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6:52

大众传媒的好处篇1

论文摘要: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发展,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而对于占受众人口总数大多数的农村受众而言,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如何?其中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对此,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有什么相应的对策?这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媒介信息处理,指受众在处理所接触的媒介信息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认知策略。[1]从近年来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可以看出,媒介素养的两个重要的维度是:媒介信息处理和媒介参与意识。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受众,所以媒介参与意识暂且不谈。基于媒介素养关注受众主动解读和反思批判媒介信息的理论指向,作为媒介素养的一个子维度,我们可以将媒介信息处理具体化为受众对所接触的媒介信息的思考、质疑、拒绝和核实。“思考”指的是受众对大传媒所呈现的文本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的解读;“质疑”指受众能够对大众传媒所呈现的文本提出质疑,怀疑其中的有些细节的真实准确性;“拒绝”指受众对大众传媒所持的观点、所提倡的思想的排斥和抗拒;“核实”则意味着受众能够通过个人经验、认真查询、不同传媒之间的比较来确认自己所怀疑的细节。

以上讲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所包含的四个方面——思考、质疑、拒绝、核实,在大众传媒越来越发达,信息无孔不入的进入每个人生活的今天,任何受众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即对媒介信息的思考、质疑、拒绝、核实的能力。农村在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却常被忽视的地域,中国人口的70﹪-80﹪在农村,农民,作为媒介受众中人数最庞大,却又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社会阶层,在有关媒介素养的一系列问题中,似乎也被忽略了。对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众而言,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现状如何?影响他们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涉及到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媒介素养发端于英国,中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有的学者认为以1994年陈力丹《我国需要“媒介扫盲”》为开端,而有的学者认为以1997年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为开端,无论按照哪一种说法,媒介素养引进国内的时间并不长。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媒介素养已从一个热点话题逐渐深化成具体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从近两年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来看,对特定群体的研究比较多,如,青少年、大学生、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少数民族受众等。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对象——农村受众,则更多的倾向于媒介使用情况,信息资源的分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研究。

对于媒介素养,目前比较经典的定义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的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根据学者们的概括,媒介素养在西方经历了四次范式的转移。[3]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第三代范式,强调大众媒介制造假性意识的巨大潜力,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由外部文化强加的价值观念,而媒介正好代表了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所以媒介素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批判解读能力。[3]这样,媒介素养的重点在于揭示大众媒介文本建构的“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性,以及文本中暗含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如何麻痹受众的。

一、影响农村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

广大的农村受众因其独特的社会处境和面临的艰难的现代化的任务,其媒介素养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由于传媒的快速发展,恶性竞争,部分媒体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社会责任,良莠不齐的内容同时涌入了广大农村受众的眼中,传媒生态正遭受商业逻辑的践踏。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在这方面受到的伤害更大。通过已有文献梳理,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非常弱,他们批判接受媒介信息,积极主动思考解读的情形几乎不存在。这就是农村受众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基本现状,是什么导致了农村受众信息处理方面的现状?

(一)与经济状况有关

农村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与他们所处经济状况有关,与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有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接触大众传媒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完善自我而产生的一种社会需求,对于农村受众来说,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接触传媒以及接触传媒的目的和意义是不同的。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的基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他们就将目光转向了更高的需要层次,如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他们对大众媒介所呈现的文本有了一定的思考意识,也就是说他们有了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经济基础。比如江浙一代的农村受众,以《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为例分析。对于广告的态度,有72﹪的人不认为广告是真实的;对于电视剧,有62﹪的人认为其内容贴近现实,40﹪的人认为电视剧里出现的色情和暴力镜头没什么不好;对媒介运作的认识,70﹪的人不清楚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对“把关人”更是闻所未闻。虽然以上数据显示的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并不理想,但也说明在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已经开始萌芽。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尚且这样,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受众的情况我们可想而知。大众传媒对他们而言只是闲暇时间消遣娱乐的工具,媒介所传达的基本事实、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正确与否对他们没有实际意义,他们宁愿相信这一切全是真的,而没有时间、精力以及能力进行思考、分析,因为这些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

(二)与文化程度有关

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农村受众的文化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强。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据统计,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有2/3的人处于文盲半文盲的状态。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是现代文明,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发展,如何能够以最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传播的内容,农村受众和大众传媒之间的隔阂还是永远存在的。传授双方的共同的意义空间越小,传播实现的效果就越不理想,更不要说激起他们心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广大农村受众的思想认识受到了局限,只关心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身边事,对于国家、国际大事没有想知道的愿望,更不要说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外面的世界,进而对大众传媒所呈现的世界提出自己的思考、想法。媒介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提供天气预报、娱乐消遣的工具。他们一般认为媒体所呈现的世界与他们所处的世界相差太远,电视剧里的生活是城里人的生活,而他们并不懂“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媒介知识,也并不知道媒介是如何运作的。文化水平这道连接大众传媒和农村受众的桥梁一旦不畅通,那么他们之间正常的沟通就会出问题,更不要说深层次的理解、思考和批判了。转贴于

(三)与媒介知识水平有关

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媒介知识水平有关,媒介知识水平越高,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强。近年来,提出媒介素养认知范式的美国学者波特将媒介知识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内容、生产过程和效果,其中又以前两项最为重要。[4]就内容方面来说,受众应该明白,媒介内容是建构的产物,而建构现实不等于反应或者代表现实;就媒介生产过程来说,受众需要明白信息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背景对意义产生的影响。根据学者们对上海、北京、广州、西安4个城市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受众的媒介知识整体上不容乐观,处于及格水平。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在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经验范围以及对媒介的接触都远远落后,所以农村受众的媒介知识更是不容乐观。根据对浙江金华农村的媒介素养调查(70﹪的人不知道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40﹪的人认为媒介报道反映了全部的生活)也可以发现农村受众的媒介知识水平很低。然而,这种对媒介的基本知识的普遍缺失必然影响到他们对媒介信息的处理。

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实现大众传媒与农村受众的良性互动,从而更好的实现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普及媒介知识

由于大部分农村受众文化水平偏低,对媒介的认知尚处于很低的层次。我国的大众传播技术和设施发展很快,但大众传播接受者的素质提高却比较缓慢。很多受众对媒介保持着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正是由于不了解媒介的运作模式而产生的。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应该打破农民对媒介的神秘感,正确认识媒介,了解媒介资源。只有对媒介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才能更好的对媒介内容进行思考、质疑、拒绝、核实。

(二)辨别过滤负面信息

对农村受众而言,负面信息还包括大量的虚假信息。限于普遍文化素质的低下,面对丰富多彩的媒介内容,能够有效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而不至于迷失在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之中,是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应重点教会他们辨别负面信息的方法,对虚假信息的识别对农村受众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能够辨别真假信息,也就意味着农村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辨别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改善传播设施、提高文化水平

农村地区的欠发达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知识贫困和信息贫乏。知识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水平的普遍偏低,信息贫乏的主要原因是传播基础设施的薄弱。只有在传媒的到达率达到一定的程度,受众能够充分享受传播资源的情况下,才可以谈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思考等。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文化水平的问题,只有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对大众传播内容才能充分的理解。

基于上述几点,在农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首先要从心里上消除媒介神秘感以及媒介崇拜思想,其次要尽可能多的传授媒介知识,让受众了解媒介。具体的可行途径有媒体培训、成人教育、培养意见领袖等。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偏低,这是我国农村媒介素养的现状。提高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促进农村受众个体发展,抑制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的负面影响,实现媒体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周葆华,陆晔.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J].新闻大学,2008(4).

[2]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大众传媒的好处篇2

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也是矛盾多发期,突发性事件的数量增长迅速,高校作为社会网络的重要节点也难置身事外。与高校相关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如学术造假、论文抄袭、学生坠楼、校园安全等。这些事件的影响很大,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后果严重。如某高校教师论文造假事件曝光后,引起轩然大波,严重损害了该高校的形象,致其陷入信任危机,公众对该校的科研提出质疑,各种言论充斥于媒体。事件的责任承担者,该高校选择了沉默。“沉默”的危机传播方式,不但未能消除公众的疑虑,反而加深了公众的质疑。国内高校缺乏完善的危机传播管理模式,未有成熟的危机传播机制。危机事件出现,责任主体便陷入了舆论漩涡,疲于应付。高校危机传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不能掌握信息的主动权,信息迟缓、信息量少,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获知需求。二是高校在危机传播过程中,未能与媒体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害怕”和“被动”情势明显,忽视了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三是公关意识淡薄。没有成熟的危机传播策略,没有通过大众传媒维护和修复组织形象。非常时期组织的信息传播,我们称为危机传播。危机传播对于维护组织形象、媒体公关、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以及营造教育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高校组织而言,面对危机传播的种种弊端,如何建立良性的危机传播机制是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危机传播的定义及相关研究

危机是什么,有学者认为是事件,也有学者认为是状态。危机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提法,但无论是事件说还是状态说,都认可危机是与不确定的负面事实有关联,会给当事者带来某方面的损害。危机传播是组织管理的核心程序,即指组织面对危及自身生存发展的突发性事件或灾难性事件,利用大众传媒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我们认为,危机传播是指在组织出现危机事件或陷入危机状态时,组织利用大众传媒及其他手段控制、影响信息传播的活动。

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一些“里程碑”式的事件,引起了传播学者的关注。[1]如“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引起了学者对于传播效果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也日益细化,危机传播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以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遭遇泰诺胶囊事件引起大众对危机传播的关注为标志。此后,危机传播逐步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在众多学者的参与下,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危机传播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如传播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危机传播研究的历史不长,还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众多的研究者由于学科背景及研究重点的不同,产生了一些影响力强、侧重点各异的危机传播理论,如企业辩护理论、阶段分析理论、卓越理论、形象修复理论等。其中,卓越理论的影响力较大。卓越理论从公共关系的视角,研究危机传播,其理论建构了四个信息的传播模型。如表1所示。在大众传媒时代,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促使信息传播方式增多、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信息传播大环境的变化,对卓越理论的应用也产生了变化,如新闻模型和公共关系模型,由于其信息传播方式的单向性,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科学劝说模型和相互理解模型,信息的双向流动有利于满足受众的信息知情权,能够监测信息传播的效果以及为危机传播提供及时反馈,传播效果较好,因此这两种模型应用较为广泛。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罗杰斯特(michaelRegester),针对危机发生时的信息传播现象提出了著名的“3t”原则:主动告知(tellyourowntale),即处于危机中的组织应主动地告知信息,争取信息的主动性;迅速告知(tellitfirst),即组织应当及时、快速的信息;全部告知(tellitall),即组织在信息时,应当知无不言,公开所有信息。这些理论成果已经被广泛运用,为解决危机传播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高校危机传播并未受到重视,既缺少有效的管理,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危机传播理论帮助我们探讨危机传播的管理策略和机制,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国外高校处理危机的体制和信息传播的策略,探讨高校危机传播管理机制形成。二、高校危机传播管理存在的弊端国内外高校对危机传播的重视及处理方式大相径庭。美国一些高校拥有丰富的处理危机传播经验、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及危机传播管理措施。美国高校能够很好地与媒体合作,处理好组织、媒体和公众的关系,通过媒体公关、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国内高校缺少相应的经验,缺乏系统性的危机传播管理机制,没有完善的危机处理措施,缺少有效的危机传播策略,经常错失危机传播管理与控制的良机。

(一)不能掌握危机传播的信息主动权

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重大,西方社会对媒体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媒体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美国,媒体享有“无冕之王”和“第四权力”和美誉。国内的媒体定位于“喉舌”功能,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以正面报道和树立形象为主要功能。近年来,媒体的监督功能得到了增强,对社会现象的监督、批评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善。高校不善于与大众传媒沟通,尤其是在危机传播方面。首先,高校基本上不通过大众传媒危机信息。危机出现时,以“谨慎”和“害怕”的心态处理。这危机管理种方式有以下特点:一是信息控制严密化,危机出现,第一反应是把信息流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尽量缩小事件的负面影响;二是为了稳定师生情绪,往往采用正面性的信息,“阐述”事件的过程,信息在有限范围内流通。三是信息传播的被动性,一旦信息传播控制失败,学校需要与媒体交流的时间往往靠新闻通稿,不能掌握信息主动权。其次,“控制”式的危机传播负面效果严重。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新兴媒体如手机、网络等促进了信息传播大众化。信息“控制”方式,阻碍了部分信息的流通,当公众得不到足够的信息时,便会产生危机信息的衍生物——谣言,谣言流传的后果难以估量。[3]“控制”式的危机传播方式,不仅难以达到控制信息流通的目的,还会产生培育“谣言”的土壤。最后,高校公关意识不强。公关是组织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或维护形象的过程。公关在发达国家是经常,一些组织陷入危机后,会利用公关公司通过大众传媒,采取合适的传播策略,向公众传递信息,力求负面事件对组织影响的最小化,进而维护和修复组织形象。高校危机传播策略尚未成熟,利用媒体公关的活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危机后的形象修复是一个自然的、缓慢的过程。#p#分页标题#e#

(二)忽视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大众传媒不仅组织危机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组织形象的树立者和维护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众媒体应作为危机传播的主要渠道和载体,在危机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处于危机中的组织而言,大众传媒既可能发挥正面作用,也可能发挥负面作用。因此组织与媒体的沟通有着重要的意义。媒体信息客观性是其社会公信力的前提。信息来源多样化,是保证新闻客观性的重要途径。一旦不能得到第一现场的资料,便要通过采访多个对象全面搜集信息,并不依赖组织提供的新闻通稿。所以,媒体信息并非“新闻通稿”,而是兼顾多方信源的客观资料,“新闻通稿”的作用非常有限。客观、公正的信息具有较高的说服力,易于被公众接受,为危机解决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4]。高校与媒体缺少必要的沟通,危机传播过程限制了媒体作用发挥。组织片面化、延迟性、被动性的信息,造成媒体难以获得全面性、及时性的信息,也就不能完整的勾勒出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同时,危机事件可能由媒体报道引发成公共事件,成为公共话题,媒体缺少与高校的沟通,不能获取精确、权威的信息,也就不能为危机事件的解决做出应有的贡献。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高校在危机解决的过程中,没有成熟的危机传播策略,也不重视媒体的作用。造成媒体在危机解决过程中,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高校的公关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三)危机传播控制负面效果严重

好奇心是人获取信息的驱动力,一旦得到零碎的信息,人们总是试图得到更多的信息把事件完整的勾勒出来。由于组织内部的信息控制和封锁,受众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取必要的信息,于是把自己从多方得到的、零散的、片面的信息组合起来。这些经过个体加工后的不确定的信息再次进入传播过程,便形成了谣言[5]。有学者认为,“作为舆论出现,是众人传播虚假事件的行为,但多数传播者并不认为是假的。只有传播虚构事件的人鱼贯而动,达到舆论质量,才能称为谣言。谣言是指众人无根之言的传播,又称谣诼、谣言、谣传等”。但谣言也不意味着所有的信息都是假的,事实证明,谣言中往往包含一些真实的信息。谣言流传的影响难以预料。如广州某高校出现一女一男坠楼事件后,笔者便通过人际传播得到了几个版本的事件信息,每个版本都把事件叙述的合情合理,真伪莫辨。于是,笔者便联系该校教师,希望获得全面的信息,但结果出乎意料:他们掌握的信息只是坠楼的事实,事发突然、一时间无法取得更多的信息。当权威、全面的信息不能公开传播时,谣言便有了市场。大众传媒是公众获取信息、了解真相的重要渠道。大众传媒是危机事件信息的传播者,其传播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于组织在事件中的责任和形象的分析和判断。因此,一旦处于危机中的组织错失信息的主动权,更不能掌握事件对组织形象的影响,后期的形象修复和媒体公关将需付出更多的努力[6]。

三、建立高校危机传播机制模型

现代汉语词典对机制的解释,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多用于自然科学,mechanism指机械和机能的互相作用、过程、功能等等。本文认为,传播机制是在信息符号传播过程中,传播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相关规制和规律作用下信息的传递过程与方式。传播机制应包括信息、制约机制、互动机制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本文从信息、制约机制和互动机制三个维度,分析高校危机传播机制。克服危机的负面影响是高校危机传播的主要动力;大众传媒是制约危机传播效果、影响危机传播活动的策略;互动机制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高校与媒体的合作沟通,二是公众与大众传媒的互动。传播机制是一个系统性的架构,三要素均影响着危机传播的效果,对危机传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危机传播中的信息

危机传播,是高校面对不确定的危机状态,信息、维护形象的过程。掌握信息的主动权,满足大众的知情权,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才能减少事件的负面影响,维护组织的形象。高校怎样才能掌握危机传播的主动权?掌握信息的主动权是其掌握危机传播主动权的关键。为了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应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危机信息的快速。事件发生后,及时向媒体信息,借助大众媒体传播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消除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土壤。实践表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一经发生,一般两三个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达到高潮。可见,时效性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危机传播时快速信息,有利于高校掌握信息编码和传播的主动权,树立负责任的形象。其次,全面告知信息,提高信息的可信性和说服力。传播学研究表明,信源的可信度高,信息享有较高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新媒介的发展,摈弃了大众传媒单向型的信息流通模式。公众传播信息的能力得到发展,传播信息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危机传播过程中任何信息都可能引来质疑,全面性的危机信息传播可减少质疑、提高信息的可信性和说服力。片面性、虚假性的危机信息造成的后果严重,“躲猫猫”事件成为明显的例证。再者,信息的主动性。危机信息的传播除了快速、全面的要求以外,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不能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就不能积极的引导舆情,消极、被动的危机传播方式使组织处于被动状态,增加了解决危机事件的难度。如某高校校园内,官二代驾车撞死学生的事件,由于该校消极的危机传播策略,使其迅速演变为全国性的公共事件,愤怒的网民甚至针对该校的领导进行抨击,高校形象严重受损。最后,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持与公众的互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任何信息都可能引来质疑,与公众保持良好的互动,听取公众的声音,及时释疑对于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危机传播过程中需要必要的信息反馈、保持与公众沟通,强化传播效果。掌握信息主动权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主动的信息传播,成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能够争取到媒体的支持和公众的理解,缓解危机解决的压力。其次,正确的信息传播策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有利于消除谣言的流传,树立组织负责任的形象。所以,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影响着危机的解决,能够引导舆论、维护组织形象。#p#分页标题#e#

(二)危机传播中的制约机制

影响和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众多,危机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分支。制约危机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媒体、公众、及组织的公关行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为了保持传播效果、提高公关效益,采取“一面之词”的传播方式,忽略其它观点。此时,信息的流通是单向性的,由组织经媒体流向大众,不在与大众保持互动和沟通[7]。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联系高校与公众的纽带。因此,大众传媒在高校危机传播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既可以起到正面作用,也可能起到负面作用。传媒信息的客观性影响着公众的判断及组织形象。大众传媒是危机事件信息的传播者,公众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获取相关信息;大众传媒也是危机事件解决进程的推动者,媒体的舆论导向影响着危机事件的解决过程;大众传媒还是组织维护和修复形象的工具。同时媒体的负面作用亦不容忽视,大众传媒可能是危机事件的“导火线”,一些危机事件由传媒引发,如论文抄袭事件。公众是指通过媒体获取信息,关注危机事件的受众。赢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危机传播的动力。由于高校在社会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公众的态度对于组织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公共性的危机事件暴发时,如科研数据造假、论文抄袭、学历造假等等。媒体的报道与公众的态度往往左右着事件的发展、解决。在教育品牌化,争夺优秀人才资源的环境下组织的社会形象决定了其发展前途。公关由公众、传播、组织构成,是以公众为对象,以互惠为原则,借助于大众传媒影响公众的过程。危机事件因其包含有负面性、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为高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将事情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维护高校形象,公关活动必不可少。

(三)危机传播中的互动机制

危机传播活动主要体现了高校、媒体和公关的关系,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三者的互动关系非常重要。危机组织与新闻媒体应该从传统敌对关系转变到新型合作与相对独立的和谐关系。媒体离不开高校。因为媒体传播的内容来自于社会,高校在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为媒体提供大量的资讯;同时,高校也是媒体监督的对象,媒体的监督对于教育和高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著名的传播“循环模式”如图2所示,其说明了互动性的信息流通。信息的流通不仅是传播者向公众传播的过程,还包含了公众的反馈信息及传播效果的测评。信息的反馈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传播者选取合适的传播策略提供参考。所以,在危机传播过程中,高校、媒体和公众的互动意义重大。高校与媒体的互动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高校通过与媒体的合作可以扩大其社会知名度,对于树立其教育品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争夺优秀学生的环境下,良好的社会口碑对高校至关重要。其次,一旦出现危机情势,高校可以利用社会传媒迅速、主动的真实、全面的权威信息,杜绝片面化、虚假性的信息,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不仅能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还可以突显高校的责任感,克服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影响着危机传播的效果、公关效果。大众传媒在高校危机传播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大众传媒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拥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受到受众的认可,传播效果好。其次,大众传媒有丰富的传播策略,熟知传播规律,理解公众的信息需求,能够运用恰当的传播技巧,帮助高校摆脱危机传播时的被动地位。最后,大众传媒也是高校受到负面影响后,利用舆论改变组织形象、进行社会公关的渠道。大众传媒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其信息内容和舆论引导,影响着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塑造着组织的新形象。公众对媒体的认可是其生存的动力,媒体的权威性决定了其影响力。所以,媒体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满足公众的信息知情权、提高危机传播效果,对危机事件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众传媒的好处篇3

关键词:转型期;大众传媒;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43-02

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新闻学大辞典》释为:“泛指所有用以向广大的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技术手段。通常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和图书等传播工具。”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还要加上互联网、手机等电子媒介。形式多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要载体。大众传播媒介传播信息的迅速、及时性、互动性、翔实性、生动性和多样性使媒体无疑成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心话语权地位,就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意识形态在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引导健康向上的新闻舆论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出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心话语权的主导地位。

一、大众传媒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之间的关系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导向功能,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实现的载体

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向公众传播信息,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针、政策,宣扬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国家各项事业中的主导地位,要充分利用好大众传播媒介这个平台,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心话语权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大众传播媒介还有舆论导向功能,社会舆论是指公众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形成的一种观点看法。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体现在社会组织通过大众传媒有意识有组织有步骤地制造和引导社会舆论,规范公众行为。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大众传媒在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起主导作用“通过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与分析,它可以加强公众和社会政策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可以直接引导公众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良性舆论。”[1]福柯指出:“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所以,话语权是人们表达个人意愿的权利与资格,是一种潜在的现实权力[2]。而大众传媒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传声筒,因此,要把大众传媒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传输工具。通过媒体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理论观点、政治立场的传播给广大的受众,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确立以后,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舆论导向地位。另外,大众传播媒介还具有互动性、反馈的及时性的特征,利用这一特征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立场观点、执政措施在群众中的反响与评价及时地反馈给党和政府,以便及时地调整政府政策、更好地服务人民。所以,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大众传媒这一利刃,来保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大众传媒中的主导地位。

(二)大众传媒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做好新时期大众传媒事业的思想基础。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新闻界大力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这是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要保证,是建设高素质新闻队伍的迫切要求。大众传播媒介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实现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在新闻工作中,媒体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面对各种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要牢固树立传媒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始终不渝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为团结稳定大局鼓劲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中,有助于维护党和政府威信的思想;这样也能在竞争中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的思想,牢牢掌握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权,才能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舆论风气,同时也提高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二、如何在新时期利用好大众传媒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一)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当前市场化、低俗化的媒体环境,以及各种虚假信息和西方庸俗文化的涌入,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传媒技术手段的落后,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对大众传媒领域的监管力度不够。因此要采取多样化的途径加强对媒体的监管,首先是行政部门对媒体的监管,在以往的媒体监督报道中,媒体和政府部门往往处于对立面,这种僵化的关系既不利于媒体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为党和政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采取恰到好处的管理方式,监管部门对媒体的管理,采取集中管理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制定规则,把握方向,掌控宏观,抓住大局,在操作层面,具体问题、报道细节、编排方法上则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媒体自身去管理;同时,在当前的法治社会,应该发挥法律的作用,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一部新闻法来规范媒体行业,对媒介市场的规范大多采用的是以及文化部的相关规定,因此,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对新闻业进行管理,按照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新闻法制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备。而且,还应该大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舆论监督队伍中来。人民群众是现代社会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在对新闻业进行管理过程中,人民群众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人民群众是大众传媒的服务对象,对于媒体所提供服务的质量的优劣最有评判权和发言权。另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管理者对媒体自身营运的管理作用,比如大众传媒的负责人,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媒体的营运过程中善于调动媒体管理对象的潜能使之充分发挥,使各个管理对象充分配合,媒体内部团结一心,才能在对外传播时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媒体被称为是独立与立法、司法、行政的“第四权力”。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意志的传达者,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要把握好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的宣传方向,把这些阵地牢牢地掌握在我们党手里,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3]。借助各种传播媒介和舆论阵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加强党对大众传媒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增强阵地意识,加强对舆论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宏观管理。同时媒体自身还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4]。要大力弘扬一切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思想和精神,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用正确的思想舆论抵制和反对错误的思想舆论,确保正确的思想舆论在全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三)充分利用好各种传播媒介,丰富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实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话语在社会生活中对大众的宣传和引导,要依托大众传播媒介,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大众传媒加大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宣传推广力度。尤其是处在这个通信技术发达的时代,不仅要充分利用好各种媒体,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还要利用好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各种平台:比如微博、论坛等,要不断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宣传方式,以鲜活新颖的方式展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提高民众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认同度。同时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宣传队伍建设,拓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实现方式,比如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高校是人才汇集的地方,通过这些专业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宣传队伍,加大在青年学生队伍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宣传和推广,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普及面,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最终实现和维护马克思主义中心话语权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杨鹏程.浅析大众传媒的舆论论导向功能[J].飞天,2012,(22):110-112.

[2]肖涛.福柯.话语的秩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1.

大众传媒的好处篇4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制作;影视传播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2-0065-02

Doi:10.16604/ki.issn2096-0360.2016.02.037

新媒体是当前影视业常用的传播媒介。新媒体的技术的互动性与艺术性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弊端,激活了影视业的发展潜力。通过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影视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和进步。

1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对影视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影视业的审美,而且借助先进技术影视作品更加丰富精彩,同时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也有利于影视业的宣传。1)新媒体技术为影视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影视制作中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媒体技术可以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影视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集成,从而有效提升影视作品的可看性与艺术性。而多媒体技术中的数据压缩、数据同步等都可以增加影视作品的表现力和渲染力,从而满足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更高要求。2)新媒体技术增强了影视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影视业中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大大增强了影视作品的审美力和艺术性,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了影视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对素材的再加工,给人更加真切的感受,特别是纪录片中多媒体的使用,极大的增强了纪录片的纪实感。如今电影中较多采用的3D技术更是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观影体验迎来新的篇章。3)新媒体促进了影视的传播。新媒体在影视作品的宣传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新媒体便捷的传播方式让影视宣传更加有效。手机、电脑、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让受众可以及时参与互动,为影视作品宣传造势。二是新媒体手段增强了受众的参与度。当一切影像记录都成为拍摄工具,受众对影视作品制作不再陌生,从而最终促进了影视业的发展和繁荣。

2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功能

新媒体是以技术为依托的媒介,互动性强、融合性好是其优势所在。借助这些新技术可以有效的促进影视制作技术的创新,同时也为影视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1)新媒体技术的特点。新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融合性。一是互动性。新媒体对影视作品相关元素加以处理,通过音像和图片为观众更好的展现内容,从而实现了观众与影视作品的互动和衔接。二是融合性。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动画处理、声音处理和图像的动态化处理,在这些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影视艺术才能够更加具有表现力。2)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应用。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数据压缩、图像处理应用方面。通过HCi与交互界面设计、多模态转换、压缩与编码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达到数据、图像处理的效果,这样处理出来的影视作品能够更加具有画面感和审美性。不仅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也为影视作品打开了市场。二是在声音处理方面。通过采用音频信息处理技术、声音插入及配音等技术,使得影视艺术的声音更加清晰、音质更加优良,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对于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技术而言,此技术在纪录片中也大有可为,画面的切换都是借助该技术实现的。

3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提升路径

新媒体背景下,要想实现影视制作与传播路径的有效提升,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技术性和传播性优势。在影视制作中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实现与观众的互动是影视技术发展的关键。1)扩大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范围。在影视制作中加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于提升影视产品的可看性很有必要。这就要求制作方做到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内容加上多样的表现形式是影视作品赢得市场的关键,多媒体技术在拓展电影作品表现力上大有作为。如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电视节目互动,汇聚节目人气。借助多媒体控制灯光、音响效果实提升影视后期制作水平。2)提升新媒体在影视制作中的处理技巧。新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提升影视后期质量。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的控制画面感,再辅助以音乐伴奏的处理,通过无缝连接、淡入淡出、特效处理甚至是变调变速等方式,都可以让影视作品中的音质更高、音效更好。3)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与受众的互动。互动性是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所在,将该优势在影视制作中加以运用对促进影视作品的繁荣十分重要。通过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让观众更好的领会作品背后的价值内涵。同时,新媒体实现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pad等多终端传输,可以让观众选择最喜欢的观影模式,从而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4)实现对优秀影视人才的培养。在新兴影视人才的培养中,多媒体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在日常培训和教学中增加多媒体课程的学习,培训他们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同时在高校中开始文化产业相关课程,对多媒体技术与影视制作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研究阐述,让学生在提高整体审美的前提下,掌握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为影视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4结束语

新媒体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多媒体媒介的引入,影视产品将更加具有可观性,影视制作水平也实现了大幅度提升,这些都有效的促进了影视行业的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熊波.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2]袁乐欣.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大众传媒的好处篇5

1传媒行业进入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是一种时代现象,目前主要是商业概念。还未形成严谨的学术定义。过去,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或手机的大量非机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如网络日志、社会关系网络上的用户活动数据、互联网搜索引擎上的详细搜索记录等等。对于传媒行业,大数据指跨媒体或全媒体数据,如电视机顶盒的回路数据、电脑或移动终端收看视频的数据、社交媒体上对于收看节目的相关评论等。

当下我们提及大数据,还指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即通过手机、整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海量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挖掘,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种对大数据的应用与实践已经演化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拥有的数据规模以及它运用这些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于对各领域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信息准确描述,使我们认知不清晰的方面变得清晰,帮助我们去判断现状和趋势、确定未来战略,在记录、表述、分析、重组后让它带来效益。

传媒业本身就是生产和传播信息的产业,大数据时代,传媒业大有可为:信息源更加丰富,传媒机构可利用数据资源,量化分析,更好地把握信息;对受众需求的把握更加准确,传媒机构可根据受众需求确定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实现精准传播;传播效果的反馈对于不断调整内容和策略,赢得受众,提示品牌形象有很大帮助。首先数字化,让电脑处理这些数据即建立数据库;在数字化基础上进行数据化,变成软件可以识别的数据化文本:智慧地使用已有的理论和方法,让这些数据发挥价值——内容提取、分享、互动,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挖掘其中的商业性创新价值。然而大数据在中国传统媒体中的影响目前并未实现,虽然中国少数传统媒体已经实践或正在实践中,对于互联网媒体,这个领域的实践已经走在了传统媒体的前面。

2借力大数据进行电视受众分析

2.1过去的受众分析方法

其一,过去的人员测量仪,一种可以记录受众收看或收听时间的专门仪器,可以定时反馈给数据中心。其二,日记卡,由受访者填写特定格式的表格,记录自己的收视行为。其三,面访,通过上门或拦截访问了解受众的收视行为。其四,电话访问,由访员向目标受众打电话了解受众的收视行为。首先,记录受众观看行为的仪器是抽样的形式安装到用户家中的,这种仪器的安装行为本身对受众观看心理有一定影响,从而导致记录仪器的不准确。其次,观众观看行为的复杂性,这些信息资料庞大,不是简单的受众回访、记录就能得到准备的数据,需要更高的技术来测量。由此可见,这种简单的受众行为分析显然不能适应当下受众复杂的行为变化趋势,也不能够为电视媒体提供精准可靠的分析数据,我们需要借助大数据进行信息分析。

2.2利用大数据分析电视受众行为

首先,海量电视收视样本监测。利用海量数据收集技术,获得传统的电视收视信息、数字电视、智能电视受众收视行为。目前大部分用户使用数字机顶盒,通过数字机顶盒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送和反馈,而且这些数据包括内容丰富,有电视直播频道、网络视频资源库、付费点播频道、特色频道等等。数字电视的推广使受众点播回看、增值业务等行为纳入受众观看行为内,这是传统的收视监测难以监测到的。例如在北京市场,北京卫视(高清)、CHC动作频道等都是传统收视率监测很难监测到的频道,而在海量样本监测中均属于常规可监测频道。其次,整合网络视频、移动终端视频观看行为,量化分析受众观看行为。虽然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声称取代传统的电视媒体,但调查分析,互联网视频观看内容大部分还是传统的电视媒体提供的。媒体受众的行为变迁、跨媒体使用行为的增长,也要求对媒介受众行为监测更加精细化和综合化——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把握受众行为偏好,拓展电视媒体的经营空间,成功实现节目创新和经营创新?成为新时期电视媒体发展的关键议题。这就需要借助网络视频网站、移动终端视频观看数据,精准分析受众的观看行为。具体实施方面,需要电视媒体与网络视频网站合作,在为其提供视频资源的同时,电视媒体需要借助网络视频网站受众观看数据,加上从数字机顶盒获取的量化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精准把握受众对节目内容的关注焦点、对节目发展的心理期待、对节目环节的个性意见、对节目品牌的情感归属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对电视节目的生产编排以及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再者,利用数据收集加工处理平台,挖掘受众喜好,为电视生产制作提供量化信息。大数据之大,重点并不是它的容量大,而在与其强大的数据收集加工处理能力,深入数据分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这才是大数据的真正价值,谁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在市场中获胜。

目前做电视媒体受众详细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公司是基本上由尼尔森垄断的,中国并没有监管收视率调查的行政机构,做电视媒体受众分析的都是市场调查公司。目前尼尔森、央视索福瑞等调查数据较为权威,虽然价格不菲,但是大多数电视行业数据分析都是这几家做的。尼尔森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来定制调查方案,对于一般性的调查需求,尼尔森拥有一套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的专有调查产品和方法,为客户提供最有力的可比性标准化数据。有少量传媒集团着手于专业调查机构合作,深入开发大数据的潜在功能,如2012年2月广东佛山传媒集团与尼尔森公司合作,寄希望于记住尼尔森大数据分析的平台,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分析、管理,为他们的转型发展提供战略性的策略依据。

对于电视媒体的受众调查分析,尼尔森采用第四代收视测量海量样本回路数据收视研究,这是全球最新的收视率测量解决方案:受众观看行为通过机顶盒的升级,使得机顶盒能够对观众开关机顶盒时间、转换频道、使用增值业务等具体操作行为进行精确到秒的准确记录,被机顶盒记录的数据通过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在一个高度安全的封闭通路中,传输至监测服务器进行多层加密,再通过互联网回传至数据处理中心,整个过程遮蔽了认为干扰的可能性,最大限度报纸了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安全性,在理论上达到全样本测量。因为这些数据量大几乎达到全样本测量,需要进行量化分析,这就是大数据的应用。

广电行业目前处于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相互渗透和交叉,经营上互相合作、互相竞争,内容上出现了融合,内容的融合意味着数据的融合。目前电视媒体对受众调查分析的意识开始增强,但在实践中电视媒体并没有全面应用数据融合带来的海量受众数据信息。而it、家电等外行将利用技术进入广电领域对电视媒体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但是对于拥有优质精心制作的媒资的电视媒体,若能抓住受众行为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变化,将是大赢家。

参考文献:

[1]王建磊.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发展现状及趋势[J].

大众传媒的好处篇6

关键词:刑事执法;大众传媒;参与机制

一、警察刑事执法概述

在我国,狭义的刑事执法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和被判刑罪犯执行刑罚,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广义的刑事执法除了上述打击犯罪的活动外,还包括公安机关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活动。在公安机关的刑事执法活动中,大众传媒的支持与参与是保障刑事执法活公正、高效进行的重要外部保障因素之一。

刑事执法的目的就是公安机关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公正、高效地打击、预防、控制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公正、效率始终是刑事执法所追求的两个核心价值目标。然而,上述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无外乎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公安机关内部因素,包括警察的政治业务素质、执法水平,以及物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等主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是公安机关外部的因素。主要指执法的环境因素。执法的环境因素实际上又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而在社会环境方面,大众传媒的积极参与配合是社会环境因素中的重要因素。

二、大众传媒在当代的发展状况

大众传媒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体的总称。包括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等。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事物,承担着将一定社会人们对事物价值判断的舆论情况表达并传播给社会大众的任务。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人类对其所生存发展的客观世界探索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大众传媒的主要力量与传播方式不断变化和升级,整个世界正在经历一场以信息技术、网络传媒、舆情导向为核心的革命性变化,舆论情况信息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产生日益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下,大众传媒对舆情的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形成已经对国家安全、社会管理、公共事务以及警察执法活动产生不可小视的影响力。大众传媒与其引导的舆论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人心的向背,在社会发展中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形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作用。因此,加强对大众媒体的正确引导、构建大众媒体的参与机制,对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改善警察执法能力、提高警察执法的社会影响力、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警察工作、创造良好的警察行政与刑事执法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建立有效的大众传媒参与机制构想

1、公安机关坚持并加强舆论引导工作

公安舆论引导工作的实质是公安机关通过尊重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和媒体的关系,以期在更大程度上获得自身的公信力。具体来说,公安机关的舆论引导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点,公安机关要遵循舆论运行的规律,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公安机关必须遵循舆论的形成规律,控制好不同发展阶段的舆论引导侧重点,继而有意识地引导舆论。在舆论的潜伏期,就要开始了解舆论发生的背景,并及时有效地解决矛盾点,以免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置而激化矛盾。当舆论已经进入爆发期时,公安机关应该通过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公开、透明的事件信息,将真相告知社会大众,以此充分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同时积极引导大众和传媒的情绪理性的宣泄,主动采取行动应对社会的热议。当舆论进入缓解期后,公众舆论虽然总体趋于稳定和理性,但也存在反弹的可能,因此公安机关一定要密切跟踪舆情的最新形势,把握好民意,适时的作出回应,通过公安自身的宣传部门和社会主流媒体不断把权威、正确的舆情信息传播给大众。

第二点,公安机关要建立健全舆论引导的长效工作机制。从制度上保证舆论引导工作有法律保障,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有工作方案可循,各项工作能有序进行。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舆论引导管理体制,建立舆论引导工作体系;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定新闻处置工作预案,规范舆论引导分析规程。同时建立完善的舆情预警、搜集、分析、研判工作模式,在有关问题或突发事件出现时,全面掌握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尽早对有可能产生的问题焦点、舆论走向进行分析,提前做好应对危机和引导舆论的准备。面对一些来势汹汹的涉警舆论,公安机关还要做到完善公安机关新闻制度,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在平时的工作中,建立同媒体的日常沟通协调机制,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及时进行互相沟通,从而和媒体建立良性互动与合作双赢的关系。

第三点,随时做好准备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在突发事件中,应遵循“政府引导媒体,媒体引导舆论”的原理,公安机关发挥主导作用,把公众的认识和行动置于可控制的范围内,为突发事件的顺利处理营造有利的环境。对此,公安机关应当突出注意以下策略:(1)务必要坚持“两条战线”作战,将事件处理与舆论引导同步进行,不可偏废;(2)将突发事件的进展信息进行不间断滚动,坚持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3)在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时,重视新闻的口径准备,统一口径,并指派专人消息;(4)加强对突发事件处理现场的记者管理,核实现场记者身份,规范记者采访活动,对记者报道内容提出正确要求;(5)在确保真实的基础前提下设置议程,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主动引导舆论;(6)加强来自各方面的舆情分析,充分重视对网络新闻跟帖、聊天群、博客、微博等新媒体舆论的引导工作。

2、大众传媒正确处理其新闻自由与刑事执法的关系

新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自由之一,是通过传播媒介表现出来的言论、出版自由;它是指公民和新闻传播媒体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搜集、采访、写作、传递、发表、印制、发行、获知新闻或其他作品的自主性状态。大众传媒及其新闻自由在一个民主与法治社会负载着特殊的功能,它们一方面构成了国家与公民之间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国家监控权利与社会的重要渠道。

对此,大众传媒对警察刑事执法和刑事侦查的报道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大众传媒对于重特大、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件要适度报导。例如对于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报导,大众传媒对于违法学生本人与公众心理实际上起到了不良的影响,不适度的报道会给心智尚不健全的少年违法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推动其自暴自弃的犯罪心理等问题。其次,大众传媒对于暴力性犯罪要进行有限制的报导。对于暴力犯罪,应当尽量避免过度渲染,防止效仿效果、社会恐怖心理的产生;与此相对的,即使对于公安机关直接击毙违法犯罪分子的案件也应当避免血腥地报导,不仅同样具有社会效仿危险的弊害,同时还应当避免公众价值观念的扭曲,甚至可能出现同情犯罪嫌疑人的不良后果。第三,对于社会影响极大、凶恶案件的报导,应当避免过度渲染,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同时,在报导的时机上,应当以不妨碍刑事执法工作的有效进行为限度。第四,建立关于新闻报导的公众知情权与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冲突解决机制。尽管社区大众拥有对本社区社会治安状况的知情权,但是在与犯罪嫌疑人利益相冲突时,也应当考虑犯罪嫌疑人的利益。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侦查阶段,新闻报导应当采取匿名报导、假名报导的立场,充分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权利。第五,大众传媒对刑事案件特别是有被害人的刑事案件的报道应当保持新闻中立,注意把握新闻报道对舆情的引导;应当尽量避免对舆情的错误引导,从而影响刑事执法、司法活动的公正进行。

在公安机关正确的舆论引导之下,大众传媒认真正确合理的报道案件舆情,对公安工作,特别是警察刑事执法将会产生极大的帮助作用,从而建立起高效的警察刑事执法的大众传媒参与机制。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转型时代,通过公安机关与大众传媒的沟通和合作,可加深公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增强对警察刑事执法的支持和信任,正确处理好新闻自由、知情权与公安刑事执法工作的关系,为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重要的贡献。

大众传媒的好处篇7

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及其表现

第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具有制约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反映的是一定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主流意识形态一方面通过大众传媒予以阐释和散播,另一面也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反馈和调整。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众传媒所处环境不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选定相应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与之相适应,以保持与主流意识形态一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众传媒环境发生了巨变,从经济角度看,经由传媒时代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大众传媒捕捉到了这样的信号,及时地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因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发挥了积极的效用。第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双向影响作用。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5]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具有正面引导、感染熏陶的作用,它所表达的主张、意见、倾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是一致的,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那些反动宣传、陈规陋俗、封建迷信、歪理邪说等不健康的舆论氛围,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优化大众传媒环境,排除不良传媒信息的干扰或攻击,营造健康的大众传媒生态,才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显现。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评估具有参照作用。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评估要有参照物,但是无论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主体、客体,都时刻处于变化当中,很难直接从其本身找出参照的标准进行评估,再加上主体(教育者)和客体(被教育者)因为趋利避害等主观因素影响,使评估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因而也影响到了整个评估的全面性、客观性和有效性。而大众传媒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人们心态和面貌的动态窗口,“通过观察社会舆论环境的变化,从舆论环境所反馈的各种信息中,教育者就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教育的各种效果”,[6]从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反馈及提升工作。基于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当前世界各国牢牢抓住大众传媒这一重要载体和手段,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政党利益和社会利益服务。当然,这也说明了当下加强我国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国家、社会和大众传媒界必须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出发,进一步做好大众传媒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我国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众传媒的好处篇8

【关键词】广播新媒体创新发展

一、了解新媒体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新媒体是什么?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其次,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优势与特点又在哪?(1)新媒体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生的。(2)满足随时随地的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对于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3)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4)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二、融合新媒体

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单一形式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而新媒体是在传统意义的媒体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创意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加工以及新的诠释的一种新的媒体概念。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新媒体兴起,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就要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在不断加强广播自身优势的同时,要善于和新媒体融合,而不是把它看成可怕的对手,拒之于门外。

其实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起,广播即已开始意识到新媒体的魅力,因而采取了融合战略,比较普遍的是开办网上广播、网络电台。当然,这绝不仅仅是随便做个网站把自己广播上播放的内容直接放到网站上。这种简单的移花接木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多元化需求。除了要考虑在发声音的同时发视频到自己的网站,要利用网站的论坛等功能实现台网互动,办“看得见的广播”。我们要借助新媒体的新技术和新的传播方式,弥补自己的短板,达到跃升的目的。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受众群体对于信息的抓取更加的深入,希望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互动,受众对于信息的重新自我诠释,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经历参与其中获取自己最想得到的信息。就互动而言,互动性也是广播媒体的一大优势,广播媒体互动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快捷与便利。短信、论坛、微博互动都可以第一时间体现在直播节目中、让听众第一时间参与其中;这就要求我们广播人要及时发现合理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另外对于信息的处理,现在的媒体竞争已由信息竞争进入观点竞争的阶段。我们在提供广播产品服务时,必须十分注重对信息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开掘、整合、优化、利用,使广播传播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种多样的社会信息需要。在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方面,要按照大众媒介传播的规律,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类处理,根据受众的需要进行有指向性的传播,以减少信息传播的盲目性,促使信息资源的整体增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和新媒体融合的同时要办出有自己特色的广播节目。

三、利用新媒体办好广播节目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有明显的依赖性。可以说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几乎是传统媒体的信息汇总。特别是在我国现有政策条件下,传统媒体握有原创性新闻的采访权、权,网络扮演的只不过是“二次传播”的角色。与新媒体相比,内容恰恰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比如品牌优势、可信度、权威性、重要性和受众的忠诚度等。将自身的资源与网络等新媒体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是广播应对挑战,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利用了网络的力量,让节目插上了网络的翅膀、办好群众喜爱的知名的广播节目。具体来说,一、运用数字技术,无线技术。和互联网三方面改善了受众群体对于信息量冗杂以及信息质量残损的劣势,使得信息在保证量的基础上更加能使多个受众群体得到及时的沟通交流反馈,达到受众,市场反馈的良好循环模式。更大程度上的清除了信息的冗余。除了对信息的海量处理、广播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对节目进行前期宣传、节目包装、让受众与广播通过新媒体的平台更多更深层次的互动。二、深入基层、做百姓喜爱的节目。除了利用新媒体为广播节目争光添彩、还要坚持广播固有的优势与特点。作为掌握着公众话语权的新闻人,应该具备民生情怀,走进实实在在的平民百姓生活,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广播节目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也要想方设法在贴近受众上下功夫,满足受众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视听兴趣、欣赏水平也发生变化,人们不仅有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需要,还逐步加大了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大量信息的需求。因此,贴近受众,满足受众需求,不仅要在衣食住行上做文章,更重要的还要贴近受众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为受众提供与时代紧密联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办有个性有特色的节目。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树立广播节目的个性。办出自己的特色。电台节目设置比较多,每一个时段都有不同的节目方针和内容要求。全天候追踪社会热点,把住群众的思想脉搏,重视服务,关注民生,贴近生活,突出不同时段的节目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各个节目的特色。

融合新媒体,打造个性化广播产品,只有在改革中创新体制、观念,同时在宣传中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才能自强自立于竞争激烈的传媒业界,在创新型社会中谋得一席之位。广播节目是广播宣传的基本载体,也是广播媒体的核心产品,它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势必成为广播新的发展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重点。

大众传媒的好处篇9

一、深入基层挖掘法,实现“三贴近”

(一)深入一线挖掘新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闻宣传“三贴近”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能关起门来想点子,要“沉”到人民群众之中,沉入新闻源头中去挖掘新闻事实。同时,要注意挖掘新闻资源和素材蕴含的全部信息,使信息链条得到有效延伸。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素材进行深加工,通过分析、思辩、提炼,努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深入揭示事物的内涵与本质。

(二)瞄准热点捕捉新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大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公众的聚焦点。新闻宣传的职责是要把群众关心又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新闻事实与群众的相关性,敏锐捕捉群众关切度高的热点。在实践中,我们要求新闻单位既要报道新闻事实,还要善于从群众关心的视角推出背景新闻、热点透视,通过解答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从而超越新闻事实本身,挖掘出更加丰富深刻的新闻。

(三)贴近生活提炼新闻。所谓贴近生活,就是新闻宣传要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始终把工作视点对准火热的生活,关注朴素平凡的生活细节,聚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一个好的新闻宣传,离不开构思的独特、策划的精妙、表达手法的新颖。然而,蕴藏在生活实践中的新闻事实就像一颗颗散珠,需要宣传者用一根线巧妙地串起来。要改变过去新闻宣传习惯于顺向观察现实生活,顺向谋篇布局的思维定势,善于通过逆向观察问题,反向构思新闻作品的方式,有时能给受众一个意外的“惊喜”,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二、主题宣传系列法,唱响主旋律

(一)主题宣传“常态化”。要组织媒体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新闻主题宣传活动,善于围绕主题深入剖析,使之细化成公众关注的子题目,展开新闻报道。通过连续不断的主题新闻宣传,一波接一波的宣传,一轮连一轮的宣传,前后衔接,首尾呼应,在全社会营造主题宣传的舆论强势。

(二)主题宣传“战役化”。主题宣传要在准确把握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重心的基础上,对新闻宣传及时进行统筹策划。每一个主题宣传活动如组织战役一样,精确设计,做到主题明确、导向明确、内容明确、人员明确、时间明确、形式明确。特别是要抓好各类新闻报道体裁的综合运用,对同一宣传主题,要善于运用消息、通讯、特写、综述、图片、言论等多种形式,集中时间宣传工作亮点或新闻典型,形成舆论攻势,占领舆论主阵地。

(三)主题宣传“立体化”。主题宣传的系列化,需要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媒体的整体联动。即对同一宣传主题,要在同一时间段,组织报纸、电视、网络等不同类型的媒体进行联合采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系列宣传报道,做到全覆盖,形成立体宣传势态,发挥规模宣传效应。

三、典型宣传形象法,增强认同感

(一)精选宣传角度。先进典型打动人的关键是典型要有血有肉、生动鲜活。因此,宣传先进典型,必须摈弃搞“假大空”、“高大全”传统做法,精选角度进行深度挖掘,选择最能打动群众心灵的宣传角度,选择群众感同身受的新闻事实,原汁原味地把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展现在群众面前,让群众自己去感受、去领悟。

(二)形成关注焦点。新闻宣传只有把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着力点变为群众的观注点、兴奋点,才能起到凝聚人心、集合力量的作用。实践证明,先进典型离群众越近,就越有说服力感召力,越为群众所欢迎和认同。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才能激活群众兴奋点,才能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先进典型既是群众中的一员,又是群众的优秀代表。

(三)揭示本质特征。典型宣传形象化的关键在于能否揭示事物的本质,能否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能否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因此,典型宣传必须注重对受众的穿透力,注重对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把体现事物内在本质的东西展现出来,最大限度地给广大群众以启迪。

四、阵雨细雨结合法,润物要有声

(一)要下好“细雨”。“细雨”式新闻宣传就是指常规性、动态性的宣传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认真做好常规性、经常性宣传报道,把需要宣传贯彻和展示的各种精神、理念和信息以“细雨”的方式传递给广大受众,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只有不间断地抓好常规性、动态性的宣传报道,才能让当地、上级和外界受众了解其发展状况,掌握其工作成果,听到其声音,看到其形象。

(二)要下好“阵雨”。“阵雨”式新闻宣传是指集中式、战役性宣传报道。一个地方要从异彩纷呈、信息繁多的新闻宣传中脱颖而出,吸引人们的视线,就要适时开展“阵雨”式新闻宣传。把发生的成功经验、典型事迹、发展成果等通过平面、纸质和网络媒体集中时段、集中对象,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报道,对内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对外有助于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细雨”引“阵雨”。“细雨”、“阵雨”二者适度且完美的结合,媒体也会对某个地方的宣传报道在众多区域中寻求平衡。就一个地方而言,要善于发挥本地媒体和外地媒体的作用,做足常规性、动态性宣传报道的功夫,努力下好新闻宣传的“细雨”;不仅如此,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新闻宣传的“细雨”引出新闻宣传的“阵雨”来,即适时邀请媒体进行集中采访、集中宣传,努力形成“细雨”与“阵雨”相互补充、相互衬托的态势。

五、正面宣传效应放大法,增强影响力

(一)提升宣传层次。放大正面宣传效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目的地把“局部”的宣传变为“全局”的宣传,把低层次的宣传推向高层次宣传,把影响“一小片”的宣传变为影响“一大片”的宣传。

(二)拓展宣传地域。正面宣传要敢于跳出“地域”的局限,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把自己好的新闻线索、有特色的新闻素材向外地新闻媒体推荐,借助外地媒体这一平台,拓展自己的正面宣传地域,扩大自己的正面宣传效果。

(三)丰富宣传形式。正面宣传光靠传统媒体的单方面宣传,其影响力是有限的,还需要多种宣传形式的综合运用,多渠道放大正面宣传的效果。如就一个新闻事件的宣传,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的同时,还可以就某个典型的新闻事件开展研讨会、座谈会、巡回报告、图片展览、文艺创作、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把正面宣传的效果完全释放出来。

六、负面事件正面宣传法,帮忙不添乱

(一)负面事件宣传报道要注重破题。任何一个负面事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得当,对于事件本身是一个防止事态恶化和促进迅速整改的力量,对于相关单位和人员是一种警醒和教育,对于受负面影响的相关单位和人员是一种安抚和疏导,对于社会矛盾是一种化解。因此,要把握宣传报道的分寸,根据负面事件的性质来选择报道角度。如对违反公共道德的负面事件重在谴责和引导。

(二)正确对待外部新闻舆论监督。外部新闻舆论监督是指除本地新闻媒体以外的其他媒体对发生在本地的负面事件的批评性报道或负面报道。在处理记者和媒体对负面事件的调查采访时,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机密及军事机密的,我们要求区内任何单位、部门应本着乐于接受监督、敢于面对问题的态度积极接受采访,并与之密切配合,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抵制、推委。同时,党委宣传部门要准确掌握媒体的到访情况,做到热情服务,了解媒体记者的采访意图,并做好被采访单位和采访记者之间的沟通工作。

(三)负面事件宣传力求产生正面效应。负面事件正面宣传贵在成为“减震器”、“减压阀”。因此,在遇到负面事件时,要从正面角度入手组织宣传报道,使负面事件宣传报道产生正面效应,成为认清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工作进步的强大舆论力量。即从相关单位如何解决和处理,如何采取强有力的处置措施,如何以此为戒改进工作等方面进行报道。同时,对于负面事件的报道要及时把好脉,通过本地媒体和区外媒体发通稿的方式,让公众了解事件的真相,促进问题解决,推动工作进步。

七、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法,打好主动仗

(一)转变观念,主动应对。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即时聊天工具、博客、BBS论坛、手机短信等新型传播形式对通过传统新闻媒体手段引导社会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要求,树立突发事件公共信息管理新理念,由“消极应付”转为“主动应对”,把信息与事件处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全新的突发事件新闻应对机制。在制定本地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时应有新闻应对预案,明确新闻宣传负责人、新闻发言人和专门的新闻写作人员。

(二)争分夺秒,先声夺人。为减少流言和谣言传播及其负面影响,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新闻写作班子应在第一时间撰写出稿件,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有关信息。在信息传播渠道选择上要适应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以分秒计算的特点,争分夺秒在网上首先,确保占领网上第一权,同时在当地电台、电视台连续播出,再考虑尽快见报,以赢得引导舆论的先机。

(三)全程跟踪,滚动宣传。突发事件的新闻宣传必须随着事态的发展、调查事件原因的深入、处置工作的全面展开,需要进行连续的“滚动宣传”。要把握消息主导权,根据事件处置需要和社会舆论情况,举办多频次、多层次、多角度的新闻活动,通过媒体向社会及时提供大量的信息,形成大面积的信息覆盖,让受众随时知道最新、最多的新闻信息,及时知晓党委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决策能力、处置能力,满足社会公众对突发事件的信息需求。

八、消极信息积极消化法,引导要得当

(一)畅通信息渠道。要建立健全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信息收集、反馈、处理系统,建立消极信息排查制度,对可能被媒体和公众关注的事关发展稳定的问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排查会的方式,对明确应对的策略和方式,真正做到面对传播的消极信息临危不乱,处置有方。

大众传媒的好处篇10

摘要:侦查部门处理的案件大多有涉及面广、社会危害大等特点。新闻媒体往往会对这类案件进行跟踪报道。随着媒体与侦查工作的矛盾凸显,如何正确处理好侦查部门与媒体的关系,如何提升侦查工作中媒体公关的质量已经成为能否顺利开展侦查工作的一大难题。关键词:媒体公关;侦查;关系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086-02公安机关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媒体因此也把群众关注度高、牵连官员的案件作为新闻采访的“富矿”。在公安机关塑造正面形象的过程中,媒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当警察形象遭遇危机时,媒体反而推波助澜。如何更好地寻求与媒体的最佳契合点,有效维护和提升侦查系统的良好形象,已成为侦查工作的重要课题。一、新闻媒体和侦查部门的关系侦查部门与媒体的关系可以从政治、利益和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一)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拥有权力意味着权力可能被滥用。公安机关行使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法定职权,因而必须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侦查部门应自觉接受媒体的监督,尊重媒体采访报道、传播信息和揭露问题的权利,对媒体的批评和负面报道应认真对待,积极改进工作。媒体作为权利享有者也不能滥用权利。媒体与警察作为监督方与被监督方都要受到法律的保护,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以维护公众、公安机关和媒体的正当权益。(二)互相支持和合作的伙伴关系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侦查部门需要依靠媒体向社会公众传递警务动态、公布犯罪线索、增加工作透明度。侦查部门还要借助媒体了解群众的意见和需求,不断改进警务工作。媒体为了吸引观众,赢得市场竞争,扩大影响,同样需要侦查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但是侦查部门与媒体在利益需求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侦查部门希望媒体报道有利于警方的新闻消息,以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而媒体需要真实、准确、及时报道事件。其次,并不是所有侦查信息都是可以的,对于需要保密或不宜立即公开的信息,警方希望不要报道。最后,侦查部门希望媒体对警方的报道能实事求是、客观准确,不要不加核实随意报道,甚至恶意炒作。(三)互有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关系侦查部门与媒体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在职能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在舆论监督方面,双方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主体,是互有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关系。因此,侦查部门必须明确自身在舆论监督方面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既要尊重媒体应有的权利,依法接受媒体的监督,也要在权益受侵害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媒体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近几年来,媒体形式越来越丰富,手机、博客、微博、视频、手机报纸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形成了一个媒体圈,将我们牢牢地包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无时无刻不受媒体的影响。媒体对于公安工作是一柄“双刃剑”,它具有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可信性强、社会影响大等特性。在群众因一时一事引起情绪波动时,如果媒体能够及时、准确、权威地向公众传达有利于警方的信息,充分发挥其独特视角,帮助公众理性分析问题,就能有效预防警察形象危机的发生。(一)媒体对侦查工作的正面作用1.侦查部门可以通过媒体向公众传播信息。一方面,侦查部门可以借助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公安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公安工作的重大部署以及公安队伍中的英模事迹,以统一认识、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另一方面,广泛宣传可消除警察工作的神秘化,使一些案件及时得到公众的帮助快速破案;当遇有重大经济犯罪和突发事件,通过媒体及时告知公众,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提升决策公共性,推动政府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侦查部门必须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介绍社会治安和警务情况,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实现。媒体传播的信息有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公众的声音,所以,侦查部门同时也可借此了解掌握舆情动态和公众心声。3.正确引导舆论,减少负面报道,维护侦查部门良好形象。侦查部门可以通过媒体对失实的传言和恶意的批评进行辟谣和澄清,维持正常的公安工作秩序;借助媒体大力开展对侦查部门涌现的先进群体或个人进行宣传报道;借助媒体曝光的事件,追查相关事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可在公众中树立公正、负责的形象。4.赢得舆论支持,提高公信度。近年来公安机关开展的打黑除恶、追逃打拐等专项斗争,以及推出了众多先进人物,博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大大鼓舞了斗志,增强了荣誉感和神圣感。这种宣传对警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人格塑造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舆论代表者和形成者的媒体,对信息的传达和引导的作用是巨大的。侦查部门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促进经济、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如能得到媒体的支持,就可以提高情报信息的传达能力,形成强大的舆论效应。(二)媒体对侦查工作的负面影响新闻媒体给侦查工作带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媒体过分地追求轰动效应,利用公众情绪肆意渲染和炒作,甚至故意歪曲事实、瞎编乱造,极大地损害了警察的形象,也严重影响了警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之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境内外媒体、互联网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进行恶意攻击。在这种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侦查工作的丰硕成果和英模事迹逐渐被媒体漠视,公安民警违法违纪案件和工作漏洞则成为媒体关注和炒作的热点。另一方面,媒体为了增加报道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开通新闻热线、金钱激励等形式来动员公众参与。群众热情分外高涨,媒体触觉也变得敏感,哪里发生突发性事件、刑事案件或灾害事故,记者有时比警察到得还及时;有时媒体还会不加选择、不顾后果地报道侦查部门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核心机密,这些都会给侦查工作带来被动。新闻媒体获取信息的新机制打破了以往公安机关对公安新闻线索的绝对控制权和权,单向出口变为多向出口,使侦查部门疲于应付。三、侦查部门如何与媒体和谐共处侦查部门如何正确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如何实施与媒体的互动?如何与媒体打好这场“博弈”战呢?实践表明,作为政府机构的公安侦查部门应认真研究对媒体公关的策略,不断提高对媒体公关的艺术,充分利用媒体的优势,与媒体和谐相处、互惠互赢。双赢是融洽关系、良性互动的保证,达到这个博弈的平衡点需要做到如下几点:(一)队伍建设上加以推动加强对民警思想上的教育,确保公众和警察政治方向上的一致;提升民警的执法办案水平,注重提高民警执法值勤的实战能力;强化监督和考核,杜绝“稀、拉、松”现象;切实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对队伍中违法乱纪的现象坚决予以追查,追究违法乱纪者责任。通过推动侦查队伍建设有效地减少负面新闻的源头。(二)意识上加以重视侦查部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媒体,尊重媒体的新闻自由权力,由传统思维向警察公共关系转变。一是要克服以管理者自居的观念,确立现念,建立平等关系,树立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思想。媒体是社会公众利益和社情民意的代表,媒体结构和功能多元化发展是我国新闻事业不断深化改革的成果,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策略应对舆论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结合国外警察机关的经验,全国侦查部门应开展如何适应舆论环境的教育,使全体警员提高认识,掌握基本方法和策略,为做好媒体公关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三)规章制度上加以完善一是完善立法、健全制度,规范公安侦查新闻传媒监督制度,使传媒监督法律化、制度化,建立依法维权机制,既要最大限度地赋子新闻舆论监督的自由,又要防止其过度或者不负责任的行为发生,必要时要利用法律武器,坚决捍卫自身形象。二是对公安侦查活动的新闻报道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原则上只有经过党委、政府宣传部门审核批准并授权的新闻媒体才可以参与侦查活动的报道,以避免侦查措施、秘密手段的外露。三是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从质和量上充实完善媒体公关侦查队伍,增强其权威性。四是建立网络侦查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组建公安侦查网上评论员队伍。五是构建侦查警察形象危机处置机制,形成一整套及时处理此类危机的机制制度。(四)舆论上加以引导面对越来越多的媒体和记者,如何让他们“为我所用”,如何抵御其负面作用,应当成为侦查宣传部门更重要的职能。《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制定宣传单位对侦查部门进行审稿和现场采访管理制度,有效解决负面报道问题,控制案件报道的数量和口径,实行归口管理,严格审查把关。这对于密切警民关系,增强公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五)沟通上加以主动侦查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采取积极的态度开展多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对带有典型性的案件情况、突发的治安灾害、近期出台的政策举措要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说明情况。另外,对于侦查战线涌现的先进事迹,要通过媒体大力弘扬。最后,要构建警方与媒体的沟通联谊机制,争取新闻舆论支持。侦查部门要积极促进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合作关系。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会制度,记者通气会制度等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警媒联谊见面恳谈会,及时向媒体通报情况,认真听取新闻界对侦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交流,以赢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打好媒体公关漂亮的一战。参考文献:[1]崔明伍.新闻传播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2]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莫永成.试论现代警务工作与媒体应对[J].中国报业,2011,(22).[4]张小青,宋永鸿.观察者参与者推动者―论新闻媒体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J].中国记者,2011,(12).[5]杨殿升.刑事侦查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