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9:03

媒体融合概论篇1

【关键词】媒介融合媒体变革发展趋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媒介融合在业界的繁荣使学界对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011年,新闻学术期刊中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

一、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

1978年,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提出“媒介融合”概念。张建在《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一文中指出:“所谓的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出现后,与传统的四大媒体在信息的流通领域各自发挥作用,并彼此融合和促进。媒介融合时代的特征为:新兴媒体主导,新兴媒体成为引导或影响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的强势媒体;新旧媒体融合,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密切交融,共同主导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媒体竞争加剧,每一种媒体都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竞相伸张和突显自身的传播优势。”张建运用了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理论――长尾理论来阐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①

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中认为:“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媒介所有权的融合,常常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是否融合、与谁融合、何时融合、如何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并不是由媒体负责人和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所能自主决定的。”②

丁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应从三个层面理解,即物质层面、操作层面和理念层面的融合。物质层面的融合即工具层面的融合,也就是传播工具之间的功能相互交融;操作层面的融合主要包括传播业务和运营业务层面的融合;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从业者来说的;理念层面的融合即意识层面的融合。

谭天、刘晓璇在《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中认为:“当下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是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为主导,但更多的还是在行业的框架内展开。由此,广电、报业和新媒体各自为战,总体上呈现分兵合进的融合态势。”广电行业要积极应对三网融合,报业要全面实行全媒体战略,新媒体要积极推进跨界与越位。③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

媒体融合带动了媒体变革,而媒体变革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

1、变革手段之一:异质媒体的互动和联合

陈善宝、陈力峰在《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一文中,以《楚天都市报》打造“金喜购”网络平台为例,阐释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与联合。“依托于《楚天金报》、金网两大媒体平台的金喜购,一亮相即赢得《楚天金报》50万忠实读者、金网20万时尚网民的高度关注。基于《楚天金报》和金网的双向互动,金喜购借助于《楚天金报》的品牌和公信力,聚合了目标客户群体,延伸了报业传统盈利模式的产业链,通过客户和读者的互动体验和支付,形成了媒体形态和商业形态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销售盈利和模式创新。”④

2、变革手段之二:报业集团化经营

姜帅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中指出:“通过媒介组织的融合,组建集团式发展的优势在于,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湖南省现已组建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两大报业集团,湖南报业由此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⑤

3、变革手段之三:自身模式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不同的媒体要争取“和而不同”。王凡在《“和而不同”―――媒介融合下的报纸生存之路》一文中认为,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进行报网融合的同时,努力突破新闻专业主义的种种限制,在“和而不同”中提供优质的观点,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国民知情权的代言人,找到新媒体环境下自身的发展壮大之路。

广播媒体也同样如此,需要不断创新模式。郭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广播媒体发展创新策略》中认为:第一,强化广播在舆论引领中所起到的独特功能;第二,精办广播栏目,坚持走品牌经营的道路;第三,实时更新节目形态,开发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在多种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今天,对于广播而言,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发展创新策略,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在可预见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进程会逐渐影响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也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徐文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改革探讨――以“5w”模式为分析框架》中总结了现在很多新闻院系做出的一些有益尝试。包括通过专业设置开辟传统新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通过借鉴国外的融合教育模式来改造教育环境以及通过与业界合作,依托媒体平台开展融合教育。她认为对于学界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应业界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新闻教育中最最关键的由谁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几个问题。

管文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中认为“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的突出表现,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⑥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卫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认为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四、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会引领媒介向哪个方向走,不少文章将重点放在了这一个议题上。

程美华在《出版媒介的融合方式及其发展》中总结了出版媒介的五个发展趋势:第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间的融合将会渐渐摆脱行政力量的因素,不会受行政干扰;第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仍会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第三,媒介形态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加大;第四,资本的力量将会日趋彰显,并且在出版媒介融合中起纽带作用,出版媒介融资的渠道将会更宽、力度也将更大;第五,出版媒介融合出现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孔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市场格局的主导者将会是传媒集团,尤其是多媒体新闻集团,例如经济科技娱乐类新闻信息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新闻融合”的竞争焦点。⑦

对于媒介融合的方向孔玮认为可以归纳为四个,即跨媒介融合、跨区域融合、媒介资本融合、媒介集团化融合。孔玉双、孔庆帅在《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中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接收终端的融合的实现,它是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以受众为中心,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⑧

五、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

综合分析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的论文,我们可以发现既有对宏观规制的分析,也有对具体业务的探讨。总体来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等基础性研究继续进行

众所周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传播业界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实践,也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并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其概念的解读可能有所不同。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等基础性研究依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

梳理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占很大部分。当今世界,伴随传播进步的是业界传播理念的更新。媒介形态的创新以及多种媒介的融合会导致新闻传播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这种创新也体现在媒体变革和传媒治理上。研究者们在媒介变革与传媒治理这个议题上展开了不少讨论。

3、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操作建议

研究者们较多关注媒体技术发展给媒介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而讨论媒体变革的必要性和手段。这部分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结合现实案例,指导性较强。

纵观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者大多把目光投向媒介融合给传播领域带来的益处,与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担忧相比,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学者们对于媒介融合持过度赞扬的态度,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①张建,《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J].《丝绸之路》,2011(22)

②丁柏栓,《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③谭天、刘晓璇,《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

④陈善宝、陈力峰,《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⑤姜帅,《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J].《东南传播》,2011(5)

⑥管文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2006(26)

⑦孔玮,《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J].《传媒观察》.2011(3)

⑧孔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探索思考》,2011(3)

媒体融合概论篇2

(一)强调金融统计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教学中应注意构建金融统计的知识和方法体系,系统阐述银行现金与信贷统计、货币供应与流通统计、金融市场统计、宏观经济统计及金融统计预测等方面的内容,知识体系应该涵盖业务分析、效率分析、风险分析、制度分析等各方面。此外,应注意加强金融统计理论与微观金融统计业务的结合,强调金融统计的实践性,以实际统计数据为基础,着力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着力于金融统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在银行统计中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在货币供应统计中注意分析货币供应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金融统计预测中对地区发展经济指标进行预测等。

(二)注重金融统计理论的创新

教学中应系统论述我国金融统计体系的变革,金融统计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及金融统计作为金融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在金融运行监测和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在内容上,除了传统理论内容之外,应及时融合当前的理论和实践前沿、研究方法和研究热点,在内容上要具有时代特征,例如,在商业银行统计中有关商业银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分析,新兴金融业务统计等。

二、融入建模思想

金融统计学强调统计指标、构建模型等量化分析,强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应用数学建模、统计分析的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就是通过讲解数学与统计的概念、定理、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量化思想,重要的是应用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引入概念、定理时,应增加实际背景和概念形成过程的讲解,在展示实际背景和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对数学及统计当中的一些基本量,如单调性、凹凸性、连续性、可微性、周期性等,可以同时分析这些数学性质的经济金融背景,例如导数可能和边际、变动率、弹性、影响因子等有关,凸性可能与上升或增量递减有关,周期性则可能与季节性波动或经济循环等概念有关。可以将由基本概念引出的特殊的数学性质,应用到金融中去接受检验。适当增加与金融学紧密联系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统计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强化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着手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金融股价波动的高峰厚尾性、丛集性、利好利空影响的非对称性时,可以首先应用统计软件,对某只股票一段时间股票价格的对数收益率数据进行现场演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每种现象进行解说,然后逐渐引入金融的波动率GaRCH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这样以案例的形式逐渐引入的金融概念,使得学生能够将前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较为容易的理解统计模型的构建及分析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金融统计的教学,具有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等优势。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与板书不同的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增加了教学信息量。

例如在金融统计中的众多知识要点可以通过类比、归纳等方式总结,比如在讲授VaR金融风险管理模型时,涉及概率统计中“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理论,在多媒体课件中就可以通过链接比较等方式,切换教学内容,动态显示相关理论,进行复习掌握。对于需要详细讲授、重点强调的知识点,可以借助多媒体字体和颜色区分,醒目提示并加以板书,使多媒体的“快捷、动态”与黑板的“详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提高教学效率、效果。同时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统计软件如SpSS,eviews,matlab等实现金融统计中的较为繁琐、枯燥的复杂计算过程,及对金融数据的分析,简洁快速地将运算结果展现给学生,同时还可以结合各种图形表示出来,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理解、掌握知识要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尽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不能代替老师的教学活动和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根据金融统计教学的内容,应充分发挥传统教学的特殊作用,如金融统计的推导环节,ppt的相关补充解释等。只有把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授课效果的目的。

媒体融合概论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全媒体;新型文化媒介人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在全媒体之前,出现过与之类似的相关概念,比如多媒体、跨媒体以及当下热门的媒介融合。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电视媒体从受众数量到经济产值都一直领衔大众媒体,在发达国家还形成了一些跨媒体和多媒体的传媒集团。比如时代华纳公司就是之前时代、华纳、特纳三个媒体公司合并而成,横跨出版、电影与电视产业。随着internet和网络技术的巨大冲击,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正被新的趋势缔造者美国在线吞并。2000年1月10日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这天完成了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世界最大的iSp:aoL(美国在线公司)和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时代华纳公司宣布,两公司将合并组建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和传媒集团――“aoL―时代华纳公司”。随后,还出现了mSnBC(微软―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集团(默多克)等横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的跨媒体和多媒体集团。然而,以上这些跨媒体和多媒体的早期实践主要表现为各种媒体形式之间彼此的独立运营,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比如当时很多网络报纸不过就是报纸的网络版而已。

1什么是全媒体

理解全媒体这个概念,关键在于“全”到底是什么含义。通过百度搜索,找出以下三条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全媒体概念应用的新闻报道:《移动中的全媒体――中国移动的媒体战略布局解析》(人民网),这里的全媒体是指中国移动开展的手机报、手机游戏、手机电视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增值服务。《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获批――全媒体战略加速推进》(红网),这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之后,又一个获准建立的中央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意味着广播台开始涉足电视台的业务。《家庭期刊集团日前推出全媒体杂志》(凤凰网),这是平面媒体借助互联网、通讯平台,实现了印刷杂志、手机杂志、电子杂志等立体协同发展。由此可见,全媒体概念的背景是媒介融合,也就是说之前的各种媒体要融合成一种大而全的统一媒体形式。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全媒体都包括哪些媒体,以及它们如何融合成一个“全”的概念。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媒体形式有很多,就目前来看,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体形式就是大众媒体: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包括手机网络),它们又可以三分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同时包括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网融合(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之前的跨媒体和多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前,是一种混合型的媒体――各种媒体形式保存着自身原有的实体和功能,独立生产,统一管理。全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后,是一种化合型媒体――各种媒体形式彼此融合成一种全新的实体,统一生产,统一管理。面对相同的传播内容,前者会分别用电视直播,报纸评论,网络互动,后者将是在单一的全媒体形式上完成所有的工作。全媒体的媒介形式单一,只有载体不同,你可能用手机,可能用电脑,也可能用电视。它们同时具备直播、评论、互动的功能,只不过是你为了方便才选择它们其中的某一种而已,因为它们统称为全媒体。

2全媒体的发展现状

在媒介融合的化学作用下,全媒体这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必将具有一些特殊的传播属性,并影响先有的传播模式与传播体制。

2.1全媒体的出现使得意见表达方式产生了新一轮的革新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传统的大众媒体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纷纷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出现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数字广播、网络电视等新的媒介形式。0/1代码依其独特的技术优势,统合了文字、声音与影像的差异,并赋予其一定程度的网络媒体的传播属性。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已经充分的阐述过媒介形式对媒介内容变迁的深刻影响,并充分肯定了传播技术的关键作用。由于时代的局限,他没有告诉我们全媒体作为传媒业的数字化改造的产物将会对舆论表达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是数字媒介已经产生出比电子媒介更大的“内爆”效应,多媒体网络和数字电视可以比模拟电视更好地完成“神经中枢”的全方位延伸,人们在数字媒体里渴望更多的信息参与和思考,这势必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产生能动作用。在这一点上,尼葛洛庞帝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的概念,认为“信息的Dna”正在取代原子成为人类交换的工具,电视和计算机的差别仅仅在于屏幕的大小不同,传统的大众媒介正在变成群体个人间的双向交流,信息时代不仅促使媒介形态进行革命,而且在对现实生活的原有秩序进行更新,使得它更加人性、自由和公平。具体有关各种大众媒介的数字传播技术研究,国内外有大量的著作和文献,它们都或多或少的论证了数字媒体对社会舆论的表达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

2.2全媒体需要国家权力机关和媒体机构更加重视对社会舆论的管理

媒介融合使得人们能越来越便捷地接受信息和参与传播,互联网络、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的诞生,为媒体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一系列令人忧虑的问题,诸如国家信息安全、非主流舆论的引导、华夏文明传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知识沟”已被“数字鸿沟”所代替,全球信息的“不对称传播”是当前世界各国公认的现实。在全媒体上的突出优势,可被奉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用作操纵世界各国公众意见的工具,互联网无连接分组交换方式的迂回前进功能及商业性运作模式还是滋生网络无政府主义的温床。在全媒体上形成的非主流舆论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场的组成部分。这种非主流舆论与主流舆论间的相生、相、互补、互消,决定着社会舆论的最终方向与最终效果。在国际舆论战、信息战新格局的大背景下,需要重新把握并恰当处理全媒体里反映的社会舆论,对国家管制既顺应、又抗衡的态势及出现的相关问题。

2.3全媒体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管理体制并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按照当前国内的媒体管理体制,新闻出版局,宣传部,广电局等分管各自的媒体形式。有些地区已经实现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但是,这还不能适应未来全媒体的特殊要求,至少还应包括电信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如果相关的管理部门不能合理、有效的融合,必将影响全媒体未来的发展效率和质量。除了管理体制的调整之外,当前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一定的改革。全媒体给予受众比网络媒体更加强大的自由表达意见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全媒体管理应该更多的疏导而不是阻碍信息的传播。之前与当下大众媒体多采取反馈(先播后馈)的方式与受众进行异步式的双向交流,全媒体需要充分注重意见市场的前期反馈(市场调查),并在传播信息当中同时注重传受双方的动态。最后,全媒体的全功能性要求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前者保证全媒体可以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后者保证受众需求的满足是有足够效率的。

2.4全媒体要求传播者和接受者快速适应新技术媒介形式的更新

全媒体不仅要求媒体工作者是采编播合一,而且还要充分了解并能熟练操作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媒体。未来全媒体的外在形式不好预测,可能是全部统一于手机载体,也可能是类似当前QQ这样的多功能软件,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产全媒体产品的人和消费全媒体产品的人都要具备新的媒介素养。布迪厄在其消费社会学巨著《区隔――关于品位判断的社会批判》中,特别关注到新型文化媒介人(newculturalintermediaries)。这些人(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广告人等)采取向生活学习的策略,不断推出新的媒介产品样式。未来全媒体的消费者将上升为全媒体产品的阐释者和主导者之一,他们可能通过创新而非模仿来向新型文化媒介人的霸权提出挑战,并最终也将成为新型文化媒介人。

3未来的趋势与应对策略

当前全球全媒体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主要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为全媒体的发展早已积累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并开始了初步的全媒体运营实践。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一些有实力的个别媒体机构已经开始了全媒体探索。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为例,目前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媒体领域。在英国,40%的报纸都由他控股,6张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中包括《泰晤士报》、《每日电讯》、《镜报》、《卫报》等日总发行量达到2500万份;在澳大利亚,新闻集团也控制2/3的报纸。在美国,它拥有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网络和35家电视台,占全美电视台总数的40%;在拉美,默多克与3家电视台合作,通过卫星播送150套节目;在欧洲,默多克有天空电视台;在印度,有eetV;在中国,3500万个家庭可以通过卫星收看到默多克的电视节目。现在,新闻集团可以用7种语言,通过40多个频道向亚洲5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娱乐和信息节目。目前,新闻集团正在与苹果公司、谷歌公司进行对话,探求未来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盈利模式。这种成熟的硬件准备和消费市场,使得实力强大的新闻集团很容易向全媒体转型。

就国内来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传媒集团就开始出现,但是至今仅限于同行兼并,尤其以报业集团的发展最具代表性。虽然有第一财经这种报纸办电视,以及猫扑电视台这种网站办电视的先例,但是这些还都属于个案,经济体制约束与媒体市场的整体不健全使得我们还没有经历国外跨媒体集团的重要阶段。来自北京晚报的消息说,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改革新动作,“中心”制将改“频道”制。随着频道制的改革,中央电视台的人员也将相应进行调整,其中之一就是将会在全台范围内公开招聘各频道总监、常务副总监。中央电视台的体制变革反映的是当前急剧变化的媒体生态下媒体经营者的应对策略,这是对全媒体时代的一种生存适应。然而,体制改革远远不及全球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态势,因此,国内全媒体的发展应该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国情,不同于国外经验的新的发展途径。我们可以借鉴凤凰集团的做法,以电视为主体,不是通过兼并重组,而是通过发展自身的报纸、杂志、网站来实现媒介融合,达到全媒体的要求。国内的大众媒体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比如几乎所有电视台早就拥有广播电视报,一些有实力的省级卫视还办有相关的期刊、杂志和网站,并通过中国特有的强大的行政手段进行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媒体融合概论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人多媒体特性进化理论

有关媒介融合的探讨和研究俨然成为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热点之一。无论是涉及媒介融合概念、形成动因、层次结构及其未来走势等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还是诸如报网融合、融合新闻、传媒转型、人才培养等针对产业实践的研究,都力图使这个曾被视为“新闻学上的假设”①的新兴理论变得愈加血肉丰满。

然而有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当前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似乎总是围绕着技术层面、运作层面、实践层面和社会层面,而忽略了对作为技术与社会存在的核心――人的考量。换句话说,之前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多是走实用至上路线;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从作为个体的人的微观角度进行思考。

在笔者看来,媒介融合不仅是技术、产业等物理层面上的汇流,由于人的存在,它还表现为一个活跃的、指向明确的、带着生命气息的演进过程。由此,本文提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性的积极回应”这一命题,试图从麦克卢汉和保罗・莱文森两位传播学者的相关理论出发,对其予以阐释。

媒介是人的延伸:人的多媒体特性在理论上存在的可能性

“媒介作为人的延伸”②,这是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著名论断。在他看来,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比如,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同时作用于人的神经中枢。这种延伸的机制能够改变人在使用媒介时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如果对此作逆向思考:由于人的视听觉主要依赖于眼睛、耳朵、嘴巴、神经中枢等器官,因此,印刷媒介、广播、电视等也就相当于延伸了人的眼睛、耳朵、嘴巴、神经中枢;反过来,在视听觉的意义上,上述人体各器官便具有了和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相似的特性,比如,我们就可以说,耳朵在听觉意义上具备广播媒介的特性。

当然,如果从广义的媒介出发,即“媒介是指使双方(人或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③,那么,眼睛、嘴巴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媒介。例如人要以图像的方式获取外界信息,必然离不开眼睛。由于本文探讨的是媒介融合,媒介理应限定为狭义的大众传播媒介,因此,笔者仅将人的身体器官视作具有某种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

这样,人的“多媒体特性”便具有了理论上探讨的可能:眼睛在视觉、图像层面上具有印刷媒介和影视媒介的特性,耳朵和嘴巴在听觉、声音层面上具有广播、电话(手机)媒介的特性,中枢神经系统在记忆、运算等层面上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媒介的特性,甚至可以说整个人体在自由移动的层面上具有手机(便携式网络设备)媒介的特性,由此,作为个体的人便融合了多种媒介特性于一身――此即人的“多媒体特性”。

此外,传播学上的“人内传播”概念亦能为人的多媒体特性提供理论支撑,它是指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④在这个定义中,“接受信息”和“信息处理”已经暗含了媒介的存在,因为对信息的接受势必要依赖于媒介,而对信息的处理则落脚于终端概念。这就意味着,人体自身需要有特定的媒介来完成获取信息的任务,同时需要有特定的媒介对信息进行处理。显然,承接上文可知,眼睛、耳朵、嘴巴等器官成为人最常用也最重要的信息获取与交流的工具,是人内传播中“接受信息”的媒介;中枢神经系统则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负责“信息处理”。如果将此置于今天媒介融合的语境之下,不难发现,其实人体自身就是以一种媒介融合的形式存在的。

媒介进化理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征的一种回应

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在其博士论文《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理论》中提出了三个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前技术世界、技术世界、小生境。⑤在莱文森看来,当技术参与到当前环境中来时,我们便处在一个技术世界,反之就是前技术世界。因此,前技术世界实际上就是没有技术性制约的环境,亦即自然世界或真实世界。

莱文森在论文中说“在媒介进化过程中,媒介回应的环境必然是前技术的环境,或是人们喜欢或渴望再现的真实世界的传播模式”,而“当一种媒介对前技术世界做出了满意的回应,或者接近于前技术世界的某些基本要素时,该媒介便找到了它的人类小生境”⑥。由此,“一切媒介的进化趋势都是复制真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⑦。

对此,莱文森以广播与默片、黑白照与彩照、静照和抓拍等为例加以解释。比如,在他看来,在前技术世界里,有听觉而无视觉的传播模式较之于有视觉而无听觉的传播模式,更符合人的生理需求,广播媒介由于接近于前一种传播模式,因此得以生存,而默片则不得不淡出历史舞台。

笔者以为,莱文森在分析媒介生存与进化的原理时,是以特定的单个媒介为例阐述的,比如照片、广播、电影、电视等,并认为每一种媒介得以生存和进化的原因是符合其所对应的前技术传播要素;而媒介融合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媒介走向聚合,并伴随着新媒介的产生,这一动态的演变在笔者看来,就是试图去找寻到它所对应的前技术世界的“小生境”,并以一种具体的媒介形态完成对这一“小生境”的响应。

那么,媒介融合对应的人类“小生境”,即前技术传播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呢?回想一下常态中的人际交流形态,几乎不是单独依靠某一个器官,如眼睛或耳朵,来完成信息传递与接受,而总是眼睛、耳朵、嘴巴、大脑,甚至肢体动作、空间位置等同时发生作用,相互协调。

很显然,媒介之所以走向融合,就是希望在传播模式上更倾向于后一种情形,从而更贴近人的自然生理特点――这便是媒介融合所对应的前技术世界人类“小生境”,而最终回应这一“小生境”的具体媒介形态,即是融合媒体,如手机、便携式计算机等。结合本文第一部分的探讨,笔者将媒介融合对应的“小生境”看做是人的多媒体特性(人的多媒体形式的传播特性),从而认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征的一种呼应。

同时,媒介融合也符合媒介的进化趋势是“复制真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一法则。以手机这一媒介融合终端形态为例,它集文字(短消息、网络信息)、图像(彩信、mp4和移动电视)、声音(音乐、通话)于一体,复制的是真实世界中融语言信息、视听觉于一体的人际交流模式;同时,手机接通互联网后,就具有了类似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复制的是在信息交流中个体的记忆、计算、反馈等内容;而手机本来就能够实现自由移动,加上GpS功能,这对应的是真实世界里人际交流可随意发生位移的特征;另外,手机在设计上日趋轻薄化、便携化和人性化,以实现与人体的完全融合,试图抹去它在复制人类“小生境”时所遗留下的技术性痕迹。

“技术的人化”:媒介的融合及其进化应以人为核心

一方面,媒介进化理论通过“小生境”概念,将媒介与人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认为媒介只有对人类的自然传播模式作出积极回应,才能得以存活和发展,莱文森称之为媒介的“人性化趋势”⑧。这说明媒介的进化会受到人的因素的制约,从而朝向符合人的特性的方向。但另一方面,媒介的日趋完美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其中的人性化和技术性是并存的关系,甚至往往出现技术先行、技术引导、技术中心的现象,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媒介融合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深,这是当前学界专注于技术、产业层面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既然媒介融合在媒介进化的层面上是对人的多媒体特性的回应,就应该在人和人性方面受到更多的关注。

笔者愿意称其为“技术的人化”。一方面,通过对媒介硬件(如体积、重量、材质和人体工学)的改进,使媒介融合的终端日趋轻薄化、便捷化;另一方面,通过对媒介软件(如工业设计、操作界面、程序设计和智能化)的创新,提高媒介融合终端的审美性、智能性。这样可以使媒介融合持续地积极地对它的人类“小生境”作回应,不断趋向人性化,真正实现技术服务于人类需求。

注释:

①2006年6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BrianBrooks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所作的关于媒介融合的讲座上称,“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加]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6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28页。

④百度“人内传播”:

⑤⑥⑦⑧保罗・莱文森[美]著,何道宽译:《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8页,第35页,第35页,第36页。

媒体融合概论篇5

【摘要】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爆炸性增长态势,大数据分析,媒介融合都是财经记者不得不面对的媒体环境现状。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财经记者应利用好现有资源,不断创新财经新闻的生产方式、呈现形式,并坚守作为财经记者的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

关键词媒介融合财经记者专业素质

一、媒介融合与财经媒体

改革开放以后,财经媒体的发展追随着改革的浪潮不断的演进,从最初的经济报、证券报、财经报,到现在的理财报,每一种转变都是对市场的真实反应。官方财经媒体《经济日报》、《市场报》、《经济参考报》、《国际商报》、《金融商报》、《市场信息报》、《经济新闻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以及市场化媒体《中华工商时报》、《财经》、《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国企业家》、《每日经济新闻》等也都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逐渐转型,适应媒介融合的需求。中共中央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随着中国正在进入互联网时代,每一种媒介平台都需要依托互联网来发展,传统媒体的广告在向互联网转移,传统媒体的记者也在不断适应媒介融合下新闻的操作手法。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就提出了“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的概念,不仅描绘了各种媒介之间的一体化融合情景,更被认为是指明了传媒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对这一概念的起源可追溯至麻省理工大学的ithieldeSolapool教授在《自由的技术》一书中提出的“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虽然普尔尚未使用“媒介融合”概念,但“传播形态融合”概念已经勾勒出媒介融合的本质特征,被公认为“媒介融合”的最早概念。受限于上世纪媒介技术发展,西方学界对“媒介融合”现象的探讨仍然多停留在报刊、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介之间的融合,尚未延伸至互联网领域。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概念就越发明确。andrewnachison(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在2001年就给“媒介融合”以明确的定义:媒介融合就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此后,西方还有很多学者(包括templar、JamesGentry等)都对媒介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虽然所表达的意见侧重点有所不同,但综合而论,他们都认为媒介融合是大众传播业在不断发展中的一个渐进式转型,能整合多个信息平台的稀缺信息使得媒体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

目前,广义的财经媒体在国内分三类:一类是各大部委或政府机构主办的经济类报刊,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时报》、国家发改委主办的《中国改革报》等。还有一类是官方主流媒体主办的财经媒体,如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第三类是市场化的财经媒体,如《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等。

二、财经记者的不良表现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财经记者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虚假报道、新闻敲诈等违反新闻原则的事情也层出不穷,尽管有些财经记者已经得到了惩治,但是对于同行记者来说如何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守住阵地,做有良知的记者,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和要具备怎样的能力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

2013年5月,《新快报》刊发了陈永洲采写的《再遭举报财务造假记者暗访证实华中大区涉嫌虚假销售》,报道了2012年在华中大区涉嫌销售造假。10月19日,陈永洲被长沙警方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刑事拘留。10月26日,陈永洲承认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收受贿赂发表失实报道。继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被吉林省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犯罪被检方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后,央视反腐再曝新消息。2014年7月11日,央视财经频道原副总监李勇、知名主持人芮成钢和一名制片人也被检方带走。2014年7月12日,芮成钢被检方带走,消息称芮成钢及家人利用采访资源牟利。21世纪报系总编沈颢、总经理陈东阳2014年9月25日下午被警方带走。21世纪网因新闻敲诈犯事,21世纪网总裁刘冬、总编辑周斌等,悉数被警方带走调查。因为新闻敲诈手段恶劣、波及面大、影响恶劣,该网已被吊销所有网站资质。

在《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芮成钢在内的多名财经媒体人士、21世纪报系总编沈颢等被带走调查之后,可以看出财经媒体圈制度欠缺,尤其是在媒介融合时代,记者在面对诱惑时很难坚定信念,坚持新闻理想。这种情况下,对财经记者要有更高的素质要求,并不断地给予接受再教育的机会。

三、财经记者在媒介融合时代下应具备的素质

这些著名的财经记者没有守住底线,犯了原则性错误。作为在一线的新一代财经记者们,就更应该引以为戒,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培养自我的专业精神和业务能力,提高辨识度,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1、清晰的融媒思维、批判性的思考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分享是所有的互联网产品的前提,包括新闻作品。只有拥有了分享的概念,才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丰富专业性的财经报道。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融媒思维包括要有鉴别真假新闻的能力。复制粘贴、不注明新闻出处的随意转载,会加大辨别的难度,但这是对财经记者最基本的要求。融媒思维还包括要有竞争意识,财经媒体不断增多,很多对经济有研究的学者或专家也会自己开设公号和自媒体,怎样传播他们优秀的资源并扩大自身媒体的影响是财经记者需要考虑的。如何培养财经记者自身的融媒思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搜索有价值的信息并为不同媒介使用的能力。要有强大的内心,抓住与高层人士或专业人士讨论采访的机会,得到独家一手资料,更要利用好官方网站、门户网站,新闻媒体官网,论坛,微博,微信等网上各种渠道。自主利用这些资源也需要财经记者有更强的学习能力。

2、专业的财经知识及复合式的知识结构

新闻记者要成为杂家,就需要涉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框架,而作为财经记者,最基本的要有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懂得一些统计学的原理,具备相应的经济政策解读能力。对财经问题要有好奇心,能够用专业的眼光来发现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财经记者的文字特点要符合受众的阅读层次,符合不同媒介载体的特点。要学习国外传媒集团的财经新闻操作的手法,不断增强专业性。无论传播形式如何多样化,财经新闻的内容才是关键,专业的财经报道仍然是做财经新闻的不二法则。

3、学会“跨媒体”传播

财经记者应会拍会编会制作,能整合海量信息资源,根据媒体的定位和新闻媒体的特点制定最佳报道方案,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融合优势,使作品最大程度地向受众传播。一件事情的发生,要合理的将所采新闻在不同的媒介上传播,就需要有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适应不同媒体的新闻材料。快速的网络搜集新闻素材的能力、网络软件的使用能力、网络写作的能力都会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4、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网络媒体比传统主流媒体和市场化媒体运营思维更快,传播效果更强,但是既无行业规范之约束,也无专业之自律。一些欲上市的公司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在客观上给一些不良财经记者和财经媒体不法谋利提供了想象和操作空间。很多时候,对于财经记者来说,抵制诱惑的能力是必须具备的。秉持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理念,不做谋取私利,违法犯罪之事。国家对不法财经媒体的整治,是顺应人心的必然之举,也是重构健康清明的经济环境的必要手段。避免新闻敲诈、报道虚假新闻的事情出现,需要财经记者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不能利用职务之便为谋私利参与相关的经营活动。

时代在发展,媒介融合到什么程度对记者来说还是有一定想象空间的。如何在这股浪潮中坚定地做出好的财经新闻,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经济视角,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是作为财经记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财经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改变的。但是不为一己之利,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是财经记者必须坚守的底线。

参考文献

①穆静,《媒介融合给记者带来的利弊》[J]《.新闻世界》,2010(7)

②谢太平、杨珊、蒋晓丽,《在反思中前行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四川9本学术期刊近五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热点综述》[J]《.当代文坛》,2013(9)

③赵晓晓,《浅议报网融合背景下报刊记者的素质》[J]《.新闻传播》,2013(10)

④侯梅姝、张永贵,《“融媒体”时代下如何做一名全能记者》[J].《中国传媒科技》,2012(3)

⑤孔保尔、滑珊,《分析报网融合下“新型记者”的素质》[J]《.今传媒》,2012(7)

媒体融合概论篇6

关键词itS集成;电子信息技术;数据处理;信息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55-0209-02

1itS信息及特征分析

1.1智能交通信息(itS)

交通系统由包括4个基本要素:人(交通出行者、驾驶员和管理者)、物(货物)、各类交通工具和相应的交通设施构成。交通信息是指所有与交通系统的四大要素相关联的信息,是atmS的关键基础。面向atmS的基础交通信息主要是指与交通运行状态和交通管理有关的交通信息,是交通信息中最直接、最基础的信息。基础交通信息包括基础交通地理信息、交通实时状态信息、交通控制和管理信息、交通政策法规信息、公共交通信息。

1.2基础交通信息的属性特征

基础交通信息是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其应具有以下一些基本属性特征:1)准确性;2)及时性;3)共享性;4)信息的采集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5)具有海量信息特征;6)增值性。

2数据压缩处理技术

交通信息一方面时采集到的信息烦杂多样,要想利用这些不同类别的信息,需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另一方面,交通信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空间性和随机性,因此对它的研究分析需要建立在广泛统计的基础上,应用各类信息处理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来探索它的规律性。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能对多种载体(媒体)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媒质)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综合性和交互性。交通信息是属于多媒体信息范畴。若要实时的综合处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其数据量是非常大的。要传输或存储这样大的数据量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对其进行压缩编码,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要传输或存储的数据量。

数据压缩主要依靠信源编码技术。一般的,图像压缩技术可分为两大类: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技术。在多媒体应用中常用的压缩方法有pCm(脉冲编码调制)、预测编码、变换编码、插值和外推法、统计编码、矢量量化和子带编码等;混合编码是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方法。新一代的数据压缩方法,如基于模型的压缩方法、分形压缩和小波变换方法等也已经接近实用化水平。

3信息融合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在单纯数据采集融合(即一次融合)阶段称为数据融合,是研究多种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处理的基本方法、技术、手段以及信息的表示、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一门技术。融合是指采集并集成各种信息源、多媒体和多格式信息,从而生成完整、准确、及时和有效的综合信息,它比直接从各信息源得到的信息更简洁、更少冗余、更有用途。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是一个典型的多传感器系统,信息融合技术给交通信息加工和处理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信息融合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合理协调多源数据,充分综合有用信息,提高在多变环境中正确决策的能力。

在信息融合领域使用的主要数学工具或方法有概率论、推理网络、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等,其中使用较多的是概率论、模糊理论、推理网络。当然,除了这几种常用的方法之外,还有其他很多解决途径。

3.1概率论

在融合技术中最早应用的就是概率论。在一个公共空间根据概率或似然函数对输入数据建模,在一定的先验概率情况下,根据贝叶斯规则合并这些概率以获得每个输出假设的概率,这样可以处理不确定性问题。贝叶斯方法的主要难点在于对概率分布的描述,特别是当数据是由低档传感器给出时,就显得更为困难。另外,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常常简单地假定信息源是独立的,这个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非常受限制。卡尔曼滤波方法则根据早先估计和最新观测,递推地提供对观测特性的估计。另外,概率论和模糊集理论的综合应用给解决多源数据的融合问题提供了工具。

3.2模糊理论

模糊集理论是基于分类的局部理论,因此,从产生起就有许多模糊分类技术得以发展。隶属函数可以表达词语的意思,这在数字表达和符号表达之间建立了一个便利的交互接口。在信息融合的应用中主要是通过与特征相连的规则对专家知识进行建模。另外,可以采用模糊理论来对数字化信息进行严格地、折衷或是宽松地建模。模糊理论的另一个方面是可以处理非精确描述问题,还能够自适应地归并信息。对估计过程的模糊拓展可以解决信息或决策冲突问题,应用于传感器融合、专家意见综合以及数据库融合,特别是在信息很少,又只是定性信息的情况下效果较好。

3.3推理网络

推理网络的构建和应用有着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由一位名叫JohnHwig-more的美国学者所做的研究工作。近来,许多对于分析复杂推理网络的理论往往基于贝叶斯规则的推论,并且都被归类于贝叶斯网络。目前,大多数贝叶斯网络的研究都包括了对于概率有效传播的算法拓展,同时它在整个网络中也充当了新证据的角色。同时贝叶斯网络在许多a1任务里都己作为对于不确定推理的标准化有效方法。贝叶斯网络的优点是简洁、易于处理相关事件。缺点是不能区分不知道和不确定事件,并且要求处理的对象具有相关性。在实际运用中一般不知道先验概率,当假定的先验概率与实际相矛盾时,推理结果很差,特别是在处理多假设和多条件问题时显得相当复杂。

参考文献

[1]杨兆升.基础交通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史其信,陆化普.中国itS发展战略构想[J].公路交通科技,1998,3.

媒体融合概论篇7

从主流媒体评论的影响力看,党报评论还存在针对性、时效性、贴近性不强的问题。有些评论不贴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虑,常流于一般化和空泛;有的抓不住社会生活中的关注点,在舆论引导上常常迟一步、慢半拍;有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讲空话大话套话多,故作高深等。要更有效发挥评论引导舆论作用,必须正视、解决这些问题,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当前,媒体评论非常活跃。报纸评论专栏,网站评论板块、论坛、博客等,各种评论观点层出不穷。面对传播格局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党报评论“领军”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一、转变观念,做到“站得高、跟得紧、贴得近”。党报评论关键是要把权威性、指导性和亲和力、吸引力“有机结合”,少一些“必须要”“一定要”,强调针对性、说服力,平等谈心、以理服人,树立“大评论”理念。无论高端声音、重大时政,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宏观微观问题,都应纳入党报评论的范围。善于运用评论武器,分析和解读各类新闻,“敢说话、快说话、会说话、说准话”,做到“既站得高,也跟得紧、更贴得近”。

二、打造品牌,做到“气势大、切口小、风格活”。面对以新媒体为平台,各类观点相互碰撞、令人眼花缭乱的状况,党报评论亟待树立品牌意识,要尽快拿出能够“吸引人、抓住人、感染人、启迪人”的品牌评论,真正让党报评论发挥引领主流社会价值评判的“领军”作用。一是彰显磅礴大气。使品牌评论既给人有“成竹在胸”的稳重厚实感,又给人以“高瞻远瞩”的精神振奋感。二是突出以小见大。三是力求生动活泼。

三、改进文风,做到选题准、形式新、队伍强。一是围绕中心抓选题。二是改进文风创形式。三是完善机制建队伍。

创新党报评论是适应传媒业深刻变革的客观要求,更是增强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任务。要以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创新党报评论上有所思、有所求、有所为,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努力在提高党报舆论引导力上有新突破、有新成效。

(摘自《中国记者》文/汪谷震)

记者的“王权”别滥用

老百姓授予了记者“无冕之王”之称。但如今,有些身处“王位”的人,为抢新闻而忽略新闻真实性,忘掉了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的古训。记者的“王权”可别滥用。

众所周知,记者又称“无冕之王”。在公众心里,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仍强于网络,这是记者们的殊荣,也是媒体从业者们努力工作的动力之源,媒体人应该格外珍惜。反之,如果记者为争取读者的眼球滥用“王权”,老百姓很可能对传统媒体将信将疑,继而损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当下正被热议的“小学生”事件就是一个极应景的例子。由于记者急于抢新闻的心理,在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逻辑上的精心判断的情况下,就把这一“爆炸性新闻”抛将出来,导致许多不明真相的人的“仇权心理”被无限放大,险些造成一桩冤案。

记者个体的职业素养和周围环境是分不开的。一些媒体为“博出位”,片面强调迎合受众,忽视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无冕之王”的权力和地位都是人民给的,但是显然现在有些身处“王位”的人,忘掉了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的古训。

(摘自《北京晚报》文/侯江)

媒介融合格局之下传统报业的出路

在媒介融合愈演愈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发展属于自己的新媒体,在未来的媒体生存竞争中获得机会。

当前,媒介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在这种趋势下,传统报业的出路在哪里?

出路在于创新。传统的机制体制要改革,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办报制度等也需要改革,传统的新闻理念、报道内容、报道方式和手段都需要创新。

出路在于整合。报业市场的竞争,已经发展为报、刊、广、电、户外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方位竞争。所以,我们要化竞争为整合,包括同类媒体的整合、异质媒体的整合以及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整合等。

出路在于融合。几乎所有的报社都依托自己的报纸推出了手机报,创办了新闻网站,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媒体如报纸应多加强与音频、视频、网页等互动性强的数字媒体间的融合。此外,还需打造一批能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一条龙”报道任务的全能型记者。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报》)

网络时代应有“遗忘权”

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无尽的烦恼,并对现行的法律提出了新挑战。

最近,法国有两名议员向议会提出了一个新的法律概念:“数字遗忘权”。具体说来,即个人可以依法要求从网络上删除有关本人的某些行为和言论记录,而不应该事无巨细地被永远“网”住。

媒体融合概论篇8

摘要: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以下四大转型趋势:学科融合,大学需要优化内部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媒体融合,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报道新闻;科技创新,高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应加强针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性研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理解生态,只要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报道新闻的方式就没有理由不变,我们新闻教育的模式也没有理由不变。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新媒体;转型趋势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014-02

2006年,也就是twitter诞生的那一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你”(YoU)列为年度人物。在数码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那些曾经被称为受众的人们变身成为信息生产的积极参与者。正如Bradshaw(2007)所言,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从一个公众必须依赖专业媒体获取信息的社会,变成一个“人们可以自己获取并且生产信息的社会”。《时代周刊》预言,为数众多的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如Youtube、mySpace、wikipedia以及twitter,“不仅会改变世界,而且还会改变世界变化的方式”(Grossman,2006)。迅速变迁的媒体环境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四大转型趋势。这四大趋势概括起来就是:学科融合,媒体融合,科技创新和理解生态。在当前几近相同的技术环境里,这四个方面不仅是西方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课题,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点思考的发展方向。今天,我想围绕这四大趋势,立足于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前沿,并结合浙江大学的探索,谈谈想法。

一、学科融合

先说个案例。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似乎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他们也许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被校方“关闭”的新闻传播学院。当然,校方并不主张用“关闭”这个词,他们用的是“重组”。该校高层表示,现有的学院太小,太孤立,太受约束,以至于无法为学生提供他们所希望的新闻教育,也无法使教师从事他们所希望的教学和研究。在重组期间,新闻教育仍然以课程的形式继续,不过必须是双主修,或主修其他专业加辅修新闻专业。请注意,是辅修新闻专业。面对学院教师、学生和校友的质疑,校方强调此举将是提升该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大契机,未来可能建立一所融合信息、传播、媒体和技术等多种相关学科和资源的新学院,并可望成为美国最好的。

科罗拉多大学或许只是个案,它有许多内因,如原来学院的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等等。但这一个案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面临每天都在改变的媒介环境,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也需要改变。在这个媒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人人都是媒介的时代,新闻(Journalism)和新闻工作者(Journalist)本身的概念受到挑战,需要大大拓展。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新闻教育仅仅依靠新闻学院是否足够?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被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校方认为它没有很好地与其他学院合作,从而无法提供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因此,如何优化大学内部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成为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这一目标有不同的实现途径。科罗拉多大学是比较极端的一种。目前,浙江大学2+2的本科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新生进校都按人文或社科两大类划分,前两年打通培养,主要是通识教育,没有具体专业。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从第三年开始,学生进入自己确定的专业院系学习。用校方的话说,就是一种“宽专交”(拓宽基础、专业培养、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弥补了原有单一化专业教育的不足。当然这一模式在新闻传播专业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大块的实习时间使得本来就被压缩的专业课程进一步压缩,导致学生感到在校受到的专业训练不足。进入专业较晚,也使学生难以找到专业感觉。头两年通识阶段选课太随性,有些课程感觉用处不大。总的来说,这种“宽专交”的培养理念是适合新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但具体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媒体融合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家普尔教授提出。他认为,媒体融合就是传统上需要依靠多种媒介技术来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被整合在一种媒介之上,而这种媒介通常就是数字网络媒介(pool,1983)。同样来自mit的媒介融合研究专家、比较媒介研究专业的创始人杰金斯教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展开。他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三方面的整合:跨越多个媒介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介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受众的主动信息获取行为(Jenkins,2006)。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介融合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现象,而是包括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

媒体融合的大潮同样席卷中国。不论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三网融合进程,还是每个媒体内部争先恐后规划的全媒体蓝图,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则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媒体融合的压力。从前,报社记者只会写文字稿就行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被要求在新闻现场同时以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的形式通过微博等方式新闻。一些记者为新技术带来的新可能而欢欣鼓舞,还有一些记者则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如埃里克·牛顿所言,“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newton,2010)”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面对日趋融合的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传统新闻理论对于新闻现象的归纳和解释是否仍然准确?传统按媒体划分的采写编评课程是否还适应当前的融合新闻报道?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又该如何改变或重组现有的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高校选择的是增量改革的途径,即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正的同时,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浙江大学也是如此。2011年上半年,浙大增设了《媒体融合》本科课程,我是主讲教师。在教师讲授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调研国内外融合新闻报道的前沿案例,最后独立完成一项融合新闻报道任务。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获不少。但初次探索,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课时太少,未能与实验课结合,平台不够完善等等。

媒体融合概论篇9

但是,如果不敢于直面谬误并纠正之,最终的代价将无比高昂!事实上,在一些流传甚远的谬误影响下,运营商虽抱有良好的出发点,但结果却总令用户感到“傲慢与偏见”。

在2009新年第一期的专栏中,罗小布老师对运营领域的十对基本概念范畴进行了理论梳理和澄清,希望能启发行业同仁的深入思考。热忱欢迎您的观点,来稿请发.cn。

谬误往往“头头是道”。

例如,“高端人群有钱,所以会购买付费频道”就是一个谬论。首先,中国的高端人群不是以“有钱”为代表,而是以“社会地位”为准绳;其次,有钱人往往不看电视i最后,要看电视的人往往不愿意花钱,

谬误一旦流行,运营商具有再好的出发点,也会让用户感到傲慢与偏见,其后果难以预料、这些年来,广电已为许多谬误付出了政治、经济和心理上的沉重代价。追溯谬误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忽略了许多不该忽略的因素,另一个就是缺乏精确的定义。本文就一些容易引起谬误或混淆的基本概念进行探讨,旨在力争澄清概念,尽量少犯错误。

一、媒体与媒介

媒体与媒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传媒领域,媒介是指各种信息的传输手段,包括纸张印刷(报刊)、电波传送(广播、电视)、ip数据(互联网);媒体是指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社会组织机构。在运营商领域,媒介是指实现应用的技术手段,媒体是指技术手段实现的应用或内容。例如,拥有一台印刷机,可以印刷报纸、杂志、书籍等,这只是媒允而媒体是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等。

媒体和媒介遵循不同的规律,不能混淆,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误。例如,交互电视只是媒介,作为媒介需要追求技术完备性和完美性,如高带宽、高清晰、互动、时移等;而作为交互电视承载的媒体,却是要追求议程的合理性、政治性、新闻性、解读性等,以及点击率或收视率、冲击力或表现力、公信力等。

将报纸和互联网的文字内容引入标清数字广播电视和交互电视,站在电视“媒介立场”上完全可行,站在电视“媒体立场”上就不行!因为没有表现力、不方便阅读。数字化以来,全国广电占用大量频道资源的数据广播业务收视率如此之低,就是该种谬误的后果。

二、“三网融合”与“三功能融合”

“融合”如果界定不清,就会导入歧途。

“三网融合”自身就定义不清,第一,是指哪三个网――互联网、数据网、电视网?还是互联网、语音网、电视网?第二,在哪里融合――组织机构或体制上?还是在网络或终端上?与其说“三网融合”难以进行的原因是体制或机制障碍,不如说自身就存在概念不清的原罪;而且,由概念不清所产生的谬误,将使电信和广电都蒙受巨大损失。

数字化时代,用户家庭拥有数字三大件(电视机、计算机、手机)已成现实,基于不同终端的“三功能融合”并没有错,但引导或延伸的概念发生了错误,也就是“言外之意”充满谬误。

比如,以电视机为终端的“三功能融合”,言外之意是替代计算机;以计算机为终端,言外之意是替代电视机;以iptV为代表,言外之意是替代广播电视,甚至是电信替代广电……实际上。谁也替代不了谁,看文字的、快捷的、个人主义的用户,还是用计算机上互联网;找正确的、轻松的、政治社会内容的用户,还是看广播电视;找方便的肯定会用手机。

事实上。对任何一个用户来说,数字终端的“三功能”都有主从之分,电视机对应视频、计算机对应图文、手机对应通话和短信。“三功能”融合的谬误已将许多运营商导入歧途,消耗了大量的投资和时间成本。以交互电视为例。又有多少人会用电视机上网、发短信和下围棋呢?

三、显示器与接收机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必备外设,接收机(电视机)则是独立产品,两者截然不同。

显示器(电脑)作为学习或参与工具,具有鲜明的个人使用、主动方式、近距离观看特点,因此最佳尺寸不宜超过21英寸。电视接收机作为娱乐工具,首先是家庭使用;其次主要是被动方式,即便实现双向,也以非对称应用为主;最后是远距离,尤其随着城市居民住房环境的改善,电视机的最佳尺寸可达50乃至60英寸以上。

交互电视应用的开发者往往忽略了计算机强大的CpU和内存,结果是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如放弃push下推、采用互联网流媒体方式下载,就是一个典型。

这种概念的混淆造成的损失同样巨大,一则浪费研发费用,二则盲目升级换代。比如,在技术标准和应用没有成熟的情况下,急于实现epon的大规模应用,并且与CmtS对立起来,实乃一个典型谬误。

四、三室一厅和三代同堂

基于用户家庭结构的概念细分,本是不应该被混淆的。

这是一个不应该被混淆的简单概念或道理,但却不乏谬误。比如,所谓“家庭综合信息网关”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网关概念自身没有错误,关键是它设在哪里?如何实现?如果以家庭智能交接箱为代表,是“三室一厅”的物理结构思维;如果将Cm、硬盘等内置于机顶盒,就是“三代同堂”的社会结构思维。

恰恰是有些有线运营商,采用“三代同堂”的物理结构去面对“三室一厅”的社会结构,结果没有人采用其内置Cm(无法或不愿将五类线从客厅引入到书房),从而造成巨大浪费或损失。

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是指从媒体到媒介的思维,也就是从应用、运营和用户出发,投射到技术层面,即市场拉动;而自下而上则是相反,即技术推动。实际上,两者缺一不可。但作为以技术集成为主的网络运营商。更需要自上而下的市场拉动思维。

广电运营商基本缺乏这一能力,典型现象是:实现技术不考虑运营成本;技术可实现但没有应用,也敢推向市场;不知道用户体验和关心的是“效用”,而不会关心技术……结果造成难以挽回的政策失误,带来政治、舆论和社会上极其恶劣的影响。

有线电视数字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老百姓并不关心是否数字化,也不关心后台技术和投入规模,只是关心数字化之后能带来什么效用!俗话说,花钱值不值、涨价该不该?当应该带给老百姓效用的“新电视”没见到,不怎么用的数据广播和广告一大堆,老百姓的实际效用不是增加、而是降低。那么,群情激奋、口诛笔伐、名声扫地就是这种谬误带来的必然结果。

六、冷媒体和热媒体

当电视从“冷媒体”变为“热媒体”,从传媒学原理出发,电视的双向化就并非耍的了。

“冷媒体”和“热媒体”由现代传媒之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冷媒介是指信息清晰度低的媒介,需要观众高度介入,如电话、电视等;热媒介指信息清晰度高的媒介,不需要观众高度介入,如广播、电影等。

双向化面对的是冷媒体;而随着高清电视到来、全面报道的专业频道出现,电视已经由冷媒体变成了热媒体。也就是说,当电视进入热媒体时代,双向化不是必须的,即双向在高清时代只具有或然性,而不具有必然性。

有线运营商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个或然性的事物,不仅要付出巨大成本,而且要冒巨大风险。典型例子是,放着大量广播数字频道不开发,却要盲目实现双向;更为缪误的,以为双向电视可以与互联网竞争、替代计算机,结果除互联网视频新闻外,一个都比不过!别忘了,互联网视频新闻的主要来源,恰恰是广播电视。

七、公民主体媒体和国家主体媒体

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的对应主体不一样,资源的无限性与稀缺性存在天壤之别,这一点必须要搞清楚。

作为媒体,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的主体不一样。前者的主体是个人,可以说互联网是个人主义社会,核心责任是个人的自由表达;后者的主体是国家,是政治社会媒体,其核心责任是维持社会秩序,包括政治、文化和经济秩序。

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和双向化。是为了满足国家主体服务社会的需要,而不是满足个人主体自由表达的需要;实现的应用是以社会应用为主,而不是以个人应用为主。需要提醒广电同仁们注意:个人点对点上传可以,个人点对多点上传或广播是不允许的一一这就是广电与电信的区别;否则蒙受损失的不仅是经济或企业,更是政治大局或个人前途。

经济学基于资源的稀缺性,即研究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做出科学选择。数字电视至今没找到商业模式,原因之一就是混淆了“无限资源”和“有限资源”的概念。

个性需求多样、变化、无止境,而电视频道和有价值内容资源是稀缺的。稀缺资源环境决定了电视永远无法满足所谓的“个性”,经济学上称之为“开放型谬误”。而互联网是无限资源环境,将无限资源理论用于有线电视,将使有线电视数字化颗粒无收,数据广播疯狂占有频率资源但所获寥寥,就是最好例证!

八、应用与技术

技术与应用分属于两个层级,一项技术可以形成多项应用,这是浅显的道理。

广电往往是技术、功能和应用不分。例如,交互电视的VoD到底是技术还是应用?站在规划和运营角度,VoD、pVR、push等都是技术,时移、快进和快退、暂停等为功能,电影和电视剧点播、商场浏览、卡拉oK、订票等为应用。

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一个应用需要定义具体领域、描述使用典型场景、制定使用流程、说明基本功能、阐述对应的技术等。综观这几年的数字化进程,广电在没有业务规范的情况下,盲目听信厂商“忽悠”建设BoSS系统,不是面临着大量修改、升级,就是推倒重来,甚至推倒重来后再重来,堪为典型案例。

此外,技术、功能和应用概念不清,还造成分不清“增值”与“增值业务”的区别。增值业务不仅应用形态明确、边界清晰,而且能够产生独立的产品形态和现金流;增值是指增加价值,并不是所有增加价值的东西都能成为增值业务。盲目将所有增值视为增值业务,结果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九、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通俗但不严谨地讲,能看见的投入为显性成本,看不见的投入是隐性成本。需要指出,机会成本(把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之利益――编者注)往往是隐性的。例如,互联网网民的劳动是隐性成本,电视的版权节目投入为显性成本。广电认清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信心、促进理解。

以互联网盗版为例,盗版显然不是长远之计,因为版权所花费是显性成本,广电是显性成本最佳的保护者。可以说互联网的盗版对广电是好事,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看不见的手”将让广电聚集大量的传媒投资。可怕的是,一些有线运营商非要把自己由“显性成本中心”变成“隐性成本中心”,可谓“自掘坟墓”!

所谓的理解,就是有线运营商和节目商要相互理解,不能自己投入的叫成本,别人投入的就不叫成本。所谓的机会成本,是提醒同仁别做无用之功。把资金、时间和精力花在应该花的地方,可谓机会难得――本来就穷,浪费不起呀!

十、“抡钱”与挣钱

“抢钱”往往靠暴力,靠行政方式也是一种暴力行为。不过,国家和行政的“暴力”主要是依法,不一定是错的、往往是对的。挣钱靠投入、劳动和对用户的贡献,做生意是指挣钱,而不是“抢钱”。

长期以来,广电行业的成本和收益倒挂,应该用行政方式、依法予以调整。但广电最终还要靠自己做生意的本事生存,而不是靠动员行政能量生存!因此,广电不能单等涨价或政府补贴,而不去靠服务主动挣钱,否则只能是听证会难过、政府难帮。

媒体融合概论篇10

手机,原本只是一种人们在移动中进行人际传播的通讯工具,又称为行动电话、移动电话。目前已经经历了3代的发展,全球共有20亿人使用手机。截至2006年7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4.32亿。虽然发明手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语音通话,但是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阅读新闻、收发email、游戏娱乐、订购商品与服务,等等。手机已不仅仅是现代通信业的代表,并且越来越成为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而且手机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与组成要素。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迷你型电脑。

目前,手机正在实现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手机正在从人际传播向大众传播发展。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除了具体网络传播的各种优势外,还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是能随时随地使用的新媒体。手机作为媒体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实现了用户与信息的同步。在中国,许多人误以为手机短信(SmS)就是手机媒体,并称手机短信为“第五媒体”。其实,手机短信只是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但不是全部,也不代表手机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过去的10多年中,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那么今后10年,手机也会改变生活。然而,国内外对手机媒体的研究者与研究成果却屈指可数,与手机媒体巨大的用户群、无穷的发展潜力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于是,就有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的《手机媒体概论》。

《手机媒体概论》的内容十分丰富,结构完整合理。包括:手机的诞生与发展、手机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手机媒体的概念;对手机媒体的先行者日本的i―mode的发展模式作了深入的分析;作者指出3G使手机媒体走向成熟;作者分析研究了手机媒体中的人际传播――短信;手机媒体中的大众传播,包括手机报纸、手机出版、手机电视。

作者从传播学理论的角度对手机媒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手机媒体的特征、手机用户行为特征。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案例分析了手机媒体的经营策略、手机信息传播、手机媒体的管理。

观点新颖,紧跟世界前沿

纵观全书,前瞻性是其最大的特点。匡文波一直以来致力于新媒体研究,曾经在日本电通株式会社做过研修,在美国硅谷做过高级访问学者,在国外收集了大量的一线资料,对手机媒体在发达国家的应用情况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匡文波还对手机媒体的发展前景作了合理的预测。比如,《手机媒体概论》一书独辟一节,对i―mode模式作了详细解析。i―mode是世界最成功的无线互联网服务之一。i―mode在日本的迅速普及,使得手机-上网成为时尚。作者在书中首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imode的技术性特点、优势及其业务模式,接着对其在日本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i-mode的成功可以归结为四大因素:内容优势――i―mode结合日本国民心理,量身定做了各种娱乐业务吸引用户,重点提供了诸如漫画、游戏、图片下载和听音乐等服务,还与百余家银行合作,使用户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购买股票、转账等;标准优势――i―mode使用的是CompactHtmL语言作为网页编程语言,这和普通网页中使用的文本语言类似,这使得开发商在创造内容时变得很容易;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i―mode的资费标准符合用户的心理承受额度,并且它将收取的服务费与提供服务的iCp进行利润分成,促进了信息源的发展;i―mode手机灵巧并且使用方式简单。但是,作者也指出了i―mode的局限性,并且指出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方向将是3G。

着眼国内手机媒体的发展

尽管对发达国家的手机媒体做了详细的分析,但是本书的立足点依然是在国内。作者做了大量的本土实证研究。由于《手机媒体概论》是中国第一部手机媒体研究的专著,所以需要到一线进行实证研究。比如作者对中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作了案例分析,采访了《中国妇女报・彩信版》的牵头人《中国妇女报》总编辑卢小飞以及相关的人员,向读者介绍了《彩信版》的诞生过程、产业链各方的配合以及一份手机报纸产生所要经过的工作流程等,并对《彩信版》的制约因素如3G带来的竞争、个性化互动性不足、资费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若仅仅停留于将手机报作为传统纸媒体的延伸,那是比较短视的行为。目前各种形式的手机报只是一个阶段性、过渡性的产物,只是手机报的一种初始形态,绝非最终形态,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推出能够听的报纸,这是在手机报范围之内的延伸。

多元视角的辩证统一

手机媒体是新媒体的新成员,几乎每个问题、甚至是一些基本的问题都存在争议。例如,手机媒体的概念界定目前就十分混乱,一些人由于对国外手机媒体的发展一无所知,甚至将手机短信与手机媒体划等号。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深知熟虑的观点,多元视角的辩证统一。例如,作者将手机媒体定义为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指出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手机媒体也只能成为信息海量的网络媒体新的组成部分,才能有生命力,否则它将面临信息贫乏的难题。

此外,由于手机媒体方兴未艾,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传统媒体已经窥到其潜力,所以纸质媒体如书籍、报刊杂志等以及电视媒体,都纷纷掀起了与手机媒体的联姻。在《手机媒体概论》的第三章“纸质媒体与手机媒体的握手”和第四章“手机多媒体传播:手机电视”中,作者对这种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联合进行多角度的条分缕析,揭示了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双方的优劣势以及融合后的新发展。多媒体融合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手机电视,传统的电视产业的收入具有二重性――电视观众的收视费和广告收入,其中绝大部分电视台是靠广告收入盈利,观众是免费或者以较低的收视费观看电视节目,因而对广告的容忍程度也较高。但是,手机是一种私人性较强的媒体,在手机电视上播放广告,是否会对观众造成“时间掠夺”效应,引起观众的反感?但是如果不在手机电视上播放广告,就必须以较高的收视费来进行补偿,观众是否乐意支付高额收视费?作者的视角没有停留在表层,而是深入地探讨了融合后所产生的新的产业链以及盈利模式的创新等。并且对现阶段依附在手机媒体的传统媒体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在“手机媒体的经营策略”中,作者分析了手机广告、手机游戏、手机音乐、手机卫星定位系统等等手机的新商机。

留下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手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媒体,正迅速改变着中国社会的传播格局,重塑人们传播信息的习惯。但是,作者也批判性的看到,手机作为新生事物,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产生的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在书中,作者剖析了手机媒体在虚假与不良信息的传播、信息垃圾泛滥;侵犯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隐患等方面的缺陷,并运用比较法,通过韩国、美国、日本等手机实名制的经验探讨了手机管制的相关问题,颇为让人深思。手机媒体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为手机媒体的研究者、教育者、从业人员留下了进一步探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