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十篇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十篇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3:02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篇1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时代意蕴

作者简介:陈仁秀、谷松岭,遵义医学院。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提出,也是中国建设五位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依据。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知识分子,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他们如何看待生态问题,形成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观,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意义。

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

美丽中国应该是这样的中国,人类的实践活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得到足够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公民自觉自发的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并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对于美丽中国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由此可见,美丽中国不仅仅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包括丰富的物质财富、怡人的人居环境,以及最重要的人的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目前学界对于生态文明观概念的描述还比较少,比较普遍的有三种观点,包括纯自然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和广义生态文明观。笔者认为第一种生态文明旨在解决纯生态危机,第二种生态文明旨在解决“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旨在解决广义的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系统危机和社会系统危机),显然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更具有研究和推广的价值,即:生态文明观是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以和谐发展观为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因子矛盾和社会因子矛盾,实现“人.地”共荣的系列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安全观、消费观及科技观等。

二、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出新要求

美丽中国的内涵不仅局限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才是根本要义,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际之间的和谐”两重指向,因此,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基础

我党在对美丽中国的描述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其根本上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生态观,学术界对生态观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自然中心论,然后是人类中心论,到现在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哲学思想。在美丽中国的内涵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凌驾于大自然的承载力之上,当然,也不能任由大自然作威作福,给人类带来灾难。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荣、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人类既不能竭泽而渔,也不能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这就为指导实践奠定了认识基础。

(二)人际之间的和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题中之意

什么是美,和谐就是美,两极分化不是美,因此美丽中国另一个重要方面的思想是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社会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也需要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共生,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对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社会生态文明观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未来社会的和谐和个体充分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

生态文明素养主要包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状况、生态文明意识状况、生态文明行为状况、生态文明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文明认知状况

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不能正确解释其含义。但是,大学生对坚持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说明社会、学校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宣传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但是,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低层次,对于和日常生活靠近的领域的生态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节约用水和用电,对于远离日常生活、比较边缘的生态问题,比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不了解,也不关心。生态文明认知留停在低水平和浅层次,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保护认知”。

(二)生态文明意识状况

什么是意识?简单地说,意识就是自我感觉+主动做出决定。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们内在的对生态文明的意识,并且用这种意识来指导实践活动,它包括生态理论、生态文明观念、生态责任感和生态自觉等内容。这里的生态理论是区别于生态学专业知识,而是为大众所应知应会的常识性生态环境知识。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于比较日常的生态知识,比如:什么是白色污染,节约水的重要性等比较熟知,但是对于中级、高级层次的环境知识,比如: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垃圾如何分类,pm2.5的具体含义等,不清楚的大有人在。生态文明观是“人正确处理其与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总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当代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时,更多是从自身利益权衡出发,首先考量的是人的利弊得失,然后才是环境和社会的承载力,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保护认知”的延伸。生态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和意识。部分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表现在口头上信誓旦旦、热情澎湃,实际生活中,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面前缺乏挺身而出和敢于批评的勇气。(三)生态文明行为状况

总体来讲,大学生群体具有合符社会要求的环保文明行为,比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明显滞后于自己所宣扬的环保理念,表现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面对路上的垃圾视而不见,看到教室里的长明灯也视若罔闻;不敢与污染、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斗争;高消费、超前消费,购买名牌,出手阔绰等。这些行为与大学生自身的形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相去甚远,不利于整个社会环境保护工作持续长远地发展。

(四)生态文明教育状况

上面我们谈到大学生在生态文明认知、意识、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教育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生态环保知识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教学体系,没有单独编排的教材,没有对所有中学必须开设生态环保课程作出政策性的指令要求。在现行的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家长、学生功利地注重应试科目的学习,像生态知识等未作考试要求的学科则颇受冷待,缺乏主动学习的激励机制。生态环保知识更多地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节目、论坛等载体上出现,每个受众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不一,吸收能力和水平各异,所理解和接受的生态知识则不同。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实现路径

素养,一般指的是修养。我们要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应该从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知水平,筑牢思想防线

和众多学者所认同的一样,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首先是认识觉悟的提高,而提高认识觉悟,首要的必要的渠道就是增加认识和了解。首先,媒体、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要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节目类型,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普及生态保护知识,让公众认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其次,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聚居地,不仅在课程开设方面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课程内容,并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写入《学生守则》,同时塑造好校园小生境,以境育人,触境生情,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认知。最后,家庭作为社会生态环境的一个小单元,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向子女灌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不仅有利于建设一个环保的、低能耗的家庭环境,同时也是对建设环保社会的一份贡献。

(二)增强实践能力,将生态认知外化为行为

首先,创设生态文明校园环境,发挥环境隐性的影响作用。学校在规划校园布局的时候,引入环保理念。不仅建设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同时还要恰如气氛地融入环保元素,安放环保小标语,比如“青青小草,踏之何忍”;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同学们分类处理垃圾,而不是乱扔一气;安装感应水龙头,避免水长流现象的发生。环境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作用,通过创造环保的校园微观环境,让同学们不自觉地受到耳濡目染地影响,从而塑造热爱环保事业、真心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其次,践行环保要求,树立科学、节俭的消费观。正确的思想认识只有外化为正确的行为,才最终实现了思维到行动的转化。大学生践行环保要求,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比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杜绝长明灯和长流水,饮用桶装矿泉水来取代各种瓶装饮料,按需购买食物,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提倡朴素简朴的生活作风,减少服装开支,避免高档服装消费。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反对学生宴请摆阔绰、讲排场。坚持实用原则,反对购买高档手机和电子产品。

(三)作环保知识的宣传者和播种机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篇2

关键词:农村环境;农民生态道德;生产生活方式;环境伦理

中图分类号:F303.4;C912.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2-0001-05

一、农民生态道德观念与农民

生产及生活方式

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制约农民的生态道德状况,农民采取什么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受到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制约。农民在一定生态道德理念和意识支配下进行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也会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及其演进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说:“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1]355游牧业和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两大产食经济部门,与之对应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就是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和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内蒙古地区地处中亚雨量不足区,草原资源丰富,风力较大,风速较快,无霜期短,冬季漫长,这样的自然环境适合于畜牧,尤其适合游牧,历史上栖居在内蒙古草原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民族选择游牧生产生活方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地势低平,气温适宜,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无霜期较长,其自然环境适合于农耕,历史上居住在此地区的人们形成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不同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生态道德有所不同。游牧民族在“人—畜—草”系统中生活,通过家畜与草原的生产力来满足自己衣食住行的需要。草原是游牧民族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牧民会细致观察草地的形状、长势、水利等等状况,游牧民族对于放牧草地的利用和保护随季节而移动,逐水草而放牧,持有维护“人—畜—草”系统平衡的生态道德观。农耕民族没有“草地”概念,但是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情感,土地不仅是经济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是情感归属的需要,土地价值中凝结了农耕民族对财产的理解和对家乡的眷恋。农耕民族追求土地的最大产出,持有维护地力持久产出的生态道德观。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环境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在谋生压力下,农民从现有林地草场中得不到实际经济利益而失去抚育管护的积极性,同时农民在“开荒种粮、广种薄收、解决生计”的理念指导下,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林地草场当做荒地开垦,超载过牧、滥采乱挖等现象较严重,林草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我国草原生态破坏的具体原因中盲目开垦占25.4%,过度放牧占28.2%,滥砍滥挖占31.8%;由于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原因,每年有200多万公顷有林地转为无林地或灌木林地[2]。近年来,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推进了生态移民和农村能源建设等配套措施,各地也采取封山禁牧、舍饲圈养、强化监管和发展林草产业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农民树立了林地资源意识,带动了不合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有效保护林草植被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标,必须引导农民树立生态道德责任,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性转变。

二、环境伦理的内涵

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事关城市的环境状况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环保总局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逐步加强对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农民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培育与提升农民生态道德观念,这是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维度。

农村环境问题促使人们从环境伦理这个崭新的人文精神角度来反思人类面对环境与发展、人与自然之矛盾的价值取向。环境伦理是针对传统的人际伦理而提出,它突破了人际伦理局限,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了伦理调整的领域,它所确认的是人对自然界和对自然存在物的道德义务、道德关怀。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指出:“大自然是一个完善的进化系统,相比之下,人类却只是一个后来者,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价值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价值负载物。”[3]282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人和世界属于一个整体,人与世界具有既受动又能动的双重关系。一方面人从属于生命有机体,另一方面人能对所接触的生命施加各种影响,人应当自觉树立敬畏生命的伦理精神并把它作为人内在的必然性。”[4]130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通过对沼泽、草地、森林和湖泊的细致观察,发现大地生物的多样性和共生性。由此利奥波德提出了生物的生存权,认为“伦理学必须扩展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有它们组成的整体”,并把“保持生态的和谐、稳定与美丽”作为伦理学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5]193。

环境伦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上坚持人为自身立法,彰显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关系的维度上强调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既实现代内间人类的整体利益,也要实现代际间人类的整体利益,整体和长远的人类利益高于人们局部和暂时利益。环境伦理超越以往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元对立,确立整体优先于部分的伦理态度,同时把人类实践活动控制在大自然允许的限度内,实现人与自然整体的协调统一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促使人类实现从个体本位意识向类本位意识的转变,从绝对主体意识向有限主体意识的转变,从现世意识向未来意识的转变。

三、农民生态道德状况的调研

目的与调研设计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条件,体现为环保设施的完善程度、环境法规的健全程度和环境管理的严格程度;二是软件条件,主要是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6]。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目前不少机构和学者开展各种各样的环境意识的调查,涉及多个群体,包括全体公民、小城镇居民、大学生群体和农村居民[710],但是对于西部地区生态村镇的农民生态道德状况的调查研究比较少见。2011年课题组对陕西省合阳县城后村、黑镇村、浪后村的村民进行关于农民生态道德状况的调研。着眼于西部地区生态村镇建设中村民生态伦理状况的研究,力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增强这些地区村民的生态伦理责任,为促进农民不合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这些地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高些许参考与借鉴。

合阳县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公顷,现辖4乡12镇353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合阳县是部级生态示范县和全国25个“部级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之一。2011年合阳县建成3个省级生态镇(路井镇、坊镇、新池镇),60个生态村、100个生态示范户。

调研主要采取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辅以访问调查及座谈交流。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26份,收回有效问卷681份,有效率为93.8%。所有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既包括乡镇工作人员,也包括普通村民、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被调查者担任村干部的占0.09%;92.2%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生态村建设状况有所了解。被调查者中男性占58.2%,女性占41.8%;30岁以下的占8.7%,30~39岁的占24.6%,40~49岁的占59.2%,50岁以上的占7.5%。被调查者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占56.7%,大专及以上文凭的占31.3%。在深入调查村民生态道德状况的基础上,以期进一步探究在农村开展有效的生态道德宣传和教育、增强村民生态道德责任,引导村民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此,调查问卷设计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第二部分主要从对生态道德责任的知晓度、生态道德责任的情感认同度以及生态道德责任的践行度三个维度来调查农民的生态道德现状,将农民生态道德分解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行为。第三部分是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农民生态道德状况的调查

结果与分析调查分析表明,村民生态道德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生态道德情感不稳定,生态道德行为与认知不一致,村民生态道德的培育与提升成为乡村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

(一)农民生态道德认知面较广,但认知深度和准确度不足

生态道德认知就是对人与自然的交往实践而产生的道德关系及其原则、规范的观念性的把握活动,也就是人们需要科学认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明确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达到明是非、别善恶、辨美丑、识荣辱,以便确立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正确的态度和理念。本部分测评指标主要包括人们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对生态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获取途径以及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三个方面。

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于日常生活的生态环境问题能做出较为正确的道德判断,但是大多数农民在生态道德认知上仅仅停留在“好”与“不好”的浅层次判断上,认知深度和准确度不足,生态知识缺乏,生态道德认知水平低。对“因化工厂的废水和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河流而使水草生长茂盛的现象”,认为是好现象的占43.2%,认为是富营养化现象的占7%,认为是不好现象的占28.7%,不知道的占21.1%。关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问题,认为“没有危害”的占10.5%,表示“不知道”的占7.1%,认为“对水体、大气、生物等都会有危害”的占82.4%,但是关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的具体危害,39.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对“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是为人类的利用而存在的”这一观点,41.2%的被调查者表示同意,34.2%被调查者表示不同意,24.6%被调查者认为野生动植物是和人类平等的,是人类的朋友。93.7%被调查者认识到土地、水等资源的稀缺性,这些资源也是农民、农业、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86.2%的被调查者认识到树木花草、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方面”,被调查者选择土壤污染的占25.7%,选择水污染的占44.3%,选择农村生活环境污染的占30%。对于“改善目前农村环境问题重要性”,84%的村民认为“农村环境问题改善非常重要,每个公民都有责任。”这说明村民对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主体地位认识较为积极。调查中发现,多数村民室内、院子的卫生都较清洁,但对庭院外的公共环境则持事不关已的态度,例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

79%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渴望了解更多关于生态伦理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以及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调查显示,这三个村庄的村民生态道德知识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和学校教育,缺乏较为广泛的摄取渠道,由于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非系统性和居民看电视选择的随意性比较大,获取生态道德知识的主要途径存在着不稳定性和随意性,村民的生态道德知识是片面的零碎的,村民生态道德认知的系统性和准确度较差。

(二)农民生态道德情感不稳定

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影响生态环境事件的爱憎、好恶的态度。生态道德情感一般在人们认知基础上形成,运用生态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生态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生态道德认知发展为生态道德信念,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本部分测评指标主要包括人们对待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情感表现、对承担生态道德责任的情感认同两个方面。

有58.7%的村民对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的现象和行为感到担忧和愤怒。对于“秸秆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应当还田”的观点,村民选择秸秆已经还田占39.9%,选择因为麻烦不愿还田的占32.6%,选择因为贫穷做柴火烧的占18.7%。“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问题,被调查者选择因使用方便短期内仍继续使用的占38.2%,选择习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不会污染环境占40.3%,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占21.5%。对于“看到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被宰杀,你会如何对待”问题,虽然村民认为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不应宰杀,但是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的占21.1%,选择立即制止的占8.51%,有33.7%的被调查者选择不敢制止。对于“当野生动物肉摆上餐桌,你会如何对待”问题,选择不忍心但跟着别人吃的占36.8%,选择坚决不吃的占21.1%,选择毫不客气的吃占18.4%,选择解解馋下不为例的占11.6%。对于“如果为处理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需要向你收取一定费用(如每月10元)”的问题,表示同意缴纳费用的占13.9%,表示反对缴纳费用的占37.6%,表示政府部门应承担一定费用,减少村民的费用占40.8%。过半数的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道德情感,但村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却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调查分析表明,当自然物能够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时,村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就会发生波动,这说明经济落后是影响村民生态道德情感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农民生态道德行为与生态道德认知不一致

生态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生态道德认知和生态道德情感的支配下采取的行动,是生态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本部分测评指标主要包括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收入关系的行为选择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生态道德责任的具体行动两个方面。

调查发现农民的生态道德认识和生态道德行为不一致,具备了一定的生态道德认识不一定会产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行为。调查中有63.2%的村民认为“最有效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是“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人们自觉维护环境”。但是对于“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的现象,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的占27.8%,有30.4%和16.6%的被调查者分别选择气愤但不敢制止和于己无关。对于“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被调查者选择随意倒在村口的占25.7%,倒在收集垃圾的地方占54.3%,自己随意处理占20%。当问及平时节约用水的问题,表示节约用水的占68.8%,表示不节约用水的占14.1%,表示用水多少与他人无关的占12.1%。对于“如果在村里建化工厂,排出废气、废水污染环境,但可以增加一些个人收入”的问题,表示“赞成建设化工厂”的占33.6%,表示“看多数村民能否得到工厂的经济利益”的占49.5%,表示“反对建设化工厂”的仅占8.9%。调查表明,虽然农民认识到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是不道德或违法的,但是农民制止、反对破坏生态事件和污染环境现象的行为欠缺积极性。当环境保护真正涉及到个人的利益的时候,村民以利己主义为原则进行行为选择,表现出生态道德认识与生态道德行为的不一致性。

五、调查结论的政策建议:农民生态

道德的培育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乡村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环境保护的主体性力量是政府和农民,乡村环境保护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和政府的主导性作用。乡村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生态资源的科学利用与保护最终需要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新式农民来完成。

“如果我们想在环境问题的挑战面前有所作为,最重要的是认识到科学和伦理同样重要。”[11]138从科学的角度看,要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从生产活动的源头上预防环境问题,同时发展环境污染治理的科学技术积极治理出现的环境问题。从伦理的维度看,我们应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把握生态道德作用于生态问题的规律,掌握农民生态道德建设的科学方法,培育和提升农民生态道德。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和农村生态资源退化对农民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而农民生态道德认知水平低,生态道德情感不稳定,生态道德行为与认知不一致,农民生态道德培育的紧迫性必要性日益凸显,农民生态道德培育成为乡村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

生态道德教育是农民生态道德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态道德教育就是从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培育一种具有真正生态意识的伦理精神入手,通过生态道德的人格塑造和对影响生态意识生成的经济、法律、教育等方面问题的解决,帮助农民树立生态道德责任感,使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形成并确立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例如对农民进行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培训,宣传讲解关于农村生活垃圾中废塑料、废农用薄膜、废纸张清理回收方面的环保政策措施,宣传有关生活废弃物的减量、资源化政策,鼓励农民回收生产生活中的可回收利用物,转变农民对生产生活中废弃物的处置态度,使农村生活垃圾由被动处理变为主动源头消减,从而减少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对于农村土壤、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农村的生态道德教育与宣传形式要灵活多样,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横幅、标语、村务公开栏等各种载体,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宣传和教育,强化人们的生态保护责任,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适度的消费观,形成爱惜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规范。充分利用中小学校的教育阵地作用,大力开展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道德宣传教育,注重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让青少年从节约水电和爱护花草树木做起,通过大量实践活动促使生态道德理念普及化、大众化,培育并确立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杨申卉.推动农民生活方式根本转变有效保护林草资源和生态环境[J].中国发展,2006(4):3032.

[3]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5.

[5]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宋言奇.发达地区农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5362.

[7]袁基刚.新形势下大学生环境教育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138139.

[8]钟洪亮.构建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中的政府责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03211.

[9]龚继红,孙剑.绿色购买行为中的绿色信息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武汉、济南和成都三市538份问卷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16.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篇3

一、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方面。在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上,缺乏系统性,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些方面认识不深、理解不透,研究不深,把握不准,如在自己班主任的工作中,生态保护的理念不够强,在班级里宣传生态保护力度不够到位。

(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方面。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只有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经济发展才能得以长期持续,资源也可以永续利用。我能清醒地认识到祁连山南麓是祁连县片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生源地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能正确的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但在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上质量不高,生态环保教育的自觉行动和能力有所欠缺。

(三)生态环保理论学习及思想认识方面。我能够坚持学习贯彻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最大”“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认真学习和阅读《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祁连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等政策法规,学习省委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动员部署会、现场启动会精神和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及海北州生态环境保护专题会议精神和祁连县祁连山南麓祁连县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精神。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还不高,学习不够系统、深入、扎实。思想观念转变较慢,工作与生态保护工作不能很好的融合,学习的目的在于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素质层次,增强推动工作落实的理论基础,但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以干代学”、“以干为重”的思想,对存在的问题缺乏超前解决的意识。

(四)工作作风方面。在工作中自己总认为对业务比较熟,工作上闹小情绪。学习上级和组织规定的内容多一些,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的多,不感兴趣的学的少,尤其对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对待生态环保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工作标准的“天平”有时候会倾斜,特别是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容易放松对工作的要求,只是急于完成工作任务,没有实现质量与实效的统一。

(五)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方面。本人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自觉把保护环境的责任扛在肩上,时刻要求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中履职尽责,要求学生在生态环保建设中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认真打扫教室卫生、环境卫生做起,从外面的环境保护做起,为生态环保出一份力,不断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信念和能力。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学习,深刻地认识到理想信念问题、思想作风问题是存在上述所有问题的直接根源。

(一)理论学习不够主动,不够深入,政治理论修养有待提高。一是没有把生态环保理论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缺乏对生态保护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二是没有深刻地重视到生态环保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辨证唯物关系,缺乏系统性、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还不能完全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二)对生态环保认识经验不足,宗旨观念有所淡化。主要原因是对坚持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环保的意识。经常把环保问题挂在嘴边,实际工作中体现的不够,环保行动落实不到位。

(三)创新意识有所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解放思想,更新环保观念,创新环保工作方法和手段方面还欠缺。忙于应付多、主动落实少,研究情况多、解决问题少,缺乏创造性开展工作,生态环保意识有待继续增强。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加强生态环保理论学习。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最大”“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切实解决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形成正确的理念,指导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二是加强专业技术学习,要力争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持续高度一致,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始终履行岗位职责。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的高度,深刻理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充分认识环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环境保护作为守纪律、讲规矩的必然要求,把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民心工程作为头等大事,从战略和全局角度,精心谋划,扎实推进我班环保工作。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篇4

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拓展高校德育内容的现实要求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需要构建与之适应的生态道德。所谓生态道德,就是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它超越了以人和社会为本位的传统道德,强调以自然为本以及当代之间和代际之间基于资源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2(]p383)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教育是培养一种对自然负责,对人类发展负责,对将来、对后代负责的道德观。这无疑为高校德育内容注入了新的内涵,拓展了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领域和范围。当代大学生要主动适应时展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念,正确认识中国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学习并掌握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和谐的人,自觉承担起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

2.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渗透着人类对文明价值的全新诠释和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观察,体现了人们对以往价值观念的重新认识,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行为,是衡量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譬如:生态文明要求人们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利益及子孙后代利益统一起来,产生一系列需承担和遵守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和践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使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并能养成自觉抵制危害环境的行为,使低碳化、绿色化、生态化生活方式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教育是提升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策略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环境。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

1.营造生态文明环境氛围,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

一是利用校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介宣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画面宣传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环保知识,如绿色消费包括哪些内容、废旧电池如何回收利用、垃圾如何分类等。二是邀请环保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环保知识讲座,宣传国家的环保政策、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激发学生对生态危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三是定期举办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环保知识竞赛、生态文明演讲比赛、环保创业竞赛、大学生绿色论坛、环保摄影比赛、环保影坛放映等,促进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与宣传,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环境。四是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绿之行”“绿色环保协会”等形式

多样的环保社团组织,通过学生环保社团组织吸引更多学生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环保知识,投身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组织还可借助各种节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五是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寝室,使校园芳草如茵,绿树葱茏,成为诗意栖居的生态校园环境。

2.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体系

生态文明教育涉及所有学科,要建立相关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加快生态道德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课程结构,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改革之中。具体途径为:其一,应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其内容应包括有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道德的养成等方面知识,力求通俗易懂,微言大义。其二,应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例如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人类生态学、环境与资源学等课程,将生态文明积极倡导的与大自然协调共生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生活方式介绍给学生,使他们通过与大自然的“对话”“沟通”,达到和谐相处、物我交融的境界,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和行为。其三,应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加入有关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导致的恶果,深刻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然,应重点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形势教育、国家生态发展战略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的养成教育等,激发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其四,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加入生态文明实践环节,将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其五,应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基础知识。如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可有机渗透环境社会科学的内容;在社会科学教学中,可对一些描写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经典文章进行解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使学生学会如何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

3.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篇5

论文关键词:生态意识;社会性别;大学生

一、研究的意义、目的与方法

在全球生态保护的浪潮中,生态与性别关系的问题近年受到格外的关注。在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非常缺失,大学生群体对此问题的认知情况可以为我们思考如何推进生态建设号眭别平等建设提供参考。

本研究通过大学生对“生态与性别”这一特殊结合点的认知调查,希望了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与性别意识,及生态和性别结合关系的认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生态与性别意识。这样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从性别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因此,无论从促进生态保护、推动性别平等,还是大学生乃至公民教育的角度看,都具有开创性。

本研究选取北京林业大学,以及台湾淡江大学学生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回答问卷的学生中,北京为186人,台湾为146人。其中男性为44.6%,女性55.4%,两地性别比构成没有明显差异。在封闭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又选取两地学生各20人,其中受过性别教育与未受过性别教育者各为l0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以补充封闭式问卷调查的不足。

二、性别教育提升对生态与性别关系的理解接影响学生生态与性别意识。

回答封闭式问卷的北京学生中,有34%上过社会性别方面的课程,或自认为接触过社会性别方面的理念,其中79%认为生态与性别有着密切的关系;台湾学生中,73%的学生上过社会性别的课程或接触过社会性别理论,其中83%认为生态与性别关系密切。这一调查数据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两地没有上过社会性别课程或自认为接触过社会性别理论的学生中,均只有约20%的学生认为生态与性别有关系,两地没有明显差异。

这一数字显示,接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学生,更具有社会性别敏感度,对于生态与社会性别的关系有清楚的理解。

我们随后的半结构式问卷进~步证实,两地学生上过的社会性别课、均没有、或几乎没有直接涉及到生态与社会性别关系的论述。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学生在具有了社会性别的分析视角之后,能够敏锐地觉察到生态与社会性别的关系。

关于性别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西方学术界已经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女性主义生态学从女性的视角看待自然和环境,认为人类对自然的贬低,与对女性的贬低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是建立一种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学者从根本上反对资本主义父权制及其所产生的各种对于环境具有破坏性的思想,认为当前西方父权制式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加深了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统治,并从女性视角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互惠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主张男人和女人都应以生存必需为视角,消除所有威胁毁灭地球的实践和制度,极力倡导人们过一种尽可能简单的生活,以尽可能少的消费来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生态女性主义探讨女性与自然的被剥削与被压迫,其根本指向的是性别、环境与发展等问题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关联性。只不过,生态女性主义的根基是建立在女性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借助女性主义关注生产、抚育、关怀等活动阐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

具有性别意识的学生,更清楚这种性别与生态的关系。比如t14(本文中,受访的台湾学生以t字头编号,北京学生以B字头编号)认识到父权社会女性与生态同样处于受压迫的地位,认识到女性与环保的天然联系,与生态女性主义的某些观点相一致。她说:“有句话是: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也因此身为女生可能就会有种莫名的使命感,想要去守护我们的环境,进而去带动男性一起守护大地。而且在以前父权社会下女性地位受到压榨,所以在现今女性也想做出什么来表示行动,不再当受迫的一方。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组织成立,理所当然关怀环境生态的团体也陆续出现。会去关怀动物,帮助流浪或受伤的动物,希望大家不要破坏土地,并去掉物质商品主义,减少需求,让一切回到自然环保的面貌。而且现今科技发达,资源也越趋浪费,人们毫不节制,我想这时如果由女性站出来发声,有母亲的温暖感觉,心里觉得有依归,社会或许也会受到感召并抱有认同感且更愿意付出。”

虽然也有一些没有接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两地学生认为生态和性别有关系,但是,他们对于两性与生态关系的理解,通常仅仅停留在基于生理性别的差异认识,甚至会出现指责女性的情况。而上过性别课的学生,则能够认识到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也是文化建构的,从而在更深层次上理解生态和性别间的关系。

比如,三位没有上过性别课程的同学便认为女性对生态的影响大于男性。

B6说:“女性洗澡频率往往比男性大,洗浴时间也更长,随之而来的就是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t6说:“女士平日的各类化妆品同曰用品上都会对环境构成一定影响”。

B12说:“根据市场调查显示,女性相较男性来说,更青睐使用美容保健药品、化妆品,也更喜欢兽皮的衣物、象牙制的饰品。而这些商品的原料许多都是取自野生动物。”

而在我们进行的半结构式访谈时,那些上过性别课程的同学却清楚地指出,即使现象如此,也不应该简单地指责女性,而应该注意到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性别机制的建构。比如,为什么女性要洗浴更长时间?为什么女性更追捧动物制品?女性“爱美”的现象背后是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的要求使然。

需要说明的是,两岸生态环保运动与性别平等运动的历史和现状都有一定差异,台湾在生态运动和性别平等运动方面都走得比较早,所以即使是没有学过社会性别课程的台湾学生也会表述说,他们通过其它途径,比如说大众传媒,对于生态与性别的关系有所了解。所以,在同样的群体中,台湾学生的生态行为略高于北京学生,但并不构成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

三、性别教育促进对性别分工与生态相互作用的认识

在家庭领域和工作场所,传统的性别分工决定男女两性对生态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样,生态环境变化对两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转贴于 B3说:“在一个家庭当中,女性在家做家务的机会较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就会对整个社会的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

t9认为:“虽然现代社会推崇男女平等,但大多数家庭的家务仍由女性承担。家庭生活垃圾是总垃圾的重要一部分,如果女性的环保意识较强,在做家务时做好垃圾的收放、分类和处理工作,对环保是很大的贡献。还有家庭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买菜购物使用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碗筷等,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将是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又一大福音。”女性作为孩子抚养者的主要角色也受到注意。t7说:“女性更多带孩子,如果女性的环保意识较强,那么她的孩子甚至全家人在这方面都将做得更好。”工作领域也是一样。B14说:“在我的印象中,小学的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女性教师,好像幼儿园里的都是女性,女性教师如果可以从小就对小朋友灌输保护环境、生态这样的思想的话,或许成效会不错,因为很多事情,从小做起,从小抓起,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t8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城市的职业妇女在纸制品的减少、再利用与回收和垃圾分类、办公区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台湾农村有4.8亿妇女,70%的家庭种植和养殖业是由妇女承担的。妇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否兼顾环保的要求,开源节流,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非常关键。”

此外,北京和台湾接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学生,均普遍能够认识到,女性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首要受害者。北京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中的65%,台湾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中的74%,均认为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使女性成为这样的受害者,性别不公正的父权体制应该对此负责。

B3说:“由于女性更多地承担家务劳动,化学洗涤用品、水污染、食品污染等更直接地伤害她们。即使同样在工作场所,由于工种的不同,男性和女性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在一些鞋厂、皮革厂等,一线女工占90名以上,她们直接接触到苯等有毒物质,车间浓度如果超过规定标准将大大影响到女职工的身体健康,严重到造成人员死亡的事例也并不罕见。此外,其生活环境、伙食卫生等条件也很差。大部分企业的女工不同程度地接触到尘毒、噪声、高温等危害。”

来自农村的同学B11认识到:“砍伐、水产养殖业和工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将其难以承受的后果加在了女性、特别是农村妇女身上。例如,在一些乡村,环境恶化造成水资源枯竭或是受到了工业废物的污染,妇女们就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去打饮用水。同样,对海洋栖息地和渔场的破坏也威胁到了那些不能从工业和刚刚起步的水产养殖中获得较多收益的家庭,这些也增加了妇女本已繁重的工作量。污染的空气和水引起家人得病也要求妇女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此外,也有同学注意到:女性作为生育者和孩子健康的主要照看者,环境的恶化和污染对她们健康的伤害还将影响到下一代人。

四、性别教育促进生态行为

封闭式问卷的另一个结论是:受过社会性别课程教育的学生,其日常生活中更经常采取生态行为(如随手关灯和电脑、关紧水龙头、不使用超薄塑料袋等)的比例远高于没有受过社会性别课程教育的学生。其中受过社会性别课程教育的学生中经常采取生态行为的北京学生为69%,台湾学生为78%;而没有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学生中,经常采取生态行为者北京为37%,台湾为48%。受过性别教育并经常采取生态行为的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没有受性别教育却采取生态行为的学生,女生为60%(北京)和65%(台湾),男生为40%和56%。这一组数字告诉我们: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更经常采取生态行为,性别的差异在这里趋向消失。而没有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女生远较男生更经常采取生态行为,总体而言更少经常采取生态行为。

这实际显示了性别教育对生态环保行为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从女性主义生态学的视角,非常容易对此做出解释。按着女性主义的解释,性别不平等的机制是一种所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人,则可以在颠覆性别不平等的过程中,也自然地挑战和化解了其它的不平等。正如女性主义生态学主张的:人类对自然的贬低,与对女性的贬低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建立一种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有助于解决生态危机。

学习过社会性别课程的学生,也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性别气质与生态的关系,并且主张在生态环保实践中,重视性别差异,发挥性别差异的优势推动生态保护。

B11说:“在宣传方面,女性比男性更有热心,更具吸引力,宣传效果会更好,更有居委会老大妈热心肠可以在监督管理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制定决策时,女性所关注的和男性有所差别,可以帮男性更好的完善保护方案。女性更加敏感,可以更准确的区分地域之间的差异,从而进行更好的研究。”

B29认为:“女性无论是形象、语言或是动作,亲和力都比男性大。所以在做宣传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时,女性更有说服力、影响力,更能打动人心,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环保事业。”

t3认为:“女性可提出精细的保护计划,并由对身旁周遭的了毹,提出欲保护之细项与实施方法,加上特有的耐心,不但能将计划维持,更能说服更多的人,除此之外,由于女性之间组织力与消息流通更是发达,因此若利用彼此之间的交流而达到制约的成果,阻止任何伤害环境之行为,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女性在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上,应能产生较多的贡献,毕竟,不论是环境保护或生态保护,需要最多的,便是持续下去的动力。”

五、总结与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性别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提高社会性别敏感度,具有社会性别平等思想,而且这种思想可以直接对他们的生态态度与生态行为发生影响。

接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比没有接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社会性别是一个分析视角,可以用来分析所有的社会问题,生态也不例外;社会性别的影响无所不在,生态也不例外。接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他们能够超出单纯生理差异的视角,从而对两性与性别关系背后的实质有更深刻的了解,采取正确的态度。

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社会性别分工与生态存在着互动关系。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决定着男女对生态的影响不同,而生态变化对男女两性的影响也不同,女性往往成为生态环境恶化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这有助于这些学生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认识到女性在社会中承受的重要角色与她们的弱者处境。

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更多地经常从事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而且也能够注意到性别气质差异对生态环保行为的影响,并且主张利用这种差异推进生态保护。本研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

1.虽然两岸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和历史差异,虽然本研究调查的大学生存在着性别差异,但是,地域与性别差异对上述性别与生态关系、生态意识、生态行为并不存在明显的影响,而是否受过性别教育则明显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篇6

【关键词】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是当前中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需要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需要我们的国民都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作为农林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学科背景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决定了他们将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1、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

1.1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化。农林院校大学生因为学科背景的关系,对生态文明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知,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是呈现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化的发展态势。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根据调查发现,同学们根据在专业课课堂上以及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他们对与自身关系比较密切的雾霾的防治、水污染的防治、城市的噪音污染的防治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关注度较大,但也仅仅停留在知道、了解的层面,并没有对这些环境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们对与他们自身关系不是特别密切的如土壤酸化、濒危物种保护、臭氧层的破坏等问题了解甚少。可见,目前大部分农林院校大学生还是从自身的感性经验对待环境问题,没有从理性角度去认知,生态文明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1.2生态文明行为与意识非对称性。农林院校的大学生能够理性地认识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较好,但还是呈现“言多行少”的特点,环境保护的知行转化能力较弱。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通过调查,90%的同学都知道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饭盒对会造成环境污染,但60%的同学在食堂打饭时还是会选择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饭盒,原因是因为方便。类似的情况还体现在资料是否双面打印、生活垃圾是否分类等生活小事上。由此可见,目前农林高校大学生在认识层面能对环境保护持一个积极的态度,但是在实践层面上未能将认识转变为实际行动,更多的还是考虑自身因素,生态文明行为与意识非对称性的特点较为明显。

1.3校园内环境不和谐现象仍然严重。当前,各高校已经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也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向大学生们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校园内环境不和谐现象仍然严重。通过各种报道和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各个高校内普遍存在具有“高校特色”的如屡禁不止的课桌文化、数量庞大的僵尸自行车等生态污染现象,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无人的公共自习室里灯火通明、教室墙壁上随性的涂鸦、宿舍走廊里的一次性垃圾等环境不和谐现象也经常在校园里上演。可见,当前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校园内环境不和谐现象仍然严重。

2、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2.1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对高校而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核心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育人过程中,通过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教育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基本规律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等内容,通过系统的生态文明观念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和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峻性和重要性,激发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危机感。通过学习,让大学生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

2.2生态文明技能教育。生态文明观念要顺利转变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就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作为一个农林高校,其大部分的毕业生将来都要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人才,因此,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技能的培养。比如,水产专业的学生要加强水资源保护与修护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培养,林学专业的学生要加强森林保护与修护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培养等。

2.3生态消费意识教育。生态消费意识是指意在促进消费者和大自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绿色消费模式,既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又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受西方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大学生冲动消费、炫富消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2016年双十一,以大学生为主力军的网购达人再一次刷新了由他们创造的单日消费记录,浙江大学甚至将体育馆腾出来方便学生收快递,生活区绵延几百米的领快递队伍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消费意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处理生活必需品和耐用品的消费关系,引导他们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

2.4生态文明法制教育。生态文明法制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农林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必须要让学生们了解国际、国内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很多环境污染事件如上海松江死猪事件、甘肃徽县血镉超标事件、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等都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不懂法造成的。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大部分将来都会是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的生态法制教育,推动其知法、守法、依法,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做斗争,成为环境安全的守护者。

3、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路径选择

3.1优化课程培养体系。课堂是培育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阵地,因此,学校必须优化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第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加大对学生生态文明伦理观的培养力度,要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的个体行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在学生的专业课方面注重对生态保护技能的培养,如水产专业的学生可以加强对他们水污染的防治等相关环保专业技能的培养。第三,广泛开展与生态文明相关选修课,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能力,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进步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3.2倡导适度消费观念。根据调查,造成大学生的冲动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和想通过物质来证明自己的炫耀心理。因此,我们要让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主题班会、辅导答疑、谈心沟通等形式帮助大学生们意识到通过片面追求物质来寻找存在感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同时,由于他们的冲动消费和超前消费不仅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小的压力。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们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们树立理性的绿色消费观念,追求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3.3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第一,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给学生们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讲座,让学生们能在与专家的互动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第二,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宣传渠道,向学生们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第三,利用好农林高校的产学研优势,选择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课题,带领学生一起做,激发和培育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四,通过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优化,激发学生们的保护欲,让优美的校园环境来激发学生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意识,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4开展生态实践活动。通过有意识地开展各种生态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大学生生态责任感,从而主动学习和接受生态文明理论。第一,引导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生态自觉性。在校园里,提倡垃圾分类、人走灯灭、资料双面打印、不适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通过小事培养学生的生态自觉性。第二,通过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演讲、生态文明摄影比赛、环保电影及纪录片展播等活动,让学生能把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实效性。第三,通过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农村,推过对比被污染的村庄与生态文明示范村村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强烈的对比引起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生态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人民出版社,2011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篇7

生态文明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科技时代的到来使人类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对科技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随着科技对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科技日益凸显的负效应逐渐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一战略要求,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从科技伦理视野下重新审视当代生态文明中的伦理范式的转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实现当代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过程中,科技与生态伦理要有机结合,较为明智的方法就是在科技领域引入生态伦理的“软着陆”机制,而在这一机制的构建过程中,科技共同体作为科技研究的主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从事科学知识活动的主体,是生产科学知识的集体,由一些学有所长的实际工作者组成。它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要求以一种崭新的模式对当代生态文明的塑造起重大作用,在这一模式中必须树立科学的职业伦理和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一、在生态文明视阈下将生态伦理素质贯穿于科技职业素质当中科学技术伦理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问题,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规范,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因此,科技界和全社会必须关注科技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问题,正确地利用科技成果为社会造福,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不当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当代生态文明来讲,一些专家认为,应通过对社会价值目标的重新审定,通过对人与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正确理解,改变传统上以增加自然资源消耗、增强对自然界的征服掠夺为代价的发展方式,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新伦理关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钱易院士认为,要尊重并善待自然,尊重一切物种,尊重自然生态的稳定与和谐。无论领导决策、企业行为还是个人行动都要考察环境伦理问题。科技工作者应以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作为进行研究的目标,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作为研究和开发的准绳,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对社会高度的责任心作为一个好科学家的根本,即把生态伦理素质当作科技职业素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之后,要求摒弃人类以无度消耗自然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代之以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友好发展。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始终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起着基础、先导作用;但另一方面,材料的制备、生产、使用、废弃的全过程又是资源、能源的最大消耗者和污染环境的主要责任者之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材料的设计、研究和生产者,即科学家必须重视和树立环境伦理观。将生态伦理素质并入科技职业素质当中,除要求科学家要自律外,还必须在整个科学共同体范围内建构明确的社会规范与伦理考量体系。一般来说,社会建构的目标其一是为扩展正确无误的知识;其二是为生产实践服务。显然,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而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的。因此,社会建制的主要职责应是正确有效地行使继承、创造和传播实证科学知识,回馈社会的支持和信任,而这一职责的行使,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职业伦理规范问题。科技共同体应本着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负责的原则,普遍承认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价值意义,发展和研制新的科学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人与自然协调地得到发展。把生态伦理素质放入科技工作者职业伦理规范之内一定意义上适应了新时期下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利于社会建构目标的实现,从而更有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进步。二、在生态文明视阈下将生态伦理评价贯穿于科技活动的全过程首先,科技共同体除必须遵守科学活动本身的伦理规范之外,还必须遵守人道主义原则以及动物保护和生态保护原则。只有在维护了这些规范的前提下,科学的自主发展和科学知识的生产应用才能正常运行。其次,科技工作者必须对科学的社会后果进行伦理评价。科技工作者是社会中人,其活动并不孤立,而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既影响社会,也受社会制约。作为活动结果的科研成果或技术发明的应用,对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还是有害于社会文明的进步,科技工作者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应对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而产生的后果负责,即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再次,由于科技工作者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比其他人更能准确全面地预见这些科学的社会后果和政治后果,因此,他们有责任去预测科学研究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对民众进行教育。最后,由于科技共同体的社会地位相对于一般公众来说有特殊的重要性,他们不仅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作为社会精英,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参与和影响政治家们的决策。科学是探索真理的活动,科学家在进行非本专业特长的工作时必须小心谨慎,稍微的疏忽会影响到人类的未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生存的终极实在,因此,人类在运用科技使自己生活得更好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方面,科技工作者负有更多的社会责任,他们必须将科技活动与生态评价有机结合。因此,在一项科技项目实施之前,科技工作者必须有科学的预见性。这种预见性是以生态伦理作为评价准绳,高科技下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一旦一项科技项目的实施危及到生态环境,哪怕只是暂时的危害,也应立即制止。这要求把生态伦理作为一项评估制度贯穿于科技活动的全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在科技活动实施之前,因为在实施之前的经济利益只是一种预见,没有形成事实,对人们的利益吸引力相对来说比较小;一旦将科技成果付诸生产,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人们面对的往往是一个二难推理,是理性的应当和感性的不情愿之间的矛盾,在科技成果运行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要求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有足够的理性,以冷静的头脑来面对发生的一切,当机立断以维护人们的长远利益,哪怕这样会危及人类的暂时利益。#p#分页标题#e#三、在生态文明视阈下生态法制贯穿于科技活动的全过程一般来说,伦理和法律是协调人类社会的两种不同手段,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对于伦理的软控制来讲,法律具有它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将法制作为伦理规范的一种补充,即在具体的科技活动中将二者有机结合、刚柔并进,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科技的进步性。在科技活动中,将生态机制法制化是一种必然。在一项科技活动进行之前,必须有必要的评估检测过程,如果其运行对生态环境有所损坏,有关部门需运用法律手段阻止其进行。同时,在科技活动的全过程中,生态法制必须对其进行监督。这就需要社会行政部门运用一定的人力、物力建立一个体系,虽然这个体系的完善尚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但生态法制化却是大势所趋。同样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也是如此。一方面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民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另一方面,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切实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制定了各类国家标准,颁布了几十部环境保护的法律以及自然资源管理法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行政法规、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的法规等,这些法律法规已经基本建立起适应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但生态法制化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生态法制化过程中,建立生态环境法制意识是关键。所谓生态环境法制意识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生态环境法律以及有关生态环境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正确的生态环境法律意识能增强对生态环境法律现象及生态环境法律知识的认识,有利于生态环境法律秩序的建立,有利于人们自觉处理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而不正确的生态环境法律意识则不利于生态环境法律秩序的建立,不仅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可能动摇人类的生存之本。在提高生态环境法制意识方面,除了大力宣传、普及生态环境法制知识外,应针对科学技术的特殊性有所创新。通过宣传教育,可以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是实现环保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最重要的是要切实提高人民的生存质量。生态环境法制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实际上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的认识,之所以做出一些有害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往往是迫于生计,只有解决了人们的生存问题,才可能把他们与生态环境对立的关系变成统一的关系。同时必须厉行法制。生态环境法制意识的树立还必须建立在严格实施相应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法律既是制度要素,也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一种“国家意志的他律”,其力量和作用是刚性的,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我国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已有了基本的法律依据,既然立了法,就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依法处罚,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也要依法奖励,通过法律实践来巩固生态环境法制意识,坚持不懈地在广大人民中养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法制意识。法律带有强制性,可以上升为具体的条条框框,使人们在具体的科技活动中有理性的约束;伦理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在具体的科技活动中更注重的是人们自觉性的培养。在伦理中加入法律的因素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定会使科技负效应的早日解决得以实现。总之,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人类在漫长的自我解放过程中,并非只要满足自己的愿望就够了,如果不把科技的力量和人类生存意义现实地结合起来,不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最终会偏离人的根本目的。因此,必须对人类的行为有所控制,使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有利于人类的根本目的和长远利益,建立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对自然界保持一种自始至终的“生态关怀”原则,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利益的终极关怀。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篇8

高中的生物教学,教师起着引导学生们主动学习的作用,要想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态意识,首先是要提高高中生物教师的生态意识。在生物教师的培训环节中,就要注重加强生态意识的教育,主要针对于环境生物中的学科体系进行系统具体的研究。

笔者认为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宏观方面可以研究一下环境中的污染问题,例如生态系统中的富集、迁移、归宿、转化或是对于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微观方面可以研究一下生物遭受污染物后的毒理作用,以及其遗传变异的规律。通过这些基础生态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例如在进行教师培训的时候,利用讨论的方法,围绕着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与如何保护的主题,让生物教师进行交流,使教师获得生态危机的意识,激发其生态保护意识。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自觉意识,做到心中有生态。根据学生所处环境与生物学科之间的关联,在教学生活中融入正确的生态意识,并积极开展生态活动。

二、结合实际,教学与实践高度统一

现阶段的生态问题日益加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渗透和谐生态教育,做到教学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可以为生态问题的有效改善奠定基础。在《生物教学大纲》中明确:高中生物的教学,主要倾向于对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的正确引导与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应营造一个轻松、专业、客观的学习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有关于环境的生物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对于环境的感受。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的生态意识。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学术交流与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做到有效的沟通,才可以时刻关注到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教学目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尽量促使学生以积极、轻松的心态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全神贯注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的调动自己的兴奋点、思维点,做到高效的学习生物知识,建立基础的生态意识。

三、结合学科特点,有效构建和谐生态意识

高中生物学,包括动植物知识、生态知识、遗传知识等综合性知识,在构建和谐的生态意识时可以紧密结合学科特点。例如:在讲解藻类植物时,可以与生态知识中的赤潮联系到一起,明确由于水的富营养化而导致赤潮,其原因大多是含磷洗衣粉污染了河流。教师应深入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将赤潮导致鱼类死亡、河流污染等严重后果进行仔细的讲解,让大家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于生态的危害。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物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于生态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充分认识到生物知识与生态问题的关联性,在学习生物知识时了解生态知识,在解决生态知识时夯实生物知识,树立现代和谐的环境意识观念。

四、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和谐生态意识

在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与提问法。这对于比较复杂、零碎的生物专业知识而言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会使学生提不起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厌学。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和谐生态意识。例如可以进行多媒体授课,观看一些有关生态的影片选段或是图片,让同学具体的体会到生态环境的现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强化学生的和谐意识。除此之外,还应该突出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例如生物的多样性变化,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的有关生态问题。也可以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将同学们带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去,以城市中的水泥钢筋的“森林”与乡村小路上绿色树木的“森林”形成对比,真正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向学生渗透和谐的生态意识。

五、利用乡土实际,生成校本资源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篇9

 

  一

生态存在论主要从有机整体的视角,揭示人与世界万物的存在是一种系统的关系存在。从其存在状态看,它是一个生命自组织演化系统。这一大的演化系统可分为系统自身的自组织演化、系统之间的自组织演化和系统内在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自组织演化。在这一巨大的生态存在自演化系统中,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亚原子、原子、分子、细胞原生物、生物有机体到文化,既是具有自稳自组性的有机系统,又是生态存在系统的一个部分。从系统哲学范式的观点看,每一系统相对于整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自身的存在价值,都会在自身所处的生态位上获得相应的价值承认;但它作为整个生态大系统的一部分,却不应将自己的存在价值凌驾于整个大系统之上,因为系统价值高于部分价值,每一系统作为一个部分都必须服从生态大系统的规范。而且就系统内的各个部分、各个系统来说,它们不是原子式的存在,而是系统关联性的存在。

   因此,生态系统的生命演化与维系,相对于其他生命系统的存在就构成了一种终极制约性。恰如著名学者拉兹洛所言,“自然是终极因”。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没有形而上的终极预设与追求,便失去存在之根、力量之源。而形而上的预设作为一种逻辑设定,往往不太容易被经验证实或证伪。这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几乎是不言而喻的通则。但在生态文化视野中,生态存在的终极本体性,却是人们可以经验感觉的事实。现代人类实践的无度扩张已经触及到地球的极限,生态灾难频发,彰显了地球的有限性和生态系的脆弱性。生态存在作为一种终极本体性设定不仅仅是理论的推演,也是现代人类存在经验的潜在呼唤。

生态存在论内含了可能性与现实性双重纬度上的理想设定,从其存在特性看具有六大本质特征,这六大本质特征既是从生态存在视野对万事万物的存在本性的概括,也是对生态美的本质特征的概括。第一,一体性。一体性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在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上,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万物是平等的,如桑德拉巴哈古纳的诗意吟颂:“我们必须聆听树木的心跳,因为它和我们一样,都是活生生的生命。”〔2〕第二,共生性。人、自然、万物的本原一体性,是生态存在论状态的整体表征。而支持存在一体性的规则就是共生性,不仅是万物之间的共生,更根本的是人与自然万物的共生。对于人来说,共生不仅意味着生存规则,而且是一种境界的提升。在机械论、工业文明的行为模式中,人类越来越淡忘了人与自然共生这一始源性的终极真实,共生性将重新唤回人与自然的生命连结与亲和。第三,互通性。

   共生的本性必然要求互通,任何生命自组织演化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其自身生态活力的保持,必须依赖与其他生命系统进行充分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且互通不是因与果的线性过程,而是网络式的双向整合。这种互通并非由于存在者之间的利益需求,而是植根于存在者之间的生命亲和,“从演化进程来看,人类可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发展出一种深植于基因、渴望其他物种相伴的需求”。为此,威尔森创造了一个新词“亲生命性”(biophilia)来形容这种需求,意指“专注于生命与生命互动进程的先天倾向。第四,融合性。融合性则是互通性的进一步具体化,它体现为存在者与环境的融合。环境对于存在者并不是工具性的、手段性的,它本身构成存在的一个有机部分。融合性内在地包含着存在者与环境的共生与互通。第五,和合性。对于融合性来说,和合性是对它的一个必要的逻辑制约与提升。融合不是同一,不是无视万物的差异与对立,否则生态存在便失去了根基与活性,所谓“同则不继”,所谓“和实生物”。“和”在此取“以他平他谓之和”之意。同时又赋予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以生态学的纬度与滋养。第六,自主自觉性。自主自觉性则是和合性的逻辑延伸及对一体性的实践回应,同时又内含了生态美学结构层次的逻辑预期。在“他”、、对立”的意义上,“自主性”是“和”的逻辑表征,体现生命存在对自身所处生态位及价值功能的自主意识;在“合”、“统一”的意义上,自觉性体现了具体存在在实践层面对和合性、一体性的潜在认同,开辟了生态美学向其他结构层次过度的逻辑前景。

就生态存在论来说,这六大本质特性在逻辑上已不再是单纯的辩证否定与逻辑回归的关系,更根本的是具有彼此互补协同制约的关系,通过彼此的协同、制约、互补,形成充满生态活力的和谐境界。也就是说,生态存在论所具有的这六大特性实质上也就是生态存在美的最基本特性,因而从生态存在论的视角看,“和谐”只是万物存在方式的主要存在形式和状态。所以从生态存在谈论美,我们不同意“美是和谐”之说,因为这在特定意义上是把存在的形式看成了美存在的本身,或者说把现象的东西当成了本质的东西。但和谐美又是我们一直坚持的观点,笔者在与周来祥先生合写的文章中集中阐发过这一思想,因而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否定。当然,这种否定并不意味着不能从“和谐”的角度谈“美”,而是说“和谐”只是求索美的途径,美的真正的奥秘在和谐的形式背后。这颇像现象学所说的,出场的事物以未出场的事物为背景,未出场的事物是出场的事物的内在本质。也就是说,从生态存在论的存在状态最容易把美定义为“和谐”,而从生态存在论的本质内涵又深感“美是和谐”之说有待理论上的深化。

   二

 

人的存在实践是一种双重的统一,即以自然的方式而存在和自然以人的方式而存在的统一。人“以自然的方式而存在”指向生态存在本体的终极性诉求,它力求超越既有文明文化事实的存在语境,含蕴着向生态存在境界的跃升。而生态存在境界由潜能向现实的不断转化、拓展,又必须依赖于人的主体性的实践性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由于植根生态存在的本体性逻辑制约,便内蕴着、自然以人的方式而存在”的过程。如此人的实践便展现了人以自然而存在和自然以人而存在的统一。因此,生态主体论美学,作为生态美学在认识论和实践论这一命题上的体现,其本质特性是,以生态存在本体为终极制约,以生态实践为基本中介,在人与自然的双向整合中,实现着生态存在境界由潜能向现实的不断转化、拓展。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社会功能都有它的自然本性,可以说是自然本性的社会化,离开人的自然本性谈人的社会性是一种无根之谈,自然可以离开人而存在,而人须臾也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作为社会性主体的存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一体性存在的一种特殊方式,“人及自然二者相互依附于一个连续发展的整体。这个同时包含人及自然的现实整体必须被视为一个能容许人及自然能在其中相互转化的动态的创造转化过程”。

   只有这样理解人作为主体的存在,才能更全面理解人如何实践、认识、审美。就如何实践而论,一般强调实践的社会性。实践是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人以外的自然物似乎没有,但这种认识是有缺欠的,且不说动物也有较自觉的实践行为,就是非动物的自然所具有的自组织的演化(有机规律)就有一种潜在的价值趋向,也就是合自然的目的性。就此而论,自然物也是一种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存在,具有主体活动的特性。而且正是自然的这种存在方式决定了人应该如何实践,但恰恰在这方面人把它遗忘了,这是人类破坏自然和自己否定自己的根源,这种实践行为明显是丑的,却成为以往探讨美和美的本质的哲学基础。就我们自身坚持的“和谐”美而论,应该承认“和谐”美学在一个辩证的视野中较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命题,但受制于和谐美学诞生时历史语境的制约,在具体认识上同样也未能摆脱这一局限。如、美的本质是人和自然、人和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是客观的合规律性、主观的合目的性,是真和善(客观上的真、主体实践上的善的和谐统一”。

  这种观点显然是非生态文化的,作为和谐美的理论基础,有鲜明的以非和谐的思想谈和谐美之嫌。而现在从生态文化的角度看实践,就变为双重合规律性与双重合目的性:即既要合因果规律(合线性规律)又要合有机规律(非线性规律),而且前者要受后者的统摄;既要合人的目的,又要合自然的目的,而且要在合自然目的的基础上实现人的目的。人的这种实践行为,能真正打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命联系,人与自然互动共生、相异共荣,人在自然中又在自然外,这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本性。进而言之,也就是实践以自然的方式进行活动而自然却变成了以人的方式而存在,使生态实践在特定意义上成了生态存在论的展开,并成了生态美学的一种重要的基础。

现代认识论或实践论美学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主客体关系的模式,或者说主体统治客体的模式,除客观论美学之外,其他美本质论最终落脚于主体的人。而生态认识论美学与主体认识论思维模式不同,它从单向的“主体一客体”模式转变为“主体(a)—客体(自然)一主体(人)”交往关系模式。主体(包括代内主体与代际主体)之间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这种主体间性关系在现实的交往活动与非现实的(潜在的现实)交往活动中都以人与自然一体性关系为基础,自然对人都有终极限制性。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种,不论过去(已存在)、“现在”(当下在场),还是“将来”,其活动都要以自然为中介,自然在这三大向度中规定着人的认识活动和价值活动。人的现实活动(现在向度),既要承担前人赋予的历史责任,即对原本的历史注入应有的现实内容,又要承担后人可能提出的未来使命,把主客体认识论关系所具有的单向的工具理性,转向三向度互补相生的自然理性和社会理性,使之真正成为生态认识论美学的哲学基础。

  三

生态环境美学是生态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态存在论美学和生态主体论美学的具体存在方式。这从生态环境价值与生态存在论和生态主体论的内在关系可以看得很清楚。从生态环境价值论看生态环境美,我们认为生态环境价值是“环境价值””与“环境的价值”的统一。所谓“环境价值”,就是从人与环境的一体性关系看环境,环境并不在人之外,而在人之内,环境就是人的生命本身,人离开自身生存的环境就不复存在。人对环境的需求不是一种外在的需求而是一种内在的本性需求,所谓“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仁之本若是”。这就是环境价值的存在论本性。但人与环境不只是一种内在的一体性关系,同时也与环境存在着一种非一体性的外在关系,或者说主客体关系,即人的某种功利性的需要与环境建立的价值关系,即所谓“环境的价值”。

  生态环境美学就建立在具有生态存在论本性的“环境价值”和具有主体论本性的“环境的价值”的基础上,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生态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因此生态环境美也有两种形态,即环境美和环境的美。环境美更多具有生态存在美的特性,但又不能完全归结为生态存在美,它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在特定的具体环境中与环境建立起来的一种一体性的审美关系,环境对人自身就具有某种人学的性质,可称之为似存在美。而环境的美,本质上是一种主客体关系的美,即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把环境视为审美对象构成的美,它更多的具有主体性美的特性,但又不完全同于主体性的美,在这里环境作为审美对象,美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主体对它的判断,人与环境同样是一种同生共运、相异共荣的关系,它内在地渗透着存在论美的因素,可称之为似生态主体论美。

虽然从两种视角一一“环境价值”和“环境的价值”可把生态环境美学分为环境美与环境的美,但我们更注重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环境的美所具有的存在论美学特性。从生态价值论的角度看,生态环境价值作为一种有机的价值系统,虽然分为“环境价值”和“环境的价值”,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网络关系,其环境价值可以说既是网络的纽结,又是价值成果的储存单位;环境的价值则既是网络的网线,又是新价值生成的基本条件。这颇似美国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所说:“在一个功能性的整体中……其内在价值恰似波动中的粒子,而工具价值亦如粒子组成的波动。

  正是“环境价值”和“环境的价值”的这种内在联系决定了“环境美”和“环境的美”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环境的美虽然是一种人与环境的对象性关系的美,它更具有主体美的特性,但它的生命之根、审美之源却在于人与环境的一体性关系。这正如罗尔斯顿在《哲学走向荒野》中所说:“在荒野中旅行,能让我们的身体获得直接贴近自然的体验”,荒野“给我们提供接触终极存在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在城市中是无法获得的”。这就是从“环境美”看“环境的美”。对“环境的美”与“环境美”的关系,如果进一步用海德格尔“之间”的哲学观点来解释,可以认识得更清楚。

  海德格尔曾对“在某某之间”和“在其间”,进行过严格的区分,前者是存在者的存在方式,它既包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包含现代哲学讲的主客体关系,它们彼此之间的这种关系当然是一种非一体性的存在关系;而“在其间”却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在其间”,它“为一切存在者开启存在的可能,因而是提供生存尺度的、构成人生命运的真正的在之间”。我们所说“环境美”显然更倾向于一种“在其间”的存在美,而“环境的美”它显然在形式上以对象性的关系存在,卩“在某某之间”的方式存在,但实质上却是存在论美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它与环境美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

生态文艺美学作为生态美学的一种特殊形态或者更精神化的存在,可以以更自由的方式与生态存在论美学、生态主体论美学和生态环境美学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变为自己精神反映的内容。但从更深层次看,生态文艺美学却有不同于以上三大美学的本质特征,它更具精神生态化,精神生态是生态文艺美学的主要表现对象。因此,生态文艺美学不但要以对近现代文艺的非生态化精神的否定来确立自己的表现的对象,更要以精神生态学家的风姿探索生态文艺美学的表现内容和形式,这条道路虽然很艰难、很漫长,但它是文艺美学最灿烂的明天。

建立精神生态文艺美学当然应该立足于当今时代,因为文学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而生态文艺美学作为精神生态反映形式,它自身就是一种崭新的时代精神,或者说是在“人类纪”时代特有的人类“精神圈”的一种突围和重构。在整个现代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圈”,奠基于以往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天然缺失生态纬度自然生命活力的滋润,使人类的生命存在远离与自然相谐和的感应体验方式,“人类对自然的依存越低,他的生存便越贫乏和卑微”,“人类自认高于其他物种,这不会带来人性的提升”。实现人类“精神圈”的生态化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命题。精神生态化建构的文化基础是现代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型,生态文艺美学作为精神生态的直接反映形式,不但是现代文化向生态文化转型的内在推动力,而且能以更为感性的形式展现生态文化“精神圈”的建立一精神圈的生态化,起到其他文化形态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吸收古代和现代文艺精神精华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既不同于古代也不同于近现代的一种展现精神生态的文艺美学。

生态美学代表着一种新的美学转型,美学的转型意味着美的本质观的提升,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本质观的结构性转换。生态文艺美学的基本逻辑构架立足于生态存在论与生态主体论的双重视角。从生态存在论与生态主体论的双重视角建构生态文艺美学,更能清晰地凸现以往文艺美学的逻辑缺失。当然这不是说以往的文艺美学思想没有自身的合理性,而是说任何理论既得益于自身诞生的历史语境,也受制于这一历史语境。以往文艺美学思想的最大缺失就是自然美的边缘化,包括作者1990年出版的《文艺美学》。艺术是人类主体的精神创造物,其存在形式是人类精神品格的集中表现,“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即人类的精神史”。

   文艺美学以人类的艺术创造与欣赏为研究对象,是对人类文艺现象的形而上反思,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是对人类精神、情感状态的理论烛照。只是这种理论烛照难免带有与历史同行的盲点,“先是谢林,后是黑格尔、左尔格高扬艺术,贬低自然,把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等同起来,于是美学基本问题便成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或者更明确地说,成了艺术的超越性问题”;“百年来中国美学几乎始终囿于艺术活动之内,把艺术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超越当作美学的基本问题,自然美(包括社会美)虽然也时时被人提起,却被置于从属的、边缘的位置。在既有美学理论的探讨中,虽然也关注到自然美,但并没有给予自然美以应有的重视,在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自然无论如何也不能和人类的主动创造相比,自然美至多也不过被当做人类某种精神状态的象征,从而遮蔽了自然美的深刻本质,、心灵和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

对于自然、自然美的边缘化,属于一个时代的缺失。随着人类生存困境与难题的凸现,时代呼唤人类精神回归远离的家园,呼唤培育人类对自然的谦逊与敬畏,呼唤新型人类精神品格的塑造。文学艺术作为人类精神境界的集中展现,面临着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而要回应这一呼唤,文艺美学应该有对自己进行自我否定的勇气,随着时代语境的转换,如果我们仍然一般地坚持“美的本质反映在艺术中,就是主观与客观、表现与再现、情感与认识、真与善的统一”〔14〕,就很难回答新时代提出的问题和缺乏对现实的应对力,而作为对未来艺术的一种逻辑预期则隐含着更大的欠缺。因此我们认为从生态存在论与生态主体论双重视角建构新型的生态文艺美学就变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具体来说,在生态存在论和主体论双重视角下构建生态文艺学,首先要确立自然美在艺术本质观中的基础地位,使自然美成为“精神生态化”逻辑结构的要素,并以此为前提,文艺具体展现自然美与精神美两种逻辑视角的协同、制约、互补、共生,这也是生态文艺美学关于艺术本质观的基本逻辑定位。而要确立自然美在人类精神结构中的本体地位,就需要重新认识自然及自然美的深刻内涵。自然并非支撑人类生存的间接工具、手段,相反,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体共生、和合共融的关系,“关于自然,我们认为它是宇宙普遍生命的大化流行的境域。……自然,对于我们而言,是广大悉备,生成变化的境域。在时间中,无一刻不在发育创造;在空间内,无一处不是交彻互容的。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3-0096-03

从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规划,再到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标志着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日臻成熟,同时也表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环境道德观念及生态文明理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以道德教育的能量改善人类的环境道德认知水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作为我们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职责;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将提升其综合道德素质,并有力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互联网思维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标志,反映着人与社会进步的发展历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和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努力克服负面效应带来的发展阻力,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有序平稳的环境运行机制,进而取得物质、精神及制度成果的意识形态总和。2015年5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我国第一个具体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指出了当前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路径要求,其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由此可见,思想道德意识工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也可以说,环境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环境道德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了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发展,规范社会成员遵守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进而对每个成员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的社会实践活动。环境道德教育从探索人的本质出发,通过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持生态文明的心灵启迪。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对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然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从而构建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

1.开展基础自然知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水平。基础自然知识是人们正确认识自然、提高环保素质的理论前提。大学生应从学习基本的自然知识开始,真正去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尊重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无论是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所提供的环境、资源和动力。广阔无垠的草原、一望无际的大海、美好壮丽的山河带给人们心灵的启迪,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精神文明过程中,一代代画家、文人就此诞生,这就是自然界对人类文明的造就。因此,在享受大自然带给人类无穷动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当意识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严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融入到环境保护当中。基础自然知识能够帮助大学生以自然界一员的身份融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用积极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大自然,摆正自己的位置,用实际行动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高校应通过运用自然知识的引导和灌输,拉近学生与大自然的亲近感,提高大学生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素养,进而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道德教育的潜在意义。

2.开展日常生态环境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道德使命感。当前环境的恶化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紧迫的日程,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峻的环境问题影响,对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雾霾天气的来袭加重了细菌对人类的威胁,清洁的水源被浑浊的污染物取而代之。人类在享受突飞猛进的先进技术的同时,承受着环境危机带来的沉重后果。环境问题关乎自然界物种多样性的存留,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我们身边。为此,对生态环境态势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通过掌握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并将其践行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去,在生活、学习中不断加强环保意识和自觉性,为文明社会、绿色生态打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树立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其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可以使他们真正意识到环境灾难的摧毁性,深入了解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和全球环境状况,强化其危机意识,进而增强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借鉴生态环境伦理的教育内容,将哲人的一些伦理观念贯穿于大学生的实际环保行动中,可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使命感。

3.开展“绿色科技”教育,提升大学生环保实践能力。所谓“绿色科技”是指有益于保护生态和防治环境污染的科学技术,其宗旨是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其促进科技发展的导向作用,解决保护环境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性难题。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绿色科技承载着遏制环境破坏、促进永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既是科研单位,也是教育机构,一方面必须肩负起推进绿色科技发展的职责,另一方面也应该不断开展“绿色科技”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绿色科技的认识水平,使大学生参与到绿色科技产品的研发中。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将环境道德教育不仅要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社会学科,而且应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中去,通过课内、课外两个课堂,使大学生广泛接触绿色科技产品,提高对绿色科技发展的认识水平,使大学生尽可能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绿色科技产品研发的进程中;同时以高校的实验室、研究所为依托,增设更多的有关绿色科技方面的实践课程,为高校绿色科技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环保执行力和实践力。

二、当前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责无旁贷,理应成为社会的表率。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生态危机缺乏明显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在高校中并不鲜见;大学生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不够强烈,缺乏对自然的尊敬与热爱之情,使用一次性餐具较为普遍,攀折花木、践踏草坪也较为普遍。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仍是社会道德教育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教育重视度不够,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体系尚未形成。随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面对当前中国社会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现实,目前大部分高校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许多高校对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和责任认识模糊不清,没有意识到高校是培养具有环境道德素养大学生的主阵地,肩负着开展国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重任,往往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这一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抓手。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体系,而是分散在大学生政治公共课、选修课和专业课程中,出现课程较为分散的现象,使得环境道德教育在许多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无法体现其重要性和指导性。同时,大多数高校未开设环境保护公共必修课程,即使有些高校会开设公共课程,但其随意性较大,严重影响环境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有些高校只是通过平日的宣传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普及性教育,并不能真正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和课程全方位的辅导和讲授中,缺乏生态文明教育,整个环境道德教育体系处于涣散无序状态。

2.教育普及成果不佳,方式方法陈旧,无法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高校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方面有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大批的课题、著作、论文等,其中不乏一些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措施,但是高校在普及和转化这些成果方面实效性较差。学者马桂新在《环境道德建设》一书中指出,“环境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使受教育者在愉快学习和健康成长中获得有关环境的知识和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态度与技能,使受教育者学会正确判断和处理人类内部的资源分配关系及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为在全世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发挥潜能、做出贡献的一种新型教育科学。”但是从环境道德教育的现实来看,许多高校在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时,习惯于一味灌输课本知识,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了环境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没有最终落实到大学生环境道德践行能力和道德素质的提升,没有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大部分大学生尚未养成环保、自然、绿色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在教育方式上缺乏创新性,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学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大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没有充分发挥诸如大学生环保协会等大学生自组织的作用,一些高校有时也会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开展一些主题宣传活动,来对大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环境道德教育,虽然主题突出、场面壮观,但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由专门聘请的教师进行教授,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未能得到切实发挥,更多的是被动参与其中,有的环境道德教育活动本身存在着“喊口号、走过场”等形式主义,消解了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价值,无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弱化,使教育的作用和成效有所降低。

3.大学生环境道德自我教育薄弱,环境道德意识缺乏。受到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道德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在社会环境道德建设的认知上出现了偏差,滋生了诸如“道德良心麻痹症”等许多消极思想和行为,放松或忽视了环境道德的自我教育和内在学习提升,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最终使得环境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难以转化成为大学生环境道德的素质和品格。现如今有些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时,缺乏真正的责任感、危机感和急迫感,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较为被动,尚未形成环境道德的自我陶冶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缺乏必要的认知,很难用实际行动去尊重大自然,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本质很难领悟和掌握,生态道德规范意识模糊。另外,大学生所掌握的生态环境知识无法与环境保护行动相匹配,有时候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缺乏行动力,甚至会将环境保护仅作为一句口号,难以付诸于实际生活的点滴,随地乱扔纸屑、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水电资源等行为时有发生,反映出大学生自身环境道德意识的缺乏。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创新

当前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问题不断显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大学生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大学生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使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浮在表面,起不到真正的实效。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技术不断消解着传统社会的信息垄断状态,并突破了信息传播时空上的线性逻辑秩序,以信息的透明化、主体的平等化和参与的无中心化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思维的不断崛起,成为互联网技术手段在人类价值领域的现实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促进人们在趋于扁平化的组织样态下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项事务中。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我们应借助新兴的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大学生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强化资源意识,挖掘网络环境道德教育资源。互联网思维发端于互联网商业活动,其核心观念是在互联网这个数据平台之上,在海量信息背景下,以用户至上的观念,实现对用户简约极致的服务,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最合理配置,实现对客户的吸引和利润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是资源意识,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对信息的梳理与整合,实现资源为我所用。而在现实的网络活动中,尽管存在着大量、开放、免费的资源,但是由于缺乏资源意识,有关环境道德教育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在当前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向学生灌输有关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将形式和理念符合大学生心理接受规律的内容融入教育过程中。因此,以互联网思维创新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就必须进一步提升利用新兴媒体挖掘环境道德教育资源的能力,将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大学生的现实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将环境保护的价值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之中,引导大学生理解、认同并践行环保理念。因此,在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强化资源意识,就要求在新兴信息传播平台上,紧紧围绕提高大学生“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目标,对环境道德教育资源展开战略性整合,从而提升环境道德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在改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模式过程中,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手段,并不断发挥环境道德教育的价值。

2.增强“话题意识”,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道德话语体系。在互联网这个海量信息存储空间中,如何能博得眼球、脱颖而出,就必须制造话题,获得受众的青睐。因此,“话题意识”是互联网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其教育模式主要依靠教师等教育主体在课堂或其他场合传播主流价值观,这种教育模式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大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信息反馈渠道而不能形成应有的互动,从而对这种传统教育模式失去兴趣,环境道德教育的价值也不断被弱化。以互联网为契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环境道德教育模式,在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融入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也增强了大学生与教育者的互动机会,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信息场域中,每个网络参与者都是信息的主体,造成了网络信息碎片化的特征,网络信息难免良莠不齐。因此,为了增强环境道德教育的凝聚力和环境保护价值的舆论场,环境道德教育者在互联网环境中就必须勇于发声,制造“话题”,创造积极健康的主题和主流价值议题,创作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红段子”,将环保价值融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中,不断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保氛围和话语体系。

3.巩固参与意识,激发大学生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创造了极好的参与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公众独立、平等、互动、交流观念。因此,在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巩固其参与意识,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参与到环保实践中去。首先,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优势,鼓励和带动其他同学参加一些类似植树造林、“地球一小时”节水节电的主题活动,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大学生参观农林、环保、水利等机构,开展能源、资源调查实践活动,深入到环保工作中去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带来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素养,而且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校内各团体组织可以举办一些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日,调动大家积极参与其中,鼓励每一位同学准备一些主题演讲或小组讨论,以一种轻松而有序的形式进行环境道德自我教育和思考,给予大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机会,在集体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都能够成长为新一代的真正的环保卫士。

参考文献:

[1]冯国锋.个体道德治理动力形成机制探析[J].理论导刊,2015,(6).

[2]张中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蕴涵析论[J].理论导刊,2014,(11).

[3]张中文.现代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二题[J].理论导刊,2015,(3).

[4]喻厚伟.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当前道德现状之考察[J].求实,2015,(6).

[5]李景鹏.论制度与机制[J].天津社会科学,2010,(3).

[6]王云梅,陈伟华.环境道德培育机制与路径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10,(4).

[7]陈大文.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8]汤舒俊.两难情境下的厚德与厚黑――大学生马基雅弗利主义与道德价值观的冲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