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十篇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十篇

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0:28

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城市景观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战略下,当前景观设计界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有些景观设计师对文化内涵不够重视,所以出现了很多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的景观设计作品,城市景观“趋同化”、“均质化”成为普遍现象,使得景观设计的文化性研究显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本论文将从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入手,探讨城市景观文化内涵的构建和表现方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传承不息的优秀历史文化,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推动我国民族思想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展现了其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传承性,对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气质的涵养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认真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得知,每一个文化元素都折射着我国优秀民族思想与智慧,我们只有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从源头上推动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产生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归属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思想意识不断创新发展的完美体现,其中传统文化元素所倡导的朴素、含蓄、和谐、淡雅等核心思想内涵与中国传统思想追求的渊博、意境、智慧与审美相得益彰,充分证明了民族优良传统影响下的高贵品德和节操等气质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和价值。从历史文化角度而言,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元素包括:中国古典音乐、书法、京剧脸谱、松树、佛教教义、道教思想、儒家操守文化、寺庙寺院、唐装宋服、地方传统玉器、中国瓷器等元素。这些历史文化元素都是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有力见证,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通过分析和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下的各类古典历史文化、历史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建筑风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我国的民族精神与品格。

二、城市景观设计的含义及特色

(一)城市景观的含义

景观设计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设计上也更加注重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迹、文化形态、等甚至是自然景观。将地域文化铭刻在景观之中,是地区内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归宿,也是塑造城市特色景观,提升城市景观价值和城市形象的重要部分。城市景观设计涉及到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理解,以及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相互结合。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古典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的典范,在《园冶》一书中把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着重于开掘其文化内涵、构景手法及其作为文学艺术综合体给人的身心感受。同样,西方国家也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城市景观中人文景观的设计,把其作为改观城市环境和个性重要的课题,并进行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系统研究。

(二)城市景观的特点

第一,城市景观都是依据一定的自然景观建立起来的,自然景观奠定了城市景观的基础,也制约了城市景观的轮廓。如重庆多山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山城的景观轮廓,苏州多水的自然状况造就了河道纵横交错的水城景观。

第二,城市景观不只是物质空间的外显表现,同时有着深刻的内涵。关于这一点,从景观的定义就可以体会出来。有的学者将城市景观分为不同的层次,一是文化历史与艺术层,包括蕴涵于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化因素,它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风貌。二是环境生态层,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自然因素在内的从资源到环境的范畴。三是景观感受层,指对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体及其感受的范畴。

第三,城市景观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城市景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都是景观整体系统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城市景观中的实体建筑、空间要素等等就好像“红花”,基面以及城市小品等等就好比“绿叶”,红花固然重要,但离开绿叶的衬托,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成绩。

三、中国传统园林元素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小区园林造景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

园林设计在中国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文化特点。中国的审美主要定位在含蓄、内敛以及写意,在园林设计上也体现出内敛而含蓄。将传统文化的符号经过艺术处理后运用到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以使景观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会增强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并散发出文化的内蕴。从文化装饰的角度而言,这些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品牌。对于园林建筑中所呈现出来的设计风格,如亭子、画廊等等,经过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之后,就会给人以意境无穷的感觉。特别是在小区景观中出现雕刻、书法以及工艺美术等等,将这些文化景观恰当地融入到自然景观当中,使文化景观隐含于自然景观当中,营造出自然天成的小区景观特点。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中,往往存在着具有历史代表性的装饰构件,比如在门窗的设计上,通过装饰各种纹样来表达思想。从观察和辨别装饰物,就可以通过视觉判断其要表达的内涵。中国的装饰艺术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情趣,当人们在园林中穿行的时候,就可以对这些符号的意义加以辨别,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二)小区园林造景中注入传统园林景观林理念

中国思想史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所谓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则泛指人类。“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思想灵魂,其治园的主要依据就是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园林造景元素,诸如山石、水景、各种植物,在塑造的过程中,都要与中国的古诗有所对应,并运用恰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原则是运用山石起到“隔”的作用,以创造虚实相结合的意境。园林必有水,因为水是园林的“血液”有了水的存在,万物才会有生机。另外,园林中的景观经过水的映衬,会形成虚实结合的画面,特别是当有微风吹过的时候,水中的倒影浮动着,使景观更有层次感。园林中必不可少的构景元素是植物,其对于整个园林具有绿化作用,将植物根据园林整体设计效果,分布在适当的位置,可以给园林景观以视觉立体感。

(三)自然山水

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文化指的是蕴涵在山水中的文化沉积并由此引发出来的文化现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能够体现文化意趣的重要手法之一便是山水的布局,像陶渊明这种隐士诗人和历代画家们作品所诠释的最重要主题,是美妙的山水风景和隐居生活的乐趣。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结晶和凝聚,能鲜明地反映地域差异,城市景观中遗存下来的历史景观记载着该地段的演化过程,保持和延续原有地段的历史性文脉显得尤为重要。它们所包含的时代信息能帮助人们去识别和体验一种城市文脉的存在和演变,充分挖掘城市的地标特色建筑或者建筑群并从中提炼出城市的文化脉络是打造特色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民间艺术的形态和形式包容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等。提炼城市民间艺术中的共同性加以抽象概括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则会使城市景观更加具有地域特色,能为人们的想象力留有余地,创造一种审美的自由境界。

结束语

树立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形象,更容易把握城市主题,体现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那些蕴涵着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标志性”才能够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如何更好地在景观设计当中融入文化,除了需要景观设计师对景观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判断外,更需要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对文化的注重也许才是景观与社会结合最好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余丹.中国传统园林元素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发展[J].现代园艺,20,4,06:95.

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篇2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89-01

一、研究方法

系统查阅了2000年――2010年11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科研论文,共14433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研究的文章共59篇。本文通过这些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试图将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系统化。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00――2010年11年间,收录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科研论文,共14433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研究的文章共59篇,占总数的0.4%。

(二)科研成果分布情况

1、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的论文共25篇,占42.4%,在邸海彦,赵一寒的《现代景观设计对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中:主要以陶然亭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两方面的传承关系。王雷,王建国的《浅析现代景观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中:作者讨论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宋珊,邹志荣的《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中:从探讨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布局形式、造园手法、意境表达、理论和手法入手,比较两者在现代设计实践中的利弊。

2、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论文共19篇,占32.2%。在曹建富的《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作者从中国古典园林思想观、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以及设计理念来研究了园林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各地文化特色,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肖毅的《试论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中:通过对江南园林自然式布局和造园方法的分析,对古典园林手法的充分利用和剖析,对江南园林有一定的探究的前提下,对现代园林以及景观设计有一个指导性的方向。

3、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论文共15篇,占25.4%。在汪亮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研究》中:对传统封闭式园林艺术与开放式现代景观设计载体、生态观、美学进行比较研究。在卢思的《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之差异与联系》中:论文首先诠释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含义,继而探讨了两者间本质的差异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结论与建议

从我国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研究总体情况来看,在近11年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对现代景观设计有了自己的理论创新。从研究水平来看。不仅关注理论而且关注调研实践,并开始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来分析和评价。

但同时,我国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研究也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的研究不足。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园林有不同的内容和试用范围。调研发现,在探讨现代景观设计的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吸收和借鉴的深度还不够,只停留在在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吸收层面,而没有深入研究这些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

其二,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对和继承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对现代景观设计如何才能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点?中国古典园林是否还可以再现代景观设计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立足于本土创新是否是唯一值得信赖的途径?都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其三、对中国古典园林给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较少。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时间维度上的开放系统。我们要深入研究对古典园林的理解和创造力;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新园林。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篇3

关键词:传统园林文化;传承;创新;新汉风;大兴郡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中国风景园林建设中“刮风”热潮时有发生,“欧陆风”、“广场风”随处可见,一些风景园林设计追求西化、缺乏传统、没有地域特色等等,令业内有识之士忧心忡忡。盲目崇拜欧美设计、跟风,这种现象背后掩藏着一个深层原因——民族文化自信的危机。因此,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借鉴传统造园手法,逐渐成为园林设计师与地产设计的新方向。

1传统园林文化的创新与挑战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1]。中国传统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随着现代文化的交融,如何在与各种西方文明和现代物质及精神文明的碰撞中保留传统文化符号并赋予园林景观以新内涵,在创新中不失根本,传承中并存发展,是对传统园林文化在当展提出的挑战。

2汉代园林艺术

2.1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

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将庄子“天人合一”思想发展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构建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人神相通成为汉代的普遍认识,“象天法地”的手法在造园中广为应用,其不仅表现在园林布局对天象的模拟,还在内在结构上做到相通,“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檬汜”[2]。

2.2体象天地的宫苑格局

班固《西都赋》描写西汉宫苑曰:“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3]。张衡《东京赋》曰:“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4]。平面尺度大,建筑、景观包罗万象,格局统一,唯我独尊及其庞大的宫苑群是汉代宇宙观和政治观在园林艺术中体现。

2.3体象仙居的建筑形制

汉代有“神仙方士”、“仙人好楼居”[5]之说。汉武帝令作通天台以招神仙,天宫楼阁、飞阁浮道开辟了神仙思想的建筑形制。

2.4蓬莱仙岛及园林山水

追溯中国园林人工堆山造园手法,汉代模仿海中三仙山的做法开启了先河,此后,水体在园林中尤为重要,使之成为与山体、建筑鼎足而立的基本景观要素之一,山水理法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通神的自然观。

3汉代园林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大兴郡

大兴郡,天朗地产项目,位于西安大兴区(图1),项目占地600余亩,分四期建设,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36平方公里汉长安城遗址公园、850亩汉城湖是大兴郡的核心资源。其以打造汉主题文化,风情园林与街区生活为切入点,集居住、商贸、休闲、娱乐、特色餐饮、旅游等于一体。大兴郡的园林艺术可以作为汉代园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个有力例证。

图1区位关系图

3.1平面布局——“体象天地”、“天人之际”[6]

在布局方面,大兴郡传承了汉代建筑中轴式布置,通过对称而立的景墙,石墩,神兽表现庄严与大气,并设水中方台以作明堂。品字与十字形平面是汉代建筑布局常用形式,几个小庭院空间中也从中寻找灵感,以近十字形的平面来达到稳重的空间感(图2)。

图2大兴郡各期平面图

3.2造园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3.2.1传承——自然主义

汉代造园讲究人与自然神灵的统一,即与自然“通神”。这种自然精神并非通过简单的形式再现或机械地人工模仿来体现,而是在重现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总结,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结合,创造出意境深远的园林景象。兴以抒怀,静以通神,大兴郡中的水院、竹林等通过柔和的植物景观界面,清冽的竹涛与水流,以此打开了人们舒缓的心境,使人的内心与神明相通(图3)。

图3自然优美的园林

3.2.2创新——人文主义

首先必须指出,中国传统园林通常只是社会高端阶层所独有的活动场所,而并非提供给大众休憩的公共空间,这是由封建专制思想所决定的。然而,人是园林艺术中的核心对象,当代园林“以人为本”,景观属于大众。使用者已经成为了普通的居民,生搬硬套汉代磅礴的空间布局反而违背人文主义的思想。因此,大兴郡的空间处理上采用空间对比的手法,以少胜多。不失汉代风韵的同时,又满足了空间尺度的适宜性,符合人观赏、游憩的准则,满足大空间的心理需求。

3.3造园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3.3.1空间组景

以小见大、步移景异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组景手法的精华,集中体现为以小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最为丰富的景观效果,“咫尺见天涯,方寸显天下”[7]即此道理。汉代园林显著的特点是气势恢宏,而现代地产景观用地的集约型制约了景观用地面积。大兴郡借鉴以小见大,先抑后扬的空间组构方式,会所一端多采用景墙照壁这种设计语言限制游人视线,达到迂回游赏,步移景异的延长视觉兴奋点的要求,另一端则采用开场的草坪和单独放置的汉式景观亭来凸显宏伟,在有限的场地中形成气势恢宏的意境(图4)。

图4以小见大的空间序列

3.3.2诗情画

中国传统园林讲究意境,它赋予园林艺术以灵魂,灌注以生命力。园林的美不光是形式上的,更需要人们感知、品味。汉代树木种植讲究变化,起伏,错落,既让人觉得有韵律感却又似乎无章可循。大兴郡的景观就犹如汉赋一般,多采用阵列、对称的手法,使游人不禁在有着雄壮节律的辞赋和庄重的园林空间中游离;而正因为赋的比兴,又更容易让人联想起大兴郡中植物配置用意,比如竹的气节,莲的不染等。(图5)

图5比兴的造园运用手法

3.3.3叠石理水

汉代叠山造型丰富,具有深远的层次和较为灵活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想象中的天宫和神山仙海。叠石贵在神似,大兴郡会所庭院中布置一方巨石,与入口大门形成对景,其自身的纹理本身仿若仙山。此外,在后院草坪处布置的若干条石犹如水中蛟龙,顺着地势顺流而下,活灵活现,给园林景观平添许多趣味。

汉水,自然灵活、相互借资,水面穿插于宫苑建筑和山体间,开拓了园林的艺术空间,开始改变园林厚重的风格,注重高低错落、起伏多变和疏密相间的韵律。在大兴郡中,水景处理上合理利用水形和水声。在水形岸线的处理上讲究“沿而为溪,聚而为池”[8],岸线变化自然,动静结合,巧妙诠释了汉水的相互借资。水体的声景则是通过叠水、喷泉等形式来实现,潺潺的流水令人心情平和、舒畅,“何必丝与竹,山中有清音”[9](图6)。

图6现代传承的叠石理水

3.4汉式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3.4.1去粗存精,精益求精——屋顶

据汉墓室明器房屋模型考证,汉代有两面坡的悬山、四面坡的庆殿和攒尖顶等,典型的屋顶形式是倒扣“升子型”,其特点是屋脊短,屋面多直坡,檐口、屋脊多为直线。[10]

大兴郡在建筑屋顶处理上借鉴了汉代屋顶形式“汉风遗韵”的景观亭中,设计师采用重檐悬山顶,创作上用“减法”,舍弃繁琐的瓦当、搏风、封檐等构造,利用厚重笔直的椽条诠释汉代屋顶中挺直大气的特性,使亭融入景观环境中。此外,庭院入口建筑,设计师采用硬山顶,创作手法上用“除法”,将本身厚重的屋顶化整为零,保留整体线条形式的同时,用钢木混合结构,极富现代感的增加了屋顶细节,使建筑更加精致,提升了庭院空间,优化入口形象(图7)。

图7汉风遗韵景观亭

3.4.2融流动于庄重——墙身

汉式建筑的墙身以夯土墙为主,开窗很少,呈上窄下宽的收分式。墙体常用白色石灰质材料,并有加固墙体且具有装饰性的壁带。由于建筑中采光和通风的功能需求以及追求开敞流动的现代空间,大兴郡不刻意追求墙体与汉式建筑一致,对白色的装饰壁带进行“位移”处理,将其灵活的安置于墙体底部,中部和顶部,使得景墙在庄重中不失流动性。汉代柱式有八角、圆和方形等,而汉画像砖、石中柱式比例细长,柱身分为直柱、显著收分两种。大兴郡的柱身处理就采用了显著收分这一手法,加入一些现代线脚的处理,墙体在古典的样式中尽显现代的简洁之美(图8)。

图8墙体的新中式做法

3.4.3传古典美,扬简洁风——装饰

考证汉画像砖、石、明器房屋模型发现,汉式建筑墙身已有细部设计和装饰。汉式建筑的门多为板门,门侧开方窗,并设一列横窗,山墙处设置方形、圆形、三角形、桃形窗。窗格式样多变,除了卧棂、直棂、也有斜格和锁纹复杂的花纹。

大兴郡(图9)设计中选用汉朝青铜器纹理——“云气纹”提取纹样,对其形式与造型进行提炼、简化、设计,并加以现代元素的修饰运用,充满古典气息又不失后现代中式主义的庄严。而饕餮纹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想象而成的,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有辟邪作用。在其基础上加以现代元素的修饰运用到大门、窗格及墙体装饰上,从而在整个风格上既延续了汉风元素的统一性。

3.4.4因地制宜,回归质朴——材料与色彩

汉式建筑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墙体建筑材料主要为夯土墙、木材和石材等自然材料,空心砖和花纹砖用于夯实台基。屋顶多用青瓦,部分陶质瓦用于装饰。色彩上,丹用于宫殿柱子,青紫用于墙壁或绘制壁画;黄用于官署,其余雕花的地砖和屋顶瓦件则根据地域或主人喜好而定,材料所和色彩表现出雄浑大气。

大兴郡重视传统材料和色彩在现代园林建筑中的应用。大汉会馆外墙采用当地产的毛石,一层砌成上狭下宽的倾斜外墙,形成厚重的基座;二层退进的外墙采用深灰色的毛面青砖;挑檐、檐口、屋面瓦都采用清黑色,延续着厚重感。建筑内部以木材本色作为基本装饰材料,门窗框、窗格也采用了木色装饰,回归质朴(图10)。

图10材料与色彩的汉代元素运用

4结论

大兴郡新汉风设计艺术有着鲜明特点:雅致、大气、简洁、精致。新汉风园林艺术的表达不同于其它现代园林设计,它融现代功能技术与早期文化为一体,理念上,它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特有气质和内涵相吻合;形式上,并非简单的仿古,在山,水,路,石,上结合现代人心理需求;植物考究上,将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和地域特征经过造园来表达;园林小品上,通过对人物、文字、几何纹等纹样进行抽象研究,结合园林建筑群体的组合,打造质朴、雄浑的风格。这些艺术运用手法,传承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弘扬了传统园林艺术,并为当代园林设计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具有极大的风景园林设计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古籍,2007.

[2]刘瑞瑜,弓弼,周文强,何红芸.汉代园林景观特征的分析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06):44-46.

[3]李琴,戴瑜豫.中国传统园林在现代住宅景观中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住宅设施,2011(10):38-40.

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篇4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思想

引言:

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普遍重视其社会性与功能性的需求,而往往忽略了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扬,从而使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无法给人以审美的享受。而古典园林作为我国文化的主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内涵与艺术内涵,因此,在当前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追求其功能的多元化,还需要积极继承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并将其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的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一、古典园林建筑思想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体现

中国有数千年的造园历史,山,水,建筑,植物等要素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词汇,按一定的语法组织,就会创造出园林的意境之美。其空间处理手法:比例协调、尺度适应、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即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虚实的对比,又能将各种空间相互穿插、渗透、首位相顾、前后呼应。如何相地立基,借景生情;如何小中见大,序列空间,都有许多创作手法可以学习。

1.因地制宜

中国传统园林的因地制宜,一方面讲的是景观创造要考虑基址现状,另一方面讲的是景点布置要服从整体需要,分主配关系。这种理念的运用在实际参与的四川泸州忠山公园改造设计为例。在设计和建设中,设计者以“自然山水酒城”为主题,积极探讨和运用传统造园手法,把公园改造当作文化来设计建设。首先,坚持因地制宜,精在布局。充分运用传统造园的“相地”理念,按照忠山公园的现状,构建了由入口广场、武侯广场、孝行广场、观鱼池、孔雀园、盆景园等点、面、线相结合的山水立体空间绿化体系。如利用忠山公园原有独特的历史遗存、地形、地貌,结合传统造园手法,设计建造了“樟树茶园”“宝山春眺”等16个景点,美化了环境,彰显了酒城的文化特色。对客观条件和环境进行最合理的利用、改造和创新,从而达到理想境界,实现酒城区绿化艺术和景观的完美结合,成为泸州城市绿肺和人们休闲的天堂。

2.庭园理水

中国园林讲究“无水不成园”。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备加喜爱。“一池三山”、“水狭必间其隔”等等都是有关水景的重要理论。在t州云龙湖珠山公园景观设计、苏州吴江东太湖大酒店景观设计、无锡世贸中心内庭环境设计中,水体布局学习了传统园林中水面开合有序、大小曲折变化的特点。水中增加小岛,紧密结合植物微地形,丰富了园林的空间层次。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讲究动静变化,运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把自然界中水最有活力的形态凝固起来,展示在人们面前。比如一些喷泉、涌泉、溪流的设计应用,给园林增加了不少灵气。

3.园林建筑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即兼具传统文化气质、传统建筑风格,受到休闲游乐生活,和观赏性的影响,形成了设计上的灵活性较大,可以说的无规可循,“构园无格”。所提供的空间做到适合游客的观景需要,做到步移景异,在有限的空间变幻莫测。组织园林空间的物质手段,除了包括营建之外,筑山、理水、植物配置也极为重要,彼此配合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在设计方法和技巧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立意;②选址;③布局;④借景;⑤尺度和比例;⑥色彩与质感。园林建筑小品的类型主要包括厅、堂、馆、亭、台、楼、阁、轩、

榭、舫、廊、桥等12种类型,在景区内承担构景、点景、赏景、组织游览路线以及组织园林空间等作用。传统园林建筑属于木构架结构体系,立面可上、中、下三分,以高台基、木屋身、大屋顶著称于世。上分屋顶,有单檐、重檐、卷棚之分,以及硬山、悬山、庞殿、歇山、攒尖、盔顶等诸多类型,中分屋身,包括前后檐从柱础到檐凛的立面和两侧山墙立面,主要由柱、梁、凛、杭、斗拱、雀替等大木构件组合而成;下分台基,是建筑的底座,以石为主,可以承柱梁荷载及屋盖重量,而且台基四周压面包角处理,有利于基座的维护与加固,更有衬托美观的作用。总之,园林建筑是一门占有时间空间,有形有色的立体空间艺术。园林建筑不强调突出的形体,也不拘泥于内部空间的实用性,而是用最灵巧、最主动的手段去营造和挖掘物质形态之后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境界。

4.植物配置

所谓“园林”,即先园后林,无林不成园,缺少了花木的点缀衬托,建筑、山水则会没有生机和自然之趣,可见植物配置在造园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植物配置的主要作用:构成山林气息,调节小环境的气候、水土、空气、噪音,确立景观主题和组织园林空间,还需考虑以春、夏、秋、冬所带来的季节变化,赋予园林景观季节感。在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之精巧还在于她遵循画理诗情,还常常赋花木以人性,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许多植物的品格象征:如牡丹的豪放富贵、莲花的吉祥如意、梅花的坚强高洁等等,还有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的要点则是追求自然形态、选择合宜地段、注意发育状态、注意季节性变化、注意传统习俗、喜好等。

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空间的发展创新和传承

总结和研究了传统造园的手法技巧后,如何运用是景观设计师一直在思考的。怎样在现代的景观设计空间中继承中国的传统园林的手法。有“贝之园”之称的苏州博物馆,实际上是接续了苏州园林和文化的神韵,实现了贝聿铭这位“苏州之子”跨世纪的梦想。苏州博物馆的出现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的轮廓,但又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审美,但营造方式却是现代的,在平面布局上同样遵循“起点-前奏-高潮-尾声”的格局。新馆和忠王府的建筑高度和色彩上的一致性,是传统类型的创新提炼版,也是现代和传统的完璧链接。贝园景观节点的空间感营造,体现出了传统审美体验的魅力,如具有传统印象的走廊部分、具有江南风情的主庭院、具有山水构图的主庭院石景、具有传统神韵的漏窗设计,还有老贝要求从文徽明当年手植的紫藤上,修剪嫁接,以此来延续苏州文化的血脉的紫藤园。从平面规划到空间体验的把握,继而到细节的营造,新苏州博物馆无不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审美体验在当代的成功运用。它的出现,无疑为当代的景观设计师有重要启示,只有很好地理解与运用前人成功的造园经验,才能在景观上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景象。

三、结语

总之,园林是人与自然的结晶。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时代的要求;能与自然更好地交流,是现代人的渴望。那种人工堆砌,匠气十足,矫揉造作园林作品显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为此,我们必须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把握传统园林建筑的精神及旨趣,从传统园林建筑中汲取营养,古为今用,结合现代的科技手段,让传统的文化底蕴表现于现代园林建筑之中,创造出宜居的园林。

参考文献:

[1]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篇5

【关键词】传统园林;现代景观;设计探讨

1我国传统园林的特点

1.1手法灵活多样

在我国的古典艺术中,体现得最多的就是以形写神的思想境界,这在我国的传统园林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写实。我国的传统园林建筑,多通过多变的手法来增加建筑的独特性。例如,通过在园林中布置不同流水和植物来体现园林的主题风格,再加上山石的陪衬效果,使得整个园林的建筑更有层次感,整个空间更有虚实对比的韵味。传统园林设计的先抑后扬的建筑风格,以及多变的手法给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

1.2构造诗情画意

传统园林设计几乎都饱含诗情画意,整个建筑都像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这种特点大多受到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影响。古代的圣人雅士都喜欢吟诗作对,以山水、虫鱼、鸟兽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者将美景通过画卷记录下来。当然,园林建筑和文人的诗画也是相辅相成,这样也就形成了我国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之美。

1.3意境深远高洁

我国的传统园林大多意境深邃,营造出一种自然之美,这也是我国的传统园林的独特之处。这种深远高洁的思想意境同样受到一些儒家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儒学中的仁礼的思想,影响着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园林的主人一般希望通过园林的风格来体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怀,因此,对园林的意境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传统的园林建筑一般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使整个建筑得到升华。

1.4感官自然和谐

我国的园林建筑一般都是自然环境的浓缩和精炼,希望寻求居住的清宁,即使在闹市中,也能有舒适之感。在传统园林的不断发展中,自然和谐的最求始终没有间断。就像我国古代诗人所描写的那样“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这正是我国传统园林的真实写照,随处都彰显着自然的美,充满诗意。传统园林一般选择建筑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山水环绕,将建筑与自然的美景和谐统一,人工建筑不会显得突兀,甚至有和谐之美,这就是传统园林的最高境界。

2现代景观的特点

现代景观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化元素,已经摆脱了传统园林设计的限制,形成了不同城市特有的风格。特别是当代的景观设计更具有包容性,为更多的大众服务,打破传统园林为上层显赫人士服务的局限。现代景观的规模更加广阔,不仅仅是对园林的创作,还包括城市的规划、生态环境的保护,或者一些大型的现代艺术建筑都可以称为现代景观,例如著名大三峡工程,具有现代特色的东方明珠塔等等。生态化、科学化、包容性和艺术性成了现代的景观设计的设计特点。

3现代景观对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

3.1传统园林思想的传承

现代景观的设计思想也要遵循传统园林自然统一的思想。现代社会的人文环境比较喧嚣,景观也需要具有生态和谐之美,因此传统的思想是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也符合我国绿色环保的建筑要求。在当代的景观设计中,在追求景观品质的同时,要将人工与自然和谐统一,才能维护生态的平衡。“大地有大美而不言”,现代景观的设计首先要基于自然和谐的理念之上,再来谈创新和创作,这才是正确的设计思想。

3.2传统园林手法的传承

现代景观的设计要借鉴传统园林灵活多变的建筑手法,注意不同元素的搭配,格局的构造以及空间的虚实结合。现代景观可以结合以小见大的方式,使整个结构更具有层次感。当然,景观设计一般离不开山石和流水的搭配,各种元素的搭配可以根据景观的主题要求进行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设计知识基础,才能根据需求不断改变设计思路。在传统手法的传承中,还可以进行创新或者借鉴国外的优秀设计理念,这样才能给社会带来新鲜感。

3.3技术创新

时代是在发展进步的,传统的设计思想和手法并不能全部适用当代的景观设计,因此,还要不断地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景观设计就与数字技术进行了有效结合,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景观的各种元素利用虚拟图层展示出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数字技术在景观设计上的制图、分析和模拟能力在不断地加强,使当代的景观设计更加科学便捷。

3.4打破格局

传统园林的设计一般是为上层人士服务,而我国的当代的景观设计是为所有的大众服务,因此,当代的景观设计要进行格局的突破,打破原来的局限,对整个城市的景观设计进行拓展,形成更开放、广阔和全方位的设计领域。城市的景观系统要合理规划和布局,根据城市的特殊文化,打造不同的城市名片,为居民带来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4结语

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原理;现代园林;景观;融合;互补;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前言:中国园林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应该在现代景观规划中得到新的补充和发展。可以相信,一门新的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学将在现代景观建设的发展中逐渐充实完善和成熟,其将有机地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科技的优越性,创建更完善的人性化现代园林。

园林在中国产生得很早,历史悠久且不断向前发展,中式园林也成为东方园林的代表,从先秦至明清,中国古典园林从初期的苑囿开始,逐渐成熟完善,发展到后期的人工山水园林,历经千年的演化,在每个阶段时期,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其中凝聚了民族人文思想、传统技术和社会观念的精髓。中国园林是由文人、画家、造园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美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传统的园林在现代园林中的影响

1.1选用古典色彩的搭配现代园林景观塑造完美视觉

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在中国古典园林色彩上,主要以冷色调为主(如青色、灰色),冷色调的园林材料给人感觉或清爽明朗,或庄严肃穆,或恬静舒适。冷色调在不同的园林背景中,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意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园林中色彩的追求也不只停留在好看的基础上,同时对其功能和搭配也提出种种新的要求。冷色系的园林材料在我国沿用已久,影响深重,很多冷色调材料的应用能在现代园林中很好的继承下来并开创更多的表达形式。正因为冷色系色彩所具有的独特性深受现代人喜欢,并能很好地表达现代人的意念和精神追求,冷色调园林铺地材料的研究应用必然会在园林造景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为现代设计师们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时提供参考。

现代规划建设来说,它不但要求环境营造的纯美效果,考虑更多的是外观和成本核算,所以在决定绿化方案的时候会考虑方案的独特性。随着全国园林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遍及全国。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艺术难觅其踪,传统园林风格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不可避免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

中国的自然山水园的创作原则是“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与美学意念在园林艺术中的具体体现,即纯净自然与天地共融的世界观的反映。中国古代哲学宣扬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命题,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体验自然与人契合无间的一种精神状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

园林创作的第一步就是塑造山水地形,“因地制宜,顺应自然”是园林建设的要领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很难借到真实的山和水,但我们可以通过整理地型,要“高出可培,低方宜挖”,做到地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结合点缀风景石或将废弃的建筑块石叠塑成假山石。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诗品》中这样写道:“生气,活气也。活泼泼地,生气充沛,则精神进露,远出纸上。”园林风景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就要让园林充满活气,顺应自然地组织山水。将小建筑置于以土为主、间以黄石的假山平岗之中,溪水曲折流出,两岸柳树枫林,要是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在此小憩片刻,定会使人感到满眼生气,精神舒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水,才能活泼泼地映出园林景色。要是园中的水是一潭死水,就会腐臭变质,根本谈不上自然之美了。为此,计成在《园冶》中指出:造园在初创阶段就要“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水资源比较匮乏,可以通过收集雨水或利用地下水结合地形地貌来营造溪水景象。

风景或景观中,除了自然界的山水、日月、生物外,还有人工的建筑物

2、园林的装饰艺术的应用的引荐与创新

街道,广场等,都是景观构成的要素。但童山秃秃,无景可言,只有披上了绿装,才有山林之美。一泓池水,晃漾弥渺,虽然有广阔深远的感受,但若在池中,水畔结合植物的姿态、色彩来组景,使水景频添几多颜色。园林中土山若起伏平缓,线条圆滑,种植银杏等尖塔状树木后,就改变了对地形外貌的感受而有高耸之势。高层建筑前种植低矮圆球状层次分明的桩景植物,对比中显得建筑的崇高;低层建筑前种植柱状、圆锥状树木,使建筑看来比实际的高。巧妙地运用植物的线条、姿态、色彩可以使建筑的线条、形式、色彩相得益彰。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地纹样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对宗教或礼仪、仪式的需要和观念的表达;对吉祥的象征;以及对市井文化的体现等。中国古典园林铺地作为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素,除了体现园路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视觉审美”和“完善人格”两大功能。因此在古典园林里见到是复杂的装饰铺地纹路,不仅仅是审美的需要,更是借景抒情的手段。铺地纹样是附加的思想符号,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传递思想情感的重要渠道。

在现阶段,园林铺装材料形式多种多样,如马赛克、人造文化石、压印混凝土、水刷石、机剥板、金属、玻璃等,铺地纹样也随之丰富多样,整体构图不断创新。但是,铺装大多设计得比较呆板,只可远观,禁不起细琢,完全缺少了古典园林铺装中的“精美图案”、“精雕细刻”的那份巧夺匠心和意蕴。这也是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们应该学习如何设计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铺装。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园林铺地类型有花街铺地、雕砖卵石铺地、卵石铺地、方砖条石铺地、嵌草铺地等等,每一种铺地类型都很讲究建筑与园林的协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嵌合。不同的纹理表面,不规则的形状都能充分发挥出自然素材固有的天然美,很好的体现出古典园林景观整体空间的自然协调。中国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高及最终目的,其园林铺地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给现代园林铺地提供了兼顾古今的重要意义。悉心研究,融汇运用,对于现阶段风景园林铺装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铺装常用的材料有条石、卵石、石板、湖石、石片、方砖、碎石片、碎瓷片、瓦片、缸片等。古代园林多利用砖瓦、石片、卵石和各种碎瓷片、碎陶片等材料,既随手可得又乡土自然,既经济又美观。现如今,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入的今天,人们仍然有很浓的自然情节,铺装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成为效仿自然着手点之一,除了利用人工或高科技铺装材料模仿自然,铺砌出朴实无华、充满变化的纹理外,在表现古典和自然方面,古代铺装材料仍是很好的选择,设计师们要学习如何在保留材质原有的形状、纹理等自然朴实的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设计出宜人、舒适的园林空间思想是园林的灵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造园思想。中国“儒道”学说的精华内容不但被西方所推崇,更应被我们中华民族发扬光大,成为我国现代园林的指导思想。中国的风景名胜泰山,在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此后,中国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也先后被列入该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说明中国传统园林造园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使它不但在历史上已被外国所借鉴或吸取,直到现在,它仍然还保持着极大的魅力,所以对传统思想的继承发扬是现代园林建设的准则。

3、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

3.1、设计思想的传承

3.1.1、自然主义思想

我国传统园林在设计之上秉承了“释放自然”的思想,提倡在设计之中崇尚自然美,把自然因素添加到园林艺术之中,将人工雕琢的痕迹去除。其技艺的高超,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古代造园主要是以自然山水作为创作的基本,造园者通常会阅历天下美景,感知自然,同时将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之中,这样就可以成就诸多美景名园。此种朴素的自然主义情怀则是传统园林思想之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此种自然精神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形式表现而是机械地人工模仿来表现出来的,而是在重现自然美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抽象、概括以及总结,坚持自然而又比自然高,使得自然美同人工美之间有机结合,创造出生机盎然、舒适宜人的园林景象。

3.1.2、人文主义思想

首先必须指出,因为受到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园林只是社会高端阶层而独享的活动场所,而不给大众休憩的公共空间。然而,需要肯定的是,在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之中,较为重视对于人的研究,园林作品最后则是应该符合人的观赏、游憩需求作为基本准则而创造的。园林造景的根本目的在于向观赏者提供自然美的享受,而人则是园林艺术之中的核心对象,而这也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此种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园林之中随处可见,造园者通常都会围绕主人的性格、兴趣、喜好来进行园林设计,尊重使用者的意愿,其创造出的园林空间也是相当有人性化的。

3.2、设计手法的传承

3.2.1、传承古典园林景观设计巧于因借的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是园林景观设计者构思园林景观的主导思想,其能够赋予园林景观独特的风格以及特有的文化内涵。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我国古代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古代造园家们创造了古典园林特有的借景、框景、隐景、抑景、对景、漏景、夹景等造园手法,产生了内向与外向、看与被看、主从与重点、藏与漏、引导与暗示、疏与密、虚与实等传统的园林景观特色。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3.2.2、传承古典园林景观的小中见大的设计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源自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情感,反应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关系,体现在缩千里江山于方寸。在小空间中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用空间的先抑后扬、增加空间层次、道路的曲折变化等方法使得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获得犹如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里一样的审美体验,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大小对比、明暗对比、开合对比及其交替变化会产生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感觉,构成富有韵律的流动空间,给人一种不可捉摸的遐想,创造出一种中国独特的园林艺术意境。

4、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

4.1、技术革新,迈入数字时代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清晰的对场地进行整体性的数字解析,同时分析地形地貌条件,并且对场地高程、坡度以及坡向等等要素来进行数字模拟,可以较为精确的把握现状条件。所以,相比传统造园技术,现代景观设计工作可以在经济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等等方面获得较大的进步。

4.2、打破局限,开拓设计领域

我国古典园林的缺点在于其内向性以及封闭感,服务人群通常只是局限在少数权贵,这同我国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得我国的传统园林功能的局限以及单一。现代景观的服务对象则是人民大众,在设计之上应该更加开放,使其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较为精彩的公共活动空间。并且,需要开拓出设计领域,不断进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应该从整体到局部,全方位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使得景观设计可以引入到商业区、居住区、体育中心以及工业园等等,出现新的思想以及活力,将历史的局限打破。

总之,在建造现代园林时,将古典园林中体现中华民族个性的传统因素抽象化、符号化,简化园林平面构图,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情趣。现代园林建设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

参考文献:[1]孙勇.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2,12:61-62.

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篇7

1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

园林建筑设计对于整个园林的建筑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对现阶段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具体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有很多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工作者在进行实际的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完全不考虑创新或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继承,只是盲目的将国外的一些园林的建筑设计一味的进行模仿,然后称之为国际化园林,完全不去思考其中是否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不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或者是不适合我国的生活环境、不符合我国的国情的地方。如果仍然保持这样的长期的发展,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会仅仅停留在表面,不利于我国的园林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园林建筑设计的文化传承方式

2.1传统园林建筑设计形式上的模仿

在当前阶段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设计者已经完成了对于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的形式上的模仿,也就是说,通过将传统的园林制作出一个模型,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主要的元素符号,比如说门窗的木格图案、柱子上的雕刻、各种彩画以及木结构体系等等,然后将这些传统园林建筑中的文化内涵应用在各种现代园林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设计者只进行模仿这一项工作,并对自己的行为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丝毫不去进行创新,这对于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十分的不利的。在实际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具体工作中应该认识到,形式上的模仿只是一个基础,是为了让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辅助手段。

2.2传统园林建筑空间的延续

随着我国的不断的发展,各种理念也在不断地完善,尤其是对空间等领域的理解能力相对于古代的人来说更是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并且可以更好地将空间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工作中。在完成对于传统园林建筑设计形式上的模仿之后,更要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了解传统文化并且还要在其中运用一些新的理念。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城市园林,受到地区的限制,需要很好地结合空间的概念,将一些大自然内的美丽景色适当的“搬入”室内进行展示,并且更好的将园林的景色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使得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也让新设计的园林在新的环境中不会突兀。通过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空间的概念,可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更好的突出其特点,并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一些新的理念结合起来进行发扬光大。

3传统园林建筑设计色彩的运用

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篇8

关键词:城市景观;园林设计;阻碍因素;创新思维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当前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针对此,设计者在借鉴优秀国内外经验的同时还应当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创新设计思维、创新手法,才有可能促进风景原理规划设计的发展。

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

(1)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园林绿化的目的就是美化城市、净化空气,恢复被破坏的生态植被,具有服务大众、造福社会的多重功能,因此决定了“以人为本其”是规划设计的核心原则,传承与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主题,也与大众审美情趣及心理感受相吻合。因此,是否遵循人文观原则是检验规划设计成败的“明镜”。

(2)符合大众审美原则。要实现园林绿化设计满足大众高质量的生活要求,首先应立足于优美舒适环境的创造,充满艺术水准的植物景观,市民每天下班后能够体验、感受回归自然的美感,激发人类心底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令大众体会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可以说,园林景观在市民休闲的同时也体现了造园艺术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紧密结合。

(3)生态观第一的原则。工业化进程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带给人们生活的各种享受和舒适,但也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甚至生命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威胁,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今天,园林绿化担当着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大众生活幸福指数的多重任务。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环境和生态观将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在规划时优先考虑,然后才能谈到传承和创新的问题。

2当前阻碍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的因素

(1)缺乏地域性与当地文化的尊重。目前有许多的园林设计层出不穷,国际化的设计风格与工业化设计的标准脱离了当地的自然情况与当地的文化。自然界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也正是自然界不同的运行规律财导致在不同地域产生了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自然景观的产生不仅仅受到单一的自然环境影响,还受到当地地质条件、气候环境以及存在什么动物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许多地方都是过多的采用国际上时尚的设计,往往却忽略了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以及要适应当地的自然景观。

(2)过分的强调园林艺术的视觉性。在我们生活的城市,最常见的应该就是园林的艺术展示。但是,现在园林的设计者只注重给大众一些视觉上的冲击,让大众们感受到第一眼的惊喜,非常时尚。园林设计者应当在此基础上还要多关注一下园林设计的内涵,视觉的冲击往往都不具有长久性,在人们的新鲜感过去后就会被遗忘,而内涵则可以让人们永久怀念。因此,园林设计者首先应当以园林艺术的内涵为主,也就是说要注重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只有有了情感表达的作品才会长久。

(3)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独立。在城市的快速发展的状态下,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市容这一项,所以,园林艺术设计也是现代社会中一道美丽的景观,园林设计应该与建筑设计相辅相成,但是,现在园林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往往脱离了建筑设计。目前,社会上普遍以建筑师为主导,而园林设计师为辅导,这就将本是一个整体的设计给分开了。这无论是对于园林设计还是对建筑设计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

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建议

(1)保留特色的情感。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的思想体系非常多,而儒家在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思想决定了我国的风景园林重视“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与诗意。在老庄思想中也有着这样的理念,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极大的启发。尤其是传统江南园林以及皇家园林中非常重视山水与诗歌的渗透,更多的要求顺其自然的发展,少一些人工雕琢。这样的规划设计理念虽然历经漫长的历史,但是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显得尤为可贵,应当对其进行保留和创新。

(2)将传统艺术特点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区域的文化发展历程和现状有着很大的差异,风景园林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就当前而言,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趋向于现代化原理,但是在艺术追求上应当继续坚持传统的自然理念。在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要只考虑到对传统设计方法或者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创新。而是应当借鉴传统园林设计中有益的价值观,将其融入于现代化的手段中,不但能够为风景园林增添传统文化色彩,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也具有较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思维对于提高我国当前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水平也非常重要。

(3)倡导大众参与园林设计。城市中风景园林的功能在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人们是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但是往往受益者与设计者、决策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断层,无法实际了解到大众的需求。针对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需要创新思维,广泛吸取人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实际需求作为原动力进行合理的设计。此外,将大众引入到风景园林设计中才能够实现不同主题之间的制约平衡,克服园林设计的局限性。全民参与还能够提高对于规划设计过程的监督力度,减少不合理时间的发生,促进园林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

(4)优化风景园林空间设计与生态功能。风景园林中良好的空间组织顺序能够显著改善整体效果,我国传统园林布置中用到了较多的空间手法,通过框景、借景等受到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序列,给人们带来较多的惊喜和视觉享受。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当传承这一理念,合理利用空间,保护园林中的绿化植被,在获得良好的空间整体效果的同时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城市的实际承台需求互相匹配,从而改善城市整体环境。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的生活在得到彻底改善的同时人们对生存空间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需要更多、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因此,对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以及绿化树种配置、栽培技术的研究都需要向纵深挺进,以先进的理念设计出更多的园林精品,从而更好地与国际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接轨,为城市的发展、市民的幸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英.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园林,2011(02):1-5.

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篇9

关键词:园林建筑设计;文化传承;路径

theCaseResearchinCulturalinheritanceofLandscapearchitectureDesign

QichuangRen

(L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Luan237158,China)

abstract:thispaperfirstintroducessomemainfeaturesofthecurrentlandscapearchitecturedesigninChina,andthen,triestodiscussthemethodstoculturalinheritanceaswellastheproblemsofthoughtinheritanceinthelandscapearchitecturedesignthroughtheintroductionofthecurrentsituationoflandscapearchitecturedesign.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design;culturalinheritance;path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们都知道,园林建筑艺术在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很久远的历史,并且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反而正在迸发出新的活力,取得了更好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并不是完全的摒弃以往的历史中的园林建筑设计理念和艺术,而是正在合理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对于其中园林建筑设计文化的传承。下面我就结合个人的理解探讨下在园林建筑设计中是如何对文化进行传承的。

1我国现行园林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我国的园林建筑设计特点还是比较鲜明的,在世界各国的园林建筑体系中也是比较独特地存在,总的来说,最为明显的特点主要有三个:首先,最为明显的就是关于意境的构建了,众所周知,我国园林建筑设计最为看重的就是意境了,“意”和“蕴”可以说是园林建筑设计的灵魂所在,没有了意境的园林设计是最不完整的中国园林;其次,我国的园林设计还最为讲究对于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充分设计,也就是说充分的在最为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构设计,我们认为最好的园林设计就是要给人一种你每走一步路就有一种换了一个场景的感觉;最后,在园林建筑设计造型方面,我国的园林建筑设计大多采用两种设计方式,一种是完全对称式的结构,给人一种几何美感,另一种就是完全杂乱无章的虚幻的结构设计,给人一种变化莫测的感觉,这两种结构的有机结合造就了我国的园林建筑设计。

2当前我国园林建筑设计现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尤其是受到外来西方思想的影响,我国当前的园林设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其对于固有的文化也进行了必要的传承。园林建筑设计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我就介绍下当前我国的园林建筑设计的主要现状。当前我国园林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来说有两个方面的错误趋势,一方面是受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太深,太过于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和现代化建筑的结合,所以就导致了太多的园林建筑是被西方思潮大批量生产出来的,虽说在外在形式上是有创新,但是却缺少内涵和对于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另一方面则是照搬我国固有的园林建筑设计,而这种照搬只是在形式主义上的一种迁移,而没有学到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的内涵,当然这种传承也是不可取的。

这两种错误的观念很可能导致我国固有的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文化得不到很好地传承,以至于最终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就是当前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此时,我们就需要认真看清现代化的园林建筑设计是否成为了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文化传承的阻碍,还是仅仅是传承方法上的不到位导致的这种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文化的消散。个人认为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没有清楚的认识到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的文化在哪,并且如何把这种文化合理的运用到现代的园林建筑设计当中来,也就是在传承的方法和手段上出现了问题。

下面我会重点探讨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园林建筑设计的文化传承,主要传承的内容是什么,方法和手段又是如何的。

3我国园林建筑设计文化传承的途径

既然当前我国园林建筑设计中存在着诸多的传承问题,那么究竟如何来进行文化的传承呢,下面我就从形式上的模仿、空间上的延续和色彩上的运用等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下如何在园林建筑设计中进行文化传承。

3.1形式上的模仿

我这里所说的形式上的模仿并不是上文中所说的那种纯外在的形式主义的迁移,而是有自我意识在内的,经过变化的一种形式上的模仿,是有设计师的思想蕴含其中的。其基本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当代设计师们重点研究我国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主要结构组成和细节构件,然后进行具体的简化,提取出其中最基本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原型”,这些被提取出来的“原型”就是我们进行下一部自主设计的基础所在,也就是说在这些“原型”的基础上我们要进行变化,这里的变化主要就是指“拓扑变形”,我们一般可以通过简化或者重组的方式进行符合我们自身审美观念的改变,进而创作出新的符合现展观念的园林建筑设计。举个例子来说,在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斗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设计结构,我们就可以把这种形状当做一种“原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从而生成一种和原有的斗拱不一样,但确有其内涵的新的建筑结构。所以说,这种模仿重点就在于改变上,要使两者之间及存在着相似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把古典的园林建筑设计合理的融入到新的现代化社会中来。

3.2空间上的延续

空间上的其妙设计是我国古代园林设计的一大特色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必须把它融入到当今的园林建筑设计当中来。这里我所说的空间的延续主要就是体现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对于古代园林建筑中的“庭院”的继承和发展。“庭院”是我国古代园林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周围景观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所有设计师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在这一点上古代的园林设计师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借鉴,其中我们可以借鉴到现代园林建筑中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外部的自然景观搬迁到庭院内,也就是通过人工迁移的方式在庭院内部进行自然景观的构造;另一种方式则是就在本身就是自然景观的地方建设庭院,从而达到更佳的切合度。这两种方式都能够使我们的园林建筑设计达到最佳的空间效果,有效地增加了园林建筑的舒适度和神秘感。

3.3色彩的运用

在园林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关注的不仅仅只有形状上的问题,在色彩的选择上也是需要考虑的。可能一提到园林的色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绿色,但是在园林建筑设计上则完全不是这样,建筑的色彩需要多样化,并且需要达到和谐的程度。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最为突出的五种颜色就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和黑色。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至今广受影响的“五色体系”,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师就应该仔细研读我国古代建筑颜色的运用体系从而吸取其中的精华,经过变化后使其适应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例如,苏州的博物馆就是很好的把“无色体系”融入到了建筑设计中,从而创建出了新型的特色景观。

4园林建筑设计文化传承中的思想传承

思想才是建筑的灵魂所在,所以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的文化传承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对于一些古代园林建筑思想的传承。我认为古代的园林建筑设计思想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是三种思想:1)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也是当前我国极为推崇的一种思想理念,也就是说要尊重人的精神需求,始终把人放在首位,认识到园林建筑也是为人服务的;2)尊重生态的存在,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其实这一点在古代园林建筑设计中就有所体现,需要我们去学习把握;3)追寻人们对于生活理念的理解,生活是人们的全部,所以我们进行园林建筑设计时就需要考虑人们对于生活存在什么样的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园林建筑设计虽然已经和古代的建筑设计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有很多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我们进行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文化传承,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注:本文章是皖教高[2011]5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园林技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魏闽.中式意境,现代感受———“九间堂”别墅区总体及建筑单体设计的解读[J].时代建筑,2006(3):29.

[2]罗荩.传统建筑文化继承与创新[J].中外建筑,2004(2):8-12.

[3]颜向军.浅议园林建筑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山大学学报,2007(1):10.

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篇10

关键词:景观中国传统园林平面布局空间体验

一、景观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theBookpsalms)中。在新华字典(2001年修订版)里,“景观”指的是自然景色或人文景物。如今,景观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它同设计规划、生态、园林、建筑物、人文等紧密联系,是一个外延广阔、内涵丰富的词汇。

景观设计有别于二维设计或者三维创作,它要求参观者能在一个四维的空间里对其进行体验。因此,本文将就景观设计里的景观空间设计部分进行探讨。而在景观空间设计部分,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体验有着精湛的内容,在中国现代景观空间设计中能够得到借鉴和运用。这对于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意识、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审美体验

中国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园林创作上也有一系列经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对理想园林的设想,同时成为中国几千年造园思想的精髓,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与尊重是中国传统造园的立足点。在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今天,我们对于中国传统造园经验的学习将更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1.平面布局

中国的造园讲究山水画般的深刻立意。怎样使参观者通过观赏眼前的美景,进一步在意识形态上领略更深刻的造园意义,是传统园林中对“意境”的追求。

造园者或者通过景点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或者通过景点的串联,或者通过围绕中心景点布局次要景点等方式,来实现平面的景观规划设计。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布局方式,中国造园布局讲究的几乎都是“起点――前奏――高潮――尾声”这样的景观平面布局。而这看似简单的景观平面布局公式却包含着千变万化。布局规划可以如北海画舫斋般简单易懂,也可以像苏州留园那样多变化,比如,苏州留园由入口(起点)经走廊到古木交柯院(前奏1),然后看中部的园景(高潮1),再经过小巷到东部院落(过渡),看五峰馆前院(前奏2),途经东部院落到鸳鸯厅(前奏3),然后到达冠云楼前院(高潮2),接着北院景色与西部园景(尾声)。诸如此类的典范不胜枚举。

2.空间体验

怎样在四维空间中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是传统园林中对空间体验的研究和体现。为达到“天然之趣”的效果,传统园林在空间设计上讲究收放有序、藏露得宜。

一般的空间体验序列是按照“收――开――收”进行的。在各个景观节点的空间感营造上,传统园林也有值得学习的经验。在对空间的“收”上,可以采用的方法多样,如曲折萦回的走廊、视线局促的小院或者天井等。在对空间的“适度开”上采用的方式也让人印象深刻,如经典的漏窗设计、含蓄的障景手法、造型独特的各类门洞等。而在对空间的“开”上,更令人拍案叫绝,如视线开阔的庭院、有较大景深的院落等。

三、创造具有中国审美体验的现代景观空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面临着被全球化的危险。在这个紧要关头,许多景观设计师提出要保护、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审美体验的大前提下,对于园林空间体验的学习不仅能增强景观空间的文化特性,让景观更加深邃,还要能很好地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实现现代景观设计对传统景观的继承与发扬。

1.经验的借鉴

在文化的借鉴与创新上,日本具有较为成功的经验。中国的造园经验传入日本之后,日本开始了对中国造园经验的学习,并在保持文化精髓的前提下根据日本国的审美、地理条件、物产等特点发展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园林――枯山水和茶庭。另外,日本对小面积景观的营造经验也是值得学习的。同样的推理,我们是否也可在保留下传统精髓的同时,根据当前人们的审美、物产、技术等特点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审美体验的景观呢?

在景观空间审美体验上,近代的中山陵为我们提供了中西方景观结合的成功经验。由中山陵的平面布局上可以明显体会出其设计脉络:由牌楼正式进入中山陵(起点),经过长而规则的林荫道到达碑亭(前奏),再经宏伟的石阶来到祭堂(高潮),最后来到墓室(尾声)。在空间体验上,中山陵同样震撼人心:收(起点)――适度收(前奏)――开朗(高潮)――收(尾声)。中山陵的整个景观空间序列清晰而不古板,设计线条简洁而震撼,在近代中国景观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创造性思维

设计师们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而新苏州博物馆的出现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的轮廓,但同时又具有时代特征。

新苏州博物馆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审美,但营建方式却是当代的。在平面布局上同样遵循“起点――前奏――高潮――尾声”的格局。由入口(起点)进入,到达前厅部分(前奏),由走廊到达中心主庭院(高潮),再进入后部小院落(尾声)。在空间体验上依然能够找到“收――开――收”的规律:收(博物馆入口)――适度开(前厅)――收(走廊)――开朗(主庭院)――收(后部小庭院)。各个景观节点的空间感营造,体现出了传统审美体验的魅力,如具有传统印象的走廊部分、具有江南风情的主庭院、具有精致构图的主庭院石景、具有传统神韵的漏窗设计等。

从平面规划到空间体验的把握,继而到细节的营造,新苏州博物馆无不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审美体验在当代的成功运用。它的出现,无疑为当代的景观设计师有重要启示:在当前的社会情况下,具有传统审美体验的景观设计是可行的,是受欢迎的。

综上,“天下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的魅力是无法超越的。只有很好地理解与运用前人成功的造园经验,才能在景观上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潘西谷.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陈志华.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