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0:47

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篇1

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占吉林省经济比重的绝大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状态直接影响了吉林省整体的经济情况,进而影响全省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状态。因此,对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调整,从根本上实现吉林省经济的飞速发展。

1发展现状

“地广人稀”曾经是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的简单概括,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发展,单一的种植粮食型农作物使农业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有限。吉林省政府以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对吉林省农业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即包括农业生产方式放慢的创新,也包括经济组织的整改等。吉林省农业经济的改革创新发展有风险也有机遇,因此要建设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新型农业运营体系,合理运用农业政策,快速有效的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转变以往农业的发展方针,最终实现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2发展趋势

2.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不断进行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趋势,从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到现代农业的集约型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由个体经营转向合作社和企业经营形式;从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到实现农村土地的立体化应用,经济结构由扁平化模式转为多元化模式。目前,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体现在绿色农业的建设方面。首先,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交易额在逐年增长,而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要求相差甚远,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成为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贸易利润之必须;其次,应环保规划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粮食作物和蔬菜已经不是城郊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很多农户以及农业企业开始转向果树种植园和花卉种植园、农村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更使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2.2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现代经济发展将各个行业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跨行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农业发展也需要应对这个趋势。从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的需求来看,参与金融经济发展,将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结合起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首先,吉林省农业企业和农户个人在农业经济项目的经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融资活动势在必行,这是农业金融发展的契机;其次,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的构想中,有关于金融介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

2.3信息技术介入农业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介入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利润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吉林省提出“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从2013年开始,加大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并把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农业与物联网融合发展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吉林省己经建成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发了玉米、水稻两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通过“一台二系统”可以远程直观地查看作物长势、土壤墒情、预警病虫害、组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实现了农情监控、生产管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

3发展对策

3.1调整农业经济发展配套设施

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企业以及农村个体劳动者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尤其是与农业相关的社会服务业的参与,例如,酒店建筑和管理、导游服务、销售等。因此,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绿色农业,需要从全面调整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入手。对吉林省广大农村进行村容整体建设、修建道路、规划旅游区项目等。

3.2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活动的加强需要商业银行的介入,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办事处或者银行网点,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农业经济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与农业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以实现农业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3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

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并争取把涉农专项资金向农业信息化倾斜。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向农业信息化投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篇2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明确指出:我国今后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业经营老龄化、兼业化问题呈加重趋势,要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加快趋势。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农的劳动力兼业化现象也非常突出。因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一些传统粮食主产区水稻种植双季改为单季种植有加剧的趋势,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土地撂荒的现象。农业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都不高,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加以解决,其中重要的是要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从全球范围看,分工分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潮流。所谓农民分工分业,就是把现在的兼业农户分解,进行职业上的分化,实现农民身份的多种转变,即由单一的农民转变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非农产业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城市市民。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表述,而非身份界定。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加快趋势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顺应分工分业的历史潮流,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促进土地经营的集中和农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近年来,日本针对农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且老龄化的趋势,积极采取措施培育职业农民,其思路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包括农业高校、农业短期大学、道府县农业大学校、民间研修教育机构、农林水产省农业者大学校和就农准备校等,这些院校对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政府还对农业生产者进行再教育。通过培训、技术指导等形式,帮助现已从事农业的生产者获取新知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三是培养农业后继者。对准备从事农业的新人,开展就业咨询活动,提供信息服务;提供研修机会,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无息贷款援助,包括研修资金、启动资金和设施资金等费用。

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当前培育职业农民、保障农业经营后继有人,就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把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纳入国家总体教育规划,把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重点放在农村,对完成义务教育后的青年农民进行分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造就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型农民。

高度重视培养新型农民。进一步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扩大培训规模,保证培训效果。加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农业经营资格认定制度。

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篇3

关键词:吉林省;榆树市;农村;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榆树市属于吉林省境内较大的县级市,辖28个乡、镇(街),全市土地面积超过4700km2,耕地面积超过38万hm2,林地面积超过2.7万hm2,盛产玉米、水稻、红薯等农产品,要的经济作物有药材、瓜果、烟草等。截止2013年,榆树市畜牧业总产值超过60亿元,累计造林超过1.6万hm2,经济林超过66.7hm2。由此可见,榆树市农业产业比重较大,农村经济管理发展较为复杂,对吉林省榆树市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吉林省榆树市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榆树市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着一定的外部压力,这是由于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带动了农村各个层面的需求引发的。相关财政部门对于榆树市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总量较少,资金投入使用的结构比例存在一定的问题。所投入的资金多用于大中型农村建设使用,忽视了中小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些建设性相关资金的利用率不高,无法发挥经济管理的相关作用。农村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农村中小企业存在贷款申请难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一些内部压力,主要体现在榆树市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中专业性科技含量较低,导致了生产效率无法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程度不高,新观念接受度较低,农村农业经济的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农业科技推广度过低。榆树市内部经济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排灌、防洪、水利等设施设备建设不协调,设备后期维护能力落后等现象。

2吉林省榆树市农村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2.1主打现代化农村经济管理,升级产业核心力量

榆树市根据实际的地理情况和行政划分情况对“五大发展理念”进行建设和发展,是推动实现现代化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发展管理战略,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主打现代化农村经济管理,实际上就是对榆树市特色工业产业、生态产业、农副产品产业统筹协调管理,不仅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实现产业核心力量的升级。现代化农村经济管理需要将农业视为原始产业基地,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实现和促进管理机制的现代化发展[1]。对榆树市环城工业集中区的相关设施设备的完善和突破就是典型的产业核心力量的升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活性发展。

2.2壮大全民化创业经济产业,引导统筹城乡建设

榆树市农村经济管理需要会相关产业服务体系完善发展,这是由于截止2013年榆树市已经对“三大商圈”开展升级,对“专业街区”和“专业市场”的规模进行拓宽和建设,随着创业经济产业的地区辐射性,全民创业的预期有得以实现的可能。以高标准的眼光对榆树市相关建设进行原则上的制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完善农村供水、供电等基本生活建设,对城乡绿化建设,街道建设逐渐列入日程,实现农村城镇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2.3提高民生化农村生活水平,深化农村经济管理

对榆树市农村经济管理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制定,坚持实现每年改革建设目标完成比计划,从农村民生实事的层面,发动全民进行改革,共享改革建设的成果,对财政投入的资金合理进行分配,以结构比例化的分配方式,科学的对资金进行配比,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管理的均衡性[2]。修公路,建设居民房,通水电,建学校,升级教育事业,改革医疗,统筹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优化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协调发展。投入科技化农业技术,提高榆树市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解放普通劳动力,实现农业产品产值的有效提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提高抗自然灾害等能力,优化升级相关保障制度,完善农村金融保险政策,融合先进的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物流产业、农产品超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模式,深化弄讯经济管理改革,提高经济管理的实效性。

结束语

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会受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尽管当前吉林省榆树市农村经济管理发展势头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落后的现象,这就需要对我市农村经济管理进行改革和优化,在未来可以从产业核心力量升级,统筹城乡建设引导,深化管理机制改革的方面实现农村经济的有序、健康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朴香玉,崔洙男.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7):266.

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篇4

【关键词】宗族势力;基层政权

宗族是以姓氏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族宗派利益群体。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曾经衰微的宗族势力卷土重来,并呈蔓延之势,给农村基层政权提出严峻的挑战。辨证分析宗族势力与农村基层政权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这对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维护农村基层政权稳定,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主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的宗族势力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复兴:宗族组织重建、宗族活动联合、宗法意识抬头,这影响到了农村基层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当前,由于社会历史大环境的不同,宗族势力在复兴的过程当中,相比新中国成立之前,显现出一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新特点:非正式权威趋于弱化、内部关系和结构趋于扁平化、内部文化观念趋于现代化。因此,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的方法分析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影响,正视宗族势力给农村基层政权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要看到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渗透,腐蚀党员干部,控制村党组织的权力;借村委会挑战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及权威,干扰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抑制现代农民的培养,加剧村级党组织健康后备力量不足问题。另一方面更要看到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在某种程度上可填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怀空白,助其正常开展工作;作为一种非正式权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制衡农村“两委”的权力;内部文化中的某些现代因子可以助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构建和谐新农村。

二、宗族势力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的主要原因

农村宗族势力给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造成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农村经济、文化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羸弱

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推行的仍然是小农生产经营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集体经济变的有名无实,经营形式由集体转变为家庭个体,而此时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够掌握的权力资源少之甚少,不但无力为广大农户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办实事,如农民个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能力和财力有限,难以购置排灌、收割等大型生产工具时,基层党组织对此大都无能为力。另外,由于广大农村的集体经济薄弱,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保障水平较低,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只能领取55元左右的养老金,农村医疗合作只针对需住院的大型重病,无法从实质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遭遇困难急需救助之时,由于自身的经济困难,加之有的村级党组织的不作为,农民个体心理上的安全感无处寄托,为了改变自身状况,争取自身利益,宗族家族力量就成了农民个体最佳的选择,从而产生了农民家庭个体与同姓、同宗、结拜兄弟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等方面联合的现象。这势必会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有丧失自身的政治优势――密切联系农民群众之危险。

(二)农村文化建设步伐缓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然而农村文化建设步伐却十分缓慢。原有在农村深受农民欢迎的皮影戏、打鼓说书、电影、秧歌队等文化载体已不多见。由于受资金制约,加上一些农村基层干部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新型的文化载体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在业余时间缺乏积极健康的文娱生活,农民成为文化荒漠中“迷失的羔羊”。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满足感和社会归属感,农民会重新寻找村落传统宗族文化习俗,祭拜、祈求祖先和神灵保佑。与此同时,一些具有西方背景的宗教活动也乘机在乡村蔓延开来,很容易误导农民把宗教、宗族活动和封建迷信混为一团,如农村丧葬吹打念经、超度亡灵,春节请财神、贴挂赵公明像等。算命、巫术、看风水、修庙等现象也不断滋生。由此看来,在缺乏健康的农村现代文化及时引导的情况下,这些活动极易影响到农村“两委”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薄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逐渐完善,广大农民党员为了谋求生存,纷纷外出打工,党员流动量越来越大,加之村级党组织自身经费不足,召开会议、举行活动难上加难,难以对党员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自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此时,农村基层党组织转轨不及时,执政意识、宗旨意识、先锋意识、廉政意识、素质意识等比较淡薄,其机构设置、活动内容、工作方式滞后,工作只讲形式、不讲效果,不能很好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发挥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精神,为农民真真切切谋福利,致使其逐渐丧失群众凝聚力。

三、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影响的治理对策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不仅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稳定,而且直接关系到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在正确看待农村宗族势力与农村基层政权关系的基础上,从农村经济、文化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三方面探寻合理的治理对策,以消除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不利影响。

(一)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基础

思想愚昧和经济落后是一对孪生子。农村集体经济基础的薄弱是宗族势力能够影响村级党组织领导权有效实施的根本原因,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走上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道路,是消解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利影响的根本保证。一是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新城镇化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小城镇的优势开发特色发展渠道,引进更多的企业来乡镇发展。二是要加快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积极把握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大好时机,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功效,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三是要促进教育、科研、农业生产一体化发展。经营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民经营模式的科学化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三大要素,而这三项要素与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息息相关。因此,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就要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最终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文化

农村社会教育文化的落后,导致农村社会弥漫封建宗族文化之风,缺乏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文化,不但不能满足农民现代精神文化上的需求,而且又不利于塑造现代农民,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因此,我们要力求提高农村社会文化教育标准和水平,落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营造农村现代文化氛围,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对有利于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宗族文化不仅不能禁止,还应给予一定的引导和鼓励。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在农村社会转型时期,村级党组织要紧跟时代步伐,严抓自身建设工作,密切与农民群众的关系,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增强农民群众对党组织的依赖感与认同感,有效抵御宗族势力对党组织的消极影响,防止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宗族势力代言人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建立网络流动党组织,通过网络平台管理外出流动党员,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沟通联系,引导其继续为家乡建设发挥模范作用;采用“村支部书记跨村任职”、“联村共建”等形式,在上规模的村、乡镇企业等组织中设立党总支,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因村制宜”把村党支部改建为党总支,在党总支下按照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设立党支部,形成“支部+基地+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

二是创新组织活动形式。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实现以强带弱,共建共赢,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统一,开展“产业富民、项目兴村”活动,鼓励各村级党组织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夯实本村经济基础。

三是创新组织服务阵地。对没有办公活动场所或是场所简陋的村进行新建或改建,对有条件的村级办公活动场所,配套建设便民超市、农资超市、种植养殖协会服务指导站、农家书屋、医疗卫生室、文化娱乐室、远程教育站点等,拓展村级办公活动场所服务群众的功能。

四是创新组织工作机制。成立村级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新农村建设公益事业理事组,建立学习教育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民主考评制度,形成村“两委”明事、村“两会”定事、新农村建设公益事业理事组办事的工作机制。围绕“钱、地、事、人”四要素,推行农村党务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和群众的民利,推进进村级事务决策及其实施的民主化、科学化。

总而言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农民利益的代表,要通过自身建设,带头示范,匡正歪风邪气,切实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就会增强凝聚力,宗族势力自然没有可乘之机。对利用宗族势力干扰农村“两委”正常工作的党员干部要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对于在农村中德高望重的宗族领头人,村级党组织可以引导他们利用其威望帮助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使宗族对农村基层政权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参考文献

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篇5

关键词:扭转;留守农民;女多男少趋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可见,建设新农村首当其冲的是迫切需要新农民。当前农村存在着两个反向的性别不平衡问题:①农村户籍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即生育性别比倾向男子,呈男多女少的趋势,我国对这方面一贯比较重视,研究得较多,对策也有力。②农村劳动人口性别比例不平衡,即留守农民性别比倾向妇女,呈女多男少的趋势,有不少文章甚至称之为“农业女性化趋势”。

造成留守农民女多男少趋势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差距太大的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扭转留守农民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出路。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有三大弊端:①为支援国家工业化,农村经济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城市经济“献血”,客观加大了城乡之间两种生产力的差距,城市生产力相对发达,农村生产力则相对落后;②城乡的教、科、文、体、卫等公共产品和水、电、路、桥、邮等基础设施实行两种不同的投入方式,城市几乎完全由国家财政投入,农村则在很大程度上由农民自己投入;③人口户籍管理制度使城乡居民具有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城市人享受着创业、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各种优惠政策和优势资源,农民却被束缚在条件差、负担重的农村。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不公平的境遇和待遇至今没有根本改变,虽然农民可以进城创业和就业,但农民工仍然无法享有城市人的全部优惠待遇。尽管如此,农民进城毕竟可以享受到某些城市文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多挣一些活钱来增加家庭收入和改善家庭生活。为此,越来越多的农民、特别是男性农民进城谋生挣钱,从而导致了留守农村的农民女多男少的不平衡趋势。可见,要根本扭转留守农民性别比失衡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目的正是为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和最终消除城乡差距,使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条件、机会和权利。农村妇女是留守农民中的大多数,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和“半边天”。各级妇联组织应在《意见》精神指导下,组织制定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妇女发展纲要和目标体系,并争取将其纳入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同时,继续在全国各族各地农村妇女中深入开展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并进一步拓展巾帼建功立业的新领域,更加积极地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再立新功。

造成留守农民女多男少趋势的直接原因是农村妇女素质偏低不易转移,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妇女的综合素质是扭转留守农民性别比失衡的基础工作。由于城市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快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市场的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妇女总体素质偏低很难适应,致使过剩的妇女劳动力不易转移出去。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可从两方面促进新农村建设。①可以使新农村建设必要的妇女劳动力更好地撑起“半边天”大显身手以大展宏图,②可以使新农村建设过剩的妇女劳动力更加顺利地转移出去来平衡留守农民性别比。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家庭等各个方面,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把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农村做一个好村民,在城市做一个好市民,在家庭做一个好婆媳作为自觉行动。在经济方面,要抓好典型引路、项目推广、技能培训、结对帮扶、跟踪服务等环节,采取田头示范、现场答疑、网络教学、专题授课、聘请顾问等形式,生动、直观、形象地培育妇女的创业、创收、创新、创优能力。在政治方面,要以学习宣传新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为重点加强对妇女普法教育,增强她们依法参政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使妇女参与国家、社会、村民事务管理及决策的程度不断提高。在文化方面,要保证女性在各级教育中的比例上升,逐步缩小两性受教育年限的差距,使农村妇女能够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劳务本领和竞争能力,用自己的贡献来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欢迎。在社会方面,要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教育,鼓励农村妇女继承和弘扬中国妇女的优良传统,更好地遵守社会公德、践行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在家庭方面,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使农村妇女争当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只有这样,广大农村妇女才能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留守也可多作贡献,转移也可多作贡献。

造成留守农民女多男少趋势的关键原因是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男性多于女性,制定优惠政策留住和召回男女乡土能人特别是男能人是扭转留守农民性别比失衡的当务之急。由于男性农民具有前一部分所述的一系列优越条件,因而总体上男性农民的综合素质一般高于女性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人数也必然大大超过女性农民。要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扭转留守农民女多男少的趋势,当务之急的做法是留住和召回男女乡土能人特别是男能人,开拙潜力无限的“乡土能人效应”。乡土能人的共同特点是:有家乡感情,有共同乡音,有理想抱负,有文化知识,有创业精神,有实干作风;同时,他们又各具特色:有些是农业科技推广的能手,有些是多种生产经营的里手,有些是市场信息捕获的快手,有些是产品流通销售的巧手,有些是懂法参政维权的高手,有些是管理村民事物的抓手,……总之,他们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代表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强大的示范带头作用,往往能起到留住和召回几个能人,盘活一个村;留住和召回更多能人,振兴一个乡的巨大效应。为此,在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市争夺能人的优势尚不可能马上改变时,要留住和召回乡土能人必须制定具有感召力的优惠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关键的就是将回报家乡的召唤和市场利益的引导有机结合起来招龙引凤。如可实施“乡土能人回归工程”,对志愿回乡创业的能人给以政策、资金、技术、农资、税收、信息等优先、优待、优惠;可建立“回乡能人项目招标制度”,对适合乡土能人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优先向乡土能人招标;可设立“回乡能人奖励制度”,对回乡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乡土能人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重奖;还可创立优秀能人晋级升职制度,对那些能力强、水平高、贡献大的乡土能人,优先提拔使用、优先晋级升职,优先充实到基层领导班子等等。只要各级妇联组织会同相关部门求贤若渴、政策感人,一定能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留住和召回越来越多的男女乡土能人特别是男能人,尽快平衡留守农民性别比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造成留守农民女多男少趋势的管理原因是农村男女劳动力无序流动,以“就地转移”为主渠道促进农村过剩劳动力有序流动是扭转留守农民性别比失衡的有效途径。无序流动即农村男女劳动力转移任由市场选择和驱使,必要的男女乡土能人特别是男能人难以留住和召回,过剩的男女劳动力特别是女劳力难以转移输出。有序流动则是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政府对农村男女劳动力转移的宏观调控,将必要的男女乡土能人留住和召回,过剩的男女劳动力转移输出。关于将必要的男女乡土能人留住和召回的对策上面已及,要将过剩的男女劳动力有序转移输出主要有三层思路:首先应认清农村男女过剩劳动力转移的主次途径。转移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转入乡村非农产业,使土地上的农民成为离土不离乡的非农民,被称之为“就地转移”。二是转入城市相关行业,主要在厂矿、商店、家庭从事第二、三产业或从事个体劳动,被称之为“异地转移”。城市由于劳动力本来就供过于求并且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所能吸纳的农村过剩劳动力十分有限,因而第一条“就地转移”途径应成为当今农村过剩劳动力特别是妇女过剩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其次,各级妇联组织应争取参与制定乡村建设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快乡村建设和发展乡村非农产业,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它可从两个方面为农村妇女过剩劳动力转移提供条件,①它可使农村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才有可能实现转移。②它是最能容纳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适宜妇女就业的特点。再次,各级妇联组织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农村妇女有序流动。可建立妇女劳务输出服务所,提供城市创业渠道和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加强对妇女劳务输出的技能和素质培训,为过剩的妇女劳动力进城镇就业牵线搭桥;可设立农村妇女城乡创业启动基金,鼓励妇女大胆走出家门,在城市和乡村开辟非农产业领域自主创业;还可建立引领农村妇女进城创业奖励制度,号召并奖励在城镇创业成功的男女乡亲引领家乡姐妹进城见缝插针地创业。

造成留守农民女多男少趋势的领导原因是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一趋势重视不够,高度重视和全面调研留守农民女多男少的详情是扭转留守农民性别比失衡的前提条件。目前,相关报告、文件和资料显示,对留守农民女多男少趋势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问题,大多还只是局限在妇联组织和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在政府建设新农村的大政方针中还很少见到。而在调研资料中又存在着“四多四少”的状况:①普查由户籍人口无序生育引起的农村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情况的多,普查由劳动人口无序转移引起的农村男女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的少;②从社会学意义上研究农村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新农村建设不良影响的多,从经济学意义上研究农村劳动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新农村建设不良影响的少;③探讨农村农民男女性别地位不平等问题及其原因的多,探讨农村农民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问题及其原因的少;④局部定性定量分析农民女多男少不平衡问题的多,全局定性定量分析农民女多男少不平衡问题的少。对此,各级妇联组织应积极呼吁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协同其进行全面调研留守农民女多男少的详情,首先做到胸中有数,尔后才能有的放矢。建议全国妇联应尽早向国务院和国家统计局申请,争取全面普查或重点调查一次由农村劳动人口无序转移引起的、够得上劳动力年龄的、具有农村户籍的农民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相关情况,包括留守农村农民和进城工作农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职务职称、劳动门类、基本收入等等,并统计出各自的数量和比例,如果还能包括工作生活在农村的非农村户籍人员的同样情况就更周全了。以便供相关机构或人士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全局性的而不是局部性的、实证性的而不是印象性的分析研究农民女多男少不平衡状况的分布,成因和对策,以及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其它问题,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篇6

关键词:河南农村人口;转移;趋势

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几年,河南农业劳动力转移呈快速增长趋势,由小规模、盲目性和无序性逐渐向大规模、目的性和有序性转化。本文以此为视角,从转移的地域、方式、角色身份的转变、目的性、流向、转移的人员结构和行业分布情况等研究河南农村人口转移的趋势。

一、从转移的规模、地区和流向看,呈现出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的扩散和回流趋势

1.河南农村人口转移的规模逐渐扩大

关于人口转移规模的扩大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说明,本文选取河南省农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人数的比例和农业人口减少,非农业人口增加的具体数据进行佐证。第一,农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人数的比例逐渐扩大。如图:

数据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08》

1979-1983年河南省农业人口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在5%以下;1984-1988年期间增长较快,1988年接近20%;1989-1994年增长缓慢,在15%-20%之间徘徊;1999年以后连续攀升,2007年农业从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比例为40%。第二,农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呈现出“一减一增”的变动。根据于书伟的调查:从2000年到2011年的11年间,农业从业人口从3559万人减少到2665万人,共减少904万人,减少了25%,年均递减约2.3%。工业和建筑业的从业人数增加较快。从事工业的人数从354万增加到848万,增加了494万人,11年间增加了1.4倍,年均增长12.7%。建筑业人数从280万增加到527万,增加了247万,年均增长8%。1

2.农村转移人口向周边地区和沿海城市区逐渐扩散,后又出现回流趋势

80-90年代由于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剧增,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流向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个时期有60%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旧在本省流动。2000年以后,河南省农村人口向东南沿海扩散,西部内陆和海外地区也有部分转移人口。转移的人口结构由原来的纯劳动力转向劳动力的重要他人也随之转移,大量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上学,部分农民工在城市买房后举家迁入城市。2005年农村劳动力在外省打工的近684万,比2000年增加299.47万人,增长77.9%,年均增加近60万人、增长12%。其占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比重已达45%,五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十五”期间,河南转移到外省的劳动力数量占转移总增量的71.3%。在首次到外地务工半年以上的劳动力中,直接到省外的比重达94.6%。3转移人口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上海,特别是深圳。部分子女开始随父母到城里上学,2011年秋季,河南省安排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27.3万人,入学率超过99%,基本实现了“应入尽入”。4

2010年以来,随着河南省二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承载能力的增强和鼓励回乡创业政策的出台,农村转移人口的回流趋势增强。数据显示,2011年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65万人,比上年新增102万人。除部分海外输出外,农村劳动力就业省内转移1268万人,省外输出1190万人,省内务工人数首次超过省外,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1.44%。5

二、从转移人员的结构、转移方式和角色变化看,逐渐趋向合理化、技能化和市民化

1.转移人员结构趋向合理化

从年龄上看,80后成为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受同辈影响往往一进入劳动年龄就希望通过打工赚钱。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一些70和60人员也力所能及的到外地打工,这部分劳动力能吃苦,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不高。有研究表明河南省转移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占76.89%,其中80后人数多于其他年代的人数。6从性别上看,男性劳动力高于女性,女性劳动力在转移人口总量中的比重快速增长。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文化水平居多,为转移人口总数的60.78%,小学和高中的人数基本持平分别为转移人口总数的18.16%和18.73%。

2.转移人口的技能化水平逐年提高

劳动技能一直是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瓶颈。为了解决转移人口的技能问题,稳定就业,河南省政府部门启动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阳光工程,2004-2006年近40万农民工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截止到2011年河南省已经累计培训农民工1080万人,占转移劳动力人数的43.8%。参加技能培训人员数比2010年增加145万人,比例比2010年提高4.2个百分点,比2009年增加356万人,比例比2009年提高11.7个百分点。7河南人社部门的信息显示,2014年以后,在组织开展农民工专项就业服务活动的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的政策已经被摆到了突出位置,以应对河南劳动力市场的最新变化。

3.转移人员的市民化趋势进一步显现

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初级阶段,主要以“候鸟式”和“摆钟式”转移为主,即农忙时回家种田,农闲时外出打工,一段时间在a处,另一段时间又迁往B处。打工的主要目的是赚钱。随着打工时间的延长,农民工的技能也在快速增长,对城市愈加熟悉和适应,融入城市的愿望也愈加强烈。特别是80后,对传统农业劳作已经生疏,而对专职、专业的城市工作逐渐习惯;长时间在城市生活,很少回家,定居在城市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追求。总之,转移人口从职业定向到生活习惯再到自我发展已经趋向市民化。更为重要的是在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河南省将在户籍制度、城镇保障性住房、城镇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制订有利于转移人口在城市安家落户的政策,加速了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河南省城镇人口突破4000万人,城镇化率达48%。

三、从转移人员的组织方式、行业分布和劳动收入看,趋向有序化、非农化、增长性收入的保障化

1.转移人口的组织化水平逐渐提高

初期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自发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自发性是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靠同乡、同学和亲戚等关系。2005年,濮阳市劳动部门组织输出农村劳动力仅为7.45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2%,经中介组织介绍的有16.26万人,占33.08%,自发外出务工的有25.44万人,占51.76%。不稳定性是指农村人口转移的短期流动性和兼业性。河南农村人口转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庭和务工单位之间的短期流动。原因在于大多转移劳动力不了解工作单位的特点和性质,盲目转移,结果不适应劳动岗位又返乡回家,从而使劳动力转移处于外出和返回的不稳定状态。兼业性是河南农村人口转移的又一典型特征,有些人以农业为主,兼营二三产业,有些人以二三产业为主兼营农业。这种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的“游走”式转移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序性。目前,在中介组织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政府以组织者的身份开始介入农村人口转移工作,从系统论出发,整合劳动、商务、农业、教育、工商、居委会、共青团和妇联等部门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以稳定有效的劳动力转移为抓手,密切配合,形成农村人口转移的协同机制。与此同时,将宣传、农村转移人口技能培训,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信息网络化平台的建构等层层推进,把农村人口转移引向有序。

2.转移人员的行业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有缓慢增长的趋势

自从河南农村剩余人口转移以来,第二产业是转移人口的聚集地,目前,这种情况没有太大的改变,如图:

注:本数据来源于邢玉华的硕士论文《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2013)

从近三年来的河南农村转移人口的行业分布看,第二产业占人口转移总数的近70%,虽然有所减少,但幅度不大。原因是农村人口的转移与我国的非农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比如,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三来一补”行业由深圳扩大到东南沿海地区及内陆地区,这些行业中电子、机械、玩具、家具、服装等属于高密度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简单的加工制造对技术水平的要求不高,由此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很多农村转移人口汇聚于此。第三产业以其就业面广、就业弹性大、劳动力需求量大等的特点,理应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从农村转移人口的分布趋势看,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

3.农村转移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和保障化水平快速提高

在农村人口转移的初级阶段,一方面,依靠体力的农民工对二三产业比较陌生,对工资的期望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农民工的权利和利益没有得到企业和社会的重视,很多企业把农民工视为廉价的劳动力,社会又没有相关的制度性标准,造成农民工工资水平低下。中期阶段,随着“民工荒”的到来,农民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工资水平开始提升。由2008年的每人月平均收入1270元增加到2012年2315元,每人月平均增加了1045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2%。与2010年相比增加675元,增长41.2%。2012年河南省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工资构成为:月工资小于1600元的占全部务工人员的比重为15.9%,1600-3000元之间的占60.1%,3000元以上的占24%,比2011年同比增长48.6%。拖欠农民工工资是河南农村剩余人口转移的一个突出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屡禁不止就在于法律法规缺失、惩治力度不够和拖欠者的违法成本过低。工资是劳动者的基本保障,为了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河南省加强了农村转移人口工资保障的制度化建设。比如,2013年5月,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对恶意欠薪者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出台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认定标准,即拖欠个人劳动报酬8000元、集体劳动报酬4万元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为打击欠薪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依据。2013年8月河南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源头治理工作的通知》,基本构建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了行政执法力度,形成行政司法联动机制,严惩恶意拖欠者。据河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年来河南省相关部门已经累计为118万多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17.2亿元,其中为104万多名农民工追发工资待遇15.6亿元。

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市的过程,2011年河南农业人口6234万人,占河南人口总数的59.4%。要达到2020年城市化率56%的目标,还需要至少转移农村人口1000多万,把握人口转移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切实可行人口转移方案,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引文注释

1于书伟.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结构状况简析[J].人民论坛,2013(11).

23刘源.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4567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01).

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篇7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

1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提升我国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更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站在推进现代农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把握有利时机,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并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2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实践证明,在农村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农村的劳力、资金等要素按效益的原则开始配置的情况下,土地的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格局,直接导致农业“兼业化”趋势的加强,给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带来了相当不利的影响:第一,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农业在家庭收入中比重下降,农业也从过去的“主业”变成“副业”,商品生产者的经济行为逐步丧失,农民继续经营土地,只是为了获得自给性口粮,完成国家粮食定购任务,甚至只是为了继续保持承包地的承包权,对土地的期望值不高。“不可不种田,不愿多种田,不想种好田”,是这些地区大部分农户的真实心理。这就使得农业兼业化的趋势日益严重。兼业农户不仅把资金投到其它高盈利产业,而且不断减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粗放经营,甚至抛荒。

3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民增加收益、富裕起来的一条康庄大道,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吸收外资,增大农业投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的高效的强质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方面,发展规模经营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二、创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思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思路分析

1 搞好“三配套”服务,增强土地的适度规模经济的内在活力。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的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实现集体经济的第二次飞跃,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高产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应用、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是提高其内在活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关键所在,农机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物质技术保证,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村生产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三配套”在提高农业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巩固现有经营主体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效果。

2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感性经验和手工工具基础上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贯彻执行的最大优越性是,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而对生产的其他要素、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来讲,并没有改变,甚至某些方面还有恶化的趋势。因为,目前一家一户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以土地均分为基础,土地好坏、远近搭配的平等条件进行分配的。这种土地分配办法把一些成片的土地因多户共同承包而划得狭小而零星,使得各农户承包的土地地块分散而零碎,这样就造成农业生产要素或生产手段不论它的先进程度如何、实施发挥的效能如何,它的利用都被规定在一个狭小土地这一层次上。小规模家庭分散经营决定了只能以人力加畜力的手段操作为基础,排斥资金技术集约,阻碍技术进步发展及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增加。因此,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没有农业的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3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是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和条件。首先,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一是大力推行委托制。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协调和中介服务作用,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由农户签订委托书,授权委托村集体土地流转事宜,提高土地流转效率。二是积极推进上地股份合作制。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或对外发包、租赁、股份合作经营,土地收益实行按股保底分红。三是积极探索试行土地信托制。有条件的镇(街道),可组建土地银行或土地信托中心,接受农民自愿“存”入的土地(经营权),支付相应“利息”,再将土地(经营权)“贷”给有需求的经营主体。其次,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是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基础和前提。要妥善解决二轮土地延包工作的遗留问题,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第三,加强土地流转价格指导,保护农民土地收益。各区市要根据不同产业和不同片区制定好指导价,形成农村土地流转价格自然增长机制,保护农民土地收益。

4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实行流转管理的合同制和备案制,完善流转登记和档案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2011年底前,全国各地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规定,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的调解仲裁工作。仲裁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篇8

关键词:土地流转;百度大数据;网络检索

中图分类号:F321

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要素,事关“三农”的根本。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深远意义。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出全局和战略部署的背景下,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土地在对于“三农”发展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承担多种职能,土地流转区域差距大,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关联要素多,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要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激发活力。农村土地确权、新型城镇化、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受到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百度是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为研究网民网络搜索行为提供了权威数据来源。本文利用百度搜索指数、需求分布图考察网民,乃至整体社会公众对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主观关注、发展趋势与关注重点,为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大数据支撑。

一、重点关注农村土地政策法规

本部分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

(一)农村土地政策检索的阶段性特征

从发展趋势来看,关键词“农村土地政策”的百度搜索指数①存在一定的较大的波动,经过2012年、2013年较高的时期,2014年逐渐下降(图1),其原因包括:一方面,2012年、2013年“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也是党和国家领导集体交替的年份,在“三农”领域实行新的政策和部署,其中,作为基础的“农村土地政策”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农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加大了政策的宣传力度,互联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农业政策信息推广更加便捷,社会公众对于农村土地政策的了解逐渐深入和充分,因此,2014年网络搜索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从百度需求图谱②来看,“农村土地政策”网络检索的需求主要集中于确权、买卖、、征地、程序、土地纠纷调解赔偿等问题,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管理法等国家法律关注度较高。其中,确权、土地买卖、的网络关注程度上升较快,尤其土地确权的关注度环比上升最快,这是因为土地确权与权属关系的明晰化是、土地买卖、征地等问题顺利开展的基础,事关民众的长远根本利益,需要给予重复重视。

(二)土地确权的突发升温与持续关注

从搜索指数变动趋势来看,“土地确权”的网络关注度在2014年2月之后出现了快速上升。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等。然而,土地确权相关主体较多、权益关系复杂,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2014年1月,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提出: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选择2个省开展整省试点,其他省份至少选择1个整县开展试点。土地确权工作是由局部试点向全面推广的渐进式推进,按照农业部政策要求,2014年只有两个试点省份,其他省份试点至少保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整体推进。

从百度需求图谱来看,“土地确权”网络检索的需求主要集中于意思、登记、发证、程序、实施方案等关键信息,表明公众对于土地确权具体涵义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土地权属信息的登记、权证的发放、土地确权的程序与具体实施的关注度较高,这些关键信息是农业主管部门宣传和普及土地确权工作的重点。应结合地区农户文化知识水平与人口外出情况,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手机、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及黑板报、宣传小册子等新旧宣传手段扩大宣传,将土地确权涵义、确权程序、登记发证、实施方案等信息图形化、条理化、规范化,便于农户理解,得到农户监督,促进土地确权的顺利开展。在土地确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土地权益。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进行了立法保护,但是由于土地实行了“三十年不变”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承包政策,广大妇女儿童的权利没有得到基本的保障,此类问题不仅事关农村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而且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与长远未来。中国残联2014年设立专项课题研究“残疾人土地权益保护问题”,全国妇联提出,抓住农村土地确权的机遇,推动将农村妇女的名字体现在权证上,使农村妇女与土地相关的各项财产权益真正落到实处。

(三)土地相关法律的关注点各有不同

从搜索指数变动趋势来看,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网络关注程度由高到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轨迹,其中,对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关注波动比较剧烈,农村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保持相同的发展趋势,前者略高于后者,两者间差距有缩小趋势。整体来看,对于三种土地法律的网络关注度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初,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至2014年出现了明显下降。

从百度需求图谱来看,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需求主要集中于劳动争议、劳动人事、适用范围、全文及司法解释等方面。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2011年8月至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湖南、安徽等六省进行执法检查发现: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一些原来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纷纷重新主张土地承包经营权;二轮土地承包后,人地矛盾愈加突出,土地纠纷逐年增多。目前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尚不适应土地纠纷有所增多,建议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并建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出台在审判执行工作中适用调解仲裁法的司法解释,解决农村土地承包仲裁中的法律适用问题。2014年1月23日最高法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旨在统一、规范各级人民法院办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工作,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贯彻落实。

从搜索指数变动趋势来看,“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网络关注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趋势,2012年下半年之后,新型城镇化的理念逐渐酝酿,其网络关注度出现缓慢提高,2012年12月之后出现了显著提升,2013年全年及2014年以来,“新型城镇化”的网络关注度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网络关注度较低,直至2013年11月,才出现小幅提升,并稳定在一个特定的水平。“十”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然而,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网络关注并没有出现明显提升,直到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网络关注度才出现一定提升,其原因在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涉及面广,关联制约要素多,是一个整体性宏观问题,具有长期性、系统性,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各种政策阻碍、制度约束与体制藩篱。

从百度需求图谱来看,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需求主要集中于信息、人才、科技、商贸、流通、品牌、资本等关键词,其中,对于信息的需求最为突出,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媒介,彻底变革农业要素的流动与整合模式,提高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运行效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其次,对于品牌、商贸流通、的需求比较突出,表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需要在下游环节注重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并与商贸流通环节的市场创新、营销创新、渠道创新相协同,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最后,对于人才、科技、资本的需求比较强烈,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上游环节,表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不仅需要农业大学培养高端人才,也需要职业学院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更要加强科技支撑和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在金融和保险方面的服务,只有激发科技、资本、人才三方面的活力,才能为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提供持续动力。

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支持

本部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哪个更受关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其中,前三者以农民自主经营为主,也是“十”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倡导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从搜索指数变动趋势来看,“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网络关注程度依次升高,“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注程度比较接近,明显高于“种粮大户”的关注程度。“家庭农场”的网络关注度变动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低于“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2月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之后,其网络关注度出现快速上升,并始终高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两者保持近乎同步的变化趋势。图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搜索指数变动

从百度需求图谱来看,对于“家庭农场”的需求主要集中于认定、扶持政策、补贴、项目申请、规章制度、(具体)章程、注册登记等方面。总体来看,公众对于家庭农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是家庭农场的认定、注册、登记等方面的规则制度与具体细则;其次,是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涉及财政补贴、贷款、金融服务等方面内容;最后,是家庭农场的管理制度、经营范围、区位选择等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家庭农场最终将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经营主体,其特点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不雇工或在农忙季节少量雇工,农场收入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且经营的土地比较稳定。这是家庭农场的三个基本特征。家庭农场不是自然地、自发地健康稳步发展,政府必须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对家庭农场的支持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很多方面,如科技、资金、信息、管理、市场、基础设施等,尤其是土地制度改革和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

(二)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令出多门”

从搜索指数变动趋势来看,“家庭农场模式”、“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网络关注度均在2013年2月出现急剧上升,总体来看,对于“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关注度更高,表明社会公众对于发展家庭农场的热情很高,迫切需要促进实践的具体政策。关于家庭农场的认定,目前没有全国的统一标准。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指出,各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很大,很难提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具体面积标准。各地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可以从当地实际出发,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确定本地家庭农场的规模标准。

基于网络文本挖掘汇总的省区及下辖市县的家庭农场官方认定标准见表1,网络没有检索到非对应省市县的官方认定标准见表2。文本检索发现三个情况:首先,部门协同存在障碍,家庭农场涉及农业、工商、财政、金融、保险等部门,但各地区标准的制定主要由农业、工商部门共同完成,或独立完成;其次,对家庭农场理解混乱,认定标准低、界定概念模糊等,大量原来的合作社、龙头企业,为了获得家庭农场的政策支持而“改头换面”,甚至出现工商资本"借壳上市"发展家庭农场的情况;最后,各地区经验不同,例如,东莞“家庭农场”将有质监标准;潍坊银行发放家庭农场贷款;湖北简化行政审批,符合五条件即可开办家庭农场;重庆市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出台,需满足七个条件;福建省分级建立家庭农场,既认定省级家庭农场,市县级也在其辖区认定家庭农场。吉林延边发展民族自治州的政策优势,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促进专业农场发展条例》纳入立法工作计划,通过立法给予专业农场更加充分的保障。

(三)土地流转金融:信托与股份制交相辉映

从2004年“土地流转”一词首次出现国务院的文件中以来,即《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经营新模式,其中,土地信托、土地股份制是较好的制度安排和金融服务模式。从搜索指数变动趋势来看,“土地流转信托”与“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网络关注变化差别较大,总体来看,前者高于后者,但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网络关注程度高于“土地流转信托”,并在2011年11月出现峰值,其新闻事件是2011年11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了《土地法修订拟力推农地入市小产权房合法化悬疑》,2011年11月25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了《鼓励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将掀新一轮?》。2013年10月之后,“土地流转信托”的网络关注程度快速上升,高于“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其原因是2013年10月,全国首个土地流转信托项目落户安徽宿州,2013年11月,北京信托在江苏无锡阳山推出“北京信托・土地信托之无锡桃园村项目”。随后,土地流转信托实践步伐加快,中信已分别在安徽宿州、山东青州、贵州开阳、安徽马鞍山以及湖北黄冈与河南济源成立了六单项目,北京信托在江苏无锡、镇江句容、北京密云以及安徽铜陵推进了四个土地流转信托项目。

关于“土地流转补贴政策”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网络关注度,前者高于后者,反映了农民土地流转更注重直接财政补贴,对于抵押贷款的金融支持方式重视不足。长期以来,《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担保法》等法律禁止农村土地进行抵押。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论述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然而,农村土地“三权分离”还需要由“中央文件精神”上升到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法治建设层面,即承包地"三权分离"的法律修订,才能够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大释放。

“三农”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和自然周期,需要长期的“耐心资本”。对于土地流转概念股,证券市场存在一定炒作因素,新闻监测显示:“土地流转概念股接过领涨大旗10股集体涨停(2013.09.03)”、“沪深两市震荡走低土地流转概念领跌(2013.11.08)”、“土地流转概念股重挫北大荒领跌(2013.11.12)”“土地流转概念再掀炒作潮相关概念股或腾飞(2014.8.19)”、“聚土地”发酵土地流转概念股飙升(2014.8.21)”。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条长,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大,涉及群体受众面广,制约因素多,抗风险能力弱,土地信托、土地股份制、土地银行等土地金融模式有助于为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引入长期的“耐心资本”,助力现代农业腾飞。

四、结论与启示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资源有序流转需要全面、综合、系统的评估。本报告整合多种权威数据资源,对土地流转的发展过程、结构特征与区域分布进行系统分析解读,对区域土地流转状况与关联要素进行综合评估与聚类分析。基于百度这一全球最大的中文检索引擎,对社会公众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注与检索进行大数据监测,为土地流转提供舆情信息支持。本文实证发现: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并不充分和顺畅,土地流转面积、参与农户比例均比较有限,放弃农地经营的农户比重较低,诸多因素与土地流转负相关,存在显著阻碍作用。

农村土地流转,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与攻坚阶段,这是一项涉及面广、关联要素多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人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启发于《道德经》“委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土地流转的突破口不妨从欠发达地区入手。这些地区发展矛盾比较突出,对于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经营的需求更加迫切,阻力更小,两者的契合点与互补性更高,更容易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土地流转会更加顺畅,更容易调动各方智慧,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共赢。

注释:

①百度搜索指数是以网民在百度的搜索量为数据基础,以关键词为统计对象,科学分析并计算出各个关键词在百度网页搜索中搜索频次的加权和。

②百度需求分布图是针对特定关键词的相关检索词进行聚类分析而得的词云分布。

参考文献:

[1]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54-65.

[2]宋敏,王世新等.我国农地流转特征及规律的实证研究――湖北省仙桃市93户农户的调研[J].新疆农垦经济,2006(10):27-32.

[3]陈和午,聂斌.农户土地租赁行为分析――基于福建省和黑龙江省的农户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6(2):35-41.

[4]史清华,徐翠萍.农户家庭农地流转行为的变迁和形成根源――1986-2005年长三角15村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25.

[5]梁中.安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0(2):7-11.

[6]刘向南,吴群.农村承包地流转:动力机制与制度安排[J].中国土地科学,2010(6):11-15.

[7]刘明宇.对农村土地流转纠纷问题的法律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222-223.

[8]张卫杰.土地流转的意义、存在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1(12):142-143.

[9]樊万选.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7):38-41.

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篇9

我国对农村人口分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时期:改革开放前(1949-1978)和改革开放后(1978-)。

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社会的各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包括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控制,从而了抑制农村人口分化多样性的可能。土改后,人口分化主要是以“土地”为变量来划分(何朝银,2006)。换言之,不论在人口流动的具体表现形式还是流动机制上,起决定因素的是与政治相关的因素(何朝银,2006)。另外,我国建立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将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将城乡分割为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禁止农民自由迁徙,将农民限制在农村、束缚在土地上。在六十年代,国家为了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不再从农村招工,农民只能通过参军和上大学两个极其狭窄的渠道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刘洪仁,2006)。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人口流动被限制,职业分化也相应的被限制。农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处于高度的同质化状态。这种同质化状态,是他们日后走向分化的起点。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转变对农村人口分化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对农民分化问题的研究学者主要有陆学艺、谢小荣、卢福营、姜长云、李培林等。20世纪90年代末,农民分化的不同阶层逐渐成型,但这一时期关于农村人口分化的文献较少。随着中国沿海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改变了过去“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的想法,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市流动和就业,这一群体被称之为“农民工”(武力,2008)。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关于农民工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接下来的三到五年,学者们又开始重视农民分化问题,但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研究居多。由于城镇化发展、政府的惠农政策、农民自身资本的积累,农民分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农村人口也下降到不足50%(谢志强,2009)。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加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加剧了农村人口分化。我国对农村人口分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在当前出现了新的分化现状,但是也相应的产生了许多问题。

二、农村人口分化现状研究

随着新世纪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加快、人口流动加剧,农村人口分化出现了新状况。主要从二个方面体现:一是农村人口分化的现状;二是农村人口分化产生的新问题。

1、农村人口分化的现状

(1)从纵向比较看,农民从事的职业、拥有的财产和收入、生活方式和各种文化意识等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比如?业、收入、居住条件、生活环境、信息资源、法律意识、受教育程度等等,可以观察到农民当中已经分化出不同的群体(胡春娟,2010)。农民家庭的多元经营结构进一步深化(胡志辉,2014);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分布呈正态分布(尼楚君,2011);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步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赵吉林,2009)。

(2)从横向比较看,在城乡二元体制下从传统农民中分化出来的各阶层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稳定、比较成熟的程度。农村人口的分化表现为不彻底性,个人阶层身份也表现出不确定性和多重性。虽然各项数据表明中国农民人口分化在分化规模和职业范围上处于增长趋势,但进行职业分化的多数农户和农民是处于兼业状态,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和农民的职业身份,表现出分化不彻底(李逸波,201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程度除了对本地区农民职业分化的程度有影响外,还对当地农民职业分化的模式产生了影响(李逸波,2012)。

2、农村人口分化出现的问题

(1)农村代际继承脱节、文化水平不高形成恶性循环。在当前乡村人口结构中出现了人口裂痕大,乡村人口难以为继、在继替上出现脱节和恶性循环等问题。根据研究发现,农村人口分化程度与农民在不同年龄段接受的教育程度有关(李逸波,2013)。

(2)城乡、地区资源严重分配不均。就当地的城乡关系来看,资源分配上仍然存在城市优先于农村、农村资源向城市汇集的状况。比如各种公共资源设置的城市中心化导致乡村相对被边缘化了(王君柏,2016)。东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多层级差别扩大,分配不均程度也在扩大(李洪波,2006)。

(3)农村衰败,出现空心化。乡村包括所谓的中心镇,慢慢空心化了,出现了相对衰落的问题(王君柏,2016)。以横向的视角看,目前中国的乡村存在从相对衰落走向绝对衰落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口会涌入城市。越往内地,越远离中心城市,由人口流动带来的人口分化的趋势就越显著,乡村衰落的趋势也就越明显。

(4)农村传统朴素的品质被市场化入侵。原本平静的农村在人口分化后出现诸多问题。例如,农民开始更多地与市场打交道,但他们的农副产品进入市场后,大部分利润落入中间商和工业生产者手中;一些有过城市经历的人没有给乡村带来发展资源,反而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在乡村牟利(王君柏,2016)。

(5)农民分化不彻底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缓慢,会影响到国家的现代化。我国当前分化农民具有兼业的特点,游离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游走于城市和农村(李逸波,2013)。

根据以往文献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了解在当前大环境下农村人口分化产生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得出未来农村人口分化的趋势。

三、农村人口分化原因分析

上文将农村人口分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以下将从宏观层次和中观两个方面探究原因。

1、在宏观层次,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目前我国农民分化的根本原因

首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农村人口分化的直接诱因(冉志,2006),也是城市农民工内部发生分化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雷小雪,2016)。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农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其次,城镇化和工业部门的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农副产品、工业原料的需求(张学浪,2014)。非农产业和农业的比较收益促使农民中分化出非农就业者。工业的发展带动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促使农民中分化出农业经营大户和农业工人(王炬,2009)。

2、在中观层次,制度性因素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我国农民的分化

(1)产权制度改革打破了国有经济的垄断局面,为各种经济成份的再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劳动密集型、第三服务业、乡镇企业等经济实体快速发展,形成了城市区域劳动力短缺,也成为促进农村人口分化的拉力(张学浪,2014)。

(2)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使农民逐步有了进城工作和居住的权利。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政策,逐渐放宽“二元分割”的城乡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可以自由流动到城市中,农村群体移动的意愿也随之增强(张学浪,2014)。《通知》提出继续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实行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李逸波,2014)。

(3)教育培训制度的改革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农民工及其子女有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整体提升,为从事非农行业奠定了基础(张学浪,2014)。尤其是9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劳动者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李逸波,2012)。

(4)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也促进了农民的职业分化,新型农业经营大户和农业工人由此出现,将土地承包出去的农民不再受土地羁绊而从事其他非农产业。

四、未来农村人口分化趋势

1、农村人口分化朝着多元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农村人口分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民从事职业、文化观念的多元化,以此适应社会多种多样的需求。农民可以进入的职业领域越来越广,并且越来越突破传统的非农领域(马芒,2006)。伴随着职业领域和生存方式的变化,农民扩大了生活范围,开阔了眼界,加快了生活节奏,文化观念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化(刘洪仁,2006)。

2、农村人口阶层多层次发展

陆学艺等研究农村人口分化的学者将中国社会阶层划分为九个阶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在底层的农村人口向着多层次发展,主要体现在经济收入的多层次性。

3、农村人口分化的地区差异明显

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不断加大。对于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也买不起城市的房子,等到老了以后回到农村,进行自建房。这种分化背后的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分化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分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刘洪仁,2006),推动着政治、思想、文化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也进入分化过程。反过来,社会其他领域的各种分化又影响着经济领域的分化,因此农民分化在经济领域的多层级关系同样发生在其他社会领域。

4、农村人口分化朝着复杂性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对应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产生的职业也越来越多。市场化趋向的农村社会改革正在使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日益与风险相伴,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与体制风险。阶层功能与收入合法性遭受怀疑,围绕不同阶层的功能和收入合法性容易产生阶层间的矛盾(马芒,2006)。

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篇10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特点发展趋势

一、引言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国家倡导建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以何种方式存在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国在经历传统的资产承包和租赁经营外,逐渐扩大农村集体经济形式范围,兴起了以村办集体企业、村办股份合作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经济形式。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农民的稳定收入,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和凝聚力,降低城市和农村经济收入差,促进农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但是对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专家学者们并没有给出一个详细的总结,因此,本文结合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特点,客观地提出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建议。

二、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制度逐渐展开,农业合作运动把小农经济推向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高潮,该种集体经济方式,迅速将落后的农村经济建立起来,并逐渐以整体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1958年,化进程的推广,农村集体经济形式转变为单一的农村集体公有制经济,全方位地控制了农村的生产、劳动、生活等领域,形成了农村一元化的局面。农村作为集体,通过所有制形式的转变,让小农经营更加具有凝聚力和社会性,该时期的农村经济实现了平均分配的原则,但是经济效益低,过多的政治运动一直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后解散,我国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行多年的家庭联产的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并没有原先设想中的持续增长,而是进入了停滞期,直到国家惠农政策的连续出台,农村经济才开始回暖。

三、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特点

农村改革和发展,对农村集体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经历“大锅饭”时代、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时代后,当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形式。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家庭分散经营对立却又统一的结合,由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成为单独的经济组织。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一)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多样化

当前的农村集体经济形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在农民群众共同合作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整合,形成农村合作社、股份合作企业等集体经济实体,呈现了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生产力水平较高,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通过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整合,开展了统一经营的经济体制,如最为著名的江苏华西村等。农村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延长土地承包期,为农村家庭的承包经营带来了切实收入。同时,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村为以集体,突破传统的农村社区的发展瓶颈,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劳动力优势,实现合作社、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经济形式,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和村民的经济收入。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集体经济包括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家庭分散经营相较于农村集体经营占有较大的比例,从村组集体经营收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等一系列收入显示,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发展不平衡。另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各个农村农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2011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已达到0.3949,以接近国际0.4的警戒线。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的《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调查中显示,收入最高的20%农户与收入最低的20%的农户差距有10倍之多。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已经逐渐扩大,尤其是西部和东部农村差距纸笔,已经成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障碍,甚至这种差距和分层已经不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暂时现象。

(三)农村集体经济的社会化程度低,市场效益不高

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机制建立后,农村经济开始出现了新的转机,优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今天,农民经济独立性大大增加了经济资源从城乡、地区之间的流动,从而形成了农民经济和村集体经济的分层。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民经济降低了对合作社和集体经济组织的依赖性,转变为自主寻求发展机会。尤其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不善,腐败现象频生,导致实体经济在村民中的可信度不高,缺乏村民的支持力度,导致农民和农级集体的组织作用和桥梁作用的匮乏。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区的集体经济由于地域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发展集体经济,不能良好地适应市场,社会化程度低,市场效益不高。

四、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将所有制专制后,村民、职工、企业参股等形成了多样化的联合所有制经济。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以及我国集体经济的制度变革,规范了责、权、利的分配后,使得集体经济的资产运作和价值处置后在公平的原则上产生了更大的效益,激发农民的兴趣和积极性。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制度上的创新多产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其他诸如西部农村经济形式无法与发达农村相比,集体资产的利用率不高。结合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集体经济形式而言,我国总体的发展趋势会在于以下几种形式。

(一)农民自主模式

该种模式适合与发展现代化农业,想要实现规模经营的村庄。政府大力出台扶持农业建设,退更换林,改造山地的集约型经营模式,将土地承包给农民受众,并形成规模化经营模式,科学地管理和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实现农户的农业发展之路。当然,农民自主模式应在当地村委会积极努力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先进农村集体基尼形式的发展,出台适合与村落的经营模式。村委会通过发包和竞价的方式,将集体资产委托给本村村民或者通过招商引资租给有能力的外部企业或个人,取得相应的承包费以及管理费后实现集体经济,此种是较为普遍的农村集体经济形式,也为适合全国推广的农村集体经济形式。农民自主欧式实际上是承包和租赁经营,通过资产委托经营,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避免集体经营的高成本、低效率。通过村集体的协商和安排,村集体在利用原有的土地资源或者其他资源时,按照国家政策给予补助,并帮助农户获得收益,从农户手中获取低廉的服务管理费,从而现成各种形式的产业基地。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

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提供者,以自愿的方式,共同建立起自制的互利性经济组织,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自愿为原则,通过集体活动,按照交易量以及各个农户的数量比例进行返还,并向成员提供农产品技术、生产资料、买卖信息等。资产和劳动的联合,成员之间的相互团结,民主自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形式。尤其是蔬菜、花卉、养殖领域更是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专业合作社。当然,新世纪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当地政府牵头,农业、经济、科技等管理部门辅助,由专业技术能人和当地经营大户的具体指挥下,农民合作社得以良好的展开。

(三)股份合作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包括村级股份合作企业和社区股份合作企业。村级股份合作企业利用本地的资源、特色文化、环境特点进行招商引资,从而促进投资开发,成立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及资源环境后形成农村产业链,吸引外部企业或个人投资参股。当村集体的股份合作企业形成一定吸引力后,外部运作良好的企业就会取得村集体的投资经营权,并与协作发展,逐渐同工技术注入想股份合作企业加入新的技术资源。社区股份合作企业则是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村民变市民后如何享有自身合法权益而产生的一种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社区股份合作社将其中一部分资产收益用于创办自己的企业或者事业,允许个人或者其他具有相关资质的人股权对外流动。同时按照村组等建立较小的股份合作社,增加集体收入,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四)农户和公司联合模式

农户和公司合营模式,主要是农户和公司签订生产、销售合同,并按时按需提供农产品。联合模式并非村民自由模式成员共有,民主管理,它是以公司为主体,但利益共享的集体经济。在当前的农户和公司联合模式中,农户过度依赖公司,农户的收益将会受到公司的盈利影响,对农户的收入增幅不大。因此,未来此种经济形式应由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专门针对农户和公司联合的公司进行各项优惠政策,根据公司的盈利情况,合理地给农户返还收益,增加农民对的收入。同时,公司应提供奖励措施,针对一些具有较长年限的农户,可以采取入股的方式成为公司员工。

总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明朗的,但也要国家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扩宽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了我国农村的发展,承担了基础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人物,为进一步地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共享。因此,政府应该对集体经济组织进一步地实行免税政策,将利民利农的各项服务事业切实落实,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进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振启,郑伟军.村企一体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对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的调查[J].经营管理者.2009,(16).

[2]齐力,梅林海.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条件、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研究[J].南方农村,2009,(1).

[3]薛继亮,李录堂.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新形势:来自陕西的经验[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王德祥,张建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特点及优化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