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盈利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2:23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篇1

关键词:智慧城市;核心逻辑;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0

智慧城市无疑是一股热潮,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智慧城市,基本只在其中的一两项应用上实施较好;而中国的所谓智慧城市,虽然规划很全面,但目前大多没有落地,或仅在某一项业务上进行了若干探索。笔者希望通过对智慧城市的解读和分析,能帮助大家对智慧城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当前在产业与资本市场层面,智慧城市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城市呢?按照2013年11月总理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上的讲话,“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包含全新要素和内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智慧的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各类社会活动与公共需求”。

想象一下这样“新的城市形态”――不用跑无数个政府部门,在电脑前就把各种申请搞定;不用担心停车、拥堵的问题,车上的智能导航已经链接城市的“大脑”给你规划了最佳路线;走进小区打开快递柜,本来忘买的米油已经在里面;一进家门气温、光线已经调到了自己最喜欢的状态,一杯你最爱的热咖啡已经在桌上冲好;有点不舒服的身体通过家里的穿戴设备检测,已经传送给了自己的医生,医生通过视频发来了诊断……这就是我们在智慧城市里的生活。而且这一切正在发生。

据统计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已达1000多个,未来还会以20%以上的增速增加,如斯德哥尔摩实施的智慧交通项目,引入RFiD技术,自动识别入市车辆拥堵降低25%,交通排队时间下降50%,尾气排放量减少8%~14%,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智慧城市在全球不同城市还有其他不同应用,如英国伦敦正在实施的电子政务云、德国汉堡正在实施的智能建筑、美国波士顿正在实施的智慧医疗等(见表1)。

而中国多地也启动了智慧城市的项目,如佛山电子政务,统一规划和标准,实现多部门协同;也包括乌海实施的智慧安全项目、辽源实施的智慧医疗项目、上海实施的智慧城管(见表2)。

智慧城市无疑是一股热潮,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智慧城市,基本只在其中的一两项应用上实施较好;而中国的所谓智慧城市,虽然规划很全面,但目前大多没有落地,或仅在某一项业务上进行了若干探索。笔者希望通过对智慧城市的解读和分析,能够帮助大家对智慧城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智慧城市核心逻辑

本部分从两方面作以阐述。

(一)生产力发展的逻辑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路,社会进步体现在,以生产工具改变为标志的生产力的进步,而生产力的进步会带来社会关系的改变,从而导致社群模式的变化。就如出现工业设备这样的生产工具替代了农业机具,导致了社会关系由农业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而在城市形态上就从农业村庄、城镇跃迁到了工业化城市(见图1)。

智慧城市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的城市形态”,也就是新的社会关系的表现。智能设备、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生产工具的进步或者是说生产力的跃进,导致了社会关系进化到了网络社会,而城市形态上就表现为智慧城市。从这个简单的逻辑上讲,智慧城市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就像电脑手机的普及,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一样。

(二)政府诉求的逻辑

政府无疑将在智慧城市的构建中扮演主角的角色,也是最有力量的角色,企业和民众也是不同角色的参与者。政府在智慧城市功能上最核心的三个诉求是“保稳定、惠民生、促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无疑是保稳定最佳的实践方式,这也是网络化管理出现的原因;而产业的发展除了基础设施的提供以外,也需要供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平台,也导致了“招商引智”替代了“招商引资”;在越来越接纳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民众,对于政府的效率、生活的便捷程度等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正是智慧城市的题中之意。

所以,从智慧城市最有力量的主角――政府的视角来看,智慧城市是与政务、民生、产业等优化升级最好的形式,是“保稳定、惠民生、促发展”最佳的路径。

二、解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与我们的息息相关,从衣、食、住、行等平常的生活,到学习、看病等特别的场景,甚至是我们的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尝试通过不同的维度去解构一个宏大的智慧城市,能够让我们对于智慧城市有一个更加结构化和清晰的方式去认知。

(一)应用场景角度的解构

智慧城市有无数个智能的应用场景,就像今天我们城市中不同的场景一样,丰富多彩。参照不同的智慧城市的设计,我们总结出了智慧城市发展的三个核心的发展诉求――政府对于“保稳定”的诉求;政府和民众对于“惠民生”的诉求;政府和企业对于“促发展”的诉求。分别对应了智慧政务类、智慧民生类、智慧产业类这三大智慧城市核心板块。对应智慧城市三大核心板块,又有无数具体的应用场景,笔者总结为以下19种应用场景(见图2)。

1.智慧政务类

智慧政务类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智慧交通。将先进技术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系统,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

二是智慧安全。通过智慧传感芯片,将信息进行及时感知,实时传送,让人与物能够实时的智慧互动,构成一个安全和智慧的新安全时代。

三是智慧城管。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分析、处理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

四是电子政务云。借鉴云计算模式的思想,以互联互通的政务网络为基础,集中管理政府计算资源(基础设施、硬软件、信息),采用动态易扩展的部署和分配资源,整合集成电子政务系统。

五是智慧应急。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系统,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多方面功能,以实施应急预案、实现应急指挥决策。

六是智慧国土。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数据系统和综合监管平台为重点,构建的覆盖全区域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国土管理与检测。

七是智慧环保。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以更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

2.智慧民生类

智慧民生类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智能建筑。综合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实现建筑的信息化、自动化控制与节能管理。

二是智慧家居。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网络通信、物联网等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三是智慧社区。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城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

四是智慧教育。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率的目的。

五是智慧医疗。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

六是智慧养老。指利用先进的it技术手段,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3.智慧产业类

智慧产业类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智慧能源。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将各种能源关联起来,进行智能化开发、开采、输送及使用的能源系统。

二是智慧研发。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组织模式,从价值流程、高效组织和工具与技术三个方面来构建智慧研发管理系统。

三是智慧制造。智慧制造是以人为本、借助先进的新兴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手段,为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动中的人、物、环境进行智慧化的感知、互联、协同和智能处理的技术与组织模式。

四是智慧营销。是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驱动商业的价值链,研究制定新一代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在营销、管理上的智慧转型,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五是智慧物流。将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以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的系统平台。

六是智慧金融。社会化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入应用,带来的金融体系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推动资金更顺畅的流通,更合理的配置,更安全的使用的系统平台。

(二)产业链角度的解构

在产业链的维度,我们区分清楚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并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把智慧城市分为上游-产品提供、中游-系统集成和下游-运营服务(见图3)。

1.上游――产品提供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上游主要是基础设施、硬件提供商、软件提供商。上游玩家众多,逐步成为了红海市场,为了追求更大的价值,上游厂商有逐步向中下游转型的趋势。比较典型的企业是做视频监控设备的海康威视。

2.中游――系统集成

智慧城市系统集成商开始从智慧应用领域走向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从部分应用小集成走向智慧城市大集成,试图建立标准和抢占智慧城市运营权,从而成为运营平台,实现数据变现。比较典型的企业是做智慧交通运营的易华录。

3.下游-运营服务

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外部信息导入)、网络提供(数据传输)、云服务(数据处理与分析)、运维管理(日常运营与系统升级)。不同应用的运营商往往仅在自身所在领域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运营,但不同业务和不同区域之间少有联通,运营高度分散。同时,现在运营盈利模式模糊,数据的挖掘和变现能力差。

(三)技术角度的解构

智慧城市是基于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样具有这些技术层次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智慧城市从技术的角度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也可以形象的说智慧城市的技术层次是端、管、云和应用。

一是感知层(端)。感知层主要由各种终端构成,用以信息的收集,是智慧城市所有的“感官”,伸向城市的各个角落收集信息,正如人的眼、鼻、耳、手一般。

二是网络层(管)。网络层主要用于信号的传输,现在信号传输的主要途径是,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和电网。它们如同智慧城市的神经将“感官”所收集到信息传递给大脑。

三是平台层(云)。而这个“大脑”正是我们所说的平台层。它主要是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平台层就如智慧城市的“大脑”一样,对“看到”、“听到”、“闻到”、“摸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为决策和服务提供支持。

四是应用层(应用)。应用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等这些具体的应用,它们会以不同的形式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甚至可以说它们就是我们的生活。

三、智慧城市的盈利模式

正如上面的解构,智慧城市从外在表现形式到内在的构成,都是极其庞大的,需要多方的参与才能完成。而盈利模式是否清晰就决定了厂商参与的程度。我们将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主体及其关系见图4。

根据这些智慧城市建设主体的关系,我们总结了智慧城市的四种赢利模式。

(一)出售设备盈利

依靠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等前沿概念,向政府等“智慧城市”的主导方出售硬件设备。这种模式就是单纯的“B2B”模式,主要优势是设备技术门槛较高,政府支付能力较强势;而劣势是企业无使用和运营权利,若不计设备维护费用,则只能享受短期一次性回报,不可能发育出“羊毛出在狗身上”的创新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企业是iBm和Cisco。

(二)城市与地产开发盈利

通过提供智慧城市产品、建设等服务,获取城市与地产开发许可权限以及招商引资佣金。这本身是一种资源置换的模式,对于企业的城市、地产开发运营能力的要求极高,否则有现金流断裂的可能。同时,若企业在智慧城市空有概念而无实际的成果,最终会影响商誉。这种模式几乎只有地产商才能操作。

(三)与政府合作应用服务

与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服务端展开合作,提供软件及数据服务,从中收取佣金或提成(如交通违章罚款分成)。对于企业来讲这种商业模式有部分运营权,可以长期运营,是一种不错的商业模式。但是诸如智慧交通等应用,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进入门槛较高。通过Bot模式建设智慧交通的易华录是这样的模式。

(四)与商家合作应用服务

直接与商家合作,线上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相关商家资源与信息,供消费者自主选择,收取商家佣金。这种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模式,也能长期运营创造收益,但是整合商家的难度较大。单纯的互联网模式下已经产生了与商家合作应用服务的模式,如天猫、携程都属于这样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1]金江军.迈向智慧城市:中国城市转型发展之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张建雄.“智能家居”建设的规划思想解析[J].中国公共安全,2013(1).

[3]黎林峰.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J].中国建设信息,2013(11).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篇2

“互联网+”养老行业的政策利好

近年来国家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大力鼓励符合国情的有益探索。自“十二五”以来,已经修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法制建设、规划引导、政策创制等方面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例如,民政部与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开展了养老信息惠民工程试点、远程医疗服务试点和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试点等3项部级试点工作,目的就在于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和社会力量,推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可以说,《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与我国系列养老政策标准,共同为智能养老产业营造了完整的、全面的、系统的宏观政策环境。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智能养老可以全方位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互联网技术、移动网技术、卫星通讯技术、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综合应用,将有效满足老年人不同的养老服务需求。

“互联网+养老”未来发展大势所趋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由此,《意见》围绕转型升级任务迫切、融合创新特点明显、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提出了11个具体行动,分别是:“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益民服务、“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绿色生态、“互联网+”人工智能,国家对科技信息手段的重视性可见一斑。

《意见》还指出,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我国养老领域,“智能养老”的口号早在2012年就由全国老龄办率先提出,这与国家现在倡导的“互联网+”理念不谋而合,这足以说明,在养老领域我们具备超前的眼光和意识。为了促进智能化养老的实践探索,经全国老龄办批准,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首先在全国推进“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建设,并计划到“十三五”期末在全国建成百家实验基地,发挥智能养老的引领、示范作用。此外,为了科学、规范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建设,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有关企业制定了实验基地建设技术标准,成立了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平台、四大功能区、六个智能化系统”的体系。截止到2015年5月,华龄中心一共受理了46家企业有关实验基地的申请,经过调研论证,批准筹建的有22家。在项目建设的形式上,也从单一的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的建设,发展到对老龄智能科技产业园、智能化养老实验区等多种模式的探索。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篇3

的智能养老服务。Swot的分析。南京市

·

的《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与老龄化事业发展纲要》显示,2013年至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从120多万增加到141多万,就老年人口比例而言,从18.78%增加到20.85%[1],如图1所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保障水平的提高,南京市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将延长,深度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图1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户籍及其比例变化(单位:%)

,由于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南京市的养老服务面临更大的压力。智能养老服务弥补了传统养老服务的不足,为当前养老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智能养老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信息交换、处理、存储、维护等方面的优势并大量挖掘,借助计算机、服务器、信息管理中心、移动终端设备等物联网,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2]。

1.1优势分析

1.1.1丰富南京市养老服务内容

的传统养老服务有基本生活服务,如在南京市的膳食援助、沐浴援助、医疗援助、紧急援助、清洁援助和步行援助,但老年人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安全、优质、功能齐全的养老服务,加入现代养老技术元素可以使养老服务全方位、立体化。例如,智能养老服务可以通过智能手镯、一键通话等智能养老产品24小时监控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收集的老年人健康数据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智能养老服务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和app手机社交平台,老年人可以与亲友在线交流,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老年人还可以向智能养老信息平台提交其过去的职业、技能等信息。这不仅充分利用了老年人的资源,也使老年人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养老服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养老基本生活服务的不足,而且更注重精神服务需求

1.1.2提高南京市养老服务的效率

南京市养老服务的信息沟通主要依靠线下,导致供需信息不对称,需求方很难迅速找到合适的养老机构。由于缺乏养老机构的信息来源和线下实地考察,养老服务机构容易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通过智能养老服务应用信息平台,可以在线展示各公司的服务内容介绍、图片、视频等用户评价。老年人或其家庭可以通过在线平台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公司,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匹配效率。同时,供应商可以通过平台获取订单信息,安排就近的服务人员提供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结合,降低信息沟通成本。例如,南京市浦口区通过虚拟养老院的建立,依托信息平台和第三方运营,加强线上数据流和线下服务落地,提供更便捷的养老服务。综上所述,服务供需双方都可以通过智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降低各自的成本,从而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

1.2劣势分析

1.2.1投资成本高,利润难。

养老服务业的早期投资成本相对较高,无论是养老院等传统服务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或使用信息技术的智能养老服务。对于智能养老服务行业,其服务产品(如智能服装、智能家电)在远程医疗的研发(等)将消耗巨大的资金。除了早期的研发,后期的设备和软件调试、维护和编程,以及专业人才团队的建设,都将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高昂的成本使得老年人购买的服务价格昂贵。这不仅是引出了老年人的参与,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低下,难以迅速收回成本。

1.2.2缺乏产品技术标准。

智能养老服务的发展还没有形成大规模。它只是在一些领域的试点,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商业模式全国化,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原因是市场上政府对智能养老产品没有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导致不同地区的产品差异化,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产品不兼容,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缺乏标准化的技术标准指导将阻碍产品研发和经验总结,不利于产品优化和推广,也制约着智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1.2.3

专业服务人才短缺y智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对养老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但据调查,从事养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有只有不到20%的服务人员具有专业资格,大部分养老服务人员只有初中及以下学历。这使得养老行业人才队伍整体专业素质较低,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目前社会对老年护理服务人员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保姆式护理。社会期待的是更全面的人才。除了服务知识外,他们还应具备医疗、互联网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1.3机会分析

1.3.1养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南京市老年人口比例高,老年人口数量多,对养老产品和服务的刚性需求强,客观上促进了养老市场的发展。此外,老年人也经历了生活财富的积累。同时,他们有家庭作为物质经济的后盾,有隐性消费能力。此外,社会进步将潜移默化地改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老年人的购买力将不断提高。由此可见,中国养老服务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老年人口的数量和预期寿命将不断增长,这也表明养老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稳定性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1.3.2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

南京市政府向养老服务业释放优惠信号,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养老服务市场,包括预留养老建设用地、补贴养老服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等,这些政策积极引导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引导社会所有资源进入养老产业,说明养老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如表1所示。

1.3.3技术有助于智能养老的发展

·

的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突破也有助于智能养老产业的发展。借助技术手段,为当前养老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或解决方案,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智能化服务,促进社会养老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科技在其他行业的应用,如金融业,也有很好的成功示范作用。借助其他地区或行业的成功应用案例,总结成功经验,避免一些错误,帮助南京市智慧养老服务业发展。

1.4威胁分析

1.4.1智能养老服务的接受度较低。根据

的主观分析,由于文化水平、社会经验和年龄等因素,老年人对智能养老服务产品的心理接受度较低,对高科技产品的排斥。客观上,一些养老科技产品确实有着复杂的使用方法,不考虑老龄化问题。甚至一些所谓的智能养老产品“玩概念”在市场上也没有真正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这不仅无助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老年人对智能养老的抵制,因此他们更不愿意接受和使用智能养老服务和产品。智慧养老服务普及率低,只有少数老年人了解智慧养老相关概念,接受智慧养老服务。

1.4.2政府法律法规缺失

智能养老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法律法规尚属空白。一方面,虽然政府了有关智慧型养老的标准文件,但大多是建设性意见,没有实际约束力,主要体现在缺乏顶层统筹、资本参与、市场运作的具体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政府的监管体系并不完善。对于使用智能技术的养老服务,政府仍然关注传统养老服务可能带来的问题,没有及时补充智能养老服务的监管内容。不完善的监管体系将损害老年人和智能养老服务企业的权益,降低市场参与的积极性。

2.1改进养老服务产品核心竞争力

表1南京市利好政府政策总结(2015-2019)

在“银发潮”背景下,养老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智慧型养老企业应积极把握优惠政策,跟上时代科技的发展步伐。发挥智能养老的固有优势,注重提高对老年人的服务质量,给予精神关怀,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在产品服务层面,养老企业应充分调研养老服务市场,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发智能养老产品,形成养老服务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开发的产品,企业应加强营销推广,提高服务质量,打造老年人信赖的养老品牌,拓展和细分智能养老服务市场。

2.2改变老年人的认知方式

老年人对新事物的认知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要让老年人接受并愿意使用智能养老服务,最大的障碍是老年人思维和认知方式的转变。在这方面,我们应该首先呼吁老年人的子女帮助他们建立求知欲和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对高科技服务和产品的恐惧,让老年人拥有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社区在为居民服务时,可以开展老年人应用科技知识的宣传指导、培训课程等活动。第二,研究人员可以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人性化产品,让科技适应人而不是让人适应科技,让产品成为“傻瓜化”。最后,政府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公共服务提供,加强对网络安全环境的监管,改善老年人网络的生活环境。

2.3提高人才培训团队的规模和质量

针对智能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匮乏的现状,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密切合作。各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应及时拓展与智慧养老服务业高度相关的学科,继续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积极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系统实施分层人才培养,充分满足智能养老服务行业需求。政府要做好智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落实养老服务生助学金、降低学费、设立专项奖学金、毕业生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

2.4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市场准入机制

为整个智能养老服务市场,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健全智能养老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制,明确政府、社区、企业、家庭在智慧养老服务中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市场准入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源进入智慧养老服务行业,通过建立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利用资本力量反向推动管理规范化、效率提升,智慧养老产业的科学治理和资源配置优化,为智慧养老服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充足的资本动力。

参考文献[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篇4

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存在三大瓶颈,首先是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清楚,导致企业犹豫、观望。如果金融市场不开放,资本是不会愿意进入的。其次是模式问题。做养老健康的企业大多亏损,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投入的资金受到政策和机制的制约,还要对接很多的部门。最后,专业人才也很缺乏。我国现有护理人员总量与老龄社会需求量相差甚大,缺口至少数百万人,农村和基层护理人员短缺更为严重。

人社部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显示,全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规模不断增长,空账率已超九成。2015年,全国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已经超过4万亿元。与此同时,个人账户基金从2014年的5001亿元下降到3274亿元。账户里实实在在的资金还不到十分之一。《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指出,我国老龄化呈现三大特征:老龄人口增加快、农村老人多、女性老人多。预计到2055年,我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老龄人口将达4亿人。

养老政策分析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养老床位整体不足和现有床位大量闲置,是严重的供给侧结构性失衡,故养老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将是2017年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这也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将深度融入养老领域中。创新思维、创新技术、横向纵向协调发展、坚持绿色理念、建立开放合作的系统、充分开展资源共享,都将是2017年养老领域的发展方向。具体要求如下:

宏观政策要稳。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对指2017年经济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宏观政策不会有大的改变,中央将加大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预计2017年养老产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产业政策要准。从国家精准扶贫思路可以看出,产业政策将更加聚焦于具体问题,通过问题导向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养老产业也是一样,市场开放程度不够,民间资本参与不畅,中央就出台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政策,预计2017年政策出台会更加精准,更可以落地执行,解决具体问题的力度也将加大。

微观政策要活。养老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全部由政府管,到政府管好该管的、该放开给市场的放给市场的发展过程,过去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将得到改变,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将进一步厘清。比如,对养老地产、养老机构等具体的养老业务形态,在微观方面将会更加灵活。这种变化从养老机构的收费管理方式就可以看出来。南方某省曾出台过文件,要求养老机构在调整收费标准时必须报三个部门备案,到后来提出,公办公营的养老机构执行政府定价,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执行政府指导价,民办民营的养老机构执行市场价。从中,我们能够看到政府正在逐步回归自己的位置,更好地让市场去发力。

改革政策要实。“养老那些事儿”前段时间就养老政策的落实情况,做过一个调查,仅10%的人认为养老政策的执行情况很好,大部分人认为养老政策的执行情况不理想。中央要求,改革政策要实,要实实在在,要可以落实,要务实,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

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也是总理一再强调的,养老服务由政府托底,这部分由政府负责解决。但具体托底的详细内容包括哪些,比如说,什么样的人群是由政府托底的,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托底的,还不够明确、细致。政府解决好托底的问题,其他的放给市场,将是2017年养老发展的趋势。

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养老服务业的供给侧如何改革,是所有与养老相关的人员需要认真思考和有效落实的。

养老产业大趋势

展望未来,2017年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五点:

第一,2017年是养老政策的集中落地年。各省市以国家出台的各项养老产业相关政策的要求为基础,根据本地养老的实际需求、市场特点等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文件,集中抓好政策的落地工作,从而满足快速扩大的养老市场需求。

第二,养老产业投入速度提升,且对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我国老年人数大幅增加和养老市场快速扩大,又有大量优惠、鼓励政策出台,会有大量的资本进入到与养老相关的行业。但如何提供优质的差异化服务,如何成功地实现养老产业的盈利,都对养老院的建设、定位、标准化服务、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运营能力的投资商,将无法在养老产业中实现盈利,最终将退出养老市场。

第三,养老方式不断趋向多元化,商业模式也会不断完善。由于老人养老需求上的差别,不同的养老方式不断出现,大量投资者在摸索合适的商业模式。因而,随着不同养老方式的不断完善,会形成各不相同的养老方式,来满足不同老人的养老需求。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篇5

他白手起家,现在身为大连远旺渔港餐饮有限公司、大连聚德养老事业有限公司、大连极致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加合兴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称得上是位“创业达人”;他热心为公众服务,身兼大连市金州新区政协委员、金州新区政风行风监督员、金州新区商会副会长、大连餐饮协会副会长、辽宁省工商联直属商会副会长、民盟大连金州新区委员会副主委、大连法制协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称得上是位“公务达人”;他勤于思考,诲人不倦,身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YBC目际计划青年创业导师、辽宁省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称得上是位“公知达人”??仔细想想,他所做的每件事情,似乎又都与两个字有关――“责任”。

智能城市,智能交通

在2013年12月26日召开的金州新区政协会议上,由张洪坤提交的关于加速建设智能城市和智能交通的提案引起了关注。智能城市通过虚拟网络引导实体网络,减少城市能源消耗进而改善城市资源配置效果,减轻城市压力,为城市向低碳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从应用领域来看,智能城市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含了医疗信息化、社保信息化、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教育信息化等多个领域。而其中,智能交通建设被关注最多。

事实上,智能交通行业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投入中投资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细分领域。这是因为城市交通供需矛盾逐渐加大,在基础道路设施供给有限增加的情况下,智能交通已经成为缓解矛盾的首选手段。

张洪坤认为,建设智能城市和智能交通,关乎全体市民的幸福,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回报,而忽视社会效益。

一生消费,幸福养老

“一谈到解决养老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建更多的养老院。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养老金,这才是养老问题的源头。现在正在进行讨论的‘阶梯式退休’议题更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推到了中青年人面前。在养老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如何才能保证自己退休时能够拥有足够的养老金?让自己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这是个社会问题。我认为,养老不能定位为一个产业,而应该是一种社会服务,更不应把养老院当成盈利机构,就像学校的食堂不该盈利一样,它应该是整个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之所以会出现种种问题,关键是资金筹措难。解决养老资金问题,不能光靠国家政策,还要依托对传统财富积累模式的创新实践。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消费养老’,就是这样一种创新实践。”

张洪坤倡导的“消费养老”是对传统商业和社会保障模式的一种创新,其核心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家的商品后,商家给予消费者一定的养老金回馈,由银联和银行运营管理,并归入个人保险账户,简便易行。从而在不影响商家运营和消费者日常消费的过程中,轻松积攒养老金,最终使我国传统单一的社保养老机制,转换为社保养老与消费养老并行机制。

他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假设消费养老持卡人现年35岁,每年产生消费积分合计1000元,养老事业机构根据这个积分金额每年为其购买团体年金保险(分红型)产品,那么在他60岁退休时,按2.5%的年度红利分配,整个消费养老保险账户的本利和将达到50113.45元,这笔钱会成为社保养老的有机补充。

一种创新模式,总是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

2011年4月27日,由重庆市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的《重庆消费养老制度与商业模式设计》,在北京通过部级专家审评。2013年,消费养老在重庆等城市进行了试点,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赞誉,试点成效非常令人满意。更加令人感到高兴的是,消费养老这种新模式今年就将登陆大连。

大爱天下聚德利民

张洪坤的老家在铁岭市昌图县,儿时的张洪坤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属于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喜欢模仿电影中列宁发表演讲的样子潇洒地挥手,梦想有朝一日能为国家民族和普天下老百姓献身。

1987年,张洪坤通过自学修完中国政法大学全部课程。这个从乡村走出来的“文化人”靠自己的能力在县里找了一份正式工作,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公职人员。但是,每月17块半的工资让他的生活捉襟见肘。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影响命运轨迹的决定:外出创业。

1991年,张洪坤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和对新生活的美好梦想,离开了家乡,靠着36元“资本”,在大连开始了创业征途,并打下了一片江山。如今,事业成功后的他,将自己的“幸福梦”融进了更广大的幸福梦想。他说,幸福其实就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能生长在这片土地的感恩,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的感恩,对互相帮助的朋友的感恩。

2009年7月,由等7家机构倡导发起的YBC项目进入大连,张洪坤率先成为了该项目的导师志愿者,并将帮助青年追寻幸福生活,当成了自己新的事业。看着自己带的很多创业青年事业成功了,张洪坤感到特别欣慰:“能帮助有志创业的青年,让他们少走弯路,让他们的项目更加完善,让他们的企业能发展壮大,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张洪坤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养老事业。他和一些合作伙伴现在已经组成了一个全国消费养老联盟集团,即中国养老企业家联盟。布局全国主要城市,每个城市成立一家分公司。消费者在全国各地都可以通过个人固定的养老保险账号,获取消费积分,非常有利于个人各种保险的延续和累计,有利于保险的流动管理,能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情况下,为养老保险提供一个广阔的巨大资金来源。从试点的情况来看,由于整个系统已经比较完善,可以说没有什么大的风险。他们还会通过加强对加盟商诚信度的考核以及科学的区域布局,来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篇6

一、时代背景下“传统旅游”的发展困局

由于国内外旅游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新兴旅游产品的介入,使得许多具有较长开发历史的传统旅游目的地逐步陷入客源微缩、产品老化、竞争不利等困境。这些传统景区大多数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产业层次低,产品单一,产业基础薄弱。主体旅游产业的拳头产品有待增强实力,缺乏新的旅游兴奋点与产业增长点,整体运营机制尚未成熟,产业链尚未形成。大量传统旅游景区基础配套设施投资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休憩设施及相关经营性商业活动,景区周边没有像样的宾馆、百货、商场、娱乐场所等基本的旅游配套产业,也没有公园、广场等基础配套建设,缺乏对游客的粘滞性,过度依赖门票收入以维持经营,未形成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产业链。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景区遍布全国各地,曾经为中国旅游业做出过卓越的贡献,谱写过旅游业的辉煌历史,其衰落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是任其衰落,还是力求复苏?传统旅游景区的转型突围必须提出和寻找、创造和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突出地域生产力的建构,试图寻找和建构发展的永续动力。传统旅游必须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型,在休闲时代的宏观背景下重新审视传自身面临的问题和结构性缺陷,从城市文化资本的整合和运作的角度进行科学的重新定位与模式创新,实现从“资源”到“资本”的再建构,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转型发展路径。

二、传统旅游景区的转型方向和发展趋势

传统旅游目的地转型的发生背景是休闲时代来临带来的人们内在需求的转变,因此我们需要理解在宏观背景下这种转型的趋势、方向和特征。在旅游方面,中等收入群体愈发重视旅游过程中的精神消费,旅游方式开始由观光游转向休闲度假游。目前,对于传统旅游景区转型的方向和趋势,学界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无论是观光旅游,还是度假旅游,旅游景区都在发展中不断经历转型。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的提升驱动着旅游景区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升级,并形成一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方向和特征,即产品复合化、管理协同化、盈利多元化、产业集聚化、科技智能化、营销事件化等等,构成了旅游景区转型模式。

(一)产品复合化: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到复合型旅游

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的基础,旅游景区的主题、功能、产业都离不开旅游产品的支撑,旅游景区的转型首先应该是旅游产品的转型。传统旅游景区在产品类型上主要以观光型旅游为主,游客需求的多元化导致商务游、度假游、学习游、自驾游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出现,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是造成传统旅游景区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樊信友和张玉蓉(2012)指出,传统旅游景区的产品升级主要包括整合升级(利用地域的相近性或主题的相似性把景区的相关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等有机地整合形成新的旅游线路或主题产品)、改造升级(对原有旅游产品进行局部改造以增加游客的体验价值)和创新升级(为满足旅游者的一种新需求或发现旅游资源的新价值而创造的新产品和换代新产品)三类。例如武当山风景区依托世界自然遗产为基础,着力进行产品的创新开发,着力打造太极湖,着力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以“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而名闻天下,成为传统旅游景区成功转型的经典案例。

(二)盈利多元化:从门票经济到全产业链经济

过分依赖门票经济是很多传统旅游景区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在我国旅游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门票收入是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但长期依靠门票收入也反过来成为传统旅游景区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根据《2015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数据,从2005年至2014年,我国国内接待游客人次由12.12亿人次增长到36.11亿人次,年均增长率达12.9%;国内旅游总收入由5286亿元增长到3031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1.4%。这其中门票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50%,占到半壁江山。宋丁(2008)指出,不少地方的景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门票收入的依赖现象十分严重,旅游经济已经蜕化为门票经济。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杭州从2002年开始免费开放环湖公园,使得西湖景区成为全国首个不收门票的5a级旅游景区,旅游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西湖的实践证明门票仅仅只是旅游景区盈利方式的一种,酒店、餐饮、游乐、演艺、地产、养生、健康等等要素都可以成为旅游的盈利点,打造全产业链经济应该成为传统旅游景区的转型方向。

(三)产业集聚化:从环境资源到社会资源的整合

旅游的产业化和产业的集聚化在当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旅游业运用社会资本的能力提升,旅游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认为社会资源是一种现在的和潜在资源的集合体。旅游的产业化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资本的跨行业资源整合,传统旅游业中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本质上都属于环境旅游资源。彭一万(1991)提出社会旅游资源应该包括“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事物和活动”。魏小安(2012)也指出环境旅游资源、生活旅游资源和产业旅游资源,可以统称为社会旅游资源,真正的“大旅游”应该是大产业时代达到现代产业融合要求的旅游。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集聚现象日趋显著。杨迅周(2012)认为,旅游产业集聚区用发展工业的方式发展旅游,推动了旅游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培育了有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设施贡献、信息互动、功能互补,放大集聚效应,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集聚发展。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文件中要求,推动旅游向综合性产业发展,构造大旅游体系,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重点扶持。从环境资源的到社会旅游资源的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化转型正成为传统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

(四)科技智能化:从传统旅游到智慧旅游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引用,传统旅游方式正经历从传统旅游到智慧旅游的转变,智慧旅游成为我国各地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18个城市入选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江苏省也早在《江苏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引入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尖端信息技术,形成面对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地管理以及个人旅游出行的全面解决方案。而对于很多传统旅游景区来说,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已经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巍小安(2012)认为,我国旅游业目前在技术方面落后了制造业20年,落后了金融业、流通业10年。很多传统旅游景区的酒店越建越豪华,大型的人造景观越建越多,但旅游的技术手段仍然停留在30年前的水平。虽然门票从粗糙的手撕门票变成了带条形码的机打门票,但对于游客来说,这种变化仅仅是多了信息化的便利,旅游模式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五)营销事件化:从被动宣传到大活动时代

以“事件旅游”(FSe旅游,即Festival&Specialeventtourism)为依托,开展旅游景区的营销和推广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事件包含的内涵十分广泛,葛兹・多纳德(GetzDonald,1997)认为,社会中的事件包含了会展活动、体育赛事、文化庆典、政治事件、私人事件等多个方面。这些事件对旅游级景区发挥着或积极、或消极的重要影响:一方面,我们看到,有意识地利用和创造重大旅游事件往往给旅游景区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使得海南省琼州市的一个原本不知名的小镇一跃成为世界著名旅游景点,事件本身国际化、高层次的特点也将博鳌直接定位为高端旅游目的地。2009年在无锡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汇集同胞的关注,不仅提升了灵山胜境的旅游品牌,更对整个无锡以及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那些客源大量流失、面临发展困境的许多传统旅游景区往往在旅游事件和旅游活动方面也鲜有作为。黄坚(2011)认为,旅游事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一种融合了多种城市经济和文化特性的、具有独特魅力的经济、文化活动。动是生命的本质,生命在于运动,或许这对旅游景区来说一样是真理,缺乏“事件旅游”既是许多传统景区衰落的结果,也是造成衰落的原因。

三、结论与讨论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篇7

8月24日晚,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闭幕式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亚青会期间,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亚青会的16个大项、122个小项的比赛项目。各国运动员在参加体育竞技的同时,也享受了多元文化交流和成长的快乐。

扬州6年"复活"35处古迹

自2007年至今的6年时间里,扬州投入30多亿元,对东关街、东圈门“双东”历史街区及其他历史地段进行了整治改造,对逸圃、李长乐故居、壶园、汪鲁门盐商住宅等35处、l7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让埋藏在深巷内的一批文物古迹得以“复活”。

“江苏十三市,一个都不能少”微博走红

8月11日下午4点多,“南京”官方微博发出了关于“江苏十三市,一个都不能少”的微博。作者共整理了江苏十三市的代表建筑、风景图,并且每个城市都用一个带有“气”的词语来进行点评,如南京的文气、徐州的霸气、常州的底气、苏州的秀气、南通的勇气、连云港的仙气……

浙江钱塘江大潮掀翻安全区百余观潮游客

受天文大潮和台风“潭美”影响,8月22日中午12时50分左右,浙江海宁钱塘江大潮冲上海宁老盐仓堤坝,冲毁部分海塘防护设施,造成了34名观潮游客不同程度受伤。为避免再次引发安全隐患,当地政府从8月22日晚起对海宁老盐仓观潮点临时性关闭,为期三天。

杭州300余个公交站点可免费“蹭网”

杭城主城区的339个设有智能站牌的公交站点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乘客只要在贴有“本站点可免费无线上网”标签的站点附近,即可享受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免费wiFi服务。接下来,智慧公交便民工程将逐步深入,争取全网铺开。

百余家民间公益组织杭州探讨联合协作救灾

8月24日,在浙江杭州的西子湖畔,蓝天救援队、滴水公益、壹基金救援联盟等百余家民间公益组织分享救灾经验、探讨未来出路。在志愿者看来,联合协作是民间力量优势互补的最佳方式,将成为民间救灾的新亮点。

上海企业百强

经过一年的“长跑”,上海以营业收入高低决出了新一届的企业百强和民营企业百强。上汽、宝钢、交行位列前三。但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上海企业百强经济效益增长步伐放缓,盈利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

8月22日从商务部网站获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近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准。自贸区的建立将创造新的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开放尺度也将更大,能够释放新的政策红利,创造新增长。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篇8

关键词:教育;情感;智慧;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1

教育的真谛在于以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用教师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学得有趣。如笔者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水乡歌》一文时,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情感激感,以智慧启迪智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识字读文发现诗美

一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自制的课件: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水乡歌”三个彩色大字徐徐闪出,轻盈欢快的古典乐轻轻飘来……这样给小朋友创设了一个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小朋友面带微笑,且指手划脚,议论纷纷。师生共同读题,出示教学目标。多媒体播放《水乡歌》一诗,师生不知不觉已步入了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

当然,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扫清文字障碍,才能使小学的语文教学“一帆风顺”。接下来我们继续利用多媒体的图声效果集中识字,并通过生字卡片认读、指读、范读、自读生字。而且通过“送生字宝宝回家”、“生字交朋友”、“摘苹果”的方式巩固练习,将七个生字“乡”“条”“河”“清”“片”“首”“活”熟练掌握。

接下来通过教师深情的范读、领读的方式,并结合课文插图发现《水乡歌》一诗的美妙之处:美丽的自然图景,清新的诗歌语言,明快的节奏以及整齐的结构。通过初步朗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紧接着趁热打铁,布置课堂问题:水乡什么多?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师生驾驶着情感的轻舟共同步入了美丽的“江南水乡”。

二、以读促教共同探讨体验诗美

(一)读诗

古语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充分地说明了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大作用。尤其小学低年级学生,只有多读,读经典,像《水乡歌》这样优美的诗歌熟读成诵,才能达到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锻造思维、以读促教的效果。我利用多媒体配乐朗读,师生跟读,紧紧围绕“水乡什么多?”这一问题共同学文,并深深陶醉于小桥流水、白帆片片、欢歌笑语、柳暗花明的江南美景之中。

(二)学诗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经老师指导,小组合作讨论,“水乡什么多?”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小朋友个个踊跃举手发言,深深地体验到水乡水多――处处绿水扬清波;船多――飘满湖面飘满河;桥多――东南西北千万座;歌多――大船小船装满歌,歌唱水乡

新生活。并且初步发现了这些美丽自然景物(诗歌意象)之间的联系,且产生了深深的向往之情。一幅美丽的水乡图已深深映入脑海。

(三)画诗

苏轼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的确,《水乡歌》就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然而咫尺天涯。如何将胸中“水乡图”变为手中“水乡图”、眼中“水乡图”?于是我激发小朋友将美丽的水乡图画出来。结果他们争相拿出彩笔,尽情描绘他们心目中的美丽图景。小朋友们很快乐,边画边窃窃私语,俨然就是一个个小画家。其画作充满童趣,各有千秋。我及时进行了鼓励,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就这样,教学不仅进行了学科间的融汇,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因势利导师生合作创造诗美

江南虽好是他乡。而我们身处西北小村,可望而不可即。怎么办?记得有人说过“儿童是天才的诗人”――他们不仅具有超人的模仿力,更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确,紧接着我通过“你的家乡什么多?”这一问题,因势利导,经过师生讨论、交流,发现我们家乡山多、人多、路多、牛羊多、洋芋多、野草多……答案真是五花八门。小朋友个个兴致勃勃,思维敏捷。用自己的慧眼发现着身边美丽的山村图景。经小组讨论,最后我们决定选择一组图象:山、路、羊、风,并模仿《水乡歌》一诗,共同创造出我们自己的诗歌――《山乡歌》。现摘录如下:

山乡歌

山乡什么多?山多。千座山,万座山。大山一座连一座,处处花草飘清香。

山乡什么多?路多。东一条,西一条。东西南北千万条,出门就要把路走。

山乡什么多?羊多。千只羊,万只羊。群群白羊如云朵,爬满山坡占满梁。

山乡什么多?风多。东南风,西北风。东西南北改革风,吹遍山乡新生活。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篇9

关键词:共享养老;时间银行;养老服务;精细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18年年底已达到约2.49亿人,“未富先老”和家庭逐渐趋于小型化的现象,注定了我国养老问题无法单纯依靠传统的养老模式。然而,养老服务存在体系滞后、社会参与不充分、人才队伍短缺、管理方式不完善、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等问题。“时间银行”是以志愿信息系统为依据,尝试推进志愿者与专业服务人员结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整合闲置资源满足真实需求的共享经济形式,对提高养老服务综合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共荣具有积极作用。时代催生“时间银行”共享养老平台,能合理配置整合资源,精细化解决我国养老的社会难题,促进智慧养老。

一、共享养老内涵及问题

(一)偏离传统观念

共享养老模式是基于互联网,嫁接养老服务的一种互助养老模式,但我国养老观念以“居家养老”为主,且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较慢,影响着共享养老模式的推广。

(二)信用体系亟待完善

信用是共享经济的基础,信用担保是共享经济的安全准绳。共享经济与养老产业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更有必要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安全信用体系。

(三)缺乏实践经验

共享养老模式是充分借鉴其他行业共享经济模式的结果,目前仍处于理念阶段,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没有形成较大的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缺乏实践经验。

二、基于“时间银行”的共享养老优势

(一)思想优势

我国家庭结构、人口结构持续调整,责任主体已从子女转变为社会,“payasyougo”的现付制养老保险体系账户难以平衡。“时间银行”宣传力度、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为思想转变提供契机。

(二)信用优势

“时间银行”可结合“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制定统一规则,完善信用体系,便捷化通存通取时间币,跨区域实现兑换等服务机制,利于形成公平、公正、共享、诚信的社会行为。

(三)试点优势

“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是城企联动的一种普惠养老,由政策引导、靠市场供给,其在我国已发展二十余年。借鉴“时间银行”的实践经验,构建“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共享养老模式,便于优化配置资源。

三、共享经济下的“时间银行”优势

(一)普及程度

以社区为试点的“时间银行”,存在志愿者数量匮乏、法律制度保障不完善、时间币的通存通兑便利性低等问题,使得参与人积极性不高,数量较少,推广的程度和深度相对较浅。人人参与人人收益的共享经济模式逐渐成熟,利于提高普及度。

(二)服务内容

“时间银行”以时间为存储单位,但服务的劳动和时间价值,未形成统一的衡量标准,导致服务项目多是简单的家务劳动,并不能解决所有的老人需求问题。共享经济即需求经济,能盘活社会闲置资源,高效精准促成供需对接。

(三)信息共享

信息平台是“时间银行”的核心,目前“时间银行”的信息化程度低,数据难收集、追踪、管理,有效信息难及时响应、交流与共享,这些都制约着其平稳运行。共享经济有大数据的典型特征,能打破传统经济下的“囚徒困境”,更好节约资本。

四、共享经济下的“时间银行”共享养老平台设计准则

(一)丰富业务类型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存在供需错位、服务不够精细和认可满意度低等问题,借力政策、科技等外部力量,根据老年人不同的需求,把业余和专业的产品与服务集成起来,与他人共享,建立“互联网+”的智慧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如图1所示,以“时间银行”为核心,邀请各地社区、企业、nGo及志愿者多方参与,全方位洞察用户所需,使服务模块化、定制化。基础服务交给志愿者、nGo等互助,专业服务交给专业人员进行收费。

(二)赋予平台服务新功能

“时间银行”平台的通存通兑是影响我国时间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引入保值、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时间币作为平台唯一的流通工具。借鉴计量经济学模型衡量服务价值,充分考虑服务的时间长短、强度和技术含量,设计计量标准,构建汇率制度,保证可在多年后兑换同质同价的服务。可购买专业化服务的同时,保留志愿者、nGo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老人等弱势群体“交换时间”、“存储时间”、养儿防老的理念可改变为“时间养老”。采用双层投放体系,将时间币投放给各银行,再由银行向公众兑换时间币,减少挤兑现象的产生。

(三)完善信用体系

信用是福利社会的新型货币,共享经济是在虚拟网络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交易双方间的信任值是促成交易的重要因素。应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共享数据库,对用户进行诚信编码,提高信息管理能力,节点相互检验诚信度,搭建可信的环境。连接志愿者服务系统,随时随地追踪记录信息,有效的管理整体信息。实名认证把控门槛,同时进行审核制,避免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提高信息、服务等甄别能力。由社区介入,设立各社区管理体系,提高整体可信度。增设客服服务中心,审核用户信息、供应方信息、需求信息等,若存在安全问题,立即屏蔽并向相关部门反映。

(四)数据信息互通互联

平台中,每个人既是需求者又是供给者,既是制定者又是执行者。模仿共享经济模式,以信息为核心,借用多种技术,依托数据和网络,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利用的目标。以人为个体单位,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基础信息档案。线上汇聚数据信息,线下寻找地方组织辅导培训,提升志愿者、nGo服务等级。佩戴一键呼叫等设备,互通互联信息数据。梳理、分析、融合偏好类型,平衡供需。建立反馈机制,确保服务能高质量完成,营造一个平等的环境。应用数据信息,整合社会资源,不断集成老年群体的产品及服务需求,使服务业务全方位覆盖老龄人的每个生活环节中。

(五)贯彻管理新思想

“时间银行”共享养老平台,应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维,创新管理方式,协同推进完善项目运营,提升组织效率和自身核心竞争力。借鉴温室管理模式,建构“规则设定(坚守法治框架,制定清晰明确、标准规范的平台规则)———程序设定(强制将“不合规”的用户或卖家完全排除在外)———管理设定(引导、规范和奖惩)”三大层次和“规则体系(混合型细化治理)———交易体系(全方位、透明、公开,可置信承诺和双向评价)———社会体系(建立商盟制度,打通社交网络)”三大体系,管理内容如图2所示。“时间银行”共享养老平台以科技为核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网络,实现技术普惠,提高运营效率,最大化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从简单到复杂,从业余到专业的一揽子服务,全方位解决供需问题。通过线上平台,拓展老年人的视野,线下进行辅助,积极调动各参与方,推动精准对接,更好的智慧养老。注入企业、nGo这些新鲜血液,激活公益+omo的盈利模式,以时间币为兑换工具,产生养老金融的新业态。将平台的创新模式投入试点范围的社区进行运行测试,了解掌握其存在的缺陷,通过分析弥补缺陷,进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升级后较为成熟的精细化共享养老平台模式。

五、结语

老龄化现状难以避免,架构“时间银行”共享养老平台,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奠定基础,系统化实现管理。倡议、引导志愿者,将等值的“时间”作为服务的报酬,激发青年群体社会担当,保证服务队伍专业化与业余化的结合,推动为老服务的普及。积极鼓励健康老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整合共享理念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为资源,改善服务供需失衡现象,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结合国家试点项目和政策扶植,重建信任,消除冷漠和隔阂,增强凝聚力、用户安全感、信用度和普及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共享的“互联网+时间银行”智慧养老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断扩大的养老压力,形成跨地域全方位电子信息化建设体系,消除地域限制。

参考文献:

[1]吕子苑.共享经济视角下我国“时间银行”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11):115-117.

[2]郑联盛.共享经济:本质、机制、模式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7(06):45-69+5.

[3]袁志刚,陈功,高和荣,桂世勋,陈友华,陈体标,徐大丰,孙秀林.时间银行:新型互助养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探索与争鸣,2019(08):4-36+197.

[4]米竞.对共享经济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之反思[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2(03):8-16.

[5]张德英,周云云,冷燮,李龙,周嘉源,施润和.基于精细化人口格网的城市机构养老设施供需分析———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2):174-183.

[6]朱太辉,张皓星.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机制及潜在影响研究———基于央行数字货币专利申请的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20(05):3-9.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篇10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兴趣培养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此,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发表过类似见解,其认为“兴趣是人类做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培养在教育学界的地位十分巩固,其是教育教学开展科学的关键所在。对此,以素质教育深化改革为基本思路的现代教育中,为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拥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利用兴趣培养手段,打造科学的教学课堂,将是语文教学发展科学的重要思路。

一、快乐的调味剂――兴趣教学引入

为保证小学语文课堂谱写和谐的乐章,充分注重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启迪青少年心灵,打造科学的兴趣教学手法,将保证小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吸收语文知识,并利用语文知识茁壮成长。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上,采用多形式教学引导,循序渐进的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将可保证小学语文课堂的兴趣培养氛围。举例来说,针对小学生语文汉字的教学,教育者可利用图像记忆法对中国文字进行教学,讲解文字的由来,并用生动的图画来拆解汉字,以便受教者在应用汉字时可通过对图像的深刻记忆来迅速书写出汉字,从而提升自身学习自信,并逐步产生对汉字的学习热情。另外,利用学生对图像的认知,教育者还可将原本文字表述的意境利用图像表达,从而在学生心中形成固有的认知思维,以便其今后看到类似的景观时便会立即联想到学习的文章,进而逐步了解文章内的词句含义,并逐步达到活学活用。可以说,利用趣味性十足的兴趣教学,教育者的知识传达将更加畅通,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将逐步提升,由于教育内容本身贴合小学生的个人需求,其对知识的喜爱程度也会日渐加深,而教学知识内化成果更会逐步凸显。

二、兴趣的引路标――以人为本引导

兴趣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和谐之音,是小学语文课堂科学打造的重要手段。只是,详细剖析兴趣教学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教学引入是其发展科学的关键。在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改思维促使教育教学向生本化转移,尊重学生心理,拟定科学的教学策略,成为现代教学的关键所在。对此,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走入人们的视野,充分注重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以保证身心建设为根本的“六大解放”,将学习主动权交付于学生,充分解放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保证学生学习主体性,借以此来实现素质教育的素质培养。因此,在现代小学语文课堂上,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至关重要。只是,教育教学者在应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所谓的自主学习不是放任不管,自主学习的根本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学生自学为重点,教学引导为手段,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差异将逐步凸显。对此,为确保平衡学生差异,教育者应适当调整学习分组,利用小组学习、互助学习等方法,丰富化自主学习模式,保证自主学习开展科学,并逐步融洽班级关系,提升学生责任意识,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素质培养。

三、尊重的终点站――和谐校园建设

利用兴趣教学,确保人本建设,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保证校园教学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感。众所周知,小学生的生活场所主要包括家庭与校园两处,因此,校园若能提供和谐且积极的生活氛围,将可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感,令小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找到归属感,从而敦促其积极参与到校园学习、生活、游戏活动之中,从而更好的利用校园生活,丰盈自己的智慧与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上,充分利用兴趣教学与人本思想的同时,对课堂氛围的打造也至关重要。教育者不应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固守“师父”这一思想,而是走进学生之间,与其共同思考,共同学习,充分应用孔子先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理论,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明晰学生的心理诉求,以尊重学生心理,满足学生心理的思考方式来打造和谐课堂氛围。与此同时,校园管理者也应充分尊重学生心理,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无论是校园人性化设施,还是教室房间布置,都应贴合小学生心理需求,从而保证其在使用基础设施、身处校园环境中充分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原意于校园中生活与学习。可以说,充分满足小学生心理诉求,将尊重青少年心理做到极致,将科学打造和谐校园氛围,确保课堂教学开展迎合人需,贴合人心。

综上所述,创造快乐的音符,确保小学课堂演奏出和谐的乐章,需要小学教育站在人本的思想之上,以兴趣教学为开展手段,深入落实新课改的生本教学思维,打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从而构筑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确保受教群体在良好的教育空间内丰盈自身的知识,填充自身素养,锤炼自身精神。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打造,应在充分尊重受教群体的基础上,发挥以人为本精神,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法达成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莹莹.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