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重要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6:41

网络安全重要意义篇1

在网络安全中,意识形态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就没有国家政治制度安全。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网络自由”之名,大肆输出意识形态,鼓吹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诋毁、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极大冲击。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必须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打造网络强国。

一、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张的“网络自由”是侵犯别国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

“网络自由”的本质是网络霸权主义。关于网络空间的适应性问题,一直存在争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拥有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的先进科学技术,主张“先占者”,即“网络自由”。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因而网络自由只能是西方国家的自由,而不可能是平等的自由。当然,西方国家并不是不承认网络的存在,只是在网络问题上执行双重标准,在关乎自身利益的时候,就宣示神圣不可侵犯,屡次借各种理由对中国等进行指责和提出维权要求;而在无关自身权益的时候,就高调地抛出“网络自由”论调,宣称网络空间没有边界,不受限制。这种双重标准就使其网络霸权主义的实质暴露无遗。自从2013年美国情报部门雇员斯诺登出走爆料以来,美国利用网络技术侵犯他国的行径就不再是秘密,美国国务院对此事件也并不避讳,而且还极力辩护,并借机对其他国家进行指责。特别是2015年上半年以来,美国持续热炒所谓“中国黑客对美发动网络攻击”,将矛头直指中国。美国国防部长也曾明确表示,“网络攻击已成为美国遏制某些敌国的重要手段”。可见,美国这个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叫嚣最大声的国家,其实却是对世界各国进行间谍活动最猖狂、对别国网络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网络自由”只是其在网络空间推行霸权主义的幌子。

主张“网络自由”的目的在于借助网络推行意识形态战略。互联网时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将其意识形态战略的重点放在网络空间,借助网络向其他国家大肆推行其价值观。为达成这一目的,西方国家就必然要极力维护其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于是就抛出了“网络自由”主张。“网络自由”说到底就是西方国家为实施意识形态输出战略排除障碍而定制的概念,其目的决不是促进各国网络自由平等发展,而是为西方意识形态战略在网络空间的推行提供合法性的依据。

二、网络的国际公认性使得“网络自由”无以立足、不攻自破

网络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客观事实。首先,网络的存在具有客观逻辑。信息时代,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已发展出了包括网络经济领域、网络政治领域、网络文化领域以及网络社交领域等完整的网络生态体系,各国都在加紧建设网络服务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空间的客观存在就决定了网络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其次,网络的存在具有现实的物质支撑。任何一个空间,只要存在价值和利益,就必然会引起纷争,而有纷争则就意味着存在所属权的问题。在网络化的今天,各国的利益诉求越来越集中于网络空间,导致网络空间硝烟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甚至开始策划“互联网大战”。因此,网络空间必然存在网络疆界,有疆域自然也就必然有国防,网络边疆和网络国防就是网络存在的物质支撑。事实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行使网络,网络的客观存在已成为国际共识。再次,网络的存在具有法理上的依据。早在2003年,由联合国提议召开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就对“制定与互联网相关的公共政策属于一国范围”有了明确说法。尤其是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尊重网络,不搞网络霸权”的主张,更是得到与会各国的一致认同。所以,网络不仅在现实中真实存在,而且还具有明确的法理依据,是各国发展网络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网络自由”缺乏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首先,网络是网络自由的前提,没有限制的自由只是谎言,只不过是强权的代名词。西方国家普遍主张绝对自由,并且以西方的自由尺度来衡量社会主义国家,指责社会主义国家限制自由、干涉人权。网络空间只有限定各国自由的范围,才能保障各国自由发展的同时不侵犯别国的权益。当前国际网络社会之所以存在诸多网络争端,与西方国家网络霸权主义行径密切相关。网络霸权主义导致的一系列网络摩擦事件无不说明,没有,自由就是妄言。其次,西方国家的主张和行为自相矛盾。西方国家一方面倡导“网络自由”,另一方面无论是不断通过加大网络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筑牢网络国防,还是采取监视、监听以及网络制裁行为,其实正是承认网络的存在和网络对于国家安全极为重要的行为。因此,西方国家“网络自由”主张的虚假性不攻自破。

三、西方国家的“网络自由”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构成的现实威胁

虽然我国一直强调网络,谴责美国的网络侵权行为,并大力加强网络国防建设,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网络技术相对落后,依然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攻势之下。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逐渐平民化和世俗化,一些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已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子的学术议题或政治精英的政治议题,而是逐渐成为广大普通网民的生活议题,波及和影响到了更广泛的人群。

意识形态安全挑战一个最直接的表现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在我国网络空间的传播和煽动,严重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阵地的话语权。国内一些网民多年浸淫互联网,深受西方所兜售的那套“普世价值”所迷惑,逢中必反,逢美必捧,高举“言论自由”旗帜,大肆攻击和抹黑政府、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习惯性地归因于体制、制度,在网络空间极力散布悲观论调,鼓动消极情绪。国内个别学者沦为西方民主政治的追随者与信奉者,在网络上公开散布指导思想多元化、实行民主等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西方敌对势力栽培和收买的所谓“公知”“大V”、网络等极端反体制分子长期在网络空间兴风作浪,试图搅浑网络舆论场,搞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判断。一些网络媒体淡化甚至故意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肆传播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尽宣扬奢侈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西方媒体更是精心设置议题、恶意炒作,操控舆论,助推在我国网络空间扩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影响力,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优秀传统文化遭到侵蚀,严重危害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面对网络舆论的乱象和意识形态的不利态势,党的十以来,多次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强化互联网管理作出重要指示,国家互联网主管部门、各级宣传部、主流媒体一同发力、积极作为,打响了一场网络意识形态反击战,网络空间变得清朗了许多。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互联网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日都不可懈怠马虎。

四、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既加强技术防卫力量,又强化“心防力量”

严正申明网络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网络”原则的践行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应对西方以“网络自由”之名所施加的意识形态压力,把握我国网络舆论空间的话语权,就必须敢于理直气壮地谈网络,把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不可逾越的政治底线。特别是主流媒体要理直气壮地坚持网络,在新闻报道、评论尤其是对外宣传中要表达维护网络、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态度,并对商业网络媒体形成示范效应。同时,要引导商业网络媒体端正利益观,摒弃唯点击率、唯收视率为尊的做法,对屡屡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触犯规定、挑战底线者,要作出硬性处理。

打造网络强国。我国网民数量之众、网络空间之大、网络发展之复杂性等都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但是我国网络发展大而不强。在网络基础设施,尤其是在网络软件设备和网络核心技术等方面还都受制于人,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也是我们在意识形态话语权方面还受制于西方国家的重要因素。因此,维护我国网络安全,就必须继续巩固我国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强化对网络硬件设施的控制权,着重提升网络软件技术水平,加强网络核心技术的科研和开发,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只有掌握了网络核心技术,才能从网络大国变成网络强国,才能有能力、有手段筑牢我国的网防,从而有效地将各种有害言论、错误思潮拦截在我国网络疆域之外,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要纳入法治的轨道,这其中必然包括网络领域。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是巩固我国网络疆域防线,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入侵的强制性保障措施。网络法治建设要在完善和巩固现有网络法律体系的同时,根据发展需要不断更新网络法律体系;坚持重点立法,以网络信息安全立法为核心,切实维护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传播的双重安全;坚持开放立法,增加我国网络法律法规的适应性,适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国际互联网发展的需要;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要加强原则性的法律法规建设,又要加强各级、各层次规章制度的协同性建设等。只有形成健全完善、操作性强、适应性好、不断与时俱进的网络法律体系,不断推进网络建设的法制化进程,才能用法律维护我国网络安全,打击各种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的恶性入侵。

网络安全重要意义篇2

关键词:基本原则;网络空间主权原则;适度安全原则;公共治理原则

一、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功能

(一)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概念共同构成了法律规范的基本要素[1]。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的、具体的事实状态,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更没有规定确定的法律后果。但是,它是指导和协调着全部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2]。法的基本原则贯穿法律规范的始终,是其他规则的来源和依据,具有不可动摇的根本地位,对于立法、执法和司法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网络安全法的立法、执法活动、规范网络安全法律关系以及相关争议处理的基础性规范。它贯穿于网络安全法的始终。

(二)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根据法理学对于法律原则的概念和功能的总结,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在网络安全法制领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第一,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是网络安全法的“基础性规范”,网络安全法的具体规则和原则以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为指导、反映和体现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而不能与之相抵触。立法者在制定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受到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的指导和约束,网络安全法律、网络安全法规和规章都要体现和贯彻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第二,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是一种普遍性规范,它对网络安全法律关系进行整体宏观调整、规范。执法者和司法者在适用网络安全法具体规范调整特定法律关系时,必须受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的指导和约束。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也为网络活动的参与者提供了一定的行为准则,理解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对于他们理解和遵守网络安全法律规范具有指引作用。第三,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在一定情形下也直接规范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活动以及相关争议的处理。一般来说,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并不直接调整和规范网络安全法律关系。但是在相应问题缺少具体规则、或者法律给执法机关或争议处理机关留下较广泛的裁量空间时,就需要接受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的拘束,即根据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做出相应行为和裁决相应争议。

二、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的确定

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的确定应当建立在对于网络安全法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因素是确定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必须考量的因素。第一,网络安全法承担着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任务。网络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网络安全法是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制定的,维护国家网络环境安全是网络安全法的重要任务。网络空间主权已经成为我国处理网络事务的根本指针和制度基石,也是网络安全立法、司法和执法必须遵循的原则。网络安全法应当以网络空间主权原则为核心和首要原则,网络空间主权原则的确立对于相关领域的国内事务、国际事务处理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网络安全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法律规范,其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网络安全法并不是一部独立的部门法,这部立法主要针对网络安全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了各方面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职责,是相关领域的民商事活动、行政活动等的法律依据。因此,问题的多元性决定了网络安全法律规范的多元性,网络安全法律规范涵盖了相关领域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规范。因此,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的确定需要结合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调整方式的不同,合理的界定国家治理与社会自治的关系。第三,网络安全法需要处理好信息技术发展与网络安全之间的关系。网络安全的实现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石,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网络安全的技术保障,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维护网络安全而构建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制度无疑会增加相关行业的运行成本,过于严苛的网络安全保障制度设置会阻碍信息的自由流通,甚至会窒息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空间。因此,合理界定监管权力的范围、平衡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是网络安全法的重要任务[3]。

三、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在全面考察网络安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应当作为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即———网络空间主权原则、适度安全原则和公共治理原则。

(一)网络空间主权原则

学者将网络空间提炼为“网络设施、网络主体和网络行为”三要素[4],并在此基础之上借鉴主权的概念将网络空间主权界定为国家在其领域内对网络设施、网络主体和网络行为所拥有的最高权力、对外的独立权和自卫权[5-6]。综合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将网络空间主权原则界定为:国家对一国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主体和网络活动管辖具有最高的管辖权,有权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维护网络秩序,确保国家利益不受侵犯;有权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活动,在遭遇他国政府或公民网络攻击时有权行使自卫权。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后的“第五大空间”。理论上网络空间可以自由进入和开发,但并不能就此认定网络空间属于“全球公域”,不受任何主权国家的管制。网络空间是受主权国家管辖的空间。这是因为:第一,组成网络空间的物理设备设施是在主权国家管辖之下的。第二,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自由不是因为它是一个全球公域,而是因为各国免除或放松了信息出入境管制。但是网络空间不是完全的虚拟空间,而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传统法律自然而然地延伸适用于网络空间;国家主权也自然而然地延伸适用于网络空间。第三,网络空间具有社会性。全球已有超过30亿的网民参与其中,人们在网络空间中交流互动,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社区或社会,构成现实社会的一部分。在这样一个有海量国民参与的社会空间中,网络主体在网络空间中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四,网络的互联互通性或无国界性意味着各国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要加强合作,共同治理网络空间;意味着各国对打击其领域上的网络犯罪等违法行为负有一定的国际义务和责任[7]。网络空间主权原则对于国家以及所有网络活动的参与者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第一,国家应当制定法律法规、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国内信息网络实施管理。在网络安全问题凸显的今天,国家承担保护国内信息网络安全的义务,应当积极履行职责,针对个人网络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等建立有针对性的保护机制,维护国内信息网络安全秩序。第二,国家在处理涉外网络安全问题时坚持网络主权原则,依法对于来自于境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采取措施,进行监测、防御和处置,保障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国家在处理国内网络安全问题时,本着网络空间主权原则,对境内的网络活动参与者、网络系统与数据行使最高管理权。第三,网络服务提供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以及网络用户均受网络空间主权原则的约束,应尊重国家主权,保守国家秘密,在从事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各项活动中自觉接受国家安全机关、保密机关以及国家网信机关的监督和管理。

(二)适度安全原则

所谓“适度安全原则”是指,网络安全法需要平衡网络安全与信息自由之间的冲突,将对网络安全的保护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不能为了绝对的网络安全而对于信息网络的使用者与运营者加诸过于严格的安全保护义务以至于扼杀了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对于《网络安全法(草案)》的说明中明确了“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一方面,如果过分强调个人的表达自由、通信自由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创新、价值创造的需要而片面降低对于网络安全的要求,那么不受约束的网上谣言、诽谤、盗版传播甚至犯罪活动最终会瓦解公众对于互联网的信任、打压文学艺术以及科技创新,将信息网络引向歧途。另一方面,如果过于强调网络安全,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或者中间平台等承担过于严格的网络安全保障义务,那么中间平台无疑会动辄得咎,疲于应付,生存下去都会成为问题,更何谈发展和创新[8]。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安全保障义务过重会直接限制整个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因此,网络安全的保护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对于网络使用的限制,但是这一限制应当是“有限度”的,要平衡网络安全与信息自由之间的冲突,将对于网络安全的保护控制在适当范围之内。适度安全原则主要体现在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认定上。早在上个世纪末,美国、德国和欧盟的相关立法就系统地规定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中间平台的责任豁免制度。欧美对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责任豁免的法律规定,对其他国家的互联网立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逐步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7]。适度安全原则在《网络安全法》《侵权责任法》等立法中均由体现。《网络安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这是适度安全原则的重要体现。《侵权责任法》在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认定问题上吸收了国际通行的“避风港规则”和“红旗规则”。《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三款的规定也被称之为“通知与移除规则”(noticeandtakedown),“通知与移除规则”的确立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建立了一个“避风港”,使其免受来自指控他人侵权之人、网络服务对象的两头夹击,有利于维护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的合理自由[9]。但无疑这种“自由”必须是有限度的,否则它将摧毁信息自由本身。适度安全原则的确立要求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必须正视网络安全与发展间的矛盾,找到二者间的切合点。《电子商务法》立法过程中对于电商平台责任的争议以相应条款的五次修改体现了适度安全原则对于相关立法活动的影响。《电子商务法》一审稿规定了电商平台对于平台内经营者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注意义务。对于这一条款普遍意见认为:仅规范“明知”的情形过于宽松,不利于电商平台履行注意义务。为此,二审稿强化了电商平台的注意义务,除了其明知侵权行为的情形之外,另外规定了在其“应当知道”平台经营者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形的情况下未采取必要措施时与侵权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对于二审稿的这一规定,很多代表认为:电商平台不但应该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负责,还应该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衔接细化其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责任。针对上述意见,三审稿提出了“双连带责任”的规范模式,增加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于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的审核义务和相应的连带责任。三审稿公布之后,电商平台等纷纷对于第二层次的连带责任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一规定给平台经营者施加了过于严苛的注意义务,不利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提出应当将第二层次的“连带责任”减弱为“补充责任”。四审稿吸收了这一意见,降低了平台经营者的注意义务,草案一旦获得通过平台经营无疑将获得更大的自由,却打破了电商与消费者权利相平衡的状态,减弱了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最终在平衡消费者权益保护与电商发展两方面的利益之后,表决稿将“补充责任”修改为“相应责任”[10]。虽然最终的立法结果并未彻底解决争议,但是,这一立法过程无疑是体现了适度安全原则指引下对于安全与自由二者的权衡。

(三)公共治理原则

公共治理是指由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这两种基本元素综合而成的治理模式[11]。公共治理原则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包括政府、企业、公民在内的多元治理主体;第二,治理工具上既包括强制性的法律,也包括非强制性的软法及二者的混合;第三,治理结构不再是垂直的“命令-服从”,而是网络状的、平行的协商模式[12]。在网络安全领域,多元的治理主体、灵活的治理手段以及协商、合作的治理模式对于网络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于:第一,网络安全的保障是一个具有极强的技术性的问题,网络安全的保障程度与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和应用密切相关。而掌握最新、最优网络安全保障技术的往往是相关领域的企业或者科研机构研发出来的。因此,网络安全的保障有赖于国家与这些企业、研发机构及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通过鼓励、推动和运用新技术而不断提升网络安全保障的水平。第二,网络用户与从事网络信息有关活动的组织往往是与网络安全问题距离最近的主体,相比而言,政府从知情到响应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并支付更高的成本。因此,尽可能的调动广大网民、网络服务提供者等社会主体参与到网络安全的公共治理之中,能够更加及时、高效、便捷地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特别是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往往通过其掌握的行业规律、常见争议及安全问题等事先制定网络规约、建立安全问题举报制度、信用评价制度等等制度,已经在网络安全的保障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这些多元的治理机制吸纳到网络安全的保障与规制中来,符合效率性的要求。第三,相比行业组织、信息网络的运营者与网络服务的提供者等主体而言,政府机关的人员配备及专业能力都相对较弱。只有吸收多元主体、综合运用国家法律与行业规则、兼顾国家规制与行业自律的多元治理模式方能够胜任网络安全保障工作[12]。作为网络安全法基本原则的公共治理原则体现在网络安全法律规范的多个层次。首先,公共治理原则要求国家、个人、网络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行业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网络安全的治理活动中来。我国《网络安全法》第六条规定了国家倡导通过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网络安全的良好环境的形成。其次,公共治理原则要求在网络安全的保障上坚持国家规制与行业自律并重,重视行业组织在网络安全保障上的重要作用,借助行业自律的高效性、专业性提升整个国家网络安全保障的水平。我国《网络安全法》在强调国家的监管责任的同时,亦重视行业自律对于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作用。《网络安全法》第十五条、第二十九条的相关规定就是这一原则的重要体现。再次,公共治理原则要求对于网络安全的保障要采取强制性管理与柔性合作并举的治理手段,不能片面强调强制性规则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柔性的行业与部门合作、协商、信息共享等手段的重要性。例如《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就强调了国家有关部门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等间的网络安全信息共享与安全保障合作。这些都是公共治理原则的体现。当然,除了网络空间主权原则、适度安全原则、公共治理原则之外,在网络安全法的各个领域还需要遵循相应部门法的基本原则。例如,在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网络安全纠纷时,应坚持民法上的平等原则;在处理网络安全的行政监管问题时,应坚持行政法上的合法行政原则、比例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等原则;在追究涉及网络安全的刑事犯罪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等原则。

网络安全重要意义篇3

非传统安全对我国安全的威胁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但是,非传统安全威胁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是近几年才凸显的。随着我国的发展,军事、战争等传统安全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非传统安全却日益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成为阻碍国家快速发展的绊脚石。如“9.11”恐怖事件、“非典”疫情、拉萨“3.14”打砸烧抢暴力事件的发生,使我国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非传统安全威胁上来。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所谓“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是党中央正确总结近几年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新经验后,第一次在部级会议上公开提出的新论断,是对国家安全威胁状况的新概括,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理论基础。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报告中高度关注能源、粮食、网络安全问题,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也是首次将这些问题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网络安全的提出,表明了我国在安全问题上视域的扩大,已经认识到了网络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2013年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所涉及的领域不仅包括军事、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也涉及网络安全等在内的非传统安全。它的成立表明了我国对非传统安全重视的提升。国家安全委员会认为,21世纪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的界限变得模糊,相互交错,网络安全在互联网时代有了特殊的含义,并深刻的影响着国家全面发展的大局。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任小组组长。由国家最高领导人担任组长并主持工作,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会上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表明了国家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高度重视。不仅如此,还将维护网络安全列入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决心,也表明了我国已将网络安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重视非传统安全的必要性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影响国家安全的非传统安全,已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态势,我国作为国际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也深受其威胁。

(一)全球化背景下非传统安全加剧了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21世纪是以信息为主导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以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剧,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突飞猛进,意识形态的争夺、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日趋严重。互联网已成为各国家、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利用的工具,加大了网络空间的安全隐患。“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安全性本身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网络的虚拟性和网络匿名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某些网络行为的失范,对现实中公民的合法权益、社会利益以及国家利益产生很大影响”。有些国家、组织和个人正是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通过木马程序、黑客攻击等方式对他人和国家信息进行盗取或窃听,严重损害了个人和国家的利益。此外,恐怖组织和民族分裂势力利用网络张贴有关恐怖袭击的图片和信息,把互联网看成是“圣战好帮手”,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心理恐慌,不断的将网络恐怖主义升级。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国家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关注,不仅与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的威胁有关,而且与我国近期的发展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十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使社会更加和谐的新要求。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社会的和谐,也包括虚拟网络社会的和谐,因此,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加强网络社会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也日趋增强。”首先,互联网作为国内最大的传播媒介,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是国家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工具,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导向作用;其次,互联网与经济发展相联系,是最先进的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再次,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方式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促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最后,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文化发展。互联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使得我们必须重视对网络的建设,始终保持网络安全警觉性。同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上的不和谐因素(网络诈骗、网络恐怖主义袭击等)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威胁,一旦这些不和谐因素发生作用,就会让网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功亏一篑,并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网络安全是事关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是21世纪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生存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将其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重视。”

(三)传统安全观已无法应对非传统安全带来的挑战

“传统安全观”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各种安全思想和观点,并以国家安全为中心,主要顾及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方面。而包括网络安全、跨国犯罪等在内的非传统安全所涉及的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是除军事、政治安全之外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安全,主张双赢和多赢的原则,实现人类共存。非传统安全以不同于传统安全的突发性、跨国性等特点表现出来,面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不仅要积极应对,更要加强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显然只关注如何回应威胁的传统安全观已不能正确应对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以网络安全为例,我国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以来,随着网络诈骗、网络恐怖主义、信息泄露等事件的发生,人们普遍认识到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国计民生、民族安全的重要因素,但传统安全观具有的局限性特点使其不能适应虚拟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规律,从而不能有效的治理。因此,为了应对像网络安全这样的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我们必须给予其高度重视,并把握其规律,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新安全观。

三、应对非传统安全的主要策略

全球化大背景下,没有国家能够简单的排除非传统安全对本国的威胁,我国也不例外。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将非传统安全的危害降到最低。

(一)加大对网络技术研究的投资,研发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我国网络安全的根本问题在于缺少大量的核心技术,在“我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自主技术支撑”。2000年《国家信息安全报告》指出:计算机硬件、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基础集成电路芯片主要依靠进口,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基本上是国外产品。也就是说我国计算机网络使用的网络设备和软件基本上是建立在外国的核心技术之上,而缺乏自主技术的,这势必为我国的网络安全造成威胁。鉴于此,为提高网络安全,应积极研发自己的网络核心技术。首先,加强国家对网络技术人员培养的投资力度,培养素质高、技术硬的高科技人才,为我国的网络自主核心技术研发提供高质量的后备军;其次,加强国家对网络科研项目的资金投资力度,解除研发过程中资金“短路”而导致研发受限的困境;再次,加大国产化安全产品的开发力度,通过对网络小部件的研发慢慢替代国外的产品,最终实现以国产化的核心技术取代国外的核心技术;最后,支持网络研发的创新,全面构建自己的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不断用网络技术业务创新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通过对网络研发的投资,建立一个由我国自主控制的网络系统,进行自主管理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网络安全意识受国家宣传教育和个人认识能力所限,从个人到企业乃至政府一直对网络安全缺乏重视,没有形成主动防范、积极应对的全民安全意识,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网络监测、防护、响应、恢复和抗击能力,在迅速反应、快速行动和预警防范等方面,更是缺少方向感、敏感度和应对能力。由此可见,安全意识淡薄一直是网络安全的瓶颈,急需加强从政府到个人的网络安全意识。首先,相关部门需加强对网络安全理论的研究,从而对网络安全危害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对政府、企业及个人的网络安全意识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其次,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引导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健康上网,不浏览不健康网页;网络行业要加强自律,不发表庸俗、违法言论等;在机关,员工要将网络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保密意识联系起来,把单位的网络安全纳入人人有责、层层负责的安全管理体制中。最后,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国家必须自主研发自己的安全秘钥,并在国民中推广,对于国内已有的安全产品,一律不准进口,缓解国民过度盲目依赖外国产品的现状。只有不断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危险的能力,才能缓解我国网络安全威胁的程度。

(三)健全国家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网络管理效率

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由于缺乏最高权威的统一机构,缺乏相关管理机构间的沟通与协调,缺乏健全的网络管理制度,以及网络管理人才的短缺,导致我国网络安全管理出现条块分割、责任推卸、各行其是、协作松散、效率低下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国相关法规的贯彻执行,降低了防范网络安全的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才能有效的协调各部门的网络安全工作,并要制定相关管理规定,保证网络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首先,国家设立一个权威的、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对网络安全工作的统筹规划,并设立分支机构,细化管理任务,全面对网络进行管理。其次,加强企业、网络自身行业的自律,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制定自律标准,划分管制领导与职员的职责、权限,把网络管理放在一个更好的层面上。再次,提高个人的网络管理能力,珍惜每一次网络培训学习的机会,增强对网络的认识,提高对网络安全操作的能力,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这样虽然建立了一套自政府到网民的网络管理体系,但也要定期组织网络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培训。

(四)加强网络安全立法,完善规章制度

网络安全重要意义篇4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5-03

【abstract】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theinternetandnewmediaownershipofChina'ssocialistideologyandideolog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thesafeconstructionworkbringsstrongshock.ideologicaleducationandcontrolisfacinggreat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alsoistheimportantstrategictasktoincumbentpartyconstruction.ideolog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thenetworknewmediabackgroundandsecurityamajorchangeintheconstructionsiteandenvironment,showingastrongvitality,transmissionisfast,newcontentandrange,influence,etc.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thenetworkofnewmedia,explorenewmedianetworkinthenewmodeloftheideologicalconstruc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eoccupationofthenewmediapublicopiniontotheinitiativeandthecommandingheights,tostrengthenthecampuseducationguideandsafetyregulationinthespreadofthenewmedia,tocreateapositiveandhealthycampusnetworkculture,inordertopracticethesocialistcorevalues,strengthenthecohesionofsocialistideologyincollegestudentsandcharisma.

【Keywords】network;newmedia;Collegeideology;thesafeconstruction;pathselection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以来,在讲话中多次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意识形态安全关系着国家政治、文化安全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向和环境。高校作为知识、人才的汇聚地,是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的中心和前沿阵地。基于网络而兴的网站、微信、微博、飞信、QQ、贴吧等新媒体已成为发展最迅猛、影响最深广的强势媒体,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拓展了时间和空间,提供了新的载体,也已成为新的思想文化宣传和政治斗争阵地,通过新的信息载体和传播方式能够引导与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便于强化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渠道和方式,同时也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意识形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绝不能跌入“淡化意识形态”的陷阱。因此,探讨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的意义

强调:“意识形态安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事关中国共产党中心工作,事关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文化、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处于意识形态领域前沿,大学生思想活跃、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和完善中,理想信念尚不坚定,心智尚不成熟,是非观念尚不明确,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把高校作为西化分化的重点目标,把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作为重点对象,与我们争夺阵地、争夺青年、争夺人心。各种网络信息的交汇扩散,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较量,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对在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无疑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造成了十分紧迫的挑战。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呈现,现实社会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相互影响,各种力量与思潮竞相发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尖锐,容易影响高校大学生及知识分子的关注和思考[2]。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能够有效应对近年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也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

二、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面临的挑战

1.网络化对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及建设工作环境带来了强烈冲击

高校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前沿,高校师生是最大的网络群体。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网络新媒体具有全球性、社会性、主体性、无形性、虚拟性、隐匿性和无限性,传播方式具有互动性、即时性、便捷性和形象性,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参与性和固应性,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其充分地表自己的意志和见解,但同时也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异质性”,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主导性,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扩大了大学生接受信息的自,大学生易于主动地创造、、交流、传播扩散信息,同时也被动地接受信息、消费信息。大学生追求自我、个性化的表达使得个人在意识形态构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及主体地位大大提升,求证的渠道及质疑能力大大提高,对自上而下的宣传灌输不会轻易接受,不再迷信权威,不轻易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他们会听到不同的声音,而开始敢于挑战权威、颠覆传统。不同意识形态及文化的冲突与交锋,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是极为不利的,网络新媒体的普及部分消解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3]。因此,网络化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环境及主导权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形成了巨大挑战,增大了意识形态教育难度。

2.网络化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管控方式形成巨大挑战

网络成员身份的符号化降低了网民的道德自律和网上行为的约束力,易造成网络言论及行为失范。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发展期,地区发展不均衡,社会财富及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等多种社会现实矛盾不断凸显、激化,容易导致社会心态不稳、出现不和谐声音,各种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易被激化。社会事件经网络的广泛扩散和迅猛传播,可迅速成为舆论热点,引发大范围的社会关注,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进而影响社会稳定。高校中的大学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对网络上的信息和言论缺乏应有的审视和辨别能力,仍易被误导或者理解问题片面化、看待问题极端化,容易感情用事,不够理智、深入和全面,易于主动接受不同渠道的不良信息,对高校网络舆论监管造成很大困扰。随着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来自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的挑战,虚假信息的混淆,错误思想的挑战,来自西方思潮的威胁,传播革命的挑战,大学生易被误导或传播不良信息,以致迷失自我[4]。因此,目前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加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工作环境及安全监管,已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三)网络新媒体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提出严峻考验

美国知名媒体学者安德鲁・说峦克曾说:“互联网是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5]互联网文化领域已成为西方势力我国进行文化扩张的新战略要地以及意识形态角力的主战场。目前,国内外敌对势力运用最先进、最有效的网络传播手段,对我国实施全方位、不间断的舆论战和宣传战,不遗余力地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进行肆意的歪曲和毁谤,尤其对高校大学生及知识分子当作反华工具,通过敌对网站或是讲座、奖学金、英语辅导、组织出国参观学习等各种网络宣传,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拉拢,渗透“西方观念”、文化思潮及意识形态,国内外别有用心的少数人,借助政治事件,制造舆论混乱,通过网络骗取大学生的信任,一旦时机成熟,就煽动大学生散布谣言及恐慌信息,甚至鼓动学生罢课、游行、闹事,达到他们所期目的,由此对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出现信仰淡化、主流意识形态弱化、舆论导向艰难等现实问题,传统信仰和观念发生了动摇或改变。所有的这一切表明,新媒体时代,对我国传统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理念与方法提出了挑战,我国高校对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抵制和防御工作也将变得异常艰巨。

三、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的应对策略

1.强化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的组织保障

始终坚持党委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监管的绝对领导和核心地位,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管理干部及党建、学生工作人员对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问题的理论研究水平、调查分析能力、洞察预判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着力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共青团队伍及学生干部骨干培养和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和组织保障,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培养大批专家学者型的“舆论领袖”,加强互联网宣传及大学生思想引领队伍建设,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魅力,在历史继承中不断整合多元的社会文化思想,创新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以弥散性的方式“吸引”和“同化”纷杂的文化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及理论自身的大众认同,从而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适应性、创新性与导向性[6]。

2.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网络宣传教育体系

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的教育引导意识和宣传主导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作为新阶段、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旗帜,以理论自觉带动行动自觉。高校应占领大学生新媒体舆论制高点,利用网站、微博、微信、飞信、QQ、贴吧等各级各类网络宣传渠道,弘扬和引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宣传教育过程中由于参与者众多,价值观念多元化,动机复杂,真假难分的信息会严重地影响了权威声音及主流媒体对主流价值观的疾呼,因此,高校领导干部及思政队伍要有政治敏锐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顺势而为,高举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大旗,主动地占领新媒体的思想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思想动态及关注热点,结合当下的舆论热点及社会事件,采取大学生乐于接受、喜闻乐见、易于认可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掌握微博等新媒体话语权,发出响亮的“主流声音”,宣扬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不断加大正面舆论的影响力量。高校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营造意识形态建设良好氛围[7]。

3.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网络新模式,拓展意识形态建设新阵地

新媒体是网络媒体信息化浪潮的必然趋势,高校要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认识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对意识形态从传播观念、体制到内容、方法进行创新,重视网上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主阵地建设,对微博等新媒体进行科学规划,树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的新媒体传播新理念,构建开放型、参与型和回应型新媒体传播新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8]。创新意识形态管理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科学引导、服务学生的“人本理念”,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监督、依法管理的“法治理念”。高校宣传部门及管理人员要创新话语体系,遵循大学生的心理接受和认知规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抢占和控制意识形态传播的制高点,明晰性,明确地、自信地、理性地向大学生表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特征的国家意志,构建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叙事框架”、概念体系、语言形式[9]。加强内容创新,将经典理论用新段子表达,将新理论讲好、讲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感、现实性;重视基层党团组织在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中的创新作用和骨干作用;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引导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4.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管完善制度保障

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及监管过程中要树立全局意识、政治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防范意识,总体把握国内外意识形态趋势,筑牢思想防线,加强网络预警及监控体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建立高校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职权责制度、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网上舆情分析研判机制、校园网络安全评估机制,制谣传谣惩处机制,信息沟通制度和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审批制度、督导和应对机制等安全建设制度体系,学校党委宣传部门应成立网络舆情监控中心,专门负责对高校内微信、微博、贴吧等网络新媒体舆情的监管,从而对校园网络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机制。构建互联网管理的技术支撑平台和监管体系,通过技术手段监控网络舆情,对网络新媒体言论中的不良信息进行封锁过滤和监控,严厉打击造谣、传谣及引起社会恐慌者,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主流、主体地位[10]。推动高校网络主流文化建设,弘扬社会正气,使微博等新媒体成为传播积极向上信息和文明理性表达意见的新平台,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阵地。

四、结论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既为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各级管理者一定要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和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建设的战略高度,增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理性审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高校应该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把握新媒体舆论规律,用新态度对待新媒体,用新思维管理新媒体,用新的措施建设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平台,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参考文献:

[1]洪光东,王永贵.当前意识形态建设新思想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4(9):4-9.

[2]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中国青年报,2013-08-21.

[3]秦在东,谢成宇.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5):5-9.

[4]刘瑞生.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J].苏州大学学报,2011,(6).

[5][英]安德鲁・说峦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6]魏晓文,邵芳强.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4(6):29-33.

[7]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1).

[8]刘忠厚.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探[J].理论学刊,2009,(02).

网络安全重要意义篇5

关键词:网络空间;中国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1000106

网络空间就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不仅变得日益复杂,而且在世界各国范围内,网络空间在促进人与人的交往,地区与地区的联系,国家与国家的合作,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的同时,相互之间的影响、渗透、碰撞、冲突也变得更加频繁、更加复杂、更加突出、更加尖锐。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社会(尤其是弱势的社会)群体的生命安全,特别是文化的安全也不断受到互联网络的影响和冲击。为此,维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在网络空间发展中的文化安全,已经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国际环境安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一、网络空间领域一直存在着关于文化安全问题的斗争互联网网络空间,看起来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所反映的内容更多的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社会生活中有关文化的东西、精神的东西。它在更多的时候,是通过社会新闻、社会热点、舆论导向、价值评判,甚至鼓动号召等方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立场观点、认识方法、价值评价和情感善恶等方面给予影响。它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功能的作用显得十分明显,对人们精神影响的作用也特别突出。因此,充分认识互联网络空间发展的文化作用,了解它的文化功能并积极地维护其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文化安全,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文化安全,即指一个国家在主观上不受到与本国的意识形态、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人们的文化行为和社会心理发展相背离的不良文化的影响和伤害,客观上没有不良文化的攻击和侵袭,整个国家能够自主地保持自己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够自由地对外来有益文化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和借鉴,能够保证社会中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法治观与国家意识形态和基本政治制度的要求相同。

但是,在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凭借其在互联网空间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他们在网络空间所占据的话语霸权,大肆借助他们所认为的网络空间这个与太空、海洋并列的第三大全球公地,“加紧发展在网络空间的战略威慑力,推动相关国际规则的构建,确保美军在全球‘公地’的自由进入和调动”[1]。为此,他们大肆鼓吹所谓的“网络自由”,一方面,他们宣称“互联网自由”是以“公开的形式与不受国家约束的信息自由流动,是值得大力倡导的价值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个人自由表达其观点的权利、向领导人请愿的权利、基于信仰进行礼拜的权利――这些都是普世权利,无论是在公共广场还是在私人博客中行使。同样,集会与结社自由也适用于网络空间。”[1]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提出:“新技术本身不会选择立场,但是,美国必须做到立场鲜明……世界上建立何种信息基础设施都将取决于我们为之确定的性质。”[1]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一方面宣扬网络空间的“审查不应该被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公司以任何形式接受”[1],而当出现针对美国政府网络空间的“维基解密”事件时,她又从美国国家安全角度大加鞭挞,认为“这是一种盗窃行为,如同从公文包偷走政府文件一样”[1]。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不仅在网络空间的发展、网络自由的倡导上从来就持有两种态度。他们既大喊“网络自由”,千方百计企图通过这种“自由的”网络输出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文化,甚至干涉他国的内政,不断地干着企图颠覆他国政权的罪恶勾当。同时,他们又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国家利权和霸权行为在网络上的批评与斥责持坚决反对、绝对不允评的态度。

近年来,美国也针对我国的发展通过互联网络大肆输出其西方的思想观念、道德文化、价值标准和政治制度等。为此,他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做了不少的事情,特别是在制造和挑起我国民族之间的一些矛盾、制造民族冲突、破坏我国的稳定和煽动各种混乱方面,在互联网络空间发展的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2010年初的“谷歌事件”出现之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不仅直接将互联网络空间发展的矛头直指中国,多次批评中国干涉“互联网自由”,而且明确提出要在他们的互联网上推出中文界面的移动社交网络,要投入巨资研发针对中国的“翻墙”软件。这显然直接地影响和冲击了我国网络空间的文化安全,并对我国网络空间的文化安全构成十分严重的威协。

但是,我们也要十分清醒地看到,这些年来,我国在网络空间发展战略上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我们不仅在相关的核心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改进与空间的拓展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我们还建立了众多网站,这些网站已经在我国互联网空间发展范围内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并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主体价值观念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西方世界进行的网络空间文化安全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开展了必要的斗争。一个个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互联网站纷纷建立,反映主流意识形态、倡导主流价值观点的不少红色网站日益得到广大网民和社会群众的青睐。在这些网络作用的影响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正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中国特色的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懈奋斗。

二、在网络空间领域,我国文化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当前,我们绝不能忽视的是,在西方敌对势力网络空间战略的影响之下,我国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和影响,有的已经直接危及到了我国的文化安全。

(一)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受到影响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艰难探索中所认识和选择的颠簸不破的科学真理。它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有力和有效地指导着我国人民按照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不断地开拓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指引13亿中国人民从贫穷落后走向小康,最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它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处于指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评判、立场观点以及各种科学方法的形成都必须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在整个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处于统帅地位和起着指导作用,它与其他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是一种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的各种思想、各种观念和各种认识都要从根本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都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否则,就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就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

近年来,由于网络空间文化一定程度的失控和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一些人在网上大肆鼓吹那些体现西方价值体系的自由化思潮,极力宣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方面的观点,企图用西方的一些陈旧落后的东西来充斥我国的意识形态,企图借网络空间文化的发展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这显然是在网络空间文化发展问题上对我国文化发展指导思想的挑战,是从根本上危害我国网络空间发展和文化安全的表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受到怀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总结我国60余年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吸取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曲折历程的经验与我国“”挫折的深刻教训而提出的一条全新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所形成和创造的各种政治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形成了一套互相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些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这些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展潮流的社会制度。

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和国内个别人员通过网络空间散布谣言,混淆是非,大肆在网上鼓吹西方国家的“三权鼎立”、民主选举、“民主”制度等。有的甚至通过网络公开炮制所谓的“08”,极力鼓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全盘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意义。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制度发展和制度文化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冲击,这不能不影响到我国制度文化的安全。

(三)用或戏说历史等手法,篡改我国的历史文化历史,本来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在自己的土地上同自然界、人类社会进行艰苦斗争的过程。在阶级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剥削阶级进行不懈斗争的过程。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开展浴血奋战,进行艰苦斗争,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前进方向,不断实行改革开放,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这些过程,是历史的和客观的、现存的。但是在近年来,一些人在西方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下,竟在互联网上不时出现一些否定客观历史存在,否定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正义斗争,丑化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美化反动派,甚至美化日本侵略者的一些文章和影视作品等。他们有的改变历史的本来面目,大肆渲染革命斗争的残酷性甚至残忍性;有的将革命斗争视同儿戏,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取得革命的胜利;有的极力歌颂敌对力量的“坚韧”与“善战”,尽力丑化我党、我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的斗争;有的不仅采取的做法,否定我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对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重大意义,甚至还通过篡改历史真象起到丑化党的领导者的形象、丑化我党的作用,企图实现否定党领导的目的。所有这些,已经在互联网空间领域给我国的历史文化安全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四)网络空间腐朽陈旧的文化现象冲击着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价值评判和道德文化安全互联网络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引领社会发展,启迪社会进步,增进人类智慧,教育人们向上的作用。但是,在互联网的内容方面,长期以来出现了大量色情、暴力、金钱至上、追求感观刺激等方面的内容,正在消解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应有意识,混淆和模糊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影响着他们对理想的树立与坚守,冲淡着他们本应正确树立的社会价值评判标准,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的底线。据调查可知,有的学生就认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网络行为过程中,是没有诚信可言的”、“网络本身就是一个骗局,都是你在骗我,我在骗他”。由于这种虚幻世界的迷惑性,致使不少青少年放弃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忘掉了社会理想的树立。他们成天沉迷于网络,有的走出了网吧,都还始终留恋着网络世界。有的干脆学着网络空间里那些色情、暴力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使自己走上犯罪道路。近些年来,在社会大众中,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小学生中,因受网络负面内容影响而走向极端进行自杀、他杀、色情犯罪、暴力犯罪的触目惊心的事件时有发生。所有这些,对我国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的树立、社会是非评判标准和道德观念文化所造成的安全性冲击与影响,已经到了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地步。

(三)努力构建网络空间文化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发展环境,都有其核心的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始终不移地以先进文化的建设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因此,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自然应成为网络空间文化发展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在网络空间文化的发展建设中,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原则,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首要任务,以在网络空间文化领域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神圣使命,不断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随时体现在网络空间文化建设内容的各个方面,从而使人们无论在网络空间社会领域,还是在现实社会的不同情况下,都能随时体现和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艳丽光彩。

(四)网络空间发展的文化建设要注意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性的关系任何社会、任何环境的文化,都必然也必须有自己的主流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空间文化建设,其内容毫不含糊应该不断地去反映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艰苦奋斗,反映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火热沸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去揭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本质和主流。但是,我们又要看到,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在主流和主导文化的引导下又是多姿多色、异彩纷呈的,网络空间文化建设的文化内容,一定是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反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网络空间的文化建设就一定要从内容到形式,去创造出具有不同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中国老百姓和世界进步人类都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如果我们的互联网络只有一种色调,或只是一副面孔,可以肯定地说,我国的网络空间的文化建设就会被人们所淡忘,甚至被抛弃。

(五)网络空间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网络发展的科学规律,不断推进网络空间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网络空间文化建设是一个科技含量极高,科学技术要求很严,不断需要科技创新的领域。我们知道,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最快,科研成果最多,科技发展最有广阔前景的领域之一,就是信息科技领域。我国的网络空间发展要跟上时代步伐,要走在世界前沿,要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我国的网络文化和维护其网络文化的安全,除了可从软件方面不断改进充实新的内容之外,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网络空间文化发展领域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无论是网络空间发展的信息集散领域、处理领域,还是技术领域,都需要有大批具有创新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当前三网融合、物联网和推进云计算等的发展过程中,为我们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我们只有抓好了网络空间文化发展领域硬件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网络空间文化,并确保其发展的安全性。

(六)网络空间领域的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其文化发展的规律网络空间文化建设不仅涉及到硬件或者说形式手段方面的建设,更多涉及到的是文化内容的建设,必须按照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来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方针;处理好弘扬社会主义主弦律与发展人民群众需要的多样性的关系;处理好网络空间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积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的对我有用的文化成果。在网络空间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学习、捕捉、获取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网民自己在网络空间文化生活中所创造的那些新鲜活泼、富有生命力、代表新生事物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不断抵制各种异质的文化糟粕,使我国网络空间领域的文化始终处于既丰富多彩,又十分安全的发展环境之中。

(七)不断加强网络空间领域我国文化安全的法制化建设互联网领域文化安全的维护和保障,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加强其法制建设,使管理和发展走向法制化。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的范围,有关方面的法制建设还很不健全,特别是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存在相当差距。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从互联网络文化安全的角度,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地从网络的建设、营运,信息的收集处理,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规范,安全保障的政策与措施,以及网络建设与管理的技术规范等各个方面,建立起一整套系统科学、合理、适用、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建设中,既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互联网文化安全问题的特性,又要很好地借鉴世界各国共同认可的法律管理通则,并站在世界性的互联网文化安全的角度,站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维护人类和谐发展的角度,使我们建立的关于互联网络文化安全的法律能与国际接轨,让我们的互联网络发展中的文化安全不仅在国内得到规范,得到保障,而且在国际上也能得到认同,受到保护。这样,就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的网络空间文化安全不断得到保障。

网络安全重要意义篇6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推进xx小学网络信息安全建设,营造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20xx年5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普及工作方案》文件精神,xx小学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内容,将《网络安全法》宣传教育纳入普法和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推进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一、成立学习领导小组。

学校主要领导具体负责指导这项工作的开展,班子成员和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宣传活动方案,拟定完善的宣传教育内容,以校为本,讲求实效,使《网络安全法》宣传活动稳步开展,在师生中普及宣传网络安全法的相关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二、开展主题班会。

以“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为主题,教会学生合理安排上网的时间,如何在网上选择性地浏览信息,如何在虚拟网络中自我保护,如何对预防病毒,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更好的利用网络促进学习的进步。通过学习交流,增强同学们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清楚网络安全的重大意义,更加清晰地意识到维护网络安全人人有责。

三、开展专题活动。

利用LeD屏幕,校园广播、网络(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领域理解“网络安全”的内涵,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保密意识、防范意识、支持配合国家网络安全工作意识。

四、利用校讯通、微信、QQ等平台进行宣传教育活动。

力求与家长合作,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更好地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网络安全法律意识。

五、举办知识竞赛。

让师生明确“网络安全”的定义,紧扣网络安全主题,把网络安全知识融入课堂,通过知识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了学习范围,巩固了学习效果。

六、通过网络安全检查明确用网要求。

对办公网络和师生上网进行排查,消除网络安全隐患,进一步向师生明确了上网要求。一是所有教师和学生必须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联网计算机从事危害校园网及本地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的活动。二是任何教师不准擅自打开计算机主机的机箱,不准擅自移动计算机、线路及附属设备,禁止使用盗版软件。三是不得利用计算机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秘密等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敏感信息、政治问题和淫秽色情内容的信息。

七、建立长效机制。

网络安全重要意义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9-0081-01

1计算机网络安全定义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决定了其具体的定义越来越模糊,范围已经从以往比较狭隘的范围向外扩展。就目前而言,计算机安全是在基于网络控制和技术的平台之上制定出的计划和措施,使得网络环境在稳定的前提下,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使用性得到保护。保证在意外发生或者恶意攻击、导致数据的更改、流失、外露、破坏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局面得到有效的控制,挽回损失。计算机网络安全由开始发展到现在,慢慢的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理安全,就是系统和设备或者事故相关的设备,遭遇某些形式的物理攻击,使得数据消失、流失导致的安全威胁;二是逻辑安全,其中包括信息的完整程度、保密程度和可用程度。

2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

在计算机信息网络化发展的进程中,有越来越多的不安全因素开始对其造成威胁。除了一些偶然因素和自然因素之外,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问题集中在人为方面。具体的网络不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脆弱的计算机网络问题。互联网作为世界性的开放平台,给每个单位或者个人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和传输媒介,使得消息的获取与传播更加便捷。但也正是这种开放和共享给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导致计算机网络显得越发脆弱。网络开放技术使得网络面临的攻击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多样,从几年前比较单一的物理线路攻击,逐渐向着网络协议、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纰漏和缺口等方面的攻击形式转化。国际性也是网络自身重要的特点之一,这也就决定了攻击执行者的实施方式,不仅仅局限在本地用户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还可能涉及到其他领域或者国籍的网络黑客,甚至对国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除此之外,网络发展日趋自由化,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平台在技术领域对于用户的使用权控制不到位,自由下载、储存和上传分享各类信息等因素也成为了影响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2)操作系统中的安全隐患。所谓的操作系统,就是一种能够使得程序和运行系统在上面正常工作的支撑平台与环境。操作系统的出现赋予了计算机全新的生命,丰富了很多管理方面的功能,其中软件资源与硬件资源的贡献尤为明显。贡献越大,风险也就随之而来,操作系统软件受自身技术的约束,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安全性缺陷,这些层出不穷的隐患得不到有效的根治也成为了操作系统的通病。这主要来源于开发初期,遗留多处的技术破绽。另外,后门程序也是一种能够穿越安全管制能力范围,直接完成对程序的访问以及信息的获取与篡改,这种后门程序的存在,原因基本是设计人员在设计初期,为了能够快速的对程序进行完善,而预留出来的捷径类的系统程序。这种程序的存在能够最有效率的实现对设计程序中缺陷的修改。但后门程序往往是把双刃剑,在为自己提供方面的同时,也给黑客的侵入创造了条件。一旦在软件之前,没有将后门程序妥善处理,就会成为黑客门集中的突破口,成为信息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尽管操作系统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自我更新和升级的能力,似乎可以通过版本的更新实现对漏洞的弥补,事实上,系统已然出现的漏洞会使得所有的安全控制意义瞬间化作乌有,每每在问题出现与版本升级改善的这段时间,漏洞已经将整个网络摧毁。

3)数据库存储内容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数据库的种类多种多样,里面存储信息也具有量大和种类多的特点,诸如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信息内容。在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和保存的过程中,常常重视的环节是储存、利用和整理,还比较缺乏对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这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类似非法用户穿透安全防御核心完成对技术或者消息的非法窃取行为。数据库安全的根本就是保证内部存储的数据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内部重要数据被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实施盗用、破坏、篡改等行为,这些都属于数据库安全性的负责范围。对于数据库的完整性而言,及时检查和校正,防止数据库中不合语义数据的存在,是其核心的内容。

3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1)技术策略。从技术的角度出发,针对已经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监控、扫描、防火墙、病毒查杀等技术,比较行之有效的策略有:①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员工素质的培养。所有领域涉及人员在技术能力和职业操守等方面都要进行提升。对于重要的信息在开机前做好杀毒工作,并及时对数据进行备份;②要对网络访问进行控制。网络访问的控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网络安全的主要政策,其实质就是保证网络资源不受到非法的盗取和使用;③数据的备份与资源的恢复,主要采取的策略是备份数据库、增量备份等。除此之外,还有包括密码设防、切断途径、反病毒技术、研发完善安全操作系统等行之有效的手段,都会在技术层面给予网络安全极大的支持。特别是是对于密码技术的运用。近年来,密码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手段丰富,破解难度大,给网络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古典密码、数字签名密码、密匙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受到了好评。可以说密码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左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层次。

2)管理策略。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不只是包括安全技术和安全防范措施,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与行使安全保护、相关法规的强度。将两者合二为一到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才能更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发挥最大效能。强化计算机安全管理、提升使用者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对预防计算机犯罪、防止黑客攻击和抵御计算机病毒的侵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关于使用者的法制教育也是关键环节,明确用户和系统管理人员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合理合法的运用现代化网络资源,自觉和一切违法行为抗争到底,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

4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种类层出不穷,治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从设计到技术和管理,内容繁琐而复杂,因此只有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护策略,形成一整套具有实际反击能力的安全防护系统,才能将计算机网络安全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网络安全重要意义篇8

关键词:网络;政治安全;网络舆情;网络外交

政治安全是政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其内涵随着政治文明的发展不断发展并赋予新的内涵。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政治安全是其安全的基本前提,在全球化浪潮中,伴随着日益复杂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我国网络政治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威胁。关于政治安全的含义,学界普遍的观点认为政治安全要包括、领土、意识形态、政权、政治制度几大要素,而且国家拥有独立权和自。[1]从学界对政治安全的认识来看,政治安全主要包括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政局这五个方面的稳定与安全。国家安全是重点,是五方面内容的核心。伴随着网络的逐渐兴起与发展,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虚拟的特点,开放和全球一体化,快速和相互集成等等。从政治功能角度出发,网络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动员民众进行政治参与、监督政府行为、表达政治诉求等方面。网络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冲击,主要是威胁国家安全、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冲击国家稳定机制、动摇政治稳定基础以及危害国家信息安全等。随着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发展和网络舆论的作用,网络外交日益突出,网络的影响对中国的政治和政治安全已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网络的这一重要现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深入和系统研究中国政治安全问题。可以说,网络政治是在当前中国政治研究中是一个热点问题。

一、网络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目前学界对于网络与国家政治安全影响的研究呈现出雨后春笋的研究状态。对于这方面研究,学者们首先分析了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工具,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互动性等特点显得尤为突出。[2]也有从网络舆情的角度为基本出发点,研究网络政治的特点:网络政治主题突出,网络的普遍性、及时性和敏感性、真实性和直接性、互动性、表现力强等特点。[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对政治安全提出的新挑战,有学者提出网络时代政治安全问题的出现的全新特点,政治安全的影响因素在信息化时代的空间领域有了新的扩展,由传统的海陆空等传统领域扩张到网络疆域,由此可见政治安全受到的威胁必须得到重视。[4]

网络与全球化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我国政治安全带来全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关于网络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研究成果也是相当的丰富,主要是从利弊两方面进行阐述。关于网络对政治安全的积极影响,学者主要是政治稳定的角度进行论证。第一,从公民角度出发,在互联网时代,公众借助这一新的传播媒介,政治参与热情高涨,政治参与渠道拓宽;互联网开辟了政治参与的新渠道,民众借助这种新渠道可以发泄政治不满情绪,从而缓解和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降低的发生概率;第二,从政府角度出发,互联网增强了民众对政府政治决策过程的监督,促进决策的科学性与透明性;互联网也实现了信息在政治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使政府层多倾听民意,了解民情,从而减少政治沟通失灵。[5]同样,网络政治参与促使网络民意得到更加有效的表达,提高民众的政治素养,为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路径,有利于合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构建,为政府决策集中民意与智慧,从而缓解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6]针对这些观点,学者更多的是从动态的政治过程来研究网络对于政治安全的积极影响,从民众与政府两个主题出发来探讨网络的功能,这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互动性等特征是密切相关的。

其次,以阐释政治安全的内涵为基点,论述网络之于政治安全的挑战及消极影响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政治安全内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加之研究者研究背景的多样性、研究角度的层次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主要是从政治安全概念分析入手,讨论网络带来的挑战。第一,网络挑战国家安全。网络的发展拓宽了国家的边界,使国家形式上分散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网络信息技术上的薄弱使得他们面临信息泄露的威胁,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在网络信息时代呈现出新的不平等。[7]发展中国家在网络信息技术上的不成熟迫使他们严重依赖发达国家,信息面临严重威胁。[8]第二,网络威胁国家政治制度安全。一贯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以各种方式极力鼓吹西方的价值观与政治发展模式,希望以此来冲击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并用网络手段使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层面成为新的“殖民地”,新的“依附体系”在网络时代大行其道。[9]第三,网络冲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互联网的便捷性与即时性为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的便捷途径,在技术层面西方发达国家的地位占据主导。[10]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垄断在网络时代被打破,网络传播信息的快速性使得政府垄断信息的局面收到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的传播收到挑战,多元化思想传播弱化了统一舆论的影响,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1]第四,网络威胁政治秩序安全。网络打破了国家节制政治参与的瓶颈,网络政治参与呈现新的态势,政府对网络事件的控制力度得到弱化,全球理念传播更加广泛,政府威信与权威受到挑战。综合以上四点,网络对政局稳定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从宏观层面看待这些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相比,网络对政治安全的威胁更多的是制度层面的破坏,从而影响动态的政治参与等一系列政治行为。

维护网络时代我国的政治安全问题,首先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应当深入认识网络政治问题,重视网络对政治安全的影响,坚持思想、制度建设与政治层面相结合。思想层面,正确看待网络之于国家安全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将学习国外与立足国内相结合,网上工作与网下工作相结合原则;树立“网络边疆”[12]意识,构建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新型政治安全机制模式;从制度管理层面出发,制定相应的网络政治安全法律,充分发挥立法的作用,从法律制度方面对技术以及行为进行规制,及时有效地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法律的制定、修改与废除工作;从网络技术管理层面出发,加快我国网络信息化建设,在网络信息技术层面就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与财力,减少与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差距,增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御能力,开展多方面的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加大力度培养高精尖网络人才。在网络政治层面,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在互联网平台上引入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健全和完善民主机制;大力宣传网络安全意识,增强民众网络民主意识与网络王权维护意识;推行与实际相结合的电子政务,使电子政务服务更加全面、高效、便捷。除此而外,更重要的是要为网络政治安全的维护树立坚实的经济支撑与后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网络安全提供内生动力;加快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提高政府决策的效率;扩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健全政治参与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发扬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网络舆情给政治安全带来的挑战

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有学者指出,舆情是一种社会政治态度,是指要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政府所做的政策的反应及态度。[13]网络舆情就是民众在网络领域的所表现出的政治态度。事实上,无论是舆情,还是网络舆情,二者都属于大众媒介的一部分。所以说,网络舆情对政治安全影响的过程就是网络这一新媒介在政治领域发挥作用的过程。

有学者对网络舆情从不同学科角度例如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政治社会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内涵的多样性与舆情过程的动态性。因此,针对网络舆情,研究者主要从它的定义与特征,产生的途径与方式,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因此,很多学者在研究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又不得不提及网络政治参与这一政治现象,在当今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中,网络群体的庞大、网络信息的复杂、网络舆论的可控性差,存在各种网络群体,这些网络群体以公共舆论为名,对政府所做的各种决策施加压力,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以各种网络结社的形式影响公共决策。对参与政治者进行特征分析、研究网络政治参与与国家政治安全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参与过程中的政策思考主要成为这一方面的研究内容。当前我国网络群体的主要是围绕维护个人利益以及监督政府权力为主题,网络群体相对零散、自发性表现突出。在当代西方国家,群体的政治参与是公民集中表达意见一种常态化的政治行为,民众主要以这种方式影响政府决策。群体政治参与一般是以理性的方式参与政治扩大实践影响从而影响政府决策的出台。

国家安全的网络舆论的形态是通过网络舆情表现出来的,网络舆情是国家安全在网络舆情领域的体现。一般来说网络舆情安全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在国家层面上,另一层含义是在社会层面上。无论是在哪一种层面上,网络舆情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都不容忽视。例如,美国依仗期其互联网技术优势针对我国民主、人权等问题进行网络舆论夸大宣传,对我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造成巨大压力。[14]学者对于网络舆情对国家安全的思考更多的是建立在网络对其影响的基础之上,因此,对策也是从思想意识层面、制度建设层面以及组织领导层面来进行建言献策,无论是在哪一个层面均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为维护政治安全树立网络舆论层面的屏障。

三、网络外交的兴起与其对政治安全的冲击

所谓网络外交,是指在信息时代条件下,在以互联网为基本平台,依托信息技术,以维护自身发展利益为前提的国际行为主体所进行的一系列外交活动。网络外交主体表现形式十分多样,传统形式是国家,网络时代也可以是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亦或是个人。网络外交作为外交在网络时代的特殊形式,其目的也具有外交的一般性,即为了维持国际发展主体自身的利益,这是网络外交的基本出发点。网络形式多样也导致网络外交的方式多样性,可以是不同的国际主体之间在网络层面展开的外交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在公共领域可以是公开亦可是秘密进行。[15]从其定义可以看出,网络外交是一种将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与外交系统结合的政治活动,本质上仍然是公共外交,与传统外交相比更具有虚拟性、即时性、互动性、灵活性等特点,核心是信息与知识传输与价值认同的塑造。[16]

近年来,网络外交逐渐成为政治学甚至是传播学的研究热点。网路外交发展潜力巨大,对其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多领域的发展特点。与许多新兴学科的研究相类似,尽管学者已经对网络外交给予了很多关注,但是相关的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还未出现,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是近几年来呈现一个较快的发展态势,数量上增长比较迅速。主要研究集中以下几个方面: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外交状况,探讨了我国网络外交的现状与对策;网络外交兴起的原因与障碍,及其对我国网络外交的启示;奥巴马政府“e外交”的提出、发展、效果与趋势;网络外交兴起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的政治动因;还有学者从网络外交的形式与机制为基本出发点研究网络外交的各种类型。总体而言,国内外外学者对网络外交的发展关注度不断提高,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全面,但是系统性的研究专著仍未形成。由于网络外交这一现象还处于发展初期,研究者也只能从现象表层以及背景层面进行相关探索,从政治学学科角度进行论证还还未形成理论性成果。

从传统意义上讲,国家通过外交手段进行过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活动。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格局势不可挡,世界已然被连成了一个整体。传统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更多地以网络外交的形式存在。任何一个国家通过网络进行的外交活动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传遍全世界,随之会引起国内外民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此基础上网络舆论变会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这种现实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危及国家的政局稳定;同时,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与高度灵活性,政府面对舆论压力往往无法进行有效控制,一旦这种外交影响超出政府预期,加之政府再次决策的滞后性,这种连环效应便会带来新的外交挑战。毋庸置疑,网络与政治安全的关系不可分割,网络舆情与网络外交等形成密不可分的网状关系,新时期网络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将会愈加凸显。

四、结语

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中维护网络与国家政治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对网络政治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网络舆情、网络外交等方面进行与政治安全等问题进行了一写文献综述与梳理,对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可以结合实际探讨中国特色的网络发展模式,立足于维护政治安全的立场;以网络外交与网络舆论的新发展从理论层面进行机制建设思考;以全新视角研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网络安全的治理问题等。在网络与政治安全方面的研究空间仍然很大,学者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理论与研究创新。(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跃进:《国家安全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伟:《网络社会中我国的政治安全问题探讨》,载《企业研究》2010年第16期。

[3]胡小安、李丽:《网络民意促进我国公共治理模式的变革》,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4]韩秉成:《构筑网络发展背景下的国家安全屏障》,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5]徐文锦、黄毅峰:《互联网:政治稳定的“双刃剑”》,载《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6]胡小安、李丽:《网络民意促进我国公共治理模式的变革》,《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7]林喜庆、陆俊:《论网络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威胁与对策》,载《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8]刘文:《论信息时代的我国政治安全战略》,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9]林喜庆、陆俊:《论网络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威胁与对策》,载《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0]谭隽华:《浅议网络时代的政治安全》,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

[11]刘文:《论信息时代的我国政治安全战略》,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2]许开轶:《网络边疆的治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新场域》,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7期。

[13]陈力丹:《舆论学一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14]田荣:《试论网络舆情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2年,第13页。

网络安全重要意义篇9

【英文摘要】thenetworkculturebringspositiveeffectonpeople''''slife,learning,entertainment,ontheotherhand,itbringsnegativeeffectonthepatriotismemotionofpeople,especially,thecollegeanduniversitystudents.tosomedegree,itweakenscollegestudents''''nationalawareness,nationalself-confidence,andnationalvitalizedawareness,causingthecollegestudentsatalossofviewofthenationalvalue.inthepast,wehaveachievedalotintheeducationofpatriotism,goodtraditionandcultureofchinesenationandidealbeliefetc.towardtheyoungcollegestudents.Butinordertomeetthechallengefromthenetworktimes,thepatriotism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musthavethenewperspective.weshouldfocusonthestrengtheningofthenewawarenessofoursovereignrights,thenewawarenessofournationalsecurity,globalawarenessandthescientificrationaleducation.intheinformationtimesofnetwork,suchphenomenaastheconflictofcultures,thecollisionofviews,themutualinfitrationofthoughtsandvaluesexistanddevelopatthesametime,thepatriotism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mustgetholdofthepulseofthetimes,todealwiththeproblemsbetweentheindependenceandtheopening,thenationalself-esteemandthenationalanxiety,thenationalresponsitibilityandselfdevelopmentinafullynewopinionandstrategy,meanwhile,weshouldstrengthenthereformoftheteachingofthepoliticaltheory,establishcolorfulcampuscultureandnetworkculture,establishandamplifytheeducationalnetworksystemandmakefulluseofthenetworktechniquetoconstructtheplatformoftriotismeucation.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networkculture/patriotism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collegeanduniversitystudents

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民族意识,这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冲击和新挑战。认识、分析这种挑战,探索应对的策略和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

一、网络对大学生爱国意识和情感的新挑战

(一)“网络信息社会”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互联网缩小了世界各国间的时空距离,出现了“地球村”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蜂拥而至。不少大学生接受外来思潮的“趋同论”,相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对立将不复存在,各民族国家正在走向所谓共同的“信息社会”。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世界各国一切政治与文化的纷争正退居到同一的“公域生活”背景之后,中国人正在成为“世界公民”。可见,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对全球和人类整体的关注已远胜于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关注,民族国家意识正在减弱。

(二)西方网络强权削弱了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大学生的民族自信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优越感,是在对民族文化充分了解基础上的对民族文化的肯定和赞许,是对民族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的体现,它是自觉维护民族尊严,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心理基础。但在全球网络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英语信息占90%,法语占5%,其它信息占5%,而其中中文信息还不到1%。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说:“在互联网上没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英语将成为标准。”[1]目前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已借助新型传播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的网络强权,而处于弱势的国家或民族常常会在这种强权或霸权面前怀疑、否定自己的民族,削弱对本民族的自信心。

(三)网络文化多元造成大学生民族价值观的迷茫。以前的青年大学生,往往会在历史给定的民族价值体系中抉择自己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而在网络信息时代,固有的民族目标和方式体系为网络多元文化所冲击,代之而生的是形形陌生的民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如网上不时出现种族歧视、宗教仇恨、法西斯主义、暴力凶杀及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取向,给青年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价值观造成不可低估的危害。因为这些目标和方式对他们是前所未经验的,因而抉择的困惑与迷茫随之而来。于是,部分大学生在民族精神与文化上就呈现出不稳定、无中心、多样化的状态,精神家园迷失,内心冲突剧烈。在民族价值观选择上困惑彷徨、无所适从或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缺乏对目标及达成方式的思考与自信,这很容易带来民族价值体系中选择的冲突与悖论。

(四)网络“垃圾文化”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振兴意识。爱国主义就本质而言,最终体现在为本民族的振兴的物质动力上,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为本民族振兴的责任和使命。但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垃圾文化”渗透着“黄色”诱惑、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等社会意识,使部分缺乏健康思想情操和坚强意志品质的青年大学生失去为民族振兴而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转向追求享乐、奢侈。在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发生冲撞时,偏重于个人目标。讲奉献的学生少了,而追求实惠和物质利益的现象多了。不少大学生所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把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抛之脑后。

二、网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视角

(一)新的国家意识教育。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没有就没有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捍卫中国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起码的道德规范[2]。但信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性的交往、合作、竞争活动更加频繁和普遍,因此,高校应教育青年大学生坚持以发展的观念来认识国家和利益,不能把国家、利益静态化,教条地固守传统的国家观和利益观。我们根据信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特点,把传统的具有排他性的国家分成两部分:独享产权和共享产权。前者是不能让渡的,而后者

是可以让渡的。需要指出的是,共享产权即使已经让渡出去与他国共享,但仍然是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部分让渡,自觉接受国际规则、规范和制约,就可以获得国际规则的保护,为本国参与国际竞争并从中受益创造稳定的、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在坚持共享产权的同时,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新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互联网虽然缩小了世界各国间的空间距离,但决不就是“大同世界”、“无国界世界”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沟通、经济的融合并不代表政治、文化的完全融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仍在较量。和平发展的世界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战争和恐怖主义活动依然存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背后,隐藏着建立一个“全球”管理机构”或要以资本主义制度统一世界的阴谋。所以,国家安全意识已不仅仅局限于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而是扩展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面对互联网、经济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给国家安全带来的各种潜在威胁,高校务必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经济全球化时代,保卫国家安全已不仅是保障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同时也包括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和抵御各种网络文化的“殖民侵略”,并强化反渗透、反“西化”、“反分化”,为国家在走向世界求发展中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三)全球意识教育。过去我们讲爱国精神和强国意识,多局限于国家和民族内部的范围,缺乏全球视野,极少思考把爱国与如何走出国门到世界大家庭中去谋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时代课题联系起来。而互联网时代要求各国要有全球意识,因为互联网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许多问题如环境、能源、疾病、人口等,也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因此,我们要立足本国,用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当代世界,从世界发展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研究问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和本民族的忠诚和热爱的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培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合作意识,对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尊重与宽容态度,以及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

(四)科学理性教育。互联网带给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多样的信息文化,使得追逐感官愉悦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的信仰,从而削弱人们的理性思考,导致思想和行动上的盲从。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还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3]。科学理性贯穿在社会和生活领域,就是指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生活规范化,文化生活科学化以及人文精神合理化。当前中国已形成了较好的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风气,然而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精神化为一种为追求和捍卫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为服从真理而果断修正错误的求实精神、开拓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求真、求实是科学理性精神的重要内涵。网络时代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

三、网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处理好的新问题

(一)独立性与开放性的关系问题。在网络背景下,中国民族文化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只有弘扬民族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才能保持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有了民族的认同感,一个民族才可能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开放性又是统一的。***明确指出:“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4]中国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表明:在与异文化的冲突中,它总是能够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选择先进异质文化的合理成分与之交流、融汇与整合,从而达到改造自身的目的。当然,这种交融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中外文化在保留其主体精神基础上双向“扬弃”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交流与融合,不仅不会影响一种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反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化创新既能弘扬、提升既有的民族精神,又能够创造出新的民族精神”[5]。因此,我们要使每一个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文化必须在开放性文化体系中不注入新的内涵,才能充盈朝气与活力。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民族自尊与民族忧患关系问题。民族自尊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它能增加我们自主向上的恒心。邓小平曾说:“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6]但在走向世界的今天,过分夸大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又容易出现民族自信心不足,但妄自尊大的排外意识不适应今天的时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对祖国要有民族自尊心,并不意味着可以没有危机意识。其实,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如果不充分利用当今的机遇迎头赶上,那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此,每一个大学生都要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一个民族具有自尊心与忧患意识相统一的正常心态,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三)民族责任与自我发展的关系问题。与网络“亲密”接触,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自主意识。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个性、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普遍强烈。可一些青年学生在突出自我发展时,国家观念淡化,民族振兴的责任感正在减弱。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能力,更主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感的人。信息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青年摆脱各种诱惑,更多地去关注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发展前景,要始终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每一个大学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用知识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满足个人利益。因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富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份振兴中华的责任。

四、网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空间

(一)建立、完善教育网络系统,占领网上新空间。网络是一块自由的空间,它联接不同国度的人们,西方可以用它来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我们应该也完全可以用它来宣传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精神,所以建立网络教育体系的意义不言而喻。目前,我们已建立多个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如“九·一八网”、“中国共青网”等,粘贴有许多珍贵的照片和鲜为人知的爱国主义教育史料。各高校可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和技术优势,把这些网站与高校的校园网络及各校远程教育网相连接,让更多的优秀教育媒体进入网络,建立和完善教育网络系统,形成立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格局,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二)利用校园网,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目前,各高校都建有自己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校园网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获取信息、自主学习、提高能力的有效手段。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一平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数据库。上载与当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和资料、报纸社论以及鲜活的事例等。二是加强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教育专题网页制作。这类网页的制作应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要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吸引学生访问。三是开展网络讨论,建立“电子信箱”等提供知识交流和咨询服务,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宣泄感情的重要场所。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就是一个典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要理论联系实

际,根据学生热衷上网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网站上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儒、释、道等内容。同时,上载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著作,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内容,宣传好人好事,既注意理论深度,又贴近现实生活。二是改革教学方法。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和优秀教案上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分析、思考、选择,从而更好地使自觉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身体力行地践行中华民族精神。三是改革教学手段。尽可能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方式,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表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网络时代真正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

(四)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掌握,堵防有害信息。面对鱼龙混杂、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来源,以达到正本清源,给信息空间一片“蓝天”的目的。一是应建立部级“信息海关”,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严密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入口,对所有国家的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二是加强对国内所有的骨干网、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进一步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三是积极推进加强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立法工作,以强大的法律武器打击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四是高校要利用网络,随时在网上了解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建议,特别是平时不易暴露的思想和言论,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达到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掌握。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16.

[2]肖佳灵.国家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184.

[3]梅萍.经济全球化与民族精神的重塑[J].云南社会科学,2003,(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02.

网络安全重要意义篇10

本文介绍了网络安全管理要素,并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以某卷烟厂企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的应用为例,针对企业网络安全方案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在oSS中的应用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

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应用

1网络安全管理要素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人们对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网络安全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尤其是对于企业而言,网络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存在诸多问题。网络安全管理涉及到的要素非常多,例如安全策略、安全配置、安全事件以及安全事故等等,这些要素对于网络安全管理而言有着重大影响,针对这些网络安全管理要素的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安全策略

网络安全的核心在于安全策略。在网络系统安全建立的过程中,安全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通过安全策略,可以网络系统的建立的安全性、资源保护以及资源保护方式予以明确。作为重要的规则,安全策略对于网络系统安全而言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换言之,就是指以安全需求、安全威胁来源以及组织机构状况为出发点,对安全对象、状态以及应对方法进行明确定义。在网络系统安全检查过程中,安全策略具有重要且唯一的参考意义。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安全状况以及安全方法,都只有参考安全策略。作为重要的标准规范,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安全策略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工作人员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利用有关途径,对安全策略及其制定进行了解,并在安全策略系统下接受培训。同时,安全策略的一致性管理与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确保不同的安全策略的和谐、一致,使矛盾得以有效避免,否则将会导致其失去实际意义,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安全策略具有多样性,并非一成不变,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保证安全策略的时效性,需要对此进行不断调整与更新。只有在先进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的支持下,安全策略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1.2安全配置

从微观上来讲,实现安全策略的重要前提就是合理的安全配置。安全配置指的是安全设备相关配置的构建,例如安全设备、系统安全规则等等。安全配置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例如防火墙系统。Vpn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等等,这些系统的安全配置及其优化对于安全策略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全配置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安全系统的作用是否能够发挥。合理、科学的安全配置能够使安全系统及设备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能够很好的符合安全策略的需求。如果安全配置不当,那么就会导致安全系统设备缺乏实际意义,难以发挥作用,情况严重时还会产生消极影响。例如降低网络的流畅性以及网络运行效率等等。安全配置的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任何人对其随意更改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备案工作对于安全配置也非常重要,应做好定期更新工作,并进行及时检查,确保其能够将安全策略的需求能够反映出来,为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1.3安全事件

所谓的安全事件,指的是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在计算机与域网络中,这些行为都能够被观察与发现。其中破坏系统、网络中ip包的泛滥以及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另一个用户的账户或系统特殊权限的篡改导致数据被破坏等都属于恶意行为。一方面,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指的是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数据、信息的保密性与完整性以及应用、服务于网络等的可用性。另一方面,在网络发展过程中,网络安全事件越来越频繁,违反既定安全策略的不在预料之内的对系统与网络使用、访问等行为都在安全事件的范畴之内。安全事件是指与安全策略要求相违背的行为。安全事件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安全系统与设备、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应用系统的日志与之间等等。安全事件将网络、操作以及应用系统的安全情况与发展直接的反映了出来,对于网络系统而言,其安全状况可以通过安全事件得到充分体现。在安全管理中,安全事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事件的特点在于数量多、分布散、技术复杂等。因此,在安全事件管理中往往存在诸多难题。在工作实践中,不同的管理人员负责不同的系统管理。由于日志与安全事件数量庞大,系统安全管理人员往往难以全面观察与分析,安全系统与设备的安全缺乏实际意义,其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有可能比较小,然而网络安全状况与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一要素的影响。必须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安全事件进行收集,通过数据挖掘、信息融合等方法,对其进行冗余处理与综合分析,以此来确定对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系统产生影响的安全事件,即安全事故。

1.4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如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造成了损失,就被称为安全事故。如果有安全事故发生那么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就必须针对此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使事故造成的影响以及损失得到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处理应具有准确性、及时性,相关工作人员应针对事故发生各方面要素进行分析,发现事故产生的原因,以此来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处理。在安全事故的处理中,应对信息资源库加以利用,对事故现场系统或设备情况进行了解,如此才能够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使安全事故产生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1.5用户身份管理

在统一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中,用户管理身份系统占据着重要地位。最终用户是用户身份管理的主要对象,通过这部分系统,最终用户可以获取集中的身份鉴别中心功能。在登录网络或者对网络资源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身份管理系统会鉴别用户身份,以此保障用户的安全。

2企业网络安全方案研究

本文以某卷烟厂网络安全方案为例,针对网络安全技术在oSS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该企业属于生产型企业。该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采用针对性的安全部署策略,采用安全信息收集与信息综合的方法实施网络安全管理。在网络设备方面,作为网络设备安全的基本防护方法:①对设备进行合理配置,为设备所需的必要服务进行开放,仅运行指定人员的访问;②该企业对设备厂商的漏洞予以高度关注,对网络设备补丁进行及时安装;③全部网络设备的密码会定期更换,并且密码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其破解存在一定难度;④该企业对设备维护有着高度重视,采取合理方法,为网络设备运营的稳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企业数据方面,对于企业而言,网络安全的实施主要是为了病毒威胁的预防,以及数据安全的保护。作为企业核心内容之一,尤其是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企业内部对数据安全的保护有着高度重视。站在企业的角度,该企业安排特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数据进行观察,为数据的有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针对于业务无关的人员,该企业禁止其对数据进行查看,具体采用的方法如下:①采用加密方法处理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传输的数据。现阶段,很多大中型企业在各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该卷烟厂也不例外,企业核心信息在公司之间传输,为了预防非法人员查看,其发送必须采取加密处理。并且,采用internet进行邮件发送的方式被严令禁止;②为了确保公司内部人员对数据进行私自复制并带出公司的情况得到控制,该企业构建了客户端软件系统。该系统不具备U盘、移动硬盘灯功能,无线、蓝牙等设备也无法使用,如此一来,内部用户将数据私自带出的情况就能够得到有效避免。此外,该企业针对办公软件加密系统进行构建,对办公文档加以制定,非制定权限人员不得查看。在内部网络安全上,为了使外部网络入侵得到有效控制,企业采取了防火墙安装的方法,然而在网络内部入侵上,该方法显然无法应对。因此,该企业针对其性质进行细致分析,采取了内部网络安全的应对方法。企业内部网络可以分为两种,即办公网络与生产网络。前者可以对internet进行访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而后者则只需将内部服务器进行连接,无需对internet进行访问。二者针对防火墙系统隔离进行搭建,使生产网络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为公司核心业务的运行提供保障。为了使网络故障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应对网络区域进行划分,可以对VLan加以利用,隔离不同的网络区域,并在其中进行安全策略的设置,使区域间影响得到分隔,确保任何一个VLan的故障不会对其他VLan造成影响。在客户端安全管理方面,该企业具有较多客户端,大部分都属于windows操作系统,其逐一管理难度打,因此企业内部采用windows组侧策略对客户端进行管理。在生产使用的客户端上,作业人员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利用严格的限制手段,就可以实现对客户端的安全管理。

作者:杨国欣霍重宁单位: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崔小龙.论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0):181~182.

[2]何晓冬.浅谈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