者为精神障碍患者。王向群认为,非精神专科医生对患者因躯体不适而产生的情绪激动缺少认知,是导致医患关系最终走向崩溃的重要原因。

“严重精神障碍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1%,但至少还有10倍于此的常见精神障碍患者存在。”王向群表示,若想解决这些人的就医问题,在提高医疗水平、避免医疗资源浪费的前提下,一个重要途径便是加强临床医生与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的合作,发展心身医学。“心身医学客观上要求在综合医院开展精神医学工作。精神专科医生也要与综合医院各科医生建立紧密联系,帮助临床非精神科医生认识到患者可能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并以协作方式加以解决。”

发展蹒跚

作为现代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20世纪30年代,心身医学科学体系最早在西方发达国家确立。1935年,美国精神病学家、心身医学的开拓者之一邓伯,采纳了德国精神医师亨罗斯的心身医学理念,并于1939年首次发文于《美国心身医学杂志》,5年后他又领导建立了美国心身医学会。至此,心身医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诞生。然而,就在这一学科兴起80年后的今天,中国仍有很多人对这一学科一无所知。

“在改革开放前,心理学曾长期被视作伪科学,所以其基础和应用研究十分落后。受此背景影响,现代医学与心理学的合作滞后,也未能形成很好的合作机制。”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赵旭东认为,导致中国心身医学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历史上对心理学的误解和偏见。

正是由于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歧视,一些综合性医院不愿开设心身医学的相关科室。《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已实施十余年了,其中明确规定北京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均要设立精神科室和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然而,目前北京地区的50余家三甲综合医院中,真正设立了精神卫生服务科室的医院仅十几家。而在中国的其他省市,很多城市在进行区域卫生规划时,均将精神专科医院迁移至人迹罕至的郊区。

心身医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第二个原因是,精神专科医生和医院视野狭窄,单纯聚焦在重症精神患者。“在精神卫生法出台前这十几年,我们一直在引导医疗机构从以严重精神障碍诊疗为主向常见精神障碍的诊疗转变。”严俊表示,精神科医生过多关注重性精神障碍,而中国精神障(心理)疾病患者却高达1.6亿人。因此,医疗机构要扩大服务范围,向心理卫生服务和临床心理学发展。从2000年后,部分精神专科医院认识到这个问题。广东、山东等省的卫生行政部门,已开始组织精神科医生开展临床心理培训。

此外,社会大众对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歧视,也成为心身医学在中国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受传统文化影响,患者或其家属虽已意识到精神(心理)疾病的存在,但碍于疾病的羞耻感,屡屡讳疾忌医。“多数患有心身疾病的患者皆首选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治疗,事态严重后才转到精神专科医院诊疗。因为患者碍于病耻感,不愿转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王向群无奈地表示。

“虽然心身医学在中国是新兴学科,但由于起点较低,科研发展和治疗普及程度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仍无法满足公众对防治精神疾病的需求。因此,改革国内医疗模式固然重要,加强医学生的综合性业务教育、提高心身综合治疗的业务素质,更是迫切之事。”王向群如此概括。

亟待加速

在疾病诊疗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身医学发展的必要性。心身一体的医疗服务模式应用,既可提高医疗水平,又可降低医疗成本,同时改善医患关系。

“我呼吁,所有临床医生都要具备心身医学的理念。”王向群表示,201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开始颁布实施。法律的出台将促进心理治疗在综合医院临床各科室的广泛应用。该法第十七条规定:“医务人员开展疾病诊疗服务,应当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这意味着,普通的心理治疗成为任何执业医师均应掌握的一项临床技能。

“心身医学发展模式要求在综合性医院进行首诊筛查,在临床医生的鉴别诊断后进行综合干预。如心理治疗出现难度,再由精神专科医生介入,进行联合会诊。”王向群表示,这样一来,既加强了临床医生的诊疗能力,又减轻了精神专科医生的工作负担。

基于此种理念,加强对非精神科医生的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对基层的全科医生。一定要加大精神医学课程的时数。”王向群表示,培训的最终目标就是希望每名临床医生都能了解精神医学理论、提高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识别诊断技术。

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一般情况下,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最初都是在全科医生处进行首诊,之后酌情转至专科医生。中国迟早也要走上这样的道路。

事实上,为了将心身医学的理念推广至基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专委会已经与基层医院合作。“由于受病耻感的影响,很多患者沉淀于基层医院。这就要求基层医院对心身医学具有一定了解,才能将相关患者转诊到上级单位或专科医院。”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院长孙培云表示,基层医院就诊量较三级医院少很多,可以运用足够的时间筛查患者,有效地将心身医学引入各个科室,大幅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与医疗质量。

此外,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专委会每年都会召开心身医学大会,向临床医生普及心身医学的理念。“观念改变后,医生们治疗患有心身疾病的患者都很成功。”王向群表示,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结合,已产生了积极作用。如精神(临床心理)科与妇产科合作,解决了患者围绝经期中更年期诱绪疾病的问题;精神(临床心理)科与心内科合作,解决了患者因患有心脏疾病而伴随的心理问题;精神(临床心理)科与神经内科合作,解决了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等。

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篇4

摘要:精神疾病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病人的家属在判断病人是否有病、如何就医、如何进行治疗、护理以及如何对待病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通过分析来本院门诊咨询的病人的资料,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明确了人们对精神病知识的需求以及普及精神病知识的方向,并提出了精神科护士应尽的职责。

关键词:精神病;咨询;分析;处理

0引言

精神病是指人的感觉认识、思维、情感、行为以及性格、能力等脑功能发生障碍所引发的疾病,它们一般是由各种外因诱发,引起精神状态、心理功能等发生异常和紊乱,故此类病又叫精神障碍病[1]。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人际关系的紧张、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此,本院根据实际情况,从2002年3月份开始在门诊导诊台增设了咨询服务项目,负责病人及家属的咨询工作,根据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为其解决主要问题,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效,病人及家属较为满意。

1资料及分析

收集2002年3月至2005年10月到本院门诊咨询的600例精神病病例,根据来访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他们的资料如性别、年龄、职业等进行分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1.1来访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家属来讲,感到相当棘手的问题是判断家人是否有病、是否患的就是精神障碍疾病。其次,一些家属看到病人不正常的表现后,不到精神专科医院看病,不知道应用科学的办法治疗精神病[2]。第三,精神病易复发,而家属缺乏防止复发的知识,导致患者反复就医。最后,是愈后面临的问题,精神病人恢复后常得不到社会认可。

1.2性别及分析

男性281例,占46.83%,女性319例,占53.17%。女性所占比例略高于男性。这也与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相符。因为许多资料表明一些精神病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3],如精神分裂症我国20世纪70年代普查中,上海、四川南部、北京郊区资料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性别差别在35岁以上者男:女为1:1.60。但是在住院病人中往往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如本院仅有一个女精神病区,而男病区就有三个,这主要与男性精神病发病后在家无法管理,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险大有关,家属宁愿花钱买平安。

1.3年龄及分析

精神病发病范围相当广,没有明显的好发年龄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向人们普及精神卫生知识迫在眉睫。(1)小儿患者:小于10岁的患儿5人,占0.83%。儿童由于各类精神障碍往往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如不能及时就诊治疗,可影响一生的健康,家属也会后悔终身。(2)少年患者:10-20岁的病人103人,占17.17%。专家指出,我国儿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日趋严重。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3)青年患者:20-30岁的患者最多有226人,占37.67%。所患疾病人数的多少依次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症。在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工作、学习、生活处于不稳定的发展阶段,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巨大,加上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其性格方面可能存在缺陷,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处理不好工作、恋爱、婚姻等方面的问题,适应不良逐渐发病。(4)老年患者: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21.32%。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老年精神病患者也逐渐增加,加上老年人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并存,加大了精神病治疗的难度。

1.4文化程度

来访者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4.17%。由此可看出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及家属对精神病的知识需求水平高,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精神病的相关知识。文化程度低的只希望花最少的钱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5职业及分析

600例病人中学生146人,占24.3%;有职业者245人,占40.8%,无职业者129人,占21.5%;退休者80人,占13.4%。有无职业对精神病人具有一定的影响。(1)无职业者:无职业者占21.5%。无职业可看成一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对个人和家庭都可造成经济压力和困难,还会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争端。(2)学生:学生的比例占24.3%。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主要因素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6地域本市的来访者568人,其中,城镇居民381人,他们的问题最多,比如治疗方法、治愈后怎样对待生活、婚姻、家庭的长远问题;农村居民187人,他们咨询的问题就是需要多少钱能够控制病情、可不可以治好等。来自外省的来访者有32人,他们大多在外地经过治疗,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家属感到无助在别人的介绍下慕名而来,咨询的问题多是能否治愈,用什么方法治疗等问题。

1.7婚姻

已婚病人174人,占29%;未婚者342人,占57%;离异者58人,占9.67%;丧偶者26人,占4.33%。婚姻在精神病人生活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大多精神病人都没有稳固的婚姻,在精神病反复发作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感情破裂,来自经济的压力、社会的压力使配偶放弃了婚姻;也有的是因为患病后婚姻问题难以解决,未婚者患精神病后结婚的几率很低。

1.8来访目的

来访者迫切需要知道是否患病的问题,占来访目的的44.7%。因为这关系着方方面面,如确认患有精神病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何进行系统的治疗等等。其次是如何治疗的问题,比如是住院观察还是门诊治疗;第三个比较多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的问题,如应该何时带病人来看病?来精神病院被别人知道产生的影响等等。第四是看病住院的经济问题。另外,来访者比较关心的还有病人的生育问题。

1.9来访者与病人的关系

在来访者与病人的关系中,占首位的是病人的父母。虽然来访的病人已婚率达29%,但是由配偶来访的只占13.5%,因为在精神病人的婚姻关系中,病人占被动地位,他们的婚姻很不稳定。我国的医疗体制和对待精神病人的福利尚不完善,需要改进,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精神病人。本人来访的不在少数,占11.67%。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是很关心和敏感的,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去看病或咨询。1.10初诊病程病人从有症状到医院来咨询看病的时间,最长的达3年,有6例;1-2年的占多数有442例;1年内的有35例;最短的1例是病程在5天的一个急性应激反应患者。这说明精神病是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多发病,有的可能还伴随病人的终身;另外,说明人们对精神病存在偏见,认识不够,有的病人家属都下意识否认患病事实。

2处理方法

根据来访者的叙述,找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给予合理的解释,然后指导病人或家属处理问题。对于症状明显伴冲动伤人行为的病人,确诊后立即送入病房作进一步的处理;对于病人不愿来家属又送不来的,根据具体情况派车去接回病区进行封闭式治疗;对于有病但表现不严重的或病情复发的,根据家属的意见门诊治疗或住院观察治疗;对恢复期门诊随访的病人耐心解释遇到的问题并教给家庭护理的方法;对本人来访的根据需要给予心理指导,如对一位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帮助她分析其诱因、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面对压力,如何认识自己的病态心理。对距离医院很远的老病人则告知他们就近开药服用,可以打电话咨询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必要时再来复诊。

3体会

3.1对精神卫生的社会需求水平越来越高

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疾病,目前我国正处于这种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精神疾病患率病呈上升趋势,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精神病是特殊的病种,家属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准确判断是否有病及复发征兆,精神病院设立咨询处是病人及家属的迫切需要,我们有义务承担这样的责任。另外,精神病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多数精神病发病时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精神刺激,而且不同年龄阶段需要普及的精神卫生知识不同,因此社会迫切需要普及精神卫生知识[4]。

3.2明确了向社会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的方向

(1)纠正偏见。经常有朋友或熟人对在精神病院的工作感到好奇和惊讶,在进行解释和带领他们参观医院后,他们都会对病人表示同情和理解,也不会再感到过度的恐惧。精神病已经成为21世纪的多发病,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也会治愈,社会要尊重和接纳精神病人。

(2)普及方法。通过精神病院门诊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在社区布置板报、向家属和病人发放自制的健康小册子等形式来宣传精神病知识,还可以在网上精神病的知识供大家浏览。

(3)卫生宣教。向社会广泛宣传普及精神病的有关知识,讲解精神病的发病机理、诱发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和预防的知识,使社会不再觉得精神病很神秘。

(4)增强应对能力。精神病人一旦发病,很多都会失去自知力,即否认自己不正常的表现是病态,还可能对家人作出危险的举措,应该指导家属学会判断精神病的潜在暴力行为,掌握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法,以达到减少病人复发次数、促进康复的目的[5]。

3.3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由于精神病的反复发作,使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更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在人性化的文明国家,需要社会建立相关福利政策来帮助精神病人,使他们得到治疗、康复和工作的条件[6]。

(1)国家政策利。国家应该加大对精神病的救助,对重症精神病人应有保障措施,基层政府更应关注他们,特别是农民患者,农村合作医疗应增大精神病人的看病区域和增加其看病的报销力度。

(2)医院自设福利项目。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增设一些福利待遇[7],如本院对于特困、低保精神病人每次门诊看病免挂号费;对于本区精神病人办理残疾证予以高度的优惠、减少收费等。

3.4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尽的责任

精神科护士不但承担着一般护士应该做的工作,还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具爱心和耐心。没有一种精神病可以通过某项实验室检查就可以确诊。精神症状的判断来自病史、交谈检查和观察,所以要取得病人的信任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他们才可能充分暴露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8]。况且这种护患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治疗作用,可使患者感到护士的亲切,消除住院的恐惧,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高甜,何俊,王玉文,等.精神专科医院药物咨询分析及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8):1608-1612.

[2]王兆芹,殷德华.精神病病人家属相关知识调查[J].护理研究,2016(02):190-191.

[3]谭菜军,黄美莲.女性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6,14(34):3635-3637.

[4]张爱菊.社会家庭支持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08):18-20.

[5]王栋.家属应该如何正确的与精神病人相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7):181.

[6]卫学莉,张帆,卫学芝.精神疾病患者就业现状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6,29(01):27-29.

[7]王聪.论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权益保障[D].兰州大学,2015.

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篇5

[关键词]综合医院;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2)03(c)-0156-03

thinkingofpromotionofcommunitymentalhealthbygeneralhospitalpsychiatry

wanGHairong

ShiyanRedCrossHospital,Hubeiprovince,Shiyan442011,China

[abstract]withthetransitionofmedicalmodelfromtraditionalmodelto"social-psychological-biological"model,theintensificationofsocialchangesandimprovementofqualityoflife,people'sdemandlevelofmentalhealthcarebecomeshigherandhigher,andcommunitymentalhealthserviceshavebecomethedevelopmenttrendofChinapsychiatry.aimingathowtoimprovecommunitymentalhealthwork,theauthoranalyzesthecurrentstatusandexistingproblemsofChinacommunitymentalhealthservices,andexploreshowtopromotecommunitymentalhealthworkbytakingfulladvantageoftalents,technologyandmanagementstrengthsofthelocalgeneralhospitalpsychiatryundernewcircumstances.

[Keywords]Generalhospital;Communitymentalhealthservices;problem;Suggestion

精神疾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因此由精神疾病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都十分沉重[1]。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的转变,社会变革的加剧,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保健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过去那种把好转的患者放在家里、把严重的精神病患者送进专科医院或社会福利院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要,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已成为我国精神医学发展的趋势。

社区精神医学不仅仅是医院精神医学的延伸,而是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保健医学融为一体。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单元开展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目的是提高该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服务对象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者,以社区中的全体居民为对象,包括目前心理状态正常者以及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开展全方位式的服务,需要政府及其各部门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狭义者,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中的现症精神疾病患者,由卫生部门承担主要任务,同时也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同和配合。对于后者,我国专业工作者习惯上称之为“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2]。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增多,人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本世纪初资料估算中国内地约有精神病患者1600万人,重性精神病患病率已达13.47‰,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到2020年,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为中国疾病总负担的1/4[3]。在这种情况下,费用较低、覆盖面广、有利于就近诊治、方便患者和家属、有助于患者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显得愈发重要。我国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在1958年全国首届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历史原因发展缓慢,虽然近10年来我国在重性精神病的社区防治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就全国而言,此项工作还不够普及,各地防治工作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在广度上和深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对这些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进行初步的分析探究。

1目前我国精神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1精神卫生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

目前全国精神科医师不足2万人,精神病医院病床数量不及20万张,每10万人口仅有精神科医师1.5人,精神科护士2.4人,远低于4.15人和12.97人的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的重点是精神病专科医院和重性精神病患者,其服务范围不足1%。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呈直线上升趋势,精神疾病的谱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2],现有的精神卫生资源和服务体系与当代精神卫生需求相距甚远。

1.2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从事精神卫生专业的服务人员非常缺乏,经过正规的精神科专业培训的医师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就职于精神病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虽然卫生教育部门加大了精神医学和心理卫生人才的培养,但由于工作条件较差,待遇较低,很少有精神卫生专业的毕业生愿意从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因此,绝大多数的社区医生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往往忽视了患者的精神症状,把许多精神病理现象或病理性心理反应当成正常心理反应。专业人才的匮乏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承担对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理工作,是制约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环节。

1.3社区对精神障碍的认识不足,社会偏见严重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影响以及心理精神卫生知识的大众知晓率低,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有精神卫生问题的人存在普遍耻感与歧视,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避之唯恐不及,从而促使患者及其亲属产生显著的病耻感,即使患有精神障碍,也不愿到医院就诊,讳疾忌医,结果延误病情。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治疗率自然也上不去。

1.4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近几年来,国家686精神卫生项目工作虽然有了很大进展,但由于患者医疗负担过重以及地方财力不足等问题,各级财政对精神卫生的投入占当年卫生总投入的份额较少,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和设备装备条件较差,不能满足精神疾病患者治疗需要。另外,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不同人群在医药消费领域处于不平等地位,仍有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措施,看病就诊完全自费,因为经济困难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受上述因素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以医养防、以药补医”的情况,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未完全到位,直接影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

1.5精神卫生事业缺乏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支持

近几年以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精神卫生工作支持力度,做出一系列的部署,尤其是国务院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生部等17个部门下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更是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指标性要求。但我市至今还没有精神卫生工作地方性法规、政策,没有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规范化、规划性管理的条例、方案、意见出台,没有具体的法规保障措施来落实国家部署的精神卫生工作。我市目前急需尽快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以便依法、有序、协调地发展社区精神卫生事业。

2对综合医院精神科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思考

按照国家新医改政策和要求,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公众受益,社会福利最大化,社区卫生服务正在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财政投入的重点开始转向社区医疗和预防保健,逐步建立“大病到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医疗体系。面对这种趋势,为配合社会发展需要及提升市民的精神卫生保健意识,我院应抓住机遇,主动与社区服务机构沟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我院精神病专科的技术优势和先进设备的共享、医院管理与服务理念的传输,让社区基层群众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城市大中型综合医院的优质服务,形成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格局。为满足我市群众对精神卫生资源的需求,使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健康发展,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

2.1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人才流动及培养机制

综合医院精神科首先应做好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处理常见精神卫生问题的能力,减少和避免误诊,有利于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其次,要建立大中型综合医院中高级职称医护人员下社区的制度,积极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到综合医院学习进修,加快培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使人才流动及培养机制落实到实处,以缓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才不足的局面。

2.2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精神疾病监管治疗模式

鉴于目前精神卫生资源不足,建议尽快建立综合医院精神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制度,由社区医生负责发现、报告各社区内的精神病例,由综合医院精神科的医生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对确诊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进行应急处理,符合收入院的患者及时收住院,治疗好转后转给社区进行康复治疗、随访管理。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精神疾病监管治疗模式,相互转诊,无缝对接,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连续、完整的优质服务,实现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三赢。

2.3建立精神患者健康网络

建议医院成立了一支由科主任、护士长、资深医师、资深护士组成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小组,明确分工的基础上精诚合作。由科主任担任医疗顾问,负责健康咨询,为开展此项工作联系社区相关领导,并与社区签订合作协议书;由护士长负责具体安排及组织实施工作,准备相关资料,如调查表格、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由资深医师、资深护士负责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指导社区医务人员建立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历档案,并进行信息化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出本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规划和措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通过健康网络的组建,大大方便了患者,减轻了家属的负担,能够让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达到医院增加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双赢效果。

2.4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社区服务的经费

目前,国家已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体系,政府应当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对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采取激励机制,来提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个体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质量。首要的激励措施就是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建议参照公务员标准执行。其次,调整医保报销政策,适当提高患者在社区卫生机构门诊就医的报销比例,使患者感到在社区卫生机构就医的实惠。第三,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由政府通过补贴的形式购买社区卫生机构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使社区公共卫生职能尽快到位。

2.5建立精神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和规范

我市精神卫生法制建设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内地城市,初步构建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保障体系,尽快出台《十堰市精神卫生条例》,使精神卫生工作有法可依,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和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合法权益[4]。在精神卫生条例中突出社区精神卫生的内容和作用,让人们认识理解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性,为社区范围内开展精神卫生工作营造氛围与平台。

大力发展和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当前医疗改革的突破口,除了国家加大基层医疗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以外,公立大中型综合医院扶持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在我市城区中刚刚萌芽,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全社会的支持,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逐步构建起行政部门、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级精神卫生医疗、康复、防治、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完善的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精神科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有效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建立精神心理疾病防御能力,改善和提高精神患者生活质量,营造安定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秀丽.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展望[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6):535-537.

[2]沈渔.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95-996.

[3]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等.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2):125.

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篇6

【关键词】精神障碍;患病率;山东省;现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R749.041,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3-0161-08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3.001

沈渔等先后于1982年和1993年对我国部分地区进行了两次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获得了我国局部地区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1]。山东为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具有海岸线长、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等特点。1984年和1994年,在山东全省范围内先后进行了两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2],掌握了当时全省精神疾病的患病水平、分布特征、治疗康复和变化趋势等情况,为当时制定山东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价值观念及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贫富分化日趋明显,失业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因此,为掌握山东省成年人群精神障碍患病情况的最新信息,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开展了第3次全省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山东省≥18岁的常住人群为研究对象。设定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p=0.005,允许误差δ=0.001,第一类错误α=0.05,计算出调查样本数为19112人。按20%扩大样本,将调查样本设定为24000人。实际抽取23984人,22718人(94.62%)完成了筛查。578人找不着,446人拒绝调查,163人入户时发现该户无人住,63人因躯体疾病不能填写,16人因其他原因未完成调查或表格填写不完整。

1.2工具

1.2.1筛查工具

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HealthQuestionnaire,GHQ-12)[3-4]。共12个题目,用于精神障碍诊断筛查。如果每个问题的答案为后2个选项(比平时严重或差很多)之一给1分,否则给0分。GHQ总分≥4分为高危、1~3分中危、0分为低危。为提高筛查灵敏度,增加了8个高危项目,即将符合下述情况之一的受试纳入高危组:近1个月心理健康为“差”,近1个月躯体健康状况为“差”,“经常”反反复复做或想一件事情,因特别害怕某件事情而“经常”限制活动,近6个月“经常”感到特别紧张或焦虑,近1年因喝酒遇到麻烦,曾因精神或心理问题寻求过医生的帮助,因精神或心理问题住院或曾有自杀自伤行为。此调查中3435人完成GHQ重测,重测相关系数为0.96,根据8个因素判断有无危险因素的重测Kappa值为0.95。

1.2.2诊断标准和工具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作为诊断标准[5],用《DSm-iV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i/p)进行诊断,中文版SCiD-i/p由华西医科大学翻译、北京回龙观医院最终修订。对于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者,收集其既往求医经历,并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DSm-iV轴V)评估其功能受影响程度,将GaF得分≤60分者划分为精神障碍“中等到严重功能损害”。调查中1652人接受了盲法重测,两次诊断一致性的Kappa值为0.99。

1.3研究方法

1.3.1人员培训

对来自山东省县级以上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且参加调查的24名精神科护士和60名精神科医生进行为期4周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有研究流程、研究方法、筛查工具和SCiD诊断工具。培训后进行现场测试和一致性测验。由参加培训的医生对录像中的12例患者用SCiD-i/p进行诊断,所有医生的诊断与金标准平均一致性为98.02%,有1名医师因有2例诊断错误被淘汰。

1.3.2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第1阶段:抽取地级市。根据山东省的地理地貌、经济状况和文化特征将山东省17个地市分成5层,即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平原地区(聊城、菏泽和德州)、鲁南地区(临沂、济宁和枣庄)、鲁中地区(济南、泰安、莱芜和淄博)、东部地区(滨州、潍坊和日照)和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胶东半岛烟台、威海和青岛)。将每层内的地级市按人口大小顺序排列,用随机数字表,从每层内各随机抽取1个地级市,共抽取聊城、枣庄、济南、维坊和烟台5个地级市作为调查框架区。第2阶段:抽取区、县(市)。将抽取的每个地级市的所有区按人口大小顺序排列,用随机数字表,从这5个地级市中各随机抽取1个区作为城市调查现场,共抽取5个区。按照同样方法在每个地级市中各抽取3个县(市),共抽取15个县(市)。第3阶段:抽取街道和乡镇。采用同样方法,在每个区抽取2个街道,每个县(市)抽取2个乡镇。共抽10个街道和30个乡镇。第4阶段:抽取居委会和村。采用同样方法,在每个街道抽取2个居委会,每个乡镇抽取2个村,共抽20个居委会和60个村,即共抽取80个调查点。第5阶段:抽取户。在城市居委会内按户籍编号或门牌号抽取住户,每个居委会抽取300户。农村按门牌号抽取,每村抽取300户。第6阶段:抽取被调查者。入户后,抽样人员按要求填写该户的“家庭一般情况调查表”,将该户18岁及以上人口编号,然后用随机数字表抽取被调查对象。

1.3.3现场调查

调查时间为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采用两阶段调查方案。在调查员与受试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先由精神科护士用筛查表调查受试,然后由通过一致性测验的精神科医生,对100%筛查高危人群、随机抽取40%中危人群和10%低危人群用SCiD-i/p进行诊断检查。

在开始调查后的第1个月内,随机抽取20%的完成筛查者,接受独立的筛测;1个月后,抽取2%进行筛测。两次检查采用盲法评估。共完成3450人的重测,GHQ-12两次重测的一致性加权Kappa值为0.91。

共有5402人完成了SCiD-i/p。原则是调查第1个月100%和之后随机抽取10%进行重测,对完成SCiD-i/p的受试由另外1名医师进行独立重测,共完成重测957例,调查员对现患诊断类别的一致性介于0.888~0.990。

1.4统计方法

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按照高、中、低危组中各自符合DSm-iV诊断的比例计算初步的调整率,然后根据课题设计特征、整群和抽样框架特征对患病率进行调整,使结果推广至山东省6870万≥18岁的人口。组间比较采用的是SpSS15.0版本“复杂样本”分析中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本报告仅考虑最近1个月的主要诊断。方法学具体内容参见相关文献[6-7]。

2结果

2.1样本人口学特征

完成调查的22718人中,男10457人,女12261人;年龄18~95岁,平均(46±15)岁;平均受正规教育年限(7±4)年;工作状况:农民/渔民11393人,工人/服务人员1731人,专业技术/行政管理人员1829人,个体户/临时工3711人,离退休/病退1641人,无业/失业759人,学生/家庭妇女1622人,其他17人,不详15人;婚姻状况:从未结婚1850人,已婚19179人,再婚143人,同居10人,分居/离婚167人,丧偶1357人,不详12人。与山东省≥18岁人口(资料来源2005年山东省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相比,调查样本中女性所占比例高(p0.05)。

2.2精神障碍的患病率

22718人完成GHQ-12筛查,5402人完成SCiD-p检查,2563人符合DSm-Ⅳ轴Ⅰ精神障碍诊断。根据GHQ总分,高危3237人、中危1992人和低危17,489人,相应完成SCiD检查者分别为3087人、682人、1633人。按照设计特征、聚类和抽样框架对调查人群的现患率和95%可信区间(Ci)进行调整,调整后1个月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为19.48%。在具体精神障碍中,酒精使用障碍(5.55%)、心境恶劣障碍(1.99%)、重性抑郁障碍(1.50%)和精神分裂症(1.12%)的患病率分列前4位。未特定障碍除外后,精神障碍总的患病率为13.11%(表1)。

2.3性别间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差异

调整后,男性精神障碍的现患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酒精使用障碍的患病率高于女性。男性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而器质的患病率高于女性(0.59%)。未特定障碍除外后,男性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均低于女性(表2)。

2.4城乡间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差异

农村人群器质的患病率高于城市,主要是因为农村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高于城市。另外,农村人群适应障碍的患病率高于城市(表3)。

2.5就诊情况与残疾程度

2563人符合DSm-iV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其中2477人(96.6%)有就诊和精神障碍残疾程度方面的信息。经过调整后,仅10.53%的有精神障碍者曾经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仅7.69%曾在精神科就诊,5.68%曾在精神科住院治疗。在有精神障碍的人群中,25.50%因精神障碍有中等到严重功能损害;在这些人群中,31.35%曾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25.98%曾在精神科就诊,19.96%曾在精神科住院治疗。

3讨论

本研究≥18岁人群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19.48%)略高于浙江省[8](≥15岁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17.27%)和河北省[9](≥18岁人群精神障碍现患率16.24%)的调查结果。但未特定障碍除外后,山东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13.11%)与浙江(13.38%)[8]接近。美国上世纪80年代对18571名≥18岁人群的调查显示[10],精神障碍的现患率15.4%。2001至2003年进行的由14个国家参加的wHo世界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11],精神障碍(DSm-iV诊断标准)的年患病率波动很大,从4.3%到26.4%,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类别(不包括未特定障碍)依次为焦虑障碍(5.8%~18.2%)、心境障碍(0.8%~9.6%)和物质使用障碍(0.1%~6.4%)。LuJ等[12]用CiDi对昆明市5033名≥15岁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重性抑郁障碍30天的患病率为0.93%,低于本研究结果(1.50%)。

本研究中未特定抑郁障碍和未特定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明显高,这一现象亦见于浙江和河北的调查结果[8-9]。目前的诊断分类人为地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和功能受影响程度将症状连续谱划分为有无疾病两类,而实际上虽然许多患者的症状数目和持续时间不符合特定诊断的标准,但依然有临床意义。例如,研究发现,与没有抑郁症状的个体相比,有未特定抑郁障碍的个体自杀的危险性显著提高[13]。

山东省酒精使用障碍(包括酒精滥用和依赖)的患病率(5.55%),明显高于浙江(2.92%)[8]和河北(1.99%)[9]。国内一项大型的、设计很好的调查结果显示酒精依赖的时点患病率为3.8%[14],与本研究结果接近,因为后者未包含酒精滥用。可见,饮酒引发的问题在我国已经非常突出,应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早借鉴国外经验对饮酒酗酒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非常必要。

关于精神障碍性别间患病率的差异,国内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均以女性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高、男性物质使用障碍(特别是酒精使用障碍)高、精神病性别差异不显著为特点[8-9],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农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病率高于城市,这主要与农村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高有关;城乡之间精神障碍总的患病率及其他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均无显著差异。浙江与河北的调查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不同,农村高于城市[8-9]。JuddKF等认为[15],尽管传统认为城市焦虑、抑郁和物质使用障碍的患病率高于农村,但现有资料尚不足以证实这一点;城市与农村的人群构成和特征不同、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不同可能是导致城市与农村精神障碍患病率不同的关键因素,而非仅仅居住地本身(城市或农村)所致。

山东省成年人群精神障碍现患率为19.48%;有精神障碍者中仅7.69%曾在精神科就诊,但25.50%因精神障碍致中等到严重的功能损害。可见,精神卫生问题在山东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和监控,提高精神疾病患者获得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是山东省日益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是现况调查,本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回忆偏倚和调查员偏倚,但调查员经过严格培训,且有严格系统的质量监控,估计这种影响不大。

致谢:该课题为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费立鹏教授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张学教授负责的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的“提高中国精神卫生研究质量并赞助开展多个高质量小型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张维熙,沈渔,李淑然,等.中国七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69-71.

[2]翁正,张敬悬,马登岱,等.山东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与1994年)[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4):222-224.

[3]GoldbergDp,GaterR,Sartoriusn,etal.thevalidityoftwoversionsoftheGHQinthewHostudyofmentalillnessingeneralhealthcare[J].psycholmed,1997,27(1):191-197.

[4]一般健康问卷.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oL].[2009-09-01].http:∥省略.cn/pro/SuicideResearchindex.aspx.

[5]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Fourthedition.DSm-Ⅳ)[m].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1994:1-886.

[6]李献云,王志青,费立鹏.社区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调查方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91-194

[7]phillipsmR,ZhangJX,ShiQC,etal.prevalence,tre-atment,andassociateddisabilityofmentaldisordersinfourprovincesinChinaduring2001-05:andepidemiologicalsurvey[J].Lancet,2009,373(9680):2041-2053.

[8]石其昌,章健民,徐方忠,等.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4):229-236.

[9]栗克清,崔泽,崔利军,等.河北省精神障碍的现况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40(1):36-40.

[10]RegierDa,BoydJH,BurkeJDJr,etal.one-monthprevalenceofmentaldisordersintheUnitedStates.BasedonfiveepidemiologicCatchmentareasites[J].archGenpsychiatry,1988,45(11):977-986.

[11]thewHoworldmentalHealthSurveyConsortium.prev-alence,severity,andunmetneedfortreatmentofmentaldisordersin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worldmentalhealthsurveys[J].Jama,2004,291(21):2581-2590.

[12]LuJ,RuanY,HuangY,etal.majordepressioninKunming:prevalence,correlatesandco-morbidityinasouth-westerncityofChina[J].JaffectDisord,2008,111(2-3):221-226.

[13]phillipsmR,ShenQJ,LiuXH,etal.assessingdepressivesymptomsinpersonswhodieofsuicideinmainlandChina.JaffectDissord,2007,98(1-2):73-82.

[14]Haow,SuZH,LiuBL,etal.DrinkinganddrinkingpatternsandhealthstatusinthegeneralpopulationoffiveareasofChina[J].alcoholalcohol,2003;39(1):43-52.

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篇7

关键词精神专科医院病房楼医护人员

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是医院建筑设计遵从的主要原则之一,这当中“人”的范围包括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使用医院的人。但是人们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为患者考虑得较多,而忽略了医院的另一主要使用者——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也应该获得精神关照,享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其在医院的作用。

精神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由于受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工作强度较一般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大,精神压力高,他们的工作环境更需要受到关注。

一、精神专科医院医护人员的压力现状

(一)社会环境压力

目前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还存在歧视,同时对精神科医务人员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在职业地位方面,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地位比其他专业低,平均收入是综合医院同等资历人员的1/3。在人力资源方面,美国5%的医学毕业生进入精神科,而中国只有0.5%的医学毕业生进入精神科。

(二)工作压力

对于医护工作者来说,工作本身即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压力的重要来源。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与思维贫乏、表情淡漠的精神疾病患者接触,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将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另外,在工作中常常因为没有满足患者和家属的要求而发生纠纷,即使责任不在医护人员,但来自社会舆论等压力也会使医护人员产生紧张感和困惑感。研究报道,职业紧张可影响智力活动、情感状态,高度的脑力紧张可引起管理人员的情绪障碍和自杀。也有学者认为,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各不相同,与其他职业相比,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住院部医生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特别是精神专科医院住院部的医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患者打交道,以患者的现存问题为中心,围绕他们的心理(如窘迫、恐惧、焦虑、抑郁、失落等)问题进行工作,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常又不容易获得,因而工作情境更是给医护人员带来长期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精神科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角色转换,医生先使自己进入到患者的精神状态,治疗结束后再跳回到现实。这种角色转换对医生的精神状态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他们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来缓解这一精神压力。

(三)人际压力

医护人员的诊疗活动是以医疗技术为媒介的对人的服务,需要娴熟的人际沟通技巧,医护之间、医患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会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压力水平。

二、精神专科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现状

传统的精神专科医院为使医护工作者与患者更直接地联系,将医护工作区直接设置于患者病区之中。在环境设置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经常被忽略,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人文关照。在一些医院中,医护人员工作区全部为黑房间,他们长期身处人工环境,远离自然。还有一些医院的医护工作区集中于阳光照射不足、自然景观恶劣的病区一角和北向阴面的环境之中。

三、精神专科医院医护人员工作环境的改善与提高

(一)整体规划

为便于管理,人们曾经主张将精神病医院设在偏僻的远郊,这既不便于患者就诊和家属探视,又会使患者产生被遗弃感,不利于他们的康复。同时,还造成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场所与家庭住址距离偏远等问题。

国外的精神专科医院已趋向小型化、家庭化、社会化,给人一种回归社会的感觉。室内外随处可见鲜花绿草,环境舒适温馨。除个别患者需要隔离外,其余采取全开放管理,节假日可请假回家。据日本精神病协会调查资料,在日本的精神病院中,2.6%为全开放,18.9%为全封闭,其余近80%为开放与封闭相结合,封闭病房主要用于极度兴奋、抑郁或严重丧失行为能力的患者。

显然,将精神病院设置在偏僻的远郊是不合适的,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在综合医院中设置精神科门诊和病房更有利于精神科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协作关系,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压力,节省人员和设备,利于管理。同时,精神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也能拥有交流环境和休闲空间。

以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为例,医院地处保定市区内东风东路南侧572号,对面是保定市最大的军校公园,南侧和东侧均为住宅区,西侧临近一所小学。医院的地理位置不会使患者和医护工作者产生被隔离的感觉,在病区活动的患者和医护工作者可以通过活动室的大窗户关注到广场上市民的各种活动,从而会有一种社会归属感。医院内部也留出足够的绿化面积和患者活动空间。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多居住在离院区不远的位置,工作便捷。

(二)病房楼平面布局

在医院建筑的设计中,考虑患者的治疗环境固然没错,但对医护工作环境的忽略,同样是一种非“人性化”的体现。因此,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

当前大部分住院大楼的设计还停留在普通的模式——护士工作站在中间、病房位于两边,这种格局延续了几十年,可以说是影响护士工作的最大障碍之一,有限空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例如护士站为了美观摆放东西过少、常用物品放置过远等。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精神病院病房楼的布局方式,将医护工作区集中在病房楼一侧,医护的主要工作区域均能够享受到阳光的照射。此外,还设置了医护人员公共休息区,其中布置室内绿化。这样的设计,让医护人员既可以方便地深入到患者的生活中去,又可以随时回归正常的生活,利于他们放松心情,调整心态。护士站位于病房楼的中心部位,一边与医护工作区紧密相连,方便医护的工作,另一边面对主要的病区,可以照顾到整个病区患者的活动。从电梯厅经过的人员也全部在护士的注视范围内。

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篇8

精神疾病是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人的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对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严重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老年性痴呆和抑郁、药品滥用、自杀和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精神卫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原则精神卫生工作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模式,保障精神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突出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努力开展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的法律法规;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二、工作目标按照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年)》确立的工作目标,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20**年达到30%,**年达到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年降到12%;精神分裂症治疗率20**年达到50%,**年达到60%;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20**年达到4亿人,**年达到8亿人。三、组织领导(一)落实政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部门协调工作制度,把精神卫生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根据本地区实际,提出精神卫生工作目标,统筹规划,采取措施,抓好落实。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落实对精神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精神卫生工作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物价政策,研究制订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资助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源投向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二)加强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单位和团体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卫生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任务,调整现有精神卫生机构的服务方向和重点,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民政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治任务,并及时收容和治疗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抚养人的精神疾病患者。公安机关要了解掌握本地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有关情况,督促家属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强制治疗,安康医院负责做好治疗工作;没有安康医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建立。司法部门要结合监管场所的医疗卫生工作,做好被监管人员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三)营造社会氛围。大力开展经常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围绕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积极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四、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一)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加强对学校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依靠学校现有工作队伍和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技能训练)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二)加强妇女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研究和干预。维护有精神疾病和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妇女的权益,加强妇女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降低其产前、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做好妇女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加强农村妇女心理行为问题的多学科研究,开展针对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农村妇女精神疾病患病率。(三)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干预。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建立老年性痴呆干预网络,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四)加强救灾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救援。加快制订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从组织、人员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患病率。积极开展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干预和心理应激救援工作,评估受灾人群的精神卫生需求,确定灾后心理卫生干预的重点人群,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危机干预服务。(五)开展职业人群和被监管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职业人群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计划,疏导和缓解职工因工作、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压力。把被监管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计划,加强对公安机关监管民警,监狱、劳教部门民警和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根据被监管人员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被监管人员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矫正工作。五、加强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一)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本地区现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实现资源整合。要按照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原则,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尚未建立精神卫生机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建立,各市(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专门机构或指定综合医院承担本地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以及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二)加强社区和农村精神卫生工作。各地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在社区建立精神康复机构,并纳入社会福利发展计划。要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的优势,与卫生部门共同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模式,完善医疗转诊制度,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要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精神疾病急救水平。(三)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要采取措施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重点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与康复服务。加强精神疾病药品的管理和供给工作,积极开展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不断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对精神疾病患者被关锁(以无理的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情况进行普查摸底,从治疗、看护、资助等方面制订可行的解锁方案,积极进行监护治疗和定期随访。逐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回归社会。把精神疾病患者中的贫困人群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予以救助。六、加快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步伐(一)逐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制度。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建立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执业资格制度,加强对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的执业准入管理。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教育,上岗后要保证必要的专业进修时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二)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要加强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现有精神专科和非精神卫生专业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对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处理的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精神卫生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医学伦理学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改善精神卫生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促进精神卫生工作队伍的发展。七、加强精神卫生科研和疾病监测工作重视和支持精神卫生的科学研究,积极鼓励把科研成果应用于防治工作实践,开展各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人员交流与科研合作,提高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完善精神疾病信息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精神疾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八、依法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加快精神卫生国家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地方性法规。实施精神疾病患者及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权,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就诊的合法权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或方式侵害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要经过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对精神疾病患者责任能力进行评估后,按照法律程序处理需强制住院患者的有关问题或有关案件的问题,加强对经鉴定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监管和治疗工作。鉴定工作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鉴定科学、公正,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强化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行政执法监督,禁止各种形式的非法执业活动。

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篇9

【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状况。方法采用随机访谈式方法,对400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探索性调查。结果就业、经济状况、家庭监护、医疗保障是精神疾病患者突出的生活问题。结论应当尝试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建立精神疾病的自我管理模式。

【关键词】精神疾病基本生活状况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自我管理模式

theessentiallifeconditionsurveyofthe400casesofmentaldiseases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lifeconditionofthepatientswithmentaldiseases.methodsitwasaadoptwayoftherandomisedblockinterview,to400casesmakeagroupinginvestigation.Resultstheemploy-ment,economiccondition,familywardshipandmedicalsafeguardareoutstandinglifeproblemofthepatients.Conclu-sionitshouldtrycommunitymentalhealthservingonconstituteaself-supervisemodeofthepatientswithmentaldiseases.

【Keywords】mentaldiseasesbasiclifeconditioncommunitymentalhealthserviceself-supervise

精神疾病危害着人民的健康,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显现,从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各类严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终身患病的患者在不断上升[1]。本文拟从精神疾病患者面临的切身状况:就业、收入来源、家庭监护、医疗保障等问题进行调查,旨在阐述:尝试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建立精神疾病自我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入组对象为2003年4月~2004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400例患者,均符合CCmD-2及CCmD-3诊断标准。男240例,女160例;年龄6~72岁,平均(31.65±5.34)岁。精神分裂症255例,心境障碍47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41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1例,分裂样精神病11例,其他35例。

1.2方法采用随机访谈方法,对经过治疗后精神症状缓解或基本缓解,能够做相关检查治疗的患者357例和有家属陪护开放治疗的患者43例,进行就业、经济来源、住院状况、家庭监护、医疗状况调查,并进行百分比统计分析。

2结果

2.1就业状况见表1。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就业困难。400例患者中就业困难人员92例(分流人员61例,无业31例),占23.00%。

表14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就业状况调查略

2.2收入及收入来源见表2。精神疾病患者收入偏低,家庭生活负担重者偏多。400例患者中个人收入低于300元/月或无业人员,家庭生活困难,低保人员共140例,占35.00%。

表24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收入和收入来源调查(略)

2.3患者收入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见表3。精神疾病患者个人收入对家庭生活具有一定影响。400例患者中分别有96例(24.00%)和253例(63.25%)患者的收入是家庭生活的唯一和主要经济来源。这无疑加大了患者的生活压力,患者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家庭生活状况。

2.4住院状况见表4。精神疾病患者再次住院率偏高。400例患者中因病情复发再次住院治疗的有170例,占42.50%。

表3400例精神疾病患者经济收入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略

表44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状况略

2.5家庭人数组成状况见表5。400例患者中有61例(15.25%)是独居,这对患者出院后维持治疗和监护是十分不利的,这也是一部分患者长期住院的原因。

2.6医疗状况见表6。精神疾病中自费治疗者偏多。400例患者中有186例自费,占46.50%。

表5400例精神疾病患者家庭人数组成状况略

表6400例精神疾病患者医疗费用支付状况略

3讨论

长期以来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问题和防止疾病复发问题一直困扰着精神卫生工作者,患者家庭、单位和国家医疗保障部门为精神疾病患者所支付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加。通过对本文调查不难看出精神医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就业,经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维持治疗,预防,监护,医疗保障每一方面的压力都对精神疾病患者产生巨大影响。是否有患者同时具有上述压力本文未做分析,但防止疾病复发,降低医疗支出是改善患者生活状况不争的事实。目前许多国家已在开展和循证研究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chronicdiseaseself-managementprogram,CDSmp),这是一种新型的自我管理模式,它和传统的单纯的疾病治疗和病人收容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主要是由专业人员在社区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使患者通过系统地学习后能够明确其行为方向,增强对健康的信心,监控疾病症状,情感变化,提高自己对疾病状况的适应能力。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实质上是建立了一种经科学验证的适应慢性病管理的保健模式,它强调真正以患者为核心,通过医患协作来保持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的健康状态。从我国上海开展的CDSmp随机调查试验证实:这一新型的教育干预模式是一种较好的社区保健模式[2]。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的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非常重要,反复发病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家庭致贫,返贫的因素之一。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人享有精神卫生保健,是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努力的方向。因此应当尝试建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自我管理模式的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形成以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为骨干,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的工作体系,延续巩固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承接患者出院后的维持治疗和康复训练,并把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传授给患者、患者家属、社区人群,通过家庭、社区的力量关心、关爱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疾病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篇10

精神卫生作为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从什么角度、实施何种策略、采用那些方法,去加强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达到“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

1思考一———公共卫生是精神卫生工作的基本属性

公共卫生是指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疾病、教育人们个人卫生知识、组织医护力量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并建立一套社会体制,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享有能够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1]公共卫生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社会性、公共性(公益性),精神卫生具有公共卫生的基本特征,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1.1精神卫生涉及面广,是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都源自同一英文名词“mentalhealth”,它是人的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对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精神卫生是此定义不可或缺的部分,明确指出了精神卫生的基本性质。人类生活的本质就在于人有精神生活,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是对人的根本关注。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从儿童、青少年的语言发育、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学习问题、性心理发展,及青年的工作压力、就业、家庭、婚姻;到中老年的退休、空巢、躯体疾病等,都可能发生心理变化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人们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竞争、快节奏,由此带来心理压力和心理冲击;以及城市新移民和农民工的环境适应问题,灾害、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新型、酒精及网络成瘾等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出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之广。

1.2精神疾病患病率高,对生命健康负担大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5岁及以上成人精神疾病患病率达15%左右,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在12%~14%;2009年上海市,对2万余名社区人群所开展的“上海市居民心身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初步统计结果亦显示,社区人群中心理异常者达15.7%。另外,精神疾病具有慢性化、致残率高的特点,在上海某中心城区的3878名重性精神病人中,经评定为精神残疾者高达1961人(占50.57%),据wHo报告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1%,而我国神经精神疾病则占疾病总负担的20%,位居各类疾病负担的排名首位[2]。

1.3精神疾病社会影响大,具有社会负外部性特征

精神疾病(或称精神障碍)既可表现人格缺陷或神经症,如惊恐、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形式障碍等,也可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上出现不同程度障碍,典型者出现幻觉、幻想等,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有少部分患者出现暴力冲动,乃至于肇事、肇祸,据报告统计2008年度上海地区的肇事肇祸发生率为0.5‰,患者和家庭除了长期的经济负担加重、因病致贫外,还会产生病耻感(stigma),担心遭到歧视、排斥;而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担心和恐慌则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尽管发生肇事、肇祸的事件不多,但有时其所造成的后果则是极为严重的,如上海某区发生的精神病患者劫持车辆撞人,某地区精神病患者闯入幼儿园伤害儿童等事件,所具有的负外部性是显而易见的,如不加有效控制对社会、政治、经济安全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2思考二———临床与公共卫生的融合是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要素

由于精神疾病的独特性,所提供的精神卫生服务内涵与组织方式对其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如将临床精神医学专科对病人诊疗的要求与公共卫生对人群慢性病防治的要求相结合,对个体病人、精神障碍患者群体、高危人群及全社区人群提供系列和系统的健康管理,其经济有效则使全社会受益。

2.1社区人群的精神健康干预不仅需要公共卫生的技术,也需要临床手段

由于绝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是内因(易感素质)和外因(应激)、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下起病的复杂疾病,至今未有明确的病因。通常在社区精神健康干预时,一是以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促进为主的一般人群的普遍性干预;二是以增强精神疾病的保护因素,减少危险因素等针对危险人群的选择性干预;三是针对发病前期人群,用特异性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对前驱期患者进行预防的指向性干预,以减少早期症状发展为完全的精神病,或者缩短精神病未治时间,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残疾率,改善预后。如何来提高精神疾病的预防性干预效果,从循证医学角度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马里兰州分部主任Lnsel博士认为:需要考虑从对广泛人群的全面预防到一种“抢占”(preemptive)方式转换的时候了。抢占式的干预目标是那些有着精神疾病高风险的人群以及那些具有亚诊断体征或症状的人群;近期而言,预防复发对公共卫生显得尤为重要。[3]这些前沿研究的结果或观点提示我们:在公共卫生的精神卫生服务领域针对不同人群与对象所需提供的服务也不尽相同,不仅需要公共卫生的技术手段,也需要临床方法。

2.2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需要临床与社会的结合

精神疾病如患病率最高的精神分裂症,其临床症状多变且有明显的复发倾向,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仅是控制症状,而且要让患者保持稳定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使患者有可能回归社会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其治疗过程应是长期和完整的,需要有药物治疗、心理和社会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才能达到上述目的;控制这类精神障碍,既要强调生物学防治手段,如药物维持治疗的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又不能忽视心理社会干预方法,如:个案管理、认知行为治疗、集体社会心理教育、社会技能训练等的不可或缺的协同作用。故所提供的服务,除了需要精神专科服务外,还需要提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所以无论在机构组织上,还是在人力资源配置与教育培训上都需要关注与公共卫生融合。

2.3预防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需要社区管理网络和医疗技术支撑

精神疾病患者的未治率和复发率居高不下,一直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2]有学者曾对某年度上海地区1068例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状况的研究分析,发现肇事肇祸的精神疾病患者中主要病种是精神分裂症(占73.03%),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相关因素有多种,其中与病种、病程、治疗效果、监护措施都有很大关系。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首要是降低精神疾病的未治率和复发率,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从国内外的一些经验表明:在政府财政支持与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有效的社区管理网络和有力的医疗技术支撑,(即公共卫生的社区服务网络和社区临床医疗技术服务的结合),是预防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有效手段。#p#分页标题#e#

3思考三———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是卫生改革的基本策略之一

由精神卫生的全球背景得出的结论是精神卫生服务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提出挑战;更昂贵的专科服务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面临卫生资源的短缺,通过把资源转向花费更少、有较好疗效、能使大部分人口获益的服务,也能显著改善精神卫生服务[4]。

3.1无限扩大以临床为基础的机构化服务也难以满足精神卫生的服务需求

综观国际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史,可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社会保护阶段,对精神病人实行看管式的长期住院治疗,精神科床位数急剧;第二阶段是保护患者和关注大众精神健康阶段,患者有重返社会的可能,逐步重视预防工作。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前已开始“去机构化”,而我国目前则二个阶段的状况皆有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针对许多精神障碍,以社区为基础的治疗比住院治疗的疗效好得多。[4]有良好资源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具有可及性、减轻了精神障碍患者寻求帮助时的耻辱感和减少了侵害人权的可能性,能为许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继续在社区生活的机会,避免精神障碍患者长期看管式的住院治疗,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劳动技能的过早衰退。wHo在《精神卫生政策与服务指南—组织精神卫生服务》中明确指出“改善精神卫生服务应该由大卫生服务和社区机构来提供。大型的,集中的精神病院必须被其它更为适合的精神卫生服务取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改革意见》明确要求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专业和行政层面为卫生改革提供了政策导向。

3.2实施精神健康促进策略,提高社区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与一般健康、疾病一样,人群的精神健康与精神卫生障碍由多种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和生物因素决定。包括教育程度低在内的贫穷指标是精神卫生的高危因素;部分社区群体在失业、收入低、教育程度有限、工作有压力、性别歧视、社会排斥、生活方式不健康和物质滥用,成为精神卫生障碍的脆弱人群。在卫生改革中,精神卫生服务政策不应只关注精神卫生障碍,还应认识并重视促进精神卫生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以及行为问题。这要求用“大卫生”的观念去整合“宏观的精神卫生”服务,将精神健康促进同社会、经济发展一起纳入政府的发展规划。采取低成本、高效益并以证据为基础的促进精神卫生干预措施,如早期儿童营养与心理社会措施相结合的干预、学生的精神卫生促进活动、职业人群中的预防工作压力干预;向老龄人口提供社区支持、针对城市新移民和外来务工者的“社区关怀”行动等,实施心理健康进社区。

3.3多部门合作,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