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部护理课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7:22

新生儿脐部护理课件篇1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二次断脐;脐炎

新生儿出生后脐带与胎盘断离的残端处是一个对外的窗口,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过长(≥14天),其脐断端创面对外开放,残端未脱落而变干、变硬,容易划破或损伤脐部周围皮肤,痂盖下更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1]。因此脐部护理是母婴同室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临床上普遍对新生儿脐带残端多采取二次剪脐法,它不需等待自然脱落,通过人为干预脐带坏死脱落过程从而缩短脐部创面愈合时间,减少脐带在液化脱落时分泌物的刺激和细菌繁殖的机会,可有效预防新生儿脐炎及脐带出血,是产科较理想的脐带处理方法[2-3]。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如何掌握二次断脐的有利于时机,是防止新生儿脐带出血和感染的关键,因此,本科室对二次剪脐的时机再次进行研究与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选取本院母婴同室2012年7月份健康新生儿219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8月份健康新生儿219例作为实验组。两组新生儿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①脐部有畸形不能正常结扎者;②有难产史;③胎儿窒息;④早产儿;⑤需要特殊治疗的新生儿。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的出血,渗液,脐周有无发红,有无脐炎发生。

1.2研究方法

1.2.1第一次断脐: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行常规方法断脐结扎,用无菌婴儿护脐(护脐注册号:皖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640072号)内所备气门芯,在距离脐带根部皮肤0.5cm用气门芯结扎,在用丝线靠近气门芯出结扎,两道结扎可避免气门芯移位和脐带出血。

1.2.2第二次剪脐实验组在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内晨间淋浴后行二次剪脐,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24-48小时常规晨间淋浴后行二次剪脐。二次剪脐方法采用[3]:左手以高压灭菌的有齿镊夹紧脐残端的末端处,提直残端,绷紧脐周皮肤,右手用安尔碘棉签自内向外消毒脐轮周围的皮肤(包括脐残端部)直径约5cm,再用高压灭菌组织剪,以脐为中心,剪刀与腹壁成15-20°。自脐残端根部上方,沿脐轮与残端的交界处为剪切起始点,自左向右顺时针方向剪除脐带残端,脐残端分离后,用安尔碘棉签消毒脐窝。并用明胶海绵覆盖,一次性脐贴固定后再用一次性护脐加压包扎,包扎松紧适宜。

1.2.3日常脐部护理:新生儿在未断脐前,新生儿每日晨间沐浴,用安尔碘棉签自内向外消毒脐轮周围的皮肤直径约5cm9(脐带残端纵行),更换无菌婴儿护脐。新生儿断脐后用安尔碘棉签消毒脐窝及周围皮肤,以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1.3评价指标:(1)新生儿脐炎脐部残端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有臭味,脱落后伤口迁延不愈;脐部及脐周皮肤红肿、发硬深及皮下。有其中1项即可诊断为新生儿脐炎。(2)出血的评价二次剪脐后观察剪脐24h内脐部出血情况。若明胶海绵未见渗血、脐窝干燥为正常,若渗血、出血浸润明胶海绵或溢出脐窝为出血。(3)观察脐窝处局部有无渗出,如渗出浸润明胶海绵≥1cm为渗出。(3)脐部干燥愈合标准新生儿出生后脐部经无菌结扎、二次剪脐后,局部无渗血、无渗液、无异味、脐周皮肤无改变,脐残端闭合为愈合。两组二次剪脐后规范观察脐部并认真填写脐部护理记录单。

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检验,以p

3.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带二次剪脐后脐窝局部情况的比较,实验组新生儿二次剪脐后脐部出血、渗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4.1从表1结果得出,掌握二次剪脐的时间和技巧,是防止新生儿脐带出血和感染的关键。表1中可见实验组新生儿二次剪脐后脐部出血、渗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2护士规范的观察与健康指导是二次剪脐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剪脐后一方面搂抱、哺乳,更换尿不湿等因素,使无菌婴儿护脐移位、松脱,脐窝局部失去加压止血、包扎作用,脐窝局部出现渗血;另一方面有的新生儿哭吵,腹压加大,也可引起脐部出血。因此剪脐后严格按照要求定时主动巡视新生儿,剪脐后4小时内每30min观察1次,无渗血后1小时一次,连续8次;再每2小时1次,连续4次。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重点交接班。二次剪脐后,认真落实告知家长义务,指导家长掌握自我观察新生儿剪脐后脐出血的方法,喂养时采取正确的抱姿,以免无菌婴儿护脐移位。尽量避免新生儿哭闹,保持脐部敷料清洁干燥,若脐部出血或无菌护脐松散、打湿、移位,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利用产后课堂,讲解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于家长掌握。两组中有二次剪脐后出血,护士规范的观察发现及时明胶海绵+加压包扎后出血停止。

4.3据相关研究显示120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有66.9%以上的存在脐部感染,给予适当的脐部护理方法,可明显预防新生儿发生脐炎[4-5]。新生儿二次剪脐可使脐带与脐带皮肤之处血液循环阻断,基底部早期暴露于空气中,利于干燥,使锯齿样表面被薄层皮肤所覆盖,瘢痕形成,缩短了脐带脱落的时间,促进脐部愈合[6]。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院内感染[7]。从表1得到结果本组新生儿没有发生脐炎,说明本研究的护理措施是完全到位的,本科室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是有效的,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指导产妇及家属护理新生儿脐部前后及时洗手,在产妇出院时,新生儿脐带已愈合或基本愈合,减少了产妇及家属对脐部护理的担忧和因护理不当引起脐部感染和出血的发生率。

新生儿脐部处理是母婴同室护理工作中的重点。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炎和出血。新生儿出生后行规范结扎,48-72小时后脐带残端萎缩,干瘪较充分,二次剪脐后脐带残端并发症少,对于个别脐带较粗的巨大儿二次剪脐延长至脐带干燥后。实践证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歧英,崔淑敏,孙元美.新生儿脐残端修剪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9):787―788

[2]张翠琼,王冬梅,孙伟,等.新生儿脐带残端二次剪脐最佳时机探讨[J].护理学报,2009,16(6a):54―56.

[3]兰晓娥洪惠珠姚美蓉.二次剪脐四步骤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36-37.

[4]喻丹,粟红梅.早期家庭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124,135.

[5]郑瑞莺.不同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353-3355.

新生儿脐部护理课件篇2

【关键词】产妇家庭;亲子课堂;新生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28-01

随着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新的家庭成员诞生了,产妇及家属在欣喜的同时,对于育儿护理知识的缺乏也随之而来。针对此情、我科与2009年2月-12月成立了《产妇家庭亲子课堂培训班》(后面简称培训班),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培训辅导,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示范、一对一辅导实践,让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健康知识、母乳喂养的掌握有了实质性提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09年2月-12月在我科分娩(包括顺产和剖宫产)、产妇和新生儿无哺乳禁忌症、产妇无产科并发症、营养状况良好、产后2-7天、母婴同室、新生儿胎龄37周-42周、体重>2500g-3999g、apgar’s评分≥8分的产妇及家属纳入标准[1]。筛选出220例家庭参与产妇家庭亲子课堂的培训。

1.2方法:培训班时间为每周二-周五下午4-5点,用多媒体课件、布娃娃、新生儿衣服、尿布做教具,让有经验和有资质的责任护师,采用多媒体观摩、示范、一对一辅导实践的方式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培训辅导。培训班结束发放问卷调查,调查培训内容在培训前后产妇家庭的掌握程度。发放问卷调查220份,回收问卷调查220份,回收率100%,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培训班内容如下:

1.2.1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2]:体温: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皮下脂肪少,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变化,注意保暖;皮肤:新生儿皮肤嫩,易损伤而发生感染,衣物应清洁;呼吸:新生儿腹式呼吸为主,呼吸浅快、每分钟20-40次;心率及血液循环:新生儿耗氧量大,心率较快、易波动、波动范围在每分钟90-160次,血液多集中在躯干和内脏,四肢易发冷、发绀;胃肠道:新生儿胃容量小,肠道容量大,哺乳应少量、多次,新生儿喷们括约肌不发达,易溢乳,缺乏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类物质;神经系统:新生儿大脑皮层及锥体束未发育成熟,哭闹时有肌强直、眼肌活动不协调、对明暗有感觉,有吸吮、吞咽、觅食、拥抱、握持等先天性反射活动;免疫: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败血症;其它特点: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新生儿出生2-3天可有乳腺肿大,女婴1周内阴道有白带及血性分泌物,新生儿肝内葡萄糖醛酰转换酶活性不足,出生2-3天可出现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2-3天摄入少易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

1.2.2母乳喂养指导:我院是爱婴医院。正常新生儿均提倡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家庭母乳喂养指导有重要意义。产妇的营养、休息、家属关心、心情愉快是保证乳汁分泌十分重要的因素。结合多媒体图片观看,指导哺乳姿势、方法,哺乳时间原则按需哺乳,哺乳次数,间隔、持续时间由孩子的需要决定,每次哺乳时应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哺乳后挤少许乳汁涂于上,保护免受损伤,哺乳后抱起孩子轻拍背部,排除空气,以防吐奶,每次哺乳时应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激发产妇喂哺热情。

1.2.3日常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在26-28℃,示范新生儿穿脱衣服、更换尿布、沐浴室观摩新生儿沐浴,沐浴后脐部护理,75%酒精消毒脐带残端、脐轮,沐浴用品清洁、柔软、专用,尿布、衣物易暴晒。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产妇家庭亲课堂培训班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示范训练、实践课程促进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成为妇产科发展趋势,加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目的主要是保障产妇、婴儿健康,满足产妇家庭全面掌握新生儿知识,认知水平,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是一种人性化护理服务。

通过产妇家庭亲子课堂培训班的开展激发产妇及家属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健康教育具体化、多样化,浅显易懂,易于掌握。同时也增强了责任护士责任心,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新生儿脐部护理课件篇3

关键词:胎儿宫内窘迫胎心监护新生儿窒息

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08-03

胎儿窘迫是产科常见问题,发病率为2.7%~38.5%[1],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缺氧而危及其健康甚至生命,表现为胎心率改变及羊水污染[2]。胎心监护是通过监测胎心率的变化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氧合状况,胎心变化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制的体现,是反映胎儿储备能力和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3]。因此,所有孕妇都有必要在产前接受一定形式的胎心监护以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生[4]。笔者现就胎心监护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孕妇中65例胎心监护异常的孕妇为观察组,年龄21~38岁,孕周为35~4l周;随机选择60例胎心监护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0~38岁,孕周为35~4l周,2组年龄及孕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监测方法

使用美国惠普胎儿监护仪,通过腹部间接监测,对孕妇进行无应激试验(nSt)或缩宫素激惹试验(oCt),监测时间一般20min,个别延长至40min。(1)不良胎心监护图形的诊断:胎心监护的判断按改良法Fischer评分法[5],8~l0分反应型为正常,5~7分可疑,≤4分反应型为异常。(2)胎儿窘迫的诊断[6]:①胎心率>l60次/min或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中围生儿预后比较

对照组,发生胎儿窘迫4例,发生率6.67%,新生儿窒息1例,发生率1.67%;观察组,胎儿窘迫25例,发生率38.46%,新生儿窒息7例,发生率1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2.2两组致胎儿窘迫危险因素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脐带绕颈11例(18.33%),前置胎盘3例(5%),羊水过少2例(3.33%),危险因素发生率26.67%。

观察组中,脐带因素18例(27.69%),其中脐带绕颈11例,脐带扭转3例,脐带打结2例,脐带过短2例,脐带隐性脱垂1例,脐带脱垂1例;胎盘因素10例(15.38%),其中前置胎盘5例,胎盘老化2例,胎盘早剥2例,帆状胎盘1例;羊水过少7例(10.76%);母体因素9例(13.85%),其中重度子痫前期4例,发热3例,重度贫血2例,危险因素发生率67.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胎儿宫内窘迫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造成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可发生于妊娠后期及分娩过程中[7]。胎儿监护(CtG)对胎儿宫内状态的判断准确,可以判断胎儿的储备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了解胎动的次数以及胎动时胎心率是否存在反应性加速;了解宫缩的程度以及宫缩时胎心率是否存在反应性减速;是否存在特殊的胎心率曲线,如出现变异型或跳跃型基线变异、正弦波等。这样就可以较全面地评估胎儿的宫内状态,评价是否存在胎儿窘迫,判断围产儿预后[8]。因此,如何早期诊断胎儿窘迫,从而做出相应处理,以减少围生儿发病率、病残率和死亡率,是产科医生的重要课题。因为慢性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妊娠末期,宫口未开不能行破膜观察羊水,羊膜镜检在基层医院尚未普及,所以不能通过羊水性状来判断有无胎儿缺氧,胎动计数又受孕妇主观感受的影响,而胎心监护由于其客观、无损伤、操作简单,已广泛普及,在胎儿窘迫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胎心监护可以及早发现胎儿窘迫,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脑缺氧对胎儿造成的损伤。胎心监护诊断患者为胎儿窘迫,并了解患者导致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在分娩时就会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一般选择剖宫产或钳产,就会尽量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中胎儿窘迫发生率38.46%(25/65)比对照组6.67%(4/60)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总之,胎心监护能够更早、更准确地判断出胎儿窘迫的情况,使产科医生能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采取有效措施,让胎儿尽快脱离缺氧环境,保障母婴身体健康。因此,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窘迫,减低新生儿窒息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5.

[2]李峰,韩文玲,姚细保.Sp1测定与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635-4636.

[3]周斌.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2):239-240.

[4]朱洁萍,戴钟英.分娩期连续电子胎心监护用于胎儿评估[J].生殖与避孕,2006,26(2):110-112.

[5]张珂,王正平.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进行胎儿监护的临床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35(1):25.

[6]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44.

新生儿脐部护理课件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85-01

[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226例胎膜早破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率和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胎膜早破对围生期有一定的影响,母婴并发症增加,围产儿死亡率增高,若加强破膜后的产前监护,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及甾体激素,适时终止妊娠,是可降低围产期死亡率的。

[关键词]胎膜早破;母婴影响;并发症防治

胎膜早破为围生期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为探讨胎膜早破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影响,现对我院226例胎膜早破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2519例,发生胎膜早破226例,占8.97%,与文献报道一致。随机选取同期分娩无胎膜早破者226例与之对照。以未临产胎膜自破作为胎膜早破的诊断标准。

1.2方法:(1)对胎膜早破的孕妇住院后详细了解破膜诱因,记录胎头衔接情况。嘱卧床休息,保持外阴清洁。(2)常规B超检查,了解羊水量,结合临床检查决定下一步处理。(3)破膜超过6小时尚未临产者酌情给预防性抗生素治疗。(4)孕周

2结果

2.1胎膜早破孕周分布:28~32孕周13例,33~36孕周55例,37~40孕周133例,>40孕周25例。其中最小者29+1孕周,最大者41周。37孕周以下68例,占30.09%,37孕周以上158例,占69.91%。

2.2胎膜早破的诱因:双胎14例,占6.19%,羊膜腔压力剧变118例,占52.21%,羊膜腔压力不均34例,占15.04%,性生活14例,占6.19%,既往有胎膜早破史者5例,占2.21%,原因不明者41例,占18.14%。羊膜腔压力剧变是指由于突然咳嗽、劳累、用力大便、大怒等造成宫腔压力剧增。羊膜腔压力不均,是指先露与骨盆未衔接,如头盆不称,胎位导常,胎头高浮致羊膜腔压力不均匀。

2.3胎膜早破与产程:226例胎膜早破中第一产程最短者2小时50分,最长者21小时30分,平均7小时40分。第二产程最短者30分,最长者1小时50分,平均1小时20分。与对照组226例比较,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由于临产后均采用产程图表监护,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4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226例胎膜早破中剖宫产155例,占68.58%。对照组中剖宫产78例,占34.51%。

2.5胎膜早破与母婴并发症:见表1。

3讨论

3.1发生率:胎膜早破是围生医学的重要课题,其发生率高,往往潜在着难产的因素或发生感染,增加围生期病死率。本院胎膜早破发生率为8.97%。

3.2胎膜早破的诱因:本文对胎膜早破的诱因归纳起来有5种。其中52.21%(118/226)胎膜早破与子宫腔压力异常有关,如突然改变,劳累,用力大便等造成羊膜腔压力剧增,超过胎膜承受力及宫颈支持力,以及骨盆、胎位、胎势异常影响胎头入盆,造成羊膜压力不均的诱因。14例双胎,10例37孕周。此14例与羊膜腔压力过高有关。5例系第三胎,前二胎均因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死亡。14例有近期史。存在于宫颈及阴道穹隆部位的细菌可激活白细胞过氧化酶以加强细菌的蛋白水解酶,使胎膜的抵抗力减弱,胶原纤维减少,脆性增加。另外,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诱导产生前列腺素的磷脂酶Ⅱ增加。细菌的内毒素也有诱导产生前列腺素的能力,局部的前列腺素的增加,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宫内压力增加,为胎膜早破创造条件。综上所述,胎膜早破的原因与感染关系最为密切,因而抗生素在胎膜早破中预防感染和治疗宫内感染有重要作用。

3.3胎膜早破与宫缩发动的关系:226例中有115例自然临产,37周190例全部在24~36小时内自然临产。孕36周以上胎儿基本成熟,可参照足月胎膜早破者处理[1],近预产期胎膜早破一般在破膜后12小时内自然临产。

新生儿脐部护理课件篇5

【关键词】儿科无陪iCU;医院感染;护理干预

儿科iCU指的是把危重儿集中进行监护和治疗的病室,需要较多的护理人员、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以及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儿科无陪iCU患儿由于缺乏沟通,多数患儿均不愿意配合治疗,加大了临床治疗难度[1]。现在对我院在2009年01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28例儿科无陪iUC感染患儿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9年01月到2013年03月收治28例儿科无陪iUC医院感染患儿,其中男性患儿占18例,女性患儿占10例,患儿的年龄在0.4小时到19天之间,所有患儿均符合医院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从入院诊断分析,早产儿占1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占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占4例,肺透明膜病患儿占3例,新生儿湿肺患儿占3例,吸入性肺炎患儿占1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占1例,脐炎患儿占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占1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消毒隔离等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给予患儿皮肤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感染,使用流动的温清水给患儿洗澡,注意动作的轻柔度,保证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够清晰干净;做好脐部护理,使脐部保持清洁干燥,如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刻给予处理;每天使用温生理盐水对患儿的口腔进行擦拭,对口腔黏膜是否出现霉菌感染或者破溃等进行仔细观察;勤换洗患儿的衣物,清晰灭菌之后备用。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做好消毒工作

使用空气净化机对空气进行消毒,按照病房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空气净化机台数和功率,每天消毒2次,每次持续2小时,每天注意开窗通风,对空气进行监测,如发现异常,找出原因之后进行调整;对医疗设备做好消毒工作,由于患儿的皮肤较娇嫩,使用监护仪时,每3天对电极片进行更换一次,不能够贴在同一处皮肤上,避免引起疹子,监护仪器使用完之后使用酒精进行擦拭;护理人员在执行侵入性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无菌要求。

1.2.2做好环境布局

由于iCU病房是无陪监护病房,在环境布局上分为感染性疾病区和非感染性疾病区,对于传染性疾病患儿分房进行隔离监护,床距为2cm,能够保证有足够空间护理,避免感染;由于患儿和护理人员的双手解除较为密切,因此要注重对护理人员手部的消毒工作,每3张病床就配置一个水池,并放置快速手消毒剂,通过流水冲洗的方法对污染的手部进行冲洗。

1.2.3加强护理工作人员培训

儿科无陪iCU的护理人员必须通过医院感染控制技术相关知识的培训,对专业技术的操作流程进行落实,提升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对于消毒隔离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对于新来的护理人员要做好消毒隔离制度的强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如何控制医院感染进行了解。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

1.4选用软件

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计量数据,使用x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2±1.6)天,出现医院感染症状的患儿占2例,院感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0.8±2.1)天,出现医院感染症状的患儿占5例,院感发生率为35.7%,观察组患儿在院感发生率以及住院的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iCU内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特定环境内的医院感染iCU是危重病人的集中区,而危重病人具有许的高危因素,使其对医院感染易感。iCU院内感染是当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不易控制,常呈暴发流行,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加强基础护理,预防继发感染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基础疾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口腔等部位的隐蔽病灶,预防新的感染灶发生。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iCU护士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善于发现有可能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患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将这种危险性减少至最低限度。认识到医院感染的控制,必须以科学为依据,以感染管理为手段,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iCU患儿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病情较危重,接受的侵袭性操作多以及免疫功能较低等特点,成为了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病人群。针对儿科无陪iCU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3]。上述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院感发生率以及住院的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新生儿脐部护理课件篇6

一般的新生宝宝长得最像以下哪个人物?

a 小丸子(《樱桃小丸子》中的人物)。

B e.t.(《外星人et》中的人物)。

C 一体(《一休》中的人物)。

正确答案为 B

专家解答: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新生儿时期的宝宝都是脑袋很大,脖子缩在一起,小短腿儿,大身子,所以看起来很像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拍摄的那位友好的外星人e.t.。说到外星人,你的宝宝可能还让你想起了尖头外星族,因为他花了很长时间才从产道里面挤出来,而他的头盖骨又那么软,很多新生宝宝的头最后都会变形、变尖。不过,这很正常,你不用担心。用不了几周,你的宝宝看起来就会更像是杂志上的照片,肉嘟嘟,粉嫩又可爱。

新生宝宝平均一天要睡多长时间?

a 12~16个小时。

B 16~18个小时。

C 18~20个小时。

正确答案为 C

专家解答:睡眠是新生儿的生理本能。新生儿除了吃奶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其他时间几乎都在睡眠中度过。而且,年龄越小,睡眠的时间就越长。但他们往往是两三个小时就会醒来一次,因为新生儿的睡眠周期比成年人的短(他们需要比成年人更频繁地吃东西),很多时候都是处于浅睡眠状态,所以往往醒来的次数较多,并且需要大人的帮助才能重新入睡。但是随着宝宝的月龄增大,这种情况就会慢慢得到改善,大多数宝宝在1岁左右的时候,就能学会睡整夜觉了。

如果新生宝宝出现发热的情况,父母应该:

a 增加衣被,以起到更好的保暖效果。

B 把宝宝的衣服解开,以使其迅速降温。

正确答案为 B

专家解答:由于新生宝宝负责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发育尚不完善,且新陈代谢迅速,一旦发热往往都是在39℃~40℃左右的高热,如果此时父母给宝宝穿、盖过多,就会造成宝宝因排汗不畅而出现“脱水热”。

大多数新生宝宝每天要尿湿几块尿布?

a 8~10块。

B 6~8块。

C 4~6块。

正确答案为 a

专家解答:宝宝在不同年龄阶段,尿量是不同的,在降生的最初几天里,由于进食量少,因此尿量也很少。但随着宝宝进食量的增加,每天的排尿量也会随之增加,并且母乳喂养的宝宝每日排尿量要比人工喂养的宝宝多,通常每24小时要换10次左右的尿布,但如果给宝宝使用纸尿裤,就有可能减少为5~8次,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妈妈都需要经常观察宝宝的反应,及时为宝宝更换,以防伤害到小屁屁的皮肤。

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那么需要每隔多久喂一次奶?

a 1~2个小时。

B 2~3个小时。

C 3~4个小时。

正确答案为 B

专家解答:大多数新生宝宝在度过了最初睡不醒的一两天之后,就会总表现出很饥饿的样子,基本上一天都需要吃8~15次奶,大概是每两三个小时吃一次。但这很正常,由于新生宝宝的胃很小,母乳很快就会被消化了。按需喂养你的宝宝,而不要按照严格的时间表喂,特别是生产后最初的一周,新妈妈往往正在努力下奶,每次的奶量不是太多,因此也就需要常喂宝宝了。

下面哪种情况不属于新生宝宝的正常情况?

a 斗鸡眼(对眼)。

B 腿部弯曲,呈o字型。

C 睡觉的时候身体出现痉挛的现象。

D 头和颈部总是扭向一边。

正确答案为 D

专家解答:宝宝出生后,在喂奶、洗澡或逗弄玩耍时,宝宝的头部总是倾向一侧,但是爸妈可以轻松地把宝宝的头倾向另一侧,不会有紧绷或是卡住的情形,这可能是“暂时性的斜颈”,大部分的宝宝都会自己恢复正常。如果爸妈发现宝宝经常头部歪向同一侧,无法歪向另一侧,或颈部肌肉有肿块,肌肉紧绷,就要警惕宝宝是比较严重的斜颈症状,需要到小儿骨科就诊。

到1个月大时,大多数宝宝都能:

a 笑出声。

B 抬头。

C 眼睛追随物体。

正确答案为 B

专家解答:宝宝1个月大时,很可能头已经抬得很好了、能够回应声音、盯着人脸(特别是你的脸)看。这个时候,他也许能笑出声,眼睛能追随物体,但是这些技能,连同咿咿呀呀、看黑白图形、微笑,更可能在两三个月大时出现。

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也会向大人一样做梦吗?

a 会。

B 不会。

正确答案为 a

专家解答: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即使是在新生儿时期,宝宝也同样会做梦。因为与成年人一样,宝宝的睡眠也分为沉睡期和浅睡期(即活跃睡眠期)。在活跃睡眠期,宝宝会出现呼吸不规则,比安静睡眠时稍快。手臂、腿和整个身体偶然有些活动。脸上常显出可笑的表情,如做出怪相、微笑和皱眉,有时还会出现吸吮动作或咀嚼运动等,比我们做梦时的表现更加丰富。

如果你穿两件衣服,新生宝宝应该穿多少?

a 1件。

B 2件。

C 3件。

正确答案为 C

专家解答:婴儿期的宝宝新陈代谢迅速,即使是在冬季,也不会像大人感到那样寒冷,所以通常认为宝宝应该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但新生宝宝由于身体较为柔弱,并且有可能在最初的几天里体温有一定波动,因此应该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但室温应该尽量保持在20℃~22℃之间。

宝宝脐带没完全脱落前,你是否需要每天用酒精为他清洁、擦拭?

a 是的,很必要。

B 不是,不需要。

正确答案为 a

专家解答:宝宝的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因此父母每天都要用棉球或纱布蘸一点儿酒精(75%的医用酒精)来清洗宝宝的脐带残端防止感染。虽然近些年也有一些专家认为酒精会杀死所有的细菌,从而减缓脐带的愈合和脱落,但这种观点还没有得到证实。过于频繁地为宝宝擦拭脐带并不一定会有更多的好处,所以新妈妈在出院前,还是要就宝宝的情况,详细问明主治医生具体的护理意见,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意见照顾小宝宝。

如果宝宝出生后几个月内体重没有马上增加就说明有问题?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为 B

专家解答:很多新生宝宝在出生后的三四天里体重没有马上增加,反而会减掉3%~9%的出生体重,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在生后3~5天降至最低点,之后体重基本以每天增长28克的速度逐步回升,大约会在2周后又长回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宝宝出生后要排出胎便和小便,还会吐出一些出生过程

中吸入的羊水。出汗也会丢失一些水分,再加上刚出生的宝宝食量较小等因素,最终导致了体重的下降。但如果宝宝体重下降超过10%,就有必要到医院就诊了。

宝宝多大的时候可以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语?

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10个月以后

正确答案为 D

专家解答:宝宝张口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字,至少需要在10个月以后。但令人惊喜的是,宝宝学习说话却是在他会听的时候,也就是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最后几个月就开始了。大约在出生3个月后,宝宝就能发出一些音节,6个月大时,宝宝已经能识别出母语,并且有意识地模仿一些语音了。

妈妈的新年心愿

real

新春到,新年早,宝宝转眼间又长大了一岁很多小宝宝已经咿咿呀呀地开始学习说话、一步一晃地蹒跚学步并开始有了自己的交际圈,相信这个时候的妈妈一定都是欣慰的,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希望,妈妈们开心之余一定也少不了新年的新愿望吧,到底什么才是她们最关心的,什么礼物才是妈妈们的选择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妈妈:余璐 宝宝:茜茜 14个月

新年愿望:去年过年的时候,宝宝才刚出生不久,还只能抱在怀里逗她笑,而且大多数时间她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我想过年给她的感觉只剩下人多了吧,因为总是会吵到她休息。不过现在好了,宝宝又长了一岁,已经开始学着表达自己的感受了,每次听宝宝叫爸爸、妈妈总是很开心的,觉得很安慰。又是一年新春,全家人都热闹的聚到了一起,看着比自己大点的孩子宝宝都会很兴奋的要冲过去跟他们玩,虽然才14个月,但宝宝的脚步已经越来越稳咯,还常常牵着我们跑昵!所以,我戴希望宝宝能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可爱,跟其他宝宝一样能稳稳地走好以后的每一步路!

新年礼物:都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想而知宝宝的小脚丫有多重要了,所以在新年之前,我就已经给宝宝准备好新年礼物了――一双月墨的宝宝鞋。虽然是第一次选择这个品牌,不过在宝宝还小的时候就有朋友跟我推荐过这个品牌,说他们家童鞋不仅款式很漂亮而且能帮助宝宝脚丫的正常发青。它独创的“箱型后套构造”能紧密的固定脚后跟到脚弓,利用着地的稳定性来减少内翻发生机率,并有效的促进骨骼正确的成长。相信新年那天我们家宝宝穿上它一定会很开心,也希望茜茜能快快长大!

妈妈:杨紫 宝宝:豆丁 14个月

新年愿望:2岁的豆丁已经有自己的审美和要求了,每次带他出去逛街、见朋友,他都会明确的指出自己想要的,虽然有时候表现得有点任性,不过只要是对的、不过分的,我们也还是会尽量满足他,比如某件衣服、某个玩具。2月份除了是新年,也正好赶上宝宝的2岁生日,看得出来他的期待,从1月份开始宝宝就一直表现得很兴奋,随着过年气氛越来越火热,宝宝更是每天都乐呵呵的。宝宝在一天天长大,希望他在新的一年里除了年龄变大1岁,身体也能越来越好,每天都开开心心!

新年礼物:今年的春节我们给宝宝准备了两份礼物,一双鞋和一个模型。鞋是上次我们带宝宝逛商场时看上的,宝宝当时也表现得很开心,而且旁边的顾客也部表示说月星的童鞋有宽楦设计,这种设计既可以给宝宝脚丫更多的活动空间,但又不会导致脚丫因为乱动而受伤,更不会让宝宝的脚部出现畸形发育,让我们选择得更放心。模型也是宝宝喜欢的,豆丁虽然才2岁但是对车却一直表现得很热衷。所以我们就综合宝宝平时的喜好为他选择了这两份礼物,豆丁收到的时候一定会很兴奋的,真期待!

妈妈:陈馨婷 宝福:尤佳 29个月

新年愿望:从宝宝出生到现在已经29个月了,看着她一天天长大,

我心里很是激动。到底是女孩,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她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了,成天几个小孩在一块除了玩,还开始比美了,这个小朋友买了件新衣服、那个小朋友穿了条很漂亮的小裙子等,有时候看着小朋友在一起真挺可爱的,也总逗得我们一群大人呵呵笑。又是一年新春,宝宝又大了一岁,我们对宝宝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是希望她能健健康康,让她舒适的成长。

新年礼物:因为宝宝的爸爸对鞋的了解很多,所以我们每次在给宝宝选鞋的时候都会格外注意,选择了很多品牌却总多少有点小遗憾的,但月星的出现,让挑剔的宝宝也很是满意,月星童鞋采取曲折贴合打底的设计,因为脚底弯折是从大拇指到小姆趾趾跟所构成的一条弯曲线,而鞋底的弯折部位就是利用这个位置设计的,能促进脚弓的形成并有效地减轻足部的压力,宝宝的脚步发育都一直很好。所以,今年的新年礼物除了玩具、衣服,我们还是为宝宝选择了一双很漂亮的月星童鞋,相信宝宝也一定会喜欢的!

妈妈的心愿 月星来实现

看了这么多妈妈的心愿,宝宝的健康都是妈妈最大的关心,特别是脚部的健康!虽然脚部的成长不会像其他身体器官一样会有那么多的变化,可一旦脚丫出现了问题,对宝宝的影响可是一辈子的。再加上宝宝本来年纪就小,脚部也还在不断地发育,妈妈一旦不注意对宝宝鞋的选择,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引起小脚丫出现平足和内八字的现象,到时候可是想纠正都很难哦!

新年到了,每个妈妈都希望宝宝能踏实、稳当地走好每一步给宝宝选择一双合适的鞋成了重点,从妈妈的新年礼物来看,来自日本的月星童鞋成了他们的首选,那月星到底是什么方面那么出色,被这么多妈妈选择呢?

材质更优秀 性能更健康

除了四大机能对宝宝小脚丫的保护,月星童鞋在材质和性能上更是做足了功课,它在鞋底中间部分用压缩eva减重,以橡胶贴片接触地面,达到完美功能的互补。同时,由于网布具有轻便透气的优异特性,所以月星大部分鞋款以双层网布作为鞋面,它类似鱼鳃呼吸的功能,能够使鞋内外空气对流,不会捂脚,增加透气性,给宝宝更多来自足部的关怀,让宝宝可以更健康的成长!

四大机能给宝宝更多保护

机能1:宝宝骨骼发育尚未成熟,步行着地时很容易产生脚掌内翻或内八:月星独创的“箱型后套构造”能紧密的固定脚后跟到脚弓,利用着地的稳定性来减少内翻发生机率,并有效的促进骨骼正确的成长。

机能2:宝宝足弓发育尚未完全,无法吸收身体的重量形成前掌扫曲、内八或扁平足:月星杯型鞋中底是为了让脚弓至脚跟能形成正常的足型而设计的,此外由于流汗后细菌容易在鞋内繁殖,此中底可以取出清洁,更能确保宝宝鞋内的清洁。

新生儿脐部护理课件篇7

近年我国已经几乎消灭的脊髓灰质炎重新出现疫情,麻疹疫情也加剧,国家制定了2012年消灭脊灰、2010年消灭麻疹的计划,为鼓励生产,国家允许以上疫苗提价20-60%,为传统疫苗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传统疫苗升级换代后,以有价疫苗身份面市,其价格甚至可提升10倍。中国有价疫苗市场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达15%以上,其中流感疫苗、成人乙肝疫苗、Vero狂犬疫苗、麻疹疫苗等市场发展颇具潜力。

麻疹病毒流行株基因型分析

成果名称:该课题6年来从流行病学、分子病毒学、血清等方面进行分析、监测研究。经过27株麻疹病毒流行株(mVw)麻疹毒白、血凝蛋白、膜蛋白基因分型,证明该省mVw株基因型不同于其它国家的mVw基因型及该省使用的麻疹疫苗株基因型。经流行病学、人群免疫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调查,提出对大年龄人群进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使麻疹发病率降至1999年的0.52/10万,为历史最低水平。目前该省每年少发麻疹41000多例,每年为人民可节省3690多万元人民币。

项目进展:成熟应用阶段

消除麻疹策略及应用研究

成果名称:该项目根据济南市麻疹流行规律、人群免疫状况,参考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了麻疹检测实验室,其实验室被wHo报导为“全球地区级麻疹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室血清诊断和病毒工作,加强了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管理,指定了对麻疹爆发疫情得法县与反映能力的策略,上述综合措施使济南市麻疹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10万以下,最低达到0.27/10万,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减少发病144006例,减少死亡1095例。特别是对SaRS后各种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体系、监测体系和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项目进展:初期阶段

消除麻疹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成果名称:该项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滨州市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igG抗体的检测。同时对五年来疫情报告麻疹病人急性期血清中igm抗体进行了监测。通过几年的血清流行性病学监测,分析人群麻疹免疫状况,确定易感人群,制定和调整预防麻疹爆发,加速麻疹控制有关策略与措施的制定,有的放矢地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免疫策略。通过不断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质量,重点对低免疫水平人群和爆发点周围高危人群强化免疫,全市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为防制呼吸道感染病积累了经验,得到了wHo/CDC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项目类型:软科学

加速麻疹控制措施的研究

成果名称:该课题组经过5年加速麻疹控制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该研究取得显著效果,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达到97.71%,较计划免疫时期提高了7.69个百分点,共开展3次强化免疫,覆盖年龄组14岁以下,共有538896名儿童进行了强化免疫,人群免疫水平提高到98.79%,与计划免疫时期79.31%比较,差异非常显著X2=7.58,p<0.01。还建立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提高麻疹报告的灵敏性,增加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次数,开展儿童的强化免疫,建立人群巩固的免疫屏障。为传染病控制探索出一套综合性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该研究使麻疹发病率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死亡率为0,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其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项目类型:软科学

麻疹、腮腺炎二联减毒活疫苗的研制

成果名称:课题研制生产的麻疹、腮腺炎二联减毒活疫苗,系采用麻疹和腮腺炎病毒减毒株(我所独有知识产权),分别接种SpF级原代鸡胚细胞,以多次试验摸索确定的最佳配比配制并加入稳定剂后,再采用先进工艺冻干制成。疫苗每次人用剂量为0.5ml,所含麻疹活病毒量不低于3.0LgCCiD50,腮腺炎活病毒量不低于3.7LgCCiD50。接种对象为年龄在8个月以上的麻疹和腮腺炎易感者。疫苗免疫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麻疹和腮腺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麻疹和腮腺炎。在包装设计上为与配套稀释液组合包装,使用方便。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30038”,新药证书号“国药证字S20030027”。该所现拥有多种规格:重溶后每安瓿1ml(2人份)、重溶后每安瓿0.5ml(1人份)、重溶后每西林瓶0.5ml(1人份)。

项目进展:成熟应用阶段

母体与新生儿脐血麻疹抗体的研究

成果名称:探讨本市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抗麻疹(igG)抗体水平,对控制麻疹发病乃至消除麻疹提供制定对策的参考依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46例孕产妇血清及其所生婴儿脐血清麻疹igG抗体含量。46例孕产妇麻疹igG抗体含量有保护水平的占52.17%(24/46),临界值及以下的占47.82%(22/46),新生儿脐血清有保护水平的占51.21%(21/41),临界值及以下48.78%(20/41),母子配对检验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有密切相关关系。资料结果与本市近期5年发病有一定关系,应对婚检女青年常规接种麻疹疫苗以提高胎传麻疹抗体水平。

项目进展:初期阶段

麻疹疫苗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

成果名称:该项成果将符合儿科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并进行病理分型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麻疹疫苗加强的松中程疗法,对照组采用强的松中程疗法。发现对系膜增生性肾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免疫标志物:CD4、CD8、tnF两组治疗前后均有差异,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这说明麻疹疫苗加强的松中程疗法治疗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病理分型为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疗效明灶优于单纯强的松中程治疗法;麻疹疫苗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机制可能与调节循环中的免疫网络有关。

项目进展:中期阶段

麻疹和风疹病毒分离的研究

成果名称:该研究采用国际上最新、最敏感的细胞系vero-slam分离麻疹和风疹病毒,并对分离到的病毒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型和亚型鉴定,分析病毒遗传物质的变异情况,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及全球麻疹和风疹病毒基因库资料,并将应用于麻疹和风疹等呼吸道的免疫预防、控制及消除项目中,对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作用。达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进展:成熟应用阶段

麻疹预测及其强化免疫效果研究

成果名称:麻疹高危县动态预测甄别策略及局部强化免疫效果研究课题是以县为单位对历年疫情进行分析,以流行峰间隔到期为主,参考常规免疫实际接种率和0-5岁儿童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以及气候地理环境因素,每年十二月对下一年麻疹流行高危县进行甄别确定,由卫生厅发文预警,通知其开展局部强化免疫并做好疫情监测和爆发应急准备。课题实施后与甄别前相比,麻疹暴发时间减少了70.72%,暴发病例减少81%,暴发死亡减少了92.3%,暴发起数减少了67.9%。为国家、社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共5984万元,甄别强化后97-2003年共计投入472.7万元,挽回经济损失共5984万元,投放产出比为1:12.58。

项目进展:成熟应用阶段:

冻干麻疹临床效果研究

成果名称:该课题组研发的冻干麻疹―腮腺炎二联疫苗是麻疹和腮腺炎两种抗原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制成二联疫苗。该疫苗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可以应用于人群,对保护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作用相同,同时,冻干麻疹―腮腺炎二联活疫苗简化了免疫程序,减少了接种次数,减少了儿童痛苦,减少不安全注射导致的接种反应、经血传染病、化脓性感染等发生的机率,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方便群众、减少误工,具有很好的临床安全性(接种反应)和免疫原性(免疫效果),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符合生物制品的发展趋势,而且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冻干麻疹――腮腺炎二联活疫苗临床效果研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项目进展:成熟应用阶段

麻疹野病毒型诊断方法的应用

成果名称:该课题对世界范围内现流行的20中基因型麻疹病毒的基因序列资料进行分析,在麻疹H基因上寻找合适的只能够切开中国流行的绝对优势基因型H1基因型及同属一组的H2基因型的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对含有该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的H基因片断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电泳、凝胶成像等。采取的计算机基因序列分析软件及实验方法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科学性。该课题分别对所建立的Rt-pCR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实验证明,并将该方法直接应用于吉林省疑似麻疹临床标本的基因型别筛查。

项目进展:成熟应用阶段

免疫抗体、iL-2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成果名称:麻疹、水痘疫苗接种是美国对我国赴美移民人群的接种要求。目前,经广州、江门检验检疫局体验的赴美移民占全国的80%,其中,江门保健中心占1/3。对这一特殊人群进行监测,了解人群免疫保护率,确定免疫接种重点宣教人群,对移民接种工作有重要意义。麻疹疫苗接种后可引起体液免疫(Hi)和细胞免疫(Ci)。其中,Ci参与了麻疹疫苗接种后的保护力,与保护力的持续时间相关。白介素2(iL-2)可增强Ci,是Ci应答中起核心作用的细胞因子。本课题以iL-2作为观察Ci的指标,以麻疹特异性igG为接种后Hi的指标,初步探讨麻疹疫苗接种后Ci、Hi水平与二者关系。本课题研究发现:赴美移民人群不同年龄、不同地区、育龄妇女不同年龄别麻疹、水痘血清流行病学特点有差异;有接种麻疹疫苗史的人群比未接种人群igG水平及阳性率高。麻疹接种后随时间延长,Hi水平下降,增强的Ci在免疫挂号信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使患者免于麻疹感染。以上研究结果目前未见到国内有类似报道。

项目进展:初期阶段

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防御体系的策略

新生儿脐部护理课件篇8

[关键词]儿科急诊;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9701(2013)15-0132-03

前往急诊就诊的儿童常病情凶险,在抢救与治疗的工作中,护理工作者常常只重视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工作,而忽视了儿童患者在医院留观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感染问题。由于预防院内感染已经成为医院对于护理质量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位儿科急诊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认识到预防患儿感染的重要性,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广大患儿急诊治疗期间提供优质护理,避免因院内感染而造成患儿病情的加重。儿科急诊患者因其年龄及生理原因,具有发病急且凶险、免疫力低、易感染的特点,在护理过程中,如能有效降低其感染率,对于降低其致残率和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儿科急诊护理主要存在的容易增加感染率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引起护理工作者的共同重视,协助急诊儿科医师开展治疗工作,提高患儿康复率。

1儿科急诊患者特点

1.1儿科急诊患者病情特点

目前小儿急诊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小儿患者常于夜间就诊,加之起病较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对于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急诊患儿中,多同时伴有水和电解质紊乱,加上其原有的疾病和心、肺、脑功能障碍,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及早识别病情变化,及时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就会导致患儿严重缺氧、器官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发生。酸碱、渗透压、神经-内分泌等代谢紊乱互相形成恶性循环,严重者可以直接导致死亡[1]。

1.2儿科急诊留观患者感染分布特点

由于儿科急诊患儿病情相对比较危重,且小儿免疫力低下,加之急诊环境通风不佳、人员混杂,小儿急诊留观期间容易产生院内感染。儿科急诊患儿的感染特点为:普通急诊留观室及病房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急性肺炎,与急诊环境差、探视制度不完善、空气与公共措施污染较严重、消毒打扫不及时有关。加上小儿的呼吸道自我净化能力远不及成人,肺部容易产生因空气传播的细菌、病毒和条件致病菌的感染。监护病房的患儿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和真菌感染为主;随着近年意外伤害的增加,外伤伤口的感染比例也有日渐上升的趋势[2]。

1.3儿科急诊重症监护室感染分布特点

李艳红等对于100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内感染患儿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耐药性检测,发现监护室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于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具有敏感性;其余为革兰阳性菌,对于常用如碳青霉烯类、头孢类均有较强耐药性[3]。而陈南侠等对于50例重症监护室患儿的分析表明,住院时间越长、侵入性操作越多、胎儿体重越轻、胎龄越小、医源性接触越多,则院内感染几率越大[4]。

2儿科急诊护理常见问题

2.1环境污染及患儿之间交叉感染

儿科急诊诊室通风条件普遍较差,来往人员流动性大,空气混浊,未能及时进行紫外线消毒;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气温炎热,蚊虫较多;儿童患者难以管理,呕吐物和排泄物清洁不及时;来往人员中可能存在着潜在带菌者和患者等等。患儿或携带有病原体的家长在挂号、化验、检查、输液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病原体传播,进而发生交叉感染。特别是在呼吸道、胃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急诊患儿较多,一旦环境消毒不过关,极易造成交叉感染[5]。

2.2医护人员手卫生问题

部分医护人员无菌观念较差,加之急诊室患儿病情较重,抢救紧急,容易对自身手部消毒忽略,造成了各种病菌在医护人员和患儿之间的交叉感染。

2.3医疗器械及医疗废料的消毒处理

由于儿科急诊患儿多,工作量大,不少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妥善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而废弃的针头、敷料等也无法做到及时处理,常存在生活垃圾与感染废弃物混合丢弃、医疗废料随手放置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下,无形中增加了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对于病菌的接触机会,为院内感染提供了温床。

2.4医疗护理工作中无菌操作不到位

无论是医师对于患儿的检查操作,还是护理人员的消毒工作,在急诊匆忙的抢救过程中,常常无法按照规范化操作执行,比如接触污染物不戴手套、消毒过程偷工减料等等,导致患儿在基础疾病之上又遭受了新的感染。

2.5患儿管理难度大

儿科急诊接诊量大,医护人员无法做到对于每个患儿24h的监护管理。患儿随地大小便、呕吐物不能及时清扫、陪同家长人数过多、邻近床位间隔过近等,都增加了患儿机会性感染的风险。

3护理措施

3.1加强儿科急诊室的环境消毒工作

注重每日的通风工作,勤开窗通风。定期采用空气动态循环消毒机对空气进行消毒[6]。重症监护室需要每日通风换气2~4次,每次不得少于1h,同时紫外线每日消毒1~2次,温度控制在23~26℃。同时急诊室要对各区域按污染程度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不得随意更换。

当有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地面及公共设施时,要及时消毒清洁。病床消毒采用臭氧消毒器消毒。治疗之前要对操作台进行消毒,急诊地面及公共设施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急诊大厅用0.5%过氧乙酸消毒。清洁工具如拖把、抹布必须分类放置、分类使用,使用后要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洗净晾干[7]。对患儿及家长加强宣教工作,禁止吸烟及大声喧哗,教育其合理处理排泄物,不四处玩耍走动,限制家长陪伴人数,做到文明住院。

3.2重视医疗器械和护理用品的消毒工作

定期对耐热的医疗器械采取压力蒸汽灭菌,或者采取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等其他灭菌方法灭菌。对于不耐湿热的器械应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特别注意有些医疗器械除了表面的消毒,一些隐蔽的地方也要进行消毒。对于一些复杂的医疗设备,要由提供消毒服务的公司进行消毒[8]。同时定期开展消毒质量检测工作,当急诊患儿较多、医疗器械使用频繁的时候,要增加消毒次数。具体操作时,传递器械不可过低、过高或背后传递,无菌器械要用无菌持物钳传递。一旦发现器械遭到污染,必须立即消毒或更换。锐器应尖端朝上放置,避免穿透并污染无菌敷料。暂时不用的器械需摆放在器械桌上,同时覆以无菌巾。对于抢救物品,必须严格消毒后才能用于下一例患儿的抢救。消毒之后的器械在干燥条件下封闭保存,过期或疑似污染必须重新消毒[9]。与此同时,有必要提高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以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对于患儿病服、床单、毛巾等,每天进行消毒后使用,被褥要每周及时晾晒与清洗。

3.3加强护理人员的手消毒工作

苏芝军对于20名门诊护理人员手部细菌的培养结果显示,工作2h后手部菌落为(65.15±29.11)cfu/cm2,洗手后仅为(5.76±3.23)cfu/cm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儿科急诊护理人员工作中容易直接接触携带有病原微生物的患者和物品,如果不能严格做好手消毒工作,就会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双手传染给患儿,研究显示,通过医护人员手传播细菌导致的感染约占30%[10]。

医院要在每个洗手池边上备齐消毒洗手液和抽取式纸巾,洗手台上方贴六步洗手法的宣传画,督促护理人员及时洗手[11]。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之前用消毒洗手液洗手2min,接触患儿之后也要洗手,同时定期做手部细菌培养。

定期开展抽查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规范洗手操作进行检查,与护理质量检查挂钩。在治疗车、走廊、病床旁等放置速干手部消毒液,便于护理人员在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及时消毒双手。在消毒患儿伤口、导管及吸痰操作时,必须佩带手套,避免与患儿之间的交叉感染。

3.4医疗废弃物的合理处理

护士站、抢救室、输液室、病房内均应配置黑、黄两色垃圾袋的垃圾桶,严格对生活垃圾(如药品外包装)和医疗污染垃圾(如污染辅料)分类丢弃。污染针头必须丢入锐器盒。管理人员与回收人员务必做好交接工作,医疗废弃物要做到及时丢弃和及时处理,垃圾袋要粘贴废物种类及数量。确诊传染病的患儿使用过的医疗废弃物必须分开丢弃,及时焚烧。对于传染病患儿的被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避免交叉感染,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使用后要统一回收处理。

3.5提高无菌操作观念

定期对儿科急诊护理人员开展无菌操作培训课程,强化其无菌操作观念,开展检查工作要严格到位。不可因为儿科急诊工作的紧急性而忽略无菌操作,要增强护理工作中的责任心,提高预防感染的意识。执行各项操作前必须六步洗手、戴好口罩和帽子。打喷嚏、咳嗽时要将头转离患儿,防止飞沫传染。有眼鼻喉感染、呼吸道疾病、开放伤口的护理人员不应直接参与护理工作。对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要求应更加严格,护理人员应尽量减少走动与翻动被褥、毛巾等物品,患儿的衣物和被服不得带入重症监护室[12]。特别是进行诸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脐静脉插管操作等,务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感染,一定要尽量切断医源性细菌的传播途径,以控制院内感染。

3.6做好基础护理

保证急诊患儿自身的清洁卫生尤为重要,急诊留观患儿要督促家长做好患儿眼部、口腔、脐部和臀部的护理,勤洗澡勤换衣。监护病房的患儿要特别观察其眼部、脐部和外伤伤口有无脓性分泌物,如有的话,眼部用青霉素盐水冲洗;脐部先用双氧水冲洗,之后用10%碘酊和75%酒精先后冲洗。每日为患儿淋浴,无法淋浴者要擦浴。对于需要换药的患儿,务必做到敷料一次性使用,换药之后的废弃物品必须立即定点丢弃与焚烧。使用过的换药器械要按照规定灭菌或消毒,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伤口,换药之后所用器械要高压灭菌[13]。

3.7重点加强监护病房的护理规范化

监护病房患儿病情较重,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和气管插管患儿较多。患儿如果深静脉置管护理不当或口腔和气道分泌物不能够及时处理,容易导致菌血症的发生,造成临床治疗的难题。所以无论是置管的护理还是患儿一般情况的检测,都对护理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监护病房操作必须规范化,及时更换穿刺部位的敷贴、敷料。抬高患儿头部30°、头朝一侧卧位,避免误吸与呛咳。加强患儿口腔护理,有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采用一次性吸氧管,呼吸机螺纹管和积水杯中的冷凝水要按照标准及时更换,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导管部位的感染[14]。对于留置导尿的患儿,要保持引流通畅和集尿袋的密封性,防止尿液逆流,尽可能缩短导尿留置的时间,同时要注意护理患儿会,避免因留置导尿而导致的尿路感染[15]。

3.8积极开展对于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

由于急诊患儿数量多,护理人员很难兼顾每一位患儿,因此对于家长做好宣传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对于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更可以增强其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更好地配合治疗。具体操作时,如果人力允许,可以每班安排一位有经验的护士担任健康教育护士,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如果人力不足,可以印发一些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卡片,让家长在候诊时阅读,了解疾病的治疗与预防[16]。

4总结

儿科急诊收治患儿与普通病房及门诊患儿的特点有很大差异,加上急诊一般环境的特殊性,造成了患儿院内感染的高发,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我们要在环境消毒、护理人员自身规范化操作、医疗器械消毒和医疗废料的合理处理等方面严格管理,加强重点单位的监测与考核工作,有效降低儿科急诊因护理不当而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董德坤,荆小莉,郭明明,等.儿科急诊抢救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2):144-145.

[2]俞君,孙伟.上海郊区综合医院儿童急诊的特点[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079-2080.

[3]李艳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菌群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161-162.

[4]陈南侠,班树萍,余丽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54-55.

[5]张秀洁.医院门诊发生交叉感染的根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92-293.

[6]黄先勇,邢玉彬,潘菲.急诊环境与留观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29-131.

[7]李小燕.浅谈如何加强护理管理,控制门诊的医院感染[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672-673.

[8]黄玉如,杨艳芳,詹少玉.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690-3691.

[9]廖平.外科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策略[J].吉林医学,2012,33(16):3561-3562.

[10]苏芝军.5种岗位护士工作前和工作中手细菌培养结果比较[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5):384-385.

[11]吕华,王燕儿,吴秀英.儿童医院不同专科的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9,9(8):790-792.

[12]杨全凤.手术室无菌操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80-281.

[13]裴育.门诊常见外科换药的护理及感染控制[J].中国卫生产业,2012,3:40.

[14]沈露晖,黄静.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现状分析[J].中国病案,2012,13(12):61-63.

[15]陈亚.控制iCU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85.

新生儿脐部护理课件篇9

【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护理管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54-01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pRom)。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1]。而且,胎膜早破时孕周越小,围生儿预后越差[2],产妇感染的机会越多。因此,早产胎膜早破早已成为产科护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院产科也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得喜人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护理质量,确保产妇和围产期的胎儿安全。笔者有意将我院25例早产胎膜早破成功护理的案例总结如下,与同道一起交流学习。

1临床资料

2009年3月-2012年2月,我院共收治25例住院分娩的早产胎膜早破产妇,孕28w-36w+3d之间,年龄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5.25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6例。均为单胎。孕妇突感阴道有较多无色透明液体流出,部分产妇呈间断性排出,无臭味,无腹痛,无阴道出血,宫颈未消,宫口未开。体温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超声检查羊水池深度>3cm,胎心监护正常,相关理化检查符合胎膜早破的诊断。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多数产妇缺乏早产胎膜早破的医学知识和无思想准备,而且,病程的发生、发展多是在无意间发现。在这一段时间内,产妇并没有感觉有太大的压力或恐惧。只有在妇产就诊后,确诊为早产胎膜早破的情况,产妇会突然感觉不知所措。特别是有些医护人员不讲究讲话的方式方法。“病情很严重,结果很不好。”这样的病情介绍将给产妇的思想和情绪将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在给产妇诊断、治疗及护理时,一是要实事求是把病情告诉产妇及其家属,不夸张不隐瞒。二是要注意病情介绍的方式方法,以向积极的方面多介绍、多鼓励。让产妇能既要对本疾病的重视,也要不能存在有太大的思想压力,使她们能放下包袱,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医疗和护理。

2.2保胎护理:对确诊早产胎膜早破的产妇应立即指导产妇绝对卧床休息,将臀部抬高,减少羊水流出,防止脐带脱垂,并协助和教会孕产妇适应卧床进食及大小便,给予容易消化的高营养及适当增加纤维素多的食物,多饮水。防止便秘,尽量减少肛检,禁止灌肠[3]。护理人员要耐心的讲解我们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和原理,以满足产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并敦促产妇积极配合。

2.3药物运用:主要以抑制宫缩和促进胎肺成熟的药物使用[4],我们对本组25例孕产妇应用25%硫酸镁加葡萄糖液体中静滴,并密切观察宫缩情况而调整输液的速度。在促进肺成熟主要使用激素干预。

2.4预防感染:胎膜早破后期待治疗的时间长短与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感染因素。是决定是否终止妊娠的重要指标。胎膜早破其本身就是非常容易导致感染的一个重要诱因,护理人员在积极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保持孕产妇待产病房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定期对室内消毒。②外阴每天用碘伏消毒液擦洗2次,卫生巾要求质量好、无菌,正规厂家的产品。使用时应检查其外包装及有效期。③密切监测产妇的体温变化,及外周血象变化,观察羊水的量、色、质、气味的变化以及运用各种理化检查的工具随时监测胎心、胎动情况。如有异常应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或终止妊娠。

2.5产中护理:张秀英,欧阳丙荣报道,60%-80%早产胎膜早破产妇在破膜后7d内自动启动分娩[3],能期待治疗延迟到足月分娩的不多,本组25例产妇也不例外,最长延长15d,最短5d。生产方式选择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以确保产妇及婴儿安全为原则。能具备平产条件的宜支持平产,以遵循“减少干预,回归自然。”本组7例自然分娩。值得注意的是在产程中,产妇正规宫缩开始应给与常规吸氧,并密切监测产程进展情况,和胎儿胎心频率。第二产程中,如初产妇应采取会阴侧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尽量减少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产后出血及产褥期感染发生[5,6]。不论是手术分娩分娩产妇还是自然分娩产妇,均应预先与儿科医师联系,做好新生儿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

2.6产后护理

2.6.1新生儿娩出后应及时挤压出口、鼻腔内粘液和羊水,并立即采用吸管清理新生儿口腔、鼻腔,并准备好气管插管等物品,必要时进行抢救处理。

2.6.2产妇的观察与处理:产后应密切观察产妇,防止产后出血;注意恶露的量、色及气味,观察有无子宫压痛,每天会阴护理2次,产后合理使用抗生素。

2.6.3母乳喂养指导:根据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我们护理人员应积极协助产妇实施母乳喂养,教会产妇正确的喂养方法及防止溢乳的常识。

3体会

文献报道,早产胎膜早破的确切病因还不是很清楚,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生殖道感染、宫颈内口松弛、羊膜腔内压力升高、胎儿先露部与骨盆入口未很好衔接、胎膜发育不良等等。其中,以生殖道感染为主要原因。因此,孕妇在孕前、孕中均应加强生殖道卫生管理工作,做好孕前检查,有感染的应积极治疗、及时纠正,把能导致早产胎膜早破的迹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产前产妇的心理护理与配合非常重要,心理护理中,我们护理人员对产妇的病情告知与对接方法方式应讲究一定技巧。应把病情告知到位也不要引起产妇及其家属恐慌为最佳度量。

人性化亲情护理,护理人员应与产妇多接触、多交谈,这样能充分掌握产妇的心理、情绪及生活所需,为产妇能及时的提供精神上、心理上及物质帮助,使产妇能消除顾虑,轻松愉悦的接受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行为。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待产。新生儿娩出后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产妇及婴儿的生理、病理的变化,同时,也要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把喜悦传递给产妇,并要求产妇注意休息。做到把紧张、担当留给医护人员,把轻松、愉快送给产妇及其家属。

总之,对早产胎膜早破产妇宜早发现早干预;加强期待治疗期间人性化护理管理力度;动态监测产妇、胎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适时选择终止妊娠,以确保产妇和围产期的胎儿安全为根本护理目标。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2004,6:145.

[2]李金荣.胎膜早破90例护理措施及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9,14(16):108.

[3]张秀英,欧阳丙荣。176例胎膜早破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5,32(9):1201。

[4]邱国风,张淑红,吕晓辉。早产胎膜早破45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8):64.

新生儿脐部护理课件篇10

【关键词】产科;纠纷;护理安全;护理管理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患者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2],护患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3]。产科具有病情急、发展快、产妇周转频繁、工作预见性差等特点,产科护理工作量大而且繁琐,容易发生护理纠纷。本文就产科护理中产生纠纷原因进行逐一分析,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地提出切实有效的安全防范对策,以保证产妇的安全分娩。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1年4月,收集笔者所在科住院产妇3542人次,发生护理纠纷或不满意投诉32人次,发生率0.90%。其中规章制度执行不力8例,护理专业技术缺陷7例,法规意识淡漠、责任心不强7例,护患间沟通欠缺5例,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3例,护理人力资源不足2例。2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2.1规章制度执行不力虽然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督导、检查,或职责不明晰,形同虚设。护士在工作中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技术操作常规、查对制度、安全执行医嘱制度等。具体表现:(1)个别护士不按常规观察产程,异常情况发现、报告、处理不及时,胎儿宫内窘迫未及时发现,导致胎死宫内。(2)不按常规结扎脐带或未按常规观察脐带出血,致新生儿出现休克甚至死亡。(3)治疗班在执行医嘱时未签名,其他班护士又重复执行该医嘱。2.2护理专业技术缺陷年轻护士临床护理经验缺乏,风险意识不足,高龄护士专科理论知识缺乏,工作预见性差,在产程观察中均不能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及时处理。具体表现:(1)抢救危重患者时应急能力差,操作不熟练,对呼吸机、简易呼吸器、除颤仪、监护仪等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2)静脉输液时不能一针见血。(3)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会阴保护不当,造成会阴三度裂伤[4]。(4)人工破膜未掌握时机,导致羊水栓塞,接生手法粗暴,导致新生儿产伤等。(5)缝合技术差,造成伤口愈合不良,会阴阴道血肿或出血,阴道直肠瘘。2.3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部分护士缺乏法律知识教育,法规意识淡漠,对职业风险缺乏足够认识,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只注重解决产妇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2.4工作责任心不强部分护士缺乏“慎独”精神,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执行医嘱用药的过程中疏忽大意,服务不周到,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仔细,从而导致产妇不满意,护理纠纷增加。具体表现有:(1)催产素滴注过程中巡视不及时,不准确调整液体的速度,不仔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使宫颈坚硬、宫缩过强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子宫破裂;(2)接产时将纱布遗留在阴道内导致产后感染。(3)处置医嘱不及时,静脉给药时出现剂量错误,打错针、拔错针等现象。(4)在给新生儿圈或胸牌时,把性别写错,以致抱错新生儿。(5)错把卡介苗当成乙肝疫苗进行皮下注射等。2.5护患间沟通欠缺个别护士缺乏社会经验和交流技巧,忽略产妇及家属的感受,说话不注意场合,工作不注意细节。由于护理工作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与产妇进行更多的交流,不能很好地回答产妇提出的问题,有误解时不解释或者解释工作不到位,导致产妇误解、不满。具体表现有:(1)在执行操作时,未严格履行告知义务。(2)家属用药咨询、住院账目查询时,护士不能耐心详细解释,简单敷衍塞责。(3)在履行告知义务或回答提问时,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谈论与治疗无关的话题或说话不严谨留下举证不利的语言[5]。这些都会成为护患纠纷的导火索,甚至导致产妇及家属在医疗、护理过程的细节中刻意地去找茬,制造纠纷。2.6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漏记、错记、涂改、刮痕、医护记录不一致,生命体征与病情不符,未正确使用医学术语,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案不能起到应有的举证作用,容易使医院处于极其被动的状态,导致举证失利甚至败诉。2.7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工作量大,长期超负荷工作,收入又偏低,使护士身心疲劳,不安心本职工作,造成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产妇态度粗暴,无端发脾气等,工作质量下降,纠纷难以避免。3安全防范对策3.1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监督和检查制度落实制定入院须知制度、交接班制度、床头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巡回护士工作职责以及技术规范和流程(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导乐陪伴分娩流程、正常分娩接产流程、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羊水栓塞抢救流程、感染产妇用物处置流程)等。成立产房质控小组,严格依照规章制度管理,重新细化安全考核标准,管理从细节开始,注重流程中的督察力度,组织定期检查、随时检查、重点检查、滚动式检查、堵塞漏洞,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护士长对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薄弱环节、共性问题,在每月的业务学习和科室例会上讨论学习,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列入下月重点检查项目。3.2加强专科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1)组织产科护士进行系统性产科理论学习。(2)结合产科特点,强化训练产科的专科操作(如胎心监护、阴道检查、产钳术的流程与配合、徒手剥离胎盘术、会阴缝合术、宫颈裂伤缝合术、臀位助产术、婴儿沐浴),改正不当的护理行为。(3)举行多功能监护仪、胎心监护仪、脐血流监护仪、新生儿喉镜以及微量泵、输液泵等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的小讲课,以提高病情动态变化的观察能力和抢救时的应急处理能力。(4)定期考核产科危重症患者(新生儿aBC复苏、产后大出血、子痫以及羊水栓塞)等急救技术,达到熟练掌握,便于在临床中运用自如。3.3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理技术与管理规范》以及产科的各项职责、制度,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依法执业,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护理质量,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6]。在进行每项操作前要将其目的、风险告知产妇和家属,这样不但可以取得产妇及家属的理解,达到了配合的目的,又满足了产妇及家属的知情权,避免和降低医疗纠纷和减少投诉的发生率。3.4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树立“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审慎、慎独精神约束自己的工作行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7]。在各种护理工作和操作时都一丝不苟,严格查对准确无误,切记四个不可,即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忽视查对,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不可放手对护生无监督的独自操作,同时要关心和体贴产妇并做好产妇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使产妇及家属理解及配合医疗护理工作。3.5加强医护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对护士的医护沟通技巧培训,聘请有沟通经验的护师讲解语言交流的技巧,将每一项操作的规范用语言文字编制成册,规范服务语言。使每位护士充分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做到语言亲切、文明、通俗、易懂,遵循平等、尊重、保密、灵活的原则。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产妇的心理需求,主动与产妇沟通,做好产前、产时的健康教育,自觉实施全面告知制度,耐心的回答产妇及家属的问题,消除产妇的各种疑虑,实行人性化服务,增强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3.6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加强护理书写规范的学习和能力培训,认真按照《病例书写规范》及护理记录要求进行书写,严格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禁止漏记、错记、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尤其要增强护士的证据意识,在记录的内容、要求和管理上要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形势,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使护理记录成为护士的有利证据。3.7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护士长应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合理搭配不同技术水平的护士,实行弹性排班制,使用多种方法缓解护士超负荷工作的心理压力[8]。要树立依法执业的观念,杜绝无执业资格的护士上岗。新进专科助产护士,严格岗前培训和实施带教,主要从事基础护理工作,作为护理人力资源的有效补充,同时还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加强了对护士预防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的教育,提高了主动为产妇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措施到位。使病房管理合格率、消毒合格率、住院产妇满意率、程序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明显上升,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了一个人人注重质量的局面,使护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良性循环的轨道。大大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总之,产科工作关系到产妇和婴儿双方的生命安全,其变化快,风险大,技术性强,易发生差错的环节多,护理管理者只有针对上述常见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有效地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才能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保障母婴生命安全[9]。护理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时刻不能放松,护理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张瑞敏,杨春玲.护理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33-38.[2]许婷,唐金艳.产科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分析.中国护理杂志,2007,4(11):146-147.[3]李晓红.加强护理管理预防护理纠纷.当代护士,2006(3):110-111.[4]季宏波,赵莉,董艳红,等.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对策.中国病案,2008,12(10):4451.[5]刘葳.急诊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3):146.[6]黄敏,亓翠美.加强法律意识确保护理安全.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4):2531-2532.[7]王佩瑶.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护理研究,2008,22(2C):533-534.[8]孟旭颖.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有效防范护理纠纷.护理研究,2007,21(2C):549-550.[9]黄小红,骆秀,苏苓,谢梅娟.产科护理中的纠纷隐患分析.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6):628-630.(收稿日期:2011-05-16)(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