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3:53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消费;合理化;城镇化

消费水平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以要发展经济,带动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我国消费集中在城镇,农村中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处于较低的消费水平,带动农村消费发展,是新世纪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话题。

一、农村的城镇化发展方向

农村的城镇化发展是带动农村消费水平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我国当前的城镇化情况有了不小的进展,但是仍有局限性,其主要表现为城镇化质量问题,大批农民工居住在城市但是却享受不到城市的便利。而且在大部分地区城镇的密度很少,很难做到城镇带动乡间发展,城乡经济水平差距过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些都不能否认城镇化是带动消费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城镇化给农户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收入水平的提升,这是最直观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因素。除此之外,城镇化建设能给农村的建设发展带来一种连锁效应,一个城镇化非常领先的地区能带动周围一片地区共同发展。城镇化的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了,消费观念也会受到城市文化的洗涤而趋向现代化,同时城镇化也有利于成熟的商业网络的铺设,以全面带动消费水平的增长。

城镇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社会的保障和福利会明显增加,更有利、更高效的管理措施也可以得到实行,农户们有了保障,也就抛去了担忧,可以拿出更多的钱进行投资或者其他有利消费。城市发达的公民公共服务也会为农户提供更多的便利,农户享受到了科技和现代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便利,自然而然就更愿意将身价投入到现代化、科学的生活方式中,现代化的消费水平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

二、农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大部分居民消费观念落后

农村大部分居民受古老的传统思想束缚较重,很多人仍存在迷信观念,对于婚丧嫁娶这一类事情过分操办,平素也将人情消费作为消费的最大支出部分,无论是婚嫁、产子、满月还是升学、参军,都会给各路亲朋好友送礼分享喜悦。农村农民对于投资以及一些比较有长远意义的消费通常认识不到,反而尤其注重在封建迷信上的消费,甚至有的迷恋、酗酒,相反有很少人愿意支出一些在城市人看来很正常的消费,宁愿存起来也不远投资消费。

(二)农村农民对正确的消费知识比较陌生

农村的农民往往所见所想和接触到的事物都比较少,所以对于消费的性质,消费品的属性、价值,消费品的种类、品牌等都比较陌生,在需要购买某些物品时,对于物品的价格等信息的掌握也乏善可陈,导致对消费恐惧,这大大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再者,很多的农村居民即使购买了合适的消费品,但是由于对消费品缺乏了解,导致在使用方面得不到合适的利用,产品被平白浪费或者挥霍,这往往让购买者觉得吃亏上当,从而产生对正确消费的恐惧感。而遇到与消费纠纷有关的事情时,知道维护自身消费者权益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大部分人还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亏是福等迷信落后的观点,无法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严重影响了消费的积极性。

(三)农村没有合适的消费环境

农村因为整体发展还比较落后,所以消费和生活的环境也比较差。很多地区的农村家里的生活设施如水电等设备比较落后。另一方面,位于农村的市场比较混乱,农村各种各样的小作坊层出不穷,假货伪劣产品也常常出现在市场中,很多辨识能力差的农民就会购买一些低质量的假冒伪劣产品导致损失,而且农村的各种渠道如进货、分销渠道的建设也比较薄弱……种种环境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农村消费水平的有效增长。

(四)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混乱

这种消费结构混乱指的是农村居民往往在某一部分的支出过于庞大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消费,常见的如医疗、教育、住房等,这种不合理的消费结构导致农民比想象的穷。而且另一方面,例如在教育方面过于庞大的支出使得一些家庭看不到希望,因为国内的就业形势即使收到了良好的教育也会入不敷出,所以导致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重要问题。国家对于医疗行业的扶持在农村中力度明显不足,很多农户没有医疗保险,遇到大病小灾全靠自掏腰包,使得一些农民哪怕硬挺着也不愿与医院就医。而住房问题就更严重了,住房对于农户来讲俨然成了尊严的标志,一些家庭不惜倾家荡产也要盖一座体面的洋房,这样的观念严重的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五)农村不稳定的收入支出情况压低了消费水平

农村大部分居民依靠种地和经营畜牧业维生,这种行业属于我们通常来讲的“靠天吃饭”的行业,每年的收入都承担着一定风险,所以很多农户喜欢进行预防性的储蓄来预防风险。然而农民的这种被动的消费地位并不是能够轻易改变的,因为天灾人祸,市场价格的变动谁也无法预估,而现在农村农户的社会、医疗、教育保障制度尚未落实到位,所以使得农民生活的小心翼翼,必须把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进行储蓄来预防突发事件,这也是消费水平很难提升的重要原因。

(六)农村农民的消费习惯问题

自古以来,农村的农户长时间处于一种并不富庶的情况,这导致了农民平日里节俭的习惯。农户们需要是赶上时代的脚步,不能因为一时的支出就放弃一些比较好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农户们因为传统,也有一种将消费都集中在节假日的习惯,尤其是春节置办年货,农户们往往会拿出积攒了一年的劳动成果,大肆购买物品,而且往往这些物品能够用上的不到一半,造成了浪费现象。这样的消费习惯问题导致了农村农户在消费上的极大浪费和不合理,也就很难提升消费水平以带动经济增长。

三、解决问题方法

(一)引导建立正确的现代消费观念

人的消费行为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如果要去除农村农户的消费问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引导农民建立现代消费观念,去除传统落后的消费观,带动农户接触现代的生产方式以及技术水平,培养新型农民,冲破古旧的消费观念束缚。

(二)宣传教育消费常识

要带动消费增长,也要让农民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常识,让农户了解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各种各样的消费品的功能功效,宣传必须要有的法律维权意识。这方面的常识以及知识鼓励农户自学,同时通过一些讲座以及广播的形式对农户进行鼓励和教导,培养农户良好的学习意识,消除农户对于未知消费的恐惧以及犹豫心理。

(三)改善农村生活、消费环境

改善可以先从公共基础设施入手,加大对生活用电、水、气等的投入和建设,对于道路、公厕等公共设施进行集中建设,逐步逐项对农村环境进行整改。政府还可以树立一些典型和榜样,对于成功案例加大宣传力度和交流经验,让更多的地区和农户学习优秀经验。再者,建立农村的市场秩序管理,成立管理部门,稳定市场,打击不法假冒伪劣产品,给农村营造一个有信誉的市场环境。

(四)改善农户消费习惯

改善农户不合理的消费习惯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采取措施增加农户稳定收入,提高农户赚钱的信心,为创造良好消费条件做准备。然后,政府应该加大科学消费的宣传力度,在平日里引导农户进行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倡导农户对于消费做简单的规划,同时维护自身的消费者权益。

(五)提升农村地区各类保障水平

农村农户不敢随意消费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保障,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建设农村的各项保障制度,尤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在树立农户正确消费观的同时培养农户增加各项技术能力以增加保障收入。同时对于一些特困户、老年人、弱势群体的保障力求到位,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自然不需要增加储蓄来预防突发事件,消费水平自然而然就上升了。

参考文献:

[1]农村消费问题研究课题组.关于农村消费的现状及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2013(02).

[2]张松山,毛敏耕.论农村消费不足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原因和对策[J].市场论坛,2014(03).

[3]阑继胜,刘曦.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J].现代商贸工业,2014(11).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篇2

一、某县的美丽新村建设的实践中民居建设情况

为了了解当前美丽新村建设的情况,我们对某县大部分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75份,收回问卷534份。通过汇总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民居改造建设任务极重

表一、人口和住房户数

1、工作量很大,表一可以看出某某县土坯房和其他房屋占比达到47.17%,基本上还有接近一半的农户住房还达居住在土坯房中,用电用水、卫生环境不到小康标准,还需要改建或新建,由于某县是灾后重建县而灾后重建确实提升了农民住房水平,可以看出重建户达到了30%。

2、贫困户较多。根据调查,没有改建住房的家庭中,贫困户较多,而相对较好经济条件的家庭已经结合灾后重建完成了住房改造,这一比例达到砖混住房家庭的59%。村民们说“有钱的进了城,没钱的在农村”,没有改造的家庭原因之一就是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表一中看出外出务工人员达到总人数的37.6%,这些家庭一是部分年轻人跟随城市化浪潮不愿回乡改建住房,有的在家乡改建了住房,为了偿还债务,又外出务工,新房成为空置房,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二是留守老人无力改建住房,有的也不愿改建住房。

3、资金筹措难。一是农民自筹资金难度大,鉴于还没有改建住房的农户总量还很大,占到总户数的47%左右,按某县17万农户计算,约有8万户农户需要改造,农户需要资金大约在120亿元以上,二是美丽新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量还很大,按某县500多个村,每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居民聚居点投入3500万元匡算,需要投入200亿元左右。这两笔资金合计在320亿元以上,省市和中央的投入在每个示范村的资金,用于民居基层设施的投入平均不足100万元,即省重点村省投入200万,市重点100万,县级50万的标准,对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财政困难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的农村来讲,是杯水车薪,而要筹措几百亿的资金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二)农民权益难保障

1、村民担心宅基地的权益难于保障,一是如果聚居点集中规划,原有旧房拆除,宅基地使用权如何保障,一部分人坚持不拆除旧房,表一可以看出的占到了36.7%,不公正的现象突出,而且这些旧房有的残破不堪,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影响环境整洁,再者就是拥有两处宅基地了,显失公平。二是在其他组别集中选址,宅基地如何供给,原来宅基地如何处置,这当中的价值差异(级差地租),谁来买单。

2、项目选址难,宅基地流转难。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汇总,我们发现农户是普遍欢迎美丽新村建设的,农民们关注的焦点在1、基础设施建设,2、聚居点的选址,3、规划和风貌控制。虽然聚居点选址名列第二,但这确实是山区县,美丽新村建设改造的巨大困难。由于地形地貌限制,聚居点选址可选地点十分有限,因此是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二是选址以后,老屋基(老宅基地)和新的之间关系的协调和兑换如何处理,新的宅基地可否流转,如何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流转,都是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三)建设规划乱

表三可以看出,村民对规划十分重视,规划意识十分强烈,对规划类的建议和批评意见达到286人次,接近50%的关注比例,而最为关心的就是,民居没有规划安排,随意乱建,达到76人次,对统一建设规划,强调集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问题意见较为集中。村民说“无人规划,无人管理(管理不严,少批多建,不批乱建),房屋形式多样”“安全事故多发”,是民居建设中的普遍现象。

(四)统筹重视不够

1、锦上添花依然存在,村民认为,政府没有长远打算,行动缓慢。对实现小康目标要求不明确,没有紧迫感,缺乏统筹安排。安排的示范或重点美丽新村,很大比例的是多年建设的新村,有的村连续多年投入,而有的村多年难得见到项目投入。

2、为民做主存在。宣传动员不到位,村民认识不统一,如何建设美丽新村,村民不明白,乡镇不清楚。资金如何安排,特困户如何托底大家心中无数,政府强行推动,村民依赖思想严重,认为是政府要我做,主动性积极性欠缺。

3、美丽新村建设全局没有统一规划,没有分步实施的措施。这方面的意见有30人次。

二、提高认识,重新认识美丽新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十以来,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由是,新农村建设即是美丽新村建设,当然,美丽新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相比较新农村建设又有了新的创新和实质要求。美丽新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是实现中国梦的第一步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我党执政兴国的必然任务。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小康的短板,中国要强,农村必须要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要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这些论述为我们的农村工作提供了基本的遵循,十分进准确的阐述了农村工作的重要性,也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基本来源,那就是在美丽乡村。

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5月印发了《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的目标,这体现了本届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重视,更加具体的提出了农村人居的工作目标。

四川省近年来提出了成片开发,整村推进,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在当前来讲,这既是保投资,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又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抓手,而且是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环节。2020年要全面小康,仅剩6年时间,美丽新村建设,时不我待,作为贫困山区盆周山区的县来讲,更是形势严峻,按照某县的规划,3年建成100个新村,接近600各村完成80%的村就要建成15年之久。拖全国后腿,被“小康”是摆在贫困边远山区县市政府面前的巨大挑战。

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政府主导作用

(一)找准位置,顶层设计应当包括的内涵和地气的衔接

首先明确美丽新村建设不再是政绩工程,不再是形式工程,不再是面子工程,要明白新村是为民建设,为民所需,是解困工程民生工程,要把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贯彻其中,防止脱离实际的违背群众意愿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决不要和形式主义在美丽新村中出现,要肩负起历史使命。这才是政府的位置。

其次政府的顶层设计必须要包括新村建设的各个方面,一是把握总体要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生产生活,特别强调“不搞形象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顶层设计”,但在具体操作中必须“接地气”,从村居环境最需要改善的地方做起,包括改善道路条件,整治公共空间环境,河、流、湖、塘的治污治乱,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条件等等。二是合理布局,三是农村特色,四是要真接地气,要有乡土气息,乡村情趣,乡愁乡情,要有田园风关,鸡犬之声相闻,瓜果飘香,鸟语花香。

(二)保障权益,农村宅基地的权属,如何赋予农民真正的财产权益

要切实保障农民的住宅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一是不能打农民宅基地的主意,搞什么占补平衡,二是要确保宅基地的收益,探讨流转的方式和方法,真正形成城乡一体的统一土地市场和建设用地市场。

(三)促进发展,综合配套治理和产业发展对接

产村相融,产业发展才是美丽新村的重点。村民们说:我们的发展方向不坚定,今年种这样,明年种那样,后年又变了。新村建设需要产业先行,需要一村一品,需要绿色低碳循环,需要休闲、观光和创意农业。建新村,强产业,扶贫解困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才能同步奔小康。

(四)尊重群众,发挥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篇3

【关键字】新农村住宅建设建房问题

新农村住宅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搞好新农村住宅建设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然而建房是一项长久系统工程。在我国,新村建设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同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建房的观念陈旧

农民习惯于一户一宅的传统居住形式,农民建房往往讲究的是风水、日子、朝向的,有的农民受到风水先生的鼓动,随意更改建房的高度、朝向,只要资金充足,他并不完全服从规划的安排,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随意性的改动可以影响到整个规划的实施。

二、政府追求片面经济,忽视新农村建房

一些地方为发展工业经济,多地重复的规划工业园区,占用大量建设用地,导致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紧张。而省、市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原本有限,再加上建设用地指标的划拨倾向工业园区,下拨到农民建房的指标就更少,可是僧多粥少,因此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三、缺少设计,自行修建,建造水平低,房屋质量低下

长期以来,农村房屋沿袭自主建设模式,农民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建房缺乏全局思想和环境意识,随意性大;另外,由于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建房基本没有设计图纸,房屋平面布局和造型大多照搬或模仿,导致千村一面的建筑风格,不讲究房屋的功能,平面布局单一,房间穿套,使用不便。房屋施工大多沿用传统做法,自行组织临时施工队,由未经专业培训的泥瓦匠操作,技术工艺落后。这样,导致房屋功能和质量低下,存在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目前,还有一些农民房屋的设计方案存在华而不实、脱离实际的缺陷,农民房屋不像农民房屋、别墅不像别墅,居住环境虽好,生产劳动却很不便,不符合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客观需要。

四、基础设施簿弱

较长时期以来,大多数地区对农村村庄基础设施的投入很少,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稳定的财政保障,资金问题是村镇建设的大问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村内道路、给水排水、卫生等方面。如村内道路硬化率低,大多数村庄无集中供水设施,农民饮用水质量差,村内污水、垃圾随意排放,农民住宅环境质量较差。

五、资金短缺,影响了新农村建房

资金储备不足。在我国农村,每户年均收入约9000元,大部分农民收入较单一,建房资金主要来源于打工收入。按目前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计算,建好一幢房子,至少要花费农民家庭10-15年的积蓄,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用于建房资金储备并不充分。农村建房也是一项面子工程,经济实力好的在造,条件差的借钱也在造,耗尽了积蓄,透支了生活。面子工程导致了很多“空心楼”、“烂尾房”的产生,有的新建房建了多年还是毛坯房。这是其二。其三是资金浪费严重。受迷信思想影响,怕周边高出自家的房屋破坏了自家的风水,邻里之间相互攀比,远离了建房的初衷,建造了超过使用目的和承受能力的住房,新房建成后,二楼以上普遍长年空置。

六、土地统筹困难重重,统一规划进展缓慢

由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以来,老百姓的思想观念没有改变,不愿意将自己的承包地统筹出去,且有的群众一旦听说要将自己的土地规划为建设用地,往往就为自己的利益盘算、漫天要价,从中阻挠工作的开展。因此要集中一片土地,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房往往要做很多的工作,进行很多的谈判,需要与不同的老百姓、不同个性的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协商价格与谈判,有时往往是一户农户工作的不到位,而影响整个规划的实施,致使集体土地统筹问题就很难实行,即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可规划进行新农村建设,有土地指标可以建房,但是集体土地不能统筹,新区规划就很难实施。老百姓建房问题也就难以解决。

七、违章建筑现象比较严重,农村建房管理难

根据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规定在适建区内2人及2人以下户用地标准最高不得超过80平方米,3人及3人以上户用地标准最高不得超过120平方米,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建房习惯既建房又建附房、圈院,规定的审批面积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农户建附房、圈院子的现象比较严重,《土地管理法》规定,对违法行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制止,但没有执行权利。当前农民盖住宅,一个月内就可以封顶,土地管理部门对其违法行为下达停工通知书,违法者不停工,土地管理部门一点办法也没有,走完法定程序,将其移交法院强制执行,房子早盖好了,农民建住宅倾其多年积蓄,一旦拆除,便会激化矛盾,因此法院接到这样的申请强制执行案,往往是不了了之。

八、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处比较偏远,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虽然我国每年培养的人才比较多,但是在整个人才资源队伍中,农村人才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根据相关统计表明,我国目前广大农民群众受教育的年限平均低于8年,这就说明了广大农村地区人才资源严重短缺,这使得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加上农村生产者接受再教育、再培训的比例非常小,使得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才数量不足,素质整体偏低。没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农业技术就无法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相应的帮助。

对于以上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1、科学合理制定建设规划,破解土地制约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村庄规划区内的宅基地、空闲地、自留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安排,统一标准,设计出坚固、节能、实用的新型住房,让农民朋友少折腾,少花冤枉钱,就能住上称心如意的新房子。既改善农民的住房条件,又腾出多余的宅基地进行复垦,有效节约耕地

2、加大《土地法》的贯彻力度。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既要合理开发利用,又要对当耕地进行保护。结合《土地法》,对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占补平衡措施的实施、土地用途的管制、建设用地面积的控制、一户一基的规范、宅基地审批的流程等方面,实行重点宣传,做到土地管理的政策法规家喻户晓。要按照“不走形式、不走过场”的要求,真正深入到农村一线,与农民面对面地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增进农民对建房的报建、规划、设计、验收等程序的认识,促使其真正重视自己房屋的法律权益、质量安全等。发现有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同时要严肃处理已经发生违章建筑行为,规范农村建设用地行为。加大政策法律宣传力度。要深入农村广泛进行有关土地、规划、环保等政策的宣传工作。要大力进行《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农民法制观念,预防和遏制违章建房的现象。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给农民、集体、国家带来的好处;让农民了解按规划建房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共享性、改变农村陈旧、落后的面貌具有的重大意义。

3、加大政府支持,特别是在资金和技术上。请一些专业的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统一统计,统一施工。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篇4

关键词:农业保险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务于1982年正式恢复,由于缺乏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主要走商业化的道路,在经历了几年运行之后,不断萎缩。2004年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全面铺开,上海安信、吉林安华和黑龙江阳光等农业保险公司相继获批成立,江苏、浙江、四川、内蒙古等省份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始启动。2006年,全国多数省市区采取多种模式和渠道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2007年,中央财政注入10亿元资金于首批被列为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的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四川六个省区。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60.5亿元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这一数字比2007年增加近两倍。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是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险种不足、覆盖面不广的问题突出,正式制度的创建问题并没有解决。

二、部分省市农业保险试点的经验与问题

(一)农业保险试点模式及经验

1、“以险养险”的大农险模式

保险公司不但经营农业保险,而且经营农民健康保险、农民财产保险、农村住房保险等一系列事关“三农”问题的保险业务,在扩大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实现以赔付率较低的险种(如住房险)养赔付率较高的险种(如种植业险)。这种模式以上海、吉林为代表。

上海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是: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以险养险,即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和商业险种的收益来弥补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可能产生的亏损。上海模式是目前运行较好的农业保险模式,但这种模式其它地区很难复制。

2、黑龙江“互助制模式”

黑龙江省的阳光农业保险公司是一家“相互制”性质的保险公司。该公司在日常运营中较重视投保人的利益,且名义上不通过公司的对外经营获取利润,所以保险公司的规模和资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一旦出现灾年,保险公司需赔付的资金较多,而且需要得到赔付通常都是参保的农民。只靠参保农民之间筹措的资金,明显不足以满足高赔付资金的要求。资金受限是相互制保险模式的保障能力比其他类型的农业保险弱的原因。

3、以“共保”为主的浙江模式

2006年,浙江省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为原则,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采取“互助合作”和“共保经营”两种模式。共保经营是主体模式,由省内10家商业保险公司组建成立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以“独立建账、独立核算、利润共享、风险共担”为管理核算制度共同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共保”模式是国内外保险界应对罕见巨灾和损失概率不确定的重大项目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可以降低独家公司承保的风险,提高应对巨灾风险时的承受能力。但存在试点的区域过小,无法在空间上分散风险的问题。

4、四川省的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模式

四川省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的商业保险公司自办的代办模式。试点地区政府均采取以财政奖励代替补贴的政策,即农户可在投保后可持相关证明到有关部门领取保费补贴,为保费补贴的及时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种模式实施中,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意识较浓。保险公司一方面愿意积极参与试点,把试点作为抢滩农村巨大市场的契机;但另一方面又想把试点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客观上造成了保险产品单一、条款不尽科学合理。

(二)农业保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补贴问题

从长期来看,要发展农业保险,无论采取上述何种农险模式,如果没有充足的财政补贴,只能起到有限的保障作用。在浙江、上海等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财政资金雄厚,而农业占地区GDp的比重较小,无论采用“共保体”模式,还是实行“大农险”模式,政府补贴充足,能够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政府补贴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2、农民购买力与购买愿望较低的问题

我国农户家庭生产规模小、收入水平低、保费支付能力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主要从事小规模种植业的农户,大多缺乏为其农牧业生产项目投保的支付能力。

3、农业风险无法分散的问题

保险的大数法则,即投保主体越多,则保费越低,保障的风险也越低。农业风险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相关性,一旦发生就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跨区域的保险对象同时受灾。因此,要想分散农业风险,就必须在更大地域甚至全国范围内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然而由于国家扶持力度有限,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尚未大面积铺开。

4、农业保险法和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缺失

农业保险虽然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但仍缺少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或相关的保险的实施条例。农业保险体制相关规定的缺失,使得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即使政府积极参与和推动,也缺乏法律依据,导致了在实际运营中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过于集中,很难实现农业保险公司的持续发展。

各试点地区的农业保险公司都面临着农业再保险缺失的问题。一旦巨灾发生,农业保险公司由于面临巨额索赔而存在破产的风险。国家在农业再保险领域和农业风险基金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三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不相称。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保险的发展之路

(一)建立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

农业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决定发展农业保险应遵循“国家财政支持、商业化运作,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分散风险,并逐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和市场监督机制,建立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即:政府对保险机构经营的政策性农险业务给予财政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依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经营农业保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保险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发展农业保险应遵循大数法则,通过各种方式扩大承保面,以分散农业保险经营的风险。在各地农业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全国建立相对统一的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篇5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新农村教育;“三农”;农民素质;农村高等教育

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在这一背景之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三农”的载体最终还是农村,即使经过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即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将长期存在,然而遗憾的是,适应于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谋生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能力。在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沦为弱势产业,农村沦为妇老幼看守的家园,农村劳动力沦为农村与城市边界的边缘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通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这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一、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就精神文明而言,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哪里人手是非常关键的。余惠芬和唐波勇认为: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从群众最愿意、最迫切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情做起是根本动力;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是先决条件;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与壮大农村应用人才队伍是关键环节。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怎样提高农民的素质,需要我们在农村教育发展中探求答案。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瓶颈是教育目标、教育投资和农村教育体系问题,转变农村教育唯升学的应试教育目标,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切实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据统计,2004年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占到88%。目前,我国低素质的劳动力绝大多数留在农村,形成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将长期存在。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金华市,2005年调查显示:全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16年,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占0.82%,高中文化水平占13.97%,初中文化水平占51.32%,小学文化水平占26.92%,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6.99%。另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湖北省共有3.2万个行政村,6万多名村级主职干部,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低下,也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改观。

我国加入wto后,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要依照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重大调整,能否取得成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的关键是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经过四、新农村建设中要调整新农村教育的目标定农村教育筛选出的高级专门人才进了城,而淘汰下位与布局结构来的众多人力资源留在了农村,数量供给充裕的农-”釜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新农村村劳动力大军往往伴随着低素质。换句话说,制约建设的根本矛盾之一。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大量的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农村”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人才,而不是“即于农村、为了农村”培养人才ol因此,改革新农村教育,进而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成农村人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不容回避的紧迫问题。

三、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是改革农村教育目标一元化的倾向

制约农民素质提高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目标的一元化,突出表现在单一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俗话说,就农村青年而言,考上大学的是“鲤鱼跳农门”,未考上大学回乡务农则“种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如果新农村教育再继续这样办下去,那一定是很危险的。农村教育目标的一元化问题,使农村教育与农民生产生活脱节,造成农村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其最终结果是农民素质偏低,高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偏少,农村经济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针对农村教育的弊端,早在20世纪初,一批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乡村建设、乡村改造的主张,并在全国开展了乡村教育实验。黄炎培提出中国农村教育要走“实教结合”的路子。陶行知尖锐地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

一个世纪后的农村,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仍然把应试升学作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教育不是面对全体学生,而是面对少数尖子生;不是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又忽视智力的开发,而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又忽视教给学生关于农村社会发展和做人的诸多知识,而偏重于与高考相关知识的传授。一偏再偏,使农村教育走上了升学指挥棒导引下的仅有一元化升学目标的独木桥。结果是约占10%的高考中榜者,进了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走向了城市或发达地区。而约占90%的高考落榜者,命运最终要赋予他们难以为承担的新农村建设者的使命,这是20世纪农村教育的最大悲哀,也是21世纪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新农村建设中要调整新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布局结构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矛盾之一。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重新认识新农村教育,在巩固和发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使新农村教育形成“成职普”、“初中高”、“农科教”相结合的完整的立体网状结构和良性的运行机制。

另外,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差别的存在,要求新农村教育发展模式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允许各地自主创新。这样,新农村教育的目标就会随之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除了为城市培养人才外,更多地要承担起全面培养适应新农村、热爱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高中初级优秀人才。为此,新农村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强化地方人才的培养意识,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从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模式,规划教育未来。当前,新农村教育要紧紧把握完善教育体系、调整布局结构这一突出问题,力求办学最佳效益。一是进行新农村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分散的学校,通过寄宿制或接送制等方式集中起来去办。二是要进行高中阶段学制改革。大力发展综合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其学制可以延长为4~5年。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不断扩大综合高中专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使尽可能多的农村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三是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发展新农村高等教育,实施高层次科技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力达到新型农民的水平。

五、新农村建设中要完善新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农村高等教育

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教育要在“五教统筹”的基础上。采取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袁桂林教授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布局很不合理,过分集中于特大城市,而农村高等教育机构还是寥寥无几。很难想象文盲充斥、缺少高等教育载体的农村能够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因此,在空间上发展星罗棋布的农村高等教育,应该从战略高度给予重视。笔者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眼下主要应以县为单位在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的同时,通过三教统筹及农科教结合,优化县(市)教育资源,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指导下,以地(市)高等院校为依托,建立县(市)高等教育机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扫除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落后文化,用科学、文明、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这块阵地。

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随着我国“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一些地方已经自觉与高等学校合作举办了“村支书大专班”、“乡镇企业经理大专班”、“科技带头人大专班”等,也有一些地方办起了农民自己的高等学校,培养新农村亟需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自发的实践,为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具有启发和示范作用。比如:早在20世纪90代中期,湖北省就制定了一个宏大的村级干部培训计划:1996—2000,系统培训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各2.5万人,村后备干部和村办企业负责人2万人,保证贫困地区每村干部中至少有1名大学生。浙江林学院2005~首次面向全省211个欠发达乡镇招收101名农民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植物学、森林生态学、土壤学、森林病虫害防治学等与农林类相关的课程。学生在校脱产学习两年,不转户口,毕业后回原乡工作。所需的学习费用由省扶贫经费全额资助。湖北和浙江省的做法,是极有价值的农村高等教育范例。

然而,在农村建立星罗棋布的农村高等教育机构,实施全方位的以高等教育为切人点的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与改革,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全力投入,尤其是中央政府应将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大力投入。此举可视为中国政府实施的“第二个义务教育工程”。

六、发展新农村高等教育要弘扬儒家“有教无类”的精神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成果;问题治理

一、引言

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其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最早是1956年提出来的,当时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这个章程是为了引导农民举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0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国农业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一个群众性纲领,它能够调动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来发展我国的农业,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那以后党的很多重要文件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2005年10月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自从我国1956年开始新农村建设以来,尤其是在2005年在更为深远和更加全面全面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斐然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部分县市、乡村搞一些面子和形象工程,不节制地开发耕地,引进一些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的化工企业,村委会选举形同虚设,村长或者村书记连选连任,形成家族利益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甚至贪污腐化等一系列问题。

(一)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村村通”工程。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了农村基础工程的建设,实行危房改造,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建了连接各个自然村的水泥路,“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在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沿海发达省份,各个自然村基本都建立了相应的儿童娱乐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娱乐场所,既提高了农民的身体素质,也愉悦了农民的身心。

(二)取消农业税,以直补的方式发放种田补助。农业税作为我国重要的一种税收,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后逐步取消,这意味着,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同时国家以田亩数为基准发放种田补助,把补助款直接打到农民专用的存折上,这减少了中间各级环节的抠扣,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超过95%的被访人对政府的这项政策感到非常满意。对于这项利民措施,村民们都直言叫好!

(三)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展开农村儿童营养餐工程。2007年起国家对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这一重大举措,使农村的毛入学率和初中毕业率大大提高,国家实行多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得以实质性的实现。同时,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善农村学生的生活。这两大措施,使师资和硬件设施也不断完善,整体提高了农村的教育水平。

(四)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广大农民的难题。由于药费贵,造成很多农民有病也不能去看。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这样一来,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与此同时,2009年开始在全国10%的县试点建立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并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一重大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使农民养老无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其老年生活提供了保障,使“老有所养”的目标得以进一步实现。

三、新农村建设下法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应结合当地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特征等方面综合考量,制定相应的措施。但本文提出的三条建议具有一定的宏观指导性意义。

(一)乡镇机关加快职能、思想转变,起指导、支持和帮助的作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村行政机关不是国家一级政权机关,而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基层性、群众性、自治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乡镇一级政权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和对农村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违背村民意愿强行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各项活动,也不能干预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然而,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治理的过程中,上述情况屡见不鲜。这就需要乡镇的人民政府加快职能和思想转变,从命令型政府转向服务型的转变,从思想上加以转变,尊重宪法赋予村民委员会地法律地位,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和帮助,不得干预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各项事务。

(二)加强村民法律和选举意识,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多年的实践,农村自治虽然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优越性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问题主要集中在村民委员会的自治职能错位,部分人员素质较低,多数村民委员会的民主建设停留在抓换届选举上,忽视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绝大部分村民选举意愿不强,法律知识淡薄,抱着对谁当选无所谓的态度去投票选举,从而形成大姓“家族”长期任“村书记”或“村长”的局面,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引发各种矛盾。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各组成人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因此,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扩宽法律知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觉悟和能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同时,加强村民选举意识的教育,进行村民选举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增强其主人翁意思,使其以主人翁的姿态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篇7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由城市转入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为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召开座谈会2次,走访村庄10个,访谈群众30人。

一、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政府层面。县乡重视,高位推进。从县级层面来讲,新农村建设作为县级对乡镇三农工作考评的重要方面,每年乡镇精心打造一至两个精品示范点,且县四套班子及县直相关部门对各乡镇新农村建设现场观摩、评比,设定单项奖。新农村建设的好,作为乡镇领导干部在评比中有荣誉,在群众心中有份量。从乡级层面来讲新农村建设“书记工程”,高位推进。作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挂帅负责的工作项目,无论是人员配备,还是资金调度投入,都会得到有效的保障。新农村建设从开始之初就作为乡镇像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综治等几个重点工作之一,而新农村更是列为书记工程,由乡镇党委书记主管、主抓,到一线指导、调度,从人财物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倾斜,建设得到了充分保障。

2、群众层面。在之前,国家建设主战场在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基础建设日益优化完成,而农村投入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投入相对有限。在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群众对生活环境改善的期望要求越来越强烈。自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广大群众期盼,群众建设家园积极性高涨。在前几年新农村建设点有限的情况下,村民想方设法到乡镇争取新农点,都想尽早改变村民环境,有时乡镇因为选点还要协调村庄先后顺序,做好工作,逐年解决。在建设中,群众主动拆除破猪栏、厕所,主动筹资筹劳,有的建设要占用群众老宅基地、祖业,都积极主动配合工作,与乡村一起共建家园。

3、成效明显,村庄环境大大改善。农村建设,规划先行。建设前,乡村组共同商讨,拿出规划方案,从“三清八改五普及”到现在的“七改三网”都是着重围绕“拆、改、建”,围绕群众最期盼的建设项目开展,从路、塘、沟、渠、厕、房等最基本的要求必须达标做起,到后来的精品点打造,像文化广场、健身步道、路灯、绿化等环境提升,农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成为让城里人羡慕的一方乡土。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也逐渐显露一些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问题。随着近几年新农村建设点大面积铺开,建设从上到下变成必须全面完成的工作,群众积极性有所降低,从“我要建”变成“你要建”,从“主动拆”到“谈条件”,思想变了,问题随着而来,建广场要拆成旧猪栏厕所腾场地,村民提各种要求。从主动筹资酬劳到不闻不问,甚至指手画脚,家家提要求、户户不买账,作为乡村,为了推进工作,有时只有做出让步。

2、资金问题。一是成本增加。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从开始10万到现在的30万,看似增长不少,但是现在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更是翻番增长,能做的工程量较前几年大幅减少。二是建设要求提高,筹资酬劳逐年减少甚至没有。精品示范点建设开展后,村庄之间的攀比心理严重,总认为精品点做的好,本村庄投入不够,而且村民筹资酬劳这一块建设逐年减少,无形增加了政府的建设资金压力。三是程序成本增加。现在新农村建设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要求招投标,但是一些不明情况群众总是认为乡村有“猫腻”,本可以作为奖补资金的建设变成项目资金,走程序招投标,要有公司资质,实际上一个有市政资质的建设公司根本不会去参与一个30万元的新农村建设招投标,最后施工的仍然是个体老板,无形中增加了一些列费用,最终买单的还是政府,受损的还是群众。四是统筹资金困难。作为乡镇本可以争取像水利、一事一议、扶贫、交通等项目资金,但是上级部门并不能与乡镇按一个节拍走,乡镇为配套新农村建设给甲村争取一事一议项目,结果上级主管部门安排到乙村,对上级资金根本统筹使用不了,资金压力巨大。

3、土地问题。土管法中虽然有一户一宅的规定,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农村所谓的老宅基地、老业根本就清理不了,即使要拆有的村民要求乡村给他出证明,拆可以,但地方是我的,建其他设施就不行。碰到这样的村民实在不行的要不就回避改变规划,要不就只有强拆,干群矛盾激化,做好事变成了做“坏事”。

4、后期维护问题。新农村建成后,交由村庄管护,但是大部分村庄无集体收入,即使有,也存在等靠要思想,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有的村民连自家门口的苗木干旱了一桶水都不愿浇,更不用说其他的管护,绿化无人修剪、路灯停电、公厕无人清扫,往往是两三年之后又回来的杂草丛生。

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年初,我乡就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由我任副组长,各村“两委”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通过督促、指导、协调新农村建设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动和运转。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19年度全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242万元。其中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40万元,群众自筹2万元。硬化组户路约4.5公里,受益455人。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问题;原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5-0024-02

从我省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处在推进新农村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面临着“构建两型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连年增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农村建设在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在客观理性地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出一条具有我省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一、目前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一,经济发展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矛盾,严重束缚了城乡发展活力,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制约了城乡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参与意识较低,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很难与大市场对接。等靠要的思想还是较为严重,缺乏自主创业艰苦奋斗精神与能力,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远未形成,不少乡村债务负担沉重,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民和合作组织贷款困难;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缺乏有效渠道;许多农村只有很少或根本没有公共积累,对一些公益项目的建设有心无力,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水电路医气学等方面仍有不少欠帐,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农村社会福利和保障水平还较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80%以上的村没有文化大院,村容村貌“脏乱差”的问题仍然突出。

其二,社会稳定方面,农村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繁重。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搞成了“新村规划”,对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力度不大,相反却超越发展水平、攀比发达地区,把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定得太高,助长一些不切实际盲目倾向,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平稳推进。随着农村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利益诉求为特点的矛盾明显增多;由于户籍制度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变慢、转移范围不宽、转移障碍较多、矛盾阻力较大;有的地方农民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正当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社会风气不好,家族宗族势力抬头,地下宗教活动频繁,社会治安混乱,农民群众缺乏安全感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严重影响农村和谐稳定,而且很有可能造成全局工作的被动。

第三,组织领导方面,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发挥不了应有的领导作用。一些村班子和村干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群众中没有凝聚力,一些村干部办事不民主、财务不公开、处事不公道,造成于群关系紧张;极少数干部甚至目无法纪、贪污腐化、横行乡里、恣意妄为,激起了群众公愤,严重损害了党组织的形象。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还缺乏政府领导协调和有效管理的机制。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部门间缺乏有机配合、协调和衔接,难以形成合力。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并下大力气解决。

二、新农村建设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造成城乡二元体制被固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政府长期实施城市偏向发展战略,二是城市阶层千方百计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是中国所有改革中必须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根本性变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在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上实现突破,彻底清除那些制约城乡均衡平等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建立城乡均衡平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体制。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安排和城市偏向发展战略是困扰“三农”问题的两大根源。前者是制度根源,后者是经济根源。50多年来所形成的以“重城轻乡”为特征的城市偏向发展战略,是长期制约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又一大瓶颈。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给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带来了两大矛盾:一是以牺牲农业部门的发展来长期支持重工业的增长;二是造成农业内部剩余劳动力越积越多,长期得不到释放,使得亿万农民长期遭受贫困的煎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实现突破,彻底转换以城市偏向的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这是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

根据村民自治法及有关的法律和政策的规定要求,“村支”两委由村民选举产生,绝大多数的“村支”两委班子是认真负责的,为广大村民着想的,班子团结,能力强,办实事,谋发展。但也有少数“班子”占着茅厕不拉屎,不为村民着想,损公谋私,带头违反计划生育,办事不力,处事不公,有的甚至还参与黑势力,严重挫伤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目前,农村管理机制仍存在一些缺陷,突出表现在管理机制、保障机制、监控机制等还相当不完善和健全,作用发挥缓慢,造成在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社会事业发展上处于被动状态,社会保障体系近几年虽有较大的改善,但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事关村民切身利益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三、新农村建设应着重加强的基本措施

为了积极落实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努力在农村制度创新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特别是在推进土地承包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资金互助组织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实践和尝试,力争每个都能找到改革创新的突破点。

1 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成功的农村发展经验有工业带动型,有旅游带动发展,有特色产业带动发展。粮食主产区需要发展规模的现代农业,打造农业核心区。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优先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突出抓好“水、路、气、电”四件事。新村建设是千年大计,不能急于求成。规划要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有的地方需要并村,改善居住条件;有的地方需要因地制宜,保护自然村。设计需要地方风貌。突出抓好富民增收。要把着力点放在“理清发展思路、增加农民收入”上,千方百计促发展、促增收、促民富。力争经过两年的努力使所包的村实现“六个一”的目标:就是培植一个富民增收的利、养、加主导产业项目,培育出一批特色专业规模大户,建立一支科技服务队伍,组建一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增一批务工经商农民,形成一个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使农民人均收入和集体经济增长幅度高于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

2 是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央及地方需要成立新农

村建设的领导协调机构,解决政出多门、投入无序的问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加快转变各级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统筹规划,二是提供公共服务,二是安排资金。同时要研究采取综合措施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班子的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组织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质量、速度以及社会的稳定,许多事实证明,那个地区有一个强有力的乡村领导班子,新农村建设就有新的面貌发生。要下大力气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战斗堡垒,要把农村干部建设成为一支懂政策、有技术、协调组织能力强、贴心农村建设的队伍。拓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渠道,建立健全常规农村基层干部建设机制,在选拔、考核、培训、监督上加大工作力度,逐步把知识型、技术型、管理型、经营型人才引进到农村干部中来,以确保干部队伍的稳定和作用的发挥。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篇9

【关键词】新农村;法治建设;问题;对策

一、当前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意识淡薄,依法办事意识不强。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和村民往往忽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普法教育存在盲区,导致个别地方个别人往往只相信上级的“指示”反倒不重视法律。少数农村干部依法处理村级事务能力不高导致财务管理混乱、重大决策不民主,干群关系紧张。由于硬件环境和维权意识制约,一部分村民依法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一些村民只看到法律强制性的一面,而对于依法维权,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淡薄,本来可以正常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的,却要挖空心思地通过“拉关系、走后门”来寻租私权力的保护,影响了农村法治建设大环境的净化。

(二)执法不严和司法不公影响了法律的权威。不可否认,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执法不文明、不规范、不严格、不公正时有发生。个别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形成对立;野蛮执法让普通农民对法律失去信心;有些基层执法人员依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偶尔出现定性不准、处罚失当;对于个别骗农害农案件立案不及时、惩处不力,威慑作用不大,让农民对法律权威产生怀疑。

(三)农村涉法问题多样化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多样化,使农村矛盾纠纷的主体、涉法案件的形式种类、潜在不稳定因素等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尤其是因土地承包、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纠纷有增无减,上访行为和呈现上升趋势,由于问题成因复杂,调查取证难,处理难度较大,为和谐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不稳定因素。由于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外流,使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留守人员多为老、幼、妇,导致侵害、侵权案件时有发生。

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建议与对策

(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加大涉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要想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完善配套的法制体系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涉及村民自治的各项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要把现行的涉及农村工作的制度、章程、村规民约进行重新梳理,看是否具有法律依据,执行起来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不是符合绝大多数村民的利益。制定的制度、章程、村规民约必须符合当地实际需要,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配套,并紧紧围绕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和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要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工作法律缺失的问题,加快涉及农村工作,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包括农村合作经济、农村种植业、农村养殖业、农村投资等相关方面的立法。同时,地方的立法要在打击假劣农资,优化农村人员就业环境,深化户籍制度、尤其是农村集体土地出让、征收补偿办法,城市农民工的户籍管理、就医、技能培训、子女就学等相关法律法规更应加快进程,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以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农村普法,必须要考虑农民的文化素质差异,要贴近农民的思想实际,形式要灵活。一是要注意培训内容。培训前做好调查和调研,真正知道农民需要什么,要有的放矢的开展培训活动。只有按需培训,农民朋友学着才“解渴”。二是要照顾培训面。要把培训重点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偏远地区,让当地农民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普法教育,不断增强农民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度;要重视加强对涉农干部和村“两委”委员的普法教育,让他们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带头人。三是要创新法制宣传培训的方法和形式。宣传方式要灵活,要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让农民朋友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法制教育。可以采取“小手拉大手”的方法,通过法律进课堂,首先让学生知法、懂法,从而带动家庭和亲友学法、守法。

(三)以巩固树立法律权威为目标,让法律为新农村发展保驾护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环节,要不断提高执法者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效率,提高法律的权威性。一是要积极创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防控体系的整体功效,加大对农村犯罪或涉农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力度,重点打击黑恶势力、黄赌毒、势力等,净化新农村建设环境。二是要充分整合涉农执法资源。可以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由农业、政法村民自治组织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会议,研究结局好涉农普法、执法问题。三是要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如法律流动宣传车、普法教育大篷车、流动法庭等,主动拉近和农民的距离。四是要充实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曾华对农村基层司法所、执法机构的经费投入,为执法创造良好条件。

(四)以维护农民合法利益为目标,积极开展司法援助活动。一是要不断充实农村司法队伍,设立司法工作者准入制度,加大政策支持,提高基层司法工作者待遇,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从事司法工作,打造高素质的农村司法团队。二是要逐步扩大涉农案件的司法援助范围。要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的作用,从分发挥法律援助站和法律援助志愿者的作用,开展好法律法律帮困扶贫和法律维权援助等特色工作。三要扩宽法律服务的领域。采取结对子、兼职顾问等方式,建立起城乡结合的法律服务帮带制度和援助制度,以此解决农村司法队伍素质不高,资源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岩丽.浅析新农村的法治化建设[J].商业经济,2010(10).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篇10

【关键词】农民新农村建设转型期社会心理学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随后又有连续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大批惠农政策的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农村第三次改革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而且意味着我国九亿农民步入了社会转型期的再社会化进程。农民的再社会化包含两个过程:一是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对新型农民的要求,整合新、旧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过程;二是农民主动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并主观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过程。

近年来,“三农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内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较多停留在政策话语的层面,对于中国农民在社会转型期的再社会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社会心理问题,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社会心理状况会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在此探讨农民在转型期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希望有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积极开展。

农民的社会需要和动机

据相关调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有三怕:一怕穷折腾,二怕硬强迫,三怕搞形式。他们担心的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会不会从实际出发,尊不尊重他们的意愿,给不给他们想要的东西。在深入了解农民需要的过程中,应关注到三个方面:第一,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在尊重农民客观需要的同时,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需要,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第二,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新农村建设应根据需要的差异,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角度,针对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职业、试点村与非试点村、社会角色的农民制订不同的重点和阶段目标,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第三,分析农民的优势需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世纪工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调查研究农民的真实需要,从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入手进行新农村建设,才能提高新农村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农民,才能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各项政策也才能对农民具有持续的激励作用。

农民的受挫心理和行为失范

“挫折攻击”的理论认为,人在进行有目的的行为时,欲求满足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而挫折有时会使人情绪激昂,进而做出攻击行为。具体说来,从经济情况看,穷困者的挫折要比富裕者的大;从年龄看,青少年要比成年人的挫折大。此外,家庭地位低下者、身体有缺陷者、受种族歧视者等的挫折较大,所以攻击行为也相对较多。同时,美国社会学家贝克提出的标签论认为,行为失范是社会创造的,而非本体所赋予或自然发生的,因而控制失范的关键是改造社会关系,而不是失范者①。

在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影响下,农民在转型期受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排斥,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农民面临的各种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产生心理危机的几率日益增多。如果受挫农民不能客观、合理地分析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就有可能铤而走险,做出一些极端的应对方式,如常见的自杀和犯罪。农民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受挫心理导致的行为失范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成为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

农民的社会认知与态度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一般情况下,很多行为都是内隐态度引起的,即:内隐态度决定着行为的发生②。社会认知和态度都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社会认知的价值影响着社会态度的形成,而态度中的内隐成分又决定着行为的发生。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了解在这场关乎自己家乡建设和自身利益的新农村建设中他们有些怎样的认识和态度,将有助于我们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方向。首先,要了解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其次,关注农民的价值理念及演变,从而把握农民态度的方向;再次,关注农民的态度形成与转变;最后,关注农民的社会认知归因模式及存在的社会认知偏差。可见,转型期农民的社会认知和态度的把握是新农村建设中应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心理问题,把握其在改革进程中的特殊性和阶段性,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将对政策的实施,实现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的人际关系与伦理变迁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生态伦理观念在本质上提出了以生态(包括资源和环境)为中介的人际伦理规范,其主要是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是指人们对环境利益的享有应保持公平,也就是说当人们在满足自己的利益需要的时候,不能剥夺同时代其他人满足自身需要的权利。而代际公平是指人类在世代更替过程中对环境利益的享有应保持公平,也就是说当代人在满足自己利益需要的时候,不能剥夺后代人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③。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乡风文明”也涉及到了人际关系和谐的内容。然而,当前乡风文明涉及到的人际关系的和谐问题,例如:邻里关系、代际关系、婆媳关系、干群关系等,却成为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一道屏障。有研究表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的人际关系在心理层面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情感化减弱,功利化增强;从众化减弱,个性化增强等趋势,并由此引发了大量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治安问题④。同时,乡村生活的人际伦理也面临着一系列深刻的矛盾与冲突,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伦理危机,并呈普遍化、本能化的险峻态势。在取消农业税以后,以农民负担为核心的治理性危机趋于消解,乡村社会中的各种文化性问题逐步浮出水面,中国农村开始出现了如在婚姻家庭、、精神文化生活上的伦理性危机,这种伦理性危机表现为伦理标准的缺失,很多事情开始说不清楚,并且不同人群对生活的体验和看法出现了明显的分歧甚至是断裂。农民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现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灵魂,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要求。因此,关注农民人际心理问题,研究农民人际关系和伦理的变迁给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内在原因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民的群体心理与行为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靠群体的力量来实现。有了集群的力量,才能把分力变成合力,变弱为强,这也需要农民的思想观念从“独”向“群”转变。只有农民的群体意识增强了,在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农民就不再是一个单薄个体,就可以靠合作的力量、集群的力量,走出“小农意识”的桎梏,适应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变化。然而,现阶段农民的集体观念存在着弱化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村级基层组织力量薄弱,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文化组织的建设;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变化,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导致农民中出现了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业者、农业劳动者和打工族等多种阶层,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接触的社会层次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其思想认识、生活方式、政治态度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难于结成统一的思想和群体组织。因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农民在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助于加强农民群体的凝聚力。

结语

当前社会转型造成的农民再社会化作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必然会引起农民心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由于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农民的心理适应依照转型的性质和特点反映出不同的应对方式。然而,在新农村建设时期,过多地关注社会层面上的制度、结构、组织等诸要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却忽略和淡化了农民心理层面的态度、价值观、思想和行为方式,势必会造成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节奏与农民主体的心理与行为方式之间的不合拍,影响社会变迁的进程及效能。通过以上对农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的分析可知,新农村建设中深藏着种种社会心理学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并解决,它们势必会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各种矛盾和摩擦累积效应的发生机制。因此,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中的“政策、投入、科技、改革”八字方针,就必须关注农民社会心理层面的问题,充分调动农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消解农民在转型期社会心理的消极性和负向性,使农民的心理结构优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同步进行。

(作者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黄红东:“转型期中国农民心理文化习惯探析”,《桂海论丛》,2008年第1期,第79~82页。

②俞彦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3期,第285~2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