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1:18

可再生能源优势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区;可再生能源;旅游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010-01

一、旅游循环经济及其研究现状

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是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条件下进行旅游开发和开展旅游活动,在旅游业所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中,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生态管理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的观念措施,在旅游区内的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建立循环链,实现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旅游循环经济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的范围多集中在概念、运营模式、发展体系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国内对旅游循环经济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但是没有进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技术支撑方面应用研究,本文试着从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乡村生态旅游区的应用入手,探索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旅游区清洁生产的新范式。

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1.可再生能源技术介绍

可再生能源是指一些人类认识和利用有着相当长历史且对环境和生态友好的永不枯竭的能源。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相比,可再生能源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丰富,储量庞大;环境污染小,干净清洁,对环境友好。目前,许多国家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使其在全球总能源耗的比例由目前的5%提高到2020年的15%左右。随着一大批成熟技术的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应用的范围也会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未来的一种主要能源。

2.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旅游循环经济应用中的意义

(1)节约运营成本

煤炭和柴薪使用简单方便,前期基本上不需要设备投入,所以乡村旅游区对煤炭、柴薪的利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其利用方式也仅仅局限于最基本的燃烧方式。使用可再生能源最主要的是前期设备投入,成本相对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设备只需一次性投入,后期几乎没有花费,且经济环保,能够节约乡村旅游区的运营成本。

(2)降低常规能耗

降低常规能源的使用的比例是应用可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目标。乡村生态旅游区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储备,比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有些旅游区还具有丰富的地热能。要合理的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技术,需要依据乡村生态旅游区的可再生能源组合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利用方案体系,把其应用到旅游区所涉及的各个行业、部门和区域,可以有效的替代常规能源,降低其使用比例,实现乡村旅游区的生态化发展。

(3)净化生态环境

常规能源使用所排放的烟尘和燃烧废弃物等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的光环境、大气环境、生物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且燃烧废弃物的随意堆放或不正当处理给旅游区造成明显的污染。应用可再生能源,没有So2、Co2烟尘排放,没有固体废弃物产生,不会对旅游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对旅游区生态环境能够起到净化作用。

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乡村生态旅游区应用的推进措施

乡村旅游地多是环境优美、资源组合较好的地方,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所暴露的问题如常规能耗过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废弃物随意堆放等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把乡村地区的优势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到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中去,对于乡村地区节能减排、优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及对资源循环利用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1.政策激励

与传统常规生化能源利用相比,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前期资金投入较大,旅游企业难以接受,所以政府应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来激励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旅游区的应用。第一,制定激励政策。制定推进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政策,根据乡村旅游区的规模、能源利用方式等制定出针对乡村旅游地区的激励政策。第二,实行价格补贴政策。对乡村旅游区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减免税收、价格补贴等优惠,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前期成本由政府部分补贴。

2.技术改进

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技术还远没有达到大规模应用阶段,应用成本较高,应当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和改进。一方面需要加强研发工作,各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应该积极进行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使一批处于试验阶段的技术达到推广层面,丰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体系;另一方面,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欧美和日本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应该积极的引进并学习消化。

3.观念更新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一种环保型、无污染的、可循环利用的能源系统,但是由于目前设备成本较高,没有引起乡村地区旅游企业的重视。应该积极的引导乡村地区旅游企业经营者意识到可再生能源的潜在优势,并给予其一定的政策和价格优惠,使其在观念上意识到利用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4.示范推广

我国乡村旅游区处于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其能源利用系统尚不是很完善,尤其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区更是缺乏。建立乡村旅游地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成本效益将会为旅游区特别是乡村旅游区所重视;二是其所建立起来的运作模式将会为其他旅游区借鉴,为其他旅游区建立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提供经验。③

参考文献:

[1]谢军安,郭苏智,王锡莲.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模式构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8).

可再生能源优势篇2

关键词战略适应性歧异性竞争优势业务流程

1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的提出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且日益表现出竞争形态、方式、手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企业要在这样竞争环境中取得胜利,必须拥有相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地位和优势实力,获取竞争优势并使其具有可持续性,就是使企业经营活动具有战略适应性。

西南航空公司主营民航运输,其顾客是商务旅行者、举家外出者以及学生。该公司只提供中等规模城市间的短途、低价位的区间服务,以及大城市的转机服务。其每一航班的班机都是一架“波音737”;旅客不通过旅行社而是电话订票;机上无头等舱,从而可增加较多的座位;取消餐饮服务,从而减少服务人员,增加座位,着陆后可节省15分钟的清洁时间;不提供行李转机服务,使之避免从事延缓其它航班航线内部的行李运输;力求避免从事大型机场业务,并且不飞远距离的航线等等。因此,西南航空公司每日发出的众多航班以其低廉的费用,吸引了那些比较在意航班价位、原本将乘公共汽车或自己驾车外出的旅行者,以及那些力求方便、原准备乘其它航线提供的全程服务航班的旅行者。西南航空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其答案是:该公司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使自己赢得了一个独特的和有价值的竞争优势,为公司创造出真实的经济价值。

2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的涵义及其类型

2.1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的涵义

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是通过业务流程整合或再造使企业经营活动体系内各项活动内在一致、互为补充、互为加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它具有以下三层含义:

(1)它涉及企业全部经营活动。即企业整个业务流程,而不是其中一项或几项活动,并且强调每项活动是很重要的。企业的价值链上的每一环节能够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重要,缺少其中任一项经营活动将削弱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优势。

(2)它要求企业经营活动内在一致。即互为补充和加强,不是简单的加总,是“1+1>2”的放大效应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各项活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能产生远远大于单项活动的简单加总的效益。这是由于单项活动无法产生效益,更谈不上其效益大于融各项活动为一体的效益。

(3)它更关注企业经营活动内在联系以及业务流程整合或再造。其结果是增强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的价值链可知,对企业价值链上的每项业务活动进行整合或再造除掉不必要的活动,增加必要的活动,并对各项活动进行必要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2.2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的类型

(1)经营活动与总体战略的简单一致性。这是最低层次的战略适应性,它要求企业所有经营活动与成本领先战略、歧异化战略等一致。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企业总体战略的实施、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如员工的利益与成本降低挂钩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与成本领先战略相一致,诸如此类的简单一致性确保了经营活动的优势的积累,确保了优势不会受损或自行取消,使战略更易于向顾客、员工及股东传播。

(2)经营活动的互为补充和加强。这是较高层次的战略适应性,企业经营活动并非是独立的活动,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加强的活动。它要求企业任何一项活动的实施都要朝有利的方向影响成本或其它活动,例如,购置质量好、预先剪切好的钢板可使生产简化并减少废料;改进时间安排,可以减少销售人员出差时间或交货车辆运输时间;更优的维护保养可改善机器制造的公差等等。

(3)经营活动的整合优化。这是最高层次的战略适应性,企业经营活动的整合优化就是让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相互影响和加强达到最佳境界。同一经营活动可能有多种完成方式,其中有的完成方式阻碍其它经营活动的完成,有的促进其它经营活动的实施。企业经营活动的整合优化要求以经营活动最佳实施方式来完成各项活动,以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另外,某一经营活动的变化可消除从事其它活动的需要,亦即消除多余活动,减少成本费用,如改变产品设计,可减少或消除对售后服务的需要或使顾客自己从事服务活动成为可能。

3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是企业无形战略资源,能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

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产业的竞争力量模型“供应商、竞争者、购买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竞争战略(GenericStrate?鄄gy)即总成本领先战略、歧异化战略和集中一点战略。无论采用哪一基本战略,企业均需拥有属于自己的战略资源。而战略适应性可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歧异化或降低成本,或者兼而有之,它具有战略资源的四大特征:①价值性。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前述西南航空公司的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战略适应性,从而为顾客带来高便利、低成本的溢价。与此同时,亦能为公司本身创造了价值;②优越性。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是企业各项活动的内在一致及互为补充和加强,是各项活动的整合和优化,是“1+1>2”放大效应的体现,因此,较竞争对手而言具有优越性;③不可模仿性。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通过创造强有力的连锁性把模仿者排除在外,是企业本身内在的,内化于企业组织之中,很难转移,更难以复制,竞争对手能模仿经营活动体系中一两项活动,但是很难模仿连锁性较强的经营活动体系。这是因为,模仿单项活动即使有较大的可能性,但模仿经营性活动体系的综合概率却很低(当a<1,n越大时,an就越小于a﹚;④独占性。战略适应性内化于企业组织之中,被企业完全占有,很难被竞争对手剽窃。因此,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是一战略资源,又由于它表现在为非物质形态,是无形的,因此,它是企业的无形战略资源。一切构成企业真正竞争优势,特别是长期优势的战略资源均是无形的。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各种有形资源的规模及以其为依据的生产规模将不再是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而那些看不见的资源如经营活动较强的战略适应性、企业组织及员工的能力、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的机制、顾客忠诚度等等,才是形成竞争优势的真正资源,这些资源的性质复杂,富有战略意义,是企业及其员工长期学习过程的结晶,具有价值性、优越性、不可模仿性和独占性。任何企业以追求有形资源扩张的方式来赢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努力,将是徒劳的,只有通过组织与员工的学习、创新以培养诸如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等无形战略资源才是企业制胜之本。

4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的实现和增强

业务流程整合或再造是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的必由之路,它包括流程本身的调整、流程的延伸、流程的信息化等。

4.1流程本身的调整

流程本身的调整包括经营活动的整合、分散、废除以及活动间关系的突破。活动的整合是将分工所形成的复杂流程进行归并,使复杂流程简单化;活动的分散,与活动的合并相反,是将某一专业职能分散到相关专业中去,取消原有的专业活动;活动的废除,是指对于不创造价值,或投入产出比偏小的活动尽可能精简;活动间关系的调整,是利用并行工程将串行的活动变为并行的活动。通过上述四种办法,可以提高流程的运行效率,增强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

流程本身的和调整是一项非常基础性的工作,它不仅是增强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的起点,同时亦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工作。联想在实施eRp的过程中总共清理、规范和优化了77个业务流程,依此改变了某些原有的经营活动方式或者不规范的习惯,增强了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不过,总体上我国企业进行流程整合或再造的实践还不够。

4.2流程的延伸

业务流程的整合或再造要注重业务流程的完整性。它不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整合和优化,而且要把企业的业务流程延伸至供货商、经销商和顾客那里。这样,企业才能从利益相关群体那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市场的要求、偏好和材料供给等等,从而形成利益统一体。特别强调的是,业务流程再造要以顾客为导向,某种意义上说,业务流程再造就是为顾客的利益重新建造公司。在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将直接取决于它为顾客创造的价值的多少,能否最终让顾客满意。同样,业务流程再造要想达到经营绩效的改进,就必须使改造后的流程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不断变化且日趋个性化的需求。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增强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例如,沃尔玛在实施流程整合或再造之后将供应商、商家和顾客均纳入企业的核心流程之中。

4.3流程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为业务流程再造提供强有力的手段,信息技术与流程再造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正如哈默所说:“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信息技术,要谈再造,无异于痴人说梦话。”流程的信息化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加快流程速度,提高工作、活动的准确及效率,从而增强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

总之,企业的流程再造是以顾客利益为出发点,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或改造,以使流程本身能够在成本、时间、质量、增值能力或创新能力上获得积极的改进。通过流程再造,可以使企业更有效地利用组织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并为企业创造出能够更有效地生产出组织能力的某些重要流程。因此,业务流程再造能增强企业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是企业获取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根本途径。

1[美]丁·佩帕德,p·罗兰.业务流程再造[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

2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可再生能源优势篇3

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内涵

笔者研究的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内某区域能够生产和提供给国内或国际农产品市场完全成本(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较低而又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潜力。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这一定义,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反映一国内不同区域间同一农产品的比较所形成的比较优势,简称为区位优势,即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通过一国内区际间同一种农产品的比较来实现的;二是能反映一国某区域内不同农产品之间相比较而形成的某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简称为产品优势,即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通过区域内不同农产品之间的比较来实现的。

2.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当构成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因素及条件发生变化时,其优劣势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由于市场供求变化、技术进步以及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会使过去居于优势的某种区域农产品现在可能已处于劣势;而现在处于劣势的某种区域农产品将来也可能会占据优势。因此,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处在一个不断被创造出来而又不断在消失的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其真正地转化成现实的竞争优势,还需要不断地培育、创造并维持这种优势,才能最终转变成竞争优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深刻认识这种动态的潜在的优势,为此首先必须了解哪些因素影响比较优势。

二、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然资源和要素禀赋

1.自然资源因素。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传统农业布局的依据。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对区域农产品生产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然条件的地理差异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由于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特点就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因此,影响动植物生长的光、热、水、土、地貌等自然因素就成为影响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条件,其时空分布及组合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布局和区域间的农业生产分工。但是必须看到自然资源对农产品生产的决定作用正在减弱。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形成并进而发展成为竞争优势的约束作用较从前已经大大减弱。

2.要素禀赋因素。要素禀赋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的物质条件和投入要素,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还应该涵盖制度、信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这里就劳动力、技术、资本要素做一简略分析。

劳动力要素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高低。区域劳动力素质高对形成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区域劳动力素质高,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可能性就大。

技术要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影响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一是技术进步可以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二是技术进步可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区域农产品生产可以通过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减少农业生产受自然界的制约,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可以肯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与创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某种农产品的区域优势,从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资本要素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表现在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可以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进而促进结构升级,使区域农产品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朝着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水平。

要素禀赋对农业生产比较优势的影响很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要素禀赋对某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劳动力、技术、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重新集聚,为某一有活力的区域所利用。总体来看,区域劳动力技术知识与管理能力,特别是区域农业企业家群体的管理能力,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非常重要。

(二)分工因素

分工对比较优势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分工可以提高区域劳动力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管理能力,一般分工越精细其比较优势就越强。

(三)质量因素

质量因素在农产品比较优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差异逐渐缩小和消失,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区域农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比较优势的高低和强弱。

(四)政府行为与经营体制因素

波特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政策调节、创造竞争优势。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提高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政府在发挥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制定制度、提供信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研究与推广等公共基础服务上。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政府或同一政府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政府行为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也不同,一般在有工业基础的区域更有作为。

(五)人文资源因素

人文资源可以包括历史传统、民族习俗、宗教文化等。它们在区域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一般不如自然资源那么直接,然而其影响是深远的,是影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巨大的潜在因素。

影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农业产业组织条件下,其对创造比较优势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从下面的理论分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

三、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分析

(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基础

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比较优势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斯密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出口生产成本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生产上占劣势的产品,这一理论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总结为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具有较他国的绝对优势或劣势,也会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更多的利益。他的理论被称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并且由于其理论关注资源禀赋的配置状况,又被称为外生比较利益说。以后的比较优势学说的发展主要是沿着斯密和李嘉图这两条相互联系又具有差异的思路进行。其中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发展,总结成禀赋比较优势说,或简称为H1-o定理。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最早源于国际贸易领域,但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更是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惯性对今天的区域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仍是深远的。显然,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在产生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有些人谈区域农业发展必称比较优势,有时没有优势就干脆自封优势,似乎到了一切从优势出发、没有优势就不能发展的地步,而结果并不让人满意。于是人们开始反思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指出比较优势不一定是竞争优势,只有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快发展一国的竞争优势是当务之急。这一理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世纪末,杨小凯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于分工提高了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速了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动态均衡过程,并阐释了斯密和扬格的思想: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他们的研究对我们认识比较优势、开发竞争优势很有启示。

(二)基于分工的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分析

1.传统的比较优势论批判。传统理论认为某一区域生产什么取决于这一区域的比较优势,只要某种要素有一定优势,即要素投入成本低,就开发生产相对应的产品,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就能在市场上取胜。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变得日益复杂起来,成本不再是争取消费者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售后服务的专业化、产品质量等都使单纯的成本已不再是竞争中致胜的唯一法宝。专业化的服务、产品的多样化、便捷的运输等都使传统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不复存在。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必须不断再造,而再造的关键是积极参与分工,依据市场的需求变动,不断推动专业化生产进程,专业化是创造比较优势的根本途径。

2.农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生产。以欧盟农业为例,荷兰已形成花卉与牛奶的产业区,比利时精于养鸡,而法国专门生产小麦及面包等,丹麦在养猪方面很出色,这样精细的分工与专业化,使每一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产业区。美国的农业也一样,如苹果生产主要集中于华盛顿州,棉花生产主要集中于南部的几个州,小麦生产则集中于中部的几个州,形成了各种专业化的产业带。而我国仅小麦、玉米在全国就有20多个省份进行生产,造成许多省份的产业结构雷同,结果形成大而全的结构,什么都搞,什么都搞不精,专业化进程缓慢,不利于农业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专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专业化分工生产可以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

3.农产品专业化分工的类型分析。农产品生产分工主要包括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水平分工主要解除了农民横向联系与发展的问题,在水平分工之前,大部分的农户如果兼业,他不得不了解多种农作物的生产知识。但如果分工,他就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某一作物上,从而获得专门知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垂直分工主要是指部分农户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有利于该环节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在我国素有“大蒜第一县”之称的山东省苍山县,由于其大蒜在全国乃至日本、韩国信誉很好,故分化出许多农民专门从事大蒜产业链上的其他服务,如进行大蒜的加工、运输、包装等。通过这样的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见水平分工是基础,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深化,两种分工都对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有益。

4.专业化分工案例分析。农业生产专业化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了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优势。专业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精于一业,一个地方只专注于一业,拥有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这与我国过去习惯搞的大而全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山东省苍山县只发展一个产业即大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大蒜产业区。全县大蒜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年产大蒜10多万吨,2万多农户从事大蒜种植及相关产业。苍山县的大蒜已形成一条龙生产,包括蒜苔、大蒜的保鲜以及蒜米速冻、腌渍、蒜片、蒜粉、蒜油、蒜汁等深加工和出口;还有一些企业正在利用生物分离技术,提供大蒜素等生物产品,制成大蒜胶囊、饮料、大蒜精等。经过这样专注于一业的发展,苍山县现已享有“天下第一蒜”的美誉,农民收入显着提高。

这些理论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从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分工是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根本路径,加快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就能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因此如何加快推进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是当务之急。

四、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战略对策

根据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区域农产品的生产分工,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

(一)效仿工业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专业化

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化大生产,核心内容是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形成特色、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竞争优势,使社会化大生产成为可能。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规模化生产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组织的规模效益。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领域较早地引入了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美国1914年就已形成了种植的专业化。农场的专业化比例高,棉花农场专业化比例达到79%、蔬菜农场为87%、园艺作物农场为98%、果树农场为96%。就农场的经营规模而言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每个农场拥有的土地从1950年的86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76公顷,平均规模扩大了1倍。对比我国农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布局分散、生产小而全、管理无标准,造成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借鉴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大力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到几个支柱”的要求,大力开展专业村、镇建设,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

(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专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市场的开拓者、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农业专业化的营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在整个产业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要发挥龙头企业在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作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强、信息灵敏度高的优势,把市场信息、实用技术、管理经验传给农户,组织开展农产品购销;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农产品的转换增值;对农产品加工、合作组织等各种类型的农业专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大力扶持,使他们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关系,增强带动作用,保证农产品比较利益的提高。

(三)加快农产品经营管理流程再造,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与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

1.大力开发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包括各类农民协会和农业合作社。中介组织是连接市场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联合起来竞争,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谈判地位,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减少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农协的国家之一,全国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农协不仅为农民提供生产指导,而且组织流通,开展信用服务,农民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90%,以上由农协供给,生产的农产品80%以上由农协销售。正是这些功能齐全、覆盖面广、渗透性强的农协组织支撑了日本农业的发展,使日本农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日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这是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环节。

2.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工业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所依赖的是发达的营销网络。把这一经验移植到农业领域,必须着力改造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放手发展农产品购销企业和农民“经纪人”,形成多元化的流通格局;采取设办事处、开窗口的办法,将农产品打进国内大中城市,扩大市场份额;要更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彻底改变过去肩扛手提、提篮小卖的落后方式,积极采用会展促销、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开拓国际市场。荷兰鲜花出口占全球的60%,其农产品出口销售主要依靠拍卖市场,仅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每天就成交花卉1500万枝,年出口25亿欧元,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四)加速推进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法国,食品工业对GDp的贡献是汽车工业的2倍。在美国,食品工业是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有资料表明,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部总利润,生产环节仅占l/5,价值1元的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由此可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潜力巨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依赖于工业技术进步。美国仅玉米就可以加工2000多个产品,而我国仅能开发出100多种产品,美国能够利用葡萄皮渣提取红色素,而我国只能作为废弃物抛弃,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的差异。从理论上分析,农业作为弱势产业,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也在下降,但对加工产品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因此,必须加速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充分发挥现代工业对农业的巨大带动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创造产品比较优势,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可再生能源优势篇4

关键词:国际竞争优势;资源;能力;可持续性

1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与可持续性

1.1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优势可以定义为:“企业在其从事的生产经营领域内,能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质量相同或者好于对手质量的产品,并能从中获得超过竞争对手平均利润水平的利润,该企业就具有竞争优势。”

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在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的延伸,主要是企业从事的生产和经营领域范围的大小,当企业生产和经营领域范围扩展到国际市场,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背景下,企业竞争优势与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1.2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是从动态的角度对竞争优势概念的拓展,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是一致的。巴尼在其《企业资源与持久竞争优势》中强调,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本质上既不是一个日历时间,也不意味着竞争优势将永远存在,而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使这些优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能够被其他企业所复制。他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同时考虑现存的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第二,持续性不是一个日历时间概念;第三,持续性并不意味着竞争优势将永远存在,产业竞争结构的不可预期的变化也许使原来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不再有价值。因此,他认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应该满足四个条件:即是有价值的、稀缺性的、不完全模仿的和不可替代性。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是根植于其自身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可以定义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地整合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始终保持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并持续获得超过竞争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特征总和。

2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

2.1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源泉

企业为了实现竞争优势的目标,决定的要素很多,总体来看可分为资源论和能力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发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提出了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获利和维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创造市场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后来许多经济学家对资源进行了分类和具体的研究。总之,资源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特征,因此,不同企业之间会存在很大差异性,也就是说,资源的异质性导致了企业的异质性。由于资源是不完全自由流动的,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可能会长期存在。如果一个企业拥有稀缺的、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并且这些资源既不能够被其竞争对手所模仿,也不能被其他资源所替代,那么这个企业就具有垄断的地位,并成为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必要条件。

企业能力论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拥有的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虽然广义的资源包括能力,但是能力论认为,能力与资源不同,能力是以人为载体的,是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能力上的差异,这是产生企业竞争优势深层次的原因。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论》,根据他们的定义,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知识。核心竞争力是多因素的混合体,它是技术、治理机制和集体学习的结合。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不是某一单个技术和技能,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有三个主要的特征:一是核心能力具有充分的用户价值,可以创造价值、降低成本;二是核心能力具备独特性,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三是核心能力具备一定的延展性,能为企业通向多个市场提供支持。

二种理论的区别在于,能力论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源泉,而资源论则认为战略性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能力论将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能力作为核心能力的一部分,而资源论则把企业能力用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能力论强调企业围绕核心能力制定企业战略,而资源论则强调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总之,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能力和资源。2.2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是基于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的优势。对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单独而言,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而两种因素的有效组合是企业获得较高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内部长期发展的结果,资源和能力不能被竞争对手复制和模仿,那么,企业就形成了竞争优势。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容易观察到的资产,这些资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能力是指企业持续不断地运用组织结构及员工完成任务的技能。

从资源优势方面,主要包括:品牌名称、企业自身拥有的技术知识、有技能员工等。科里斯和蒙哥马利认为,资源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它可能是在竞争性的交易中广泛存在并且很容易购买到的一般要素投入,也可能是高度差异化的、需要多年积累且很难复制的资源。从能力优势方面,主要包括: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企业在取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企业内部能力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这两方面的因素有机地融合就会产生企业的竞争优势。

3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模型构建

3.1企业资源和能力变动的影响因素

3.1.1企业资源变动的影响因素

企业竞争优势形成后,基本处于产业的成长或者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的特点之一就是竞争对手的进入,竞争程度加剧,此时保持现有企业竞争优势及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主要决定于现有企业和新进入企业的创新与模仿速度和难度。其中对企业的品牌资源的影响不大,因为企业的品牌被消费者认知后,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消费者群,而品牌又不允许公开模仿,所以,企业品牌尤其是成为知名品牌后,这种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对于自有技术资源的变动主要决定于竞争对手的模仿能力,或者自有技术资源被模仿的难度,如果容易被竞争者模仿,那么这一资源优势将很快丧失。人力资源是资源中最不确定的,其变动的影响因素也最多最复杂。

3.1.2企业能力变动的影响因素

企业能力是企业通过提高企业自身价值、降低成本或同时做到这两个方面的任务,以实现企业更高经济效益的技能。这些任务的完成或者技能的提高是通过不断协调企业团队的活动而得以实现的。相对资源来讲,能力更不稳定,替代性更弱。这是因为能力的开发与维护是通过协调不断变化的员工的努力而实现的,因此,能力是动态的,那么其影响因素就更加复杂。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共同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作为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管理者,企业的管理者就是企业家,所以企业的管理能力就可以理解为企业家的能力或精神,企业家能力应该包括对未来的准确预测力与决策力、对企业组织的构建力、对组织人员的领导力、对组织运行的控制力、对企业资源的整合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变动归根结底是由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决定的。创新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观念创新等等,创新能力正是完成上述创新所具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具体内容还应该是决定于企业家和组织中的人员。学习能力是企业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是需要建立学习型组织,而这种学习型组织的形成的根本动力是企业家能力或精神。其他能力包括市场开拓能力、关系沟通能力等等,这些影响因素实际上是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决定因素的某一个方面。上述分析中并没有直接说明企业的核心能力,实际企业的核心能力是隐藏其中了,因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整合,单独一个能力是不可能形成核心能力的。当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因素变化时,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必然随这变动。核心能力的变动,将导致企业竞争优势的变动。

3.2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模型

企业资源和能力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是一种互补关系。企业资源是企业能力基础,而企业资源的效率又取决于企业的能力。正是资源与能力的互补性,才能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以至于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互补性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模型。

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整合后,确立了企业现在的竞争优势,面临的问题就是竞争环境的改变,包括竞争对手的进入、行业环境改变、市场需求的改变等。面对这些问题,企业要适时对资源和能力进行再开发和再创造,并重新进行整合,形成适应新环境下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面对环境的再次改变,就要重复上述过程。可见,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就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而改变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整合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将永久持续,则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永远持续,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动态过程终结,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没有了可持续性,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丧失,企业也就退出行业了。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89.

可再生能源优势篇5

东北经济频亮红灯,2015年总书记、总理亲自“督战”,中央也频频出台政策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在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中,我省能不能重新站起来,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优势,能不能明晰我省的优势发展战略。

一、对我省产业优势的粗浅分析

根据我省的现实情况,可以把现有优势分为四类,即现实优势、成长性优势、待开发优势、可逆转优势。

(一)现实优势,就是建国以来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及自然资源优势。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十余年的发展,我省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达到三百多户,形成了一重集团、哈电国际(哈电气集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集团。重型数控机床行业主导产品大多数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电站设备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大型铸锻件行业,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中航哈飞集团是我国直升机、轻型多用途飞机、新型支线客机的研发、制造基地。

自然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农林方面,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

(二)成长新优势,主要是指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设计、生产等能力。

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我省在“十二五”期间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三)待开发优势,主要是指具备自然条件但还没有得到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以及具备了一定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但还没有形成研发、设计、生产能力的产业。

(四)可逆转优势,主要是指当前看已经失去优势的产业,随着技术进步可能重新焕发活力的产业。

二、摸清家底,区分各种优势的特征,积极引导、鼓励、支持这些优势的发挥和成长

四类优势,有的正在发挥骨干作用,有的正处于萌发状态,有的还需要经过长期的酝酿,要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就要摸清这“四类优势”的家底,找出当前制约快速发展的根源,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打造“四位一体”优势战略,有效实现“动力转换”。

(一)巩固、提升现实优势,保持我省经济稳定增长

去年,哈电国际和沙特电力组成的联合体预中标迪拜Hassyan清洁煤电站一期项目,项目金额18亿美元。

这个项目的深层意义在于,其表明了我省的装备制造业还在发挥骨干作用,而且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国有属性,体制机制相对僵化,制约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是我省还要下大气力“补课”的地方。

我省在粮食生产上就有不可撼动的优势,但是在农业产业化上却是落后的,组织方式分散,小农经济特征明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结构不合理,粮食第一大省的优势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发展成长优势,抢占新的战略高地,实现动力转换

成长性优势的特点在于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在理论研究上产生了很多成果,但是产业化成果还较低,资本投入还比较少。鼓励科研部门与市场结合,与资本结合,加快产业化进程,尽快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骨干产品,在市场上争取较大的份额。这类优势的关键是要抢抓机遇期,要盯住前沿,盯住市场,接替在市场中被淘汰的产能,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实现动力转换和接力。

(三)加大待开发优势的投入力度,培育新产业快速成长,聚集发展后劲

我省是装备制造业大省,但是在很多技术领域并非处于领先,这也是制约我省发展的一个原因。3D技术,可能会突破过去我们的技术瓶颈、工艺瓶颈。所以,我们要加快步伐,在新技术的起跑线上赢得优势,打造我省智能制造新名片。

我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建设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旅游目的地。

(四)化劣势为优势,实现逆转再添动力。

“十三五”体现中国国家战略的百大工程项目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位列第八。

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和研究员潘秀莲领导的团队颠覆了90多年来煤化工一直沿袭的费-托(简称为F-t)路线,创造性地采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可将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纯化后Co和H2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高选择性地一步反应获得低碳烯烃。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在政策供给上发力

可再生能源优势篇6

【关键词】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创新发展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县域经济体系中最为特殊的群体,主要是指当地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有机体。一般而言,我国资源型县域主要处于我国的中西部,自计划经济时代开始便是国家材料的主要来源,到市场经济时代之后,国家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发展模式。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资源型产业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导致资源枯竭、生态脆弱退化等。所以,积极探究资源型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资源型县域经济主要面临的问题

1.资源枯竭现象严重

根据不完全统计分析,当前我国资源型城镇接近500座,经济发展处于成长阶段的接近100座,处于成熟阶段的接近300座,处于衰退阶段的接近50座。众所周知,自然资源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资源掠夺方式,会导致资源枯竭现象严重。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当前资源开发型领域已经进入了枯竭状态。

2.产业结构单一

通常情况下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依据当地优势资源所发展而来的,但是从实际角度分析,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过分依赖,导致经济增长呈现出一种原始、自然的积累过程。另外,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产业围绕着资源企业所运转,容易引发严重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引发市场风险。

3.产业技术水平过低

从产业内部结构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基本上属于超重型,从层次角度分析,部分精深加工业已经处于瘫痪状态,不仅资源利用率低,并且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另外,由于缺乏关联产业的构建,导致产业链条短。从产业效益分析,自然资源开采员工的平均工资占据全国平均工资的一半,但是相应的污染物排放量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是导致社会经济受阻的主要原因,由于自然资源得到无序开采,导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十分严重。根据有关调查,我国每年开采自然资源所引发的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近百亿元。并且导致资源破坏与占用土地面积超过300万hm2,破坏草地面积250万hm2。

二、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模式

当前我国资源型县域数量比较多,并且由于受到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的影响,导致各个地区资源型县域情况不相同。所以在资源型县域转型的时候需要选择不同的转型方式,要对地域环境、环境因素、产业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思考,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转型模式。

1.优势延伸模式

优势延伸型模式主要是将优势资源进行充分发挥,并且将资源优势积极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产业优势积极转化为地区发展的优势。利用优势延伸模式可以实现产业链中产业的协同发展,并且能够将主导产业定格为加工业。

2.优势组合模式

优势组合模式主要是通过综合开发利用产业优势,致使主导产业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利用该模式可以将不同产业群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处理。

3.优势互补模式

优势互补模式主要是指利用外部环境,选择相配套的发展产业,形成互动优势。利用优势互补模式可以将区域分工以及协作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可以进一步减少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成本。

三、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的对策

1.转变单一资源型产业结构为多元产业结构

可以参照优势延伸模式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将企业的优势进行发挥,扩大自然资源的储备量,积极稳定生产规模,减少自然资源出现衰退现象。比如煤炭作为最主要的资源,为进一步提高其利用效率,可以对煤炭资源进行加工与转化,严格按照安全、生态的基本原则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另外,还可参照优势组合模式,实现资源关联产业。比如,建材产业在发展中需要严格按照“节能、环保”的基本原则,对建材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建立优势品牌。还需要按照优势再造模式发展替代产业,加强对轻工业与机械产业的发展力度,加强创新科研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可根据当地的资源发展新型的产业集群。

2.实现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整合

在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过程中会面临非常多的问题,所以在实施转型的时候需要与社会转型进行整合。其一,要实现再就业或者创业,为人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其二,要积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惠农政策,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3.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

首先,要对自然资源开采区进行综合治疗,对于出现塌陷的区域可以采取大规模的搬迁方案。其次,要对重点污染行业进行治理,关闭高耗能与高污染的企业,加强对环保设施的构建。最后,要加强对重点区域进行治理,比如构建垃圾处理厂,建立湖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生态示范推广工程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实现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改变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需积极探索其中所出现的各种缺陷与不足,针对当地发展模式采取不同的转型模式与转型策略,真正实现资源型县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建民.河北省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转型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106-111.

[2]张娜.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以柳林县为例[J].吕梁学院学报,2012,06:88-90.

[3]荣尚,罗九晖.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方向研究――以花垣县为例[J].市场论坛,2012,12:33-36.

可再生能源优势篇7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发展模式市场导向西部在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千年里为发展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应抛弃传统旧的发展模式,建立适应西部区情的新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以更快、更好地促进西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我个人认为这种新的思路应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制定新的发展目标

在开发目标上,改变在西部建立能源原材料基地,从根本上转向强国兴区富民的目标。从建国开始,国家在西部进崐行生产力布局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国家对西部的投入除了国家安全,战略需要的考虑外,大部分时期主要着眼于当地的资源开发,把西部当作东部加工企业的原材料、燃料产地,建立东部垂直一体化的分工体系。西部开发的结果并未使其获得应有的快速增长,西部地区的人民群众也没有得到太大的实惠。迈向新世纪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具体开发内容上仍然也会包括能源原材料的开发,但从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性上讲,其目标应该是强国兴区富民。所谓强国,是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为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做出贡献;所谓兴区,是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目标不在是服务于东部的发展,而是要实现西部社会经济的振兴,最终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安定团结、山川秀美的新西部;所谓富民,则是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归要结底在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使西部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摆脱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实现人本身的全面发展,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与生活质量,与全国人民一道尽快崐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二、完善新的开发体制

要开发体制上,要形成与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的新型西部大开发体制。西部大开发的新开发体制,在开发主体上,不能再是国家为单一开发主体,而是要有广泛的经济主体参与,不仅充分调动西部崐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开发的积极性,而且特别要广泛动员、引导、吸引其它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各类经济主体参与西部开发;在开发的所有制结构上不能再是单一的国有经济,而是要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进行所有制结构创新,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给西部大开发注入活力和生机;在开发的动力机制上,不能再是简单的精神动员,而是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经济利益激励,是开发投资回报的引导,是合作双方的互惠互利;在开发的调节机制上,不能再是简单的命令手段和行政控制,而是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相结合,培育和优化以生产要素为核心的市场体系,通过大开发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同时新的开发体制不能再是封闭的,自我封锁的,而应是全方位的体制,要面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

三、确立新的开发基点

在开发基点上,要立足于区域经济成长,增强自力“造崐血”功能。改革开放以前在西部进行的大规模的生产力布局和建设,都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依靠国家投资来实施的。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直接掌握的经济资源在全社会的份额逐步降低,国家预算内的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会大幅度下降,因而完全依靠国家大规模投资来进行西部大开发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西部大开发的基点,要立足于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成长上,增强西部地区自身的“造崐血”功能。就西部地区在而言,要彻底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立在自力更生,发奋崐图强,开拓进取的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西部地区人民崐群众投身大开发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调动和挖掘崐一切可以用的人财物资源投入大开发;要在大开发中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区域自身的结构优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结构精简的改革步伐;还要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吸引、稳定国内外的资金、人才、崐企业进入西部进行开发。

四、转变旧的开发导向

在开发导向上,转向市场导向型开发。西部地区的资源丰富,因而很长时期以来的开发思路往往是“立足资源优势崐搞开发,但是资源性产业具有成本递增的特点,随着资源的深度开发,低成本的优势会逐渐消失,这在西部地区的一些矿产业中已经正在显现出来;同时,我国的经济运行环境已崐发生重大变化,大部分领域出现买方市场,从供给约束转向崐需求约束,加工生产能力的过剩以及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资源产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开发的深度,产品受国际市场价格和汇率变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崐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价格大幅度下跌,而东部沿海地区凭借港口优势加快利用国外的资源,降低了对西部资源的依赖程度。因此在西部大开发战崐略的实施中再以资源导向进行开发显然难以为继,必须转向以市场导向进行开发。要从简单地着眼本地资源搞开发转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确定具体的开发内容;要从单纯的开发能矿资源转向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开发方向;要从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扩张转向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培育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五、确立新的开发模式

在开发模式上,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重视资源崐保护,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传统的“有水快流”、竭泽而鱼、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粗崐放型开发模式,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呈加剧趋势,既不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严重影响全国的经崐济社会发展,不符合时代要求和国际潮流。因而,西部大开发只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才能得到其它地区的支持和全国的支持,也才能造福于子孙后代。要实行重要资源崐的保护性开发,重要资源应先考虑从国际市场上低价进口,战略性资源应减少开采强度而留有储备,一般性资源在开发中要提高采收率;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在大开发中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评估应成为项目硬性的约束;要把再造山川秀美,生态建设作为大开崐发的重要内容,严禁砍伐森林和破坏植被,保护大江大河的源头和上游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封山育林,植树种草;还要加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在大开发中打破“越穷崐越生,越生越穷”的贫困恶性循环,提高人口素质。

六、设置新的开局

在开局上,率先对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进行开局。西部地域广大,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开发的条件、难易程度、经济效益和带动作用都不一样;同时无论是国家还是西部地区自身,也都不可能在西部的整个和全部产业进行大规模的平均分布的投资。因此,西部地区的开发,必须从区情、省情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防止刮风,防止一哄而起,突出重点,有先有后,先易后难,从点到面。突出重点一方面是开发的区域重点选择上,要以若干核心地区作为经济增长中心,可以按照西部地区的区域中心,西部各省区的省区中心和产业聚集中心三层次重点投资建设地区经济增长极,通过中心区域的重点开发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建设,辐射和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增长。另一方面是开发的产业重点选择上,要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可以面向市场发展特色农业,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推广适用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优良品种技术,开发有区域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精细农业,发展绿色产业;可以从生物资源丰富的特点出发,利用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发展现代生物产业;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真正培育成为西部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带动经发展的龙头产业;还可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效益好,能够带崐动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

七、树立新的开发观念

可再生能源优势篇8

关键词:地板采暖节能

0引言

相比较普通采暖系统,地板采暖系统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地板采暖是把耐热管材或发热电缆埋设在地板内,以低温热水或电热能加热地板,再通过地板以辐射为主的方式加热室内空间的技术。辐射供暖方式与对流供暖方式相比节约能源约10%~30%。地板采暖节能效果及其主要技术、经济和环保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能效果

1.1地板采暖的辐射传热方式比对流方式加热室内空间可降低热损耗,提高热效率。

1.2对流传热导致室内空间上部温度高而下部温度低。与此相反,辐射传热是下部温度高而顶部温度低,因此减少了人体高度以上空间的无效热供给。

1.3地板采暖给人以脚暖头凉的感觉,这种感觉与对流传热形成的头热脚凉的感觉相比,人体的舒适感受度会低1℃~3℃。因此,地板采暖室内16℃即可达到对流采暖18℃的人体舒适度效果。有关技术资料显示,如室内温度降低1℃,可节能近10%。

1.4利用水源热泵或地源热泵进行地板供暖、供冷,每平方米装机电量不大于15w/?,比空调低30~50w/?,可有效缓解夏季供电紧张状况。

1.5由于人体对温度的感受度不同及在室内活动的时间长短不同,因此地板供暖、供冷的自动调节功能,人为控制的方便性也能产生相应的节能效果。

1.6由于地板本身是热辐射面,因此减少了围护结构近五分之一的冷面吸热耗能。

2技术优势

由于地板采暖的介质温度要求在60℃~30℃,比散热器规定的高温热水低35℃~65℃,因此既具有可以利用城市集中供热,又独具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达到供暖、供冷的技术优势。

2.1利用城市集中供热的低温热水地板采暖技术已经得到推广应用,占到目前各种地暖技术应用总量的90%。这种技术的优点主要是只需将集中供热管网终端明装的散热器改为暗装在地板内的耐热管材就行了,其技术含量不高,施工简便,成本低,可实现分户计量,舒适性好,节能效果明显。城市集中供热是建设部明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今后多年中这种地板采暖仍将占城市住宅供暖的主导地位。其不足是没有改变以消耗大量煤、水资源为代价的传统供暖模式。

2.2水源热泵技术是在冬季把地下水的大部分热量置换到供暖用的低温热水后,再将水回灌入地下及夏季用地下水在地板中循环降低室内温度的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是在冬天把土壤中的热量提取出来用于室内供暖,夏季则把室内的热量带到地下达到制冷目的的技术。

2.3电热源地暖电热源地暖技术主要是指把发热电缆(包括其它电热装置)埋设在地板内,通过电热转换加热室内空间,达到冬季采暖目的的技术。目前,我省已有石家庄市和保定市的个别小区或别墅采用。其特点是电热转换率不低于97%,可实现温度自动控制,节能、环保效果明显。但由于我省绝大多数设区市还没有实行低谷电价政策,因此目前大面积推行难度较大,但是随着我省电力事业的发展,其发展前景大好。

3经济优势

3.1由于地板采暖不像散热器明装占用室内空间,因此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2%。2006年,我省有约1200万平方米的住宅采用了地板采暖,即增加了24万平方米的有效使用面积。

3.2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地板供暖、供冷,不但不再消耗煤炭资源,还可以大幅度降低运行费用。以石家庄地区为例,利用地源热泵系统供暖、供冷的年费用为15~20元/平方米,比使用集中供热加分体空调的年费用低约1/3,夏季消耗的电能为分体空调的1/4。

3.3采用电热地暖可以不再使用宝贵的水资源。河北省是水资源紧缺的省份,石家庄市年可利用水资源约22亿立方米,而需要量为30~34亿立方米,缺口在8~12亿立方米,是全国35个最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如果推广应用电热地暖不但可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还可以平衡供用电负荷,实现室温自动调节和提高居民自我节能意识,促进人居环境质量和有利于社会和谐等诸多优点。

4环保效益

地板采暖和地板供暖、供冷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其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地板供暖、供冷和电热地暖其热介质都是洁净能源,因此对大气和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采用城市集中供热的地板采暖虽然不能有助于燃煤造成的污染物排放,但其辐射传热方式比对流传热可减少室内浮尘,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利人身健康。

在贯彻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政策方面,我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现仅就供暖、供冷的节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可再生能源优势篇9

 

 

 

 [关键词] 全球化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有个认识和发挥自己优势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世界工厂正在转向中国”之说。问题是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要看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是最有竞争力的。长期以来,我们是突出自己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我们要谋求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不是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是要通过努力创造出的比较优势。其中包括在产业升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和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低成本优势。 

 

 

 

1,资源禀赋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竞争劣势 

 

 

 

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从而说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按照比较利优势理论,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的生产最适合本国生产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使贸易双方获得更大的福利。 

 

 

 

李嘉图界定: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 

 

 

 

赫克歇尔-俄林界定: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各个国家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上述比较优势界定都与一国的资源禀赋相关。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有两个角度的考察:一是资源禀赋的产品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二是资源禀赋成本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和资源的低成本优势。 

 

 

 

我们发现已有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外向战略基本上是依据资源禀赋的产品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缺资本和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发达国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研究此问题时先要作个限制。我国是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国内市场很大,不可能所有地区所有产业都是外向的。在国内分工中,经济落后地区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可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本文的研究是要说明,在国际分工中不能继续维持已有的比较优势,停留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我国目前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基本上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较低。因此外向战略基本上还是定位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热潮中,各地特别重视扩大出口,由于目前许多地区能够出口的大部分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此各地竞相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引进外资也是缺乏产业选择,外商进入的产业大部分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状况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后果是:出口数量越多,引进的外商投资企业越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越多。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中国的产业结构不但不能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得到升级,还会进一步低级化,更谈不上创建世界工厂了。现在需要研究的紧迫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是否继续维持这种比较优势格局。 

 

 

 

过去在按照比较利益理论建立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是互通有无。因此比较优势突出在产品上,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技术密集型产品。实践证明,现在凡是强调劳动和资源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地区,往往是经济落后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突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结构的一定是缺乏竞争力的结构。基于资源禀赋的产品的比较优势的主要缺陷是冻结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差距。而且,外商进入我国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结果也是这样的。 

 

 

 

对上述问题的理论解释主要是比较优势界定的前提条件的变化。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存在两个国家,在两个国家之间各自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分别提供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多个国家,例如有多个发展中国家依据资源禀赋提供相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鞋帽之类的产品。我们将会发现,同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不同的国家生产国家竞争力是大不一样的。有的国家因其有较高的技术或较多的资本投入而有较高的质量或知名的品牌。这实际上是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面对这种竞争,我国许多具有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产品已经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其次,克鲁格分析了生产同种商品的要素替代问题:“如果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但在它们之间不存在要素租金均等化,那么,资本丰裕的国家将比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使用资本比较密集的生产技术,并且前者工资/租金比率也将高于后者。”[2] 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可能性是,在各个国家要素租金存在差别的条件下,劳动丰裕的发展中国家的工资/租金比率偏低。问题是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包含各个国家要素价格(包括劳动价格)出现均等化趋势。就象我国,近年来特别是经济开放程度高的沿海地区工资增长很快。这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成本有提高的趋势,这时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有下降的趋势,其结果是进一步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可再生能源优势篇10

用能调节与运行管理等,为我国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节能;趋势分析;模式

1引言

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问题已不断为人类所认识,其中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资源条件有限、环境约束加强、减排压力增大的前提下,要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发展模式,而建筑节能、提高能效是我国节能减排道路的最佳选择。

2建筑节能发展趋势分析

历史上,为了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建筑的发展和变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掩蔽场所―――健康建筑―――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第一阶段的建筑要求是掩蔽场所,建筑材料取自于自然,最后又回归于自然,完全与自然和谐共存。第二阶段是健康建筑。健康建筑要求室内通风,把一般的封闭建筑改造成更利于人类居住的健康建筑,但是付出了高能耗的代价。第三阶段是节能建筑。为了减少建筑物能源消耗,同时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创造健康舒适环境,许多国家提出了节能建筑的要求并衍生出多样化的节能技术。第四阶段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实质是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其主要特征是高能效的建筑能源系统、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亲近自然和保护环境[2]。可以看出,随着人类建设活动进入理性阶段,建筑的发展不仅在建筑功能和美观上不断探索,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意识也与日俱增,使之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载体,建筑节能受到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从新建建筑节能向既有建筑节能的覆盖,从常规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拓展,从城市节能向农村节能的延伸,实现了节能目标和节能模式的双跨越。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节能逐渐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2.1从建筑单体节能向区域能源规划和城市节能减排横向发展的趋势建筑节能的发展,或者说对建筑能源系统的认识,遵循着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过程。建筑节能起步阶段,注重单体建筑的节能技术应用,以及单独节能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通过技术弥补的方式抵消建筑所产生的能耗,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随着理念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建筑节能逐渐发展到区域内建筑能源系统的合理用能规划,乃至城市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节能减排。

2.2从重视建设使用节能向重视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和优化运行管理纵向发展的趋势成熟的建筑节能机制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将建筑节能的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并融合进来,包括从单种节能技术的应用逐步发展到多种节能技术的集成优化,高效的建筑能源运行系统和管理模式,节能的生活方式等。

2.3从建筑节能定性化向建筑节能定量化发展的趋势建筑遵照标准体系进行设计和施工,形成了节能潜力。将节能潜力转化为节约能量,需要一定的制度和措施来支撑。随着建筑节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建立了建筑能耗信息统计、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大型公共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测体系等制度,为建筑节能从定性化向定量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建筑领域节能发展模式探索就建筑能源系统而言,通过规划阶段对城市资源能

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配置,使用最少的能源消耗来满足城市能源系统的需求,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应用节能技术,如城市尺度、区域尺度或是建筑尺度等。

3.1城市层面

3.1.1合理规划能源利用,提高建筑能源系统效率分布式能源将是未来城市能源系统的发展趋势,未来城市能源系统可能将会是一种城市尺度分散―――区域多源集中―――终端用能系统的模式。多种能源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建筑能源供给来源的多样化,但是由于不同能源种类携带能量的形式各不相同,存在的方式和使用条件也各不相同,基于目前的建筑节能技术水平,需要合理规划能源利用模式,提高建筑能源系统效率。

3.1.2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我国的能源利用目前仍然建立在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导系统之上,其他形式的非化石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无碳能源,规模化应用较少。从保证能源安全和保护气候环境的角度来看,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是促进能源供应多样化,减少对煤炭消费、降低对石油依赖度的选择

之一。

3.2建筑层面

3.2.1改善围护结构性能,降低建筑能源需求通过建筑墙体保温技术(外墙保温技术、内墙保温技术和自保温墙体技术等)、屋顶保温隔热技术(正置式/倒置式保温屋面、通风屋面、绿化屋面、蓄水屋面、遮阳屋面等)、门窗保温技术(断热桥铝合金窗、Low-e玻璃窗等)、自然通风和遮阳技术等,多方位降低建筑能源需求,减少建筑能源消耗水平。

3.2.2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水平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持续利用率高,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也是非化石能源的重要来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建筑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我国的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资源十分丰富,在建筑中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我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形式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太阳能采暖系统等[8],

二是以低品位能源为热源的热泵技术,如水源热泵技术、土壤源热泵技术等。通过提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水平,丰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类型,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规模,对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十分重要。

3.2.3用能调节与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建筑节能的技术集成与优化配置问题。在建筑节能领域,对于建筑能源系统的节能潜力,合理的用能调节与适宜的运行管理仍不可忽视。建筑能源系统的调试运行和数据挖掘分析,对于反馈指导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