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十篇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十篇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9:03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篇1

【关键词】民族;宗教;常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千百年来,各民族交流融合缔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空前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各民族地区的相对封闭性被打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并从事社会各行各业工作,更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由于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差异,了解必要的民族宗教常识才能在交流中有效的避免误解和冲突,才能真正保障互相了解、互相尊重。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应认清当前形势,发挥教育功能,通过普及民族宗教常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

二、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的必要性

1、政策需要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活动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进行民族常识、民族政策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是学生掌握我国国情、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也是学习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央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与法规,为协调民族关系树立了规范,高校作为育人场所,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国家政策的需要,亦是高校职责所在。

2、形势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间人口移动频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涌入城市,各民族间杂居现象十分普遍。如广东省,据2009年01月15日《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10万人。其中,外省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150万,成为全国输入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友好和睦相处,正确处理民族间的关系,对高校来说同样是一个重大课题。同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两基”教育,不断丰富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致力于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已形成可观的规模。近年来,高校中因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差异互不了解导致的涉及民族、宗教的学生事件并不少见。学生结构的多元化一方面利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学生交流与学习,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因差异形成的矛盾与冲突。高等院校作为普及和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重要阵地,面对学生民族多元化不断发展的趋势,有必要加强民族宗教常识普及力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民族理论和知识教学。

3、自身发展需要

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适应时展与自身发展的需要。民族宗教常识包含众多内容,涉及宗教、文化、历史、语言、饮食、服饰、禁忌等各个方面,可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状况、风俗习惯以及各宗教主要教义与禁忌等内容,有助于大学生拓宽眼界,丰富人文内涵,完善知识结构。虚心借鉴学习其他民族传统文化同样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包容多样的文化心态,对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一定作用。丰富多彩的民族宗教常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加强对民族宗教常识的学习,具备重要德育意义。当然,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可以有效促进学校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与了解尊重,最小限度地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摩擦与纷争,保障校园和谐与稳定。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现状与问题

1、缺少民族宗教常识课程教学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缺乏相关民族宗教常识的内容,在我们所熟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中谈及民族、宗教时多论述我党民族政策路线、民族团结重要性以及我国政策等内容,较少涉及基本民族宗教常识与民族理论。除个别民族类院校外,普通高校学生在日常课程教学中难以接触到完整、全面、客观的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在普通高校中,在公共课设置中涉及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的也为少数,学生与教师缺乏在课堂上获得这方面知识的机会。同时,在我国高校中缺少关于基本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的材。

2、缺少具备优秀民族理论素养的专业教师

首先,一部分教师对民族宗教常识教育重视不够,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占高校学生比重较小,如无特殊情况,不易引起任课教师关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对涉及民族、宗教的内容一笔带过。与此同时,大部分思政类或相关学工部门教师自身对基本民族宗教常识了解程度不高,民族理论修养不够,因此无法在教学或行政中有效传播与阐释。另外一些教师在涉及民族、宗教问题时仍用阶级的观点来看待,拘泥于陈旧的理论教条,缺少与时俱进的眼光。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如果自身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就无法在教学中全面的教授与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

四、高校加强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之途径

1、提高重视力度,增加财政投入

高校领导班子要充分重视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对贯彻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民族团结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地位。通过对教职工的培训、课程改革等实际行动,切实把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真正重视起来。同时学校应该增加财政投入,在改革与教学过程中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

2、推进课程建设,培养优秀教师

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尚无全国统一性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材,这要求高校要结合我国国情与具体校情制定教材。同时要加强课程建设,要兼顾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在教学中全面普及民族宗教常识。此外应积极培养一批懂民族宗教常识、知民族宗教理论的优秀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注重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民族知识和理论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生动全面的讲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提高学生对民族宗教问题的清醒认识。

3、加强校园宣传,注重教育实效

对内宣传对学校的理论教育、思想引领和舆论导向、文化氛围等的营造有重要影响,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高校加强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需要进行校园宣传,通过宣传的导向与教育功能向学生传播正确的知识。在宣传工作中一要保证宣传信息的正确性与导向性,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二要保证宣传信息的时效性与包容性,避免选用过时的、含有陈旧民族观、宗教观的材料;在宣传内容上应做到丰富多彩、全面具体的介绍民族宗教常识,帮助学生、教师树立全面的认识。此外宣传过程中要注重实效,必要时可进行相应摸底工作,了解在校师生民族宗教常识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运用校园新媒体,避免枯燥的说教式灌输。

4、丰富校园活动,尊重多元文化

尊重多元文化则要求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宗教文化。要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将民族宗教文化纳入和谐校园建设的范畴中。学校应提供各类平台,鼓励少数民族、有的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通过互相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联系与交融,让学生在文化碰撞中逐渐克服文化封闭,形成开阔包容的民族宗教观。在开展校园活动时,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在对本民族文化自豪和认同的同时,也对其他文化保持尊重和接纳的意识,最终促使校园形成开放、平等、互相尊重的多元化校园文化。

五、结语

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关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大事,根据中国社会实际,党的十更是在新时期指出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作为党的理论宣传阵地以及教书育人的场所,高校应发现自身在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上的不足,结合校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校园多元文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宗教间的和谐交流与共存,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中耀,栗迎春.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110(2)70-73.

[2]吴鹏.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07)79-81.

[3]买买提.吐合提.浅谈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2)94-96.

[4]钟梅燕,贾学锋.当代大学生民族理论和民族常识教育问题调查研究――以宁夏高校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0(1)85-89.

[5]王成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7(8).

[6]王成平.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群体[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7]黄羽新,徐魁峰.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J].学术论坛,2006(9)177-180.

[8]谢东莉,史宝麟.民族理论和知识与当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6)110-113.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篇2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多元文化教育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06年起开始承担“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培训”的任务。三年多共有来自30多个少数民族的一千余名研究生走进了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的大门。通过一年时间的民族理论、文学欣赏、英语等基础课程培训,学生进入20余所京津地区重点高校接受正式研究生教育。

一、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少数民族研究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未来民族地区建设的骨干人才。将担负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振兴民族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的历史重任。

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培训班的多元文化背景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实施创新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资源。在多民族学生聚集的课堂里,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育学生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域文化,学会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多元意识的理解,同时学会利用英语这一媒介对外宣传本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这是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为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我们设计了以下问卷调查。

(一)研究问题

1.少数民族研究生如何看待本族文化、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

2.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学生群体在跨文化意识方面的差异。

3.少数民族研究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分析。

(二)研究对象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2008级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培训班学生。

参加问卷的学生人数为337人,共收到有效答卷324份,其中263名学生分别来自26个少数民族,另外有来自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61人。

(三)问卷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如何看待本族文化、汉文化和西方文化。

针对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培训班多民族文化背景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

(1)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宣传本民族文化?

(2)你是否仍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如过本民族节日等)?

(3)你是否了解并接纳汉族的文化、传统节日和生活习惯(如过春节等)?

(4)你是否了解并愿意包容西方文化和传统节日(如过圣诞节等)?

(5)你是否同意“不同文化无优劣之分”的说法?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选项(“是”或“否”)。收集完数据后,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分析:

(1)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培训班学员大多数表现出较高的宣传民族文化(变量1—85.8见表1和包容异域文化的意愿(变量5—86.79/5见表1)而且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两项中没有明显差异(见表2),但少数民族男生组和女生组之间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见表3)。

(2)在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变量2)、接纳汉文化(变量3)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68.4)仍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同时相当大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87.8)了解并接纳汉族文化和传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则大多数(93.4)仍保持汉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说明作为我国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已很好地在民族地区融合、并存。

(3)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包容意识(变量4)方面,汉族学组(70.5)与少数民族学生组(46.8)之间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见表2),而少数民族女生组比少数民族男生组在此项中更是高出30.5个百分点(见表3),差异极其显著。数据说明在对西方文化传统的了解和包容程度上,汉族学生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女生组明显高于少数民族男生组。

(4)少数民族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多元文化意识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见表4)。

2.少数民族研究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问卷还设计了少数民族研究生培训班学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调查。

问卷列出我们已经或计划开设的四门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程;问卷采用封闭式分级量表结构。在收集完所有数据后,使用SpSSforwindows13.0版进行数据分析。

请根据自身情况,标出你对开设下列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赞同程度。

1一不赞同2一无所谓3一赞同4=非常赞同(请选1~4分值并打钩)

英美文化(1234)中国文化(1234)(注:以上课程均使用英语教材)

英语影视文化(1234)涉外礼仪(1234)

数据分析:

(1)学生对英美文化、影视文化及涉外礼仪三门课程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三门课程的平均分值都超过了3分(见表5)。反观用英语讲授的“中国文化”课程,学生的认同度明显低于其他三门课程(m一2.5093)。这表明:英语课堂里的文化学习普遍被看成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输入和学习,而英语可以作为输出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媒介,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

(2)汉族学生组四门课程的平均分都高于少数民族学生组,但方差分析表明两组没有明显差异(见表6)。

(3)全部四门课程中,少数民族女生组的平均分都高于少数民族男生组,其中“英美文化”和“影视文化”两门课程两组差异显著(见表7),女生对文化模块课程的热情普遍高于男生。

(4)全部四门课程中,文科组平均分都高于理工科组,“中国文化”和“影视文化”两门课程,两组差异显著(见表8),表明文科学生对文化模块选修课程的热情普遍高于理工科学生。

三、多民族文化背景下

英语课堂的多元文化教育方法初探探究如何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应成为外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本着开放、宽容态度对待异域文化;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利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对外宣传中华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英语课堂上应本着介绍、学习西方文化与宣传中华民族文化并重的原则,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加入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内容,为中西文化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我们在少数民族研究生班英语教学中组织了下列活动,以实践多元文化教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活动也得到各民族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配合。

(一)民族文化英语演讲法

每次上课利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做民族文化内容的英语演讲,并制作成ppt向同学们展示。内容主要涉及演讲者本民族、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

通过此类活动,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理解和尊重。逐渐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认同与对异域文化的包容和欣赏上取得一种平衡。

对演讲者而言,演讲内容的准备和制作过程本身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次再学习和再认识过程,也是树立传承和宣传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的过程,学生制作出很多介绍各民族文化的优秀英语课件。

从英语学习的层面来说,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用来描述民族文化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法,提高了实用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有效避免了在对外交流介绍民族文化时的“失语”现象。

(二)文化比较学习法

在英语教学中,遇到关于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内容时,我们常常引导学生将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进行对比,请各民族的学生介绍本民族文化,如传统节日、礼仪文化、餐饮文化、服饰文化、姓名文化等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文化比较法是多元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通过对比的方法关注民族地区文化、汉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

(三)案例分析法

为形象说明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我们经常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如:中国留学生、游客、商人等在英语国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行事,如送礼、约会、谈判、用餐等等,结果发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学生围绕这些事例用英语进行讨论,分析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中的异同。此类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在将来的涉外交往中避免因文化误解引起交际障碍,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对文化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经常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如电影、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向学生提供文化信息,将文化内容介绍给学生。

我院每年还定期举办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节活动,旨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

四、结语

多元文化教育是国际化时代的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为前提的,目标是培养人们树立汲取不同文化精华的意识,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促进异域文化的交流。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民族数学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主要的还在于它对学校教育的现实作用和价值。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各种几何图形、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平移、全等形、相似形、度量衡、数列等等,结合少数民族数学文化与民族儿童实际开展因材施教,促进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如编写乡土教材等[1],具有现实的意义。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要与之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才能形成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土壤[2]。梳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诸多方面所涉及的数学元素,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文化中蕴藏着有利于民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生动、直观”易于理解的“民俗数学”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3]。

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

(一)几何图形少数民族的传统数学几何知识,产生并服务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几何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表现和运用,如在建筑、服饰、日常用品等方面的诸多表现。(二)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少数民族的服饰和日常用品中有着丰富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图8是彝族刺绣,图9是壮族织锦[6],图10是傣族服饰上的图案,这些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图11是苗族刺绣,其图案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图12是水族的马尾绣[6],图13是傣族剪纸,它们是轴对称图形。(三)全等形、相似形与平移在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中,有丰富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这些图形通过平移等构成整齐、美观、富有装饰风格的几何图案。(四)代数知识

1.度量衡

少数民族的度量方法来源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德宏傣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用到一些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容积单位、重量单位等,在度量单位的换算中用到数的二进制、三进制、十进制以及四十进制等[7]。羌族、西盟佤族等图14中,左边是苗族织锦上的图案,上面有一些全等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由一个正方形通过平移得到的。中间是傣族筒帕,傣语意为挎包,通常称为民族包,它上面的图案是由正方形共点平移得到的。傣族的筒帕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它织工精细、图案丰富、美观大方,既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右边是傣家妇女筒裙上的图案,它是由菱形共点平移得到的。图15左边是傣族男士包头上的图案,其上有两种全等形;右边是土家织锦,其上是由全等的六边形构成的图案。图16中的每个单独纹样是由一些相似的正方形或菱形构成的,单独纹样平移得到连续纹样。

2.数列

在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建筑中经常可以看到数列的踪影,如云南德宏州傣族的龙亭[10-11]、侗族的鼓楼[12]以及彝族的日常生活和毕摩宗教活动[13]等。在前面图4傣族的龙亭中,龙亭的顶部有三层结构,从上至下我们分别记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每一层结构都有花边装饰,其中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一个侧面上花边上花的个数分别为9、15、21,也就是一、二、三层结构的一个侧面上花的个数构成以9为首项,以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每一层结构总的花的个数分别为第一层36个、第二层60个、第三层84个,则每一层总的花的个数构成首项为36、公差为24的等差数列。

三、民族数学文化对数学课程开发的启示

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不理想,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少数民族学生从一入学就面临“文化偏向”问题是其中之一。国家课程因课程内容的限定性使西部民族地区的学生难以通过正规课程系统地了解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对民族数学文化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就是把主流数学文化与民族数学文化整合到数学课程中去,它已成为数学新课程适应本地区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美国阿拉斯加土著学区的“文化数学项目”发掘民族传统文化,并有机整合到小学数学课程,明显提高了学生数学成绩,体现了一种“针对文化的学校教育”理念[14],它对于我们重视文化适切性和本土内源性,并与现代知识有机整合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国内数学教育研究工作者对于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课堂传承以及少数民族数学文化对民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作用持肯定态度,并提出了见仁见智的措施与办法,如有研究者提出的“渗透说”。渗透少数民族文化的具体策略,是直接渗透少数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与间接渗透少数民族优秀物质文化,从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走出学习数学的困惑[15]。

当前,国家提倡大力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而少数民族的数学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数学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对于教师进一步理解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角色的转变,对于建构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的数学课程内容体系、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等,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

第一,边远民族地区教育科研机构应重视少数民族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与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形成一支“三结合”队伍,即:由高校教师牵头,以中小学教师为骨干,教育科研系统密切配合、辅助,围绕民族地区不同文化数学教育开展研究,将源自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不同数学文化的素材纳入到课程之中,使教材真正体现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而对所有学生的文化背景做出正确评价,增强所有人的自信心,并学会尊重所有的人类和文化,这将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环境”[16]。这样的“三结合”队伍做研究,以中小学课堂作为研究基地,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既可带动高校的教学和专业建设,同时又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少数民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员;社会融入;社会网络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136-02

社区融入是指生活在同一社区的一方人员以城市主流社会生产、生活、文化模式为参照系,与他们和睦相处,共同营造良好、有序的社会环境的过程。社区融合包括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身份认同四个方面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迈进,大量少数民族人员涌入江门市区。据田野调查发现,单是蓬江区杜阮社区近5年来就入住了少数民族8个族类,60余户人家,总人口近220人。那么,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与本地居民的关系如何?社会生态环境怎样?为此,笔者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初对杜阮社区的部分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采访。收回有效问卷153份,其中外来人员问卷94份,本地居民问卷59份。本文以这次调查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与本地居民在社区融合中的有关情况做研究。

一、城市社区外来人员社会融入的困境

城市原有居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与新进的少数民族人员风格迥异。少数民族人员在流入城市的过程中,经历的不仅是空间的位移,还遭遇不同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并需要在这期间做不断的调适,以实现对城市的认同,最后融入整个社区。目前观察,杜阮社区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社会融入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排斥。社会学的经验告诉我们,人在“环境”中。个体行为无法脱离一定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的行为完全嵌入于具体的、当下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中,并受它们的制约。纯粹理性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江门杜阮社区居民主要分两个群体――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中国传统文化与行政格局下本地居民具有一种优越感,在这种优越感的支配下,本地居民对社区生活拥有话语权、表决权、建议权等,外来居民因缺乏各种要素,处于社区边缘,他们对社区的核心体系根本无法触及并产生影响,被动接受主流群体所赋予的各种生活符号,消减自我认同意识与行动感。本地居民因所占资源优势,又因为集体文化思维以及行动方式的一致性往往会对事物表现出群体理想化倾向。当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文化信仰、生活习惯、行动方式与他们的要求相悖时,本地居民态度是过分贬抑或排斥、嘲弄。此形势下,外来居民会产生自卑情绪,或对本地城市居民产生抵触心理,直接影响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在社会、文化、经济和心理等方面的融合态度和行为。另外在公共场合中,本地居民对外来居民有意回避以及漠视造成了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与城市居民两大群体之间的隔离,形成了严重的社群隔离现象,加重了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被剥夺感、无助感和孤立感,诱发了不同程度上的认同危机,甚至引发强烈的情绪和失范行为,而进一步加深了城市居民的偏见和歧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文化生活层面的距离。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离开早期生活多年的故土,来到江门这一陌生的社会环境,初来乍到,对新居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短时间内他们也无法在江门建立起相应的社会关系网络,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源。他们从乡村进入陌生的城市,会受到城市异质文化规范的冲击,面临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的诸多差异,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安全起见或因势所迫,他们日常生活的交际圈非常狭小,局限于同类群体、族体,多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一般是家人、老乡以及其他跟他们同职业的人。笔者近两年对杜阮社区的调查显示,只有近两成的市民和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经常交往,而且交往的层次较浅,仅限于普通的交谈,较少发展到友情这一层面。我以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素质条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政治法制观念,与城市居民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观念上的问题,主流群体的部分人尚无法认同和接受,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社会化或城市化促进社区融入。少数民族人员交往方式的局限性导致了内倾性、封闭性的交往特征,强化了他们与城市的社会距离与不融合。

3.社会资本匮乏。社会资本指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关系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有资源的能力。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交际网络是以血缘和地缘等强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支持系统,交往的圈子依然是亲戚、老乡和外来少数民族人员朋友等同质群体成员,社会资本非常匮乏。这种相对封闭的交往方式意味着他们与城市生活隔离开来,形成了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圈子的亚文化,放弃了对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入的接触和吸收,使他们丧失了原有社会网络的支持,导致他们的交往愿望强烈但范围狭小。由于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在城市中受到社会排斥无法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从而失去了通过这种关系网络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处在边缘化的状态。

4.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网络媒体所呈现出的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形象大多与暴力、野蛮、愚昧、犯罪、吸毒、打架斗殴、素质低下等行为相连,城市居民可能会认同流动人口整体对城市社会发展的作用,但却不认同流动人口对个人自身利益的影响,导致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回避流动人口,在客观效果上产生了错误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加深了城市居民对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歧视和偏见,使该群体的社区融入道路更加困难。

二、城市社区外来人员社会融入的对策

多民族聚居社区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机遇与挑战,如何改进生存方式?如何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源?如何实现各民族、各不同群体之间的融合,成为各民族适应社会发展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民族发展意识和心理需求。我们期望,通过实现社区融合,增强各民族互助合作共同繁荣发展的共同意识,促进江门蓬江区基层社区的平衡发展。

1.改变市民的观念文化。文化是以一定的观念体系为内核的思想、行为规范的总称。文化的进化过程是人类通过实践不断改造其观念的过程。多民族聚居社区的文化改造,主要在于变革居民旧的社会价值观、价值评价价值取向,建立新的文化机制,以重塑人们的心理。社区有关组织要加强宣传与教育,改变广大市民对新移民的认识,使城市居民认识到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出现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社会化进程的一种正常现象,他们对江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做出贡献。社区工作人员要通过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引导接受外部世界新生事物,开阔视野,形成一种新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关媒体,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真实准确地塑造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形象,在报道与评论的过程中不要“标签化、污名化”那些少数民族人员,要扩大报道的题材,多角度、全方位、客观地报道,消除城市居民的偏见,为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社区融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有关行政事业机构在处理事务时,坚持平等和中立的原则,将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与城市市民一视同仁。

2.增强人文关怀。发挥社区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在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心理慰藉、自我保护、自我管理等诸多方面起到应有作用,增强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度。社区要多做宣传引导,多开展新市民教育活动,针对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法律意识等方面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帮助他们树立乐观开放、积极进取、互帮互让的现代意识,使他们在自身素质方面实现市民化。城市居民要尊重和理解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以更加开放宽容的心态关怀和帮助外来少数民族人员,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要增强社区的教育功能,提高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城市适应能力。当然,除了一些外在的政策制度的支持外,还应该有内在素质的一致性,要有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变融合。可见,要想实现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积极的社会认同建构,顺利融入主流社会,既要有外部因素的支持,又要有思维观念的转变。社会工作人员要去标签化,并提高外来少数民族人员融入城市社会的素质和能力,逐渐消除城市居民对该群体的负面评价。

3.构建社区信任体系。市场经济以交换为手段,以追逐利润为目标,使得拜金主义文化盛行。法治和信仰缺失的时代,这种经济人假设削弱了人们对道德、信仰等等人文情感的信赖,人际交往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色彩突出。城市日常生活体验使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也遵从了城市的生存法则和信任法则,并形成了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本地居民对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歧视、不满、不信任、不尊重,加深了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失落感。因此,社区教育要培养居民群体之间的信任感。社会信任作为一种社会心态,是人们的一种情感体验。社会信任与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对城市的心理认同和归属感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是,社会信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一种积极正向的情绪和心态,它提供了情感交流的意愿,促使外来少数民族人员更愿意倾听和理解对方,从而有助于提高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对城市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同时,这种积极的心态进一步影响其实际的社会参与热情,促使其更积极参与城市社会活动,积极融入城市。如果人们缺乏互信,觉得对方不值得信任,人们就容易陷入失去依靠的社会孤立状态,同时猜忌、偏见、孤独和冲突便产生。因此,关注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社会情绪,特别是关注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社会负向情绪,努力减少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对城市社会的不信任,有助于缩短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与城市的心理距离,从而促进城市社区的融合。

4.强化市民化意识。政府要利用市场利益机制,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提升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市民化素质工程,促进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市民化,改善他们融入城市的社会环境。社区应把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活群体来对待,城市居民对待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应改变歧视甚至是敌对的态度。市民和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应有机融合、和谐相处,市民通过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接纳、同化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同时,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在心理上主动认同主流文化,加强城市规则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学习,扩大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社会交往面,为他们积极参加当地社区各种活动提供条件和机会,利用社区街道办及其他社会团体等资源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与其他群体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互动,在交流和互动中增进了解,促进融合,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和接纳他们。

参考文献: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数学文化;跨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o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78-01

一、侗族鼓楼中数学文化的体现

侗族的鼓楼建筑是侗族的标志,民间流传有侗族的地方必有鼓楼,有鼓楼的地方必有侗族。侗族的鼓楼建筑与传统的汉族建筑有着明显的区别,有很强烈的民族气息。鼓楼建筑中数学文化的体现也是比较充分。

侗族的鼓楼不仅仅是体现出侗族人民高超的制作工艺和建筑工艺,在鼓楼的结构上也包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从鼓楼的整体造型来看,大多都是采用正多边形,比如正四边形、正六边形甚至是正八边形。鼓楼的楼体也多采用正多面体,大部分是正六面体。楼层的数目一般情况下为单数楼顶都采用三角形状的构造。在鼓楼的侧面都是用瓦片组成的用来装饰的图形,经过后人观察考证,这些图形的排列都是按照等差数列的形式进行排列,大部分鼓楼的公差都是一。鼓楼每一层的瓦片数目和鼓楼的层数之间的关系也呈等差数列。鼓楼的内部结构也都是正多面行,有好多正多面行的设计,其几何分布遵循一定的几何关系。从鼓楼的顶部开始,鼓楼的顶部为一个正四边形,然后由上到下第二层为正八边形,正八边形的扩展规律是在顶部的正四边形的各个边做垂直平分线,然后在垂直平分线上取点,这样就能保证所取的点到各个边的距离都相等,这样就相当于是楼顶的扩大。因为每个正多边形都是按照垂直平分线的方式组成的,因此每层之间的建筑规格满足等比数列,并且等比数列的公比为二。

二、苗族服饰和银饰中数学文化的体现

1.苗族服饰的数学文化

苗族的衣服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种类中算是比较多的,服饰类型保存的也比较完整。苗族衣服很注重衣服整体的贵整形与对称性。苗族衣服虽然图案繁多,但是每个图案都讲究对策,并且还伴有轻微的旋转和相似等数学知识。比如说苗族布料的图案中基本上都是以正方形为底,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有四个花的图案。这些个图案不仅是轴对称而且还满足中心对称。包括苗族衣服上绣的蝴蝶,这些蝴蝶本身也都是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这些图案的设计都是数学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融合的一种体现,展现了苗族服饰整体的规整与对称的特点。一个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也有着属于本民族的数学观念与数学思维。

2.苗族银饰的数学文化

苗族的银饰与苗族的服饰一样,种类数不胜数,不仅制作工艺精细,而且图案设计美感十足,银饰的设计图案中有大量的几何图形,因此也会有包含许多的数学文化。比方说苗族姑娘头上佩戴的一种银饰,其图案造型就是一种特别精致的组合图形,中间是一个大圆,大圆的周围又有一些小圆。小圆对称分布,每个小圆的连接点连接起来又组成一个四尖点星形。而这个图形是大学数学中介绍的知识。可以用微积分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分析解释。

三、跨文化教育

1.跨文化教育意义

目前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少数民族的数学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在民族日常生活实践内发现总结出来的。少数民族的数学文化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数学思想及思维方式上。其主要数学文化都是为本民族生产生活所使用。比如对于侗族和苗族而言,这种蕴含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数学文化如果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尤其是对于跨教育教学中,对于像贵州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结合生活中具体形象的物体,进一步培养学生心中对于数学学科的认识,充分展示了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特别广泛的特点。

2.跨文化教育实例演示

针对于苗族地区的学生来说,可以将苗族服饰上的几何图形来作为探究的对象。通过教师制定探究性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课上所学习的平移、对策及转换的几何能力来进行探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假期到周边的苗族村寨去进行考察,亲身体验苗族文化的魅力,并结合具体苗族服饰来体会服饰上所蕴含的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设计图案,然后请苗族村寨的长辈将图案绣到衣服上。采用探究的方式不仅可能够让学生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数学无处不在的道路,还能锻炼学生对于探究性问题的分析及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充分的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提高了学生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而言,使其更加热爱自己的故乡,热爱自己的文化,提高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3.跨文化教育发展

跨文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小学,还要扩展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更应该增强其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提高其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热爱程度,更好的实现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跨文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部门要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方式,将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四、结束语

通过对于少数民族苗族和侗族生活文化的研究探索,不仅能够促进我们对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习惯的了解,包括对于传统习俗或者是传统节日的深入理解。也了解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包括对于数学文化的理解和体现方式,不同的民族也是不尽相同的。将少数民族的数学文化结合到跨文化教学中,不仅能够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还能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崇拜之情,进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孙杰远.试论民族数学的数学教育价值[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01):99-102.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历史教学;思想;策略

少数民族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受限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还不够了解,探究历史问题、规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与当前的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有显著的矛盾。因此研究探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方法关系着整个历史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通过学习历史感受的征文征信活动收集统计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历史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学生反映最多的是汉文化和他们思想习惯上的差异

在北师大版本的教材中根据汉族的思维编排教学活动,少数民族学生根据自己民族思想去理解,可能就会造成很多问题。思想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不能根据教材中的材料,推测相关历史史实或者总结某人的思想意识。在地域、社会发展等因素不同的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与汉族地区的学生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就一般情况而言都是经济水平较差的,因此也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与汉族地区的学生在基础教育、个人阅历方面都有所不同,也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在学习历史时存在诸多的障碍。

2.师生沟通不是很灵便,心理距离过远等问题明显

因为少数民族的学生有些内向思想,他们对外界的东西很感兴趣,但是与人之间的交流上由于语言的差别,沟通不是很便利,教师甚至不能从浓浓的乡音中听清楚学生的想法,这就导致两者产生很大的心理隔阂,若没有得到改进,双方的心理距离也就越加远了。教与学方面都将无法顺利有效进行。

3.民族习惯带来的差异性,使得少数民族的学生民族意识更加强烈

所谓的民族意识就是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因此对于历史的发展状态,少数民族本身对其就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因此,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意识方面或多或少有不同之处,也就意味着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无法运用思维进行有效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学生对历史课进行有效的学习,也就导致教师所上的历史课无法发挥它真正的作用,教学效果不高。

4.少数民族学生传统经验与书本知识不能正确取舍

书本知识和他们接受到的文化传统经验有很大出入,导致学生怀疑知识,不敢相信教材上的部分内容,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从上述问题中我们能看出,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和生活上的经验是息息相关的,语言、习惯、思想、态度等都是和当前学校学习气氛有所区别的,他们想要改变,融入集体的愿望很强烈。

二、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采用双语对话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历史

1.简单进行双语的对话练习

不仅把汉文化融入课堂,同时把少数民族的口语也纳入课堂,鼓励学生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引导汉族学生用少数民族的思想进行探索分析,提高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课堂学习的欲望和能力。交换思考位置有利于促进不同思想文化的认同。

2.培训师生的语言、交际、思想素质方面的内容

培训语言工作做好,能顺利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中的交际问题,能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改善,思想方面的培训可以让学生思想更加开放,接受新鲜的事物知识,能培养学生相互理解等素质。这些培训是开展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学生心理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便于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当前生活上的孤单状态,从而促进学习心态的转变。

3.顺应课程变革,提出策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历史

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调统一,所以传统强制灌输教学方法是要淘汰的,学生的观点成为现在课堂的研究重点,少数民族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疑惑代表着学生的观点,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设计情境开展相关的历史教学。

总之,少数民族学生是学习历史知识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安排应该有意识地根据他们的思想观念特色而进行,掌握其思维特点才能提出从语言角度、行为角度、交流方面优化历史教学的新思想,改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的不利局面,真正促进新课改在少数民族历史学习中的实际操作。提出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策略是一个关键,这既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增强历史课堂的学习效果。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篇7

【关键词】网络环境;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预科生;导读服务;策略

少数民族预科生是中国{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内蒙古,其招生对象主要为来自蒙古族学校的蒙古语授课学生。总体来说,他们的知识基础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存在一些差距,当然,他们中也不乏优秀人才。预科生的文化素质具有其特殊性,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质。高校图书馆开展预科生导读服务,是提高预科生学习能力、民族认同感、人文素质的有效方法。了解预科生的心理特征,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作用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人才是我国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预科生的现状

1、信息处理能力弱

受家庭环境、地区、语言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对信息的作用、特点、利用知之甚少,信息思路不开阔、不明确、对信息不敏感。互联网信息98%是英语的,中文信息与法语、俄语等各种语言信息加起来才占到2%,更何况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的比例就更少得可怜。语言权作为人权,它的核心是自由和平等。坚持语言文字使用的平等性,使社会大众和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字使用上具有普遍的平等性,对于保护语言生态和改善非常重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在信息化程度以及资源建设方面需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少数民族工作者甚至都不会在电脑上输入自己的文字,更谈不上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处理。

2、知识面较窄

主要表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数学生侧重于利用民族语言文献,缺乏对中文或外语文献资料的广泛借鉴和利用,知识面受限在某一范围。本民族语言的图书量少,信息化程度不高,少数民族学生如果只阅读本民族语言文字,可想而知,知识信息范围非常有限。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就业困难

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要民族预科生,这也一定程度上是用人单位的悲哀!世界的走向一定是多元化,而不是单一。我们是多民族国家,国家为少数民族群体的生存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因为经济、民族、地域、智力等各种因素而不能尊重他人时,可想而知,此人也一定存在较大问题。尽管大多数民族预科生有着朴实、憨厚,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但是他们不能被社会所接纳,这是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他们被认为学习能力不强,比较死板,沟通能力比较差,不够灵活。

二、导读服务的重要性

高校除了一般性的教育目标之外,更是学生健康成长实现自我的平台。高校教育有自己的灵活性,可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来做好预科生教育。面对大量的、不同载体的各种馆藏文献,预科生的阅读就显得无所适从,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读书缺少计划,没有专人指导,随意性强。

积极开展导读工作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图书馆为少数民族学生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很多同学读了不少书,但真正读懂了多少?理解到什么程度?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导读”是指引导、指导和辅导读者进行阅读活动。这“三导”明确了图书馆导读工作的职责、内容与目标。高校预科生这一特殊群体有着他们自己所期望看到的信息。基于这点,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重要课题。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就是为所有读者更好地利用数字资源和文本型非数字资源提供导航。

少数民族图书市场空间本来就小,读者市场萎缩的原因之一是读者读不到书,读不到自己想读的书,这就更加需要给予指导和辅导。比如《西游记》作为经典几乎所有人都读过或看过影视作品,但很多人都只是看热闹,并没理解《西游记》的意境,其实真正看懂的人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传者的传播意图与受着的理解能力存在很大的偏差,但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更重要的是导读服务不到位,没有达到解惑的目的。

三、开展预科生导读服务的策略

1、开展多元化导读活动

(1)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阅读特点开展导读。可以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阅读特点开设“中外名著赏析”系列讲座,培养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和阅读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和人文素质。挑选有利于预科生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专题书目信息,为预科生选择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汉语书籍(如读者和特别关注)、地方史、少数民族史、当地及各个国家文化读本、经典图书评论、图书简介等,在图书馆网站公布、书架陈列、LeD大屏滚动显示和移动图书馆等。

应鼓励和引导预科生多读民族语言图书,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了解和掌握民族文化之精华,提升信息素养和自身文化,为日后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深入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了解到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且开阔视野。

(2)有针对性地聘请专家学者做讲座。如聘请台湾著名蒙古族诗人、画家席慕容,或者定期邀请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蒙古族学者作相关民族文献阅读讲座。通过丰富的活樱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为本民族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有一部分预科生汉化现象较严重,在大学还要补上这一课,既要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又要兼顾成为优秀世界公民。

2、高校领导要树立为少数民族学生读者服务的意识

图书馆的工作离不开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如少数民族文献图书的购置,少数民族馆员的培养,以及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等。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约2500多万,1947年,蒙古族人口约82万,蒙古族汉化现象比较严重,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现在蒙古族人口已达400多万,其中也包括相当数量的汉族改为蒙古族户口,实际意义上的蒙古族人口大约200万左右,甚至更少。在内蒙古各级单位都是汉族多,约占95%以上,蒙古族极少,民族工作常被忽视。

3、建立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特色馆藏

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应该把民族文献作为特色馆藏重点来抓,民族文献为各校各地区的教学科研、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民族历史研究、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料。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将民族文献数字化,从而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保护和保存民族特色文献。这也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培养一批少数民族馆员参与到民族文献的采集和开发中来。

特色图书馆、特色服务将成为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网上出版社与网上书店的情况来看,导读不仅是促销手段,也是打造企业形象的手段。

4、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培养少数民族馆员

少数民族馆员非常熟悉相关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与少数民族学生易于交流。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蒙古语图书、期刊、报纸的订阅、分类、整理都需要专人来做。但为少数民族学生服务是全馆的工作,还必须努力提升全体馆员的素质,提升对少数民族读者服务的意识、技能和水平。在图书馆的各个部门都要考虑少数民族馆员的岗位。

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创新

1、借助于微信公众号推送导读信息

微信公众号是开发者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商家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目前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信息化平台。针对少数民族读者感兴趣的热门图书,介绍图书馆最新图书以及阅读热点,推送个性化导读信息。

2、利用好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开展导读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图书馆的数字导读工作由于知识产权、技术问题、馆员培训等原因还存在许多困难,但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只有勇于面对,创新服务,更好地为大学生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阅读服务。

3、加强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对于维护群体间的和谐起着关键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包容理念并且应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信息技术也导致社会不同阶层之间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平等,弱势群体在资源获取方面处于劣势,少数民族群体在资源信息获取方面的确面临很大困难。信息素养决定了公民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素养教育对于保障弱势群体的信息获取权有重要意义。

图书馆不应该忽略少数族裔,要实现向全社会的资源开放。公众均拥有平等获取所需信息服务的权利,这也是图书馆的使命所在。要想更好地保障少数民族群体的基本信息权利以及受教育权必须对公共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少数民族群体的综合素质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新社.高校图书馆开展预科生阅读推广服务的策略[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4(6).

[2]钱军,郑艺,胡金蕾.数字图书馆与导读[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2).

[3]惠青.论图书馆责任视野下的弱势群体信息素养教育[J].兰台世界,2014(35).

[4]琪琪格.关于提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5]李彦,宋爱芬.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出版,2013(14).

[6]杜宇.论高校图书馆针对少得褡逖生的导读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

[7]王凤萍,田希山.少数民族预科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5).

[8]孙继周,王小雄,罗佳佳,付卫.基于数字阅读的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3).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篇8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管理;初探

一、高校加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意义

(一)加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的振兴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持,科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对人的智力支持,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返疆就业,所以他们国家实施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协作计划,是国家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的需要。

(二)加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是有效抵御和防范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的需要。和平与发展虽然是当今国际的两大主题,但由于利益的冲突,国际国内民族问题仍以新的形式、新的特征不断出现,而国际国内民族分裂分子常常以境外为立脚点,在国外敌对势力的支持下,打着民族的旗帜,利用现代便捷的手机、网络等通讯方式,在一些热点问题如文化、宗教、人权和民族问题等方面大做文章,进行思想渗透,千方百计地挑拨我国的民族关系,意图破坏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他们制造的乌鲁木齐7.5事件中,无论是当地汉族群众还是维族同胞甚至是我国的国家的利益,都成了分裂阴谋的受害者。这些事件用鲜血和生命向我们敲响警钟,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普及民族文化和民族知识,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让每个学生深刻认识西方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挑起我国民族冲突与制造民族矛盾的真正动因,增强他们反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思想意识,坚决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对我国进行的民族分裂活动,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二、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

(一)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包括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等,主要培养“知、情、意”,形成完善的道德理念。

知,指思想道德方面的认识。它是对有关理论、原则、规范和准则的理解和掌握,在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只有对真假、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有明确的认识,才能产生相应的道德评价能力。请,指思想道德方面的情感。是人们对思想道德行为所作的善恶判断而引起的内心体验,在思想道德行为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意,即思想道德意志。指在履行政治道德义务和责任重克服内心障碍及外部困难的能力和毅力,表现为实际行动的坚持精神。①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依靠理论灌输来达到教育之目的,要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增强认识,提高修养。例如开展“知法、懂法、守法,做文明公民”演讲比赛活动,让学生通过讲身边活生生的案例,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通过拔河比赛等群体性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努力奋斗的精神;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多才多艺,通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各民族大团结的意识,增进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培育民族精神。

(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发展落后于中东部地区,所以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比较薄弱,而且来自南、北疆地区的学生文化程度差异也比较大,所以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1.建立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满足教学需要。要整合学校的资源,建立知识结构上互补,职称上形成梯队的教师队伍,从而保证教学的需要。

2.提供完备、先进的教学设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如数字语音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等,满足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的需要。同时学校的图书馆、运动场、实验室均优先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需用,为民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3.因材施教,补育结合。教学方面对于学习能力强和程度好的民族学生,应鼓励他们参加各种资格等级证书考试,对于程度差的学习,在正常的学习之外,应进行小班补习,强化基础。使得即使学习能力不强、程度不高的学生也有明显提高。

4.利用好课堂的50分钟,既传授知识,又传授文化。对于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不论民考民还是民考汉,或是实验班)不论以哪个层次考入内地上大学的学生,都应分别给他们开设大学语文或汉语精读课程,通过精选的文章来讲授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老师还应通过同类拓展的形式,讲授相关的民族文化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加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三)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指出“在新时期,党的思想和组织工作,必须坚定地贯彻执行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来进行的指导方针,”这一指导思想具有普遍意义。

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政治教育包括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通过这些教育内容让他们从理论上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同时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要广泛通过思想政治课、集中培训、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开展政治教育,鼓励他们中优秀的学生写入党申请书,激发他们强烈的入党愿望,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培养他们的情感归宿,创新维稳工作的新局面,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

(四)心理健康教育

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生活在资源丰富但开发较晚,经济落后的地方。思想较为封闭,他们来到内地学习后,在生活适应、人际交往、语言交流等方面会出现诸多不适应,在这一时期要加大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特征的有效调试。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课程的辅导,课程的形式可以是选修课、讲座、培训、团体辅导等,通过这些手段了解思想,发现问题、关注动态,解决困惑,排除隐患,保证安全。

总之,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事无巨细、错综复杂、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其特点与规律,抓好关键环节,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那么我们在开展工作中就会游刃有余,取得很好的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漆小萍,中山大学出版社;第1版

[2]《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教程》储祖旺,2008年12月,科学出版社

[3]《、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论》王秀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05月

[4]《中央民族大学五十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7

[5]《民族预科教育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10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素质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介绍,我国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总数约80多种。大致情况是3个民族(汉、回、满)通用汉语,其他53个民族大多使用民族语言。因此,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双语现象产生了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需要。我国的双语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双语教学、教研人员的培养以及双语教材的大批出版和大量少数民族双语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要取得高质量,必须有合格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而民族地区学校发展的现状是:不但缺乏高质量的双语教材,而且合格的高素质的双语师资更为缺乏。因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少数民族双语师资队伍,是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前提。

一、少数民族双语教师需具备的素质

(一)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语言水平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不同于普通常规性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要求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能用两种语言进行非语言学科的学科教学。因此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两种语言均要能够达到听、说、读、写、译和顺畅交流的程度,并且具有采用汉语(即目标语)传授数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要具备双语思维能力,能依据双语教育课堂教学的需要随时切换两种语言。

(二)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知识结构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双元文化知识四个方面,而且这四个方面知识应该是相互结合和交融的。

1.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要具有普通文化知识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教学工作的对象是有待于进一步塑造的人,因此强调教学工作的“人文性”特点,要求教师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因为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养素质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教师的职责之一是传授知识,因此教师除了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外,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从而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满足每个学生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并能在学生和家长中树立较高的威信。因此,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应像其他教师一样具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内化为个体的人文素质,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健全的人格特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要求教师用汉语讲授学科知识,因此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非语言专业基本功,熟练掌握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而是培养其利用汉语进行专业学习、思维、研究和交流的能力。因此,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而言,专业知识是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譬如,从事学科双语教育的教师,必须是科学学科专业毕业的学生,非常熟悉科学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与该学科的学术前沿及其发展动态。

3.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理论知识。“仅通晓一门学科并非必然地使他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所以少数民族双语教师除具有所教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外,还要通晓一般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理论知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必须具备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知识。

4.双元文化知识。语言的内部机制说到底是一种文化机制,语言结构表现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结构,语言规划则常常受制或遵循于社会文化规划,语言的发展演变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因此,少数民族双语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不仅仅是表象化的用两种语言,其后更多的是两种语言背后潜在的不同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不同价值观念,即双元文化知识。双元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对双元文化内涵及其本质的理解,双元文化的社会背景知识,譬如,少数民族双语教师需要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民间文学、民族语言文字、民族习俗、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异同。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只有在理解不同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用两种语言进行学科双语教学活动。

(三)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专业技能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专业技能,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或策略,它是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专业素质在双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环境下的学生的学习成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渊博的知识、独特的想象力和教学技巧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可以为学生学习内容的理解、知识的积累、语言水平的提高等提供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四)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专业态度

如果说“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调的是会不会、能不能的话,那么“专业情意”强调的则是愿不愿。少数民族双语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热爱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事业,能够把双语教育工作当作自己事业来追求,把做好一个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敢于应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各种挑战,尊重与理解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二、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素质的建议

1.加强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师资培养。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师资培养就是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前培养是指对就业之前的人员进行的正规和专门的教育、培养和训练。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职前培养的主要渠道就是师范类学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类大学,但是这种培养模式又使学生缺少在综合类大学中所能得到的专业学科教育。如果民族院校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院校联合开办少数民族双语师资专业,将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素质提高,尤其是有利于提高未来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学历和学科知识水平。这样的培养模式还有利于这些在校的未来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区别,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也能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和汉族文化。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篇10

论文摘要: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大省,有着特殊的民族分布和特别的地理地貌以及独特的历史变迁,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中是属于民族亚文化的一部分,其在传播过程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借助李普曼的《舆论学》中的“拟态环境”理论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通过这些理论联系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理论来源:沃尔特·李普曼的《舆论学》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他提出了“拟态环境”这个重要的概念。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入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云南有着25个少数民族和15个独有少数民族,是全国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同时,由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貌结构等自然环境,以及族别和数量较多的少数民族,形成了诸多类型和各具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正是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独特的历史原因,使得其民族显现出多样性,而民族的多样性使得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音乐、舞蹈、语言、服饰,禁忌以及由此生成的独特文化。如:摩梭族走婚习俗:成年的摩梭女孩可以自己挑选如意郎君,其他人均不能干涉。每天晚上所有的成年男人便到自己意中人的家中幽会,到第二天早上又回到自己的家中,小孩由女方家庭抚养。一旦感情破裂,男不走访或由女方在闺房门口放双男鞋即可离散,无怨恨,无忌妒,随缘而行,外人更不可有异议。彝族的“摸黑脸”习俗:“摸黑脸”是彝族很特殊的一种传统习俗,表示祝福、友谊、喜欢和乐意。至今居住在隆林一带的彝族,逢到节日或婚、丧活动的时候,属姑舅表关系的青年男女,双手抹沾着锅底的黑烟,各向对方的脸上涂抹,以表示祝贺吉祥、幸福和喜庆。2正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加剧了其在传播过程中难度,使其受者更容易受到“拟态环境”的影响。

四、拟态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

李普曼很早就意识到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这一特殊信息环境。他在《舆论学》中指出:现代报刊等新闻媒体乃是人们接触超越视野以外环境的主要工具,媒体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渠道。这样,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媒体所提示的“拟态环境”。在云南,特别是其旅游业的发展,在运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下,人们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印象和认识就是这些媒体环境下形成的。

目前,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最普通的一种生活工具。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接触大众传媒都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日平均媒介接触时间的调查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日本人每天的媒介接触时间为4.4小时,中国人为3.7小时,这只是直接接触五大传统传媒的时间,还不包括人们观看电影和录像、听唱片等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时间,也不包括通过互联网接触大众媒介的时间。“我们不难发现,频繁接触大众传媒己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外,人们用了几乎一半的余暇时间来接触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已经充斥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而正是因为如此,大众对各种文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媒介来进行了解的,特别是对民族亚文化,在旅游大潮中,当地旅游部门或者各种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大肆的宣传,而在宣传过程中,免不了夸大和虚假报道,从而吸引游客的眼球。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就一点点的被歪曲和夸大。很多人都是坐在电视机或者电脑前认识世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其他民族的文化的。这样我们的媒体中的少数民族世界就是我们所认识的少数民族世界。很多人认识丽江,认识纳西族,是因为电视剧《一米阳光》,电视剧总有很多关于纳西族文化渗透,其中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是电视剧女主人公飞身跳下殉情谷,从此纳西族跟浪漫的殉情联系在一起。人们普遍认为纳西族青年男女追求真爱的勇气从而让丽江有了“殉情之都”、“爱情圣地”的美誉。实际上,这都是传说以及古代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后果,而对于今天自由恋爱的纳西族来说这样的情形已经过去,不过很多人在看完《一米阳光》之后,仍然会认为纳西族青年恋人仍然会轻易选择殉情。对此,有的人大赞纳西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也有的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蔑视,然而这一切,不管是赞扬或者批评,这正是大众对纳西文化产生了误解,没有真正理解纳西文化产生的不正确的认识。

五、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意见以及建议

客观地讲,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每一种文化存在都证明它有存在的价值,有其能够伴随历史前进的特长。不管是何种文化,作为民族与人类共同体验的结晶,也都含有特殊价值。所以,让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正确的认识民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

1.各媒体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过程中,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

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都市文化以强势的形象不时撞击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大门,而有的媒体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加入一些莫须有的元素,来博取大众的喜欢。一部分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也不失时机的反映着这样的现象。如:表现云南红河州文化的《诺玛的十七岁》和《花腰新娘》、傣族题材的《青春祭》等等。这些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化,但在电影中,不免有夸大和讽刺意味的元素,让人在看完后不免啼嘘。各媒体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中,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不要给我们的民族文化披上华丽或者丑陋的外衣。

2.当地少数民族政府以及相关的文化宣传部门应当做好宣传工作

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宣传部门也应该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宣传工作,能够更好地引导各文化传播机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从少数民族大众文化的形式建设来看,该民族主要是借鉴成熟的大众文化形式。通过大众文化传播形式,这些形式主要是指新闻、广告、电视文艺、大众音像、流行歌曲、综艺报刊文化和网络多媒体文艺等。这些大众文化形式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传播效果,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年的欢迎。而这些资源,绝大多数还是需要依靠政府和文化宣传部门的支持和运作,就因为如此,利用这些资源,做好本民族的文化宣传工作,政府和宣传部门的作用是很大的,才能有力地对抗了汉民族千遍一律的建筑大众文化。族大众文化要广泛传播,还得尽可能利用大众媒体的形式加以包装,这样才可能产生更大更好的效果。而这也会涉及到传播载体的建设问题,而资金的来源,政府是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3.少数民族应当担当起自己文化的宣传大使,用正确的方式宣传自己的文化,并要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媒体的运用,民族的传统性和科技的现代化一直是个矛盾。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也在媒介文化与现代文明冲击下加以继承和发扬。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力量的在利用现代新媒体的技术下,宣传和推广了木民族的文化传统。让他们以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自豪,自发地宣传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激起本民族同胞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就像花腰彝族网里的一个彝族女孩给网站站长留的言:“想当花腰新娘”所说的那样,一些少数民族浏览过网络上与他们自身民族相关的言论和图片后,他们内心自然涌现出了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以后的生活和习惯上总会自觉和不自觉地保持和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也可能反对本民族过于汉化,这就在民间自发地保存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传播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