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6:22

智能建造研究报告篇1

[关键词]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报告图书馆管理

[分类号]G250

1 智力资本报告的兴起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智力资本逐渐成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因素,智力资本信息也逐渐成为企业外部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共同关心的企业核心信息。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传统财务报告只适合反映和报告企业的有形资产信息,难以有效地反映和报告企业的智力资本信息。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学术性团体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开始研究智力资本的计量与报告问题,希望通过智力资本报告的方式对外传递智力资本信息。1994年,瑞典Scandis公司率先编制并披露了全球首份智力资本报告;奥地利研究中心(austrianResearchCentre,aRC)作为奥地利最大的研究组织,从1999年开始连续多年自己的智力资本报告;2002年,所有奥地利大学根据教育科学与文化部颁布的《大学法》的要求,开始编制大学智力资本报告,并于每年4月30日和报送联邦教育部。

为了规范和指导智力资本报告的编制,部分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开始出台智力资本报告指南。特别是2002年在欧盟科技与创新部门组织下,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meritum指南”和“DmSti指南”,成为世界各国智力资本报告应用方面的纲领性文件。

2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内涵和功能

2.1 图书馆智力资本及其构成

最早提出智力资本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J.K.Galbraith。他在1969年致波兰经济学家michaelKaleeki的信中指出:智力资本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还是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1997年美国学者thomasStew.art认为,智力资本是每个人能为公司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能力的总和。企业的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者之中的整体价值。此后,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普遍认为智力资本的概念是对传统资本概念的有效扩充,现代企业的目标是智力资本的积累增值和实现。许多学者分别从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知识管理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智力资本的概念。

目前,智力资本研究在国内仍以企业组织为主体,但GoranRoos认为,智力资本理论非常适合于非盈利组织、公共部门组织等,关于智力资本的研究以及一些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在这些部门将会大量涌现”。。因此,笔者大胆地将智力资本延伸到图书馆,并借鉴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智力资本的定义,对图书馆智力资本作如下概念的界定:图书馆智力资本是指图书馆所拥有的、符合图书馆战略发展需要的、能够为社会服务和科学发展等方面创造价值、形成竞争优势的知识和技能,其实质是图书馆将知识资源转换为价值的能力。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中主要认为,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构成。图书馆是一个非赢利的公共组织,与企业所具有的赢利性特征相比,具有其自身特有的性质。因此,图书馆智力资本的内涵与企业智力资本的内涵有一定差别,主要体现在与外界的关系上。企业与顾客、供应商联系紧密,形成价值链关系。而图书馆与外界的联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非利益性的社会关系。因此,本文提出使用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取代关系资本。图书馆智力资本由图书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社会资本三因素构成,其构成模型如图1所示:

在智力资本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的载体和实现价值增值的主体,是图书馆通过对员工有目的的投资而获得的,依附于员工身上的知识、经验、能力等存量的总和。结构资本是图书馆所有的内生性资本,是图书馆价值链内运作能力和价值链之间协调能力之和,它直接反映了图书馆整合各类资源、发挥系统效率的能力。结构资本的作用是为激励人才资源创造知识并发挥知识的增值作用提供环境支持。社会资本是图书馆与外部相关者之间基于长期联系积累而成的,并为保持长期友好合作而构建的一系列彼此认同的关系。社会资本的作用就是保证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有效互动和匹配所创造出知识的价值实现。因此,智力资本通过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社会资本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整合来推动图书馆的发展,成为图书馆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2.3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的内涵和功能

智力资本作为图书馆价值创造的核心动力,必然要在图书馆的经营结果中得到体现。因此,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也是图书馆智力资本业绩报告,是为图书馆利益相关者提供书面的、定期的、公开披露的图书馆智力资本信息,反映的是对图书馆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软资产。具体而言,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就是在阐述图书馆办馆理念、确定近期和中长期战略目标、全面分析图书馆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采用一套符合图书馆发展建设的指标体系,对决定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智力资本情况进行系统的衡量与分析,对内加强图书馆自我管理和支持决策,对外显示图书馆实力与潜力的一种信息制度。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能够客观反映图书馆的无形资产,实现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和控制。目前,图书馆很少通过一定方式系统地反映无形资产在实现图书馆目标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动态情况。通过引入智力资本报告,图书馆能够通过智力资本理论模型和建构一系列指标体系来识别、测量、管理智力资本,了解图书馆现有的智力资本存量,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图书馆的预期战略目标。

图书馆管理通常比较重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中的应有之义,而智力资本同时还包括结构资本和社会资本。只有当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社会资本共同致力于知识的创造和探索时,图书馆的资源才能有效转化为价值。因此,编制智力资本报告有助于图书馆以“三维视角”管理图书馆的智力资本,促进三种智力资本间的互动整合,共同提升图书馆的竞争力。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能够为图书馆提供纵、横向比较的基准。首先,如果按年度编制智力资本报告,将能够提供纵向对比,从而很直观的显现图书馆智力资本的发展状况与进程,为图书馆提供开发智力资本的信息来源。其次,通过图书馆之间智力资本报告的横向对比,可以看出图书馆之问的优势和劣势,为图书馆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开发建立图书馆智力资本的量化数据平台,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保障。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是对外信息的重要渠道,有利于社会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图书馆的发展,增加

图书馆对外交流的信息量和图书馆成长的透明度,能够有效提升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良好评价,体现图书馆的价值所在或预期表现。

以上是智力资本报告的功能所在,但其在应用中也会出现很多困境。第一,智力资本报告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作为新兴的和自愿的实践方式,在尝试阶段,图书馆会因认识不足,对信息的过度公开问题产生争议和顾虑,从而不能全面、真实和系统地报告图书馆信息。第二,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会招致人力和时间上的成本。当评价智力资本报告的成本时,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收集和分析智力资本有关数据时所涉及到的成本,这些成本将与所要求的数据的详细程度呈正比。第三,由于缺乏智力资本报告公认的理论框架和指导方针,加之智力资本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类信息,而定性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的主观判断。因此,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在短时间内无法标准化,难免具有冗余性,容易造成报告模式和指标的不一致,成为图书馆横向比较的天然屏障。

3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的要点分析

3.1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的理论模式构建

理论模式是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的编制基础。因此,笔者在研究和分析国内智力资本报告模式和国外aRC、oenB、Systematic、Cowi、CarlBro等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理论模式,如图2所示:

该模式的特点是将图书馆的愿景和最终目标、智力资本、绩效过程、活动成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种简化的输入到输出的线性逻辑,强化了智力资本存量、流量与产出问的因果联系,也为形成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框架。通过该模型,可以明确当前图书馆存在哪些关键的智力资本,针对这些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社会资本)需要多少投入、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各类智力资本(即绩效过程),最后的成效如何?通过这样一个抽象化的线性智力资本管理模型,可以针对每个过程,逐一细化出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来识别确定图书馆管理中最重要的智力资本变量及其在实现图书馆战略目标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探寻有效的智力资本投入途径来提高图书馆的输出与成效。

3.2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

基于上述理论模式,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①愿景和战略目标,指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宗旨、价值观、社会使命、服务特色等内容。图书馆首先以叙述的形式提出愿景和战略目标作为智力资本报告的开始。②智力资本,指图书馆目前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这一部分是智力资本报告的主体,以指标和数值形式全面展示图书馆智力资本情况。③绩效过程,指图书馆究竟采取了何种程序和活动来实现战略目标。④活动成效,指图书馆在特定期间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本在实现图书馆战略目标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⑤结论,指根据最初设定的战略目标对图书馆的成效做总结性的评价。

以上5个部分中的战略目标和结语部分主要是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而“智力资本、绩效过程、输出与成效”三个部分则主要是由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构成,且在每部分指标体系后以文字形式评价、解释指标以及阐明这些指标与图书馆战略目标的关联。

3.3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指标体系的设计

指标体系是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的主体部分,也是整个报告工作的核心。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一个好的智力资本指标体系必须满足有用性(usefi―u1)、相关性(relevant)、显著性(significant)、明晰性(understandable)、时效性(timely)、可比性(compara-ble)、可靠性(reliable)、目标性(0bjeetive)、真实性(truthful)、可证实性(verifiable)和可行性(feasible)等特征。另外,指标的选取应遵守以下原则:①科学性:这是设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是确保评估结果科学性的基础。每个指标的概念、数据收集以及计算方法都必须要有科学依据,指标的选择也必须能够准确和客观地反映智力资本的基本情况。②系统性:图书馆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相互依存的子系统构成的体系,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图书馆智力资本的各个方面。③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任何指标体系都必须有定性和定量两种不同的反馈方式。定量指标是以数字的形式展现图书馆的核心业绩。图书馆智力资本中的大多数指标都可以通过量化来确定。定性指标是指无法直接通过数据计算分析评价的内容,需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如人力资本中的领导能力和馆员素质,结构资本中的制度文化等。④可扩展性和可选择性:即不同时期,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删减或补充指标,同时指标体系应划分为必备指标和任选指标,必备指标主要是针对各类型图书馆的共性设计的,而任选指标则是针对图书馆的特色和需要设计的。

由于图书馆智力资本理论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关智力资本报告指标的甄选还处于探索中。笔者在选择指标时,尽可能遵循以上原则,指标的来源和确定除了图书馆管理中一些可接受的共性指标外,还综合参考了有关图书馆人力资本和知识管理等研究方面的可行性指标,以减少指标体系设计的盲目性。指标体系的层次性,是通过三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72个三级指标层层递进形式设计而成(见表1)。

图书馆智力资本指标体系比较庞大,权重的确定,必须要科学地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如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最终确定图书馆智力资本测量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权重。

4 结语

智力资本报告有相当大的包容性,既包括量化的数据,也包括非量化的数据,能够对图书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进一步价值增值等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图景描述。尽管当前国内智力资本报告的研究在各领域还处在萌芽和雏形阶段,既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模型,更没有形成一致的计量指标体系和报告模式,很多问题还在探索中,但作为一种能反映和报告智力资本发展的理论和管理工具,对图书馆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果结合图书馆的性质和特点,积极关注,探索出适用于图书馆的智力资本报告理论模型及一套智力资本指标体系,将会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的智力资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必荣.国外企业智力资本报告模式述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5):43―49.

[2]李平,赵如.欧洲大学智力资本报告理论研究综述.科技与管理,2009(1):138―143.

[3]张丹,牛晓君.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国际演进与发展.工业技术经济,2009(11):14―18.

[4]张韵.智力资本报告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学位论文].上海:东华大学,2007.

[5]stewartta.intellectualcapital:thenewwealthoforganizations.newYork:DoubledayDellpublishingGroup,1997.

智能建造研究报告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异质性资源智力资本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物资产和财务资产不再是企业绩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取而代之的是知识、技术、企业信息系统、组织结构等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资源。

商业银行属于金融行业中的知识密集型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本。mohiuddinetal.(2006)对孟加拉商业银行的研究、maria,Bontis(2008)对葡萄牙银行业的研究、muhammad&ismail(2009)对马来西亚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研究以及maheshetal(2013)对澳大利亚金融部门的研究,都证实了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

因此,深入认识智力资本、对智力资本进行有效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智力资本的定义及其异质性特征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智力资本概念进行界定,早期研究多将其界定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并视其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Davenport和prusak(1998)将智力资本定义为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背景信息及专家见解的集合,并且能够为评估与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提供参考。国内研究者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基本都是从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角度,将能够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并有助于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性知识和能力集合定义为智力资本。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来源于其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资本具备价值性及稀缺性

知识、经验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并且智力资本的供应是有代价的。一方面,越是先进的知识,其掌握者就越是稀少;另一方面,企业所需的特定知识是需要企业在市场中寻找的,有时甚至在公开市场是难以获得的。因此,智力资本是具备价值性和稀缺性的。

2、智力资本的共享表现出要素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

具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总会发生形态改变或消耗,但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智力资本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基本不会发生形态的改变。甚至知识的增值就是在其反复使用中实现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智力资本的共享表现出要素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

3、智力资本的增加具有类新陈代谢和路径依赖的特征

虽然智力资本在运用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的减损,但是由于技术更新等原因,企业掌握的智力资本就有可能发生价值创造能力的减损而导致被淘汰。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所获取的智力资本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然而,智力资本的新旧更替不是全盘否定式进行的,而是不断修正、不断替代着完成的。新知识的出现和运用一定是在已有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基础也就是企业智力资本获取的路径依赖性体现。即,智力资本的增加具有类新陈代谢和路径依赖的特性,并且这一路径依赖特性又进一步强化了智力资本的难以模仿性。

4、企业掌握的智力资本极难被竞争者模仿

智力资本本身所具有的无形性直接增加了竞争者的模仿障碍。并且由于不满足会计信息系统的货币计量假设以及相关确认条件,大多数智力资本都是无法在企业财务报表中进行反映的表外资产。并且,大量隐性知识的存在也导致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因果模糊性,使得其竞争者不知道应该模仿什么以及怎样模仿。另外,企业智力资本的获取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其他企业即便获得也需要时间进行理解和整合。即,智力资本具有时间上的难以模仿性。

上述异质性特征说明智力资本是企业特有的、并且是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

三、商业银行智力资本的具体内容及其衡量

1、商业银行智力资本的具体内容

目前关于智力资本的研究多以“H-S-C”结构为分类基础。其中,“H”代表人力资本,表示以个人为载体的、员工可带走的认知、技能及经验等内容;“S”代表结构资本,表示以组织为载体的组织惯例、管理系统、知识产权等内容;“C”代表客户资本,表示来自客户的知识范畴,多数研究将与客户的关系也纳入这一范畴。

本文认为这样的研究划分在指导银行实际工作时并不适用。商业银行智力资本可以按照其最终载体划分为以员工为载体的智力资本和以组织为载体的智力资本两种类型。其中,以员工为承载主体的智力资本,包括员工通过接受教育、培训等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及其学习能力等。并且,在组织的成长和存续过程中,员工知识的运用又能够部分的转化为以组织自身为载体的组织智力资本。以组织为载体的智力资本是以企业自身为承载主体的知识资源形式,存在于企业群体或者部门内以及整个组织中。它不仅表现为显性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存在于各类组织程序以及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等(Davenport&prusak1998)。包括企业拥有的各种专利、技术以及能够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帮助员工知识得以发挥作用的各种沟通机制、企业数据库、流程组织方式以及研发体系机制设计。

2、商业银行智力资本的衡量

科学衡量企业智力资本存量状况,是企业智力资本培育和挖掘其价值潜力的前提条件。

早期对于智力资本的信息了解主要依赖企业财务报告中的相关信息披露,例如从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中可以了解企业员工学历状况;从无形资产项目披露中可以了解企业专利、版权、商标权等项目状况;从研发支出项目金额中,通过期初期末余额的比较可以了解到企业当期研发投入资本化投入的状况;从管理费用项目披露中可以了解当期研发投入中费用化处理的金额状况;从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项目披露中可以了解企业主要客户往来业务占比状况,等等。但是分散的信息传递降低了企业管理者对其的关注度。为此,学者们又相继开发了VaiC法、斯堪的亚模型、智力资本指数模型,等等。

目前在智力资本测量方面,量表测量法是日渐主流的方法。它是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理念,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借鉴大量文献,通过编制调查问卷进行智力资本的数据收集。但是,量表测量法往往会带有较大的主观判断,其调查结果可能会受到被调查者主观意愿的影响。

本文认为,不同行业企业智力资本的内容表现都是有差异的。商业银行系统应根据自身业务的具体特点,设计出符合银行特质的智力资本测量量表,并据此构建系统常规的智力资本报告体系,以方便进行智力资本的动态监测和长期培育。

四、商业银行智力资本报告体系的构建

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信息报告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智力资本状况的客观完整反映,也有助于动态监测商业银行的智力资本存量以及智力资本培养状况,利于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另外,公开的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信息报告也有助于各利益相关者对商业银行智力资本投入状况的信息了解,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业务发展瓶颈。商业银行智力资本报告至少应由四个部分组成。

1、基于智力资本的商业银行战略描述

本部分应在具体描述银行战略愿景的基础上,着重说明以下内容:一是在推动战略执行过程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智力资本支持;二是我们获取上述智力资本的途径手段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规划计划?三是如何设计智力资本管理流程,包括:内部传递、共享、培育以及建立保护性壁垒等。

2、对于少部分可以进行量化描述的指标进行报告

一是某项智力资本存量状况描述;二是报告期内该项智力资本的流量状况描述;三是该项智力资本下一报告期可能发生的变动预期;四是附注部分,内容为报告中所涉及的智力资本描述指标的具体解释和测算依据阐述。由于理论研究中对智力资本概念及构成认识仍不统一,因此智力资本报告体系应根据各商业银行的具体业务特点设计其指标体系。

3、以客观陈述的方式对难以进行量化的指标进行占有状况的描述

具体包括:任职人员年龄结构;参加专业培训员工人数;各类培训总时数;员工创新活动开展状况;员工各类资质认证获得情况;专家咨询与指导时数;本单位在业务竞赛中的获奖情况;等等。

4、商业银行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自我鉴定以及未来规划

在报告了当前智力资本占有状况后,本部分需要对上述智力资本在本报告期内的使用效率进行自我鉴定。借此诊断智力资本应用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并针对其中可能进行的改进提出未来的发展计划。

图1列示了上述商业银行智力资本报告体系框架设计体系。

除此之外,提高商业银行智力资本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其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提升效应,也可以从加大投资培育力度、营造信任和谐的知识共享环境、建立平等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开展。

【参考文献】

[1]Davenportt.H.,prusakL.,workingKnowledge:HoworganizationsmanagewhattheyKnow[m].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98.

[2]maheshJoshi,DaryllCahillandJasvinderSidhu,monikaKansal.intellectualcapitalandfinancialperformance:anevaluationoftheaustralianfinancialsector[J].JournalofintellectualCapital,2013,14(2).

[3]mariaRC,Bontisn.intellectualCapitalandBusinessperformanceintheportugueseBankingindust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management,2008,43(1-3).

智能建造研究报告篇3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法;智力开发型教学法;热点研究型教学法;平台创新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6?0056?03

“研究性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中小学课程[1]。有两位教育学家起了先导作用:一是杜威1916年创立的“问题教学法”;二是克伯屈20世纪初创建的“设计教学法”。后来,国外许多教育家、教育部门发展了“研究性教学法”。1959年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应重视科学的知识结构,重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率先倡导“发现法”。1961年美国教育家施瓦布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报告中提出了“探究式学习法”。1983年4月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在《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调查报告中规定,四年制高中毕业生要必修3年社会研究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的社会实践能力。1998年,美国博耶委员会在《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研究型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要求。

我国也十分重视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改革。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指出,“积极推进高校的教学改革”,“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2005年,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要让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笔者结合高校教学工作的实践,探讨了研究性教学法的一些做法,跟大家共同交流。

一、研究性教学法的含义及特征

美国生物化学家博耶(paulD.Boyer)认为,研究“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未知的追求和寻求对未知的理解时的最急迫的、不可抑制的需求,它与提出新思想的自由,与以不断变化的眼光审视每一种观点的自由紧密相连。它为庆祝任何一个新思想带来喜悦”。博耶在这里揭示了“研究”的三大含义:一是追寻未知;二是提出新思想;三是审视新变化。

我国对研究性教学法的探讨也有很多成果。比较典型的定义是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卢德馨认为,研究型教学应充分考虑科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渗入科学研究的各个元素[2],即科学精神、知识水平、科学素养、科学思维、洞察能力、科学道德、评价能力、批评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严谨作风等;汪霞认为,研究型教学最本质的转变在于使学习者成为意义的积极构建者、研究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它倡导学习者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并由此带来了更多非预期的学习结果。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研究领先的教学、研究取向的教学、研究为本的教学、研究支持的教学[3]。

笔者经过研究认为,研究性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研究创新思想和精神为目的的探究式教学法,其主要特征是:创新性教学、探索性教学和塑造性教学的有机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三种研究性教学法:一是智力开发型教学法;二是热点研究型教学法;三是平台创新型教学法。

二、三种研究性教学法

(一)智力开发型教学法

所谓智力开发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开发学生智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在中小学教育中用得较广泛,而在大学阶段往往和专业教育结合。我是会计学专业的教师。会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算账”。我在给会计学专业学生讲授《财务分析学》课程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智力投资分析”教学内容(改变了长期以来仅进行物力投资分析的片面做法),而且还用“算账”的方式,即计算一个学生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全部智力投资总额来教育学生,让大家明白:智力开发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成才”,基点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归宿是“报效祖国”,家庭、国家及社会开发学生的智力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成才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立足创新创造,最终能够感恩父母师长、感恩国家、感恩社会,以实际行动回报长辈、回报国家、回报社会[4]。

笔者从2005年起在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中开展了智力投资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①大学生的智力和技能大为提高。在“智力投资教育活动”中,由于每一位学生都要计算自己的智力投资额、智力投资回报期,智力投资回报率(报酬率)、单位课时代价,他们在计算过程中不仅受到教育,还开发了思维空间,学会了“现值折算”“成本计算”“投资模型”“数据收集”等技术方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②大学生更珍惜在校期间的每一节课时。通过举行“智力投资分析报告会”,每一位学生都计算出大学期间的单位课时代价,少的每节课为43元,多的为60多元。有的同学感慨地说:“如果不好好珍惜每一节课的时间搞好学习,甚至逃课,这是自己最大的损失,不仅对不起老师、父母,更对不起国家和社会。”[5]③大学生感恩父母更感激国家社会。未开展“智力投资教育”活动之前,一些学生普遍都认为他完全是靠其父母供养上学的。通过智力投资构成分析,他们从自己切切实实的数据中得出的结论是:国家社会对他的教育投资是家庭对他在教育支出的1.1至1.5倍(如会计学专业学生张国珍计算的结果是:国家社会对她的智力投资是9.1万元,家庭智力投资6.3万元,两者之比为1.4),他们感谢的首要主体是国家和社会[6],并表示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回报父母。④大学生奠定了人才市场就业的价格底线。当今大学生就业,薪酬水平成了他们关注的重点。通过“智力投资分析”,他们每人都确定了未来的“回报额”——工作—年的薪酬。虽然,在现代社会里,人才市场价值受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但不管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如何变化,人才智力投资总额总是构成了人才市场价值的基础[7]。因此,进行智力投资分析,有助于把握市场人才价格的底线,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合理决策的基础。

2006年1月15日,《中国教育报》在第三版以“大学生,你应该感谢谁”为题[8],整版报道了笔者发起的智力投资教育活动的情况。该文章很快在全国72个高校等单位网站上全文转载;笔者也被燕京华侨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21所高校邀请作专题学术报告[9];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城市频道分别报道我校开展的智力投资分析报告活动[10]。2009年7月7日,教育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报第684期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2009年11月27日,中国教育1台播放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者——朱学义教育人生访谈”的视频。

(二)热点研究型教学法

研究性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按博耶的观点是要引导学生审视新变化。当今社会,各种情况变化多端,课本上的内容总是一定阶段特定科学知识的总结,往往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全部变化。因此,老师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时代变化的新内容。笔者在给会计学专业学生讲授《会计专题》课程时,就把会计改革的热点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参与讨论。例如,我将会计改革梳理成九大热点供学生学习讨论:①会计等式改革热点研究;②产权会计改革热点研究;③成本会计改革热点研究;④财务分析改革热点研究;⑤价值变动会计热点研究;⑥财务管理改革热点研究;⑦资源会计改革热点;⑧税务会计改革热点研究;⑨环境会计改革热点研究。我在讲授《会计专题》课程时,采用“热点研究型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提炼会计改革热点内容,公开出版《会计改革热点研究》专著,总结我国会计改革20多年来的热点问题[11],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教材;

其次,揭示当今社会会计改革特别关注的焦点,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再次,要求每一个学生选择一个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6-7名学生组成该热点研究小组,并从不同的视角撰写论文,在小组“会计热点研讨会”上进行交流;

第四,组织“会计热点研究小组”形成科研报告,聘请专家教授评价研究成果,对优秀的科研报告给参加研究的每位学生记2个“科研学分”①;

第五,举行“会计改革热点研究报告会”,评选优秀科研成果,发给证书。同时笔者还用自己主持的“教育部财政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资助项目资金向获奖学生颁发奖金。

(三)平台创新型教学法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的创新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有无创新能力对适应和推动经济的发展十分必要[12]。大学老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能否将学生组织起来,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让其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课堂知识的内容,我的回答是肯定的。2008年12月23日,我在中国矿业大学成立了“青蓝创新俱乐部”,至2012年3月吸收了410名大学生成为会员,让他们在俱乐部发挥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称这种课堂延伸的教学方式为“平台创新型教学法”[13]。

建立“创新俱乐部”平台的指导思想是[14]:为高校有志于创新创造及对创新创造有兴趣的同学提供知识共享、基本培训、交流思想、提升自我、共同进步的平台;通过宣传报道、讲座、培训、学术研讨、沙龙等形式为会员搭建互动平台、疏通交流渠道,在俱乐部范围内形成竞相创新的氛围。俱乐部的宗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孵化创新创造成果。具体包括:开拓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含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等);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成果[15]。俱乐部实行会员制,成立理事会,建立常务理事会;同时设立专家委员会,定期评选“创新创造成果奖”和“创新创造活动先进个人奖”。俱乐部还设立了“实践创新基金”项目,资助学生开展创新活动,至2012年3月已有200多名学生参加了共计35个项目的研究,其中,有17个项目获得徐州发明协会“创新成果奖”,有4个项目获得国家专利。俱乐部第四届理事长辛奉来申报的“基于俱乐部模式运作下的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探索”项目获得了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立项资助;俱乐部第五届理事长王鑫“徐州矿区资本运作研究”项目获得了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践计划的立项资助;俱乐部会员李晨晨“徐州市大型企业碳排放调查和碳减排的会计核算设计”获得了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立项资助;俱乐部第六届理事长李丹“煤炭整合中资本运作模式调查与研究”项目获得了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立项资助。

注释:

①中国矿业大学各专业培养计划规定,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取得两个科研学分。其途径有三:一是申请获得校(院)级以上“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二是参加老(导)师科研课题;三是参加其他途径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75.

[2]卢德馨.关于研究型教学的进一步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4(21):24-25.

[3]汪霞.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43-46.

[4]朱学义.论对大学生进行智力投资教育[DB/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03-31.

[5]朱学义,侯德伟,胡琼,等.论高校“情感互动”的感恩教育——一种创新的智力投资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6(5):83-85.

[6]朱学义,胡琼,董靖,等.论高校“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一种创新的智力投资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6(3):93-95.

[7]朱学义,朱亮峰.智力投资支撑理论及其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8]叶莎莎.大学生你应该感谢谁[n].中国教育报,2006-01-15(3).

[9]朱学义,董靖,黄国良,等.论高校“多科交融”的感恩教育——一种创新的智力投资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8(6):21-23.

[10]中国矿业大学新闻中心.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城市频道分别报道我校智力投资分析活动[eB/oL].http://xcb./xw/news/manage/news/news_show.asp?id=14746,2008-04-14.

[11]朱学义,于泽.用智力投资观解析教育“高”收费[J].大学教育科学,2007(6):97-100.

[12]朱学义.教育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发展的效应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2011(11):15-18.

[13]朱学义,董靖.基于人才聚集平台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创新,2012(3):115-118.

智能建造研究报告篇4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国家软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和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观点的提出,结合教学、科研工作打造智库建设,成为干部培训院校系统的热门话题。但如何加强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智库建设问题,尚未展开充分的讨论。结合社会主义学院自身存在的优劣势,借鉴《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和《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智库建设实施计划》,以加强顶层设计、牢固树立正确的智库意识,提高其为地方党委统战部、地方统战系统建言献策的能力,明确干部培训学校智库建设的方向、参与路径、规范发展进程为主线,本人进行了一些契合地方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实际的智库建设的思考。

一、明确定位和优势,合理推进智库建设规划

智库是指诞生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中的,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以影响公共政策和舆论为目的的非营利性政策研究机构,包括官方智库、大学智库和民间智库三种类型。[1]就我国现有的智库类型而言,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党政军智库。指通过立法或者行政组织条例组建的存在于党、政、军系列内部,为各级领导层提供决策服务的智库机构,多以党政机关和军队内部直属的决策咨询机构身份出现。其主要工作是通过内部渠道向领导人直接提供决策参考,在党和政府内部发挥决策“大脑”的职能。第二类:社会科学院(简称社科院)。这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系列。从经费来源角度看,社科院是由财政全额拨款或资助方式建立、通过项目委托等形式开展相关研究的政府咨询机构。从隶?俟叵瞪峡矗?尽管得到政府的资助,但社科院又不直接隶属于政府,服务对象也不局限于政府机构,还可以服务于来自企业、行业协会、社会方面等的委托或咨询要求。第三类:高校智库。即隶属于大学的从事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组织,这类智库是由大学单独或在其他机构、团体的协助下创建的。其经费主要来自校方的拨款和一些基金会、企业赞助或私人捐助,研究人员多为校内各学科的学者以及从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聘用的研究员,服务对象和研究课题亦相当广泛。第四类:民间智库。民间智库主要是由民间出资组织并且体现社会公众呼声或者对政策需求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大多由企业、私人或民间团体创设,在组织上独立于其他任何机构,且自筹经费。民间智库的声音大多围绕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希望政府的各项制度安排能够更多地倾向于社会底层成员。从经费来源角度看,民间智库可获得的政府资助占比较小,甚至不受政府财政支持,其经费大多来自大的基金会或企业赞助,但一般也能与政府部门保持密切的关系,甚至也有不少民间智库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服务,因此,也能对具体部门的政策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各类优秀智库,都有非常明确的特点、研究方向和研究优势,且定位非常明确。

社会主义学院是党领导下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具有师资团队、学科依托、学员资源和组织系统优势,这点不同于普通高校和一般党政机关。因此,地方社会主义学院智库建设应结合自身特殊优势,突出理论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和为地方统战部门提供决策服务的定位。各级地方社会主义学院智库,旨在前瞻性地研究地方统战系统重大战略决策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充当全省统战系统的政策“前瞻者”,同时承担地方统战系统交办的专题课题、调研任务,尤其是中央重要政策和文件精神“落地”情况加强调研,充当地方统战工作实际的“守望者”,为促进当地甚至是全国层面的统一战线工作建言献策。因此,各级地方社院应需要尽快拿出契合本地实际的“社会主义学院智库建设的短期规划”,明确各级地方社会主义学院智库建设的目标、思路和举措,对短期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作出详细规划和具体部署,以制度建设为地方社会主义学院智库建设、科研转型发展护航。

二、整合统战系统资源,加强地方社院师资培养

统一战线系统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知识背景完整的独特优势。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可以充分利用各地方统一战线资源优势,通过与各级统战系统、高校统战部和具有统一战线特色的研究院所,联办研究中心、召集论坛、举办学术会议、开展联合调研等形式,广泛调动统战资源的智力资本。

对于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教师的培养,可在学院内部甚至是扩大到省民主党派机关、省委统战部机关,找到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契合的“专业导师”,通过挂职锻炼、撰写相关工作材料和调研报告等形式,弥补由于体制制约、地方社会主义学院在人才引进方面有限制的弊端,加强自身教师队伍建设。这一举措在引入社会之智为我所用的同时,也让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教师的研究真正地接地气。同时,还要拓宽教师的理论学习渠道,如山东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研究中心、中央社院和其他高校做访问学者。目前,各地方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师培训机会少,有些培训理论针对性并不强。要按照智库人才要求进行教育培养,采取继续深造、培训、进修等措施,提高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素质和理论研究水平。此外,为了让教师准确把握重要文件的精神,建议学院制定《教师查阅重要文件的相关管理办法》,让教师按管理办法自行查阅重要文件,帮助教师及时把握最新重大方针政策的动态信息。

三、以教学科研为抓手,加大咨政调研力度

地方社会主义学院应加强问题导向的课程管理体系,尝试由教师自选咨政选题并设置相关课程。这要求教师在课程内容结构设计上,要更侧重政策体系,同时加以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形式上,在探索教法改革的过程中,增加“学员体验”的比重。由本院教师和学员在讲授过程中全程参与教学目标与任务,对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的形式、途径、项目管理、运行机制、激励措施、保障措施给予明确规定,实现课题研究由学术型向实践型、教学内容由科研式向咨询式的转变。比如结构化教学,通过系统地安排学习环境(与教学目的相关的实地体验)、学习材料及学习程序,使教学的各种因素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师和学员在课堂互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双方对工作实际操作层面的深层次的积极思考。要加强年度咨询需求相关的科研管理。对咨询类课题进行单独评审,加强实证研究的具体要求,研究方法上注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加大经费投入与跟踪管理力度,特别是时间进度、调研要求和任务落实、成果报送和结题事项加强统一管理;加大对获得党委、政府机关相关领导肯定性批示的咨政报告奖励力度,对于获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咨证成果予以重奖。要建立完善的多层次信息来源机制,加大调研力度,充分发挥全省统战系统的整体资源优势,加强同实际部门、高校统战部和研究院所的合作交流。事实上,以问题为导向的决策咨询研究工作,也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干部培训院校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两张皮的问题。

受训学员是地方社会主义学院智库的独特资源之一,甚至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学院智库建设的重要“矿藏”。因此,应注意深挖学员资源、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方式。一是要求学员撰写研修报告,并注重决策咨询作用方向的引导,将研究报告中的典型案例研究与专题论坛相结合,更好地推动教学与咨询的融合。二是鼓励学员与教师结对子,将学员撰写研修报告和参与教师决策咨询研究相结合,围绕地方重大问题组建教师和学员联合课题组,推动学员研修报告向决策咨询转化。三是由学员推荐咨询报告选题,以拓宽咨询需求生成渠道,选题要紧贴党和国家以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重大决策部署。

四、加强智库队伍建设,创新咨政研究平台

社会主义学院智库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两个基本机制,即便利的“旋转门”机制和多元的政府沟通机制。“旋转门”机制是美国智库独有的特色,实现了智库研究人员和从政人员的自由和双向流动,进进出出的流动有利于提升智库的社会影响力。[2]智库研究人员长期专注某一领域的研究,一旦成为政府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在政治、思想、?济等方面的理念便更容易得到贯彻实施。而政要加入智库,则增加了智库与政府的联系,为智库产出更多被政府采纳、影响政府决策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地方社会主义学院智库成员队伍建设中,可以充分调动地方统一战线系统资源优势,在大统战的格局内,选派智库成员教师在与研究契合的各个工作部门、各个岗位进行短期挂职,协助相关部门工作的同时,及时了解最新的工作实际,从而使咨政研究和提出的建议对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促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方向的前瞻性。

多元的政府沟通机制,主要体现在创新和开拓智库和政府之间的交流方式。比如,通过选派教师参加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吻合的政府听证会等各种活动以便及时了解政府政策的变化和走向;充分利用受训学员资源,邀请学员和智库成员教师一起做课题、搞研究,让工作在各个业务部门的受训学员,将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智库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带到各个业务单位中去。这种互通互融的交流机制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双方相互了解和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智库的自身影响力,提高智库成员的实践水平和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美国知名智库,如传统基金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等,都有类似活动和交流项目。通过共同研究,学者既了解了政府现行的各项政策、主张,也把自己的思想理念传递给了政府,从而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

总而言之,地方社会主义学院智库队伍建设,需结合本院教师、学员、校外专家(党外代表人士和高校学者型专家)三支力量,打破单一学术背景,启用不同年龄、学科背景甚至是同时具有两个不同学科背景的综合型人才,打造一支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研、咨三位一体的智库队伍。同时,对于智库成员的本院教师,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个人与团队的共生关系,以及教师个体理论研究方向和智库团队咨政研究方向的关系;要有光荣感、自豪感,更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调查研究能力,多出决策咨询精品佳作,为各地方社会主义学院智库增光添彩。

五、创办咨政报告内参,畅通成果报送渠道

智能建造研究报告篇5

关键词:高校智库决策咨询战略研究人才培养

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在经济转型、社会矛盾凸显的形势下,亟需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决策服务能力强、战略谋划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高质量智库。这既是中国国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科学民主决策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软实力、适应中国不断提高的世界地位的战略需求。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10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中强调,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这些说明党和国家对智库建设的重视,意味着我国迎来智库建设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本文将着重分析我国智库中的一类――高校智库,也叫大学附属型智库。是指隶属于高校的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的组织。重点探讨大学智库如何借鉴国外智库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路径?作为大学智库区别于其他智库的发展优势和问题困难在哪里?提出推动大学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

1.高校智库建设的国际经验

中国是智库建设的后来者,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和同行认可度仍然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公布的《2013全球智库年度报告》显示,在全球前100名顶级智库中,中国只有六个,在全球总榜单中排名第20位。值得庆幸的是在最佳大学智库排名中,清华大学清华一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分别位列第7位和第13位,排名相对靠前,但是对绝大多数高校智库而言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西方发达国家的智库发展较早,有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和行业规范,值得认真深入地进行研究。本文将就美、英、日智库的发展经验从服务对象、人才管理机制、研究管理过程、成果传播途径四个方面做一分析。

1.1智库服务领域的专业化

英国的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院(iDS),是一个专注于国际发展交流的在国际上较有影响的智库。它成立于1966年,是一个以苏塞克斯大学为基点的独立研究机构。发展研究院与苏塞克斯大学是紧密相连的,但财政和管理却是完全独立的。他以一个公益有限公司的形式存在,拥有自己的法人代表,并经过正式的合法登记。

美国各个大学智库的研究领域同样体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如创建于1962年的乔治城大学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它主要研究政治与军事、国际资源、对外政策和第三世界问题。该中心以维护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主张强硬路线为宗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动态研究所是隶属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的智库。它的前身是1961年成立的共产主义事务研究所,专门从事对共产主义国家和问题的研究。之后,由于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该所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估价当前国际研究的变化及其政治含义方面,1974年更名为国际动态研究所。该所的研究成果往往成为美国政府制定对俄罗斯政策的依据。

1.2智库人才管理机制的灵活性

国外大学智库的人才管理机制是非常灵活的,他们从各种渠道网罗人才,对智库人才的要求既要看学术研究能力又重视实践经验,博中有专,专博相济的“t型人才”是他们的首选。日本一些智库实行的“相对职称”制度是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的典型代表,例如亚洲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的职称是根据本人的申报而定的,这是因为这样便于调研工作的展开,他们既可以对民间自称是“调查部长”,也可以向官方认定自己是“主任研究员”。因此,一个人身上可能具有双重或多重职称,但职称并不与薪金挂钩。

日本智库在人才管理中采取独特的“派出研究员”制度,即政府、大学、企业、研究所向智库派出研究员,工作2-3年,工资由原单位发放,到期后回原单位。如综合研究开发机构共有33名研究员,长期聘用仅有3人。

此外,西方智库不仅在大学智库内部的人才交流频繁,而且还注重与国际一流智库之间建立定期访问制度。如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和美国兰德公司定期互派访问学者,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和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等也经常进行人员交流。

1.3智库研究管理过程的科学性

国外智库对于研究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其课题的管理和辅助支持系统的管理。在研究分析阶段如何发展出一系列可操作的结构化、程序化的研究分析工具和方法是智库能否立足的关键。正如美国兰德公司所宣称的,关于方法的创造性研究才是兰德最经久不衰的成就。它提出了“德尔斐法”、“启发式规划”、“系统分析”、“线性和非线性规划”等。

在辅助支持系统的管理方面,很多智库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图书、期刊、报纸以及其他各种文献、数据和资料。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终端检索兰德图书馆的数据库和所有兰德出版物。此外,各国智库还设有专门的情报服务机构。斯坦福研究所不仅在国内的华盛顿、纽约、芝加哥、休斯敦等大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在国外的伦敦、巴黎、苏黎世、东京、米兰等地也建有分支机构,这些为数众多、分布极广的分支结构构成了斯坦福研究所的情报信息网络。

1.4智库成果传播途径的影响力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智库被称为继行政、国会、法院、媒体之后的“第五权”,在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博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权力的获得与其成果传播密切相关。除了定期出版期刊外,还利用早餐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他们的成果,与政府、企业、大众进行广泛的交流,使更多的人了解智库成果的目标和思想精髓所在,通过引导舆论和社会思潮达到最终影响政府决策的目的。另外,他们还开展企业咨询,出席国会听证会,推广了其研究成果,而且提高了其社会知名度,营造了自身品牌,从而促进了智库的市场化发展。

2.我国高校智库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困难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是在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后,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式改革”方式向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方式转变的重要探索。高校智库应发挥自己的优势,从实际出发破解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成为营造良好的智库组织生态环境的主力军。

2.1发展优势

研究型大学已有的研究基础。我国高校中以“研究院”冠名的不止百个,但并不是每个研究院都适合发展成为智库。智库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是特指稳定的,相对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其研究人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广泛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并在与政府、企业及大众密切相关的政策问题上提出咨询建议。智库既要求专业化又要求跨学科,既要求国际化又要求解决问题的本土化,既要求提出的政策建议具有短期的时效性又要求具有长期的战略性。国内一些研究型大学已有一些研究机构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和规模,国内高校智库中较为突出的如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等。

高校智库是较早进行国际化领域研究的智库组织,而且高校人力资源集中,聚集了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60%的“”入选者,以及规模庞大的研究生本科生队伍,可以为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数据资源优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詹姆斯・麦克甘在谈到中国智库时说:“如果要成为有效的、有益的智库,比获得资金更重要的是获得数据。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不扶持高校做研究是一种短视行为。”数据资源对于高校智库来说除了有官方公布的数据,还有高校自己采集的大量民间数据,这部分资源是非常可贵的,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关于流动人口的统计数据。如果高校智库之间能建立一个联合的数据库,设置一个数据访问的内部权限,对于智库提出建议的科学化将更加有益。此外,对于关键部门,特别是关键行业的政策信息的即时捕捉也是高校智库数据库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要注意数据资源的保密性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

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优势。大学尤其是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学科门类齐全,能够迅速整合,从而解决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多个学科的问题。加拿大智库大部分都在大学,正如他们所言:“与政府直属智库相比,大学智库学术能力较强,专业人才比较集中,涉及领域广泛”。但是能否形成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优势并不是做简单的加法就可以,它需要建立在培养复合型的智库人才。

进行长期战略性研究的可能性。智库参与民主决策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政府能从长远的角度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同时,智库要帮助公众理解政府在决策时面临问题的复杂性。高校智库的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或者他们即使依赖政府的资金支持也有进行长期研究的可能和动力,因为这与对学术理论的关注相关。

广泛开展非正式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可能性。2014年3月在访问德国时,把智库建设提上了国家外交层面,“智库外交”将会成为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第二轨道”。高校智库已有国际交流基础,他们是较早的进行国际交流的智库组织,通过非正式的各种访问、国际会议、邀请或互派国外智库和大学的研究员、客座教授等方式开展深入地交流合作,拓展国际视野和国际学术网络。这是高校智库最为天然的优势所在。

研究的相对独立性。保持智库的独立性并不是代表站在政府的对立面。加拿大的莫厄特中心认为,“如果智库成立的目的就是批评政府、反对政府,这样的智库恰恰是没有独立性的。智库的独立性体现在对政府与大众的影响力和沟通力上”。美国智库提倡的“独立性”,并非指与政府毫无关系,更非永远批判,而是指他们的基本立场相对“独立”、学理逻辑与论证的客观,以及他们在出台政策报告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独到观点,但其研究产品最终指向都是希望影响与改变政策。而且高校智库并不像官方智库一样是受托研究,因而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变得更加主动。

成为潜在的营造良好的组织生态环境的主力军。高校智库的发展离不开整个智库市场的大环境,而且除了智库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社会组织与智库组织存在着竞争关系,他们都想积极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如专业咨询公司、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等等。这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组织的生态环境,在智库市场中,急需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和组织生态环境,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避免出现劣币驱良币的局面。高校智库本身隶属于高校,高校品牌本身会为智库品牌加分,智库一方面要依托高校已有的品牌优势,另一方面要反哺高校,规范自我行为,提供高质量的思想产品,成为潜在的营造良好的组织生态环境的主力军。

2.2存在的问题困难

对政策的影响力弱、建议的操作性不强。如何能提出对政策有影响力、操作性强的建议,对智库而言是一个难题,对高校智库而言更是一个需要从转变研究方法上认真思考的问题。高校智库的研究人员很多都缺乏实践经验,缺乏长期的调查研究,偏重发挥自己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研究报告在实际中往往不具有可操作性,只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成果和建议提出的方式较为单一。对成果的包装与内容同等重要,这已成为西方智库的管理者和学者们的共识,智库作为知识和权力的桥梁,越来越多地利用传播媒介和议程设置来干预决策过程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与国外大学智库相比,我国高校智库对其成果的方式较为单一,或是单纯以研究报告提交,或是以论文集、期刊等方式,其对社会舆论和政府决策的影响力较弱。

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力弱。高校智库不容忽视智库的另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引导公众舆论,重视自身的公众影响力和品牌建设已是一种趋势,如何把深奥的研究报告变成大众所愿意接受的东西是高校智库所欠缺的。

缺乏专门针对智库人才的培养机制和考核机制。高校智库的研究人员在高校的评价体系中生存,很多仍然按照大学教学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进行评价,缺乏专门针对智库人员的考核机制,这是很多研究人员面临着双重压力。智库人才并不等于高校毕业的博士生或大学教授,他需要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研究方法的转型,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更需要一些成长和积累的时间。对于智库人才的培养机制也受到大学考核机制的限制。

3.推动大学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高校智库应紧紧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完善和发展,这是智库发挥作用的根本政治方向、根本政治原则和根本前提。

3.2重视研究辅助支持系统的筹建和应用

首先,是要建立属于高校智库自己的知识库,包括图书馆和案例、情报搜集中心。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中提到,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和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要求智库构建完善的知识库以应对挑战。其次是要充分借助新科技、新媒体的影响。目前,大部分高校智库都拥有自己的网站,可以考虑开设微博、微信、论坛等以提高政策辩论的及时性与参与性,英文网站也应同步开放。

3.3长期专注于切实影响中国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研究

当前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里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国智库虽然开始将一部分研究力量用于涉及世界各国以及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上,如气候问题、能源问题等。但各国智库研究重心仍然集中于本国核心国家利益的研究课题上,特别是在涉及重大国际性议题时,全球知名智库的研究内容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如美国在“9・11”之后,非传统安全问题、反恐问题等迅速成为各大智库研究的热点。中国目前的重要议题如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人口老龄化问题、粮食与食品安全、农村发展问题、新型城镇化问题、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问题等都是高校智库研究的重要选题。高校智库应当发挥战略研究的重要功能。此外,建议形成高校智库与政府、企业之间的人员“双向派出”,这会提高政策建议的操作性。

3.4建立培训平台

智库应该重视建立一个学习培训平台,尤其是在地方层面。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智库才知道如何“加工报告”才能被政府接受。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智库的了解。根据201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首次的《中国智库报告》中显示,智库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重中央、轻地方”的研究倾向。美国研究世界智库学者詹姆斯・麦克甘在给中国智库的几点建议中也提到:“在国家和各个省份层次打造公共政策的学校,政府官员也希望他们了解相关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提供更好的培训,让他们接受智库的重要性。”高校智库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他们可以利用与地方高校合作的平台来举办这样的培训。

3.5创新智库人才培养机制

智能建造研究报告篇6

智库的“种子”撒播于中国,年龄有的已逾“而立之年”,有的已届“弱冠”,有的尚处“豆蔻年华”。这使我们更有必要以全球性的视野来审视中国智库的差距,以批判性的理性思维来梳理中国智库的现状与问题,才能探索到“种子”摆脱“漫长的发芽期”的束缚,才不负宏大历史的机遇和时代的青睐。

背后的“虚荣”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詹姆斯・G・麦甘领衔的全球智库报告,是当下国际上最有权威的智库研究,每年初都年度报告,已经历时十载。

初看麦甘先生2013年初的《2012年全球智库报告》,多少会令关心中国智库命运的人士欣喜。报告指出,全球智库总数达6826家,美国智库以1828家位列第一,中国智库以426家位列全球第二,完全可算“智库数量超级大国”。

然而,细究麦甘的历次报告,中国智库“入眼率”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入百强榜率”低微的状况一直没有实质改善。中国社会科学院成就“亚洲第一”,是把其属下各子智库汇合成一家,而其子智库数量众多,这才博取了这般“称号”,如若拆开独立核算,“亚洲第一脑”必属他人。也就是说,麦甘报告中429家中国智库里社科院下属的众多智库是单算的,但我们国内却把单算的智库又装在一个口袋里,拼出了“亚洲第一”。

目前中国还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即中国可能成为“智库国际峰会作秀大国”。近几年来,中国各个地方都在兴办名目繁多的“国际智库峰会”,规模越来越大,请来的洋嘉宾级别越来越高,花钱越来越慷慨。然而,这些繁华烟云之外,中国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却还是在原地踏步,中国智库的“兰德(世界著名的美国智库)梦”“布鲁金斯梦”,仍然十分遥远。

“关系网”的贩卖者

目前中国智库普遍存在的“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和创新”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把握好智库发展的科学规律。麦甘报告指出,导致“中国智库研究能力和效率受到抑制”的两个桎梏因素是:一是本土智库的自主性不足,二是智库之间缺乏平行沟通与合作。

中国智库的发展起始于计划经济转型初期,有其历史局限性。中国当代智库的发展几乎是从另一种模式下走出来的:官方智库规模庞大,另一些半官方智库虽一定程度与官方剥离,但人还在“山里”。官办智库的弱点在于它的思想产品往往缺乏独立性,官办智库总是迫不及待地揣摩和主动迎合决策者的喜好而使研究报告没有“地气”,前瞻性及战略性的眼光受限,更多体现和支持了“长官意志”。

各级政府与大型国有企业也热衷于创办智库,甚至喜欢“上档次”“高规格”,偏好中外联办。然而,多数这样的智库,成了政府与企业官员“公费出国考察”的绿色通道,或每年“轰轰烈烈”开一次年会之外,几乎不能推出有影响力的智力产品,甚或直接通过出资向外国智库“购买”报告,糊弄公众和恶意造假。这类智库还有一个弊端是,大量退休下来的官员充斥其中,是个“名人+退休官员”的俱乐部,最后沦落为一个高级的公关部,而智库真正需要的核心,即“孙武、吴起”式的顶尖智囊人物却不在其中。一些打着“退休政要”旗号的面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智库”,事实上是“关系网”的贩卖者,成为利益输送的中介和枢纽,这是异化的“智库”。

“顶层设计”路线图

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了“发展智库的重要性”论述,此举表明,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最高决策层所关注。党的十报告进一步申明了“思想库”的重要性。而2014年11月份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则代表着中央高层已经就中国智库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顶层设计”的路线图。

毫无疑义,政府对智库的重视逐年上升,目前需要的是凝练成具体的政策,和政策下细化的法律与实施管理办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管理和规范智库的法规。

结构性失衡

与美国民间智库“一统天下”相比,中国目前的智库格局是官方智库数量众多,休眠的高校智库众多,非官方智库则艰难求生。

如果把官方智库称为智库人才的“咸水湖”,民间智库本可以成为人才的“淡水湖”,人才流动性强,有进有出,随时可以邀请到所需要的专家加盟。然而,中国民间智库却很难发挥这样的人才优势,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中国人事制度与单位考核机制不融合等原因,造成引入人才只是“挂名”,很难有精力与时间完成智库课题,或很难获得所在单位的配合,其发表的研究成果,因署名单位排序等问题而被所在单位科研考核所排斥。

另一个制约因素,来自官方信息公开与信息获取渠道等问题。相对于官方智库,民间智库往往在及时和充分把握政府信息方面,没有得到法律及制度上的有力支持,导致智库在进行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未能形成令决策者心仪的成果。政府信息受限,也影响到智库选题设定等工作,民间智库一般会选择远期战略性研究,而回避对策性课题。同时,国家尚无智库的“国标”,无标准化建设,对优良的民间智库的进一步发展并不利。最后一个需要注意的制约因素,就是“需求”。当前中国政府与国有大型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愿意聆听到独立的民间智库的声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名词解释:

智能建造研究报告篇7

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变迁。因此,从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形成环境入手,方能探明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之演进原理,揭示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之发展规律。

(一)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形成的经济环境随着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过去,当今世界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资产结构由有形化逐步向无形化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显著提升,逐渐居于主导性和支配性地位。经济价值和财富的创造不再是来源于传统的物质生产,而更多的是来源于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利用。会计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反映与监督,会计的变化取决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必须服务于特定的经济环境。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现行会计模式赖以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了重大变更,对现代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发展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形成的法制环境法制环境主要是由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和立体系统。法制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自上而下的影响。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法律制度的完善,而法律制度的完善又加速了会计理论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突出了知识经济对国家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支配作用。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促使了相关法律制度规范中对知识产权法律地位的重视。当前,知识产权在宪法和民商法中的地位凸显,《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的建立,充实了无形资产保护的内容,并逐步完善了无形资产的法律制度。这为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使无形资产也随之成为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核心控制对象。

(三)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形成的文化环境文化是经济和法制政策的根源,决定着会计理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文化环境是制约和影响会计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由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趋向、行为准则和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构成。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不同社会和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导致了各国会计模式的特色性。当前,各国会计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就体现在无形资产会计的差异上。西方文化中对个人价值的关注促进了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会计的发展。我国文化中的相对保守主义和集体主义等,促进了无形资产会计中的谨慎性和对公允价值的排斥性,也形成了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独特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文化的差异性,既导致了无形资产会计在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演进阶段

环境的变迁促进了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也拓宽了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的边界,使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历经不同发展阶段。

(一)传统无形资产会计阶段传统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所探讨的通常是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及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所涉及和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于对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研究。(1)时间。据考证,国外对无形资产问题的研究是在19世纪末期,由美国经济学家托尔斯・本德首次提出无形资产概念。19世纪末期以后,无形资产开始被司法实践承认并在一系列经济纠纷案中得到强化,而会计和资产评估活动也推动了无形资产的运用。1926年,我国著名旅美会计学家杨汝梅先生的《无形资产论》为无形资产会计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1985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首次将无形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而我国开始全面系统的规范无形资产会计是自1992年的会计改革之后。1993年,在《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中我国对无形资产首次作出了权威完整的官方界定。(2)关键词:“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在会计上,无形资产通常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因此,传统无形资产会计阶段主要是对专利权、商标权和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的探讨,这些无形资产的会计理论问题基本已经反映在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之中,纳入会计法律制度与规范之内。(3)主要理论成果。一是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无形资产基本理论主要涉及无形资产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分类及特征分析等。国内外对无形资产概念的界定主要采用直接列举法(西德尼・戴维森,1983等)、特征归纳法(佩顿,1922等)和本质描述法(杨汝梅,1926;巴鲁克・列弗,2001;等)三种方法。概括而言,无形资产概念的代表性观点有:超额收益观、无形固定资产观、无形资源观、智力资本与知识资产观、无形财产权和无形成果观、集合观、未来收益要求权观、非货币性资产观等。对无形资产分类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按是否具有存续期限分类、按是否可辨认分类、按存在形式分类或产生的条件分类、无形资产的扩展分类、广义和狭义无形资产的分类(汤湘希,2010)。而在无形资产特征上,学者们提出了“三特征说”到“八特征说”等不同观点,均赞成无形性和价值不确定性特征。二是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传统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于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伴随会计国际化的趋势,世界各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逐步趋同,我国经过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多次修订,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都有了比较详尽的理论规范。而自1996年至今,我国会计学术界已召开九届无形资产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其中均涉及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至今争议仍较大的问题主要在于:无形资产准则核算范围;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问题;无形资产摊销问题;无形资产价值评估问题。

(二)商誉会计阶段在无形资产会计理论问题中,商誉会计理论问题是关注最多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国内外学者曾从经济学、会计学和法学角度对商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其本质上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得商誉至今仍是会计界尚待解决的难题之一。(1)时间。根据美国在线辞典中关于商誉的定义,商誉(Goodwill)一词最早出现于12世纪。然而,商誉普遍引起会计界的重视并出现于会计账簿中却始于19世纪末期。1926年,杨汝梅先生所著的《无形资产论》(Goodwillandotherintangibleassets),实质上就是商誉会计研究的典范。(2)关键词:“商誉”。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对无形资产的研究主要都集中于对商誉的研究上。应当说,无形资产最初的雏形即为“商誉”,而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最初则源于对商誉会计的研究。(3)主要理论成果。一是商誉的基本理论。法学、经济学和会计学领域均对商誉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的概念。以会计领域而言,其更侧重于从计量角度审视商誉。至今为止,会计界对商誉的概念与本质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代表性观点有总计价账户观、超额收益观、好感价值观、“核心商誉”观、协同效应观、无形资源观和核心能力观等。对商誉的分类,学者们基本赞成将其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两类。而大多数人也基本认为商誉的构成具有多元性,由许多因素所构成。二是商誉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予以确认和计量。对于外购商誉(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大多数学者坚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传统做法,只是对某些计量问题有所分歧。目前,商誉计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计量法,即超额收益法。另一种则是间接计量法,即割差法或残值法。对商誉的后续计量则主要有直接冲销法、系统摊销法、减值测试法、永久保留法四种典型计量方法。而会计学界对商誉会计理论争议较大的主要是自创商誉和负商誉的确认与计量。负商誉是否存在?自创商誉应否确认?如何确认?自创商誉能否计量?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商誉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三是商誉会计报告理论。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商誉信息披露在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反映严重不足,而学者们对于商誉信息是表内确认抑或是表外披露持不同观点。有的学者(张秋生、李玉菊、冯卫东)提出,无论是并购商誉还是自创商誉,都应当纳入会计报表核算体系,反映在财务报告中。也有学者(侯海玮等)提出,商誉信息披露应采用表内谨慎确认与表外补充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对商誉的不同信息以不同模式反映在财务报告中。这些理论的适用性目前并未能在实务中得到证实。实质上,其理论分歧主要源于商誉会计计量的复杂性,因此,商誉计量的完善依然是商誉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智力资本会计阶段智力资本虽不完全等同于无形资产的概念,但其内涵与外延却与无形资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学者甚至认为智力资本即为无形资产(安妮・布鲁金,1996;托马斯・a・斯图尔特,1997)。(1)时间。理论上,智力资本(intellectualCapital,iC)最早是西尼尔(Senior)于1836年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提出的。1969年,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ohnKennethGalbraith)发展了这一概念,首次明确提出了“智力资本”这一名词。智力资本会计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会计内容的扩展与升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会计与经济管理领域的学者们就开始了对智力资本确认、计量与报告的研究(Guthrie&petty,2000)。1995年之后,瑞典Skandia保险公司的一系列智力资本报告为智力资本理论奠定了现实基础。而我国对智力资本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末期。(2)关键词:“智力”、“知识”。“智力(intellectual)”与“知识(knowledge)”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但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均可由“intellectualCapital”这一词汇翻译而来。在许多文献中,“智力资本”、“智力资产”、“知识资本”和“知识资产”等术语经常混淆使用,这些词汇虽有细微差异,但在本质上并无实质差异,均突出了知识经济中“智力”与“知识”的重要性。(3)主要理论成果。一是智力资本的概念与构成。关于智力资本概念主要从知识和能力观角度、企业权益角度、企业价值认定角度三个方面进行界定。而对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二元论、三元论和多元论。到目前为止,西方大部分学者支持智力资本三元论,即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三个部分。二是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有研究者认为,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和智力资本稀缺可推演出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谭劲松等,2001)。智力资本会计流派以企业契约理论和基础资源理论为理论基础,其研究重点为智力资本的测量、评价、呈报和信息披露(李东伟等,2009)。而有些研究者(冉秋红,2007;杨帆,2010)认为,智力资本会计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能力理论、知识理论为基础。三是智力资本会计计量理论。目前已经开发出的智力资本测量体系主要包括以财务指标评价为主的客观测量和以量表测评为主的主观测量两种方式。这些计量方法可分为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两类。从财务角度对智力资本的会计计量方法包括经济增加值法、托宾Q比率法、现实期权法、智力资本会计法与智力资本潜能增值法等单因素测量法,以及斯堪迪亚导航仪法、平衡计分卡法、无形资产监视器法与技术经济人法等综合测量法(朱瑜等,2009)。由于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在不同行业及不同阶段的异质性,至今还没有一种计量方法被普遍接受。四是智力资本会计报告理论。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学术性团体和企业开始对智力资本计量与报告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智力资本报告模式中影响最大的是无形资产监视器、斯勘迪亚导航器、智力资本评级、丹麦智力资本报告指南、欧盟智力资本报告指南等几种典型的智力资本报告模式(董必荣,2010)。

(四)无形资产会计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使得以无形资产为载体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显,也促使了无形资产会计的新阶段――核心竞争力会计阶段的形成与发展。(1)时间。“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于1990年由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企业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中率先提出。至此之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已历时二十余年,核心竞争力理论问题一直是经济学与管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长期以来,鲜少有学者从会计视角研究核心竞争力。21世纪初期,学者们开始关注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的关系,并初步尝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谭劲松、熊传武(2000)明确提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应该怎么办”这一命题,正式开始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会计关系的探讨。(2)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随着人类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企业核心竞争力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汤湘希,2003)。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其载体(李悠诚等,2000)。核心竞争力会计成为无形资产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而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亦随之成为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3)主要理论成果。一是核心竞争力理论。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概括其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流派主要包括能力流派、资源流派和知识流派等不同流派。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已基本形成了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观点(陈劲等,2000)。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从“三特征说”到“八特征说”不等,而其要素则从“两要素”至“十三要素”不等。二是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基本理论。一些学者(如姚刚,2003;汤湘希,2003,2006,2009;盛明泉和李昊,2006;林克利,2008)对核心竞争力会计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描述,但总体而言,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应包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已有研究中,部分学者基于财务会计视角进行了研究(如姚刚、汤湘希等),而部分学者则主要基于管理会计视角进行研究(如胡玉明、冯巧根、黄曦、郑丽惠、林克利等)。三是核心竞争力会计核算理论。当前只有少数研究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核算体系进行研究。有研究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属于一项资产,可在改革现行财务报告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参照其他资产确认方法予以确认。同时,将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模式结合,形成了以过去超额收益为基础、以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和其他计量方法等三类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竞争力会计计量方法。对核心竞争力会计报告,则可采用自愿信息披露机制,通过彩色报告模式、对内报表与对外报表相结合的模式或表内披露与表外披露结合的模式等进行揭示与披露。然而,核心竞争力的难以计量性,必然导致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挑战,对现行会计概念框架提出挑战,也影响了实务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确认与报告。因此,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会计核算,首先应从理论与实务上解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计量问题。

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上述四个演进阶段并非绝对的递进发展关系,而更多体现为交叉融合与并行发展的关系,这主要源于社会经济发展对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发展的促进,使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出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的异质性。

三、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19世纪末期开始,国内外学者们对传统无形资产会计、商誉会计、智力资本会计及核心竞争力会计等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些理论对无形资产会计实务的运用与完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复杂性,使得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仍然存在值得深思及尚待完善之处。

(一)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框架未来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应注重完善其框架体系。(1)明确无形资产会计边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理论探索之后,无形资产的边界在逐步拓宽的同时也有泛化的趋势。从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发展之初开始,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商誉、人力资产、智力资本(或资产)等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混淆不清。明确界定无形资产的边界,是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框架的基础和前提。(2)补充或更新会计概念框架。当前,对诸如商誉、核心竞争力等会计理论的主要争议源于无形资产的难以计量性及难以确认性。对此类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将导致对当前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等的挑战,进而引起对现行会计概念框架的变更。因此,建立完善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体系,需要补充或改革现行会计概念框架体系,将更多信息纳入会计信息系统。(3)建立无形资产会计系统。在明确无形资产边界的前提下,对无形资产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建立较为全面的框架系统。为此,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在现行会计系统中,确定哪些无形资产应当确认与计量,并在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反映或披露;哪些无形资产采用其他报告形式予以披露。二是在现行会计系统基础上,补充建立一套适应无形资产的辅助会计框架。三是对现行会计系统进行彻底变革。

(二)加强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建设在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推进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建设的改革,将是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1)扩宽无形资产确认范围。受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确认标准的限制,目前我国准则中所确认的无形资产范围较窄,仅确认一些知识产权类的可辨认无形资产。然而,这远远不能反映企业真正拥有和控制的无形资产。为此,应考虑适量扩充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确认范围。智力型资产、人力资产等是否应予确认?自创商誉是否确认?网络经济中计算机软件、网址和域名等无形资产是否确认?等,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正确区分自创无形资产研发支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予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而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予费用化。自创型无形资产的计量,必须正确分配企业研发支出,根据研发特点区别对待。因此,提高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合理分配研发支出是无形资产准则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3)改善无形资产会计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一直是会计界的难题。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是否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否对无形资产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模式,以保证无形资产的充分披露?在考虑无形资产减值时是否应考虑增值?这些问题应结合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对会计准则进行适当调整。(4)强化无形资产信息披露。针对目前披露过于简略的现状,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应合理界定披露范围,分类进行整体和具体的披露。并结合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框架的完善增加披露的方式和内容,如详细披露企业的研发支出和其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具体金额及无形资产的辅助信息等。

(三)构建无形资产审计理论体系随着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无形资产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扩大了无形资产审计的比重,而无形资产计量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其审计的难度。由于现今许多企业无形资产观念单薄,无形资产管理较为混乱,致使无形资产流失严重。对比其它有形资产审计,无形资产审计更具复杂性、风险性和综合性,因此,无形资产审计应在强化责任和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的同时,兼顾效率与效果原则。适当合理进行无形资产审计,应构建无形资产审计理论体系,拓展无形资产审计领域的研究。而建立无形资产审计的研究框架则是无形资产审计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完善的商誉会计和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基础上,构建商誉审计框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框架等。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课题(批准号2011B09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072166)阶段性研究成果]

智能建造研究报告篇8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协同发展空间再造服务推广信息素养

“2016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于6月16―17日在宁夏银川举行,主题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实践”。为期两天的论坛包括两场主论坛、六场分论坛,共46位业界专家作了报告。分论坛主题包括图书馆的长远规划与协同发展、图书馆深层服务与拓展服务、空间再造及服务推广、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及用户信息素质培养、大学图书馆经典案例分享、智库建设及网络信息安全与技术等。

1.图书馆长远规划与协同发展

图书馆战略规划可以帮助和引导图书馆把握未来、应对变化、增强图书馆活力,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与会者一致认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从以图书馆为中心、以资源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从平台化到工具化、从知识查找到支持知识发现。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UCLa)常务副馆长Susane.parker介绍了UCLa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指导原则、六大目标及相应的行动方案。该馆战略规划的制订和实施皆以图书馆用户为中心,指导原则主要包括:用户第一、推进全球和多元化视角、支持资源的开放获取、结合所在大学的规划、创造和促进合作、建立和支持创新、增强馆员间的合作以及注重评价和反馈等方面。六大目标为:做有独特价值和影响力的角色、信息资源的有效获取、高校研究中心、教学媒介和平台、合作和交流以及提供有成效的空间服务。行动方案包括:在指导原则指引下,图书馆根据六大目标成立相应团队,通过发放小册子、播放视频和网站公告等形式落实实施。UCLa东亚图书馆陈肃馆长介绍了UCLa东亚图书馆在图书资源随处可得的数字时代,在战略上把主要精力转向对教师和学生的深度和有针对性的服务,如与教师合作对本科语言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服务,以及对国际学生的服务。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李广建教授和清华大学图书馆人文社科图书馆张秋副馆长分别对国外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分享了从中得到的启示。李广建教授主要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美国和英国10所著名高校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为例,总结了每所高校图书馆的使命、愿景、目标和战略规划特点,提取出十大关键词,包括:用户体验,嵌入式服务,参与科研,原生资源,开放访问,生命周期(包括科研生命周期、信息生命周期和用户生命周期),图书馆与教育者、行政机构和用户群体的合作,基于数据和事实的分析、预测和响应等,并从技术、人才、服务、环境、运维五个层面对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上讲,图书馆要加强校内合作、防止边缘化,加强跨界的对外合作、数据驱动决策是未来大势所趋。技术层面上要重视信息化、重视移动通信技术和重视信息系统应用;人才层面上要对员工进行终身培训、加强对员工的组织领导力培养;服务层面上要开展嵌入式服务,包括嵌入教学、嵌入全校公共课程、嵌入学院专业课程、嵌入虚拟教学环境以及辅助科学研究;环境层面上重视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空间和环境带来的变革,例如建立支持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高度智能化的“智慧教室”,满足各种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同时利用社交软件、协同学习平台、远程通信系统的智慧型学习空间;运维层面上将对图书馆的评价与评估和图书馆营销相结合。

张秋认为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必须为图书馆的新信息环境与学术交流模式找到新的位置,通过功能再造与服务创新重新定义图书馆在支持和参与整个研究生命周期方面的高效作用。如何满足科学研究新范式下用户的需求是图书馆发展战略上的主要挑战和全新机遇。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共计39所知名高校和公立图书馆的战略规划调研和总结发现,国外图书馆制订战略规划的时间主要集中在5-6年的规划期限,既有利于图书馆战略发展思路的稳定执行,也有利于图书馆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进行及时反应与调整;资源建设、服务提供、资源获取、空间利用、科研支持和教育教学成为图书馆的六大战略核心;技术创新和合作共赢作为战略理念;在组织管理上人力资源管理和财政资金管理并重。对国外知名图书馆战略发展规划的体例和内容分析,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如强化战略规划意识,注重创建具有本馆特色的战略文本,加强战略规划的实施、评估与修订,在变化的知识环境中从环境、资源、空间、内容和角色等多个维度寻求新的平衡。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张奇伟馆长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分享了“十三五”规划制订的经验。他指出制订规划要适当处理好发展推进和延续继承、重点突出和兼顾平衡、精准实务和模糊虚化、创新跨越和落实可行这几组关系,尽可能开展广泛的调研和借鉴成功案例是必修功课,落实是规划的生命。将规划分为总结、机遇和挑战、目标、任务,将任务细分为资源、服务、技术和管理。按照以上思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在规划中将重点建设馆舍空间,推动馆藏建设体系逐步成型,加强特色资源的建设,深化文献信息服务,提升技术的保障水平以及推动队伍建设和管理精细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孙坦所长就基于智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技术架构作了报告,内容包括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和挑战、创新的动力、方向与途径以及未来行动设想与规划等。如今数字图书馆面临信息资源局限于文献,交付门槛过高,可发现性不足,信息描述、组织与检索能力不足,只给出线索、而不能直接回答用户问题等“泛在性”的不足,如何从海量数据源中有效提取所需要的数据、如何找到那些代表着问题答案或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必要和潜在可用的却又未知的信息片段、如何集成那些潜在的记录等,是开放信息环境中数字图书馆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开放获取与开放出版、语义互操作技术成为推动数字图书馆创新的动力。语义出版是在结构化出版基础上,为结构化知识单元附加语义的一种出版模式。如自然出版集团明确提出了语义出版的模式,信息的发现是通过结构化、交互化、可查询的图表与文本实现。在语义技术推动下,信息将越来越多地以结构化、数据化、语义化的数字知识表现形式存在,使知识互联、集成分析、计算挖掘和可视化成为可能。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创新方向主要集中在语义驱动的泛在学术搜索与知识发现、个性化的集成知识管理工具和计算化的学习研究环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联合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图书馆等共同推动数字图书馆创新,筹划启动“十三五”专项课题“数据密集型知识服务关键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语义元数据体系构建,语义学术搜索引擎,基于p联分析、计算挖掘的专门知识服务系统和标准规范体系与长期保存体系等。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凌作了“建设CaLiS云服务体系,构建高校图书馆发展新模态”报告。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对图书馆的全面影响,以及学术生态环境的变迁,需要重新确定高校图书馆在学术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图书馆只有通过“合纵连横”,成为学术生态链和学术服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才能在新的学术生态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高校图书馆目前主要面临转型与前沿发展、提升基础业务水平与效率以及建立高校图书馆良好的整体运行环境等三大需求。持续推动高校图书馆整体快速发展、建立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信息协同服务体系以及促进建立高校图书馆与信息产业界的开放协同发展体系,将成为CaLiS在新时期的三大任务。CaLiS“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主要是:面向传统基础业务、面向数字图书馆、面向学科服务与情报咨询,构建包括文献共享、数据知识、情报咨询、学术出版、培训认证、应用软件和协同创新在内的七大云服务体系。目前CaLiS已推出了查收、查引系统,正在试用学科评估服务平台,正在建设采编一体化协同平台、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体系3.0、多源融合资源发现系统、图书馆基础业务云服务平台1.0、北大核心期刊评价与中文期刊总目等系统平台和服务。

兰州大学图书馆沙勇忠馆长作了“高校图书馆风险管理”的报告。他对国内外关于高校图书馆风险管理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评估、风险预防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有概念界定、国外研究述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图书馆联盟风险管理以及案例研究等。图书馆的风险按来源主要分为外源风险(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和内源风险(知识产权、业务外包、信息资源、组织联盟、信息安全、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等)。报告以澳大利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图书馆风险的治理、评估和分担等,指出需将风险管理置于图书馆战略层面来考量,识别与评估图书馆面临的风险,建立风险监控与报告机制,定期对内部风险系统进行评估。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读者服务部主任左珊作了“基于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核心价值培育路径研究”的报告。对国内外知名组织或个人基于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点进行了梳理,并对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核心价值与图书馆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影响基于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因素着手,提出了促进现代图书馆基于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培育路径,即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强化人文理念建设、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和建设良好工作环境。

2.图书馆深层次服务与拓展服务

不断提升基于用户需求的服务能力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从传统的资源型服务向创新型服务转变。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崔宇红副馆长作了“基于文献计量辅助大学学科评估与管理决策”的报告。报告首先从大学评估的视角分析了文献计量学的应用趋势:基于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基于论文数量和引用的文献计量数据是必备指标;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并重;卓越性指标和合作指标成为新兴趋势。文献计量工具在科技评价中主要可应用在宏观层(国家、机构和学科),中观层(学院、研究团队和期刊)以及微观层(单篇论文和研究者)。报告以中国发展态势与对比分析、“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学科卓越性分析、北理工基本科学指标学科分析与预测、学院贡献度分析与战略选择、研究团队和个人学术成长分析、中国计算机学科合作分析等六个学科分析案例说明学科分析要以需求为导向,从数据分析到决策分析是情报服务的新趋势。

北京大学图书馆聂华副馆长提出了构建嵌入科研、服务学者的学术成果生态系统。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术成果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北京大学学术成果――研究论文、专著、研究数据、学术期刊、学者个人主页、研究团队和课程等内容,以开放、可扩展、集成CRiS的体系架构,各部室合作建立学术成果资源的机构知识共同体,从而促进学术交流模式的良性演变和开放获取,培育和深化了机构内外的融合与合作,嵌入科研流程并以增值服务提供给学者。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李玉海馆长的“高校图书馆oa众筹平台研究与实践”报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oa)众筹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实践。由于目前oa资源建设中存在着资源分散、检索效率低和用户体验差等问题,为了实现oa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众筹平台,提供资源推送、统一检索平台,将oa资源网站汇聚起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该馆开发完成了华中师范大学学者机构库和oa学术期刊资源众筹平台,目前已完成服务器配置和后台数据的试运行。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潘卫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实践的相关问题。支持学科发展和管理决策的战略情报服务是转型重点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调研分析和尝试的基础上建立了组织协调团队、规范流程标准、利用工具平台和培养能力四大操作机制,通过辅助学校对引进人才进行评估评价、分析领域专利和分析领域发展态势这三个具体实践,馆员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支撑了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图书馆的服务与学校主流发展融合更为紧密,向知识服务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武汉大学图书馆张洪元副馆长作了“服务视角下的文献资源建设及其发展”的报告。报告认为:图书馆的服务可分为基于文献资源、基于空间和基于技术与设备运用的读者服务,这三种服务类型互联互通,服务的核心是文献资源。服务转型发展下文献资源建设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结构,须俯瞰把握,不能随波逐流;资源的优先保障顺序根据学校不同亦有所分别。馆员将是资源规划、建设与服务的统一体,全面的专家型馆员与团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山东大学图书馆程蓓副馆长提出面对高校的发展需求与信息化服务现状,高校图书馆必须深化数据服务,重新定位机构知识库,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此外,要融入数字校园,构建高校学术生态综合管理服仗逑怠

3.空间再造及服务推广

空间再造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张甲馆长在“空间再造:大学图书馆标志性改革”的报告中阐述了图书馆空间改造的原因,和空间再造要达成的四个目标,即鼓励开放和互动为特征的智慧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和研究的使用环境,读者主导的多样化和多重性空间使用以及营造学生的归属感。结合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分析了处于动荡环境下的大学图书馆如何与时俱进、顺应潮流、深化改革,以及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重庆大学图书馆彭晓东书记就“大学图书馆的馆舍改造与空间服务”进行了主题发言。他提出了馆舍改造的设计目标和设计三要素――空间、人文和技术。空间上的基本定位是学校的客厅、学生的书房。人文上的考虑是人气与文化的融合,既吸引读者,又可以展示学校的文化元素,体现大学的文化传承。读者需求多样化,对图书馆的功能与布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报告结合重庆大学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馆舍改造的效果。

东南大学图书馆顾建新馆长结合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实例,探讨了图书馆转型与馆舍空间再造问题,介绍了技术发展和环境变化大背景下学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以及随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变化而带来的图书馆空间变化;以田纳西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六所美国高校为例,详细说明了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问题。给出了关于馆舍空间发展的一些思考:空间作为图书馆的一种重要独立资源,同样可以用来服务,要合理规划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和分区。图书馆既要注重舒适性,也要重视人文性。空间设计要注重新技术,也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家具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学。最重要的是要注重特色,差异发展,走符合本馆特色的空间再造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多媒体部主任李伶作了“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探讨”的报告。新媒介颠覆了图书馆服务的传统理念,拓展了图书馆与用户的交流渠道,改变了读者与图书馆的维系方式,革新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网络环境下新媒介的发展必将引起图书馆功能空间变化与重组,图书馆在原有空间基础上进行空间再造和空间拓展,利用新媒介在原有空间基础上打造智慧空间、创客空间和数据空间。她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微服务为例,介绍了人大图书馆多媒体空间服务实践,包括空间布局、服务特点、使用情况、成果及出现的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郭晶副馆长在列举了国内六所高校阅读推广案例和品牌营销案例以及10项国际图联高校图书馆营销获奖案例基础上,总结出图书馆优秀营销案例的特征,个性化服务和主题新颖、体验式的营销活动易受到用户的青睐。报告通过分析国际图联(iFLa)在2016-2020年的战略规划中,将图书馆营销能力建设作为四大战略方向之一,提出图书馆也应进入“营销+”时代,以缩短服务和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在操作层面,关键是要针对图书馆的各项服务,融入营销理念与手段,重点把握“服务营销”和“价值营销”两大层面。

4.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及用户信息素质培养

湖南大学图书馆郑章飞馆长探讨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变革。图书馆管理存在三个方面的困惑:定位一战略困惑,人员一人才困惑和投入一产出困惑。高校图书馆组织结构的演变,从建国初期的直线制,到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重大改革后的职能制,再到如今的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组织结构有四个特点,即用户为导向,服务为中心,组织扁平化和结构更灵活。有三种适应性较好的组织结构模式:矩阵制、流程型和网络型。矩阵制可以解决协调问题、灵活问题、学习问题和执行力问题等四大问题。流程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而网络型组织结构具有灵活性强,扁平快速,充分体现核心能力和成本低的特点。

清华大学图书馆邓景康馆长作了题为“融入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报告。以哈佛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研究美国学术图书馆的战略目标,认为“服务性定位”才是大学图书馆的根本性身份定位,要切实在满足师生需求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结合国内外情况,图书馆的服务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夯实基础服务和挖掘新型服铡m际楣莸氖姑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服务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收集、保存、揭示、整合高品质资源;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创建一流的学习、研究和交流环境;协助学校的知识资产管理;成为学校的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并结合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具体情况,从基础服务、电子资源建设、清华学者库的建设、支持研究生学位申报和提供电子教参服务等几个方面做了具体实例说明。

南京大学图书馆邵波副馆长就基于“互联网+”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大数据和“互联网+”大环境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影响与改变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图书馆相关情况。结合南京大学图书馆“Book+”和“paper+”两个平台案例分析,讲解了图书馆的服务性定位、服务层次和创新模式。智慧图书馆“二期建设”的主要工作包括:外文电子书管理平台"e-book+”,图书馆智能定位系统“iLib+”,机构知识库和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图书机器人。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心主任洪跃对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现状调查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调研对象是全国28个省份540余所高等院校(含高职高专)图书馆,主要针对教学硬件与师资等基本信息、本科生开设信息检索相关课程、研究生开设信息检索相关课程、专题培训讲座、新生入馆教育、嵌入式教学、开展各项活动以及在线素养教育平台等八个方面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70%的高校图书馆都开设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多为通识选修课,多数课程设置弹性考核。课程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也正在融入更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只有24.5%的图书馆开设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以选修课居多,一年级新生为主要授课群体。考查方式以期末开卷为主,也有其它综合评测方式。专题讲座内容能够从学生需求出发,超过半数的图书馆提供资源的开放或校内下载以及专题培训的预约服务。但是教学内容与教材开放共享意识、个性化服务方面还有待加强。95%以上的高校均有新生入馆教育计划,主要形式仍然是入馆参观,发放新生手册和志愿者讲解。嵌入式教学体现在嵌入到类似科研方法、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居多,也有一些图书馆以专业课为突破口。62.6%的被调查图书馆曾举办读书会等活动,竞赛式信息素养教育被越来越多高校采用。近半数图书馆举办过讲座报告类活动来促进信息素养教育。2000-2014年间国内高校在线素质教育平台的发展处于缓慢上升态势,还需不断提高对在线素质教育平台的重视。

5.大学图书馆经典案例分享

来自8所高校图书馆的报告者带来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客空间建设、内部营销、组织氛围优化以及提高馆藏利用率等方面的实践案例。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梁伟波副馆长对高校图书馆文化推广平台的建设与探索进行了探讨。图书馆作为建设校园文化服务平台的基础,有着校内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上海海事大学“海大人文”品牌为例,分析了该校校园文化推广服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海大人文”的设计理念、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以及活动内容。“海大人文”的“立体化”的平台服务、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服务效果显著,受到校内相关部门和校内读者一致好评。

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蔡晨以思扬话剧大赛为例,和与会人员交流了该馆阅读推广的经验。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以多种形式倡导阅读风尚,已形成“天财读书节”和“资源与服务宣传月”两个品牌。新近推出的思扬话剧大赛,将书与话剧结合,以经典名著为基础,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剧形式,让静止的画面和无声的文字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先后有11个学生话剧团参与其中。活动举办后,相关名著的阅览量和借阅量都有明显增加。活动的启示主要有:一要放开思路,不断拓展阅读推广的新形式;二要善于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三要创新形式,吸引更多读者。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图书馆赵婷作了“以‘光影阅动’在线平台进行阅读推广”的案例展示。“光影阅动”阅读推荐活动是一个多层次、多样式、多媒介的推荐活动,内容包括以电子书库为主体的原著阅读,以简短字句为代表的浅阅读,对事件进行分析评论的深阅读,基于原声影、音、图的鉴赏阅读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关联阅读。该活动具体实现过程分为遴选、采集、整合和呈现四个步骤。

三峡大学图书馆唐文惠馆长以该馆“大学生创客空间”为例,介绍了图书馆文化育人平台构建的实践探索。“大学生创客空间”以“借势借智借力,共建共享共赢”为建设理念和“构建文化育人平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目的,运营模式“以咖啡为媒介,以活动为载体,以空间为舞台”。“大学生创客空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也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彰显了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达到了双赢的良好效果。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贾德智副馆长结合该馆创客工场的建设实例,对创客空间建设在高校图书馆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创客运动的兴起及其与传统社会碰撞的过程,讨论了创客空间与图书馆的关系以及不同高校图书馆参与创客服务的差异比较,又从主导思路、功能设计、空间元素、配套设施、管理方法、图书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入住项目、开展的活动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南京工业大学创客空间的建设实例。最后,提出了图书馆在创客空间运行中有待探索的三个问题:协调力度不足,专业技术管理能力有限和持续的经费投入不确定。

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参考部主任韩丽风介绍了该馆“爱上图书馆”内部营销活动案例。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该馆借鉴了管理领域内部营销的概念,将营销理念用于组织管理,主张“满意的员工产生满意的顾客”。该活动共分三个主题:营销图书馆服务精神、营销图书馆专业精神和营销图书馆创新精神。清华图书馆通过组织馆员职业分享会、一线馆员工作掠影以及主题沟通会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最终达到了促进馆员成长、推动图书馆发展、更好服务读者和加强图书馆品牌影响力的目的。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唐慧燕副馆长以“图书馆组织氛围优化探索”为主题,介绍了组织氛围优化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案例。ClimateQUaL是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推出的从馆员角度针对图书馆组织氛围进行评价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鉴于Climate-QUaL的美国文化基础和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自身的特点,该馆首先对美国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本地化改造,又通过分层抽样方法获取了可靠的测评数据,对引发较低评分指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本案例带来的启示: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工作是管理优化的重要基础,领导层推动是组织氛围测评结果有效应用的重要保证,馆员队伍素质提升与图书馆组织氛围优化互为因果。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系统部馆员汪志莉以“用数据说话――数据分析驱动下馆藏利用率提升实践”为题作了案例展示。案例将两种大数据环境下个性化图书精准推荐和特色馆藏揭示与三种传统方法(即阅读推广、馆藏布局调整和修改借阅规则)对比后发现,三种传统方法提升馆藏利用率见效较快。个性化图书精准推荐的成功率较三种传统方法相对较低,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和读者个人的喜好有很大关系。但相对传统方法,有其自身所自带的新时代新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6.智库建设及网络信息安全与技术

四川大学图书馆马继刚馆长结合该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探讨了“助学促研,提升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的价值”。促进学习和助力科研是大学图书馆长久以来的根本职责,在新的外部宏观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正面临着缺乏科学规划、角色定位模糊、新技术眼花缭乱和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与挑战。马继刚提出,在坚持促学助研这个大学图书馆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础上,要通过转型来提升图书馆的自身价值。报告以四川大学图书馆2011-2015年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为例,从布局、策略、用户、竞争、人才、经费几个方面作了详细说明。基于符合读者的学习习惯、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和增强教师的教学体验等原则,四川大学图书馆将打造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空间作为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之一;信息技术馆员在学习空间中应具备作为助学者的新价值,具体起到传授、设计、开拓和t望的作用,技术馆员在新环境下任重而道远。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李欣副馆长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与技术应用思考”的报告中介绍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和对自动化系统的期望,重点讨论了对下一代图书馆系统技术与服务的思考。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思考和行动为实例,从发展方向把握、实体服务深化、服务范围拓展、特色资源建设与数字化揭示以及关注移动服务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

清华大学图书馆窦天芳副馆长探讨了图书馆技术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分析了信息技术从业者所面临的挑战,解析了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概念,提出分五步走的技术与服务融合之路,即:理解关键技术、理解核心需求、体验优先及用户参与文化、服务效果及评价和数据建设与展示逻辑分离。以“读在清华”服务为实例,分享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技术与服务融合的具体实践案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辑出版中心主任初景利就“图书馆在智库中的定位与能力”作了专题报告。在介绍了智库的概念、功能、需求以及智炀哂械亩懒⑿浴⒂跋炝和质量这三个特质之后,他分析了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的三个原因以及图书馆在智库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图书馆需要实现三个延伸和三个转变才能够成为智库性机构,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制订规划,积极沟通,培养队伍,从基础做起并且加强宣传。

在论坛闭幕式上,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主任朱强作了“网络环境下的用户隐私保护”的主题报告。他指出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图书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不仅伴随着图书馆服务理念和运行模式的改变,而且总体的市场环境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这种形势下,读者的相关隐私数据如何得到有效保护,运用何种技术来整合、分析和挖掘收集到的数据,如何跟踪和挖掘用户的阅读行为和个性化需求,并对此进行分析和预测,这些都是图书馆人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图书馆在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还要重视读者隐私权的保护,以加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信任。

智能建造研究报告篇9

执笔:陈永禄,福建工程学院,讲师,博士

[摘要]在分析国内外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围绕装备制造业发展、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三大主题,论述福建省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指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突出海西建设重点,提出福建省机械工程学科的主要发展目标及对策,促进我省机械工程学科和装备制造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机械工程装备制造业学科发展海西建设

1前言

机械工程科学包含机械学和制造工程科学两大分支。机械学是研究机械结构、机械系统的性能及其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制造工程科学是研究优质低耗、高效适时、洁净地制造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的过程科学和系统科学。以机械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对一个国家的技术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进程。制造业发展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决定各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能力,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决定因素,也是提高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基础。

2国内外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1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任务与发展特征

制造技术先后经历了手工制造、机械化生产、自动化生产以及现在的柔性自动化、计算机集成化制造、敏捷制造、可重构制造和智能制造等发展阶段。近30年来,制造业和制造学科正逐步发展成为跨多种学科的大制造业和大制造学科。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任务是:有机融合并综合应用机械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和近代数学、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对机械结构、机械系统、制造系统及其制造工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研究优化设计、先进制造和最佳控制,以满足科学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领域的需求,推进学科前沿的发展,为机械工程提供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发展和完善机械工程科学的学科体系。

现代机械工程学科前沿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1)与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管理科学相交叉;(2)学科本身在创造性地解决机械工程关键科学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21世纪将是数字化制造的时代,通过对设计与制造过程的数字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实现在高度交互、高度仿真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新一代虚拟设计、虚拟制造和网络制造,这将会使制造技术和制造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高精、高效、高可靠性是制造技术发展的永恒主题。

2.2机械工程学科的重点发展领域

1999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的“21世纪制造科学”研讨会已论证了5个优先领域,即制造系统理论与信息化制造、材料/零件制备制造一体化和加工新技术基础、机械仿生与仿生制造、微系统及微制造技术和流程制造与绿色制造技术。与以上领域相交叉发展的制造系统和制造信息学、纳米机械和纳米制造科学、仿生机械和仿生制造学、制造管理科学和可重构制造系统等均是21世纪机械工程科学的重要前沿科学。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撰写的《2006~2007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报告》,重点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的机械工程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进行了探讨。报告分为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精密制造、微纳米制造、生物制造和绿色制造6个专题,既有独立内涵,又相互联系、交织渗透。从机械工程的整体观出发来

廓清机械工程的逻辑系统,进一步进行剖析、提炼,归纳出了机械工程学科的4个发展走向,即:从代替体力的机械制造向代替脑力的机械制造发展、从宏观机械制造向微观机械制造发展、从无生命制造向有生命制造发展、从非生态化制造向生态化制造发展。这4个走向是基于学术创新和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而提出的,预示机械工程将进入崭新的时期。机械工程各分支学科均需在这4个学科走向中探索。

2.3我国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

20世纪是全球机械工程学科快速发展的世纪,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中,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渐入佳境。我国的机械工程科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前沿、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诸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多学科综合集成的支持下,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中,机械工程学科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精密化、微型化、生命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制造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制造模式正逐渐完善和发展,在机构学、摩擦学、仿生机械和仿生制造等研究领域,我国将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然而,与国外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相比,中国在高端数控装备和大型重载装备的独立制造能力上明显不足,中档及以上数控系统市场被FanUC、西门子等国外品牌垄断。2004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进口比例高达90%。据估计,我国的数控与数字装备技术大约落后世界先进水平10~15年。在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方面的绝大多数研究工作中,中国仍处于探讨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中应用的阶段。在理论、方法和单元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基本保持同步与跟踪态势,但在应用上有较大的差距,智能化装备技术或智能机器大约落后5~10年。我国在制造过程,特别是加工制造过程的模拟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精密成形和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水平整体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10~15年,个别技术甚至落后30年。

中国虽然已崛起成为全球第三制造大国,但是国内制造业在高性能复杂产品的制造能力较弱,突出表现在产品制造精度低、生产效率低、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严重、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服务增值率低、高水平人才短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当前“中国制造”与“世界制造”的显著差距,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随着一些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制造与绿色制造技术方面的标准、政策和法律,逐步形成当前国际市场的贸易和技术壁垒。制定相应的标准、政策、法律和规范,重视绿色制造基础研究、定量化研究和支持工具开发等举措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空间,而且也将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从劳动力价格优势向创造力和服务增值优势的历史性转变。

3福建省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

3.1福建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21世纪的制造业仍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产业。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正在推行以微电子带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重点就是发展先进制造技术。

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福建省实行“走外向、靠引进、创特色、争单项、提素质、促联合、争效益”的发展战略,机械制造业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初步形成我国海峡西岸具有区域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制造业体系,并在福建省的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福建工业的三大支柱之一。2006年全省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154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554亿元;全行业完成总产值约2000亿元,从业人员约60万人。福建机械工业年销售收入位于中国各省市的第14位,出货值列第7位。

福建省的工程机械、电工电器、大中型客车、汽车零部件、环保机械等制造业和飞机维修业、船舶修造业等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或特色。2004年,轮式装载机产量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全国市场占有率在40%以上;“金龙牌”“金旅牌”大客车产销量居全国大客车第一位;“aBB”开关柜在全国高档开关柜市场占有率约50%,中压开关柜、真空断路器两个产品的销量居全国第一位;中小型电机产量及出口居全国第一位;关节轴承国内市场占有率约70%,居第一位;民用飞机维修与改装规模与技术水平居全国第一位;轮胎定型硫化机、电除尘器产销量居全国前二位;龙净环保公司环保产品产销量在全国同行中居第一位,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

福建省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有力促进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管理科学与机械工程科学的交叉结合,使原有的机械工程科学体系得到很大扩展,并逐步形成了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群体。市场驱动力为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增添了巨大的活力,通过提高产品研发设计和工艺水平,使“中国制造”乃至“福建制造”在产品价值链的上游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福建省装备业的总体规模较小、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实力较弱。现存主要问题包括: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投入强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增加值率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企业创新能力总体较薄弱和高水平人才缺乏等。

2005年7月,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组织进行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的调研。学会联合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将近一年的调研、研讨和论证,完成了近10万字的《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调研报告》。详细阐述了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情况,提出“十一五”期间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与重点项目以及政策性建议等。该《报告》为省委省政府制订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提供了较为翔实的素材,也为新形势下福建省机械工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在此大背景下,福建省机械工程学科将以“面向全国,优先服务福建地方机械工业”为主题,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契机,将科学技术研究与经济、社会及自然界有机融合,不断开拓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新领域。

3.2福建省机械工程学科的科技研究现状

《福建省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先进制造”这一重点发展领域,优先主题为:

3.2.1数字化设计技术:重点研究与应用面向行业数字化设计技术;动态性能建模、仿真与优化设计技术;开发装备、电机、电器、电子等主导产品的数字化样机技术;企业间的协同设计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技术及试点示范;CaD、Cam、Capp和pDm及其集成技术的深化应用。

3.2.2智能控制技术:重点研究与应用面向行业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网络集中控制技术;专用驱动技术及单元;在线智能检测技术;典型装置或生产过程的通用控制系统;智能电力电子产品及控制技术;高压、超高压大电流设备在线传感技术。

3.2.3先进加工与成型技术:重点研究高速、高精度加工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开发结构复杂的模具复合加工成型技术及其装备;金属零部件的塑性成型/复合成型技术;高精度冷、温锻件生产技术;快速超塑性成型;硬脆性材料加工技术;无余量加工与制造技术等。

3.2.4新型仪器设备:开发冶金、石化、机械、汽车等行业的自动化仪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仪表;研究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新型传感器。开发新型实用临床医疗、健康预测、诊断咨询等医疗器械产品;开展虚拟仪器研究。

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目标,为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加大项目实施力度,配合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建省科技厅以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于2006年启动和设立了“先进装备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科技重大专项的科技计划任务。包含六个专题:“智能化振动压路机的研制”,“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态性能试验测试平台的研发”,“干混砂浆搅拌设备中振动筛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四轴数控精密磨床及其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高刚性龙门式立卧铣镗五面体加工中心的研制”,“大型精密薄壁件模具共性技术研究与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主持的参与单位涉及省内主要高校和行业龙头企业,包括: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工程学院以及三明机床有限公司、厦工集团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龙岩理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莆田市荣兴机械有限公司等。

省内高校与科研院所(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等)正着力构建海西科技及先进装备与仪器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新材料、新能源、信息、光电等领域,构建一批交叉集成、联合攻关、团队作战的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开展新能源、新材料、光机电、信息技术、精密加工装备的综合设计与制造、数控系统、智能化控制、精密加工环境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实现部分关键装备技术的国产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加工新技术,提升我省精密加工装备、汽车产业、电子制造与仪器开发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围绕福建省机械工程学科发展以及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华侨大学、福州大学、集美大学等开展了高性能机械装备的理论及可视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和应用研究,机构理论,综合应用现代建模技术、有限元分析、机械系统动力理论、计算机仿真技术和组合优化方法及工程机械智能化研究,部分成果已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如压路机和路面维修机械、挖掘机等动力特性和优化设计方法。创新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液一体化的智能化振动压路机。厦门大学重点进行了精密加工装备的综合设计与制造、数控系统、智能化控制、精密加工环境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华侨大学、福州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开展了设计过程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以及设计信息系统集成开发工具的研究与开发、面向虚拟企业的产品协同设计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以及分布网络环境下产品快速开发技术和区域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建设,以产品数字化设计为出发点,基于CaD/Cae/Re/Rp/Rt/CD技术的产品数字化开发以数字化仿真、逆向工程、快速原型、快速模具、协同设计等关键技术为支撑,进行产品(或模具)的快速逆向设计、协同设计与制造。通过工程应用,形成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示范。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等开展超高速磨削和高效深磨的磨削机理和磨削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尤其是对工程结构陶瓷材料加工机理以及加工表面微观形貌与工艺参数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为超高速磨削工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开展了汽车制造、技术与汽车服务,特别是福建工程学院在电动汽车试验技术、新型电动汽车驱动总成的设计与制造等研究,开创了福建省电动汽车研究这一新的热门技术领域。

数字化、计算机、信息等技术与机械工程的结合,是21世纪制造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与战略制高点。近年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工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开发新产品投放市场。如2005年全省机械行业获省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当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1项,即“FH-2100面料复合机”、“t单面六色自动变色电脑提花机”、“LHJ100a型液压垃圾压缩机”、“LB-3000型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BRV微波纹板换热器”、“高强高导铜母线”、“耐热聚酯/聚酰亚胺复合自漆包线开发”、“FZ-12振动式液分离机”、“回路热备冗余控制器”、“CK6280a、CK6480数控机床的研制开发”、“wFL系列粒微粉碎机”等。

4福建省机械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增长的时期,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人员培养的主渠道,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形成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对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有决定性影响。要提高“中国制造”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需要培养强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

海西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类人才,制造业的提高和发展需要各类人才的有机配合。福建制造业由于历史原因,制造业及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都相对薄弱,各类人才更是缺乏。政府部门、高校、用人单位都需要认真研究和确定海西建设对制造业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的合理层次结构。坚持以多种机制、多种模式发展机械工程学科,构建分层次、多模式、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机械学科学术型、学术复合型、学术与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机械工业的发展极大带动了福建省机械及相关学科的建立与逐步完善,福建省已设置机械及相关学科专业的院校有30所,并建立了相关的研究院与设计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我省高校已建立和形成了高层次机械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专业涵盖机械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2006年工科类本专科毕业生数18300多人,硕士与博士研究生780人。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等渠道,共同构建福建省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基石,促进福建省制造业的协调发展。

在当今大量应用计算机控制、数字控制的前提下,掌握工艺操作技巧的熟练工人(高级技工)十分紧缺,甚至断档的情况已很尖锐,应引起充分重视,要加大培养力度。因此,福建省在机械工程学科领域,除了培养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员外,还大力发展工程技术类和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现有工科中专约100所,2006年毕业的加工制造专业的学生9400多人。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注重与时俱进。如福建农林大学瞄准各类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设置汽车服务专业,培养具备解决从汽车营销到汽车报废回收全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解决因汽车带来的能源消耗、有害排放物和废弃物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的能力的汽车市场服务高级应用型人才,拓展汽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

5福建省机械工程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紧紧依托于制造业,制造业的发展取决于制造技术水平,而制造技术的发展则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技术的推动及市场的牵引。通过面向市场,开展模拟仿真、优化设计、先进制造和最佳控制领域等研究,满足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应用领域的需求,推进学科前沿的发展,为机械工程提供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此基础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增值发展。这是我省乃至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制造技术和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06年6月16日,国务院正式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指导方针、振兴目标、振兴措施和扶持政策,确定了16个领域的重点装备,成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机械工程学科的规划建设政策性指南。在振兴福建省装备制造业的大背景下,为促进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福建省人民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把装备制造业列为本省加快发展壮大的产业之一。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抓住机遇,在调研基础上,协助政府部门起草了《关于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年初,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该文件,成为发展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目前学会又在起草《关于加快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众多企业探讨如何向装备制造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发展动力。

当前,福建省各级部门和地方政府均在积极探求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新思路,相继进行本地区机械装备制造业的调研、发展目标确定及政策拟订工作。2006年以来,受省政府部门委托,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把学会工作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与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单位联合,已相继完成了《泉州市装备制造业调研报告》、《晋江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调研报告》、《福建省机械工业协作配套情况简介》、《福建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分析报告》、《莆田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调研报告》、《南安市装备制造业2008-2015年发展规划》等。为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海峡西岸制造业基地,发展福建省特色装备制造业提出了建议。在一系列的相关文件中,明确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为核心、集群化发展为重点、技术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促进我省装备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之成为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和引擎。

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是大势所趋。我省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将面临传统技术改造、学科交叉与融合、网络化与虚拟化应用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要大力倡导创新精神,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与多样化为前提,强化绿色制造理念,逐步完善学科规划建设,实现设计技术现代化,促使成型制造技术向精密成型或净成型的方向发展,加工制造技术向着超精密、超高速及新一代制造装备的方向发展,倡导将虚拟技术与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现实工艺技术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一个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而发展的完整的科学体系。

6福建省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目标及对策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重要工业部门,也是为人民生活提供消费产品的服务部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制订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及《福建机械工业“十五”发展规划纲要》,我省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目标为:在“十五”建设的基础上,以海西建设为契机,围绕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结合国家和福建省对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需求,集成和提升已形成的学科优势方向和特色,面向市场,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突出特色、实现跨越为宗旨,积极参与以企业为主体,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力争将福建省建设成为国内外机械工程学科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

具体对策为:

(1)坚持科学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结合“985工程”、“211工程”建设,以高新技术研究及其推广应用为主线,推动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协调发展;以国家或省内重大专项为纽带,加强团队协作攻关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科技创新队伍,同时,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以智力引进带动本土创新。

(2)在高效精密加工成形、模具设计与制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新型汽车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开展包括创新设计、造型设计、虚拟设计、新型材料在内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同时开发计算机仿真分析的工程应用软件。

(3)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上,进一步加强机械工程学科实验体系与课程体系互动建设,改善实验室环境、不断完善新增设备与原有设备的配套,形成系统性、集成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更具整体、综合和系统功能的实验、培训共享平台。

(4)促进和鼓励产学研结合,利用研究成果,积极开展对省市各级政府、企业的决策咨询服务,着力在产业政策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优势领域展开合作,联合建设“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和成果应用示范基地,争取建立国家技术中心或国家重点实验室。

(5)加强与国外内各知名高校机械工程学科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国际会议、访学、讲学、特聘教授、合作研究、合作办学、联合建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各类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省机械工程学科学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6)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规模,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自由探索的创新环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坚持以多种机制、多种模式发展机械工程学科高等教育,构建机械学科专业分层次、多模式、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确立大众化高等教育界质量观以及因材施教的多元质量观。改造和调整现有专业结构,建立宽口径教育平台,按一级学科招生,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稳定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外延拓展与内涵深化相结合、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建设具有竞争优势的海峡西岸机械工程学科教育基地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7结语

交叉、综合化,数字、智能化,微型、精密化,高效、清洁化,柔性、集成化是机械工程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纳米科学、管理科学和制造科学将成为构筑21世纪机械工程学科的主流科学。作为海西建设的主战场,福建省应充分认识自身在装备制造业和机械工程学科发展中的不足,明确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任务与深刻内涵,重新审视福建特色产业聚集所带来的新的学科问题,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与现代制造服务业。海西先进制造基地的建设为福建省机械装备制造的发展搭建了创新的平台。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联合全省机械工程领域的学术、科研与企业力量,充分发挥广大机械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开拓福建省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编著.2006~2007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福建省发改委.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调研报告[m].2006.

[3]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m].2006.

[4]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中长期(2006~2020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m].2006.

[5]福建省科技厅.2006年福建科技发展报告[m].2006.

[6]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m].2007.

[7]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福建省机械工业协作配套情况简介[m].2007.

[8]福建省经贸委.福建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分析报告[m].2007

[9]陈文哲.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的策略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5(1):1~6.

[10]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1):9~12.

[11]王勇,邵玉琴.制造业的发展与机械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2005,15(4):66~68,77.

课题组成员

1.陈文哲:福建工程学院,副校长,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教授、博导

2.何海翔: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3.陈鼎宁: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处,处长,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教授

4.韩西儒:福建省经贸委机电行管办,副主任,工程师

智能建造研究报告篇10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是会计改革深入推进的攻坚年。《新会计》充分发挥舆论功能,全方位宣传会计改革。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到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从政府会计改革的实质性进展,到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全面启动,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逐步完善,到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深入推进,《新会计》始终在场,为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呐喊助威、献计献策。

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行。为配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战略部署,《新会计》刊发了一系列文章。其中既有营改增顶层设计的政策解读,又有营改增改革的宏观分析,还有营改增会计核算方法。这一系列文章构筑起了完整的营改增技术参照系,既为营改增改革提供了有力舆论宣传,也为营改增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配合“营改增”全面推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6年也是管理会计发展的热点年。为了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引向更加深入,《新会计》重点刊发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文章。《供链管理情境下跨组织管理会计研究》《“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分别阐释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结构体系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2016年是创新主题年。《新会计》对创新给予了应有的关注。智能制造是创新战略的重要体现。智能化成本管理是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相互融合的创新机制。《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融合与创新》一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财务与会计导刊》,作为封面重点文章全文转载。

有影响力的文章是期刊质量和业界影响力的标志。2016年,《新会计》秉承学术争鸣与创新的原则,既关注基础研究,也注重应用研究,既倡导量化研究,也推崇规范研究,刊发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

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基本的数量关系,描述归纳了单位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现有对会计等式的研究多集中于会计实务,鲜有研究会计等式背后蕴含的丰富的公司治理思想以及权益配置与维护问题。知名学者谢获宝《基于权责视角的会计等式内涵探究》一文,以会计等式为研究对象,将产品市场、企业内部决策与外部债权股权形成的资本市场相结合,考察债权、股权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指出企业如何实现资本提供者权益维护,深化了会计基本功能的认识。

近年来,CFo在公司重大决策和经营活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现有文献大多关注CFo在财务报告方面的职能,较少讨论CFo在公司决策和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著名学者陈汉文基于中国特有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创新性地选取CFo在高管团队中的排名视角,从投资职能、税收职能、成本职能方面,讨论了CFo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证实了CFo在公司决策和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补充了CFo经济后果研究,丰富了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公司治理和CFo制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