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景观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0:20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篇1

关键词:现代城市;市政道路;景观设计

abstract:urbanroadistheurbanstructureskeleton,iswherethecity'svitality,itistheplaceofthemostconcentratedcrowdactivities.andmunicipalroadlandscapeisintheestablishmentofurbantraffictrafficspaceformdevelopedonthebasisof,so,municipalroadlandscapeintheurbanlandscapeoccupiesveryimportantposition.thispaperthatmoderncityofmunicipalroadlandscapedesignwasdiscussed.

Keywords:themoderncity;municipalroad;Landscapedesign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在城市发展中,交通道路建设是一个必不可少得元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建设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道路绿化也越来越重视。建设一个既满通功能要求,又生态美观的绿化景观道路,会给人们带来整洁清新的感觉,也给城市建设注入了无限生机,它既是城市景观的网路,又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使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一、现代城市市政道路景观的功能

分析道路景观要从道路景观的功能入手,对于城市道路而言,其功能主要有3个方面:交通功能、城市景观功能和环境功能。在传统的城市道路照明中,比较重视道路的交通功能,而忽视了景观环境功能。而景观的主要功能又主要是指其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景观的生产功能主要指景观的物质生产能力,不同景观,其物质生产能力表现的形式不同,但共同的特征是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证。景观的生产功能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的生产功能和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两部分。景观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持景观的稳定性,其具体表现在景观与流的相互作用上。当水、风、土流、冰川、火及人工形成的人流、物流穿越景观时,景观有传输和阻碍两种功能。城市道路所能达到的使用路者达到空间转移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用路者在穿越景观。景观的美学功能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的美学功能和文化景观的美学功能两个方面。景观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附属部分,为了使城市道路的功能达到最优,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就成为其主要的功能。

二、现代城市市政道路与景观的相互作用

道路建设对景观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道路建设时对原有道路无法避免的填或挖,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或是不够美观的道路和桥隧设计等将影响和破坏固有的天然景观;另一方面,合理的设计和修饰也可能为原有景观增色,甚至形成新的人工风景点。同样,景观对城市道路的影响也是如此,合理景观的设计不仅可以使道路使用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可以增加行车的安全感;与之相反,不良的景观设计无法减轻道路使用者的疲劳,从而无法增强行车的安全感,甚至造成交通隐患。总之,道路与景观的作用是相互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三、景观要素分析

景观要素是构成景观的各组成因素。细分起来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道路本身、道路的植栽、道路交通设施,沿街的建筑物、结点,远景中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以及人的活动,地下部分的交通设施、商业设施、能源、通信设施、排水设施,还有变动因素:季节、气候、时间,将这些因素都融入和考虑在设计中,可增加道路景观的个性化和城市特色。上述的“道路”和“沿街”两部分是城市道路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而“远景”、“人的活动”“、地下部分”、“变动因素”等几项是仅次于“道路”和“沿街”两项的重要构成要素。不同的景观要素在道路的景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3.1视觉分析

方面从视觉心理出发,对道路的空间线形、道路与周围环境及自然景观的协调所进行的分析研究结果,能满足视觉的连续性,以及舒适和安全感的综合设计,就称为视觉分析。在视觉方面,道路景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道路自身的一些因素:路线布局的三维空间线形、道路几何尺寸的线形变化、道路结构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3.2交通心理方面

从道路使用者的感官出发,对道路使用的便利性、通畅性以及和谐感出发进行分析研究,使道路景观的设计满足方便行人行走,驾驶员行车,且景观的设计能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辅助用路者完成自己的出行目的,并且能使出行愉快通畅,把原来认为只是枯燥简单的出行转化成为一种享受,在实现地点转移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中途的时间享受街道上的风景。在交通心理方面,除了影响道路使用的关键性线形因素外,还有结构物的设置、行道树的植栽、路边绿化等。道路的植栽,可以丰富道路沿途景观,增进道路和沿途景观的协调,提高行车的舒适性,使包括道路在内的整个区域风景更加美丽;改善行车条件,引导视线、遮光,减轻行车的紧张状态,消除视觉疲劳,确保交通安全;减轻交通造成的危害,改善沿线环境。

3.3文化氛围方面

文化因素与设计者有关,设计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对同一客体的设计不会是完全相同的。他们对色彩、线形及建筑物构造的喜好,以及对名胜古迹的态度等,都将对设计结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道路景观要素中文化方面的要素主要指构造物的色彩、造型、名胜古迹、广告等。由于部分城市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城市风格,那么其道路的风格也应该与之协调,现代气息十足的城市在色彩上会更加时尚和艳丽,古城里则不适合安放大型的广告画等。

四、现代城市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城市市政道路的性质和功能相适应

由于城市布局、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及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性质和功能的道路组成会产生不同的路网。大城市有快速道路系统、交通干道系统等,由于交通目的的不同,不同环境中的景观元素要求也不同,路旁建筑、绿地、雕塑以及道路自身设计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的特点。

4.1考虑道路使用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

道路上的人流、车流都是在动态过程中观赏街景,又由于各自交通目的(上班、购物、旅游等)和交通手段(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不同,产生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设计中要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

4.2考虑综合效应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求各个景观元素组成的街景统一协调,而且与城市自然景色(地形、山峰、湖泊及绿地等)、历史文物(古建筑、古桥梁、古塔、传统的街巷等)以及现代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道路与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并作一体化设计、创造有特色又有时代感的城市环境。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篇2

市政道路绿化工程具有交通运输功能,同时还具有美化景观作用。想要充分发挥市政道路绿化工程优势,施工团队在正式施工建设之前,就必须保证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结合当地实际气候条件,保证植物品种选择合理,加强施工前期管理及后期养护管理水平,保证市政道路绿化功能可以有效发挥。现阶段,城市绿化工程建设速度在不断提升中,施工团队也应该加强绿化设计规范性,提升景观设计效果,提升绿化工程养护质量。

关键词:

工程管理;市政道路;绿化景观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建设中,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市政道路绿化作为城市发展建设基础性工程,并且也是衡量我国城市发展水平主要指标。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市政工程绿化景观水平,就必须提升对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提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并且和工程当地自然环境因素,保证景观植物选择的科学合理,推动城市生态化建设水平,提升居民对城市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满意度。

1市政道路绿化工程施工概况

城市化快速发展建设中,城市绿化工程也取得了良好发展成果。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开展中,绿化工程作为辅工程,可以有效解决市政道路工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减少施工噪音,有效减少市政道路温度,间接性保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市政道路绿化工程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分别为前期规划、工程施工及后期管理[1]。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并且复杂项目,应该和城市化发展历程相吻合,保证绿化景观规划科学合理,在符合项目施工技术要求情况下,提升道路绿化景观美观性及艺术性。一旦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施工建设中,缺乏和当地情况结合,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安全性能及稳定性能会造成直接性影响,绿化植被无法有效净化空气,起到装饰城市效果。植被种植数量在增加之后,绿化景观后期维护成本也会增加。

2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管理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施工建设中,应该根据工程管理实际要求,开展预算、规划设计、植被、管理等方面工作,有效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发挥出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净化空气及美化环境方面的实际功能。

2.1施工前设计规划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在正式开展施工建设之前,应该选择具有良好工作经验设计人员,提升绿化景观工程设计艺术性及创新性,和社会大众审美相吻合。设计人员在整个设计阶段中,应该有效考虑机动车及行人安全,严禁绿化植被遮挡人们视线。设计人员在选择植被类别时,必须到实际施工地点去考察,结合城市自身和特点和社会因素,尊重植物发展流程,保证植被可以适应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的发展,有效发挥出植被在噪音、防沙、净化空气方面作用。在人流较为繁荣地区内,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应该减少树木数量,增加草皮种植面积,提升绿化景观整体观赏价值,保证繁荣地段绿化设置的科学合理性,进而提升绿化景资源利用率[2]。在人口相对疏散地区,应适当增加市政道路绿化面积,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居民提供优质环境。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该提升对施工阶段及细节关注度,加强工程造价科学合理,有效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2.2施工技术管理

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开展中,招标工作可以有效将设计工作及施工工作相结合,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所以,提升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招标环节管理水平,标书在编写中,应明确绿化苗木类别,防止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招投标阶段内出现偏差,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最终效果,减少工程出现变更可能性,加强项目施工安排的科学合理性[3]。除此之外,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质量提升方面,不但要提升绿化景观工程管理水平,还应该提升对绿化景观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在植物苗木选择阶段,相关采购人员应该提升对供应商监管强度,聘请专业的生态环境专家,全方位评估苗木生存环境及实际生长状况,保证绿化景观工程所选择的绿化植物和当地气候环境相吻合。与此同时,工程施工方还应该开展苗木检测工作,合理调整苗木栽种之间的距离,保证苗木生长环境,充分发挥绿化景观工程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作用。

2.3后期绿化管理

绿化景观工程施工环节及栽种环节质量在得到有效保证情况下,绿化景观工程还应该得到有效控制及监管,保证绿化景观工程在竣工完毕之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具有良好管理水平。

3市政道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3.1加强施工规划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正式开展施工建设之前,应该提升准备工作完善性,有效规范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科学合理,提升技术可靠性,保证绿化景观工程顺利完成施工建设[4]。其一,绿化景观工程施工阶段内,应该构建专门生态环保小组,全方位分析评估绿化景观工程植物生长情况及生态效果,并且采取有效施工措施,监理专门绿化景观管理团队,全方位评估市政道路工程周围施工环境。工程专家勘察工作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分别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施工现场土壤质量、生态环境。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施工建设内,减少对原有市政道路及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二,生态环保小组在实际运行中,应该对市政道路周围环境全方位评估,调整优化相关道路绿化施工方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方案在制定时,应该结合管理人员、施工物料、施工技术等方面开展规范管理工作,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施工科学合理性,并且按照工程工程实际情况优化完善施工结构,有效推动市政工程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稳定顺利落实。

3.2提升土方质量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开展施工建设时,必须提升对土方质量的重视度,进而提升工程绿化景观效率。土方工程是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顺利开展施工建设基础条件,工程施工质量与市政道路填埋安全性和植被生产状况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可以有效提升绿化景观工程最终施工效果。因此,施工团队应该按照市政道路前期准备阶段勘察工作结果,在施工现场内特殊位置上做出安全标识,最大程度保证土方工程顺利开展施工建设,防止工程对传统基础设施造成影响,提升绿化景观工程施工安全性能[5]。除此之外,土方工程在挖掘阶段内,必须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落实土方挖掘工作,严禁出现过度挖掘的现象,增加工程施工难度及经济成本。

4结论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施工质量,和人们生活品质及幸福感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对城市化发展建设具有直接性影响。为了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绿化植物美观效果实际要求,绿化景观工程在正式开展施工建设内,施工团队应该加强对施工技术重视度,迎合社会大众审美,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环境,保证绿化植被及施工技术选择科学合理,提升绿化景观工程美化效果。

参考文献

[1]暴长珽.谈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J].价值工程,2012(14):59-60.

[2]许雪莹.浅谈天津地区市政道路绿化的提升改造———以津塘公路街景绿地提升改造工程为例[J].现代园艺,2016(13):115-116.

[3]于娟.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施工要点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6(29):54-55.

[4]卞真平.小议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建设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4(02):49.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篇3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设计

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市政道路建设,但是,目前城市市政道路建设状况依然不能满足沉重的交通压力和交通需求,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感。因此,要想改变当前的城市市政道路状况,就要从其基础方面入手,在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面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原则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原则根据道路类型而不同,对于交通道路、人行道路、景观道路都有不同的设计原则。但是,对于不同功能特性的道路设计都要遵循以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提高社会对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视。首先,交通道路设计原则。交通道路需要围绕车辆进行设计,其中的护栏、人行道、路灯等基础设计都要以车辆安全行驶为前提,突出其安全驾驶的主要功能。在路标设计中,要提前设置,为给驾驶者一定的心理缓冲作用。其次,人行道路设计原则。人行道路设计需要严谨、细致,因为对于车辆与人混合运行的道路,安全性非常重要。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交通标志的合理利用,停车位置的科学安排,通过限制和引导对相应位置上的车流和车速进行合理安排,增加人们活动的空间。对于蛇形或锯齿道路的设计,要对车辆速度进行有效限制,还要对非本地车辆进行控制,避免交通拥堵问题发生。在这类道路设计时还要考虑观赏性,通过环境氛围增加行人的安全感。交叉路口处的道路设计一般为凹凸形,给人一种震动感觉,为司机提供一种安全警示。道路的材料性质和色彩选择方面,可以加强行驶趣味性,方便提醒驾驶者减速慢性,保证行人安全。最后,景观道路设计原则。以整体化原则为基础,强调景物设计与道路设计相互衬托、相互协调,在交叉口的设计给人一种宽阔、舒适的感觉,利用树木或其他景物进行合理搭配,体现城市道路风景。

总体而言,城市市政道路设计要遵循以上原则,按照城市市政道路的功能和分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按照实际的设计方案进行道路设计工作,形成具有城市特殊文化气息的城市道路建设体系,做好市政建设基础工作。

2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思路分析

2.1反应城市特色和功能特色。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工作要将生活性、交通性、美观和功能性集中展现特别对于城市市政道路的功能要有切实的表达实现城市市政道路与城市发展城市市政道路与市民生活高度地协调和统一。每一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城市特色和功能特色,对于高速发展的全球经济,城市之间文化的交流,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设计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失去原有的城市特色。因此,现在的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上要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结合城市环境特点,发展市政道路建设。城市市政道路功能主要是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舒适的出行环境,因此,其功能特色要强调其交通性。市政道路建设要以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为前提,结合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城市市政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2.2市政道路功能与分类。市政道路功能主要分为交通道路、生活道路、商业道路、景观道路,不同功能特点的道路具有不同的用途,区别较大。交通性市政道路主要考虑到交通方便、驾驶安全,对各类车出行进行设计规划。商业性道路主要注重城市商业经济发展,考虑到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的发展的同时,为人们停车、步行带来方便。商业性道路是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因此,在进行商业化道路设计时要注重整体性。生活性道路主要针对生活服务区街道设计,要能够为居民生活健康具有向导作用。景观性道路主要是给人们生活锻炼、休闲娱乐的,注重结构开放,空间感强,保证人的安全。

3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要点

3.1交通性道路设计。交替性道路设计的目的是车行交通安全,在道路设计中重点要掌握当地的交通障碍问题,例如路灯、护栏、指示牌等方面的设计要简单明了,方便识别。交通标志、标线在选择位置时,要做好提前量,方便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提前掌握路面信息,具有一定的心理缓冲作用,做好路况管理,突出基础设施的功能特点。

3.2生活性道路设计。生活性道路主要针对生活区街道进行设计,其街道情况较为复杂,道路交通混杂,所以,在道路设计规划上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首先,要对生活性道路进行合理分区,不仅有利于交通管理,还方便疏导交通。生活区中需要大量的停车位,在道路设计中要重点考虑这一需求,减少街道混乱情况发生。停车位的布置非常重要,而且要添加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手段。生活性道路设计主要通过设置路边、路中的基础设施来控制车流量、限制车速,获得更多的市民获得空间。道路平面设计主要呈现蛇形或锯齿形,设置路牌以便提醒驾驶者减速慢性,减少车流。此外,这类道路设计可以增加行驶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在路的两旁种植树木增加视觉效果,美化环境,控制车辆流量。另外,在驾驶需要警示的地方,设置特殊路牌加以警示,作为特殊设计。

3.3景观性道路设计。景观性道路设计要注重城市空间功能及环境功能,因此,景观性道路设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城市个性,设置科学合理的公园绿地、园林绿化及休闲娱乐中心。景观性道路设计要与绿化环境相互协调,衬托广场开阔的视野,使道路交通更加流畅。景观性道路设计要体现绿化效果,两边设计微地形绿化、绿化安全带,体现绿化环境效果。在景观性道路设计中要注重对称性,道路两旁绿化效果、风格要保持一致和统一。景观性道路设计除了自身风格协调外,还要注重沿途公园风格景观特色,将绿化景观与道路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是环境氛围更加和谐。

3.4商业性道路设计。商业性道路指为城市商业中心地带的道路,也是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底蕴,是一种外在经济表现,因此,在商业性道路设计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商业性道路设计要尽量避免车流增多,保证行人的人身安全,完善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行人的需求。此外,商业性道路还要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丰富其经济文化价值。商业性道路的铺设材料材质和颜色上也可以进行特殊设计,以便于引起行人的注意,提醒驾驶者缓慢行驶,提醒行人注意车流,而且,还能够增强道路的视觉效果,增加人性化设计。道路的交叉口地方设计路障,以便限制车辆转弯和前行,在交叉口和居民区路口设置交通标识,传达限速和转等交通信息。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是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城市市政道理设计对于城市道路建设、城市交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针对不同功能特性、不同类型特色的市政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春燕,赵剑强.西安市高速公路上不同车型车辆交通噪声及其行驶速度的统计分析[J].交通环保,2014(3).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篇4

一、基本情况

沿黄半岛景观带是以北环路、太阳路(州风景区园内东西干道)、黄河大堤、州大道、南环路为纽带,串联沿线分布的黄河公园、虢国博物馆、州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文体中心、商务中心区、文化公园、百货楼中心商业区等景观节点而形成的城市景观带,长约15公里,穿越上村、向阳、南关等7个村庄,覆盖城区大部分生态区。

二、功能定位

利用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把城市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距离拉近、连成一片,充分展示中心城市的优美生态环境、深厚文化底蕴和沿黄湿地景观风貌,彰显“城在水中、园在城中、景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沿黄城市独特魅力,把沿黄半岛景观带打造成为集生态、文化、旅游等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带。

三、建设任务及实施步骤

(一)建设任务

1.“两路、两园、一馆”建设,即打通北环路、改造提升南环路;新建黄河公园、扩建文化公园;建设虢国博物馆二期工程。

2.改造提升州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

3.改造提升沿黄半岛景观带沿线的其它景观。

(二)实施步骤

沿黄半岛景观带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分步实施。

1.年底前,完成沿黄半岛景观带重要景观节点的规划、设计等相关内容以及征地、拆迁等基础工作;启动“两路”(南环路、北环路)建设。

2.年,建成“两路”;完成“两园”(黄河公园、文化公园)主体工程;完成州公园、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和景观带沿线其它景观的改造提升;启动虢国博物馆二期工程。

3.年底前,完成虢国博物馆二期工程及沿黄半岛景观带所有扫尾工程。

四、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以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指挥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常务副指挥长,分管副市长为副指挥长,市政府有关部门、县和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沿黄半岛景观带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道路和文化公园建设办公室、虢国博物馆二期建设办公室、黄河公园建设办公室等3个办公室,分别负责各自项目建设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

沿黄半岛景观带建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加快项目建设和审批办理进度,共同推进工程建设。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1.市住房城建局负责打通北环路、改造提升南环路和扩建文化公园。

2.市林业园林局负责新建黄河公园,改造提升州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

3.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负责虢国博物馆二期工程建设。

4.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项目审批工作。

5.市财政局负责按时拨付财政支持资金。

6.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办理项目土地审批。

7.市环保局负责办理项目环评审批。

8.市规划城管执法局负责办理项目规划审批。

9.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州大道、迎宾大道及209国道城区段沿线景观的改造提升。

10.市旅游局负责改造提升沿线旅游景点。

11.市黄河河务局负责办理涉及黄河沿岸建设的相关审批手续。

12.县和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辖区内的征地拆迁和维稳工作。

13.其他各成员单位要对照目标任务,积极配合,齐抓共管,推动项目加快实施。

(三)抓好规划设计

1.沿黄半岛景观带规划设计。以彰显特色、提升品位、建设标志性景观、打造城市新形象为目标,邀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重点做好沿黄半岛景观带上重要景观节点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要充分结合我市实际,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沿黄山水园林城市的鲜明特色。

2.各个景观节点的规划设计。沿黄半岛景观带建设指挥部各办公室要按照整体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植物造景的理念,综合考虑地貌、车流、人流和基础服务设施等因素,做好各个景观节点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四)资金保障

1.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

2.市财政安排部分项目启动资金;

3.市城建投资公司对“两路”、“两园”沿线土地采取资源配置、项目平衡等方法融资解决部分建设资金;

4.各节点工程建设责任单位自筹部分建设资金。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篇5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设计;交通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城市的道路建设是市政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它是通过某种手段来达到城市与道路交通完美相结合起来,使其落实到地面上成为具体化。道路过于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断增多等都是现代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严峻的城市交通形势,不仅制约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对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市政道路功能分类

一般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

交通性道路主要是满通要求,道路上车流量较高,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较大,一般适用于城市区域之间的较长距离的交通转移:自行车的地位相对较低,行驶受一些限制,流量也不会太大;另外,对人行道要求相对较低。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的布置形式,若设置非机动车道则与人行道同高设置。

市政生活性道路的交通特点是: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商业性道路,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景观性道路,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o%,总宽度应较宽,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的休闲、休憩和布置绿化为主,人行道要求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自行车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

3市政道路特色设计的内涵

3.1反映功能特色

市政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这要求市政道路的设计既要有利于人民群众日常的出行,同时也要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3.2反映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危机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性文化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

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

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

4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4.1交通性道路

交通功能性设施要以为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护栏、候车廊及人行天桥

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提前了解前面的路况条件及管理要求。

4.2生活性街道

由于此类街道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

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

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

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

(1)将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迫使进入的车辆降车速,也

使外来车辆因线路曲折不愿进入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同时曲线形道路对居民而言,其趣味性更强,景观更丰富。

(2)在道路的边缘或中间左右交错种植树木,产生不易进入的氛围,以减

少不必要车辆的驶入。同时,道路上种植的树木改善了道路景色,美化了居住区

的环境。

(3)在道路交叉口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将路面部分地抬高或降低,使车辆驶过时产生振动感,给驾驶者以警示。

(4)在确保车辆可以通过的前提下,间断性地缩小车行道的宽度,造成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

(5)在道路铺设上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印驼峰、印

象槽化岛,既为了引起驾驶者的注意减速行驶,也使生活性的道路更富趣味。

(6)通过在交叉口设置斜路障,路端上设置通行路障来限制车辆转弯和前行。

(7)在居住区入口或道路交叉口设置形象的交通标志传达限速和禁转等交通信息。住宅地区的支路系统,行人对道路安全、舒适的需求置于首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了灵活的道路网络,活泼、多样的断面形式,创造了宜人、友好的交通空间。更重要的是居住区内的路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成为人们交流的场

所。

5城市市政道路景观的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一方面展示城市风貌,另一方面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视觉和感觉的场所,是城市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者,也是城市发展历程的忠实记录者,它总是及时、直观的反映着城市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总体水平以及城市的特色,代表了城市的形象。

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道路本体、道路的植栽(行道树、灌木、树池)、道路交通设施,沿街的建筑物(商业、办公楼、住宅等)、结点(广场、公园、小品等),远景中的自然要素(山岳、海、湖泊、森林等)和人工要素(塔、城墙、高楼等)以及人的活动(步行者、自行车、汽车等),地下部分的交通设施、商业设施、能源、通信设施、排水设施,还有变动因素:季节、气候、时间,将这些因素都融入和考虑在设计中,可增加道路景观的个性化和城市特色。

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道路上的人流、车流都是在动态过程中观赏街景,出于不同的交通目的和采用不同的交通手段,产生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征,所以应在设计中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表现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方面统一。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要尽量加强自然要素的运用,恢复和创造城市中的生态环境,让城市道路中的硬质景观融入自然并与自然共存;第三,考虑综合效应和整体性原则。注重观赏与功能并重,将城市自然景色、人文景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道路景观设计的对象,主要分为道路部分和沿街部分两大类。首先,在第一阶段中的景观主题确定和整体印象确立过程中,应将道路用地部分和沿街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其次,是设计道路基本类型和骨架的阶段。再次,对交叉点、桥头等道路重要节点处进行探讨。最后,植栽设计、路面设计、道路景观的修饰都是属于细部设计。但细部设计却对道路的整体印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6结束语

一个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好与坏,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可见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都对市政道路设计工作者提出了应更新、更高的要求。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状况做出思考和研究,使市政道路的设计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CJJ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S].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篇6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干道;城市文脉;区域功能;城市形象

abstract:Rapid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acceleratedpaceofurbanconstructionwillinevitablyinvolvetherenovationofthemainroadtothecity.inthispaper,themainroadofChongqingRoadinDadukouDistrict,environmenttransforminstance,theanalysisofthecomprehensiverenovationprojectofthedifficultandimportant,basedontheproposed"future,harmonyregeneration"designphilosophy,whichfollowedthetraditionalcontextandregionalfunctionalorientation,enhancethequalityofurbanenvironmentandurbanimage,forsimilarprojectsausefulreference.

Keywords:cityupdate;urbanmainroads;citycontext;regionalfunction;cityimage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6-0110-03

1项目背景

随着重庆经济的突飞猛进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同时,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城市风貌和提升环境品质,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5个发展目标,并将主干道环境整治和改造提上了工作日程。松青路干道环境综合改造便是此次重点改造工程之一(图1)。大渡口区区委区政府拟通过高标准的综合改造和提档升级,使松青路成为能够体现大渡口发展水平和大渡口地域文化特色的“便利、舒适、美观、简约”的景观大道。

2项目概况

松青路主干道是大渡口区连接南北区域的重要城市干道,是大渡口区最重要的城市景观干道之一,南北纵向长度4.14km,北起双山路隧道,南至建桥工业园区。松青路两侧建筑形式多样,更有新建的步行街穿插其中,是展示大渡口区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现大渡口区后工业时代重钢遗留片区文化的重要窗口。

松青路道路环境现状为:建筑年代久远,立面陈旧、附属物杂乱;店面店招破损严重,高低不齐,色彩风格凌乱,缺乏整体性;沿街植物品种单调、形式单一,绿化缺少系统规划,视觉景象不佳;市政施设不完善,夜景灯光不足。

本次改造的难点为区域跨度长、改造量大,牵涉到立面整治、园林绿化改造、市政路面、管网综合改造,夜景灯光设计和城市家具设计等诸多环节。

重要道路节点、标志性建筑和破损严重的建筑是本次改造的重点。

3设计理念及改造措施

3.1设计理念

继往开来,和谐再生重拾百年工业记忆,锻造宜居滨江之城。

珍视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巴渝文化和后现代工业文化于改造设计之中,以人为本,环境为源,形成人、城市、自然和谐对话的都市风景线,营造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又彰显山水之灵的现代宜居都市形象。

3.2改造策略

道路环境是城市面貌的重要反映,是展示城市特有风采的风景线,良好的道路环境是宜居生活的重要体现。本次采用的改造策略如下:

变“灰”为“绿”:通过对现有行道树的更新、补植,打造一条绿色的林荫廊道,并增加草花等观赏植物的用量,形成一条串联南北的彩带;通过对老社区内部绿化系统的改造,使小区内部绿化环境得到极大的提升,处处彰显绿色和生机。

变“旧”为“新”:对建筑外立面的重新设计与改造,使老建筑的立面形象焕然一新;通过对原有人行道铺地、侧石、树穴盖板等设施的改造更新,大大提高道路的品质。

变“零”为“整”;通过清除各类违章搭建,架空线下地和建筑附属物件的归整设计,使原有凌乱的街面景观得到彻底的改变。

变“俗”为“雅”:原有店面店招高低不齐、外墙和店牌色彩艳丽格调不高,通过本次对沿街店面店招的整体改造和对不良业态的调整,整个沿街店面凸显出典雅大气的商业气氛。

变“堵”为“畅”:通过道路拓宽、管线下地,车行道“白”改“黑”,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增设护栏,增设交通标识等措施彻底改变原来人车混杂、车辆拥堵的状况。

变“缺”为“全”:通过增加城市家俱小品、城市指引标识系统、增设人行道盲道、残障设施等手段完善道路功能、提升道路品质。

3.3改造目标

本次改造要达到的目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历史记忆:融传统巴渝文化和重钢文化于改造设计之中,通过对道路功能和景观的改造,构筑大渡口区所特有的城市文化环境。

宜居环境:以人为本,环境为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为市民提供一个能够体利于出行和便捷的生活、工作环境。

城市形象:大渡口区正在由一个重工业区向山水园林宜居区转变,而本次松青路的改造会加速促进地区功能转型,同时更好的激发区域经济的发展。

4分项设计

松青路两边建筑以住宅和商业为主,底部通常商铺相连,建设年代差异较大,新老建筑参差不齐、建筑色彩与风格无系统规划,违章搭建现象严重,城市立面较为凌乱。建筑立面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形像最直接的体现,无疑是这次改造的重中之重。

改造策略主要从建筑风格定位,城市色彩定位和细节设计三个方面入手。

重庆的城市色彩和建筑风格自古以来就有明显的山城、江城特色,当今城市的色彩可归纳为淡雅明快、色调丰富的中性色系统;建筑风格定位主要考虑把巴渝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工业文明相融合,借助山水之灵气,营造和谐生态的宜居环境。

改造内容包括建筑立面、店招店牌、围墙大门以及节能技术等各方面。

4.1立面改造

本次立面改造采用分级分类的方法,根据建筑物改造的不同强度和力度,全线69栋建筑共分成整洁、整治、整容三个类型和四个等级。

一级维持现状,外表面清洗。

二级基本不动,在外表面清洗的基础上、线脚檐口等局部粉刷,增设空调机罩板。

三级局部改造,在二级的基础上增设雨水管,遮阳篷、防盗窗。墙面装饰线脚;店招店牌更换改造;围墙、大门翻新、栏杆油漆、墙面粉刷,面砖更换。

四级全面改造,在三级的基础上封闭阳台,更换门窗;店面整体改造;围墙大门重建。

建筑立面改造注重细部节点的设计,主要包括:阳台增设装饰线脚;空调机位统一规整并增设外罩板;外窗下沿增设滴水处理;雨水管、污水管和空调冷凝水管统一规整并增设外套管;住宅类建筑底层增设隐形防盗网;大面积的建筑外墙涂装工程注重节能技术的运用,采用轻质砂浆内外组合保温系统,本系统将内外保温系统结合在一起,发挥各自所长,克服各自所短,具有创新性突破(图2)。

4.2店招店牌改造

店招店牌改造针对不同现状,采取如下改造措施:

第一,对于违章搭建并存在安全隐患或外观造型、尺度较为夸张、粗劣的适度拆除;

第二,店面整体现状尚可的,对店招店牌进行针对性改造设计;

第三,对于现状较差,又连续的商业店面,对店面进行整体改造;对现状杂乱的大型城市广告统一规整、统一设计,达到整洁美观的效果。

另外对大量较差的商业业态,如路边的五金店,建材店,档次较低的餐饮业态等通过商业业态置换,来提升整条道路的商业层次和品味(图3)。

4.3围墙改造

改造后的围墙以隔离、美化环境为主要功能,主要采用艺术性强的透景、透绿式围墙(图4)。

4.4夜景灯光改造

原松青路夜景灯光缺乏统一的规划,整体联系性较差,标志性建筑形象灯光的塑造力度不足,未能充分展现其夜景魅力。

本次夜景灯光设计的主题为用艺术灯光铸造文化、用璀璨夜景体现宜居,意在为市民打造一个富有时代感、舒适感、艺术性强的光影长廊,展示其独有的钢城文化。根据松青路的现状商业业态及两侧建筑的特点,我们遵循“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总体设计原则,景观照明节点按重要、次重要、一般三个不同层次来刻画表现,同时,根据被照物属性不同,充分利用光源色温的差异、照度的强弱对建筑、绿化、城市家俱小品的造型特征进行渲染(图5)。

4.5绿化景观改造

4.5.1现存问题

道路两侧行道树规格偏小,树种单一,生态效应及视觉效果不佳;人行铺装材档次较低,局部路段破损面积较大,整体景观效果不够理想;道路两侧目前存在一定数量的施工围墙及遮挡围墙,其外观形式较为单一,缺少必要的艺术气息,景观效果较差;整条道路缺少能够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雕塑小品及街具设施。

4.5.2设计定位及目标

第一,提升景观品质:通过园林绿化、铺装、围墙等多方面的景观改造,来进一步提高道路的景观品质,达到层次清晰和特点鲜明的理想景观效果。

第二,重铸钢城文化:注重将钢城文化同景观雕塑小品设计相结合,打造兼具文化性、艺术性和功能性于一身的景观大道。

4.5.3改造措施

行道树采用胸径30cm,树冠、树形优良的的香樟作为主要树种,提升整条道路的景观绿化效果;树穴盖板统一采用1.5m×1.5m规格的混凝土格栅式树穴盖板,人行道铺装选用灰色系的花岗岩作为大面积的铺装材料,注重自身功能及总体景观品质的提升,同时与步行街已有的铺装保持风格及材质上的一致;取消原有的挡土墙,代之以效果较好的景观挡墙;雕塑小品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内涵,融合、吸收现代元素和新技术手法,打造形式多样的景观雕塑小品;城市家俱(公交候车亭、书报亭、电话亭)结合钢城工业文化的特质,量身打造具有人性化特点、且形式新颖的市政配套服务设施(图6)。

4.6市政道路及管网改造

4.6.1市政交通主要存在问题:高峰时段中心区交叉口节点局部拥堵;在重要交叉口节点没有与路网交通组织相配套的交通标志牌及实时路况情报提示系统;车行道既有沥青路面,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材质不统一;人行道无障碍设施设置不规范,盲道局部缺失,人行道护栏样式各异;缺少港湾式公交站以及局部路段市政电缆未下地,雨、污水管未分流等。

4.6.2总体改造设计思想――道路・让出行更舒适: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要求出发,建立交通功能完善、景观功能凸显、内外联系便捷、高效的新型城区交通系统。

4.6.3改造思路:对工程范围内的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施“白改黑”,增设交通导向和标识系统,增设无障碍设施,统一设计人行道护栏,并结合区域规划深入研究,实现管线下地,雨、污水分流。

5结语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篇7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设计;交通规划设计

1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也明显加大。但由于城市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设施供应远不能满通需求。由此引起的城市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据统计资料表明,大城市机动车年增长率在10%以上,个别年份增长率达20%以上,自行车平均年增长率在10%以上。随着车辆的增长,城市交通量亦迅速增长。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表现为:普遍出现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断增多等。职工上下班乘车拥挤和出行时间延长,由于城市交通形势,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2市政道路特色设计方面

2.1反映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危机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性文化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

2.2反映功能特色

市政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如深圳深南大道是深圳市最繁华的交通主干道深南路的延伸段,经过深圳市政府的近十几年的合理规划与开发,逐步形成以华侨城旅游为主线,深圳中心区为重点的旅游交通新干线。

3市政道路功能与分类

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交通性道路主要是满通要求,道路上车流量较高,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较大,一般适用于城市区域之间的较长距离的交通转移:自行车的地位相对较低,行驶受一些限制,流量也不会太大;另外,对人行道要求相对较低。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的布置形式,若设置非机动车道则与人行道同高设置。

市政生活性道路的交通特点是: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商业性道路,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景观性道路,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o%,总宽度应较宽,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

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的休闲、休憩和布置绿化为主,人行道要求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白行车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

4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4.1交通性道路

交通功能性设施要以为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护栏、候车廊及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提前了解前面的路况条件及管理要求。

4.2生活性街道

由于此类街道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

(1)将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迫使进入的车辆降车速,也使外来车辆因线路曲折不愿进入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同时曲线形道路对居民而言,其趣味性更强,景观更丰富。

(2)在道路的边缘或中间左右交错种植树木,产生不易进入的氛围,以减少不必要车辆的驶入。同时,道路上种植的树木改善了道路景色,美化了居住区的环境。

(3)在道路交叉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将路面部分地抬高或低.使车辆驶过时产生振动感,给驾驶者以警示。在确保车辆可以通过的前提下,间断性地缩小车行道的宽度成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

(4)在道路铺设上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印驼峰、印象槽化岛,既为了引起驾驶者的注意减速行驶,也使生活性的道路更富趣味。通过在交叉口设置斜路障,路端上设置通行路障来限制车辆转弯和前行。

(5)在居住区入口或道路交叉口设置形象的交通标志传达限速和转等交通信息。住宅地区的支路系统,行人对道路安全、舒适的需求置于首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了灵活的道路网络,活泼、多的断面形式,创造了宜人、友好的交通空间。更重要的是居住区内的路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成为人们交流的场所。

5城市市政道路量观的设计

在城市空间功能和环境功能设计中,我们应依据城市整体规划。譬如某路沿线现有公园绿地和其他开放空间,比如广场等形成路沿线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体系。广场进口及绿化用地景致前后呼应,道路交叉口空间宽阔,视线通畅使车辆进入路口时就感觉非常舒适,整个交叉口既同广场景色融为一体,交通组织又分工明确。在道路设计中我们将两边设计为微地形绿化、绿化安全带,铺草坪及低矮灌木,体现大绿化效果,并结合景观水道把沿途桥梁设计为轻型桁架拱桥,同时为了使景观更加美丽我们把同此路相邻的某景观水道上也同样计成了轻型桁架拱桥,使之对景相互呼应。其桥杆采用汉白玉材料,照明灯的采用都和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并根据沿途公园的特色和风格。把景观设计结合起来,以达到借景我用的目的。在铁路立交口,我们结合两边地形和现有建物进行景观设计,主要利用绿化微地形手法,创虚实对比分明,高低错落有致的环境、绿化场,并对立交桥泵站的建筑造型,以及立交本身的杆立面进行了立面景观改造设计,使立交桥绿、建筑景观融为一体,空间氛围更加宜人,使人体会到一种舒适、幽雅为一体的花园式境界。

6结束语

城市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城市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目标、设想与当前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使其落实到地面上成为具体化。如果没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工作,城市交通规划得再合理、再科学、再切合实际,也不会顺利地实现。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表现为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断增多,车速急剧下降和交通环境恶化,城市交通问题是现代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决,原有的设计理念及规范已渐渐的不适应这个时代,我们的设计工作者也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状况做出思考和研究,以期使设计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已趋于必然。

参考文献: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篇8

[关键词]风景园林;广场景观;环境设计;植物种植;灯光照明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现代的城市居民日益需要经常性的休闲活动来平衡身心,保持健康的体魄。对此,梧州市人民政府在2003年适时提出了实施“三百项目”和“三年一大变”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于是,一个融娱乐、休闲、赏景于一体的,以健身、康体、大众参与文化活动为主题的梧州市政广场景观及周边环境改造工程设计方案由此产生,并在方案招标中获得选用。

一、现状分析

设计中的梧州市政广场景观及周边环境改造工程项目包括市政府办公大楼、文化中心和新迎宾馆(现在的江滨大酒楼)周围地块,占地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座落在梧州市的行政、文化中心位置;三大建筑物坐落其中,造型独特,雄伟壮观,各具特点。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政府广场,喷泉、雕塑、绿化相互衬托,融为一体,景观效果很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政府大楼前广场虽然景观很好,但面积较小,入口太窄,铺装地不足,对广场的开放、外延不够,缺乏大气的景观效果。(2)三大建筑物的每个广场主题内容不够明确,缺少文化内涵。(3)三个广场之间各有一条街道相隔,广场与广场之间的协调性不够,缺乏相互间的有机联系。(4)三个广场在原设计时,只考虑灯光照明,夜景效果则欠考虑。

二、设计构思

基于该环境特点和特定的功能要求,结合梧州地域文化特色,以文化为内涵,以宝巾市花为艺术特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相互交流,将广场建成一个高起点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娱乐休闲赏景相结合的、亚热带地方风情特色的行政、文化中心场所,充分展示梧州城市的新形象,因此,在设计构思时重点考虑如下几点:(1)重点突出政府广场的植物景观效果,充分展示行政中心的形象。(2)强调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以雕塑、园林小品的表现形式,赋予文化内涵,突出时代气息。(3)加强三大建筑物前广场景观空间的有机结合,使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营造一个大气整体的环境空间景观。(4)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特别是突出亚热带棕榈科植物和市花宝巾以及开花乔木,既突出景观效果,又注重生态效益。(5)加强灯光夜景的景观效果。

三、总体布局

梧州市政府广场景观工程,既是政府办公楼、文化中心和新迎宾馆的前庭广场,又是奥奇丽路延线上的一块公共绿地,也是市政广场功能互补的活动场所。因此,在总体布局上,着重考虑政府广场前的植物景观和提高灯光夜景效果,以圆形、椭圆形、扇形和自然流线形进行构图,通过对交通流线上的组织分析,利用铺装、绿化、灯光、水景和园林小品这些景观元素,把三大建筑物前的景观空间有机地融为一体,互相渗透,互为对景,组成各具特色的、简洁大方的、色彩明快的景观空间。整个布局大致分为政府广场、文化中心广场、新迎宾馆广场三个景观空间和一条奥奇丽路街景。

(1)政府广场(喷泉广场):在保留原有喷泉、雕塑和绿化的基础上,着重充实提高广场的植物景观效果,重新铺植草皮,多植大树,特别是棕榈科乔木(如大王椰子、国王椰、短穗鱼尾葵等),再配植一些常绿开花灌木和色块植物(如宝巾花、红继木、黄金叶、黄榕、大叶红草、福建茶等),组成一个具有平面疏密变化、立面层次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的群落景观。以简洁明快的植物景观效果来衬托政府行政中心的形象;以增加广场铺装、不同标高平台和卵石小径来加强政府广场与文化中心广场、市政广场的过渡与衔接,运用古榕、丛状短穗鱼尾葵、小叶榄仁、桂花和花灌木以及色块植物等植物景观来协调广场之间景观的联系。

(2)文化中心广场(宝巾花广场):以广场砖拼合图案的铺装为主,在文化中心建筑前的广场中心以一组用石材或进口地板砖拼合的宝巾花图案(因工期紧未做)和周围广植宝巾花(梧州市花)以及特定设计的宝巾花灯来点出广场的主题,烘托出梧州市花宝巾花的文化氛围和植物特色。在文化中心建筑南面布置了一片以阵列式种植垂榕的方式形成绿荫停车场,在与奥奇丽路交接的广场东侧,开辟一块带状的绿荫休闲生态停车场,以种植2~3行高大粗壮、树形健美的油棕(后改为小叶榕古榕)作为阵列式种植组成群植效果,停车场地作镶草生态铺装,以这种大气的带状植物景观作为政府广场与新迎宾馆广场之间有机联系的纽带。

(3)新迎宾馆广场(叠水广场)。在新迎宾馆入口以北的广场中心,以玻璃钢制作的三层叠水钵(高8.8米)结合环形八个涌泉景观的椭圆形水池,既作为新迎宾馆广场的主体景观,也作为宝巾花广场的视觉中心。远观近赏,主景壮观美丽。新迎宾馆人口两侧以高大粗壮、树姿优美的大王椰子来衬托宾馆建筑,简洁大方。在宾馆之西、文化中心之南的通往市政广场道路,选用华盛顿椰子流线型列植于道路两旁,整齐美观,富于动感。整个广场以大王椰子、华盛顿椰子来突出棕榈科植物的景观特色,装点新迎宾馆的亚热带风情。

(4)奥奇丽路街景:整条路为南北向,全长750m,路宽14m。设计时以柱状垂榕和“星光灿烂”钻石灯组成一道白天景观优美、夜景五彩缤纷的亮丽风景线,而且柱状垂榕在道路平面衬托下,竖向景观明显、突出。

四、绿化设计

整个绿化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生态、改善环境的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长习性,以点、线、面的形式进行种植,通过植物高矮、疏密、色彩的合理搭配,以简洁大方明快的植物配置来突出植物的空间和色块的景观效果及生态效益。

(2)以棕榈科植物为主,常绿开花乔木相结合,突出亚热带地方风情特色。如大量采用一些大王椰子、油棕、国王椰、华盛顿椰子、短穗鱼尾葵、散尾葵、美丽针葵和古榕、木棉、小叶榄仁、垂榕、桂花、大叶紫薇等高大粗壮,树形优美,枝叶茂盛,花大色美的南方特色树种,充满亚热带风情。

(3)大量种植宝巾品种,突出梧州市花特色。如在宝巾花广场周围广植各个品种(大红、水红、紫、黄、白、花叶等)的宝巾花,以突出宝巾花梧州市花的城市象征物,以尊重市民热爱乡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4)运用彩叶植物的特点。为了突出色块种植的景观效果,如政府广场大面积运用了福建茶、黄榕、大叶红草的绿、黄、红色搭配种植,对比强烈、色彩艳丽、富有动感,充分展现流线型色块的景观效果,用彩叶草等点缀八个花钵,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双面红继木球点缀于绿树丛中,达到丰富植物景观效果的目的。

五、灯光设计

针对三栋主要建筑的功能、特点及周边环境,在夜景照明总体设计中,通过建筑立面照明、硬质景观照明、绿地照明、水景照明和道路照明等夜景照明手法,进一步提升广场、建筑、园林和水景及道路相关景观夜景的景观效果,让夜晚的政府广场庄严雄伟,文化广场光彩飞扬,新迎宾馆金碧辉煌,奥奇丽路星光灿烂。

(1)政府大楼庄严雄伟,其灯光设计以黄光来勾勒大楼的主线条,以投光灯、泛光灯来照射大楼的外表面,玻璃幕墙采用蓝色内透光,充分体现建筑结构和材质的美感。文化中心造型独特,线条流畅,灯光设计以内透光表现主体建筑,通过黄、白两色投光协调主体建筑。新迎宾馆夜景的灯光设计以黄光为主色调,适当的蓝光构图,形成着实的灯光配景。

(2)政府广场、文化中心广场、新迎宾馆广场及周边绿地的夜景以市花宝巾花庭院灯为主要景观照明,以草坪灯、投光灯为辅助照明,通过宝巾花灯和一组用花岗岩石材或进口地板砖拼合成宝巾花图案的地埋灯(因工期紧未做),将政府广场、文化中心广场和新迎宾馆广场有机地过渡和结合成一体,并提升文化中心广场的文化内涵,充分突出宝巾市花的主题。在政府广场雕塑水池两侧的绿地内各点缀了三株椰树灯增加夜间绿地的景观效果。奥奇丽路则以“星光灿烂”钻石灯组成带状的夜景景观效果。

(3)新迎宾馆广场中心水池的主体景观(三层叠水钵和八个环形涌泉)采用防水的彩色水底投光灯,让夜景的叠水涌泉水光交融,流光溢彩。六、铺地设计为了统一广场硬质景观效果,文化中心广场和新迎宾馆广场的铺地选用与政府广场一样的广场砖材料,以白砖为主铺成大方块(3.5m×3.5m),以红、蓝砖作色带(宽1.2m)将白砖拼合成纵横整齐的方格图案,图案整齐美观,纵深透视感强。以统一的铺装材料将三个广场空间景观融为一体,加强相互间的联系,整体效果很好。

七、给排水设计

(1)给水:政府广场的绿化淋水采用自动喷淋系统装置淋水,其余绿化淋水采用设置龙头接管淋水。(2)排水:广场排水一律采用暗渠集中排水。

八、结语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篇9

关键词:以人为本;市镇道路设计;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以人为本角度下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人们出行息息相关的市政道路设计,也应该符合时代的进步。市政道路是一个城市的交通骨架,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市政道路,不仅要能满足人们基本的交通运输和出行的需要,还要能给人们带来舒适的享受。因此,在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角度下的市政道路设计才能真正做到人、车、环境三者的有机结合,使道路交通不仅安全、快速、实用,而且便利、舒适和美观,才能创造出和谐的市政道路环境。

2.以人为本角度下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2.1遵守自然法则

市政道路建设属于城市建设的范畴,自然环境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市政道路建设必须要遵守自然法则。以人为本角度下的市政道路建设,不仅要考虑到道路的基础运输和交通功能,而且要考虑到舒适、美观和实用的功能。但这并不表示,就可以以破坏城市的自然环境为代价。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在符合技术要求和规范的前提下,应当尽量避免有对城市自然环境过大填挖的情况出现。如果为了改善交通环境,却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那是得不偿失的。所谓遵守自然法则,就是要建立和自然环境统一协调的关系。例如,在风景区的道路设计中,我们就应该根据其景点的分布、游览路线和交通的情况进行设计。使道路尽量连接每个景点,沿着景点穿过,使得施工的时候不会破坏到景点的环境。这样,游客在游览的时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兼顾到每个风景区的景点。如果是在沿河沿海的道路设计中,应该使道路的设计路线尽量与河道保持一致,这样不仅能发挥了道路的基本功能,而且将河道的风景和道路融为一体,形成了不错的视觉享受。

2.2市政道路的线形设计

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能为市政道路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使用效果,而且能给城市带来良好的交通运输状态。一般来说,直线和短线的设计,当然是最经济最快捷的。但是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直线和短线的设计不仅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而且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般来讲,曲线的道路设计,比直线的道路设计,更能符合行驶力学和视觉心理上的要求。如果在环境和地形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曲线形的道路设计,更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需求。市政道路空间是一系列变化着的构图,设计的着眼点是道路景观的总体效果。所以设计的时候,要从整体规划出发。道路的线形设计分为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和两者的组合设计。但是要注意的是,线形组合设计要注意驾驶员视觉上的连续性,避免骤变,还要尽量避免交角小的曲线。还要注意保持平面、纵断面两种线形的均衡。另外,线性组合设计除了要保持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要素间的协调外,还应该注意与市政外部的自然风貌和地质条件的适应和配合。

2.3公平设计

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是交通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我们实际的生活和实践中,不自觉的就会将行人和非机动车忽略,将机动车视为交通的主体。这种情况,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也是显而易见。例如,在设计红绿的时候,机动车通行的绿灯时间远远大于行人通行的绿灯时间;机动车道的路面宽度远远大于非机动车道的路面宽度;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划分到一条道路等等。这就无法体现市政道路设计的公平原则,也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市政道路的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机动车辆的增长速度。许多城市,为了拓宽机动车道,只得压缩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虽然这种方法有效的利用了一定的空间,但是,对非机动车和行人却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不管是行人还是非机动车,作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应该享有和机动车相同的权利。因此,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应该合理布局,本着和谐共处公平使用的原则进行设计。

2.4以人为本----行人

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专指行人。所谓行人,是作为城市交通中的最弱者,他的权力更应该得到充分的保障。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市政道路设计,更应该考虑到行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

2.4.1斑马线和红绿灯的设计

斑马线是行人过街的必经通道之一,也是提醒机动车让行的主要标志。斑马线的设计也可以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现在道路上的斑马线大多为白色的长条,颜色单一。如果将斑马线设计成七彩的长条或是白色和黄色相间的长条,那么不仅可以改善单调的交通环境,还能更大程度的提醒机动车司机注意避让行人。另外,还可以通过拓宽现行的斑马线宽度,增加行人过街的流量,加快行人的过街速度。

在红绿灯的设计方面,我们就可以考虑将行人过街的绿灯时间延长,特别是对于老人或者是儿童,是非常人性化的一项措施。另外,还可以在红绿灯上加上智能装置,使红绿灯自动提醒行人过街或是等待,不仅大大方便了患有色盲症的弱势人群,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来说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2.4.2无障碍设计

如果说行人属于交通中的弱势群体,那么残疾人就属于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对他们而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道路设计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无障碍设计就是针对残疾人的专门设计。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不仅要能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而且要合理规范,尤其是在工程质量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例如,新闻曾经报道过,在某城市的火车站广场前的盲道,就出现了偷工减料的情况。该盲道不是用带有凸起的砖块铺成的,而是用钉子将带有凸起的橡胶皮垫钉在地上,咋一看和普通的盲道没有区别,但是在触感和质量上却有天壤之别。对于盲人来说,过马路的时候,盲道对他们来说就是我们正常人的眼睛。还有很多地方在铺设盲道的时候,经常会在遇到障碍的时候就会出现不连续,断开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人性化设计不达标的体现。

2.5道路照明设计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必须满足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使城市道路照明技术先进、科学合理、节省能源。能为驾驶员及行人提供安全、舒适、经济、节能的良好环境。

市政道路照明设计中需重点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2.5.1路灯的布设

路灯的布置包括:路灯间距、路灯安装高度及灯具亮度。路灯的合理布置对提高照明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在综合考虑路况、路面反射特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照明器具的配光特性,使布局尽量合理。在设计中,灯杆的设置要根据城市道路的宽度、绿化隔离带的设置确定,一般采用单侧布置、双侧对称布置、双侧非对称布置、中心对称布置等方式。

2.5.2灯杆、光源、灯具的选择

市政道路照明兼有景观要求,一般宜选用较为美观的灯型,但首先应满足技术上的要求。在以往的市政道路照明设计中,都选用拔梢钢杆,内外热镀锌表面喷塑,灯杆壁厚不小于4mm,具有较强的抗弯能力。光源选用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透雾性好的高压钠灯,灯具选用截光或半截光、防眩光、能效利用率高的优质产品,防护等级一般选用ip65,整流器、电容器触发元件均装于灯杆内。

2.6市政道路设计应体现城市特色和人文情怀

一个城市的市政道路建设,还应体现一个城市的特色和人文情怀。不论哪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历史特点,在道路设计中,我们应该体现出这种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不同的历史轨迹。市政道路的建设也承载着传承和弘扬其城市文化和经济风貌的责任。例如南京的游1路公交,从南京的中山陵,途径下马坊、中山门、明故宫、总统府、鸡鸣寺、玄武湖公园及红山森林动物园等各个景点,这是一条汇集了旅游、交通、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公交线路。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结束语: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在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基本的功能和科学合理外,还应该加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充分理解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并增加对人的需要的重视。市政道路的人性化发展是市政道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今后的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和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倡人文精神,共建一个美好和谐的交通路况格局,创造更加和谐、文明和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和生活。

参考文献

张寄英.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营造.山西林业.2006(2)

韩鹰飞,李杰.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5)

俞方里.浅谈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论文集萃.2010.8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篇10

关键词:广州开发区;城市道路;植物;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S6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2-0065-06

收稿日期:2017-03-14

修回日期:2017-03-30

abstract:withtheimageofthecityandthepeople’saestheticlevelofasubstantialincrease,cityroadplantlandscapeformsbecomeincreasinglydiverse.thisarticleinvestigatesthecityroadplantanditsapplicationindevelopmentdistrictandHuangpudistrictofGuangzhoubydividingtheroadplantlandscapesinto5categorieswhichareDividinggreenbeltsplantlandscape,avenuegreenbeltplantlandscape,trafficislandlandscapeplants,Roadsidegreenbeltlandscapeplants,Slopegreenbeltlandscapeplantsrepectivelyinordertoachievetheresearchobjectiveforthefirsttime.Byanalysingtheadvantagesanddrawbacksofthoselandscapes,theconstructionofmodernurbanroadlandscapescanbeoptimizedbyinvestingreasonablelevelofmanagementandmaintenance,selectingplantingandseedlingproperly,introducingandpromotingthehighlevelroadlandscapeplantsandimprovingandinnovatingtheplanningconcept.

Keywords:GuangzhouDevelopmentDistrict;CityRoad;plants;analysis

引言

城市道路植物景^是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石,是人们对城市整体植物景观的第一印象,也是城市形象的直观展现。随着城市形象定位与人们审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城市道路植物景观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道路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考察并记录其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种植方式和布置特点,分类分析并探讨其景观特色、物种多样性及植物景观营造的优劣,以期为其他地区和城市在营造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植物群落景观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1研究方法

1.1调查地选择

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作为研究地,一是其在广州“南拓、东进、北优、西联、中调”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具有明显的定位优势;二是相对广州其它行政区而言,其规划理念较为前沿、整体城市建设力度较大、道路规划布局明晰,具有代表性的同时又便于梳理和勘察;三是从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生长周期规律看,其主要植物素材正处于生长的上升期和稳定期,相对更具研究价值。

本调查涵盖研究地全部道路类型,共68条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道路(表1)。

1.2研究方法

2014年7~9月,调查记录城市道路绿化类型、植物品种、植物配植方式等内容,然后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道路植物应用现状

调查共记录研究地道路景观植物118种,隶47科91属,其中苏木科最多(11属12种),其次为夹竹桃科(7属9种),桑科(1属6种)和禾本科(3属6种)并列第3位(表2)。乔木(含乔木状草本)45种,占38.1%;灌木31种,占26.3%;地被植物42种,占35.6%。常绿植物97种,占82.2%;落叶植物21种,占17.8%。外来植物61种,占51.7%;乡土植物57种,占48.3%。

研究地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有榕树Ficusmicrocarpa、糖胶树alstoniascholaris、非洲楝Khayasenegalensis、黄槐Sennasurattensis、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speciosa等乔木,夹竹桃neriumoleander、朱槿Hibiscusrosa-sinensis、黄金榕(灌木球)Ficusmicrocarpa‘GoldenLeaves’、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红花木(灌木球)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等灌木,黄金榕、红花木、鹅掌藤Scheffleraarboricola、台湾草Zoysiatenuifolia等地被植物。可见黄金榕和红花木不论作为灌木还是地被使用均受青睐。运用较为广泛的植物品种与《广州开发区、萝岗区道路绿化设计指导意见》[1]建议种植的植物品种高度一致,而意见未提及的植物品种虽然也有运用,但是范围较窄、数量较少。

2.2黄埔区城市道路植物景观配置分析

本文依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3],将研究地道路绿地依照绿地类型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交通岛绿地、路侧绿带以及边坡绿带5类植物景观。

2.2.1分车绿带植物景观

调查地分车绿带以中央分车绿带为主,植物景观根据道路设计时速来决定标准段长度,一般控制在200m以上,布置以“精品段――^渡段――标准主段――过渡段――精品段”的形式为主,简洁、大气、明快。

开泰大道的一处中央分车绿带(图1)植物景观,整体构图比例和谐、饱满、结构稳定以及绿量充足,符合专业的审美需求。植物配植品种适宜,风格简洁大气。因为行道树绿带种植常绿的榕树,因此中央分车绿带选择落叶大乔木凤凰木Delonixregia作为骨干树种,增加了整体季相变化的表现力,加之黄花鸡蛋花plumeriarubra’acutifolia’、海桐pittosporumtobira、{杜鹃Bougainvilleaglabra等几种开花植物的搭配,形成了较为和谐的观赏效果。

2.2.2行道树绿带植物景观

行道树绿带分为“树带式”和“树池式”2种。为确保遮荫效果,通常选用常绿乔木为骨干树种。

九龙大道的一处行道树绿带(图2)植物景观,其绿化带相对较宽,具有充足的植物布置空间。在植物选择上,设计中运用的黄槐、糖胶树、紫薇、红花木、尖叶木樨榄oleaferruginea、斑叶鹅掌藤Scheffleraarboricola‘Variegata’、马尼拉草Zoysiamatrella等乔灌地被植物,形成了黄、绿、红、白等色彩的自然式复层搭配关系。在空间组团关系上,主体前景组团以绿色背景树作为高低错落的映衬,而中央分车绿化带也运用黄槐形成呼应,共同营造出新颖、怡人的景观效果。

2.2.3交通岛绿地植物景观

交通岛作为各路相交处的节点,分为可进入式(一般为渠化岛)和不可进入式(一般为中心环岛)2种。可进入式交通岛是人行与车行的交汇点,需要确保行车视线通透,在满足人车交汇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强行车的导向性。不可进入式交通岛是车行的交汇点,以考虑车行的导向性为主,通常采用点缀艺术雕塑、树丛、孤植特色树和花灌木来强化景观效果。

香雪大道的一处交通岛绿地(图3)植物景观,以原场地内的一组香樟Cinnamomumcamphora作为核心营造景观组团,实质上是在道路建设成本、景观美学、生态保护等方面寻求了一个平衡点,在设计中很好的满足了交通功能,同时又在立意上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达到了多赢的效果。空间关系上以香樟为竖向空间与平面空间的双重核心,与组团中的其他乔灌木,乃至两侧的行道树绿带及前后位置的中央分车绿带,均构成稳定的三角形态关系,在不同角度的各个观赏面,形成了舒适的视觉观感。在植物配植上,乔灌地被的基本层次关系非常明确,香樟组团体量较大,因此乔木层又穿插了落叶小乔木鸡冠刺桐erythrinacrista-galli作为与灌木层的过渡,香樟四季常绿,而鸡冠刺桐夏季开花、冬季落叶,二者从体量形态到季相变化都存在明显对比,加之美花红千层Callistemoncitrinus‘Splendens’、灰莉Fagraeaceilanica、龙船花ixorachinensis、皇帝菊melampodiumdivaricatum等植物的运用,使得整体景观具有鲜明的观赏特性。

2.2.4路侧绿带植物景观

路侧绿带植物景观主要受众是行人,单位长度内变化较少的大尺度景观利于引导行人快速通过,而单位长度内变化较多的小尺度景观则利于吸引行人驻足观赏。

永顺大道的一处路侧绿带(图4)植物景观紧邻某在售楼盘,因此在植物配植风格、空间组合形式、品种选择等方面更接近居住区景观模式。该景观尺度较小,单位长度内的植物形态相对多样,色彩变化对比明显。例如灌木层中塔形的红车Syzygiumhancei、球形的银叶金合欢acaciapodalyriifolia与高桩的朱槿,三者形态各异又各具特色。从空间布置上看,除乔木、灌木与地被的主要分层外,还包括各层次内部的相对变化。例如地被层中高度的对比:翠芦莉Ruelliabrittoniana>黄金榕>台湾草,形成逐层递减的关系。该景观的植物品种总数和观花植物种类并不是同类植物景观中最多的,说明优秀的植物景观在这方面并非以量多取胜,而是搭配合理。

2.2.5边坡绿带植物景观

边坡分为山体边坡和路侧边坡2类。山体边坡绿带重在梳理山体地形地貌,衔接原有绿化景观,而路侧边坡则更重视增加道路绿视率。

开泰大道的一处边坡绿带(图5)植物景观运用的植物较少,但是在品种选择与空间布置上展现出较高的水准。其特点是层次分明、开合有序、虚实结合、色彩协调。加之置石的画龙点睛,丰富了构景元素的同时还增添了韵味。

3结论与讨论

3.1黄埔区城市道路植物应用特点

相对越秀、天河等中心城区而言,黄埔区总体绿化范围相对较大、绿地类型丰富,而同等级道路包含了种类更多、体量更大以及布置形式更丰富的道路绿地类型。在区域整体景观风格和效果统一的前提下,不同道路的植物景观统一中又兼有变化,形成一路一景、季相鲜明、色彩丰富及协调统一的特色。

3.2存在问题

3.2.1植物种类多样性仍有提高空间

广州市园林植物共有232科1031属2078种,其中乔木类622种,占30%;灌木类485种,占23%;藤本植物121种,占6%;草本植物786种,占38%[4]。本研究地道路景观植物与全市的植物相比,乔灌草各类型占总数的比例十分接近,但种类总数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指导意见的规束,另一方面归结于设计单位对既定成功模式的不断套用而缺乏创新。另外由于能够大批量使用的苗木种类相对匮乏,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植物种类多样性的表现。

3.2.2植物搭配欠合理

研究地部分路段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植物搭配不合理、种植过稀疏或过稠密等现象,导致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不足,观感与观赏品质剧降。

如在永顺大道某路段中央分车绿化带(图6)种植黄花鸡蛋花作为中层小乔木,但由于标准段过长以及尺度失调,使得整体效果表现出单调乏味,并带来强烈的视觉疲劳感和压迫感,弄巧成拙。而在九龙大道南段的部分路段中央分车绿化带(图7~8),由于缺乏对植物本身自然生长特性的考量,使得该段植物景观或过分稀疏或过分稠密。植物的生长空间过于狭小,种间竞争将导致生境恶劣,使得苗木生长状况不容乐观。事实证明,规划设计是构建优良植物景观的基础,而园林施工是实现设计意图的关键,同时也是二次设计和完善设计的过程,不可否认设计与施工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轻一不可。

3.2.3管理养护投入力度不平衡

管理养护不力会导致植物景观效果差,而当区域性的管养力度不平衡,会造成强烈的观赏差异对比,无法满足生态功能和行人审美的需求。研究地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基本表现为:从整体布局看,西部片区优于东部片区;从区域功能划分看,行政、办公和居住区优于工业区。这是城市绿化普遍面临的问题和困扰,区别仅在于程度的轻重。

3.3建议

3.3.1规划理念的不断完善与创新

伴随着道路交通功能的不断优化,为了满足群众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道路植物景观的形式和功能均在不断完善与创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未知新问题的出现,这种完善与创新需要不断地持续下去。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政策推手和方案决策者,需要把握方向、吸取意见、积极沟通,相关科研单位在寻求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以人为本,通过有效合作最终达到完善创新的目的。

3.3.2适当引进推广优秀道路景观植物

华南地区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繁多,在一些公园、居住区等园林景观的设计建设中,运用的植物种类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充实。相比之下,道路植物景观受到场地环境、苗木数量、建设经费等因素的制约,植物运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即便如此,新兴优秀道路景观植物的优化与推广也应受到足够重视,突出特色,敢于创新和尝试。如天泰二路运用了广州市道路景观中鲜见的常绿乔木火烧花mayodendronigneum作为行道树,这种尝试是大胆的,但效果斐然。火烧花形态相对优美,多季开花,观赏性强,具有很好的园林应用价值。

一些造型优美、观赏价值高、价格较高的园林植物,通过增加培育数量等方法降低综合造价后,运用到道路植物景观建设中,也不失为一种推广思路和应用趋势。另外,已经广泛应用的植物,其变种和新品种也应积极投入试用。

3.3.3合理配植与苗木优选

园林是一门时间和空间交织的艺术。不同的受众经过同一组道路植物景观的时间也不相同:机动车较快,非机动车适中,行人较慢。经过的速度不同,景观感受也不同。从空间角度看,需要考虑人视范围内的立面效果,为了展示城市整体环境形象,还需要考虑俯视的平面效果乃至三维立体效果。这样的要求是对设计和施工的共同考验。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时,空间尺度把握、物种选择、层次搭配、苗木选拔、合理栽植等要素显得非常重要。

人类对美的追求与生俱来,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逐渐被大众认可和推崇,本地大众审美的期待与追求是“四季有景、全年有花”,将其与生态兼顾、城市气质等因素的完美结合,需要园林工作者们的不断努力。

3.3.4合理投入管理养护力量

避免“高标准规划、设计、施工,低标准养护”的现象。一些区段高标准规划、设计和施工,而竣工后却由于地处偏僻使用率不高等,采取低标准养护的对策,使得景观效果大打折扣。

建议适时性养护,避免过时补救性养护的现象。植物生长具有一定规律,存在一定的适宜修剪期,适时修剪除了可以有效避免植物过早老化退化外,还可以有效延长最佳观赏期。一些如黄金榕等的灌木,当放任生长到一定时间再修剪时,往往会出现脱脚等现象,而此时已经很难恢复最佳景观效果了。

建议从设计角度进行管理养护。优秀园林景观的营造应依赖于合理的规划、设计、施工与养护四个环节。合理规划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优秀的设计应依据植物生长的一般规律预留其生长空间,专业的施工应根据场地现状对设计缺陷及时反馈修正。即便如此,不可否认当工程竣工移交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会发现一些欠妥之处,这时就需要管理养护环节对不利景观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避免恶性的种内种间竞争,维护景观的整体和谐。

注:本文图表均为作者自摄自制。

参考文献:

[1]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建设和环境管理局.广州开发区、萝岗区道路绿化设计指导意见[Z].广州: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建设和环境管理局,2010.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S].北京: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1998:5.

[3]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S].北京: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2012:5.

[4]红锋,周劲松,邢福武.广州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J].中国园林,2012,28(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