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应急预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2:25

高速公路应急预案篇1

(1)工作原则和保通目标

坚持顾全大局、各司其职、沟通协调、安全畅通的原则,路政、交警、征收、养护、交通工程等多部门密切配合,采取联合巡逻等方式,保障高速公路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畅通,实现低事故率,低封闭率的总体保通目标。

(2)组织领导、职责分工

由公司领导、路政大队及各支队管理人员组成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高速公路交警和各路政支队建立联合巡逻制度,共同负责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路况巡查、交通事故现场的前期处置、分流点的执勤、路况信息的收集工作。值班室在得到恶劣天气预报后,立即通知各路政大队,养护部门、收费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各收费站负责高速公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封闭信息的公告,由交警、路政部门配合做好站区分流疏导工作。

利用电子显示屏及时、准确路况信息、关闭和开通信息。

养护部门及时联系养护公司负责雪天路面的防冻、撒盐、除雪、除冰工作。(3)关闭高速公路的程序

1)遇到下列情形之一,不具备通行条件时,可以关闭高速公路。

①雪、雾天或高速公路路面结冰影响安全通行;

②发生交通事故影响交通安全时;

③高速公路实施大规模施工作业时;

④恶劣天气造成高速公路水毁、沉陷、塌方和其它情况影响正常通行时;⑤由等人为因素造成高速公路严重交通拥堵或断行时;

⑥因其它原因造成高速公路严重交通拥堵、断行或影响车辆安全通行时。

2)交警、路政联合巡逻人员发现高速公路需要关闭的情形时,应立即逐级上报交警和路政部门值班室。

3)值班室接到有关需要关闭高速公路的信息后,应及时了解有关情况,确实需要关闭高速公路时,由交警、路政部门协商关闭高速公路,并向各单位下达关闭指令。在下达关闭指令后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

4)各收费站接到关闭指令后,应关闭车道,在进入高速公路入口向司乘人员关闭信息。提示其选择其它行驶路线,并利用可变信息板向车辆高速公路关闭信息,提示车辆驶离高速公路。

5)开通高速公路参照关闭程序进行。

(4)联合通保措施

1)建立联合巡逻制度

白天的联合巡逻(早8:00-20:00)白天的巡逻以交警为主。巡逻密度、巡逻方式以路面情况的上报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交警负责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先期处置治安(刑事)案件、交通事故及其它路面突发事件;路政人员按照路政部门的规定处置负责分内的事务。

夜间巡逻主要以路政部门为主,由路政大队派出巡逻车,车上配备至少两名路政人员和一名交警,路面情况的上报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工作要求

遇有交通事故时,路政队员负责设置现场安全区,交警负责事故现场勘查。巡逻车应随时保持与大队的通信联络,巡逻车上路必需携带分流设备。

3)加强值班制度

各单位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下必须加强值班室管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主要领导负责值班制度。要保持通讯畅通,带班领导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联络,路况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准确,做到正常情况下每隔1小时向监控中心汇报,特殊情况下及时汇报。

4)严格执行恶劣天气备勤制度

各路政大队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大队做到一线之后路政人员实行全员备勤、住队管理、与此同时,对路况实行间断巡逻,随时监控路况变化情况。通过媒体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路况信息。

(5)雾天情况下的保通预案

1)高速公路能见度在200米至500米时:

值班室在接到巡逻人员提供的路况信息后,将信息迅速传达至各收费站,各收费站应在显著位置公告,告知司乘人员因雾限速每小时80公里行驶。同时,利用电子显示屏,不断向车辆提供路况及交通管制信息。

交警、路政人员应派出两辆巡逻车,实行双向不间断巡逻,路政人员配合交警随时纠正超速行驶、停车等违章现象,清除易发事故隐患。

当高速公路出现交通事故时,路政人员应积极配合交警对事故现场实行交通管制,增设各种指示标志或警示标志,加大加长安全区的设置,防止二次或连续事故的发生。

2)高速公路能见度在100米-200米,已经影响交通时:

①值班室接到路况信息后,值班室在接到巡逻人员提供的路况信息后,将信息迅速传达至各收费站,各收费站应在显著位置公告,告知司乘人员因雾限速每小时60公里行驶。

②各收费站设立外勤岗,必须提醒司机开启雾灯、示廓灯、前后位灯;采取间断放行,一般每通过30辆车后,间断5分钟再放行的原则。

③交警、路政应派出两辆巡逻车实行双向不间断巡逻,并利用喊话器提醒车辆保持车距、车速及时处置超速、停车等违法行为。

④当高速公路出现交通事故时,路政人员应积极配合交警对事故现场实行交通管制,增设各种指示标志或警示标志,加大加长安全区的设置。

3)高速公路能见度在50米-100米时

①值班室接到路况信息后,值班室在接到巡逻人员提供的路况信息后,将信息迅速传达至各收费站,各收费站应在显著位置公告,告知司乘人员因雾限速每小时40公里行驶。

②各收费站设立外勤岗,必须提醒司机开启雾灯、示廓灯、前后位灯;采取间断放行,一般每通过30辆车后,间断5分钟再放行的原则。

③交警、路政应派出两辆巡逻车实行双向不间断巡逻,并利用喊话器提醒车辆保持车距、车速及时处置超速、停车等违法行为。对暂时不能行驶的故障车辆一律拖走,不能拖离的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④对车流量较大的收费站派出巡逻人车及人员,协助收费站维持站区秩序,利用扩音装置向司乘人员提供路况信息,提示行车注意事项。

⑤对未中断交通的施工作业进行交通管制,必须把施工人员、车辆、设备撤离作业区,加强管理。

⑥当高速公路出现交通事故时,路政人员应积极配合交警对事故现场实行交通管制,增设各种指示标志或警示标志,加大加长安全区的设置。

⑦对已影响通行的交通事故,联合巡逻人员可酌情实施分流,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快速清理,待事故清理完毕后,再实行间断放行。

4)高速公路能见度在50米时

①巡逻车发现能见度低于50米时,立即报告路政值班室交警。路政接到路况信息报告后,应立即向省路警指挥中心报告,由省省路警指挥中心协商后并向各单位下达封闭指令,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封闭的同时报告。

②路政大队应迅速把封闭信息传达至各收费站,各收费站在接到封闭指令后,应关闭车道,在进入高速公路匝道口向司乘人员高速公路封闭通告,提示车辆选择其它行驶路线。

③各收费站在高速公路封闭后,应预留紧急通道,保证救援车辆,特勤车辆,等必须通行的高速公路的车辆的通行需求。

④交警、路政大队应向流量较大的收费站派出巡逻车及人员,协助收费站维持站区秩序,利用扩音装置向司乘人员路况信息及封道指令。

⑤交警、路政大队应对封闭路段实行双向不间断联合巡逻,及时向值班室汇报路况信息。交警、路政大队在封闭路段两端实施主线分流,全部车辆就近引出高速公路。

⑥对未中断交通的施工作业路段,必须及时把施工人员、车辆、设备撤离作业区。

⑦对高速公路封闭后滞留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车辆,交警和路政人员应引导就近下道,或到服务区停车,并封闭服务区出口,在接到开通通知后实施放行。

(6)冰雪天气的保通

在下下雪前路政大队协调养护部门提前对桥面、坡道等易形成冰面的部位做好除雪、除冰准备。

1)雪天,但气温较高,未出现积雪、结冰状况,不影响高速公路正常通行时

①交警、路政大队应对封闭路段实行双向不间断联合巡逻,及时向值班室汇报路况信息,重点查看桥面、坡段的路面状况,及时向上级汇报路况。

②当路面上出现交通事故时,交警,路政人员应对事故现场采取警戒措施,视情况延长警戒区并增设各种指示标志和警示灯具,防止连锁事故发生。

③大队值班室、高速交警值班室应及时向养护科、各收费站、交通运营中心、高速交警大队执勤民警通报路况。养护部门应组织人员,做好设备、材料的准备工作,各收费站应向通行车辆雪天限速行驶通告。收费人员在向司乘人员发放通行卡时,应告知其限速行驶,注意安全,交通运营维护中心应按照高速交警的要求,利用区域及区域两端可变情况信息板,向通行车辆传递路况信息、限速警告指令。

2)雪天,出现少量积雪、气温较低,桥面、坡面、山区等路段出现积雪、结冰迹象,已部分影响正常通行时

①各大队值班室、高速交警值班室在接到联合巡逻车路况通报后应立即将路况信息通报高速交警大队及路政值班领导、路政大队、养护部门。组织各养护工区对桥面、坡道或积雪路段实施撒盐、撒溶雪剂、撒除冰剂等除雪、除冰措施,保证该路段能够限速通行。

②大队值班室将路况信息及时通报各收费站、交通运营维护中心,由各收费站向通行车辆危险路段信息,提示其限速行驶。收费员在发放通行卡时,应告知司乘人员限速行驶,注意安全。交通运营维护中心应按照高速交警及路政部门的要求,利用可变信息情况板,向通行车辆路况信息和限速警告指令。

(7)发生运输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车辆事故的保通

①运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化学药品、试剂等物质车辆通行高速公路之前,要向路政部门申报,经批准后,由路政车辆在运载车辆前引路通行,通行时车辆限速60公里/小时,不得随意超速超车。如未经批准,收费站不得将危险车辆放入。

②运输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车辆,若发生交通事故或违反危险品运输的有关规定,使被运输的危险品在运输途中突发性发生溢漏、爆炸、燃烧等,一旦出现将在短时间内造成一定面积的恶性污染事故。事故发生后路政引导车启用车内自带的应急物资处理现场,同时报警,根据事故大小要求增援。未经批准的过往运输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车辆事故发生后司乘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紧急求助电话拨打路政救援紧急电话求助。

③各大队值班室、高速交警值班室在接到路政引导车通报或事故报警后,应立即将事故信息通报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接到路况信息报告后,充分了解事故情况,组织交警、路政人员应对事故现场采取警戒措施,并视事故情况延长、扩大警戒区并增设各种指示标志和警示灯具,防止连锁事故发生,同时紧急调运应急物资前往事故现场。

运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车辆在敏感水体大桥发生事故,路政部门应立即将事故信息通报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立即向省路警指挥中心报告,由省路警指挥中心协商后根据实际情况向各单位下达封闭指令,特殊的情况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可以封闭的同时报告。急预案领导小组同时通知119消防队及环保部门,并协调各有关单位组织实施,立即启动环保应急预案。

④路政大队应迅速把事故信息传达至各收费站、交通运营维护中心。各收费站向通行车辆危险路段信息,提示其限速行驶,收费员在发放通行卡时,应告知司乘人员限速行驶,注意安全。各收费站在接到封闭指令后,应关闭车道,在进入高速公路匝道口向司乘人员高速公路封闭通告,提示车辆选择其它行驶路线。

⑤交通运营维护中心应按照高速交警及路政部门的要求,利用可变信息情况板,向通行车辆危险品事故信息、限速警告指令、高速公路封闭通告。⑤针对突发风险事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通知路政大队准备石灰(处理酸性物质)和黄沙(防滑,并防止泄露液体流淌)和木塞,前往事故发生地,已备急用。

⑥各收费站在高速公路封闭后,应预留紧急通道,保证救援车辆,特勤车辆,等必须通行的高速公路的车辆的通行需求。

⑦对高速公路封闭后滞留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车辆,交警和路政人员应引导就近下道,或到服务区停车,并封闭服务区出口,在接到开通通知后实施放行。

(8)应急物资的准备

高速公路应急预案篇2

为强化应对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市人民政府决定开展这次高速公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由思茅区和市安监局、市公安局、××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大队、××高速公路管理处共同承办,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市消防支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运政管理处等有关部门参与。这次演练,得到了省安监局、省路政管理总队、省公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省昆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支队及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派人亲临现场观摩指导。今天上午,通过参演单位的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演练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市安委会对演练成功表示祝贺,向省安监局、省路政管理总队、省公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省昆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支队、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及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为这次演练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刚才,思茅区委常委、副区长龙垂东同志全面汇报了这次应急救援演练的总体情况和过程;省安监局、省路政管理总队、省公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省昆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支队的领导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请市安委办认真梳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举行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意义重大

应急救援演练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既是对应急救援机制及应急救援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检验,也是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举措。开展这次高速公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和做好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对检验相关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全市救援队伍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能力和从业人员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危险性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全市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好转。

二、演练顺利,成效明显

这次高速公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的救援程序、所用的道具和设备完全按照真实的事故应急救援程序进行设置和演练,各参演部门和人员没有丝毫懈怠,发扬了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协同作战、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使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演练,分别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指挥部和现场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安排、协调、指导和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比较到位,是应急救援演练取得成功的基础。

二是精心制定方案。按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各相关部门对演练方案进行反复研究、认真修定,明确了部门的工作职责,结合设定事故的实际细化了各组的工作流程,制定出了相应的救援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方案的实施更加真实、有效,是应急救援演练取得成功的前提。

三是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参演部门和人员认真负责,严格按照事故救援演练方案中的各项预定程序和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狠抓落实,是应急救援演练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是成效明显。通过演练,加强了队伍建设,积累了经验。使各级各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掌握了应急处置流程;检验了我市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从业人员和应急队伍抢险救灾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增强了企业和广大群众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观念,提高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锻炼了救援队伍的能力,提高了应对安全应急救援的水平;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和任务,并熟悉掌握应急救援处置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效地提高了整体应急救援的反应能力、指挥水平和实战能力,增强了各级应急救援机构、部门、人员之间的协调性,为全市快速、有序、高效应对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积累了实战经验,为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及时有效的组织抢险救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在演练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演练方案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救援人员防护意识不强;专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根据自身承担的任务和目前现有的装备水平能否符合专业和抢险工作的需要,及时制订计划,逐步购置和更新应急救援装备和器材。通过不断加大设备投入,全面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战斗力,以适应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二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成强大的应急救援力量。各单位要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每年1—2次,经常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掌握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和应急处置所必需的专业技能,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自身素质。通过加强演练,形成统一指挥、高效运转、协调有序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组建一支高效能、专业性强、能打硬仗的应急救援队伍。一旦出现险情,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

三要认真总结完善,全面提升应急救援水平。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中不科学、不全面的内容;要根据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结合部门实际,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并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专项预案和总体应急预案衔接得更紧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确保能够灵活反映、快速响应、有力指挥和有效施救。

高速公路应急预案篇3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灾害。未发生等级性自然灾害。

(二)事故灾难。全年发生2起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死亡3人,未发生重大消防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均为碰擦事故,未发生特重大事故。

(三)公共卫生。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动植物传染疫病等公共卫生事件。

(四)社会安全。未发生等级性的社会安全类事件。

二、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并结合辖区实际,街道办事处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了专人负责具体应急工作的信息收集,报送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

(二)制定完善预案,强化了预案体系建设。

街道制定了《街道办事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根据总体预案制定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分预案。目前,街道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并覆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三)加强资源整合,增强了应急能力。

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和有效整合,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的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资源和紧急避难场所,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信息的储备,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给予了经费保障。

(四)开展科普宣教工作,提高居民应急意识。

加强科普宣教工作,全面宣传了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在学校开展了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切实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增强了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普及了群众的应急知识和基本常识,提高了自救和互救能力。

(五)加强隐患排查,强化监测预警预报工作。

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掌握辖区各类隐患排查情况,力争把突发公共事件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重点是抓了水旱灾害、交通运输、地质灾害、重大传染病、医疗保险、高速征地拆迁、煤炭采空沉陷区移民安置等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测、预警预报等工作。

(六)加强调查处理,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全面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遇有突发事件,动员一切力量,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三、工作建议

街道虽然在预防各种突发事件的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足结合工作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队伍还不够专业,主要是表现在针对各种灾害不能第一时间进入角色;2、预警演练不能经常化,演练应在县有关部门的指挥下进行正规化预警演练;3、经费保障相对滞后,应建立专项资金账户确保专款专用;4、应建立专业的应急物资配送体系队伍,实现应急物资专业配送。

高速公路应急预案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1引言

近年来,湖南省内高速公路建设呈迅猛发展趋势,仅仅3年全省通车里程就从2262公里增加到3969公里,路网覆盖全省14个市(州),被誉为高速公路建设的“湖南速度”。根据《湖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可知湖南省将建成“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总里程达5615公里。

运用行政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原理,运用理论思辨,结合实际论证,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存在的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从预案、体制、机制与法制四个要素的视点出发,围绕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如何依据现有法律法规,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效整合资源,重视消防部队参与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之中,整合高速路政、高速交警、医疗急救、安全监管、环境保护及地方政府等部门应急救援资源,构建市级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

2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工作

湘潭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市、县、乡三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强化了“四支队伍”建设:一是强化公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在市本级依托市消防支队成立应急救援支队、各县(市)区成立应急救援大队,并组建了1个化工应急救援队和1个高速公路应急救援队,完成了9个应急救援攻坚组建设;二是强化企事业专职应急救援队建设。指导全市10个大型企业建强专职应急救援队。三是强化乡镇应急救援队建设。积极探索依托社会力量组建乡镇应急救援队伍,在全市所有乡镇建设了一支应急救援队,形成覆盖全市的乡镇应急救援队伍网络。四是强化多警联勤应急救援队伍,依托治安、巡特警建立多警联勤应急救援力量。市消防支队不断推进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通过几年来的努力,部队管理正规化水平不断提升,应急救援攻坚能力大力增强,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了全国率先,应急救援预警、指挥、联动、处置和保障能力在全省走在前列。

3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制建设

湘潭市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是在省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由交通运输部具体负责、分块响应,充分发挥其灵活性。我国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体系由部级、省级、市级与县级交通管理部门组成,为四级垂直型的应急救援层次。湘潭市由于其行政的特殊性,介于省级与市级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的层次,同样具有应急响应中心、应急工作组、专家咨询组、日常管理工作小组与现场工作小组,其中应急工作组又有总体指挥、通行保障、运输保障、舆论引导、通信保障、后勤保障、突发事件后重建、总结归纳等八个工作小组。湘潭市级高速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应根据自身特点成立应急管理机构,因地制宜地明确各方职责。

4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机制建设

湘潭市现行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机制主要为静态的应急机制,导致响应不灵敏、处治效果差、救援方案缺乏机动性、救援资源确定或配置不合理。特别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恢复交通畅通往往需要3~5小时造成长距离的交通阻塞路段,而且对救援现场重视不够,容易诱发二次事故或连锁事故,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既然机制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规律,那么考察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机制就必须放在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运行的动态过程中,去考察应急救援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运行规律。研究应急管理的学者们大多是从分析不同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出发,分析应急管理机制应当遵循的规律。应急管理机制是管理系统中的组织及其内部相互作用关系,适用于各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普遍方法。可以认为,应急救援作为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所采取的响应行动,其规律固然应当考虑突发事件的成因,但重点是围绕如何实现突发事件危害的控制、减轻和消除。

5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法制建设

当前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法制体系主要含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这两部分分别隶属于国家、省政府部门以及交通运输部门,其中应用于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中的法律法规国家、省政府部门的文件主要为:《公路法》、《消防法》、《防洪法》、《道路运输条例》、2007年8月全国人大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事件应对预案》以及各省市及地方性质的文件;交通运输部的文件主要有《交通应急工作指导意见》、《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各省市、地方交通部门的交通规范文件等。但这些法律法规各自为政,缺乏联动,且相互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冲突,在实际应用中频见弊端。

由于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特殊性,由地方立法有很大的难度。加强有关方面的法制建设,将相关规定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对于规范、指导和推动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6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保障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保障是应急管理的支撑,其保障系统主要为信息、物资、资金、人力资源、医疗救护、设备机械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完善的保障体系是应急救援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应急救援体制健全、机制运转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突发事件应对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突发事件的财政投入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对应急管理专门资金有明确的规定,政府一般按照适当比例安排预备费用于公共财政应急储备资金。其他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里面也有对于应急救援经费及装备保障的规定,但比较笼统。由相关管理部门解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部分人员编制,对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工作准备专项资金,添置精良专业的救援器材装备,并建立专家咨询队伍,形成专家库。

7结论

从分析当前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的现状、缺陷及成因着手,探讨市级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是错综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主要从体制、机制、法制及保障四方面对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功能和职责分别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应急救援的模式及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康省桢,徐勇,王宜伟.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现状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1):40-42.

高速公路应急预案篇5

1.1编制目的

预防和最大程度地减少铁路行车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公共安全的影响,及时有效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尽快恢复铁路运输正常秩序。

1.2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处置福建省行政区域内铁路发生特别重大行车事故,即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紧急转移人员超过10万、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或繁忙干线中断行车48小时以上的事故;以及在国家铁路、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开行的旅客列车,国家铁路、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开往福建省地方铁路或非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的旅客列车,发生重大行车事故,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或繁忙干线中断行车24小时以上的事故适用本预案。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减少行车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恢复运输。快速抢通线路,尽快恢复通车和运输秩序。

(3)分工负责。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事发地人民政府,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和中直驻闽、省直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权限和本预案的规定,共同做好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4)预防为主。坚持积极采用先进的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行车事故防范水平;不断完善铁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救援装备技术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省应急救援工作机构与职责

2.1.1省处置铁路行车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铁路行车事故发生后,根据铁路行车事故的响应级别,省政府成立省处置铁路行车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省现场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工作需要作适当调整。省现场救援指挥部地点设在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

省现场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分工开展工作。

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职责:接到铁路行车事故报告后,按照南昌铁路局《处置行车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向省政府和事发地人民政府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开展先期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根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向省政府提出具体支援建议等。同时,负责省现场救援指挥部日常工作。

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职责:接到行车事故报告后,应迅速启动本级政府相关的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群众疏散安置、社会救援力量支援、后勤保障、医疗救护和社会治安秩序等方面工作,以及事故现场的先期处置,并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处置工作情况。在应急恢复阶段,配合铁路局做好行车事故的现场清理、善后处理工作。

3预防预警

3.1行车事故信息报告与管理

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按照《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规定,制订本部门行车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当构成Ⅰ级、Ⅱ级应急条件的铁路行车事故发生后,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同时,应立即向省政府总值班室报告,最迟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1小时。省政府总值班室接到铁路行车事故报告后,按照规定迅速报告省政府和办公厅领导。

对需要地方人民政府协助救援、协调伤员救治、现场群众疏散等工作以及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行车事故,发生事故的铁路运输企业,应按地方人民政府和铁路运输企业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程序,立即向事发地人民政府应急机构通报,地方人民政府应按有关程序进行处置。

福建省地方铁路和非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发生Ⅰ、Ⅱ级应急响应的行车事故后,由省政府总值班室在接报事故后1小时内报铁道部行车事故灾难应急协调办公室。

3.2行车事故预防预警系统

根据铁路行车事故特点和规律,适应提高科技保障安全能力的需要,铁路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投入,研制开发和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进一步整合和完善铁路现有各项安全检测、监控技术装备;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构建完整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信息网络,实现各类安全监测信息的自动收集与集成;逐步建立防止各类铁路行车事故的安全监控系统、事故救援指挥系统和铁路行车安全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集监测、控制、管理和救援于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的铁路行车安全预防预警体系。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按铁路行车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Ⅱ、Ⅲ、Ⅳ级。当达到本预案应急响应条件时,应启动本预案。

4.1.1Ⅰ级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Ⅰ级应急响应:

①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的铁路行车事故。

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的铁路行车事故。

③铁路沿线群众需要紧急转移10万人以上的铁路行车事故。

④铁路繁忙干线遭受破坏,造成行车中断,经抢修在48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车。

⑤需要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的其他铁路行车事故。

(2)Ⅰ级响应行动。

①铁路行车事故发生后,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按照规定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省政府和事发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按照本预案和本部门应急预案开展现场救援等项工作。

②省政府办公厅接到报告后,按规定及时向省政府领导、国务院或铁道部报告。

③省政府按照分工,迅速成立省现场救援指挥部,按照职责开展现场救援应急处置工作。

④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单位接到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的通知后,迅速按照职责与分工开展工作。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迅速启动本级相关应急预案,设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按照职责与分工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随时掌握和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4.1.2Ⅱ级应急响应

(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Ⅱ级应急响应:

①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的铁路行车事故。

②直接经济损失为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铁路行车事故。

③铁路沿线群众需要紧急转移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铁路行车事故。

④铁路繁忙干线遭受破坏,造成行车中断,经抢修24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车。

⑤需要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其他的铁路行车事故。

(2)Ⅱ级响应行动

①铁路行车事故发后,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按照规定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省政府和事发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按照本预案和本部门应急预案开展现场救援等项工作。

②省政府办公厅接到报告后,按规定及时向省政府领导和国务院或铁道部报告。

③省政府成立省现场救援指挥部,按照职责开展现场救援应急处置工作。

④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单位接到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的通知后,迅速按照职责与分工,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工作。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迅速启动本级相关应急预案,设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按照职责与分工开展先期处置工作,随时掌握和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保持与省政府和省现场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小组)的联系。

4.1.3Ⅲ级以下应急响应

发生Ⅲ级以下应急响应的行车事故,由铁路运输企业按其制定的应急预案启动,开展应急救援等项工作。需要事发地人民政府参与的,应及时向省政府和事发地人民政府报告。

①省政府办公厅接到报告后,按规定及时向省政府和办公厅领导报告。

②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按照职责与分工,协助铁路运输企业开展处置,并及时向省政府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对超出本级政府应急救援能力的,应及时向省政府提出扩大应急请求。

4.2信息共享和处理

4.2.1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与本地区铁路运输企业的信息联系渠道,及时掌握铁路行车事故信息。

4.2.2发生i、Ⅱ级应急响应行车事故时,发生事故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及时向省人民政府和事发地人民政府报告有关信息。

4.3通信

4.3.1行车事故发生后,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要立即开通并保持与省政府的通信联络。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和省直各有关单位联络员要随时保持与省政府和省现场指挥部的通信联系。

4.3.2行车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应急处理需要,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要设置事故现场指挥电话(有条件的可设置图像传输设备),确定现场联系方式,确保应急指挥联络的畅通。

4.3.3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要建立与各有关部门、铁路运输企业的通信录,确保应急使用。

4.4指挥和协调

4.4.1根据铁道部应急指挥小组的授权,省现场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事故现场救援,以及提出现场行动原则和要求。省现场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实施救援行动。

4.4.2现场救援指挥部成立前,由事发地铁路运输企业应急领导小组指定人员(车站站长)任组长并组织有关单位组成事故现场临时调查处理小组,按《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规定,开展事故现场人员救护、事故救援、机车、车辆起复和事故调查等工作,全力控制事故态势,防止事故扩大。

4.4.3行车事故发生后,铁路行车指挥部门要立即封锁事故影响的区间(站场),全面做好防护工作,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扩大。

4.4.4事发地人民政府根据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部署,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实施救援行动,负责做好事故铁路沿线群众安全防护和疏散,以及救护和安置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维护事故现场的治安秩序。

4.5紧急处置

4.5.1现场处置主要依靠事发地铁路运输企业应急处置力量。事故发生后,当地铁路单位和列车工作人员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并根据《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迅速上报。

4.5.2发生铁路行车事故后,启动Ⅰ级、Ⅱ级应急响应行动,需要公安、武警对现场实行保护、警戒和协助抢救时,应及时报告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由省现场救援指挥部负责协调。启动Ⅲ级以下应急响应行动的,由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协调。

4.6救护和医疗

4.6.1行车事故发生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现场组织协调有关医疗救护工作。

4.6.2省卫生厅根据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部署,负责协调组织医疗救护、医疗专家、特种药品和特种救治装备进行支援,协调组织现场疾病控制有关工作。

4.6.3事发地铁路运输企业应按照本单位应急预案中确定的医疗救护网点,迅速联系地方医疗机构,配合协助医疗部门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

4.6.4对可能导致疫病发生的行车事故,铁路运输企业应立即通知疾病控制部门采取防疫措施。

4.7应急人员的救护

应急救援起复方案,必须在确保现场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应急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必须按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和标准执行。参加应急救援和现场指挥、事故调查处理的人员,必须配带具有明显标识并符合防护要求的安全帽、防护服、防护靴等。根据需要,由省现场救援指挥部和事发地人民政府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4.8群众的安全防护

4.8.1凡旅客列车发生的行车事故需要应急救援时,必须先将旅客和列车乘务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后方准开始应急救援。

4.8.2凡需要对旅客进行安全防护、疏散时,由铁路运输企业按其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安全防护和疏散。需要对沿线群众进行安全防护、疏散时,铁路运输企业应立即通知省和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由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进行安全防护和疏散。

4.8.旅客、群众安全防护和事故处理期间的治安管理,由省公安厅负责。必要时,由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协调当地武警部队配合。

4.9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需社会力量参与时,由省现场救援指挥部协调地方人民政府实施,并纳入地方人民政府应急救援预案。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应在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4.10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及损失评估

Ⅰ级应急响应的铁路行车事故调查处理,根据规定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组织调查组负责。其他铁路行车事故的调查处理,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等有关规定,由铁道部负责。

行车事故的损失评估,按铁路有关规定执行。

4.11信息

各级政府要按规定行车事故信息。发生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或国际影响的事故,要按规定程序,及时上报省政府新闻办,请求协调有关信息工作。发生影响较大的行车事故,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舆论工作,迅速拟订信息方案,确定内容,及时上报省政府新闻办,请求协调有关信息工作。

4.12应急结束

当行车事故发生现场对人员的危害性消除,伤亡人员和旅客、群众已得到医疗救护和安置,列车恢复正常运输后,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按“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宣布应急结束。完成行车事故救援起复后期处置工作后,现场救援指挥部要对整个应急救援情况进行总结,报送铁道部行车事故灾难应急协调办公室。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理

事发地铁路运输企业负责按国家及铁路客货运输管理规章规定,及时对受害旅客、货主、群众及其家属进行补偿或赔偿;负责清除事故现场有害残留物,或将其控制在安全允许的范围内。事发地人民政府要协助事发地铁路运输企业处理好有关工作。

5.2保价保险

铁路行车事故发生后,有关保险机构接到通知后应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人员现场保险及伤亡人员和财产保险的理赔工作;对涉及保价运输的货物损失,按铁路的有关保价规定理赔。

5.3铁路行车事故应急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省现场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根据实际应急救援行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向省政府办公厅提交总结报告。

6保障措施

6.1通信保障

省现场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和联络员,在应急救援期间,要随时保持与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的通信畅通。

6.2救援装备和应急队伍保障

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要强化完善救援队伍建设,保证应急状态时的调用。要进一步优化和强化以救援列车、救援队、救援班为主体的救援抢险网络,合理配置救援资源;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安全防护器材,制订各类救援起复专业技术方案;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救援起复能力。

6.3交通运输保障

启动应急预案期间,事发地人民政府和铁路运输企业按管理权限调动管辖范围内的交通工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根据现场需要,由事发地人民政府协调本地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实行必要的交通管制,维持应急处置期间的交通运输秩序。

6.4医疗卫生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组织铁路沿线医疗卫生机构做好铁路行车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检查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防疫单位的应急准备保障措施落实。

铁路运输企业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按照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承担铁路行车事故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名录,明确不同地区、不同线路发生行车事故时医疗卫生机构地址、联系方式,并制订应急处置行动方案,确保应急处置及时有效。

6.5治安保障

各级应急处置预案中,要明确事故现场负责治安保障的公安部门负责人,安排足够的警力做好应急期间各阶段、各场所的治安保障工作。

6.6物资保障

铁路运输企业要按规定备足必需的应急抢险路料及备用器材、设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6.7资金保障

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确保铁路行车事故应急处置的资金需求。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费用、善后处理费用和损失赔偿费用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无力承担的,由事发地人民政府和铁道部按管理权限协调解决。省应急处置工作经费保障按省财政厅制定的《财政应急保障预案》规定实施。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宣传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公众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和守法意识。

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要结合铁路行业实际,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

7.2培训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要组织加强对应急管理机构以及专业救援队伍人员的上岗前培训,定期进行救援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救援技能。

7.3演练

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要有计划地按应急救援要求每年进行一次演习和演练。

8附则

8.1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铁路行车事故性质按《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规定的构成条件确定。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8.2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部门职责的变化以及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本预案应适时修订完善,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8.3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实施本应急预案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人员,由各级应急领导(指挥)小组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应急处置中因公殉职的人员需追认烈士时,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按有关程序办理。对、严重失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4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

高速公路应急预案篇6

【关键词】高速公路遂道;安全管理;措施和建议

从近几年来高速公路隧道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可以得到启示,当前,我国高速公路隧道交通运营确实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速公路长大隧道。由于隧道自身结构、周边自然环境、行车环境、车辆状况、驾驶人员等众多因素的决定,给隧道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制定措施,预防高速公路隧道事故的发生,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公司必须切实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甬金高速公路宁波段概况:

甬金高速公路(G1512)是浙江省中部一条重要的交通运输干线,是内陆赣、皖、湘各省货物以宁波港集疏运的重要通道,被列为浙江省“两纵两横十连”公路。宁波剡界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管辖内的甬金高速公路宁波段,起自宁波市绕城高速公路宁波西互通,止与绍兴市新昌县交界处,主线全长42.25公里。由于地形和地质条件限制,本路段设有隧道5座,分别为四角尖隧道、大庙山隧道、桕坑隧道、两头坞1号隧道以及两头坞2号隧道。其中1公里以上的长大隧道2座,1公里以下有3座。

二、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存在的主要特点

甬金高速公路(G1512)宁波段自2005年12月28日开通营运以来,与其它路段相似,也曾发生过多起隧道交通安全事故,通过对各类事故案例分析,在高速公路上的隧道安全事故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复杂性:由于隧道大部份位于远离城区,隧道内空间狭小,结构封闭,路面窄(一般只有二到三个车道),交通拥挤,一旦发生火灾或交通事故极易造成堵塞,交警、路政部门难以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实行交通管制,堵塞车辆难以及时疏散,给事故救援带来一定的难度,事故处理复杂。

2、规律性:众多隧道事故的产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自然因素,如台风、暴雨、大雾、雨雪冰冻等灾害突发造成的塌方、泥石流引起隧道结构损坏无法保证通行安全;人的主观因素,如管理不到位,设施设备缺陷或维修保养不及时,驾驶人员超速、违法停车、疲劳驾驶、不文明驾驶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车的因素,运输危爆物品车辆爆炸或泄漏、轮胎突爆和自燃、制动失灵、货物掉落抛洒等。

3、次生性:隧道本身是一个狭长的通道,因地形条件限制,路面往往处在坡道上,一旦隧道内发生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等都会受到纵向风吹和地面自然流淌影响,造成相邻车辆同样受损。由于事故往往引发长距离和全断面的车辆堵塞,导致交通瘫痪,在灾害救援或恢复通行过程中,极易造成车辆相互碰撞或追尾,发生次生事故。

4、危害性:高速公路突发性事故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其造成的危害后果严重。一是事故车辆、货物和驾驶人员受到伤害和损失,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灾难性的悲剧。二是一些重特大交通事故造成了社会的恶劣负面影响。三是事故造成隧道路面、衬体、机电设施等也受到侵害,特别是火灾事故,往往将隧道内照明、监控、电器设施烧毁,短期内难以修复。

三、甬金高速公路宁波段预防隧道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

宁波剡界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在总结分析国内外高速公路典型案例和本路段开通营运以来隧道所发生的各类事故基础上,认真探索建立适合于本路段的隧道安全管理机制,吸取先进技术,制定有关隧道安全管理制度,隧道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主要措施如下:

1、建立隧道管理机制,组织优良管理队伍。

根据本路段隧道结构技术和分布状况,一是成立了隧道管理所。其职责范围是按照公路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和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组织开展隧道各类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设施设备的缺陷和安全隐患,确保高速公路设施齐全、使用正常。二是建立公司监控分中心,每班2名监控员对全路段车辆安全通行状况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并把隧道内车辆安全通行状况,纳入重点监控内容,一旦发现隧道内车辆通行有异常现象,立即通知交警、路政、施救、消防等单位到现场处置。三是在监控分中心设立路况巡查队(执勤队),其职责是每四次对全路段路况和车辆通行情况开展巡查,并将隧道内路面、照明、车道指示灯、消防设施等纳入重点巡查内容。

2、健全隧道管理制度,强化月度绩效考核。

几年来,公司根据《消防法》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等要求,结合本路段隧道营运实际,先后制定了《隧道(土建结构)检查制度》、《隧道消防设施检查维护管理制度》、《机电设备日常检查及完好率统计制度》、《机电设备安全检修管理制度》、《隧道节能照明系统维护管理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促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公司成立安绩效考核小组,每月对公司务部门、所(分中心)执行上述隧道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核查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当月员工资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3、提升科技监管水平,保障资金投入。

公司领导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依靠科技手段来解决隧道安全监管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不断加大隧道安全投入的力度,改善安全环境,提升安全装备。把隧道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和维修经费纳入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逐年提高隧道结构和机电(监控、通信、消防等)设施投入检测、维护、更新和改造升级经费。2015年公司将投入1000万元用于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更新、隧道监控信息传输系统改造、应急救援通道设施更换及消防设备的维护等,提高安全监管科技水平。

4、完善隧道安全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为了及时、快速、有效的应对公司隧道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公司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宁波剡界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隧道结构事故应急预案》、《机电设备重大故障应急处置方案》等。并且通过每年开展预案演练并进行评估总结,不断修改和完善隧道安全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切实提高应对隧道各类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5、强化日常安全检查,确保隧道设施状况完好。

由于隧道结构和运营环境的特殊性,隧道各类设施设备经常性发生故障,特别是机电和消防设施,直接影响到事故的发生。几年来,公司把隧道各类设施设备的检查、隐患消除放在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对隧道土建结构、隧道监控系统、隧道照明、隧道通风、隧道消防、隧道应急通信、隧道各类安全标志等一系列设施设备开展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专项检查。规定年度、季度、月度和每周检查频率,检查的责任单位和部门。公司对隧道消防设施还作了特别规定,要求公司所有管理人员无论是在工作时间还是业余时间,只要通过管辖内的隧道,都有责任和义务目视隧道内消防设施设备外观状况,发现有明显的异常及时向监控分中心报告。

四、预防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发生的建议。

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隧道安全管理,杜绝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发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作者结合多年来在高速公路建设和营运期间安全管理经验,就如何预防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议如下:

1、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人是交通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各级政府交通运输部门和企业应大力普及交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全社会对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重视。

2、要建立相应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根据2012年9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内容第九条,已明确将车辆进入高速公路行驶界定为进入“高度危险活动区域”,高速公路隧道区域更加如此。既然在法律意义上被界定为“高度危险活动区域”,政府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有必要出台一部有别于普通公路行车要求的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法律法规,并加以宣传教育,让广大驾驶人员只要进入高速公路(特别是隧道)行车就感受到有一套更严格的行车规则约束驾驶行为。

3、要做到事前管理,避免事后诸葛亮。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发生的多起重特大交通事故,虽然发生的地点、时间不同,但事故的性质和形式完全一样,已经成了系统性案例。这除了驾驶人员自身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外,公路运输管理部门与公路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管理职责不清,相互推诿,互相依赖也有关连。

4、从项目的设计抓起。高速公路在建设期间项目业主就应该考虑今后营运交通安全管理的需要。设计单位在设计方案中,既要保证隧道土建和隧道机电设计界面清晰,也要互相沟通,有机整合,把隧道今后营运安全的要求在整个设计方案中作为重要内容自始至终放在优先位置。

5、高速公路营运公司是确保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营运的责任主体,在日常工作中要突出一个“防”字。一是要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建立企业自身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通行保障长效机制,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二是要加大安全投入,确保隧道安全设施设备完好。三是要做好交通安全动态控制。(1)利用科技手段,实现隧道拥有实时图像监控和信息诱导系统,基本实现隧道区域无盲区监控,做到24小时不间断对隧道内车辆运行和路况实时动态监控。(2)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路况巡查队,昼夜对管辖内隧道路况和路面车辆通行情况巡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或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向监控中心汇报。

6、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集约型的高速公路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在我国现行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处理机制中,不仅涉及到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企业,还涉及到高速交警、路政、消防等执法和行政主管部门。因此,要预防隧道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有效处置应急事故必须要建立“一路多方”的联动联勤机制。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例会、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避免形同虚设,共同打造平安高速。

总之,预防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只有从管理者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建立适应于我国高速公路营运发展模式的交通安全和应急管理机制,使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轨道,把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隐患和“病灶”及时消除在事故的发生之前,就一定能遏制重特大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社会提供安全、畅通、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高速公路应急预案篇7

[关键词]铁路专用线专项应急预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F84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256-02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能源,全国煤炭铁路专用线3000余公里,承担着我国能源运输的60%--70%,煤矿铁路点多、线长、人员分散,铁路落后设备多,铁路道口多、塌陷区多,重大灾害危险源多,近年来突发事件日趋频繁,铁路专用线应急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突发灾害具有随机性大、破坏性强等特点,这种急剧性、复杂性,目前仍无法阻止突发灾害的发生,甚至还无法完全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因此,只有通过选择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才能降低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针对枣庄煤炭铁路专用线应急预案体系目前的基本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从煤炭铁路应急预案体系构建本身特点出发,提出做好应急预案体系构建必须从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入手,从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规划着眼,按照以风险定预案目录、落实分级构建、实行归口构建的基本思路,进一步突出煤炭铁路预案体系内部各类预案自身特点,形成特色鲜明的预案体系,对帮助枣庄煤炭铁路专用线乃至全国煤炭铁路搞好应急预案体系构建,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铁路专用线概况

枣庄煤炭铁路专用线主要承担枣庄矿区西部6个生产矿井的煤炭运输任务,煤炭铁路专用线横跨枣庄、济宁两市的滕州、薛城、市中、微山县四个市县区,连接枣陶、官桥、滕南三大煤田,已形成集车、机、工、电、辆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矿区铁路运输体系(见图1)。企业现有在册职工1200人,下设8个车站,配有内燃机车5台,铁路换算总长180公里,道口126处,设计运量520万吨/年,2014年完成885万吨。枣庄煤炭铁路专用线示意图(图1)及铁路专用线运输组织机构三级管理图(图2)如下:

2.专用线危险性分析:

2.1事故案例剖析

2012-2014年,铁路专用线共发生各类事故39起,事故损失达214.2万元;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2人,直接损失60万元。(见下表1)

2.2主要危险源:

1)专用线作业环境差,受地形限制,多数处于城乡结合部,弯道多;

2)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较多,人员和机动车辆通行较多,易发生机车与行人、车辆碰撞事故。

3)铁路站内易发生与行人、车辆碰撞事故。

4)区间线路矿区塌陷区多,铁路突发事故具有突变性、复杂性,易发生车辆脱线和倾覆事故。

3、应急预案构建与实施

3.1体系构建

3.1.1建立科学有效的专用线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从铁路专用线应急预案体系构建本身特点出发,提出做好应急预案体系构建必须从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入手,从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规划着眼,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组织体系i。(见铁路专用线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结构图2)

3.1.2明晰责任分工及协作

按照以风险定预案目录、落实分级构建、实行归口构建、坚持依能定策ii的基本思路,通过分析应急预案体系在结构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专用线站段

层面,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加强应急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提高应急预案管理水平,提升应急预案执行力,不断完善应急资料管理等基础工作和提高自然灾害预防预警能力iii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加强措施,明确了铁路专用线应急救援责任分布(见表3)

3.1.3建立迅速快捷的应急响应管理机制

积极推进预案规范化标准化进程,提高预案体系规范化水平,加强应急预案评估,重点针对专用线钢轨断裂、机车车辆脱轨、线路滑坡、线路塌方、道口路外事故、区间列车分离等事故分别制定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加大应急预案体系构建投入力度和管理力度,建立迅速快捷的应急响应管理机制(见流程图6)。

4、效果及评价

针对枣庄煤炭铁路专用线安全风险特点,结合国家铁路局对铁路交通事故救援“利用多种应急手段,共享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反映、科学决策、综合指挥、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社会的联合救援行动”iv的要求,以煤炭铁路专用线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绩效为突破点,初步构建了适应煤炭铁路专用线特色的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对灾前准备、灾中执行、灾后重建三个子预案体系和总预案进行评估,相互佐证。其中包括十个影响变量:编制人员组成、资料收集、危险源辨识分析、应急能力评估、文件体系的完整性、整体的可操作性、事故责任的明晰性、应急决策的指导性、内容描述的逻辑性、预案的编制绩效,丰富了预案内涵和载体。并通过实际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靠性,对帮助枣庄铁路专用线乃至全国煤炭铁路搞好应急预案体系构建,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亦刚等.应急演练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应急救援,2007.

[2]程晓卿等.《铁路应急管理研究》.《铁道学报》,2012.03.

[3]范伟庆.铁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正研究.管理科学,2011.01.

高速公路应急预案篇8

需救援!”

5月29日7时35分左右,12122、110、119、120相继接到紧急报警电话:“两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在四川广元驶往南充方向的仙女台隧道内追尾,有不明液体泄漏,车辆严重拥堵,大量人员被困!”随后,南充市顺庆区政府有关领导及公安、交通、消防等救援队伍,相继抵达广南高速公路南充北收费站……

其实,这是一场演练。与通常不一样,它不是彩排,没有事先约定,这让各部门“猝不及防”。

2013年11月22日,山东青岛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从发现漏油到爆炸,期间耗时8小时,一次普通漏油事件最终演变成严重的爆炸事故。后据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应急救援不力,现场处置措施不当”。15人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罪被移交司法机关。

青岛“11・22”事故以来,国家安监总局进行了多次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暗查暗访。此次在四川,检查组不打招呼,直奔现场,模拟2014年晋济高速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全过程,通过“应急响应、拉动集结、装备点验、桌面推演”等4个演练科目,实际检验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

每一次重大灾害事故,除事前隐患外,原因总结里经常会出现“政府应急处置不力”。政府各相关部门又是如何启动应急响应、参与救援的呢?《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记录了演练的全过程和重要细节,以管窥一些地方政府应急机制之积弊。

滑稽“指挥部”

事故救援现场有些混乱和滑稽。

7:35至7:40,报警电话拨出。12122高速公路报警是自动台电脑接听,几经选择到人工接听时,已过去半分多钟;110接警长达5分钟,派出警力的任务是核实报警的真假;119记录接警几分钟后,居然再次回电要求给上级领导打招呼;仅120接警不仅专业而且反应迅速,接警后多次回电告知队伍派出情况并询问事故伤亡情况,并提醒报警人员现场救护初期处置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8:10,120指挥中心派附近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救护车2辆,抵达集结地点。

8:10,12122派出第一批次救援力量展开交通疏导工作,但并未向指挥部报到。

8:15,110指挥中心派附近地区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由于电台超出有效区,派出所民警用手机回拨110报告情况,几分钟后才打通。随后,并未按照有关规定和应急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上报相关部门。且集结地点传递错误,导致后来其他一些部门未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8:15,120指挥中心派出第二批次救护力量。

8:16,高速公路营运公司1辆道路清障车抵达集结地点。

8:17,高速交警广南三大队2辆警车抵达集结地点。

8:55,119派出的2辆救援车抵达集结地点。

9:45,119派出的5辆救援车抵达集结地点。

9:50,南充市炼油厂危化专业救援队1辆泡沫车抵达集结地点。

期间,个别高速公路交警、顺庆区消防大队、高速公路清障队伍由于得到的信息有误,搞错了集结地点。南充消防支队高坪特勤中队接到的指令是油罐车追尾,而不是演练设置的“危化品”车辆追尾;

从7:35调度指令,到9:30,队伍尚未集结完毕。气象、供电、通讯、民政等部门一直未到现场。南充市、顺庆区政府有关领导及多个部门负责人到达时,均已超过9时。

根据记录,公安、交通、消防等救援队伍接到出动命令,距报警平均间隔时间约为50分钟,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距报警平均间隔时间约为68分钟。加上接到事故信息再赶到事故地集结的延宕时间,严重制约了救援效果。

在集结地,检查组专家逐一检查核验救援队伍所带的装备配备,情况亦不容乐观。

中石油四川石化南充炼油厂到场的消防车未配备个人防护器具。南充市顺庆区个别消防中队泡沫车未配备空气呼吸器,个别空气呼吸器保养维护不到位,余气不足,不能使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交通执法第三支队到场执法车辆缺少锥筒交通管制、基本急救及个人防护装备,仅有测量器材和锁车器。四川省公安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广南三大队一辆车无任何防具装备,另一辆车虽有防化服,车上人员却不会穿戴。环保部门来了一辆环境监察车,事故处置所需的环境监测车辆却未到。经了解,南充市公安消防未配置干粉车。

9时过后,到场救援人员和相关领导在暗访组提醒后,才宣布成立现场指挥部,此时距报警时间已过去1小时35分钟。

随后,开始进行桌面推演,检查组依次给出以下演练指令:“事故为电石车追尾甲醇罐车,甲醇泄漏并有燃烧危险”、“甲醇燃烧起来,并有流淌火,多台车辆被困,5名人员返回取物”、“隧道内猛烈爆炸燃烧,侦检人员无法靠近”、“网络上出现不实消息,称南充北收费站发生事件”,再现了“3・1”事故“先期处置、响应升级、救援终止、信息”这4个阶段的应急处置环节,实际考查现场指挥部应对能力。

在如此紧急情况下,指挥部并未对到场负责人按照有关应急预案进行分工,有的负责人急得满头大汗,有的坐在旁边一句话也不说。在“甲醇燃烧起来,并有流淌火,多台车辆被困,5名人员返回取物”阶段,现场指挥部专家组几经会商,最终给出“进行强泡沫覆盖”的灭火措施,这个救援措施会产生相反效果,因为泡沫里含有水分,水与追尾车上装载的电石会发生放热的化学反应,并且产生易燃易爆的乙炔气体,造成事故扩大。

面对记者“网络上传出谣言,以为是事件”的当面采访,在场宣传部门负责人首先是敷衍搪塞,认为此事应由指挥部负责,最后指挥部以“我们先研究一下,请记者10分钟之后再打电话采访”的方式予以回避。

12时,推演结束,检查组调取了南充市、顺庆区有关应急预案,根据上午演练的情况开展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总结评估。经过仔细查看,四川省高速公司、交通厅高速执法队、高速交警,南充市及顺庆区政府提供的多个应急预案无印发时间和文号,格式不规范、要素不齐全、内容粗糙,个别应急预案有临时编制的痕迹。

再三暴露的漏洞

“这些问题并不是四川独有,在全国普遍存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管理部主任雷长群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雷长群所说的“问题”,包括接警不专业、传递有偏差;出警不及时、到位不准确;装备不完善,操作不熟练;现场指挥部成立不迅速,方案制定不科学,等等。

事故信息传递有误、速度慢,是应急救援不力的重要原因。青岛“11・22”事故是凌晨2:12发现的,直到8时34分后,青岛市政府总值班室才将泄漏事故基本情况通过短信报告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应急办副主任。

2014年4月,兰州发生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前期水污染并不严重,但从发现污染超标到市政府采取措施,竟用了十几个小时的时间。

在近期另一次重大事故中,110接警人员被刑拘,等待救援的人员曾多次报警报告事故的具体信息,均被记录为重复报警,漏掉了诸多重要线索,致使大量人员伤亡。事故调查组在调出接警录音时,不少人听完都潸然泪下。

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往往情况复杂,形势危急,报警人多为普通公众,在生理和心理可能已遭受严重影响的情况下,难以冷静和正确报警。“一定要重视接处警工作,尽可能简便程序,细化预案,提高效率,原则上不允许设置自动接听。还要进一步明确对接听人员的基本要求,尽量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定期培训考核。”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管理部综合处张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国务院山西“3・1”事故调查报告已经提出要统一和规范地方政府危险货物事故接处警平台,强化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建立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

在2014年1月对河北的暗查中,检查组发现救援队伍装备不完善、操作不熟练的情况非常突出。

在沧州市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检查组设定氨气泄漏的事故情景进行应急模拟处置。

5分钟后,消防车赶到现场,在没有提前侦测的情况下,直接停到了下风向。救援工作展开缓慢,水带连接笨拙,长时间未能出水,待出水时又发现2段消防水带皆严重漏水。气体检测人员虽然佩戴了防毒面具,但选择的滤毒罐并不是针对氨气的,不能起到防护作用。现场人员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两只手竟揉到了中毒人员的肚子上。由于急救箱长期未使用,锁头锈死,只好用剪刀撬开。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衡水华润燃气公司的演练现场。检查组选择一处与其他多类闸井相邻的燃气阀门井,要求其就阀门井气体泄漏进行处置。事故处置中,企业作业人员未穿戴防静电服,一旦真有燃气泄漏,极易引发爆炸。按照标准作业程序,燃气泄漏应先在井盖小孔检测气体浓度,若在爆炸范围之内,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使用防爆工具开盖,但现场人员手脚利索,一把拽开了井盖,如果真有燃气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大量事故表明,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就要消灭企业。“大多企业存在安全监管盲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湖生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以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发生的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为例,“国内外如何预防和处置粉尘爆炸的经验已经很成熟,很难想象还会出现如此重大的事故”。李湖生说,据企业员工回忆,爆炸前的日常生产中,一伸手,在地上就能捧出粉尘,“说明这家企业安全监管存在很大漏洞”。

近年来,安监总局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经常深入企业检查隐患。“这在国际上是少见的。即便如此,昆山这家本不属于重点危险企业,仍能造成大祸,企业是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李湖生说。

在《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随同安监总局的暗查暗访中,多数企业有应急预案,但缺少风险评估。“缺乏科学规范的风险分析,也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应急资源调查和评估,基本是凭经验拍脑袋,造成应急预案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雷长群说,管理层面预案数量虽然多,但是内容重复、质量差,而基层关键岗位却多数没有应急预案

青岛“11・22”事故的重要原因就是对事故风险评估出现严重错误。青岛站、潍坊输油处、中石化管道分公司对泄漏原油数量未按应急预案要求进行研判,没有及时下达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要加强应急预案机制的建立,预案要符合实际且科学,否则,不出事故,都有预案,一出事故,仍然是一片混乱。”

此外,应急预案在预报预警、信息报告、现场处置等环节,企业和政府衔接不够,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检查组在河北中海油中捷石化黄骅港站暗查时发现,43公里长的管道,沿途涉及多个乡镇街道,任何一个点都有可能出现原油泄漏,但黄骅港站应急预案的事故救援主要依托中石化沧州输油处,缺少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救援力量有效衔接的内容。另一家公司――央企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下属单位沧州大化集团公司及其tDi有限责任公司,则按隶属关系只到省局备案,对于真正需要属地衔接的沧州市、沧县安监局却只是抄送,缺少必要的审查备案程序。

“事故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暴露的问题也不可谓不突出,应急预案不完善、演练走过场、现场警戒不到位、应急处置错误,这些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不是靠一两个通知、一两次检查能够解决的,我们的企业和政府什么时候真正把安全放到第一,我们的生活才真正得到安宁。”雷长群说。

最后一道防线

应急救援是预防事故、及时处理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后一道防线”。

但应急救援长期在体制上不被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地方对经济发展追求更为强烈。”李湖生说。目前,在中国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下,初步形成了一个依托于政府办公厅(室)应急办发挥枢纽作用、协调若干个议事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的危机管理体制。

多数省(区、市)政府应急办的机构职能设置与国务院应急办基本保持一致:应急办设在办公厅内,在应急办(或办设处室)上加挂值班室的牌子。有的则让政府办公厅加挂应急办牌子,应急管理工作仍由厅内相关处室承担。

目前,国内没有一个统一的、类似于美国国家安全部联邦应急管理局、俄罗斯紧急情况部这样的应急管理部门。“我国应急救援职能比较分散,不是专业的应急概念,没有从预防、响应、恢复重建进行全过程管理。”李湖生说,各级应急办的作用主要是信息的上传下达。

国务院很多部委都设立了应急管理部门,但主要是针对各自主管的卫生、环保等某一行业(领域)的突发事件。这些机构之间往往缺乏协调配合,沟通也不足。“信息报告不统一,应急平台不统一,队伍不统一,资源不共享,各自对讲机频率都不一样。”张明说。而与此同时,企业的“婆婆”也多了很多。

此外,由一个部门出面协调同级别的其他部门,难度也很大。有些部门,例如发改委,出现在每一个议事协调机构中;财政部、公安部、卫生部和农业部也出现在绝大部分议事协调机构中。在实践中,同级部门协调这些政府强势部门,“往往存在相当难度”。

2014年4月,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韩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遭到国民质疑,韩国总统朴槿惠的支持率持续下滑。此次事故后,朴槿惠宣布韩国将设立“国家安全处”,由国务总理管辖,负责处理这类大型事故。

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政府管理体制深刻转型时期,而很多灾害是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国界的,难以预测和控制。雷长群认为,“矮化应急管理职能,就会严重削弱政府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重大安全事故的突发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必须坚持统一领导,避免出现多重指挥,增加沟通协调的成本。“但救援在很多时候又涉及专业性、技术性问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救援经验才能较好应对,应当保障专业的救援指挥人员在救援决策中的相对独立性。”曾参与山西“3・1”事故调查的重庆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邓荣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还要尽量避免行政部门对技术和专业救援工作的干扰。

在四川仙女台隧道的演练过程中,指挥部副参谋长长期在一线救援,已经提出相对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案,但最后政府提交的处置方案中,仍选择了“进行强泡沫覆盖”的不当处置方式。“这值得检讨和思考。”张明说。

高速公路应急预案篇9

各级各地区要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组织下,定期对有关领导、应急管理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协调配合和现场处置能力。

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公里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灾害分级

按照沙尘暴预警信号,将沙尘暴预警分为级;根据沙尘暴灾害的严重性及危害程度,将沙尘暴灾害分为级。

沙尘暴红色预警(Ⅰ级):6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0米),或者已经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沙尘暴橙色预警(Ⅱ级):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00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沙尘暴黄色预警(Ⅲ级):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000米),或者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特大沙尘暴灾害(Ⅰ级):影响重要城和较大区域,造成人员死亡0人以上;经济损失000万元以上。

重大沙尘暴灾害(Ⅱ级):影响重要城和较大区域,造成人员死亡人至0人;经济损失000万元至000万元;造成机场、高速公路连续封闭小时以上。

较大沙尘暴灾害(Ⅲ级):造成人员死亡人以下;经济损失00万元至000万元;造成机场、高速公路网线路封闭。

一般沙尘暴灾害(Ⅳ级):对人畜、农作物、经济、林木影响不大,经济损失在00万元以下。

预案管理和更新

预案的制定。本预案为全预防和处置沙尘暴灾害总体应急预案,由沙尘暴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要求制定和修订。

预案的。预案制定后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布,并提供报警电话和主管部门信息(内容除外)。

奖励与责任

对在预防和处置沙尘暴灾害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由于工作不力形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沙尘暴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高速公路应急预案篇10

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不仅可以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还可以指导应急人员日常培训和演习,使得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发现突发事件的规律和处置的内在机理,建立完善合理的应急预案,为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提供一个平台或者依据,当突发事件爆发时,可以根据当时的突发事件状况、资源状况快速生成有效的处置方案。另外,通过总结历史经验还可以不断完善已有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应急预案的分类预案的分类有多种方法,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其侧重点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如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部级、省级、市级、区(县)和企业预案;按时间特征,可划分为常备预案和临时预案(如偶尔组织的大型集会等);按事故灾害或紧急情况的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预案。应急预案的功能主要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并减少损失,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门户网站上可以查到目前国家以及各地方政府已经制定的应急预案(表略)。应急预案的功能不同应急预案具有相似的功能,主要是(1)消除隐患:在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和脆弱性评估可以尽可能的消除隐患。风险评估是分析地区可能发生哪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级别;脆弱性评估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分析地区的潜在不足,容易受到攻击的程度以及受到攻击潜在的损失等,通过这些分析来发现地区面对突发事件的各种脆弱性信息,并进行加强,尽可能的消除隐患,降低脆弱性,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2)及时出动: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往往是防不胜防,一旦发生,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有助于作出及时的应急反应,降低事故损失。应急行动对时间要求十分敏感,不允许任何拖延。应急预案预先明确了应急各方的职责和响应程序,在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可以指导应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将事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3)动态调整:突发事件本身复杂多变,具有多范畴性,某一突发事件可能变异成为其他事件,也可能会引发其他的次生事件,突发事件的这种多变性决定了其处置过程也是动态变化的,但在紧急情况下,动态决策不能仅靠“拍脑袋”方法,需要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体系,而应急预案应该能够为实施过程的动态决策提供依据。

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

(1)完整性。学校体育教育预案应涉及体育课程中所可能发生的应急处理中的方方面面的工作内容,必须进行整体宏观的设计。而这就需要依靠体育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特别是相关专家的经验及智慧,为预案带来实质性全面的分析,首先拟定预案草稿,然后再广泛征求修改意见,最后讨论通过,正式定稿。这样可以使体育教育应急预案做到尽可能的完整与完善。(2)针对性。应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课程制定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措施,符合各项运动自身的实际实施,而不是生搬硬套的单一的编写,这就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写。(3)预见性。虽然应急预案无法预测事件的准确时间、地点、运动项目及规模等实际状况,但是必须尽可能的做到其预见性,以便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等。(4)可操作性。体育教育预案的可操作性就是指要求预案文本简洁明了,易懂规范,对于可能发生的危机落实到每个步骤的实施以及实施的个人,都要做出非常明确的安排,保证预案的有效性,以防止预案的空转现象的发生。(5)日常化。日常化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将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日常的管理和预防工作,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及处理能力,提高预案的执行性,降低成本,为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提供相应的保障。(6)可修正性。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实际日常教学中,各种动态的变化都充满了相当大的变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然而,预案的制定只是针对体育教育中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的一种预测,一经制定,其自身的应变能力就受到了相当大的局限,因此,预案的及时修正完善亦成为日常预防中的不可或缺的工作。

学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预案的制定

(以地震应急预案为例)学校体育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制定的应急预案,不同于地方制定的应急预案,是以避险逃生远离伤害为主,灾前准备和灾后自救相对来说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应对地震来临的瞬间,学生如何做才会安全撤退,减少伤害。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如下:第一步: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领导整个地震应急预案工作,组长由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体育教研室主任,成员为各年级体育老师,各班班主任和班长。第二步:设立信号指挥装置。在每层楼梯口悬挂大功率警报器,设置声音长短,用于报警和有组织地撤退。第三步:确定逃生场所,选定撤退路线。第四步:成立应急保障小组,保障逃生路线上有人员摔倒后造成二次伤害。第五步:成立紧急救援小组,用于抢救受伤的学生。地震应急预案图如下(图略)

体育教学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

分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学生只是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就是为了确保这个部分的安全,而制定了整个为之服务的应急预案,学生这个部分在应急预案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培养哪些素质,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对整个应急预案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以地震预案为例进行分解:地震来临:不能慌张,心理素质要好,并且还要掌握一定的应急预案知识。警报拉响:不能一窝蜂破门而出抢跑,要听指挥,大局观念强。学生撤退:一要跑得快,体能要好;二要跑得对,头脑要清醒。撤退过程摔倒:不能出现踩踏,要及时停住,由保障应急人员将伤者抬走,要相互关爱和配合。紧急救援:出现伤口出血或者学生休克的现象时,要懂得伤口包扎和人工呼吸等技能。学生素质技能要求如图:(图略)设计应急预案体育教学内容设置课堂情景模式本课堂采用九大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以发生事故后逃生的故事情节为主线,其中设置了种种障碍,从中让学生体验和提高在现实社会里与紧急救护的逃生有关的身体活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责任感以及相信他人的能力。(1)集队逃生。该情景培养学生快速集队,离开室内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室内静止或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听到教师发出信号后,有秩序、不惊恐地快速集合,并疏散到操场中央,体育委员整理队伍,并向教师报告到场人数,包括伤病、见习学生情况。(2)“帮扶”逃生。该情景注重培养学生们互相帮助,集体逃生的能力。当听到教师发出的信号时,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每组均带伤员。要求全组同学帮扶受伤的队员通过障碍逃生,对伤得较重的同学则采用海绵垫担抬到指定地点,以最快完成的一组为胜。(3)过“巷”逃生。该情景培养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同学们原地坐着或者在地上躺着,当听到教师发出的信号时,要快速起来,以快速跑的形式,有秩序、有纪律地通过狭窄的通道,不能互相推踏,要互相帮助最先到达指定位置的组别为胜。(4)“寻门”逃生。该情景培养学生集体快速寻找通过狭道。当听到教师发出的信号时,学生在预先设置好的3个通道中选择一个,寻找逃生之路。每一组学生在寻找逃生之路时必须找到了可以通过的通道,才能全组安全通过并到达指定地点。在寻找通道前各组同学互相商量,互相协作,以最快的速度寻找逃生之路。(5)快速爬行。该情景培养学生在狭窄通道情况下快速爬行前进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草地或者在体操垫上爬行10m。记录每个学生所用的时间,以平均时间最快的一组为胜方。(6)障碍跑。该情景培养学生通过障碍物的能力用纸箱、凳子、栏架、标志物等组成多个障碍物,分布在50m的距离内,学生按要求快速通过(跨过纸箱、跳过凳子、钻过栏架、绕过标志物),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得违反规则,否则该组成绩为零,准确计算每组所用的时间,最快而且没违规一组为胜。(7)爬杆。该情景培养学生攀爬的能力。要求每个学生手脚并用爬2m多高的单杆,可用彩笔标明尺寸,便于学生爬行。同时地面上铺上厚海棉垫,防止学生摔下受伤,能爬到顶的学生为满分,不能行进的为零,其余为4分,累计计算。多分组为胜方。(8)合制简易求救信号。该情景培养学生在所有逃生通道均被堵塞或中断的情况下,能自制简单的用具,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该情景在室内进行,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室内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制作;如利用扫把敲击桌椅而发出有节奏的求救声;利用窗帘布在上面用粉笔写上“SoS”再吊出窗外进行求救等。制作得最好或最能引起注意的一组为胜。(9)拓展训练。该情景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注重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帮助,要求每组挑选一位同学或者轮流的形式进行。当听到教师的哨声的时候,被挑选的同学站在桌子或椅子上,以自动后倒的方式倒下来,而其余同学则在桌子周围双手接住或抱住该同学,要求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在地上放置厚海绵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