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十篇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十篇

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2:50

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农村环境治理;政府管制;市场调控;社区参与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打破了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平衡,对农村居民的个人生活和未来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长此以往,这种影响会造成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滞后。因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公民关注的重点话题。保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消除我国城镇一体化发展障碍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传统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政府和市场是带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和负责人,但无论是政府管制治理模式还是市场调配治理模式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社区参与机制的出现有效打破了僵局,促进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活动持续开展。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优缺点

1.1政府管制治理模式

在传统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管制治理模式和市场调控治理模式是主要的2种控制方式[1]。政府管制治理模式的管理和负责主体是政府,由政府制定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并配合行政手段监督相应法律条例的施行。由于政府属于当地的行政机关,所以政府管制治理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享有者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对环境治理的实施具有强大的动员力,使得环境治理效果具有可预期性。政府管制型治理模式是以地方政府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尽管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城市环保机构的设置比较完整,但是农村环保组织机构设置只到县一级,乡镇一级基本没有相应职能部门,或者一些乡镇设置了环境保护委员会等机构,但大多徒有其名,并不负责农村环境管制和治理工作,致使农村生态环境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1.2市场调控治理模式

市场调控治理模式有效地弥补了政府管制治理模式的缺点,避免行政部门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单一性[2]。市场调控治理模式的原则在于将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转化为私有问题,发挥市场职能,对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产权进行界定和规定。激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理性,其坚持认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可通过私人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市场调控治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更倾向于重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在以城市发展为先的理念支配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受到一定限制。农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源,在相应的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中并未规定城市和农村先后顺序,也未规定城市与农村有任何的轻重缓急之分。但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中却有谁受益、谁补偿的条例,按照法律规定农村应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对象。另外,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城市工业化污染造成的,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城市有义务对其产生的污染现象进行补偿。若不能明确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轻重缓急,则不仅会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对农村居民个人利益和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会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产生严重影响,阻碍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难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1.3社区参与机制

由于我国还未形成充分公平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市场,所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大量资源仍处于免费使用状态,从而出现城市向农村排放工业污染却不用支付相应费用的不良现象。农村具有大量的土地资源,且土地资源价格低于市场均价,尤其是在资源交易中给予农民的征地补偿费用普遍偏低,这些均是滥用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的体现。政府管制治理模式和市场调控治理模式的根本问题在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主体“失言”现象。为解决主体失言现象,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引入了国际上流行的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参与机制强调的是利用社区力量规避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外部破坏力量。社区参与机制的优势在于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的主动积极性,让社区居民作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每一个环节,社区负责总体统筹调配工作[3]。相较于政府管制治理模式而言,社区参与机制降低了命令性,真正做到站在农村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最终应由农民自己主导,每一个农村作为一个独立的社区均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管理体系。

2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社区参与机制完善路径

2.1完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

做好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基础是要依法行事,让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4]。首先,要出台一部全国统一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法,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核心,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具体角色和任务,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居民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活动中的应有权利。在此基础上,明确规定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各类纠纷调解规定,着重制定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单行法律规范,针对我国农村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城镇污染、畜牧业污染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治理和惩处条例,以弥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空白,推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2.2完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公共参与机制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社区参与机制的核心在于将社区居民作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唯一主体,为保障社区居民能够顺利行使主体权利,有效参与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健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明确社区成员参与环境治理的有效范围,做好过渡工作。公共参与机制要明确规定农村居民有权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在解决环境纠纷问题时农村居民有权使用主体权利等。另外,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公共参与机制,通过社区现场说明会向社区居民介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或问题,由参会代表现场投票或提出个人的建设性意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资源网络征求覆盖区域内社区居民的意见,并通过召开记者会的方式,将统计结果和决策公之于众,保障整个过程公开公正。与此同时,接受公众监督,开放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接到举报信息后,第一时间进行核实,经由社区核实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可通过新闻曝光的形式公布解决方案和处理惩治结果。

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保护;多样性;均衡性;可持续发展

文/孙勤芳鞠昌华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改善村庄卫生状况。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要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是当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观念指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又是在农村地区实现生态文明目标的途径。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农村环境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文明理念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分析

生态文明均衡性特征的需要

均衡公平的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形态的重要特征。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体现出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平。生态文明是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统一、公平与效率统一、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统一的文明。在区域上,生态文明社会也必然表现为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均衡。但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长期处于发展不足的状态,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更是明显滞后。在环保政策支持、环保监管诸多方面,城市环境保护仍然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农村环保管理与投入支持仍显薄弱,不均衡的投入带来城乡环境卫生的严重失衡。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87%,县城的污水处理率接近80%,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率不到30%,仅有8%的村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农民环境权益。

生态文明整体性特征的需要

地球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各组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生态文明把环境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具有全球眼光,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按系统工程把握建设的各项安排,从而维护系统的良好生态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中水、气以及土壤与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自身成为我国环境主要污染源,《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CoD和nH3-n排放量中农业源分别为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52倍和3.17倍,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7.8%和31.7%。环境的污染不仅直接造成当地农民生存条件的恶化,造成农作物生产的损害,同时也带来公众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某些农村地区有色金属矿产采选和电镀、电池等行业无序发展,导致部分区域、流域的土壤和灌溉用水的重金属污染,进而造成该区域的粮食重金属超标,影响食品安全。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8%和1.1%,达5000万亩,重金属污染物镉、汞、砷、铜、铅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o%、1.6%、2.7%、2.1%、1.5%。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村生活生产环境质量,确保人民的餐桌安全。

生态文明和谐性特征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发展形态,是对工业文明社会以控制、对抗、二分为特征的旧的发展方式的背弃。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和谐,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通过系统的思维,均衡的安排,控制环境污染,减少和避免生态破坏,形成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

农村作为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有着更典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情境,在建设过程中也表现出更突出、更强烈的和谐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污染物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农村环境治理长期缺位,导致地表水体恶化,破坏了环境,也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技术、资金不足等原因,一些农村工矿无序开采,导致区域性、流域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造成饮用水水质恶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风险剧增,造成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采矿业造成的地面塌陷灾害已达600万亩,其中损坏耕地130万亩,倒塌、损坏房屋3800万平方米。截至2012年底,全国仍有约1.7亿农村人口还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对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发展性特征的需要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规律揭示。离开发展侈谈生态文明是“缘木求鱼”,脱离生态文明要求妄谈发展是“竭泽而渔”。发展才能带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压力,才能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条件,以发展为生态和谐创造条件,以发展保障生态和谐。因此,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科学高度发展下的生态和谐。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更成为发展的“短腿”,长期处于发展不足的状态。201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0489元,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6.4%。只有基本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才有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有必要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农业生产依赖的土壤、灌溉水等能够满足优良的生产标准,积极促进区域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通过良好的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活、休闲环境,为加强农村第三产业,引进资本,发展农家游、生态游提供条件。

生态文明多样性特征的需要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丰富性的外在表现。生物物种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造就了地球的多姿多彩,多样性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中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认为,多样性是人类居住需求中除了安全之外的第二大需求。因此,要尊重生态文明和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强调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存在。

农村地区保存着我国最主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民俗文化多样性资源。但是由于长期缺乏公共服务,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农村生物多样性和民俗文化多样性面临着减少和消失的危险,保护需求迫切。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合理规划,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生态文明可持续性特征的需要

没有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就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文明要求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

农村和农业具有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和农业的生态文明基础支撑作用。生态文明理念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均衡性建议

城乡之间的均衡。城乡均衡化提供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保障组织、人员的均衡,这就要求在乡镇建立专门环保管理机构,成立类似工商、水利的分支机构,如环保分局或环保所等,安排专职环保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保障资金的均衡。要求按照人口比例,协调城乡环保资金,合理安排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经费。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适当补偿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区等生态红线地区的经济利益,弱化财政增收与盲目发展的联系。

软政策与硬制度的均衡。顶层的软政策必须通过部门和地方的硬制度予以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也同样既需要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等软政策通过顶层设计予以支持,又要通过科学严谨的制度设计,形成坚强的制度保障,保障软政策提出的要求得到贯彻落实。

软硬件的均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首先需要基础设施的保障,通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畜禽养殖粪便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环境综合整治有基本的物质保障。同时,还要通过建立设施运行制度、运行技术培训等让环保基础设施得到有效的运行,避免建而不用,成为民众唾弃的“晒太阳”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既要有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重视软件的制度保障建设。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整体性建议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符合整体、综合的要求。从城乡系统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层面,总体上对各类环境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使农村选用的技术方法和标准更符合农村的自然、社会、经济实际,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

要体现城乡一体化处理的整体要求。对生活垃圾,积极推广城乡一体化收运处置模式,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最终处置的无害化。对城乡结合部,积极推动截污纳管工程,纳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集中处理体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和谐性建议

首先,要对村民环境需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回应。对环境破坏问题,尤其是一些典型癌症村问题,应深入调研、分析,找出问题症结,对症下药进行整治,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社会和谐。

其次,对生态风险地区,要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整治,保护生态系统,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同时,满足村民居住生活的生存安全。

此外,环境整治工作中还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环境保护管理手段、农村环境改善措施等进行协商、征求意见或讨论,同时从环保规划制定、环境整治方案、农村企业污染监督以及环境监督评价的全过程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民环境权益。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发展性建议

发展性要求首先表现为注重对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持。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会有更强的环境改善的需求支持和整治工作的社会经济支持。因此,在环境整治过程中,需重视经济的发展。通过整治,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将综合整治与生态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之真正成为农民的需要。

发展性要求还表现为技术的进步,因此还要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注重对实用新技术的运用,加强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和应用推广,合理确定农村环境治理技术评估体系,提高技术的适用性和整治的治理效率。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多样性建议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一是做好村庄规划,合理安排居住区、种养殖区和生态保护空间,对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加强保护;二是坚持在整治和绿化建设中优先选用本土物种,提高整治效果的同时,也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要求在细致的民俗调研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做好村庄规划,在环境综合整治中体现乡风民俗,尊重和保护乡村文化多样性。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可持续性建议

应加强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持。通过环境整治,加强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工矿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对问题村的污染土壤、污染水体等进行修复和治理,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生态环境资源保障。

要建立健全综合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在乡镇普遍设置专门的环保行政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环保行政管理人员,明确分管领导,所有行政村明确专人负责环保管理,落实农村环保队伍建设,形成“省一市(县)一乡镇一村”的各级环境管理体系。把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情况作为县(市)、乡(镇)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并与乡(镇)村干部绩效、奖酬挂钩。制定、完善和细化可操作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政策,逐步提高政府财政向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比例,提高农村环境能力建设的投资强度。逐步完善社会资金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的投入、利益分成及退出机制,实现投入有途径、利益有保障、退出有办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资。

主要

参考文献:

[1]王金南,张惠远,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探析[J].环境保护,2010(4):35-38.

[2]苏德纯,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食品安全[J].世界环境,2010(5):18-19.

[3]周生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J].求是,2011(7):45-47.

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篇3

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但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发严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在我国虽已开展多年,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一直在城市,对农村环境教育宣传工作还显得相当薄弱。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普及覆盖面不广,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这样的情况从根本上讲,主要是环保价值观的缺失。

解决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农民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能有望解决,小康生活才能真正全面实现。因此,需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提高他们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由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相对薄弱,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由此,化肥、农药、秸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们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环保宣传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应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今后宣传工作重点,面向乡镇和农村,运用广播、报纸、黑板报等形式加大对农村居民环境知识的宣传工作,让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帮助减少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染。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新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形式,大力提倡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幻灯、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大力宣传农村生态恶化对农民生存环境的危害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的生态农业实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农民宣传绿色食品知识,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作用,不仅要参与生态环境意识教育,而且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起到模范表率作用,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顺利进行。

政策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

要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努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要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宣传环保工作方针政策,增强环保国策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和环保法制观念,普遍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平衡生态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农村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结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污染事件,要加强对农民的警示教育,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摄制、制作一些以破坏环境为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到农村巡回放映,将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公之于众,以案说法,教育农村广大群众,唤起农民环境忧患意识,使农民群众进一步加深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提高农民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珍惜环境、珍爱家园。

开展活动营造珍爱环境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活动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活动。由政府或村委会组织开展环境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农民参与“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爱鸟周”、“中国植树节”、“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保护母亲河行动”等系列科普、纪念与实践活动,让农民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在农闲时期可以组织农民对照参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既借鉴先进的生态模式,又吸取惨痛的经验教训,让农民有切身的体会,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地保护环境,自觉形成环保意识,从而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营造一个人人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

教育部门要把农村环保宣传教育试点与学校环境专题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在农村学校里大力普及环境知识和环保理念,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以点带面,吸引父母邻里关注环保,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要将农村中小学生纳入环保宣传队伍,充分挖掘学生作为环境保护的宣传队和生力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文明素养和参与积极性。中小学阶段是接受人生教育的黄金时期,加强农村中小学生的环保知识教育,其成本低效果好。当他们成为农村的中坚力量时,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将会有极大的改观。

培育典型以点带面

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篇4

一、开展西部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一)西部生态重建迫切需要西部农村地区开展环境道德教育。

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否不断增强,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也关系到整个社会能否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由于本身是生态脆弱区,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导致该地区出现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1)水土流失。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分布的区域,目前该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0%,其中宁夏、陕西、重庆的水土流失面积均超过其土地总面积的一半。(2)土地沙化及沙尘暴。主要表现在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扩展速度快,治理难度大。当前西部地区沙化面积已达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90%以上。此外,西部地区沙化耕地与沙化草地占用面积大,程度比较严重。过垦、过牧、滥采、滥伐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导致土地沙化不断加剧的重要因素。另外,西北地区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地。(3)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是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毁林开荒和陡坡耕种等是造成石漠化加速扩展的重要原因。(4)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与西藏自治区。(5)生物多样性降低。西部地区是我国野生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及对栖息地的破坏,导致该地区不少野生物种种群退化,密度降低,甚至濒临灭绝,如藏羚羊。西部生态的恶化不仅给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对全国而言亦是如此。因此,必须加强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与重建,以便为全国和西部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可以通过增加投资、强化管理、健全法制、改进技术等多种措施实现,但通过有效的环境教育引导人们的行为是首要的决定性因素。环境专家曲格平指出:“人类需要依靠信念和自律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广泛的共同道德常常比国家法律更加有力量。”可以说,环境道德教育是参与生态重建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约束条件。

(二)滞后的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西部农村地区开展环境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这是在对我国近几十年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符合实际的应对之道,其实质是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层次的和谐相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环境道德教育的积极参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但相对于东中部农村地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其中相关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开展尤其薄弱。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要讲环境道德,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要使农民认识到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一种不道德,不仅是对当代人的不道德,而且是对子孙后代的不道德。需要运用教育的手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对西部地区农民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使之普遍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进而实现生产生活领域里的环境伦理约束与控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项既利于当代又能惠及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中。但西部地区部分农民存在显著的“生态短视症”,主要表现在对“高消耗、高污染”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高度认同上。要克服这种“生态短视症”,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的途径引导农民逐步建立环境道德,引导农民把伦理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二、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由于西部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交通多有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该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效果不佳。根据环境道德教育的规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及西部地区农村、农民的实际,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路径实施。

(一)加大环境道德观念的宣传力度。

在西部农村,对如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如何培育农民环境道德观等问题理论探讨不深、宣传引导力度不够。故而,需要政府充分运用各种舆论方式强化环境保护、树立环境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使更广大的农民群体对环境道德观念有起码的感性认识。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西部农村生态文明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力度,为扩大宣传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要通过张挂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挂图、制作村头板报、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新农村环境保护读本等形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生态环境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当地电视台、广播、村头大喇叭等宣传媒体,播放环境道德教育题材的乡村短剧、纪录片及宣讲环保政策、法律条文等;要组织新闻工作者或环境道德教育宣讲团深入农村基层,通过剖析案例、宣传典型或其他艺术形式引起广大农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强化农民在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上的主体意识,引导农民发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

(二)完善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平台。

广大农民是否能够受到全面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教育、是否形成清晰的环境道德认知,是环境道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这就要求在西部农村搭建更多的环境道德教育平台,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培训机构建设。可依托县农干校对乡村干部、农技人员进行生态知识轮训;可建立完善农村环保夜校、农村周末课堂、定期村民大会教育等机制,从农村学校或乡镇干部中遴选教员,利用闲暇时间对村民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二是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科技服务站(所)。尽量多地建立集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和经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站,并在各村建立村级服务站或开通乡镇科技服务车,利用该平台加大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科技的推广、培训力度,增强农民环境意识和环境技术运用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保障作用。村委会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也是对农民直接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平台。村委会成员要倡导并带头创建生态文明村,组织村民学习相关生态环境知识,开展带有环境道德教育的群众活动,深入农户、走向地头宣传农村环境保护。四是开展农民环境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如围绕“世界环境日”、“植树节”开展农村卫生、绿化等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环保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围绕“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建好农村自然保护区、生态园等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基地。通过环境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文明层次,让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农民接受环境道德教育的平台之一。

(三)寓环境道德教育于西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是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要求清洁生产,科学种植,杜绝农药污染,杜绝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提高农业产品食用安全的可信度,扩大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物质收入,从而调动学习利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二是强化文明生态村建设。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抓好村容村貌和生态绿化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是强化农村能源建设和农业生态技术的运用。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大节水灌溉、防污、排污、废物回收利用等技术运用力度,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

(四)树立农村环境道德典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感召力和引导力。

通过对道德榜样的学习,使人们从具体的行为样式中学习到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领悟到其中的道德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通过树立农村“绿色食品”品牌,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推选环保文明模范户和环保生产标兵,打造农村生态旅游基地、农村生态示范园等措施,发挥其榜样示范和行为引导作用。同时,也要实施道德赏罚,发挥道德评价机制的作用。道德赏罚既包括赏善,对道德行为进行正面激励,又包括罚恶,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正面打击。具体来说,即对具有良好环境道德的行为农民个人或集体进行肯定和奖励,以先进典型的道德行为影响其他农民的思想和行为,进一步强化和扩大环境道德教育的效果和范围;而对违反环境道德要求的农民,且对其说服教育又无效时,则要进行必要的物质或精神处罚,制止其错误发展,督促其明辨是非。

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1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级政府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1.1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推进。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积极开展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广“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活动,优化了农村环境,推动了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1.2农村饮用水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和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1.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

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导畜禽业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

1.4土壤污染防治初见成效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有机质、钾和微量元素严重失调,土壤理性化性质恶化,稳定性差,肥力下降。过度使用农药,不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污染环境。非降解农膜碎片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加强对农业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积极防治土壤污染。

1.5农村大气污染和工业企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加大区域大气环境整治力度,取缔非法加工企业,捣毁一些非法加工点,建立了联合整治扬尘污染的工作机制及空气质量预警机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强化了对城镇工地及渣土拉运车辆的监督检查。特别是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加大农村工业企业治理监管力度,使农村老百姓呼吸的空气更清新,居住的环境更舒适。

2农村环保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1农村生态创建工作有待深化

要实现“村在林中,院在绿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农村生态格局,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生态建设。而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生态建设工作尚处于示范阶段,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2.2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

目前,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农村生活污水长期污染浅层地下水。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既污染环境,又污染水源。

2.3化肥、农药和农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

化肥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使用技术落后,导致大部分化学元素进入环境和土壤,对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严重后果已经显露。同时,随着农膜使用量的逐年上升,非降解农膜破碎部分残留在地表和土壤中,不易分解,污染了环境。

2.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保投入不足

多数农村没有垃圾填埋场或是垃圾填埋场比较简陋,一些村子没有污水排放设施,垃圾清运车辆数量不多,保洁人员以及垃圾桶的配备并未覆盖全部村庄,仅限于重点村镇,有待大面积推广,以及农村环保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

3对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境意识

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内容编成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通过举办文艺汇演、“下乡”等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要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通过青少年文明素质的提高,带动家长,影响社会。要加强对农民等生产者的科技文化教育,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农民逐步从传统的耕作方式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3.2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监管体系

农村环保是一项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环保、发改、财政、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科技等部门。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农村环保机构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环境监管体系,环保机构要向乡镇、街办延伸,形成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办以及村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根据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开发者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制定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考核办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落实好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任务。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保自我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鼓励、支持村民建立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的自主保护环境能力。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与诉求,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3.3发展生态农业,重视科技支持

要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扶持并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压小上大、扶优汰劣”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增加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3.4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

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增加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要在财政安排、城建和预算内资金补助、各专项资金等向农村倾斜,围绕重点小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民培训、产业引导等制定明确的支持政策,形成长效有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保工作,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及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支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上。

3.5加强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要把农村环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整治工作,明确整治的重点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和方案。一要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力求短期内见成效。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二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努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三要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场(点),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坚决落实养殖业禁建区、禁养区的要求;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和扶持;把养殖与改善燃料结构结合起来,把农村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实现“一池三改”,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广秸秆利用、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四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村、生态村、文明村创建活动,出台支持创建活动的奖励办法,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对一些有条件的村镇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及废弃的晒场等闲置地进行全面绿化或硬化,营造优美整洁的村居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层次分析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547-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0.065

1河南省乡村旅游概述

河南省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共有1800多个乡镇,接近50000个村庄,38902个旅游资源单位,其中70%都在农村。国家旅游局及省政府对河南省的乡村旅游十分重视,“十二五”以来,国家旅游局推出了“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河南省旅游局也开始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这两大工程的实施使得河南省的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4年上半年,河南省的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别达到了6个和13个,670多家规模以上休闲农庄、13000家农家乐,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农民达到了51.4万人。

2013年全省的乡村旅游游客人数再创新高,达到7132.33万人,比2012年增长了13.5%;旅游收入达到340多亿,比2012年增长了近30%。2014年国庆期间游客人数更是不减,全省共接待游客4136.13万人,比2013年增加了11.2%,由于国庆期间物价上涨,游客花费较高,旅游收入达到238.28亿元,比2013年增长12.4%。其中,乡村旅游甚是火爆,单栾川重渡沟风景区就接待了游客11万人,平均每天接待将近16000名游客,农家宾馆日趋饱和。

河南省乡村旅游业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成功,成为河南省旅游业的重要支撑,是因为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肯定,成为了富民工程的一种象征。

1)乡村旅游受到高度重视,政府给予相关政策的保障。河南省政府组织各部门成立了河南省乡村旅游工作小组,组长由省政府领导担任,成员主要有省旅游局、农业厅、发改委以及卫生局等部门的负责人。该小组主要负责研究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协调和解决,保证乡村旅游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个市也紧随其后,出台了相应的乡村旅游协调机制,使省、市、县、镇、村五个级别做好互动工作,一起努力共同完善乡村旅游的发展蓝图;政府还出台相关文件,对各级别的工作任务、工作原则以及工作目标做了明确的界定,以保障各级别能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任务。河南省政府还把乡村旅游工作作为“河南十项民生工程”之一,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

2)加大乡村旅游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河南省旅游局为了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当中,积极地以各种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例如与省农业厅、农村信用社合作,对积极投资乡村旅游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并放宽贷款政策,以此来带动他们投资的积极性。投入的资金越多,资金使用率越高,基础设施建设就会越完善,反过来又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省财政厅也大力支持,连续4年每年都拿出一千多万元投入到乡村旅游的建设当中作为引导资金,带动社会投资将近120亿元。

3)加强乡村旅游工作人员培训。市、县旅游局以及相关单位为了提高乡村旅游工作人员素质,每年都下发乡村旅游培训教材,举办乡村旅游经营者、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班;为了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制定了地方标准,并要求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以及农家宾馆严格按照标准来提供服务,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优,评选示范县、镇、村以及农户,由此激发各地农户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提高乡村旅游的档次。

4)对旅游地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省旅游局在全省筛选了130个特色旅游村,按照特色突出、因地制宜的原则,委托专业旅游规划单位,对每一个村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其经营范围、主打产品、工作计划、具体分工等,并策划了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河南省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变化,两者不可分割,它们既会相互促进又会相互制约。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不好,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对其造成严重的破坏。

2.1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促进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是因为乡村具有城市所不具备的条件,如独特的田园风光、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古老的生产活动和特有的居住环境。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凡是乡村旅游发展好的地方,都是自然环境优越、人文景观丰富的地区。比如驻马店秉承“精品化打造、片区化开发、产业链带动”的发展理念,依托它的民俗文化风情、农村的居民生活、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态田园风光,大力开展符合地区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依托于景区、城市、现代农业、休闲农场、家庭农场等不同的载体,集农业观光、文化体验、林间小憩、果实采摘等乡村旅游产品于一体,满足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的多方位需求,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农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作为农民,从事乡村旅游目的就是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因此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最根本途径就是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发展乡村旅游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让他们感受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值得的。因此,实现农民收入提高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完美结合,是发展乡村旅游、改善生态环境的桥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基层政府官员的生态保护意识。农民收入增加的同时,政府收入也随着税收等途径而增加,在利益的驱动下,政府官员发展乡村旅游的职能意识增强,会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投资,制定合理的农村生态保护策略,并制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2.2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形态,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营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毕竟它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消费。

1)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会增加农村自然环境的压力。一般情况下,环境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将一定区域内的游客人数与环境承受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乡村旅游一般都有高峰期和热门景点,在这些时间和地点,游客大量聚集,人口激增,垃圾的产生量也会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的压力也随之上升;再加上很多人环保意识太差,浪费现象严重,无形当中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其次,乡村旅游的游客大部分都是外来的城市居民,他们对农村的一些习俗不太了解,也不能适应农村的一些生活习惯,可能不会刻意地去保护农村的环境,甚至会把城市的一些坏习惯带到农村,对农村环境造成伤害。比如他们可能会把各种塑料袋、包装袋、快餐饭盒等固体废弃物和一些剩饭剩菜、菜根菜叶、瓜果皮核等生活垃圾堆放在房屋周围;把污水直接倒入河道等。由于农村的公共设施条件本身就很落后,如果没有通畅的排水系统,将会造成更严重的污染。最后,由于人流、客流、车流量太大,使得旅游村的水、电、燃料等自然资源消耗量超标,供给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使得环境退化。目前,“农家乐”是乡村旅游中广受欢迎的一个项目,它包括游客走进田间地头、自己摘菜洗菜,自己完成整个做饭过程等环节,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农村生活的整个过程。当地政府为了发展“农家乐”,会开辟一些专门的土地用来种菜、建设饭店、乡村旅社以及其他的一些服务设施,如果规划不合理,土地使用不恰当,旅游村的自然环境可能会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可能会被打破,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如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

3)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乡土风情的流失。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一些旅游地的经营单位与村民放弃原有的建筑风格,建设一些造型迥异的建筑,与当地风俗格格不入;为了提供高级的服务,破坏乡村原有的特色,造成乡土风情的消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为了追求时尚,改变传统服饰和乡土的手工技艺,减弱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3农村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3.1指标体系的选择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趋势到底如何,需要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

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因此选取指标评价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些难度。一是因为农村生态环境涉及面太广,影响太复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属于农村生态环境的范畴,自然环境又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环境;社会环境涉及人口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二是需要选取的指标太多。虽然指标越多评价体系越完善,得到的评价结果也越准确,但是如果指标太多,处理起来工作量过大,难以操作,可行性不强。在可行性、代表性、科学性的原则下,结合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的现实,选取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的22个评价指标(图1),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

以上指标中,So2浓度是指So2年日均浓度(mg/m3);烟尘含量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夹带颗粒物排放量;降水酸度用水体的pH衡量;废水排放量是全年的排放量;耕地减少速度衡量农用耕地在单位时间减少的快慢程度(hm2/a);盐碱化程度=盐碱地面积/耕地总面积;耕地退化程度是体现土壤肥力明显下降现象的指标(hm2);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化肥(农药)使用量/耕地面积;受灾面积比例=受灾面积/土地总面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耕地总面积/农业人口数。

3.2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由于农村生态环境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因素,因此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影响的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本文以郑州市水岸榴园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判断。aHp方法用9种级别对各层因素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并建立判断矩阵,由于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难免会出现判断矩阵不一致的现象,所以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自然环境为例。

Λ=■(ti/4wi)=0.83÷(4×0.19)+1.23÷(4×0.27)+1.81÷(4×0.41)+0.53÷(4×0.13)=4.35;Ci=(Λ-n)/(n-1)=0.117;通过查表可得,当n=4时,Ri=2.233,所以CR=Ci/Ri=0.052

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出第三个指标层的权重分布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耕地减少速度、废水排放量、森林覆盖率、耕地退化以及水土流失面积比例所占权重较高,因此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的保护。

4启示及建议

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具有两面性,因此,在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扬正抑负,充分发挥正面影响,最大限度地抑制负面影响,争取实现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与良性互动,给乡村旅游塑造一个原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安逸舒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1)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建立一个有效的环境保护体系。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供法律保障。通过出台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标准、实施条例,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引导和监督机制,使得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其次,政府应该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政府不仅要在机制方面发挥引导作用,还要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做贡献,比如加大资金的投入,增加相关科学研究的投入等,这些举动可以提高基层政府官员以及旅游地村民的环境保护能力,进而给乡村旅游带来更大的效益。最后,政府要做好宏观调控。合理规划旅游区周围的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给旅游区留有足够的空间,保持原有的自然环境;对旅游区周围的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破坏、噪音污染等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并实施处罚。

2)旅游局管理者要深入掌握当地的生态资源,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计划。每个地区的生态资源都不一样,有自然的差异也有人文的差异,计划制定者对这些信息一定要彻底了解并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当地村民房屋和院落的布局、民俗文化、传统风俗、历史遗迹、宗教遗址、伟人故居等,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当前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和自然环境的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制定出科学的、可操作的规划方案,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3)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当中,通过发现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所在,探索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开辟一条兼顾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生态优化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保护,还要进行合理的开发,扩大乡村旅游的经营面积,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在开发出的新领域可以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开发一些新项目,比如种植绿色无公害水果蔬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有品质保证的、多样化的旅游性产品,使农民的收入来源更丰富。只有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他们才有动力自觉地去保护和改善旅游村的生态环境。

4)农村发展相对于城市来说要落后,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整体人文素质也不是很高。所以要保证乡村旅游顺利发展,必须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向农民大力宣传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当前乡村旅游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村民的受教育水平低和环保意识薄弱引起的,比如他们不了解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知识,接待了远远超过区域承受能力的游客;不懂得废弃物污染的严重性,过度排放垃圾,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失衡。此外,民间流传着很多传统工艺,文化水平高的人都走出了农村,留在农村的人又没有能力传承这些工艺,从这个角度来说,急需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力度,形成民间传统工艺传承机制,使乡村的人文资源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兴,王健.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影响的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北方园艺,2014(15):220-223.

[2]宁昭玉,魏远竹,徐学荣.福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2(2):37-41.

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

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对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定义,本文认为可以引用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认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和运行的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综合构成的外部环境,它包括农村经济运行、农村金融水平发展、农村政策和农村信用水平四个方面的因素环境。因此,它既是农村金融运行的基础条件,也是农村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共生性

现代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必须着眼于农村经济的共生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应该是共生共荣、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设及运转最终将取决于农村经济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长期看,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和低成本的现代金融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需求,实现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性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必须着眼于农村金融的现代性,坚持推进农村金融现代化改革。从根本上说,农村金融的现代化不仅要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适应于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也要求农村金融自身的管理、服务、组织和理念的创新和现代化,尤其是应具备现代经营和服务理念,构建现代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发展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实现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效率性

现代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必须着眼于效率性。农村金融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和产出增长的关键因素。当前农村金融效率低下已成为我国金融体制的“软肋”和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目标的重要障碍。实践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融效率越高,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能力越强;经济越是落后,金融效率越低下,金融生态系统越具有脆弱性。可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农村金融效率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因此,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以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为前提,从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外部生存环境出发,使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真正有效率,才能让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体系运行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政策环境以及金融发展水平。根据共生性、现代性和效率性原则,本文设计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是以总目标、一级目标、二级目标为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目标层,一级目标和二级目标包括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政策和农村信用环境4个目标层的12项指标(见表1)。

(一)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分析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2012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23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增幅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9%。在农村各部门经济结构中,农业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是最主要的,2012年占到整个农村产业增长贡献总量的60.26%,其次是农村第三产业,占27.20%。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大部分是由乡镇企业提供的。在农民居民人均收入方面,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已经连续3年快于城镇居民。

在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速度一直远低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1993年以后,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外流逐渐加速,农村乡镇企业增长速度也相对放慢,农村部门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状态,2012年仍然延续了这一趋势。

(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分析

1.

村贷款。由表2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农业信贷供给比重还是相对较低,无法根本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不能有效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业信贷资金供给充足与否,对农村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资金支持作用,体现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这几年我国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之比在20%-26.2%之间,这与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极不匹配。农业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的后劲。

2.农村金融机构盈利水平。近年来,主要涉农金融机构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按照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不断推进涉农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在盈利水平上逐年上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高。表3中,涉农金融机构的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近三年来都有提高,反映出农村贷款质量逐年好转,涉农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不断提高。这进一步反映这几年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3.农村金融覆盖面。从农村金融覆盖的广度来看,具备一定数量、结构合理、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是形成稳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体系环境的重要条件。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正在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组织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功能互补、相互协作、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可获得性进一步提高。全国农村金融机构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各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担保机构、农业保险机构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构成。(三)农村政策分析

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有关政策扶持力度,针对农村金融“风险高、成本高”的突出问题,对其中农村市场中成本费用相对较高的地域、业务或机构予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或激励性金融政策,通过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等措施以覆盖涉农金融风险。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初步形成了金融、财税政策相结合的扶持政策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配置机制的不足,对消化金融机构历史包袱、促进深化改革和有效调动支农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农村社会信用水平分析

农村不缺乏信用,而是缺乏一个完善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健全的农村信用体系。近几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设的全国集中统一的征信系统已基本覆盖农村地区所有从事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信息网络遍布农村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信贷营业网点,已将大部分农村地区居民和企业的信贷信息纳入,在支持农村居民和企业融资及防范信贷风险、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建议

(一)优化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建立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农村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长效机制,优化农村金融信用环境。一是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防范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二是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信用评价机制,构建我国农村企业信用评级和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具体操作可以考虑建立一批有专业人才构成的农村信用评级机构,整合现有各征信机构和政府信用信息监控系统的相关信息等。三是建立农村金融市场激励约束和失信惩罚机制,农村信用激励约束和失信惩罚机制是指对信用良好的农村企业或个人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方面给予鼓励和优惠;对不讲信用或违法的企业、个人给予惩戒。它是信用运行机制中的社会的、法律的监督作用机制和声誉机制的结合。

(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机构一方面应完善金融服务品种,特别是基础性信贷产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需要,进行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各种创新金融机构,通过有效政策让民间金融有序发展,发挥“鲶鱼效应”,加强不同金融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非正规金融的信息优势和正规金融的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不断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与质量。最后,在农村金融发展中要加快发展农村保险、证券、租赁、风险投资等非银行金融产品和工具,形成一个包容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三)优化政策环境,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风险和成本分担机制

府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主体,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直接关系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改变金融资源配置倾向城市的不合理局面,进而形成城市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互动机制;优化农村金融政策环境需要政策的支持。一是以扶植农村金融体系为目的的各类金融政策。在农村经济得到有效改善、直接服务于“三农”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作用之前,仍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举措,以扶植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二是以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各类财税政策,以及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为目的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实践模式;农村生态文明

abstract:thepracticepatternofcountrysideecologycivilizationconstructionisasystematicprojectinvolvingvariousaspects,bothmaterialandspiritual.inpractice,weshouldworkoutscientificandeffectivepatternsforecologycivilizationconstructiontoadapttotheactualsituationinthecountrysideintermsoftimeandlocality.

Keywords:countryside;ecologycivilization;practicepattern;countrysideecologycivilization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象征。农村生态文明的建成是我国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使得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中华大地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累累硕果让我们感觉到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村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面临着是消亡还是进一步深化的历史命运。近几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在新的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如何改变农村的现状措施的出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较为有效的保障与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城市要向新的文明形式转变,农村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然农村的文明进程落后于城市,但在新的形势与条件下,农村的文明程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更有待于提高和发生质的升华。

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再到现在所认为的后工业文明,也即我们现在说得较多的生态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文明形式的进一步提高,必然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因此,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定是我们当前进行经济建设所应达到的重大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注重人自身的发展,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生态”在英文中的原义是指“生物之家”。现在,“生态”的原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指的是由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能量与信息交换系统。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是“生态”所蕴涵的内在本质。人作为“生态”中的一部分、一个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良性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打造,都是由人这唯一被认证过的最高等生物来进行的。生态文明作为现今社会一个受人关注的重要概念,很多学者对它的内涵的把握与理解在形式上存在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定反应能力的提高,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这是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二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一系列生态化的大学科群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程技术等等的崛起,这可以看做是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1]有的学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依生态主体或社会实践主体的位置而呈现相应的层次性)的良性循环,既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相济(含整体的和系统分层的以至世代相继的和谐关系),又包容处在这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所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切成果”[2]。当然还有许多的学者,对生态文明的概念有自己的不同想法,本文就不在此作详细的列举了,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少不了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公民生态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还是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而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似乎没有城市那样乐观。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巨大浪潮面前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按理说,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应比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先天自然生态条件上,这是城市无法比的。但为何却出现相反的趋势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某些制度的不合理性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确使得农村的状况在相对程度上,与城市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由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也必然使得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缓慢,甚至倒退。面对农村这样的处境,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找到科学合理的途径与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化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只有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行动才会着实有效。笔者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和农村自身发展与自然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农村生态文明既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两种成果的双发展、双丰收。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主要是指改善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如农村的卫生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与优化、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优化、农村村舍的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与优化等等;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主要指的是农民生态观念与意识的产生与增强、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善与提高、农村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程度(指精神方面)等方面的内容。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要转变农民知识结构,必须要更新农村的教育方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如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一个既可以对农村小孩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场所,又可以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好地方,从而让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用离开家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即探索怎样对农村现有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已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危害进行治理,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它包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处理、对农民生活与健康有危害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业生产对农村造成的环境危害的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环境已构成危害的问题进行治理,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来说,则主要指的是对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不足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和对已有的农村生态文明成果进行保护,如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对农村村舍建设的合理规划,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就是要探索怎样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培养农民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怎样树立农民的崇高人生理想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模式,另外,还有怎样消除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封建迷信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指的就是怎样能够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来更好地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它包括政府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效的技术帮助与指导、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