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十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十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4:5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优势

翻转课堂(FlippingClassroom)源于美国两位化学教师,2007年有学生因病耽误了不少课程,他们担心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因此录制教学视频帮助学生补课,学生及家长发现这种方式很好,后经美国“可汗学院”大力发展令其成为风靡全球的教学模式[1-3]。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的,传统教学由教师在课堂上先讲解,再让学生课后(课堂外)完成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而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外通过微课程先学习,之后在课堂上由教师指导完成作业,前者的教学流程为先教后学,后者的教学流程为先学后教[4-5],刚好相反。翻转课堂自出现至今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受到普通关注,体现出极强的吸引力,这其中蕴含有巨大的优势,但要向高校全面推广也存在较多问题。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它的教学理念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从其思想及其特点来说符合教育规律,也可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硬件设施与网络平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保障[6]。

1.1极大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先看教材及视频,学生根据视频中教师指出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等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在先学这个教学流程中,学生完全靠自学,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必将极大地提高。传统课堂更多的是传授学生课本上所涉及的知识,而翻转课堂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此环节中学生掌握了学习所必需的阅读、表达、分析、判断、推理、实验、观察等技巧,并且在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7]。

1.2较好地体现了大学个性化教育

大学一个教学班中,不同学生的水平、能力甚至专业背景相差较大,这导致他们的学习速度及能力参差不齐;而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必须是齐步走,学习效果的好坏只能通过课后作业或考试才能得知,这对于老师或学生来说属于后知后觉[8]。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是学生先学习,也有可能要完成一部分有针对性的练习,在此阶段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学习系统与教师交流。在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及与学生的交流,教师能够清晰地知道各学生的水平及能力,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地学习与研究,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则指导他们继续练习以达到或接近教学目标即可。

1.3先学后教模式更符合认知规律

翻转课堂是先学后教的模式,尽管传统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导学,但那只是一个提纲式的说明或内容提要;而翻转课堂的微课则是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分析,这等于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给每一位同学单独辅导,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可与教师交流解决[2-3]。接下来课堂作业让学生发现新的、更多的问题,此时最需要教师的帮助,传统教学模式中此阶段教师缺位,学生无所适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此时教师必定在场,帮助学生释疑解惑,让学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优势,但在目前环境下全面推广也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

2.1学生自觉性、自主性难以保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学,这个教学流程没有老师监督,完全依赖学生自觉,如果学生的自觉性较差,那么先学的效果就不好,而先学是整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和前提,基础有问题那么后面的教学流程执行效果可想而知。事实上,学生缺乏自觉性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必须直面学生自觉性缺乏问题[9]。另外,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于被动学习,这是导致学生在这个环节上缺乏自觉性、自主性的原因之一。

2.2教师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第一阶段教师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微课等学习资料,为促进学生理解重点、难点要为他们设计一些有启发式的问题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薄弱环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上论述所涉及方面要求教师能够全面、深入地把握教学内容,同时具备与学生高超的沟通交流技巧。另外,制作微课教学视频也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上述要求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是一个挑战。

2.3教学条件不够完善

制作微课视频需要专业设备(也可能需要专业摄像),虽然手机、数码相机也能录制,但效果不能保证,虽然大多数高校具有这样的设备,但数量不多,要让学校每位教师每天都能录制,这难以保证。学生学习微课需要网络平台与计算机,网络平台可满足,但要求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进行学习难以做到。另外,一些学生觉得宿舍学习效果不好,要去教室学习微课等资料,这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转课堂体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但如果一个教学班人数多了,以长江大学为例,多数课程为两个班甚至更多一起上课,人数60人以上,教师要针对那么多学生施行个性化教育根本不可能。

笔者认为,翻转课堂相对传统教学模式优势明显,也符合教育和学习规律,完全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文中所提问题也是现实存在的,目前要全面推广该教学模式不可能实现。但在部分高校一定范围内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可以的,如长江大学可选择资工(石油之光)班的C语言课程,让教师与学生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能在一定面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7):5-16.

[2]黄阳,刘见阳,印培培,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100-106.

[3]刘健智,.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6(02):68-71.

[4]吴红娉,杨森.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6,15:185.

[5]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08):91-97.

[6]石晓岩.高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困境[J].大学教育,2016,05(03):27-29.

[7]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08):84-90.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篇2

applicationofFlippedClassroominHighSchoolenglishteaching

――takeReadingComprehensionasanexample

weiZixu

(Collegeofeducationtechnology,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034)

abstract"Flipped"classisalsocalled"reverseclass",isthetraditional"inclass"and"after-class"reset,switchon,itsteachingformisveryflexible,canhelpstudentsbuildapersonalizedstudyplan,tomakethestudentsfrompassiverecipientstobecomeactivelearners.theteachingmodeisintroduced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Chinacausedaboom.inthispaper,the"flip"classinmiddleschoolenglishteachingthepresentstatusofapplication,advantagesandopportunitiesfacedbythebriefanalysis,hopingtoturntopracticeandpromotethemiddleschoolenglishclassroomteaching.

Keywordsflippedclassroom;englishteaching;teachers;students

0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近年来翻转课堂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应将语言当作沟通的工具,让学生在此后的交流过程中,逐步达到教学的目的。传统教学的听说读写等方式,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通过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新的教学改革途径。

1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

翻转课堂的研究起源于国外,主要以实践研究为主,形成了一批典型翻转课堂模型,其中的林地公园高中模型、哈佛大学模型和河畔联合学区模型成为翻转课堂研究的典型。而在实践基础上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就为翻转课堂在中国大陆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由于研究活动多由学校自主发起,都是不同地区的学校各自开展的研究,使得整体研究缺乏系统化,比较零散,且实践研究侧重课前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运用学科也主要是理工科。而对翻转课堂的具体教学设计、实施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对翻转课堂内涵、特征、构成要素,效果评价及其优缺点等方面研究也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国内学者主要从平台选择、教学流程、教学效果三方面对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教学流程图、平台选择建议等。但总体来看,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对翻转课堂的概念介绍、探讨多于研究,理论研究多于实践研究,研究大多集中在理科类(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而文科课堂(语文、英语等)涉及相对较少;翻转课堂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基本没有;缺乏对教学设计、实施策略等的研究。为此本文将开展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中的实践研究。具体包括操作方法和策略,具体的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2翻转课堂应用于英语听说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构建高效英语课堂,增强学习互动性。翻转课堂释放了课堂时间,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更多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在保证实现课本“知识传递”的前提下,完成学生“知识内化”。比如说,传统课堂听说课上练习听说的时间和机会很少,往往是“少人说众人听”,没有改变学生“哑巴英语”的现状。而翻转课堂的开展,教师可以预先录制好听力课程和聊天话题,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在课堂上练习和熟练使用英语,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增加学生自信,实现教育人性化。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握练习时间和练习方式,对熟悉内容跳过或粗看,对陌生知识点或重难点反复练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初期的翻转课堂在知识传递环节中,是一样的视频,一样的学习任务单和练习,而深化成熟的翻转课堂将不再是统一的部署,而是因材施教,实现学生自我发展。摆脱被动学习模式,增加受教量,进而发现学习的重要性,实现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在翻转课堂知识传递环节中,学生必须自主完成知识吸收,才能顺利进行之后的知识内化,这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与当今教育界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相吻合。翻转课堂的评价方式不再是传统模式中的终结性评价,而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空间,同时评价角度不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评价主体不再仅是教师,还有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评价的结果不再带给学生焦虑,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成为提升学习效果的手段。

(3)多样的听说形式,良好的语音环境,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听说课的教学视频,教师可以从网络获取符合自己教学的优秀资源,不用亲自录制,避免了教师错误的语音示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音环境和真实情景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4)有利于创建良好课堂文化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在听说翻转课堂中,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身边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学生也从“满堂灌”中解放出来,变成“知识的主动探究者”,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种模式有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师生双向沟通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增进情感,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

3翻转课堂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

在阅读理解教学中尝试使用翻转课堂,可以通过课前设计、课堂活动、课后评价三部分实现。

3.1课前设计

由教师在课前设计学习清单,明确教学需要掌握的内容、方法、目标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与本节课有关的视频内容进行整理和制作,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整合,可以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等通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也可以依托多媒体教学设备,针对学生的特点制作课件,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预知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提前学习,初步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练习其中的难点、要点,发现问题,进而在课前和教师沟通,解决问题。

3.2课堂活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引入翻转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针对课前学生提出的难点、要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总结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关注的问题上,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并利用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使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将传统教学中枯燥、呆板的死记硬背模式改变成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可以在情景中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还通过多种情景再现,如电影对白等,增加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3课后评价

对所学的内容,要及时总结。在学习之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交流和巩固。针对不同的学生和每次教学,做好记录。在此后的教学中,根据联系,适时引入这些教学档案,从而巩固学生的记忆,使每次的教学和此后的学习形成联系,实现阅读理解教学的长期性和系统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并通过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此后的学习,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及时予以评价,将定期、定量评价与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等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教学相长。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训练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许多高校根据其教学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本土化实践,总结出了符合课程特色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针对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发展还不够成熟,目前国内相当多的翻转课堂实践依然采用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1],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同时,面向师范生教育实施的翻转课堂案例相对较少。“教育技术技能训练”课程是师范生的实践类必修课程,结合翻转课堂和过程性教学评价的优点,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为师范类课程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改革提供依据和支持。

一、翻转课堂与过程性教学评价

翻转课堂是由两位美国教师提出的新型教学方法,近年来该教学模式发展迅速,《环球邮报》评价翻转课堂将成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技术变革[2]。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新型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通过媒体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3]然而,现阶段的翻转课堂实践在实施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尤其是针对高校翻转课堂的评价机制发展还不够成熟,相当多的翻转课堂实践依然采用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评价方式过于简单,评价主体单一,没有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根据课程笔试考核给出最终成绩或等级,这种终结式教学评价方式缺乏评价内容量标化和方法多样化的缺点[4],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制约翻转课堂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过程性教学评价是一种能对学生综合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评价方式,过程主要由教学过程、学习方式和评价过程三个要素构成。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说,教学过程包括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学习方式是学生根据具体专业和所学课程而决定的学习策略。评价过程是对教学过程的综合评价,评价过程贯穿于整个翻转课堂,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过程性教学评价的评价内容。过程性教学评价方式有助于为翻转课堂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

二、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训练课程中的翻转课堂教学

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培养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都十分重视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训练,并开设了专门的课程。在传统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大部分都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5],理论课程课时远大于实践课程,教师为了保证理论课程课时充足,常常采取缩减实践课时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2.课程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目标,教师没有进行个别答疑的精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3.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期末考试比重大,缺乏过程性考核度量[6],不能全面地评价教学过程。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在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训练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论证实施过程性教学评价方式的可行性。1.课前,学生通过网络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微视频,预习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训练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减少教师授课的时间,解决了上课课时不足的问题,课堂上更多的弹性时间留给学生提问和教师答疑。2.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生总数,设定小组的规模和人员的分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和小组内合作沟通的方式学习并掌握知识技能,解决了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的问题。3.评价机制方面,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方式多样,主要采用教师评价、组内互评、学生自评三方面结合的评价方法;针对部分积极性不高的学生,采用动机激励方式来吸引学生参与,使用组内互评和自评结合的方式。同时使用学习活动评价量表,详细反馈并准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来看,在“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训练”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可有效解决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实践

(一)实践环境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开设的“师范生技能训练”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书写技能训练、教育技术技能训练、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选取教育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开展教学实践,实践对象为师范类本科三年级学生。下面以该课程中的“教学类ppt制作”为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二)教学实施(见表1)(三)教学评价(见表2)(四)实施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对于翻转课堂实施流程而言,83%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75%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他们对课堂的兴趣,感到满意;79%的同学认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课堂评价方式而言,85%的学生认为过程性评价方法可以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他们的学习情况。综合分析调查结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过程中实施过程性教学评价方式,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

四、结束语

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而合适的评价机制是衡量教学效果达成度的重要手段。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训练课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用过程性评价方法可较全面地验证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后期将进一步扩大实践的试点工作,总结、反思、改进实施方案,为师范类院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馨.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借鉴CDio教学模式评价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15(3):96-100.

[2]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3]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4]周永凯,田艳红,王文博.现代大学教学评价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10:10-11.

[5]郭飞.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目标取向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164-168.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篇4

翻转课堂自2012年被引入中国以来,引起了极大关注。作为一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个性化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很有帮助。但是,翻转课堂教学首先必须要得到软硬件设施的支持,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学校电子教室数量偏少、条件偏差,大多数学生也缺乏必备电子书包,如此一来,学生享受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方法因软硬件设施的缺位而成为教学的难点。

(一)教学理论形式化

翻转课堂作为被引用的一种先进教学方式,并不应该是目前这种一窝蜂式的拿来主义形式化,而是应该如同翻转课堂创始人之一亚伦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纠正翻转课堂理论被形式化理解时所指出的那样:“‘翻转课堂’并不只是视屏录制,而是有效的课堂管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也深刻体会到,针对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翻转课堂并不应该是简单的理论上的“翻转”,或者是形式上的“翻转”。

(二)教学方法僵硬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是“先学后教”,并有两种翻转选择,一种是“课外翻转”,即学生通过课前在家中或课外观看教学视频自学,再将自学中的知识点带到课堂上,经过师生面对面交流,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另一种是“课内翻转”,即分解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用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在余下的时间里学生边学边练,小组讨论,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同步跟进辅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拓展。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无论是提倡学生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内的“课外翻转”模式,还是“边学边练、当堂解决”“课内翻转”模式,都因农村初中既缺乏内容丰富的教育软件,也缺乏相应的电子学习产品而使得教学方法单一、僵化,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学习方法敷衍化

学习方式敷衍化是目前农村初中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通病,不少学生,只是在课堂上按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学习还是依赖教师的课堂指点,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真正内涵并没有得到体现,而是“就翻转而翻转”,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翻转课堂的学习。

二、造成农村翻转教学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硬件缺乏

硬件缺乏是目前农村中学的硬伤,建立一套电子教学系统,涉及许多条件,而在农村中学教学资金紧张、专业人才缺乏的大背景下,不少农村初中陷入无法顺利开展翻转课堂的困境。

(二)软件缺乏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目前我国与初中教材相配套的软件开发相对滞后,网络上这部分资源也十分匮乏。虽然有像“融会贯通”以及黄冈名师讲解等视频,但是,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将视频中的知识点科学分层划分,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还得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

当教学软件缺乏时,如果教师能够结合传统教材,把有限的电子教学资源分解成有针对性的微课,无疑对促进翻转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农村初中教师电子化教学能力来看,具备制作有效教学微课能力的教师为数不多,这也是导致目前农村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完善对策

(一)充分利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政策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翻转课堂对提高农村初中教学水平的重要性,把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政策利用好,专款专用,建立并配置完备的电子教室,给翻转课堂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二)强化教师队伍能力水平建设

翻转课堂教学,是对教师电子教学能力的考验。鉴于目前大部分农村初中教师电子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方法都欠缺或者是有电子教学条件,却无法有效使用的现实问题,学校应加大对教师队伍能力培养的力度,采取“送出去”――到先进学校学习培训;“请进来”――请专家或名师来学校进行交流的方式,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翻转课堂能力的培训。

(三)巧用多媒体课件弥补硬件设施能力的不足

从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将“融会贯通”以及黄冈名师讲解等视频应用于教学实践并有效提高学生化学水平的经验来看,在学生还不具备电子书包的条件下,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抓好课内翻转这一环节,通过自制符合教学要求的微课,巧用多媒体课件弥补硬件设施能力的不足。

(四)改革现行考试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篇5

关键词:SpoC;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高职教育;应用研究

2012年以来,随着Coursera、edX、Udacity三大mooC平台相继诞生,众多世界一流大学涌入mooC的浪潮中。但由于mooC的“没有先修条件”、“没有规模限制”等特性,mooC面临了诸多困难与挑战,集中表现在较高辍学率、学习管理难、抹杀了面授课程的独特价值、缺乏浸润式学习体验等(袁莉等,2013;Hussain.m.2014;贺斌等,2015)。为克服mooC模式的种种弊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rmandoFox教授于2013年率先提出SpoC概念。随后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相关院校中均有应用,并且获得一定的教学成效。在高职教育中应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为其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有效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对此下文主要通过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许。

1研究背景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在实践中对知识的生成较为重视,对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却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教学费用相对低廉,其入学门槛较低,对于学生自觉学习较为重视,在实践中可以获得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但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对学生缺乏强制性的要求,很容易产生学生中途放弃等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面授学习体验,同时此种教学模式缺乏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SpoC和mooC一样,在实践中都是一种在线学习课程。他们的区别在于“Small”和“private”,其中“Small”就是对课程的实际注册学生数量有着一定的限制,对于学生的实际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SpoC是mooC的一个系统分支。在高职教育中应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完善传统的高职教学课堂,同时有效地发挥mooC的自身优势与内在特色。SpoC在实践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完整的学习体验,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地整合了传统面授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点,提升了高职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效果。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SpoC中的应用

SpoC模式在实践中与高职课堂教学融合可以提升其教学效果与质量。在实践中其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中较为经典的教学模式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一种相对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对于知识的传授以及知识的吸收两个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颠倒,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课前视频的观看,在课堂上对其进行系统的讨论分析,再对各种作业进行完善。此种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例如,在高职教学中,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各种知识,对知识点进行学习,然后在面授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地开展补充和指导。其中教学视频主要来自教师制作和mooC在线资源下载。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提升了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了高职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2.1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高职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主观能动性,对此在实践中高职教师要通过课堂与课下的融合,全面地开展教学任务才可以提升其整体学习能力,并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管理与监督。高职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学生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知识无法有效地吸收,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此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系统的了解,这直接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mooC资源,对其进行优化完善,进而创建SpoC课程,有组织地开展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学习,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其整体学习质量。

2.2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升高职教学内容质量

高职课堂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为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自主性较为重视,倡导的课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过程突出“教学做合一”,高职教学的重点就是内容与实际工作的整合,对于实践较为重视,对此在进行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系统的设计,对其进行全面的解构以及重构,进而保障其整体教学质量。对此在实践中,要根据实际的市场发展趋势,对于不同的高职专业的就业需求进行实际分析,在整合教学资源对其进行系统设置,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对与实际的教学内容与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

3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优化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完善在线以及传统课堂,可以对教学改革进行系统优化。例如,教师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线上以及线下教学融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高职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冗杂的教学任务,让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进而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与效果。

3.2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整合

部分高职院校通过与mooC网、网易百课以及其他院校的教学资源网络的合作,将其作为主要的网络学习平台。并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利用以上资源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且通过对各种微课程的建设、分享以及编辑各种课程资源,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实际的教学评价的管理,也提升了其教学质量与效果。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我国各大学精品开放课程提供了各种免费的资源,但是因为不同的资源设置了一定的开课时间,导致其无法与高职院校的教学进行同步等问题。对此高校可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提升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校园网平台的构建,并利用各种移动网络移动终端,让学生在课堂中就可以进行相关平台的登陆。此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对于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系统的学习,进而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先对SpoC平台所需网络视频进行拍摄,再经过后期的剪辑与合成,制作成教学资源,然后放在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既为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又保障教师有效的开展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进而在根本上提升了教学效果与质量。通过SpoC平台进行各种教学资源的构建,既可以通过生动精制的视频以及动画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学生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SpoC教学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交互练习以及社交学习的途径,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

3.3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考核与评价

教师在开展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对学生的表现以及实际的考核与学生成绩评估进行融合,要提升对学生在开展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学习中的过程性的重视,加强过程性考核。教师在课前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SpoC平台进行视频的观看,进而根据视频内容完成作业。教师可以利用在线系统对于学生的实际作业记录进行查看,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模式、案例教学模式、讨论教学模式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其整体教学质量。在课外的时间中,可以及时地通过SpoC平台推送各种知识与资料,保障课外与课堂的密切关系,对于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这样可以充分地凸显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效果,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4结束语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可以有效地整合各种mooC教学资源,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而可以在实践中全面地推动高职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为此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应用此种教学模式,进而全面地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兰.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33):151-153.

[2]邵佳佳.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应用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1):197-199.

[3]董昕灵.基于SpoC的专业基础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30-34.

[4]杨青.基于mooCs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篇6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翻转课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传统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舞蹈教学信息化与网络化的能力。舞蹈作为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有较高的表现力。舞蹈从表现方面来看,肢体动作主要是其表现方式,但舞蹈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才能真正体现出舞蹈艺术的精髓。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情感表达与肢体动作的统一。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源于国外,主要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其中翻转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把教学内容在课前利用信息化设备制作成不同的短视频,在教学平台中,学生在任何一个有教学平台接收终端的地方就能观看,对即将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并对此进行测试[1]。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引导为主,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个性化学习的作用。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中的任何成员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以引导的方式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随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小组内成员协作进行问题的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交流沟通能力。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实时性指导,能够有效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对舞蹈教学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中职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舞蹈基础薄弱

我国中职院校舞蹈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只有极少数学生接受了专业的舞蹈能力培养,导致学生舞蹈基础较为薄弱,一些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后对舞蹈知识不了解,也没有接受过任何舞蹈培训,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舞蹈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我国一些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同时由于中职舞蹈教学教师相对较少,面对众多的学生教师只能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进行讲解,会导致学生由于性格不同而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由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翻转课堂能够很好地弥补此教学现状,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缺乏舞蹈创编技能

舞蹈艺术依托于音乐,舞蹈动作应与音乐节奏相吻合,在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合拍的基础上,舞蹈内涵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但是,现实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进行示范为主,对舞蹈技巧过于注重,降低了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学生机械化的进行训练,很难与音乐进行有效融合。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教学模块设计

教师进行教学前需准备好教学视频,如华尔兹原地站立姿势视频,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视频地制作必须要简单,时间保持在7分钟左右,并且应突出教学重点,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篇7

关键词:培养;翻转课堂;知识扩大化;创新

在传统高校管乐教学教学中,整体的教学流程开展都由教师单独完成,教学模式十分简单,由教师在讲台上将总结好的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们,这种教学行为很难带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上有很大的欠缺。翻转课堂作为近几年刚新起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完美融合。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学生进行积极的课前准备,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微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学习,最后进行课后的成果和效果分析,从而取得最终教学效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一、翻转课堂的特点与建设

在高校管乐教学的翻转课堂上,教师首先会在课前的几分钟播放一段微视频。通过对微视频进行观看,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并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充分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在翻转教学课堂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分成几个组,让他们相互交换自己的想法,把每个人的观点结合并得出结论,实现知识的融合和思路的拓宽。一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疑惑,可以在教师罗列的任务清单中填写出来,等教师阅过之后在课堂中给他们充分的讲解,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们的课程知识印象,还促进了师生的相互交流,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协作下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定程度上合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课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分享和效果评析,鼓励学生们通过主题班会或者多媒体等设备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实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一起讨论翻转课堂带给大家的收获,在实践中学会进步,在进步中努力,逐步将翻转课堂的精髓发挥的淋漓尽致。

各大高校在开展管乐教学时,可以按照学生们的兴趣特点设计出一个程序系统,让学生们去努力完成考核。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出自己知识的薄弱点,并集中优化这一部分进而提高自己,还可以支持师生的在线问答,学生通过某种形式提出管乐演奏方面问题,教育者则进行解答。系统考核的等级设置应该不同,奖励和弊端也应该平等地面向每一个学生。高校管乐教学办学理念是教人、育人,所以要以学生们的成长为核心,教学方案和模式也应该适应他们的需求,而翻转课堂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够,导致了很多能力的欠缺。翻转课堂的出现,可以高效地打破以往常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因此,高校管乐教学教师应当对其进行积极地设计和完善,以全面地发挥其教学效用。

二、翻转课堂在我国高校管乐教学推广需要注意的问题

1.翻转课堂起源外国,它的很多内容及形式与我国的高校管乐教学教育存在一定的冲突,教师要从中筛选出最为适合高校管乐教学发展的内容,不能死照硬搬,通过改革创新创新出适合学校要求的教育方法。同时,国内高校管乐教学也应当学习国外翻转课堂的探索精神,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水平。

2.教师们在开展高校管乐教学翻转课堂的时候,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能一味抓住改革而不考虑实际因素,每堂课都要进行实质的翻转。翻转课堂的理念是改变学习模式,带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成果。但是当学生习惯这样的教学模式后,其学习兴趣也会逐渐降低。一开始的翻转课堂虽然会带来一些新鲜感,但是时间久了,学生会感到十分乏味无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考虑到教学进度和学生们的接受能力,把握分寸,循序渐进的推动翻转课堂的落实。

3.教师在研究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集中突出它的内涵和特点,而不是仅仅通过视频播放就全部取代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也不能对学生进行孤立,导致出现没有秩序的混乱学习状况。除了课前微视频的提供,教师还应该在任务大纲中让学生了解课程大意,并与学生进行全面沟通交流,进而促成最终的教学成果。因此,教师是整个翻转课堂中的指引者,对于视频和教学任务的创设选择质量都必须充分满足教学需要,不是随意的浅短视频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教师要选择能够充分凸显主题思想的视频资源。

4.在各大高校管乐教学中,每个学科应该建立教育者团队,合作制定翻转课堂上的微视频,因为每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再加上其他因素的阻碍,会拉慢整个教学进度,所以学科建设是翻转课堂进行的必要前提,也是培养教师创新和探究能力的方向,教师必须加大对其的重视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兴起能够对教学领域中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值得高校管乐教学教师不断努力探究其中的内涵,将其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合理设计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而全面优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东霞.高校翻转课堂的建设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4(07).

[2]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08).

[3]赵岚军,陈龙根.论成人高校翻转课堂的学习团队建设[J].职教论坛.2015(06).

[4]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0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篇8

翻转课堂教师培训有效策略教师培训是中小学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拓展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为应对时展和教育改革给予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严峻挑战,使其能顺时代而变化,应改革而发展,在教师培训中渗透“翻转课堂”理念,引入新型培训模式,即“翻转课堂”模式势在必行。“翻转课堂”模式能极大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是目前教师培训领域广为熟知、值得推崇的科学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内涵及其应用优势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即学科教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以提供给学生微视频等学习资料为主要手段,鼓励学生认真完成课前资料学习,并在课堂过程中组织学生对系列问题进行探疑、析疑、解疑,做到探究、合作、交流,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证明,将其应用于中小学、职业教育乃至高校培养培训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我校从2010年开始承担湖南省“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在实施教师培训过程中,我校各培训学科项目团队充分把握“翻转课堂”教育理念精髓,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将其高效、科学应用于我校承担的各学科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创新了我校教师培训模式,而且提升了培训实效,提高了培训质量。

二、“翻转课堂”应用优势

1.翻转课堂能高效提升中小学培训质量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具有很大优势,它迎合现代教育理念以及中小学教师学习方式。翻转课堂理念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它能让参训教师在自由、愉悦的培训氛围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终提升培训质量。再者,成年教师参与培训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该培训模式正是实用、实效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便于受训教师切磋交流,学以致用。

2.帮助教师构建扎实、丰富且广泛的知识体系

翻转课堂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优质的学习平台,更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推动教师个性化、开放性知识体系的构建。毋庸置疑,翻转课堂模式能真正促使教师将理论知识、工作经以及教学实践完美融合,实现三者的结合和统一,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教学潜能,实现专业教学水平的迅猛提升。

3.可有效解决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基本问。

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培训内容泛化、培训模式单一、监控评价不力等问题,但引入翻转课堂培训模式后,这些问题将得到极大改善。在培训之前,培训者将更多有价值的资料以微视频或者其他形式呈现出来,促使培训内容的科学与完善化;培训中,即在翻转课堂中心环节,培训者融合了多种培训手段,如问题教育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知识融合策略,促使培训模式的多元化;翻转课堂模式本身具有评价与监控环节,它极大提升了培训的灵活度与有效性。

三、“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教师培训的有效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做好训前设计环节

在培训之前,教师培训工作人员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即基于中小学培训需求制作精妙实用的微视频。翻转课堂模式的主要实施是借助微视频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因此,微视频制作质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培训的成败。我校各学科培训团队主要是做好两点。第一点: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培训需求。在实施教师培训之前,培训团队人员通过课堂观察、教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途径了解学员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情况,并基于教师个体发展需求安排好培训时间,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并采用有效的培训策略,做到心中有数。第二点:微视频制作应关注教师发展需求,做到以人为本。制作内容不仅包含了学科相关的培训内容,也囊括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且有所侧重。在制作技巧方面,微视频应服务于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既不能太过花哨,喧宾夺主,又不能太过古板,缺失趣味性。

2.优化培训模式,做好训中课堂培训环节

在做好训前设计环节后,接下来便要关注课堂培训环节。首先,在培训课堂开始前,培训者应给予学员3到5分钟时间用于对微视频的自主学习。在该段时间内,学员可利用微视频内容及学习安排进行自主学习,培训者在学员完成自主学习后,应鼓励其将心中的困惑点与疑问点统统记录下来,如自主思考后仍不能解决便可通过同伴互助、互动交流等形式来解决。其次,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和“专家答疑交流”模式促使教师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学员提出问题后,培训者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个典型问题,运用小组协作或者专家答疑模式进行解决。小组协作模式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并进行自由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学习体验、分享成功经验,这极大提升了集中培训的质量。在小组合作之后,每一个小组可选派代表进行思想汇报、研究汇报,强化与专家的交流合作,便于专家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答疑、解疑途径,提高学习效率。再者,学员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将合作心得、合作汇报等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班级QQ群或网络研修平台,实现与专家的网络互动。

3.改善评价质量,做好训后评价环节

课堂评价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训者应做好训后评价环节。

培训者可通过两种途径做好评价监控工作。(1)利用课堂时间,灵活科学评价。每一个培训专题活动都保证预留30分钟左右的时间,培训者趁热打铁,与学员进行互动交流,及时点拨与评价。培训者在对培训过程中大部分参训者出现问题进行阐述后,可针对个别学员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自信心,激发其内在的学习潜能。(2)搭建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实施个性化网络评价。培训结束后,培训者可将全体学员参与培训的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并以文本的形式上传到班级QQ群或者网络研修平台,让每一个受训教师都能意识到自身的缺点与优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培训计划。当然,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员,培训者可将学习资料重新置于网络研修平台,并将评价与改善策略附上,利用网络研修平台帮助学员克服培训难关,提升培训实效。

4.注意一些问题,推动翻转课堂的高效化

“翻转课堂”应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虽然十分有效,但也不可随意而为,不恰当的运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培训效果捉襟见肘。在运用翻转课堂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的同时,培训者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进行教师培训时,有些培训内容适应渗透翻转课堂理念,但有些则不可,故在实施翻转课堂时应精选内容,重难点突出,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教学。在培训过程中,如在小组合作探究阶段,教师要巧于指导,充分发挥参训教师的内在潜能。第二,要精心设计微视频。微视频设计内容应重难点突出,迎合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和学习规律制定,要使一线培训教师参与制作,视频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第三,要注重总结与评价环节。

综上可知,将翻转课堂渗透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不仅迎合时展和教师培训理念,还能帮助教师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同时妥善解决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本问题。作为承担“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高校,我们是培训组织和引导者,各学科培训专家团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培训前设计、培训中实践、培训后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严格把控培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此不断提高我校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提升培训实效。

参考文献:

[1]汪文华.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师培训[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Z1):39-42.

[2]吴鹏泽.基于视频公开课的翻转课堂教师培训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5,(01):118-12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篇9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作文教学优化

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但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为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拓展了写作的思路,可以充分地展现学生个人作文的独特魅力。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主动利用翻转课堂辅助高中的作文教学。

一、优化作文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是由美国人提出的,后被引进中国,并逐渐被教师和学生所喜爱。翻转课堂之所以被“翻转”是因为课堂的教学顺序被调整了,无论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传统教学都是以先进行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课后学生学习为辅助;而翻转课堂首先做的是把事先做好的课堂讲授的内容制作成ppt或微视频,然后上传到网络下载平台,学生在业余时间下载或在线观看视频教学内容,学生进行了学习后,在课堂上老师不在进行讲授,而是利用课堂时间解决课下学习中的遇到问题,课堂教学因此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答疑的平台。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改变了教学中老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了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使得教学更加具备专业性与针对性。

高中的作文教学模式也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从而对传统的高中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开展翻转课堂形式的作文教学,可先让学生在课下搜集写作主题的相关材料,然后严格按照作文的写作主题进行写作,等作文写作完成后,总结自我作文的写作中运用到了那些材料、观点、名言警句、写作手法等,然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修改和点评。作文课堂上,语文老师不再让学生进行作文的写作,而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让学生进行写作经验的交流,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课下做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点评、总结的工作。这样的翻转课堂能够使学生更多地m行写作经验的交流,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二、优化作文课堂教学

1.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在传统的高中作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课时是比较少的。翻转课堂的作文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课内知识,不但完成了课堂上的教学任务,而且节约了课堂的教学时间。这就节省出了传统课堂中的讲授时间,缓解了作文教学课时少的矛盾。

2.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注重学习者个体在学习中的作用,使老师不再成为知识讲授的“圣人”,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和指导者。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视频教学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写作的技巧,并能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把学到的写作知识进行运用和内化。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促进中,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我学习的能动性,使自己自动地、自我地构建作文的写作知识体系,以保证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为提高作文写作水平打下基础。

3.扭转主客体的颠倒形式

学生是课堂作文教学的主体,也是作文的主人,学生的作文应该让学生进行修改和点评,这样学生就会从点评和修改中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但是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的批改权和点评权完全被老师掌握着。这样的批改颠倒了写作和评价主客体的位置,从而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对作文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对作文的评和改中的客观存在,造成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的缺少,降低了学生对自己写作水平深刻认识的机会,更使得学生缺少了对写作的反思与总结,使语文老师在评改上付出的劳动白白浪费。

三、优化作文写作方式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都是让学生连续两堂课进行写作,这样短的写作时间,使的学生有了很大的写作压力,往往在短时间内无法恰当自如地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快速的写作。这样短的时间内能快速写完,并且写出高水平作文的学生,都是那些作文思维非常活跃或写作能力很强的学生。而这些优秀学生的作文在后面课堂上的讲解和点评中,也是被作为示优的对象,这就使得优秀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而广大的普通学生的作文被忽视掉了,有些学生的作文甚至被当成了反面教材,倍受耻辱与打击。

而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作文的写作,不但给了学生充分的写作时间,也可以让那些对写作技巧和方法掌握不熟练的学生有时间和机会翻看以前学过的教学视频。从而使得思维活跃程度一般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宽松的环境和心态促进他们进行扎实的写作。

总之,在高中的作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进行作文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更能促进高中作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节省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要求高中的语文老师要能改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为翻转课堂在作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努力奋进。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计算机;教学

一、绪论

教育是一个继续创造以求止于至善的无尽历程,是要以有限的时间来追求及创造最高的价值。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把好的东西传授给下一代。这几年以来,翻转课堂已成为新兴网路学习系统的一员,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做个翻转的动作,让学习方式更加的有趣、有效率,不再是单一方向的教学模式,让老师与学生能有互动的机会,可以激起更高、更远的水花。本文旨在分析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二、文献综述

信念指引着人的思考与行动,若持有的信念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不同。就教师而言,任何一种教学行为皆含有某种假定与价值,其背后也都蕴藏着某种的信念在指引着教师的教学观点、设计的教学活动及教学行为等。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理智、有意图和传递价值的行动,Borgnakke认为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理论或理想而形成“意图实施的理念”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行动,然后再受到教育机构的限制而有所调整与修正,才能成为日后在教学现场实施的“实际落实的行动”。2000年,maureen、Glenn和michael在《经济学教育杂志》中介绍了他们在经济学课堂中运用翻转教学模式的情形,并于文中提出翻转教学可使差异化教学适合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同年,J.wesleyBaker于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中发表了有关翻转课堂的论文,且于文中介绍翻转教学模式可通过网络平台和学习管理系统来发展。2007年,该教学模式被美国科罗拉多州洛矶山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JonBergmann与aaronSams两人正式定名为“翻转课堂”。

当初JonBergmann与aaronSams两人是为了要让缺课的学生能够顺利补课并跟上课程进度,运用了翻转课堂模式,将录制好的教学影片上传至Youtube网站,让学生能在家自学,并于该模式显现成效后,两位老师开始将学生的上课方式改动,先让学生在家观看线上影片的讲解,之后再设计课堂互动时间来完成作业,或是利用课堂时间为遭遇困难的学生解惑来进行教学,也由于实施成效颇佳,再加上想让更多从事教育工作者理解并接受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方法,该教学策略定名为“翻转课堂”并宣传推广它后,它才逐渐于美国各层级学校中扩散茁壮。而SalmanKhan所成立的可汗学院则提供从事教育者翻转课堂之教材资源,供其参考并运用在实际课堂之中,进而让翻转课堂迅速成为欧美教育界最流行的议题之一。基本上,学生学习的过程可分成两阶段作业:(1)知识传授的阶段;(2)吸收与消化的阶段,即内化知识的过程。而第一阶段的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来完成;第二阶段的内化知识,则是学生通过在课后作业练习、实作评量等来完成。第一阶段相较于第二阶段而言,是比较简单的过程,可传统课堂却是将较为困难需协助的第二阶段由学生自己回家独立完成。然而,“翻转课堂”的出现却颠覆这种形式,对传统教学型态进行变陏。翻转课堂,可被称作为翻转教室、易位课堂、颠倒课堂、颠倒教室、翻转教学、翻转学习或反转课堂等,有别于一般传统课堂模式,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先让学生于家中通过电脑等科技辅具来观看教学影片或阅读、查阅学习资料,而学生如在家中碰到学习问题需解决时,则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与教师或同侪相互沟通来解决问题,或是回到学校课堂中进行讨论,且学生也可于课堂中做作业或从事较高难度的学习活动。依据Bergmann和Sams(2012)两人对于翻转课堂所提出的几个定义,本研究归纳出四点:(1)翻转课堂不是网络课程的代名词,除了教学影片外,还有陎对陎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可于课后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教学策略;(2)翻转课堂不以教学影片取代教师,而是让教师角色从讲台上的圣贤,转变为学生身边的引导者;(3)翻转课堂不是让学生无目的地学习,而是将课程内容永久存档,让学生可于课堂前后或缺课时,作为预、复习或补课之用;(4)翻转课堂让教师在课堂上能有较高的自由度,可通过观察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情况,而给予学生差异化教学的协助。Zappe、Leicht、messner、Litzinger和Lee(2009)强调学习者在具备先备知识的基础下,可以通过主动学习及社会互动之动态历程,建构新的知识内容,由此可知,翻转课堂符合建构主义的精神。Bergmann和Sams不但认为实施翻转课堂可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投入程度,还主张翻转课堂能通过网络平台即时提供教师作业回馈,以协助教师减少实际批改作业的工作量。

Kachka认为翻转课堂是教师通过网络学习教材及教学影片来打破时间、空间程度限制,使学生可在课前预习以节省传统课堂的讲述时间,让教师能有更多的心力专注于有意义和有效的课程活动设计。根据对美国453位教师实施翻转教室后的研究结果显示,翻转教室的教学成效显著,有88%的受访教师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满意度,6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进步,8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改善,更有99%的教师表示将继续使用翻转教室作为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界,2014年发表的nmCHorizonReport指出,翻转教室是目前高等教育阶段发展中的重要教学科技,而除去以知的优点外,翻转教室尚能让学习者精熟在工作职场上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三、翻转课堂运用的优缺点

1.根据个人化系统教学部分,翻转课堂教学系统的优点有:(1)学生自我控速:学生可以有自行决定学习的进度,达到单元熟练所需的时间不同,但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2)百分之百的精熟标准:学生有通过单元考试,表示已经达到系统所设定的精熟标准;假如没有通过,表示没有通过熟练标准的要求,必须要重新学习单元教材,熟练之后,再参加单元的考试。(3)直接性回馈:学习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立即获知自己成绩的表现,对于学习的成效,能有显著的提升。

2.翻转课堂的缺点有:(1)缺少形成性的考核:并没有每个单元皆具备形成性的评量,可以让学生来做测验,不能知道该单元之内容,学生是不是了解。(2)没有总结性的评量:部分单元没有总结性的评量,不能知道学习者对于整个单元的内涵,是不是全盘性的了解,哪一些部分不能够了解,来做针对性的改进。

四、翻转课堂运用的建议

1.教学教材阶梯化:大学计算机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系统的教材,没有编制得很完善,假如可以将教材编辑得更加有深度,按照编序化教学,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能有一层层的顺序,以能让学习者在使用该学习系统,能够一用就爱不释手。

2.增加对应的形成性评量和总结性评量:大学计算机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系统的评量方式,没有编列得很完整,假如评量或是练习的单元,能够接续在每个教学细目的后面,便可以清楚了解学习者该细目的精熟程度为如何,还有每个单元的最后,能够有综合的评量或是练习,通过该系统的精熟标准,让学习者一百分之后才能继续学习,确保其百分百学会了,才更够前进。规划完整对应的形成性评量及总结性评量,是该教学系统所需要改善的地方。

3.增加贴近生活的相关教材:大学计算机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系统的教学内容,会出现一些生活应用题与该学习阶段学生生活经验背离的情况发生,系统设计者可能要留意这情况的发生,如果能够将生活应用题更加地贴近学习者的生活,该学习系统便能够让学习者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让其会自觉性地学习,增加使用者的意愿。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计算机教学翻转课堂的运用具有学生可以有自行决定学习的进度,具有百分之百的精熟标准,可以进行直接性回馈等优点。因此,大学计算机教学翻转课堂可以在现阶段得到更有效的推广与普及。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

[2]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2).

[3]张文杰.翻转课堂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4,(04).

[4]吴忠良,赵磊.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04).

[5]潘燕桃,廖昀赟.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慕课”化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04).

[6]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01).

[7]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