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控制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6:57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1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

高血压属于病程长、发病率高的慢性疾病,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仅仅在精神上承受压力,更在经济上承担负担。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社区高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高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并最后对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控制效果的措施。

1我国高血压的防治、进展情况及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展望

1.1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及进展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发病率高。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控制呈现"三高三低"的趋势,即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知晓率、控制率及治疗率低的情况。我国长期使用的高血压的管理办法有社区综合防治、三级管理以及自我管理。近来规范化管理正在兴起。社区综合防治出现的较早,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社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存在着具体措施和方法不够明确,工作不细致等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困惑。高血压的三级管理指将社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类,不同级别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更具有针对性,但是仍旧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模式,许多措施和建议患者并没有贯彻执行,影响了控制效果。自我管理主要通过健康课程教育以及医生建议等措施来进行血压的控制[1]。

1.2社区高血压的管理展望近年来,社区的卫生服务不断发展,加上新医改的执行,高血压的社区控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患者数量仍呈现上升趋势,更多的挑战也随之而来,管理人数增加、管理效果的要求提高、管理深度的进一步深入都带来了更高的要求,规范化的社区高血压管理为社区高血压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建立健全规范化体系,发掘规范化管理的方法称为今后的社区高血压控制管理的重要议题。

2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2.1高血压控制单因素分析

2.1.1管理方式影响高血压控制效果社区对高血压的控制管理可以分为规范化管理与非规范化管理,通过对这两种管理的对比可以发现接受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合格率明显高于非规范化高血压控制管理的患者控制合格率,说明规范化的管理更有利于稳定并进一步控制患者的高血压水平。

2.1.2年龄和性别的影响研究表明,血压控制水平合格的患者平均年龄大约在67岁左右,年龄越大的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反而越好,而性别则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没有明显的影响。

2.1.3不同的类型的高血压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效果的影响高血压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三种不同的类型,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的级别越高其血压的控制水平越好,合格率越高,血压的级别与血压控制的合格率成正比。

2.1.4并发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比没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控制血压水平。

2.1.5高血压患者的行为对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吸烟情况、饮酒以及锻炼情况的调查研究对其行为对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经常吸烟和饮酒的患者与不经常吸烟饮酒而经常锻炼的高血压患者之间并无在血压控制方面的显著不同,两类患者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2.1.6干预措施对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的降压药物和降压的措施并未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产生明显的影响。

2.1.7患者应就诊或住院而未就诊住院对血压控制的效果影响。高血压患者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一旦病情需要,患者就应该及时就诊或者住院,否则就会影响血压控制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血压控制合格组的曾就诊和住院人数明显高于血压控制不合格组的人数,这说明高血压患者只有在病情需要时及时就诊或者住院才会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压,降血压水平控制在较稳定的范围之内。通过对患者的咨询发现,性别、年龄以及高血压病程和饮食口味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及效果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血压的控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2.2高血压控制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可能与患者个人的因素及防治措施有关,此外还要同时考虑到患者的用药习惯及生活习惯等差异,逐步回归,进而筛选出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将城市的类型、性别、年龄、规范管理、并发症的种类与类型以及患者的吸烟史和饮酒史、锻炼的次数等因素纳入分析范围,制作出回归模型,从回归模型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出城市类型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年龄和血压管理,而饮酒与就诊住院的次数也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产生影响[2-3]。

3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的分析及研究

3.1社区高血压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加强监测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90%以上的患者认为服药对于血压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坚持通过服药来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这一结果说明,社区血压控制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控制病情、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方面患者的评价是肯定的,但是,随着高血压患者人数的增长,35~44岁的青年人群患者逐渐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高,但社区高血压管理尚未涉及青年患者的防治及控制,而仍旧集中于老年患者,所以社区高血压控制在干预力度以及定期测量上仍旧存在着不足。

3.2加强规范化管理,构建规范化管理平台各地在高血压的控制中一般采取规范化管理及非规范化管理两种形式,本研究表明,接受规范化管理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好于接受非规范化管理的患者的控制效果,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逐步将社区的高血压患者纳入规范化管理之中,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使用,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坚持规范用药,定时监测血压,提高生活质量。还应该构建规范化高血压管理平台,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人力与财力投入以保障社区工作的稳定开展,以便有效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高血压控制规范化宣传及教育,通过规范化的社区高血压控制管理,不仅可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及时治疗和控制,还可以减少高血压带给社区患者的经济与精神负担,适合社区的高血压控制。

3.3加强健康教育和管理研究结果显示,年龄高的高血压患者更为注意控制血压,其控制血压的效果明显好于年龄低的患者,这说明,年龄低的患者可能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关注不足,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患者的年龄越来越低,所以,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及防治过程中要同样重视这些年轻的患者,加强对年轻人的健康教育宣传和管理,消除年轻人不重视自己健康状况的思想,使得年轻的患者配合控制血压以及疾病的治疗[4-5]。

3.4重视防治,关注并发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血压的升高,血压控制的合格率也同时在升高。因此,血压级别越高的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其血压还是会得到很好的控制,而血压级别低的患者如果不注重自身的健康状况不积极配合治疗,其血压也不会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更加注重对血压级别较低的患者的血压控制与防治。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要定期对患者其他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症,采取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3.5建立健全随访制度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文化程度、近1个月的随访及控制不良行为对于血压的控制产生影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社区对高血压控制的必要手段,可以针对发病的原因及危险因素的控制展开,所以基层医务人员应该对社区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随访和宣传教育健康知识,建立健全随访制度是对患者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的社区管理手段,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把握随访的频率和次数及时间[6]。

3.6减少应就诊或住院而不就诊住院的情况的发生及时就诊与住院对于患者的血压控制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患者对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所以基层医护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获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适时就诊,积极主动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从而减少患者不及时就诊于住院现象的发生。

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要过的因素多种多样,为了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应该要在社区实行规范化社区高血压控制管理,制定相应措施,建立健全随访制度,加强宣传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的认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取得较好的血压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杰,高霞,乔国良.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血压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2,(2):90-91.

[2]丁俊华.社区医院高血压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4):34-35.

[3]谢庆堂,陈开,郑荣阳.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19):78-79.

[4]戴俊明,卫志华,高义阔.社区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06):253-255.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关系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我们所说的企业风险管理是指在企业发展或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于那些不确定的因素进行管理的工作。通常情况下,企业为避免这些不确定因素产生的企业风险,造成企业的巨大损失,会提前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一定的权衡以及管理。这样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不利要素进行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对一个过程进行管理,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管理,另一种是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实施各种项目的投资时,进行的财务风险管理。不论是哪一种过程,企业都必须分析并管理可能会对这一过程造成威胁的因素,以避免这些威胁因素影响企业的发展进步。

第二,需要配备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这类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风险识别与分析能力,能够针对出现的财务风险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并提出适当的风险管理对策。企业从成立的那一刻起,便会产生财务风险,因此,企业成立之后,一定要聘用专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第三,企业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应急性特点。在企业的发展以及各种项目投资的过程中,有些财务风险可以预知,但是仍有许多威胁性因素很难被人们预知到,这些威胁性因素可能会在一定的情况突然产生。

2.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为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内部环境、各业务流程、员工行为等方面实施有效控制及适当激励的过程。科学的内部控制定义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企业内部控制包括很多方面,信息控制、财务控制、员工控制、生产销售控制等等。当前,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第一,企业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有序运行的重要工作。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监管的有效提升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来实现,这样就保证了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二,信息失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财务信息失真,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进行内部控制工作则能够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因此,通过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相互监督,减少信息失真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第三,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现代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企业发展进行协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企业内部控制。通过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联系

第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使企业能够在本行业中站稳脚跟。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者都是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的人都是企业各部门相关员工,在实施的过程中,特别要求部门间和员工间的密切配合。不仅如此,在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都一直贯穿在内。

第二,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包含五个主要因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以及沟通。而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则是通过对信息的整合,避免出现产生财务风险的威胁因素。从这方面来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可以说是从内部控制的概念中延伸出的一个概念。在内部控制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可以以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要素为标准。

第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进行内部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的工作是预测企业发展和项目投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进行提前的预防工作。而企业内部控制措主要是依据财务风险进行制定的。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区别

第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同企业内部控制在内涵和边界上的区别。造成二者理解混淆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很多的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实际上,从源头上来看,二者是有区别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围绕着会计与审计进行的,其考虑的主要风险是包括操作风险在内的经营风险,同财务风险控制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同企业内部控制在内容上的区别。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防止产生信息失真状况,负责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保证企业的有序经营。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管理并规避财务风险,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损害企业利益的因素进行考虑,采取措施,避免造成企业财务损失。

第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同企业内部控制在结构上的区别。随着企业发展情况的不断变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的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扩展了企业内部控制结构,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目标有所发展。这就造成了二者之间在结构上的区别。

三、结论

当今社会,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长期健康的发展,就一定要充分的利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使二者以一个协调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曹卫军.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3

【关键词】动态监控预警系统;研制;应用

煤矿对管理人员履职、基层区队管理和职工个人行为管理由于没有一个动态、闭环的反馈控制系统,造成管理的实时性和动态性不足,很难做到对管理人员履职、基层区队管理和职工个人行为进行动态监控、分析与警示,因此,我们于有关科技公司联合研制开发了动态监控预警系统,实现了对管理人员履职、基层区队管理和职工个人行为管理的动态监控预警,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了量化考核,保障了矿井持续、稳定、安全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动态监控预警系统的功能组成

(一)矿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实现动态管理

1、矿管理人员绩效完成情况实现时时查询,绩效包括下井个数、夜班、中班、8小时、制止三违和严违及停止作业等指标。

2、矿管理人员下井及走动路线情况实现时时查询。主要是对每一名管理人员每天是否下井和下井去的什么地点都能汇总。

3、矿管理人员走动式点、数指标完成情况实现时时查询,点、数指标指的是下井检查地点和次数指标。检查地点包括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主提系统、副提系统、机电硐室、总回系统等地点。

(二)基层区队安全管理实现动态监控和预警

根据基层区队出现安全事故、非工伤事故、停止作业、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现场隐患未及时整改等情况分别积分,实施动态监控,达到一定分数就进行预警和考核。

(三)职工个人不安全行为实现动态监控和警示

根据职工个人出现三违、严违情况分别积分,实施动态监控,达到一定分数就进行警示和考核。

(四)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实现动态管控和预警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能时时管控,对未及时整改的能进行预警,提示有隐患未整改督促其整改闭合。

二、动态监控预警系统实施方法

1、职工不安全行为监控预警及控制

根据职工不安全行为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种进行预警:(1)一般违章:指对安全生产的危害不大,但属于不安全行为,发生此行为,一般只给出提示,只有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作出相应的预警。(2)严违:指对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严重违章行为,此类行为一旦发生,就要给予预警。

根据职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频率进行预警: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频率,一般以一月、一季度和一年为考核阶段。在一个阶段内职工个人连续不安全行为达到一定积分,就要进行预警。

职工不安全行为预警提示方法:根据以上不安全行为的严重程度及发生频率,系统对不安全行为进行预警。其中,一般违章,若在一月内积分达到一定分数,系统将给出预警信息,严违只要发生就要给出预警信息,对于每天出现的违章现象都在主页面上进行提示。同时,根据发生频率,按照不安全行为积分大小,划分为月、季度和年分别达到一定分数三个档次进行预警,提示安监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职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和控制:(1)开展教育培训。根据不安全行为积分情况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即:对于职工不安全行为积分达到一定分数后就要停止工作根据积分多少分别进行一天或三天的安全知识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季度内或年内积分达到一定分数后不但停止工作进行一周的安全知识学习,还要将其定为“事故倾向者”,考试合格上岗后,要指定班组长或安全网员等对其进行重点帮教,加强安全法规、遵章守纪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并加强监督检查,使其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行为对矿井安全生产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性,在生产中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逐步杜绝不安全行为现象的发生。(2)进行经济考核。根据职工不安全行为严重程度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考核,还要按照职工不安全行为在一个考核单位内积分多少分别扣除部分或全部安全工资及安全抵押金。

2、基层区队安全管理监控预警及控制

对基层区队安全管理是按照严重程度和累计积分进行预警:(1)安全事故: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和重大非工伤事故就要给予预警。(2)累计积分进行预警:一般以一月、一季度和一年为考核阶段。在一个阶段内达到一定积分,就要进行预警。提示安监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基层区队安全管理监控和控制:(1)开展教育培训。根据积分情况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即:对于积分达到一定分数后就要对区队管理人员轮流停止工作根据积分多少分别进行一天或三天的安全知识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季度内或年内积分达到一定分数后不但停止工作进行一周的安全知识学习,还要将其定为“事故倾向单位”,要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和安监人员对其进行重点管理和监督,单位管理人员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管理自觉规范行为,杜绝安全事故,及时摘除“事故倾向单位”。(2)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考核。根据基层区队出现安全事故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考核,还要按照基层区队在一个考核阶段内积分多少分别扣除部分或全部安全工资及安全抵押金。

3、安全隐患整改监控预警及控制

对到期未整改的隐患进行预警提示,进行经济考核,并继续督促整改直至安全隐患消除闭合。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4

(一)内部控制是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风险经济,面对中石化更加规范的考核体系,加强内部管理,消除经营隐患,确保社区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在社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推社区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等工作,对各类风险隐患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及时将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保障社区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内部控制是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可靠性是社区进行一切管理经营决策的前提与基础,在会计核算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完善工作程序,保证各项会计信息在采集、归类、录入和汇总分析全过程的准确可靠,真实反映社区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行情况,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错误及时进行发现和纠正。

(三)内部控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健全的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完善好控制环节的相互协调和监督,形成整体合力,使社区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序和顺利进行。完善的内部控制也使部门和员工的工作业绩得以真实反映,为社区的奖惩制度的落实提供科学依据,推进社区健康发展。

二、社区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基于内部控制对于提升社区科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社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管理:

(一)积极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社区要想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离不开社区内所有职工的参与,这就需要管理者积极构建内部控制良好环境和氛围,注重社区风险文化的培养。在实施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中,社区管理者及职工都需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明确自身所承担的风险防范责任,积极构建内部控制管理网络,并强化风险管理在整个社区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在风险控制的各个关键点都要有明确的内部控制措施,这也是社区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内部控制工作运行制度,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会议,通报有关内部控制工作要求和社区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下步内部控制工作;内控办每季度进行一次网上穿行测试,月度有重点的对关键流程进行测试,并出具测试报告;每年度审计部门对社区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内部控制部门配合做好纪检部门的效能监察等相关工作。

(二)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的基础性作用

社区的内部控制要想落到实处就必须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并严格执行。社区管理层需要结合自身生产管理特点,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操作流程和规范,确定各个管理岗位的具体责任,使得社区内部控制的管理的各项责任都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内部控制规范的严格落实,这对于提高社区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率低下,保障社区内部控制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推行投资运行台账、固定资产验收单、资产报废处置申请单等一系列做法,在做好季度、年度资产清查的同时,重点做好资产转资和调剂利用、报废清理工作,资产转资时,要求三级资产人员对所在单位资产转资前必须到现场逐项核实并签字确认,从而有效保证资产管理及时、到位和规范。社区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管理风险,及时出具检查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进行通报;对查实的不合规问题坚持“事实不清楚不放过,原因不落实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整改规范措施不到位不放过”等四不放过处理原则,加大责任追2014年第11期下旬刊(总第571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1,2014(Cumulativetyno.571)究力度。在一般物资采购流程上,将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层层细化完善,使日常管理工作完全遵循物资采购供应节点管理的要求来组织运行,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库存管理做到了收料有依据、发料有单据、保管有章法、出库遵流程,达到了库存物资无霉烂,无锈蚀,无损坏。预算管理和成本资金控制是生产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内部控制对预算管理和成本费用管理流程的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可行的预算管理和成本资金控制体系。在预算管理上,把握好预算总量控制、预算编制审核、分析考核三条主线,合理优化资金,促进生产与预算紧密结合。在成本费用流程上,重点关注维修费、水电费、绿化费等费用,重点认真分析管理现状、查找存在问题和潜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坚持合同签订前到现场、方案流程设计到现场、资产实物管理到现场、清仓盘库清点到现场、项目验收结算到现场。通过实行五个到现场,充分发挥了专业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对成本、资金以及资产的全过程监督控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完善机构设置

社区设置单独的内部控制主管部门或者职能部门,来组织协调社区的内部控制运行,确保内部审计、纪检以及资产管理等各个部门的作用的发挥,实现单位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机制化。重大经济事项的认定标准需要结合相应的规定有效确认,并且在确定之后不随意变更。在进行内部控制时,还需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专门的归口管理,将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及决策过程全部纳入到信息系统中,最大限度上减少人为因素影响,确保单位信息安全。

(四)完善合同管理流程

一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严格执行“三不签”原则,即授权委托手续不全不签订合同,资金来源不落实(无计划书或财务审批文件)不签订合同,审批手续不全不签订合同;二是严把供应商资质信誉审查关。包括承包商市场准入的队伍类型、准入业务范围与签订合同项目内容的一致性、准入证的有效期限、准入区域范围等,严禁使用已经清退的队伍,确保供应商的签约主体资格真实有效;三是严把合同类别审查关。防止故意变更合同类别和肢解项目,规避监管的行为;四是严把合同签订程序审查关。严格审查合同签订程序是否与内控制度相符,确保按内控规定流程履行合同的签批手续;五是严把合同规范性审查关,严格审查合同内容的规范性,确保合同条款完备、合法和有效;六是严把交付合同审查关。严格审查交付合同项下的标的物或完成工作成果的检查和验收情况,确保每一份合同都按照约定履行;七是严把合同变更审查关。由于市场变化、重大施工设计变更等因素引起的合同变更,严格按照合同变更管理办法审查履行合同变更手续,规范合同管理。

(五)突出内控和稽核相结合

内部控制相关流程负责人每月定期督促合同签订以及涉及投资和成本和工程进度结算,与监控中心的稽核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密切联系,提高效率。针对货币资金流量大、收支业务较多等实际情况,内部控制流程相关流程人员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授权批准以及付款“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等标准程序,通过对银行账户、支票、印鉴的有效管理,保证了货币资金收支安全监控中心定期对社区货币资金清查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监督资金运行。

(六)加强实物控制

在实物资产管理方面应充分利用实物保管控制方法,建立定期盘点制度,保证实物资产的安全性。对盘点时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查,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社区固定资产实物卡片的建立、下发工作,将固定资产卡片落实到基层班组,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保证账、卡、物三相符;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之间协调和沟通,实现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全过程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七)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风险责任意识,并落实到人财务人员作为重点岗位人员,一方面所负责的工作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财务人员要自觉抵制各种利益诱惑。因此,必须经常对财务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及反腐倡廉教育,帮助他们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深刻认识到贪之害、廉之福,做到在诱惑面前不迷失;抓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面对油田企业繁重的经营管理形势,对财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经常对财务人员开展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培训,提高其分析和鉴别真假会计业务的能力,只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才能有效行使内部控制职能,发挥内控制作用。

(八)加强对内控工作的监督检查

确保责任到人、责任到位建立逐级负责制度和日常检查考核制度,定期对各单位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抽大会计业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促进财务人员尽职尽责。对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和基础工作差的要追究责任。这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断提高财务和会计管理水平。

(九)完善综合评价机制

应当及时建立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分析机制,对社区涉及的经济活动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系统、完整、客观的评价,在进行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时,尤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社区内部控制的组织情况,各个部门之间是否具有联动协调机制;社区内部控制的建设情况,包括部门权责是否对等,涉及的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以及相应的监管是否分离,经济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以及相应的内部监管机制是否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切实有效;财务信息的编报是否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执行;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在人员培训、轮岗、评价等方面是否完善。一是修订相关的业绩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形成以预算执行结果为主导的奖惩考核机制;二是建立对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体系,对社区及各三级单位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分析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设立社区预算管理典型,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整体质量。

三、结语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5

本工程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总建筑面积约11.3万㎡,由99栋独栋别墅和1栋会所组成,项目定位为超高端豪宅别墅园区。整个园区项目建成后由1家物业公司管理,在会所地下一层设置1个智能化中控室(兼消防安保控制室),由物业管理公司配备专职安保人员、设备工程师及it工程师,对园区及会所的消防、安防及智能化系统进行24小时监控、管理及维护。

2设计范围

本次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范围为园区部分(会所及单体别墅内部智能化设计由业主另行委托其他专业公司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2]:(1)园区信息设施室外弱电管网系统(含运营商管网预留)光纤布线系统智能专网系统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信息系统(2)园区安全防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周界防范系统数字访客可视对讲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3)配套工程机房工程智能化系统配电及防雷接地

3园区信息设施

3.1室外弱电管网系统

(1)本系统主要作为园区智能化系统线缆及运营商弱电线缆敷设的管道路由。(2)全园区共分为北/中/南三个分区,其中西区包括a、B片区;中区包括F、C片区;南区包括D、e、H、K片区。西区(a、B片区)室外园区主干管和入户管已敷设完毕,园区主干路由敷设6条pVC110管,分支入户敷设3条pVC50管。中区(C区)和南区(D、e片区)室外园区主干路由敷设6条七孔蜂窝管(子孔尺寸为32mm),分支入户敷设3条pVC50管。中区(F区)和南区(H、K片区)室外园区主干路由敷设6条七孔蜂窝管(局部3条),分支入户由相连通的地下室线槽敷设到户。FKH地下室主干线槽规格为mR300×100(局部mR200×100),入户线槽规格为mR50×50。(3)管道敷设要求室外园区预埋管道及手孔井应尽量选择在绿化带或人行道处敷设,一般室外管材采用pVC-U聚氯乙烯塑料管,当管道进入建筑物室内及穿过车道时改用焊接钢管。

3.2全光纤布线系统

园区光纤布线系统分为入户及园区视频监控两套布线系统,均为全光纤布线系统。(1)入户光纤布线系统主要作为数字访客可视对讲系统、别墅智能家居系统等智能化系统网络层通信的传输介质。系统采用两层星型拓扑结构,第一层为干线子系统,包括会所地下一层智能化中控室设备机房的光纤主配线架至每栋别墅、园区南北出入口保安亭及南区物业办公室智能专网机柜的干线光缆与配线设备;第二层为配线子系统,由智能专网机柜交换机至设备信息插座或网络接入设备的配线电缆、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主要光纤主干(星型至aBCDFHK区每栋别墅及西区出入口保安亭)采用4芯om3多模光缆(2芯工作,2芯备用,支持千兆传输最远900米);其余光纤主干(星型至e区每栋别墅、南区出入口保安亭及南区物业办公室)采用4芯单模光缆(2芯工作,2芯备用,支持千兆传输最远2000米)。水平配线电缆采用六类Utp铜缆。(2)园区视频监控光纤布线系统主要作为室外园区及FKH地下室ip摄像机、周界防范防区探测主机等智能化设备网络层通信的传输介质。系统采用epon树干共享式无源光网络结构,由光线路终端oLt、光纤链路、无源分光器poS及光网络单元onU组成。整个园区共设置7条光纤链路,每条光纤链路采用2芯单模光缆(1芯工作,1芯备用),接入会所地下一层智能化中控室设备机房的光纤主配线架。水平配线电缆采用六类Utp铜缆。

3.3智能专网系统

(1)园区智能专网采用两层星型架构,包括核心层和接入层。网络主干采用1000m以太网,终端用户端口速率10/100m自适应。(2)核心层交换机设置在会所地下一层智能化中控室设备机房内,包括2台全千兆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间通过2条万兆链路进行连接通信。2台核心交换机同时工作,分别连接不同部分的接入层交换机,当其中1台核心交换机发生故障时,可根据重要性利用跳线切换部分主干链路至另一台核心交换机。(3)接入层主要作为园区智能化系统设备的网络层通信使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设置在每栋别墅、出入口保安亭及南区物业办公室智能专网机柜的以太网交换机(带poe供电)。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可堆叠、可网管、千兆上联交换机,每个堆叠交换机单元配置1个1000m光口上联至核心交换机。ip摄像机、可视对讲分机等智能化终端均采用10/100m自适应链路与接入层交换机连接。另一部分为园区视频监控光纤布线系统的onU光网络单元(带poe供电)。每个光网络单元配置1个共享式1000m光口上联至oLt光线路终端,oLt再以1000m电口链路与核心层交换连接。每个光网络单元配置4个10/100m自适应电口与ip摄像机和周界防范探测主机相连接。

3.4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基本设施,系统音源设备和控制设备设在会所地下一层智能化中控室设备机房内,其主要功能有:(1)背景音乐播放。背景音乐主要用于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听觉气氛,是美化公共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平时通过室外园区草地音箱(沿道路设置)可按时间段,按正常的生活日、节假日、特殊纪念日安排播放不同性质背景音乐,来丰富园区的生活气氛。(2)业务语音信息广播。业务信息广播主要形式为人工话筒业务广播和自动语音信息广播,用于广播通知、新闻信息及寻呼等功能。(3)应急疏散广播。当发生火灾或其他应急情况,疏散广播信息将以最大音量形式输出,并且不受扬声器回路被关闭或音量衰减器开关状态的限制,确保正确引导园区人群的疏散。

3.5信息系统

本系统主要用于园区天气状况、温湿度信息、空气质量环境参数、穿衣指数、园区管理通知等信息公告,同时也用于会所的商业信息公告,如会所介绍、会所服务优惠、车展、名人会等。信息终端主要在园区北边和南边出入口处各设置一块室外全彩LeD屏(p10),屏体尺寸为4.16米×2.24米。

4园区安全防范

4.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本系统采用ip数字前端摄像机+ip传输网络+ip存储+数字上墙显示的全数字ip网络化视频安防结构。所有前端视频信号经智能专网传输,监控视频流在会所地下一层智能化中控室设备机房存储。系统做全天24小时录像(会所及室外园区摄像机采用720p@4mbps格式存储,别墅周界摄像机采用D1@2mbps格式存储),按30天存储配置硬盘容量,管理中心可根据需要随时调取监控点的实时图像或过往录像。前端摄像机设置:在园区周界围墙、园区道路、别墅周界及FKH地下室等场所设置各种类型摄像机共584台。园区摄像机利用园区视频监控光纤布线系统进行视频信号传输(别墅周界摄像机就近接入每栋别墅的智能专网接入层交换机)。系统报警联动功能:通过两种方式触发报警:第一是通过对实时视频信号进行软件分析,识别现场是否有人员移动;第二是通过软件接口与周界防范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通信,接收周界防范探测主机、出入口读卡器及报警按钮发出的报警信号。设防状态下,当监控现场有人进入触发报警时,监控工作站及监视器墙立即弹出报警点附近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同时发出声音提示提醒值班人员注意。

4.2周界防范系统

本系统主要是利用光缆振动探测系统来保护室外园区周界围墙的安全不受侵犯,是整个安保体系的第一道防线[3]。系统主要由双防区探测主机、振动传感光缆、终端盒及系统工作站等组成。系统前端探测主机通过RS485总线串接起来,其中一个探测主机利用园区视频监控光纤布线系统的onU设备与智能专网核心交换机联网通信。当有人入侵(攀爬、拉扯、踩踏和剪断围网)所产生的持续振动致使光缆形变而产生的信号,经系统软件分析算法判断满足报警条件时,立即向系统工作站发送告警信号,同时输出开关量信号启动现场声光报警器。系统工作站显示报警防区情况同时联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进行实时跟踪和录像。

4.3数字访客可视对讲系统

本系统主要设置目的是对进入园区的访客进行身份确认,实现对园区出入口的管理,同时系统兼具别墅住户报警功能,当别墅住户家中发生火灾、燃气泄漏及其它安防警情时,报警信号传输到会所智能化管理中心,通知值班人员做出反应,并能发送信息至住户手机。系统采用ip网络型双向可视对讲系统,主要由园区行人门口机、园区车道门口机、别墅门口机、别墅住户分机、管理机(设置于会所地下一层智能化中控室及西区/南区停车场岗亭)、工作站和系统管理软件等部分组成。系统利用智能专网进行视频及语音对讲信号数据双向传输。

4.4停车场管理系统

室外园区在西区和南区出入口各设置一套两进两出停车场管理设备,对停车场进出车辆实施自动管理。系统具备出入口管理、停车收费管理、车辆图像对比、不停车收费等多种功能。

5配套工程

5.1机房工程

在会所地下一层设一个智能化中控室(兼消防安保控制室),对消防控制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周界防范系统、数字访客可视对讲系统、智能专网系统等智能化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维护。智能化中控室面积约140㎡,划分为UpS配电间、设备机房和监控室。系统运行期间由物业管理中心配备专门的保安/ip/工程值班人员负责中心机房24h监控和管理维护。

5.2智能化系统配电

(1)智能化中控室、会所楼层弱电间及室外园区ip摄像机等智能化设备全部采用会所UpS统一供电。会所地下一层UpS配电间内设1套60KVa的UpS电源,供会所及室外园区(aBCF片区)各智能化设备(如交换机、ip摄像机、出入口控制器、周界防范探测主机等)用电。(2)在南区开关房设1套10KVa的UpS电源供室外园区(DeKH片区)各智能化设备(ip摄像机、周界防范探测主机等)用电。(3)别墅户内智能专网设备(如接入层交换机、DDC)由业主自设小型UpS供电。交换机带poe供电,可兼顾可视对讲分机、户内ip摄像机的用电。

6结束语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6

论文关键词社区安全安全设施犯罪预防

在城市功能分区中,住宅区是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其是城市人栖息之地,承载着城市人的家园,是人休息和娱乐的重要处所。社区的公共性和相对开放性特点为犯罪份子实施犯罪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社区内偷盗、抢劫等行为时有发生。社区安全问题维护事关人之基本生活环境的维护,是社会管理的重大问题。基于社区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实务界和学界纷纷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已有的经验和成果表明,社区安全设施的建设对维护社区安全和提高犯罪预防之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一、社区安全对犯罪预防之作用

(一)社区安全与犯罪预防之关系

犯罪预防是现代公安管理的重要内容。犯罪行为不仅归结于犯罪人自身好逸恶劳的本性或其凶残的本质,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具有复杂的社会因素,犯罪人之教育背景、家庭情况及社会风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情况等都影响着犯罪行为之发生。当然,作案环境的相对宽松亦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原则。而社区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特点,政府对社区的日常管理事务很少介入,公安人员一般亦不进入社区巡逻。而对大多数社区特别是大型社区而言,基于为社区成员提供方便的原因,社区管理者往往不对进入该社区的人员予以严格盘查,从而使得外来人员可以较为轻易地进入社区。两方面的原因结合,社区自然就成为了犯罪行为高发的地带。基于此,强化社区管理,提高社区安全维护水平,当然就成为了预防犯罪行为发生的良好途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犯罪预防手段和措施逐步往前拓展,犯罪预防理论从强调及时发现和制止犯罪苗头到从注重根本上改变容易滋生犯罪的环境。这种情况之下,加强社区安全管理无疑是改变犯罪所发生的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犯罪预防绩效的提高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二)社区安全设施建设之必要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采用,大大地减少了人之劳动力的支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把人从体力劳动和重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物质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更新生产领域的技术流程,技术力量还渗透到了生活领域,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和更为安全的生活环境。社区安全设施即是在此种背景下出现的,社区安全设施之建设,即是将安全技术领域的最新产品用于社区安全管理中,用以提高人们生活之安全度及其安全感。换言之,社区安全设施建设之必要性在于,一方面,这种建设适应了物质技术的最新发展,其能够将大部分投入到社区安全防护的人力资源从该项工作中解决出来以进行其他更有创造性的活动,因而代表了物质文明发展和人之解放的潮流;另一方面,社区安全设施建设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社区安全防护工作的效率,改善犯罪预防的效果,进而维护社区成员之人身财产安全。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犯罪份子之犯罪手段也向高技术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从技术设施上提高社区安全防护的水平亦是应对犯罪行为向高技术方面发展的需要。

二、社区中犯罪预防的新理念

(一)被动预防向主动预防转变

传统的社区安全防护是一种被动型的安全防护。如在九十年代之前,防盗门窗和围墙是主要的防护设施。但这种防护模式具有被动性的特征,其只能对犯罪人之犯罪行为予以消极地应对,而不能予以积极的制止。豍随着安全防护和犯罪预防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部分防护技术表现出了某些主动性的特征,如有些实体屏障本身增加了防入侵探测和报警的功能,这些安全防护设施在面对犯罪行为时并非消极地应对和承受、抵御犯罪人之侵害,而是主动发出警报以有效吓阻犯罪行为之继续进行。这些设施之应用,实现了犯罪预防从被动预防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二)人防、物防为主向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转变

传统社会中的社区安全防护主要以人防和物防为主。所谓人防,即是在社区中安排人员以定点值守、流动巡逻等方式加强对社区的控制,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物防则是指为社区和家庭生活区域设置实体屏障,从而隔断犯罪人与社区成员及其财产的接触,避免社区成员及其财产成为犯罪行为之作用对象。围墙和防盗门即是物防的典型代表。当然,物防设施仅有暂时阻碍犯罪行为达成其目标的效果,其不能根本上制止犯罪行为的继续进行,如果犯罪行为持续作用于物防设施,物防设施可能将不堪重负。所以,在传统社区安全防护中,物防必须跟人防相结合,人防中其中起着主要作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防护技术,诸如电视监控技术、出入口控制系统、面部识别系统、住户报警系统等现代技术被应用到社区防护中。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且与原有的人防措施和物防措施防相结合即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大大提高了公安机关及社区管理者预防犯罪的绩效。

(三)网格化的防护

所谓网格化管理,即是指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网格,每个网格设置相应的管理员,由管理员综合管理社区安全事务,从而使管理员之责任得以明确。网格化管理把管理员派遣到各个风格区域中,提高了社区安全管理体系的反应能力,但这种方法将整体性力量化整为零派遣到个网格中,其削弱了事发网格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竖因而,网格化的管理必须配置相应的巡逻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之时避免削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平面向立体转化

传统社区防护方式是一种平面式的防护,在这种防护方式中,围墙成为了这种方式最主要的防护手段。即是说,在传统社区安全防护模式下,安全防护设施往往设置在地面,并以屏障的方式存在,通过屏障

的设置而隔断犯罪人与犯罪对象的接触,从而起到维护社区安全和预防犯罪的效果。而随着安全防护技术和理念的发展,平面式的防护体系为立体式的防护体系所替代。现代防护系统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平面式的围墙和防盗门等,还包括设立在空中的电视监控系统和周界报警系统等设施,这些设施与围墙、防盗门、出入口控制系统等相结合,将组成一道立体的防护网,对社区安全予以全方面的防护。

三、社区安全设施建设提升犯罪预防绩效

基于社区安全防护实践及其理念的新发展,现代社会安全防护效果的实现和犯罪预防绩效之提高,当然需要从技术设施和物防设施方面对社区安全防护体系加以完善,建构严密的社区安全防护网络。

(一)技防设施

1.周界报警系统的建设

周界报警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社区与外界隔离的主要手段,俗称“电子围墙”,周界报警系统的建设将在社区地域范围内为社区成员建构一个相对封闭的安全空间。为提高社区范围内犯罪预防之绩效,有条件的公安机关或者社区管理者应当在在社区围墙上安置周界报警系统。常用的周界报警系统一般由红外线发射器、接收器和报警器组成。红外线发射器不间断对围墙周边发出红外线,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红外线发射器所发生的红外线经反射后为接收器所接收,进而触发报警主机,报警主机并迅速将相关信息传送到安全管理人员手中,使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从而及时制止犯罪行为的进一步实施。

2.电视监控系统的建设

周界报警系统只能针对翻越围墙等异常情况产生作用,如犯罪份子不采取翻越围墙的方式而是采取乔装打扮的方式混入社区内,那么这道防线就相当于“马其诺防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之下,即需要其他防范系统对社区内部情况实行实时监控,这种系统即是电视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亦是安全防护领域中的重要设施,其通过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直接对重点区域加以监控,能够将该地区之情况实时传送到安防人员所在的控制室。一套电视监控系统可以同时设置多个摄像机,对多个重点区域特别是社区内交叉道口等部位进行重点监控。而一套系统的操作仅需一人即可完成,即是说通过这套系统,一人即可对整个社区的重点部位实施监控。因而,这种系统的应用亦能提高犯罪预防的绩效,公安机关或相关社区安全管理者亦应当积极建设这种系统。

3.保安巡更系统的建设

保安巡更系统是人防与术防的结合,在这种系统中人起着主要作用,然而社区安全设施的建设亦不能因此而忽略保安巡更系统的建设。保安巡更系统以智能卡及识读器为基础,配合相应的保安巡更系统软件,实现用户对所辖场合的巡更管理功能。豏我们认为,人的因素毕竟是安全防护的第一因素,因而公安机关或社区管理在在进行社区安全设施建设时亦不应忽略保安巡更系统的建设,进而使人之效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建设

顾名思义,出入口控制系统即是设置在社区进口和出口并对进出人员进行识别和对外来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的设备。出口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即是识别进入社区的人之身份,在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外来人员进行重点登记。出入口控制系统与周界报警系统都是社区防护的第一道防线,两者的区别在于,周界报警系统之功能在于对非法入侵者进行预警,而出入口控制系统则主要对以正常方式进入社区的人员进行检测,并识别出来外来人员。

(二)物防设施

先进的安全设施和技术和适用要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则必要要与物防设施配合起来,在社区建筑规划过程中注意不留安全死角和合理设置实体屏障,从而才能促使安全防护和犯罪预防绩效的最大化。

1.社区空间布局与犯罪预防

社区空间布局与犯罪预防亦有重大关系。建筑物作为物防设施的重要组成,其空间布局如何直接影响着社区安全的维护。具体而言,社区在其空间布局上如果死角较多,则安全隐患就较大,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必亦较大。如楼与楼之间的夹角、小巷和电梯间即可能成为社区安全死角,开发商在进行社区规划时,就应当避免将这些死角设计为个别住户出入必经之路,从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7

一个地区地下水位变化是该地区的地下水储存条件、自然补给、迳流、排泄和人工开采利用等复杂的自然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能真实反映地下水资源状态。由于地下水位容易实时网络施测,可实现与地下水资源相关的量化管理与评价。而地下水资源量是一个很难直接施测的量,一般是通过对各种补给量和排泄量分析计算确定,而各种补给、排泄量的确定,又要通过对各种参数勘测选定,都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很难精准。因此,用控制地下水位管理与评价地下水资源方便得多,准确得多。

对地下水过量超采,导致一些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这不仅反映地下水资源的减少,在干旱地区还能造成地表土壤水分干涸,植物凋萎,植被退化,甚至死亡等,出现荒芜化、沙化生态景观;又能产生地面沉降塌陷、裂缝,海(咸)水入侵等地质水文环境变化。用“抬升型”和“下降型”地下水控制性水位分别控制管理补给过量、开采量不足和由于补给量不足或过量开采的诸多问题的发生。而用资源量控制就很难体现如此全面的控制管理内涵。即使用资源量控制还是需要水位的变化来校核。

二、用地下水位管理地下水资源的方法

中国水利水科学研究院叶勇、谢新民在“地下水控制性水位分区研究”中,提出采取两种类型、两色线控制水位和三区管理形式。

即采取“抬升型”与“下降型”两种类型,以“红线”与“蓝线”水位控制,以蓝、黄、红三区管理。“抬升型控制性水位”是补给过量或开采不足引起地下水位上升,产生对资源、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程度的一系列数或阈值;“下降型控制性水位”是补给不足或过量开采使地下水下降,同样产生对资源、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一系列数或阈值。由影响程度把控制地水位定为“蓝线水位”和“红线水位”。蓝线水位或水位区间系指资源、生态、环境功能协调。在抬升型中,地表水位所处位置,即可实现采补平衡或排补平衡、又能防治涝渍盐碱灾害、又有利土壤改良、作物生长(尤其根发育)、有利土壤与地下水库建设、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和生产率,即把这种临界地下水位定为抬升型蓝线水位。而地下水位上升,表现补大于采(或排水不足),达到或超出渍涝和盐碱发生的临界、甚至污染环境、道路反浆、耕地不能机械作业、土壤冷桨、影响作物发育和产量的临界地下水位为抬升型红线水位。水位上升又不致产生涝渍与返盐或无效蒸发的地下水位作为控制水位为下降型蓝线水位。而地下水持续下降,引起地下水资枯竭,如疏干含水层1/2以上,或达到使地面沉降、地表裂缝、塌陷、沙化,或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的各种临界水位(如生态需水临界水位、地质灾害临界水位,海水入侵临界水位)为下降型红线控制性水位。

表1控制性水位类别及管理分区体系表

三、用地下水位评价管理地下水资源初探

我省地下水类型有潜水,弱承压水,承压水。三江平原主要开采利用潜水和弱承压水。松嫩平原主要开采利用潜水、弱承压水和承压水。抬升型控制性水位,对于三江平原潜水,主要防治涝渍,在雨季或丰水年地下埋深不能少于0.5m,所以一般要求地下埋深水位不能小于2m,所以2m应定为抬升型红线水位。而地下水位处于一定埋深,可使地下水无效蒸发等于0,还有一定地下储水和调节库容,则可把4m作抬升型蓝线埋深水位。对于三江平原弱承压水,由于地下水不参与(或影响少)成涝,所以在抬升型控制可以不设红、蓝线水位和三区管理。对于松嫩低平原潜水、主要是防治盐碱和涝渍,所以要求地下水位不仅雨季汛期地下水埋深不少于0.5m;而且干旱季节埋深不能少于可返盐埋深3m以下,又由于可能受冻融影响,故把埋深5m作红线埋深水位。而地下水位降至一定埋深以下,可以使地下水蒸发等于零。且还有一定储水库容,故把埋深10m作为蓝线埋深控制水位。对松嫩低平原的弱承压水和承压水不能参与地表成涝和盐碱,也可以不设抬升型红、蓝线控制水位。

对于下降型控制性水位,三江平原潜水在埋深在6m以上,便于开发利用,还具有一定储水和调节库容,可作为蓝线水位。而埋深大于6m,可能要改变泵型,对于簿含水层≤20m,疏干率达50%,视为超采,故可把10m作为红线控制性水位,对于厚含水层,可以斟酌加深。

三江平原弱承压水(主要指建三江地区)由于地表有7~20m粘性土复盖,且弱承压水头部分地下水释水率低,在10m内很难保证开采量,且形成的储水与调节库容也有限,故定15m为蓝色控制水位。至于红线水位主要考虑减少抽水能耗和可开采量与可能维持采补平衡埋深为限,暂定20m为红线控制水位。因为本地区不牵涉海水入侵,水质恶化,若地质环境条件允许,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大下降型红线控制水位。

松嫩低平原下降型控制水位潜水与弱承压水、承压水由于缺乏研究,暂定埋深15m为蓝色控制水位,而潜水厚度约40m,弱承压水和承压水厚度60m以上,也分别按疏干50%含水层计,定20m与30m分别作为潜水与弱承压水和承压水下降型红线控制水位,主要视地质条件定,再作增减。三江平原与松嫩平原地下控制水位和管理分区详见表2、表3。

表2三江平原潜水与弱承压水区地下控制水位和

管理区初拟表(单位m)

特注:评价与表1相应管理区相同。

表3松嫩平原潜水与弱承压区和承压水地下控制水位和管理区初拟表(单位m)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8

(一)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内控体系现状

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工作特点新型化,其特有的物业、公用事业及离退休三大板块建立至今着重于制度建设以及生产常态化运行,因此内控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并开展。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油田矿区服务企业提出了“构建科学管理体系,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设想,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改善油田矿区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率,降低国有资产流失并维护国有财产的安全。

油田矿区服务企业规模巨大且运营能力极强,在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方面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对建立、推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二)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具有局限性。导致这种局限性的原因主要有:财务人员在进行企业决策时由于个人知识和判断能力的缺乏,做出错误的决定,即所谓的主观性误差;由于管理层无视内控体系或由于错误或误差,即便在内控体系建立相当完善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的误差;控制环节设置越多,管理效率越高,但是这又会增大内控管理成本。所以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

2.员工财务内控相关知识欠缺。即便是对企业员工进行了相关的必要的财务内控只是培训,但是,财务内控对于我国各行各业而言都是一个新兴事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慢慢了解和熟悉,所以员工在这方面的知识仍然很匮乏,不免会出现走弯路和错路的现象。

3.内控意识不强且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当前包括油田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主动意识不强甚至出现懈怠情绪。

由于缺乏制度约束和认识能力有限,现阶段油田矿区服务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内控存在诸多误区。(1)认为内控就是管控越紧越好,过度集权、事事审批,统收统支,一切以计划为主,必须服从计划的调拨,完全否定了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2)过分强调“用人不疑”,但是没有做好“疑人不用”,也就是说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和考核机制,更没有建立“轮岗”制度,这就为权利的“寻租”留下了机会。(3)过分低估经营风险,认为现有体制完全可以起到预防和避免风险发生的作用,忽略了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4)过于强调通过企业财务内控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目标,而忽视了内控的经营性目标。

4.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很短,国内关于财务内控方面的立法还相当欠缺,一些借鉴国外的内控法律法规无法与我国企业实际结合起来,导致企业财务内控方面无法可依,无法有效指导和约束企业财务人员的行为和活动。

二、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内控体系构建与创新

(一)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包含三个模块,其中最核心的控制过程包括五个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如下图所示。

图1企业财务内控

1.控制环境。所谓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公司治理层、管理层及各类员工对企业财务内控的态度、认识及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的统称。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财务内控的结果和效果,是企业财务内控五要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财务内控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硬环境”应该包括治理结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及反舞弊机制等环节。“软环境”主要包括管理文化、风险意识、操作人员素质等。

2.风险评估。所谓风险评估是指企业管理层在特定的内控环境下,对影响企业经营、财务报告及合规性目标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行动加以管理的过程。风险评估分为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两个层次。风险识别即是对企业运营的外部因素(包括技术、竞争、经济政策、环境等)和内部因素(包括操作人员素质、公司活动性质、经营范围等)进行检查、辨别与分级。风险分析则是估计风险的重要程度、评价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加强风险管控的过程。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就是在上述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所认定的重大风险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企业各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过程。具体的控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1)业绩评价,即将实际业绩与前期业绩(上年同期业绩、预算业绩等)进行比较,同时考虑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对实际运行业绩作出评价与控制。(2)信息处理,即保证正确、完全并接受授权进行信息处理,如保证软件完整运行、进行系统文件和数据维护等。(3)实物控制,也即资产和记录接近控制,如对计算机及数据资料的接触进行授权、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实物安全控制等。(4)职责分离,如将业务授权、业务执行、业务记录和检查等职责分开。

4.信息与沟通。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履行其职责,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必须将内外部信息进行识别、捕捉和交流。其中外部信息有市场份额、行业法律法规、客户满意度等;内部信息包括企业会计制度、暂行条例、相关规定等。常用的信息沟通方式主要包括对上级报告例外(突发)情况、凭证账簿交接沟通、财务报告手册沟通管理等。

5.监督。监督实际上是对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上述一系列环节的试试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是对企业财务内控情况所进行的宏观层面的把握,是油田企业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二)油田矿区服务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创新建议

1.打造全员控制的内控环境。首先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公司经理对于公司重大风险进行研究和深入分析,对于诸如重大战略风险,资产并购风险等,制定重大风险应对方案,找到其根源所在、分析出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应对策略以及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手段等,同时必须组织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公司本部和下属分公司全员参与风险评估。

其次将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公司财务内控制度及管理体系以文件(如内控手册、内控评价文件等)的形式,下发各单位、内部监督部门等进行学习、贯彻落实,却把企业财务内控全员参与。

2.完善公司组织结构。按照财务内控业务的熟练程度、管理的复杂程度等将油田公司组织结构进行划分和完善,对那些熟练程度较差、管理程度较复杂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控力度。同时强化第三方的参与和管理,梳理出油田公司的几大主责部门如采购、销售、资产管理等部门,展开有效管理,进一步完善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公司组织结构。

3.持续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为了展开持续全面的企业财务内控风险评估,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油田矿区服务企业企业必须广泛、持续搜集与本行业本企业风险管理有关的内外部数据、信息和资料,以此为基础进行未来经营风险的预测和防范。

如下图所示,油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受到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的影响,加强企业财务内控旨在保证经营效果和效率。

图2 油田矿区服务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与风险评估

4.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建立“三道防线”,加强对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即建立经营管理部门的“控制自我评估”机制(CSa);加强企业财会部门的后台监督;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实现“再监督”。这三道防线中,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审计监督结果较为客观公正,并能为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提出指导性建议。在此基础上,审计部门还必须积极协助油田矿区服务企业营造和建立“软环境”,即企业文化建设、操作人员内控意识和综合技能的提高等。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9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识别与认定困境对策

一引言

2010年,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文件,执行内控规范的企业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目前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的背景下,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倍受关注,同时它也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点,是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刘玉廷,2010)。之所以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成为重大难题,是因为上述规范体系中在对内控缺陷识别和认定做了原则性规定之后并没有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指导。这直接导致企业管理层和外部审计机构只能凭借个人主观判断进行内控缺陷的识别和认定(田娟,2012),这种主观判断容易受到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自我选择性的影响。企业评价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不断提高为控制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因此,对于内控缺陷本质的理解应该是基于目标导向型的,主要从偏离控制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程度以及影响后果来识别和认定内控缺陷。目标导向型的识别和认定对什么是内部控制缺陷、种类的划分、如何区分内控缺陷和内控局限、如何区分财务报告与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等一系列问题更需要明确的规范以及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正是这些问题的概念模糊和实务操作性不强导致了我国企业内控缺陷认定的困难,进而影响到企业自我评价以及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

二、内部控制缺陷相关文献综述

从研究侧重点来看,现有的内部控制缺陷文献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公司报告质量的相关性(Doyle,Ge和mcVay,2007;LaFond,2008;杨有红和毛新述,2009);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企业自身特征研究:企业审计特征、治理特征等角度(杨有红和陈陵云,2009;Hollis等,2009;Jeffrey等,2007);影响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主要因素(Doyle,Ge和mcVay,2007;Hollis等,2007;林斌和饶静,2009;田高良等,2010);内部控制缺陷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Doyle,2007;Goh&Li,2008);内控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Hammersley等,2008;Beneish等,2008;Bryan&Lilien,2005)。通过梳理以上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均忽略了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问题。研究者一般首先假设上市公司可以对内控缺陷进行专业认定和披露,然后就直接研究存在内控缺陷公司的特征以及市场对这些公司的反应。

在少数内部控制缺陷识别和认定的研究中,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标准繁多,分类的依据略显随意。部分学者把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按照公司运营的各个子模块来划分:账户类缺陷、培训类缺陷、期末报告和会计政策类缺陷、收入确认类缺陷、职务分离类缺陷、账户核对类缺陷、子公司类缺陷、高管类缺陷和技术类缺陷(Ge和mcvay,2005;齐保垒2010;单华军2010);也有学者按照重大缺陷形成原因将其分为:人员归因缺陷、复杂性归因缺陷和一般归因缺陷(JeffreyDoyle,2006);还有学者按照审计难易程度分为较难审计类和容易审计类内控缺陷,并且认为较难审计类内控缺陷包括控制环境缺陷、财务报告缺陷、关键人员缺陷,较容易审计类内控缺陷包括日常业务控制缺陷、控制系统缺陷、交易核算缺陷(S.Hammersley,2007);还有学者按照企业审计特征和治理特征来划分内控缺陷:上市公司中报或年报财务报表重述行为及存在审计师变更的(鲁清仿,2009)。可见,我国对内控缺陷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专门的研究。

因此,笔者将从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的规范化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的方法和路径。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一)内控缺陷和内控局限性的认定模糊

在企业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基于企业的“自我选择性”,可能很大程度上会利用内控缺陷和内控局限性的理解误区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披露方式,将管理层越权、串通或共谋等超越内部控制的故意行为认定为内控局限性,从而得出内控有效性的结论。事实上,内控缺陷和内控局限性两者既有共同点又存在本质的区别。内控缺陷和内控局限性的共同点在于由于两者的存在会导致内控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区别在于,内控缺陷是内控设计上的漏洞或者执行过程中未按照设计意图运行而产生运行结果偏差,它是可以通过人为努力来完善和修正的;而内控局限性则是固有风险,它是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无法预见的各种风险敞口以及就算按照设计执行也无法实现控制目标的可能性。美国CoSo委员会认为:“任何内控系统,不管其设计和执行多么完善,都只能对实现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目标提供合理、而非绝对的保证。这些控制目标的达成受限于内控系统的固有局限性。”虽然内控缺陷和内控局限性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是很容易区分。这是导致很多企业内控无效的重要原因。例如,一直以零库存管理、直销模式和实时信息管理而闻名的戴尔是世界最大的pC电脑制造商,在财务丑闻曝光前,不仅制定了严格的监管制度,而且还花费巨额资金聘请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为其制定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手册》,在之后的SeC(2010)调查报告和年报信息中,戴尔公司的问题在于错报供应商大额支付款项、准备金和应计项目会计处理不当。戴尔财务高管主要是通过“饼干罐会计”来进行大量的会计盈余调节。所谓“饼干罐会计”,是指在经营状况良好的年度,提取准备金来降低盈余;在营运不佳的年度,则动用这笔基金来提高盈余,给报表阅读者以公司年年获利、财务平稳的印象。最终这一会计“技巧”为戴尔招致1亿美元的罚款,同时高管层支付数百万美元不等的罚款。在此次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表明戴尔存在重大缺陷。但是如果不对内控缺陷与内控局限性进行合理区分,如果SeC的法规执行部没有对戴尔的会计和财务报告事项提出质疑,再三发函要求进行彻查的话,极有可能导致企业在评价内控有效性时避重就轻,进行虚假披露,把内控缺陷认为是内控局限性而蒙混过关。

(二)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与公司内控缺陷的认定不明

站在企业的角度,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企业除了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认定外,还要将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在企业自我评价报告中并未要求企业将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与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分开披露。

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只需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不直接发表审计意见,而是规定对于发现的非财务报告的重大缺陷,要在内控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

很明显,企业与注册会计师进行评级和发表意见的对象并不一致。企业是对企业整体层面进行内控自我评价,而注册会计师则只重点关注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两份报告在形式上就有区别,再加上在没有统一认定标准的情况下,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对内控缺陷认定就容易形成信息披露不一致。

此外,国内外学者虽然对内控缺陷的认定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但对此并没有得出比较权威和一致的结论,更未涉及如何明确区分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等问题。同时,对于如何区分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以及内控缺陷如何认定,相关指引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先例可以参照。这给注册会计师的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可能他们在职业过程中采取的认定方法和标准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与企业的认定之间也会产生误解和分歧。这直接影响内部控制报告的权威性和质量。

(三)内控缺陷程度的区分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将内控缺陷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三类。其中,把重大缺陷定义为“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把重要缺陷定义为“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把一般缺陷定义为“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这种描述性的定义并没有明确规定“可能”的具体程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给注册会计师带来了很多困难。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将“可能性”解释为:“合理可能性是大于微小可能性(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可能性,确定是否具备合理可能性涉及评价人员的职业判断。”模糊化的可能性给企业创造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再加上企业的“自我选择性”,很可能导致企业把重大缺陷划分为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从而得出内控有效性的结论。加之相关指引并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对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进行披露并发表意见,导致内控规范虚置,内控建设流于形式。同时也让内控自我评价和审计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四、内控缺陷认定问题对策探讨与研究

(一)采用原则式与规范式相结合的思路

笔者在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及对比国内外内控缺陷比例的基础上认为,原则式内控缺陷认定有其弊端。首先,内控缺陷本身的“负面效应”容易导致企业有“自我选择”倾向。如果内控缺陷认定只有原则式指导,没有规范式参照,很多企业可能趋利避害选择不披露重大缺陷。可见原则式的思路并不完全适合这种负面信息披露的执行。其次,内部控制是最近10年才开始在我国提出并逐步实施的,属于新鲜事物,企业还不具备依靠原则式框架进行清晰认定的素质。再加上原则式认定在实际操作时也给企业增加了难度。此外,原则式认定可能出现实际具有相同控制缺陷的企业出具不同的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可见,不管是对内控缺陷的认定,还是对内控缺陷和内控局限的划分、内控缺陷程度的划分、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的划分都应该采用原则式和规范式相结合的思路,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内控建设和审计的进行。例如,企业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应该根据各个层面各环节内控关键点进行逐一比照,来判断是否存在内控缺陷,当然这种比照并不能仅依靠某一个人的判断,应当由足够的人员参与以及足够合理的控制测试作为支撑。例如,对目前一些国内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严重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行为,如管理层越权、串通或共谋等行为,在现阶段以规则的方式将其明确认定为内控缺陷而非内控局限性,减少企业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借鉴JeffreyDoyle等人(2006)的研究成果,将以下情形认定为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1)存在盈余管理或盈余质量较低;(2)财务错报和报表重述;(3)信息披露质量低;(4)公司规模较小;(5)公司成立时间短;(6)公司财务能力弱或亏损;(7)公司正在经历重大的组织变化如正经历重整;(8)公司业务构成较复杂,如分部较多、海外业务较多等;(9)公司增长较快;(10)企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等。

(二)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的划分一般应采用定量的方式。财务报告内控缺陷相比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更会影响到财务报告的错报,可以采用“可能性”和“导致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划分,对这种严重程度应该进行量化,而不是简单的划分为一般、重要或重大内控缺陷。对“可能性”量化可以借鉴我国《或有事项会计准则》规定。其中“很可能”为发生概率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可能”为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极小可能”为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对“导致后果”具体的量化方法可以根据缺陷造成的错报额占财务报告相关项目金额如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等的百分比来确定。例如日本就规定:如果一项或多项控制缺陷造成公司合并税前收益的错报率大于5%,就可以认定为财务报告重大缺陷。也可以借鉴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对重要性的量化指标,一项财务报告控制缺陷造成公司合并税前利润错报率大于5%的为重大内控缺陷,小于5%但大于1%的为重要内控缺陷,小于1%的为一般内控缺陷。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除了会间接引起财务报告错报,还涉及到企业层面的经营效率、合规性、持续性等重大问题。本身的属性特点决定了它很难量化,因此应采用定性的方式进行认定。《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对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进行了定性规定,如存在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企业存在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企业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发现该错报;注册会计师发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除了以上情况,还应该结合具体行业、具体经营情况、业绩要求等制定相对细化具体的认定标准。

五、结束语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鉴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从现状来看也是实际操作不理想的一环。主要的原因就是内控缺陷的界定、分类以及认定标准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对于内控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这样的新鲜事物,企业和注册会计师都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笔者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利用原则式和规范式相结合的思路从理论层面来明确内控缺陷的界定,区分内控缺陷和内控局限,以及财务报告缺陷和非财务报告缺陷。其次,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从实际操作层面来具体化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本文的局限性在于对内控缺陷识别和认定难题的解决对策的探索略显单薄,规范化思路和量化操作层面有待进一步完善。X

参考文献:

1.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J].会计研究,2010,(5):3-16.

2.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张先治等译.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现实模式[J].会计研究,2010,(6):51-61.

4.王飞.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分析及对策[J].南方金融,2006,(5):15-18.

5.weiliGe,SarahmcVay.theDisclosureofmaterialweaknessesininternalControlafterthearbanes-oxleyact,accountingHorizons,2005,19(3):137-158.

6.JeffreyDoyle,weiliGe,SarahmcVay.Determi-nantsofweaknessesininternalControloverFinancialRepor-ting[J].SSRnworkingpaper,2006.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智能化安全监控管理

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正一步一个台阶的向上提升,精神物质水平都较之以往有很大提高,自然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表现了一个人的经济收入以及生活品质,很多人都愿意通过用居住的氛围来提升和体现自己的生活质量。自然,智能化的小区成为了焦点,一项有效的数据表明:“41.7%的普通市民,74.2%网上一族认为在5年之内,我国智能化住宅将成为住宅市场的主流”。

其实广义而言,智能化小区面向社会的个人家庭销售,作为一种商品化的住宅产品,这种智能化系统具有高技术、高标准、高水平的操作系统,以及功能强大、中心设备完备、系统配置科学合理。系统设备方面可能与作为商业工作用区的智能大厦相比,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广泛性,因为小区智能化系统面向的是更为广阔的居住人群,这群广大的目标消费人群虽然知识系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求小区智能化系统更加接近大众。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需要制定不同层次的安全智能系统。并最终确定系统所具备的各种功能。但是不管作为那个层次的消费群体来说,安全和通讯网络建设都要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对于小区智能化系统功能分析,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了解:安防监控、门禁管理、停车场管理和小区一卡通。

一、智能小区系统中安防监控

不管是高档别墅区还是普通住宅小区,安全都是第一重要的。目前,虽然各类小区内不乏监视器和留守值班人员,但盗窃、抢劫等不安全隐患已然大量存在。其实并不是保安人员没有恪尽职守,只是,不管多么敬业的保安都没办法同时监看多个视频图像,而且也不可能一天24小时不停关注,而如今的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方式门类繁多,防不胜防。另外,小区的报警系统作为安防监控的一部分,在很大一部分的日常生活中都运用的较少,更有唯利是图的开发商们为了自身利益,选择的报警主机和探测器也不够专业不够高阁。

就目前来说,要改善小区安防监控系统,加强小区的智能化水平。就要建立起完备的安防系统,包括录像监控系统、家庭联网报警系统、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和巡逻系统等专业性较强的完整系统。小区中央会所控制中心也必须要具备模拟电子地图和报警控制主机。而由家庭智能控制终端、系统操作软件、传感器、信息键盘、管理电脑、电控锁等设备组成和设于小区中央会所控制中心管理设备组成的家庭联网系统就让家居人群能够切实做好急停安全防范工作。至于巡逻系统,主要是有巡逻保安的个人素质和高质量的系统设备共同组成,而这套系统主要包括由中央管理电脑及系统操作变送器、信息采集器、管理软件等设备。

二、智能小区系统中门禁管理

门禁系统主要是对智能住宅重要通道进行管理。通过门禁系统的管理,可以控制人员出入,甚至是在楼道和敏感区域的行为。一套完整的门禁管理系统可自由设定到每个用户,管理软件集门禁、考勤、人事于一体,而且系统图示可导入电子地图,自由设定门的名称、数量及位置并且实时显示通过人员的姓名、相片、卡号、编号等资料。

而当前对于智能小区系统中门禁管理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此类的产品更是种类繁多,诸如:“485联网型单门门禁控制器、双门门禁控制器、四门门禁控制器,tCp/ip网络型单门门禁控制器、双门门禁控制器、四门门禁控制器,门禁系统管理软件、门禁考勤一卡通管理软件、RS485/232门禁用通讯转换器、门禁专用射频感应式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等”。这类产品无一例外都是利用高科技的感应技术、运用完备的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从而达到控制人员出入以至安全防范的目的。

三、智能小区系统中停车场管理

有车一族的成员团队越来越大,停车场管理在智能小区系统中也占据重要位置,一般而言,停车场通过远距离有源射频识别系统进行有效管理是智能化系统的重要标志。

而这种系统采用世界领先的微波频段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每部车辆上均安装有一张预先在系统注册的有源感应卡(人员佩戴卡),然后在门卫处安装的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控车辆或者人员的出入记录,甚至包括车辆部门、司机姓名、牌照以及照片。这种在有源感应卡不断的发射微波信号,当安装在出入口附近的远距离阅读器接收到感应卡信号后,远距离读卡器通过485接口或者RS232或者以太网或者USB等通信方式将卡信号发给通道控制器或者直接传输给电脑对停车场的安全管理是非常有效的。

四、智能小区系统中小区一卡通

智能小区系统中住宅小区单元门禁主要是用感应卡进行管理与操作,也就是“小区一卡通”。这种具备系统组成扩充性的通行证即是小区单元的住户每人持一张经本系统发行的感应卡,进入小区后,将感应卡在门禁模块前出示,即可开门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