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9:02

经济环境特点篇1

关键词:中国企业;经济环境;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1

中国的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不仅得益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得益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日益深化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虽然我国企业在近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企业还未完全摆脱粗放型增长模式,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在许多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这也是站在中国经济正由数量经济到效益经济,由制造到创造这样一个历史转折点上所应该持有的清醒认识。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中国企业的发展还应适应以下几个特点:

一、国际经济复苏缓慢

从国际看,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各主要国家都面临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欧美债务危机又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使得欧美等国外需减少,极大的影响了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为走出困境,我国实施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并将消费作为最为关键的带动力量拉动经济。我国企业应该将此次危机作为机遇,以此契机进行发展模式转型,加强对国内市场的研究和拓展,利用地缘优势,在中国这个大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为后续发展积蓄能量。

二、技术创新日益突出

虽然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从近年的世界500强行业发展趋势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竞争力的高技术及服务行业所受影响较小,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段,各企业也都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投入比例。纵观行业产业链,以技术水平、技术创新为支撑的研发、设计、新技术应用阶段也都具有相对较高的产业附加值,保持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占据这一环节的企业多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而我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多以规模和资源投入数量为支撑,在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方面还有相当差距。为在今后的竞争中能够持续发展,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在技术创新领域有所作为,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环境问题带来经济发展约束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过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后,已经认识到高能耗、高资源、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我国正处于进入工业化进程的上升阶段,一些产业的发展又不可避免地在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方面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发展中必然受到资源环境的更多约束。作为后发国家,我们需要以可持续性发展为指导思想,需要把节能减排技术,循环经济产业区域设计,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等作为发展战略加以考虑,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一个较低限度,这给中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制造业对服务能力及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制造大国,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但中国并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制造行业普遍中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在全球产业格局中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在后续发展中,中国制造业应以发展高端产品、关键件等重点领域为长期发展战略;以提高制造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近期提升战略。深入研究客户需求,帮助客户提高收益,在提品的基础上提供给客户整体解决方案,在与客户的互动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市场和需求,改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快形成和提升自主技术、自主标准和自主品牌,为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奠定基础。

经济环境特点篇2

论文关键词:企业管理;特点;对比

1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管理的主要不足

1.1管理者不重视内部控制和管理

在现代管理机制中,各个企业普遍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许多企业的领导者也都参与其中,加强了对企业的控制管理。但是在旧体制下,企业管理者把管理力度大都放在了生产的管理上,把关注焦点放在了生产的进度上,对内部管理管理缺乏重视,甚至有点管理者认为管理不是什么制度关注的事情,只要管理好了生产也就管理好了企业的整个财务,忽视了管理的作用,这样的领导人负责制最后只能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1.2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了财务部门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一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只是强调了人员的考勤,而忽视其职业道德的管理;制定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却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监督机制,其制度在整体上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体系。在前期的目标制定上缺乏预期性,在后期的管理中没有做到严格执行,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其滞后性通常给违法行为的发生开了绿灯,另外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较为片面、零散,没有使相关责任人参与其中,更没有带动其他普遍职员自觉自愿的加入到监督管理机制中,以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3管理观念陈旧

在旧体制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因素的整体环境下,许多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较低,管理方式较为单一,思想更是守旧落后。一些企业的领导者自身知识较为匮乏,缺乏实际管理能力。如在财务管理上认为财务就是记账和算账的一些简单工作,不需要专门的管理。既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知识和认识,又没有现代财务管理技能,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作用没有显示出来,财务管理没有与企业的市场经营结合起来,从长远来看势必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财务管理不严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会计核算不准确、部门或个人越权违纪等现象的发生。

1.4沟通不流畅、部门间协调不一致

在旧体制中许多企业对各个部门设定了不同的制度,形成了分而管之的局面,同时在不同部分之间由于内部的沟通失效,加上企业内部的竞争就使得部门之间、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失真、失效。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小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而当事故发生时某些人又极力推卸责任,而不是共同协商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企业就会失去他的活力、信息交流不及时、信息的有效性缺乏、员工之间缺乏信任,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诟病,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1.5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在旧体制中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是属于国营或公私合营性质,对生产实行包产包销,因此这些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也就形成了懈怠,把企业当成个人或国家的,很少有企业建立独立的财务管理部分和监督部门,在此思想下也就造成了他们在财务管理上的结构混乱,既想获得更多的备用资金,却又造成了资金的闲置没有发挥其功效。

2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管理的特点

2.1注重管理和创新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产生了竞争且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知识和人才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因此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再是资金和生产能力了而是企业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员工了,创新成为了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创新不仅包括管理上的创新还有技术上,产品的研发、保障、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另外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成为了管理者应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因为创新是企业保持自身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稳定市场,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获取经营效益的根本途径。

2.2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

在市场经济中人才就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本国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外来强势企业也不断涌入国内,因此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无限生机的同时更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也越发的重视自身人才库的建设和人才资源的管理,尽量避免企业所需关键人才的流失以造成企业的损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关键部门。

2.3注重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战略发生了改变,大力发挥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稳定自身优势或形成自身的品牌,稳定市场。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和格局的形成,许多企业不得不将主要精力转向与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不断向附加值高,利于自己实现垄断优

势核心业务领域发展,在与其他企业竞争的同时逐渐创造出自身的强势产品,在稳定市场份额的同时打造出了属于自身的品牌。品牌化道路、品牌化效应不仅是当下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4注重市场营销

在旧体制中企业不用为产品的销售而担心,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实行的自负盈亏的经营策略,国家不再包产包销,因此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对产品的销售是影响企业生存的大前提。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也日益加强了营销的管理。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中企业将以赢得客户信赖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围绕满足顾客需要这个核心,逐渐形成自身的销售方式、理念、优势。

经济环境特点篇3

一、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经验启示

一是采取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以《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为标志,告别了惟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国家环境政策法》,要求一切重大行动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既开创了世界环境影响评价的先河,又找到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途径。日本一开始寄希望于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环境,如1967年制定了《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特别强调“保护生活环境”应“与经济健全发展相协调”,结果没有逃脱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的厄运。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1970年日本确立了环境优先的原则,颁布修订《公害对策基本法》等多项法律,删除了维护生活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条款。在环境优先原则的前提下,日本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标准。

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艰辛历程

发达国家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道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上世纪70年代初,立足于工业化起步和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有所显现的现实,我们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新道路的探索中,环保事业不断发展,探索重点与时俱进。

进入90年代,提出由污染防治为主转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实行清洁生产,推动循环经济;由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向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依靠产业结构调整;由浓度控制转向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实施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两区”(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等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工程,开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治理流域性、区域性环境污染。

“十一五”以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确立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提出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例如,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淘汰和关闭了一大批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截至去年三季度,全国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到3.24亿千瓦,是2005年前10年总量的7倍多;在环境政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贸易、税收、信贷、保险等政策;在增强环境监管能力方面,环境监测水平偏低、仪器装备落后、基础能力薄弱的状况有所改观。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环保事业大发展的30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30年。30年来,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涌现出一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但总体上看还处于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一些地方甚至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30年的探索历程表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长期性、阶段性和艰巨性的鲜明特点,我们要充分认识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难度,不为任何困难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

三、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时展、社会进步向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环保工作的各项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预防与治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第一,坚持“三个历史性转变”的指导思想。“三个历史性转变”是环保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调整环境与经济关系、改革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指南。坚持“三个历史性转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环保规划要与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相协调,以环保规划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性转变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环保事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转变的体制机制。

第二,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是有效防范环境污染和资源环境损耗的重要防线,是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关键。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要坚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要不断创新生产理念,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对传统产业实行生态化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

经济环境特点篇4

随着我国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对严峻的现实挑战。目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财力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和困难,仍将长期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充分利用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的战略机遇,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招商经济特色

县域经济发展要跳出自我封闭的圈子,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依托市场竞争导向来确立未来的前瞻性竞争战略,以招商引资为载体,着力拓展发展空间,使县域经济立于市场经济的潮头。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中,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强化县域经济就是招商经济的观念,着力招商引资,突出招商引资特点,积极主动地跑项目、争资金、捕信息,找机遇、抓机遇、用机遇,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带动聚集生产要素,以基础设施项目带动促进投资增长,以生产性项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用项目机遇加快发展速度,用项目机遇提升发展层次。坚持把招商引资与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抓,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项目战略重点放在培育区域核心特色竞争优势上,打造活力明显的县域特色产业核心区。

二、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工业经济特色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城镇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区位优势型、配套协作型产业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特色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坚持以民营化为基本价值取向,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工业企业,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力争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民营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三是大力推进特色工业产业化。充分发挥特色工业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在创造市场、推广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提供信息、打造特色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它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特色产业走上市场化,引导特色产业走向工业化。四是大力推进城镇化。以工业化为支撑,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加强城关镇和中心集镇工业经济建设,壮大县域经济。突破以建制镇为单元的局限性,按照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利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努力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提高城镇化水平,打造县域特色工业形象。

三、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环境特色

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突出环境建设特色的主要内容。哪里环境好,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就向哪里流动;哪里门槛高高,关卡重重,税赋重重,哪里就只会是“春风不渡玉门关”。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既要加强城市“硬环境”建设,又要着力在“软环境”建设上狠下功夫。要以创建文明县域建设为契机,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实现城市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的“五化”目标。在创新环境的特色建设中,要加强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建设的优惠政策,更大程度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注重强化“六制”管理,即:人县企业手续一家制、县市级领导大项目跟踪负责制、入县企业办理员制、企业安静日生产制、挂牌保护制、入县客商“绿卡”制。要建立隔离带,实行行政执法部门与企业隔离。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经济环境投诉中心、综合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和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切实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淡化行政干预,降低收费门槛,在县域内建立一个人人、时时、处处创新发展环境的新秩序,真正在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切实为投资者提供优良的投资环境。

四、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优势产业特色

创新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向。发挥当地资源、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及传统优势,走合作发展的道路,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联合、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无毒无污染产业、特色产业、精深加工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要坚持突出当地产业特色,依托传统工业基础和当地人文、市场、产业、区位、资源优势,按照产业聚集的要求,把握特色经济的发展走向,建设布局合理的配套特色产业带,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壮大特色主导产业,重点培植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实行产业链式发展,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产业聚集,促进县域经济由“点状”向“块状”聚集发展,在特色上下“功夫”,避免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力促产品上档次、经济上规模、效益上台阶、产业成特色。

调优结构,优化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要突出区域特色,发展一批基地乡、专业村、示范户,培育一个龙头企业,牵起一个产业群体,致富一方百姓。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方向,把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区建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有效载体,成为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和农村经济的新亮点。

五、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外向型经济特色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供需格局的变化,县域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新形势下,局限于县域来发展县域经济必然收效甚微,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提高外向度水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树立竞争的理念,强化外向型发展;树立县域以外就是“外资”的观念,积极扩大招商引资领域;树立“流通引导生产”的观念,重视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的开发,积极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特色专业市场,努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影响的产品集散地,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品牌特色

经济环境特点篇5

[论文关键词]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社会活动,对促进旅游地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基。然而,在旅游规划、建设与消费过程中,因缺乏科学指导盲目开发、管理不当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旅游资源的永续性,影响到旅游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拥有重要的旅游资源,拥有闻名世界的九寨沟、黄龙等自然风景区,每年要接待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由于活动人员众多,也带来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试图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旅游业中,探讨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长江上游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一、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1.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来实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由于四川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任务非常繁重,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因此众多的专家提出了四川发展循环经济应根据自身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特点,按照循环经济所遵循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从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着手,抓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大力推行节能、节水、节料、节地,推行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并提出了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但把旅游业作为循环经济研究内容的还不多见。

2.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旅游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是循环经济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从旅游产业这个角度来看,旅游业循环经济主要是指根据执行服务来创造价值的第三产业的特点从旅游服务产品与设施的设计与开发,到整个旅游过程,都要考虑消除或使之尽可能地减少旅游企业、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循环经济严格遵循着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3R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一切旅游经济活动,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以达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最低污染”的目的,把旅游业清洁生产、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旅游产品的生态设计和旅游者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从而使旅游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旅游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来。

二、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的旅游环境

四川作为一个资源大省,建设企业循环经济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四川也是一个旅游大省,特别是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是以成都-都江堰-汶川-松潘-九寨沟为西线和成都-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为东线的环形旅游线组成的地带,大九寨环线上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色彩多样、层次分明的森林景观;同时,大九寨环线上人文古迹众多,有唐朝诗仙李白的故里,三国时期蜀汉遗迹富乐堂、西蜀子云亭和大司马蒋琬墓地,深山宫殿报恩寺等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为发展观光旅游业,培育第三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了众多的国际与国内游客。但是,由于大九寨环线上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区生态仍十分脆弱,大气和水质等环境污染问题在整体得到改善的同时,部分地区生态问题也显得日益严重。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对九环线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加剧,而且也对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其次,大九寨环线上生态建设也面临着提升生态建设效益等深层次的问题,面临着解决生态建设与增加生物多样性、发展地方经济及生态系统的维护等结构性矛盾。为了保持该地区生态建设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行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旅游循环经济模式是整个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目标所在。要按照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知识经济、体验经济、技术经济的作用,协调旅游生产与消费,协调区域内的农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化、城乡生态化等,严格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循环利用,保护资源和环境,树立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构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运行的系统模式,以保证旅游业科学、有效地发展。

经济环境特点篇6

关键词:环境污染;管理模式;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201-02

一、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重视,至今仍然是人类社会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成千上万甚至上亿元人民币。据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9月7日首次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研究报告[1]表明,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的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这次核算没有包含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中的生态破坏成本,只计算了环境污染损失)。环境污染损失成本包括20多项,这次仅核算了其中的10项,①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没有涉及。

二、中国环境污染问题传统行政管理模式

中国对环境资源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停留在行政管制模式上,即具体的管制费用由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对为数众多的污染源进行直接的管制,这样就必然过问各种复杂的问题,从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事资讯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在环境资源的管理上,中国受传统的发展观的影响,过分强调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这样的发展必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获得,其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未来将受到环境的更大的报复。当然,我们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追求“零增长”的发展,这样也是不现实的,这样将造成极大的贫困,贫困也是最大的污染。因此,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出发,贯彻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管理理念,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环境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环境管理模式主要以行政管理为主,存在着几个弊端:(1)防治污染成本高。环境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进行水环境质量保护,实效很低。忽视企业之间的成本差别,统一排放标准的收费效果不好。(2)阻碍企业效益提高,依照现存环境行政管理模式,企业污物排放标准是由环境行政管理部门人为事先规定的,这种人为排放标准导致一些重污染企业负担过重,不利于企业提高效益。(3)妨碍环保科技水平发展。传统环境行政管理模式下,企业缺乏发展科技,治理污染的内驱力,企业担心采用新的科技后,行政主管部门会提高环境排污标准,从而使其技术创新收益为零。这样就存在着企业在提高环保科技水平问题上,跟有关部门讨价还价。(4)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下的公平竞争。中国环境行政管理模式是与计划经济时代相一致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政企不分,企业安照政府的行政命令运行,这样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不利于生产的发展。(5)容易形成环保系统的不正之风。在当前形势下,行业的不正之风比较突出,环境行政管理模式在客观上,滋生了环保系统的不正之风。

从以上可以看出,传统的环境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费用过高,经济效率低下,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阻碍环保科技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形成平等、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利于环保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和实行。

三、环境市场管理模式的特点

1.环境市场管理模式的产生及发展。既然传统的环境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病,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建立以市场为本位的环境管理模式,本文称作环境市场管理模式,用这种模式来取代环境行政管理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把环境权当做产权。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性的公害后,许多国家立法保护人的环境权,即人类每个人在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享有权利和义务。企业经营生产中取得排污权一一排污指标必须付费给国家――全体国民的受托人,就像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须付土地使用费一样。因此,环境权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产权,企业须为取得这种产权而付费。这样,作为环境资源要素市场化的第一步――明晰的产权关系确立了。(2)重视企业的利益导向。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理性人,它总是不断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法律基础上设计市场,则是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激发企业物质上的自利动机,以促使公益的实现。当把环境权当成产权后,企业生产须为环境污染付费,即须考虑污染防治费用。否则污染防治费用则会转嫁给社会。(3)主张建立排污机制。在产权关系明确的前提下,企业排污指标是有偿取得的。当然他可以将富余排污指标拿到市场上去做交易,也就是说排污指标可以赠与,租赁和买卖。这样有利于发展规模经济和企业间的联营、兼并,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

2.环境市场管理模式的优点。(1)降低污染防治成本和环境管理费用。环境管理模式的追求目标应该是污染防治边际成本和环境管理成本最低化。(2)有利于环保科技水平提高。在市场管理模式下,由于建立了市场激励机制,企业则千方百计地提高科技水平,防治污染,以求得更好的效益。(3)有利于环境管理一体化。采取环境市场管理模式会减少环境管理意识形态方面的阻力,有利于加强国际社会在环境问题上的互相协作,有利于环境管理的一体化,在环境问题方面互相合作。(4)有利于经济发展。国家出售排污指标,可以将防污的繁重任务转交给企业,建立排污交易市场,企业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为可以通过买卖排污指标,兼并排污指标,发展规模经济。

以市场为本位的管理模式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它从满足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理性人的欲望出发而设计的一种管理模式,即用经济利益诱导企业主动将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商业活动。国家环境行政管理机关的功能主要在于对各地区环境总量的控制,对环境实行定价等宏观管理方面。

四、环境多元管理模式的特点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单纯由市场来管理的环境模式也不能应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另外,根据中国国情和环境问题的特点,如果单独只依靠某一种模式都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面对着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广泛性和潜在性等特点,有必要探索另一种更适合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管理模式,环境多元化模式顺应了这种需求。

环境多元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讲究区域间横向紧密联系,纵向垂直监管以生态特点作为主要的划分管理依据,以实现环境管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为目标,遵循“扩省、缩市、强县”的思路进行环境管理机构改革,即增加省级机构数量、同时减少市级机构数量,加强基层机构建设。“环境是以某一事物为中心的特定地域空间,它受到不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其他条件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特点”,“环境管理针对不同地区环境特点进行,从而具有明显区域性。”[2]

2.公民积极参与,非政府组织健全。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单纯依靠政府来应对环境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环境管理观念强调政府完全负责,把普通民众排除在外,不利于环境问题解决。在中国,政府失灵更成为环境资源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3]。环境问题本身所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也决定了它的解决必须依靠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众多途径中,以社会团体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欧美国家,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比比皆是,环境保护群众运动和活动持久不衰,以各种绿色团体或绿党为代表的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引发了一场‘绿色革命’。”[4]有关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虽兴起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这类组织在中国以“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简称自然之友)为典型代表[5]。

3.市场导向,法律为基础。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实现环境管理法制化法律是国家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法制对国家环境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要求广泛运用法律手段实施环境管理,而且还要求将行政、经济等所有环境管理手段的运用都统统纳入法制的轨道。

4.加强县乡两级为主导的基层管理。在中国环境管理的现实中,宏观方面有待加强,而微观方面却严重不足。目前中国“一些地方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6]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众多,忽视基层机构建设便是其中之一。鉴于中国目前环境状况,县级环境管理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加强县级环境管理机构建设,将有利于环境监督管理的强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和遵守以及环境法制观念的增强[7]。至于乡镇级环境管理机构,更是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战场,在环境保护任务重且具备条件的乡镇,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分站或环境监理所作为县(市)环境保护局的派出机构,担负监测和监督双重职责,以完善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督网络建设。

综上所述,中国的环境管理模式不同,所呈现的特征也不同,实行环境管理的多元化模式是中国环境管理模式的主要发展趋势,它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因此,对这个问题要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参考文献:

[1]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绿色GDp核算研究成果[eB/0L]新华网:news.省略/fortune/2006-09/07/content-

5062167.htm,2009-09-06.

[2]吕忠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39-140.

[3]张璐.“经营之法”的形成――市场化条件下环境资源法的理论拓展[G]//吕忠梅,徐祥民.环境资源法论丛:第3卷.北京:法律出

版社,2003:27.

[4]蔡守秋.论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1997,(3):7.

[5]赵秀梅.北京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特点与作用[J].环境导报,1998,(6):42.

经济环境特点篇7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原则;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8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42[本刊网址]http:∥

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破坏生态环境换来的,自然环境污染严重。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给予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广泛的关注。循环经济倡导了绿色消费、生态平衡观念,是一种资源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发展模式,其相关理论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是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一、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旅游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满足了人们一定程度的精神需求,发展前景不可限量。然而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有问题暴露出来,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享受和经济发展,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旅游循环经济意识淡薄,环境污染严重

有相当一部分旅游地区为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表现出了极为薄弱的旅游循环经济意识,大肆破换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现象严重,这在城市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这部分地区的旅游管理水平整体表现较低,未能很好地回收并利用旅游所产生的废弃物品,不仅污染了自然环境还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功能得不到发挥,对自然景区的监管不到位,缺乏完善而合理的规划,存有随意建设通行道路或旅游接待设施等问题,给多物种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旅游循环经济意识淡薄不仅体现在公众及企业身上,还在一定程度体现在政府职能部门上,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

(二)旅游资源利用率低,特色优势不明显

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是现代旅游重要的资源。各民族地区基本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特色明显,但是以目前旅游发展实际来看,大部分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且集成度不高,可提供的旅游服务项目较少。单一的旅游资源、有限的旅游服务体验等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旅游产业的丰富性和吸引力,使得游客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或金钱在该地区的旅游上,旅游产业自然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影响了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资源利用率低,民族文化特色不明显,最终导致旅游产业很难实现大进度的发展,是现代旅游企业需要特别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政府过度干预,法制建设不完善

某种意义上来讲,旅游是人们继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对更高层次社会活动的追求,并不是人们必要或首要的需求,而是建立在市场供求特性基础之上的需求。政府的过度干预行为,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政府的引导功能缺失,势必会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虽然我国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证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但是相关法制建设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时代特性的体现上并不明显。各旅游管理职能部门不能依据相关法律条文有效的实施管理,致使旅游市场运行混乱,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不平衡,影响了旅游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作者认为要想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应结合旅游发展实际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加强执法力度,规范旅游企业和公众的旅游行为,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须恪守的原则

旅游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化、有规律可循的发展过程,作者结合循环经济的特点,归述了以下几项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以指导旅游循环经济的长效发展。

(一)恪守“3R”原则

所谓的“3R”原则由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三项基本原则共同构成,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必须要遵守的准则之一。其中减量化原则要求我们在经济活动的初始阶段就注重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在达到预定服务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的消耗资源和能源;再利用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尽量保持产品的原始特性便于日后反复使用,尽最大限度的延长产品的服务寿命,以此来降低资源用量和环境污染指数;再循环原则要求我们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即将完成使用功能的产品重新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并投入到原产品或次级产品生产中,其意在减少资源用量和浪费,实现自然环境优化,缓解垃圾处理的压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遵循“3R”原则既符合了循环经济的特质,又顺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恪守可持续发展原则

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映射了时代的变迁,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实现,旨在为后世子孙创造良好的资源环境和留下更多宝贵的资源。因此,可持续发展应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可持续性的发展。可持续性的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满足未来人的需求,将不同时段人的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二,可协调性的发展。可协调性的发展是指在发展限定的范围内以及合理利用资源与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社会与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导向功能,以市场机制与区际的良性互动推动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各地各级政府还应加大政策调控的力度,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三)恪守生态化原则

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这个基础前提,要求我们以友好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和容量,坚持恪守生态化原则,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双向共赢。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营造不仅需要我们保护自然资源和物种的多样性,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能源,还需要我们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生态特色的设施服务和旅游产品。与此同时,旅游管理中也要恪守生态化原则,制定并实施绿色核算标准,具体而言,就是以某种特定的指标计量旅游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能源消耗量和环境污染排放量,反映由此带来的收益和损失,继而深化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长效发展的积极效益,主动参与到旅游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

三、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必不可少。作者结合上述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则,提出了一些发挥政府引导功能的可实施性建议,以供参考。

(一)倡导绿色消费,推行绿色技术

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公众以及企业、公司的认可和支持,这在循环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早已得到验证,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我国政府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绿色消费教育,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发展观,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旅游,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植入人心。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进来,提升全民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意识。除此之外,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推行绿色技术势在必行。循环经济是基于对经济系统的物流和能流分析,利用生命周期论评估经济增长,意在降低能源、资源、污染排放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所以,绿色技术体系构建的关键是采用低害或无害工艺、技术,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甚至消除环境污染。以构建绿色技术体系为基础,国家和地区政府应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并鼓励旅游企业或公司将绿色技术应用到产品开发、生产和服务过程中。

(二)加强法制建设,保护旅游资源

健全的法律法规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各省级政府应结合本地的经济实际,明确旅游循环经济法规要点和立法目的,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旅游循环经济相关立法,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循环经济立法架构,以引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保护旅游资源。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关联的要素有很多,例如环境、资源、经济、社会以及人等等,在当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情势下,立法强制性的规范了公众、企业、公司行为,对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效益。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优势经验,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扩展。然而单凭这些加速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执法部门加强旅游管理,严格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执法,坚决打击一切违规行为,从而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经济环境特点篇8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城市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板块,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要切实转入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标准的新的发展理念,以科学的资源观、经济观、生态观、价值观、政绩观统领、指导城市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发展,摒弃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绿色转型。

人类生产与资源环境是一个联系的整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环环相扣始有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发展之协调。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日俱增,利用机器体系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的能力空前提高。但是,工业文明是一个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为特征的时代,在让人类充分享受工业文明的恩泽和雨露的同时,也使人类自身处在重重矛盾之中。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形态主流正从过去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过渡到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生态资本和自然财富为基础要素的生态文明,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的绿色经济体系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经济发展的主题。

长期以来,我一直以这种时代观思考资源型城市、资源型省份和资源型地区的出路问题,如何变“资源诅咒”为“资源福音”的问题。这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资源开发对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有这么几条路径:一是资源型产业结构的形成,这种产业结构大都具有单一、初级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二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衡,少数人的暴富掩盖了大多数人的贫穷。当然,其背后是资源型文化的形成,这种文化以粗放、封闭、不求新图变为主要特点。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长期没有摆脱资源开发的路径依赖。正是在传统发展观支配下,资源型城市形成了以重型工业为支柱、煤焦工业为主导的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和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较高,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日趋显现。资源型城市,尽管近年来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第二产业也出现了结构多样化的趋向,但是,地方经济仍依附于主体资源产业而存在和发展,与主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资源型城市为避免受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发展规律的支配,摆脱迟早都要到来的资源衰退和枯竭的困扰,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构建可持续的绿色经济体系当为第一要务。

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发展理念,探求发展新思路,转变发展模式,处理好资源开发、节约与生态保护、建设的关系。要深化资源价款改革,推动资源有偿使用市场化进程;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一矿一山”“一矿一沟”治理模式的推广;研究探索以黑补绿、以矿补工、以煤补非煤、靠资源积累资金发展其他产业的机制和办法。

其次要在转变资源型产业结构上下工夫。第一产业要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庄园。扩张特色农业规模,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养大户。重点抓好能充分发挥地方农业资源优势的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走“公司加农户”的道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做出规模、做出品牌。第二产业主抓循环经济,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构建绿色工业体系。按照淘汰关闭一批、择优扶持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准入控制一批,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特别是煤炭和焦化产业的集中度、洁净度,延伸产业链。第三产业全力做大绿色服务业。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及中介、评估、咨询、网络等新兴服务业,实现生产服务社会化。积极发展农业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特色旅游。

最后,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抓好节能减排上下功夫。“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必须加快实施绿色标准化管理,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快环保科技创新,强化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大节能减排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节能减排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深刻的历史教训和严峻的现实告诫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的生存条件来求得经济一时的快速发展。而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漠视环境利益、任意排放污染物和掠夺性开发资源的现象,多数是由企业所实施的,同时也暴露出我们政府部门对环境管理的缺失和社会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为此,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环境、节省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各界的一致共识,而实现当前与未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积极培养社会公民的环境意识、倡导社会公民履行环境责任,已成为全世界每个国家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是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的统一,是内在责任与外化公益的有机统一。为此,我认为称其为绿色环境责任更为恰当。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由此可见,我们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的依据和基础,这也是我国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必将确保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大家都知道,我们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总是以城市为舞台,那么城市就必须要具备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特征,自然也包括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而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首先是为保障公众的切身利益,尤其是生命权和健康权益。其次是鼓励并监督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市政府作为环境公益代表在城市环境保护领域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企业公民和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综合促进绿色环境责任落实,进而实现城市“绿色转型”,才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现实的选择。

经济环境特点篇9

[摘要]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型农业既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同时还需要外部条件的保障。

关键词:循环型农业经济效益保障体系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其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3R”原则上,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从宏观上来说,循环型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子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微观上来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农业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展循环型农业就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循环型农业及其特点:

1.1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可概括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体现的是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有了经济效益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3R原则是循环型农业的精髓,零(最小)排放则是循环型农业具体的可操作目标。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两者对立起来,而循环型农业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是循环型农业的创新。

1.2循环型农业的特征首先,循环型农业作为循环经济有其一般特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次,循环型农业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要素耦合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2.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效益

虽然社会十分关心农业的生态效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能否生存并得到推广,关键在于它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循环型农业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区域大循环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二是通过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

2.1通过区域大循环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经济循环型农业要求根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废弃物特征和分布状况,实现区域范围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无疑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效益。首先是规模效益,由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相对较分散、废弃物也较分散、规模较小、农业生产经营者往往无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或至少处理成本太高或根本没人关心,如果在区域内有相应的处理中心,将废弃物集中处理,这便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废弃物得到清理,另一方面废弃物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是结构效应,循环型农业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及区域范围的大循环,在实现污染最小化和集中化的同时,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会产生一种“结构效应”,即不需要增加任何要素的投入而只是调整其配置的方向,就会产生比原来更多的产出。例如通过调整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内部的配置,不但各业的产值会发生变化,而且农业的总产值也会增加。

2.2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一个运行模式是否适合企业、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关键是能否有经济效率,因为这是经济主体(涉农企业和农户)更关心的问题,经济效率主要表现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尽量增大利润空间。由于循环型农业遵循3R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遵循了经济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增值。一个典例就是现在不少企业开始废水回用,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水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

3.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3.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我国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循环型农业纳入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加强对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宣传和引导。同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

3.2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扶持力度,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点。政府应从总体上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扶持力度。一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重点资金扶持;二是建立一批高效运作的农业科研组织与管理机构;三是在农业科研运行机制与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四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3.3建立适合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管理体系转变政策目标导向: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长机制之中;结合国情、资源能源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成果,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同时我们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应对全球产品绿色化的需求,和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我国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环境特点篇10

一、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经验启示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抗议活动此起彼伏。1970年4月22日,从美国的西海岸到东海岸,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将反污染运动推向高潮。日后,这一天被定为地球日。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觉醒,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

一是采取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以《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为标志,告别了惟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国家环境政策法》,要求一切重大行动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既开创了世界环境影响评价的先河,又找到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途径。日本一开始寄希望于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环境,如1967年制定了《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特别强调“保护生活环境”应“与经济健全发展相协调”,结果没有逃脱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的厄运。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1970年日本确立了环境优先的原则,颁布修订《公害对策基本法》等多项法律,删除了维护生活

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条款。在环境优先原则的前提下,日本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标准。

二是建立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如德国法律规定,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污水都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才能排放。德国为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统一的污水无害化处理排放标准,这个标准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同步调整。德国目前生产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将近100%,公共污水管网覆盖了总人口的95%,污水管网的总长度为51.5万公里,可以绕地球13圈。自2000年以来,德国居民每人每年要缴纳113.51欧元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费,以确保公共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三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达国家大力整治

环境之际,恰逢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之时。20世纪70年代由两次石油危机诱发的1973~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发达国家能耗高、污染大的重化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较少消耗资源能源、较少污染环境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钢铁、造船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如日本从1975年到1980年,工业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5年中分别下降了12%和35%。再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日本在实施限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法规方面,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美国以尾气排放管制损失大于效益为借口,暂缓执行1970年通过的“马斯基法”。日本则果断实行了限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政策,不仅促进了环境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且迅速提高了日本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世界环境保护的历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1972年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世界各国启动了共同保护环境的征程。1992年召开的里约环发大会,人类社会达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共识。2002年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提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在30多年的进程中,公众环境意识显著提高,环保理念不断创新,环保机构日益完善,环境科技加速进步,经济手段广泛运用。

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艰辛历程

发达国家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道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上世纪70年代初,立足于工业化起步和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有所显现的现实,我们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新道路的探索中,环保事业不断发展,探索重点与时俱进。

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提出的“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的基础上,上世纪80年代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地位,明确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体系,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等多项环境管理制度,开始向环境管理要效益。

进入90年代,提出由污染防治为主转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实行清洁生产,推动循环经济;由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向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依靠产业结构调整;由浓度控制转向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实施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两区”(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一市”(*市)、“一海”(渤海)等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工程,开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治理流域性、区域性环境污染。

“十一五”以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从重经济增长轻

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确立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提出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例如,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淘汰和关闭了一大批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截至去年三季度,全国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到3.24亿千瓦,是2005年前10年总量的7倍多;在环境政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贸易、税收、信贷、保险等政策;在增强环境监管能力方面,环境监测水平偏低、仪器装备落后、基础能力薄弱的状况有所改观。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环保事业大发展的30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30年。30年来,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涌现出一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但总体上看还处于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一些地方甚至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30年的探索历程表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长期性、阶段性和艰巨性的鲜明特点,我们要充分认识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难度,不为任何困难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

三、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时展、社会进步向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环保工作的各项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预防与治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第一,坚持“三个历史性转变”的指导思想。“三个历史性转变”是环保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调整环境与经济关系、改革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指南。坚持“三个历史性转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环保规划要与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相协调,以环保规划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性转变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环保事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转变的体制机制。

第二,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

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是有效防范环境污染和资源环境损耗的重要防线,是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关键。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要坚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要不断创新生产理念,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对传统产业实行生态化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