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体能训练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0:28

少儿体能训练的好处篇1

关键词新规则少儿武术业余体校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武术在国际比赛中变得更为重要,对少儿进行业余的武术训练也成了家长的选择,但是随着新规则的提出以及少儿身心发展的特征,传统的武术训练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儿童训练,对新规则下业余体校少儿武术的训练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概述

武术比赛中新规则的提出,改变了以往的难度指标、评价制度、评分方式、场地器械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对武术人才的训练与培养,新规则的提出适应了国家化的竞技要求,为了更好的吸引武术观看者的眼球,提高武术的竞技水平,对武术运动员的动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术训练也从以往注重套路改变为现在的动作成功率及动作质量上。对武术而言,武术训练要从儿童抓起,通过对儿童长期、科学的训练,才能提升我国武术的竞技队伍,培养出符合新规则的高质量武术运动员。

二、少儿特点分析

(一)少儿的身体发育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近几年来,少儿虽然处于发育阶段,但相对而言现今少儿的生理发育较早,发育水平也较高,少儿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首先,从少儿的力量发育来说,在男性14―20岁,女子12―18岁之间是身体力量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对少儿进行适当强度的力量练习能够增加练习效率;其次,在新规则的武术竞技中,对旋子转体720°、旋风脚720°等动作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的达标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好的弹跳力,从少儿弹跳力发育的角度来说,少儿处在发育的阶段,他们弹跳力水平不高,因此,教练在训练过程中要降低,通过科学合理的指导训练,逐渐提升他们的弹跳力;再次,从少儿的柔韧度看,柔韧的程度直接影响了武术发挥的水平,处于发育阶段的少儿年龄较小,他们骨、筋和韧带的弹性较好,容易进行塑形,因此教练对这一阶段的少儿要适时加强柔韧度的训练;最后,由于少儿的骨骼处于生长的阶段,骨骼较为柔软,弹性较大,因此要在对少儿的武术基本功训练中加强对少儿身体姿势的培养,使少儿能够养成良好的仪态习惯。

(二)少儿的心理发育状态

少儿时期的孩子没有多少人生经验,心理处在正在发育的状态,很容易被别人影响左右,他们的心理特征体现在爱玩、好动、热情、活泼,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对新的事物也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是他们的自制力很差,很不愿意受到纪律的约束和老师的管教,对少儿时期的孩子而言,他们喜欢被夸奖、被肯定,因此,面对少儿时期的孩子武术教练要掌握每个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征,及时给予帮助和表扬,以肯定的态度进行指导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在训练过程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艰苦的训练,进而促使他们能够坚持教练的训练。

三、新规则下业余体校少儿武术的训练

(一)训练方式要具备少儿化特点

新规则下业余体校的训练方式要具备少儿化特点,由于业余体校的训练是在孩子课余时间进行的,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交流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通过直观的、形象的教学方式进行,通过利用新媒体播放具有典型性的表演案例,进行示范演示让学生进行模仿,进而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的积极参与武术训练。

(二)要多加鼓励,加强思想教育

在武术训练中,教练要及时把握少儿的心理特征,通过鼓励表扬的方式给予少儿信心,通过表演、展示等形式加强少儿的练习的积极性,并且要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对少儿的心理指导与引导,使少儿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面对每一次武术训练,进而提升武术技能。

(三)注重引导,训练过程循序渐进

在业余体校的少儿武术训练过程中,教练作为训练的主体和引导者,要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在符合少年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入的循序渐进型训练方式,通过少年对技巧的掌握程度适时加强训练。

(四)将专项训练与基本训练有效结合

在业余体校的训练过程中,根据新规则的要求要将少儿的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结合起来,把握好二者之间的比例,通过训练计划的长远规划、训练方式的合理搭配,以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为主,加以适当的专项训练,通过二者的结合逐渐提高力量、速度、柔韧等方面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规则的要求下,武术作为一项套路运动,具有非持续性及高强度的特点,针对现阶段的少儿身心特点,在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少儿信心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身体素质、武术技能、坚强意志、良好品德等内容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为达到这些目的,教练可以结合少儿自身状况进行多方式的训练,使少儿通过武术在身心上都得到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明,卢育田.浅谈新规则下的少儿武术训练[J].华章.2012(11).

[2]张艳,胡琦,丁云云.浅析新规则下业余体校少儿武术的训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10):12-14.

[3]周健将.浅谈新规则下的少儿武术训练[J].博击(武术科学).2007(02).

[4]顾莉.浅析竞技武术套路新规则下的少儿武术训练理念[J].搏击・武术科学.2005,2(6):35-37.

少儿体能训练的好处篇2

【关键词】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注意问题

1.前言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古老而又新颖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来源于朝鲜半岛,是一项手、脚并用,重在用脚进行的搏击,是朝鲜传统的体育锻炼项目。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根据少儿生理特点,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培养良好体态,控制力量训练

少儿的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这一时期正处于少儿的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机能都有明显的特点。骨骼硬度小,韧性大,不易骨折,但易变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少儿的肌力弱,耐力差,易疲劳,肌肉发展不平衡,小肌群发展较慢。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少儿的心率快,心肌收缩力弱,心血液输出量绝对值较小,但相对值较大。所以,我们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应重点发展动作速度,提高准确率,加大关节的转度和肌肉及韧带的伸展。12-13岁后,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2.2以“双基”教学为主,控制耐力、静力训练

少儿的血液量相对成人含量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由于少儿的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少儿血压低,心血管调节机能发育不够完善。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同时,由于少儿氧运输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较低,故在运动训练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所以,我们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的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以简单的品势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前踢、横踢等。不宜过多的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的练习。跆拳道虽然腿法很多,但主要还是以前踢、横踢为基础。前踢和横踢虽然简单易学,但若要做好却是非常困难的。要真正把这些做得非常出色,就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跆拳道的基础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

2.3贯彻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少儿的肌肉纤维较细,肌纤维的张力小,加上支配肌肉的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和维持高度兴奋的时间比成人差和短,在持久而紧张的肌肉收缩时容易疲劳。因此要注意对少儿神经系统的训练,加强少儿协调能力的训练,提高其对肌肉运动的感觉,培养其对运动的节奏感,多采取一些积极主动的放松练习。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尽量减少憋气、紧张性练习,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的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适当发展难度动作。应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凡是使胸廓扩张的动作应吸气;反之则呼气。如在做跳跃的动作时应吸气;在落地的动作时应呼气等。

2.4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少儿跆拳道训练要合理安排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安排教学与训练工作。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及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结合简单的横踢腿、前踢、推踢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少儿跆拳道学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

2.5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强化标准动作

少儿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少儿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所以,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传授新的技术动作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进行品势动作练习时,应穿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少儿训练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做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理解。

2.6注意预防“骺软骨病”的发生

骺软骨病的损伤是少儿在体育运功有的一种损伤。主要发生在腰椎,膝关节和肘关节。跆拳道练习过程中膝关节是活动最频繁的关节。故练习时间,动作不要过于集中,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平时应采用积极的手段来发展儿童股四头肌力量,做准备活动时也要重视膝关节的练习,练习中应采用积极的方法放松膝关节。如果在运动中发现学龄儿童有腰,膝及肘部疼痛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诊断治疗。

3.根据少儿心理特点,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优点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肃,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

3.2使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少儿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例如,在一分钟的横踢腿,一组不记数,不看质量,每天踢。而另一组记数,看质量,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优点,登记各次成绩和次数。两组练习相同时间后,测验结果表明后一组的效果好于前一组。实验证明:知道效果,会使训练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别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情绪的作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有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3.3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

在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当然,教师或教练员在定教学与训练的任务时,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这样才能推动少儿心理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少儿跆拳道专项教学与训练是为比赛准备的。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是最敏感的部分,由于少儿的情绪波动性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界刺激敏感。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多采用单练的形式,让他们充分体验赛场情景,培养克服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同时增强力争上游的决心,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4.在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其他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4.1注重跆拳道的思想精髓和宗旨的教育

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礼仪教育应贯穿始终。跆拳道的健身效果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跆拳道的精神核心是“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对人适应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是大有益处的。跆拳道重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修炼,培养少儿吃苦耐劳、顽强果断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并使人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

4.2注意少儿跆拳道上课纪律

少儿跆拳道的授课不同于少年跆拳道的训练,少儿的自制力和理解能力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都处在学习的阶段,特别是4-5岁左右的少儿跆拳道学习者,对于纪律意识是时有时无。最常见的就是列队绕场地热身跑步,一跑满场地的乱,磕碰时常发生。对待这样的情况,首先要给少儿讲清楚跑步的纪律,后面的一定要看着前面的后脑勺跑,跑的时候保持一个手臂的距离,不许拉别的小朋友的道服等。讲清楚后,挨个提问,看是否记住刚才讲的纪律。在跑步的过程中,发现有跑乱的情况,用脚靶发出大的声响,立刻停止。然后点名跑乱的小朋友贴墙面壁。剩下的继续开始跑。反复这样的进行,可以让跑步规范化。教练一定要注意纪律一定要反复的提示,对少儿要反复的提问。一定要让少儿牢记,什么是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4.3注意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安全

训练安全是头等大的事情,少儿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时候,要教会少儿如何去保护自己,在跑步遇到墙壁的时候,要学会用手去推墙,前翻滚后翻滚一定要让少儿学会,实战的时候教练要注意保护,护具这些都是必不可少,对于训练的时候少儿之间发生矛盾,要及时制止,加强少儿团结的意识。教练员要时刻牢记安全大于一切。

4.4训练结束后要进行全面的放松

训练结束后,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还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需要有一个由高到正常的调整过程。全面地进行放松整理,能有效地消除疲劳,消除代谢产生的乳酸,缓解肌肉疼。不懂的放松,就不懂得训练。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放松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

4.5注意适当的营养

少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练习中若过多出汗会造成一些微量元素的流失,再加上现在大部分学龄儿童都有偏食,挑食,厌食的毛病。所以练习跆拳道的少儿平时膳食中除保证常规的营养元素外,还要注意钙和磷含量要丰富。应根据情况补充一些维生素类物质。

5.结论

(1)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少儿的心理和生理有其独有的特点,而跆拳道在训练中也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点,我们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训练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少儿体能训练的好处篇3

【关键词】少年儿童中长跑身体素质训练

在中小学体育训练方面,对于耐力和爆发力考验体现最明显的是中长跑运动,传统体育趣味性差、内容枯燥无味,还有在跑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担心出现“极点”问题,这些都造成了中长跑训练在少年儿童中间不好开展。那么如何开展好中小学的中长跑运动呢,途径有哪些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突出少年儿童中长跑速度训练的重要性

(一)开展专门性练习,规范动作

在开展少年儿童的中长跑运动时,采取一些专门性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因材施教的策略体现,少年运动员训练正处于速度素质的敏感期,就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规范其动作,提高其运动素质是最快的,像12岁女孩和15岁的男孩这个年龄段的速度素质开发潜力最大,错过了时间,就不容易提高中长跑的技能了。中长跑训练是中长跑教学的组成部分,采取专门性练习,可以有效提高中长跑的教学质量在中长跑运动中,要取得好成绩,就要让学生懂得提高速度,需要好的耐力支持,也就是让青少年学会处理好耐力和速度的关系,不要为了速度而忽视了耐力的训练,只有二者关系和谐了,才能在训练时间短,练习强度高的情况下,能够真正的把中长跑的技能练好。

体现“速度为中心”的现在中长跑比赛,大家看到的往往不是谁的耐力好,而是看谁的速度快,这是竞技体育的看点所在。其实,跑的快的,耐力也是好的,要不然,运动员也不可能在不断加速和冲刺中跑完全程的,我们培养少年儿童要向那些优秀的运动员学习,在开展少年儿童中长跑运动时,教练员一定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就要减少时间,但是可以增加体能训练。

(二)改变传统课堂单一教学模式,创新生动的课堂进行中长跑训练

教练员可以利用自然条件做跑的练习上坡跑、下坡跑、雪地跑、沙地跑、林间跑……,在自然环境下练习,练习者兴奋性高,可提高练习效果。少年儿童的中长跑速度“敏感期”的训练特点。场景的转换,可以激发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训练兴趣。这些少年儿童运动员的生理特点是在发育快速阶段,“灵活、容易兴奋和抑制转换处理的快,,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距离关节较近,韧带富有弹性。”这样的生理优势正是能够迅速提高少年儿童运动员速频的阶段。

(三)重视耐力的基础训练,规范学生的跑步姿势

中长跑的耐力训练很重要,耐力是加速的基础,要想后半程加速跑,就必须有很好的耐力基础,少年儿童要提高自己的耐力问题,可以从增加肺活量和提高有氧耐力跑开始,在有氧耐力支持下开展专项的速度耐力,以提高自己的耐力能力,可以做到自如的控制“极点”的出现,让自己的耐力发展迅速。

另外,在练习耐力跑时,并不是跑的慢就有耐力,一定要在有速度的前提下,才能练成好耐力。要注意一点,发展少年儿童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跑也要有一定的速度来约束(恢复跑除外)。虽然中长跑项目的基础是耐力,但用什么速度来跑是关键。

(四)采取像游戏教学方法的“兴趣教学”,在娱乐中开展中长跑训练

开展中长跑的训练手段方法,一定要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训练形式多样化,采用带有游戏兴趣的训练方案,并能根据时间、地点、阶段任务的不同采取不同游戏训练。

在跑的时候,如果让学生对参加游戏活动怀有浓厚的兴趣,。在轻松自然加上兴趣越来越好,而游戏由于内容丰富于这个特点,游戏就成为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多彩,形式多样新颖,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疲劳,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有效方式,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的更高境界。

(五)关注体能提高,强化体能训练

青少年的年龄小,“关节软骨多,周围的肌肉细长,力量和坚固性差,易弯曲变形;肌肉的增长落后于骨骼,肌纤维细长,力量和耐力差;骨骼与肌肉增长较快,骨骼的成分胶质多于钙质,骨骼肌含水份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富有弹性和韧性,不易折断。”因此少年儿童时期应发展全身各部位的一般力量,以动力性训练为主,使肌肉组织紧张、放松交替进行,改善肌肉的内协调能力。

少年儿童要加强体能训练,可以选择多种训练方法:跳台阶、冲刺跑、下坡跑等等,这样可以锻炼其腿部肌肉,用快速的训练来培养良好的体能素养,好的体育素养是中长跑运动员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基础。体能的强化是培养耐力和速度的能力基础。

二、结语

培养青少年的中长跑运动的途径很多,方法各样,都结合少年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进行分析,从小打好基础。才能搞好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提高和长跑技能的加强,这对中长跑运动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但是,少年儿童中长跑训练的强化要掌握好“度”的问题,决不能为了追求好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综合素质训练。只有在少年儿童时期打好扎实的身体素质基础,才能够在成年时期创造优良的运动成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运动生涯。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过平江.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浙江大学出版社,

[3]王大峰.浅谈少儿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j],中国体育教练员,[7]2000.(1)-40

[4]康光军.青少年长跑运动员的训练.[m].山东体育科技,[12]91.(3)-[13]20

少儿体能训练的好处篇4

一、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训练

1.少儿的心理特点

少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时间短暂,记忆运动感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都较差,但却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教练员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等手段来发展儿童的注意、记忆运动感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增加视觉灵敏度。在发展其身体素质的同时应注意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

2.少儿的生理特点及训练

少儿的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这一时期正处于少儿的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机能都有明显的特点。骨骼:这一时期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不易骨折,但易变曲,变形。肌肉:肌力弱,耐力差,易疲劳,肌肉发展不平衡,小肌群发展较慢。关节:转动范围大,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较易脱位。心血管系统机能:心率快,心肌收缩力弱,心血液输出量绝对值较小,但相对值较大,血压低,心血管调节机能发育不够完善等。神经系统:灵活性较大但不稳定,活泼好动,易出现多余动作,分析与结合能力差,条件反射建立快,恢复快,兴趣性高,直观能力和模仿能力强。

根据以上特点,应把少年儿童的技术训练放在优先的地位,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而不应过分强调其力量素质;应重点发展动作速度,提高准确率,加大关节的转度和肌肉及韧带的伸展。在教学中应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来提高训练水平,通过形象而准确的示范动作,并结合讲解进行训练指导,使其尽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以有氧代谢训练为主。训练内容宜多样化,用一些积极有趣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少儿在练习中的积极性和兴奋性。

3.少儿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及在相关阶段应采取的训练措施(见表1)

从表1可看出少儿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这一时期可以进行大量的速度练习、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的训练。在绝对力量方面应结合速度力量,并以动态训练为主,静力性训练为辅。在耐力训练上应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适量的无氧耐力训练为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1)准备活动要充分。当机体肌肉温度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肌肉韧带的力量、弹性和伸展性都不够时,易发生肌肉拉伤及关节扭伤。

(2)合理安排运动量。局部运动量不要过大。某一局部的运动量大大超出其所能承受的生理极限,这是专项训练中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会对运动员的后期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3)提高少儿的爆发力。跆拳道对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耐力有很高的要求,在进行训练时应重点通过一些短促的力量练习来提高其爆发力。在耐力方面应根据人的生物规律来进行大量有氧耐力训练,为其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注重腿的训练。跆拳道被称为腿的艺术,其对腿法的要求非常高。良好的柔韧性是完成高难腿法的基础,而少儿时期是人体发展柔韧性的“黄金时期”,进行大量的压腿和踢腿练习,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腿的关节开合度和肌肉、韧带的伸展度。

二、在少儿跆拳道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跆拳道的思想精髓和宗旨的教育

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礼仪教育应贯穿始终。跆拳道的健身效果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与其他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内涵和礼仪。以礼始以礼终,跆拳道的精神核心是“礼义、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挠”,对人适应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是大有益处的。跆拳道重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修炼,培养少儿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并使人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少儿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应加强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

2.根据少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注意训练的针对性

在少儿训练中,根据少儿中枢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应注意下列问题:首先,在枯燥的训练中加入多样化元素,穿插游戏和竞赛,避免单调。其次,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如动作示范,观看光碟、模型等,多采用简单易懂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或口诀等形式进行讲解。最后,注意安排短暂休息,使学生情绪饱满,精力旺盛,不易疲劳。

3.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注意负荷的量和强度

儿童少年的椎骨尚未完全骨化,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以软骨连接起来的,到十五六岁才能愈合;股骨还存在骺软骨,承受压力的能力比成人差;维持足弓的肌肉和韧带也较弱。因此,儿童少年进行力量的练习时,应多采用动力性训练,少采用静力性练习。在进行必要的静力性练习时,也要控制时间,做到动静结合。

4.根据少儿生理发展的特点,贯彻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少儿的肌肉纤维较细,肌纤维的张力小,加上支配肌肉的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和维持高度兴奋的时间比成人差和短,在持久而紧张的肌肉收缩时容易疲劳。因此要注意对少儿神经系统的训练,加强少儿协调能力的训练,提高其对肌肉运动的感觉,培养其对运动的节奏感,多采取一些积极主动的放松练习。

5.明确训练的重点和方向

在少儿跆拳道训练中应把动作的标准化作为重点来抓,不应过分强调动作的力量和速度。少儿一般都处于初学阶段,也是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由于少儿心理的不稳定性的影响,其动作形成的稳定性差。而初期训练,基础动作的标准化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以后的运动水平。

表2是笔者对襄樊市健身俱乐部跆拳道部的30名少儿练习者进行的一次实验的结果。实验对象共30名,进行跆拳道前踢击靶训练,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强调标准化训练,乙组采用一般训练,三次训练课后,每人前踢十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结果看出,经过强调动作的标准化训练后,甲组队员在路线正确率和击靶准确率及平均踢击高度上都明显优于乙组,在完成动作时普遍做到了协调和保持重心稳定。由于其能保持协调和重心稳定,所以他们在心率上也相应较为平缓。

6.训练应强调以基本功为主

跆拳道虽然腿法很多,但主要还是以前踢、横踢为基础。前踢和横踢虽然简单易学,但若要做好却是非常困难的。要真正把这些做得非常出色,就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跆拳道的基础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

7.注意预防“骺软骨病”的发生

“骺软骨”的损伤是儿童少年在体育运动有的一种运动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腰椎、膝关节和肘关节。跆拳道的腿法素有艺术的美名,其对关节、韧带的要求自然也非常高。若我们为提高少年儿童的关节灵活性和韧带拉伸度,而采用由教练员用外力去强行拉伸韧带和加大关节灵活性或过多地用静力性练习去发展柔韧性,容易引起骺软骨损伤。所以在跆拳道训练中应提出“以踢代压“的训练观点。这里并不是说不压,而是在训练中要做到动静结合,在少儿训练时要更多以发展其各肌群的力量并采用踢靶的方法间接发展其韧带和关节灵活性,从而达到理想效果。

三、结论

1.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有其独有的特点,而跆拳道在训练中也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点,我们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训练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2.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它以“礼义廉耻,忍耐克已,百折不屈”为宗旨,可为少儿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训练中,我们应根据少儿中枢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少儿的训练积极性。应合理进行力量、柔韧训练,从把握少儿肌肉特点和动作规范化几个方面入手,使训练的效果合理化,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和更上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奇.跆拳道简史初探[j].四川体育科学,1998(3).

[2]董文金.跆拳道运动员的素质练习与康复方法[j].山西体育科技,2005,8(3).

[3]〔韩国〕洪商来.韩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某些生理、生化特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1).

[4]蒋立.少儿跆拳道训练注意事项浅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6,6(6).

少儿体能训练的好处篇5

关键词:少儿武术武术套路生理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55-04

1引言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武术拳种繁多,而且不同的套路、不同的拳种各有其独特的演练风格,所以我们不可能找出演练风格特点一样的拳种,尽管许多拳种中都含有相同的动作,但不同的拳种其演练要求、劲力、眼法及节奏的处理也是不一样的。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与普及,少儿武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近几年举行的武术比赛来看,少儿的初级套路项目也越来越多。但少儿武术这项工程依然负重致远。

特别是少儿武术训练,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在训练过程中,有的教师不注意从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掌握不好少儿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以及少儿武术基本功法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各年龄段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素质敏感期训练内容的合理搭配,长远规划,制约了少儿武术的训练,通过少儿武术训练实践,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

在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结合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不断加强少儿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动机、培养少儿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发展。

2少儿的生理特点

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

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少儿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

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应穿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为主,少讲解,多示范,以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

3强化动作规格。提高动作外在表现力

武术套路讲动作规格。武术的动作规格是指完成某一武术动作时,人体各部位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所应遵循的动作标准。那么,在提高少儿武术规格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的规格:静式与动态。

3.1静式之规格

静式之规格指的是在练习某个套路动作时,在达到动作定势的标准要求下,身体各部位综合表现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姿态。

比如少儿在学习弓步顶肘时,首先从下肢动作的角度来看,弓步的“型”便要体现出来,“前腿弓,后腿绷,大腿接近水平,脚踏实。”其次是上肢的动作,上体微前倾,手臂中大臂与小臂的夹角要适中,且顶肘的高度与肩平,方向和弓步的方向一致,然后目视顶肘方向。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弓步顶肘的静式规格便会大大提高。

在少儿刚刚开始学习某个武术动作时,因为其神经活动过程不稳定,兴奋过程占优势,所以做出来的动作可能会出现不准确,稳定性不强。

因此,在练习动作的静式规格时,可以通过静止的方式进行练习,将动作的结束姿态做正确后,静止不动,静下心体会身体各部位的感觉,通过反复练习,由量变形成质变,建立动力定型,从而提高静式的规格。

3.2动态之规格

动态之规格,也可称之为路线之规格,是将动作的起点到终点之间的线明确的反映出来的过程。譬如少儿在练习弹腿冲拳时,静式规格掌握以后,便着重动态的规格:

第一,看上肢冲拳的路线:“拳经腰间向前冲出”;

第二,下肢弹腿路线:“先屈膝,再弹小腿”。

这样,单从动作的路线上来讲,便能初步掌握其动作的路线规格。这个动作属于武术中平衡动作,在练习时,可以采用辅助练习方法,例如手扶勒木进行练习,可以在自己重心稳定的情况下,更好地理解动作的路线,慢慢达到独立完成动作的目的。

根据少儿年龄阶段特点,他们在学习武术动作时表现出不协调,易出现多余动作。作为武术教练员,在第一步教授动作时,这两种规格都应引起重视,因为标准的动态规格是静式规格中成“型”的前提,而正确的静式规格又是动态规格中路线的展现,同时也要注重强调规格的教学方法,从而为提高动作质感打好基础。

4明确劲力。力求提升动作的协调性

从词组的意思上来分析劲是力,劲力也是力;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劲力是一种力量,是由肌肉的收缩而产生的。但劲与力却有着实质上的差异:力是劲的外在表现,而劲是力的一种类型,是一种高层次的力,是力的高度集中和概括。

4.1强调发劲之路线

在第一步中,我们强调了动态规格,及动作路线,其路线是还未完全未注入武术中的力道的路线,而这一步将慢慢把这股力道融入到动作路线之中。武术中的劲力路线是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的路线。这是一种顺达的劲力。

在教授初级长拳中的弓步冲拳时,蹬地、拧腰、顺肩、发力、节节贯穿的用力,然形于手指。动作浑厚,有力。这一连串动作都是讲究的劲力是“力要顺达”,且要对我们自身“三节”和“六合”加以协调运用,才能达到力顺的目的。有拳诀云:“一技动而百技动,则四梢齐,劲力无有不出矣”。此拳诀讲的就是在用力顺序上要协调完成,从而达到动作的真正标准。

对于少儿学会动作后,基本的“成型”,接着就要强调用劲的顺序,让他们慢慢养成正确发力的习惯,若练习的动作都没有力度,就像老虎没有了骨头一样,松软无力,那么极有可能失去拳法本身的质感。

但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又要慎用,不宜进行超重训练。随着年龄增加,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

4.2了解巧劲之来源

武术中的劲力可以说是“巧劲”,是一种技巧之力的表现。重巧,且通过劲力来表现。所以,将巧劲掌握好,便是对武术动作的升华。其来源有以下两点:

巧劲来源的之一便是人体的协调性。协调性是我们身体各个部位的有机配合,从而表现为在发劲过程中的劲力通畅与顺达。这也进一步强调了上面提到的劲力的路线。

对于少儿来讲,武术中的协调性练习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在练习这一阶段,要除去多余且错误的动作,使上下肢动作达到协调一致,从而体现出劲力之巧,让动作中的劲力展现更加畅达。巧劲来源之二处理好“刚劲”与“柔劲”。“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这是刚柔之间的关系。

从少儿这一角度出发,可能起初很难理解何为刚,何为柔,但这两者在套路中又处于重要的位置,所以在讲解时,把刚就讲解为一般的用力,但掌握其顺序;柔就称之为慢而不停地用力动作过程。再加上讲解过程中随时观看录像,这样,便于少儿理解,且要注重其运用的时机,刚柔配合表现出一种和谐之力。

4.3强化主观表现的意识,充分显示精神力量

武术运动中的力度,注重形体动作的表现,但还要通过非形体“精”“气”、“神”、“意”、“势”等因素来加以渲染强化。现代武术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虽然步丧失了技击格斗的实战功能,但是武术特有的战斗精神没有发生改变,武术运动的这种本质特征根据动作套路的设计也着重突出。

所以,要强化武术动作的力度,首先要培运动员的战斗精神和意识,并引导和启发他们在做动作时把这种内在的力量充分地表现出来。此时对于少儿来说难度不大,他们现在学东西快、记忆力强、争强好胜心也强,所以督促他们多观看录像,练习过程中在加上老师的引导,战斗精神和意识很容易培养。

4.4掌握发力的关键时机,明确动作的技术要领

通过瞬间协同发力来增强动作的力度表现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力度表现,是通过快慢相间、刚柔相济、强弱对比来实现的。如果一味强调用力,时刻不敢放松,必定造成肌肉紧张,动作僵硬,缺乏美感。

只有掌握了动作的技巧和用力的方法,找准用力部位,选择适当的时机发力,才能举重若轻、潇洒自如地实现动作的力度感表现。比如单亮掌这个动作,完成得好会显得刚健有力。如果把上述三个动作分解开来看,我们在分别做抬臂、抖腕和转头动作时,每个动作本身实际上并不需要很大的力量。

由此可见,不是绝对力量的大小,而是动作技巧和用力方法的配合,才是武术动作力度表现的关键。这对于少儿学习武术来讲,领会这一步可能难度较大,但“拳练千遍,身法自现”只有通过练习使他们慢慢去用身体体会这样的劲力,养成会用这种劲力的习惯,也促使他们养成想练结合的练习习惯。

4.5明确力点分布和发力的顺序性,做到劲力顺达

对发力结构复杂、涉及部位较多的动作,要细致地分解,明确力点分布和发力的顺序性,做到劲力顺达,从而达到增强力度感的目的。比如做开步冲拳动作时,应遵循“其根在脚、力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的用力顺序。如果为了使冲拳动作显得有力,强行在肩、肘部位使劲,则必然造成动作的僵硬,同样达不到表现力度的目的。

因此,在武术训练中,应适当注意强化典型动作的训练,减少日常生活习惯动作的负面影响,在动作准确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表现力度。这点少儿领会起来很难,所以平常多看比赛视频,多想、多思考里面的内涵,再加上练习时教练的指引与示范,定能养成使用这种劲力的习惯。

5处理好节奏。提升套路动作的审美效果

节奏,指的是一种对演练武术动作中时间变化、动静、快慢的处理技巧。节奏在武术中产生的便是“韵”,是一种和谐、整齐、具有节奏的美。因此,处理好武术动作的节奏是将动作技术艺术的表现,让武术动作更加具有“形神兼备”的效果。

5.1注重节奏之呼应

节奏的呼应,让武术动作具有了抑扬顿挫的效果。武术的动作有了呼应,演练出来就呈现除了一副活生生的,流动的且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优美画面。

譬如,长拳中“动如涛”与“静如岳”的呼应;对于少儿,套路中所讲的“动”,便是速度要“快”,在他们这一阶段,提炼他们的速度是关键,要运用好他们的神经活动过程不稳定,兴奋过程占优势这一特点,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动作的数量,加快速度,但不是盲目的加快,要遵循上面的规格,劲力的路线以及眼法;而“静”是将动作慢化的表现,但不是无力的慢练,要显得柔和轻灵且不能停顿。

因此,在节奏呼应这一方面,要利用小组合,多次数,重反复的练习方法,武术动作之间的呼应有效地展示出来。

5.2突出节奏之融合

节奏有了上述的呼应,接下来便是融合。因为所演练的武术动作要串联起来,成为一个套路,是完整的。中间若脱节,便不能很好将武术的“韵”体现出来。对于少儿训练时,要把“轻重强弱”的力量节奏,“续顿缓急”的时间节奏以及“开合起伏”的空间节奏,三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三者的训练,要在各个击破的同时又要相互转换与融合,才能体现出鲜明的节奏感和协调的稳定感。

处理好了节奏,不但能使演练套路具有艺术感,让观众身临其境的享受;更能使体能得到有效地锻炼,一连串的加速动作后再接舒缓动作,这样有利于对少儿体力的有效调节和恢复,从而提高他们的体能。作为第四步的节奏,虽然是重中之重,但它与第一步的规格却密不可分,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规格高的动作才能将节奏的感觉有效地展现。

5.3巧妙处理动作组合的节奏变化

一个完整的武术套路总是由几个“单个动作”连接组成一个“动作组合”,再由几个组合连接组成一“段”,几个“段”的连接加上“起势”、“收势”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套路武术。

由此可见,套路的动作节奏训练主要包括单个动作的节奏训练、组合动作的节奏训练、分段动作的节奏训练和整套动作的节奏训练。

整个武术套路的动作节奏包含着各个局部变化的节奏,其关系是单个动作的节奏构成动作组合的节奏,动作组合的节奏组成了整个套路的节奏,因此,少儿在武术训练中,要掌握整套的节奏必须把握住单个动作的节奏变化。这就必须要求他们在日常中多观看录像,多练习,多想多思考加上亲身体会,一定可以把握住节奏。

6结语

少儿体能训练的好处篇6

关键词: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教学方法

要在武术上有好的发展,从少儿抓起是很重要的,因此,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训练当中我们应积极的总结经验和规律,不断的改进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结合一般的教学规律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认识兴趣,即“求知欲”。针对某些学生提出武术套路是“花拳绣腿”的想法,一方面讲解套路中有技击含义的动作,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武术套路的演化与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武术不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而且有着广泛的实战意义,利用武术攻防动作的示范与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抓基本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基本功,基本动作训练,有侧重点的选择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和简单组合动作,以及配合“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基本练功方法,进行重点训练。所以,抓好基础训练是学习武术技能的前提和保障。

(3)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武术教学的关键。完整示范是学生掌握动作的主要手段,教师首先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完整准确的示范,使学生在大脑中对所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分段示范,最后再单个动作讲解示范。用规范的示范动作、准确的术语刺激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全正确的技术造型。

二、结合少儿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

(1)根据少儿生理特点进行教学。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易脱位。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培养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养成良好的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

(2)结合少儿心理特点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肃,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另外,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

三、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安排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少儿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少儿武术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

少儿体能训练的好处篇7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技术;课外训练

在中小学篮球教学中,如何根据青少年儿童的特点进行训练是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篮球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一.培养篮球学习兴趣

篮球运动其本质就是一项趣味性游戏,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首先要加强篮球训练兴趣的培养,使他们在训练中具有持久性,保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考,牢固的记忆,即使遇到一些困难和也会努力克服,自觉主动地投入训练中去,有意识的把学习兴趣转化为志愿,为今后从事篮球运动,直至培养终身篮球爱好奠定基础。

(一)激发兴趣,触动求知欲: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篮球明星的录像介绍。比如:素有“中锋的鼻祖”之称的乔治麦肯,像“冰人”,“黑珍珠”,威斯特,张伯伦,拉塞尔,乔丹皮蓬,托马斯,巴克利,尤因,奥拉朱旺,以及中国的姚明、王治郅,巴特尔,易建联以及孙悦等。精心准备一些各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欣赏。比如:美国nBa球赛、街头篮球和现在热门的三人篮球,花样式篮球等。通过这些让学生欣赏到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相互的精彩配合以及绝妙的投篮姿势,达到有兴趣并且喜欢篮球运动。

(二)创新适合小学生的训练方法:少年儿童活泼好动,敏感性强,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因此,在训练中运用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和手段能使队员产生极大兴趣。既可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寓教学技术于游戏竞赛之中,也能保证训练质量收到良好训练效果。青少年好奇心强,思维敏捷,他们对原理缺乏深究,但感兴趣能马上能用。因此,教练要根据心理特点学用结合,加强实用性教学。

(三)鼓励奋发精神,激发竞争心理:少年儿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好胜心强,训练中不管自己水平如何,都想争第一。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提高和保持学习兴趣。

二.重视篮球的基本功训练

美国是世界篮球运动的发源地,也是篮球水平最高的国家,他们的篮球训练有鲜明特点:在青少年儿童训练中,严格动作规范、重视防守,强调球性球感训练,球场意识的培养贯穿训练的始终。但是在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往往为了低档次争夺,过多使用超前手段,忽视队员球场意识的培养,训练不系统,过早地接受“成人化”训练,不规则动作和意识过早定型,给他们在未来的训练中带来不少困难。因此,我国篮球运动要想向世界先进水平进军,就必须苦练基本功,狠抓基本技术训练。

(一)基本技术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学习的重点:少年篮球运动员在学习基本技术时,要特别强调动作的正确性。由于少年儿童学习动作很快,很容易形成新的动力定型,一旦动力定型形成,再进行改变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耽误学习的进度和质量,甚至会对今后的运动水平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第一时间内学好正确的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少年儿童不但学习动作快,而且也容易巩固,因此在学习新动作之后要不断练习、强化,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为以后技术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少年篮球运动员要从全面身体训练入手:运动实践证明,少年儿童只有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运动成绩。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时期,骨骼、肌肉、内脏器官都在快速生长,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皮质机能也在不断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坚持全面身体发展,才能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面身体发展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青少年儿童建立条件反射和形成运动机能的能力,使他们不断掌握各种运动技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动作打好基础。在对少年儿童进行篮球教学中,要加强全面身体训练的内容。这样才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三)根据青少年儿童的特点控制运动量:由于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运动中的运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成长;而另一方面要提高运动成绩,必须有一定的运动量作为保障,达不到一定的运动量,成绩很难提高。因此如何能在这两方面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需要教师和教练员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运动量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运动量要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让运动员有一个适应过程;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大运动量应该从加大强度着手,而不是延长训练时间;大运动量和中、小运动量结合,适合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小运动员要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分别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四)强化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球员爱岗敬业的基础,也是训练和比赛的动力。良好的思想品德,也是他们以一颗平常心参加比赛的保证。比赛中保持稳定的情绪,乃是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青少年思想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意志品质的教育,以及自信心的培养。

三.培养篮球意识

所谓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的专项能力。它是运动员在实践中的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和社会性的具体表现。它的形成需要较长时期的科学、系统的训练。个人良好的篮球意识,能为比赛创造和抓住许多投篮机会,根据对方的特点及其所处的位置和行动意图,及时做出判断,合理抢占有利位置。因此,青少年篮球意识的培养,对提高篮球运动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教练员应该重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意识培养,不断开发和挖掘其心理潜能。儿童少年训练是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这个时期训练状况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发展前途,同时,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篮球运动的发展水平。所以说儿童少年篮球训练是篮球运动的“根”与“源”。

少儿体能训练的好处篇8

关键词:幼儿少儿

口语

语言学习和训练对幼儿少儿的成长、发展和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如何提升幼儿少儿的口语能力,是语言学习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幼儿少儿教育中应当引导他们积极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样化教育方法,加强口语训练。幼儿少儿口语训练是一项长期任务,因此,教师应当找准训练切人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结合教材逐渐实现思、听、看、说等教学目标,为之后的幼儿少儿教育奠定基础。

一、培养幼儿少儿的倾听习惯

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要增强幼儿少儿的交际意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例如,引导幼儿少儿安静的倾听别人的谈话,不随意打断。在倾听过程中思考和掌握谈话技巧。

比如,可以组织幼儿少儿开展以“我的玩具”为训练主题的口语活动。鼓励他们谈论自己喜欢或常见的玩具,描绘这些玩具的外形特征、名称、玩法等。在倾听他人讲述的过程中,幼儿少儿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的玩具信息,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表达技巧。需要注意的是,应当根据幼儿少儿的实际特点,设计和组织这些口语训练活动。在活动的组织要求、基本结构等方面都要体现幼儿少儿的特殊性。由于幼儿尚处于特殊的年龄和心理阶段,因此,口语活动内容必须顾及他们的兴趣,创设生动、有趣的谈话情境。同时,还要根据幼儿少儿的特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他们的口语能力。

二、采用多样化的口语训练方法

首先,要采用看图讲述的训练方法。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少儿的参与积极性,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描述能力、观察能力。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逐步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自觉理解图片内涵,进而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图片内容。这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明确问题的内容、顺序以及提问方式。在提问时应当按照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的顺序,提问内容要紧紧围绕图片主题。提问的形式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促使幼儿少儿积极思考,进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当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对相关词句、段落进行发音示范,并鼓励幼儿进行模仿练习。幼儿表述完后,教师还应当用完整、简单、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和讲解。需要注意的是,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话完整表述即可,不能要求他们完全模仿。在图片讲述后,教师还应当鼓励幼儿少儿为图片命名,以此增强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其次,还可以用各种拼图材料进行口语训练。例如几何形体或动物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雪花积木、拼板积木和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生,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拼插成各种形状的立体结构,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因为这些立体结构是幼儿亲自创作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表达的难度,能够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表达兴趣。拼图训练法可以实现边玩边学的目的,符合幼儿爱动手、好奇、爱问的年龄特点,更利于提升口语训练效率。再次,可以采用绘画讲述法。通过绘画充分提升幼儿少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幼儿自己动手画画,或制作手工艺品、捏泥、剪纸等,并将创作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种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能够增强口语训练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进而提升幼儿少儿的参与兴趣。

三、合理点评幼儿少儿口语训练

幼儿少儿的生活经历相对较少,同时也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语言表达技巧,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创设合理的语言情境,加强师生互动,激发表达兴趣,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对幼儿少儿口语训练的点评。合理的评价技巧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口语训练兴趣,幼儿少儿更加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赏识,因此,对于那些表达流畅的幼儿少儿,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而对于那些表达有所欠缺的幼儿少儿,教师则要充分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加以引导和示范,指导他们进行修正和提高。

少儿体能训练的好处篇9

关键词: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教学方法

要在武术上有好的发展,从少儿抓起是很重要的,因此,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训练当中我们应积极的总结经验和规律,不断的改进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结合一般的教学规律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认识兴趣,即“求知欲”。针对某些学生提出武术套路是“花拳绣腿”的想法,一方面讲解套路中有技击含义的动作,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武术套路的演化与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武术不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而且有着广泛的实战意义,利用武术攻防动作的示范与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抓基本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基本功,基本动作训练,有侧重点的选择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和简单组合动作,以及配合“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基本练功方法,进行重点训练。所以,抓好基础训练是学习武术技能的前提和保障。

(3)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武术教学的关键。完整示范是学生掌握动作的主要手段,教师首先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完整准确的示范,使学生在大脑中对所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分段示范,最后再单个动作讲解示范。用规范的示范动作、准确的术语刺激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全正确的技术造型。

二、结合少儿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

(1)根据少儿生理特点进行教学。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易脱位。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培养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养成良好的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

(2)结合少儿心理特点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肃,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另外,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

三、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安排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少儿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少儿武术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

(2)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项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3)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不懂得恢复,就不懂得训练。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良好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还要督促少儿不挑食,保证充分的营养补充,以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

少儿时期的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是打基础的良好阶段,这一时期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少儿以后运动能力的发展,因此,少儿的教学与训练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通过以上阐述可知,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和老师应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安排教学与训练任务,实施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达到预期的教学与训练目的。同时这一时期少儿的思想还不成熟不完善,因此,在进行教学与训练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应具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从而促使他们对“武德”有深刻的认识,使他们的身体与思想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仲林.高等学校教材《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7-60.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70-384.

[3]马启伟.高等学校教材《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36-241.

[4]蔡仲林等.普通高等院校教材《武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0.29-38

[5]罗希尧.高等学校教材《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83-293.

少儿体能训练的好处篇10

关键词:武术套路学龄前幼儿行为习惯影响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52―03

引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兴衰都取决于人口的素质。而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从小抓起,发展幼儿教育,全面提高我国幼儿教育水平,培养身心和谐发展人才责任重大。人的身体素质是体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小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能为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全面发展幼儿能力,将来有个健康的身体奠定物质基础。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通常是在各种身体的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如走、跑、跳跃、钻、爬等基本动作。而武术套路运动在对幼儿进行锻炼过程中,就涉及到这些基本动作。正因为如此,它是一项非常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参加的体育活动。同时,幼儿武术能促进幼儿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是使幼儿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的体育活动。

武术训练是教师通过对幼儿运用指导,使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运用各种感官,锻炼提高体能,并通过活动技能的习得与自我意识的提高来发展幼儿心理品质,促进社会性发展,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奠定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基础,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这是幼儿园各科学习、游戏活动都无法代替的。本文通过对幼儿武术活动的内容、教学方法及对幼儿的身心影响进行研究,希望能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幼儿武术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武术套路运动对学龄前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对沧州市武术套路运动开展较好的7所幼儿园(沧州市第一幼儿园、沧州市第二幼儿园、沧州世纪之星双语幼儿园、新华小学幼儿园、沧州市小天使幼儿园、沧州市大化集团公司幼儿园)中学习武术的学生的家长进行随机抽样,每所幼儿园发放20份,共计140份,有效问卷共计124份,有效率达88.57%。

1.2.2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收集了大量与学龄前幼儿行为习惯有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2.3统计分析法

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收集的有关数据进行整理统计,采用excel进行统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武术套路在沧州幼儿园发展现状

近些年,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之不符的是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却在不断下降。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身体素质已经下降到20年来最低水平。导致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平日里缺乏锻炼。因此,从娃娃时期抓体质就显得势在必行。沧州市近年来开展了“武术进入学校”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弘扬沧州武术文化,另一方面也是通过练习武术来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全国开展了“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后,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开展武术进校工作。从2008年底开始,沧州市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就开始筹划武术进学校的实施方案。根据沧州武术的特色和优势,沧州市体育局组织了时中秀、刘连俊、杨秀俊等武术界精英,精心编创了适合学生练习的简易武术拳械套路,有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八式太极拳、八极小架、少儿初级拳、少儿武术器械等。同时,体育部门又组织武术界知名人士对各学校选派的体育教师进行的培训,让老师们能练、能讲、能教这些简易武术器械套路。在2009年底,“武术进学校”在后走进大专院校,中小学学校后,又走进了幼儿园,已经有三万多沧州学生体会到了武术带给他们的乐趣,以后还会覆盖更多的学校,“我们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咱们沧州开展这项活动,能打造全国性质的基地样板,让中国更多的学生能接触到武术这项国宝艺术。”。

2.2武术套路训练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2.2.1注意力方面的变化

调查显示,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注意力方面有明显变化的占有效率的90.32%,没变化的占9.68%,这说明接受武术训练对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是有一定的帮助的,着主要是由于幼儿对于新鲜事物都喜欢模仿,尤其是其喜欢的事物,多数幼儿对于武术都是充满了好奇和神秘感,喜欢跟随老师来做,这样在兴趣及榜样等带动下,喜欢学习武术,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注意力更集中,才能做的跟别人一样,这样在间接地训练了幼儿的注意力,使注意力方面有所变化。

2.2.2食欲方面的变化

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食欲方面有明显变化的占71.77%,没有变化的占28.23%,从调查数据上显示,多数幼儿是有所变化的,这与运动的强度有直接关系,在幼儿教学中,多数教学是以益智类游戏为主,很少有强度稍高的运动作为教学内容,相对幼儿体力消耗较少,从武术套路的联系方式看,虽然对武术套路有所简化,但相对其它课程来讲,武术套路的学习还是需要消耗体力的,这是直接导致食欲变化的原因。另外,通过在与家中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自从孩子参与武术套路练习后,对于食物的挑剔度也相对减少,对主食需求量上升。

2.2.3睡眠方面的变化

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睡眠方面有明显变化的占75.81%,没有变化的占24.19%,正常来讲,多数幼儿睡眠质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有少数幼儿睡眠方面会出现问题,在参加武术套路训练后,在运动量增加的影响下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武术套路运动对身体机能有简单的调节作用,这使一部分幼儿经过武术的练习,使身体机能得以小幅度的改善,这样对于睡眠质量是有所改善的。

2.2.4性格方面的变化

调查显示,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性格方面有明显变化的占84.68%,没有变化的占15.32%,从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参加武术套路练习对于幼儿的性格方面是有所影响的。现阶段,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幼儿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很高,这样多数幼儿在没有接受正确教育的时候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进入幼儿园后,会有所改善,而武术套路练习,能够成为这种改善的推动力。

2.2.5语言表达方面的变化

调查显示,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表达能力方面有明显变化的占60.48%,没有变化的占39.52%,这说明,武术套路练习对于幼儿的表达方面还是起到积极作用,在幼儿参与练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的参与练习,在不断与老师和同学沟通的过程中,表达方面也有所提高。

2.2.6交际能力方面的变化

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交际方面有明显变化的占有效率的70.97%,没有变化的占29.03%,在性格与表达能力都增强的情况下,幼儿在相互之间的沟通方面更加顺畅,这会使幼儿的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2.2.7自理能力方面的变化

调查显示,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自理能力有明显变化的占96.77%,没有变化的占3.23%,结果表明,少年幼儿进行武术训练的过程,实际上又是一个克服困难,艰苦磨练的过程,是对幼少年幼儿意志、信念、情操的陶冶过程,而且我们在教会孩子武术的同时,还应注重一些其它方面的教育,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或是一些思想教育,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所以有些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后会抢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由此可见,武术运动对幼儿的心理素质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幼儿心理发展的范围很广,除了记忆、思维等智力方面的发展以外,还包括孩子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发展,以及能力、性格、意志等许多方面的发展。

2.3武术套路训练对幼儿思想意识发展的影响

2.3.1武术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

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武术练习是件较为艰苦的事情,幼儿进行武术训练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克服困难,艰苦磨练的过程,是对幼儿意志、性格、信念、情操的陶冶过程。幼儿武术训练有利于对当前独生子女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纠正其本身的娇气、任性等不良行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3.2武术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对于幼儿来讲,从小接触就是父母和其他长辈,在进入幼儿园后,才开始与其他同龄小朋友相处,其交友和情感思维都处于发展的过程当中,尤其在收到家庭过分宠爱的幼儿,更是对于情感的交流较为模糊,这使其对于群体生活较为不适应,在情感的交流过程中容易产生分歧,对于幼儿情感的成长造成不利。而对于武术的学习为幼儿在练习的过程中搭建了情感交流的平台,通过武术学习的载体,使其忘记在交流过程中的障碍,逐步适应集体的生活,使幼儿在情感的发展更加顺畅和自由,更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

2.3.3武术有助于培养幼儿树立竞争意识

当今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孩子将来必然要参与各种各样的竞争。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和好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武术运动本身就是有一定竞技和表演的项目,而且在日常训练中同样处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教练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好学风气,使幼儿在这种积极有序、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中,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不断进取,超越其他小朋友,成为模范。所以,武术运动有助于幼儿树立竞争意识,使幼儿有更强的进取心。

2.4武术套路训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2.4.1武术练习对幼儿心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武术练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大脑和身体更好的配合,通过意识带动身体,参加武术活动,不但能够使小朋友掌握一些武术技能,更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经过丰富的武术教育,加深了对事物之间关系的了解,知识技能、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武术的学习、训练过程中也经历一个从求知到理解、再巩固,从而达到应用的完整过程,也就是开发智力的过程。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右手的运动可以使大脑的左半球得到锻炼,反之,左手可以锻炼大脑的右半球。而在武术套路中,不论是徒手还是器械都是需要双手同时运动来完成的,这就使大脑的左右半球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从而进一步开发其各种能力。

2.4.2武术练习对幼儿身体发展的影响

幼儿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在发育过程中适当的锻炼会对身体的各项机能有较大的提高,在对幼儿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是偏向于轻柔适中的武术套路,以适合幼儿的练习。通过适合的套路练习,可以在幼儿身体发展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其身体的各项机能,使身体机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我国儿童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对于此类问题,简单通过补充营养不但不能解决身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营养过剩等问题,所以适当的锻炼对儿童的成长更具有益处,而武术无疑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武术套路运动对沧州市幼儿园学龄前幼儿行为习惯在注意力、性格及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2)武术套路运动有助于培养学龄前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

(3)武术套路运动有助于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

3.2建议

(1)对于幼儿武术教学需要认真的探索一套全新的方法,不能与正常的武术训练相提并论。

(2)在教学内容上应经过科学的论证,防止出现因过量运动导致的对幼儿身体的伤害。

(3)对于幼儿的教学应更加具有趣味性,将传统文化与趣味性的武术教学相融合,使其具有多重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小美.武术启蒙训练年龄与幼儿心理、生理发展关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11-12.

[2]徐亚妮,晏萍.论新时期学前幼儿体育教育活动[J].体育科研,2000(1)17-18.

[3]陈国眉.学前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鹿兰锋,江建华.论武术套路科学训练的依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2):22-23.

[5]张彩琴.少儿武术与健身[J].福建体育科技,2003(4):39-41.

[6]张秀萍.武术训练对少儿德智体的影响[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