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6:43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篇1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性教学评价首先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门课程教学中首先应当实现的一个教学目标,学生们只有体验到课程的学习乐趣才能够在课堂上更为专注,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积累还十分有限,并且会很大程度受到兴趣的驱使。因此,想要深化学生们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热情,首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鼓励性的教学评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自己的作品或者自己的思维受到教师的肯定后能够给予学生内心很大的激励,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成就感,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柱状雕刻》这部分内容时,教学展开后我首先让大家欣赏了一些柱状雕刻的范作,同时,也会让大家意识到,从原始人的图腾柱开始,柱形雕刻就是各民族常见的装饰艺术。学生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柱状雕刻,有装饰大门的浮雕柱、北美印第安人木屋上的图腾柱、公园里的卡通柱、中国黎族的图腾柱、非洲古代木雕柱饰,还有毕加索的《彩陶器皿》。这些作品的赏析不仅带给学生们美的感受,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尤其是那些跨文化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让大家感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美术作品的诠释。随后,我给大家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我让学生尝试制作泥柱雕刻作品,并且提出了如下要求:1)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说一说在构图、疏密和形象处理上的不同;2)说一说自己的构图;3)做一件与众不同的作品。学生们都积极动手制作起来,大家做的柱状雕刻也非常多样。对于学生的很多作品我都给予了认可,并且借助鼓励性的教学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对于学生非常受用,大家都内心充满成就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在慢慢加深。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鼓励性的教学评价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一点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很有意义。很多时候教师不当的教学评价都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想法与理念受到禁锢,这对于教学过程没有任何帮助。教师要鼓励学生更多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与见解,尤其是对于一些创新的思维要予以鼓励。教师可以借助鼓励性的教学评价给学生的思维过程提供更为广泛的空间,让大家能够不受拘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将会让美术教学更为丰富。在教学《春天的色彩》这部分内容时,教学伊始我给学生们提出了如下思考问题:“你记忆中的春天都有哪些色彩?”对于这个生活化的问题学生们充满了兴趣,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自己知道的春天的颜色,答案大部分是绿色的小草和树叶、粉色的桃花、黄色的迎春花、白色的梨花、紫色的蝴蝶花、蓝色的天空、绿茵茵的小河……这时,一个学生的答案让班上其他同学都为之惊讶,他说到:“老师,还有黑色。”听到这一答案后我首先一愣,随即在心里想到:黑色?春天有黑色的什么?随后我又想了想,他这样回答一定有他的理由,于是我对全班同学说到:“他一定有精彩的答案告诉我们,让我们认真听他的解释好吗?”班上同学都安静了下来,他认真地说:“春天有黑色的燕子,它是春天的使者。”很多学生听完后内心都滋生了一些赞许,这位同学不同的思维模式与视角也带给了班上其他同学重要的启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们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与见解,这不仅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机会,也能够让课堂教学更为丰富多彩。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性的教学评价还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也非常重要。每一个学生鉴于其生长环境、家庭教育、思维模式与美术素养的不同,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在理解与接受上难度会不一样。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如果在教学时都采取同样的衡量标准与评价方式往往不是太合理。尽可能地对于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加强鼓励才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有收获。

在学习《画脸》这部分内容时,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欣赏中国的画脸艺术,让学生感受其外在的图案美和内在的思想性,了解美术与戏剧、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社会的联系。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法画脸,了解基本的画脸常识,并且让学生在欣赏、讨论、绘制、表演的活动中体验画脸的乐趣,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为了深化大家对于教学知识点的认知,我会让学生通过比较关羽、包拯与曹操的脸谱,了解中国戏剧中脸谱色彩图案与角色的性格、品质的关系。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各不相同,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在给予他们教学评价时我都会尽可能地鼓励认可,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结语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篇2

一、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探索学习知识的智力活动,它离不开情感的推动。教师使用激励性语言要注意选准时机,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把握住情感的切入点。一般情况下,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的:

1.在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的激励

如果一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比较难,那么再加上紧张,学生往往就会不知所措,导致最后一句话不说,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给予恰当的鼓励,鼓励他(她)积极思考,直至开口说话。因为语文课堂应该是比较活跃的课堂,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具备唯一性,学生可以经过思考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在似懂非懂时激励

有的问题学生听了老师的分析后仍然似懂非懂,继续重复地提这个问题,这时候老师千万不能有任何厌烦的情绪,因为这时候的学生是最敏感。你不仅要不厌其烦地讲解给学生听,还要给予更多的鼓励,鼓励学生朝你的讲解方向思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3.在回答较好时鼓励

这时候的鼓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回答得比较好,本身就期待着老师的鼓励,这时候恰当的鼓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般教师在课堂上都会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但有时候鼓励性语言又会有重复相似之处。如果仅仅是为了鼓励而鼓励,那么根本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我们都意识到评价特别是鼓励对学生的重要性,那么为什么要鼓励,特别是如何鼓励,在什么时候鼓励在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作文批语中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语言

学生在拿到作文本时候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老师所给的评语,哪怕是平时根本不怎么学习的学生,也对老师的评语充满了期盼。那么这时候恰当的鼓励更能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到底如何在作文评语中恰当使用鼓励性语言呢?我认为首先在作文批语中,应该多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情,从而写出真情实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尤其是对学生的创造性语言,要多给予肯定,鼓励,从而保护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对于写得确实不怎么好,字迹有差的学生,则可以从字迹方面提出鼓励,例如可以说:你的字完全可以和你的人一样的潇洒英俊。这样学生在下次作文中肯定会让自己的字迹工整的。

三、在课后谈话中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语言

教育学生,除了课堂上的教学,课后的谈话尤为重要,而谈话的内容,则更多的应该以鼓励为主。学生被老师点名单独谈话,这本身对学生来说,就很开心,因为这在学生来说,意味着被老师重视,如果谈话时候多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甚至是生活状况,学生会很感激的。我有个已经毕业了的学生,来看我的时候,还对我说,所有的老师中,他只记得我对他的一次谈话,那次谈话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因为那次谈话让他感动得哭了。而在我的印象中,那次谈话,我没有一味地指责他学习不好,也没有盲目地鼓励他,而是设身处地地分析他的成绩,为他量身定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

四、在学生的平时检测中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语言

平时的学习检测,有时候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考得好的沾沾自喜,考得不好的非常沮丧甚至还有直接拿到试卷就把之揉掉的情况。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及时恰当地给予引导教育,在引导教育中,多用鼓励性语言,从而使学生如沐春风,再接再厉。

值得注意的是,鼓励性语言不等同于媚生。媚生现象是现代教育中存在的一种教育误区。有些教师误把媚生当鼓励,以为和学生打成一片,甚至纵容学生提一些无理的要求,在别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矛盾的时候,一味地偏听偏信学生,以为这样就可以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从而忽略了师生的关系,师师关系。殊不知那样的言行,鼓励成了纵容,鼓励成了媚生。而同时很多学生根本不会理会这样老师的‘讨好’,甚至会更纵容学生的恶习,滋长他们的肆无忌惮。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篇3

摘要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如何运用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技能的潜力,从而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与奋斗目标。本文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谈谈鼓励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鼓励体育教学应用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运用鼓励技术的方法

教师运用鼓励法激发学生,就性质上说,主要有启发性鼓励,期待性鼓励,特长性鼓励,公平性鼓励,评价性鼓励。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根据师生信息交流分类,把鼓励技术分为两大类:语言鼓励和非语言鼓励。

(一)语言鼓励

1.口头语言鼓励,指教师用赞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这是鼓励的最主要方法,因为口头语言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最主要途径。口头语言鼓励:又分为直接表扬和背后表扬。

(1)直接表扬:对于部分性格外向的学生作用很大,用热情的具有鼓励性的话来表扬学生,能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能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当学生完成练习后,如果完成动作好时,教师可说一句简短的鼓励词,如:“你真棒!”“有水平!”“太好了!”等;当学生的动作完成的不尽人意时,教师可说:“你能做的更好些吗?”“谁能比他做的更好?”;即使学生因为怕不愿做时,也可以说:“试试看,你会行的”、“谁来帮助他?”

(2)背后表扬:不直接对其本人夸奖,而背后跟他同学交谈,热情赞扬某同学长处,让听者自发地转告给受夸奖的同学。这样,受表样的同学听后会深深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分量,而且会避免他陷入被同学议论、讥讽尴尬境地,从而使他更加自觉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口头语言鼓励也可用于组织学生教学中,变批评为鼓励。如一上课,少数学生没集中注意力,教师可说:“现在多数学生做好了准备,等待老师上课。”,全班学生就会迅速地“进入角色”。课堂的中、后阶段,部分学生又会“旧病复发”,这是学生有意注意保持时间心理规律的真实体现,不足为怪,教师可说:“瞧!某某同学这节课听的最专心了。”这比简单粗暴的训斥要好的多。

2.书面语言鼓励,指教师在课后,用小纸条的形式,写下简短的带有鼓励性词句对学生进行鼓励的一种技巧。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积极、合理的评价。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正,通过评语明确点出今后的要求与希望,使学生从评语中受益,促进学生不断思考、改进,坚定学习的信心。通过这种书面语言的鼓励,学生还能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自信心会由此而增强。这里撷取两个鼓励片断。

片断一。在教“鱼跃前滚翻”时,不同的学生会做出不一样的动作。这时,教师及时的叫学生对照挂图,引导学生对比后,指出同学们做的好的地方加以表扬。

片断二。一位平时大大咧咧的学生在一次排球垫球测验中由于马虎,成绩不是很理想。教师就在小纸条上写道:“别难过,态度决定一切。老师相信你行的。”的评语送给这位学生。果然,从此之后,该生做任何一件事情态度都是那么的端正,还受到了其他任课老师的表扬。

(二)非语言鼓励

1.肢体语言鼓励:肢体语言是最直接、最真实的表达。肢体语言亲切自然,学生能直接感觉得到。如:当学生把一件事作得很好时,抚摸一下他的头、竖起大拇指,显示出你的情绪变化,学生会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与重视。

2.表情鼓励: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热情的表情式。一个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能在学生的心理留下持久的影响。如果老师想更好的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赞许、信任的目光、微笑的表情便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二、运用鼓励技术的技巧及效应。

(一)设立目标的层次性。目标是指期望达到的成就或成果。通过目标的设置来鼓励学生的动机,导向学生的行为。确立的目标要看得见、摸得着,切忌高不可攀,尤其要考虑对活动能力低的学生的鼓励,为他们所设的目标层次要低一点。如开展“跳马”练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再根据不同的小组,将“跳马”调节成不同的高度。每次练习后,给学生不同程度的鼓励。有的学生即使不能完整的完成“跳马”这个动作,只要动作有所提高,教师也要鼓励:“有进步”、“不错。”。

(二)注意鼓励的及时性。鼓励学生要及时,这样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稳定和持续的发展,日积月累形成良好的学风。课堂上,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后,更应及时予以鼓励。

(三)重视鼓励的综合性。几种鼓励技术可以同时运用,特别是口头语言鼓励、动作鼓励、眼神鼓励综合运用的时机更多,能收到的更好的鼓励效果。体育教师要准确的发挥主导作用,着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练习。心理学家研究证明鼓励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鼓励性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给学生以勇气和自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给学生以努力的方向;可以形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搭建成功的舞台,正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同时对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培养全体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5.

[3]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6.

[4].体育之研究[J].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篇4

一、评价亮点,鼓励探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当学生完成美术作品时,很愿意听到别人的看法,尤其是老师的评价,学生的心灵对成功是充满希望的。教师此时不要忽略他们的心理要求,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作品中的亮点,肯定他们的努力,鼓励他们的参与,畅谈他们的进步,用富有个性的鼓励语言,点燃他们喜欢绘画的星星之火。

【教学片断一】

《家乡》一课的学生作业中,我注意到两幅作品与众不同:一幅是小高同学细微地刻画了家乡集场,反映了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另一幅是小林同学画的放风筝,在风筝飞舞处,细微地刻画了家乡林立的高楼,以此歌颂家乡的美丽,构思十分奇妙。我及时把两位同学的亮点在全班做了详细点评。简短的鼓励评价激活了全班同学的热情,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追求细节的闪光点不时出现,令人激动不已。

【教学反思】

教育不仅是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格。《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指出:“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对许多学生在绘画中存在心浮气躁、粗枝大叶的毛病,我在教学中提倡注重细节,在课堂评价中鼓励“细微表现”,从学生的作业中敏锐地捕捉细节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信心。

二、针对评价,鼓励创新

教育家多萝茜・洛・诺尔特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有人说教育是一种鼓励。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较强,这时教学评价就不能让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磨灭,而应采用鼓励性评价启发和引导学生,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一概都用“不错、很好”,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听来“不屑一顾”,与教者的预期效果反差悬殊。因此教师还需在评价的针对性上动一番脑筋。

【教学片断二】

《超然之形》一课上,学生十分惊异于超现实主义超越习惯性逻辑思维的想象力。作业中他们便发挥出创造性的才华,有的设计出可爱怪异的小怪物形象;有的用剪贴画的方式,将不相关的元素进行了有机的组合;有的用绘画表现了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对这节课我是这样评价的:“形式有创新,色彩效果好……”“新颖富有创造力的造型……”“制作精巧,独具匠心……”“你的思路真好,给大家开了一个好头……”这些真诚的鼓励评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反思】

鼓励性评价要掌握鼓励的技巧和策略,鼓励性语言要真诚、适时、恰当、有针对性,才能真正显现它的价值。教师用敏锐的目光,随时对学生的创新行为给予热情的、高度的肯定和鼓励评价。教师的鼓励评价,又能给其他学生以提醒或纠正。

三、动态评价,鼓励个性

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术尊重多元文化,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美术教学中不需要给学生精确的分数,因此美术教学评价不应该是静态评价,而应是一种动态的引导。即不要做结论性评价,而应发挥美术评价的诊断、启发功能。教师在评价时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鼓励他们的个性发展。

【教学片断三】

《感受色彩》一课,在欣赏了梵高的《向日葵》后,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色彩练习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选择。在学生交上的作业里,我欣喜地看到有的色彩单纯而明快;有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了视觉冲击力;有的色彩充斥着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学生画出了一团火焰般的色彩……对于学生精彩纷呈的作业,我一一给予了点评,鼓励学生抒发个性,绽放自我,在美术的海洋中自由翱游。

【教学反思】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不正说明了人的共性之美,人的个性之别吗?《课程标准》也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动态评价,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个性理解,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散性思维习惯,较好地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但要注意,在鼓励的同时,教学评价也要客观地、恰当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篇5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要有选择地进行鼓励,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作文水平,分出层次采取不同的鼓励方法。通常情况下学生作文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教学中应相应采取精、勤、多的鼓励方法。

我的班级有一些中等层次的学生,对他们的鼓励要勤。班级中等层次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的作文虽不如好的学生,但有的时候也能写出好作文;虽然不能使人欣慰,但也不乏生花之处。中等层次学生习作中长处比较分散,人数又较多,鼓励常有不能顾及之时。对他们的鼓励要“勤”,要经常。我通过课上、课下个别交谈,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机给予鼓励。鼓励的形式多样,除了利用批语、讲评等直接形式外,采取一些间接的鼓励形式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办一份学习报,让中等层次的学生动笔撰稿,鼓励他们积极向小学生刊物投稿等,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动手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励。

我班有几名学生对作文特别爱好,非常愿意写作,习作基本功很好,受到鼓励是情理中的事,他们就是好学生。但对好学生过多鼓励,只会降低鼓励的价值。古人说:居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要提高鼓励的价值,不要赞许过分,过多的誉美之辞,会使学生飘飘然,产生负面效果。

教师对好学生的鼓励重在一个“精”字,不轻易给予鼓励,一旦鼓励便要鼓励到点子上,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其明确努力方向。

我们教师对于较差层次学生的鼓励要多。较差学生也是班内的少数。平时他们作文水平较低,对写作兴趣不大。这就更需要应用鼓励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较差学生的鼓励,重在一个“多”字。作文批改,注意点滴进步,写得好,有进步,就要鼓励。讲评课上,既注意上等生、中等生,也要不忘记鼓励较差层次。

我们教师学过心理学,预料不到的鼓励更有价值,较差层次的学生受到的鼓励的机会少,听到对他们习作的赞扬,往往深受感动。我班有个学生,开始对作文不感兴趣,我经常鼓励她,她的作文积极性陡然而起,作文很快会有长足的进步。我在作文教学中还要注意鼓励的个性选择。鼓励能激励人,也能毁坏人,这并不是鼓励本身的错误,而是鼓励者没有认清被鼓励者的个性的失误。我们常常发现,由于水平的限制,有些教师没有认清学生个性而给学生作文过分夸大的评价,使学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影响了作文水平的提高。

班级里有很多个性自卑型学生对自己能力估计不足,认为自己不会写,写不好,常常叹息自己的作文不如别人,这种估价注定他们经受不住歧视和批评,渴望得到重视和赞同。对这种个性的学生,在作文指导中要尽量满足他们的这种小小愿望,夸大他们的作文优点,培养他们为人的尊严感,有助于提高他们作文的自信心。习作中若出现错误不必惊诧,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去诱导他们会受到好的效果。个性自卑型学生往往很敏感,连轻微的刺激都受不住,但他们一旦明确了老师所指出的方向,就会矢志不渝地努力下去,这类学生受到鼓励后会产生巨大的习作热情。

有些学生理性十足,凡事都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相信自己,不轻易受别人鼓励性言语的左右是个性自知型学生的特点。明智的头脑使他们既能够剖析自己,又能识别他人。随着知识阅历增加,这类学生逐年多起来。他们往往对老师的评语品头论足,注意教师评价语言的准确性而对过分夸张的不实之词不以为然对这类学生的作文评价要尽量避免夸大其辞,鼓励时采取客观分析的态度。既充分肯定其作为优点,又要指出其作文的缺陷。敢于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是这类学生的优点,在作文指导中我们应利用这个特点为其指明努力的方向。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篇6

关键词:鼓励式教育;英语教学;初中英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6-0100-01

初中英语教学很重要,既承接小学英语教学,从字母开始为学生夯实基础,又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认知不到位等问题。对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鼓励式教育,符合新课标要求,能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提高课堂效率,值得英语教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究。鼓励式教育,是指在教学中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教学方法,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英语教学中开展鼓励式教育,能帮助学生克服面对陌生语言的恐惧与障碍,在短时间内取得进步。本文分析鼓励式教育的意义,进而提出开展鼓励式教育的策略。

一、鼓励式教育对于英语教学的意义

(1)符合新课标要求。鼓励式教育以对学生的鼓励为主,通过语言、神态、奖品、排行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在鼓励式教育中,教师能够关注到学生的个体特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到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进行较多的师生互动。这些都与新课标要求相符合,适应于未来教学发展走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爱表现、爱热闹,英语教学如果能迎合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进行鼓励,就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的一句鼓励能使学生整堂课都精神振奋,而教师的一句批评可能让他们萎靡许久。实际上,教师通过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感到自己对于英语是能够掌控的,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让英语课堂更高效。在课堂上,最常见的鼓励方式来源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比如通过问答环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鼓励,能够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可以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进而在互动中拉近师生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与教师交流。有教师点评和鼓励的课堂,能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单调的,进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英语教学中鼓励式教育的开展策略

(1)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开展鼓励式教育,首先要给学生展示的空间与平台,这种空间与平台主要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增加学生用英语发言、表达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交流。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组织一些对话活动。另外,教师要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总之,要想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机会。

(2)丰富鼓励的方法。鼓励式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运用语言鼓励学生。这种鼓励,可以出现在学生完美地回答出问题后,也可以出现在学生遇到思维阻碍时,教师可以一边进行提示一边给予鼓励。其次,在语言鼓励方式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眼神、动作的综合优势。在语言上,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词语进行鼓励,而不局限于good,verygood等;在神态上,教师要充满真诚地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真诚与力量;在动作上,教师可以通过竖起大拇指、轻轻鼓掌等形式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小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激励学生自觉地学习英语。

(3)鼓励要有“度”。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要有“度”,要适当。尽管鼓励式教育的核心是鼓励,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过多地进行鼓励可能会使学生产生虚荣心,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能盲目无原则地加以鼓励。教师科学而准确的鼓励行为,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过度的鼓励会使学生感受到困惑与虚伪,久而久之,鼓励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4)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种闪光点的发现,是对学生进行鼓励的出发点,同样需要教师做出策略性思考,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首先,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要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要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的。总之,教师要懂得:鼓励就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英语、热爱英语、学习英语,这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关键所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开展鼓励式教育,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并与学生积极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进行鼓励时,教师要把握合适的度,要尊重学生,尊重课堂,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宋佩.鼓励教学法与英语口语实训的指导[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3).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篇7

1鼓励性评价的概念

鼓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鼓励性评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鼓励性评价反映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评价不是面对一部分学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的。

1.2鼓励性评价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教师要从学生所处的学习主体地位出发,制定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

1.3鼓励性评价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原则。教师通过这一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个性化和社会化。

1.4鼓励性评价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渗透性原则。教师从素质教育出发,进行渗透教育,包括渗透内容的全面性、启发性和激励性。

2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采用鼓励性评价的必要性

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内在要求和搞好学习的良好愿望。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失意时,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如果他遭到的是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讽刺,他就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原来心中积极的自我形象就会退化,对教师及其所授课程的依恋程度就会大大降低。几次挫折后,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厌学情绪会日益加重,所以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此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从老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满意的手势……可以得到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群体也能对个体学生取得的成绩做出积极的反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鼓励,不断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就能够使其积极进取,不断提高。

3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采用鼓励性评价

3.1给学生创造得到表扬和受到鼓励的机会。对一些得到表扬机会不多或没有得到表扬机会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提供了“显山露水”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受到表扬和获得成功的喜悦,这能够增强他们努力的信心。

3.2寻找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和表扬。坚持这一评价方式很重要,尤其是对学困生。我们一些教师平时就不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一丑遮百好”,再加上他们之中有些学生本身的确有较多的缺点,要表扬他们具有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积累每个学生的可供表扬和肯定的事例,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及时进行鼓励。

3.3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言出于心,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如同一股暖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热烈。

3.3.1多用鼓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多用鼓励的语言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气氛,以达到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欢乐。如,在教学中可用“allright,saiditslowly.”,“Youthinkagain,ibelieveyoucandoit.”,“Canyourepeatitagajn?”这些尊重、期盼的语言,渗透着老师浓浓的爱,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树立信心,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成功的强烈愿望,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3.3.2妙用身体语言鼓励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人际距离和自身动作等)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调节课堂氛围,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等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与口头语相比,体态语的词汇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常常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会起到某种暗示作用。正如有的学生常犯错误,自尊心又很强,如果老师能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可能会很快地振作精神,从头做起;如果教师用轻视的眼光看他,他就有可能沉沦颓废下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课堂组织与管理中,可以多一些示范、参考和期待等积极的体态行为去影响学生,耐心细致地鼓励他们去完成学习任务。

3.4扩大评价内容的范围。我们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注重书面考试的结果性评价,而学困生在这方面是个弱项,如果我们仍旧用考试成绩来评价他们,那么这些学困生将会“永无出头之日”了,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必须扩大评价内容的范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进入我们鼓励性评价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学困生。往往多才多艺的人很多,他们中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写会画,还有的善于辞令。书写、表演、口语会话等方面的能力,只凭一张试卷是无法反映出来的,而这些能力又是生活中运用得到的。我们把这些能力作为评价的内容,扩大了评价范围,为我们实施鼓励性评价提供了材料,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受表扬的机会,从而提高了评价的效果。

4在实施鼓励性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切合实际,因材施教。由于不同学生生活背景和社会文化氛围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尽管不同的学生使用相同的课本,学习相同的知识,要使其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活动、习惯和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而不必强求某一种方法。学英语并没有死方法,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因此,对学生的鼓励方法要根据其独特性和差距性而论。

4.2把握尺度,避免夸张。鼓励性评价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而对学生进行的正面的心理暗示。无论是语言鼓励还是体态用语,都要把握正确的尺度,切忌过分夸张,以免造成学生的骄傲心理,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鼓励性评价可以用,也应该用,但是需要把握尺度,避免过分夸张,以防起到反作用。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篇8

关键词:鼓励教学自我体验审美个性审美判断

《美术欣赏》课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现欣赏教学,是每一位美术老师的疑难点,那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作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争取能够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学生提高自身审美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鼓励学生不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例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像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深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鼓励学生自我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握、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教学时教师的注意点

1.教师要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教师首先要对作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的理解。另外在欣赏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师也要心中有数。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佳。

2.欣赏时要有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静物画,而有的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更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学习领会,《血衣》《南昌起义》等,此外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

3.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了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

4.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还要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5.欣赏的时间不可过长,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会厌倦,教师可以把欣赏教学穿插于平时教学之中,使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篇9

关键词:美术教学鼓励性教学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采用鼓励性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所谓鼓励性教学,就是对学生的作品习予较高的评价,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学生、课堂达到三方和谐统一。本文主要以鼓励性教学方法为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了应当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鼓励性教学。

一、鼓励个性发展,提升学生审美水平

鼓励个性发展,即正确看待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鼓励学生能够以自身的审美标准,欣赏艺术作品。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完善综合性评价标准,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审美意识的发展。

鼓励个性发展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感受到艺术作品中蕴藏的艺术情感达到思想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例如在讲授上初一上册第三课《向日葵》时,为了不禁锢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开始可以让学生欣赏著名画家梵高的《向日葵》,并简单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之后让学生充分应用自己的审美意识,感受作品的艺术风格,同时完成教师设定的思考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的?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这样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或许有的学生最先感受到的是作品明快的色彩搭配,也或许是作品中那种强烈的色彩对比而彰显出的视觉冲击力。无论是什么教师需要做的是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总之,学生通过欣赏,了解色彩的本质特性,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最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动手创作一幅《向日葵?》,我发现效果很好,同学们的作品形式很多,都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更表达了各自真实的情感。

二、鼓励自我尝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我尝试,即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感受到美术作品中蕴藏艺术特征和风格特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上《触摸美丽》一课时,我先用游戏的方式导入:准备五个装有不同材料的桶,分别装有沙土、树皮、树叶、棉花、石头等,让五个学生用手触摸然后说出自己摸到的感觉是什么?学生通过体验说出了沙子的细粒、树皮的粗糙、棉花的柔软、石头的坚硬等,总结出了不同质地的材料给人的感觉是不相同的。紧接着我给学生展示了用沙土、种子、树叶、毛线等材料制作成的范画,再让学生观察这些画面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有什么不同?是怎样制作的?学生都争先恐后的说出了不同材料制作出的画面给人的视觉效果也各不相同。然后我要求学生分别用各自事先准备的材料制作一幅手工制作,但并不要求给学生设定统一的制作标准,以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通过释放学生的潜能,能够使学生在美术作品的制作,通过感受材料、工具体会美术作品特点。尤其是不给学生设定标准,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我尝试制作出的图案造型远比教授出示的示范图案更加生动。这也就表明了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潜在创造力。

三、鼓励审美想象,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想象是绘画的基础。同时绘画是将无形的东西变的生动、具体。由此可看出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促进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以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美术的教学中,更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记得我在上初一年级《花圃》一课时,我事先让学生观察和收集生活中的花朵并观察这些花瓣的生长规律。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把这些花朵进行写生然后简化画成平面图,紧接着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花瓣相似的物品,用这些相似形来置换这些花瓣看看有什么新的视觉效果。学生在画的时候,我始终鼓励他们要大胆的想象,可以把相似形画的更夸张一些,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上去,不断肯定他们的作品。结果学生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作品形式也多样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

四、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美术教学的目标并非只是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生活实践中。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鉴于此,美术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同时也能够将所学过的知识带到艺术创作中去,从而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内心世界,达到良好的艺术创作效果。例如在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环境。之后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讲解有关风景画的知识,以避免学生偏离创作主题。而后教师可以创设谈话情境,开动学生的大脑。即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并进行相互交流。这样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家乡还有很多的特点。或许有的学生会说绿油油的庄稼最能体现生命美、高耸林立的楼层最能体现都市美。总之,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篇10

关键词:幼儿教育;赏识教育法;应用方法

幼儿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同时是其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教育,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是每个幼儿教师的责任。幼儿学习的兴趣永远在于教师发自内心的鼓励,教师对幼儿充满艺术性的表扬将是幼儿学习的巨大动力。

一、鼓励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其克服自卑、怯懦。

3~6岁的幼儿期,是培养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对幼儿进行鼓励教育尤为重要,也对幼儿今后的人生有重要影响。许多幼儿因为在某些方面有缺陷或不够好,常常遭到教师的批评、讽刺,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留有阴影,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由此导致没有自信,逆反情绪严重,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了其身心发展。因此,在今天这个处处讲求以人为本的时代,鼓励教育对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二、鼓励教育能够让幼儿懂得鼓励和尊重他人。

每个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父母和教师作为幼儿引导者,要用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在保证不伤害幼儿自尊心的基础上指出他们的不足,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和父母的关爱和尊重,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同时,教师要教会幼儿怎样鼓励和尊重他人,让幼儿认识到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有助于幼儿在与同学的交往中,真诚地对待和关心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对消除幼儿之间的嫉妒、敌对、冲动等不良心理情绪有重要作用。

三、鼓励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

鼓励教育是在尊重幼儿个性差异基础上的教育模式,家长和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幼儿在生活中得到磨砺。家长和教师要在失败中鼓励幼儿,对幼儿的顽强、努力等积极向上的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无形中就发展了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和遇事应变能力。这就像教幼儿学说话走路一样,即使说错了、摔倒了,也要鼓励他继续下去,绝不能认为幼儿不行或太笨,一定要积极地鼓励他从失败中站起来,独立地完成每一件事。

四、积极评价,增强自信。

在整个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的实施过程当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评价阶段。处在幼儿学习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智不成熟,认知能力弱,所以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往往来自于教师或家长的评价。教师赞扬他,他就知道这件事做得对;教师批评他,他就知道这件事做得不对。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鼓励他们、认可他们,让他们在鼓励和认可当中学会成长。说到底,对幼儿进行评价是一个非常具有难度的工作,也可以称之为一项需要具有一定语言水平的工作。恰当的评价能够给予学生鼓励,在他们心中树立起自信心,进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五、鼓励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策略。

对幼儿的鼓励教育与挫折教育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对幼儿进行鼓励教育,有利于幼儿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主动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和力量,从而提高其抗挫折能力与水平。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则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特别是当幼儿在其心理的可承受范围之内,成功提高了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之后,其自我认同、自我鼓励、自我纳悦的心理层次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措施中,教师要力争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例如:老师在布置活动作业时,其难度水平要有一定的梯度性,幼儿不能立刻完成活动任务,使其产生一定的挫折感,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重新思考练习,重构自己的认知策略。当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反复练习,最终成功完成了活动任务后,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实际上就得到了一次锻炼。在此基础上,老师对幼儿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这件事进行赞扬和鼓励,进行鼓励教育,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提高其信心,进一步增强其抵抗更高一级的挫折的能力。

六、大胆尝试,鼓励探索。

对事情充满好奇却又有些恐惧,是幼儿所共有的特点。在他们的世界当中,任何事情都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他们在对未知事物充满向往的同时夹杂恐惧,这是幼儿成长的必经阶段。幼儿教育工作就是要将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出来,鼓励他们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将他们心中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消除,鼓励他们进行尝试,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