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十篇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十篇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6:44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篇1

答:单一制是指国家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特别行政区等组成,各组成单位都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国家结构形式。其基本标志是: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只有一个中央国家机关体系;每个公民只有一个统一的国籍;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不能脱离中央而独立存在;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所拥有的权力通常由中央以法律的形式授予;国家整体是代表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主体。我国符合以上条件,因此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2.简述我国民族自治机关在组成上区别于一般行政区的特点。

答:民族自治机关是指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行使同级相应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机关在组成上具有不同于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特点:

(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3)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4)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和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中,要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3.简述我国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

答: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不仅自成体系,而且在总体上说,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它主要包括:(1)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予以保留的原有法律。(3)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4)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5)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条约。

4.简述我国国旗和国徽的含义。

答:(1)国旗、国徽代表国家主权,象征国家尊严。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四颗小星各有一角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亿万人民的心都向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2)我国国徽的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国徽图案中的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表示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同时又标志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形象地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大团结。

5.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

答:“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指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经过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可以容许局部地方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依法保持不同于全国现行制度的特殊制度。

论述题

1.试对我国的一般行政单位、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进行比较分析。

答:一般行政单位、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三种行政单位。三种行政单位都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其权力都来自中央的授予,因而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行使不同权力的行政单位。其中:

(1)一般行政单位分为省(直辖市)、县(县级市)、乡(镇)三级,在设区的市的情况下则为四级。一般行政单位是最基本的行政单位,它们没有自治权,因此必须严格执行中央的法律、法规及各种政策和措施。

(2)民族自治地方是指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建立的实行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除行使宪法规定的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行使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授予的自治权,并在经济、文化、机关组成等方面享有特殊的优惠。

(3)特别行政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等事务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与其他两种行政单位相比,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事务管得较少,中央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也不得干预特别行政区自行管理的事务;另外,特别行政区之下不再设立基层政权单位;在实施法律方面,除中央政府制定的基本法以及极少数全国性法律必须在特别行政区实行以外,其他法律都不得在特别行政区内实施。

2.试述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关系。

答: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之间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篇2

论文摘要:《宪法》第四章经过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修正后,现在依然存在着四个值得考虑的技术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某些词语采用不当,由此引起概念混淆,立法原意不能得到准确表达;第二,新增加的条款在排列时采用了与原来不同的原则,由此造成了排序上的紊乱;第三,个别条款只言其一不言其二,由此影响了条文内容的完整性,也给法律造成了漏洞。为此,宪法第四章有必要再作一些技术性调整,从而使它更加完善。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第四章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规定。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本文简称《宪法》)第四章相应发生了两处变化,一处是章名由原来的“国旗、国徽、首都”变为“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另一处是第136条由原来的一款变为两款,即把国歌的规定作为第2款插入到第136条原有的国旗款项之下。反复研读了修正后的《宪法》第四章全文,笔者觉得有四个技术性的问题值得探讨一下。下面分别陈述。

《宪法》第四章的章名现在由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这四个主题词构成,前三个都是“国”字打头,整齐划一,明白表示它们都是代表国家的,而只有第四个主题词是例外。由于这“四缺一”的用词方法,整个章名在文字上的协调性就受到了影响。因此笔者设想,如果能用“国都”一词来替换“首都”,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因为,这两个词的含义完全一样,但前者却是“国”字打头,与其他三个主题词保持一致,这样整个章名就能产生一种语言上的排比美。此外,“国都”一词在语感上也比“首都”显得更正式一些,所以更适合在法律文本、尤其是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文本中作为书面语使用。总之,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条文不仅应当立意明确,从而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且也应当用词精要,从而成为人们的行文典范。

用“国都”一词来替换“首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我们知道,汉语中另有一个名词与“首都”一词很相似,它就是“首府”。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首府”的含义有两层,第一层是指民族自治地方(如自治区或自治州)的政权机关所在地,第二层是指附属国和殖民地的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显然,这两层含义都与“首都”一词的词典释义(’即主权国家的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是完全不同的。然而,由于“首府”和“首都”这两个名词在字面上太接近了,以至于人们如果望字生义地去理解,就会从两者得出同一的含义,即“第一都城”。

既然都是“第一都城”,那么这两个名词就既可以代表词典释义上的“首府”,也可以代表词典释义上的“首都”,于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就会在人们心中模糊起来,乃至最后完全消失掉。这里可以举两个例子:一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宪法学》一书在阐述国家标志时有一句话:“首都也称国都、京城、京师或首府”;二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宪法学》一书也有类似的表述:“首都也叫国都、首府”。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法学专家,他们尚且会有此种误解,遑论普通民众。

所以,将“首都”和“首府”混为一谈的现象应该说是有一定普遍性的。为了避免这种错乱现象的发生,我们应考虑用“国都”一词来替换“首都”。因为,“国都”不会像“首都”那样因字面相似而与“首府”发生混淆,而且它以一个“国”字开头,直接表明它是指主权国家的第一都城,而不是指附属国和殖民地的第一都城(后两者因主权缺损,已不能成为正常意义上的国家了),更不是指地方政府的第一都城。

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决议规定:“全体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从这份部级的文件中可以看到,“国都”一词其实早就被正式采用过,然而后来不知是何原因,宪法却改用了“首都”一词。那么现在,鉴于上述的两条理由,宪法能否依照先例再将它改回去呢?

在此次修宪前,《宪法》第四章对国旗、国徽和首都这三者的规定是由三个独立的条目分别加以表述的。然而修宪后,第四章依然维持了三个条目,而只是将新增加的国歌规定作为第2款挂靠在第136条(原国旗专条)下面。这种挂靠的排列方式不免会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国歌只不过是国旗的附属品,同时,在排序上也显得有些紊乱。

之所以采用挂靠的排列方式,很可能是基于对下面因素的考虑,即升国旗时总要伴奏或伴唱国歌,两者常常在同一场合使用,性质上很接近,所以就将它们归并在同一条条目之内。但是事实上,国徽不也是常常同国旗一道悬挂在各级人大和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上面的吗?这两者的性质不也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吗?但为什么没有取消作为国徽专条的第137条而将它变成第3款归并到第136条中去呢?

法律条款在排列上应当遵循同一个原则,即要么按照事物的不同性分条排列,要么按照事物的关联性合条排列。如果这两种原则交替采用,势必会造成条款层次上的混乱。《宪法》第四章的条款在修宪前是依照前一原则排列的(即三个条款分别对应三项不同的内容),那么修宪后新增的条款就不该依照后一原则合条排列。而且事实上,国歌与国旗、国徽、首都彼此地位相等而作用相异,所以完全应该单立一条而与后三者并列齐观。为此笔者建议,将第136条第2款(即关于国歌的规定)抽出来成为独立的第137条,而将国徽和首都的内容分别顺延为第138条和第139条。这样,第四章的条目排列就显得合理而有序了。

《宪法》第四章第137条在描述国徽图案时有一句话,即“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笔者以为,这里“天安门”一词在表义上是不准确的。因为从字面上看,“天安门”的含义仅仅是指城门,而我们从国徽图案中实际所看到的却是连城门在内的整座天安门城楼。城门与城楼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两者概念并不相同。所以,《宪法》第137条使用“天安门”一词来表达国徽图案中的天安门城楼,就会给人一种名不符实的感觉。

当然,由于习惯的缘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到“天安门”也许会联想到这就是指天安门城楼。但是,联想过程毕竟是一个概念转换的过程,它需要经过人们的主观判断,这就存在着判断失误或者无法判断的可能性。而宪法是国家法律,其立法涵义应当准确、直观,没有必要也不可以依赖人们的概念转换来臆测。为此,宪法条文在用词上必须做到精确、规范,从而使人们通过字面就能直接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而那些简略式的、口语化的词语则应该避免采用。为此笔者建议,将《宪法》第137条中那句描述国徽图案的话语修改为“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城楼”,这样人们就能循名而责实了。

另外根据史料,当年政协筹备会在向全国征集新中国国徽图案时,提出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具有政治、历史、文化、民族或地理等方面的中国特征,n(r,ss3而天安门城楼正是作为一种多面性的中国特征被纳入国徽图案的。因为从政治和历史上讲,开国领袖毛泽东就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的诞生的,而新中国的诞生则充分证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从文化和民族上讲,天安门城楼的建筑艺术透示了浓郁的中华文化和民族风情;从地理上讲,天安门城楼座落在北京,而北京是中国的国都。显然,所有这些方面的中国特征只有通过整座天安门城楼才能充分展现,而单一的天安门是无法将它们全部包容的。所以,《宪法》第137条中的“天安门”一词应当改为“天安门城楼”,这样,宪法的表述才能同国徽图案原本的设计意图保持一致。

《宪法》第四章第13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第1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这两个条款分别描述了国旗图案和国徽图案的具体图形及构成方式,是从形式方面对两幅图案所作的规定,它能使人获得一种感性的认识。但是,这两幅图案包含什么意思,即图案的内容是什么,第四章却只字未提。

这里不妨回顾一下。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旗的决议案,决议中说:“全体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这句话前一半阐明了国旗图案的式样(即形式),后一半阐明了国旗图案的含义(即内容),在表述上做到了完整无缺。相比之下,宪法第四章不也同样应该做到这一点吗?国旗和国徽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都是代表国家的,因而这两幅图案的内容实质上也是体现了一种国家意志,宪法第四章完全应该将它们明文列出,从而昭示于天下,而不应该是相反将它们埋没在图案表象的背后。

另外,宪法第四章如果能对国旗、国徽图案的内容加以明文规定,还可以起到为这两幅图案作权威释义的作用。我们以国旗图案为例。当年五星红旗图案的设计者曾联松将五星中的四颗小星设想为代表建国初期中国社会上的四个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但是在政协会议讨论时有人提出异议,说如果将来进入社会主义,后两个阶级消灭了,国旗图案不是又要改了吗?于是毛泽东同志建议说,那就不提四个阶级,而改提所有五颗星合起来是代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对此,人们一致表示赞同。

所以,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所通过的国旗决议案中就采用了这一定义(参见上文)。后来,新华通讯社在1949年11月15日发表的答记者问中也再次阐明了这一定义。[4可见,四颗小星代表四个阶级的说法从一开始就被取消了,它们最后确定的含义是泛指全国各族人民。然而时至今日,还有人不断在沿用“四个阶级说”。例如,电子工业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读报知识手册》、辽海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开国大典6小时》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宪法学》等书籍在介绍五星红旗图案时,无不将四颗小星解释为代表建国初期的四个阶级。发生这种歧义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至今对国旗图案的内容还没有作出最具权威的宪法表述。所以,宪法第四章有必要在国旗以及国徽条款中加入对图案内容的规定,从而统一人们的认识,有效防止歧义现象的发生。为此笔者建议: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篇3

1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龟速构防守)(规、速、构、方、手)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两再一新促生产)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两传选新促文化)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简述美育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发现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修养。

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动力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的指导性文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

(2)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因此人们通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7

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8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学科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9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的规律

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智力)的基础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品德的提高是知识学习的基础

两者有机结合

10

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通过观察或描述对所学知识建立清晰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

贯彻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教学

(4)防止直观教学的不当和滥用

11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贯彻要求:1)加强学生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地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地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12

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要求:

1)教学要有系统性

2紧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教学

3)按照学生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13

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4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的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5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16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

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17简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做斗争的能力

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8简述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时间: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合理分配时间

方法: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记忆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次数:数量要适当,不宜过多;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50%

19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

(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0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③对于知识的理解由学生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

(2)建构主义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建构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21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情境、控水平、妥奖惩、善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需要励志,自我归因)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3

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4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学习策略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25简述最近发展区含义及启示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的启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26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27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道德行为: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

28

促进品德形成良好方法

(说服榜样群体奖惩价值)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5)价值辨析

29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30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讲正‘正面教育’道‘因势导利’)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1

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的贯彻要求

严要有度

严要有方

严要有恒

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充分信任学生

32依靠积极与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贯彻要求

(一分为二的转变认识)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3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核成发)

(1)组建阶段:具体标表现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靠教师组织

(2)核心形成:这个阶段班级会涌现一批积极分子,出现核心人物

(3)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4)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班级会形成平等、和谐、上进的氛围,学生个性发展

34班集体形成标志

(健全班风是组织目标)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35

个别教育工作

(恒心才能发光)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36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看别人,看自己,多练习,多反思)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37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全、民、多、现、身)

教育的终身化(包括各年龄段的各种教育)

教育的全民化(必须面向所有人,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民主化(对等计划、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强调平等)

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

教育的现代化(现代科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由此引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38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3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40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三有一训练,控制很全面)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41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③受文化传统制约。

④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2)人的依据

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

(3)学制本身的依据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4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义务要延长)

(2)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职业要综合)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众要高等)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终身要构建)

43简述教育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

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缺点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45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要深入准确的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的特点

要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备课的内容

要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并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

46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

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47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

实际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的程度

实际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实际的方法

时间因素

情绪和动机

48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容量逐渐增大,短时记忆的广度接近成人

记得有意性加强

意义识记成为主要技术手段

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49简述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a保护好奇心b解除个体对回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a发散思维训练b推测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头脑风暴训练

5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2)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除了上述因素,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51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52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53

简述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54

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5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2)在复杂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3)在简单的任务中,较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6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心向与定势。

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57简述前运算阶段的特点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2

7

,此阶段的特征有: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5)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58

简述榜样示范法的贯彻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篇4

高中政治政治陈述性知识教学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概念和命题,命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简单命题或事实知识;二是有意义命题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是:新信息的理解新信息短时记忆新构建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意义的提取和运用。

高中政治陈述性知识就是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回忆起来的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政治陈述性知识以大量抽象、平淡无奇的言语信息表征的知识特点,导致学生产生不愿学的抵触情绪、不易学的畏难心理。因此,政治教师要善于借鉴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和安德森的激活思想,吸纳皮连生教授的陈述性知识教学模式的精华,从情感教学心理学、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认真按照陈述性知识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

一、保持注意

1.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磁场,它通过对学生注意力的合理分配以及对重难点注意集中的强度,提高学习效果。导入课堂学习后,政治教师可以直接告知学生教学目标,或用ppt投影呈现,或自己课前在黑板的右侧边先写好。也可在导入后,请邻近的学生结对讨论,根据预习要求及存在的疑惑,商定本节课应设有哪些简明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在上课后集中注意力去完成自己选择的目标及学习任务。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政治教师要善于围绕最新的时事热点,开展情境教学,不断为课堂注入清泉、活水,牢牢收敛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高二小高考复习后期,围绕热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设计综合探究题,组织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深刻解析扶贫工作的经济生活依据和政治生活对策,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升华政治认同素养。

材料一:当前我国粗放式扶贫留下诸多不足,到底有多少贫困居民人数不清;乱用财政扶贫资金,数字弄虚作假,人情扶贫现象普遍;地方各种权力与利益关系经常绑架扶贫项目,导致个别地区“年年扶贫年年贫”等等。

材料二:近年来,H市政府大力创新扶贫工作思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将真正的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出来,建立扶贫档案;认真排查致贫原因,制定逐村逐户帮扶计划;责任到人,量化考核,走出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联系材料一,分析当前我国加强扶贫工作的原因。

(依据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财政的作用、国家宏观调控,意义是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收入分配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和共同富裕。)

(2)\用政治生活生活知识,联系材料二,说明H市政府是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的?

(履行经济职能,贯彻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依法行政)

3.开展课堂角色模拟活动

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投资理财的选择”时,我们课前悉心安排,请学生在课上模拟校园银行,行长、副行长、财务经理等岗位全部由学生自己担任,经营业务包括失物招领、零钱兑换、短期个人无息贷款(100元以内是免息的,每人每月最高可贷300元,贷款期限不超过15天)、保险箱代保管(保管个人资金、班费、社团经费)服务。同时,让校园银行业务服务延伸到课后。实践证明,渗透生活教育理念的校园学生银行让不少学生近距离接触金融服务和产品,培养了更为理性的金钱观、理财观,提高了公共参与能力。

根据教学需要,教师还可通过语调变化和神情的配合,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促进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学生习得的知识主要是通过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因此,政治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不断充实和改造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心智。

学生学习新的材料时,其认知结构中往往缺乏适当的包容范围较广的上位概念。因此,在学习新知之前,政治教师可为学生先搭起大的认知框架,帮助学生同化新的下位概念及原理性知识。如,哲学第四、五两课教学中先为学生架设唯物论哲理框架,有利于学生逐步同化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四个关键概念,深刻领悟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比较异同能使重点知识更加明晰,易混易错知识得到有效突破,有利于提高所学的陈述性知识的分辨性,将它们有序地储存于长时记忆中,在需要用时能迅速有效地提取出来。例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区别有:其一,含义不同。前者指我们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依据。后者指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其二,依据不同。前者的哲学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后者的哲学依据是矛盾具有特殊性。其三,范围不同。前者属于辩证的唯物论范围,而后者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围。其四,运用不同。前者侧重说明主观思想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后者侧重于分析事物矛盾的不同特点,找到解决不同问题的不同方法。联系有:二者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方法论要求。

三、实现知识整体优化

政治课上经常出现学生一听就懂、做作业时一写就错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政治教师轻视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大大降低了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准确性。所以,在新课结束后政治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从整体上驾驭教材理论,进而由知识转化为能力。

1.编写概念图

为了使学习更有效,学习个体必须把新知识和学习过的概念联系起来,架构概念图,使思维可视化,从而使理论基础更加牢固。例如,学完了矛盾观后,政治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思维,沟通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用组合法把分散的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纲举目张,俯视教材。

2.编织主干知识体系

主干知识是高考经常考查的能力要求高、思维含量足的重点知识,包含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它们反映政治学科的主要面貌,是支撑政治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支柱,具有相对集中性和系统性强的特点。政治教师要引领学生编织主干知识体系,使纷繁复杂、孤立分散的知识按内在规律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到政治学科的学习是有章可循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师生编织主干知识体系必须抓住政治核心概念和书本上的关键词,突出重点,构建每课的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结构、模块知识结构;也可结合社会热点编织专题知识结构。政治教师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关注大纲的新变化,大胆放弃一些大纲中没有作出要求的内容,特别是新大纲删除的内容。对于时间紧迫的学生来说就既能减负,同时减少了复习的盲目性。新大纲中,有的考点是新增内容,有的考点顺序作了调整,应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主干知识体系的内容。例如,学完政治生活第二单元后,可引导学生以政府为主体,编织讲求实用性、可操作的精练知识体系,搭建灵活转换和应用政治陈述性知识的宏大舞台(见图2)。

四、巧妙记忆

科学的记忆可以化繁为简,减少遗忘,加速政治陈述性知识积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从而调动学生热情,品尝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常用的有效记忆方法有:头尾记忆法,即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规律,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头尾去记。或者先背头尾内容,后背中间知识。数字记忆法,如文化创新的途径,可归纳为一个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二个基本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四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主体收敛法,如经济生活可以“个人”主体为统帅相关的主干知识:消费观、金线观、就业观、理财观、纳税观。关键词记忆法(压缩记忆),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可浓缩为三个词:方向、环境、目标。分解记忆法,如依法治国可从领导(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和法律)、主体(人民群众)、地位(治国的基本方略)。谐音记忆法,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可用“公共墙”记忆:公―公有制,共―共同富裕,“墙”谐音“强”(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一语双关,在学生脑海中经久难忘。图表式记忆,如,股票和债券的异同表,以简明的语言,使复杂的、不易表达清楚的识记内容一目了然。

学习最大的敌人是遗忘。遗忘过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期内遗忘速度较快。因此,要及时复习,在反复记忆中减少遗忘,加深印象。政治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整理当天的笔记,尤其是当日学习的重难点、易混易错点及新增变化考点中的关键词,有利于促进瞬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

此外,还要改善政治陈述性知识的测量。政治教师要精心编写检测知识内在联系、侧重知识迁移的深度思维碰撞题,不断优化例题示范教学。如,小张认为,网络是一个自由空间,公民在网上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在网上可以无拘无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请你评析这一观点。其次,改进变式练习。如,变式一:日本宣布“购买”后,中国许多城市爆发反日游行示威,在此过程中,出现部分示威者砸日产汽车、电器店等过激行为,影响了正常社会秩序。请你谈谈对反日游行示威的看法。变式二:运用公民自觉参与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青年学生如何为治理严重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教师要坚持全程反馈,查漏补缺,不断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巩固陈述性知识,完善陈述性知识的网络结构,提高w生对所学的陈述性的迁移与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知识的分类与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1992(6).

[2]张建伟.知识的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7).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篇5

[关键词]《论语》;生态伦理;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123-05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初步的生态规范,并存有大量可以引申出现代生态伦理的思想资源,这是学界的共识。《论语》承启这一时代,包含丰富的可为后人阐发的具备生态伦理意蕴的“微言大义”,对此详加研究,或能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传统文化支持。

一、《论语》具有生态伦理意蕴的论域

《论语》在何种意义上具有可待阐发的生态伦理意蕴呢?

首先,《论语》直接记载了一些有关自然的材料,以及间接隐含着一些对待自然的观念、方法。《论语》时代是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不仅社会政治关系发生大变,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根本变化。铁制农具使用,耕牛推广,生产力提升,人们改造环境、对待生态的实践前所未有地展开。在改造环境、对待生态的实践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一些如何对待自然为好、应怎样对待自然的问题。比如治水,用“疏”不用“堵”的办法,当是先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对待自然的好办法。这办法中间既有技术性的“好”问题,这在当时大概是主要的;同时又包含着价值性的“好”问题,就像大禹之后,有人治水再用“堵”的方法,必然会被反对,这已经蕴含了一定的价值意义。当然这些关于改造环境、对待生态的“价值”并没有明确为生态伦理,但其中的态度、情感、信念、观念等可以为后代人引申为生态思想,因此就具有了相应的生态伦理意蕴。应该说明的是,环境破坏作为问题是在现代才被确认的,但环境破坏的活动却是人猿揖别之后一直就存在的,它与人改造自然是一体两面的活动;环境破坏作为问题被治理并提出生态伦理对策是当代的事,但不能否认人类一直在解决自然环境问题这一事实;生态伦理思想、生态伦理学是近现代思想家的创见,但这些创见建立在先人改造环境、对待生态的实践基础上,是对他们相关思想资源的继承、发扬、创新。有了这样理解,那么我们就不会否认,如果《论语》记载着或间接隐含着那一时代有关改造环境、对待生态的实践经验或相关思想资源,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其具有一定的生态伦理意蕴。

其次,《论语》中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思想、方法蕴含着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思想资源。《论语》是我国关于人际伦理的经典,而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是密切相关的。人利用自然中形成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作为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内容而存在的。同时,人是社会与自然、精神与肉体的统一存在,人与人关系必然包容人与人的自然、与人的肉体的关系。传统伦理对人与人道德关系的研究,必然包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只不过,在传统伦理发展的大多数时候,人与自然关系没有凸显出来,未成为相对独立的领域而已。应该说,解决人与人关系的道德理念、思想、方法、原则,跟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理念、思想、方法、原则存在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显现在人际伦理学与生态伦理学的学科、理论互动中,也可能潜隐在人际伦理体系与作为思想资源状态的、雏形的生态伦理的互动关系中,我们把后者视为某种人际伦理具有生态伦理意蕴。显然,《论语》丰富的人际伦理思想有众多有待我们揭示的生态伦理意蕴。

二、《论语》的“敬”、“畏”相关思想包含着敬畏自然的意义

《论语》中的“敬”、“畏”相关思想大致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类宗教性的敬畏;二是涉及人事及其关系上的敬重;三是对自然的敬畏。当然这种区分仅具有相对意义,在《论语》的一些地方,“敬”、“畏”的两种或三种意思会交叉重叠,甚至无法仔细分辨。综合三方面,它们含有一个共同的内容,即存在对对象的崇拜、尊重、害怕、顺从、不违等情感、态度、观念、信念。

类宗教性的敬畏是相对于迷信及宗教的神灵崇拜而言的,它拥有原始宗教的一些样态,因而异于一般迷信,但又不具备成熟宗教的体系化特征。我们借助它表达古代先民对超自然、对祖先的崇拜、害怕心态。“从原始初民的灵物崇拜,到殷商时代的上帝及鬼神崇拜,从人类初始‘民神杂糅’的浑沌状态的简单的敬神仪式,到奴隶制鼎盛时期的专业人员组织的形式严整、仪式庄严肃穆、规模宏大的祭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殷商时代,尊天事鬼达到了鼎盛。”尽管自周代开始,对天神的敬畏已经逐步转向“敬德保民”,但在孔子时代,类宗教性的“敬”、“畏”依然深有影响。《论语》中多次讲到祭祀神祗时的敬畏情状:“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后只写篇名);“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乡党》);而斋祭时若有违背诚敬,则“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孔子当然也承继周公“以德配天”的现实转向,他的智慧在于,在思想领域悬置一道类宗教性的敬畏的屏障,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真正的落脚点则在现实政治道德生活。孔子回答樊迟问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雍也》);告诉子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且“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这些恰当地把孔子的现实智慧展示出来:让鬼神的归于鬼神,敬而远之;让民事的归于民事,当务为智。类宗教性的敬畏或许为一些科学主义者所诟病,因为它们还带有很浓的蒙昧、无知甚至欺骗成分,但就人的有限认识能力、行动能力而言,我们达不到某些科学主义者所设想的无所不能的水平,从而不敢无所畏惧。如果认同这一点,那么在我们今天面对神奇复杂的自然时,保有一份敬畏之心,还是必要的。你不一定信人格化的神,不一定屈服于蒙昧主义,更不一定是无知,但可以有敬畏的情感、观念、信念。有这一份敬畏,在对待自然时就多一份谨慎的态度,不至于视己为“神”。

涉及人事及其关系上的敬重是《论语》中最强调的,可分为四方面:第一,事君上之敬。孔子称赞子产“其事上也敬”(《公冶长》),他自己“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他在为政时言行一致,全方位做到“敬其事”,这在《乡党》中有大量记载,那种“君命召,不俟驾行”和事君时的恭敬之态,以至于“人以为谄也”(《八佾》)。第二,君上行事之敬。君王、上位的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学而》)。但这种要求实际上很难约束君上,孔子就曾感叹:“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第三,孝亲之敬。对父母长辈的孝不仅在养老,“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对待父母要有愉悦容色,即使父母有不对,也要敬:“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第四,君子行

事待人之敬。孔子认为有德之士要常抱一份敬重之心,敬于事,敬于人:“事思敬”(《季氏》);“居处恭,执事敬”(《子路》);“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修己以敬”(《宪问》)。以上四方面涉及人事及其关系上的敬重并不能直接推论出对自然的伦理。但一方面人事问题无非是各种政治、经济、精神实践问题,其中包含着改造自然的实践;另一方面,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和规范人与人关系的人际伦理存在互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涉及人事及其关系上的敬重内在隐含一定的生态伦理意蕴。

对自然的敬畏在《论语》中涉及较少。孔子时代自然因素多少还带着神秘色彩,总体上,人依然匍匐于自然之下。对自然的敬畏多表现为类宗教性敬畏,少部分表现为对具体自然物或创造物的敬惜、肃恭。《乡党》记载有一些孔子对自然物的态度的材料:“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非常可贵的是,孔子还有对自然所含有的非工具价值的敬重、喟叹。他讲,“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肜也”(《子罕》)。这些对自然的敬畏可以直接推论出两类生态伦理的意义:第一,对他人劳动的敬重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当今消费社会及其高消费行为是不可持续的,是建基在加紧盘剥自然和牺牲后代生存上的,就生态伦理视角看,反而不如《论语》里敬惜、肃恭对待自然物的态度更契合于生态和谐。第二,体悟、鉴赏自然之价值。自然的价值可划分成自然的工具理性价值和非工具理性价值。自然的工具理性价值受到重视,这是古今中外共通的事,因为劳动成果等等是自然作为工具理性价值的最引人注目的表现。“但人还拥有一种理解、欣赏和享受大自然的能力,这种理解、欣赏和享受远远超过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生物学利用。”在《环境伦理学》一书中,罗尔斯顿例举了十多种经济价值外的大自然价值。工具理性价值之外这么多自然价值存在的论断,是二十世纪自然价值论和荒野哲学观的理解。然而,《论语》中仁者对山水的喜好,孔子对松柏后凋的体悟,早已经超出工具理性价值的判断,而带有诸如“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的价值”或如赵馥洁先生所论的“‘比德’价值”。我们由此可以理解孔子对曾皙的赞许:“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春意、沂水、舞雩、咏唱、人群在春风之中交织成一幅人与自然诗意融洽的水墨画卷,这里的自然因素化出超工具价值的别样意境。

《论语》在敬畏问题上这样区分君子与小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看来,有所敬畏是君子的必要情感、信念、理念;无所敬畏是小人才有的自大骄狂的心态。在网络时代、消费社会,天命、大人、圣人、小人之说已去矣,但受困于生态问题的人们,是否该汲取“有所敬畏”传统呢?

三、《论语》的“天”、“时”等观念蕴含顺天、应时、不违自然的意思

《论语》时代“天”及相关概念正经历转变,其基本观念从天神之天向天命之天、从天神之天及天命之天再向自然之天变迁,把握“天”及相关概念就要把它们放在这一过程中考虑。由于这一过程在《论语》时代正在进行中,“天”及相关概念有时就兼具多重意思,可以从不同侧面加以解析。

天神之天,具有类似人格神的神秘性,带着蒙昧特征,似乎洞察、决定人间世事,给予人事最后的根据。如:“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天生德于予”(《述而》);“天之将丧斯文也”(《子罕》);“知我者其天乎”(《宪问》)等等。这些“天”能“知”、“丧”、“生”、“为”,类似人格神。不过,《论语》里悬置天神,通常只是在需要给人事提供终极判断、评价根据时,才搬出这个“天”。所以子贡感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才有孔子“太宰知我”的由衷表达:不是“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而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

天命之天,更多是从命定意思上理解,有时也直接讲命,其神秘色彩减弱了,必然的意义增加,但仍带着宿命特征。如: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还有“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日》)等等。天命之天,部分舍弃天神的最后根据权,部分显出必然这、层意思,同时,仍无法突破神秘的天命外衣。这是一种进步,因为人的能力不断表现出来,人可以“知”天、“则”天、顺命,甚至可以积极地去合乎天命。孔子就盛赞“尧之为君”,“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泰伯》);而且在“丘之祷久矣”(《述而》)等地方显示出充分自信,自己的德行已合乎天地神祗、不违天地之道了。

自然之天是从上述两类天观念中祛除神秘力量而来的,具有近现代“天”、自然概念的意思。这一意义的天在《论语》中不多。主要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无限高的上天,运行四时,化生万物,近乎在描述自然。但还不是纯粹科学意义上的天,因为《论语》时代科学认识远未达到如此水平,中国传统文化也从未把自然之天视为纯粹对象看待,而且祛除神秘性之后的自然之天依然保持一定的价值意蕴,带有伟大、必然、独立于人等等特征。

我们知道,在《论语》时代并没有现代用法的“自然”概念,谈到自然所涵盖的内容时一般以“天”、“天地”等加以表达。蒙培元先生就认为,“从孔子的‘天生万物’到孟子的‘天之所与我者’,这种追本溯源式的思考方式,从一开始就抓住人的问题,同时也形成了儒家的‘自然观”。上述有关天的观念,我们可以把它们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先人对自然观念的多元把握。透过《论语》中天的多重理解,可以找到其诸多贯通之处,并把它们理解为雏形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在反思生态危机、分析环境破坏时都具有思想资源作用,包含丰富生态伦理意蕴:第一,天地自然具有必然性,不可任人意而违背;第二,天地自然具有构成人事生活前提的意义,若背离此前提,人事生活无法展开;第三,具有万事万物和道德的最后根据的意义,这虽带有道德自然主义倾向,为西方元伦理学视为“自然主义谬误”,但在生态伦理学领域,却有特别意义;第四,天地自然保持有一定的价值意蕴,依附一定的纯自然之外的意义;第五,人可以顺天,在顺天中希冀达成“天人合一”,从而蕴含着中国式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诚如姚新中、焦国成两先生所论,“儒家虽然强调人的社会性,但其对于制约着万物运行的天道,对于制约着人生的天命的理解中,也包含着人与自然应该统一的思想”。

《论语》中“时”出现十次,加之若干与其相关思想,大致在三层面上透露出不违自然必然的生态伦理意蕴。一是肯定自然之时的客观、必然意义。

孔子看到山中野鸡翔集,生发喟叹:“山梁雌雉,时哉时哉!”(《乡党》)这里的“时”既反映时间维度的自然变化,又含有对合乎时节的赞叹。于此相关,孑L子看到河水流淌、松柏后凋,也触景生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影也”(《子罕》)。这些思考中是包含着顺自然、不违自然变化的意蕴的。二是明确遵从自然之时而行。孔子认为“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学而》),他评价子产有“使民也义”(《公冶长》)的君子之道。《卫灵公》记颜子问老师如何治国,孔子回答的第一条就是“行夏之时”。我们都知道孔子“从周”,但针对自己最得意最“贤”弟子询问治国之策时,居然首先讲沿用夏历,这是值得深思的。颜子贤且有“闻一以知十”之智(《公冶长》),但治国的智、贤更要体现在遵时上――遵从自然规律办事。当时治国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农业生产要合乎季节变化的必然,而夏用的是农历,更能满足此要求。告诫弟子治国用夏历,足见孔子既明白自然的客观,又能主动遵循自然规律。三是在人事问题上适当时候做适当的事,含有遵循事件变化规律的意思。孟子盛赞孔子为“圣之时者”(《孟子-万章下》)。我们细细体会《论语》,许多篇章都充满孔子识时的智慧。《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就是讲适当时候效习,使所学在实践中成就;《乡党》记孔子“不时,不食”,是生活细节中的守时;孔子有自己行为的准则,又不拘泥僵化,随时宜而变,“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在人事问题上这种灵活的与规律相协调的行为思路,尽管本身没有针对自然而言,但它是人们主动遵循自然规律的一个思想条件,拥有这样的条件,才能设想人们会随环境变化而采取适时的策略。

四、《论语》中“节用”、“简”、“俭”和义利观、“中庸”理念含有适度消费、简约生活的意蕴

孔子利用自然的明确态度在《论语》中只有一条:“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人要生存当然得取自自然,但取得有度,不是竭泽而渔,要保存自然再生产的生命力。从记载看,这是在已经具备相应“纲”、“射宿”技术条件下,所坚持的自觉态度。《论语》所涉及的“节用”、“简”、“俭”等观念却较多,其中大有值得我们这些处于高消费社会中的人们汲取、发挥的生存智慧:简约生活的做法态度和行为适度的生活方式。如“道千乘之国”须“节用”(《学而》),节用即不伤财害民,不伤财害民则减轻对自然生态的伤害,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再如“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述而》);“礼,与其奢也,宁俭”(《八佾》)。在礼制、生活上发生奢侈与简约矛盾时,孑L子认为,君子当以“简”、“俭”为宜。孔子明确反对奢侈,他批评管仲不节俭,尽管认为管仲于国于民有大贡献;批评“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校”(《公冶长》),既不智于鬼神人事关系,也不智于为神龟建如此奢华之所。孔子并非一味讲“简”、“俭”,他认为这也有个度,“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雍也》,孔子赞同弟子仲弓观点,太简也不利于治理百姓。按照“义之与比”的思路,简约的程度、内容是以时而宜的,这样不同时代、不同条件就会具有不同的简约要求。我们时代如何简约,求之于孔子等先贤,自然无法解答,但“节用”、“简”、“俭”所包含的适度消费、简约生活思想作为生活原则在当今是有价值的。

“节用”、“简”、“俭”是生活中具体原则,之所以应该这么做,是因为有特定义利观、“中庸”理念为依据的。

首先,以义而非利为价值理想,从而在动机、目标方面约束功利。《论语》所述价值理想目标有多层:第一,孔子赞许曾皙之志所透露的对人与自然诗意融洽境界的向往。第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的人世和谐。第三,“孔颜之乐”境界的精神追求。这些价值理想,制约人们行为目标、动机的选择,影响理想价值方向的确立,从而生发出“节用”、“简”、“俭”的生活原则,并引导世世代代有志之士徜徉高尚精神之境。

其次,以义、礼节制功利欲望的满足,规范功利的获得。欲望,人皆有之,但“放于利而行,多怨”(《里仁》),不加控制,则成贪欲。孔子明了欲望的影响,他评价申枨:“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一个人若拥有太多欲望就无法做到刚毅。他曾尖锐地回复季康子:“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那么如何控制欲望?当然不是后代儒家讲的“灭人欲”那么绝对。孔子的态度很平实,他要求以义取利、以义制欲。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弟子冉求为季氏聚敛不义之财,孔子很生气,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

再次,以道义为荣,以过度注重功利为耻。孔子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孔子还有以道义与功利相兼为上的思想,他回答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时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当然,孔子并不是简单否认功利,而是区别看待不同人的功利心。他多次谈到治国要“富之”然后“教之”,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日》)。他惋惜颜子的贫困,不责备子贡货殖屡中。他虽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但其意并非君子不需功利,而是认为君子、小人对待功利的态度、方法有所不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因为君子、小人社会地位存差异,自身诉求、社会要求各有不同。君子“义以为上”(《阳货》),但也须以道谋食;小人“喻于利”,却也能以礼乐教化。 ,最后,“中庸”作为理念及其方法贯穿在俭与奢、道义与功利、欲望等问题的处理上。使人们解决这些问题时不走极端,保持一定矛盾的张力。孔子以“中庸”为至德,可惜当时人们已很少拥有此德。所以孔子不仅在理论上推崇“中庸”,而且在言行中以此德为方法去教育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孔子曾教导子夏如何为政,“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颜渊》)。为政如此,德与行也是这样,“过犹不及”(《先进》),君子就须“文质彬彬”(《雍也》)、“和而不同”(《子路》)。

《论语》的义利观、“中庸”理念其实不仅是道义与功利关系的一种表达,也不仅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思想和方法。就其深层意义和历史意义而言,它们指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崇尚适度消费、简约生活、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在物质生活尚不发达的时候,这种生活方式或有阻滞生产、妨碍消费的不良影响。但在今日高消费、生产高度发达以至于消费生产不可持续的情况下,它已经具有别样的文化和生态意义。结合当代新问题,汲取它的精髓,发展成一种适宜的生态生活模式,不失是一种有传统文化韵味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上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2j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篇6

【关键词】阅读;思想政治课教学;作用;实践

1阅读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理解文本、感悟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阅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阅读需要调动多个器官,如口、眼、耳、脑、心,让五官协同发挥作用,增加了信息向大脑输送的渠道,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排除外界干扰,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五官并用也有助于强化记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与文本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智慧的对话,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所以,阅读也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将“读”与“思”结合起来,在不断变化的语言中感受、领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吸取文本的精髓。正如理学大师朱熹所言:“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长教此心在上面流转”(陈敏,2012)。

(2)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树立崇高理想,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作了明确规定:“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就明确指出了,这门课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教材的编写或课堂教学,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性质和任务。思想政治课教材通过准确简洁的文字、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详尽的论述,体现出一定的道义和社会价值观。阅读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课文中的原理、案例、思想感情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阅读有利于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新时期,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人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因此,“学会生存”就必须“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阅读又是学生自主学习政治课的主要形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我们可以在培养学生阅读政治文本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阅读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好、更主动地学政治、用政治,最终实现自我能力的超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

2运用阅读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以课本为读本,根据内容的需要进行阅读:政治课教材中概念的解释、原理的表述,都力求用简洁准确的文字的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描述,因而简洁的语言,严谨的表述,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熏陶的范本。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非常主张阅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郝淑彬,2011)。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以《经济生活》一知识点“纸币”为例,教材内容为“是由国家(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因此,把握以下几点:①发行主体——国家、地区。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下,香港、澳门陆续回归祖国。这两个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授权下发行纸币。随着贸易自由化,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欧洲的一些国家成立了区域性的国家组织——欧盟,为了加强内部经济的联系,发行了成员国统一使用的纸币——欧元。这样学生就明白了纸币不是谁都可以发行的。②特征——强制使用。国家或地区会根据经济发展或社会运行的要求,发行新的纸币,废止旧的纸币。比如民国时期的“袁大头”随着旧制度的消灭、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而自然废除。③本质——价值符号。在商品流通中,金属货币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逐渐被纸币代替,本身没有价值,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是价值符号。特别强调“符号”二字,所谓“读书须仔细”,“一字值千金”。

(2)根据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恰当的补充材料进行阅读:《文化生活》“文化塑造人生”一框教学,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教材只有结论,难免给人干巴巴的、空洞乏味的说教感觉。为了以理服人,将1928年创作的《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引进来。1934年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借助多媒体,投影这两首词,配以背景音乐,在铿锵有力地诗词中感受革命时期面对白色恐怖泰然自若、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正是在这种大无畏精神的感召下,无数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这样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突破了难点。

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重视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充分发挥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敏.朱子读书心德[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6)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篇7

高中政治在学习上需要大量的知道背诵,那么在答题中也是需要一门技巧的学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政治总复习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政治总复习方法与技巧第一,必须把政治学科中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同名概念区分开来。高中政治教材的一些核心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虽然这些概念之间可能有某些联系,但区别却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规律",这是哲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被一些人挂在嘴边,诸如"我发现一个规律"、"有一些规律性的现象"等。实际上,这里的规律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而哲学中的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所以如果按照日常生活对规律的理解,是不可能真正理解规律的科学含义及相关知识的。

第二,必须把政治学科内的相同概念加以比较。政治学科中的某些概念,有着相同的名称,这些概念之间往往存在一些联系,但在不同背景下和不同领域内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中都有"价值"的概念。经济常识中"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以使用价值为基础,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而哲学中的"价值"是一个广泛的、抽象的概念,是对各个领域具体"价值"概念的抽象。哲学中的"价值"概念是这样定义的: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比较这两个"价值"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般概念与特殊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

第三,必须把政治学科中的核心概念和其他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组成概念群。政治学科涉及了大量的概念,许多概念之间是有关系的,尤其是核心概念周围往往都有一些其他概念,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这些概念综合到一起,而不是把它们孤立开来。比如,政治常识中有"阶级"、"国家"、"民主"、"政党"的概念。就单个概念而言,大多数同学是了解的,但是对这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有没有进一步深入理解呢?其实这四个概念中核心的概念应该是"阶级"。"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可见,上述四个概念以"阶级"为核心,连成了一个概念群。

高考政治总复习方法方法一:以主干知识为基础,把书本的知识结构建立起来,做到内容简略、线条清楚。比如经济常识,它的主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教材首先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讲起,第一课讲了商品经济的一般知识,第二课讲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这两课都讲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从第二课开始,引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到一起,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一般"就是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即价值规律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不足,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和结果;"特殊"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必然产生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者的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教材余下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展开的。

方法二:打破教材章节束缚,按照专题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组合。高中政治教材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写的。一般说来,是先普遍后特殊、先具体后概括、先国内后国际。这些排列方法,从新授课教学来讲是比较方便的,但从高三复习的角度来看,则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归类,并按照专题重新组合。比如哲学常识中有关"发展"的知识,在高二政治教材的二、三、四、五、八课都有涉及,如果在高三复习时简单地按照教材顺序分章节复习,就难以对发展的观点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笔者在指导学生复习"发展"专题时对教材按如下顺序进行了重新组合:一、发展的含义和实质;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包括发展观点的地位、表现(这里涉及到教材第八、五课中"实践和认识的发展"的内容)和要求(这里涉及到教材第五课中"创新"的内容);三、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四、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五、发展的道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三:变换角度,重组知识。把教材已有的知识结构变换一个角度重新组合,往往会给你带来新的思路,它可以启示你:知识除了有书本上的这样一种联系,还会有另外一些联系。有了这样一个变换角度、重组知识的过程,在考试中面对一个书本上没有的材料和问题,就不会束手无策。现在考试的重点是运用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所以,根据事物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将知识重新组合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哲学常识的知识框架很清楚有四块: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引出了唯物论和唯心论;世界是怎样的,引出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人们如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引出了认识论;这些原理反映到社会历史领域,引出了人生观。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把这些知识做一个重新组合。比如"实践"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对整个哲学常识的高度浓缩,我们可以用"实践"这一概念把书本知识做一个整理。

政治的答题方法有哪些高考政治主观题,信息量大、考查能力层次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选拔功能强。考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有:基础知识未落实;常规能力未到位;词不达意、书写潦草;解题技巧未掌握等。

①体现题题干中通常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回答这种题目时,应把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

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四作答: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篇8

《考试说明》考核目标与要求规定了学生要具备描述和阐释事物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历史学科术语完整地描述和阐释问题”。在高考历史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甚至不给分。由此可见准确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在答题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平时学习、考试答题过程中规范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解决问题。

一、准确阐述历史概念

历史学科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必须准确表达,绝不能张冠李戴,在平时学习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理解失本文由收集整理

误,在阐述过程中出现了概念性的问题。如:评价辛亥革命历史功绩,一些学生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就是结束了封建制度。而君主专制是政体,封建制度是国体,封建制度包括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经济上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及思想上的等等,这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学生却混为一谈。这就要求学生学习中:

第一,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而各个历史时期人文精神含义又不同,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第二,完整归纳历史概念的内容,运用相关的历史概念分析历史问题。如重农抑商,从商鞅变法开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前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政权,但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是封建统治需要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

二、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做到史论结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答题时,用口语,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盲目堆砌观点,不结合材料,要点答得太多,得分却很低,缺乏科学、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历史材料解析题中要求根据材料分析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要求,多用历史学科语言解答。

例如:(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问题: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状况,要求对这一现象所反映的中国封建时期农业经济的特征进行概括描述,通过调动、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要求的时代特征描述。依据材料分析得出结论: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铁犁牛耕;③精耕细作;④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三、教师教学中使用学科语言要规范、严谨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篇9

葛兰西的哲学思想简述

学术界公认葛兰西是最享盛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总体而言,葛兰西的思想来源广泛,既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资本论、列宁的革命理论、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有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BenedetloCroce)的唯心论、马基雅维利的市民社会和政府理论,以及康德的伦理学。这些广泛的知识来源让葛兰西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同时也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层面上,关于对人本性的认识,葛兰西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观点。第一,葛兰西认为社会阶级是有两方面的力量共同塑造,一是他们的物质条件,一是他们的思维结构。这两种力量互相影响,塑造个体和群体的阶级特征。葛兰西的这一观点在社会科学里获得了广泛地认同,为学者们探讨除了经济关系之外,其他的社会关系,例如,性别、年龄,以及种族,如何影响并改变日常生活的政治景观和权力斗争。第二,人不能被看作是社会里面一个一个的单细胞生物互相孤立,自然也不能被看作是历史进程中固定不变的对象。人和自然也是互相影响。某一地方的自然形态会塑造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因此,个体对于社会的抗争和妥协,很大程度基于自我认识所赋予的权力。这种权力来源于人在构建他们和社会以及自然的内在关系过程中,他们有意识地获得。这种权力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言、共识(传统和习惯),以及信仰和民俗。根据福柯的观点,知识就是权力,那么社会的人都拥有一定的权力。更进一步,葛兰西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哲学家”,人的意识和知识能够让他们决定是否遵循或反抗外在的环境,也就是主流的观点和权力结构。因此,“人就是具体的意志,也就是说,就是有效地将抽象的意志应用到具体的行动上,以实现这种意志”[3]。同理,葛兰西认为阶级斗争必须引入思想和意识形态,经济关系的改变并不意味着革命的胜利,普通大众的社会意识的重新塑造对于革命斗争也至关重要。第三,在葛兰西的狱中日记里面,他一直强调为了认识个体和社会的本质,历史和地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维度。例如,在认识意大利北部工业区和南部农业区的不均衡发展,葛兰西一直追述到罗马帝国的兴衰,以及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同时他也指出意大利内部的不均衡和西欧的工业化以及北非的贫穷落后有一定的联系。基于这种认识,葛兰西提出了著名的“南部问题”,来揭示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均衡发展尤其深刻的内因和外因。

霸权理论

葛兰西对于政治的认识,明显不同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在他的论著中,葛兰西不仅探讨阶级斗争和生产模式,也分析权力关系的社会和文化特性。他广泛地关注生活方式、教育、思考模式、意识以及大众文化。他提出政治的本质在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领导人和被领导人真正地存在”(1971)。葛兰西指出统治者和被统治的群体之间的差异在于两个方面:经济基础以及社会文化特征。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联系起来的桥梁,在葛兰西看来,就是霸权。20世纪70年代以来,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得到了广泛地解释和诠释,在社会科学、教育学以及国际关系研究等领域影响了一批学者。本文介绍的霸权理论,主要和文化政治密切相关。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plekhanov)和列宁认为霸权是一种摧毁资本主义的策略,霸权的领导意味着“一种不受争议的政治统治状态”(Jackson,1989)[4]。不同于这些俄国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霸权是一种关于权力平衡的概念,这种平衡包含了武力压制和意见一致。也就是说,霸权不能仅仅来源于恐怖统治和武力镇压大众,尤其是受压迫的团体,同时也得依靠被统治者的认可和来自心底的拥护。因此,政治不只是关于阶级斗争和冲突,也包括团体之间的紧张对峙和言语上的交锋。在葛兰西看来,霸权具有伦理和政治的特性,也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建立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领导地位的团体能够发挥作用,作出决策。英国著名地理学家peterJackson提出霸权是一种权力,统治阶级用此来说服被统治阶级接受其道义的、政治的以及文化的价值观,进而让这些价值观成为自然而然的秩序。关于如何获取并维持霸权,葛兰西提出了两条相互关联的措施:赢得同盟的认可以及强制性地消除或者弱化反抗的力量。正如应该社会学家BobJessop(1982)[5]所说,统治者通过联合运用武力和认可,可以维持霸权。葛兰西进一步强调,为了赢得大众的认可,被统治者的利益和性情必须得到充分地考虑,也就是说,霸权是基于一种妥协的平衡。但是,统治者为了获得权力平衡所向被统治者作出的妥协,一定不能危害其统治地位。一旦需要,统治者必须动用暴力机器来弱化甚至消灭任何公然的反抗,例如社会骚乱和恐怖袭击。因而,霸权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存在于不同团体之间的控制与反抗。将霸权和文化研究联系起来,英国著名学者Raymondwilliams(1977)[6]指出,“就延伸的政治和文化范畴而言,任何霸权的本质都一直是统治,但是它不会具有绝对的或排斥的特征。在任何时候,非正统的或者直接反抗的政治和文化都一直存在,它们是构成一个社会活动的重要部分。也就是说,非正统的政治和文化诉求,以及形形的反抗和斗争,都很重要,也提醒统治者在实际生活中必须学会控制和妥协。”由于其开放性和多元性,霸权不是一成不变的关系,来永久确立统治和被统治的范畴,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永不停息的过程里面,不同的团体相互协调谈判妥协和压迫,以期在经济和文化活动中获得相对有利的地位。因而,任何时间和空间都变为接触区,在里面人们相互作用,达成暂时的妥协平衡。葛兰西认为一个团体或阶级获得霸权的手段,不能仅仅依赖控制生产关系或者动用暴力机器,包括警察、军队和法院。相反,霸权的获取还包含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被统治者愿意认可统治者,因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能够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信仰,他们愿意遵循和支持。Raymondwilliams今日指出,“霸权不仅仅表达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也不仅包含控制被统治群体的各种手段和形式,将他们视为操纵或教化的对象。霸权是一整套对于生活的实践和期望:我们对能量的感知和分配,我们认识自己和时间的观念。它是一套活着的系统,包含了价值和意义的各个方面。”为了获得被统治者的认可,统治者不仅要为自己的支配地位辩护,尽力维持这种地位,也要留下一些空间,以来容纳异议。到最后,霸权成为一种协商后的统治阶级文化和意识形态[7,8]。从这个层面上讲,政治的空间就成为表达一个社会共同兴趣和利益的形式。在这个空间里面,不同的群体不断地抗争,协商,和妥协,以期获得权力斗争的暂时平衡。葛兰西也探讨了有效获得大众认可的途径,那就是说服。通过形成“一种国家—民众的意志”[3],说服能够建立霸权的同盟。最显著的说服形式就是教育,由知识分子借助于教会,学校,大众媒体来实施完成。葛兰西进一步肯定通过说服获得的大众认可,比通过暴力机器获得的认可,更能有效地维护霸权的领导。说服需要更少的资源,而且能充分地引导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制定的秩序和制度,减少公开反抗的可能性。葛兰西对于说服和教育的阐述对于大众文化研究,教育的本质,以及宣传机器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1964年成立于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明确表示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构成了其核心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葛兰西创造性发展的霸权理论成为研究当代文化政治的重要理论。这个理论辩证地阐述了统治—反抗的动态关系,指出社会中许多的团体有能力影响霸权状态,他们的世界观和哲学让他们有一定的力量(agency)来决定他们是否接受或反抗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尽管这种力量深受经济关系的影响。葛兰西同时也指出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大众文化就是一种教育方式。霸权也包含了暴力和惩罚,以强制性地构建臣服于统治者的个体。因而,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包括了经济、道德、文化以及政治等各方面的因素,将这些因素整合起来,就能够形成一种有价值的分析框架,来认识探讨统治和反抗之间的妥协平衡如何实现,以及霸权的领导力如何获取和维持。

霸权理论与社会文化地理

在经典著作《theproductionofSpace》里面,HenriLefebvre[9]问霸权的实施可以完全无视空间的存在,或者空间仅仅是社会关系的一个被动场所?Lefebvre的回答简洁有力:不!基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Lefebvre强调霸权不仅仅包含了影响,以及使用暴力和惩罚,而且是对整个社会权力实施的过程。他进一步揭示了空间的积极角色,认为在霸权的获取和实施的过程中,在知识和技术的帮助下,空间被积极地利用。尽管Lefebvre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措施如说服、认可以及惩罚,但是他详细论述了统治者如何建立理性和严格的空间秩序,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控制他们的意识和思想,以维持霸权。最后的目标就是在不同的空间里面建立霸权,消除“客观体系和主观信仰”之间的不协调[10]。2005年,BobJessop详细介绍了葛兰西作为一个空间思想家的理论贡献[11]。Jessop指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不仅具有历史性,也有一些空间象征①。同时,Jessop分析葛兰西对于一些地理基本概念的认知,包括地方、空间、尺度。例如,葛兰西强调地方的重要性,探讨了城市和乡村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以及建成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如何塑造共识、流行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葛兰西也分析了革命斗争也包含在空间斗争里面,包括占领工厂、公共建筑、街道或者社区。他的一个著名的论点就是美国的霸权基于工厂[3],也就是说,工厂不仅是资本家控制工人的地方,也是工人反抗资本家的场所,因此工厂成立社会运动的焦点地方。需要指出的是葛兰西关注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一个经济蒸蒸日上的新型工业化强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公司开始大量外包生产,导致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工厂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也随之下降。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也转移到其它的国家。除了揭示地方(place)所具有的政治性外,葛兰西也对地方和记忆、身份、以及时间性等的关系发表了一些评论。他尤其关注落后地区的民俗,以及民俗如何塑造人的意识。需要指出的是尺度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是认识霸权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一般来说,尺度包括全球、跨国、国家、地区、本地(城市),以及身体等。关于尺度和霸权,葛兰西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一个尺度上的霸权领导力在另一个尺度上,就可能演化为被统治的对象了。例如,一般来说,中央政府在一个国家的领域内具有霸权的领导力,但是放到全球的角度,往往是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形成霸权集团。第二,不同尺度上的霸权集团互相影响。葛兰西认为意大利国家形成的过程受至少三个尺度上的权力关系影响:罗马和梵蒂冈对其他城市的影响,北方工业强省对南方农业弱省的影响和妥协,法国和德国工业强国对工业化进程中的意大利的压迫和影响,以及美国主义和福特工业化的影响。因而,葛兰西认为意大利国家形成的过程是国内外势力相互影响的结果,是一个合作和俯首称臣的过程。第三,纠缠的尺度层次往往会成为社会经济政治不稳定的一个源泉。处于弱势尺度上的群体经常被边缘化,但也可能成为反抗的主力。

结语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篇10

关键词:委婉语外交新闻语体特征心理特征

一、引言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语言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委婉语,主要的是探究委婉语这种语言变异现象与社会文化和交际语境的相互关系。

社会语言学主要是研究语言使用中的变异现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变异是指语言运用上的变化和差异,它是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变体来表现出来的。我们要讨论的委婉语,在社会语言学中所要研究的也就是表达相同语义的不同委婉表达。社会环境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民族、文化等背景;小环境是指说话人进行言语交际时所处的情景。交谈的情景包括对话人之间的角色关系、话题、场合、说话人的动机等。这两种环境都会对人们使用语言,即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变体产生影响。本文将从语体特征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外交新闻中的委婉语。

二、语体特征

所谓语体,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习惯用语、常用句式、结构体式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相对于锋芒毕露而言,委婉语属于隐晦含蓄的语体,委婉语也有不同的使用域,本文研究的是外交新闻中的委婉语,所以语域是限定在外交新闻这一领域的。

外交是国家通过谈判、有效磋商、对话等方式来调整国家间关系的,谈判双方均从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进行交流。外交新闻要求体现外交的礼节性原则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因此外交新闻语言在传播外交事件重要信息时,既讲求内容真实,语言简明准确,又蕴涵或隐含诸多言外之意,由此就产生了外交新闻中的委婉语。然而语言符号的使用离不开人类的思维,不能脱离人类的心理活动,同时语言随着人类面对的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而进行调适。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必须符合新闻准确描述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要求,但又随着其载体即新闻机构所处的社会环境而有需要调适的需求。可以说委婉语是人类认知与现实世界调适下的产物。新闻中所用来报道美国对外战争的委婉语就是这样来的。

1.政治需要

从政治需要这个角度看,以美国为例,冷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建立世界新秩序为其服务,对所有威胁到美国利益的国家进行了军事侵略和打击,他们利用战争委婉语试图淡化其侵略色彩,淡化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

以下摘自2003年3月25日《纽约时报》的报道:

“the$60billionpricetagforthe1991persianGulfwarwassharedamongmanycountriesintheU.S.――ledcoalitionagainstSaddam.itisunclearhowmanynationswouldjoininandpickupsomeofthecostofanothermilitarycampaigniniraq.”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国际社会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伊拉克危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间存在很大分歧。报道的第一句话是回顾了海湾战争时西方国家踊跃参加的事实,而2003年支持伊拉克战争的国家并不很多,为掩盖这一事实,报道中第二句使用了模糊的概念:我们在描述客观事实,会有一些国家参加伊拉克战争,只是参战国的数量仍然unclear。这就是委婉语的体现。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如: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我们可以在Voa中听到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disarmiraq(解除伊拉克武装)和takemilitaryactionagainstiraq(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Disarm的释义可为:ifyoudisarmpeople,youtakeawaytheirweapons(即剥夺武器),而action的含义为:fightingwhichtakesplaceinawar(即战斗,行动)。使用disarm和takemilitaryaction这两个委婉语,避开了使用诸如atwar,attack,invasion,aggression等敏感的字眼,达到了委婉的效果。

2.文化内涵

从文化内涵角度看,以美国为例,注重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对外战争的价值观上他们把个人利益转化为国家利益,使得战争委婉语“敢”以积极的姿态摆在人们面前,美国人的平等取向包含着解放全人类的理想,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其战争委婉语在形态上总打着正义的旗号。

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宣战演说词的摘要中这样讲道:“myfellowcitizens,atthishouramericanandcoalitionforcesareintheearlystagesofmilitaryoperationstodisarmiraq,tofreeitspeopleandtodefendtheworldfromgravedanger...helpingiraqisachieveaunited,stableandfreecountry...wehavenoambitioniniraq,excepttoremoveathreatandrestorecontrolofthatcountrytoitsownpeople.ournationentersthisconflictreluctantly,yetourpurposeissure...(iraqisan)outlawregimethatthreatensthepeacewithweaponsofmassmurder...wewilldefendourfreedom.wewillbringfreedomothers.”(“我的国民们,此刻美国人及其盟友正在进行早期军事行动来解除伊拉克的武装,解放伊拉克人民,保卫处于极度危险的世界,帮助伊拉克人民争取到一个团结、稳定和自由的国家……在伊拉克,我们没有任何的企图,而是希望根除存在的威胁和恢复由伊拉克人民自治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并不情愿卷入这场纷争,但是我们的目的是无可置疑的……(伊拉克政权是一个)非法的的政权,它所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着和平……我们将保卫我们的自由,我们将把自由带给其他人。”)在这段演讲中小布什总统的讲话给人的感觉是美国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它是为了带给伊拉克人民自由“不得已卷入这场战争”的,而把未经联合国授权的非法入侵伊拉克的战争说得正义凛然,掩盖其裸的侵略行径。

三、心理特征

人们在交际中使用委婉语的一个原因是委婉语具有模糊的色彩,所以人们在使用中就会显现出掩盖事实和表示礼貌的心理特征。

1.掩盖事实

日常生活中的委婉语是为“避讳”或“礼貌”,而往往政治生活中的委婉语却以“伪装”为目的,可以说委婉语符合了政治界尔虞我诈的心理特征。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有目共睹的战争,此时的委婉语饱受战争的摧残。英美联军创造了一个语言的疗养地,以净化战争带来的血腥与丑陋。他们把肆意轰炸(randombombing)说成了targetofopportunity,事实上只是联军训令的一部分,当轰炸机轰炸指定对象未遂时,就意味着他们必须投向任何一个目标。本质上这个隐含的目标是抓获躲藏在巴格达南部某地的萨达姆与其儿子。美国、英国、西班牙2003年2月24日同时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的第二号对伊拉克决议草案中指出,安理会反复警告过伊拉克,如果它继续不履行1441号决议中的规定的义务,就会faceseriousconsequences(面临严重后果),这是一个外交上所使用的委婉语,指“军事打击”(militaryattack)。草案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采取“allnecessarymeans”(所有必要手段),这自然包括武力。此类的委婉语还有如:reignchange(伊拉克的政权改变),它用来婉转指美国可能对伊拉克实行的军事打击;constructivedestruction(建筑性毁灭)是用于美化其军事打击较为罕见的委婉语。在伊拉克作战期间,美军攻击了盟国的军队,称friendlyfire(误伤)。

2.礼貌原则

外交新闻出于新闻真实性和外交礼节的需要,既要体现传播为的信息真实性,又要顾及面对大众传播时外交双方的体面,双方在会谈中的冲突分歧多采用逻辑暗含的方式表现,以保证负面信息内容正面传播形式。

为了显示说话人的修养和缓和对立集团之间的矛盾,政治家们成为使用委婉语的高手。例如中英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巧妙地回避了双方敏感的字眼:today,althoughourpoliticalphilosophiesareverydifferent,ourunderstandinghasgrownenormouslyandinworldaffairsourinterestoverwideareasareclose.(今天,虽然我们的政治哲学很不相同,但是我们相互间的了解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世界事务中,我们在很多方面的利益是相近的。)撒切尔夫人用politicalphilosophies代替politicalsystems,避免了敌对,为谈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结语

许多语言学家认为,政治主要是一种语言行为。这种行为使用语言告知人们社会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并试图说服人们参与这些事件。语言学家指出,语言不但是表达政治观点的媒介,而且创造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随着政治外交对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中出现的外交政治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探究外交新闻中委婉语的语域和心理特征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外交的本质及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辜同清.委婉语社会语言学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沈晓静.外交新闻委婉语的构建及认知[J].新闻界,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