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50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1

一、中国热电联产的发展历史1、热电联产的兴起与发展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在一些工业区内,建设了区域热电厂,由于当时缺乏热电建设经验。基建计划不落实、热负荷误差很大,致使一些热电厂的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从1953年到1967年期间,正是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初期,也是各地电网发展的初期。一般是城市建筑密度低,热网投资大,工业热负荷为主,民用采暖热负荷很小,而工业热负荷一般是提出的偏大偏早,投产后热负荷很长时间上不来。热电厂的热化系数几乎均大于1,因而实际经济效益不高。这一时间由于以供工业为主,绝大多数热电厂选择了抽汽机组。以保证供汽供电。这一时间新投产6000千瓦及以上的供热机组容量占火电机组总容量的20%,居世界第2位。1962年原水电部为摸清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所建热电厂的经济效益,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更好地结合我们国情,研究发展热电联产。安排力量对十五个热电厂进行全面的系统调查。最后提出报告认为:这些热电厂供热能力平均利用程度仅为48%,其中只有15%左右的机组投产后2~3年供热能力可以充分发挥,节能效果好,而大多数热电厂投产后要经过5~7年供热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平均的节能效益较低,少数热电厂投产后,由于各种原因致热负荷显著减少,甚至主要热用户由于计划变动,搬到其他地方建设,使机组供热能力长期不能发挥,也有在非采暖区装了具有低压抽汽的采暖供热机组,热电厂不但不节煤还要多耗煤。因而形成热电联产事业的高潮转向低潮。尽管有上述问题“总结报告”提出:1960年15个热电厂共发电110.25亿度,供热11.72x106百万大卡,节约35.41万吨标准煤,平均每百万大卡节约73公斤标准煤,比较好的热电厂,每供一百万大卡,平均节约标准煤89.64公斤。由于热电厂比凝汽电厂多耗钢材,经计算每多耗一吨钢材,每年平均节约34.4吨标准煤,因而热电联产的优越注已充分显示出来。2、1971~1980年期间在1971年~1975年期间,由于中央政策和其他影响,工业布局分散,没有中长期的工业建设和城市规划,因而制订热电厂的发展规划没有基础,只能在短期计划中做些安排,1976年一1980年仍然没有相对稳定的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但后期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较快,热电厂建设开始增加,投产供热机组97.5万千瓦,占新增火电装机的6.8%,但公用的供热机组只占23%,也就是说该阶段自备热电厂的比重增大了。3、“六五”计划时期热电联产建设开始新发展1981年以后,中央提出到2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提到小康水平的宏伟战略目标,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节约和开发并重方针,在节约能源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中设置了节能机构,国务院建立了节能办公会议制度,国家计委在计划安排上专列了“重大节能措施”投资,支持热电厂项目建设。1981~1997年期间节能基建环保项目投资566.56亿元。其中国家拔款和贷款232亿元,引导地方企业投资334.6亿元,形成年节约4345万吨标准煤能力。其中热电联产总容量944.6万千瓦,年节约标准煤1765万吨。“六五”和“七五”期间原国家能源投资公司节能公司共参与节能基建热电项目291个,总容量688万千瓦(其中小热电221万千瓦),总投资91.6亿元,其中节约基建投资52.6亿元。由于热电联产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缓解电力紧张,提高供热质量,减轻分散锅炉房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节约宝贵的城建占地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近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原电力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已将优先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作为产业政策确定下来,并发出了相应的文件,更加促进热电事业的发展。二、中国热电联产的现状1、目前热电联产发展的特点最近几年中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2

关键字:历史课程资源;历史素养;开发;整合;学案

《历史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界定: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育,为我们打开了历史教育的新天地,我们教师面对的历史教育资源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而又实实在在。如何将丰富多彩的历史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能,使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得到培养、提升,这将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

现就教学中最普遍、最容易操作和利用的资源——人力资源中的教师与学生,物质资源中的教材、网络等,以《罗马帝国的兴衰》的教学处理为例,探讨备课、教学中师生怎样发挥能动性,如何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目标中育人功能这一目标。

1.教师整合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建立新的教材观,那就是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只有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师本人对教材的深切领悟进行二度开发,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学力的切入点,让教材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如何整合教材呢?我们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处理:教材章节的编排顺序,逻辑联系与结构;教材内容的拓展、补充与删减;新旧知识的联系等。

2.引导学生搜索网络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对于已经初步具备自学能力的初中学生,他们基本可以在学前、课后自由的根据自己的课程选择各种资源进行预习与复习。由于课内学习的内容有限,且内容距离现实比较远,学生可借助于网络将课内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充分发挥网络查询的快捷性,资源整理的便利性,资讯即时性优势来解决这一局限。

如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呢?在讲授新课前,可以布置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任务去查找资料,发现更多的知识,以拓展思维的空间与维度。同时教授学生必要的网络学习技术,如怎样准确、高效的搜索,怎样与同学共享、交流学习资源。还有就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让网络真正成为我们学习的良师益友。

3.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充分开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历史学习在落实三维目标时,更要注意这一点。

二、课程资源对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

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学生则获得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主要如下:

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梳理、重组,学生对罗马帝国的兴衰有了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以相关的历史理论为指导,去评价历史事件,弄清了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能够解释历史发展的各种现象及规律,并根据历史史实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形成自己的正确认识。

通过对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图片进行整理、阅读、分析,使学生注意到历史叙述中涉及人物的动机和意图、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归纳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

2.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扩张统一带来的两面性:人民由于扩张战争所经历的苦难;而统一又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学会辨证思维,并学会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高自身的人类意识和全球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通过网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对个体、社会日益重要,如何摄取、掌握、利用信息,就成为一项能力和发展要求。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应该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和手段。

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不仅唤醒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训练掌握认知的策略和技巧,而且增强了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更由于这种学习模式重视认知过程的学生主体,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精神。

三、对历史新课程资源的几点想法

1.资源处处皆有,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积累,它们就可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与提高所用。关注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生活、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我认为教材是最好使和最便捷的资源素材

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课程资源的选择,必须结合学生的经验、知识结构,考虑应用的可能性和实际效果;同时还应从学校以及当地的条件,开发现有的资源与教学设备,如本土的历史遗迹、文物,景观,历史文献等,其实它们就是最真切、最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基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现状,尤其是经济和师资因素,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时,不可强求一律,应该发挥地区优势,强化学校特色,显示教师、学生的个性风格。

3.注重课程资源的实际效果,不搞形式主义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3

研究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工作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长期从事信息化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关注信息理论、信息经济、信息政策、信息哲学以及

复杂系统、跨学科方法论。在应用研究方面关注信息资源产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信息化规划等。

编者按:我国信息化历经20多年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来自诸多重大信息化的实践表明,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理论研究尚需加强,也日益被政府、学术界所关注,并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探讨。

为此,在国内信息化研究领域有关专家的支持合作下,《计算机世界》报开辟专版聚焦信息化顶层研究,剖析信息化新战略、新政策和新动态,为政府、学术、应用和产业界的读者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

本期为第一期,着重从产业革命的高度来剖析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致的经济社会变化,提出了信息化正在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三次飞跃的观点,并对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进一步明晰,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class=a14>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相互促进,构成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

信息化有着深刻的背景。信息科学的巨大进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的空前提高,以及对信息的普遍需求,构成了当代信息化的认识基础、技术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形成一场史无前例的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是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其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可能超过以蒸汽机、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革命。

信息化不仅会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信息化本身就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正在使生产力的构成和生产的组织形态发生巨大的变革,形成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新飞跃。

前两次的产业革命

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已经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两次飞跃。

(一)农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农业社会

远古时期,人类生活还停留在原始阶段。经过数以万年计的缓慢发展,人类通过自身的进化和经验的积累,终于迎来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农业革命。

农业社会生产力虽然较原始社会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较为缓慢。历经数以千年计的农业经济发展,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正在孕育着第二次重大的历史性变革。

(二)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工业社会

18世纪,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工业技术,包括蒸汽动力技术和后来的电力技术以及机械加工技术、材料技术等等,把人类带入了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工业革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第三次飞跃正在来临

上个世纪中叶,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的新一次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既非物质又非能量的信息,成为越来越多劳动者的劳动对象。人类社会劳动的成果也不仅仅是农产品和传统工业品,而是大量涌现的信息内容产品以及信息技术产品,包括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围绕这些产品,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也应运而生。所有这些经济活动已经形成了新的、庞大的产业群体,构成了新兴的信息业。

伴随信息业的发展,信息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大幅度增加,现代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在国民经济的主体结构中,除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外出现了信息业这一新的产业部门。一些发达国家的数据表明,信息业这一新的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大量的劳动者已经并且继续转入信息业。有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现代经济体系――信息经济正在开始形成。与经济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相对应,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社会管理的手段也出现了新的形式,信息社会已经初见端倪。

信息革命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它正在引发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历史性的飞跃。

历史发展的浓缩

我们把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相应的生产力发展、经济形态、所依赖的资源等情况浓缩为附图。

图中上半部的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纵轴表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图中下半部的横轴表示由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等各经济发展阶段相应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并且表示了不同发展阶段经济资源的构成。

另外,图中还显示了经济形态发生变化时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所依赖的资源是不尽相同的。

在农业社会中的资源主要是以土地和牲畜为代表的物质资源。经过工业革命,各种能量资源与物质资源一起构成了支撑工业社会发展的资源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仅依赖物质、能量等资源,同时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一起支撑了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看到,支撑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的特征资源是能量资源。没有能量资源,没有能量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不可能有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同样,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支撑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特征资源是信息资源,没有信息资源,没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不可能有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成为信息化建设乃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我们正处在历史飞跃期

在附图中,圆圈标出的是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历史时期,正在发生一场信息革命,社会生产力正在出现跨越式发展,人类经济社会正在发生一次新的飞跃。

在这个历史时期,人们不仅较好地掌握了物质过程、能量过程,而且逐步了解和掌握信息过程。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4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说过: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爱国必先爱家,只有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才能热爱她、建设她,进而热爱我们的祖国。乡土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他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这些都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而乡土历史是学生生长地的历史,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根源)是社会。学生至少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要素才能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一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技巧或才华;二是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源和信息。“关”在教室中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明显存在欠缺,而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可以很好地进行弥补与充实。因为对学生来说,乡土资源比历史教材中的资源和信息更容易获取。面对新课程下的历史教育,开展乡土历史的教学将是对现行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于学生的、生动活泼的、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学习历史的新路子。

1.开展乡土历史教学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乡土历史的教学,能使学生从局部到整体了解历史的发展变化,家乡历史上名人的非凡经历、生动感人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

2.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历史课程新课标》所要求的。通过适量的、具体的乡土历史事实来教学,不仅为发展学生的爱好和专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学生也可从对家乡历史发展的全部史实的分析中,学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利于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形成。

3.有益于营造“寓教于乐”的氛围,让学生在主动探讨和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4.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能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根治传统教学中缺乏民主气氛的弊端,激活教学主体,使教与学更加和谐、融洽。

5.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习惯的养成。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6.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使命感。开展乡土历史资源的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通过对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了解和研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7.有利于学生全面参与课外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总结和反思的整个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才能具有重大意义。

8.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用所学到的乡土历史知识,为家乡发展建设献计献策。可围绕家乡的“环境治理”、“文物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等社会问题各抒己见,为家乡建设尽一份力,树立主人翁意识。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重担。“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真诚关怀,是一种作为社会成员对自身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思考。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走进生活,体验历史情境,并构建对过去、现实以及自我的理解,最终实现民族的集体认同与开放的世界意识。这其实也是历史教育的人文关怀所在。一个地方的乡土文化承载着这个地区上千年的历史文明,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资源。利用好这些乡土历史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了解、认识本地的社会历史与现状,让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多一份社会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乡土史料的运用,对于学生感知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思维是非常有益的。由于同学们对家乡的历史比较熟悉,能近距离地感知、触摸到历史的痕迹,所以思想中就容易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表象。例如,在学习先秦文化中,课本上讲到了编钟是古代音乐的代表,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很难想象编钟的精美,商周青铜工艺的精湛,我便和学生一起去齐国博物馆实地参观了编钟,欣赏了编钟的演奏,从而加深对书本上抽象知识、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

乡土历史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注意做好乡土历史和课本历史结合之外,还注重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学校,我充分利用兴趣学习小组,给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齐文化知识,利用学校的齐文化长廊、展室等,让学生排练历史剧、开展新稷下讲坛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齐文化的观点和见解,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在假期,我组织学生参观古迹遗址,拜访先贤名人,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交流心得,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厚重的乡土历史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份文化瑰宝,需要历史教师去思考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丽琼.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云南教育.2007第12X期.

2.蒋存秀.也谈乡土历史教学.青海教育.2005第3期.

3.汪政.乡土文化建设中本土资源的文学书写.江苏社会科学.2009第1期.

4.闫晓梅.对培养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几点看法.新余高专学报.2004第3期.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义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在历史教学中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新的历史教材具有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必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有大量的配套的教学参考、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最好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区教育资源。这就迫切呼唤教育部门和一线的教师努力开发好课程资源,尤其是学校和一线的教师要在教学资源和资料的寻找、开发、制作、使用等方面要狠下功夫。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历史教科书仅是一种主要的课程资源。历史教学还应该运用大量教科书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这些课程资源以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加之许多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高雅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生动的历史课程资源无疑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3.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新课程突出了发展性的精神,为师生的教与学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人教版新教科书中,为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安排有“活动与探究”、“文献资料”专栏、“动脑筋”栏目、“自由阅读”等,这些安排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并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无论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角度,还是从开发课程资源的角度,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二、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开发主体单一。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依靠少数专家学者,并没有真正将广大的中学一线教师调动起来。其实,一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更有实效性,来源于教学实践,应用于教学实践。但多年以来,教师只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而没有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2.课程内容狭隘。历史课程资源的内容往往偏重于历史本身相关知识的开发,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紧,教材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学科知识的新发展,更难以实现历史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渗透与融合。对此,需要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使优秀的历史资源用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3.实施场地缺少。绝大多数地方都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使课堂成为利用课程资源最重要的载体,普遍缺少相应的专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更难以通过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科学技术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1.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必须明确,教科书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有: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历史变迁,学校著名历史人物,学校的板报、队会、国旗下的讲话、各种历史知识的竞赛、演讲等;二是校外的历史课程资源,包括烈士纪念馆、纪念碑、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部队、老红军、老战士、杂志、电影、电视(诸如百家讲坛栏目)等一些广泛的社会资源;三是初中历史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园网上关于历史知识的介绍等。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历史资源,为初中历史教学服务。

2.开发利用家长课程资源。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够帮助自己的子女学习英语、数学等,但对于历史课程家长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某种程度上看,家长就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西方各国许多学校普遍建立了“家长教育资源库”,也就是基于这一点,在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中,家长除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外,家长志愿者可以协助学校组织大型的历史教育考察活动,可以邀请有专长的家长参加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可以请他们和教师一起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等。

家长可以成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监控者。初中历史课程领导的目标的实现,需要健全的教学监控体制。因此“家长热线、家长委员会、家校联系本、家校合作活动日、每周的家长来访日等,都可以成为学校收集家长意见的渠道,通过“反馈收集梳理改进反馈”的循环往复,可以有效形成家校互动的课程改革监控体系,通过反馈,可以有效促进学校改革”。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6

关键词:课程资源;新课程;初中历史活动课

一、关于课程资源与活动课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理念。开发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关系到对课程性质的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和课程实施的质量。所以,它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还有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当然,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要创造性地选择那些最有助于学科教学目标实现的资源,尤其需要去挖掘那些教育功能还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效益和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专家和课程编写者的工作,更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去,教师和学生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不应处于缺位状态。

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体系不断出现新的分化与综合的趋势下,有限的学时和知识量的无限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教育中以学科、课堂和教师为中心,脱离社会生活和忽视儿童学习兴趣及心理发展等问题更加突显。

活动课理论中的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重视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联,重视儿童个性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综合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学生主体的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等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在许多国家,学科教学、课堂学习越来越多地与体验及活动学习融合在一起,学科课程活动化已成为共同趋势。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其目的是要改革学校课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在历史课程方面,强调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中学习历史,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

活动课是课程改革的热点,在新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活动课作为新的授课类型被推出。目的是通过设计这种授课类型,引导学生进行系列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活动课集中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中“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活动课的基本特征:

1、内容的综合性

在设计原理上活动课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以学生的心理水平、学习兴趣、社会生活以及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为基础确定学习内容,并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与多方位、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等。其模式灵活、形式多样,内容具有伸缩性,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2、过程的体验性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亲身实践的体验性学习为主,所关注的不只是学生如何学习和运用知识,更是注重其在活动中的经历和感受。在活动中有教师的指导,但更多的是学生进行实践,在亲身体验中实现其认识的内化,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在其中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在新鲜的感觉中,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3、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课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各种自主活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和运用知识。在所创设的生动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他们既是学习者也是活动的组织者,可以自主制定活动计划,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出发,比较自由的进行各种活动和评价,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探究精神。

4、评价的过程性

在活动课的学习评价上,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注重的并不仅仅只是掌握知识的结果,而是更多地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的变化和能力的提高,即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评价的最重要内容。同时,评价是动态的和形成性的,多采用观察记录的方法,以学生自我、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历史活动课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过程:

在新的课程及教学观念引领下,历史活动课的设计和组织应从活动课的基本特点出发,围绕不同的专题和单元,提供案例及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并预留调整或发挥的余地。

1.目标的制定。

在制订活动课目标时,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思考。目标不仅是关注活动的成果,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的各种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等,并增强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2.主题的选择。

根据将综合性的知识学习与学生的能力、态度和行为培养统一起来的需要来选择主题。主题应符合学生的兴趣、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从操作层面的可行性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活动的要求。并且,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能够关注身边的历史。应充分尊重学生,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历史学科和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都可以作为活动课的主题。

3.过程的实施。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内部进行分工和配合,每位学生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在分组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并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分享成果。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协调者,与学生共同进行学习探究。

4.结果的评价。

在评价方面以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为主,教师进行参与性的评价。可采用《历史活动课记录表》或《历史活动课材料袋》等方式进行评价,重点在学生活动的过程、轨迹和情感体验。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通过学生自评,使学生学会实践、不断反思自我;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吸取别人之长;通过教师的评价,从整体上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

四、教材中的活动课:

新课程的实施已将活动课正式纳入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历史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的单元教学活动建议中提出了具体建议,并在“实施建议”中附有教学活动案例。活动课约占学期课时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在初中三个年级的六册历史教材中,共安排了与课文学习内容基本同步的23节活动课。同时教材还附有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要求、活动提示和参考资料。

按新课标及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活动课的内容具体可分为:

学习方法系列: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一《寻找历史》,主题是历史就在你身边,使历史与学生更有亲近感。七年级(上册)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主题是训练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技能,培养历史空间概念。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主题是培训学生如何进行历史知识的复习,掌握正确的方法。七年级(下册)活动课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主题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据,设计知识结构示意图,使学生掌握在复习中化繁为简、形象直观的学习方法。

人物评价系列: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主题是进行史论结合、有理有据的辩论,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以“是非成败拿破仑”为题,组织辩论会,培养学生客观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锻炼用历史资料支持自己观点的论证能力。

编演故事系列: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主题是培养学生收集历史素材,撰写历史故事的能力。七年级(下册)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主题是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表达和交流能力。让学生融入到历史之中,学生是编导和演员,教材是剧情线索,通过“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西行”和“文成公主在吐蕃”等场景,形象地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使学生加深对汉藏两族人民世代友好的情感体验。延伸活动可以排演“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等历史短剧。

调查访谈系列:八年级(下册)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以家乡某方面的具体变化为选题,调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活动拓展以《家乡的明天》为题,探讨和展望家乡今后十年的社会变迁,为自己家乡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八年级(下册)活动课二《历史记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主题是展现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和地理资料,举行追访历史新闻活动,以此加深对新航路开辟的了解和认识。九年级(下册)活动课二《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通过模拟战地采访,使学生深刻了解这场战争人民必胜、法西斯势力必败的历史原因。

文章竞赛系列:七年级(下册)活动课三《历史知识竞赛》,主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参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九年级(下册)活动课三《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抓住巴以争端的国际热点问题,开展以“倡导和平、反对暴力”为主题的历史课外写作活动,将历史学习与时事政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九年级(下册)活动课四《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通过了解二战后至今世界科技的发展状况,认识全球科技发展的动因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追求。

策划模拟系列:八年级(上册)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主题是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八年级(上册)活动课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主题是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遵着历史的足迹,作虚拟的旅行,以此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世界古代的文化成就,扩展视野了解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九年级(上册)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通过这样的设计活动,了解博览会的常识,在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沟通历史、物理和化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图片音乐系列:七年级(下册)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图与文的转换过程中,加深对宋代社会状况的了解,培养从历史绘画作品中寻找历史信息的能力。八年级(下册)活动课三《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歌曲中凝聚着历史,通过收集、视听和演唱不同历史时期的歌曲,从一个侧面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使学生在心中产生与历史的共鸣。八年级(下册)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一幅家庭照片就是一幅凝结的历史画面,以时间为线索或以人物为中心组成专题系列,收集和交流反映不同时期社会风貌的家庭照片,以此来了解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家庭的幸福。九年级(下册)活动课一《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搜集能够反映法西斯罪证的历史老照片,认识法西斯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建构起立足于课程整体的大课程资源观或整合的课程资源观。历史课程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进行多渠道地开发。历史活动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及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化,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活动课对教师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而是更高了,它需要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育实践。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标志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齐健,赵亚夫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7

   论文内容摘要:构建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又是这一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历史教科书为基袖,了解、熟悉、把握科学的教育学知识、课程与学习论知识和历史教育知识,充分认识历史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体系、历史课程知识体系、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建立的五个层次,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到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层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必须以它前面四个层次体系的完整建立为依托。所以,这其中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至关重要。

    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即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它是中学历史教师把握课程教学理念,依据课程标准,钻研历史教科书,并应用其他课程资源,从教学的实际倩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等)出发,自己所构建起的、具体的在日常教学中所应用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上承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下接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建立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其对建立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笔者在此仅就如何构建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做一论述。

    一、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建立的理论先导

    理论引导实践。历史教师自身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往往取决于其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历史教师只有接受现代的、符合社会现实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吸取历史知识,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各种知识内化为符合教育教学的历史教学知识。

    然而,纵观教育史,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纷繁,莫衷一是。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惫识,明辨的思维能力,对这些理论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在学习教育学理论时,能明确教育的最本质功能。如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教育学术界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教育功能的界说与分类、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等;从纵的方面看,关于教育功能间题的研讨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工具职能到生产斗争工具职能,从工具功能到教育多种功能的综合”的发展过程。以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要清楚地知道教育的作用是要使受教育者成“材”成“人”,发展学生个性,即牢牢把握住“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而非学科内容;是课程过程本身而非课程目标、计划;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而非单一的教材因素;是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课程)与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性和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的有效结合而非只是显性课程;是“实际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选择的课程)与“空无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排除学校课程之外的课程)的并重而非只强调“实际课程”;是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而非只是学校课程。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教不同于学。不过,教与学又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互为基础,互为方向,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教师的教就意味,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当中,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单向的教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和以学生为主体而放弃教师的教学组织、指导、咨询的“学生中心论”都是片面以至错误的。教学论界长期存在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教师要认识教学既是科学义是艺术,才不会认为教学是科学而忽视教学过程当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价值及创造性,也不会以为教学是艺术而使教学不能量化、不能理性、无规律准则可循。

    教师对这些理论的准确解读与把握,结合历史教科书,就能创造出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当然,这种知识体系不是教育理论加教科书知识的简单结合,它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其内容是开放的、丰富的,其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不熟悉课程教学理论,就不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也就难以正确理解历史教育的目标,拿握历史教育内容,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教育思想会迷途,其教学行为会盲动,其历史教学知识体系会窄化、甚至异化。教师对课程教学理论的不同理解,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观,教师对历史教科书各知识内容取舍将会有所轻重,教师历史知识构成必然有所差异。教师只有熟知教育理论,具备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才能做到高屋建辘,充分级取各种教学资源为自己的历史教学服务,建构起完普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二、教师对裸程改革文本、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的解读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抓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理念。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都门领布了一系列课改纲要、文件;此外还有一些教育教学专家有关课程改革方面内容的著作、译著等也相继面众。解读这些文本,教师能对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形势、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有一个清趁明确的认识,也是教师能胜任新课程的必要前提。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家质橄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攀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建构符合索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堂改革的促进与实施等内容做了纲要性的规定,在新课改下每个教师必须要领会其内容与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只是有关课程改革内容的纲要性文本,它以离度浓缩的语词涵盖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要领,对教师充分把握这次课改显然存在课程改革资料信息源上的不足。因此,教师还可读阅《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议》、《面向素质教育、墓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及((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关于课程改革的文本、洽楚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任务、使命、方向、方法、目标以及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该书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文笔对《纲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理念先进,视野开阔。此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方案》导读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做了具体规定,是高中历史教师了解高中新课程的必读文本。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评估和历史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教育意志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具体包含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课程的墓本理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从中可以看出,标准对历史课程的学科功能、学科结构、培养学生的目标、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及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做了纲要性规定。因此,历史教师梅建自身教学知识体系,就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穆标准,把握课程标准中趁涵的历史教育塞本理念,逐步提高执行历史课程标准的水平。

    作为执行历史课程的最主要载体的历史教科书是依据《课程计划》与《历史课标》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选择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的、为学生学习发展所浦的最墓本最重要的历史内容编侧而成的。教师掌握并内化教科书内容知识是对其起码要求。不过,教师把教科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知识,不能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文字内容,还要认识与理解教科书的功能、结构、体系,拓展教科书上知识内容。做到教科书上有我有,教科书上无我亦有〔实现历史三维日标教学为准则),以丰富的史学知识为基石,以深刻理解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为支柱,把丰富的史学知识、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各自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然与脚,在教学时运用自如,构筑起坚实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大厦。

三、历史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家都是课程资佩。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历史教学知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虽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它毕竟是固定化文本,它所承载的历史资料与历史信息是有限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如果历史教师在应用课程资源时仅限于此,教师的教学知识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教师的教学也会因此陷人绝境。可见,历史教师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对充实和完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多么重要。历史教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可做到:

    (一)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核心。我们知道,历史教科书是历史学科专家、学者、历史教科书编辑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选取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能理解并且是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学生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它的趣味性、形象性、可读性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它也具有历史学习指南的性质、带有读书笔记的功能,充当史料选集的作用。能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活动,在学习过程当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并发展一定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阅读与学习历史教科书,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当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师要以教科书提供的历史内容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来拓展、充实教学内容,讲述历史,发掘教科书蕊涵的各种教育因素,启迪学生思维,力求全面落实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

    这次课程改革,历史教材实行的是“多纲多本”,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有供全国选用的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以及供上海使用的上海版等,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版本更有十几种之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的需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材。

    (二)开发自身资源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当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影响历史教师的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魅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知识储备、历史专业知识量、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离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过硬的业务本领及不断的创新能力。

    (三)开发其他资源

    如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图书馆中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历史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历史资源,对历史教学有积极作用。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与参与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当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资源。

四、把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

    在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历史教科书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载体,也是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最重要课程资源。所以,在对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这次课改的理念及历史课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在明白其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与方法后,构建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关键在于把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对教材开发,新课程提倡“多纲多本”,目前,初中段有十几种历史教科书,高中有五种。这些教科书虽然都是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但在教科书具体内容与结构安排上又不尽相同,有的还相差甚远。那么,教师怎样使用历史教科书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呢?

    (一)明晰教科书意图

    历史教科书是教科书编者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制而成,《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唯一依据。《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规定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这就保证了在目标教育一致的基础上能使教科书表现出一些个性。当然,由于教科书编者的史学兴趣、史学方法、价值观念及编制方式的不尽相同,就是在同一内容段不同版本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也有差异。如有的概括,有的描述;有的叙事详细,有的较简略;有的说明,有的议论;有的配图,有的则作表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所使用教科书的风格,明晰教科书意图,做到使用时得心应手,讲解时条条是道。

    (二)把握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

    《历史课标(北师大版)》(初中)规定,“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历史课标(人教社)》(高中)中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和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在这样编写教科书思想的指导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可呈现多样化,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

    在前面讲到为适应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版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与内容呈现上就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对专题进行重组,把标准中的九个专题整合成教科书中的七大单元,教科书单元的排列顺序也按时间先后把中国史内容与世界史内容统整成一体加似编排。

    新课程下这种教科书的开发模式改变了过去“千人一书”、“万人一面”的局面,有利于丰富历史教与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多样化教材给教师施教带来了挑战。体系多样的、内容灵活的各版本新教科书已不同于过去程式化的教科书,除了模块―专题式的教科书结构不同于过去教科书结构,课文内容呈现方式比过去更多样、更活泼。如人教版课文内插栏目“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测评部分的“本课测评”、“学习延伸”、“重要概念解释”、“归纳与总结”及“历史感悟”等;人民版高中的“学习建议”、“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一学习活动记录”等。这些栏目及内容的设置,有的补充、说明或延伸了正文,有的拓展了自由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迎合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彰显“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对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教材,教师应以手中使用的教科书为“本”,熟练、灵活应用;以其他教科书为“末”,参照使用,切莫因怕遗漏知识点而把其他教材的内容寒来一概使用,本末不分,甚至本末倒置,违背教材改革的初衷。

    (三)广采博取、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

    历史教科书内容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包容性,它涉及汉语言、地理历史风情、民族风貌甚至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还应对语言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种学、等社会学科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理科学科有所涉猎。当然,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有一个学习的指导思想与方法问题:要以服务于历史教学为指导思想,以与教科书上有的或者可能涉及的知识为学习对象。现代教学论提倡教学资源共享、交流与合作。历史教师可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如与历史组其他老师相互探讨、互相切磋;向其他学科老师请教等。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与精力,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也能开阔视野,获得差异教学方式方法,这对教师形成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很有益处。

    (四)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分化、归类教科书知识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8

一、“校史资源观”的提出及意义

不管是有形的校史资源,还是无形的校史资源,均为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对这些客观存在的认知、看法、态度等便成为“校史资源观”。观点乃是一种主观认识,它的出现总是源于客观主体之间的一定矛盾和主体的急切需要。现实学校需要发挥校史资源的作用,但在对待学校历史资源的态度上,往往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立场,一种是“虚无论”,一种是“占有论”;虽然也会出现介于二者之间的某种立场,但“虚无”和“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校史资源?这便导致了“观点”的产生和争辩。而在“校史资源观”的提出意义上,当有以下要点。

1 校史资源观是对科学历史观内涵的补充

之所以提出“校史资源观”,而不是简单地说研究利用校史资源,是因为研究、利用只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本身,这种态度和行为未必是客观的、系统的和有意义的,而在特定观点尤其是正确观点指导下的研究利用却相反。科学历史观讲究客观、全面、唯真、唯实,在现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史资源观也应当体现科学历史观的精髓,以使作为“历史”构成成分的“校史”的研究利用也能粘附科学历史观的要义。学校虽是社会组员中高度“圆融”的细胞,但其目前的校史资源研究利用,仍有其自觉与不自觉的偏执性,随意将校史资源当做“小姑娘”一样去“打扮”。因此,郑重地提出“校史资源观”当为合宜之举。

2 校史资源观作用于学校现时教育

首先,从教育观点构成的角度看,校史资源观像教师观、学生观等诸多观点一样,是学校主体观点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育人价值取向,其正确与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育人结果。人们热衷于把子女送入名校求学,即说明名校的校史资源尤其是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校园文化积淀,对于学校发展的良性影响,名校隐含的校史资源观无形中发挥着作用。其次,从课程构成的角度看,校史资源不仅本身就可作为学校教育的隐性课程,而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可对许多现时课程的开发起到补充、深化、润色作用。如果能够在课程的开设、运作过程中,确立正确的校史资源观,定会为新的教育改革活动注入活力。同时,教师在利用校史资源对教材的整合及使用中,可以锻炼能力,有利于专业化成长。

3 校史资源观服务于学校未来发展

正如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可以直接影响学校发展一样,校史资源观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学校的现时发展。同时,一旦学校确立了正确的校史资源观,并在其引导之下致力于学校建设,且取得优异成果,那么该种校史资源观也将会穿透历史的时空,在将来发挥其潜在的影响力,且可能代代相传,不断铸就办学业绩。因为校史资源观是建立在校史资源这种客体层面上的“主体精神”,它有着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校史资源有可能因为自然或社会因素遭到破坏,校史资源观却会因为有“人的永存性”而长久流传。

二、校史资源观的正确确立

校史资源观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总要带上社会性和时代性特质。因此,校史资源观的确立应在科学发展观宏观理论的指导下,注意务实求真、统筹兼顾和适当利用。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 客观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客观性,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唯真、唯实”的原则,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统一。首先,要用唯物的眼光看待校史资源,既注意发掘整理其中的亮点,以便从正面提取精华,用来鼓舞人,激励人,又注意发掘整理其中的“暗点”,以便从反面吸取教训,用来警醒人、鞭策人。有的学校一路激昂,凯歌高奏,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便于将其发扬光大,有些学校路途崎岖,屡遭踬踣,总结出受挫的教训,便于匡偏纠错,力促学校从今迈入正常发展的轨道。总之,要讲求一个“真”字,不忽视成绩,也不回避问题,尤其要注意从学校历史问题中挖掘出解决现时问题的策略与智慧,服务于学校发展。其次,要用区别对待的态度利用校史资源。除了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要适当兼顾外,还要根据现实学校发展及育人目标的确定,有选择地加以科学的提炼。既不忽视从校史资源中提炼反映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精神的办学理念等重点元素,也不忽视从校史资源中抓取反映特定时代教育往事的琐细枝节,以产生“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平凡细节发人深思的效果。由此可见,不重视校史资源的“虚无论”和囫囵吞枣的校史资源“占有论”都不是客观对待校史资源的观点。

2 系统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系统性,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和“层次”的观点,避免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首先,校史资源的一体性特征决定了在开发校史资源时必须进行通盘考虑,讲求全面性。不能雾里看花,只抓亮点;不能断章取义,敷衍成“趣”;不能因难生畏,割舍要义;不能道听途说,不明就里。现时一些学校的教职工乃至一些校长对本校校史资源要么茫然无知,要么知之甚少,要么曲解舛讹,既与对校史资源的重视程度有关,也与先前开发整理的片面性有关。其次,在利用上要讲求层次性。在利用校史资源对所有师生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师入校时间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体现出受教人员的层次性;要根据师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现时所需,选择校史资源中的有效性内容,有的放矢地教育,体现出施教内容的层次性;要根据校史资源的范畴类别和现存形式,使用多种手段对师生进行教育,体现出施教方式的层次性;要根据已开展教育的效果,拾遗补缺,逐步提高,力争教育效果的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体现出推进过程的层次性。

3 适用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适用性。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为我所用”的观点。校史资源的最大适用意义在于正面的鼓舞激励和反面的警醒鞭策,

在影响人、教育人方面发挥效益。因此,校史资源的适用性首先对师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要坚持开发利用“四个有利于”的思想: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优良校风教育,有利于开展“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学校品牌的宣传。在内容选用上,应注意由校史资源到现念的“顺向联系”,不能“唯‘史’独尊”,忽略了校史的时代意义;应注意由现念到校史资源的“逆向联系”,不能“数典忘祖”,忽略了现时思想的历史渊源。重视校史资源的思想性和育人特质,是开发利用校史资源的初始态度,也是永久态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开发利用校史资源,建设符合国家规定、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点的教育资源体系,不失为学校的良好选择。因为校史资源的校本性、亲切性、说服力,决定了校史资源对于课程开发的可能性和适用性。课程开发的作用对象是师生,而所谓校史资源“为我所用”,还包括校史资源能够唤起毕业学子对母校的追忆情怀、热爱感情、帮助心理,还包括校史资源能够吸引其他社会成员对学校的关注意识、恋慕情意及支持心态。

三、校史资源观的实际运用

校史资源观内涵上的客观性、系统性、适用性为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原则依据,适用性是前提,系统性是保障,客观性是灵魂。所以,校史资源观在实际运用上当在考虑“需要什么”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怎样获得”和“怎样运用”的问题。

1 校史资源的获取方式

在思想意识上,要确立正确的校史资源观,把校史资源当做可贵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在组织领导上,要把对校史资源熟稔的同志包括一些老同志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进行适当的投入,保障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产出。在具体运转机制上,应建立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讨论制度、查访制度、研究制度、收集制度、展示制度等,依照规制,保证各环节的正常进行。讨论:主要是制订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查访:主要是校史资源的散佚收复;研究:主要是校史资源的真伪辨析;收集:主要是校史资源的合理归类,展示:主要是校史资源的成果彰显。

2 校史资源的恰当运用

建立校史资源宣传的有效载体。可根据学校现实条件,建设朴素大方、内容翔实、形式生动的校史馆,集中展示学校的特殊历史、办学得失、经验教训及各种实物,使校史馆成为校史校情教育的基地,成为校本课程开设的平台,成为呼朋引伴、会聚雅意的温馨园地。可编制图文并茂、线索清晰的校史年鉴,突出办学传统、育人精神、师生风采等。可适时举办主题鲜明、主体突出的校庆活动,展母校今昔风采,抒母校炽热情怀,鼓励在校学生奋发向上,感染毕业学子反哺施恩,吸引各界人士倾力助学。可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站中开辟空间,追溯学校历史名人,歌咏其德行,挖掘其精神,传达其魅力。可成立离退休教师校史宣讲团,向在职教师和各届学生传递校史信息。可利用社会媒体平台,刊发通讯报道,以学校现实成就的宣传为契机,寻觅取得非凡成绩的近因和远因,等等。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9

论文摘要:城市是不断发展的.在城市的历之主化保护中应谊正确认识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积极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并在城市历吏文化保护规划中引入发展的观点。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迭到和谐统一。

1前育

一个城市自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而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是力求在发展中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进行修复和控制,因此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保护和发展成了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体。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了现今城市保护与更新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在处理二者关系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非简单的对立和冲突.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辨证矛盾关系。通过采取积极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方式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达到和谐统一的动态平衡。

2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源于城市发展

城市的发展从城市起源的时候就一直未曾停息过.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同样。一个人也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个城市。正是因为城市是这样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才使得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成为可能和必要.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就产生于城市过去发展的痕迹之中。试想一个永远静止的、没有时间空间变化的城市(虽然这样的城市不可能存在)。既没有历史可言,也就更不存在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了城市的产生和演变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无数的沧桑变幻。而每~个变化都显示着城市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历史保护就是这种延续性的主观表现。也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保证城市发展中文化及精神的延续。因而从这个角度出发。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源于城市发展的延续性

3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本身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环境,保存街巷空间的记忆。保持城市景观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连续世世代代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精神纽带.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不可能产生像技术发展那样快的改变。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需要~定程度的延续性。城市的历史保护“不只是为了过去而过去。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一个长久保持的记忆将超出记忆的领域而形成地方精神的统一和延续,促进城市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源。资源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类,而再生的意义包括“繁殖“与”再循环”。再循环使用旧建筑,有利于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残余物排放。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物圈。正因为如此。历史建筑、历史环境也成为可以再开发、再利用的潜在资源。

另外,旧建筑和环境中储存着能量。新建建筑将使这些材料和资源被耗散,带来材料上的浪费。而且旧区在开发中被夷为平地。旧的居民一般处于贫困的边缘,不得不被安置到遥远的城市的边缘区,增加了城市基础建设的成本。同时,在原地新建的摩天大楼能耗基本上是传统建筑能耗的4倍。因此保护历史文化环境从宏观上来说为城市节约了能源和资源。历史文化环境在旅游观光活动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适当的旅游开发。良好的城市定位和宣传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开发历史环境的旅游资源一般有两种:一是举办活动.即按照古老传统,每年在一定时候举办民风民俗活动。以此吸引游客。还有一种是以历史文化环境吸引游客参观文物古迹、古建。观赏地域风光,了解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并以此来带动旅游业

前者如老北京庙会。潍坊风筝节等。以重庆磁器口街区为例,重庆磁器口老街利用街区的历史条件,连续举办庙会活动。在春节期间成为重庆游客们旅游的好去处,为城市人们的节el增添了新的旅游项目。除此之外,磁器口举办的民族乐曲表演活动也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特别受到外地游客的欢迎。

后者比较突出的例子有云南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在1996年以前一直陷入保护不利的困境。民居建筑破败不堪。大型古建沦为机关大院,古城的发展陷入死角。1996年。丽江大地震之后。政府和民间投资捐助4亿多资金进行古城修复。不仅修复了重要的古建。而且还对古城的历史环境、古街区进行了整治。自此。丽江成为了全国古镇游的热点,也是云南省旅游线路的中心.旅游经济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

由此可见,历史文化的保护可以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为地方带来经济收益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发展必须要考虑的背景,它给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是同时也带来挑战。

从文化方面看。文化的发展有“趋同”之势,但是这种趋同并非对每种文化都是平等的,往往表现为弱势文化受到强势文化的激烈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加强地方文化特色,增加城市文化活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没有明确的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没有发展方向。就会显得被动,丧失竞争力。

4正确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城市中保护、更新和再开发三部分是不断变化、交替进行的。也是城市基本而持续的生长活动。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取得同一时代多样性和同一性的均衡,使城市能够协调共生。有机成长。片面鼓励新形式的开发而牺牲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或者过分强调保护旧建筑而牺牲城市的舒适性和创新性都是不应该的。

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腾飞的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城市记忆的保留.许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更新中把原先的历史建筑和街区完全推倒重建.造成原来具有悠久历史并非常富有特色的城市逐渐失去了记忆。城市差异越来越少,面貌却越来越趋一致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需求从物质的层面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中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城市精神和传统文化延续的物质基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中.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必然面临很多的困境。从过去的经验和国外成功的例子我们发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搞好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必须要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共同参与。政府通过立法、执法和行政的手段规范城市发展和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同时通过行政手段,以异地补偿等方式.使地方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项目达成经济上的良性运作。而专业人士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得到技术上的支撑。并保证保护工作严谨、细致地完成。同时。作为城市居住的主体。公众有权参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并且通过有效的组织手段监督政府和专家的作为,提供广泛意见。从当今的发展情况看,我们同样还{_}要广大房地产企业的责任感。也就是说,企业应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把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个性保持城市肌理作为判断一个项目是番成功的重要标准。只有当我们同时具备了政府的规范、专家的技术、公众的参与、开发商的责任,才能保证不因为发展中的失误而导致历史文化的缺失,在发展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的工作。

一个历史阶段城市风貌特征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一些城市或地区虽然不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产生和发展具有时代特色和风貌,从发展的观点看,这样的城市也具有历史文化保护的意义。历史文化保护也应该具有发展观,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特征。比如在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诞生的深圳,虽然历史很短,但其规划理念、城市功能、空间形象和发展速度等,都体现出我国改革开放形势下新兴城市的时代特征。这样的城市在百年之后,有可能会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重要的代表。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历史名城。

还有一些城市或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保留着各异的城市记忆,在历史文化保护中也应该以发展的观点。体现出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比如哈尔滨的花园街,虽然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建设的俄罗斯农庄式街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个多世纪的变迁中。原来的街区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殖民地时期建筑.还有解放前后修建供红军办公用的房屋.甚至一些解放后修建的具有苏联时期建筑风格的红砖房。这些建筑保留了各个发展时期历史的痕迹。再现了不同阶段的历史信息。在做规划的时候除了保留俄罗斯农庄式建筑。还应对其他时期的建筑都进行整治、保护,使各个阶段的风格都得以体现.保证地方记忆的完整延续和文化的多元性。

历史文化保护“主要是指对现有的美好的城市环境予以保护,但在保持其原有特点和规模的条件下,可以对它作些修改、重建或使其现代化。”由此可见,真正的保护本身就需要与发展相协调.它的目的并不是要重现已逝去的旧时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美好环境。避免具有吸引力的生活场所遭受不适当的改变和破坏,防止社会生活频繁、过度变迁,实现社会稳定和持续的发展。’所以说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应该以动态、全面的方式进行。做到以下几点。立足于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发展而尊重过去。

(1)积极动态的保护。历史保护规划应该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有机部分。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在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充分注意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维护并发扬城市的格局特色,而不该以消极、静态的方式把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仅仅看作是以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主的专项规划。

(2)全面复合性的保护。应该认识到历史文化保护不仅是城市中的一个文物古建的保护,还包括对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与利用。全面地分析城市的结构,找到值得保护的对象,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使潜在的经济效益得到发挥,从而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3)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一是指理论没有超前性,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城市发展:二是指理论对规划、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未能深入研究:三是规划与建设备行其是。一旦基础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必然导致保护规划与实际发展建设脱节。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10

[关键词]博物馆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互融合发展

党的十以来,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持,是我们最浓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传统文化要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播推广、整合发展”、“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等论断,精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指明了加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一脉,必须深入挖掘、研究和宣传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建设文化强市、促进云浮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云浮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落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部署,并结合自身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出台了《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随着时展,博物馆应该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乡村资源共享。

一、关于云浮市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面对城乡建设中一些地方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致使大量乡村传统文化遭受毁坏、走向消亡的现状。2014年,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在"乡村记忆工程"新闻会上表示,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传承要求部署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十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深刻阐释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和任务,把文化传承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他强调,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2014年云浮市委市政府在配合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确定从2014年起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并通过政府民生实事的方式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展(演)示馆或社区、名人展示馆、家训展示馆、村史展示馆、乡村生态博物馆等。通过整合盘活一批古寺庙(堂)等古建筑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全力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品位,并且把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农村、立足基层,以建设“乡村记忆工程”为抓手,创建了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实行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社区、校园。2015年中,我市充分利用市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并对外开放,提升城镇村落文化内涵,彰显云浮民俗文化魅力。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一)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关系

云浮市在探索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新机制,把文物保护展示宣传教育重点向农村转移。云浮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古建筑占比例较大,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工作,用两年时间,全市共创建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是根据当地现状概括、历史沿革、风土人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建立起来,与当地博物馆、文化馆等现有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相结合。乡村历史工程更能体现文化遗产融乡村传统、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

云浮市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于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集展览、研究、保护、收藏于一体的“公益性”机构,肩负着保护云浮本土特色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承云浮地方特色文化。

云浮市博物馆作为传播、承载、分享云浮特色地域文化的载体,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也能使博物馆文化得以更好的充实、提升和树立品牌,提高自身影响力。云浮市博物馆应该抓住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丰富地方资源机会,更好挖掘和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把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融合到地方文化的板块中,聚成既有地方人文文化特色,又有地方独特亮点的博物馆氛围中,方能发挥地级市博物馆优势,发展地方文化。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资源融合,进一步宣传及丰富本地特色文化内容

云浮市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揭示云浮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宣传石艺文化、南江文化、禅宗六祖文化三大文化品牌,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观展览,了解云浮历史沿革来历和发展及地方特色文化。通过自主举办及引进各类中高档次展览、讲座、文博活动等,不断丰富资源。博物馆不仅是文物收藏单位,也是文物研究机构。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通过各类陈列展览,进一步挖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向市民展示及传播展览的信息、精神,达到宣传教化、文物传承及保护意识的作用。

博物馆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节庆风俗、生活遗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并采用雕塑、实物、口述、图片、影视等多种形式,制作一系列结合本土特色的专题展览,展示乡俗民情。通过深入调动全民参与热情,让乡村记忆工程成为当地市民的民生工程,造福当地百姓。通过相互资源融合,展示地方博物馆特色文化品牌,提高博物馆影响力,在群众树立较好的印象。

(三)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实现博物馆藏品的“活”化利用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根据自己的功能,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征集保存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这些见证物的质量、数量、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业务开展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同时,它们是衡量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及其存在价值的主要指数,是博物馆价值的源泉,也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云浮市博物馆通过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基本摸清馆藏文物,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解决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实物匮乏,文物资源不丰富、无力收购等问题。博物馆应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互合作发展,也是馆藏文物“活”化利用起来。早期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类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生活器物、生活遗物、节庆风俗云浮石艺、面塑艺术、手指画、罗定鱼腐制作、剪纸等一系列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列在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融乡村传统、更显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通过展览、活动把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所在的地域文物成为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并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之一,并把文化遗物转化成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历史藏品源泉,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努力打造成本地特色文化,提高了市民对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欣赏水平,增强了市民自X参观的意识。

(四)立足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擦亮博物馆地方特色品牌

博物馆应不断进行探讨,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扩大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教育功能作用,坚持面向群众,深入农村,把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近年活化利用的成果、经验、典型例子与社会群众共享。充分利用结合现有的藏品、展览、技术等资源,让社会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优质资源回流农村。通过举办丰富的展览及其它多样的文化活动,引进专题流动展览,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市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内容,提高了陈列展示的档次,使博物馆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不仅让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活起来”,更能擦亮博物馆地方特品牌,推进博物馆提档升级。

结语

总而言之,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村史展示馆等。整合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使每个村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村民们一定也不想让子孙后代,回过头只看到这些濒危、倒塌的村庄。建村史馆留存、收集历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古村的今天,就是明日的回忆。如何激发村民保护古村的积极性,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让古村遗韵不断,当下更需努力。同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与利用新途径,保障民众分享和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权利,指导和支持城乡群众成立区域内一般自治组织,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保护管理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齐强.人民日报.2015-04-1212版.人民网,htt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