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1:19

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篇1

论文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由第一代燃煤型污染向第二代燃油型污染转变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对汽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汽车污染的有效对策。

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同时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醛、含铅颗拉等有害物质却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增加和汽车普及率的日益提高,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控制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对策。

1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

由于汽车产量、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燃油消耗增长很快。据权威统计显示,机动车消耗了全国石油总量的85%,柴油总量的42%。我国已成为石油消耗大国,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其中车用燃油消耗快速增加是首要因素。这不仅加剧了我国石油能源危机,增加了对国外石油的依赖,同时还增加了尾气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缓解石油能源危机、降低尾气排放成为不容忽视的历史课题。在汽车结构方面,采用设计优良的发动机、改善燃烧室结构、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法,提高汽车的整车性能,均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

2提高车用汽油质量

汽油质量对汽车排放有关键性的影响。我国目前的排放标淮是从欧洲一号到欧洲二号再到欧洲三号的发展过程中,但由于我国的汽油品质良荞不齐,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燃油,不仅会损害车辆的供油系统,还将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并加剧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燃油品质是当前发展汽车产业、减轻汽车污染的重要任务。

2.1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量

欧美发达国家车用汽油烯烃含量一般低于18%,而我国部分车用汽油烯烃含量高达40%。烯烃虽然能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却是汽油中不稳定成分,极易在发动机进气系统和供油系统形成胶质和积炭,限制燃油流量和进气量,破坏空染比,导致发动机性能变坏,使其动力性下降,油耗增加,排放恶化。

2.2保持汽油中适当的含氧量

汽油中加入含氧化合物可提高辛烷值,提高空燃比,起到助燃、减少co和hc的目的。但汽油中含氧量不能过高,否则影响汽车的动力性。

2.3在汽油中加入有效清洁剂

清洁剂是一种多功能化合物,能防止并除去进气门、喷嘴、燃烧室沉积物,而且还能提高燃烧效率,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起到降低排放和油耗的作用。

2.4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

硫使尾气转化器中毒失效,极大地降低转化效果,使hc、co、nox等有害物质排放增加。我国汽油硫含量普遍较高,有的甚至高达0.05%—0.06%,与国际标准还有差距。

2.5保持适当的芳烃含量

芳烃是汽油中高辛烷值和高热值组分,但芳烃含量高会增加燃烧室积炭,使发动机对汽油辛烷值的要求提高,增加预燃和爆震的危险性并增加尾气排放。因此应保持汽油中适当的芳烃含量。

3开发先进的尾气净化技术

汽车尾气净化技术是目前广泛采用的适用于大量在用车和新车的净化技术。它是指在汽车的排气系统中安装各种净化装置、采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对汽车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以减少污染的一项技术。我国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汽车尾气净化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国内各汽车生产厂家都使用美国或德国的净化装置来满足目前国内实施的欧洲一号汽车尾气标准,形成了国内的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市场被国外产品和技术垄断的局面。应加快开发自己的先进尾气净化技术,使我们的技术跟上甚至领先于排放标淮的步伐。

4开发代用燃料和电动汽车

开发代用燃料和电动汽车是治理汽车尾气的最根本和最终的途径,此途径使汽车根本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污染气体。目前汽车的代用新型燃料主要有三种。一是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两种气体代用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车可使发动机构造相对简单,各缸分配均匀、工作平稳,井提高了燃油经济性。但存在发动机功率下降、加速性能差的缺陷。二是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与常规石油相比,生物柴油排放污染大大下降,汽车尾气排放可达严格的欧洲三号标准。三是轻烃。轻径是石油化工的副产品。轻烃原料来源十分广泛,中国目前每年生产液态轻烃近1000万吨,以前由于没有找到有效的利用方法,这些宝贵的资源白白的浪费掉了。与其他燃油相比,轻烃具有高热值、无毒害的特点,对环境几乎达到零污染,更重要的是它克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燃料车存在的动力性下降,加速性能差的两大缺陷。

普及使用电动汽车也是避免汽车污染的重要措施。电动汽车被称为理想的无污染汽车。目前电动车尚不具备广泛使用的条件,主要问题是技术不够成熟,行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价格也比较高,且电池中含有的金属铅在生产、使用、回收过程中造成污染也不容忽视。虽然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受到技术的制约,但它仍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5正确使用、保养,加强道路建设与交通管理

正确使用和合理保养是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的重要措施。虽然汽车在出厂时能够达到国家需求的排放标准,但这一水平的保持有帆于车主的良好驾驶习惯和正常的保养维护。合理的交通状况和车速会使燃烧更充分,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汽车在高速行使时燃烧状况最好,污染物的排放也较少,而在怠速时污染物排放水平最高。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堵车是司空见惯的事。加强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合理的城市规划、加快车辆的行使速度、减少堵车时间,是减少排放污染的重要措施。同时,加强道路绿化建设,也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6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汽车污染

世界上很多国家为控制汽车污染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美国出台了强制性汽车燃油效率政策,对于每一辆机动车,如果生产商没有达到平均燃油消耗的标准,将会被处以罚款,购买者也将会受到处罚。日本政府针对不同重量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目标,为轻型汽油、柴油货运汽车制定了一系列燃油经济性标准。这些措施为我国采取相应的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控制汽车排放污染。

7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篇2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机动车的使用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对我国的空气环境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何让人们即享受到经济发展后的交通便利,又能有效地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成为摆在各级环境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

       一、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产生机理

       机动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有一百种以上,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铅(pb)、苯并芘(b8p)等,这些污染物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巨大危害。

       1、一氧化碳(co)

       co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低的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70,它的溶解度很小。吸入过量的co会使人发生气急、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长期吸入co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其生成主要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燃烧中的碳不能完全氧化生成c02,而co作为中间产物生成。

       2、氮氧化物(nox)

       nox是在内燃机汽缸内大部分气体中生成的,nox的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氮氧化合物进人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细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气肿。

       3、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尽管在汽车尾气中含量不多,但其构成成分中含有一种已被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4、铅

       汽车主要靠燃烧汽油(柴油)行驶.而汽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液体,为了防止爆炸,人们往往在汽油里添加一种抗爆剂——四乙基铅。汽车尾气中的铅很容易通过血液长期蓄积于人的肝、肾、脾、肺和大脑中,进而产生慢性危害,尤其是铅,一旦进入人的大脑组织,便紧紧粘附在脑细胞的关键部位,从而导致人的智能发育障碍和血红素制造障碍等后果。

       二、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和方法

       1、使用清洁能源型交通工具进行替代

       (1)使用电力或太阳能动力来机车代替机动车。近几年来,电动自行车的兴起,部分减少了城市摩托车的使用量,使很多城市的机动车尾气排放量有所降低。但电力机车存在一次充电行驶公里短,载货量小的不便,使电力汽车在使用上并不普及。如果在一定的活动区域内,发展使用电力汽车,或通过增加电动公交车以及电动出租车的使用会对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改善;

       (2)开辟地铁,施行电力牵引行驶,尤其在大城市人口稠密的地区,开辟地下通道,同时可解决乘车难问题以及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3)建立无车区,建立永久性的行人专用区和禁止汽车行驶的住宅区;

       (4)使用具有高速、安全、平稳、无震动、不污染环境、节省能源等诸多性能的磁悬浮列车。

       2、加强行政管理,减少和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1)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排放标准,强化新车准入制度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新车采取“三不’措施:不准出厂、不准销售和不准上牌:促使各汽车企业加紧对节能减排汽车的开发。

       (2)完善机动车的尾气检测体系,促进机动车的维护保养

       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查和机动车的定期维护保养对于减少汽车污染非常重要。通过建立严格合理的机动车的尾气检测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监督在用机动车的实际尾气排放情况。如《河北省实行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分标管理实施方案》规定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到达国ⅰ及以上标准的、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达到国ⅲ及以上标准的,核发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达到国ⅲ及以上标准的,核发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机动车,核发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其中5年以内的营运载客汽车,有效期为1年;超过5年的,有效期为6个月;10年以内的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有效期为一年;超过10年的,有效期为6个月;6年以内的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有效期为2年;超过6年的,有效期为1年;超过15年的,有效期为6个月;摩托车、轻便摩托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有效期为1年;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正面年份为下次环保定期检验的年份,被打孔的月份为下次环保定期检验的月份。就是对在用机动车进行定期检测,以保证在用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

       3、提高燃油质量

       燃油质量是影响汽车尾气污染的关键因素,应尽快建立清洁油品质量标准和有效监管体系。要鼓励兼并或关闭小的炼油企业,防止不合格的燃油流向市场。因此,应当全面提高燃油质量,研制清洁油品、加强监管体系,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三、机动车尾气净化措施

       发动机尾气净化措施是指将汽车尾气由原有毒气体变成为无毒气体,再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机动车车尾气净化措施有很多种,其中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减少污染的有效手段。现如今,三效(元)催化剂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应用。三效(元)催化净化器起着对发动机做功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的作用,它是利用其滤芯中的钯、铂、铑3种元素,通过氧化法或氧化还原法过滤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3种污染物,使尾气排放合乎要求。

       三元催化净化器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的排气装置上,当汽车废气通过净化器的通道时,元催化器中的净化剂将增强co、hc和nox三种气体的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成为无色、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hc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使三种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其净化效率很高,可以净化90%以上的有害物质。

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篇3

拿车“开刀”

机动车尾气是雾霾“元凶”之一。治理它,要短期和长远两手抓。

2016年11月底,法国巴黎出现严重空气污染。政府决定在巴黎及其周边地区采取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限速等紧急措施。12月初,相关地区空气质量已见好转。

此前有数据显示,机动车限行措施可让巴黎市区车流量减少约18%,与道路交通相关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降低15%,氮氧化物浓度降低20%。

从长远看,政策对路,会大大减少车辆排放污染。比如曾经的“雾都”伦敦采取的低污染排放区政策等,也都卓有成效。伦敦市政府还计划在20年内减少9%的私家车流量,降低12%的尾气排放。

技术给力,“刀”才锋利。洛杉矶曾饱受光化学烟雾困扰。上世纪60年代末,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出现,10多年后,洛杉矶所有汽车基本全部安装净化器。目前,洛杉矶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只有30多年前的1%。

拿污染工业“开刀”

漫长的雾霾“突围”之路需要对污染“大户”动手。

上世纪60年代污染加剧,促使德国在法律及管理条例中就工业设施排放、燃料中铅含量、大型燃烧设备排放等作出具体规定。系列措施出台迫使大量工业企业安装烟气洗涤设备,对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几十年间,德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1952年发生“毒雾”事件后,英国政府大力推动天然气取代煤炭,淘汰落后产业,将伦敦所有烧煤的火电厂关停或迁出。

有针对性的临时措施也会有快速的收效。巴黎2015年3月遭遇雾霾时,也曾要求工厂采取污染排放最低的生产模式,有效加快了“除霾”进程。

拿违法违规者“开刀”

有了健全的法律法规,更需要坚定不移的“铁腕”执行力。

据巴黎警察局统计,在此前对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的4天内,共有4.2万辆次机动车接受了巡警的监察,其中有2200辆次机动车的驾驶员因违反限行规定而被处以罚款,可见处罚力度之大。

在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员方面加强建设也十分必要。如加州环保署有5个部门,其中大气质量局有约1000人专门监管汽车尾气等“移动污染源”。

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篇4

【关键词】尾气污染;治理措施

在现代文明中,汽车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但是,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汽车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即汽车尾气污染。在中国大中型城市,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有资料表明,上海市的汽车总量只相当于日本东京的1/12,但空气中主要由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的总量却基本相同。中国在用汽车量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增加,将大幅度增长。由此可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物的紧迫性。

汽车是一种流动的污染源,其排放的尾气中,除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为无害成分外,其余均为有害成分,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微颗粒物、铅化物、硫化物等。据资料介绍,城市街道上的车流量在每小时1000-2000辆时,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这三种有害气体占全部有害气体的80%-90%以上。为此,政府应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还广大市民一个洁净的大气生活空间。

一、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危害

有碳、氢、氧组成的液体石油燃料,在发动机气缸里,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水蒸汽、氮气、氧气,在正常情况下是无害的,但由于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是形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剧毒性气体。它是燃油不充分燃烧的产物,车速越慢、交通堵塞、排放量越多,是汽车有害排放物浓度最高的一种成份。城市大气中的一氧化碳大部分来自汽车尾气,它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成为大气中比较稳定的成份,能停留2C3年。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碳氢化合物

各种碳氢化合物总成为烃类,汽车尾气中能含的烃类成份有百余种之多,碳氢化合物中大部分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但从汽车尾气中检测得知,在排出的碳氢化合物中含有烯烃在大气上空中,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会与氧化氮起光化反应生成臭氧和过氧化酰硝酸盐等光化学过氧化物以及各种游离基、醛、酮等成份,形成一种毒性较大的浅蓝色烟雾。它会刺激人们的喉、眼、鼻等黏膜,它不仅有难闻的气味,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并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还具有致癌作用。因此,碳氢化合物排放的危害性是不可忽视的。

氮氧化物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物总称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比一氧化碳还强,通过呼吸进入血液,使其失去输氧能力,产生与一氧化碳相似的严重后果。一氧化氮氧化成剧毒的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进入肺脏深处的肺毛细血管,引起肺水肿,同时还刺激眼黏膜,麻痹嗅觉。二氧化氮单独存在时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在二氧化氮浓度为9.4毫克/立方米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人的呼吸系统功能失调。此外,即使是氮氧化物浓度很低,也会对某些植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微颗粒物

汽车尾气排放中的微颗粒物,主要是作为抗爆剂加入到汽油中的四乙基铅燃烧后生成的铅化物微颗粒,以及燃烧不完全的多孔性炭粒等构成。铅化物扩散到大气中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当人们吸入这种有害物质,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铅将阻碍血液中的红血球的生长与成熟,使心、肺等组织发生病变,侵入大脑时则引起头痛,出现一种精神病状态,当血液中的铅含量超过80微克每100毫升时,随着血液中红血球状态的变化,会出现四肢肌肉麻痹,严重腹痛脸色苍白,以致死亡等典型铅中毒症状,此外,微颗粒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时,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甚至造成角膜损伤。

二、汽车尾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汽车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控制汽车尾气污染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故对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汽车尾气治理措施的根本在于开发发动机机内净化技术,经对国外成功经验的总结,及几年来我国的实际情况证明,在汽油车上安装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和点火系统,配装氧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发动机工作,同时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是大幅度降低尾气污染物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是与大家探讨的是机外净化治理技术与行政管理手段的结合,达到治理目的的措施。

1、改善油品品质

以无铅汽油代替四乙基铅汽油,从而减少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目前,国内已按国家规定严格执行生产销售无铅汽油,但也有一些地方仍有私调、乱加四乙基铅现象,有关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以减少污染。

掺加添加剂、改变燃料成份。在车用汽油加入添加剂,使汽油中的碳、氢链缩短、溶解胶质,改变成份,使汽油在燃烧过程中有充足的氧参加燃烧。该方法可使尾气污染减少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40%-60%。

在机油中添加一定量的石墨、二硫化钼等制作的添加剂,加入到机油箱中,可节约发动机燃油5%左右。此外,采用上述具有添加剂的机油可使发动机气缸密封性能改善,增加缸压,使燃烧更充分。从而达到尾气排放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含量的降低减轻污染。

2、大力推广使用新型汽油,节约能源、利于环境,大力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开发乙醇代替汽油,即可节约能源,调节能源结构,又可使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减少,是一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新课题。如果按照1:9的乙醇汽油比例,用20万吨乙醇可配出200万吨乙醇汽油,缓解我国原油供应的紧张。它与纯汽油相比,汽车尾气一氧化碳可降低1/3左右,碳氢化合物降低13.4%。

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篇5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大气环境;污染;措施;佛山

随着佛山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增加。据来自佛山市机动车经营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7.63万辆左右,其中汽车保有量104.79万辆,每百户家庭保有量达到62.69辆。相比2005年的每百户家庭汽车保有11辆,四年间翻了一番。机动车为人们的出行和工作带来极大地的便利,但同时也对大气环境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今年冬春全国大面积的雾霭天气和时下pm2.5话题的火热说明环境空气质量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佛山市的空气污染已经由工业煤烟型污染转变为机动车尾气型污染为主[1,2],为了更有效控制和减少佛山市的空气污染,促进佛山市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佛山市大气环境的影响极具现实意义。

1.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佛山市大气环境影响的分析

1.1机动车尾气的主要成分及危害

机动车尾气成分有100种以上,但主要是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烟尘微粒(铅及其他重金属化合物、黑烟、油雾等)、苯并[α]芘、臭气(甲醛等)。每1000辆汽车每日排出Co约3000kg、HC200400kg、nox50150kg。机动车尾气中的HC、nox在阳光作用下反应,产生的臭氧(o3)与大气中的其他成分结合可形成光化学烟雾,对眼、鼻、咽造成强烈刺激,引起呼吸道疾病;对植物造成伤害,引起农产品减产;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Co、nox进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引起头痛、肺部疾病。苯并[α]芘有致癌作用。So2和悬浮颗粒物损害肺功能,并且是形成“酸雨”的元凶。铅进入血液,可引起贫血和损害脑细胞,尤其对儿童的成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1,3]。可见,机动车尾气不仅污染大气环境,而且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1.2佛山市道路及交通特征

佛山市比较重视道路建设,1995年市区道路总长度只有130公里,2005年增加到426公里,11年间增长了2.3倍。但是道路建设与车辆增长速度相比,仍存在明显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道路缓冲区域不够、叉路口多以及老城区、商业区道路状况改善不大、停车场少等问题[2],从而造成市区部分路段交通拥堵及行车、停车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张宁等人[4]分别以车辆跟踪法和路线循环法研究了佛山市城区和郊区机动车的交通特征。佛山市的交通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按每天车流量观测,明显有两个高峰段,即早上8:0010:00和下午16:0018:00,正是人们上下班出行的时间。城区主干路车流量超过6000辆/h,并承担了城区所有道路车流量的53%。郊区国道车流量也大于5000辆/h,占郊区所有道路车流量的52%。高峰时段道路拥挤,车辆行驶缓慢,并且加减速频繁,尾气排放量较多。⑵高峰时段,城区道路行驶的车辆以轿车、摩托车和出租车为主;郊区道路以轿车和卡车为主。在城区、郊区道路行驶数量最多的都是轿车,所占比例超过30%,最高达到53.6%。⑶车辆行驶速度方面,城区主干路、次干路、居民路平均行驶速度分别为24.49Km/h、21.64Km/h、15.49Km/h,比其道路通行的最高时速89Km/h、70.6Km/h、55.2Km/h低了不少。⑷在城区各级道路上,机动车怠速、加速、减速、匀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2.46%、32.08%、33.21%及12.25%。由于受到道路车流量大、红绿灯多及人车混行等因素影响,车辆频繁加、减速及怠速,车辆行驶状况较差。

1.3佛山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关共凑[2]等人分别在佛山市汾江路、祖庙路和人民路布点调查和监测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时间选在一年中的3月、5月、10月和12月,涵盖春、夏、秋、冬四季,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未对HC设限,只测了Co、nox两种成分。数据统计后的结果与张宁等人每天车流量的变化规律一致,Co、nox在早上8点和下午18点呈现2个尖峰值,其值约为白天其他时段平均值的1.52倍,说明车流量与尾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密切关系。流动源(机动车)与固定源污染物分担率方面得到下面结果:⑴nox:流动源占66.4%,固定源为33.6%;⑵Co:流动源为55.1%,固定源占44.9%。说明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佛山大气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固定源。在车型分担率方面以轿车为主的小型车超过了摩托车和大中型车,这个结果也与张宁等人关于各种车型流量的调查结果一致。

刘永红等人[5]研究了广州亚运会期间佛山市车辆限行对污染物排放消减的影响。在亚运会比赛期间禁止黄标车(2001年10月1日前上牌且未申领环保标志的车辆)在部分地区通行,绿标车、摩托车则单双号限行。监测结果显示黄标车限行后,不同等级公路污染物消减程度平均值为:Co48.4%、nox39.2%、VoC43.6%和pm49.2%。说明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中高排污车辆“贡献”很大。

2.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措施与对策

2.1积极发展无污染公共交通,解决人们交通出行的难题

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轻轨,快捷、运量大、没有污染,是可供佛山这样城市优先选择发展的公共交通工具。另外,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是解决人们交通出行难题的重要措施。

2.2推广低污染清洁环保汽车,限制并淘汰高排污车辆

在市区应积极推广新型清洁环保车辆,如电力车、甲醇燃料车、LpG能源车、太阳能车、燃料电池车地等,以大幅降低Co、HC和烟尘微粒的排放量。

2.3提高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水平,力求改善城郊道路交通状况

提高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水平,一是增加路网密度,为主干路分流;二是市区应减少过境车辆的数量,应规划过境车辆在城区以外通行的道路;三是采用智能交通系统,以实现合理分配交通流,缓解拥堵,减少尾气污染物的排放。

2.4加强监测严格执法,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应在主要路段建立遥测系统,识别并排查出高排污车辆,强制维修保养和加大处罚力度,对没有维修价值的车辆应予淘汰。同时采取各种形式宣扬绿色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3.结语

佛山是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较高,因而已实现“有车一族”梦想的人比其他许多城市多。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不仅远超出国内平均水平,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由于汽车数量增加所产生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却不能漠视,保护环境和维持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毕晓萍.佛山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防治探讨[J].绿色科技,2012.

[2]关共凑.佛山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特征及其控制措施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08.

[3]陈秋安.汽车尾气污染及检测技术[J].才智,2011.

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篇6

关键词:船舶柴油机尾气减排技术

中图分类号:tK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000-00

柴油机是目前世界上船舶使用最为普遍的动力装置,然而船舶柴油机的广泛使用及大量燃烧使用的重油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据统计,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船舶每年向大气排放氮氧化物(nox)约650万吨、硫氧化物(Sox)约600万吨。全球每年约有64000人死于与船舶污染有关的疾病[2]。

1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法规及要求

由于船舶柴油机尾气排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愈加严重,国际海事组织(imo)修订并通过的《防污公约》,规定了在不同时期和区域、nox、Sox和pm等排放量的限制值以及对燃油含硫量的一般要求(见表1)。

2船舶柴油机尾气减排技术

船舶柴油机尾气中加带的有害排放物是造成污染的重要根源之一。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和炭烟等为主要的有害排放物。因而,对尾气减排技术,主要针对以上三种有害物质[4]。

2.1满足tierii阶段要求的方案

imo要求nox排放量比tieri降低20%,在当前减排技术发展情况下,采用以下内部措施即可实现。(1)延迟喷油正时。船舶柴油机因常在较热环境下运行,冷却水温度较高,利用延迟喷油正时的办法nox可减少10%~15%[5]。(2)高压共轨技术。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通过对喷油要素的优化使燃烧更充分,减少了有害排放物。实践表明,采用共轨技术的船舶柴油机能够将nox排放减少20%[6]。(3)两级增压。两级增压系统,高工况采用强米勒循环,低工况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提高缸内过量空气系数,改善低工况冒烟问题。

2.2满足tieriii阶段要求的方案

对于imotieriii的要求,即nox排放量比tieri降低80%的目标,除了要进行上述的内部技术外,还需要以下必要的外部措施。(1)燃油-水乳化。乳化燃油可降低最高燃烧温度,故nox的生成量减少。从降低nox的角度看,最佳掺水量为14.5%。(2)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用氨作还原剂对含nox的气体进行催化还原处理。nox清除的程度取决于所加的氨量(表示为nH3/nox)。nH3/nox的比值高,则可得到较高的nox净化率。(3)气体燃料:双燃料发动机和纯气体发动机。典型的是采用液化天然气(LnG)。LnG污染小,考虑到设备的改装费用和对船舶结构的改变,在船舶上应用还有很大难度。当前可使用LnG作为燃料提供相当动力的船舶,绝大部分为LnG运输船。纯气体燃料发动机能够改善船舶柴油机排放问题,但储存安装及运输补充是其最大限制,目前较为成熟的机型主要是中速柴油机。

2.3硫氧化物的控制

硫氧化物的排放水平基本取决于燃料中硫的含量。海水洗涤系统作为一种后处理技术也可用来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目前,如在柴油机正常运行工况下,烟气冷却到150℃左右,燃油含硫量控制在3.5%以下,海水温度保持在20℃以下,装置脱硫效率理论可达98%[7]。

2.4炭烟的控制

目前,对船舶柴油机尾气的炭烟颗粒有进行机内控制和机外净化技术。机内控制措施主要通过提高喷油压力,改善油气混合质量实现。机外净化技术即为微粒捕集器(DpF),它可将尾气中的炭烟颗粒减少70%以上。另外,旋风分离器可分离粒径大于0.5微米的颗粒;静电沉淀分离器效果很好,但造价很高;船舶废气反应器(ieSi)对颗粒的净化率达80%以上。

3结论

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作为尾气中加带的主要危害物,在国际海事组织愈加严格的法规背景下,单纯燃用较高品质燃油(较低硫分)对于降低硫氧化物效果明显,但对远洋船舶应用起来,考虑其成本必将非常困难。而氮氧化物的控制途径较多,因而多种技术在船舶上综合运用是发展的必然。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还要考虑在船舶有限空间上实施的可能。

参考文献

[1]J.J.Corbett,J.J.winebrake,e.H.Green,etal.mortalityfromShipemissions:aGlobalassessment[J].environ.Sci.technol.,2007,41(24):8512-8518.

[2]中国船级社.《国际海事组织防污公约maRpoL》2011年综合文本[S].2012.265-270

[3]孙培廷,黄连中.国际船舶防污染公约的实施及对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发展影响的探讨[a].第二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C].2000,2-3.

[4]胡以怀,应启光.《船舶柴油机振动、噪声及废气排放》[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151-154

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篇7

关键词:城市机动车尾气 尾气污染 危害 防治

一、城市机动车的尾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危害

目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成分复杂而且多样,根据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表明,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巨大危害。其主要污染范围集中在离地面0.3~1.5米,这是城市人群主要的呼吸区域,会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以下就各成分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

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长期吸入Co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它是汽油中的碳元素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不完全燃烧而生成的中间产物。当人体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人体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甚至窒息死亡等现象。

2.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合物进入人体肺泡之后,会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造成肺气肿。更有甚者,当人体吸入过量的氮氧化物,会引起人体的中枢神经的瘫痪和痉挛。

3.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虽然在机动车尾气中的含量不算最高,但是其危害性却不容忽视。据相关部门研究数据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的主要成分都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4.颗粒物

机动车尾气颗粒物多为可吸入颗粒,吸附性强。颗粒物中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能引起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及肺部疾病。使常见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城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不仅给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大大地损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存环境。

二、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各地环保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台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介绍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性和积极防治尾气污染的必要性、重要性,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大家积极参与,自觉自愿接受并执行有关的交通污染控制措施。此外,还要提倡和鼓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这样既可以节约费用,又可以减少尾气污染。

2.完善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

我国早已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环保部门应依法加强对城市大气质量的预报及对机动车尾气的监测工作。有关部门一旦发现违反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应严格执法。此外,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我国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并向国际化标准靠拢,在一些大中城市新车开始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对不符合以上标准的轻型汽车,机动车销售企业不得销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登记手续。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完善来规范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使汽车尾气排放量降到最低水平,大大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3.加强科学研究,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

利用科技手段控制和防止机动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是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的方式。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国家都在研究和应用压缩天然气(CnG)和石油液化气(LpG)作为代用燃料,这是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径。而我国是一个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加大对天然气作为代用燃料的应用研究,这对控制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此外,我们还要不断研究和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汽车,如太阳能汽车,以及利用以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制成的高能蓄电池为动力的汽车。总之,要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使高科技成为机动车污染空气的克星。

4.加大城市街道的绿化程度。

城市街道两边的绿化植被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净化城市大气、吸附空气中的有毒颗粒、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等。因此,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应该植树造林、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防治城市大气污染。

三、结语

如何防治和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笔者结合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进行分析,并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加大城市街道绿化程度等方面加强对城市机动车污染的防治进行阐述,这对于当前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华爱红,李丽,丁国良.浅谈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07.(04).

[2]吴国正,马丽萍,贺克雕.汽车尾气的污染与防治[J].广东化工.2007.(05).

[3]姚宝艳.锦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与防治.科技信息.2007,(7):227.

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篇8

【关键词】可持续绿色交通

一、绿色交通的内涵

绿色交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理念,是以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为目标的协和式交通运输系统。它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少交通拥挤,减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绿色交通的本质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最少的社会成本最好的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其主要途径就是减少个人交通工具的使用。绿色交通是解决当前交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绿色交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绿色交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随着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在不断加剧,交通运输的发展与有限的城市资源承载力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绿色交通应运而生。绿色交通可以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交通的基本保障,而可持续发展交通是可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具体体现。绿色交通只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才会具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交通的实施得以实现。绿色交通和可持续发展交通在实现人和物的移动的同时,还必须满足经济的可行性、财政的可承受性、社会的可接受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的交通发展标准。

三、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城市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汽车尾气中油海气体对大气的污染;而是交通带来的噪声污染;三是不断增加的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其中最主要的是交通尾气和交通噪声污染。交通尾气污染具有滞留性,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长期性,容易致癌。交通尾气的排放浓度既与车辆本身的制造水平有关,也与车辆的运行状态有关,交通流量越大,大气中的汽车尾气浓度越高。另外交通控制、路面宽度、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植被面积等也都会影响交通尾气的浓度。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激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污染源。

(二)交通结构不合理

目前,国内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很不合理,在市民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方式比例低,据统计分析,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交分担率在6%~25%之间,自行车交通与其他非公交机动车交通占50%左右,步行占30%左右。在各种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方式的道路利用率最高,小汽车的道路利用率最低。公交出行选择率低,导致了整个城市道路利用率较低,造成城市交通拥堵。

(三)城市交通的基础建设落后

首先,从道路网的结构来看,由于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比例与密度不合理,交通问题的改善就缺乏必要的基础。其次,交通的配套设施不足,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的发展,小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城市停车场数量严重不足,分布也不合理。因而导致部分车辆占道停车,加重了交通拥堵。再次,城市中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公共交通是实现绿色交通最有效的交通方式,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公共交通,特别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建设不足导致了交通结构和出行方式选择的不合理。

四、推进我国绿色交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公众出行结构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了确立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政府应主导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切实保证公交路权优先,整合线网、场站、运力等资源,科学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系统,充分做好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换乘,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共交通的高效、便捷、准点、和舒适。选择商业环境较好、服务设施密集、交通压力较大的地区,建设人车分离的步行街系统,优化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同时,倡导“自行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逐步健全自行车道路系统、完善自行车租用和存放设施、提高自行车道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通过实施车辆配额制度、阶梯式停车收费制度、高峰时段道路收费制度等有效调控小汽车拥有量和使用量,从而保持城市整体交通效率。

(二)加强对车辆尾气和噪声污染的控制

(1)对尾气污染的控制。有研究资料表明,汽车怠速和加速行驶时尾气的排放量是匀速行驶排放量的5倍以上。因此,可以在交通管理中采取诸如尽可能设置平面交叉路口、在需要设置信号的路口采用自动信号控制系统、在需要控制排气污染的区域设置禁止超车标志和控制车流密度等措施。另外,要加强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管理,制定完善的地方性管理法规,对机动车污染排放严格管理,确保排放达标。

(2)对交通噪声的控制。首先要合理控制交通流密度大、中城市建设环城道路,减少穿越市中心的车辆,从而减少城市闹区的车流密度;其次,可以控制小型机动车的使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再次,合理设置交通设施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间的隔离设施,通过减少混合交通来减少由于车辆频繁加速、制动所产生的噪声。

(3)推广绿色交通工具。通过税收优惠、贷款优惠、补贴等鼓励政策,建立公益行业车辆燃油共担机制,提高机动车燃油品质。严格在用机动车排放管理,在现已实施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排气测试方法,加大机动车尾气超标惩罚力度,同时通过严格执行汽车报废标准。同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联盟,构建由政府牵头、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公共研发平台,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的研发投入,出台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的配套鼓励政策,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天然气加气站、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建设,为广泛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创造充足的条件。

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篇9

【关键词】:空气污染;机动车尾气;健康影响;治理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机动车的使用数量在不断增加,这给我国的空气环境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何让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又能有效地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成为摆在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所有环境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

1、汽车尾气分析

1.1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1.1.1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低的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0.9670,它的溶解度很小。一氧化碳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的血液后,会和血液里的红血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携氧能力下降,使人体出现反应,如听力会因为耳内的耳蜗神经细胞缺氧而受损害等。

1.1.2氮氧化合物

人受一氧化氮毒害的事例尚未发现,但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呼吸道刺激性气体,气味阈值约为空气质量的1.5倍,对人体影响甚大。由于其在水中溶解度低,不易为上呼吸道吸收而深入下呼吸道和肺部,引发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疾病。

1.1.3含铅化合物

铅在人体内各器官中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人的心脏、肺等造成损害,使人贫血,行为呆傻,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不育症以及高血压。根据进入身体的方式,可以有高达60%的摄入总铅量永久留在人体内,成年人血液中混入0.8mg以上称为铅中毒。

2、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各级尾气污染控制机构没有设立

虽然部分地市已经成立机动车尾气污染常设专职机构,但管理模式分散,协调机制不完善。部分地市尾气监管职能由环境监测机构或环境监察机构代为执行,在协调联系各级各部门开展具体监管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2.2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目前的道路设计、交通路网规划不合理、交通管理体系较落后,交叉口畸形、错位,t型交叉口多,旧城道路空间狭窄,人、车、路矛盾突出,上、下班时,城区时常出现交通拥堵。大多数机动车在城区行驶时处于低速、怠速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比正常行驶的车辆增大许多。

2.3机动车整体性能、排污控制技术、维护保养技术落后

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在整体性能和排污控制等方面较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我国现行的维护保养制度只重视安全性、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指标,而对车辆环保要求不够重视,以致机动车虽然经过维护保养,但其污染物排放仍无法明显改善。

3、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措施

3.1建立健全机动车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

鉴于目前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工作的责任不清和立法上的不完善,建议制定并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法》,从国家层面上明确各部门在机动车环保方面的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

3.2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

建议成立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机构,由政府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组织协调,形成政府机构领导亲自抓、层层抓的长效管理机制。

3.3加强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减少和消除尾气污染

加强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尾气污染。一是拓宽道路,修建立交桥和地下铁道缓解城市交通、提高车速、降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二是加快旧城区的改造和市政建设,保证道路畅通,使道路发展与车辆增长速度相协调,尽量减少机动车在行驶中的减速、怠速和加速,从而降低油耗和排污。三是合理调整机动车流量,加强交通管制。在交通拥挤或车流量较大的路口、路段采取措施,合理调配,保障车辆畅通。四是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净化大气环境。

3.4提高汽油质量

尽快制订并实施与排放标准相配套的车用燃料油标准,解决车用燃油与机动车排放新标准相匹配的问题,推动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的提高。一是加快推广低硫油,加强油品质量管理,根据不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要求,调整汽油、柴油标准中硫含量指标。二是进一步提高清洁燃油标准,制定并实行比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更严格的油品标准。三是加大宣传,鼓励消费者选用与在用车辆相配套的燃油。

3.5加强在用车辆的管理

3.5.1严格执行报废制度和排放标准

建立高污染车型目录,达到报废年限后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不得继续使用,同时尾气不达标即可报废,不以行驶年限为报废期限。

3.5.2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工作

加快对老(旧)公交车、出租车等专用车辆的更新,建设电动、天然气公交车示范线路,保证充电站和加气站的规划建设与公交车场(站)相结合配套。

3.5.3实行对在用机动车定期检测和抽测制度

环保部门与交警部门应密切配合针对部分路段车流密度大、不易设点路检而黑烟车又相对较多的实际,开展道路巡查,消除路检、抽检的工作盲点;加强对环保检测机构的管理,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鼓励采用简易工况法、红外遥测等先进手段对在用车辆实施定期检测,并将检测信息纳入机动车年检系统,从根本上解决车主的作弊问题。

3.6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积极向广大市民宣传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的各项法规和常识;时常开展机动车尾气危害、环保驾驶等知识讲座或图片长廊知识普及活动。定期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和检测、抽测违法信息,提高公众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争取广大市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增进公众参与的力度。

结语

我国汽车尾气的污染不是一天两天所形成的,需要治理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们要依靠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完成,积极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从我做起,还自己一个清新、干净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篇10

1952年冬天,伦敦爆发大雾事件,直接造成4000人死亡,随后几个月,又有8000人因雾霾死亡。当时伦敦雾霾大到火车停运、汽车停驶、城市停摆的地步。

此后,伦敦痛定思痛,通过转变能源结构和治理汽车尾气,经过数十年努力,终于迎来碧水蓝天。

少烧煤多烧气1952年冬天,伦敦爆发大雾事件,直接造成4000人死亡。

上世纪50年代,伦敦的雾霾污染已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英国国会适时在1956年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案》。

法案制定了一系列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尤其是在城市村镇设立“烟雾控制区”。在烟雾控制区域内,只能使用无烟燃料。此后,英国家庭取暖逐渐转变为采用更加清洁的无烟煤、电力和煤气。这极大地减少了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法案还要求发电厂建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并提高了烟囱的高度标准。此后该法案于1968年修订,要求工厂的烟囱提高高度。

1993年,英国对清洁空气法进行了第三次修订,完全禁止在烟雾控制区之内排烟以及任何烟囱排放黑烟,并对汽车尾气的排放做了要求。

上世纪50年代伦敦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是煤炭燃烧所致。因此,对于伦敦空气污染的治理跟英国能源结构的转变有关。

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19世纪中叶,英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但煤炭的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英国能源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次急遽转变。在短短10年时间里,天然气发电从微不足道,发展到占英国发电量的30%。

当时下面几个因素促成了英国能源结构的转变:

从政治上看,1990年英国电力工业开始私有化,监管的改变让天然气进入发电领域成为可能;从经济来看,当时英国经济处于高利率时期,而天然气发电站的建设周期要比煤炭和核电站的周期短得多。而且当时英国北海天然气田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天然气价格较低。

此外,天然气发电机技术取得突破,尤其是联合循环式天然气涡轮发电机,有更高效率,而成本更低。

另一大变化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如果说英国能源消费结构向天然气转变是由市场和企业力量推动,那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则是英国政府政策的结果。

2009年7月英国制定了《低碳转型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届时,30%的电力由可再生能源生产,40%由低碳燃料生产。

2012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新的《能源法案》,规定政府支持包括可再生能源、新的核能、燃气以及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多元化能源架构建设,以防止经济发展受困于能源短缺的瓶颈。

治尾气限开车

2000年后,伦敦的空气质量和20世纪50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巨大改善,由煤炭燃烧所引发的烟雾污染已不复存在。伦敦的二氧化硫浓度已经达到欧盟标准要求,但臭氧和pm10浓度仍然无法达标。

2002年,伦敦市长经过广泛咨询后了伦敦空气质量战略,其中详细说明了要如何达到国家空气质量目标。随后在2006年对该战略做出了修订,并于2010年了最新版本。关注的重点从之前的煤炭燃烧所造成的污染转变为机动车所造成的污染。采取了一系列空气污染治理措施,包括推行低排放机动车、设定低污染排放区的新标准、更换老旧汽车、提高家庭和办公室的能源利用效率等,并且从交通控制、路面公共运输、环保车辆及燃料等方面实施了各种控制措施。

2003年开始,伦敦政府在工作日对私家车收费以缓解伦敦市中心的拥堵状况,减少机动车排放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增加财政收入为推行其它交通控制措施筹集资金。此项措施成功地缓解了伦敦市中心的拥堵情况,改善了公共交通和空气质量,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此外,伦敦政府在2008年推行了低污染排放区政策,目的是为加快污染严重车辆的更换速度,促进老旧车辆加装减排装置,从而降低车辆的污染排放。低污染排放区覆盖了2644平方公里区域,将近整个大伦敦地区。在低污染排放区内行驶的车辆必须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否则将会被征收费用。

伦敦金融城环境健康官露丝・考尔德伍德介绍说,这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常住居民只有8000人,在这里工作的人数却达到了40万人,是伦敦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因此在处理空气污染问题上,有与伦敦其他地区不同的视角。“我们直接跟金融城的各家公司企业打交道,督促它们采取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行动。”

金融城在2011年了《空气质量战略》,里面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比如鼓励企业利用手机应用程序Cityair减少空气污染,减少建筑扬尘,减少机动车怠速排放,提高公众对于空气质量的意识,对减少污染的措施进行监测等等。

Cityair手机应用程序是金融城与伦敦国王学院于2013年共同开发。这个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实时污染水平数据,进行空气污染预警,并且能为使用者规划低污染的出行路线。

金融城还通过“城市空气”计划,帮助企业减少车辆使用,利用节能汽车,减少煤气消费,鼓励步行和骑车出行。根据金融城的统计,在金融城工作的人当中,84%的人上下班采用公共交通,5%的人步行,4%的人骑自行车。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金融城还有权对停车不熄火的司机进行罚款。金融城内还实行20英里/小时的限速,这样可以降低汽车发动机转速,从而减少微粒和氮氧化物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