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教学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2:25

临床护理教学的概念篇1

职业自我概念作为整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来源于个人对自我及对职业世界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对职业的态度、职业责任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及职业价值观等[1]。职业自我概念在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核心和驱动作用。在护理领域,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日渐受到关注。为了解不同学历护生职业自我概念的水平和特点,2011年3月对我院237名硕士研究生、本科和高职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非概率性抽样方法(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我院全日制在读护生237人,其中2008级、2009级、2010级硕士研究生15人,正在临床进行毕业实习的2007级本科护生12人和2008级高职护生92人以及已开始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并有临床见习经历的2008级本科护生25人和2009级高职护生93人;女生225人,男生12人;年龄18岁~26岁。1.2方法1.2.1调查工具1.2.1.1一般资料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学历层次、家庭结构等。1.2.1.2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量表该量表由王卫一[2]于2004年编制而成。分为9个维度,53个方面。9个维度分别为职业能力、职业准备、职业抱负、职业决定、职业现实、职业评价、职业设计、职业兴趣和职业适应。量表采用5级计分法,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2分代表稍微有点符合,3分代表有一些符合,4分代表比较符合,5分代表完全符合。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65。1.2.2调查方法分别向不同学历的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目的、意义及参与的自愿性,签订知情同意书。说明问卷和量表的填写方法及要求发放问卷,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237份,回收问卷23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1.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录入及处理,进行统计描述及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2结果2.1不同学历层次护生职业自我概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见表1)2.2不同年级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概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见表2)2.3不同年级高职护生职业自我概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见表3)3讨论3.1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自我概念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总分及职业能力、职业准备、职业决定和职业设计维度得分低于本科和高职护生的总体水平。这与目前护理专业研究生在职业决定上的犹豫性和职业准备上的不足[3],乃至对职业设计缺乏兴趣而导致职业能力发挥不佳等因素有关。分析原因,一方面研究生毕业后首先必须在临床与中专、高职等学历的护士共处同一工作环境,为病人实施基础护理,因此他们认为自身价值不能凸显、不被重用;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原有护士的初始学历普遍较低,以至于社会上存在着“重医轻护”的思想,认为医生的知识和技能含金量很高,而护理人员只是单纯的生活护理和依附于医疗的打针发药,价值不大,加上部分医院的管理者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不足,使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高学历护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和对职业的满足感。建议研究生导师需不断向研究生灌输护理专业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使其明确护理专业的精髓和使命。此外,作为研究生本人,也要重视临床护理实践,因为护理科研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同时建议医院管理者增加对高学历护生的重视程度,做到人尽其用,给予其施展才华的机会,尤其在护理科研、护理管理等方面让研究生学以致用。3.2本科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本调查结果显示,已进入临床实习的2007级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概念总分和职业能力、职业准备和职业适应维度较正在进行护理专业课程学习,且有临床见习经历的2008级本科护生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被调查的2007级本科护生人数较少有关。彭银英等[4]的调查发现,实习后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会直接影响到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我院2007级本科护生和2008级本科护生全部安排在学校附属医院即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实习和见习,医院中的护理管理者和临床带教老师均接受过高等护理教育,医院和学校合作多年,临床带教的各个环节已磨合得较为合理和科学,能为护生营造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有利于本科护生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巧等内容应用于临床护理,实现其帮助病人减轻病痛、恢复健康的角色功能。此外,与其他专业比较,护理专业就业形势较好,且收入稳定,本科护生如能留在大医院工作,还具有较大的专业发展空间,这些对本科护生形成积极的职业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3.3高职护生职业自我概念高职学历护生职业自我概念测试总分在本调研结果中居于最高水平。在职业能力、职业准备和职业设计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与高职护生的职业去向较一致,专业思想稳定有关[5]。一方面高职护生是目前国内护理工作者的主力军,其就业人数众多,因而就业压力、竞争力要大大超过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护生,从而刺激了高职护生在职业中不断进取;另一方面,高职护生在临床主要从事基础护理工作,而我院对护生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非常重视,高职护生基本功扎实,进入临床后能迅速上手,由此得到了临床带教老师、病人的一致好评,提升了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本调查中的高职护生,已进入临床实习的2008级高职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总分和职业准备、职业抱负、职业现实和职业评价维度得分高于尚未进入临床实习的2009级高职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临床实践同样是影响高职护生职业自我概念发展的因素。由于高职护生学制仅3年,在校进行课程学习期间接触临床的机会较少,因此为了帮助其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医院情况,熟悉临床环境,建议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向高职护生多讲述临床病例和增加护生临床见习的机会,增强其专业学习情景的真实性。学校团、学联等组织也应鼓励护生利用假期去医院进行社会实践,不断提升积极的职业自我概念。此外,需要指导高职护生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学历和对病人的生活护理,在熟练实施操作技能的同时,要做到善于总结和归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6]。并鼓励高职护生在学业上不断进取,参加专升本、护理专业本科自学考试等,逐步提高护理科研能力。#p#分页标题#e#

临床护理教学的概念篇2

1不同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1.1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i)教学法自20世纪7o年代起,国外医学院校兴起pBi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自我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两篇独立的meta分析对2o年来有关pBi在医学教育方面的研究做了综述,一致认为,采用pBL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在临床知识测试、临床工作能力及专科培训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方法教授的学生。

采用pBL教学方法教授儿科护理学,可以通过以问题为载体的方式学习典型临床病例,采用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查找文献资料一解决问题的滚动学习链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解决临床病人的疾病问题获取知识。目的在于培养护生将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临床技能、护理管理的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其将知识融会贯通的思维。

pBL教学模式从现象上看教师无须再围绕某个知识点讲细讲透,实际上教师必须对某些知识点精通掌握才能提出中心问题,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甚至知识网。因而pBi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有驾驭问题的能力,因此该课题的核心问题是师资培训。而且,由于教学方法本生的特点,pBL教学需要的师资较多。在培训师资时可以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对参与教学的师资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本教学单元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知识。临床知识包括某一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及疾病转归等。

同时还包括对临床相关疾病护理中需要观察的重点,出现相应的临床问题时如何考虑和分析。通过pBL教学,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护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对儿科护理的兴趣及日后在见习中的主动学习,同时对护生临床推理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l.2模块教学模块教学依据知识结构体系,形成教学模块,实现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在l临床课程中应用模块教学可以加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对临床工作的总结和做临床科研奠定研究基础,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从事儿科护理工作,需要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基础上独立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解决临床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以病人为中心,从临床实用角度去认识概念,加强概念知识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开展模块教学教师必须对某些知识点精通掌握才能开展。另外,临床病例的选择和病情观察与处理也会对教学效果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1.3教学中临床场景的设置及多媒体的应用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实践学科,如果在教学中设置临床场景,病例在病案基础上,以多媒体形式给出相应的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就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开展该方式的教学,便于学生日后在临床工作中快速回忆所学知识并适时应用于临床工作,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结合临床场景的模块教学,从临床护士观察病情,医师针对病情变化处理病人的角度人手学习典型临床病例,引入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同时,帮助学生通过解决临床病人的疾病问题获取知识。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护生将疾病的发病、诊治及转归与l临床工作有机融合,培养其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且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典型病例讲解使学生判断临床病人是否有脱水,脱水的程度和性质,如何纠正、补多少液、补什么液体、补液速度如何,解决上述临床问题必须要理解血液渗透压的概念,脱水情况下液体转移的问题等。。2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关键问题

临床护理教学的概念篇3

1.1调查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3部分内容:①研究对象一般资料。②护理专业本科生实习前压力调查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1-3],在曹颖等[4]设计的中国本科护生压力源量表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经专家评议形成,问卷的可信度Cronbach’sα为0.944。包括临床知识与技能、沟通与交流、监督与评价、工作性质与内容、考试与就业、病房设备与环境6个维度36个条目,每个条目从“没有压力”到“重度压力”计1分~4分。压力程度根据均数的高低描述,2.00分及以下为低度压力,2.01分~3.00分为中度压力,3.01分及以上为高度压力。③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SCni)[5],由香港理工大学arthur教授设计,目前此量表已在国内广泛使用,中文版折半信度为0.7,包括领导、灵活性、技能、满意度、沟通5个方面30个条目,每个条目从“不同意”到“同意”计1分~4分。

1.2调查方法问卷由研究者统一发放与回收。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调查对象以无记名方式独立填写。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为96.30%。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情况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得分为2.43分±0.51分,处于中度压力水平,其中“出现差错或事故的可能性”处于重度压力水平;压力水平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出现差错或事故的可能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找不到如意的工作、处理病人紧急情况的能力、可支配的时间,见表1、表2。

2.2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

2.3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实习前压力相关性将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得分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均分及5个因子得分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领导”因子外,其他各因子与压力水平均具有相关性(p<0.05)。将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水平及其对应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均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均有相关性(p<0.05)。见表4、表5。

3讨论

3.1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前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任何能使人体陷入压力状态的因素均称为压力源。压力源可来源于躯体、心理、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改变[6]。护理本科生从习惯的校园学习和生活来到医院学习、加之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很多学生害怕出现差错或医疗事故,担心遇到紧急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在临床上接触传染性疾病以及就业问题等,造成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本调查发现,护生虽尚未进入临床实习,但其中大部分已感到中、高水平压力,这与相关调查结果一致[1]。护生主要压力来源于护理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其次为考试与就业、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沟通与交流、监督与评价、病房环境与设备。其中出现差错或事故的可能性是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最大压力源,与Kleehammer等[7]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与本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不足,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较低有关。

3.2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较为积极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是一个人从外行的学生成为一名专业护士的过程中形成的、与专业相关的、持久的一系列专业自我态度的感知[5]。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高等护理教育的崛起,护士的价值已得到社会肯定,护士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可喜的变化也反映到护理学生对专业的自我认知评价。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满意度、领导、沟通、灵活性、技能,实习前本科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总体项目均分为2.84分±0.28分,其项目均分>2.50分,且各维度的项目均分均>2.50分。这一结果表明护理本科生具有较为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总体来说,护理本科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肯定的、有着积极的专业价值取向,其对护理专业的自尊情感和行为取向亦是积极的。arthur等[8]曾使用同一量表测量11个国家注册护士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结果显示,北京和香港注册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项目均分为3.03分、2.99分,本研究结果低于此数值,说明本科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与注册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存在差距。本调查结果与李红等[9]在2006年对护理本科生的调查结果(项目均分为2.84)相一致。

3.3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实习前压力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实习前所受的压力密切相关,且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总体水平、灵活性、满意度、沟通、技能与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情况有相关性(p<0.05)。领导对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没有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本科护生在今后的临床实习过程中较少涉及领导方面的问题。因此,没有成为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影响因素。从不同压力程度本科护生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看,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程度呈负相关,即如果本科护生能充分地认知自我、有良好的专业自我概念系统,在实习前感受到的压力水平就越低,反之,其压力水平则越高。为培养本科护生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缓解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向学生多讲述临床病例、增加学生临床见习的机会,有可能的话可以和医院进行联合办学,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医院进行社会实践,以提前了解医院情况,熟悉实习环境。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要注意构建良好的实习环境,以促进本科护生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帮助本科护生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实习效果。

4展望

临床护理教学的概念篇4

摘要:循证医学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经验医学”而言的,循证医学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让我国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逐渐认识到掌握和熟练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让学生接触到循证医学的基本理念和概念,为学生以后熟练应用循证医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循证医学;口腔护理学教学;应用体会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概念是由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DavidSackett教授在1992年正式提出,由于它能为临床医师在临床治疗中提供合理的科学决策,其基本思想和理论很快被全球医学界所接受和应用,并成为当前国际临床医学的热点之一[1]。在现代社会当中,不论是医学概念、医学技术、还是医疗器材都是出于快速更新的过程当中,现在非常有效的护理理念在两年之后就会稍显落伍,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是顺应潮流发展的一种表现。循证医学理念的引入,可以显著增强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近些年来,循证医学引入护理领域当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

鉴于循证医学的重要作用,将eBm引入到口腔护理专业当中不仅是实践的需要,更是推动口腔护理专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下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循证医学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探讨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具体应用

在口腔护理教学中,将循证医学融入到其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施行。

1、设定模拟临床问题

老师依据本专业的实际特点以及实际临床护理当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来设置模拟临床问题。问题的具体内容应该围绕着口腔护理专业通常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难点问题)来展开,举例来说,儿童口腔疾病的特殊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特殊护理、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护理等等。

2、.查询证据

在证据的查询这个过程当中,建议学生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进行综合考量。常用的查询途径主要有网络查询、书记查询、杂志(期刊)查询等等。但是可以作为证据主要有(依照可靠程度由强到弱排列):循证医疗中心提供的文献评价与一般评价、权威组织提供的文献评价与一般评价、国家护理临床指南、仪器制造商的相关建议、口腔医学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等等。但是在具体的应用当中,必须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以及学生个人所学的专业知识慎重地进行应用。

3、评价证据

在证据的查询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大量的相关证据,此时学生应该对这些参考资料进行整理和记录,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对这些证据的可信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和评价。

通常来讲,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主要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论文的可信程度比较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应用新知识、新技能,可以定期开展小型的相关研讨会议,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讨,老师可以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论和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转贴于4、开展实践

在循证支持和循证观察所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将所获得的实证与临床专业知识及患者需求相结合,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实施过程中重点对所要改变的护理干预或行为进行分析,积极改善护患交流,对导医分诊、专科护理以及宣教等环节进行量化评估。将显微根管治疗、激光治疗和种植牙等新技术的配套护理纳人培训后的考核范围,以检验循证医学(eBm)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5、评价实践效果

评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和知识应用4个模块,理论知识考核评价试题为客观题,分别在教学前后使用难度系数相同的试卷进行闭卷考核,卷面采用百分制,整个考核过程中做到教考分离,统一出题、监考、评分、阅卷。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和知识应用均采用5分制,在考核护生前,先对监考老师进行培训,按统一制定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进行评分。

二、几点体会

1、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可以显著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乐趣。eBm教学模式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打破原有的灌输式、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养成了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另外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和丰富,学生一直处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过程不觉枯燥,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2、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eBm指导下的学习是是非常强调护理实践的,因此,在护理实践当中,学生的知识得到检验并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寻找相关证据来提供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宗道,石冰,郭春岚,陈娥.我国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现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06).

[2]Hitoshiniwa,mitsutakaS,YuuS,etal.Cardiovascularresponsetoepinephrine-containinglocalanesthesiainpatientswithcardiovasculardisease.oralSurgoralmedoralpathol.2001,92(6):610-616.

临床护理教学的概念篇5

关键词:医学专业双师临床护理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17-01

职业院校主要是面向社会输送实用、技能型人才,护理专业更是直接为社区和医院等卫生服务业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护生毕业后不仅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正确观察患者病情。同时还要具备操作新仪器,开展新技术的能力[1],才能很好地完成护理程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中指出: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学会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临床经验丰富,人际沟通能力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形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发挥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实训场地的作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毕业后能积极观察病情变化,主动护理。

1何为“双师型”教师

目前尚无统一界定,可以综合理解为:教师在获得教学职称或资格外还需要取得相应系列另一技术职称或资格证书,所谓的“双职称”或“双证型”。或是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素质和水平,又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技能教学能力,即“双素质型”。

2我院临床护理教学团队的构成

2.1高级职称双师

他们同时具备“双职称”和“双素质型”。医学专业转型而来,临床经验丰富。我校原为地方中等卫生学校,生源少,师资力量雄厚,所有临床教师均是本科院校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脱产到地方综合医院相应继续学习1~2年再任教,课时少的教师一直兼职去挂靠医院参加医疗实践工作,多年的临床工作使这一批老教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一边上班,一边上课,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医院见习典型案例,现场讲解教学知识点,安排病例讨论。课堂上将临床实例寓于教学中,学生如亲临其境,体会深,教学效果好。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学校规模的扩大,我校开设了自己的附属医院,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教师兼职医院,临床教师继续坚持教学、实践两不误。这批教师大部分是1996年前大学本科毕业,年龄40岁以上,都具备高级讲师和副主任医师双职称。

2.2中级职称双师

所谓的“双职称”或“双证型”。医学专业毕业,同时取得了教师和相应系列的资格证书,缺乏一定的临床经验。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数量激增,一批批新分配的医学本科毕业生来到了学校任教,由于教育资金紧张,教师名额有限,繁重的教学任务迫使新教师来到学校后直接上岗,小小的附属医院已无法容纳更多的教师进入临床实践,况且大部分教师一学期都要完成两到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还要忙于写论文,评职称。教师精力有限,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疲于奔命之余也很少把心事放在实践能力的提升上。

2.3初级职称双师

基本是高校护理专业毕业后直接走向教师岗位,理论考试取得教师和护士资格证书,缺少护理工作经历和临床实践经验。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大部分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新升格的院校有中专、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专护理等多层次学历,大批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走进我院担任临床护理课程专职教师,成为学校青年教师的中坚力量。

3医学专业“双师”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优势

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使原有的中专和高职医疗专业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于是学校面临专业设置的改变,护理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临床护理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医学专业教师全部转型为临床护理专业教师,临床护理的教学任务落在了临床医学教师的肩上。由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和)医学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承担临床护理的教学,由于从事多年临床实践工作,责任心非常强,教学热情高涨,讲课生动活泼,教学手法灵活,实时地引入临床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课堂师生互动情况好,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发挥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实训场地的作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毕业后能主动护理,积极观察病情变化,主动配合医生抢救,做到心中有数。如: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教学中,讲解重点是观察病情和抢救配合,如观察出血量的大小和出血是否停止,在病程中患者呕血和黑便次数多,颜色红,生命体征不平稳,红细胞压积减少,血尿素氮逐渐升高,说明出血量大,出血未停止,必须配合抢救。护理措施包括血容量下降甚至休克时补液原则,具体的止血措施包括静脉曲张的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护理,胃镜直视下止血的配合和消化道溃疡出血的药物应用护理。学生弄懂了疾病的概念和临床表现以及发病过程,知道了具体的治疗情况,结合药理学基础,下一步如何护理就很简单了。教师讲完了病情变化和抢救措施,护理措施自然迎刃而解。

多年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突然转变为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未完全转变。教学中过分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讲解,护理措施融会贯通,反映护士职业特点的护理诊断和医护合作性内容不甚明了,一带而过。由护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承担临床护理,她们自身的医学基础知识较薄弱,毕业后直接从事临床护理的教学,有些不常见的疾病她们在实习时也从未遇见过,对临床新理论和新技术缺乏了解,教学中不重视疾病的医学知识,甚至无法讲深讲透每一个疾病的概念,干脆就对着护理措施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无法认识疾病的内涵,对临床广泛应用的技术一无所知,缺乏观察疾病的能力,成为被动的护理者。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临床后很难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

4发挥优势,摒弃不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针对临床护理教师专业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我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1)组织两类教师共同备课,制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2)举办公开课、观摩课、说课和相互听课等方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让有经验的教师给青年教师定期开展专题讲座。(3)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竞赛,如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验教学法等,促进所有教师共同学习,改变各自的教学理念,把握每一个章节的讲解重点,共同提高。(4)除校本部附属医院外,我院还挂靠本市一家三级医院,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安排青年教师进行临床实践,在医疗和护理岗位接受新知识,了解新技术。安排专业护理课教师到外地大型医院进行半年到一年的业务进修。以上措施可以让临床护理课教师完全转变教学理念,学模式,框定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标。针对临床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医学专业“双师”的优势,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临床护理教学的概念篇6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反思日记;撰写

[中图分类号]G42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0(a)-0145-03

长期以来传统的临床护理教学是以单向式教学为主,亦即以临床教师(或资深护理人员)为中心,传授经验、临床技巧与理论知识。笔者认为临床护理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强化学习者专业能力与个人发展能力为主,学习经验要强调理论知识与临床相结合;临床护理工作是一个不确定的情境操作,医护专业人员需要有能力处理与提供适合患者的护理措施。反思是强化专业护理人员能力的重要策略,反思学习可强化学习者处理复杂个案的能力,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与提升患者的护理品质。

1文献查证

反思是整合专业知识与临床的重要工具,目前反思在护理教育训练中的运用有增加的趋势。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反思日记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整合临床与知识的学习、对专业的责任[1],增加学习者的知识与信心[2],增加批判性思考能力[3],增加医患的正向互动、临床知识的争议、与个人的洞察力[4],增加复杂性疾病的护理能力与处理不寻常个案的能力[5],反思训练有助于提升医疗人员对专业之批判性思考及复杂临床情境的处理能力。但是反思是什么,如何运用在临床学习,有待进一步认识与了解。

Boyd等[6]指出,反思是针对一情境所产生的不确定感或困境的思考过程,反思是个人的内在检视、探讨来自个人经验的议题,最主要是澄清与创造自我意义、导致观念的改变[7]。反思技巧是需要透过实务经验学习的,个体需先经由经验而发现问题,之后再经由反思过程,思考适合的解决方法,最后参考实证数据克服眼前的困难;也就是透过反思去观察、体会自己的实际经验,由反思中悟出新的原理、观念,再将所产生的新观念应用于新的具体经验中,实际经验并不一定带来学习与领悟,必须透过反思才能产生学习,故反思是经验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专业能力最重要的学习方法[7]。

2反思的定义

学术界目前对于反思缺乏清楚与一致的定义与概念。西方学者开始研究反思行为是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杜威(Dewey)于1933年发表的《我们如何思想》中提到,反思是学习者对本身认知过程进行改变的行为,反思能够促使我们对问题做进一步探讨,使思维指导行为,也使我们对处理问题能有事前的计划及依照计划进行后续动作[8]。此外,亦强调从经验中学习(learningfromexperience),思考方式可以由直接经验的困境中形成,而它可以促成某种思考模式进步,有效的学习是从解决问题中所获得的,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透过反省的思考历程而形成。

反思是一种学习方法亦是一学习过程,atkin等[7]分析以往的文献时发现,不同学者对反思过程都有不同的解释,他们对反思提出如下定义:反思学习是指一种内在的学习历程,是由经验所触发的,此学习过程是检验和探讨学习者在经验中关心的议题,经过消化后,个体能用自己的语言和观点来形成另一经验,最后导致对原有概念、观点的改变。在学习脉络中,反思亦是智慧与情意的一种活动,个人透过经验创造与澄清自我的义,进而个体改变原有想法,获得新的了解和看法[7]。综合上述,学者对反思所做的定义,可以了解到反思皆与反思者自己有关,并且反思的结果也都导致反思者原有的观点改变。

3反思的发展

要发展或促进反思的行为是需要条件的,Dewey提到开放的心、负责的心和全心全意的心[8];Goodman[9]亦提到开放的心和动机是产生反思的必要条件。

反思亦需要技巧与方法,atkin等[7]认为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描述(description)与批判性分析(criticalanalysis)都是反思技巧内涵之一。他们认为自我觉察是最重要的,因为自我觉察的技巧能使个体诚实的面对真实的感觉,分析自己的感觉,观察所遇情境如何影响自己,自己又如何影响情境。有了这些自我觉察之后,个体就可将这些觉察到的讯息描述下来。

不同学者对反思过程的相关议题有不同的看法,atkin等[7]将反思相关文献整理、分类,发展出反思技巧的三阶段,透过这些反思过程,初学者可以继续发展临床实务能力(如批判性思考能力、临床决策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等)以及扩张其知识的层次。

第一阶段是在临床情境中意识或觉察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和思考存在。在此阶段,个体会觉察到在某个特定情况下,个体会感受到正负向的评价,自己所使用的知识无法解释这个特定情况下所发生的事。

第二阶段为对情境的批判与分析,此批判与分析是建设性的,并且涵盖了对感觉知识的分析与检讨。在此阶段,初始个人会分析自己的知识,也采用来自他处的知识,如文献、实证资料或是他人经验,藉此企图解释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发生的某件事情的各种可能原因。分析的过程会包含检讨与产生新的知识。

第三阶段指在某情境下发展出新概念。反思的过程最后会产生新的概念,并且从新的概念中获得进一步的学习。

反思必须要有技巧,此技巧的获得需要经过以下反复操作的过程:自我觉察、描述、批判性分析、整合(synthesis)、评值(evaluation)。自觉是指分析个人对情境的感觉,诚实的探讨情境如何影响个人与个人如何影响情境;描述是指由事件与经验中再次收集重要资料,主要是对事件有整体了解;批判性分析是检视情境中之元素,以确认现存之知识、想法、想象与改进措施;整合是将先前知识与获得的新知相整合,这通常是透过应用创造力去解决问题;评值就是依据一些价值或标准规格作判断。

4反思日记的撰写技巧

Johns[10]提出反思是需要引导与运用结构性问题指引反复练习的,学习者由临床困境所发展的处理策略是可以帮助其发展与探讨经验的意义。反思的本质是动态的,是需要持续的进行及学习的,笔者参考Johns以系统性思考模式,发展出反思技巧的结构性问题,引导学习者做有意义的反思,这是一种启发式的学习策略,此模式是透过实务工作反思,鼓励学习者洞察客观的临床过程(objectofprocess)与自我反思的概念(theconceptofself-reflection),也就是在困境中,运用自我反思的技巧,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与原因,强化个人处理事务与决策的能力。

2002年美国学者Bilinski[11]提出,反思日记是指通过护生在临床实习中以记录日记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所获得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是一种较好地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督促学生学习的方法。它是学生掌握概念、技能、分析病情非常有用的向导工具。反思日记是体现学生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之间相互转化的重要媒介,也是持续发展学生评判性思维和反映其概念理解情况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互动的知识传授方法,是一种信息形成和理解的过程。反思日记的系统性思考模式包括五个关键性问题:

4.1经验的叙述

①现象:描述此次事件经验;②导因:导致此次经验的重要因素是什么;③背景:在此次经验中,什么是有意义的背景因素;④澄清:在这次经验中,什么是反思的关键过程。

4.2反思过程

①我执行了哪些措施;②在这次经验中,我想要得到的是什么;③为什么我会要这样执行措施;④我所做的为何是干预的措施;⑤我的行动对于我自己、患者/家属、与我一起工作的伙伴造成的结果是什么;⑥当事件发生时,我对于此经验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我有这种感觉;⑦患者、家属、工作伙伴的感觉如何;⑧我如何知道患者、家属、工作伙伴的感觉。

4.3确立影响因素

①什么是影响我做决定的内在因素;②什么是影响我做决定的外在因素;③有那些知识的来源会影响我做的决策。

4.4评值策略

①我能够将情境处理的更好吗;②我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③若有,这些选择的结果将是什么。

4.5评值学习成效

①这次经验,我的感觉是什么;②在这次经验,我是如何考虑到过去的经验与未来要如何做;③这次经验是如何改变我原有的知识与想法的。

反思技巧的发展是复杂性的学习活动,学习者要能意识到事件经验中在做什么与如何执行的。学习的策略可以藉由个人或小组讨论、实习日志、文本阅读、影片观赏、角色扮演、画图等方法发展自我觉察与反思性思考。

5进行反思的时间

反思是反复思考与操作的行为过程,在执行实务工作过程,笔者建议反思行为可以出现在三个不同时段:准备期、执行期、完成期。

各时段的反思的意义分别如下:

5.1准备期的反思

是以自己过去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引导计划进行的实务工作。例如若要进行与个案的会谈并收集资料,初学者可先自问此次会谈的目的为何?在会谈中想要收集到的资料是什么?有哪些建议与帮助的措施能提供给个案?哪些措施对个案可能是有帮助的?依据以往经验,这次会谈可能遭遇到哪些困难?又如何面对与处置困难等。

5.2执行期的反思

是过程进行中的反思,在执行收集资料的同时,学习者会不断根据个案当时的情况,及时作反思,由此调整自己的行为与思考方式。学习者亦会依照个案当时表现出来的反应,经再三反思而弹性地调整自己,同时运用既有的知识、经验或创造性思考来解决问题。

5.3完成期的反思

是属于回顾性的反思,执行实务工作后的反思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经验,而提升的经验就会进入个人的知识系统内,成为未来执行工作时的有利先备知识;训练其问题解决能力,对于临床初学者来说,实务工作后的反思习惯有利于累积高质量的工作经验。在此阶段的反思,学习者会问自己: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的做法导致怎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是好的吗?当初的行为或思考方式是合适的吗?

一般来说,临床指导者都希望学习者能在极短时间反思自己,将护理问题呈现,立即拟定改善方案,训练其问题解决能力,对于临床初学者来说,实际上是不适合的。反思训练是需要时间的,反思时间不要太过仓促,反思者需要时间收集与自己经验相关的数据,深入思考是需要时间的,反思学习活动宜排在训练课程学习时间表内为佳,最好是让初学者将反思事件以口头或书面文字记录下来,初学者较能在反思过程中看到自己能力的改善与进步,训练阶段学习者最好是每周写临床反思日志,临床指导者也要回应临床日志[12]。

6探讨

反思是一种思考方式与过程,是需要透过学习而获得的能力,是需要时间与学习的,专业能力的发展需要反思学习。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反思日记有整合理论知识与实务的功能;就时间点而言是立足现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就过程而言,反思日记是藉由个人经历的经验中检视个人的感觉、思考与行为,进而转变为个人内在认知的过程,反思日记是发展护理专业批判性思考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与问题处理能力的必要工具。

带教老师可以通过反思日记及时了解动态过程的教学效果,及时强化和调整教学方法和目标,使教学活动在不断的监控中得到及时完善。

反思日记的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过程,既能使学习者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又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使学习者毕业后较快适应工作需要,为培养优秀的临床护士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astorR,JeffersonH,HumphreysK.incorporatingtheserviceaccomplishmentsintopre-registrationcurriculumtoenhancereflectivepractice[J].nurseeductoday,1998,18(7):567-575.

[2]Davis,e.Reflectivepractice:afocusforcaring[J].Jnurseeduc,1995,34(4):167-174.

[3]FornerisSG,peden-mcalpineC.evaluationofareflectivelearninginterventiontoimprovecriticalthinkinginnovicenurses[J].Jadvnurse,2007,57(4):410-421.

[4]BethuneC,BrownJB.Residents′useofcase-basedreflectionexercises[J].CanFamphysician,2007,53(3):470-476.

[5]mamedeS,SchmidtHG,penaforteJC.effectsofreflectivepracticeontheaccuracyofmedicaldiagnoses[J].mededuc,2008,42(5):468-475.

[6]Boyde,Falesa.Reflectivelearningkeytolearningfromexperience[J].JHumpsychol,1983,23(2):99-117.

[7]atkinS,murphyK.Reflection:areviewoftheliterature[J].Jadvnurse,1993,18(8):1188-1192.

[8]DeweyJ.我们如何思维[J].张长涛,尹松波,译.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4):215-218.

[9]GoodmanJ.Reflectionandteachereducationacasestudyandtheoreticalanalysis[J].interchange,1984,15(3):9-26.

[10]JohnsC.FraminglearningthroughreflectionwithinCarper′sfundamentalwaysofknowinginnursing[J].Jadvnurse,1995,22(2):226-234.

[11]BilinskiH.nurseeducator[J].thementoredJournal,2002,27(1):35-41.

临床护理教学的概念篇7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4月140名手术室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按照随机原则将护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名。其中研究组大专52人,本科18人,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29±2.57)岁;对照组大专49人,本科21人,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2.05±2.25)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均身体健康,否认有精神异常既往史。

1.2带教方法的创新

1.2.1传统带教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整理教案,按照教科书的理论安排进行要点讲解,同时搜集典型手术病例,根据病例讲解疾病的护理方法——即入科介绍、讲解一般手术护理流程、洗手和巡回护士工作程序指导及理论授课等。此为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护生只是被动的学习,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1.2.2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pBL是一种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育,使学生不仅达到“学会”,并且做到“会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护理水平和能力的教学目标[3]。pBL教学法包括下述内容: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收集资料、论证假说、归纳总结[4]。具体操作中,设立8~12人的学习小组,由教师提出值得关注问题,例如“优质护理在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式中的应用”,以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部分为重点,通过集体讨论、查阅文献、实践操作、归纳总结四个过程,研究及明确优质护理的各个细节,年轻护生以临床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经过个人思考、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在随后的护理工作中得以证实及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3带教内容的创新

1.3.1传统带教。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严重,一段时间我国在医学教育上只注重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授教,忽略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护理教育更是只重视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训练。传统的手术室带教内容多是关于疾病的简单知识、手术器械的识别与运用、专科手术配合要点三部分内容,而关于人文观念的培养很少涉及。

1.3.2人文理念教育、共情在护理带教中的运用。随着护理教育领域的迅速发展,护生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及自学能力的加强,她们已不再满足带教仅仅局限于医学内容,而且迫切需要人文理念的相关教育内容,本研究注重培养护生的共情能力,将整体护理、人文护理理念延伸到临床护理教学中。共情(empathy)又称同感、深入感情转移等,意思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理解、接受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简而言之,共情就是从别人的眼中看世界[5]。在护理带教中,逐步教会护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努力尝试站在患者的立场感受其经历,从患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工作表现及态度行为,从而对患者倾注更多的爱心,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此即是“人文关怀”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培养护士以人为中心,关心人、帮助人,给患者以更多的宽容、理解和温暖;而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科共情能力的核心和精髓。

1.4教学效果评价

1.4.1评价方法。(1)将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成绩进行评分。(2)将护生对带教老师、授课内容及授课形式的满意度分成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评价进行比较。尝试改革教学评价,减少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教学效果。

1.4.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5.0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的得分情况,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检验水准α=0.05;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计算法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授课内容及授课形式的满意度,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成绩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生术后满意度的比较,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pBL教学模式显著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pBL教学模式即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真实情境中的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引导的教学方法。它的优势在于:(1)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3)培养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或者称为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Research),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概念。转化医学的核心就是医学研究者和患者、疾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特别关注如何多学科、多角度探讨协作、对疾病做出最有效和最合适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这一过程。pBL教学法就是转化医学在护理教学研究中的体现。

3.2人文理念教育使护生更加热爱护理事业,对护患关系的处理也游刃有余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具备娴熟的技术能力,同时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情绪。护理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它所崇尚的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医学实践活动,故其中包涵人文关怀的内容同样重要。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由“疾病为中心”向“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重视“人文关怀”的概念,注重共情能力的培养及运用,将整体护理理念延伸到手术室临床护理中,护士与患者可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性化护理。将人文理念运用到临床带教中,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助护生尽快适应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角色转变,提高护生工作积极性,使其关爱患者、热爱护理事业。在护理带教中,老师同样可以应用共情理论,设身处地去理解护生,使护生感到被理解、被接纳,从而产生激励效应,为护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提供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积极参与教学和临床工作,使得教学双方沟通交流更顺畅,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具体细节上,包括注重培养护生自身良好的形象及气质、注重对患者称谓的亲切自然、学会倾听及尊重患者、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微笑艺术,以及注重尊重与保护患者隐私、满足患者正当合理诉求等等内容。通过精神上的理解与共鸣,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3pBL教学模式与人文理念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得护生满意、患者满意、带教老师满意

临床护理教学的概念篇8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说课

presentationofteachingDesignon"nursingcareof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364-02

说课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独立备课的基础上,于讲课前或讲课后系统地将某一教学内容的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口头全面地进行阐述,通过听者评说、互相交流,使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素质及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活动[1]。现就《精神科护理学》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的课前说课设计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1教材分析

1.1教材选用:本节课所用教材《精神科护理学》全国医药类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由高国丽、崔巧玲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适用于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还选用了精神科护理学习题集、临床思维精神病历集、医学心理学等相关辅助书籍,以及一些与精神疾病有关的电影、电教片,如《aBeautifulmind》、《Schizophrenia-aStolenlife,stolenmind》等。

1.2教学内容:选自该教材第八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分为疾病概要和护理两节内容。在精神疾病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护理学生参加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1.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以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三大目标。

1.3.1知识目标:掌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型;熟悉疾病的治疗过程、护理措施;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1.3.2能力目标:能识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能制定合理可行的护理计划。

1.3.3素质目标: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尽心尽职的工作态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树立强烈的爱伤观念。形成关注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服务理念,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1.4重点及难点

1.4.1重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分型、护理措施。

1.4.2难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2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高中起点普通专科护理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医学、护理学基础,并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对护理学的学习已经入角色。因此,必须在此基础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逐层深入,使学生能系统的、准确的、熟练的掌握教学内容[2]。并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教学资源,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教法分析

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将讲述法、列表对比法、案例教学法、总结归纳法、练习法等几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充分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学法指导

在校二年级学生对精神疾病缺乏临床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已有知识能力不足。教师必须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果。通过本次课,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会对比、分析、归纳总结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已有知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5课程设计

5.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以提问的方式对第二章第二节“精神疾病症状学”相关内容加以复习,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并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的案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5.2讲授新课

5.2.1目标展示:掌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型;熟悉疾病的治疗过程、护理措施;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5.2.1讲授课程内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大专护理学生难以理解,主要采用对比法、图片展示、推理法以及病例介绍的方式,帮助学习做以了解。临床表现及分型是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采用讲述、复习已学知识、图片展示、列表对比、举例、概括等多种方法。例如将青春型临床表现概括为“乱”,单纯性概括为“懒”,紧张型概括为“僵”,偏执型概括为“疑”。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是本节课另外一个重点,在讲述时一改过去填鸭式教学,强调启发式教学,采用讲述法、讨论法、回答法。引导学生在临床表现的学习基础上提出护理诊断,结合已有护理知识制定合理可行的护理计划及措施。通过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3课堂小结:提纲挈领的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重述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5.4课堂练习:通过3-5道练习题,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查缺补漏,提高教学效果。

6教学反思

成功点:课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动力;教学环节齐全,方法灵活多样,并能融会贯通;加强了课堂师生互动,学生能愉快而紧张的学习。

改进:需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利用寒暑假多到精神病院学习进修,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可以时间组织学生观看《aBeautifulmind》、《Schizophreni-aStolenlife,stolenmind》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综上,通过说课活动,一方面可提高教师,有助于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的医学专业教师;另一方面,在说课过程中,教师向同行和专家阐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对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式的发展,教育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反思,无疑都是一种可取、积极而有效的途径[3]。并逐渐成为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尺标,值得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鞠红霞,刘柳,林宁.关于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说课程”的认识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14):5-6\

临床护理教学的概念篇9

【关键词】核心素养;护理教育;护生

1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核心素养的核心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品质和能力[3]。因此将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界定为核心能力。欧盟委员会在2018年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作出了新的阐释,包括以下八项能力[4]。读写能力:在不同学科和环境中使用多种材料(视觉、声音、数字材料)进行口头或书面联系沟通的能力。语言能力:适当和有效地运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数学、科学能力与工程技术能力:数学能力是指开发和运用数学思维来应对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科学能力是指利用科学知识和方法体系来发现问题并得出基于证据的结论的能力;技术和工程能力是运用相关知识理解人类活动及公民个人责任变化并采取恰当行动的能力。数字能力: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参与中自信、批判性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信息与媒体素养、沟通协作、数字内容创作与安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社会能力与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反省自己、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时间与信息及以建设性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保持对学习和工作适应力的能力。公民能力:基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概念与结构、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充当负责任的全球公民并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创业能力:在创造力、批判性思考、流程管理与解决问题技能的基础上,对具有文化、社会或商业价值项目的想法采取行动,并转化为其他价值的能力。文化意识与表达能力:理解与尊重不同文化,并以艺术或其他形式创造性地表达不同文化的能力。

2核心素养的近义词

“核心素养”的别称是“21世纪素养”或“21世纪技能”[5]。经常与实用技能、基本技能、及近来使用的未来技能等其他概念混淆或是重叠[6]。韩国研究者将核心素养称为核心力量[7],日本研究者将其称为学力[8]。

3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

核心素养的研究对护理教育具有深远意义,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专业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较少,现总结如下:(1)大学生核心力量工具(K-CeSa)韩国的两位研究者用K-CeSa调查了韩国的100名护生,K-CeSa包括国际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资源情报技术处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四个维度[7]。研究结果指出K-CeSa对于测量护生核心素养只有部分适合,还需研究者们基于K-CeSa,开发适用于测量护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7]。(2)护理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现况调查问卷国内研究者马俊卿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为依据自制了《护理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现况调查问卷》,并调查了国内某医学院校的410名护生。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和核心素养现况调查两个部分,共26道题[9]。该问卷为研究者自制,还未在国内得到推广使用。(3)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调查问卷国内研究者臧格通过两轮的专家访谈制定了《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调查问卷》,信效度良好[10]。研究者虽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核心素养”带到了临床护理领域,但研究对象仅限于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所以还需要研究者们基于此问卷,制定适用范围更广的临床护士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调查问卷。分析现有文献,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都比较缺乏和局限,从而难以准确地评价出护生或护士的核心素养。自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都对其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但至今尚没有推广使用的研究工具,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4核心素养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1)在临床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林春华[11]等研究者指出,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包括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洞察力、崇高的理想和善于沟通的能力,才能很好地将现代医学模式所要求的临床工作做好。汪艳玲[12]等研究者通过自制问卷对某三甲医院的111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人文素养调查,结果表明该医院护理人员的普遍人文素养不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有待于提高。周金莉[13-14]等研究者通过临床护士咨讯素养与工作绩效进行相关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电脑态度对工作绩效有较大影响,指出医院的管理者应该重视护士的资讯素养培养,从而来提高护士的工作绩效。目前,国内关于护士素养的研究多为分散、片面的,缺乏一种全面综合有效的评价标准。虽然护士的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已经被纳入到了传统的考试内容中,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将相关科目纳入考试范围就能够充分评价各项核心素养是一种局限的想法,因为传统考试是不能对核心素养中关键要素进行充分评估的,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研发出能够观察外显表现的测量工具,从更加全面的维度来评价护士的核心素养[15]。(2)在课堂护理教育中的应用马俊卿[9]通过自制的《护理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现况调查问卷》调查了某医学院校统招全日制某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410名,结果表明,本科护生对核心素养的了解较缺乏,大部分本科护生不知道或从未听说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仇冰洁[16]等研究者通过对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山东五省十二市高职护理院校的调研结果分析发现,我国高职护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尚未得到重视、缺乏细化的培育指标、没有清晰的培育途径。于秀霞[17]等研究者通过调研某高职院校护生的紧急救护能力、对急救知识的需求情况及对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的建议和意见等相关内容,提出为培养高职高专护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应调整《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的内容与方法,从而提高护生的职业素养,最后更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核心素养。杨丽[18]提出了四点培养护理专业核心素养的策略:(1)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可观察评估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2)围绕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3)加强教师培训;(4)营造人文氛围。核心素养是一种“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也不是“基础素养”[19]。护生及护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多种素养。在传统的教育中也培养了一些素养,如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的没有竞争力的低级素养,但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护生和护士的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都需要高级素养[19-21]。

临床护理教学的概念篇10

【关键词】临床护生;带教

44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52-02

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必经途径。我院是一所军队医院同时也是厦门大学附属医院(三甲医院),每年负责200多名来自不同院校的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教学任务。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我们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生教学质量,下面将我们的临床带教方法总结如下。

1加强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是临床实习护生的启蒙者、指导者,带教老师的学历、知识水平、职业道德修养、带教方法各不相同,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带教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必须热爱护理专业,钻研护理业务,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和专科护理水平,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言谈、举止、整洁的服饰,培养护士良好职业道德。

2掌握护生的概况,指定专人带教

对新分配到医院的实习护生要熟悉其姓名、年龄、身体状况、在校学习情况,召开护士长会议,介绍护生概况,传达实习内容,制定实习目标,指定老师,专人带教。

3加强对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3.1首先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使其懂得护理工作不是单纯的给患者打针、发药,它是一项琐碎又有一定劳动强度的工作。同时,还是一项精细和高质量的工作,引导护生对待病人如亲人,使护生懂得把患者的生命、痛苦看得高于一切,有高度责任感和自我奉献精神。

3.2护理工作经常独自一人进行日常护理和治疗患者一般很难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特别是夜间对危重、昏迷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仅凭护士内心的道德信念和责任感来做好工作,因此,必须以身作则,重视慎独修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于患者的健康、利益。

4制定周密科学的带教计划

4.1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动手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有效性。必须确保每一项护理操作都过关。带教老师应根据统一的操作标准制订实习计划。护生一踏入病房,由带教老师带领护生熟悉病房环境,介绍本科室病种特点、明确、分析、示范、引导,使护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疾病的症状、体征,提出护理方案和护理措施,循循善诱地将护生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中,老师要善于多提问,启发护生多观察、多思考。

4.2加强技能训练帮助护生反复多次地练习操作的每一个细节,并强调某些关键问题,传授操作技巧,督促他们严格遵守各项操作;在护生独立进行操作时,带教老师应放手不放眼,增加病人及护生的安全感,严防差错发生。

4.3制定男护生的带教重点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注重对男护生的观察和关心,询问其工作及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多种交流平台,如写周记、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帮助男护生克服心理难关并解决思想及业务上的疑惑,使男护生有多种途径与带教老师进行沟通。使其消除顾虑,自然地投入到交流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临床老师应加强培养男护生良好沟通能力,使其学会运用微笑,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病人,同时从病人处获取信息。使男护生既成为善言者,又成为善听者,切实体会到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明白病人真正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护理,而不是护理工作者的性别。

5体会

科室按照实习计划,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护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专业思想也得到了强化,职业信念更加牢固。带教老师通过临床带教体会到,作为1名合格的带教老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操作技能,了解最新护理动态,通晓和掌握教学方法。带教老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加强实习带教管理,规范带教行为,使实习护士更快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通过1年的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正确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为护生毕业后独立从事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方秀新,郝玉玲.护理临床教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