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现状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48

工程机械现状分析篇1

关键字:机械工程;现状分析;发展形势;应对策略

我国机械工程发展的目标,是让中国机械工程行业走向世界化,能在这个领域占领一定的重要地位。在不断地技术创新、研发新的产品、建设齐全的设备,从现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从而变成机械工程制造业的强国,正确而的认识现状,准确的预测未来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积极做出解决方案。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创新。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预测和面临这些挑战,及时采取应对战略和策略,大力加强制造科技及其产品的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中国就可成为制造强国,中国高端品牌产品将可与美日欧并驾齐驱,中国制造业将立于世界之林。

1机械工程学科的定义和范围

机械工程学科是研究机械系统和产品的性能、设计及制造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科学,包括机械学和制造科学两大领域。

制造科学是研究制造过程及其系统的科学。它涵盖产品设计、成形制造(铸造成形、塑性成形、连接成形、模具制造、表面工程等)、加工制造(超精密加工、高效加工、非传统加工、复杂曲面加工、测量及仪器、装备设计及制造、表面功能结构制造、微纳制造、仿生和生物制造)和制造系统运作管理等科学[3]。

2我国机械工程研究进展综述

机械工程研究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不竭源泉。推动我国制造业自主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先进制造技术,航天和国防先进装备几乎完全立足于自主创新技术。在航空、车辆、家电、微电子、轻工业、石化、工程机械等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和自主品牌也越来越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机械工程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和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机械工程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领域已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2.1机械动力学领域

非线性动力学、复杂机电系统的故障预示和智能维护是机械动力学的前沿研究领域。陈予恕等在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分叉研究中,提出了约束分叉理论、时变产生系统的安全域侵蚀理论、非线性转子系统的稳定性量化分析方法,提出了转子系统非线性故障诊断的系列方法和技术,解决了国内十几个发电机组的振动疑难问题。

2.2机械传动学科领域

高速、高效、低能耗、低污染、高智能、微型化是近年来机械传动和控制研究的前沿。超声电机是基于压电效应和超声振动的一种新型微电机,它突破了传统电磁效应电机原理,具有力矩重量比大、结构简单、响应快、噪声低等优点。其研究涉及振动学、摩擦学、材料学、电子学、控制和超精密加工多个学科领域。

2.3先进电子制造领域

21世纪初,钟掘等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极端制造”的理念和优先领域。先进电子制造是本世纪初我国机械工程科学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第一次规模性地将研究触角伸向一个并不熟悉的多学科交叉领域。以丁汉、雒建斌为首的项目组围绕硬盘驱动器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提出了纳米量级划痕深度和长度可控的单颗磨粒磨削方法;建立了硅片自旋转磨削的砂轮临界切深模型和实现延性域磨削的工艺规范;揭示了计算机磁盘和磁头超精密抛光的工艺规律,提出了专用抛光液的制备原理;揭示了高加速度运动系统的宽频多模态复合运动特征,提出了高加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精密驱动平台的设计理论与控制方法;阐明了超声键合界面原子快速扩散机理,发现了键合界面的“粘滑”运动特性,提出了变参数加载工艺。

2.4数字制造领域

数字制造是制造学科与信息学科交叉的产物,是制造技术现代化最重要的体现。现在数字制造已成为信息化制造的代名词,已经广泛深入到机械系统和制造过程中。

2.5机械测量学科领域

大尺寸和微纳尺寸测量、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测量、纳米计量、无线网络测量和智能数字化测量是近年来测量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仪器校准和量值传递是保证精度的最重要基础,叶声华等发明了空间大尺寸测量的现场校准方法和装置。利用多种靶标特殊几何结构和自身基准尺寸,以及在测量空间内不同位置的量值传递关系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全新的现场校准方法和装置,能够在大范围空间进行高分辨率测微仪现场校准;提出了小分束角渥拉斯顿棱镜和直角棱镜作为反射镜的共光路自适应系统,测量结果稳定性好;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机器人的柔性视觉现场误差测量技术,已经用机和汽车白车身的高精度制造误差测量。

2.6加工制造学科领域

加工制造学科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高效、高精度、低成本、少无污染以及柔性数字智能自动化。郭东明、贾振元、康仁科等提出了硬脆材料复杂曲面天线罩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针对天线罩电性能的特殊要求,建立了天线罩综合电性能误差与几何参数补偿量关系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一次安装、自动定心、真空夹紧、精密测量、数据处理、逐点可控、加工一体化的精密修磨技术、专用数控系统和数字化修磨装备,实现了任意点、环、带区域按要求去除量逐点可控数字化微米级精度修磨,解决了国防工程中的一项重大科技难题。

3机械工程科学发展总趋势

在机械工程科学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瞩目的创新及进展,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机械工程科学总体上还处于落后状态。

主要体现在:中国机械工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的贡献不显著;中国学者提出的机械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不多;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机械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不多;国际机械领域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中国学者很少。总体上中国机械工程学术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滞后于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制造界的地位。未来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将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制约和推动,一个是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另一个是学科的演变进步。

4机械学发展展望

机构学是机械工程学科中最有代表性的学科之一。机构学研究一方面应注重机构学基础理论研究,以使我国在国际机构学界保持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应注重与制造和控制的学科交叉,在设计理论和关键技术两个方面同时取得突破,以开发出性能优良新机构和新装备。航空航天器、机器人机构、纺织机械、工程机械、微纳机构、仿生机构等工程中存在大量机构问题,机构学大有用武之地。

工程机械现状分析篇2

关键词:工程机械后市场;现状;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技术营销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编号:ZJB2012004)的研究成果。

截止到2011年年底,我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保有量超过500万台,而我国工程机械在平均使用6000小时后,就会进入第一个大修期,之后,设备维修频率加快,500多万台的市场保有量催生并进一步促进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发展。

2012年,在整机销量大幅缩水,市场低迷的态势下,工程机械后市场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各工程机械企业开始把战略重心向后市场转移,后市场成为企业寻求利润点的一大平台;另一方面,在市场大环境和区域工程量锐减的情况下,用户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新设备、大设备的投资,二手工程机械、小型工程机械凭借着价格方面的优势,销量出现增长,加大了工程机械行业后市场中设备的流通和维修服务。

一、工程机械后市场概述

(一)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含义

所谓工程机械后市场,是指工程机械产品销售以后,围绕产品使用过程中客户所需要的一切服务的总称,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工程机械后市场由设备维修及保养、配件供应、租赁、二手机流通和再制造五大部分构成的。

(二)工程机械后市场的构成

在国外成熟的工程机械市场中,整机销售利润占整体利润的30%左右,余下的70%利润主要来自于后市场,国内正好相反。而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机械产业的持续增长,500多万台设备的市场保有量带来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后市场,这个后市场涵盖了以下几个领域:

1、设备维修及保养

工程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包括质量保证期内的免费维护保养和质量保证期外的有偿维修服务。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转向定期维护保养,维修与维护并重,最大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大大的拓展了工程机械后市场。

2、配件供应

包括制造商对服务商或者用户的零部件供应和专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对用户的零部件供应。目前零部件的销售、更换市场需求量非常可观,尤其是在中低端零部件和工程机械附属装置及其零部件销售上,还有巨大的市场潜量。

3、租赁服务

租赁市场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会:第一,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品种增多,工期缩短,租赁解决了单机工作量不足的问题;第二,以租代购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使企业资金周转更灵活。

在我国,目前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基本都是由专业的设备租赁商提供专业服务,工程机械租赁企业如果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开展租赁业务,必能在这块细分的后市场中获取较好的效益。

4、二手机流通

二手设备市场是工程机械前市场的一个补充。二手市场不仅能够降低企业在设备方面的投入成本,提高回报率,而且可以帮助客户随时处置工程设备,实现设备与资金的迅速转换。

5、再制造

目前,工程机械再制造主要是针对零部件再制造,是以原产品为基础,但是质量和性能指标都能达到原产品标准,再制造要求有专业的分工,专门的修复设备和检测设备,同时还涉及技术、市场、法律、政策,是一个比新机制造更为复杂的产业链。

二、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发展困境

(一)行业内大多数企业观念不清,认识上走入误区

目前,行业内还有一些企业,对后市场的概念和覆盖范围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在观念上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行业内的制造商和商,在过去的许多年基本上都把服务作为整机销售的辅助手段,主要开展的服务也是整机保修期内的服务,而对保修期外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维修与服务缺乏完整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导致质保期外的客户流失率居高不下。

(二)透支性的营销方式同时也透支了整个后市场的盈利能力

在工程机械行业飞速发展的最初几年,为了适应时展的新形势,提升销售量以及市场占有率,很多企业不得不采取一些透支性的市场营销方式来换取自身阶段性的短暂发展。于是,融资租赁、不断降低的首付条件甚至零首付等透支性的市场营销方式应运而生。这种营销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缓解了工程机械企业的生存压力,但是企业也必将为长时间的透支性销售付出应有的代价。比如说透支性的营销方式,造成商不堪重负:不断降低的首付条件透支了客户的还款能力,不断增加的销售,不断延长的维修时间和维修范围则透支了整个后市场的盈利能力。

(三)后市场发展速度滞后

在工程机械行业飞速发展的10年里,工程机械社会保有量增长速度非常快,与之相适应的,工程机械后市场的服务、维修、配件、二手设备等领域增长迅速,潜力巨大。可是500多万台的市场保有量却无法培育出具有一定实力的、规模化的技术服务企业,目前行业内的技术服务企业的通病表现在服务体系反应速度慢,导致售后服务的及时性差;售后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薄弱,影响了故障排除及维修工作效率;服务的利润率高等等,这些都导致了整个后市场的发展速度滞后。

(四)后市场的某些领域还亟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工程机械后市场的维修、服务、配件和二手设备等领域发展迅速,可是再制造领域却还存在很多的障碍,这表现在行业企业对再制造认识不清,将再制造与翻新、改装等混淆;在再制造的技术领域,核心技术缺乏,产品设计能力不足;针对再制造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操作细则还有待出台和进一步完善。

三、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后市场的拓展

过去十年是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黄金十年”,受惠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500多万台工程机械的维修服务、配件供应、租赁及二手设备孕育着一个广阔的后市场。

在国外成熟的工程机械市场中,后市场的利润与前市场相比是7:3,而我国是3:7。随着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不断波动和实体经济的整体下滑,国内市场需求不旺,整机销售利润大幅缩水,市场状态低迷,制造商和商开始转变观念,把战略眼光瞄向后市场,开发工程机械后市场成为了各工程机械企业应对行业危机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而言,进入后市场时代的标志是核心市场从产品转移到服务,因此企业要树立“服务也是产品”的观念,在后市场中,各个企业应该更加关注客户的需求,积极拓展后市场领域,如在原来的服务、维修、配件和二手设备领域外,积极拓展再制造、设备管理、技术咨询和教育培训等领域,这些领域能够为后市场带来更多的收益。

(二)对后市场进行细分,找到企业进入后市场的切入点

面对巨大的发展空间,工程机械企业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后市场这个具有丰厚利润的新领域,并及时抓住机会,注重经营管理的创新,对后市场进行精确细分,找到企业进入后市场的切入点,寻找与本企业优势相关的领域,合理规划本企业后市场的发展路径。

全球最老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凯斯,抵制住了多元化的诱惑,执着于矿山和园林等细分领域,在滑移装载机领域成为世界行业内领导者。当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种各样的需求满足后,机会会变小,于是细分市场成为企业更好的选择,在细分市场上,企业可以发现更多的市场机会,能够集中全部的资源进行投放,因此对后市场进行细分,有利于企业找到进入后市场的切入点,有利于企业在细分市场更专更精,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三)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模式

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而言,后市场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外包。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外包,简单讲就是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企业为工程机械设备拥有者和使用者提供全程的包括配件供应、维修以及其他的技术服务,这是一种国家、企业、用户、社会多方共赢的市场新模式。

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外包,实际上是建立专业的技术服务企业,由专业企业来承担工程机械的保养、检测、配件供应和修理,使专业的更加专业。一方面技术服务外包可以为设备拥有者和使用者提供多产品类别、多品牌产品的综合服务,同时保障这些工程机械产品能够得到专业的高水平的维护;另一方面,技术服务外包延伸了技术服务商的服务领域,拓展了盈利空间;再次,技术服务外包使后市场中其他的利益主体能够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2012年,服务外包在市场困境中已经凸显优势。

(四)后市场各个领域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比如说要进一步的完善工程机械维修服务体系,提高维修服务水平。各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可以实现跟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培养维修和再制造方面的人才,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要逐步形成工程机械的诊断网络,配备专业的检测和实验设备;要建立专业的维修、装配、调试、检测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实现设备效能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经过行业迅猛发展的黄金10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终于实现了理性的回归,在市场低迷、销量萎缩、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各个工程机械企业开始实行战略转型,纷纷向后市场开拓。面对利润巨大、前景广阔的后市场,如何透彻认识后市场,仔细分析后市场,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与独特优势,找准进入后市场的切入点,进行准确定位,这是各工程机械企业步入后市场时代应当深入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易新乾.在后市场中找准角色定位[J],今日工程机械,2012(3):24

[2]谢获宝.在后市场中淘金――基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分析[J],今日工程机械,2007(12):70-74

[3]樊宇明.博弈工程机械后市场[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9(06):99-102

[4]王超.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J],工程建设,2012(05):50-53

[5]俞琚.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8(01):73-77

工程机械现状分析篇3

【关键词】现代造纸;机械故障;诊断维修

1、现代机械故障的典型特征

从故障诊断的角度来看,现代机械故障一般有着下列特征:

1.1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随着现代机械系统自身功能和结构变得日益复杂,造成机械故障的原因也日益复杂化。机械系统的症状、故障和原因之间经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交叉重叠,通常情况下,一个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比如说,液压执行元件速度过慢,其可能的原因包括不良、执行件本身磨损、负载过大、系统内存有泄漏口、调压系统故障、导轨误差过大及调速系统故障等等。另外,某个故障源也会引起多种症状,某个症状也可能是由于多个故障源共同作用造成的。

1.2故障点较隐蔽

机械系统的失灵和损坏通常是由于发生在深层内部的原因引起的,由于大多数机械系统拆装较复杂繁琐,通常故障现场也没有有效的检测条件,因此故障源判断起来较为困难。同时由于能被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症状毕竟有效,再加上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机械故障分析比较困难。

1.3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

许多机械系统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例如机械周遭环境温度的变化,电网电压的变化、机械外部环境污染物的入侵等等。这种不确定性还表现在相关信号的非线性、不平稳性及非高斯分布等。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机械系统发生故障的部位和变化也往往难以确定,致使故障的特征信息不明显,难以准确判断分析机械故障源所在。

2、振动监测与造纸机械故障诊断及维修

2.1振动监测技术简介

根据相关数据资料统计,约有60%以上的机械设备故障是由于机械振动造成的,振动与机械系统的运行状况有密切关联。随着近年来我国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大型、复杂、精细化的造纸机械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带来的造纸机械工程振动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许多中高速造纸机械的日常监测和维护越来越依赖在线振动监测技术。

造纸机械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将采集到的振动数据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进行模式识别,进而判断机械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找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和原因或对故障进行预测。因为振动监测及其故障诊断方法在保障造纸机械正常运行的同时,其实时性好且易于与造纸机械设备配套使用,又降低了设备维修费用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对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对造纸机械进行振动监测部位的主要分布

对造纸机械进行状态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主要分为对造纸机械运行性能和造纸机械运行状态等两方面的检测诊断。

①运行性能监测是通过测量振动、压力脉冲、转速及纸张质量来进行的,其监测的主要方面是机械不同转动设备部件对造纸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影响。测量点与计算机监测站相连接并对测量信号进行同步时间平均法计算,被讨论的趋势数据、测量数据及应用计算的结果会被储存。趋势数据能对频谱及时域信号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主要用来分析不同参数的变化幅度。压区振动、纸张质量及流浆箱的压力波动是被监测的目标。这些被监测参数的变化通过各个监视设备占有比例的形式反映显示给监测人员。主要的监测点位于筛后压力测量、晒脉冲发生器、泵脉冲发生器、管束压力测量、上浆泵压力测量、压区辊子振动、压区辊子脉冲发生器、刮刀加载压力振动、辊子振动、辊子脉冲发生器等处。

②运行状态监测通过以振动测量为基础来监测造纸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经过状态监测,可以在造纸机械出现机械故障的早期及时发现并适时安排维护修理工作,从而保障了造纸机的正常运行,减少了计划外停机故障的发生。传感器及分析站是完成造纸机械运行状态监测的主要设备。通过对振动信号的系统测量,并把测量结果用于计算时域信号、包络线和频谱。

3、油液分析技术与造纸机械故障诊断及维修

3.1我国油液分析技术的应用概况

国内最早利用油液分析来进行设备状态监测的科学研究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于1982年引进美国的FoXBoRo双联铁谱分析仪用于对机械运行状态的监测;于1983年再度从美国某公司引进了pC-320自动颗粒计数仪,应用于检测液压油和油的污染度;在1984年到1988年通过使用红外光谱技术、铁谱技术及颗粒计数技术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风型内燃机车实施了机械运行状态监测。

3.2油液分析技术与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关系

机械所使用的油可以透露出诸多有关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在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设备工作状况进行监测,通过分析被测设备在用油中的磨损颗粒及性能变化等情况能够获知机械设备的磨损颗粒状态及状态等信息,从而能够及时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作出判断并对其故障进行预测,分析出机械故障的类型、发生原因及准备部位,为正确维修设备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资料,同时也能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适当修理,一方面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并减少了误工时间,另一方面提高了机械设备利用率、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3.3油液分析技术的内容

油自身性能的分析及油携带磨损颗粒分析是油液分析技术的两个主要方面。具体说来,首先收集机械设备的在用油,通过对油中的微粒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对油性质的分析来判断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作出故障预报和诊断。油油品分析主要是对油品的理化指标或者说受污染的程度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油的衰化、添加剂的污染和损耗等。磨损微粒的数量、微粒化学成分、微粒尺寸分布及几何形态是油磨损微粒分析的几个主要方面。通过该项分析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机械设备的磨损类型、程度及位置,从而利于对机械零部件磨损机理做进一步的探究。

4、总结语

机械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正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发展方向呈现智能化和多样化。国内外众多的实践表明,振动监测技术和油液分析技术是对现代造纸机械进行故障诊断及维修的有效方法。当前的造纸机械正向着越来越大型、高速、复杂和连续发展,对造纸机械进行在线振动监测为主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对机械进行预知性维护的发展必然。同时,由于我国造纸行业对油液技术在诊断和维修现代造纸机械的研究非常少,其应用远远不如振动监测技术普遍,但我们要看到油液分析技术的潜在价值和研究意义,更加注重对其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工程机械现状分析篇4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机械成本;统计分析;控制措施

在工程的总成本中,工程的机械成本就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一个工程项目要想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控制好工程项目的成本。那么应该怎么更好的控制项目的成本呢?在核算的时候,我认为应该秉承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工程项目核算工作应该由项目财务部门来担任,由财务部门来将成本费用分配和归集。工程施工的成本是由多个部门的成本组成的,在上报成本的时候一般都会出现一些状况,这些上报状况会使实际的成本出现一些偏差。要想使核算更加的准确,就应该对机械成本进行系统的管理。

1.施工机械成本的归集范围

若想要更好对机械成本进行核算以及分析,我认为第一部要做的就是确定哪些需要核算,这可以通过机械用途以及工程的性质。分包出碴运输、施工用设备以及租赁设备都在机械成本的范围内。但是有一些是不能计入机械成本的,比如工具车以及指挥车,它们的费用应该计入间接成本,作业台架以及衬砌模板台车的成本应该计入周转性材料,因为它们是非标设备。当本工程完成后将处理费用进行冲减材料成本处理,且不计入机械成本。砂石料的生产机械费用应该计入材料费用,因为它是施工建筑原材料所用机械,所以计入材料费用而不计入机械成本。机械成本组成部分非常的多,主要有小型设备分摊费用、其他机械人工费用、分包出碴运输费用、设备消耗费用、冲减机械设备费用、租赁设备费用、以及其他机械费用这几种。设备消耗费用主要是由人工费和动力燃料费、大修理费、冲减机械设备费用包括折旧费、安装拆卸及辅助设施费以及经常修理费这几种组成。安装拆卸及辅助设施费主要是由现场的机械安装和拆卸费用、安装辅助机械费用、机械费以及试运转费等费用组成的。设备人工费主要是由操作人员工资组成的。折旧费主要是由机械设备逐渐收回的设备原值费用组成的。大修理费主要是由机械隔台班的修理费组成的。经常修理费主要是由除去大修理之外和检查临时故障用到费用的修理费用组成的。

2.施工机械成本的统计

在对机械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工作之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机械成本的核算对象进行确认,简单的来说就是确定分配与归集机械成本费用的承担者。以机械在施工中调配交叉使用的特征为主要依据,但是要注意的是核算对象不要过分细化,如果这样做会使工作量增加,还会使最终的结构算的极其不准确。但是也不可以分的太粗,这样做会使实际的机械成本难以表现出来,同时也会影响到对成本的升降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考核。在对成本进行统计核算的时候,我认为应该以基础统计工作为出发点,做好统计核算的每一个步骤并将其化简。

2.1施工机械设备总台账的确定

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费用管理与控制王卫兴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咸阳712100任何工程的配置设备都不会少,所以在配置的时候一般都会采取多种方法,比如分包、调拔、租赁以及新购。如果想要更好的了解这些配置设备的使用状况、参数、分布以及机况,我认为可以将动态台帐设计成电子表格,这样做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2.2施工机械成本

把机械成本以明细帐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使机械成本核算范围、开累合计、核算对象以及月累合计看起来更清楚,并且通过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单机成本的统计更好的完成,还能够为接下来的机械成本分析做铺垫。

2.3施工机械成本费用统计

怎样把机械成本的统计工作做好。机械的成本费用的涉及面非常的广,它会涉及到很多部门,这点我们能从明细账中看出来,以下是部门涉及的费用:项目物资部门主要涉及的油料和其他材料费用。项目人事部门主要涉及的是机械工作人员的工费。项目验工计价管理部门主要涉及的是出碴运输费用。项目财务部门主要涉及的是小型设备分摊费用与折旧费。所以在进行机械成本的统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各部门的费用数据来确定。

3.施工机械成本分析

那么机械成本分析具体是什么呢?其实它是成本管理的内容之一以及重要步骤,成本分析的主要是为了找到减少机械成本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机械成本的控制。要想实现成本分析其实有非常多的办法,比如比率法、比较分析法、差额法以及因素分析法。若想从多角度以及多侧面来分析成本,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多个分析法来分析。最真实的一种方法是立即成本分析法,一般此方法是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变现分析结果。

4.施工机械成本控制

企业根据机械成本真实的盈亏状况,应该积极的将机械成本控制好,这个工作主要是由项目设备管理部门来做,降低亏损增加企业盈利,认真分析机械成本盈亏的原因,力求做到早预防,合理的对其进行控制,最后做好考核工作。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方法:一是一定要保障机械成本费用的真实。二是将施工要用到的机械设备分配合理了,在分配的时候可以以实际的施工状况为准。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施工之前不要将所有的机械设备都带入施工地,避免产生过量的机械费用。应该尽快将闲置下来的设备带出施工地。三是应该将机械的设备的利用和完好率逐渐提升。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使用率。四是做好单车和单机的经济核算的开展工作,将出现异常的费用检查清楚,以保障单机费用的合理。五是加强对监控租赁设备的管理。保障用油的合理性。六是聘用有较高专业能力的人,增强本公司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5.结束语

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若想要更好的顺应施工企业市场经济,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以及减少自己的施工成本。我认为只有这么做施工企业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使自己的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形成更好的企业凝聚力。因此企业应该逐渐的去提高自己的施工成本管理力度和控制力度,只有做好这一点,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王卫兴单位: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廖兵.“东方天地”工程项目施工费用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

[2]徐红卫.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D].天津大学,2014.

[3]张扬.试论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J].水利水电施工,2014,06:96-98.

[4]易涛.基于费用控制的业主对承包商激励机制设计与模型构建[D].华北电力大学,2014.

[5]刘海波.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以及选型和配置[J].山东工业技术.2017(04).

工程机械现状分析篇5

【关键词】介质离析;机械设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建设事业不断进步,公路建设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因此也促进了路面机械施工建设事业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介质离析问题的存在成为路面机械施工的重大桎梏之一。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介质离析现象及路面机械施工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介质离析状态下的机械设备分析

实践中可以看到,路面施工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问题,尤其是介质离现象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路面结构、路槽松散以及泛油等现象。其中,刚性路面出现早期破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原材料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或者是原材料配制过程中的比例不恰当、配比不均匀等,都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由于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操作不当、管理养护不当等问题,因此可能会导致路面出现严重的裂缝,或者表面出现损坏现象,加之长期在路面超荷载轴作用,很容易出现疲劳破坏现象。当上述现象出现时,随着周围气候条件、气温和湿度的不断变化,路面接缝位置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碎裂病害,进行影响路面的安全实用性。实践中为促使概念上的统一,上述问题中提到的离析问题与混凝土运送过程中的离析统称为路面机械施工介质离析。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柔性路面施工过程中的介质离析影响重要机械设备为摊铺机,这是设计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介质离析现象,设计摊铺机的难点在于能否精确、可靠地实现摊铺机施工操作,比如是否能够有效保持摊铺恒速,是否能够有效防范摊铺机启动与停车过程中的速度顿挫平滑过渡,能否有效控制摊铺机开机与停车时的熨平板动作等等。实践中可以看到,上述问题单靠传统电液系统将难以有效解决,其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微处理器智能控制系统的建设,以保证各工艺操作的精确性与安全可靠性,从而减小因工施工艺和操作技术的落后而出现的路面离析。从当前路面施工实践来看,实际施工过程中之所以出现离析现象,其中多数是因施工工艺不当、以及工艺落后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刚性路面施工过程中的介质离析影响关键设备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设计。实践中可以看到,与刚性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介质离析现象密切相关的机械设备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其设计难点主要表现在搅拌叶片,即如何选择叶片参数方可使离析现象与出料速度相一致。

2、介质离析状态下的路面机械施工工艺

基于以上对介质离析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要想确保路面施工质量及其安全实用性,其主要的路面机械施工工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沥青混合材料的拌和与配制

在介质离析状态下,沥青混合施工原材料的拌和与配制时间,一定要控制好,而且还要确保拌和均匀性,全部矿料颗粒都应均匀混合在沥青结合料之中,然后通过试拌予以确定,具体要求是拌和料混合均匀、没有花白料。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表面好像已经拌和均匀,但事实上拌和并不充分,这对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稳定性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基于此,沥青混合材料拌合与配制过程中,宁可降低配制产量,也要确保拌合与配制时间。

(2)混合料摊铺施工操作

在介质离析状态下,摊铺机摊铺作业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应当注意摊铺机施工速度,确保缓慢、连续和均匀不间断。总之,摊铺施工作业是提高路面平整度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应当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摊铺施工作业应当确保连续性,而且要配备和摊铺机施工能力相匹配的施工材料,摊铺施工过程中应当确保不停机。实践中可以看到,摊铺机本身有自锁设备,但热混合料因受到熨平板设备自重作用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微下沉现象,而且摊铺机重启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局部不平整问题。其次,摊铺速度应当保持缓慢、均匀,一般情况下铺速度应当每分钟大约2至4米,而且供料过程中应当确保不停机和连续性。实践中可以看到,如果摊铺过程中不能确保速度的稳定性,则可能会造成摊铺层初始密实度不均匀,进而引起碾压后局部厚度发生一定的变化,影响施工平整度。再次,摊铺施工过程中,螺旋送料设备应当匀速转动,而且两侧位置可以保持不少于送料器高度三分之二的混合料,确保摊铺机全宽断面不出现离析问题。最后,自卸车卸料过程中,摊铺机运行过程中应设置专人进行指挥。离摊铺机前端三十厘米左右时,应当及时停车,摊铺机斗前方顶推滚轮顶上汽车后开始卸料时,应挂空档,并适当地带上刹车,以此来确保汽车由摊铺机推着前进,汽车刹车不应踩死,以免摊铺机打滑。

(3)碾压质量控制

介质离析状态下的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气候特点严格控制沥青温度,一般在160至175摄氏度范围之内,并且要确保拌合时间控制在50秒以上,成品料出料的具体温度应当控制在160至165摄氏度范围之内,现场初压温度也应当控制在120至155摄氏度,而且终压温度应当控制在70摄氏度以上。实践中,为有效避免路面在压实过程中降温过快,当上层压实过程中应当确保压路机喷水呈雾化状态,并且要提高喷水质量,消除喷水量过大和路面温度下降太快等现象,同时还可以采用分段碾压方式,碾压段以80至100米为宜。同时压路机不开振动,匀速压实以保证上面层的平整度。

结语:总而言之,介质离析现象对路面机械施工质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实践中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以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小文.基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摊铺机智能控制系统研究[J].建筑施工,2008(04).

[2]石洪刚.路面机械施工对高速路大修路面质量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1).

工程机械现状分析篇6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备运行;可靠性评估;机械制造;设备维护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H17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3-0071-02Doi:10.13535/ki.11-4406/n.2017.03.032

我国引进相关的机械制造设备以后,就不断发展与革新机械设备可靠性的评估方式,不断改变之前落后的故障后维护的方式,发展成现阶段的状态维护。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这样的评估方法仍然不能有效地满足机械设备运行的需求。制造业想要持续发展需要机械设备的支持,机械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社会经发展以及国家竞争实力。因此,正确地评估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机械制造企业要不断地完善与创新评估方法。

1机械设备维护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

1.1机械设备维护工作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机械设备相关企业对设备的维修认识不断提升,机械设备维护工作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1.1设备发生故障以后开展维修工作。当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以后,让从事机械设备制造的相关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已经发生故障再进行维修的维修方式明显存在滞后性。故障发生后再进行维修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在前期,进行维护以及修理的设备比较落后,所以不能有效地解决机械故障等问题。只有修理之后才能继续工作,且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设备还是会出现故障。

1.1.2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机械设备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国内外的很多企业已经会定期地对设备进行维修,及时地发现故障,从而有效地排除故障。定期维护的方式明显优于故障发生以后进行维修的方式,预先采取维护措施,将机械设备故障最大限度减少,从而减少了对机械设备的影响,有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但是这种方式不能掌握设备真实的情况,在检修过程中,会存在维修过度或不足的状况。

1.1.3设备使用过程中进行维护。当设备在使用时,开展设备维修工作,逐渐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维修管理体系。学会从多个方面对设备进行维修,可以通过定期维护或者检修的方式。结合不同的设备维修方法,最终形成完整的设备维修体系。在多种维修方式中,使用最多的维修方式是预先维修,事先发现设备的障碍,将故障排除,从而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

1.1.4对维修过程中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长期的观察。就目前而言,大多数机械企业会加强对维修期间发现异常的设备进行长期的观察。将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定期地对正在使用的设备进行维修,寻找运行异常的设备,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维修。通过这样的维修方式,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维修的效果,比之前的维修方法更加有效。

1.2机械设备可靠性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可靠性理论通常利用数字工具对不确定性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采用传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能对失效设备的布局进行明确,从而有效地对一个类型的设备进行可靠性分析。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为不同的设备其零部件会有不同的损伤或故障,零部件的故障程度也具有差异性,所以在进行可靠性评估时,仅仅对一个设备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得出的评估结果只是代表这种设备具有个别特性,而不能代表一个类型的设备。在对机械设备进行评估时,通常存在着以下三个难点:

1.2.1在实际工作中,评估机械设备可靠性时,需要以相应的概率论以及数据论为出发点,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大量的数据,不断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与试验,最终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的工程运作过程中,评价某种设备的可靠性时,都是针对设备进行数据收集,例如飞机失事属于没有概率的问题,利用大样本收集这类事件具有一定的难度。

1.2.2以前进行可靠性分析时,都是利用机械设备的失效性,了解与掌握机械设备失效性参数,从而对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价,但是设备时效性本身具有需要假设,完全与失效性相符合的事件是不能预估的。对于大型设备,其结构与零件都比较复杂,对这类设备进行检修时会有很大的难度,而传统的检修方式比较单一并且片面,采用这种方式对复杂设备进行检修,其做出的评估必然是不全面的。

1.2.3可靠性评价的基础是二值假设和有限状态。传统的可靠性评估方式对设备考察的状态比较狭小,在对机械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估时,通常会假设设备正常或失效这两种状态,这种假设是比较片面的。在实际运行中,机械设备不仅存在着这两种状态,设备很可能处于逐渐老化的状态,其状态值不能明确的。且这种状态是不能明确的,具有随机性。所以二值假设和有效状态是一种理想的假设,很难有效地实现,只考虑正常与实效两状态,其得出的可靠性评估结论必然会有所偏差。

2机械设备运行可靠性评估的具体对策

2.1减少评估对概率分布的依赖

在当前可靠性评估过程中,过多地依赖概率分布,因此为了提高机械设备评估的可靠性,需要减少对概率分布过度依赖的现状,采用对概率分布依赖较小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数据分布的依赖。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地降低设备可靠性分析的难度。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评估不只是受一种因素影响,外部环境以及设备的内部结构都会对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评估造成影响,因此在评估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偏差。但是在对设备失效的原因进行假设性分析,并获取设备退化以及失效的相关信息有利于提高其评估的准确性。对机械设备失效原因进行假设性分析能为可靠性评估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增强可靠性u估的实时动态性

当前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估时其中的一个缺陷是不能进行实时评估。传统的评估方法不能有效地掌握设备实时的运行状态,所以对设备进行维护以及开展可靠性评估时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评估缺少针对性,最终降低了评估的水平。为提高评估的准确性,需要掌握机械设备的实时动态,并对其实时动态进行评估。开展实时动态追踪仍属于理论水平,在今后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将其运用于实践过程中。

2.3提高可靠性评估的具体方式

2.3.1根据振速情况进行可靠性评价。在使用过程中,有些机械设备使用频率以及产生振动速度会存在着差异性。可以采用下面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首先对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基础量进行计算,根据其振动的程度和相应的等级,设定出机械运行的可靠性数值,然后利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将算出的结果与实现设定的结果进行比较,最终确定机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结果。

2.3.2根据机械受损程度进行可靠性评价。在机械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磨损,在不同的使用状况下,其磨损的情况会存在着差异性。在机械都受到磨损的情况下,对机械进行进一步地划分。其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机械使用的时间,分别设置设备使用前、使用中以及使用后这三个数值。对机械设备轴心的老化程度进行观察,针对不同的老化程度设置不同的指标,用部分数值进行代替。如果设备的运作轴心受损比较轻时,表示其机械运行的可靠性较高。如果设备轴心损伤情况比较严重,则说明机械运行的可靠性比较低,最终根据分析所得的结果制定出机械运行的可靠性数值曲线图。

2.3.3根据机械不确定状态进行可靠性评价。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只是存在失效与运行两种状态,还包括不确定状态。设备运行的良好程度是环境设定后的计算指标。机械出厂的时间越往后,设备的不确定状态会随着减少。对机械设备不确定状态进行评估时,要计算机械分解频带的数值,对小波信息转化情况进行分析,其次计算出机械运行的可靠性数值,最终评价机械设备可靠性评估值。

3结语

总而言之,机械制造企业要将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作为工作的主要环节。采用多种方式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证每台机械设备都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出符合标准的高质量产品。本文分析现阶段机械设备可靠性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在对机械可靠性进行评估时,减少评估对概率分布的依赖,实时地对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价。同时为了提高评估的准确性,还可以根据机械振速情况、受损情况以及不确定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计算方法。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机械制造企业要重视机械设备评估的准确性,不断完善与创新评估方法,采用科学与实用的方法进行实时监控与动态分析,得出机械设备真实的运行结果。

参考文献

[1]钟保强,张文翰,高鹏,等.对电气机械诊断信息的

设备运行可靠性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

56(8).

[2]贾亚洲,杨兆军.数控机床可靠性国内外现状与技术

发展策略[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4,9(7).

[3]孙闯,何正嘉,张周锁,等.基于状态信息的航空发

动机运行可靠性评估[J].机械工程学报,2014,36

(6).

[4]武凯,孙宇,等.机械装备可靠性技术[J].机械制造

与自动化,2014,15(1).

工程机械现状分析篇7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V5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03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产生了机械电子工程,电子机械工程属于高科技产业,且当前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很多国家以及研究领域都对电子机械工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国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要加大对该工程的投入和研究,掌握电子工程设计中的技术要点,从而促进该技术的快速发展。

1eDa技术简介

eDa技术是机械电子工程设计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Da技术主要能够实现对逻辑器件的大规模编程,通过硬件描述的语言,完成对逻辑器件的编程过程。eDa技术中包含的技术内容比较多,如计算机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等,这些技术工具可以进行软件开发或者软件的试验,对这个过程加以利用,就能实现对特定芯片的适配译以及逻辑映射的过程,通过该过程,就可以形成一个集成的电子系统,从而应用到机械电子工程中。

eDa技术实际是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它的发展基础是电子电路CaD技术,该系统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包括编译器、综合器、适配器和下载器。这些部件中的综合器主要是完成转换的功能,就是将设计出的文件转换成该系统的门级电路描述方式,简单的说,就是完成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对接。而适配器能够生成最终的文件,然后实现对它的指定安排工作。

在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中,eDa技术是最核心的技术,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该技术在设计中使用的是HDL高级语言,这种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公开使用,并且描述的范围非常广,设计者在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时十分方便,在完成设计方案,该语言还能够实现自动更新,这给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在设计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深受机械电子工程设计者的青睐。另外,eDa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这对设计中的仿真、纠错和调试工作都十分有利。

2机械电子工程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2.1机械电子工程设计中的仿真分析

在进行机械电子工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设计的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仿真模拟,主要是对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验证,保证设计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的意外。这里进行仿真实验时就采用的是eDa技术,eDa技术能够通过传递函数进行数学模拟,从而完成对设计方案的仿真。利用eDa技术构建的仿真系统,能够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处理,并对方案进行推广应用,对设计中的各种构思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在完成仿真实验后,eDa技术还能够分析电路的实际结构以及结构的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对这些结构的分析,能够实现对设计过程的量化分析,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水平,促进机械电子工程的健康发展。

2.2对电路特性进行优化设计

在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状态以及安全的性能,这就需要为电子元件提供最佳的工作环境温度以及最佳的容差。但是,采用传统的机械电子工程设计的方法,很难对电子元件的工作环境温度以及容差进行控制,也很难实现对温度的监测,这样就直接影响了电子元件的工作状态,导致设计方案不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存在很多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采用eDa技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eDa技术能够实现对温度的监控和统计分析,这样就能得到最佳工作状态下的电子元件的各项参数以及电路结构,同时也能够得到该状态下的最佳环境温度,从而实现了对机械电子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也就保证了电子元件的最佳工作状态。

2.3对电路的特性进行科学的分析

除了上述两项功能,eDa技术还能完成对电路特性的分析,这也是eDa技术的一项重要功能。在进行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时,必须要进行数据的测试和结构特性的分析,采用传统的机械电子工程设计方法,对这两部分分析得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较差,另外,受到技术和条件的限制,在对其结构特性进行分析时,使用的分析测量方法本身具有很多缺陷,这样就导致测试的结果存在很多的误差,精准度极差,直接会对生产的产品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产品的稳定性极差,很难用于生产活动中。而eDa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能够实现对系统的精准化测量,提高分析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并且采用该技术设计的方案,不会出现结构性差异的现象,提高了设计方案的稳定性和合理性,也保证了机械电子工程的顺利开展。

2.4在机械结构设计中进行防静电处理

在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中,还要完成对机械结构的设计,一般情况下,就是根据设计的原理,构建具体的结构设计图,然后应用到实物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逐渐趋于轻、薄,这就对集成电路器件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同时要求电子元件的线路以及排列中都要满足防静电的要求。如果在设计中,不能做好防静电的处理,静电电场和静电电流都会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严重的就会直接造成电子元件的致命伤害。这是因为静电电场和静电电流可以对周围的电荷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巨大的吸引力就会大大的降低电子元件的敏感度,严重的就会导致电子元件的电路导体毁坏,甚至发生爆炸的现象。因此,在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中,一定要做好防静电的处理,这样才能提高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对电子元件起到保护的作用。

3总结

综上所述,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eDa技术是电子工程设计中的技术要点,采用该技术设计的产品稳定性极高,安全性能较好,并且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因此,在今后的机械电子工程设计中,广泛的使用eDa技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从而促进我国机械电子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建国.机械电子工程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J].电子制作,2016,(16):21.

工程机械现状分析篇8

机械优化设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一方面保证各方面的技术指标能够达到优良的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满足各种安全性、可靠性、工艺性的指标要求,保证机械设计成本和消耗达到最低的状态,同时又能设计出最优的产品。机械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市场调查、分析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技术编制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能够保证各种技术方案形成一系列工作过程,保证机械产品的设计方案更加优化。机械工程优化设计已经成为当前机械理论和方法发展的重要方向,已经得到机械设计与技术人员的高度关注,通过机械优化设计可以提升机械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以传统方法为基础,在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经验类比、估算分析、试验比较形成初步设计方案,通过对各种产品进行对比分析,保证产品的设计参数更加稳定,通过对各种刚度、强度进行性能测算分析,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满足系统功能性能要求,提升整个产品的设计水平。

2.机械产品设计优化改进策略

通过对产品设计的具体分析,可以把各种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结合在一起,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通过对设计变量的改变与分析,可以对产品的性能和指标进行优化,保证其处于最优的状态,这将是机械设计过程中的最优方法。优化需要运用数学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把其与机械功能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设计出各种解析函数,通过相关计算可以得到相应的数值。

机械产品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参数进行建模,从而能够通过软件对其模型进行修正,最终能够按照结构化的要求对数学模型进行加载和求解,最后能够对各种状态变量和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从而能够形成最优的参数评价。机械产品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参数进行评价,根据优化处理器对循环提出的设计变量、优化参数、目标函数、状态变量进行分析,最终能够实现各种参数的最优循环。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对传统设计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感性、经验、类比等角度进行传统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把传统设计方法转变成理性、科学的现代计算和设计方法,保证机械产品设计模式逐步向智能化、集成化、自动化方向转变。

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如果在满足的条件下,需要对参数指标进行修改和优化,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直观判断和经验设计参数,并且能够对其进行修改,保证整个设计过程中能够把经验和理论结合在一起,改变以往人工拼凑设计的模式,通过对各种参数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传统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设计方案还存在比较大的提高余地和改进空间,传统设计过程中一些最优的方案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机械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方案情况选择一套最优的方案,按照一定的指标要求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从而能够选择出一套最优方案。

工程机械现状分析篇9

1概念

1)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是识别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它主要研究机械设备在运行中状态的变化,以及在诊断信息中的反应。

2)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包括了对机械设备的诊断、预测及运行时的监测3个方面。

3)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是通过监测状态信号,对它所监测出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诊断和识别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一步预测机械设备将来的状态,确定需要控制机械设备措施的一门新技术。

2控制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工作的几个措施

1)定时监测。定期定时的为使用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监测。

2)跟踪监测。跟踪监测数据异常的机械设备,了解机械设备生产工作状态的变化,如果发现机械设备状态有变化的趋势,就应该马上组织维修。

3)验收监测。监测维修后的机械设备,通过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已经维修后的机械设备的使用状态,与专业的维修人员一起商讨维修后的机械设备是不是还能够正常>文秘站:

4)其他监测。在平常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时,一些不太主要的机械设备如果也监测出来问题,可以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测,并且分析判断,解决小问题,避免将来促成大问题。

3机械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路程

1)监测出机械设备运行时的状态,结合多位专业人员进行分析,通过缜密研究后,最终确定出可能存在的机械设备的故障或者隐患。

2)测量仪器的出现,为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及诊断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用测量仪器测量出机械设备运行时的参数数据,通过计算比较,最后确定出故障的原因,或者通过对一些参数进行多次的测量比较,根据机械设备工作的状态确定出是否会出现故障或者隐患。

3)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快速发展与开发。计算机机械设备管理模式已经逐渐的代替了原来老式的管理,机械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也逐渐的发展到了计算机时代。有些专业的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仪器不仅仅只具有测量、记录参数的功能,甚至还能够对监测出来的信号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只要将机械设备监测出来的参数输入计算机内,电脑就能对这些监测出的数据作出简单分析,还能够显示出相关的一些图谱,甚至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的专业系统对检测仪器所测出来的数据参数进行综合的评价。

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使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及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入到更深更专业的阶段,研究工作从机械设备监测诊断系统的开发研制进入到诊断方法的研究;监测诊断手段由震动工艺参数的监测扩大到能量损耗的监测诊断;研究对象由旋转机械扩展到发动机、工程施工机械以及生产线;时空范围由当地监测诊断扩大到异地监测,即监测诊断网络。

4发展趋势

4.1不断引入机械设备监测与诊断_的新技术

1)硬件方面:功能强化—便携式数采增加整周期采样、双通道;提高机械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可靠性;性能提高——高速多通道并行,DSp器件。

2)软件方面:功能更加丰富完善、准确有效;信号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成果逐渐转为实际化;计算技术中对分布式方法的运用。

4.2计算机系统中对机械设备的诊断功能不断完善

1)诊断分析数据的确定系统:针对有关的机械设备及参数,给出若干可能故障的说明和分析依据,最后由操作者或分析人员来确定结论。

2)诊断技术的辅助系统:在给出分析处理结果和故障特征提示的情况下,利用人机集合的方式进行故障分析与判断。

3)诊断技术中的专家系统:利用知识库和推理机,由计算机自主(配合一定的人机交互)完成故障分析与诊断,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4.3机械设备的管理功能占据了非常重要地位

机械设备中的远程监测是诊断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决策支持技术与数据库相结合的产物,它也是建立在分布式或集中式机械设备监测系统之上的。它所应用的技术主要有:获取机械设备的故障信息、互联网和数据传输技术。而想要使信号采集、信号分析处理和诊断技术在网络上远程控制操作,就一定要解决下面的问题: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远程机械设备信号采集;分析信号处理软件的设计;现场对机械设备监测的数据处理;网络的测试数据、诊断分析方法和共享软件。由此看出,机械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中远程协作诊断已经过试验实现,但是,因为在机械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领域中的信息还没有统一,协作手段和机制还不够完善,离建设机械设备监测与诊断医院的目标还有着很大的距离。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应该吸取国外同行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教训,学习机械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领域的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技术。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在机械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领域中做出一些成绩,让这门新理念技术有更加宽阔的前景。

5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意义

5.1有利于提高人们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

把机械设备管理好,不仅是保证企业机械设备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且还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因此,通过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状态维修,是提高我们对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

5.2减少机械设备的事故危害性,避免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

现代机械设备的结构很是复杂,自动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功能也越来越完善。机械设备出现重大故障或者发生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影响程度,有时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

5.3可以间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产停机、停工带来的单位损失越来越大。实施机械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不仅减低了机械设备的周期费用,也间接地提高了以生产经济型为目标的设备管理水平。机械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是现代机械设备管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是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不可缺少的技术思想。尤其当今社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机械设备维修成本的控制和成本降低是企业应该挖掘的途径之一。所以,机械设备应用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让预知维修取代传统落后的定期维修和定期预防是历史进步的必然。

工程机械现状分析篇10

关键词: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研究分析

0引言

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是当前工业技术生产过程当中相当常见的情况,有效的对其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合理的解决,是真正意义上实现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控制和方案健全的关键点,所以在实践当中还应当重点的加强对此环节相关内容的深层次分析。为了更好的控制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情况,应当加强对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基本原因和控制对策的全面分析。

1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类型分析

机械设备的腐蚀主要指设备与接触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机械设备外形及内在质量方面的退化。腐蚀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造成机械设备不可避免的损失,另一部分通过采用防护措施和技术手段可以避免的损失。腐蚀不仅严重减少设备的有效寿命,严重时还会阻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发生跑、滴、漏等现象,为企业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如果不对机械化工设备的腐蚀问题做出控制,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确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的基本类型和引发的实际原因是真正意义上实现相关工作不断创新和改进的关键点,所以在实践当中还应当加强对此环节相关内容的系统性分析。

化工生产中存在着许多具有一定腐蚀性的介质,如酸、碱、盐、水、氧等,这些都是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操作中的超温、超压,也是产生腐蚀破坏的主要原因。按照相关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的原理和性质,需要将其腐蚀的情况进行细致的分类。通常情况之下可以分为均匀腐蚀以及局部腐蚀等两种基本的类型。需要注意的是,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之中腐蚀主要是由于发生了相关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导致的,是一个氧化和耗损的过程。在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之中,在实践的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防护过程当中不管是均匀腐蚀以及局部腐蚀,其本质的原理是一致的,都是由于材料内部的原子已经处于氧化的状态之下,进而出现了转化成为金属阳离子的一个过程。所以很好的掌握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材料腐蚀的本质原因,对于很好的处理腐蚀的情况有着巨大的意义,同时以此为基础对今后的改良对策和改进的途径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发展。所以还应当对相关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

2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的对策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的基本现状和主要的原因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后续工作的整改方向,以减少和抑制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现象,下文将针对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的控制对策和控制的方案等进行分析旨在更好的实现对工作的改进。

材料在使用环境中的腐蚀,将关系到设备和装置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合理选择材料十分重要。合理选择材料包括合理选用各类金属材料和各类非金属材料。选材时应考虑如下几点: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在各种介质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还应综合考虑加工工艺性能和经济性。力学性能包括屈服点、强度极限、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冲击韧度、疲劳性能等。耐腐蚀性能是指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对各种局部腐蚀类型的敏感性(包括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氢致腐蚀破裂、电偶腐蚀、选择性腐蚀、高温氧化及高温腐蚀等。

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是当前化工生产之中的主要设备之一,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其腐蚀的防护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相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常识,也逐步的探索得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在实践当中首先应当明确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的基本类型,并且深入的明确其腐蚀的危害和巨大的意义,明确防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且从深层次之上探讨得出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防护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案,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从根本上保证相关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的正常和稳定运行,为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在实践当中应当对技术进行明确的分析,真正意义上制定出可行的措施进行改进。

就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我国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推广应用过程当中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同时实践之中腐蚀管理政策制定不够健全,在今后还应当加强对上述问题的重视程度,以真正意义上实现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管理健全发展。同时还应当加强专业化技术人才的培训,加强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使得其工作的综合水准可以不断增强。

3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而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易遭到腐蚀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机械设备被腐蚀后,使得机械的性能发生变化容易造成设备被破坏以及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加强对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基本因素的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是当前工业技术生产过程当中相当常见的情况,有效的对其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合理的解决,是真正意义上实现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控制和方案健全的关键点,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石油化工机械设备腐蚀基本现状和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控制方案的制定原则和制定的方向。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方案的有效健全和全面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汪功成.浅谈化工设备的腐蚀与预防[J].新疆化工,2010(03).

[2]刘春荣.浅谈化工机械设备的防腐设计及措施[J].装备制造技术,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