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展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1:34

证券市场展望篇1

2002年,是证券市场建立以来最迷茫的调整市;是量变向质变转换的开始;是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一、基本面分析

由于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股市向投资价值回归已是大势所趋,另外如国际经济形势、国有股减持、股指期货推出等因素蕴含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其潜在的利空影响随时可能兑现。从技术上看,沪市从1994年低点333点以来的运行达7年的牛市已经终结,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延续上都意味着一轮大调整正在进行,未来的调整可能有2-3年,调整的底线在1200点一线,由于1500点既有政策意义,又有技术特征,更是心理关口,2002年1500点关前反复争夺恐怕不可避免。很多确定的、不确定的因素将直接影响2002年证券市场的走势。然而,更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将会使市场的走势更加扑溯迷离。而从2001年7月以来的下跌来看,深市在下跌中屡屡率先破位,其在调整中的走势更具有预见性。

(一)确定因素分析

1、非经济因素。十六大将于9月份召开、政府即将换届等非经济因素的存在,适应wto条款,在制定政策方面符合国际惯例,消化wto加入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影响会成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中出发点,这将制约2002年市场通过政策支持走出反转行情的可能。

2、好的国民经济增长态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2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将保持7%左右的高增长,这为股市在大调整中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不至于出现灾难性后果,打下了基础。而积极的财政政策会使国债市场的发展,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品种、结构方面,会有较大提升。相对于低迷的股市,债券市场在2002年会有表现。

3、稳定的汇率政策。我国汇率政策的核心是维持稳定,我国政府也一再保证汇率的稳定,但是随着日圆近期的大幅度贬值,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会下降,出口贸易形势变得严峻。

4、金融体制改革。商业银行的改革被推到了前沿,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金融业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只有深化对商业银行的改革使其实现由政府主导变为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我国金融体制才能够逐步到位。证券市场为这一改革提供了可能的场所。因此,更多的银行上市,金融业向证券业业务的延伸将是今年的特点。金融业向证券业提供更多的融资平台的同时,与证券业在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财务顾问)方面的竞争会展开。

5、遵循wto的相关条款,改革国内的税费制度,实施国民待遇。wto的加入,对国内企业的冲击不可忽视。首先是进口税率的下调和出口退税的逐步取消使国内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其次,内外税收的统一,税率整体下调的同时,很多变相的税收优惠被取消。特别是企业所得税,估计降到24%左右。而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实际的所得税率是17%,因此,上市公司的业绩会受负面影响。最后,国民待遇的实施,政府会逐步取消对上市公司项目的补贴和无偿的财政支持,上市公司的项目成本会增加,从而影响利润。显然,即使国民经济保持7%的增长,上市公司在2002年的业绩也很难有较大的增长。

6、监管的强化。信息披露的进一步规范,对关联交易的监督,稽查的强化,对操纵股价的查处等等,会使上市公司的利润更趋真实化,资产重组类股票会开始发生两极分化。具有实质性的重组的上市公司会在二级市场有良好表现,而非实质性重组的上市公司的股价会持续回落,跌破净资产。在弱市中的监管强化,也会使市场的心态变的更不稳定,稍微的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市场的反应。监管的强化也使得很多“做庄”行为的风险放大,个股的运作变得缓慢,过去的“庄股”在2002的“跳水”行为会继续延续。

7、成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资券商提上议事日程。合资合作不仅可带来一部分增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可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金融产品,引导新的投资理念,竞争的加剧也在所难免。

(二)不确定因素估计

1、国际经济环境。美国经济能否好转?日圆是否持续贬值?目前国际经济的环境的变化还很难确定。而这些不确定因素不仅影响国内的积极政策,而且会影响国内的一些上市公司,如it类公司、主要市场在国外的公司、石油开采类公司等。

2、国有股减持。显然,市场各方正在努力寻找一个多赢方案。但也有人士指出,多赢方案实际上很难存在。国有股减持价格高了,投资者难以接受,减持价格低了,国家难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最后很可能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即在国家利益与投资者利益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无论怎样,国有股减持办法仍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对于市场中期走向也将产生决定性影响。若方案为国家向投资者大幅让利,如确按市场所愿,按净资产价格配售,市场平均市盈率将大幅降低,市场颓势也将根本扭转。但若方案为中性或偏淡,则对市场的中长期压力显而易见,毕竟减持即意味着增加股市供给,会加剧供求失衡,这对本已走弱的股市无疑是雪上加霜。

3、创业板。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11月初表示,创业板只会在主板市场秩序正常之后,才考虑设立。另外,由于国有股减持与推出创业板都会分流市场资金,而国有股减持具有迫切性,出于利弊权衡,创业板也会被暂时搁置。综合来看,2002年创业板仍可能难以出台,而高新技术板块有可能在下半年于深市亮相,给市场带来一定机会。

4、股指期货。实际上,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意味着市场格局的一次彻底变革,当市场下跌时,有关方面再无很大必要“迫”于各种压力去“救市”,因为市场机制可以自行调节;过去一路做多的做庄模式将一去不复返,股市震荡幅度有加大可能,特别是向下空间已不能用原来的思维定势来判断,捂股将面临很大风险,所有的投资者必须采取全新的思维面对新的市场。股指期货将给市场提供全新机会,但与之伴随的风险也十分巨大,就目前的监管水平和二板市场的不断延迟推出,估计2002年股指期货的推出可能性很小。在股指期货推出前,会先推出统一指数,统一指数如何制定将对股指期货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统一指数推出的过程中大盘指标股会有一段行情,但由于为概念炒作,因而估计行情不会很大。

5、减息。有专家指出,若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剧,如物价指数连续两个月以上为负数,减息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也表示,一方面经济减速为利率的调整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物价走低的新情况也为利率调整提供了一些空间。央行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在适当时候对利率作出一些新的安排也是必要的。而央行行长戴相龙在2002年1月中旬的讲话也暗示了减息的可能性很大。减息无疑是对证券市场的一大利好,但在市场主基调为调整的情况下,减息不可能对证券市场产生很大的作用。

6、开放CDR(存托凭证)和双Q(合格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有消息说在内地发行CDR和建立QDii(QFii)机制已经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并有望在春节后推出。如果那样的话,政策将对香港市场和内地证券市场都产生重大影响。CDR这一证券交易创新制度中有几个关键点:首先,发行CDR的公司范围问题,是否仅限于内地在香港的上市公司,还是同时包括主要业务在香港的上市公司,这个问题涉及到国内资金是否会大规模流出问题。其次,CDR境外的投资者是否可以将其股票同上市公司发行的CDR一样托管到中国银行进行交易。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话,涉及的外汇流失问题将更加明显。因此,过渡期将两者分割的可能性较大。第三,发行CDR对两地证券市场的影响问题。由于两地市场市盈率差别较大,在内地发行CDR受到欢迎的同时也必然会引起市场资金向这里集中,这样对国内证券市场肯定会产生一定影响。CDR最终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直接关系到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双赢局面。QDii是在特殊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允许本国居民进行境外投资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管理层可以通过规定资金流出的额度等来加强对本国外汇的制度的管理。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采用这一制度管理资本项目下的境内外投资规模和方式。在我国证券?谐∶挥卸酝饪牛衬谌嗣癖以谧时鞠钅肯虏荒芄蛔杂啥一皇辈捎谜庵种贫龋梢酝乜砉谕蹲收叩耐蹲是溃鸩绞迪肿时臼谐〉墓驶獭4幽壳笆谐⌒枨笊峡矗琎Dii显得较QFii更加迫切,主要是因为国内证券市场市盈率相对较高,而香港等市场明显较低,因此,对国内投资者设立QDii机制,可以拓宽投资渠道,逐步调节两地市场的差距的目的。这种机制更受香港和内地投资者的欢迎。但是,政府主要担心的是国内资金流失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问题。种种迹象显示,要建立自由贸易区,发行CDR和建立QDii机制在近期实现的可能性明显加大。这两种制度的推出对国内证券市场的影响明显更趋于负面。

二、证券市场主体

(一)上市公司

2002年上市公司面临的环境较以往复杂,不利因素居多。

1、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呈现逐渐走低的趋势,2002年上市公司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趋于不利,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2、府监管加强,在信息披露、关联交易、行业监管细则、会计制度、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进一步规范、细化,将会深入压缩上市公司业绩的水份,业绩的真实性将继续提高。

3、加入wto后的影响。wto的加入,使我国的的上市公司面对国外的竞争有不同的优劣势,例如,对港口、纺织品等是利好;对贸易、金融服务业是冲击。但是,这种影响目前还很难具体评估出来。更令人担忧的恐怕不仅仅在此。wto的条款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国民待遇原则,即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和国外企业享受同一的政策。而我国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他们一直享有税收、财政支持、信贷等多方面的政府的特殊照顾。wto的加入,国家政策的调整,使这些上市公司与私营、外资企业在同一层面上公平竞争,而国有企业本身的运作机制、治理结构一直难有改变。显而易见,国内多种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比外来者的竞争更激烈。

4、税收政策。我国的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将要进行统一,很多地方自主制定的税收优惠将被取消。假如把所得税率统一至24%的话,上市公司的名义税率虽然降低了,但是实际所得税率却调高了(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实际所得税率在17%左右),因为税收优惠的取消。另一方面,如果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会降低企业的税负。消费型增值税准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而生产型增值税却不允许。这一政策变更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下降,企业的利润增加。由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等行业缴纳的是营业税而非增值税,而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等又享受免增值税的优惠,去除这些行业公司的影响,我们推算上市公司的总体业绩由于这一政策的变更增加幅度大约在7%左右。这一政策的转变也能够增加上市公司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需求,从而进一步带动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

5、公司治理结构。2002年公司治理结构会因为监管机构的强化要求、国有股减持和国外投资对中国市场的渗透等多方面的压力,有所改善,股权的转让会频繁发生。“一股独大”的局面从根本上虽然很难有改变,但是对关联交易的监控加强、舆论监督的深入、稽查制度的建立会弱化大股东的操作地位。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2002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很难有较高增长。如果退市制度和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措施在2002年被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的压力会更大,但公司的业绩会真实,公司管理层的经营压力会加大,这些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2002年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合资公司上市,股权转让会更多,CDR有可能实施,这些会为市场注入活力。绩优概念的兴起、再融资的限制趋于严格,股民状告上市公司案件的数量增多,这些都会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者对投资者的重视。2002年我国的上市公司将在运作机制、观念等方面开始前所未有的转变。

(二)监管机构

2001年是中国证监会确定的“证券监管年”,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例如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加大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其它欺诈行为的查处力度、查处违规资金、加强基金交易行为监控、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推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国有股减持及其暂停、加强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印花税降低、券商增资扩股放宽限制、建立退市机制等等。

根据证券监管部门的工作思路,2002年和以后实施的具体措施还将主要包括建成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积极稳妥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规范证券公司的经营行为,督促其健全内控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扩大基金规模,着手进行设立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工作,积极推动养老基金进入证券市场,逐步形成以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长期、稳定的资金运作机构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队伍,改善投资者队伍结构;逐步建立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教育机制、诉讼机制和赔偿机制;强化稽查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和稽查力量;推进会计标准和信息披露准则的国际化,不断敦促上市公司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抓紧研究开发包括债券品种、指数品种及其他证券衍生产品等多种证券市场产品,促进证券市场的改革和创新;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培养适应新监管形势需要的专业监管人员。而打击非法操纵股价、信息披露的违规,化解金融的系统风险,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将成为2002年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

这些具体的监管措施和思路提倡运用市场的办法,倡导符合市场规律的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借鉴和吸收世界成熟证券市场的先进成果,主动迎接加入wto以后对证券市场带来的挑战,充分体现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政策以及今后政策趋向中培育与规范并重、市场化监管、制度改革创新和适应国际化的思想。从这些监管措施的相互配套情况来看,从严厉打击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查处违规资金、推出退市机制、规范受托投资管理业务到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国有股减持暂停、降低印花税、放宽券商增资扩股,体现了管理层加强市场培育发展和加强市场规范力度相并重的原则,一方面加强市场监管,另一方面下大力气进一步发展和培育市场主体和市场。在决策路径上,在稳定和规范中发展成为决策的基本思路,而决策中的令出多门现象会由于国家金融工作小组的建立而减少,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会提高,更多更细的监管条例会不断出来。

(三)证券公司

2002年中国证券公司将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第一、市场进入调整状态,使券商的收入来源变得艰难。如果这种调整的市场状态持续2年左右,绝大多数证券公司会举步艰难,有的甚至破产。第二,市场化步伐加快,竞争更激烈。随着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wto加入后市场运作透明度的增加,很多证券公司依靠特殊资源或违规而获利的路径越来越少,证券公司之间的竞争会加剧。竞争加剧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增资扩股壮大实力的现有证券公司;二是新成立的规模较大的证券公司;三是新加盟的实力雄厚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如中金公司、中银国际;四是针对市场细分的专业证券公司,如只做投行业务的投资银行公司。第三,治理结构的转变。股份制的实行,不仅使公司的治理制度化、法制化,也使证券公司不得不面临来之股东的红利要求压力。第四,本身管理的问题。中国的证券公司在运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方面很薄弱,尤其是在风险控制和对研发的重视和运作方面更为薄弱,这使得我国的证券公司在弱市中举步维艰。

在传统业务方面,证券公司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下面分别论述:

1、投行业务。

截至2001年12月31日,2001年度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公司共有67家,全部在沪市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约542.6亿元。这是继1998年821.31亿元、1999年878.38亿元、2000年1498.27亿元之后的首次出现发行大幅回落。发行数量的大幅减少和发行价格的深幅度降低(发行价格在20倍市盈率以内)使很多公司的投行业务难有起色。随着中外合资券商的可以承销B股、H股和一些具有特殊背景的大券商(如中金公司、中银国际)的加盟a股承销业务,2002年国内的投行业务的竞争更趋激烈。2002年如果按发行100只新股计算,平均每个券商只能承销3只股票,而投行业务的集中趋势又是在所难免,因此,不排除很多投行部门出现亏损。而核准制的正式实施、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承销风险的上升、加入wto后的挑战等等,使投行业务不得不面临深层次的调整。

(1)、服务理念由“单边市场”向“双边市场”转变。在额度制的发行体制下,投行业务人员将眼光局限于具有指标的企业上,公关成了投行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投行人员可以提供的服务也仅仅是局限于帮助企业融资,至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投资咨询等需求则很难满足。证券市场市场化进程加速,竞争加剧以后,“单边市场”已经向“双边市场”转变,投资银行业从理念到技术,从运作方式到市场定位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未来的投资银行将要在资本品市场的供需双边之间、在融资和投资之间建立均衡。这涉及到发行方式和定价方式等一系列技术环节的变革。

(2)、组织模式由扁平式走向层次递进式、从传统的投行组织模式向“大投行”组织模式转变。具体来说,过去那种以地域分工为主的扁平式的投行部门管理体制向分工专业化转变,发行业务风险控制成为券商投行管理体制变革的核心。预选企业的筛选、项目前期的立项考核、项目全程风险监测与项目事后的跟踪考评,定价研究、企业价值评估和风险监测到内部风险监控,各个业务部门间形成相互关联的上下游,风险监控贯穿全过程。

(3)、业务模式在定价环节和业务品种双重创新。投行业务不得不面对市场,遵循市场的定价原则,通过定价和业务品种创新获得较高回报。如小折扣快速配售方式,网上累计投标询价

2、经纪业务。

2002年经纪业务开始面临新的发展态势,如果2002年市场继续是弱势调整,证券营业部的大面积亏损、关闭在所难免。

(1)、产业组织正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竞争阶段演变。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市场整体集中度开始不断提高,CR5(行业内前五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从1999年的46.47%上升到2001年11月的53.03%;而CR10(行业内前十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则从1999年的65.16%上升到2001年11月的77.82%。这说明证券经纪业已开始向大公司集中,品牌效应开始有所显现。在集中度提高的背后是证券业重组不断,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包括综合券商、经纪类券商和信托投资公司)的数量一直在减少,已从1997年的318家,降到2001年10月底的257家。尽管从事证券经纪业务公司的数量不断减少,但证券营业部数量却一直在不断增加,已从1997年的1129个,增加到了2001年11月的2079个。这就是说,证券经纪业的微观基础正变得越来越不利。

(2)、股票换手率急速下降。近几年来我国沪深两市的换手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绝对水平仍远高于其它国家的股票换手率。不过2001年a股流通股换手率下降速度加快,月换手率已从1997年的50%下降到2001年的20%左右。根据我国证券经纪业的发展态势分析,股票换手率的下降是必然趋势。理由有三:一是我国证券市场中股票稀缺程度不断下降,股票供求关系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决定了股票换手率的下降。从宏观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总家数已达1200多家,流通市值约占GDp的50%。这就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稀缺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证券业高速发展时期已基本结束,未来将是供需基本均衡的平衡市道。在平衡市道下,股票换手率必将向成熟证券市场的水平靠拢,这一特征在2001年下半年基本上体现出来了。二是越来越多的开放式基金的面市和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引导了价值投资理念,投资者投资理念向价值回归也将使股票换手率下降。三是股票的运作模式复杂化,运作周期延长导致短期获利可能大幅降低,很多投资者被迫长期持股,这也降低了换手率。

(3)、利润平均化的微利时代成为主基调。众所周知,我国证券经纪业一直是在制度壁垒(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营业网点的“配额”制和固定佣金制)的层层保护下生存的。行业壁垒带来了高额的行业垄断利润。然而,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由持续走牛的势头陷入了低迷的平衡市道,市场交易量大幅萎缩,经纪业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下半年沪深两市日交易量约100亿元左右,平均每个营业部的日交易量约350万元,营业部的月均收入只有27万元,已到了入不敷出的窘境,整个经纪业务已出现了行业性的亏损。证券经纪业已完全告别了高盈利的垄断时代。从目前及将来发展趋势来看,证券经纪业的行业进入壁垒已越来越低,而行业集中度也未达到寡头垄断的水平,仍然呈现出零散产业的特征。而且可以预见,随着银行混业经营实施以及外资券商的进入,证券经纪业的产业集中度将会有扩散化的趋势。因此,在以平衡市道为主基调的未来证券市场中,证券经纪业将以微利为主。

随着加入世贸,经纪业务可能成为券商受到冲击最大的业务。根据我国对wto的承诺,入世后外国证券公司可以直接从事B股交易,加入wto后3年内,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并从事a股、B股、H股和债券的承销和交易。由此可知,加入wto对我国证券业的冲击主要在券商,受冲击最大的业务是经纪业务。因为:第一,证券经纪业本身是品牌效应非常显著的业务。经纪业务的服务对象是极为分散的投资者,服务质量和券商信誉在客户争夺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与国际知名券商相比,我国券商的服务质量、信誉、营销手段、客户关系管理等相差很远,不可同日而语。没有吸引力的品牌是我国券商在与外资券商争夺经纪业务中的最大不足。第二,经纪业务是证券业全部业务的平台,行业竞争最激烈。经纪业务不但收入稳定,规模经济效益显著,而且也是券商的其它业务如承销、理财、资产管理和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平台。因而一旦允许外资进入证券业,首先争夺的领域必定是证券经纪业务;第三,国外大券商具有成本优势。由于我国的证券业是在政府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能力,加之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分业经营,经纪业务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经纪业务运作成本较高,缺乏在低迷市道或熊市中的生存能力,相反外资券商则有这方面的优势,并熟谙竞争之道。因而,在证券业的开放过程中,竞争最激烈的无疑是证券经纪业。

3、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

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在2001年上半年以前,由于行情持续高涨,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2001年6月中旬以来,不少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出现了较大的亏损,除了因为大盘的深度下挫外,一级市场申购新股收益率的降低,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往年一级市场的收益率可以高达15—20%,而今年上半年新股发行价普遍较高,中签率反而较低,申购新股的收益率只有不到5%。由于国内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由于起步较晚,具体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模式仍处于摸索之中,因此出现了一些问题,蕴藏了较大的风险,因此,控制风险,合规操作,科学投资成为2002年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的主基调。

(1)、风险控制。在风险控制的组织形式上,集中控制为主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有的券商采取分散管理的方式,将资产管理业务的权限下放到各地营业部和地区管理总部,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和债务窟窿,更不利于风险的统一控制。今后集中业务由某一个部门统一控制投资风险,使投资决策者和实际操作者相分离,在投资决策、执行和调整中进行全程风险监控成为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模式。

(2)、合规操作。过去有的券商客户资产没有与自有资产分别管理,关联风险很高。监管机构一系列关于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规定的出台,对操纵股价查处的展开,迫使合规操作成为市场的共识。

(3)、科学投资。无论是风险的控制,投资风险和收益的科学组合,还是投资品种的多样化,向国外市场的拓展,科学化投资已是必然的趋势。金融工程理论的运用,对投资市场、环境、投资品种等研究成为自营和资产管理的基础。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取胜之道在于研究成果与实际运用的有效结合。而目前研究队伍与投资队伍的分离作业将开始逐步被集研究与投资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取代。

在上述分析判断的基础之上,综观国外大券商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我国的证券公司的发展正面临新的趋势。版权所有

(1)、通过收购兼并、合资合作拓展生存空间。运用收购兼并壮大实力,形成规模效益,减少环节、降低成本;通过合资合作,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投资艺术将成为国内券商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水平的重要方式。

(2)、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开始着眼全球战略。国外券商首先在本国金融中心确立地位,通过内部发展和外部战略性收购建立起强大的服务能力,增强公司综合实力;然后以国际金融中心或区域性金融中心为重点,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而公司的各业务机构和各业务层次也都服从于该战略,相互配合与协调,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这对我国券商的发展无疑有有益的启示。

(3)、业务拓展,研究先行。中国证券公司正在从早先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的科学化经营转变。拥有一支强大的研究队伍,并以某个领域独具一格的研究特色而知名将成为证券公司发展的极其重要因素。例如美林证券在全美证券公司研究力量的排名中位居首位;投资研究则是高盛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来自证券分析师、经济学家、战略家的意见赋予了公司巨大的销售力;摩根斯坦利同样具有独立和优秀的研究力量。券商的专业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券商的专业水准。

(4)、创新贯穿始终。各大券商在拓展业务时,无论在初期还是后期,无论是开展业务的方式、策略,还是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都渗透着业务创新与产品创新;而业务创新与产品创新提高了服务客户的质量,扩大了服务客户群体,也就往往导致业务范围的扩大与程度的加深。

(5)、发展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鲜明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是制胜的法宝。比如,摩根斯坦利在证券承销与信贷业务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美林证券以研究与资产管理最为见长,而高盛证券的企业并购独占鳌头。在此意义而言,很多综合类券商会像大鹏证券一样,通过消减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如经纪业务、投行业务,重点发展核心业务,提升市场竞争力,谋求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四)机构投资者

据《新证券》在2001年底对一些机构的调查,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以下观点上有共同的认识:

1、总体经济形势不乐观,2002年世界经济进入萧条,对中国的出口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连年扩张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效应递减。体现在上市公司方面,能保持高速增长的行业不多,而税收优惠取消以及监管加强,中介机构自律加强令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不容乐观。

2、市场建设方面都有很大的预期:加入wto后,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和继续发展市场的要求都十分迫切,国有股减持和指数期货的推出都是市场建设的大课题,它们将极大的影响今后的市场结构。

3、国有股减持问题成为牛熊分水岭:2001年年末新股超低价发行,并有舆论导向提出,新股上市应该全流通,以杜绝产生更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国有股减持流通的问题如何解决,成为牛熊的分水岭。

4、机构博弈时代到来:市场波动的周期、幅度,投资理念等都将有很大的变化。降低盈利预期,进行组合投资,加强风险控制和流动性管理。

5、行业与板块方面:多数机构看好与wto有关的概念和外资并购板块。

证券市场展望篇2

关键词:资本;启示;“三步走”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正式开业,揭开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崭新篇章,如今,2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从一个资本弱国变为资本大国,完成了一大历史跨越。

一、20年创造资本奇迹

20世纪80年代特殊的时代背景、股份制经济的兴起、民间融资困境、财税体制改革等等,推动了证券市场的诞生。

20年间,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沪深股市13家股票,发展到如今的1800多家,两市股票市场总值达到24.27万亿元,相当于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4%。

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已然确立在新兴市场上的龙头地位,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全球9个市值总量逾万亿美元的交易所当中,唯一的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资本市场促进了中国奇迹的产生。证券市场加快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转轨速度,成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取得成功的催化剂。

二、20年经历五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0-1993的“局部探索”,标志事件是两个交易所的诞生,这一阶段仅仅是局部试点。深沪两市开业之初,总共只有13家股票,还都是本地企业。

第二阶段是1994年-1998年的“全面铺开”,标志性事件是公司法颁布、证券机构调整、上市公司也增加至852家。

第三阶段是1999年-2004年的“立体规范”,标志性事件是证券法颁布、上市公司治理运动。随着全面铺开,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造假、庄股等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多。在舆论和市场压力之下,证券行业的立法和改革加速进行。

第四阶段是2005年-2008年的“固本清源”,标志性事件是股份分置改革、券商综合治理,这一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这一时期,证监会成立专题工作小组,对券商进行了综合治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不断发展壮大。

第五阶段是2009年至今仍在进行中的“开拓创新”,标志性事件是创业板推出、股指期货上市。金融创新带来的造富活力,吸引着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

三、20年间留下的启示

启示之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证券市场建设的前提。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使资金和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如果严重背离,就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启示之二:正确处理发展和规范化的关系是中国证券市场平稳推荐的关键。规范侧重于证券市场的质,发展在侧重质的同时亦强调证券市场的量,两者相互依存,对立统一。

启示之三: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保障。金融风险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只有做好对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化解,才能真正促进证券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启示之四:加快国际化进程是中国证券市场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加速国家化有利于提高中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整合国外资源,促进自身发展。

启示之五:监督与自律相互配合是中国证券市场高效运行的关键。尤其是正处于转型期的新兴的证券市场,协调好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关系至关重要。

四、“三步走”,迈向资本强国

未来20年,从资本大国迈向资本强国、成为全球资本运作中心,是时代赋予中国的下一个历史命题。

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渐进式的发展道路成为可能,或可称之为“实现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首先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平台,为自主创新的实践提供必要的资本保障;第二步,成为区域性的资本运作中心;第三步,成为全球性的资本运作中心。

在第二个步骤中,强调开放性,注重提升整体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积极实施区域合作,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三步是最终目标,要发展完善证券期货和黄金市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民币资产定价中心和全球资本市场标准制定者,中国金融体系成为全球多级金融中心之一极。

与资本强国的标准相对应,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国际化、发展市场投资主体、缔造跨国大型企业、建立高端人才储备基地等是推进资本强国建设的手段,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金融体系稳定运行、高效的监管制度、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信用体系建设、国际资本合作等是从资本大国到资本强国跨越的保障。

国内外多为专家预测,未来十几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面临六大挑战[J].中国经济周刊,2007,11.

[2]王健君.财富基金中国“入场”[J].望,2007,28.

[3]黎冰.试析中国财富基金[J].上海金融,2007,10.

[4]贝政新.证券投资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证券市场展望篇3

一、新的投资思路和策略的形成

2002年将是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市场主体的运作取向市场化和透明化。如前所述,无论是监管者、投资主体还是中介机构,依靠过去的资源(权利)垄断性带来的垄断利润的做法已经被打破,市场主体已经被迫从粗放式经营开始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在中国股市建立开始至去年,即使是调整或下跌行情中,证券公司依然可以从经纪业务中的佣金收入、自营业务中的申购新股、投行业务获得非常可观的收益。很多机构投资者利用手中的垄断性资源优势,即使在市场不景气时,通过操纵个股价格获得暴利。但是,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和监管的严格,证券公司和机构投资者的收入来源和途径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市场主体的运作开始不得不按照公开市场竞争的原则逐步进行,这种竞争局面的形成使市场的投资策略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游戏规则的建立发生变化。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博弈时代的到来、监管的大幅度加强,在市场的大幅度调整下,市场原来的粗放式的随意性投资、联合做庄制被打破。游戏规则由原来的口头约定、依靠特有资金或信息资源优势确定,逐渐被在国家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通过自由竞争或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而形成所代替。弱肉强食的竞争时代将取代过去良莠共存制度保护的时代。

2、暴利时代的结束和微利时代的开始。随着投资者水平的提高、监管和舆论监督的加强,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博弈使短期内获取暴利的投资方法很难再凑效。个别券种的运作周期开始延长,上升的方式也由按一定斜率的直线上升转变为波浪式缓步推进。在波段中操作获取微利而累积收益成为微利时代的主要获利方式。在这种时代,中小散户的获利变得更加艰难,而开放式基金的不断壮大,使他们开始转变投资途径,这也使得证券营业部不得不开始面对生存的危机。

3、投资方式向科学化转变。新的游戏规则的形成和微利时代的到来,使投资方式也有原来的粗放式做庄制开始向集约式的组合投资发展。以深入的研究为基础,通过科学的投资工具,运用现代的金融工程理论进行投资会开始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重视。

4、崇尚绩优的投资理念开始回归。在上述推论下,重视绩优股、高红利、高分配股和蓝筹股将会转变为机构投资者主要投资理念。但是非理性的因素仍然会存在于这种绩优的投资理念中,主要表现在对一些个股的绩优预期,即目前这一股票还不是绩优股,但被市场预期为有可能成为绩优股。

二、一级市场投资分析

(一)2001年新股发行总结和2002年预测

截止2001年12月31日,2001年度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公司共有67家,全部在沪市发行,其中由境外上市外资股(b股或h股)首次增发a股的公司9家;在2001年上市的公司(包括2000年发行、2001年上市的公司以及两家历史遗留问题股)共78家。 全年度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67家公司共发行股本总额792350万股(其中包括13家公司国有股存量发行7022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542.6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发行11826万股,募集资金8.1亿元,加权平均发行价格6.85元,简单平均发行价为10.27元。

展望2002年,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募集资金额一般不超过其发行前一年净资产额的两倍会被严格执行。这意味着2002年首发a股公司的募集资金额将有显著下降,但股票市场募集资金总量肯定会大幅超过今年,中国联通、招商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航空母舰”将登陆a股市场,其单只股票融资额可能会超过今年的中石化,更多的“海归派”公司将在国内市场增发a股。

2001年11月份以来,发行市场有了新的变化,即所有新股以接近20倍市盈率上限这条不成文的规定确定发行价格,发行方式亦由网上定价发行改变为网上累计投标询价方式。这给我们传达出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2002年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可能最高就是20倍,发行价在2、3元左右的也可能会大幅度增加。

(二)潜在的风险和投资策略

在当前低价发行新股还比较少的情况下,二级市场较高的股价会对新股产生拉上作用,因而表现出目前一、二级市场价差较大,投机空间很大。但如果发行价格的走低的同时,新股数量在增长,市场不在以“低”为“稀”,大量的10元左右甚至更低定位的新股将会对现在市场上市盈率还高企的次新股产生下拉作用,这又必将造成整个市场的重心下移。2001年的实证分析表明应该在2002年在新股申购上应有所取舍,具体来说:

1、行业选择。2001年的中国石化、安阳钢铁上市首日微涨、随后跌破发行价已经表明新股申购的无风险性只是相对的。特别是在2002年新股发行市盈率上限20倍的情况下,对于那些二级市场行业平均市盈率就在20倍左右甚至更低的行业,如石化、钢铁等,应当适当回避。2001年实证表明,个股平均申购收益率较高的行业是:房地产、新材料、医药、电子元器件、公路桥梁等,均在0.4%以上。公路桥梁类上市公司往往由于较大的流通盘使中签率相对较高,较低的发行价又使首日涨幅较为可观,平均收益率高达0.7276%,应引起注意。

2、流通盘选择。2001年实证分析表明,申购收益率与上市流通盘存在马鞍效应,即流通盘适中的个股普遍收益率较高,而流通盘过大或过小收益率都较低。这是因为,流通盘过小,中签率就很低,因而收益率自然不高,(2001年流通盘小于4000万的新股平均中签率为0.1623%,平均申购收益率为0.3708%,估计2002年这类股票的中签率将低于0.1%);流通盘过大,则多半属于前述行业不看好的公司,当然对2002年即将发行的大盘蓝筹性质的股票,如中国联通等则另当别论,投资者反而应拆借资金、加大申购力度;流通盘适中的股票,中签率和个股收益率都能保证较高,应是大资金2002年申购的重点对象(2001年流通盘在4000万到2亿的公司平均中签率是0.5335%,平均申购收益率是0.5074%)。

3、增发a股选择。2001年有两个很显著的现象,一是纯b股增发a股的申购收益率较高,数据表明:2001年纯b股增发a股的公司有3家,其平均中签率高达1.9194%,平均申购收益率亦高达0.8522%;二是在国外上市回国增发a股的所谓“海归类”公司申购收益率较高,9月份之前h股增发a股的公司有3家,扣除中石化,其平均中签率和平均申购收益率分别为1.2691%、0.8177%;11月份以后h股增发a股的公司也有3家,平均中签率为0.2916%,已上市的两家公司平均申购收益率为0.2215%,而同期11月份以后发行公司的平均中签率为0.1582%,已上市公司的平均申购收益率为0.1729%。这表明,虽然在大盘进入弱市,一级市场发行进入第三个阶段即“有控制的核准制”后,平均中签率和平均申购收益率都明显有所降低,但这些“海归类”增发a股的公司依然由于其适中的发行流通盘和在国外市场严格监管下较规范的管理和较真实的良好业绩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相信在我国入世后的2002年,会有更多的“海归类”公司回国增发a股,当然,在这类公司中,行业的选择仍然是放在首位的,而已发的h股的市场价格不可避免地会被用作增发的a股价格的参照。因此,建议远离那些价格远远高于h股价格的增发a股,特别是qdii制度将出台的前后。

三、二级市场投资分析

(一)市场热点分析

2002年市场的投资将会出现曾未有过的变化:

1、投资资产方面

由于不同地域的证券市场之间、同一证券市场内不同证券品种之间在关联性和风险方面具有不同的特性,投资于不同的市场和同一市场中不同的证券资产将成为机构投资者应对2002年国内股市大调整的投资策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债券市场。由于债券(国债、企业债券)市场基本上与a股市场成负相关,因此,在a股市场在进入长期的调整的状态时,债券市场会成为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降低投资风险、提升收益的首选。而潜在的降息机会更使债券市场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市场的低迷,很多上市公司不得不调整增发的路径,2002年将会成为企业债券发展的转折点。根据市场统计,到2001年底,共有55家上市公司申请在2002年共发行约400亿元的企业债券。

(2)、国外证券市场。根据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来看,2002年可能出台国内证券公司跨国投资的办法和qdii。机构投资者将会有投资国外证券市场的机会。2001年1-10月份的俄罗斯股市、2001年的欧洲债券市场、2001年10月后的韩国和台湾股市都有40%以上惊人的涨幅,这些国际市场都是在经历2年以上的深幅度调整后,开始大幅的反弹,而我国的股市已进入调整期。因此,通过跨地域的证券投资保障收益将成为很多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而这种跨市场、地域的投资也是目前欧美等主要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收益的主要来源。

2、国内a股市场

国内的a股市场的投资将会发生裂变。以下板块有可能成为2002年a股市场的热点。

(1)、外资购并板块。由于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已加紧进入中国市场,而通过各种渠道如合资、收购股权等介入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上市公司,则成为一个显著现象,而上市公司也可借助于外资实现快速发展。这一概念将具有深刻的市场内涵以及较长的时间跨度,长兴不衰。特别是外国资本对一些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较感兴趣,如金融服务业、电讯通讯业、能源资源类以及商业类企业。另外,各行业龙头将成为外资争夺的焦点。

(2)、公用事业以及基建类股票。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将以内需为主,财政投资继续增加,因而基建类上市公司还将大大受益,一些参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奥运会建设等项目的公司将大大受益。另外,公用事业类股票如自来水、电力、公共交通、高速公路、港口等经营业绩稳定,价格长期有上涨的可能,贸易量和投资的稳定增长对其业绩有长期的支撑,使得这一板块适合稳健型投资者长期投资。

(3)、分红型绩优股及蓝筹股。随着证监会加快绩差上市公司的退市、监管的不断加强,市场的投资理念将日益向理性投资转化。一些行业较好,在市场竞争中久经考验、处于龙头地位的蓝筹股以及历年注重现金分红的绩优股如五粮液、青岛海尔、佛山照明、新兴铸管、贵州茅台等,将成为大资金以及基金的青睐对象,长期可能有良好的表现。

(4)、质地良好的大盘股。由于统一指数推出已提上议事日程,而股指期货也是下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有可能入围统一指数的大盘股绩优股,如宝钢股份、上海汽车、清华同方等将会成为调整市中的中坚力量。但这一类股票很难有大的涨幅,波段性的操作会成为其主要运行特征。

(5)、中低价次新股。一些具有行业龙头特征、股本小、有送股题材、跌幅较深的的绩优次新股将有一定上升行情,特别是在市场处于牛皮整理的态势下,它与市场的弱相关性(上涨或下跌的幅度远远大于指数的变动幅度)将会表现出来。

(6)、实质性资产重组板块。由于退市机制的加快实施,一方面使得亏损上市公司风险增大,但另一方面促使一些绩差类上市公司加快了重组的步伐,如有的大股东通过赠送优质资产的方式进行重组,但具体投资操作时要注重选择一些问题相对较小、股本小的实质性重组类公司,有退市可能的则风险较大,同时这一板块由于监管加强而投资机会减小,不再容易获取暴利。

(二)操作策略

2002年总的操作策略应为:防范风险,波段操作,买跌杀涨,微利变现。由于2002年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特别是市场监管的加强,机构操作手法的变化以及股指期货、国有股减持的可能推出,市场有可能走出箱形震荡的调整市,因而操作上应首先防范风险,在此基础上再把握时机,利用上升波段适时适量做多。而中长期投资提前挖掘市场热点,短期及时追逐热点,胜算较大。那些市盈率严重偏离市场水平,基本面优良,又有较好远景的公司会成为提前挖掘的重点。由于机构重仓做庄现象将减少,而挖掘个股投资价值进行分散组合投资将增多,因而个股和股指的上升幅度将减少,而股票的运作周期将会明显延长,市场将进入微利时代。因此,市场只有“阶段性强势”和“阶段性弱势”。以前那种长线一成不变持有的方法可能并不适合2002年的调整市,顺势而为、坚持波段操作,降低每一次操作的盈利目标,勿以利小而不为,积小胜为大胜成为中长期投资的基本指导思想。

2002年风险控制将被摆在投资的第一位。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持仓比例---调整个股投资权重成为风险控制的中心工作。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在投资规模方面,如果对2002年的走势基调确定为调整市且估计了调整的上下限点位,那么全年大部分时间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资金比例应当控制在自有可投资资金的60%以下。表三是按这种原则确定的一例资产投资组合。这种投资规模的控制实质也是投资组合理论在不同资产间的投资运用。

表三、投资规模控制和资产投资组合模拟

上证点位12001300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平均收益率

股票比例90% 80% 65% 50% 35% 20% 10% 0%

15%

国债比例10% 20% 20% 20% 30% 30% 30% 40% 3.0%

现金 0%

0% 15% 30% 35% 50% 60% 60% 2.5%

总收益13.8% 12.6%10.7%8.9%7.0% 5.2% 3.9% 2.7% 8.1%

注:此处因数据所限,无法计算出这种组合的风险,但很明显由于现金和国债的投资比例在指数较高时权重较重,而国债与股票的走势又呈现中等程度的负相关,显而易见这种类型组合的风险和收益在调整市中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

证券市场展望篇4

一、2001年产业/行业经济

(一)、各行业生产增长情况

2001年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增长速度仍稳居各行业首位。但受国际信息产业明显回落的不利,进入下半年以后,增长速度有所降低。1-9月份全行业完成总产值6146亿元(现行价,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完成销售产值6033亿元同比增长28.6%。从细分行业看,投资类电子产品产销保持了47%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全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总的来看,2001年移动通信设备、电子机、程控交换机、光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电子和通讯产品制造业位居各行业增长之首,增幅在30%以上。

煤炭行业生产增长速度进入三季度以后有所回落,但煤炭生产结构明显改善。1-9月,全国原煤产量74581万吨,同比增长5%。与此同时,煤炭出口同比增加2221万吨,占生产增加总量的41.6%。另外,煤矿和存煤同比均下降,截至9月末,全国煤炭库存1.3亿吨,同比下降13.4%。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矿库存2222万吨,同比下降28.6%,由此可见,新增产量没有形成新的积压。总体来看,2001年煤炭供求基本平衡,全年煤炭产量将达到10-10.5亿吨。当期增产属有效供给,生产结构趋于合理,国内煤炭市场保持了较高的需求。从国际市场看,世界能源结构调整,拉动了煤炭需求增长的大格局没有变,我国煤炭出口在1999、2000年连续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2001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出口量将达到8500万吨左右,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全年累计平均商品煤价格可望达到148-150元,同比提高8-10元/吨。

钢铁工业在2001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三季度,冶金重点大中型完成工业总产值673亿元,同比增幅为12.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国钢产量达3666.5万吨,同比增幅为14.8%,尤其是成品钢材产量增幅继续保持在18%以上的较高水平,并呈现出明显的逐季加快态势。重点钢铁产品中,大型材、中型材、小型材、优质型材等产品产量增长速度均超过20%以上。但与二季度相比,多数产品环比增速明显放缓,部分钢材品种产量还有一定减少。从产品结构看,铁钢比、材钢比分别为1.01和1.08,比前几个季度有一定回稳,并开始向正常回归。另外值得肯定的是,钢铁工业产值增幅正在超越产量增幅,说明产品结构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2001年,从市场和企业效益看,由于受国内外市场形势影响,钢铁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而出口大幅度减少。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明显下降,钢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放缓,季度环比收入也出现下降,与同期生产增幅相比产生较大落差,增产未增收。

石油化工行业受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不利影响,开始出现产出增长但收入和效益回落的不利增长局面。据统计,三季度,石化全行业完成累计工业总产值(现价)10284亿元,同比增长12.9%;工业增加值完成3280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均比上半年提高6个多百分点。但实现销售收入9417亿元,同比下降8.91%;实现利润644亿元,同比下降10%。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路走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之接轨的新加坡市场的汽油价格长时间与原油价格倒挂,导致国内汽、柴油定价大幅下调。二是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下降幅度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平均下降1660元/吨,合成纤维平均下降1260元/吨,合成树脂平均下降500元/吨。三是要消化年初较高价格的原油、成品油库存。

汽车工业进入三季度以后,基本扭转了自3月份以来的产销逐月下滑状态,汽车生产总体形势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高,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据统计,1-9月份全国汽车生产总量达17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4%。销售总量完成177.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7.7%。其中,客车产、销量分别为达到63万辆和62万辆,同比增长22.5%和22.6%;轿车产、销量分别为52.2万辆和54.6万辆,同比增长15.8%和26.7%。从细分车型看,轿车、微型客车与重型载货车依然是拉动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因素。据测算,1-9月份对汽车产销量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微型客车、轿车和重型载货车。从产量看,微型客车为34.3%,轿车贡献度为32.7%,重型载货车为20.8%。从销量看,轿车贡献度为43.1%,微型客车为27.9%,重型载货车为16.2%。产出快速增长带动汽车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从总体上看,全年机械工业在保持销售增长势头的前提下,生产增长速度在15%左右。

电力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1-9月,全用电量10585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1%,增长速度与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用电同比增长7.9%,呈稳步增长态势;通讯、商业饮食服务和公用事业用电增势强劲,是带动电力需求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1-9月份,全国发电量10568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4%,增速比上年有所提高。从主要发电情况看,增幅居前几名的有国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公司、青海电力公司、浙江电力公司、新疆电力公司和山东电力公司,增幅都在20%以上。2001年我国的电力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电力需求在结构调整和消费拉动作用下保持有力增长,几个结构调整较大的行业,其用电增长表现出与以往较为不同的特征。如:纺织行业用电大幅度增长、石油加工业再现了负增长。二是国际市场高耗电产品价格延续2000年走低的趋势,国内高耗电行业惯性发展,带动用电快速增长。三是西部地区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主要因为投资拉动和高耗电行业拉动。四是各地区和各行业用电增长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五是电力供应局部紧张状况依然存在,但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基本平衡。

住宅和房地产业一枝独秀。具体指标见表一。分地区看,中西部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均比上半年提高5个百分点,可以说,中西部地区的商品住宅开发速度的加快是房地产业增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表一、2001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销售情况

实际完成

比同期增长(%) 比重

一、投资完成额(亿元)

4305.74

31.2

100

其中:住宅

2997.92

31.9

69.6

二、土地开发面积

本年购置土地面积 12803.16

65.0

完成开发土地面积

6560.87

36.8

三、商品房建筑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施工面积

63184.03

22.5

其中:新开工面积

25893.06

34.9

竣工面积

10555.58

18.7

销售面积

10168.94

23.3

四、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2259.39

33.6

2001年1-9月,医药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完成19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7%;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481亿元,比上年同期有16.2%的增幅。医药企业前三季度共实现利润114.7亿元,同比增长22.7%。预计2001年,国内医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幅度约在15%左右,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约为17%;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加权平均的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约为9%,利润增长幅度约为5%,与2000年的20%和15%有明显回落。

交通运输行业在2001年仍维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分子行业统计,公路客货运输业同比增长在5%左右,水上运输业继续维持客运下降,货运上升的势头,客运同比下降4.6%,货运同比上升3.8%。港口货运业尤其是集装箱业的增长较为明显: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亿吨,同比增长8.6%,其中沿海港口同比增长10%,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4%,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6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3%。2001年,全国交通基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600亿元以上,新增公路3.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17公里。到200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4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万公里。沿海港口新扩建中级以上泊位37个,新增吞吐能力6187万吨。

2001年建材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良好。2001年1~9月,建材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为7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8%。其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1.96%,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59%。初步测算,建材行业第三季度工业增加值为2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3%,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26%和11.08%。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的基础上,建材工业由快速增长阶段进入稳步增长。1~9月建材工业产销衔接平稳适度,累计产销率95.79%,比上年同期提高0.06个百分点。进入第三季度产销率出现了快速上升迹象,第三季度产销率为97.08%,比第二季度提高2.33个百分点,其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的增长幅度高1.43个百分点。2001年1~9月,我国建材行业累计出口创汇2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1%,完成出口创汇比上年同期增长6.41%,但第三季度与上半年相比增幅回落3.84个百分点。分子行业来看,水泥、建筑卫生陶瓷、水泥制品等子行业生产增长平稳,其中水泥和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业增长突显。平板玻璃行业由于从2000年底以来盲目扩大产能,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全年大面积亏损。

批发业的增长速度从前三季度的走势看,出现较大滑坡,而零售业呈现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通过对各项因素的可以看出,四季度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商品销售的增长速度难以有较大提高,将低于上半年的增长速度,但会略高于三季度的增长速度。预计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增长幅度将在8-9%之间。第四季度,零售业的销售和效益将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势头,但批发业效益状况难以有较大改观。在零售业的经营方式中,连锁仍将属于上升阶段,销售提高较快。

2001年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估计将达到1020亿元,年增长率约为14%,与1993~1998年的增长水平13.8%接近。其中,环保技术服务业和低公害产品生产以及环保产品生产的产值将高于平均水平;环保产业利润增长率在13~14%之间,环保产业整个行业的利润可望达到130亿元;在环保技术装备领域,水污染防治和空气污染防治产品仍将是主体,环境工程设计、施工都将有较大幅度增长;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营可望取得较大的。

从上市公司来看,根据国泰君安证券所公布的资料,2001年平均净利润增长前5个行业分别为机电设备、轻工、商贸、文化产业和医疗卫生业,其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8.83%、10.49%、10.21%、17.33%和14.39%。文化和医疗卫生产业都是国内典型的成长性行业,其中医疗卫生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01年平均净利润下降前5个大类行业分别为建筑业、化工、信息产业、纺织和食品饮料,其降幅分别达到32.93%、14.35%、12.44%、9.74%和9.71%。

在业绩滑坡的细分行业中,平均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为广播电视设备配件、氯碱、化纤制造业和广播电视设备(以彩电为主)和铅锌铜,下降幅度分别为64.06%、56.55%、38.67%、36.14%和35.15%。广播电视设备及配件行业主要是由于行业本身的衰退和产品价格下降引起的。氯碱行业内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品的价格下降所致。化纤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下降主要是产能增长过快,再加上进口产品的冲击导致大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整个行业的效益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铅锌铜行业主要是由于行业内的订单减少所导致。

(二)、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价格

2001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呈加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固定资产投资21221亿元,同比增长15.8%,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从各行业情况看,建筑业增长最快,比去年同期增长51.1%;整个中除电力(-9.1%)是负增长,化工行业较低(3.9%)外,其它工业均有2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其中有色(68.9%)、纺织(49.6%)、森林(47.1%)、冶金(40.9)及(40%)均有4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第三产业中,只有保险业是负增长(-15.3%),而邮电通信业(32.3%)、房产公用服务咨询业(31.9%)和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25.4%)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在国家统计局调查的38个行业中,有29个工业行业出厂价格呈降势,占76%。其中,降幅较大的有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下降13.1%、9.5%和9.2%;涨幅较大的有煤炭采选业和自来水生产供应业,分别上涨7.9%和7.5%。

二、2002年产业/行业走势预测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资料,2002年主要宏观经济预测指标如表二所示。

表二、2002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值

指标单位预测数增长(%)

GDp(90不变价)亿元558657.1

一产(90价)亿元73062.4

二产(90价)亿元327148.1

工业(90价)亿元296928.2

建筑业(90价)亿元30226.5

三产(90价)亿元157937.0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203212.5

消费品零售额亿元411009.5

进口亿美元268611.0

出口亿美元27765.0

零售物价指数上年=10098.0-2.0

分行业来看:

2002年的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机遇。在中国电信分拆以后,估计下半年部分滞后的建设需求将刺激中国通讯设备市场在2002年中后期有一阶段性的高峰时期。由此,生产固定电话交换机和相关设备的硬件厂商,以及为电信公司提供计费、结算软件的系统集成商,2002年下半年将获得一定的市场机遇。此后,分拆后长途骨干按照光纤数量或者容量,网通和中国电信三七分成。而中国电信和网通两家的目标都是要发展成为全业务的综合运营商,有能力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就要保证业务能够进行地域渗透。北方由于网通和吉通原有的网络,在南方有一定的基础,而南方的中国电信除长途骨干网络以外,在北方几乎是空白。因此双方都会加快基础网络的建设,短期以内会促进传输网络的建设。但受行业内在原因的制约,光通讯业务预计只能维持温和的增长。无论是光通讯设备市场、还是光纤光缆市场由于全球的形势在各通讯子行业中显得较为低迷,所以各大全球主流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渗透力度,导致光通讯市场的竞争更为惨烈。由于CDma和3G的建设,2002年通讯设备市场最主要的投资热点依然是移动通讯。从整个行业看,2002年通讯设备行业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02年我国钢铁产品市场供需都还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不过应该看到,一方面2001年以来世界范围的增长乏力对我国经济的程度会日益加深,主要钢铁产品消费行业的增长速度会进一步放慢,并且加入wto后,相对封闭的国内市场环境被打破,单纯由国内钢铁企业享有的需求市场空间会受到更多的挤压;另一方面国内钢铁工业明显高于需求增长的生产增长速度和众多钢铁企业在生产增长方面显露出的过度竞争倾向都将恶化生产经营环境,供需的不平衡发展将使钢铁产品市场价格走低,而产品的需求会继续2001年的分化走势。

2002年电力行业因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可能放缓,电量增长速度将低于2001年的增长速度,预计在6%-7%。各网省区的电力供需情况,在电网建设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的情况下,预计仍将延续2001年的状况,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电网建设和能源结构调整,仍将是2002年电力工业的重点。电力体制改革仍将是2002年电力行业的一大不确定因素,由于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政府部门的改革,和相关电力监管机构的建立,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因此,在相关的监管部门没有建立之前,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将是热点。在这些区域,有规模扩张领先优势的电力企业,将倍受市场关注。

2002年我国煤炭市场供应将有较大缺口,货紧价升将是煤炭市场的主特征。不过,预计作为能源基础行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国家可能会出台一些调控措施,煤炭价格升幅将有限。据有关部门预计,2002年煤炭价格涨幅将控制在5-10%以内,电力企业电煤成本的上升将控制在一定范围。财税政策将会向水电和新能源开发倾斜,同样将对电力行业带来较大的影响。

2002年,汽车行业存在着较多促进需求强劲增长的因素,同时产品结构的调整也还将继续,货车重型化、客车大型化、乘用车多元化、私人消费等是主要发展趋向。就各车型看,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基础建设项目、高等级公路的增加等因素使重型载货车将继续高速增长,大中型客车也会有较高的增长水平,但大客的增长会有所放慢,中客大致保持;在技术、产品进行升级后,微型客车市场有所恢复,有望保持较快发展水平,但由于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明显缺陷,其市场可能被降价后的轻型客车取代一部分,新车型的增加也促使轻型客车有望获取较快的增长(由于2001年轻客统计数据中含有部分6字头轿车产品,2002年扣除后,该产品的增速有下调);一方面增加了6字头轿车产品的数量,另一方面轿车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因此预计将继续高速增长并且比重同时提高;中型货车将发展较为平稳,而轻型货车增长不甚乐观,这两类车型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行业供给能力在目前过剩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但供给产品结构也将顺应需求发生调整,市场竞争加强、价格下降在所难免。总体上,汽车工业有望取得比2001年稍高的增长速度,而轿车的销售增长和价格下降将在市场中有突出表现。

运输业在2002有望再上一个台阶。预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加快,重点是国道主干线、西部省际通道和通县油路工程。预期目标是新增公路4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2500公里左右。"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新开工1300公里。预期投资规模将不低于2001年的水平。西部地区2001年公路投资增长迅速,贵州、青海、西藏、陕西等地的公路建设投资增长均超过170%,中部地区则以天津(164%)、山西(189%)、内蒙(144%)等省份增长较快,2002年中西部公路建设投资依然会保持较高增长。受日圆贬值及全球衰退的,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将面对更大的压力,从而对外贸货物生成量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但由于我国港口吞吐量内外贸货物构成中内贸比重较大(2001年前三季度内贸9.62亿吨,外贸4.81亿),而预期国内经济增长仍能保持7%左右,内贸货物仍将维持稳定增长。因此,从整体上讲我国港口吞吐量在2002年增幅较2001年预计会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但仍能维持略高于GDp的增长的增速。在港口总体吞吐量增幅大幅回落的情况下,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仍将一支独秀,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无论是内贸还是外贸,货物的集装箱化率在不断地提高。另一个方面则在于随着我国港口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不少港口挂靠的国际航班不断地增加。

2002年石化行业会有所分化。由于石油价格很难有起色,石油行业的业绩会下滑,而化工行业会因为成本的下降,利润增加。而销售性由于外资的进入,竞争会加剧。估计全行业的增长幅度较2001年有小幅回落。

2002年房地产仍有空间,但会进入调整阶段,价格难有起色。由于2001年地产投资及施工面积增长过快,2002年商品房竣工面积及总供应量将远远大于需求,市场竞争激烈,一部份质地较差的开发商楼盘将形成积压,空置房面积总量将进一步增加(相关数据参见表一)。竞争的加剧,加入wto后境外资本的介入及土地市场的规范、开发贷款及预售条件的提高,2002年我国房地产业的将发生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开发商的资金优势、品牌优势,其在政府、银行及间建立良好的信誉,以及开发商的管理资源能否跟上企业迅速扩长的步伐等因素将成为主要因素,整个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高,而一批有实力的、跨地域经营的大型房地产开发集团将崛起。从地域来看北京地产形势较为严竣。200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在15%左右,销售额增长可能不到15%。

建材业,由于国家会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清理整顿生产工艺落后、质量较差的小玻璃、小水泥等建材生产企业,一些生产规模较大、生产工艺相对先进、质量较好的建材产品的市场需求会得到显著的增加。2002年预计可实现利润总额95亿元,比2001年增长12%。对于各个子行业来说,情况又有所不同。传统建材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需求总量保持相对稳定。水泥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可配制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质水泥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平板玻璃总需求将保持相对稳定,其中能够替代进口和满足加工玻璃要求的优质浮法玻璃需求量明显增加。建筑卫生陶瓷需求变化的趋势是低档产品的市场不断缩小,中高档产品将适度增长,可替代进口的高档卫生陶瓷和节水型卫生陶瓷的需求将有明显增长。而新型建材产品需求将有较大增长,特别是新型建材中的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材料、新型防水材料,以及各种玻璃纤维及制品、复合材料/玻璃钢的需求将会有较快增长。另外,满足房屋装饰和改善住房功能要求的装饰装修材料将有更快增长。外墙涂料、高档外墙装饰板、安全环保型的内墙涂料、高档五金件,以及优质塑钢门窗和塑料管材管件等化学建材产品的需求将有更快增长。

2002年医药行业的增长会放缓。零售市场份额的扩大会增加总的需求,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必将使总体药品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受到遏制。另一方面,医保范围的扩大,将使进入医保目录范围的中低价位的普药的销售比重增加。招标采购的大面积强化推广会导致药价降低,新产品向推广难度加大,因此,医药实际的销售收入可能下降,而知识产权的强化,会使新特药的利润空间发生分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会又进一步的增长,而模仿性的产品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估计整个医药行业的增长幅度会略低于2001年15%的增长率。

证券市场展望篇5

【本刊讯】(记者曲艳丽)10月30日下午,市场传

>>2013年全球金融市场展望2013金融市场终结者谁2016年金融市场展望(中)2016年金融市场展望(上)中国金融市场20年的独特规律2016年金融市场展望(下)金融市场 国航7月31日起招股等金融市场假说:2013诺奖得主的分歧及其弥合金融市场 锌期货首度登场上海期交所等浅析我国金融市场的期证合作链接: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大事记2007年4月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2012年国际金融市场六大趋势2011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09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08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08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07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管理>金融市场2013年31期金融市场2013年31期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焦点申万宏源合并悬念

【本刊讯】(记者曲艳丽)10月30日下午,市场传言申银万国证券吸收合并宏源证券上市。当日,宏源证券(000562.SZ)午盘紧急停牌,申万(00218.HK)港股尾盘急拉5%。

10月31日晨,申银万国(香港)有限公司公告,否认将与一家a股上市券商进行合并,令此并购案更加扑朔迷离。

消息人士透露,10月30日内,申银万国证券主要领导取消一切活动,集聚公司开会讨论合并事宜。合并能否成行,将取决于协商后能否拿出双方均可接受的方案。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分析,申银万国证券小股东众多,合并后可转为流通股,预计基本会同意。宏源证券的中小股东能否达成一致成为关键。

申银万国证券和宏源证券同属汇金系券商,两方合并与汇金系整合券商平台相关。中央汇金公司旗下拥有多个券商平台,受制于证监会对于券商实际控制人“一参一控”的限制,不整合无法体现优势,宏源证券过去曾多年传闻将与中投证券合并。

申银万国证券短期内上市遥遥无期,通过现有上市平台,可曲线借壳上市。

2011年下半年,中央汇金公司与上海国际集团完成了申银万国证券与国泰君安证券的股权置换与转让。股权划转后,中央汇金公司共持有申银万国55.38%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宏源证券的控股股东为中央汇金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建银投资,持股60.02%。

宏源证券多位高管涉嫌债市黑幕,加速了并购的进程。9月10日,其债券销售交易部总经理陈智军、副总经理叶凡被公安带走协助调查。9月30日,宏源副董事长、总经理胡强,副总经理周栋接受公安机关调查。

两家券商在业务上的比较优势有所不同。申万内部人士认为,宏源在固定收益领域擅长,但已屡受打击。双方合并,在资管、自营和经纪业务领域均能产生1+1>2的效果,投行业务可各自为战不受影响,而研究所会出现1+1

2012年证券公司总资产排名中,申银万国证券以491亿元名列第10,宏源证券以298亿元名列第15,双方合并后,总资产接近800亿元,直接晋升前五。声音中国经济增速将达7.5%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全年有望达到或超过7.5%的目标。中国经济结构不断改善,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国际收支更趋平衡。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推进各项改革,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宏观政策正趋中性略紧

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因为二季度经济增速下滑,三季度宏观调控的总基调在一定程度上是强调保下限。目前来看,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正在转变为更加中性或中性略紧。财政资金继续发力的可能性不大,四季度总需求环比增速可能略有回落。由于去年四季度基数较高,总需求同比增速也会有一定幅度的回落。快报李旭利老鼠仓被判四年

10月29日上午,备受关注的基金经理李旭利“老鼠仓”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法院认为,李旭利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名成立,维持一审原判,判处李旭利有期徒刑四年,罚金1800万元人民币,违法所得1000余万元予以追缴,此判决为终审判决。万科30亿港元认购徽商银行

证券市场展望篇6

8月25日,南京市中山东路90号华泰证券大厦前,人流如常。“进军行业第一方阵”的横幅高挂门前。历经一年半的整合后,华泰证券与原深圳联合证券合并成立的“华泰联合证券”,终于在这一天获得证监会批准成立。“华泰系”从此突破江浙地区券商的区域定位,向行业一线券商迈进。

不只是华泰,在监管层“防止同业竞争”和“一参一控”政策的倒逼下,又一波券商整合已然涨潮。业内分析认为,现有的107家证券公司将有望一举缩减二三十家。连同近期启动的券商上市风潮,证券公司的版图正发生斗转星移的变化。

2007年底,中国证监会颁布《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要求券商与其子公司、受同一券商控制子公司之间,不得经营存在利益冲突或竞争关系的同类业务。若证券公司已通过设立、受让、认购股权等方式控股其他证券公司,应当在该规定施行之日起两年内,避免同业竞争问题。

2008年4月,国务院正式公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下称《管理条例》),根据这一条例,“两个以上的证券公司受同一单位、个人控制或者相互之间存在控制关系的,不得经营相同的证券业务,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是所谓的“一参一控”原则,目的同样是为了避免同一股东旗下证券公司间的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并力促券商集团化经营。

面对同样的政策,各家券商的受力并不均匀。以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为代表的第二梯队券商,在监管层的推动下,正利用这一机会加强自身整合,扩充版图,希冀借势崛起。相较而言,中信证券以及“汇金系”旗下的大型券商在这轮重组中,却因“一参一控”受到限制,难以施展;合资券商的业务空间更显局促,牌照发放和业务拓展难言乐观。

“政策扶持加上企业自发结合,是这轮整合的特征。”中国证监会的一位中层人士表示。

“华泰系”整合

总部位于南京的华泰证券,本为券商ipo第一梯队领跑者,却因同业竞争问题中途出局。

此前,华泰证券因托管亚洲证券、吸收合并信泰证券,以及控股联合证券,与《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有着明显冲突。在临近两年整合大限仅有四个月的最后关头,华泰证券终于基本完成了对联合证券、信泰证券的整合安排。

7月30日,华泰证券收到证监会关于允许其吸收合并信泰证券的批文,同时,原信泰证券的债权、债务由合并后的华泰证券承继。数周后,这家江苏老牌券商所属的20家证券营业部,正式翻牌为华泰证券营业部。

在联合证券方面,华泰通过换股、重组两家公司的业务,艰难地规避了同业竞争问题。8月25日,“华泰联合证券有限公司”的名称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整合完成后,联合证券被注销。

深圳市工商局最新信息显示,截至7月31日,联合证券的经营范围中,自营业务已然消失,仅余经纪、投行及相关业务;股东数量也从34家急速缩减至12家,华泰证券的持股比例则从三年前的71.74%骤升至97.43%。

联合证券经纪业务在行业内较为突出。数据显示,2008年联合证券经纪业务收入15.8亿元,位列全行业第15名,是华泰证券相关收入29亿元的一半;截至今年6月底,联合证券旗下38家营业部市场占有率为1.85%,部均占有率高过大部分大型券商。2009年上半年,联合证券成为行业内首家获准实施经纪人制度的券商。

投行业务方面,联合证券业绩更具诱惑。2008年,该公司承销家数八个,发行家数在业内排名第七,承销收入为1.65亿元,是华泰证券相关收入的1倍。今年联合证券中小板和创业板储备项目较多,在深交所承销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

为了规避同业竞争,华泰证券与即将成立的华泰联合证券,在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上分别以区域及交易所为界做出划分。经纪业务方面,华泰联合证券经营范围限制在广东、广西、海南、湖北、湖南、福建、江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12省份,其余区域经纪业务划归华泰证券;投行业务双方以沪深交易所划分,华泰证券负责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业务,华泰联合负责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业务。

按照华泰证券和联合证券的整合方案,两公司旗下营业部交叉翻牌后,经纪业务南北划分格局下的华泰联合证券营业网点将达60家,较翻牌前的48家多出12家;华泰证券营业网点将由129家减至120家。

这一资产置换伴随着换股安排,而其间的利益协调则相当复杂。“其中,湖南、湖北、安徽三省在划界过程中,华泰证券是做出让步,多给华泰联合的。”接近华泰证券的人士透露,为推进整合,华泰证券在资产定价等方面也给予了原联合证券小股东部分倾斜。

“最终换股方案的确定,是根据2008年9月30日双方评估价的比例换股,约为1.1股联合证券换1股华泰证券。几经协调后,联合证券基本接受了换股方案。”上述知情者表示。

此次换股,华泰证券的让步主要体现在将评估机构的选择权完全交由联合证券股东做主,“这将决定最后换股的结果”。

即便如此,最终联合证券仍有少数股东未能接受评估机构确定的换股方案。华泰方面表示,这部分股东多为中央企业或受政策影响不能换股的机构。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央企需要缩减主营业务之外的股权,因此,央企股东不能再以换股方式处置证券公司股权。此外,联合证券的其他股东如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本身涉及“一参一控”问题,亦不能换股华泰证券。目前这类股东已经开始在各地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联合证券的股份。

不过,整合后的华泰联合证券还未有实质性的人事变动。接近华泰高层的人士透露,当下为了保证整合平稳进行,暂时不会在人事方面有所动作,但未来可能从营业部的高管互换开始有所融合。

尽管未能一举解决对联合证券的全部整合,换股合并后的华泰证券迂回地实现了合规目的。由于华泰在华泰联合的持股已高达97%以上,两家券商未来的进一步整合只是时间问题。“由于同业竞争的硬规定,华泰和联合的整合相当于一步分成了两步走。”一位业内人士评价。

“整合完成,意味着华泰证券上市障碍彻底清除。将有望重新启动ipo。”接近华泰证券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一番运作之后,新“华泰系”也一跃而至一线券商行列。伟海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华泰证券、信泰证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46%和0.44%;加上联合证券的1.86%后,“华泰系”券商市场份额合计达到5.76%,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行业龙头中信证券(8.5%)。

抢夺中小券商

在行业自身压力与政策推动下,证券市场建立以来的第四波券商整合潮已悄然而至。

上世纪90年代,因个别券商发生危机,催生了行政主导下的券业第一波整合,如申银和万国合并为申银万国,国泰和君安合并为国泰君安;2000年后,券商大规模增资扩股形成中信证券这样的券业巨头;2004年后,长达三年的券商综合治理,引发了业内对48家濒于关闭、托管、收购的风险券商重组争夺战。

2008年以来,中小券商间的并购重组大潮已然展开。以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为代表的第二梯队券商有望借势崛起。

国信证券是券商业仅有的两家连续两年获得aa评级的证券公司之一,注册资本70亿元。2008年,国信证券实现净利润20亿元,总资产452亿元,行业排名均居第七。

8月,国信证券董秘办人士公开承认,公司正与华林证券就并购一事进行接触,具体协议尚未签订。资料显示,华林证券现有11家证券营业部和2家证券服务部,分布位于深圳、北京、广州、上海、合肥、长沙、江门等地,经纪业务为其主要收入来源。2008年,华林证券实现净利润8060万元,行业排名第64位;总资产32.97亿元,行业排名第73位。

此前,市场还曾传言国信证券与东莞证券在谈合作事宜。

业内分析,国信以证券经纪和投行业务见长,2008年国信股票基金交易额排名行业第三,投行股票发行家数排名第一,但其营业部数量仅有49家,“国信期望借并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2008年报显示,排名前十大的券商已占据市场份额的64%,前30名券商行业占有率已达91%。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使得中小券商生存空间日渐狭窄。

公开资料显示,“明天系”旗下的长财证券现已正式并入恒泰证券,民族证券和金元证券的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在考虑对旗下两家公司进行整合,西部证券和英大证券的大股东也正计划将英大证券并入西部证券……市场人士预计,此轮行业整合后,国内证券公司有望从当前的107家减少到70家-80家左右。

西南证券研究员王大力认为,在目前资本市场逐渐向好的趋势下,券商业将迎来行业整合的良好时机。一方面,中大型券商受困于“流动性过剩”问题,急欲寻求并购目标以拓展业务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监管体制“净资本”至上的取向,一些小券商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其股东亦期望在资本市场向好阶段变现投资,或借助上市券商打通资本市场与价值发现通道。

“这次整合大潮,既是监管层对合规性的要求,也是证券公司内部生存扩张的需求。可以说,监管层的介入加快了企业内部整合的步伐。”上海一位券商高管表示,“而诞生近20年、历经数次重组并购的证券公司,其内部治理规范已到了不得不整的临界点。”

收购易、整合难,这是券商行业的老问题。事实上,上一轮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借机收购、托管了诸多问题券商后,内部整合一直都难有突破。此次“禁止同业竞争”和“一参一控”的硬性规定,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券商整合的外部推手。

目前,中信证券全资拥有中信金通证券100%股权,控股中信万通证券91.4%的股权,控股中信建投证券60%股权。以原华夏证券为基础重组的中信建投,营业部实际和中信证券多有重合,中信一直在与中金之类的潜在并购者谈判,尚未达成协议。而与中信万通与中信金通的整合问题,虽然方案明确,操作亦不复杂,但“泥足”于地方政府手中,推进不得。

广发证券则在控股了广发华福证券,托管收购广发北方、第一证券、武汉证券等多家问题券商后,内部对整合存在较强烈的需求。

“两方面契合,未来券商行业并购与整合有望加速,尽管会面临利益分配、区域保护等方面的问题。”王大力强调,对中小券商重组的主要阻力来自地方政府。

“一个券商一年盈利两三亿元,对地方政府来说就是很好的企业了,但对券商行业来说,属于很烂的公司,正是被收购的目标。”前述上海券商高管表示,国内中小券商基本都是各地政府控股的公司,多数政府都想保住证券公司这一融资平台,进而为地方国企改革、推动企业上市做贡献。这些都为券业跨区域重组并购增添了较大障碍。

内外有别

事实上,中国券商业整合真正的高潮仍远未到来――直到“汇金系”动土,直到外资券商进入。

在当下的券商业版图中,纷纷崛起的二线券商被认为是监管部门的“嫡系”。市场份额较大者如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老牌券商,在这一轮重组中却驻足不前。“一参一控”对于这些“汇金系”券商的发展构成了实质。

在2004年券商综合治理大潮中,当时仍属央行体系的中央汇金公司(下称汇金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建银投资)临危受命,担纲券商业风险处置大任。

最终,汇金公司和建银投资在共获得九家控股、参股的券商后,成为证券市场份额最大、最难以撼动的力量,被称为“汇金系”。

在“一参一控”的红线下,汇金公司2008年以来逐步接手建银投资旗下部分券商,建银投资达标“一参一控”,但汇金公司转而控股或参股了七家券商,大大超标。

虽然汇金公司正加快转让在瑞银证券、国泰君安和齐鲁证券的股份,但银河证券、中投证券、申银万国证券以及中信建投证券的大股东仍然是汇金公司。如果严格遵循“一参一控”原则,这几家大型券商不仅上市之路受限,内部整合发展都将遇阻。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以什么形式、什么价格、如何退出,是汇金公司、监管层、旗下券商都难以决策的敏感问题。”一位“汇金系”券商高管称。

此前一度有传闻称,证监会倾向于让安信证券接手汇金旗下股权,不过,价格一直难以确定。安信证券为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所有,而后者目前归口证监会管理。

“当前需要明确的是,汇金当时接手多家券商挽救了证券行业,现在这部分资产巨幅增值,是否应该把利润留在汇金?”一位接近汇金公司的人士说,“关键问题就是价格。”

较之“汇金系”,受限更多的当为合资券商。

“抢在外资进入前,让国内券商做大做强是监管层的目标。‘一参一控’直接体现了鼓励证券公司集团化发展、扶优汰劣、推进中型券商做大做强的思路。”一位券商高管表示。

8月初,接近高盛高华的人士称,该公司有望于近期获得证券业资产管理业务牌照。但来自证监会的消息显示,外资券商获得投行业务以外的牌照事宜,短期内仍难言顺利。

根据此前国务院加快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上海的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公司将率先扩大开放范围。当时业内分析,此举将使海外金融机构冀望的经纪业务牌照有望扩大发放规模,同时,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也有望逐步对外开放。

目前,外资券商在华仅允许开展投行业务。经纪业务方面,仅华欧证券一家合资券商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经纪业务许可(限定长江三角洲区域)和投资咨询业务许可。监管层对外资经纪、资管等业务牌照的开放态度仍显谨慎。

“现在,外资券商对在中国未来的业务发展都很悲观,认为开放步伐太慢。”一外资券商高管说。

“如果真的敞开大门,107家券商估计要死掉三分之二。”中国证监会的一位人士则表示,“而且这轮金融危机也更加证明,稳步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

证券市场展望篇7

[关键词]投资组合区间值随机变量e-V模型单指数模型

一、引言

投资组合是指将投资的资产进行一定合理的安排,以期在未来获得较大收益的投资选择方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可能已经没有人否定投资组合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了。大至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小至人们家庭理财、寻求最佳的财富积累方式,人们不可能漠视它的意义。

二、证券组合投资理论的发展

在不确定世界里,人们投资的回报是与世界的状态相依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资产(例如股票)的回报是以回报的均值和回报的方差两个量来描述的。Harrymarkowitz在1952年发表题为《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Selection)的论文,这标志着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的开端。该论文阐述了证券收益和风险水平确定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均值-方差证券组合模型的基本框架。1963年,markowitz的学生w・Shape提出简化的单指数模型(Singleindexmodel,Sim)以解决标准投资组合模型应用于大规模市场面临的计算困难。后来单指数模型进一步推广到多因素模型,1976年Ross在此基础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apt)进一步丰富了证券组合投资理论。

三、相关模型介绍

1.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

证券及其他风险资产的投资首先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即预期收益与风险。那么如何测定组合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和如何平衡这两项指标进行资产分配是市场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markowitz理论应运而生。markowitz在《证券组合选择》一文给出了证券组合分析的基本理论。证券投资者需要在所有的证券组合的集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至于最优的标准,一个典型的投资者一方面希望收益率高,另一方面希望收益率尽可能有确定性,即他同时追求两个目标:最大的期望收益率和最小的不确定性(风险),证券组合选择问题要同时考虑这两个矛盾的目标来做决策。

该理论依据以下几个假设:

(1)投资者在考虑每一次投资选择时,其依据是某一持仓时间内的证券收益的概率分布。

(2)投资者是根据证券的期望收益率估测证券组合的风险。

(3)投资者的决定仅仅是依据证券的风险和收益。

(4)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上,投资者期望收益最大;相对应的是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上,投资者希望风险最小。

定义设S是n种证券的选择集,如果其中存在一个子集F(p),具有如下的性质:①在给定的标准差(或方差)中,F(p)中的证券组合在S中具有最大的期望收益率。②在给定的期望收益率中,F(p)中的证券组合在S中具有最小的标准差(或方差),则称F(p)为有效前沿,简称前沿。

从前沿的两个性质知道,可以先从证券选择集中找到前沿,然后投资者只需在前沿上选出一个最优的证券组合即可。

2.w・Shape的单指数模型

1963年w・Shape建立了单指数模型,单指数模型的主要假设条件是,两个企业的微观事件是互不相关的。我们知道,每个企业与市场都是分不开的,任何一个企业的盛衰――反映在企业的收益上就是其自有资金的收益率的大小――都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市场作用的结果,受融资市场的影响则更大。从证券投资的角度来看,每一种普通股的收益率,都要受到市场证券组合的影响,或者可以说部分由市场组合来解释,就是:

Rit=α+βRmt+εjt

这里Rit表示证券J在第t年的收益率,Rtm表示相应年度的市场证券组合收益率,εjt表示Rj在第t年的残差项,它包括了除市场证券组合外,所有影响Rj运动的因素之和,反映了它们的综合影响。

单指数模型的假定条件:一方面单指数模型承认不同证券收益率之间存在相关性;一方面假定所有证券的收益率均受市场证券组合的影响,每个证券的波动均是由于市场证券组合的收益率的波动而引起的,只不过反应程度不同而已。进一步,任意两个证券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由于它们都和市场证券组合收益率相关而产生的。引进了这一假定,则我们就可以把证券收益率两两之间的关系,表述成它们各自与市场证券组合的关系的合成。

四、研究方向――区间值的投资组合模型

自从markowitz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现资组合理论以后,该理论曾被誉为是金融理论的一场科学革命。以现资组合理论为基础的组合投资策略也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逐渐被投资者运用和完善起来。在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中他是用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来表示证券的收益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预期收益往往不是某个固定的收益期望而是有一最高收益期望和最低收益期望,即预期收益是某个区间而不是某个精确的数,这就需要我们讨论区间值的投资组合模型。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比如区间值随机变量的投资组合e-V模型,并已利用了这种新模型分析了实证数据。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明超译:JosephStampfliandVictorGoodman,金融数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tBjork,arbitragetheoryinContinuoustime,oxfordUniversity,1998

证券市场展望篇8

我们很希望2012年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可以说中国的资本市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经历了一代人的探索,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从而进入了补充完善的阶段。

市场的反应可以说像一面镜子一样,市场所期待的一些政策往往就是政府往后将实施的政策,但这其中有一个时差,有时差就有博弈,过去的二十年也就是博弈的过程。

在中国股票市场成立前十年,由于缺乏经验以及经济发展不太稳定等各种原因,好比是一个“黑洞一样的大”。但在第二个十年,经过多方面的改革,包括对上市公司的审批制度、发行制度、发行标准、上市公司综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一系列成效,市场上了轨道。因此2012年,在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调整的有利条件下,市场化改革将可能得到进一步催化,进入另一个发展阶段。

回顾2011年,在欧元区困扰、美国信用评级下调等种种负面因素影响下,中国已经按照自己的调控方式稳定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因此即使说中国将不再享受保持高增长的这个奇迹,但是过分地悲观是绝对不需要的,也不符合现实。

中国入世以来,在减税、开放市场、贸易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有显著进步,但中国的金融改革并没有结束。虽然全球的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延迟了中国经济转型和市场改革进程,但在“十二五规划”中,重点照顾的城镇化建设、保障房建设、改善民生服务等等,都会继续加快经济转型向消费、内需、再平衡的过程发展。

从市值来看,中国的证券市场现在已经是成为全球第二大,仅次于美国。但是基于这个规模,与海外市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差异的结果就是到现在国际成熟证券市场的惯例、新技术和创新产品都进不来,而我们本土的券商、证券中介也由于缺乏相应市场的经验走不出去。

近年来,证券经营机构开展跨境经营已有成绩,其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国际视野、引入新技术、新产品、吸引人才、锻炼团队,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发展状态。同样,已经进来的国际投行、券商也看不出产生了多少贡献,有多少成就。双方都面临同一个问题:无法摆脱一贯的经营管理方法,缺乏本土化,大胆采用和授权当地的人才。

事实上,中国证券市场现阶段非常需要双向沟通和互动,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但可以提供大量的国际化人才、技术,而且也具有政治、文化的优势,可以更有效成为国际、国内之间的桥梁。

总体而言,中国的股票市场要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在未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接下来这几年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当下改革重点在二级市场

—直以来,证券市场改革很大程度上都集中于一级市场,比如发行询价制度、审批过程、保荐人制度等都不断得到更新,“硬件”已经相对完善,一级市场现在需要“软件”的发展,比如人才储备,市场参与者在这方面已经谈了非常多。

相比之下,二级市场的改革力度一直比较小,进程比较慢。我们时间不多,一个证券市场如果总是停留在一级市场层面,而二级市场缺乏补充,是无法获得持续发展的。

首先,目前上市公司的结构还是以国有控股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经营模式、竞争环境以及企业行为很大程度上都以国家政策为主导,投资人是以预测政策的导向作为投资决定的主要依归。而海外市场的投资人除了着眼行业政策以外,还会对公司管理层的能力、公司的企业管理水平、公司的财务状况、发展策略等做出深入分析和比较。

国内市场卖方的研究被买方的需求牵着走,这也导致了国内的证券研究还太注重于争夺第一手的政策内幕消息,做不到对公司本身的情况做深入了解和跟踪,更谈不上彻底求证。这对于中国证券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在“硬件”层面,比如二级市场买卖双方的交易技术方面,以及监管法律法规都还比较落后,这与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的定位是脱节的,这也是我们常常说金融市场缺乏创新,产品缺乏创新的很大原因之一。人才、交易技术以及配套政策法规支持可以说是股票市场当下发展三大瓶颈。

具体来说,交易技术的问题不是交易所的问题,而是买方与卖方市场参与者自身的交易技术在过去二十多年来缺乏提升,还停留在高度人工化阶段,对推动金融创新产生很大阻力。

另外,目前金融产品销售渠道过于有限和集中,通过商业银行销售基本上成为主导。相对于券商,商业银行团队对于创新金融产品了解不足,并不能给投资人有关产品利弊的全面解释,更不能完全去指望他们去传播、激发投资人对金融创新的需求和兴趣。那么现在,无论是券商、基金公司还是私募基金都要想尽办法讨好银行渠道的负责人,如果我们把这些精力、财力放在产品创新的领域上不是可能会更有效利用资源,加大创新的力度吗?

由于二级市场改革力度相对较小,使我们还处于一个单边的投资市场。中国证券市场只有容量,缺乏深度,缺乏层次。

推动机构投资人多元化以稳定市场

从市场结构看,目前还缺乏一支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群体,机构投资人的持股占比在国内大约是20%到30%,个人投资人占到70%到80%。散户在市场所占的比例较高,使a股的投机性很强,股市容易大起大落。

眼下机构投资者有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私募基金、保险基金等等,各种力量已经出现了,机构投资者内部也开始了细化发展,但力量还不足,需要政策的扶持和鼓励。

最近出台加速QFii的审批以及希望今后继续放开QFii的额度有利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RQFii的试点虽然额度有限,但其作用不仅是有助于形成多层次的人民币回流的机制,也会进一步推动机构投资人的参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人多元化的发展。

证券市场展望篇9

做空机制,被海外投资者运用娴熟,中国投资者只能望洋兴叹。如今,转融通启幕,个股卖空时代真正来临,a股市场又多了一只“做空的手”。

《投资者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草案推出后,转融通各项准备工作会提上日程,年内有望正式推出。

除了投资者获得了一个做空工具外,最直接受益转融通的,还是证券公司。

年底有望成行

自去年3月份融资融券试点以来,市场就在翘首盼望转融通能够推出。16个月后,在各方的期待中,转融通制度终于提上了日程。

8月19日,证监会出台了《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草案)》,同时,证监会还就《关于修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的决定(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我们估计各家券商经过申请报批后,转融通大约在年底就能成行。”上海一家大型券商融资融券部门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预计。

海通证券分析师董乐在研报中也预计将于年内推出,他认为在转融通方案明确后,各试点公司将很快展开联网测试等一系列工作。

还有更加乐观的券商。此前,中信证券在H股路演会上,传出了转融通业务将于近两个月推出的消息。

何为转融通?简单说,就是由银行、基金、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国有大股东等机构提供资金和证券,证券金融公司用自有资金或依法获得的证券和资金,通过证券公司向客户提供融资融券服务。

这里的证券金融公司,可以说是一个中介,由上交所、深交所、中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公司的人事架构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敲定,成员来自证监会融资融券工作小组。

上述上海券商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各家券商都在准备转融通的工作,譬如融资融券系统平台与原有交易系统的对接、券商的融资融券系统和证券金融公司的对接等等,这些it系统都比较简单,很容易就能推广上线。”

他还告诉记者,毕竟融资融券业务也是从试点开始,转融通制度也应该先从试点开始,年内才会转为常规业务。

初期收入仅占1%

转融通草案一出,券商板块在股市一片惨绿中逆势飘红,可见市场对于转融通的期望。

但是在上述上海券商人士看来,短期投资者的积极性未必高,转融通不会给证券公司带来多少利润。根据草案,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所融的证券可能第二天才能到账;因时滞的缘故,投资者需求会受限。

他告诉记者,如果所融的证券第二天才能到账,势必会影响投资者对融券需求和操作时间的要求,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投资机会稍纵即逝。

初期,转融通可能对于那些拥有股票的机构有作用,可以盘活他们手中的股票。在不影响他们长期投资理念的影响下,他可以将股票盘出去,获得息差。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机构等所持证券都可以作为融券来源。

转融通初期对市场影响较弱,这可以从运行16个月的融资融券结果为证。截至2011年8月18日,先后三批25家券商拥有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资格,2300多家券商营业部(占全国券商营业部总数的53%)参与,融资融券余额仅为332亿元,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中信证券分析师潘洪文在8月22日的研究报告中也认为转融通业务短期对业绩的贡献有限。他提出了另外一个论据。

根据规定,转融通业务的规模将受到证券金融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的限制,尤其是“证券金融公司的净资本与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的比例不得低于100%”的限制。

证券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至少为60亿元,考略到初期监管机构比较谨慎,预计证券金融公司注册资本可能在60亿~80亿元左右,再根据风险控制指标等标准,估计转融通规模最多只有500亿~700亿元左右。

500亿~700亿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潘洪文根据国际经验计算了一下带给券商的利润。“按照国际经验,息差年利率通常在1%~2%之间,利息收入能有5亿~14亿元。根据过去1年多的融资融券交易情况,大约能带来7亿~10亿元的佣金收入。综合来看,预计转融通初期能够贡献利息和佣金收入最多也就是在12亿~24亿元,仅占整个行业收入的1%,贡献很有限。”

三家券商最受益

对于券商来说,融资融券在初期看起来贡献较少,但是绝对是块潜力业务。

华泰联合广州的一家营业部总经理程峰告诉《投资者报》记者,2009年他们就去台湾考察了融资融券业务,盈利占到了券商的35%,在欧美市场该项业务的盈利可以占到20%。因此对于券商来说,融资融券足以成为新的利润来源。

以前制约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的瓶颈在于标的股票太少,而且还主要是券商公司自营部门自有券,对于客户来说选择的余地极为有限。此次融资融券标的有望从上证50和深交所40只个股,扩展至深证100和上证180成份股,接近沪深300成份股。

“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增加两倍,融资融券业务的门槛也有望降低,激发了客户的需求热情;另一方面,通过杠杆,交易量被扩大,券商的交易佣金自然水涨船高。”程峰说。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对于转融通期望也很大。他根据目前市场的状况,预计今年两市融资融券月度平均余额可以达到600亿元,明年平均余额有望达到1400亿元,两融交易额占股基交易额的比重也从2011年的2%会提升至5%。

证券市场展望篇10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前瞻

一、引言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机构将能产生预期现金流的特定基础资产或资产组合(以下简称“基础资产”),出售给特定的发行人(俗称SpV),或者将该基础资产信托给特定的受托

人,以其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的安排进行信用增级,该基础资产经证券化包装后,向投资者发行而形成的一种金融工具或权利凭证,并为投资者提供公开流通的场所,如银行间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等。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通过40多年的长足发展,在美国、欧洲等资本市场成熟国家得到广泛青睐,对提高资产流动性、分散信用风险、推动金融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经济新常态和金融新挑战,我国金融领域的“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人民币国际化”改革三部曲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当中。其中的资产证券化肩负着金融存量改革的要务,将成为未来金融业和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推动存量金融资产的证券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既是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增强内生增长动力的需要,也是缓解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需要,更是解决社会融资结构严重失衡,协调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要。

二、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起步较晚,从诞生到现在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1996年~2004年为萌芽阶段,发行规模较小,主要是房地产、出口应收款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如1992年的“三亚地产投资券”、2000年以中集集团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商业票据、2003年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为基础资产的财产信托。第二,2005年~2008年为试点发展阶段,资产证券化发行数量和规模较快速增长,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十部委分别在2005年3月、2007年9月组成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发行的产品除了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开元2005、建元2005),还有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也逐步拉开帷幕,基础资产包括高速公路收费收益权、Bt合同回购债权等多种类型财产权利。第三,2009年~2011年为停滞阶段,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出于宏观审慎和控制风险的考虑,中国监管当局停止了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审批发行。第四,2012年至今为重启和支持发展阶段,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务院等监管当局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进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随着监管当局的政策放松,中国资产证券化重整旗鼓,被视为盘活存量资产、加速资金周转以及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金融创新工具。

三、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市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证监会主管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交易商协会主管的资产支持票据,由于监管机构的不同,这三类产品在市场中也被简称为银监会主管aBS、证监会主管aBS和aBn。在三种产品中,资产支持票据由于并未设立特殊目的载体,因此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从产品归类上,更接近于特定资产受益权增信的中期票据。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基础资产:各类信贷资产。(2)信用增级:分为内部增级(优先级、次级分层结构、超额利息收入、信用触发机制)、外部增级(保险、外部担保)以及风险自留。(3)信贷资产出表: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通常指95%或者以上的情形)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时,应当将信贷资产从发起机构的账上和资产负债表内转出;考虑到5%风险自留需计提62.5%风险准备金。(4)交易场所: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和交易。经过多年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日益扩大,基础资产的范围领域也不断拓宽,目前已经涵盖了包括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信用卡贷款、个人汽车抵押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一般企业贷款和不良贷款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基础信贷资产。从规模上来看,信贷资产证券产品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中占比最大。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

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是指以特定基础资产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方式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活动,证券公司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1)基础资产包括企业应收款、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基础设施收益权等财产权利和商业物业等不动产财产等。(2)资产出表: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作为SpV,可以出表也可以不出表,权益类不出表。(3)增级:相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更需要外部信用增级。(4)交易场所:交易所、证券业协会机构间报价与转让系统、柜台交易市场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交易场所。国内首单证券公司企业证券化业务开始于2005年8月中金公司推出“联通收益计划”专项计划。2007到2010年暂停四年后,2011年8月,远东租赁2期专项资金管理计划发行,标志着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重启。从规模上来看,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中排名第二。

(三)资产支持票据

资产支持票据是由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审批和监管,非金融机构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还款支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一种债务融资工具,简称aBn。aBn的基础资产与证券公司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相似,同时两者又均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存在较大差异。严格意义上讲,资产支持票据并不属于标准资产证券化产品,资产支持票据的基础资产没有与发行人完全隔离,即业内所谓的“真实出售”,在基础资产现金流不足的情况下,融资方应以自身的经营的收入作为还款来源,资产池和企业本身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隔离。资产支持票据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第一批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于2012年8月7日在我国注册通过,这标志着我国资产支持票据业务的正式开闸。从规模上来看,资产支持票据产品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中占比最小,产品本身尚未引起市场参与者的广泛热情。

综上,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三种模式比较结果如下:

四、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前瞻

一是从国际经验来看,1980~2010年,美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存量规模由1108亿美元增加到10万亿美元,其占同期信贷资产余额的比重也由5%上升至62%。2012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存量规模占债券规模的比例仅为0.12%,与国外成熟市场有着巨大差距,因此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空间很大。若不考虑信贷资产存量的增长,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占比规模达到1%,以目前约70万亿元的贷款余额计算,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可达7000亿元;若达到10%时,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可达7万亿元。

二是从我国三类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来看,信贷资产证券化基于庞大的基础信贷资产,只要政府放开额度,未来的发展前景最为广阔。从官方态度来看,符合条件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经清理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节能减排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等多元化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将成为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从已发行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来看,其基础资产都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和未来收益权,未来有望扩展到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商业物业等。由于宽广的潜在市场、券商灵活的市场化机制以及证监会高效的审批,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成为证券公司主要的创新业务之一。而资产支持票据的发行主体多为地方城司或与政府签订Bt项目的承包人,通过发行资产支持票据融资,既不会占用企业债融资审批通道,也不会受到融资额度的限制。只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其发展前景也较为广阔。

三是从专业证券机构预测来看,到2020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存量规模有望达到6.56~13.12万亿元,占贷款余额的6.08~12.15%,约占资产证券化产品的82%。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存量有望达到1.44~2.88万亿元,约占资产证券化产品的18%,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是从今年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的速度来看,2014年可谓是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扩张“元年”,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明显加速。截至2014年7月18日,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资产支持票据在内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共发行118只,总额达到1118亿元,发行额超过上年的4倍,已经接近2005至2012年发行的总额。

五、总结

近年来,资产证券化业务日益受到监管层的重视,被视为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资产证券化的市场参与者而言,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全新的融资手段、一种高级的资产管理方式、一种风险管理的新型工具。2014年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爆炸式的增长并非偶然,市场各参与主体均已经开始意识到市场趋势的转变,根据政策指引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市场中有望迎来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刘元根.中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发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5).

[2]朱雯杰.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概述[n].中债资信,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