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47:27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电子竞技运动;结构构造;结构特征;要素电子竞技运动是以高科技化的软硬件设备为运动器械,在人与人之间的进行的智力对抗运动,主要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以及人(队)与人(队)之间的竞赛等三大要素。它是计算机技术和竞技运动完美结合的产物〔1〕。时至今日,尽管关于电子竞技运动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类型划分、职业和产业化发展取向,以及是否属于体育竞赛项目方面,其理论基础研究却极其单薄,导致目前对电子竞技运动学理认识的模糊,导致对电子竞技运动的归属争议不止,严重制约了电子竞技运动的良性发展。因此,从学理视角出发,系统研究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框架、要素及其结构特征,采用模糊数学(Fuzzymathematics)法研究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四级要素的相对权重数值,并用克伦巴赫(Cronbach)alpha系数对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四级要素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测,以此来确定电子竞技运动的内部结构特征,以期为促进研究电子竞技运动提供理论层面的基础性成果,为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在国际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为电子竞技运动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构造

1?郾1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概念界定

所有学科领域都使用结构概念作为重要的分析范畴,所谓结构是指在总体中的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既有特定差异性又有相同性的相对不变的关系)〔2〕。结构是指系统的内在规定性,是构成有系统的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相互结合的内在组织形式,是事物组合和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当系统的要素和所处的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发挥。

基于结构的概念,依据发生定义学理论,本研究将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界定为:是指组成电子竞技运动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与作用方式特征的总和。其实质是构成竞技电子运动的整体框架以及框架中的各个要素和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与作用方式特征的关系的集中体现。电子竞技运动结构是电子竞技运动内部的基本构造,隐藏于其内部,反映在电子竞技运动的功能之中。对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研究充分体现出了宏观向微观、抽象向具体、显性向隐形、表象向本质的认知规律,利于深化对电子竞技运动本质和功能的系统了解,更大程度上发挥其功效。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构造是对其进行基本的初期构造,然后进行结构和技术上的分析,最后进行深入的刻画研究、进行调整。其基本原理是首先要分析电子竞技运动的内容,分析内容与结构之间的具体关系,然后确定分析其中的正确性,进行结构构造。系统认识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电子竞技运动在现实发展中的各个方面的完善和科学保障,利于电子竞技运动的良性发展。

1?郾2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框架构造

电子竞技运动是计算机技术和竞技运动完美结合的产物,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游戏和网络体育游戏(源于游戏但又高于游戏),又有别于现实中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具有多维度的特征。其竞赛过程凸显在虚拟化和虚构化的两个本质特征方面,与现实中的竞技体育运动相比,电子竞技运动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条件和场地器材等都没有特殊的要求。从运动训练学理论分析,竞技体育的内部构成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3〕。“竞技运动结构的构造也是主要包括竞技运动结构各部分的层次模型,包括选材、训练、竞赛和管理,其中训练和竞赛是核心要素”〔4〕。因此,对于电子竞技运动而言,其结构的构造可以从训练、竞赛和管理三个要素进行。同时,运动竞赛过程包括赛前准备、竞赛实施和赛后评价三个基本阶段,每个阶段可以视为整个竞赛系统中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三个子系统功能〔5〕。基于运动竞赛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依据电子竞技运动的自身特征,本文构建出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1?郾3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要素解析

(1)竞赛策划:构成竞赛策划的主要要素包括参赛奖励、环境分析、状态诊断和参赛计划。参赛奖励是队员参与比赛的主要驱动力,而状态诊断是科学化设定比赛成绩和目标的基本判断依据,环境分析则是规避各种外界因素干预比赛的必要条件,参赛计划则是对竞赛周期规划的总体思维运筹。

(2)赛前训练:构成赛前训练的要素包括计划制定与实施,模拟训练和状态调整。科学化制定的训练计划是赛前训练的总体指导纲要,而训练计划的具体实施则是赛前训练的的实践运行;模拟训练则是针对对手的强化手段;状态调整是赛前训练的必要恢复。

(3)竞赛表现:构成竞赛表现的要素是参赛队员的临场水平发挥、教练员和相关人员的临场指挥能力以及裁判影响和环境影响。其中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是对赛前训练以及竞赛状态调整的直接反应;队长或者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是运动员战术调整和心理调控的重要支柱;裁判影响和环境影响是运动员公平、有序比赛的主要因素。

(4)竞赛控制:其构成要素是竞赛规则和竞赛规程。其中竞赛规则是运动员战术调整,人员调配,裁判员判定违规以及判定名次的唯一标准;竞赛规程是观众选择赛事观看、运动员统筹安排的参考指南。

(5)竞赛保障:其构成要素是医疗保障和后勤保障。其中医疗保障是运动员不断调整身心指标,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重要手段;后勤保障是运动员规避外因干扰,集中精力于比赛的必要条件。

(6)竞赛评价:竞赛评价是探寻竞赛根本规律的重要手段,通过竞赛评价反思比赛过程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教训,为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提供依据。

2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层次划分及要素权重

2?郾1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层次与要素的权重确定

基于结构框架的构造,“运用德尔菲法(Delphiexpertassessmentmethod)和模糊数学(Fuzzymathematics)确定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四级要素的相对权重数值”〔6〕,并采用克伦巴赫(Cronbach)alpha系数对其内部结构的一致性进行检验〔7〕,确定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层次及要素〔8〕。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层次划分及要素相对权重(见表1)。

2?郾2电子竞技运动结构要素相对权重的计算

以“临场发挥”所隶属的四级层次要素为例,对要素相对权重的计算过程进行说明。邀请6名相关研究的专家(简称p),基于本人研究成果经验的运用判断,逐一对评价要素的原始权重进行打分,再对原始权重归一化处理。原始权重的矩阵如表2、表3、表4所示。

以下计算均采用归一化后的矩阵数据。

计算关于每个指标的平均权重:

(1)

表示第几个指标的平均权重,k是专家的总人数。

原始权重偏移量的计算:

(2)

αij*表示原始权重的偏移量

确定新权重:

由于偏移量越小,将在实际权重中占的比例越大,设:

(3)

(4)

对a0=[α10,α10…αn0]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

(5)

其中:αj表示指标j的新权重。

依据以上步骤,可得电子竞技运动三级要素中“临场发挥”所隶属的四级层次要素相对权重。计算结果见表5。

2?郾3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层次要素信度检验

克伦巴赫(Cronbach)alpha系数是测验内部一致性信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克伦巴赫(Cronbach)alpha系数对电子竞技运动结构要素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

克伦巴赫(Cronbach)alpha系数计算公式为:

(6)

其中k为评价表中的被评价对象数,Si2为第i要素得分的方差,Sx2为整个评价要素总得分的方差。

在本文中变量k=68,∑Si2=1.57,Sx2=10.09带入公式(6)可得α=0?郾869。一般认为α=8—9为内部一致性良好〔9〕。检验结果证明:本研究构造的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层次合理,四级要素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3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特征

2010年版《辞海》对“特征”的定义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描述的是该事物与他事物比较后的不同征象。”〔10〕依据该界定,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特征是指构成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区别于其他竞技体育运动结构的特殊征象、标志。包括了整体框架结构、结构层次以及结构要素的特殊性。

3?郾1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框架特征

电子竞技运动结构框架的构造是研究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特征的基础。根据上述研究,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是由竞赛准备过程和竞赛实施过程两部分组成。竞赛准备是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框架基础,竞赛实施是框架的主体。充分的竞赛准备是竞赛实施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竞赛实施是竞赛准备的集中体现。构成了电子竞技运动的二级层次要素,包括了竞赛策划、赛前训练、竞赛表现、竞赛控制、竞赛保障以及竞赛评价。这些二级层次要素不仅体现出电子竞技运动的完整比赛的具体工作环节,并且呈现出了所有的参赛内容。因此,电子竞技运动结构框架的特征突出呈现出了框架的系统完整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3?郾2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层次特征

电子竞技运动的层次结构根据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过程构建规律,明晰地展现出了四级层次体系,系统地反映出了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内部构造。纵观各层次之间,清晰地体现了有序链接、依次递进、环环相扣的网状结构。因此,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层次特征表现出层次的逻辑性和结构的关联性。

3?郾3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要素特征

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要素是以电子竞技运动的本身特点为依托,充分参考运动竞赛结构的各个要素而提出的,为研究其要素特征提供了解析的关键要点。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要素是由第四级要素构成,共68项,表现了其复杂繁多的特点,充分反映了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内容。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要素不但系统地构建和衔接了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框架,并且有秩序地夯实和建构出了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层次。因此,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要素特征表现出要素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

4小结

以虚构化的电子竞技运动中的智能技能结合类项目Dota(Defenseoftheancients)为载体,结合运动竞赛结构层次框架建立了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层次框架体系,运用德尔菲法(Delphiexpertassessmentmethod)和模糊数学(Fuzzymathematics)计算求出了电子竞技运动结构要素的相对权重值,基于克伦巴赫alpha系数对四级要素内部进行一致性检验,数据显示检测结果呈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反映出本研究构造的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框架、结构层次以及结构要素客观、合理、科学。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框架特征表现出框架的系统性和结构的稳定性;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层次特征表现出层次的逻辑性和结构的关联性;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要素特征表现出要素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李宗浩,王建,李柏?郾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脉络研究〔J〕?郾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1-3?郾

〔2〕高鹏程?郾试论结构的概念〔J〕?郾学术交流,2010,(2):35-38?郾

〔3〕田麦久?郾运动训练学〔m〕?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12-454?郾

〔4〕胡亦海?郾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郾

〔5〕王生有?郾竞技篮球运动竞赛过程结构研究〔J〕?郾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2):97-100?郾

〔6〕王宇亮,刘智慧?郾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桥型方案比选模型〔J〕?郾工程设计与建设,2005,37(1):14-17?郾

〔7〕王晖,陈丽,陈垦,等?郾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J〕?郾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5):583-589?郾

〔8〕刘建和?郾运动竞赛学〔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郾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功能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19-02

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是当前职业教育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开展好技能竞赛活动,将有助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职业技能竞赛包括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社会性、技术性、全民性以及职业性的特征,而且还具有技巧性、阶段性以及竞赛性的特征。职业技能竞赛除具有这些特征外,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前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功能的探讨,将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特征

1.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学校教育,此种教育形式更加注重教育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力提倡“教学做合一”以及“手脑并用”的教学方式,主张学生在学习、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上,职业院校应重视实习课程所占的比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职业院校应明确自己的教育职责,定位好自己的方向,将培养技术工人与技术员作为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长期的发展实践表明,当今的很多职业院校都注重教育的实践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职业教育的社会性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上所需要的人才,因而职业教育带有一定的社会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任务与挑战。近几年来,职业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日渐密切,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宗旨,无论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它都离不开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与社会劳动就业具有密切的联系。职业教育对社会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依存性,首先从办学来看,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职业教育的办学带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离开了社会环境,职业教育将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需要借助一定的社会力量。

3.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职业教育与普通的高等教育不同,它的教学宗旨在于培养职业型的人才,而非学术型的人才,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基础,多数情况下,是为适应职业而进行的教育,职业教育与就业相关联,为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而做准备。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要求专门的技术理论与经验知识作为支撑,技能、技巧以及实践能力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需要我们注意到的一点是无论是就业前的教育,还是就业后的在职教育,其培养目标都是具备一定职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4.职业教育的全民性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能够培养直接、现实的劳动者。当今的高等教育以及基础教育中,都或多或少的渗透着一定的职业教育理念,可见职业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以及满足经济需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调查显示,当前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再次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教育在全面教育目标中倡导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与职责。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全民性的特征对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树立意义重大,终身教育的对象是社会中所有的人,向上可以达到高等教育的阶段,而向下可以伸至基础教育阶段,而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必然具有全民性这一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知识型时代,当前社会的很大一部分职业对从业者的资格与能力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加之外部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次教育定终身的理念已经越来越脱离轨道,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我们必须将职业教育延伸至整个从业阶段。

二、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

从整体上来讲,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是指技能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够吸引竞赛者参与的变化,且能够发挥其特有能力与作用的功效。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往往通过技能竞赛的过程与结果显示出来,当前探讨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将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以下是对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功能的具体阐述:

1.宣传功能

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宣传功能,通常情况看来,职业技能竞赛往往具有宣传参赛选手以及宣传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宣传功能还体现在职业教育具有塑造社会形象的能力。从整体上来讲,职业教育技能的宣传具有两个特点:第一种是指技能竞赛的宣传是一种有形的宣传,带有生动、形象以及具体的特征。第二个特点是指技能竞赛的宣传所起的作用是一种直接宣传,而非依靠文字、图片进行的简单宣传。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宣传功能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他形式的宣传不能与技能竞赛的形式所比拟,它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如若从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职业教育,我们能够发现社会各界对职业技能竞赛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并不是一项独立的活动,它与社会各行业的联系非常紧密,技能竞赛的各项活动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因而社会环境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当社会各界的宣传力量融合在一起时,技能竞赛的规模便会得到扩展,技能竞赛本身不仅得打了关注,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通过职业教育技能的宣传功能,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提升,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职业教育的形象。职业教育的宣传功能还体现在职业教育有力的宣传了人力资源以及人才强国战略,使得社会各界逐渐树立了有关职业教育的人才观以及教育观。同时,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是职业教育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对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以及吸引力意义重大。

2.展示功能

所谓的展示功能是指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拥有了展示功能,就能够进行教学效果的展示,对于提升职业教育的形象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展示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技能竞赛能够展示职业院校学生的风采,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水平与能力,为塑造职业院校的良好形象奠定基础。二是通过技能竞赛能够展现职业院校熟练的操作技能。职业院校的教育技能竞赛实际上是职业院校全体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个职业高手展示自己的风采与能力,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衡量职业院校的教学成果。

职业院校教育的技能大赛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在技能大赛中,很多选手展示的才能让人惊奇、震撼,很多情况下,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水平达到了高级工的标准。纵观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我们能够发现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中,一部分专业的比赛本身就是一种展示,有的比赛就是一种表演,其观赏性极强,在吸引民众的同时,展现其个性、才能,像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服装表演、烹饪以及美容美发等,都具有较强的展示功能。如若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我们能够发现,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的展示台,选手们通过这个展示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与风采,进而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3.评定功能

评定功能是职业教育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技能竞赛中的基本功能,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无论那种形式的竞赛活动,都离不开评定这一过程,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许多职能都是在科学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职业教育中的技能竞赛活动往往依据一定的竞赛标准进行,这无形中使得竞赛对参赛对象有了优劣与等级之分。职业教育的评定功能是鉴别职业院校教育质量与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评价是技能竞赛的第一特性,离开了评价,职业教育也就无意义可言。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实践来分析,我们能够得出技能竞赛是以发挥评价功能为主要特征的,其中涉及配置以及决策的环节,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的评价,从而为评价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通过评定功能,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认可与鉴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发展策略

1.建立完善的运行与管理机制

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完善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将有助于这项工程的良好运行,同时也为深入持久的开展竞赛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促使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活动的持续开展,职业院校必须立足于实践,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立专门的组织与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条例,督促每个竞赛工作者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是,建立完善的运行与管理机制,还需要健全职业技能竞赛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的热情,为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学校还应实行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应给予奖励与表扬,除此之外,还应对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提高教师工作的主动性。

2.处理好竞赛中各个功能之间的关系

由以上我们可知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具有展示功能、宣传功能以及评价功能,除此之外,职业教育还具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等等。我们应全面的认识职业教育竞赛活动的功能,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功能以及作用,将技能竞赛活动贯穿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认识到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间各个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相互渗透的关系。尽管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中各个功能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各个功能间又是各种独立,互不相连的,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更新与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也在逐步的确立与完善,各个功能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职业教育中的展示功能与宣传功能具有高度的渗透性,表现在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展示的过程也是宣传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启示我们职业教育间各个功能的关系应该认真、细致的处理。

3.结合职业院校专业的特点,开展技能竞赛

职业院校的根本教育宗旨,在于培养应用型以及实践性的人才,因而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职业院校专业的特点,努力使得职业院校的专业覆盖所有的师生群体,积极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尽可能形成层层有选拨、校校有比赛的格局。然而,当前高校的现实情况是职业院校的很多参赛项目都是量大、面广的通用型专业,而真正具有职业性与专业性的参赛项目却不是很多,这种现象的存在无形中会影响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技能大赛的活动也难以高效的开展。因而,为了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技能竞赛。当前的研究数据表明,全国大赛中中职组为10类,35个比赛项目,而中职教育的专业数量到目前为止共有19类320多个专业,如此多的专业不可能同时举办竞赛,国赛也不会包含所有的专业,因而职业院校在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时,应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特点,设置科学、合理的竞赛活动,因地制宜,力求办好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活动。

4.将技能竞赛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活动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趣味性、实践性以及竞争性,通过参与技能竞赛活动,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活动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指明方向,竞赛活动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很容易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通过预赛、参赛等过程,在职业院校的校园中,形成一种浓烈的技能竞赛氛围,独特的校园文化也在此过程中形成。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活动对于校园文化的构建意义重大,因而我们必须重视技能竞赛活动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四、结语

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已经成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性指标,落实好职业院校教育技能竞赛活动,将有助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娟娟.《职业技能竞赛对中等职业教育生态的影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3-03-18.

[2]林幼筹.《高职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管理应用研究--以福建D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华侨大学,2014-05-20.

[3]何富贵,张梅.《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实训教学的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1-04-10.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篇3

自1989年开始,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28届。28年来,“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有效地激发了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及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广大中小学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中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已经成为公认的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大型品牌公益活动。经研究,2017年将举办第29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并定于2017年11月在扬州市宝应县举行征文颁奖活动。此次征文以“高举‘苏派’旗帜,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品质”为主题,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发动、组织本地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的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及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参赛。

附件: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细则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6年10月28日

附件

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细则

一、征文主题

高举“苏派”旗帜,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品质。

二、参赛对象

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教师、管理工作者、教科研人员),年龄不限。

三、奖项设置

1.本次征文竞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2.本次征文竞赛另设先进集体奖、年度新人奖、杰出水手奖、优秀团队奖和感动人物奖等奖项。

四、征文要求

1.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2.篇幅在3000字以上6000字以下。

3.a4纸打印。

五、报名方式

1.本次征文竞赛可个人报名,也可由各市、县(市、区)有关部门或学校集体组织报名。

2.发文组织参赛的市、县(市、区)有资格参加先进集体奖的评选,请将相关文件寄送至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组委会秘书处(《江苏教育》编辑部)。

3.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由相关部门组织初赛。

4.集体组织报名参赛的地区与学校,可优先参加“先进集体奖”和“优秀团队奖”的评选。

5.本次征文截止时间为2017年7月20日。

6.征文请用挂号信或特快专递寄至: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B楼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组委会秘书处(《江苏教育》编辑部),邮编:210036。并请在信封上注明“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字样。

7.联系人:尚川(025-86275614)。

六、注意事项

1.本次征文竞赛拟采用微信扫码的方式报名,具体报名方式请关注《江苏教育》官方微信号jiangsujiaoyu以及时获取相关资讯;也可届时关注江苏教育新闻网(http://)。

2.完成微信扫码报名后按要求逐项填写《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参赛征文推荐与作者信息表》(分别刊登在《江苏教育》2017年1月与4月杂志上),并加盖单位公章。请确保信息表内的信息与微信报名提交的信息一致。

3.o参赛表或复印、自制参赛表的论文均视为无效论文,不予评奖。

4.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得参加评选;在评选结果揭晓前,不得将参赛论文向其他报刊投稿或参加其他征文比赛,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获奖资格。

5.本次征文来稿将全部提交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如确认有抄袭行为,将取消作者参赛资格,并向相关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篇4

摘要项群训练理论是以竞技运动项目的科学分类为基础而提出和建立的。它的提出丰富了运动训练体系。有利于竞技运动发展战略的制定、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竞技人才的合理流动等。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项群训练理论其项群是否完善都存在着一定的质疑。逻辑学告诉我们,任何分类都要遵守相应相称(子项之和等于母项)、同一标准以及按照一定层次逐级进行的这样一些基本原则。而田麦久先生的项群训练理论发展至今,亦没有将奥运会的全部竞技运动划归进去,有其不足。本文根据项群训练理论建立的科学基础,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田麦久先生提出的项群训练理论基础上衍生了一条全新的项群训练理论――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

关键词器物操纵项群训练理论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标志着该理论已趋于系统和成熟。该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同时也成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日趋成熟的标志之一,在理论运用于运动实践的过程中,推动了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成为运动训练科研领域的主旋律。然而,项群训练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还需进一步改善提高。本文在田麦久先生提出的项群训练理论基础上衍生了一条全新的项群训练理论――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

一、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定义

对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理解与定义,首先要理解何谓“器物”、何谓“操纵”,这是该项群训练理论的两大核心词汇。根据罗竹风1990年主编的《汉语大词典》对“器物”一词的定义是:“原指尊彝之类,后为各种用具的统称。”后引申为包括没有生命的器具和有生命的动物。对于“操纵”一词的定义是:“(一)收与放,引申为控制、掌握;(二)驾驭机器与动物;(三)处理、裁决;(四)指取合,开合等变化多样的写作手法。”本文取其(一)、(二)释义。综合而论,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是指:以器械或动物自主发力或借助外力为主;强调人的主导地位,合理、熟练地控制、驾驭器械和动物运动规律,并具有一定技术、战术意识的复合型项群。其又可细分为技能主导类器械操纵性项群和技能主导类动物操纵性项群两个亚类。

二、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训练原理

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包括帆船、帆板、马术、摩托艇、高空跳伞、骑牛比赛、赛马、赛车等竞技运动项目。尽管这些竞技运动项目有的是在陆上,有的是在空中,有的则是在水上进行运动;运动员有的是在特定的器械上进行的,或者是在动物身上完成的。然而,各个项目在竞赛中运动员都必须努力控制器械或者动物,只有人与物的完美结合才能取得优异竞技成绩。

三、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项群的意义

(一)此项群的建立有利于项群内部各个竞技运动训练规律和竞赛规律的合理借鉴,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组织训练和参加比赛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例如技能主导类器械操纵性项群中的帆板和帆船竞技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说它们的训练模式是可以相互借鉴的。首先,都是在水域中进行训练和比赛的;其次,运动员都需要合理的判断风向、水流及其他天气状况;再次,它们都兴起于欧美国家,在国内并不常见,需要立足本国国情合理地借鉴他国先进的训练、比赛经验。

(二)逻辑学告诉我们,任何分类都要遵守相应相称(子项之和等于母项)、同一标准以及按照一定层次逐级进行的这样一些基本原则。而田麦久先生的项群训练理论发展至今,亦没有将奥运会的全部竞技运动划归进去,有其不足。此项群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发展项群训练理论,使项群训练理论趋向合理。

四、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任何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智能七个因素所决定的,各个因素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又依项目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区别。技战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共同特点是心理、技术及运动智能的影响较高,而战术和体能影响则较低。

(一)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运动员的体能特征

1.形态特征:身体强健,体型匀称。体型正常而匀称,专项的特殊需求并不明显,技战能主导类动物操纵性项群对体型的要求稍微比技战能主导类器械操纵性项群要高。骑牛比赛对运动员的体型要求最高:身高、腿长、身体结实。

2.机能特征:技战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与其他项群一样,要求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获得良好发展。

3.素质特征:技战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对运动员生理机能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突出。不同运动项目对运动员一般运动素质有不同的侧重,对专项运动素质则有较高的要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能力和稳定性好;(2)动作协调能力强;(3)本体感觉较好;(4)较好的视觉。

(二)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技术特征

技能主导类项群的竞技能力,主要表现在技术上。技术不但是战术的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素质的不足,因技能主导类器物操控性项群运动员之间无身体接触,体能的要求较小,更依靠技术取胜。

靠技术取胜的项目,技术的基本功更为重要。帆板、帆船、马术等兴起于西欧国家,此项群中的大多数竞技运动在我国并不常见,基本上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并且也只限于一些沿海城市或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全国开展还未普及,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技术的练习要强调基本功的练习,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做到“扬长避短,突出特色”。

(三)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战术特征

战术是合理地使用技术和素质条件的能力。本项群比赛要求运动员多按预先制定的比赛方案进行,尽最大努力创造最佳成绩。在赛场上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努力突破原有最高水平。因此,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具备很高的自控能力和物控能力。力争首演成功,给对手以心理压力。运用多种暗示以激发运动员战斗意识和拼搏精神。

(四)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心理特征

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各项目运动员与对手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竞赛中要保证自己对外界条件(包括赛场场地条件、器械状况、动物突况、观众、裁判、对手得分等)刺激中引起的异常心理状态及时地进行自我调节,以语言、思维等各种手段暗示自己,保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技术水平的发挥。

(五)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智能特征

本项群对智能的要求较高,越来越多地应用众多学科的科技成果,需要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去接收、吸取或创新,才能更快地提高技术水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本项群的运动员要十分熟悉自己的器械性能或动物的习性,除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项理论知识外,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和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科研能力、自控与物控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其独立作战能力及应变能力,而在各种复杂、困难条件下及时采取措施,去夺取胜利。

五、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运动员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一)比赛条件及比赛的特点

帆船、帆板、马术等此项群的竞技项目可以在同一场地、同一水域分成不同道次或组次进行比赛。比赛中,运动员之间身体无接触,各自操纵自己的器械或动物,比赛完毕后由裁判评定公布成绩。因对手技术战术的变化和自己直接关联不大,要创造优异成绩,主要靠运动员自身技术的发挥和对心理状态的控制。

(二)影响比赛成绩的决定性因素

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包括在比赛中所取得的名次,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是由运动员自身在比赛中的竞技表现,参赛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三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田麦久,1984年)。其中运动员个体的努力程度与努力结果通常起着首要作用,器械的科技含量、动物的竞技状态和天气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运动员取得良好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

技能主导类器械操纵项群受比赛当时天气影响较大,帆板、帆船需要借助一定的风力和水流,天气不佳也是影响比赛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能主导类动物操纵项群成绩优劣则与动物的竞技状况有直接关联。马术讲究“人马合一”,只有人与动物的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竞技成绩。

六、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训练特征

帆板、帆船、马术等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项目,大多是19世纪末、20世界初从西欧国家传入我国,尽管起步比较晚,但是中国的帆板、帆船、马术运动的发展很快,令世界刮目相看。如张小冬获得第25届奥运会银牌,并多次获得世界帆板锦标赛冠军。

同其它项群一样,器物操纵性项群的训练也必须遵循竞技运动的基本规律,坚持运动训练的一般原则。同时,也要兼顾本项群的特点予以运用、实施。因此,我们要结合西方先进的训练经验,不断创新本项群的训练基本理论框架。

(一)训练视野的不断开拓

本项群的大多数运动项目起源、发展与西欧,引入我国的历史不足百年,我国还未能完全掌握此项群运动最核心的训练方法。训练指导思想进一步解放,有利于运动员、教练员的视野和思维的开阔。我们的训练理念已不是局限于本单项内“闭门造车”,而是更加广泛、深入借鉴、移植其他项群、国家的相关先进的、成功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使得一些优势项目独有的训练特征迅速成为本项群训练的整体特征。

(二)运动员的心智须相对成熟

本项群训练的一大特点是运动员的心智须比其他项群运动员成熟,此项群主要培养人的勇敢、坚毅和驯服动物的品质,需要较高的智慧和心理特质。帆板、帆船、高空跳伞的比赛是在深海或高空进行,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能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而赛马、骑牛需要了解动物的特殊性情以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需要智慧与勇敢并重,因此说此项群要求运动心智须相对成熟。

(三)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练队伍和科研系统

此项群的最大训练特点是人与物的和谐发展,人与物如何协调发展是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做支撑的。如何自主研发高科技竞技器材是我国体育科研学者一支不断努力的方向,器械的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早在1979年,中国的一些航海工作者在报刊上发现了一些帆板运动的消息,经过研究、探索,制造出第一条中国帆板。与此同时,比赛中对动物动作、性情的预判以及如何进行赛前训练也是体育科研学者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才能做出详尽的解决方案,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才能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竞技成绩。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00:917.

[2]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3]田麦久,麻雪田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毛庆敏.体育小百科[m].山东:明天出版社.2005:152.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篇5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对抗竞赛;区域内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曾两次提到要建立“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序列,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由此,中国的职业技能大赛如火如荼,国有国赛,省有省赛,市有市赛,校有校赛。职业技能竞赛已成职业教育的常规工作,各省、市、校也以技能竞赛成绩作为衡量办学水平与教学成绩的重要筹码,职业技能竞赛热由此逐步升温。

基于区域内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作为上一级赛事的选拔赛和本区域内职业教育水平检测的手段之一,有其可取之处,也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纵观近几年来的区域内职业技能比赛,具有明显的为竞赛而竞赛、职业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和“应赛教育”的特征,其赛事组织工作都待进一步规范。

一、组赛参与者双重身份,影响竞赛的正确价值观取向

目前,区域内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主办单位多为该区域内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赛者多为区域内某个专业办学影响较大的职业技术学校和为竞赛提供设施或技术支持、与组赛学校有一定联系的企业。主办者希望通过竞赛来引导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提高专业办学水平,提升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为参与上一级竞赛选拔选手,目的明确,动机单纯。组赛学校往往又是参赛单位,除了在项目竞赛中占据了天时地利的优势外,还预先知晓了部分竞赛内部信息,一般不对外开展相应的开放培训业务。其结果导致竞赛不利于提高技能竞赛的整体水平。基于上述分析,应坚持以下两点:(1)区域内职业技能竞赛的组赛方应为与竞赛无关的第三方。如中职学校的技能竞赛,可委托本区域内的高职院校或具备组赛条件的企业承办。(2)为竞赛提供设施或技术支持的企业应由赛事主办方选定,与参赛学校没有联系。

二、竞赛运行机制残缺,影响着组赛缺陷的及时有效纠正

目前,基于区域内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大多是由区域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办,承办单位、命题规则及命题人等多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相关人员完成,也不排除委托参赛单位的专业教师完成,竞赛组织奖基本上是根据参赛单位的参赛项目来确定,对组赛、参赛单位的考核与评价没有具体的细则与反馈,使得组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纠正。

1.应建立职业技能竞赛的监控与考核机制。开发职业技能竞赛管理系统,对组赛单位及参赛单位的竞赛情况进行有效管理。还可通过采集各参赛单位日常学生技能竞赛数据,分析区域内各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并根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区域内各职业学校进行工作指导与帮助,将技能竞赛的目的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职业技能竞赛反馈机制。目前的反馈基本上关于竞赛结果的反馈,关于竞赛过程中的得与失,很少组织组赛单位和参赛单位进行研究与讨论,事实上是回避了竞赛过程中的组赛与参赛方面存在的缺陷,影响着下一届职业技能竞赛的更完美结局。所以,完全有必要建立职业技能竞赛的反馈机制,通过反馈,一方面对组赛与参赛进行总结,为来年的职业技能竞赛做好充分准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竞赛的得失,把好的经验与做法内化到各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人才培养中去,实现竞赛为职业教育服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

3.建立合理的竞赛组织程序,确保竞赛的公平性

竞赛组织程序是竞赛公平性的重要保证,一般包括竞赛指导思想的确定,主办、承办、协办单位的确定,竞赛规则、内容及方案的制订,竞赛时间、地点的确定,竞赛评委的产生等。目前,区域内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上述各项的确定多数以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技能竞赛为指针,即省赛跟着国赛走,市赛跟着省赛走,校赛跟着市赛走,具有明显的为竞赛而竞赛的特征。

三、赛项设置应相对稳定

可根据本区域内专业建设情况,分年度确定本区域内的竞赛项目。这样,既兼顾了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每年组织的技能竞赛,又体现了区域内职业教育的特征。

1.竞赛评委的产生。竞赛评委是竞赛评判的主体,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扎实的专业功底、熟练的操作技能。为此,应设置评委评选条件,建立区域内职业技能竞赛评委库,从评委库中随机产生竞赛评委,并在赛前合理的时间段临时通知其所在单位和本人。

2.竞赛应全方位开放。应允许参赛领队、指导教师全程观摩竞赛。所有获奖作品应现场展示,接受参赛选手、指导老师及其他人员的检验,确保竞赛公平,杜绝暗箱操作。

3.竞赛规程应与竞赛通知同时下达。主办方应做好竞赛的充分准备,提前做好竞赛的各项工作与方案,在下达竞赛通知的同时,将各赛项的竞赛规程一并下达,让区域内的各参赛单位在同一时间段知晓竞赛的各项要求,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赛准备与训练。

总之,关于区域内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组赛问题的探讨,有利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更加规范有序,公平合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竞赛组织工作中的优势与缺陷,完善竞赛组织与管理机制,更能促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重视本区域内的职业教育,促使各职业院校进一步认识到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进而整体提升本区域内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王宇.探究对抗竞赛的优缺点[J].中国校外教育,2011(08).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竞技体育;暴力;刑法

当今体育赛场上竞争日益激烈,在万众瞩目下一场大型体育赛事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比赛原有的范畴,给观众带来了更激烈精彩的比赛的同时也伴随着体育暴力问题的日渐增多,这些在赛场外足以构成故意伤害罪的行为在运动场上却逃过了法律的制裁,伤害的实施者大多只遭到了职业联盟内部的处罚(禁赛,罚款等),而受害者缺往往因为伤病而遗憾终生。这也引起体育学,法学界的学者展开了对刑法是否应该介入体育竞技暴力的讨论。支持者认为竞技体育领域不应该出现法律的真空,用刑法规制体育竞技暴力将表达法律不允许非必要的体育暴力行为的出现这一观念。反对者则认为竞技体育有其特殊性,身体的对抗性是许多运动项目的魅力所在,刑法的规制将限制运动员在赛场的拼搏精神,降低体育运动的对抗性,阻碍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体育暴力行为的规制各运动联盟内部管理就可以做到。

学界就此问题的讨论大多处于理论阶段,对于体育竞技暴力司法实践方面的研究较为缺少,究其原因,第一是因为相关的案例较少,体育领域的竞技暴力大多采用联盟自治的方式加以规范。第二是因为各国对于体育竞技项目的伦理观念和社会需求不同,如美国的UFC自由搏击,美式橄榄球,冰球等项目,从项目的特性和规则来看产生的暴力伤害几率都相对较高,很多国家却没有发展此类项目。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国外相关案例及刑法规制体育暴力的实际操作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刑法对于体育竞技暴力需要有一种威慑力的存在,但不能过度干涉,对于体育竞技暴力的规制还需要以联盟自治为主,这是各国竞技体育良性发展的一种趋势。

一、体育竞技暴力概况

对竞技体育领域中体育竞技暴力刑法规制的研究,需要结合刑法理论与竞技体育的特殊性,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放矢。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参与者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的过程使得竞技体育具有以下特征:(1)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2)充分的发挥和调动运动员的体能,智能,心理,技能和战术水平(3)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竞赛,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4)观赏性和娱乐性;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竞技体育发展越来越成熟,各种运动项目也是自古流传至今,更有各名族的传统项目,比如中华武术,日本相扑等等,而随着各种运动的不断普及,喜爱和观看竞技运动的人也逐渐增多,让不同的运动都能长盛不衰,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5)教育性;体育竞赛中运动员挑战身体极限的拼搏精神,竞技比赛中渲染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青少年兴趣爱好、价值取向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6)商业性;社会的发展使得受到广泛关注的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各种体育运动项目,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手段,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并成为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杠杆。这种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运作以体育竞技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所带来的享受、竞技性所带来的刺激为主要产品,以平衡各方面利益达到互利互惠为目的的运作模式使得竞技体育具有商业性特点。

对于体育竞技暴力行为的概念,法学界和体育学界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界定,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曲伶俐等从刑法学的角度认为竞技体育暴力行为是达到了犯罪程度,需要刑法予以规制的,指在正当的对抗性体育比赛中,在比赛时间、比赛场地,参赛的一方运动员以比赛为目的,故意犯规超过必要限度,故意造成另一方参赛运动员重伤或者死亡的攻击[1]。张金成等从体育学的角度认为球员或球迷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情感等方面的非理智行为,甚至对体育运动观念曲解和误导以及任何收买、侵犯、偏离和歪曲的东西都应称为暴力[2]。曲伶俐等从社会调查入手,从社会学角度认为体育暴力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也不是正当的业务行为,绝大多数体育暴力行为属于不道德行为和违法行为,严重者属于犯罪行为[3]。阎小良等从体育学和法学的角度认为体育暴力指在体育活动中,竞技人员与竞技人员之间、竞技人员与非竞技人员之间和单纯的非竞技人员之间所发生的暴力行为竞技人员与竞技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一般由有关的体育社会团体加以处罚;而竞技人员与非竞技人员之间和单纯的非竞技人员之间所发生的暴力行为,则应当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其中竞技人员对非竞技人员进行的暴力行为,应当实行“双罚制”,既要由体育社会团体对其进行处罚,也要求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而依据行为情节的严重程度,可将球场暴力行为分为三类:(1)违反道德规范的暴力行为;(2)一般违法暴力行为;(3)体育暴力犯罪行为[4];谭红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认为暴力一方面对社会秩序起到破坏作用,另一方面恰恰也是另一种新的社会平衡和友好的媒介,体育暴力是暴力的多种样态之一,是暴力在体育运动的中的体现,在这样的语境和意义下,他认为“体育暴力”既表现出暴力的一面,又表现出舒缓暴力、符号转换的功能。[5]

通过上述分析,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研究目的对体育暴力的概念做了不同的界定,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要规制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暴力问题,认为体育暴力可以分为观众暴力和竞技暴力,因此对体育竞技暴力概念的理解是相对观众暴力而言的。体育暴力发生的主体都有两类人员,第一为非竞技人员,如观众,赛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等。此类人员发生暴力事件,完全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公共治安管理条例》、《体育法》等国家相关法律进行规制,情节严重者司法机关有权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类人员所遵循的道德标准和社会秩序与公共大众保持一致。第二类体育暴力的主体为体育竞技人员,如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等等,其中又分为竞技人员与竞技人员之间的暴力,竞技人员与非竞技人员的混合暴力两种。竞技人员最大的特征是体育竞技比赛的直接参与者,他的行为都是围绕竞技比赛进行,并受到体育行业内部管理自治的影响,如中国足协拥有对其协会内部人员处罚和管理的权利。那么对于竞技人员暴力的规制必须考虑竞技体育的特殊性,行业内部管理规范,竞技比赛规则,社会舆论导向以及法律保障等诸多手段对其进行综合的管理与规制。

因此本文所涉及的体育竞技暴力行为是指体育竞技参与者,由于体育竞赛诱发的,具有明显违背体育规范的身体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运动员的竞技伤害行为,运动场斗殴等等。按照暴力主体分可以分为竞技人员暴力和竞技人员与非竞技人员暴力;按照暴力行为情节的严重性分为规则内的暴力,一般违规的暴力,体育暴力犯罪;按照对竞赛规制遵守程度可以分为规则允许的暴力行为,过失犯规的暴力行为,故意犯规的暴力行为,恶意犯规的暴力行为,赛场斗殴暴力行为;按照暴力行为发生的时空特点可以分为竞赛时的暴力行为和竞赛外的暴力行为;按照竞赛的性质可以把体育竞技暴力分为职业比赛竞技暴力和业余比赛竞技暴力。对体育竞技暴力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对体育竞技暴力行为性质的认识,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体育竞技暴力行为。

正常的体育竞技行为,产生一定的身体伤害是允许的,这是由体育竞技的特性所决定。从运动伦理学的角度讲,是一种有限伤害,是合理的[6]。而以体育竞技为名,伤害对手为目的的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是受到法律所制裁的行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判断运动员的行为目的非常模糊,在激烈的对抗和竞争中,运动员的行为不能以常人来思考。而对于这种行为在许多项目的规则中,就有避免伤害发生的作用,如拳击比赛中,禁止击打后脑和腰部以下。篮球比赛中带球撞人,阻挡,恶意犯规两罚一掷的惩罚等等。规则的改进也有效的避免了伤害事故的发生。在竞技中理应接受这些规则的限制,但很多情况下,为了达到战术目的,或者运动员私人的仇恨,不以比赛为目的,伤害对方的行为必须强烈禁止,否则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将会被打破。在2008年奥运会足球比赛中,中国对比利时,中国运动员谭望嵩为争球而使用粗暴的动作将比利时球员波科尼奥利踢成重伤,以致这名球员失去生育能力,比利时足协随后向比利时法院以故意伤害罪谭望嵩。但要证明谭当时的动作是要伤人而不是正常的踢球却非常困难,因为在高速奔跑中,在亢奋精神的支配下,运动员的动作瞬息万变,轻重缓急不易控制,依据竞技规则去判断是否违规容易,但要从刑法的角度认定谭在主观上具有伤人的故意则太难。

二、英美国家对体育竞技暴力的司法实践

对体育竞技暴力的研究,通过查阅国外期刊常见于一定数量的判例。但各判例由于时期的不同,社会环境、理论理解的不同做出的最后裁决也不尽相同。以下是两个英国的典型判例。

案例一:mcCartan案

2003年5月,盖尔足球联赛westmeath州对Down州的比赛中,JamesmcCartan代表Down州前锋,当时他的对手是westmeath州队的KennethLarkin。双方身体接触激烈,案子的关键在于双方当时的竞争性。westmeath队的观点是:运动员在争抢之后,Down队员转回又扔出了一拳。mcCartan申称他不知道是什么引起的伤害,但是猜测可能是当他要摆脱Larkin的盯防的时候偶然地肘击导致。在此需要注明的是,虽然盖尔足球是允许身体接触的运动,其中的处理规则较难把握。防守者(就像Larkin)经常使用推,拉或者其他阻碍对手的形式,而裁判在竞争激烈比赛中对这种无意识的的粗鲁的行为的判罚也较为难发现。william法官早期慎重的考虑了比赛的竞争性以及当事人当时的行为动机和目的。之后又对英国爱尔兰运动委员会一系列伤害事件做了调查,列了2004年Gaa发生的一些了暴力事件,包括下巴损伤,面颊击打,攻击裁判及官员以及U18足球比赛中的群殴。在U18爱尔兰足球冠军竞标赛CountiesLaois和Cork的比赛中群殴发生后,Gaa为此发表的公开的道歉信。当球迷,教练,裁判,运动员之间的争斗发生后,许多人已经接受了这种伤害。Gaa主席要求整改联盟内部纪律体系。

在此案中Gaa的内部纪律机制,比赛管理委员会和上诉管理委员会进行了长期的调查,但仍无结果,这也导致了此案件最终进入了法律程序。m法官对Gaa(实际上是对爱尔兰运动委员会)提出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内部组织纪律的腐败已经很长时间。第二,Gaa现在的纪律体系已经破败需要大整修。最后m法官强调说盖尔足球是一项激烈身体对抗的运动项目,在此运动中许多意外伤害难以预计,尽管LaRKin在紧密防守对被告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但是“伤害某人没有法律的正当认可就是犯罪,不论伤害发生在大街上,家里还是足球场上及其他一切地方”2004年11月1日,都柏林地区法院,JamesmcCartan以违反人身法案(1997)被定罪。william法官推迟宣判,观察被告在赔偿原告伤势恢复过程中的态度。2004年11月22日,mcCartan通过慈善捐款的到免罚[7]。此案受到广泛的媒体关注,成为此类案件的典型案例。

案例二:马蒂案

1992年,英国发生了一起橄榄球案例:诺丁汉队与伦敦队进行的比赛中,诺丁汉队球员马蒂与伦敦队球员瑞斯发生了纠缠,致使马蒂受到了较重的伤害:颌骨骨折,并被打掉两颗牙。在向法庭提供证据时,马蒂详细地描述了整个事件,试图证明瑞斯的合理性,并讲道:“我无法忍受在一项如此钟爱的运动中看到出现这种程度的暴力行为”。瑞斯则辩解说是马蒂一直在对自己犯规,打马蒂只是为了引起裁判的注意,以阻止这种非法的干扰,而没有伤害马蒂的意图。最后皇室陪审团裁决瑞斯无罪。在其后来的辩护词中,说道“如果运动道德的重要元素之一竞赛精神和裁判的权威都要诉诸于类似的诉讼程序来决定,而且这种决定成为体育活动的控制性因素的话,那将是十分不幸的”。此判例被作为体育竞技伤害豁免于司法裁决的经典案例。

两个案例截然不同的最终裁决,但是可以反映一个问题,体育竞技伤害案件国外并不支持进行刑事诉讼,而是首先由联盟自制进行调查和裁决,但是当联盟已经无力处理,此类问题以严重影响体育竞赛秩序时,司法机关适时介入进行裁决,但司法的介入难度较大,耗费的资源较多,如mcCartan案中历时17个月。对于竞技伤害责任的承担上,从国外法律来看,此类案件即使宣判也会从轻处理,并且由于其责任认定难,支持通过司法判决的案例占少数。

三、体育竞技暴力刑法介入的理论基础

(一)体育竞技暴力罪与非罪的辨析

犯罪的定义按其是否表明犯罪的实质内容可以分为形式定义,实质定义和形式与实质相结合定义三类。形式定义强调其法益侵害性,认为犯罪仅仅是以刑事法律加以禁止或者刑罚予以制裁的行为,但未能揭示出犯罪的实质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犯罪的实质定义注重犯罪的本质,从犯罪危害社会生存这一本质出发,认为犯罪侵犯了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是一种的行为,但忽视了犯罪这一社会现象的认定标准是刑法,容易不收现行法律限制而扩大犯罪范围,对法治的实施在实践上有潜在的危险。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老同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表明,我国刑罚中的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已经达到触犯刑罚的程度,并且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是犯罪形式定义与实质定义的相统一。我国刑法揭示了犯罪的本质特征,其中三特征说是普遍所接受的学说,认为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当罚性。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首要特征也是本质特征,在犯罪认定和量刑中具有重要意义,是犯罪成立的基础,是确定不同刑事责任的根据。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当罚性特征都是从这一本质特征中派生而来的。判断体育竞技暴力是否犯罪而是否应当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约首先判断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而暴力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原型文化表述,是维持人类社会的集体记忆、社会秩序和潜意识心理平衡的重要的社会实践,“体育暴力”是这种文化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在社会冲突中起着缓冲和平衡的作用,为人类心理能量的释放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象征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正当的体育竞技暴力没有社会危害性。而从竞技的暴力,赛场的恶意犯规,至对手产生难以忍受的身体伤害,通过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影响人类的行为,从这一角度来说又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社会危害性这一标准界定较为模糊在实践中操作中难以把握。

(二)刑法介入体育竞技暴力的原则

1以促进竞技体育健康有序发展为原则

刑法介入体育竞技领域时必须以促进竞技体育健康有序发展为原则。因此刑法对体育竞技领域的规制必须有度,规制不能过松,把违规行为全部交给行规处理,让竞技体育成为犯罪的合法手段,这样势必造成竞技体育领域暴力不断,血案频出。也不能过严,让刑法渗透进竞技体育的方方面面,影响体育的激烈竞争性,运动员在参场畏手畏脚。竞技体育领域还是需要本身的管理制度,竞赛规则去规制,只有当行业能不无法解决时才能求助于刑事司法。

2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所谓刑法谦抑,是指刑法应当作为社会抗制违法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能够用其他法律手段调整的违法行为尽量不用刑法手段调整,能够用较轻的刑法手段调整的违法行为尽量不用较重的刑法手段调整。在对体育竞技伤害行为进行刑法规制时一定要慎重,只能对那些单纯依靠比赛规则、体育法规不能调整的情况犯罪化。如果比赛规则和其他的行业规定已能很好地调整和处理有关情形,刑法的介入就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必要的,而且也得不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缺乏社会相当性。比如足球比赛中,背后铲球致人摔倒甚至造成轻伤的情况,由裁判员向犯规者出示红牌将其罚下场即可。如果刑法强行介入,以故意伤害(轻伤)罪追究伤害者的刑事责任的话,显然是不妥当的。其次,从国外案例也可以看出对此类案件,刑事裁决时也是竟可能从轻处理。

四、我国体育竞技暴力遏制策略

(一)完善行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在我国竞技体育暴力首先应寻求行业内部的救济,单项运动协会对本项目的管理规章制度成为首先考虑的对象。首先加大对危险行为,伤害行为的处罚,让那些产生严重伤害后果与可能产生伤害后果的动作的到约束。目前产采用的处罚措施有罚款和禁赛。在美国最严重的处罚是终身禁赛,这对于一名这也运动员来说无疑是最为严重的处罚。其次设立容易引起竞技赛场混乱与暴力的制度,如nBa的零忍让规则,确立的裁判的绝对地位,有效减少现场混乱暴力。

(二)竞技体育规则的优化处理

竞技规则在体育领域来说就是运动员,教练员所遵守的“法律”。越多身体接触,越强对抗性的项目,那么规则就应该更加详细。竞技规则更把运动员场上的行为规范化,让危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三)提高运动员,教练员文化道德素养

恶意伤害在竞技体育的产生与运动员教练员的文化道德素养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在青少年比赛中,对天赋球员的嫉妒心理,对采取不正当手段取得比赛胜利的偏激,等等都容易造成直接以损害对手为目的。加强教练员,运动员平常的文化素质教育,发扬拼搏的竞技精神,对提高我国整体竞技水平,维持竞技秩序起到促进作用。

(四)刑事司法的适当干预

竞技体育不应该脱离法律的管辖,成为犯罪的一片乐土,刑法在谦抑性原则和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应保留对竞技体育的规制。对那些目的明确,证据确凿的恶意伤人行为予以刑法制裁。

五、结语

体育竞技伤害在体育赛场上时候发生,笔者通过对国外相关案件的分析认为国外目前对于体育竞技伤害暴力的刑法介入抱着谨慎的态度。从案例来看,法院尽可能避免体育领域的案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只有在体育行业内部机制无法解决是才涉足。理论界对此案件探讨不一,肯定体育领域不能出现法律的真空,但是又不能清晰的界定体育伤害入罪的认定,过严过松都将阻碍竞技体育正常健康发展。笔者提出此类案件首先应从体育领域制定遏制措施,完善体育行业内部规章制度,优化体育竞技规则,提高竞技人员文化道德素养,其次刑法进行适当干预。

参考文献

[1]曲伶俐.竞技体育暴力行为的刑法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10.3:84-88

[2]张金成,王家宏,舒钧.我国球场暴力研究概述[J].天津体育学学报,2005,20(3):47-50

[3]曲伶俐,景年红.关于竞技体育暴力行为的调查报告[J].政法论丛,2009.5:53-60

[4]阎小良,王家力,邓仕琳.从体育学与法学的视角对球场暴力概念的重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4(26):10-12

[5]谭红春.对体育“暴力”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3(24):227-231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体育管理;职业体育联盟;生产与经营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1-0028-04

analysisoftheproductionandoperationbehaviorsofprofessionalsportsleagues

ZHanGBao-hua1,Hewen-sheng1,FanGYa1,ZHaoLing-feng2

(1.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2.DepartmentofLaws,GuangzhouSportsBureau,Guangzhou510620,China)

abstract:Basedonserviceproducttheoriesandenterprisetheories,theauthorsanalyzedtheproductionandoperationofprofessionalsportsleagues,andrevealedthatthebehaviorsofprofessionalsportsleaguesareasortofproduction-whattheyproducearegameserviceproducts,andtheyareprovidedwithduecharacteristicsofordinaryenterprises.theproductionandoperationofprofessionalsportsleaguesareessentiallytheproductionofthevalueandusagevalueofgameserviceproducts;ontheonehand,gameserviceproductsthatcantheaudienceshouldbeproducedinordertosatisfytheaudience’sneedforsportsentertainment,andtheusagevalueofgameproductsshouldbeproduced,whileontheotherhand,therealizationofthevalueofgameproductsshouldbeconsidered.inpractice,professionalsportsleaguesshouldberuninaccordancewiththerequirementsforenterpriseproductionandoperation.

Keywords:sportsmanagement;professionalsportsleague;productionandoperation

职业体育联盟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业企业组织,在欧美发达国家运作得十分成功,而在我国却发展缓慢,特别是在职业体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国外的职业体育联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在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占领我国的体育市场,对我国职业体育市场造成严重的冲击,使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面临困境,研究和探讨职业体育联盟生产与经营,就成为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外对于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与经营问题的研究较少,在相关研究中涉及而未进行深入分析。如Becker[1]、Fleisher[2]等经济学家也把职业体育联盟看作是成员“共谋”实施联合独家垄断的卡特尔组织,也认识到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性问题,但没有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我国学者如张林[3]、凌平[4]、杨铁黎[5]、梁进[6]、朗效农[7]对俱乐部研究较多,对联盟本身的生产与经营问题探讨研究的少,特别是把联盟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的就更少;而且对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性问题缺乏研究,没有从生产与经营的双重性上认识职业体育联盟的运作问题,特别从其所提品的特殊性出发,从生产与经营的两个层面上研究职业体育联盟的行为就更加缺乏。

所以,本文从企业理论的角度,分析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与经营,对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与经营行为进行分析,探讨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与经营特征,试图从企业理论的视角探讨职业体育联盟生产与经营的规律,以期为我国职业体育联盟的发展提供参考。

1职业体育联盟的组织特征

职业体育联盟是各俱乐部为公平竞争和利益,以协议方式建立的便于组织、管理与协调的体育竞赛组织,目的是维护职业体育联盟赛事的可持续发展。职业体育联盟的运营是通过职业体育联盟“赛事”活动而进行,而且这些活动都是依赖一定的“体育竞技”而实现,这些活动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实施,且运营中职业体育联盟有明确的目标,由此可看出活动、竞技、规则、目标是构成职业体育联盟组织的要素。由于规则实际上是制度的不同形式,因此,活动、竞技、制度与目标是职业体育联盟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无法构成一个职业体育联盟组织[8]。与俱乐部制度相比,职业体育联盟制度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第一,职业体育联盟与俱乐部之间的关系明确。俱乐部是联盟生产服务产品的生产要素。第二,职业体育联盟目标与俱乐部目标存在差异,俱乐部目标比较单一,为了取得竞赛胜利获得经济效益,而联盟既要保持联盟稳定、维护俱乐部竞争平衡,又要满足观众需求。

根据阿尔钦及德姆塞茨(alchianandDemsetz)[9]的团队生产理论,我们可以把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看作团队生产,它生产的体育赛事服务产品是由联盟组织各俱乐部联合共同生产的。团队生产是一种多投入的联合产出。各个俱乐部选择联盟结成“团队”而不是“单干”的原因是因为团队生产能产生一种“协作力”、“集体力”,获得大于“单干”收益的可能性。即“如果通过团队生产所获得的产出大于个体分生产之和加上组织约束团队生产成员的成本,就会使用团队生产”[10]。也就是说,当团队生产所获得的总产出大于各个成员单独生产的产出之和,且团队的总产出与各个成员单独生产的产出之和的差额足以补偿组织、监督成员的成本时,就会使用团队生产。

实践中,由俱乐部联合控制的职业体育联盟有助于提高赛事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相对于单一俱乐部生产而言,职业体育联盟无疑是一种快速提高赛事经营效益的手段。职业体育联盟加强了各俱乐部之间的体育竞争交流和经济联系,从而有助于减少它们之间的交易成本,并集合各自的优势,实现互补。特别对于那些弱小的俱乐部来说,通过参加联盟,能够增强整体竞争能力,更好地与强势俱乐部的竞争,丰富职业体育联盟的赛事内容。

2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行为

根据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原理[11],只要有投入和产出的行业都可称为产业。人类从事生产的动机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或精神需要。职业体育联盟作为联赛的组织者,投入了各俱乐部的生产要素和相关资源,产出的是供观众观赏的体育赛事,职业体育联盟的这一行为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实际上职业体育联盟的行为就是一种生产。

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对象中,职业体育联盟满足人们需求的是非实物形态的服务。因此,联盟的生产是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服务的创造;而且提供这一产品是同一职业体育联盟中的两家俱乐部之间的合作行为,它与一个行业的两家公司之间的行为有所不同,一家垄断公司仅靠自己就能运作得很好,一家垄断的俱乐部却不能与它自己进行比赛。因此,联盟是“能够生产产品的单一实体”[12]。职业体育联盟投入的是“体育资源要素”,产出的是“赛事服务产品”。这种产品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职业体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外学者对职业体育联盟生产的研究存在多种观点,Fort和Quirk[13]认为职业体育联盟就是“一个典型的企业联合”。Rockerbie[14]认为联盟是职业队业主的集团,他们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在职业体育联盟的运作程序上取得一致意见。职业体育联盟是“能够生产产品的最基本的经济单位”[15],它们类似于拥有分支机构的公司,俱乐部就相当于这家公司的分支机构。在其它产业中各企业间的关系是自发地走向单纯的相互排斥,都竭力出售自己尽可能多的商品,并力求使竞争者退出竞赛,自己垄断整个市场,获取垄断利润。而职业体育俱乐部则彼此互相合作结成联盟,在竞技场上竞争实力谁也不能太强或太弱,维持俱乐部间的竞争实力平衡,以合作竞争的方式实现共同的生产活动。因此,职业体育联盟的行为从根本上就有别于生产其他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企业。

3职业体育联盟生产的赛事服务产品

人们观看职业体育赛事,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满足,因此职业体育联盟的赛事是以服务为主的产品,即赛事服务产品,它是职业体育联盟凭借一定的俱乐部资源和体育设施,向消费者提供的以满足体育观看者需求的服务,而且它是与一定的实物产品结合在一起的服务,赛事服务产品只有在被购买时才被创造出来,一方面它的使用价值不是以实物的形式来体现的,而是通过运动员的对抗,即通过提供服务发挥其有用性;另一方面它又必须借助一定的人力资源(运动员、教练、裁判等)、体育设施和设备,有时甚至消耗一定的物资才能得以实现。

赛事服务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两者相互依存。赛事服务产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的一般劳动,它是通过交换实现的,也就是通过市场实现了赛事服务产品的价值。赛事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就是由运动员在赛事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提高人的娱乐享受。赛事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非实物特性,即在活动形态上提供的、不能离开服务劳动者单独存在的、不采取实物形式的特殊使用价值――非实物使用价值,它具有非实物性、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同时性、非贮存性、非移动性、再生产的严格被制约性、劳动产物的必然性。赛事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是赛事服务产品满足人们需要的有用属性。赛事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是经济收益的真实体现,它的使用价值不仅取决于职业体育联盟是否创造了它,更重要的在于它是否满足了社会需要,得到社会承认。用使用价值来表示职业体育联盟经济收益的高低,使用价值多,表明经济收益高。

4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特征

职业体育联盟生产的赛事服务产品是以高水平的职业体育竞赛为基础,属于娱乐享受型服务产品,具有一定的体育娱乐内容。职业体育联盟生产的赛事服务产品是倒置的联合产品。“联合产品”即一个单一的生产过程可以产生两种或更多不同的产品。“倒置的联合产品”指两家公司的两个生产过程需要共同生产并且提供一种单一的产品。在职业体育联盟赛事中,公司是体育俱乐部,产品是竞赛。一个俱乐部不能自己与自己进行比赛,它需要一个对手进行比赛。所以,赛事服务产品的生产是由职业体育联盟安排进行的,职业体育联盟具备了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企业应有的特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职业体育联盟生产的是一种赛事服务产品,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产品如何分配等完全由职业体育联盟决定;第二,在职业体育联盟内部,俱乐部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而是职业体育联盟的附属物,或一个生产要素,俱乐部的生产任务、资源、产品、收入等全部依赖职业体育联盟;第三,职业体育联盟是俱乐部的保护者,俱乐部只要按照职业体育联盟的指令性计划参与生产,就会受到职业体育联盟的保护;第四,在职业体育联盟内部是统治型管理方式,或者说是行政权力方式,因为这种运转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依靠职业体育联盟的行政权力,离开了职业体育联盟的权力关系,职业体育联盟就难以正常运行。

5职业体育联盟的经营行为

职业体育联盟是一个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把俱乐部联合起来的体育赛事的组织机构,在职业联赛的营运过程中,职业体育联盟不但要考虑赛事服务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也要考虑产品使用价值的生产以及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要考虑其经济收益和体育竞争行为,把职业体育联盟组织的体育赛事活动和由体育赛事活动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联系在一起综合考虑,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赛事服务产品。职业体育联盟追求经济收益的经营行为与追求竞争胜利的体育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追求经济收益体现的是一种商业精神,而追求体育竞争的胜利,体现的是一种体育精神。

市场经营是实现产品价值的有效手段,市场经营就是指职业体育联盟作为一个企业进行的产品生产与销售。在职业体育联盟生产过程中,我们看到产品的使用价值体现在部俱乐部间的体育竞争上,因为只有体育竞争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才有赛事服务产品的消费;而产品的价值体现在联盟和俱乐部的经济收益上,通过使用价值的交换,实现了产品的价值,这些价值最后都由联盟成员分享。所以,联盟生产的赛事服务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也是体育竞争与经济收益的统一。赛事服务产品的生产与经营实质上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创造。

在职业体育联盟的营运过程中,要实现赛事服务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要满足顾客对赛事服务产品的需求。实现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收益,就是如何从市场需求出发设计市场需要的赛事服务产品,以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职业体育联盟的收益。要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就是从经济的角度设计赛事服务产品,一切以实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为中心,满足市场需要。所以,提高赛事服务产品生产效率,从而增加赛事服务产品对球迷的吸引力,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就是职业体育联盟生产与经营的核心问题。赛事服务产品的生产与经营是职业体育联盟实现经济收益的前提和出发点,为了实现赛事服务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赛事服务产品的生产控制和管理就成为职业体育联盟营运的重要问题。

6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经营特征

它与传统的企业生产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合作竞争是联盟最显著的特点。合作是为了生产体育赛事服务产品,竞争是为了取得体育赛事的胜利,这样合作中的竞争与竞争中的合作并存的方式是职业体育联盟一大特征。

生产活动是职业体育联盟最根本的活动,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活动从本质上看,具有企业类型企业组织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职业体育联盟生产的共存性。所以,职业体育联盟是生产体育赛事服务产品的具有自治权的职业体育组织,可以按目标独立安排赛事产品的生产,控制生产规模(俱乐部数量)、确定生产(比赛)的产量和产品的价格。这里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变成了联盟生产赛事产品的一个生产要素,职业体育联盟变成了生产赛事产品的联合企业。职业体育联盟实际上是一间生产赛事产品的工厂。所以,在本质上,职业体育联盟在赛事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上已成为一个企业。

作为一个企业,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与经营本质上是其生产的赛事服务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一方面要生产能够满足观众的赛事产品,满足观众的体育娱乐需求,生产赛事产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要考虑赛事产品的价值实现。职业体育联盟一般通过经营和管理实现赛事产品的价值。也就是说职业体育联盟通过赛事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和流通实现赛事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7结论

综合全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1)职业体育联盟就是按照一定的制度、规则、技术规定,把具有某些共同联系和特征的俱乐部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集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的组织,职业体育联盟作为联赛的组织者,投入了各俱乐部的生产要素和相关资源,产出的是供观众观赏的赛事服务产品,职业体育联盟的这一行为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其行为就是一种生产。

2)职业体育联盟可以独立安排赛事产品的生产,控制生产规模(俱乐部数量)、确定生产(比赛)的产量和产品的价格,职业体育联盟在本质上已成为一个企业,其核心活动就是赛事服务产品的生产与经营。

3)作为一个企业组织,它凭借一定的俱乐部资源和体育设施,生产具有一定的体育娱乐内容的赛事服务产品,具备了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企业应有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职业体育联盟生产的共存性。

4)职业体育联盟的生产与经营本质上是其生产的赛事服务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一方面要生产能够满足观众的赛事产品,满足观众的体育娱乐需求,生产赛事产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要考虑赛事产品的价值实现。

参考文献:

[1]BeckerG.S.thenCaa:acartelinsheepskinclothing[J].Businessweek,1987,14:24.

[2]Fleisheraa,GoffBL,tollisonRD.thenationalcollegiateathleticassociation[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2.

[3]张林.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9l.

[4]凌平.美国职业体育管理体制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3(1):5-7.

[5]杨铁黎,张建华,王必琪.nBa职业篮球市场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3):300-302.

[6]梁进,叶加宝.足球职业化改革中的制度研究[J].体育科学,2002,22(3):8-ll.

[7]朗效农.关于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基本认识[Z]//国家体育总局:市场经济与体育改革发展论文集.2002.

[8]芮明杰,钱平凡.整体结构模式:一种研究企业组织的新方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20-25.

[9]armenaalchian,HaroldDemsetz.production,informationcosts,andeconomicorganization[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2,62(5):777-795.

[10]R•科斯,a•阿尔饮,D•诺斯,等[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3.

[11]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67-74.

[12]GaryRoberts.Shouldcongressstopthebiddingwarforsportsfranchises,hearingbeforethesubcommitteeonantitrust,businessrights,andcompensation,heartlandpolicy[eB/oL]..

[13]FortR,QuirkJ.Crosssubsidization,incentivesandoutcomesinprofessionalteamsportsleagues[J].JournalofeeonomicLiterature,1995,33(3):1265-1299.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篇9

【关键词】体育展示 竞赛 传播 共赢

体育传播在大众媒介时代被认知为以电视转播、新闻报道为主流渠道的传播形态,而竞赛展示为体育传播赋予了一个新的注解:“体育即传播”。通过竞赛展示这个“跨界”载体,使体育这一全球性语言实现着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二位一体的深刻变革。竞赛展示主要指在体育竞赛现场通过播报、音乐、视频、表演、互动、灯光等综合传播方式,利用声光电技术营造赛场氛围,将体育竞赛内容、赛事文化、市场效益以整合的平台呈现给现场观众和离场受众,被称作体育赛事的脸面和形象。从传播学的角度界定,竞赛展示是在体育现场内外所有与竞赛和赛场氛围相关的信息、观点、情感的符号传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整合系统。由此,竞赛展示是一个从体育竞技到体育文化跃升的综合传播体系。

竞赛展示的传播特征

对一个事物特征的判断,遵循注意-兴趣-了解-记忆的认知原理,首先获得体验的是该事物的外在表现,即形式特征,进而深入内部固化印象,提炼事物的内在模式。形式特征是指人们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人体机能直接感知或者运用工具性力量测量的事物的外在性状,它一般包括速度、高度、范围和持久度等衡量指标。

1.传播速度

从速度来看,竞赛展示可以被看作最迅疾的传播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体育现场传播,电视直播也被嵌入成为竞赛展示中最长的视频展示环节。体育竞赛中对于竞赛展示的需求瞬息万变,对于时间充满不确定的赛事而言,或许一分钟前急迫地需要竞赛展示的插入,一分钟后竞赛展示则变得画蛇添足,因为竞赛展示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往是以秒为计量单位的。当然竞赛展示也可以是十分冗长的传播手段,因一些竞赛项目比赛时间的不确定性或一些突发的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的出现,赛后竞赛展示就有可能被无限期拖延。简言之,竞赛展示的信息传播是准时、及时、适时三要素精当组合的灵活变通。

2.传播高度

从高度来看,竞赛展示传播定位于高深与通俗之间的中间路线。竞赛展示中的信息传播,体现对体育竞赛知识及专业术语的简单介绍,但不涉及高水平运动员才能领悟的技战术意图或组委会内部掌握的竞赛组织方案的解释和说明。通过竞赛展示传播塑造的观众情绪和氛围根据体育现场的类别不同可分为热烈、期待、温情等不同基调,但竞赛展示从根本上代表体育赛事的组织行为,与纯粹的民间群体现场助威行为在展示语言、态势、倾向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3.传播广度

从延展度来看,竞赛展示无所不在地体现出传播的时空同在、信息共享和情感共鸣。竞赛展示的触发点不完全是体育官方组织有意识的预先安排,有时可能是竞赛过程中竞赛展示团队有备而来而又顺其自然的临场发挥,甚至可能是对体育比赛现场观众气氛的主动顺应和积极回应。也就是说,竞赛展示的传播范围天然包括观众群体在内,它模糊了竞赛展示专业传播者和现场观赛群体传播主体的界限,竞赛展示甚至成为融合赛场内外观众实现情感共享的主要工具。

4.传播深度

从持久度来看,竞赛展示在体育现场的传播控制中作为花絮镶嵌在体育竞赛这条主线的间歇中,但它在现场传播中留下的形象印痕和情感记忆将延绵在观众心间许久。新闻传播有一个客观规律,传播时效与功效成反比。在竞赛展示传播中,往往经典的竞赛展示声画和场景将在人们内心长存,例如庄严神圣的颁奖仪式全程。而形成这种延续性的推动力并不是强制传播手段在发挥作用,而是对激烈的呼唤、对崇高的膜拜、对仪式的向往等软性情感因素的触动和隐现。

竞赛展示传播的发展趋势

创新扩散过程中,增量式发展比存量式改革较少受到传统的束缚和现实的挑战。竞赛展示在赛场是一种增量式传播,是在现有体育竞赛的基础上新派生的传播子系统,竞赛展示在尽可能不侵扰体育赛事其他子系统利益的基础上增量改革是最为平和的前进方向。

1.自上而下的渗透路径

竞赛展示活动可以划分出数个创新扩散阶段,依次包括国际商业比赛的经验尝试、全球大型赛事的推动认可、屈指可数的竞赛展示项目化运作、竞赛展示公司雨后春笋般成长、固守传统的滞后群体。竞赛专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所做的趋势判断为,竞赛展示的创新者是奥运会等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早期采用者是国际单项体育比赛,早期大多数是国内商业体育比赛,晚期大多数是全国性竞技体育比赛,滞后者是群众体育比赛。

纵览竞赛展示传播的发展路径,正在沿着自上而下的线条扩散延展,在体育竞赛中的覆盖率也正在逐年提高。自上而下主要指传播主体的由大到微和传播平台的从高到低,竞赛展示形成自上而下的传播路径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信息辐射性,国际大型综合赛事是一个“开眼看世界”的平台,竞赛展示借助这个窗口完成与国际标准的迅速对接;商业置入度,体育职业赛事推广的成熟运作将竞赛展示推到赞助商体育营销链环的最前端,大手笔的体育赛事赞助投入以及丰厚的商业回报是竞赛展示形态创新重要的助推剂;赛事影响力,竞技比赛与群众体育由于性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举办目标,竞技体育更强调比赛整体价值的实现,群众体育则突出参与个体的自娱自乐和自我享受,竞赛展示是体育现场的整合传播,这种系统的综合传播系统更易在体系更严密的竞技体育中拓展,在组织相对松散的群众体育项目中必要性和可操作性都大大降低,是竞赛展示创新扩散的滞后者。

2.凸显一元的类别变迁

竞赛展示传播的五类主体,赛事组织者、参赛主体、竞赛展示团队、媒体与赞助商、现场观众形成以赛事组织者为起点、观众为终点的价值链,其利益整合由竞赛展示团队执行,理想模型是竞赛展示受到赛事组织者宏观控制、媒体和赞助商侧面影响、突出参赛主体的体育现场传播行为、满足观众的观赛需求。但在真实的体育现场环境中,处于原点的竞赛展示定会因为不同传播主体利益博弈发生价值偏向。竞赛展示的价值传递过程对于观众而言,竞赛展示将竞技体育的文化与艺术的外延传递给受众,势必会为竞技体育带来更加丰富、生动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体验,体育精神的内涵与感染力会伴随着竞赛展示传递、扩散、渗透和凝聚;对于赛事组织者而言,竞赛展示将会为体育赛事塑造更具魅力的形象和综合影响力,高水平的竞赛展示产生的效果彰显着精神与文化,会为体育赛事的主办者带来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和品牌积淀,其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体育赛事本身。竞赛展示传播主体价值链中其他三类,将根据传播目的和条件的差异,形成分别偏向竞赛展示团队、参赛主体、媒体与赞助商利益的三类媒介传播形态,即赛场媒介型、明星专场型、综艺节目型竞赛展示。

3.整合共赢的发展态势

竞赛展示作为一种传播,不仅是在系统内部进行传播方式的整合,一方面它通过与大众传播的整合,形成强大的媒介整合系统;另一方面,它借用媒介事件管理、品牌营销、体育产业、创意产业规划等多种经济社会资源,实现竞赛展示的行业扩展和利益共赢。

竞赛展示与电视转播关联形成的分立模式、协同模式、共赢模式、整合模式的趋势反映竞赛展示媒介综合运用能力正逐步增强。在竞赛展示介入现代体育之前,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转播已经占据了赛事传播的主导位置,体育竞赛以广告置换方式转让电视转播权,赛会组委会和体育组织将转播权转让给电视机构,电视机构以等价的广告时段支付给卖方,广告内容可以是赛会宣传也可以是商品广告。竞赛展示创立之初与电视转播是分立的,仅仅在赛事宣传和竞赛数据信息方面共享,然后穿过交汇点继续在各自的轨道运行,资源重复造成的浪费不可避免;当竞赛组织者不断为竞赛展示正位时,电视转播逐渐意识到竞赛展示举足轻重的地位,二者开始尝试在时间掌控、音量调节等方面协同对接;随着竞赛展示与电视转播关系的进一步磨合,它们开始在颁奖仪式等环节力图实现电视镜头语言与竞赛展示播报的声画对位,以紧密合作谋求共同效益;电视转播与竞赛展示的整合模式是对二者之间高渗透、高效率的描述,在这样全案推广型的竞赛展示中,大众媒体全程介入体育赛事并与之浑然天成,成为体育赛事在赛场外的工具性延伸。这四种模式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而一个成熟的体育赛事会很快尝遍每一种模式并根据赛事类别做出抉择。例如,乒超联赛正在酝酿俱乐部主客场之外的中国乒协主场,而竞赛展示与电视媒体全案推广形成的传媒合力,是确保赛事影响力的坚实后盾。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篇10

关键词: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学科属性;研究领域

中图分类号:G87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1-0106-08

abstract:withthemethodsofliteraturereviewandlogicalreasoning,thispaperhascombedChina's"SportscompetitionScience"textbooksystemevolutioninrecent30years.Studiessuggestthatmulti-objects,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andcompilingprinciplesofuncertaintyhaveallleadtothe"fuzzy"statusoftextbooksystem.ithasproposed4principlestooptimizethetextbooksystem:conceptbeingthethinkingcell;seekingclarityfromfuzziness;applicationofdivergentthinking;comprehensivenessandintegrationasthetop-leveldesignprinciple;Underthecontextoffurtherconstructionofphysicalcultureconsumption,thenewsystemofsportscompetitionsciencewillmakeupforthepreviouslimitationsinthe"SportscompetitionScience"textbooksthattheparticipatingobjects(theaudience)areinlackofhumancare.

Keywords:sportscompetitionsscience;textbooksystem;subjectproperty;fieldofstudy

学科是具有同一属性、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知识体系集合。学科知识体系集合体主要通过教材内容的“采集”和“筛选”来完成。对于我国运动竞赛学学科研究而言,最早对其内容体系设想和构思的是郑继庆、盛琦(1983)《略论运动竞赛学》一文。随后,成都体育学院学者刘建和及其科研团队开展了运动竞赛学学科的研究,于1990年出版了《运动竞赛学》(刘建和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学界较认同该著作开创了《运动竞赛学》的先河,而1994年的《运动竞赛学》(国家体育总局编写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则标志着我国运动竞赛理论探究开始走向系统化。伴随着运动竞赛学科发展,随后陆续出版了一些运动竞赛学教材。如:李少丹、惠民《运动竞赛学》(1999、2003、2005、2009、2011年),王家宏等的《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2000,2005年),汪玮琳的《运动竞赛学》(2004年),刘建和等的《运动竞赛学》(2008年),王亚琼的《运动竞赛学》(2009、2012年),陆红的《运动竞赛学》(2005、2010年),曹冰、回军的《运动竞赛学》(2012年)等。综观不同时期我国出版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其内容涵盖了运动竞赛学的认识、运动竞赛概论、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战术、运动竞赛方法、运动训练过程中竞赛安排、竞技体育赛事赛事运作、各类型大型运动会赛事简介、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赛事运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研究的内容也多从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突出运动竞赛与竞技体育难以剥离的依附性特征,强化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作用,凸显运动竞赛本身的实践操作性特征。但《运动竞赛学》学科所采借的内容和体系其人为性较强,凸显出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多目标性、编写原则的不确定性、教材体系的“模糊”性特征。采用列举法对已编教材内容体系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运动竞赛学的编写原则,梳理出符合学科特点和时代韵味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清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近30年来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演变

我国《运动竞赛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可追溯到1983年郑继庆、盛琦的《略论运动竞赛学》一文。该文简要阐释了建构《运动竞赛学》的前瞻性价值和意义,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借助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吸收训练学、裁判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诸学科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尤其与训练学、裁判学有着更为密切关联知识集合体,并从十二个命题中圈定了《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的理论部分和实践应用部分[12](见表1)。该文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认识到了《运动竞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运用学科,认识到运动竞赛参与主客体的重要性、特殊体育赛事组织的差异性(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竞赛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运动竞赛效应对运动竞赛发展等诸多问题,对后续运动竞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作者的研究知识体系显得庞杂,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的多目标性和多元取向,呈现出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构思,其逻辑顺序也不完全符合教材编写原则,其后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在取舍中扬弃,在无序中寻求秩序。

《运动竞赛学》学科体系的构思提出后,其具有代表性的版本主要有1990年四川教育出版社版[5]、1994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版[1]、1999年北京体育大学版(《运动竞赛学》讲义)、200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10]、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版(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系列精品教材)、2004年中国经济出版社版[9]、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版、200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版[6]、201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8]、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11]、2012年东北大学出版社版等版本[2]。经过调查,目前高校采用比较普遍的是刘建和2008年主编的《运动竞赛学》,目前尚属于《运动竞赛学》的较为权威的教材,在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大学体育院(系)使用较为普遍。但各学校担任《运动竞赛学》学科教学的教师在上课时,却依据各学校教学计划的教学时数,在多方采集和筛选各种《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具体讲解内容却呈现出较大的自由选择性。进一步与上课教师进行访谈时,认为李少丹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版(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系列精品教材)在内容体系架构上略强于其他版本。现将具有代表性的《运动竞赛学》版本教材内容体系列表进行比较(见表2),以便探求《运动竞赛学》学科体系的优势和局限。

从以上9个具有代表性的《运动竞赛学》版本所采集和筛选的教材内容所构成的体系来看,围绕和把握“人类为什么需要竞赛”“怎样在竞赛中获胜”“怎样合理地组织竞赛”三个基本问题及其走向趋势[7],教材内容体系呈现出以下现状。其一,《运动竞赛学》的核心研究对象为运动竞赛制度和运动竞赛方法,或者说运动竞赛制度和运动竞赛方法是运动竞赛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编者在把握这一研究对象时,在各版本的教材内容体系中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基本得到了认同;其二,将项目“制胜问题”,或称为运动竞赛的博弈制胜原理纳入教材内容,凸显了《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的又一重点[4];其三,契合各运动时期社会发展对运动竞赛文化的需求,将国际、国内各类型重大运动会以“文化符号”形式纳入教材,凸显了运动竞赛研究对象的拓展性;其四,将运动竞赛中的等级制度纳入教材,体现出运动竞赛制度研究领域的延伸性;其五,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指武术)运动竞赛方法纳入到《运动竞赛学》的研究领域,体现了《运动竞赛学》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但《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拓展和延伸、研究目的的多目标性、编写原则的不确定性,却又反映出《运动竞赛学》自身研究内容系统性不力等现象。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无序,筛选、采集内容的随意性,编写原则的缺失,体现出《运动竞赛学》学科特征的科学性不强,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状况进行探讨。

2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状况

2.1运动竞赛学及其所属学科理论体系

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是竞技体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看,马特维也夫(1994)认为竞技体育是一种多功能的社会现象,它包括竞赛活动和针对竞赛活动的专门训练,以及在这一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从狭义上看,竞技体育实质是以直接针对运动成绩的竞赛形式形成的,并成为揭示、比较和客观评价人的某种可能性的统一方式的活动。竞技体育的功能性、价值取向,科学整合出《竞技体育学》当属于必然,而《竞技体育学》的分支学科必然由《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和《竞技体育管理学》来承担。对《运动选材学》而言,主要探究如何结合项目文化特征科学地进行运动员选拔等问题;对《竞技体育管理学》而言,则主要研究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动态过程的管理问题。对《运动训练学》而言,田麦久(1993)针对一般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就运动训练的实践问题和训练学的研究内容架构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运动竞赛学》而言,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如何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组织和实施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和获取优异运动名次,以达到公众对竞赛结果的认同,因此其研究的内容和体系应围绕实践层面“为什么赛”“赛事的级别如何”“赛什么运动项目”“怎样赛”“如何保证竞赛的成功”“怎样科学公正评定竞赛效果”“公众的竞赛价值认同”等问题展开(如图1)。

从图1就运动竞赛实践提出的问题和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内容来看,关注了运动竞赛参与主体和参与客体这一系统。亦即运动竞赛除关注竞赛本身的发展外(运动竞赛是检测运动员在保证公平合理的竞赛制度、公开透明的运动竞赛方法情况下,挖掘运动员竞技能力),应增加运动竞赛参与客体(观赏者)对竞赛效果的价值认同研究内容,关注公众对竞赛效果的价值认同便成了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而这一研究内容的中介应由运动项目的文化属性(文化特点)、公众对项目理解的文化素养来完成。这样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便契合了身体文化消费背景下运动竞赛研究的又一重点,凸出了运动竞赛研究内容的创新,弥补了以往《运动竞赛学》关注运动竞赛自身,而忽略公众对竞赛结果价值认同的局限,并进一步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基层运动会(生态运动竞赛)的开展奠定了运动竞赛学学理基础。因此,《运动竞赛学》及其所属学科的整个理论框架体系,如图2所示。

由图2进一步分析可知道,运动竞赛学是竞技体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运动选材学、竞技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具有难以剥离的依附性关系。它是以各类型运动竞赛的组织、实施为研究对象,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实践应用性学科。其研究的重点可以划分为职业运动竞赛学和“生态运动”竞赛学(如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赛事组织、实施等运作过程),其重点研究对象为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方法、赛事的属性和各运动项目文化属性(特点)下竞技博弈制胜规律等。这样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确定,弥补了以往运动竞赛学对运动竞赛参与客体(观赏者)不力的局限,通过项目文化这一中介搭建竞赛主体和竞赛客体对竞赛本身的价值认同,符合身体文化展演背景下《运动竞赛学》本身的研究诉求,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操作性。

2.2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表现

既然《运动竞赛学》具有了自身独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其教材内容的采集和筛选体系就应该得到逐步的规范和完善。但事实上,目前《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采集和筛选所构建的体系似乎具有“模糊”的表现(见表3)。表中除《运动竞赛学》所采借的竞赛制度和竞赛方法得到通识外,尚存在以下模糊现况。其一,过度采借和关注了项群训练理论,力求运用项群理论搭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运动训练理论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来撰写《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这样,其独有运动项目文化的属性就会弱化,独有运动项目文化的属性就很难得到挖掘、独有运动项目的竞赛效果就很难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和赞同;其二,各大型体育运动会竞赛简介列入教材,凸显出教材内容体系的庞杂性,使得教材内容体系“泾渭”难以分明;其三,尚属于运动训练学重点的研究内容,如涉及运动员竞技能力培育问题、运动员竞技比赛战术等诸多问题进入运动竞赛学教材,让运动竞赛学研究重难点难以把握;其四,尚属于竞技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如运动竞赛裁判员的培养与管理纳入教材,凸显出运动竞赛学与其他学科的边界模糊现况。最后,对选择的项目运动竞赛方法编排、组织显得随意而缺乏逻辑和系统。总之,明晰《运动竞赛学》的学科属性,明确《运动竞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深刻理解《运动竞赛学》的人性和为人性,《运动竞赛学》就能更好地展演其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科学性。

3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由模糊走向“清晰”的原则

3.1把握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原则

为什么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其一,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人类认识发展中由感性跨入到理性的门槛和基本标志。其二,概念具有两个层次,即内涵――事物的基本属性,区分标志,反映着对象的本原与本质;外延――反映对象的范围、数量、发展与变化、功能、作用和意义等。把握了概念就能了解事物与问题本性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其三,各门科学的定义、公式、定理和规律等都是概念的简要说明,浓缩与量化。其四,概念同细胞一样具有繁衍性,概念会随时空条件的变化、个人的出发点和认知的差异会有所不同。综上对“概念是思维的细胞”的延伸阐释,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的有序、科学和清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运动竞赛学》学科里其核心的概念是运动竞赛,而其关联性最为密切的概念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运动竞赛是一种多功能和多形态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的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具有特殊作用,可认为运动竞赛是特定的身体文化的展演;从狭义层面上看,运动竞赛是根据各运动项目特定的评定行为,为争取优胜而专门组织实施的竞技能力之间相互较量的方式。运动训练是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参与下,为不断提高或者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组织实施的过程。竞技体育也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3]。因此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知识的采借必须围绕运动竞赛这一核心概念及其重要关联概念进行。但运动竞赛的广义和狭义之分,便衍生出对运动竞赛内核与外延的关系,就逻辑学而言,概念的外延越小,则内核越清晰;外延越大,则内核越小,而外延的无限延伸,内核便模糊不清。因此,把控运动竞赛的内核与外延关系,对《运动竞赛学》学科教材内容的筛选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的采集便是一头雾水,其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便无从谈起,并表现出严重的拼凑痕迹。

3.2在模糊中追求清晰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需经历模糊性、或然性和探索性的发展历程。经过模糊认识,最终达到清晰化或精确化是最终的归宿。从思维的共性规律上看,清晰化或精确化的评价要素应当由标的明确、思路清楚、层序推进构成。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的清晰化或精确化而言,其标的明确是指明白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出发点什么,运动竞赛学研究运动竞赛应达到什么目的。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的思路清楚而言,是指《运动竞赛学》学科研究内容所采借的理论、观点的运用和研究方法如何。如,运动竞赛学善于运用“博弈”一词,并在重点章节列为“运动竞赛博弈”,若不理解博弈特征的谋略性、满意性和宜斯性深刻文化内涵,编写的章节就显得勉强而含糊。又如,不了解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中国的“竞技举国体制”就盲从批判,而带有反思性的改革思路就采集于教材,或许会酿成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增长极优势的负面影响,造成对我国整体体育发展的阻碍和限制。目前,学者普遍认同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作用,也越发关注运动竞赛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各类型竞赛活动呈多元文化态势,抢占人们参与和观赏的机会成本,在消费时代场域下,身体文化展演也正步入休闲时代人们的消费快车道,在这样的大场域和大背景下,运动竞赛是满足人们的时代诉求而衍生的特殊消费品。时代的诉求,运动竞赛类型的多元化,需要在模糊中寻求清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并把控运动竞赛的人为性和为人性,传统运动竞赛学的知识体系具有调整和修补的必要。

3.3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原则

著名创造学家吉尔福特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开放思维,它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多方面思考和联想,以求得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思路、多途径中选择最好方法,谋求最佳答案。对于《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的采集和筛选而言,其研究内容的多角度、研究目的多层次(对运动竞赛的参与主体、参与客体、生产者、对运动竞赛的消费者),研究方法的跨学科采借(采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应用哲学与系统科学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研究方法、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等),多思路(研究运动竞赛学理论体系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运动竞赛的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问题、运动竞赛的制度化、运动竞赛引发的社会问题等等),多途径(研究运动竞赛本身的社会变迁、研究运动竞赛规则的嬗变与项目技术、战术发展的关系,研究比赛规则与人们的时代诉求的关系、研究人们对运动竞赛结果的价值认同等)均能运用到发散性思维。但研究对象的一个中心(运动竞赛)和运动竞赛的价值取向,为人性是采集和筛选教材内容的根本,这样学科的学术性和科学性才能得到凸显,学科的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3.4既综合又整合的顶层设计原则

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思维学倡导的整合建构(顶层设计)是指围绕某一目标,把分散因子甚至对立因子,按照有序适度原则调整、组合、配置、统一,以达到最佳效果的思维活动。整合取向目标性和建设性,综合则取向于整体性和理论性。对现有《运动竞赛学》版本所采集的教材内容知识体系而言,由于《运动竞赛学》在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尚未列入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诸多学校仅将《运动竞赛学》列为专业限选课程,学科地位决定了《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筛选的综合性和整合性诉求,若教材内容过于庞杂,就只能成为教学的参考书目,其学科的理论性、整体性、目标性和建设性就会大打折扣。善于运用既综合又整合的顶层设计原则,将《运动竞赛学》中运动竞赛的取向定义为丰富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满足人们对竞赛文化的需求作为整体和目标,将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引领和导向作为建设的路径,将运动竞赛学所采借的军事理论、博弈理论等转化再生为指导休闲时代下人们对竞赛文化的生活方式、观念和主张,满足人们对竞赛文化的共同价值认同,这样的《运动竞赛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架构就具有既综合又整合的前瞻性价值及意义。

4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清晰化构思设计

对于运动竞赛学应该解决竞赛实践的哪些问题,学者们具有比较共性的看法,但也表现出研究对象范围的个性特征。如,刘建和(1990)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特点和规律”。国家体育总局编写组(1994)认为:“研究运动竞赛如何促进运动训练的发展,同时概括和总结运动竞赛的客观规律,研究运动竞赛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总结和论述运动竞赛的组织方式、应用及科学安排、管理的手段与措施”。刘建和(2008)(人民体育出版社版)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并进一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面界定了其研究范围。李少丹(1999)认为:“运动竞赛学是在概括和总结运动竞赛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其他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和阐明运动竞赛活动过程的普遍规律及运动竞赛方法总称的应用学科。”王压琼(2012)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的组织、实施为研究对象,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的客观规律,以体育竞技学、体育法学、运筹学、体育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去研究体育运动竞赛过程中的组织与筹划、实施方案与方法,以及竞赛规程规则的制定和竞赛裁判队伍的管理手段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上述对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的罗列来看,出现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模糊情况难以避免,其研究内容略显散乱也属必然,研究中其他学科的采借和依附性过强,其运动竞赛学学科特色难以突出,呈现容易被其他学科所取代的动态和趋势。这样,刘建和(2008,人民体育出版社版)提出的运动竞赛学的三大学科特点(涉及范围的巨大性、研究对象之一――运动员主体的深层复杂性、研究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就值得商榷了。但值得采借的是刘建和(2008)所提出的运动竞赛现象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其一,人类为什么需要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的价值功效问题;其二,怎样才能在运动竞赛中获胜,即制胜问题;其三,如何科学地组织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的管理问题。围绕刘先生的思路,将运动竞赛学圈定为一门实践应用性学科。其运动竞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应该为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方法、运动竞赛博弈。而拓展章节应围绕消费时代人们对身体文化展演的时代诉求,将现代奥运项目、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现代休闲时尚运动项目,站在运动竞赛学的学科独有视角下去进行项目文化的叙述、运动观赛的文化素养下去进行鉴赏。对此,现将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式构建如下,力求引起对运动竞赛学科研究的争鸣,促进运动竞赛学科的发展和完善。诚然,在选择具体的章节内容时,应把控运动竞赛学科理论采借的可驾驭性、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操作措施的可推广性、项目文化符号的可辐射性。

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最大耦合,是体育得到极大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体育运动的发展必须考虑人这一特殊的中介和载体,架构运动参与者和观赏者的桥梁理应成为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以往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的筛选过多考虑了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强化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作用,而忽略了参与者对项目文化特点的深层次理解和身体文化消费问题。表4所列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构思体系,或许会引致更多专家学者的质疑和批判,但诸多学科的成熟均是学者在把握本学科核心研究对象的基础上,从不同视域进行探究,以至于产生不同的流派,学科的发展才在兼容并蓄中不断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5结语

判断一门学科能否成立的标准,其一是看该门学科有无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二是看在相同领域内,有无独立的研究视角。具有自我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的《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的完善,是这门学科成熟的标志。运用逻辑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的思辨范式,力求运用概念是思维的细胞、追求模糊中清晰、善于运用发散思维、既综合又整合的思辨方式筛选《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建构《运动竞赛学》学科知识体系,是这门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优化路径。在运动员的身体文化展演越来越成为消费时代的重要产品的大背景下,在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联系紧密而又日益分化的大背景下,运动竞赛理论的发展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运动竞赛理论体系,促使运动竞赛理论满足运动竞赛实践的现实需要,尚需要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和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1]编写组.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2]曹冰,回军.运动竞赛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少丹,惠民.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25.

[4]刘建和.运动竞赛学:现状与重点关注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62-1263转1273.

[5]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6]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7]刘建和.运动竞赛学发凡[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16(4):82-86.

[8]陆红,王志勇.运动竞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9]汪玮琳.运动竞赛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0]王家宏,金健秋,等.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