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技术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1:39

海洋技术发展篇1

关键词海洋生物技术发展展望

近10年来,由于海洋在沿海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以及人类对海洋环境特殊性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入,海洋生物资源多层面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迅速发展。1989年首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以下简称mpS大会)在日本召开时仅有几十人参加,而1997年第四届imBC大会在意大利召开时参加入数达1000多人。现在imBC会议已成为全球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出现了火红的局面。《imBC2000》在澳大利亚刚刚开过,《imBC2003》的筹备工作在日本已经开始,以色列为了举办们《imBC2006》早早作了宣传,并争到了举办权。每3年一届的imBC不仅吸引了众多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前往展示与交流研究成果,探讨新的研究发展方向,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进程。在各大洲,先后成立了区域性学术交流组织,如亚太海洋生物技术学会、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学会和泛美海洋生物技术协会等。各国还组建了一批研究中心,其中比较著名的为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生物技术和环境中心,康州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挪威贝尔根大学海洋分子生物学国际研究中心和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等。这些学术组织或研究中心不断举办各种专题研讨会或工作组会议研究讨论富有区域特色的海洋生物技术问题。1998年在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学会、日本海洋生物技术学会和泛美海洋生物技术协会的支持下,原《海洋生物技术杂志》与《分子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合刊为《海洋生物技术》学报(以下简称mBt),现在它已成为一份具有权威性的国际刊物。海洋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已明确被定义为“海洋生命的分子生物学如细胞生物学及其它的技术应用”。

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国家发展计划,把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确定为21世纪优先发展领域。1996年,中国也不失时机地将海洋生物技术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不言而喻,迄今海洋生物技术不仅成为海洋科学与生物技术交叉发展起来的全新研究领域,同时,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将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应用潜力。

1.发展特点

表1和表2列出的资料大体反映了当前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主要特点。

1.1加强基础生物学研究是促进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基石

海洋生物技术涉及到海洋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乃至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学等广泛内容,为了使其发展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研究者非常重视相关的基础研究。在《imBC2000》会议期间,当本文作者询问一位资深的与会者:本次会议的主要进步是什么?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成果增多了。事实确实如此。近期的研究成果统计表明,海洋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更侧重于分子水平的研究,如基因表达、分子克隆、基因组学、分子标记、海洋生物分子、物质活性及其化合物等。这些具有导向性的基础研究,对今后的发展将有重要影。

1.2推动传统产业是海洋生物技术应用的主要方面

目前,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推动海洋产业发展主要聚焦在水产养殖和海洋天然产物开发两个方面,这也是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势头强劲。充满活力的原因所在。在水产养殖方面,提高重要养殖种类的繁殖、发育、生长和健康状况,特别是在培育品种的优良性状、提高抗病能力方面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步,如转生长激素基因鱼的培育、贝类多倍体育苗、鱼类和甲壳类性别控制、疾病检测与防治、Dna疫苗和营养增强等;在海洋天然产物开发方面,利用生物技术的最新原理和方法开发分离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测定分子组成和结构及生物合成方式、检验生物活性等,已明显地促进了海洋新药、酶、高分子材料、诊断试剂等新一代生物制品和化学品的产业化开发。

表1近期imBC大会研讨的主要内容

表2近期imBC大会和《marineBiotechnology》学报论文统计表

1.3保证海洋环境可持续利用是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海洋环境、治理污染,使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生产过程更加有效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应用发展领域,因此,无论是从技术开发,还是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它都有巨大的潜力有待挖掘出来。目前已涉及到的研究主要包括生物修复(如生物降解和富集、固定有毒物质技术等)、防生物附着、生态毒理、环境适应和共生等。有关国家把“生物修复”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物工程手段,美国和加拿大联合制定了海洋环境生物修复计划,推动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4与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有关的海洋政策始终是公众关注的问题

其中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策略、海洋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海洋生物技术对水产养殖发展的重要性、转基因种类的安全性及控制问题、海洋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关系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倍受关注。

2.重点发展领域

当前,国际海洋生物技术的重点研究发展领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发育与生殖生物学基础

弄清海洋生物胚胎发育、变态、成熟及繁殖各个环节的生理过程及其分子调控机理,不仅对于阐明海洋生物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分子调控规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对于应用生物技术手段,促进某种生物的生长发育及调控其生殖活动,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是近年来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主要包括:生长激素、生长因子、甲状腺激素受体、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一催乳激素、渗透压调节激素、生殖抑制因子、卵母细胞最后成熟诱导因子、性别决定因子和性别特异基因等激素和调节因子的基因鉴定、克隆及表达分析,以及鱼类胚胎于细胞培养及定向分化等。

2.2基因组学与基因转移

随着全球性基因组计划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各种生物的结构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成为生命科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海洋生物的基因组研究,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自然成为海洋生物学工作者研究的新热点。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对有代表性的海洋生物(包括鱼、虾、贝及病原微生物和病毒)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测定,同时进行特定功能基因,如药物基因、酶基因、激素多肽基因、抗病基因和耐盐基因等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在此基础上,基因转移作为海洋生物遗传改良、培育快速生长和抗逆优良品种的有效技术手段,已成为该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近几年研究重点集中在目标基因筛选,如抗病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等作为目标基因;大批量、高效转基因方法也是基因转移研究的重点方面,除传统的显微注射法、基因枪法和携带法外,目前已发展了逆转录病毒介导法,电穿孔法,转座子介导法及胚胎细胞介导法等。

2.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

随着海洋环境逐渐恶化和海水养殖的规模化发展,病害问题已成为制约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因子之一。开展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等)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及其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研制有效防治技术的基础;同时,开展海水养殖生物分子免疫学和免疫遗传学的研究,弄清海水鱼、虾、贝类的免疫机制对于培育抗病养殖品种、有效防治养殖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已成为当前海洋生物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重点是病原微生物致病相关基因、海洋生物抗病相关基因的筛选、克隆,海洋无脊椎动物细胞系的建立、海洋生物免疫机制的探讨、Dna疫苗研制等。

2.4生物活性及其产物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利用是当今海洋生物技术的又一研究热点。现人研究表明,各种海洋生物中都广泛存在独特的化合物,用来保护自己生存于海洋中。来自不同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在生物医学及疾病防治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如海绵是分离天然药物的重要资源。另外,有一些海洋微生物具有耐高温或低温、耐高压、耐高盐和财低营养的功能,研究开发利用这些具特殊功能的海洋极端生物可能获得陆地上无法得到的新的天然产物,因而,对极端生物研究也成为近年来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重点方面。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包括抗肿瘤药物、工业酶及其它特殊用途酶类、极端微生物定功能基因的筛选、抗微生物活性物质、抗生殖药物、免疫增强物质、抗氧化剂及产业化生产等。

2.5海洋环境生物技术

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是海洋生物修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生物修复技术是比生物降解含义更为广泛,又以生物降解为重点的海洋环境生物技术。其方法包括利用活有机体、或其制作产品降解污染物,减少毒性或转化为无毒产品,富集和固定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等),大尺度的生物修复还包括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调控等。应用领域包括水产规模化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城市排污以及海洋其他废物(水)处理等。目前,微生物对环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降解过程的生化机理、生物传感器、海洋微生物之间以及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和互利机制,抗附着物质的分离纯化等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3.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3.1发育与生殖调控

应用GiH(性腺抑制激素)和GSH(性腺刺激激素)等激素调控甲壳类动物成熟和繁殖的技术[1],研究了甲状腺激素在金绍生长和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发现甲状腺激素受体mRna水平在大脑中最高,在肌肉中最低,而在肝、肾和鳃中表达水平中等,表明甲状腺素受体在成体金银脑中起着重要作用[1],对海鞘的同源框(Homeobox)基因进行了鉴定,分离到30个同源框基因[1],建立了青鳉的同源框(Homeobox)基因[1],建立了青鳉胚胎干细胞系并通过细胞移植获得了嵌合体青鳉[1],建立了虹鳟原始生殖细胞培养物并分离出Vasa基因[2],进行斑节对虾生殖抑制激素的分离与鉴定[2],应用受体介导法筛选GnRH类似物,用于鱼类繁殖[2],建立了海绵细胞培养技术,用于进行药物筛选[2],建立了将海胆胚胎作为研究基因表达的模式系统[2],通过基因转移开展了海胆胚胎工程的研究[2],研究了人葡糖转移酶和大鼠已糖激酶cDna在虹鳟胚胎中的表达[3],建立了通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活性测定海水鱼苗细胞增殖速率的方法[3],研究了几丁质酶基因在斑节对虾蜕皮过程中的表达[4],从海参分离出同源框基因,并进行了序列的测定[4]。

3.2功能基因克隆

建立了牙鲆肝脏和脾脏mRna的表达序列标志,从深海一种耐压细菌中分离到压力调节的操纵子,从大西洋鲑分离到雌激素受体和甲状腺素受体基因,从挪威对虾中分离到性腺抑制激素基因[1];将Dna微阵列技术在海绵细胞培养上进行了应用,构建了班节对虾遗传连锁图谱,建立了海洋红藻eSt,从海星卵母细胞中分离出成熟蛋白酶体的催化亚基,初步表明硬骨头鱼类iGF-i原e一肽具有抗肿瘤作用[2];构建了海洋酵母De—baryomyceshansenii的质粒载体,从鲤鱼血清中分离纯化出蛋白酶抑制剂,从兰蟹血细胞中分离到一种抗菌肽样物质,从红鲍分离到一种肌动蛋白启动子,发现依赖于细胞周期的激酶活性可用作海洋鱼类苗种细胞增殖的标记,克隆和定序了鳗鱼细胞色素p4501acD-na,通过基因转移方法分析了鳗细胞色素p450iai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分离和克隆了鳗细胞色素p450iai基因,建立了适宜于沟绍遗传作图的多态性eSt标记,构建了黄盖鲽eSt数据库并鉴定出了一些新基因,建立了班节对虾一些组织特异的eSt标志,从经HirameRhabdovirus病毒感染的牙鲆淋巴细胞eSt中分离出596个cDna克隆[3];用pCR方法克隆出一种自体受精雌雄同体鱼类的ß一肌动蛋白基因,从金鲷cDna文库中分离出多肽延伸因子eF-2CDna克隆,在湖鳟基因组中发现了tC1样转座子元件[4];鉴定和克隆出的基因包括:南美白对虾抗菌肽基因、牡蛎变应原(allergen)基因、大西洋鳗和大西洋鲑抗体基因、虹鳟Vasa基因、青鳉p53基因组基因、双鞭毛藻类真核启始因子5a基因、条纹鲈GtH(促性腺激素)受体cDna、鲍肌动蛋白基因、蓝细菌丙酮酸激酶基因、鲤鱼视紫红质基因调节系列以及牙鲆溶菌酶基因等[1—4]。

3.3基因转移

分离克隆了大马哈鱼iGF基因及其启动子,并构建了大马哈鱼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表达载体[1]。通过核定位信号因子提高了外源基因转移到斑马鱼卵的整合率[1],建立了快速生长的转基因罗非鱼品系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对转基因罗非鱼进行了三倍体诱导,发现三倍体转基因罗非鱼尽管生长不如转基因二倍体快,但优于未转基因的二倍体鱼,同时,转基因三倍体雌鱼是完全不育的,因而具有推广价值[2];研究了超声处理促进外源Dna与金鲷结合的技术方法,将GFp作为细胞和生物中转基因表达的指示剂;表明转基因沟鲶比对照组生长快33%,且转基因鱼逃避敌害的能力较差,因而可以释放到自然界中,而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危害[3];应用GFp作为遗传标记研究了斑马鱼转基因的条件优化和表达效率[3];在抗病基因工程育种方面,构建了海洋生物抗菌肽及溶菌酶基因表达载体并进行了基因转移实验[2];在转基因研究的种类上,目前已从经济养殖鱼类逐步扩展到养殖虾、贝类及某些观赏鱼类[2.3]。通过基因枪法将外源基因转到虹鳟肌肉中获得了稳定表达[4]。

3.4分子标记技术与遗传多样性

研究了将鱼类基因内含子作为遗传多样性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应用SSCp和定序的方法研究了大西洋和地中海几种海洋生物的遗传多样性[1]。研究了南美白对虾消化酶基因的多态性[1];利用寄生性原生动物和有毒甲藻基因组Dna的间隔区序列作标记检测环境水体中这些病原生物的污染程度,应用18S和5.8S核糖体Rna基因之间的第一个内部间隔区(itC—1)序列作标记进行甲壳类生物种间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2];研究了斑节对虾三个种群的线粒体Dna多态性,用pCR技术鉴定了夏威夷Gobioid苗的种类特异性。通过测定内含子序列揭示了南美白对虾的种内遗传多样性,采用同功酶、微卫星Dna及RapD标记对褐鳟不同种群的遗传变异进行了评价,在平鱼鉴定并分离出12种微卫星Dna,在美国加州鱿鱼上发现了高度可变的微卫星Dna[3];弄清了一种深水鱼类(Gonostomagracile)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并发现了硬骨鱼类tRna基因重组的首个实例,测定了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海水轮虫的卫星Dna序列,用RapD技术在大鲮鲆和鳎鱼筛选到微卫星重复片段,从多毛环节动物上分离出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Dna,用RapD技术研究了泰国东部泥蟹的遗传多样性[3];用aFLp方法分析了母性遗传物质在雌核发育条纹鲈基因组中的贡献[4]。

3.5Dna疫苗及疾病防治

构建了抗鱼类坏死病毒的Dna疫苗[1];开展了虹鳟iHnVDna疫苗构建及防病的研究,表明用编码iHnV糖蛋白基因的Dna疫苗免疫虹鳟,诱导了非特异性免疫保护反应,证明Dna免疫途径在鱼类上的可行性,从虹鳟细胞系中鉴定出经干扰素可诱导的蛋白激酶[2];建立了养殖对虾病毒病原检测的eLiSa试剂盒,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了虾类的病毒性病原,将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用于海洋环境监控,研究了抗病基因转移提高鲷科鱼类抗病力的可行性,研究了蛤类唾液酸凝集素的抗菌防御反映[2];研究了一种海洋生物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3];建立了测定牡蛎病原的pCR—eLiSa方法[3];研究了LatrunculinB毒素在红海绵体内的免疫定位[4]。

3.6生物活性物质

从海藻中分离出新的抗氧化剂[1],建立了大量生产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海藻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通过海绵细胞体外培养制备抗肿瘤化合物的方法[1];从不同生物(如对虾和细菌)中鉴定分离出抗微生物肽及其基因,从鱼类水解产物中分离出可用作微生物生长底物的活性物质,海洋生物中存在的抗附着活性物质,用血管生成抑制剂作为抗受孕剂,从蟹和虾体内提取免疫激活剂,从海洋藻类和蓝细菌中纯化光细菌致死化合物,海星抽提物在小鼠上表现出批精细胞形成的作用,从海洋植物Zosteramarina分离出一种无毒的抗附着活性化合物,从海绵和海鞘抽提物分离出抗肿瘤化合物,开发了珊瑚变态天然诱导剂,从海胆中分离出一种抗氧化的新药,在海洋双鞭毛藻类植物中鉴定出长碳链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8),表明海洋真菌是分离抗微生物肽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理想来源[2];发现海洋假单胞杆菌的硫酸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病毒活性,从硬壳蛤分离出谷光甘肽一S一转移酶,从鲤血清中分离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从海绵中分离出氨激脯氨酸二肽酶,从一种珊瑚分离出具Dna酶样活性的物质,建立了开放式海绵养殖系统,为生物活性物质的大量制备提供了充足的海绵原料[3];从虾肌水解产物中分离到抗氧化肽物质[4];从一种海洋细菌中分离纯化出n一乙酸葡糖胺一6一磷酸脱乙酸酶[4]。

3.7生物修复、极端微生物及防附着

研究了转重金属硫蛋白基因藻类对海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表明明显大于野生藻类[1],研究了石油降解微生物在修复被石油污染的海水环境上的可疗性及应用潜力[1];研究了海洋磁细菌在去除和回收海水环境中重金属上的应用潜力[1];用Bacillus清除养鱼场污水中的氮,用分子技术筛选作为海水养殖饵料的微藻,开发了六价铬在生物修复上的应用潜力,分离出耐冷的癸烷降解细菌,研究了海洋环境中多芳香化烃的微生物降解技术[2];从噬盐细菌分离出渗透压调节基因,并生产了重组ectoine(渗透压调节因子),从2650米的深海分离到一种耐高温的细菌,这种细菌可用来分离耐高温和热稳定的酶,在耐高温的archaea发现了D型氨基酸和无氧氨酸消旋酶,测定了3种海洋火球菌的基因组Dna序列,借助于CRoSS/BLaSt分析进行了特定功能基因的筛选,从海底沉积物、海水和北冰洋收集了1000多种噬冷细菌,并从这些细菌中分离到多种冷适应的酶[2];建立了一种测定藤壶附着诱导物质的简单方法,研究了Chlorophyta和共生细菌之间附着所必需的形态上相互作用,研究了珊瑚抗附着物质(dterpene)类似物的抗附着和麻醉作用[3];分析了海岸环境中污着的起始过程,并对沉积物和附着物的影响进行了检测[4]。

4.展望与建议

海洋技术发展篇2

关键词海洋生物技术发展展望

近10年来,由于海洋在沿海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以及人类对海洋环境特殊性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入,海洋生物资源多层面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迅速发展。1989年首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以下简称mpS大会)在日本召开时仅有几十人参加,而1997年第四届imBC大会在意大利召开时参加入数达1000多人。现在imBC会议已成为全球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出现了火红的局面。《imBC2000》在澳大利亚刚刚开过,《imBC2003》的筹备工作在日本已经开始,以色列为了举办们《imBC2006》早早作了宣传,并争到了举办权。每3年一届的imBC不仅吸引了众多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前往展示与交流研究成果,探讨新的研究发展方向,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进程。在各大洲,先后成立了区域性学术交流组织,如亚太海洋生物技术学会、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学会和泛美海洋生物技术协会等。各国还组建了一批研究中心,其中比较著名的为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生物技术和环境中心,康州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挪威贝尔根大学海洋分子生物学国际研究中心和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等。这些学术组织或研究中心不断举办各种专题研讨会或工作组会议研究讨论富有区域特色的海洋生物技术问题。1998年在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学会、日本海洋生物技术学会和泛美海洋生物技术协会的支持下,原《海洋生物技术杂志》与《分子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合刊为《海洋生物技术》学报(以下简称mBt),现在它已成为一份具有权威性的国际刊物。海洋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已明确被定义为“海洋生命的分子生物学如细胞生物学及其它的技术应用”。

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国家发展计划,把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确定为21世纪优先发展领域。1996年,中国也不失时机地将海洋生物技术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不言而喻,迄今海洋生物技术不仅成为海洋科学与生物技术交叉发展起来的全新研究领域,同时,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将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应用潜力。

1.发展特点

表1和表2列出的资料大体反映了当前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主要特点。

1.1加强基础生物学研究是促进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基石

海洋生物技术涉及到海洋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乃至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学等广泛内容,为了使其发展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研究者非常重视相关的基础研究。在《imBC2000》会议期间,当本文作者询问一位资深的与会者:本次会议的主要进步是什么?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成果增多了。事实确实如此。近期的研究成果统计表明,海洋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更侧重于分子水平的研究,如基因表达、分子克隆、基因组学、分子标记、海洋生物分子、物质活性及其化合物等。这些具有导向性的基础研究,对今后的发展将有重要影。

1.2推动传统产业是海洋生物技术应用的主要方面

目前,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推动海洋产业发展主要聚焦在水产养殖和海洋天然产物开发两个方面,这也是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势头强劲。充满活力的原因所在。在水产养殖方面,提高重要养殖种类的繁殖、发育、生长和健康状况,特别是在培育品种的优良性状、提高抗病能力方面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步,如转生长激素基因鱼的培育、贝类多倍体育苗、鱼类和甲壳类性别控制、疾病检测与防治、Dna疫苗和营养增强等;在海洋天然产物开发方面,利用生物技术的最新原理和方法开发分离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测定分子组成和结构及生物合成方式、检验生物活性等,已明显地促进了海洋新药、酶、高分子材料、诊断试剂等新一代生物制品和化学品的产业化开发。

表1近期imBC大会研讨的主要内容

表2近期imBC大会和《marineBiotechnology》学报论文统计表

1.3保证海洋环境可持续利用是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海洋环境、治理污染,使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生产过程更加有效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应用发展领域,因此,无论是从技术开发,还是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它都有巨大的潜力有待挖掘出来。目前已涉及到的研究主要包括生物修复(如生物降解和富集、固定有毒物质技术等)、防生物附着、生态毒理、环境适应和共生等。有关国家把“生物修复”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物工程手段,美国和加拿大联合制定了海洋环境生物修复计划,推动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4与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有关的海洋政策始终是公众关注的问题

其中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策略、海洋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海洋生物技术对水产养殖发展的重要性、转基因种类的安全性及控制问题、海洋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关系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倍受关注。

2.重点发展领域

当前,国际海洋生物技术的重点研究发展领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发育与生殖生物学基础

弄清海洋生物胚胎发育、变态、成熟及繁殖各个环节的生理过程及其分子调控机理,不仅对于阐明海洋生物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分子调控规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对于应用生物技术手段,促进某种生物的生长发育及调控其生殖活动,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是近年来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主要包括:生长激素、生长因子、甲状腺激素受体、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一催乳激素、渗透压调节激素、生殖抑制因子、卵母细胞最后成熟诱导因子、性别决定因子和性别特异基因等激素和调节因子的基因鉴定、克隆及表达分析,以及鱼类胚胎于细胞培养及定向分化等。

2.2基因组学与基因转移

随着全球性基因组计划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各种生物的结构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成为生命科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海洋生物的基因组研究,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自然成为海洋生物学工作者研究的新热点。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对有代表性的海洋生物(包括鱼、虾、贝及病原微生物和病毒)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测定,同时进行特定功能基因,如药物基因、酶基因、激素多肽基因、抗病基因和耐盐基因等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在此基础上,基因转移作为海洋生物遗传改良、培育快速生长和抗逆优良品种的有效技术手段,已成为该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近几年研究重点集中在目标基因筛选,如抗病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等作为目标基因;大批量、高效转基因方法也是基因转移研究的重点方面,除传统的显微注射法、基因枪法和精子携带法外,目前已发展了逆转录病毒介导法,电穿孔法,转座子介导法及胚胎细胞介导法等。

2.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

随着海洋环境逐渐恶化和海水养殖的规模化发展,病害问题已成为制约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因子之一。开展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等)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及其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研制有效防治技术的基础;同时,开展海水养殖生物分子免疫学和免疫遗传学的研究,弄清海水鱼、虾、贝类的免疫机制对于培育抗病养殖品种、有效防治养殖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已成为当前海洋生物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重点是病原微生物致病相关基因、海洋生物抗病相关基因的筛选、克隆,海洋无脊椎动物细胞系的建立、海洋生物免疫机制的探讨、Dna疫苗研制等。

2.4生物活性及其产物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利用是当今海洋生物技术的又一研究热点。现人研究表明,各种海洋生物中都广泛存在独特的化合物,用来保护自己生存于海洋中。来自不同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在生物医学及疾病防治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如海绵是分离天然药物的重要资源。另外,有一些海洋微生物具有耐高温或低温、耐高压、耐高盐和财低营养的功能,研究开发利用这些具特殊功能的海洋极端生物可能获得陆地上无法得到的新的天然产物,因而,对极端生物研究也成为近年来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重点方面。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包括抗肿瘤药物、工业酶及其它特殊用途酶类、极端微生物中特定功能基因的筛选、抗微生物活性物质、抗生殖药物、免疫增强物质、抗氧化剂及产业化生产等。

2.5海洋环境生物技术

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是海洋生物修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生物修复技术是比生物降解含义更为广泛,又以生物降解为重点的海洋环境生物技术。其方法包括利用活有机体、或其制作产品降解污染物,减少毒性或转化为无毒产品,富集和固定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等),大尺度的生物修复还包括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调控等。应用领域包括水产规模化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城市排污以及海洋其他废物(水)处理等。目前,微生物对环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降解过程的生化机理、生物传感器、海洋微生物之间以及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和互利机制,抗附着物质的分离纯化等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3.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3.1发育与生殖调控

应用GiH(性腺抑制激素)和GSH(性腺刺激激素)等激素调控甲壳类动物成熟和繁殖的技术[1],研究了甲状腺激素在金绍生长和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发现甲状腺激素受体mRna水平在大脑中最高,在肌肉中最低,而在肝、肾和鳃中表达水平中等,表明甲状腺素受体在成体金银脑中起着重要作用[1],对海鞘的同源框(Homeobox)基因进行了鉴定,分离到30个同源框基因[1],建立了青鳉的同源框(Homeobox)基因[1],建立了青鳉胚胎干细胞系并通过细胞移植获得了嵌合体青鳉[1],建立了虹鳟原始生殖细胞培养物并分离出Vasa基因[2],进行斑节对虾生殖抑制激素的分离与鉴定[2],应用受体介导法筛选GnRH类似物,用于鱼类繁殖[2],建立了海绵细胞培养技术,用于进行药物筛选[2],建立了将海胆胚胎作为研究基因表达的模式系统[2],通过基因转移开展了海胆胚胎工程的研究[2],研究了人葡糖转移酶和大鼠已糖激酶cDna在虹鳟胚胎中的表达[3],建立了通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活性测定海水鱼苗细胞增殖速率的方法[3],研究了几丁质酶基因在斑节对虾蜕皮过程中的表达[4],从海参分离出同源框基因,并进行了序列的测定[4]。

3.2功能基因克隆

建立了牙鲆肝脏和脾脏mRna的表达序列标志,从深海一种耐压细菌中分离到压力调节的操纵子,从大西洋鲑分离到雌激素受体和甲状腺素受体基因,从挪威对虾中分离到性腺抑制激素基因[1];将Dna微阵列技术在海绵细胞培养上进行了应用,构建了班节对虾遗传连锁图谱,建立了海洋红藻eSt,从海星卵母细胞中分离出成熟蛋白酶体的催化亚基,初步表明硬骨头鱼类iGF-i原e一肽具有抗肿瘤作用[2];构建了海洋酵母De—baryomyceshansenii的质粒载体,从鲤鱼血清中分离纯化出蛋白酶抑制剂,从兰蟹血细胞中分离到一种抗菌肽样物质,从红鲍分离到一种肌动蛋白启动子,发现依赖于细胞周期的激酶活性可用作海洋鱼类苗种细胞增殖的标记,克隆和定序了鳗鱼细胞色素p4501acD-na,通过基因转移方法分析了鳗细胞色素p450iai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分离和克隆了鳗细胞色素p450iai基因,建立了适宜于沟绍遗传作图的多态性eSt标记,构建了黄盖鲽eSt数据库并鉴定出了一些新基因,建立了班节对虾一些组织特异的eSt标志,从经HirameRhabdovirus病毒感染的牙鲆淋巴细胞eSt中分离出596个cDna克隆[3];用pCR方法克隆出一种自体受精雌雄同体鱼类的ß一肌动蛋白基因,从金鲷cDna文库中分离出多肽延伸因子eF-2CDna克隆,在湖鳟基因组中发现了tC1样转座子元件[4];鉴定和克隆出的基因包括:南美白对虾抗菌肽基因、牡蛎变应原(allergen)基因、大西洋鳗和大西洋鲑抗体基因、虹鳟Vasa基因、青鳉p53基因组基因、双鞭毛藻类真核启始因子5a基因、条纹鲈GtH(促性腺激素)受体cDna、鲍肌动蛋白基因、蓝细菌丙酮酸激酶基因、鲤鱼视紫红质基因调节系列以及牙鲆溶菌酶基因等[1—4]。

3.3基因转移

分离克隆了大马哈鱼iGF基因及其启动子,并构建了大马哈鱼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表达载体[1]。通过核定位信号因子提高了外源基因转移到斑马鱼卵的整合率[1],建立了快速生长的转基因罗非鱼品系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对转基因罗非鱼进行了三倍体诱导,发现三倍体转基因罗非鱼尽管生长不如转基因二倍体快,但优于未转基因的二倍体鱼,同时,转基因三倍体雌鱼是完全不育的,因而具有推广价值[2];研究了超声处理促进外源Dna与金鲷精子结合的技术方法,将GFp作为细胞和生物中转基因表达的指示剂;表明转基因沟鲶比对照组生长快33%,且转基因鱼逃避敌害的能力较差,因而可以释放到自然界中,而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危害[3];应用GFp作为遗传标记研究了斑马鱼转基因的条件优化和表达效率[3];在抗病基因工程育种方面,构建了海洋生物抗菌肽及溶菌酶基因表达载体并进行了基因转移实验[2];在转基因研究的种类上,目前已从经济养殖鱼类逐步扩展到养殖虾、贝类及某些观赏鱼类[2.3]。通过基因枪法将外源基因转到虹鳟肌肉中获得了稳定表达[4]。

3.4分子标记技术与遗传多样性

研究了将鱼类基因内含子作为遗传多样性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应用SSCp和定序的方法研究了大西洋和地中海几种海洋生物的遗传多样性[1]。研究了南美白对虾消化酶基因的多态性[1];利用寄生性原生动物和有毒甲藻基因组Dna的间隔区序列作标记检测环境水体中这些病原生物的污染程度,应用18S和5.8S核糖体Rna基因之间的第一个内部间隔区(itC—1)序列作标记进行甲壳类生物种间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2];研究了斑节对虾三个种群的线粒体Dna多态性,用pCR技术鉴定了夏威夷Gobioid苗的种类特异性。通过测定内含子序列揭示了南美白对虾的种内遗传多样性,采用同功酶、微卫星Dna及RapD标记对褐鳟不同种群的遗传变异进行了评价,在平鱼鉴定并分离出12种微卫星Dna,在美国加州鱿鱼上发现了高度可变的微卫星Dna[3];弄清了一种深水鱼类(Gonostomagracile)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并发现了硬骨鱼类tRna基因重组的首个实例,测定了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海水轮虫的卫星Dna序列,用RapD技术在大鲮鲆和鳎鱼筛选到微卫星重复片段,从多毛环节动物上分离出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Dna,用RapD技术研究了泰国东部泥蟹的遗传多样性[3];用aFLp方法分析了母性遗传物质在雌核发育条纹鲈基因组中的贡献[4]。

3.5Dna疫苗及疾病防治

构建了抗鱼类坏死病毒的Dna疫苗[1];开展了虹鳟iHnVDna疫苗构建及防病的研究,表明用编码iHnV糖蛋白基因的Dna疫苗免疫虹鳟,诱导了非特异性免疫保护反应,证明Dna免疫途径在鱼类上的可行性,从虹鳟细胞系中鉴定出经干扰素可诱导的蛋白激酶[2];建立了养殖对虾病毒病原检测的eLiSa试剂盒,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了虾类的病毒性病原,将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用于海洋环境监控,研究了抗病基因转移提高鲷科鱼类抗病力的可行性,研究了蛤类唾液酸凝集素的抗菌防御反映[2];研究了一种海洋生物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3];建立了测定牡蛎病原的pCR—eLiSa方法[3];研究了LatrunculinB毒素在红海绵体内的免疫定位[4]。

3.6生物活性物质

从海藻中分离出新的抗氧化剂[1],建立了大量生产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海藻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通过海绵细胞体外培养制备抗肿瘤化合物的方法[1];从不同生物(如对虾和细菌)中鉴定分离出抗微生物肽及其基因,从鱼类水解产物中分离出可用作微生物生长底物的活性物质,海洋生物中存在的抗附着活性物质,用血管生成抑制剂作为抗受孕剂,从蟹和虾体内提取免疫激活剂,从海洋藻类和蓝细菌中纯化光细菌致死化合物,海星抽提物在小鼠上表现出批精细胞形成的作用,从海洋植物Zosteramarina分离出一种无毒的抗附着活性化合物,从海绵和海鞘抽提物分离出抗肿瘤化合物,开发了珊瑚变态天然诱导剂,从海胆中分离出一种抗氧化的新药,在海洋双鞭毛藻类植物中鉴定出长碳链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8),表明海洋真菌是分离抗微生物肽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理想来源[2];发现海洋假单胞杆菌的硫酸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病毒活性,从硬壳蛤分离出谷光甘肽一S一转移酶,从鲤血清中分离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从海绵中分离出氨激脯氨酸二肽酶,从一种珊瑚分离出具Dna酶样活性的物质,建立了开放式海绵养殖系统,为生物活性物质的大量制备提供了充足的海绵原料[3];从虾肌水解产物中分离到抗氧化肽物质[4];从一种海洋细菌中分离纯化出n一乙酸葡糖胺一6一磷酸脱乙酸酶[4]。

3.7生物修复、极端微生物及防附着

研究了转重金属硫蛋白基因藻类对海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表明明显大于野生藻类[1],研究了石油降解微生物在修复被石油污染的海水环境上的可疗性及应用潜力[1];研究了海洋磁细菌在去除和回收海水环境中重金属上的应用潜力[1];用Bacillus清除养鱼场污水中的氮,用分子技术筛选作为海水养殖饵料的微藻,开发了六价铬在生物修复上的应用潜力,分离出耐冷的癸烷降解细菌,研究了海洋环境中多芳香化烃的微生物降解技术[2];从噬盐细菌分离出渗透压调节基因,并生产了重组ectoine(渗透压调节因子),从2650米的深海分离到一种耐高温的细菌,这种细菌可用来分离耐高温和热稳定的酶,在耐高温的archaea发现了D型氨基酸和无氧氨酸消旋酶,测定了3种海洋火球菌的基因组Dna序列,借助于CRoSS/BLaSt分析进行了特定功能基因的筛选,从海底沉积物、海水和北冰洋收集了1000多种噬冷细菌,并从这些细菌中分离到多种冷适应的酶[2];建立了一种测定藤壶附着诱导物质的简单方法,研究了Chlorophyta和共生细菌之间附着所必需的形态上相互作用,研究了珊瑚抗附着物质(dterpene)类似物的抗附着和麻醉作用[3];分析了海岸环境中污着的起始过程,并对沉积物和附着物的影响进行了检测[4]。

4.展望与建议

海洋技术发展篇3

一、国内外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发展现状

1.国外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发展现状

自升式钻井平台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近年投入海上钻井活动和拥有量仍然超过所有海上移动式平台一半以上(1998年,全世界移动式钻井装置共620艘,其中自升式364艘,占58.7%)。其发展概况、水平、特点和趋势如下。

自升式平台仍高居榜首:自升式平台在目前和今后至少20年内,占世界海洋移动式平台的拥有量仍高居榜首。鉴于目前在工作水深200m以内的大陆架勘探开发费用相对于深海要低要多,大量勘探开发活动(约70%)仍然在此水深以内地区;而自升式钻井平台正适于10~160m水深作业,且造价又比半潜式平台低廉(比半潜平台约低50%以上);自升式平台作业机动性好,又兼有固定式(与陆地钻井类似)钻井平台的优点,比移动式平台钻井作业费低30%或更多。故在今后20年内或更多一段时问,自升式平台的发展仍具有生命力,其拥有量仍将高居榜首。分析可以得出,世界移动式海洋石油钻井装置统计中可见:1970年、1980年、1990年,自升式钻井平台分别占所有移动式钻井平台总拥有量的54.2%,51.4%和61.03%;从1993年至1998年,自升式平台仍分别依次占各年移动式钻井平台总拥有量的63.6%,63.9%,以.仍%,62.%%,61.56%和58.7%,从这些比率可知,自升式钻井平台在移动式钻井平台中的地位,也可以预见,其在近2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它仍将在移动式钻井平台中,拥有比率较高。

2.我国海洋石油钻井装备产业状况

在我国共拥有各类移动式钻井平台共24座(艘)中(不合已烧毁的南海3号),已退役者有勘探1号双体浮船、渤海1号、3号自升式平台、胜利1号坐底式平台共4座(艘),翻沉一艘(系从日本进口的渤海2号自升式平台),另一艘出租国外被烧毁(即南海3号自升式平台,由国外租用失火并向中方赔偿了保险金,未列入统计表中)。故目前实际现有可移动式平台共19艘,其中自升式11艘(渤海5号、7号、9号自升式平台为国内设计建造),半潜式平台5艘(其中勘探3号为国内设计建造)坐底式平台3艘(其中胜利2号、胜利3号为国内设计建造,胜利2号为浅滩液压爬行式,获国家专利)。

二、对发展我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建议

如前所述,我国自行设计、建造钻井平台,无论在品种、规格或设计建造质量上,在20世纪80年代已有相当的经验、能力与水平,但由于近10余年来任务和资金不足,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状态。然而,国际上平台,特别是深水钻井平台(船)的发展较为迅速。为使我国在设计和建造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方面能够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特提出如下建议:

1.大力开展对外合作

以目前形成的船舶设计建造集团公司,大力开展对外合作,认真吸取诸如韩国竞标建造国外深水钻井平台的经验,投入国际竞争市场,力争先承担部分第三世界国家、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非洲国家等)的钻井平台及平台有关配套设备的设计制造征务;建立专门的设计、建造队伍,通过竞标获得的设计建造任务,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通过不断实践来培养设计、建造队伍,在实践中增强竞争能力,通过不断实践,迅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从竞争中增加效益、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

2.加强自行设计力度

力争在我国海域实行海洋石油的滚动勘探开发和扩大对外合作领域中将需要建造或升级改造的平台更多地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或部分与国外合作建造。其合作方式可以采取请有经验和水平的国外专家参与咨询或将国内年青设计人员派出去参与合作设计;在建造方面应坚持在国内的上海、大连或其他有条件的造船基地,建立和完善平台建造的基地;对部分国内暂时还不能提供的高强度焊接钢材、型钢或器材,也可以采用关键部分进口配套的办法加以解决;在设计建造新的移动式钻井平台时,要有高的起点,尽可能学习和利用当代最新的设计、建造技术。

3.培养专业研究设计队伍

在国内要建立海洋石油钻采平台和相应专业配套设备的研究设计队伍。要从国内海洋石油开发取得经济效益中拿出3%~5%的资金,支持专业科研设计队伍及其设计手段的投入(国家或石油集团公司应有逐年资金的投入计划);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的科技前沿的人员,应有高于一般科研设计人员的类似吃皇粮的固定收入和取得成就的特殊奖励政策,使他(她)们在专业技术工作岗位上长期安心工作,并将这批具有高素质(包括有高度钻研创新精神,有较深的基础理论知识,有一定海洋勘探开发的实践经验,有较高的英语口语和读写能力,更要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的科技人员放到重要的关键工作岗位发挥其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产业是直接关系到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影响国家能源稳定和经济安全的战略产业。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海洋油气开发的关键装备,我国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在海洋油气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本文对我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特点做了介绍,并提出了若干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赖笑辉,王维旭,栾苏,弓英明.我国海洋钻井装备国产化现状及发展展望[J].石油矿场机械.2010(12).

[2]左天庆,谭四周,刁华东,吕学良.油田设备备件国产化的探讨与应用[J].河北化工.2010(11).

海洋技术发展篇4

关键词: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p6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支柱产业的石油化工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中国从1993年开始,原油供应量追不上市场需求,因而从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去年我国的原油进口量已达到9000万吨,石油已成为我国的稀缺能源。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十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增加后备储量,扭转探明储量入不敷出和石油产量徘徊的局面。

一、海洋石油工程行业现状

国际上,海洋石油工程业几乎被欧美日韩企业垄断,他们凭借项目管理、人才、技术、装备等方面优势在海外市场和深水领域形成垄断。国际上的海洋石油工程公司为适应向作业者提供“整装”服务的需要,逐渐按专业归并,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作业集团公司。

在国内,目前海洋石油工程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唯一具有“整装”服务能力的代表企业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旗下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ooeC),该公司在上海上市,由于特殊国情,造就了该公司在海洋工程领域特殊的垄断地位,国内80%以上的海洋工程都是该公司总承包建造的,另外上海外高桥船厂、大连船厂等大型船企的海洋工程事业部承担了大部分新建FpSo及半潜式钻井船的建造任务。尽管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ooeC)在国内占据垄断地位,但与上述国际著名的海洋工程公司相比,在规模、装备、技术水平和项目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

(1)初步具备设计建造常规水深钻采装备的能力,一些关键设计建造技术还不掌握,在深水、超深水装备设计和建造上仍是空白。我国现有的钻井平台(船)和海上生产装置(含进口设备)的工作水深基本在500m以内,其中自行设计建造的设备工作水深在200m以内,均为常规水深,没有超过1,000m的深水平台,更谈不上2,500m~3,000m的超深水平台了。目前油气资源开发主要在200m水深以下的海域,深海平台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深海平台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较大,在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上我们没有手段与别人竞争,即使是在本国海域的许多区块,也不得不依靠国外的力量来合作开发[3]。

(2)海洋钻采装备的配套设备制造业严重落后,关键的、主要的设备、部件全部依赖进口,我国在配套设备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多,海上配套设备基本上仰赖进口。

(3)深海钻采平台设计与建造技术、海底钻采集输系统设计与计算技术、深海超深钻、定向钻井和水平钻井装备制造技术、深海动力定位装备与技术等专业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这种状况大大抑制了我国向深海及国际海底区域要石油的能力,也因为安装国外产品使大量的利益流向国外。

二、海洋工程技术的研究

近几年围绕着海洋石油生产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我国工程界积极组织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在环境、载荷、结构、检验、维修工艺以及海洋工程设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海洋石油的开采技术已有很大提高,开采的范围也逐渐从浅海向深海发展,并正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2.1深海石油平台技术的研究

深海石油平台的设计、建造及相关技术是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了解和掌握国外深海平台的建造和使用情况,探讨国外深海平台设计和使用中积累的经验,对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深水开采,钢质导管架平台的造价会随水深增加而急剧增长,以致在经济上不可行。这就促使在深海开发中使用新的结构形式,如混凝土结构和浮式结构。典型的浮式结构是FpSo、半潜式平台、张力腿平台(tLp)和SpaR平台。

目前,我国海洋工程界对FpSo与半潜式平台的了解较多,技术也相对成熟。而对tLp和SpaR平台却了解较少,也没有设计、建造和使用的经验。因此,目前的研究重点将是tLp和SpaR平台,研究的项目主要有:(1)平台的环境载荷计算及环境参数选取;(2)平台的稳定性与运动;(3)平台的结构强度与有限元技术;(4)平台的结构疲劳强度与断裂;(5)平台的检验技术等。

2.2推动风险分析与综合安全评估技术在生产及检验中的应用

海洋平台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所处的海洋环境十分复杂和恶劣,风、海浪、海流、海冰和潮汐时时作用于结构,同时还受到地震作用的威胁。在此环境条件下,环境腐蚀、海生物附着、地基土冲刷和基础动力软化、材料老化、构件缺陷和机械损伤以及疲劳和损伤累积等因素,都将导致平台结构构件和整体抗力的衰减,影响结构的服役安全度和耐久性。另外,操作不当、管理不当等人为因素也直接影响海洋石油平台的安全性。随着对海洋平台复杂性的深入了解,越来越认识到海洋结构物结构性和系统性的风险分析的必要性。历史上曾有多次海洋平台的事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我国正积极准备开展对海洋平台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及评估,确定风险控制方案,保证平台安全生产,并最终在费用和收益之间达到协调,这将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安全开采提供科学可靠的保证。平台风险分析与综合安全评估的目标就是要发展一种基于风险分析的、结构化的系统方法,目的是要全面地、综合地考虑影响安全的诸方面因素,除考虑平台结构的检测、维护和管理,还要考虑如何从组织管理上、设备管理上、制度管理上、人为因素以及操作规程上保证平台的安全运行。研究如何对海洋平台的各种危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通过风险评估、费用和收益评估,提出合理的并能有效地控制风险的措施,从而进一步确定风险控制方案,在费用和收益之间达到协调,并最终为决策者提出意见和建议。风险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这就是风险分析、安全措施和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的目的是要确定和评估平台上人员的安全、对环境和对平台本身具有威胁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可能导致的事故概率。分析活动不仅要考虑技术方面,更应重视平台人员、人-机界面、技术和环境等方面。分析活动的结果是列出危险的优先次序表(或意外事件目录),以及对可能引发的事故的频率和后果的估计。安全措施需从正常营运情况和应急情况分别考虑,两种情况都应包括营运-操作、人-机界面、技术和环境四方面的安全措施。

三、海洋石油工程的发展建议

尽管海洋石油工程行业产品利润相对丰厚,具有相当吸引力,但是,海洋石油工程产品具有的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三高特点,也决定了进入者需承受相当的风险,面对海洋石油工程市场持续高涨的需求,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1)技术上:面向深水,立足自主研发,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再创新和自主研制。

(2)生产建造上:逐步由船体/船壳制造向总承包转变,产品由自升式等浅海装备向半潜式、FpSo等深海装备扩展。

(3)海洋石油工程产品的配套上:提升海洋工程配套产品的国产化率,重点逐步解决动力定位系统、中央集成控制系统等高端技术。

(4)人才培养上:在继承发扬的前提下,大胆改革用人机制,启用培养新一代的海洋工程人才。

总之,在国内海洋石油工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海洋石油工程行业有志之士的不懈努力,经过5年~10年的时间,一定能够实现海洋石油工程行业的全面跨越式发展。

结束语

纵上所述,中国海洋工程界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技术变革、发展时期,要发挥中国的后发优势、把握这一时期的重大技术流向、跟上世界海洋工程的技术发展,我们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海洋工程界积极的努力与配合。中国船级社愿意和各界朋友一起,为实现国家海洋工程事业的持续、安全、快速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家龙.弹性力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2]司马俊华,张世联.非稳态导热温度场及热应力的有限元计算[a].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

海洋技术发展篇5

“十五”期间,中国海洋大学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成果的牵引,已初步建立起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群,企业效益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是促进高技术成果快速有效转化的关键。学校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中心、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鳌山卫生命科学与技术教研基地、小麦岛海洋生物产品研发基地为标志的综合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平台。

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至2005年底,已建成孵化用房近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1家,已累计孵化企业7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3家。目前,科技园有园属企业4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园区就业总人数为820人,2005年园属企业总收入为2.6亿元人民币。

2005年建成竣工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入驻的创业企业达30余家,科技开发项目达20余个。2005年11月,学校与青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签署共建“海大创业园”的协议,把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作为“青岛创业园”的分园。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效益显著

学校吸引社会资金5000多万元,有数十家社会企业参与科技企业的合资合作,促生了13家高新技术企业,由技术成果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股本总额达到4000多万元。

海洋药物科技创新团队对藻酸双酯钠(pSS)进行了技术升级,与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海大兰太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抗动脉粥样硬化海洋药物916和高效吸水保水剂作为技术股份,与青岛深蓝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了“青岛海大深蓝生物工程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学校成功开发出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人工软骨、人造角膜等专利技术产品,先后以技术入股方式参与组建了无棣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天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近4亿元,上缴国家利税7000多万元。

学校开发的滨海电厂海水冷却系统、海上采油平台等多种海上设施的腐蚀与污损状况监测及综合治理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连续十多年应用于多家滨海电厂,以及中国石油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各种设施的腐蚀监测与防护。该项技术“十五”期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逾6亿元。Fe-al金属间化合物/氧化锆陶瓷(tZp)复合材料已经初步用于拉拔模具沿海设备及化工领域设备的耐蚀防腐表面喷涂,近3年来创造经济效益达1200余万元。海水脱硫等脱硫技术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近1亿元。

学校新星计算机工程中心研发的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系统(aSp)、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系统等网络信息产品的推广应用,为企业年增经济效益近亿元,公司自身也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000余万元,利税2000余万元。学校研制开发的mBp1.0地震勘探信息处理软件系统,在深水海域和复杂构造区域的成像处理等许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各大油田和有关勘探部门。

特色优势学科带动科技产业长足发展

“十五”期间,企业承担完成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在内的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开发项目30余项,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家,10余个企业通过了iSo9000、iSo14000体系认证。学校在海洋药物等七大技术领域已经具备了雄厚的产业化基础。

海洋技术发展篇6

总体态势:海洋高技术产业带动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

与海洋经济的传统产业结构(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洋运输以及滨海旅游等)相比较,新一轮海洋经济将以海洋高技术产业带动,进入发展快车道。海洋高技术产业主要是指那些具有高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现代高端海洋产业,主要包括海洋资源和能源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水增养殖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装备产业、海洋信息服务业等。新兴海洋高技术产业呈现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首先,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海洋高端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加强。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强国不断加大对海洋高技术研发投入,以较高的科技贡献率带动了海洋高端产业群的发展壮大。当今,世界各国围绕资源、能源以及海洋战略通道展开的竞争正加速向海洋各领域扩展,尤其是在深海领域的竞争,已成为和外太空竞争并驾齐驱的另一场综合国力和高科技实力的激烈角逐。目前,国际上海洋高技术发展有以下五个重点领域,即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系统模拟技术,海洋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环境观测和监测技术,海底勘测和深潜技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把海洋高技术作为第八个领域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863计划),对启动海洋高科技研发并推进新兴海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海洋高技术,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水增养殖技术、深海探测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海洋能开发技术以及海洋信息技术等。自“九五”以来,国家对海洋科技投入明显加大。有关统计材料表明,“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对海洋科技经费投入为3.5亿元,“十五”期间增至8.5亿元,“十一五”期间增至20亿元。“十二五”期间,预期投入将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我国自主设计和制造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进行了3700多米载人深潜实验,为冲击7000米载人深潜迈出关键一步。我国自行建造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海洋工程高技术成果,表明我国在深海探测、油气资源深海开采重大关键技术和工程装备研制方面开始急起直追,在某些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其次,海洋产业特别是海洋高技术产业,不但对沿海区域经济总量的贡献进一步提升,而且对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将产生长期推动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其中,海洋渔业经济总量仍居世界首位,海洋交通货运产值居第二位,海洋旅游业居第三位,海洋油气业异军突起,居第四位。同时,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这种趋势将在新一轮发展中进一步加强。例如,海洋矿产资源特别是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将拉动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和科学探测仪器等高附加值配套产业;海洋增养殖技术进步将推动传统的垂钓捕捞渔业生产方式,向可控、安全的工厂化、放牧式生产作业方式转变;随着海洋环境生态监测体系的完善,海洋资源探测、海洋气象预报、水下通信等海洋信息科技的进步,海洋信息服务业的贡献将加速提升;海洋生物技术的进步,必然促使水产养殖业在优良品种培育、病害防治、规模化生产等诸多方面呈现跨越发展,促进海洋新药、高分子材料和功能特殊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产业化,提升海洋环境保护能力;海洋能开发,海水淡化和海水化学资源提取相结合的海水综合利用,将随着成本降低而加速产业化。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必然和临海基础设施建设良性互动,增加临海区域的客流和物流量,从而促进现代物流业和滨海旅游业的振兴。

我国的海洋经济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技术、资金相对密集、经济和社会效益更高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以海洋高技术产业带动的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不但符合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而且涉及国计民生的广泛领域,符合当今和未来的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新时期“山海经”:重在谋划海洋高技术产业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省委和省政府作出“大念山海经”、发展海洋经济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海洋经济快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从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看,需要以新的战略思维,唱响新时期“山海经”。显然,新时期“山海经”战略目标,应是促使从海洋经济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在继续扩大海洋经济总量的同时,注重培育海洋高技术产业基础,提升海洋产业科技含量,培育、壮大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坚持“陆海统筹”,在现有的陆架和浅近海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础上,加强资源整合,组织技术攻关和产业规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住海峡两岸发展海洋经济的共同资源需求、共同消费需求、共同信息服务需求以及共同的海洋文化情结,促使海洋产业成为构建海峡两岸新的共同经济体的重要舞台。

根据国家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应在已有的海洋产业基础上,重点选择若干具有一定基础的领域谋求新突破,例如:

推进海洋增养殖业的提升。浅近海国土资源仍然存在较大利用空间,除了继续保持传统优势之外,应大力扶持海洋生物技术研发,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层面,推进优良品种培育和病害防治;通过海水增殖新技术研发和技术集成,在育苗、驯化、放养、可控捕捞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争取国家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和部级示范项目,增加自然海区的水产资源量,拓展水产品增值空间。

扩大海水综合利用试点。已在国内率先利用海上风能开展海水淡化实验项目,可以扩大试点的技术综合度。例如,结合海水淡化引入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工艺流程,向盐化工等海洋化工产业延伸,形成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显著的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基础。

拓展海洋生物食品、保健品和生物医药产业链。认真研究当今社会消费结构变化趋向,引导海洋药物和食品、保健品向高端方向研发;依托已在厦门建立的我国大洋生物基因研究开发基地,扩大海洋生物基因资源采集范围;培育海洋生物医药和保健品研发产业联盟,提高海洋生物基因资源共享度;扩大海洋药物和海洋活性物质化学生物产业孵化器平台;积极参与海洋生物食品、保健品和海洋生物医药的技术标准制定。

加速海洋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面向物流客户主要节点,大力提升供应链流程优化设计等现代物流信息整合和服务功能,促进海陆联运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拓展滨海旅游业,促进某些生产性项目(如近海养殖捕捞垂钓)和休闲性旅游项目相结合,发展滨海体育健身和养生旅游,扩大旅游市场。结合临海地区城市化进程,优先抓好滨海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公共设施规划,并以立法手段予以强化。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集中进行家园式旅游设施的建设规划和旅游服务准入的行业标准制定,作为吸纳民间资本进行有序开发、保证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充分开发历史悠久并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资源,加强创意设计,形成临海旅游文化走廊带,提升滨海旅游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品牌影响;加强海洋环境、海洋生态监测、海洋气象预报和防灾减灾预警。

此外,有必要把新兴的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利用、开发和保护列入加强对台合作的重要领域,依托两岸地质、地震业务主管部门和相关大学、研究机构,对台海深部地质构造与潜在海洋矿产资源等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同时,充分利用良好的港口基础设施和出海口条件,抓住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及其配套产业新一轮产业转移机会,引进海洋工程装备高端产业,向海洋工程作业平台和滨海旅游运载平台两个方向发展,带动仍处于低端技术阶段的传统船舶修造业升级转型。

切入点:整合资源要素,构建海洋高技术产业支撑平台

发展海洋经济,促进海洋高技术产业的合作和竞争,都将集中在科技、人才、资本、市场、标准和品牌等方面。掌握和支配这些要素的主体是政府、大学和企业。因此,建立大学、政府和企业界之间的“三螺旋”互动关系,成为振兴高科技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体制架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大学—政府—产业“三螺旋”互动体制建设:

以服务于战略性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学科的应用方向调整,促进高端人才资源集聚和创新平台建设。大学要坚持把服务战略性高技术产业需要作为学科布局调整的主导方向,应把重点放在创新产学研合作办学体制方面,主动争取有实力、有需求的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进、培育学科带头人及其创新团队,加强创新骨干力量。重点建设高校要培育应用基础研究力量,选择部分具有人才和科技相对优势的学科,在政府和高科技企业支持下培育研究型办学实体,作为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的高地。

加强科技装备资源的共享对接。科技创新和研发需要科技装备条件支持。近年来,重点建设高校固定资产投入的相当大部分用于科技研发和实践教学的条件建设。以福州大学为例,承建的部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近40个,各种科学实验仪器装备价值超过6亿元。如果对大学城以及在榕科研院所的重大科技装备总值进行统计,可以开放共享的科技装备资源相当可观。提高这些科技装备资源共享度,可借鉴北京的经验。中科院在京机构科技装备可以对外开放的价值超过20亿元,加上北大、清华等研究型大学以及高科技企业,可供对外开放的科技装备总值达30多亿元。近年来,北京一手抓高新技术产业联盟建设,一手抓科技装备共享对接,坚持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作为开放基金,促进了价值几十亿元的科技装备服务于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海洋技术发展篇7

关键词: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理性生态

0 引 言

技术创新是实现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进而形成现实财富的主要途径,更是高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手段。在既往的陆地文明发展历程中,在以经济发展为主旨的价值导向导引下,技术创新在带给人类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令人忧思的东西,如“竭泽而渔”式的开发使资源耗竭加速,肆意的排放和对治理的轻视使环境问题越发严重等等。海洋技术创新是人类在一个全新领域――海洋把人类文明推向新高度的实践活动,当前,尽管我们尚处这段伟大实践历程的起始阶段,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告诉我们,在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问题上,我们必须在对传统陆地技术创新模式的扬弃性反思中对海洋技术创新的旨向及其实现问题做出科学理性的回答。

1 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提出

1.1 生态化技术创新概述

技术创新是经济实体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变化,借助内外力量进行技术变革或创造并使之商业化的技术革新活动。技术创新过程通常包括选题、研究、生产、技术扩散等多个环节。

生物学家海克尔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概念提出的哲学意义在于它带给了人类面对世界的新理念――生态世界观。生态世界观要求我们在研究和变革世界的实践中,应把对象和它存在的环境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既考虑对象自身及其内部联系,也考虑它与外环境的联系与协调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对“生态化技术创新”范畴作如下解读:从技术与社会关系层面而言,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指技术创新主体在所秉持的科技价值观、发展价值观较为合理的状态下所进行的应用于实际生产、同时符合生态学规律(即实现技术系统的运行与结果被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一能量一信息循环过程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政治一经济一文化互动过程)的技术革新活动;从技术系统内部而言,生态化技术创新尚有通过某一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化而带动相关技术发展之意。生态化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有本质的区别,其主要区别见表1。

“化”是标志事物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的语言范畴,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实现及其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的生态化。

1.2 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提出

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形成一种理论、观点的基础,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提出同样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的社会条件。

1.2.1 对传统社会发展观和科学技术社会后果的深刻反思是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提出的时代背景

传统社会发展观是一种经济发展观,它基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信赖和人对自然的支配性地位,其特点是:在国家层面,强调工业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国家发展中的根本地位与作用,通过高投入追求高速度、高产值;在个人层面,以人类自我为中心,强调人的物质需求满足的优先性。传统经济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种物本主义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在客观上使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转向创新的经济价值,把创新的目标定位于如何使经济活动更富有效率地开展。二战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增长理论便是最好的诠释,如索洛・斯旺的“技术进步论”、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等均强调从经济目标出发来衡量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且认为,实现发展的途径就是利用技术创新手段,通过技术进步来增加社会财富。

但是,在现实层面,只注重技术的经济价值而忽视技术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传统技术创新理论却已陷入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之中,这些矛盾即“技术创新规模的无限扩张性与资源生态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技术创新目标的单一性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的多维性之间的矛盾;技术创新价值追求的片面性与人的发展要求的全面性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观的如上缺失与在实践中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人们强烈的质疑与反思,美国学者雷切尔・卡逊在其《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揭示了杀虫剂等化工合成技术创新所造成的全球性污染和生态危机,质疑了现代人征服、控制自然的观念和狂妄态度;1972年米都斯代表罗马俱乐部所作的《增长的极限》则揭示了由技术创新所致的无限的增长与有限的环境的矛盾可能导致的“增长的极限”。这些质疑与忧思加之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惑客观上导致了新的自然观、社会发展观的产生与发展,进而使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化转向成为必然。

1.2.2海洋在地球生态系统所占的重要位置决定了我们必须做到海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

海洋不但是全球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科学研究表明,海洋每年可吸收一半人类活动向大气层所释放的Co2;大气中的水分有86%来自海洋;海洋环境调控地球热量和气温的能力和大气环流基本相当。在海洋生物多样性方面,“已经记录到的海洋生物物种有20278个,动物界的物种数量多达12794种”。可以说,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于全球气候、环境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系统角度看,和其他许多系统一样,海洋发展与改变是一个自然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并对外界行为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力。海洋系统因其自身特有的结构与规模而有较强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有限度的,一旦人的活动对海洋的影响超出其自组织能力范围,海洋将会以其特有的方式“报复”人类,作为工业文明负产物之一的温室效应对人的影响许多就是通过海洋表现的。如今,有关海洋开发的技术与产业正不断涌现,人类对海洋的扰动正不断加强,基于此,在海洋技术创新中,我们务必应关注技术创新的生态化问题。

1.2.3 人们历史活动道路的“路径锁定”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慎重选择海洋技术创新的道路

同社会总体发展道路一样,人们在某一领域的活动道路同样既受规律的制约、又不否定主体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虽然,人们历史活动的道路具有选择性,但是,从选择的结果看,任何选择都存在“路径锁定”性。所谓“路径锁定”,指人们在历史活动应走道路的选择中,往往面临多次与多种选择,每选一次就是一次道路的分岔,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对特定道路的锁定,更意味着失去了走另一道路的机会。“路径锁定”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对于每一次活动道路的选择,人们必须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因为历史之路不可以重走,只能在付出代价后修正其方向。那么,影响人们道路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呢?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当前,我们正处在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起始阶段,从这一点而言,人类也正站在新的岔形

路口一在一个全新领域将选择何种技术创新道路模式一海洋把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度是我们面临的一次重要选择。“历史向未来敞开大门”,在抉择关头,我们不应忘记陆地工业文明以来传统发展观与技术创新道路模式所致的后果,环境污染、气候怪异、荒漠化加剧、资源枯竭等留给人们永远的心痛。痛定思痛,到底什么是主体真正的利益与需求?答案不言自明。在既往的陆地资源利用方面人类已经因“走错道路”而陷人了发展困境。如今,在开发利用海洋方面,如果我们再走传统的“经济至上”的发展老路,则意味着对绿色技术道路的放弃(路径锁定),最终,人类在陆地的“悲剧”将在海洋重演。

1.2.4 海洋技术的“高技术”属性与“汇聚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关注海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问题

当前,海洋技术主要包括海洋能源开发技术、海底矿产开发技术、海水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开发技术、海洋空间开发技术等。人们通常认为高技术有六大技术群: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其中,“海洋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目的是拓展人类的生存领域,获取更多的资源,是其他四大技术在特殊领域的运用,在应用中反过来也推动这些高技术的发展”。显然,海洋技术具有“高技术”属性。高技术具有“汇聚性”特征,它往往汇聚多科前沿技术,如it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技术的汇聚特征使它不仅依赖其他技术,而且可以带动其他技术的发展,使得以其为核心的技术群呈现生态性特征。所以,诸如海洋技术的高技术本身有个生态的问题:从其本身系统看,有个优化组合的问题,我们应按照生态学规律使技术的组合形成竞争、共生、再生关系,从而促进技术群的发展;从其与环境关系看,不同的技术组合与环境问的关系也不同,如可以形成促进与抑制、适应与改造等关系,相应地能引起不同的环境效益。海洋技术的“高技术”属性与“汇聚性”特征要求我们务必关注海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问题,使海洋技术活动既能实现群内技术的优化组合从而带动相关技术发展,又能处理好眼前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 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化技术创新活动概述

得益于对海洋重要地位的认知以及对传统的社会发展观和技术创新社会后果的反思,我国在海洋生态化技术的应用方面已迈开可喜的一步。

2.1 在战略安排方面,海洋循环经济一技术发展战略得以确立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的处理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一技术系统,是人们在对自然生态系统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等规律认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科技和经济手段,通过对经济一技术系统进行规划、控制,达到自然资源利用循环化、经济与技术互动化、经济与环境友好化状态的一种生态经济一技术系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制定了海洋“技术一产业一环境”生态化发展战略,统筹海洋技术、经济、环境的发展。《国家海洋高技术专项发展规划(2009~2020)》明确指出,要通过统一规划、联动开发和综合管理,实现海陆系统的整合、海洋资源的循环利用、海洋经济与海洋技术的相互支撑、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的共同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一技术发展战略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方面迈出了认知上的重要一步。

2.2 在技术创新方面,多学科海洋技术群兴起,海洋炯的最大化利用引起人们关注

炯是表征能量品质的一个概念。我们把一定环境条件下能量中的最大限度转变为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称为该能量的炯。对于自然资源而言,我们可以用炯来衡量其优劣,同时,也可以用炯思维方法寻找产生和利用最大炯值的途径。如某一土地资源,是让它保持为森林植被产生的炯值大,还是保持为粮食生产的炯值大,可以通过计算其产生炯的速度加以确定;某一矿藏,如果其炯值很小,我们是否应考虑留待技术成熟之时再行开采?因此,“从炯的角度考虑资源问题,发现、合理使用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就是使得到合理利用;对可再生资源来说就是设法保护可再生资源产生炯的再生机制……资源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炯的利用与保护问题。”基于此,综合利用和开发海洋,合理利用海洋之炯,应是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的题中应有之意。当前,在我国海洋技术创新活动中,多学科海洋技术群正不断兴起,已形成如下技术群:海洋环境监测与调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与深海勘探、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能开发利用等。相应地,这些技术(群)的产业化过程形成了可观的海洋技术产业群,已成长出许多大的海洋产业、企业。如深海高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等海洋资源勘探技术、深海运载技术、深海生物基因利用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2.3在环境效率方面,立足海洋炯的节约,加大环保力度,提高了环境效率

传统的环境保护理论往往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强调保护环境对人宜居与生存的意义,此点对于我们倡导海洋环境的保护依然重要,毕竟海洋系统是地球生态系中最大的子系统,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使我们不难感知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的意义。但是,从炯维度而言,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更有全新的意义。一般而言,人们为了保护或恢复环境的功能,往往要消耗大量的炯。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环境就是对系统炯的节约。所以,在经济活动中充分考虑环境的承受力与破坏问题就是利用与保护有限的堋、提高环境效率的问题。基于此,近年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以最大限度提高海洋环境效率。其中最令世界瞩目的做法是加强沿海工业规划、强化企业达标排放措施的落实、坚持季节性休渔制度、加大海洋环境监测预报力度等。

3 现阶段我国海洋生态化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我国海洋生态化技术应用取得成就的同时,还应看到其尚存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问题不单为我国独有,而且带有世界普遍性。当前,我国在实现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3个“不对等”。

3.1 多学科研究与向多领域辐射不对等

知识只有共享才能增值,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倡导自由软件运动的托瓦尔兹宣称:“只有在社会能自由地享用创新的成果时,创新才是对社会的贡献”。海洋技术具有“高技术”属性,具有“汇聚性”特征,它汇聚了多学科前沿技术。当前,依赖其他学科技术,海洋技术研究已在许多方面取得强势发展,但遗憾的是,海洋技术向其他领域、产业的辐射力却很小,如海洋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依然未能解决许多沿海城市的淡水匮乏问题、海洋深海极端基因开发技术尚未能有效渗透到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这种不对等显然有悖“生态化”的本意。

3.2 基础开拓性研究与获益开发性利用不对等

基础开拓性研究是海洋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基础。但在当前,基础开拓性研究与获益开发性利用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表现为:从事开拓性研究的人少,从事获利性开发的人多;基础开拓性研究的投入少,获益性利用的投入丰厚。这种失衡显然也不利于生态化海洋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3.3 生态化创造与非生态化消费的不对等

技术创新中,人们研究什么、生产什么、倾向于何种技术的传播等由何种因素决定呢?“消费的现实”及“消费预期”是重要的决定因素。马克思曾言:“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因此,实现海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提倡生态化的消费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所谓生态化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可持续的消费。生态化消费能催生绿色市场,并进而刺激生态技术的发展。当前,我们一方面努力去实现海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但在现实层面,许多非生态性消费的行为却充斥于我们的生活,诸如对渔业资源的滥捕、对海洋资源的不成熟开采等无不表明,技术的生态化创新目标的实现有一个消费壁垒的问题。

4 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原则

海洋技术创新是人类在一个全新的实践领域――海洋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这种活动是人类进行又一文明运动(前一个可称为陆地工业文明)、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那么,人们在具体实践中应遵循哪些中观层面的原则呢?如下原则的提出系基于对历史的反思、对包括海洋科技在内的科技发展趋势的研判和对未来全球合作的希冀。

4.1 合理使用和保护海洋焖的原则

在海洋技术创新过程中,人类应站在“生态、综合、未来”的角度,致力于海洋炯的合理使用和保护,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如在设计开采海底锰结核、重金属软泥时,应考虑技术的成熟度、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再生机制的保护(如锰结核具有再生性)等问题;在未来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方面,我们在建设诸如海上机场、海上工厂、海上油田等设施时应考虑噪声污染对动物的影响、排泄废物对水体的影响等,以提升海洋的整体炯值。墨西哥湾海上油井漏油事件对海洋资源的灾难性破坏已经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4.2 实现创新主体“理性生态”和谐化原则

正确的技术创新价值导向是实现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进而走好“第二段”道路的观念前提,而实现创新主体“理性生态”系统的和谐则是其行为保证。在海洋技术创新实践中,人类首先应有起码的科学理性,不盲目而为。在实施任何一项海洋开发性技术工程时,人们不但应思考对所开发领域知识的认知度与所运用技术的成熟度问题,努力做到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更应开展应对“技术后果”的研究,努力使排向环境的高熵物质减少,避免系统内熵的“摊平”。其次,应保持适度的技术理性。技术理性以其活动旨向上对效率、可控的追求和手段上的对逻辑推演、程式控制的运用,在促进技术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显而易见的作用,但正是技术理性的这种作用导致了人的技术理性向技术崇拜的转向。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洋美好的资源前景正逐步显现,但同时也容易激发人的贪欲。在海洋技术创新中,人类应保持适度理性,抑制张狂,避免扩张性、征服性技术的泛滥,毕竟既往的陆地技术活动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了。第三,价值理性符合人类的长远发展要求。恰如舟之舵,在理性系统中,价值理性规制、导引人的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对具体主体而言,价值理性从来不空洞抽象,而有其具体的内容。因此确立合理的价值理性对实践主体很重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不只是经济人,更是文化人、价值人。海洋的特点及陆地文明发展的历史教训要求创新主体应以人类的长远发展与全人类的利益为重,摈弃自利性思维,以合理的价值理性引导海洋科学认知、抑制技术理性的张狂。

4.3 坚持“海洋消费生态化”的原则

前已述及,在技术创新中,人们研究什么、生产什么、倾向于何种技术的传播等受人们的“消费的现实”及“消费预期”等因素影响。因此,在致力于实现海洋创新技术生态化的同时,提倡生态消费很重要。在海洋消费方面,生态消费意味着控制以稀缺海洋资源为基础的产品消费(如日本人对鲸的无节制消费使其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意味着摈弃“竭泽而渔”式的畸形消费、意味着不在消费资源的同时把污染留给自己。总之,海洋生态消费观的确立是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的重要“环境”基础。

4.4 全球协调的原则

倡导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目的在于实现对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扬弃,以新的技术创新道路模式在一个全新领域――海洋把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度。然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却要有赖于世界性的努力,这是由于:其一,海洋特殊的地理相通性(几大洲均通过海洋而连接)使得目标的实现仅靠某个或几个国家、地区几乎不可能,如在环保方面,一个国家保护而多个地区污染,可能使该国的努力付之东流;其二,在短时间内,率先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的国家、地区注定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和发展代价,这使全球性激励和补偿机制的建立变得必需而紧迫;其三,基于“经济人”本性的各类主体的利己行为必须有国际范围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去遏止。

总之,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的落实离不开全球的协调与合作,只有当大多数人真正将海洋当作全人类共有的家园而共同呵护时,才有海洋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shdvastayap.ecocentricmanagementinadsksoeiety[J].acad-emyofmanagemntReview,1995,20:113.

[2]徐四强.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J].科技与管理,2005,7(5):119―121.

[3]张传荣.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4] 吕乃基.科学与文化的足迹[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7・157.

海洋技术发展篇8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开发

一、海洋经济概述

(一)发展迅猛,竞相开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洋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根据市场调查显示:2000年,全球海洋市场产值为5340亿美元,而到了2010年,全球的海洋市场产值达到了15000亿美元。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使得一些临海国家开始重视自己的海洋资源。为了大规模、全面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许多国家制定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组织专家对其海域进行资源勘测,制定开发方案。可见,发展海洋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二)知识经济

海洋开发是指人类通过采用各种手段对海洋所蕴藏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的开发和利用。因为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环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开发海洋的技术及所使用的工程材料与陆地也大不相同。因此,要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海洋,必须先发展海洋科学,掌握海洋资源的特点。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实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从海洋资源勘探到资源的开采、再到海洋资源的加工生产都离不开知识系统和高新技术的支持。

(三)开发与环保统一

伴随世界海洋经济的迅猛增长,海上的各项工业生产活动也多了起来,尤其是海上的石油钻井平台。海洋开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能源和财富的同时,也给海洋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深海底资源开发造成的洋底塌陷、海洋运输石油管道产生的漏油以及运油船舶对海域的污染等。针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世界上主要的海洋国家均制定了有关法规,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调整海洋开发和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开发与环保的统一,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四)海洋经济转型

高科技的应用使海洋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改造,捕捞业从近海捕捞走向远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精加工的现代海洋渔业;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船舶设计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现代船舶制造的自动化、现代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由于一系列的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开发,利用先进技术改善传统产业,逐步形成了在新高技术武装下的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二、海洋经济形态

伴随现代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时至今日,出现了很多类型的海洋经济企业,大体上有四种主要的海洋经济形态。

(一)海洋渔业

海洋渔业是最早的海洋经济形态,就是通过一些渔具在海洋中进行海洋生物的捕捞,不过,其产品已不只限于鱼类,还包括蟹类、虾类、海星、海胆等其他海洋生物。近代海洋渔业发展迅速,在传统海洋捕捞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海洋渔业加工、海洋养殖等海洋经济形态。

(二)海洋矿物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形态就是海洋矿物开发。目前主要是通过在海洋上搭建钻井平台,对洋底蕴藏的石油、天然气进行开采。也有对海底锰等黑色金属进行开采的,由于要深入海底开采,耗费成本太高,目前仅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三)海洋药业

在海洋中有很多海洋生物体内含有特殊的药用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降压和抗凝血等药用价值,对海洋生物加以捕捞,并从中提取药物成分制成药物产品,由此海洋制药业便发展起来。目前海洋药业已进入产品开发阶段,并已经有多种海洋药物获国家批准上市,像河豚毒素、多烯康、角鲨烯、盐酸甘露醇等。还有多个海洋药物进入临床研究,很快就可以上市。

(四)海水利用

海洋中存贮着丰富的水源,蕴藏着强大的能源。海水利用就是通过现代的科技将海水蕴藏的能源加以利用,像利用海水的涨潮落潮运动开发出的海水潮汐发电。通过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转换成淡水,解决部分省市的缺水问题。还有利用富含盐分的海水来制取食盐,都是对海水加以利用。

三、海洋科技发展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影响

海洋科技的发展对我国海洋经济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四种海洋经济形态的分析,我们可以知晓海洋科技发展随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海洋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

不管是海洋渔业的发展,还是海洋矿物的开采,以及海洋药业和海水利用都是依靠海洋科技为基础的。没有海洋科技进步制造出来的捕捞设备、采矿设备、制药设备以及海水淡化、潮汐发电等仪器设备,就没有这些经济形态的产生,完善的生产设备是这些经济形态产生、发展、辉煌的基础,而海洋科技的进步是这些设备得以研制出来的基础,可见海洋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的发展是海洋科技发展的前景

反过来由于海洋经济发展采用的生产设备简陋,功能不全,也为海洋科技的研发提出了要求,为了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新技术的研发,新技术的实验,又促进了海洋科技的进步。

可见,海洋科技的发展与海洋经济的发展相互作用,最初是海洋科技的进步带动海洋经济大力发展,而后大力发展的海洋经济又促进了海洋科技的进一步研发,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发展。

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科技的进步,海洋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但海洋科技不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决定条件。发展海洋经济还需要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的大力援助。先进的海洋科技发展加上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与援助,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将指日可待,而海洋经济的发展又会带动海洋科技的研发投入,必将换来科技与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殷克东,王伟,冯晓波等.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2):107-112

[2]乔俊果,王桂青,孟凡涛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科技政策演变[J].中国科技论坛,2011,(6):5-10

海洋技术发展篇9

一、**海洋经济带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浅海滩涂和海洋生物资源,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滨海和海洋矿产资源,雄厚的海洋科技力量等条件,为**市建设“海上**”创建海洋经济强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活动,涉及多个产业,也需要多个层次的配合,**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已经成熟。

三、**海洋经济的各个产业已得到初步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城市经济为主体,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及海洋化工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这产业基本齐全,并以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这四大产业为支柱的发展体系。海洋医药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海洋经济发展基础好,起点较高,为进一步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作了充分准备。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认识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

1、加强海洋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协调和规划,解决海洋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的“瓶经”。**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海岸线长900余公里,海域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深水岸线,海岛、浅海、生物,矿产和滨海旅游资源,其优势无可比拟。

2、海洋经济开放度高,外贸依存度可达100%-200%,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两头在外”,实现**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

3、有利于提升整体产业水平,加快发展海洋经济,通过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在全面提升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临港重工业和海洋油气业,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必将极大地提升我市的整体产业层次和水平。

二、突出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

1、改造提升传统渔业。一方面,按照特色化、产业化、标准化、无公害的要求,加快培育建设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带,使我市成为全国重要的名牌水产品生产、出口基地。推广先进养殖技术与设施,加强选择育种、遗传育种研究,建设一批海上高新养殖示范区,促进传统养殖业升级。另一方面,加快拓展产业链,主攻水产品精深加工,建设若干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基地,以高新技术加工业拉动和提升养殖业,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2、改造提升船舶工业。逐步做大做强造船业,实现船舶制造大型化和专业化,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效益好的中、小船舶,巩固扩大中、小船舶市场占有率,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小型船舶产品集群。拓展大型船舶的制造,提升我市船舶工业的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

三、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1、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功能食品。我市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的生产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和经营规模。目前我市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药品种数和海洋功能食品还相对落后先进的城市,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产品规模化、系列化,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2、海洋油气业

要适应海洋石油工程发展要求,以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快发展海上钻井平台、大型海洋钢结构,浮式生产储油及相关配套设备等海洋工程装备产品。

四、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科研开发力量、工程技术水平是海洋经济的最终支撑。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我市海洋经济,必须加快海洋科技资源整合,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海洋技术发展篇10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与世界海洋强国相比,我国的海洋科技能力和工作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例如:科技队伍人数不少,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科研机构不少,但未形成对国家的整体支撑能力;科研条件重复建设多,高端装备少,资源共享差,没有形成整体实力;科技投入资金分散,难以重拳出击。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海洋科技的迅速发展,无法满足国家在海洋科技创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需求。

从海洋科学自身发展来看,作为一门包括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二级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而言,进入21世纪,海洋科学在研究方法上趋向于多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重点趋向于资源、环境、气候等与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研究方式趋向于全球化;研究手段不断采用高新技术,并趋向于全覆盖、立体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我国目前研究方向单一、条件落后、相对封闭、规模较小的海洋研究机构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海洋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通过资源整合,建设高水平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我国海洋科技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我国海洋科技体制创新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

青岛作为一个海洋科技力量比较集中的城市,在整合资源建设高水平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驻青的教育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农业部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是以五家单位的优势科技资源为基础,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历程追溯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历程可以追溯到七年前。2000年9月,时任教育部青岛海洋大学校长管华诗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袁业立院士、农业部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唐启升院士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相建海研究员共同发起,首次向科技部提出关于建设“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议。

2003年10月,在科技部基础司协调下,首次提出将“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成国家实验室的方案,各有关部门和山东省、青岛市领导都支持并积极推动该方案。

2004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农业部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签署《关于共建“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意见》,就建设内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建设方式等问题形成一致意见。

2004年11月,以范维唐院士为组长的科技部国家实验室评估专家组到青,对该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现场评估。

2005年12,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咨询会在青岛市举行,13位院士、7位海外学者和青岛海洋科研单位的部分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对进一步明确国家实验室的定位、建设思路和科技发展规划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12月,科技部正式启动以中国海洋大学等海洋科研优势单位为依托单位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申请工作,这标志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申请建设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2007年5月,教育部周济部长、财政部张少春副部长和科技部程津培副部长专程赴青岛,研究讨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

回顾过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历程尽管曲折变化,但是各组建单位紧紧围绕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求同存异,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地推动国家实验室建设进程。同时,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也得到了科技部、财政部、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以及各主管部门的精心并卓有成效的指导。各组建单位广大科技工作者也通过多年来的沟通、协调、磨合,逐步在实验室建设原则、建设内容等方面形成共识,并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适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

建设方面详述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在尊重历史情况,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将采取虚实结合的建设模式,不进行现有研究院所的合并撤销或改变部门隶属关系,不进行集中搬迁,但要实现资源整合,按科研实体实行统一管理。

国家实验室建设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顺应国际海洋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国内(特别是5个组建单位)的已有基础,遵循“用好增量,激活存量;整合资源,优势集成;开放共享,提高效率;提升能力,推动创新”的原则,在对现有优势科技队伍和科研条件资源进行整合及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探索并建立适于海洋科技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当新建部分观测、实验、研究设施和仪器装备,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汇聚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大幅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建设内容方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将由8个功能实验室、3个技术支撑体系、6个公共实验平台和服务管理机构组成。其中功能实验室是在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凝练研究方向,并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和强化建设,功能实验室是国家实验室的基本单元,体现了国家实验室的科研水平,是国家实验室建设的重点;技术支撑体系是用少量投入,促进现有科技资源的系统优化集成,建设国家共用海洋科学考察船队、海洋资源样品库、海洋科技分析测试中心等3个技术支撑体系,提高资源共享度,建设重点是完善共享机制;公共实验平台体现国家实验室能力和水平,为功能实验室提供服务,拟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发展趋势,新建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等6个有前瞻性、对未来海洋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大型公共实验平台。

在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系由协调领导小组、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国家实验室各职能部分构成。其中,国家实验室协调领导小组是国家实验室的协调机构,其职责是:宏观指导和协调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家实验室理事会是国家实验室的决策机构,由共建单位和省市科技主管部门代表组成,遵照理事会章程发挥作用。其职责是:对国家实验室发展规划、机构设置和学科方向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聘请国家实验室主任等重要人员;审定国家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

学术委员会是国家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对理事会和国家实验室负责,其委员由理事会聘任。学术委员会受理事会委托,指导和把握国家实验室的科研方向,进行学术工作评估。

国家实验室主任是国家实验室决策的执行者,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其职责是:在理事会领导下负责全面工作,统筹调配人、财、物等科技资源,组织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在人事管理方面,国家实验室人员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录用,逐级聘任;定期考核,契约管理”的全员岗位聘任制。被聘进入国家实验室的原5个组建单位的科技人员,经国家实验室和所在单位同意,实行双聘制,其人员隶属关系不变;被聘进入国家实验室的其他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短期聘任者无需改变隶属关系,长期聘任者需将隶属关系落户于5个组建单位之一,由接受单位人事管理具体事宜。

在财务管理方面,国家实验室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权责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中国海洋大学为国家实验室专设内部账户,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建设前景展望

通过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将完成5个组建单位相关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集成,建成8个功能实验室、3个技术支撑体系,新建6个公共研究实验平台及其配套工程;汇聚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初步建成6~8个优秀创新团队;探索并建立基本符合海洋科技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体系,较大幅度提升解决国家重大战略性问题的能力,为跻身世界著名的海洋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