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实践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9:19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1

伴随着web2.0热潮和互联网再度兴盛的是免费和低收费下的低成本网络建站模式,但是眼球经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广泛被关注的网络暴力,体现在群体对个体的袭击中,可以被隐藏的网络暴力,发生在个体对群体侵权里;自由的互联网,以承载娱乐为商机,也以承载娱乐为痛楚。

尽管我国许多省市都已经执行“网吧上网实名制”,甚至重庆市公安局更是要求在家上网亦需登记备案,但是这些措施应对网络暴力似乎力度还不够。

“网络暴力”、“网络暴民”等概念,随着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逐步丰富,也更广范围地被社会所知道、所了解。

键盘成为“暴民”武器

是民不可欺的真相展示,还是假面舞会的放纵之举?当道德谴责穿越网络来到现实社会时,“正义”已经被偷换概念,而“暴力”却被完好地保存。

起因差异甚大,但是最终的结局,却相差无几,处于事件中央的人,不仅遭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其现实生活也因为网络喧嚣而被彻底颠覆。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在其博客遭受无端谩骂之后,慨叹说,“目前网络世界最大的负面效应是语言暴力泛滥。”但是,无论早期的“川航张敏佳”事件,还是近期的“铜须门丑闻”,都在为中国互联网不断创造着娱乐和传奇,而从看客到哄客的转变,使得中国网民正遭受全球范围的指责――“以键盘为武器的暴民”,这已经成为对网络暴民的新诠释。

2004年8月8日开始的“川航张敏佳(小小马哥)”事件,最终以公安机关介入提审当事人、所在单位四川航空公司对其除名,以及被勒令在网络上发表“忏悔书”告终。法学专家开始反思:以过激举动对张敏佳的“调查”,以及该调查产生的直接后果,整个过程是否合法。

2005年9月5日,西南大学女学生陈易在天涯发贴,表示要“卖身救母”,以求获捐款资助,帮助其母亲进行手术。随后,网友“八分斋”赴重庆调查并写出质疑文章,引发对陈易的大范围谴责。在母亲去世后,陈易在网上公布所有捐助开支及剩余款项,有文章认为,“陈易救母失败的遗恨,某种程度上是网友集体杀人”。

2006年2月26日,娱乐网站猫扑网首发“踩猫”照片,短短数日内,网民组织的“缉凶行动”席卷互联网,包括踩猫者、拍摄者、传播者在内的多方人士信息被大面积散发。最终多名当事人被单位停职停薪,“进行反省”。事发地黑龙江省萝北县为“增强公民关于爱护小动物的意识”,悬赏两万元征集“具有教育意义标志性建筑”方案。身处事件中央,踩猫者的道歉信难掩被群攻的痛楚,“这事不仅伤害了广大网民及市民,同时也伤害了我的亲人和朋友,尤其是我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伤害更深的是我本人,”“我个人的隐私被别人炒作,自己不经意被别人去利用,我是多么的可悲、可恨!”

继踩猫事件之后,“魔兽世界铜须门”事件成为网民集体蜂拥的对象。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程明武告诉记者,“出现这些现象的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在于‘网络道德’的涵义被曲解。”他表示,网络调查可以作为现实调查的参考,但是不能直接用于现实中的评论依据。

“道德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名誉、名誉决定前程,由于网络匿名性问题,导致了很多评论随意性比较严重,网络调查也很可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现实里的主管单位,依据网络调查得出的结论采取行政措施,很有可能对信息被侵犯者不公正。”程明武表示,对网民在现实社会的情况调查,应当由公正和权威的机构去进行。

“从法律角度看,踩猫事件和铜须门事件有着不同的特征,所以判断也应当有差别。”盛邦(中国)法律顾问有限公司执业律师于国富说,“踩猫事件本身是违反了一些社会法规的,所以对于事件制造者本身,以及那些为了某些利益传播不良信息的人,应当予以处罚,但是不应当由网络人发起惩罚,而是由执法机关进行处罚。铜须门事件中,绝大多数参与者属于盲从者,从法律角度看是可以不予追究的,但司法机关应当将事件直接肇事者和恶意对网民进行鼓动的关键人物调查出来,进行处罚。”

正是由于网络的匿名特征,使得网络道德底线很容易被冲破,随意性因此增大。“网络调查很大程度上可能并不负有责任感,这就使得网络暴力宣泄的可能性增大了。”程明武说。

随着网络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一些国际媒体在报道中国网络暴力事件时,已经给这些事件的参与者冠以“强加道德的批判哄客”和“以键盘为武器的暴民”等称呼。

现实处罚遭遇“违法取证”?

网络暴力大多源于定位模糊的各色论坛,而大中型网站在新闻关注的幌子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如此恶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下,《文明办网倡议书》容易蜕变成“互联网上的形象工程”。

有业内人士认为,网络群体暴力躁动的背后,是互联网新模式变迁的阴影。

“新浪博客采用的是3.0beta版,加入了很多的功能,特别是群的功能,更加能够贴近博客需求。”原新浪博客管理编辑金建华说,“在一些原本严肃探讨问题的文章后面,因为一些网友的不理智,在跟帖时随意谩骂甚至辱骂,使得严肃探讨变成‘力比多’现象的例子,举不胜举。”

不容忽视的现状是,随着互联网的再次兴盛,也就是所谓的web2.0时代的繁荣,大量处于模糊模式的论坛成为网络暴力的发起地。北京市华联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主任杨一平律师认为,现实中骂人可能导致开骂者自己的社会评价降低,网络上骂人给被骂者带来的名誉上的负面影响,可能比现实中更为严重,但是相对而言,对开骂者的影响却少得多,特别是形成群起而攻之的局面之后,人们看到的,更多只是被骂者的窘境。“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碍于脸面或体面,一般还都不敢肆无忌惮和为所欲为,但一到网上,由于其认为是虚拟世界,又不必留下实名,所以就变得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骂了。实践证明,在网上‘大开杀戒’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名实姓,这些人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起起哄、发泄一下内心的不满而已。”他说。

“从恶语相加,到劫持域名、邮箱、封iD,乃至窃取他人网上私密资料,网络暴力的背后,是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社会道德意识的扭曲。”于国富律师表示。于国富曾大力呼吁“网络不是黑社会,大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但是在大量的论坛和个人博客中,“群骂”现象不仅没有减弱,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随着一系列免费论坛系统和个人门户建站系统被大量的个人网站采用,人群结集的速度以空前的速度加快。目前,国内个人网站和小型网站普遍采用免费或低收费论坛系统及个人博客网站建设源程序建站,这些源程序包括Dvbbs、Discuz、pHpwind、BBSXp、oBlog、pJBlog2、pHpBB等。正是在这些免费和低收费建站系统的帮助下,一大批个人网站系统迅速建立,成为聚拢一部分人群的利器。

“从某种程度上看,现在web2.0只是眼球经济的继续,所谓用户体验,不过是进一步满足网络用户现实中失落情绪的补充。”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告诉记者:“中国的网民仍然会以很高的速度增加,网络如何消化如此大规模的网民,值得研究,不能只看到数量增长,也要考虑到方向引导。”黄澄清表示,提倡绿色上网,和挖掘网络新经济活力并不矛盾,重点在于建立多种能够形成良好环境的运营模式,而不是简单地看规模。

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程明武则对现有的互联网环境表示担忧,他告诉记者:“网络暴力之所以会产生,是有其本质原因的。政府也好、舆论也好,一直在呼吁要文明上网、上绿色网站,但是更应该看到,从网民端抓文明上网,并不是好途径,既要花费更多的控制成本,也很难起到作用,毕竟这个群体太大了。”

2006年4月9日,北京地区14家网站发起《文明办网倡议书》行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入该倡议、签署倡议书的网站越来越多,但是专家仍然对此表示担忧。“倡议书从根本上看仍然只是行业自律行为,主观性意愿色彩较浓,能否长期坚持,挑战较大。政府还是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的法律机制,以强制方式维护互联网向健康方向发展。”程明武说。

“依靠自发性的倡议,不能杜绝网络暴力的持续发生。”于国富律师说,“我们也可以看到,签署倡议书的都是大型网站,而网络暴力的发源地,却往往是网上的小社区、小论坛,随着事态进一步扩大,大网站则以新闻关注的形式推波助澜,进一步加大了网络暴力在现实中的影响力,也间接加重了对事件个人的伤害。”他认为,无论从网络道德层面疏导,还是要求网站自己做出清醒判断,都是不现实的,关键是现实中的执法机构要明确,什么情形可以判定为“充当了网络暴力的延续作用力支撑”。“从法律的角度看,无论是川航张敏佳,还是今年的踩猫事件,网民自发的‘取证’都属于‘违法取证’,从法律程序上应当不予采信,那么最终在现实中给予当事人的巨大压力和影响,是否合适就值得商榷了。”他说。

作为这两起因为网民义愤填膺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现实延续,当事人被所在单位除名或停职,现实生活遭到毁灭性打击,更有甚者,“踩猫事件”的发生地当地政府为了消除所谓“负面影响”,花费2万元征集“爱护小动物标志性建筑方案”,更被专家们一致看成“不妥当”或者“形象工程”。

“一对多”可能也是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并不仅仅是集体对个体的权益践踏,就在少数“个人网民”因为被多数“集体网民”炒作而身陷囹圄的同时,大部分人的权益,也正在被个别利益组织偷偷当做渔利的工具。

2006年初,一家名为“全球最大中文搜人引擎”的网站Ucloo广受关注。由于该网站通过手机注册、对个人信息搜索明码标价“一元一条”,被认为严重侵犯个人隐私而受到大面积谴责。在1月中旬,该公司.cn域名被封,Ucloo一度表示要控告域名注册商违约。

7月25日记者再次登录该网站发现,该网站已经取消了收费,可搜索信息也大为减少。

Ucloo在网站声明中表示,该网站的理念在于提供“搜人”服务,目的是“帮助人们找回失散的亲人,往日的同学、同事和战友”等,是“以完善用户的人生之链为中心”。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温情”的网站,被网民看成“2006年第一流氓网站”,甚至有网民因为该网站更换自己的手机号码,以避免个人信息过度泄漏。

最为重要的是,Ucloo网站的公司注册地为美国,在被中国媒体聚焦之后,该网站将服务器由上海迁移至美国,进而回避了iCp资格申请、网站备案等国内网站所需的例行程序。

“这个网站所拥有的个人信息,仍然是国内民众的,因此在事实上存在对群体民众的侵权行为。”于国富律师告诉记者:“但是在法律界定上,由于我国在这方面对法律规定比较粗略,因此事实上还很难有很恰当、直接的法律依据。”

但是,由普通网民去该网站并不现实,“如此庞大的数据,不太可能是Ucloo网站自行搜索和整理的,而是从其他网站购买的数据库。行政机关应当彻查数据泄露源泉,并根据相关法律对出售方进行公诉,由法院进行惩处,然后再根据判决要求该公司所在国法院,判定该数据不能参与到商业行为中。”于国富律师说。

尽管Ucloo网站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提供的国外个人信息要比国内详尽,并且该网站国外个人信息已经商业化,但是参照相关法律,这一表述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以德国为例,该国早在1997年通过的《联邦信息与电信服务架构性条件建构规制法》就明确保护个人信息,要求任何人、任何公司不能对网民个人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并明确规定,“用户在其个人资料被搜集前,应被告知对该搜集、处理及使用的方式、范围、地点及目的。在对用户身份能事后辨认或个人资料的搜集、处理或使用已预先设定的自动化程序中,用户应从一开始就被告知有此程序。”

同样,美国也在1997~1998年连续出台《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报告》、《有效保护隐私权的自律规范》、《1998儿童网上隐私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要求网络从业者在网民隐私方面承担责任。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更是通过法律诉讼方式,对侵犯民众隐私的网站和运营商进行逐一曝光和打击制裁,使得目前全美国网站均在网站上公布自己的隐私保护政策。

仅以这两国的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为参照,就可以看出,Ucloo其实在全球范围内都可能因侵犯公众隐私权而遭。更有媒体调查显示,Ucloo的中国网民数据库,很可能来自某同学录网站的注册信息数据库,这就使得商业利益组织涉嫌对网民采取“信息盗窃”的可能性增加。

2006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已经有委员提出《个人信息数据保护法的提案》,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呼吁不断高涨。

“一方面是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另一方面是我国采取的‘成文法’体制,这两者的差距正在加大,这也是我国法律跟不上现实需求的原因。”于国富律师说。

无论是群体对个体,还是利益个体对公众群体,只有个人信息数据能够从法律层面得到保障,才能够最大程度防范网络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而在这之前,在“民不可欺”的幌子下,以“吸引眼球”为真实目标的web2.0负面事件,还将不断上演。

链接:“铜须门”事件简述

2006年4月12日,网名为“锋刃透骨寒”的男子在国内某论坛发帖,指称《魔兽世界》游戏麦服联盟“守望者”公会会长利用网友聚会后与其妻子发生不轨行为,呼吁网友给予帮助。

短短3天内,百度搜索该信息ip地址超过百万,网友在游戏中举行静坐、游行、谩骂、自杀等集体性示威,声讨会长铜须。

4月14日,“锋刃透骨寒”发表声明,称其帖子及其中的QQ聊天内容多有杜撰,“游戏已经结束”,但大部分网友认为,“锋刃透骨寒”发表该声明是迫于现实压力,如果就此放手,则会使坏人逍遥,起不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声援网友组成“网络狗仔队”,通过多种途径调查,4月16日,铜须真实身份及联系方式被公布在网上。

网友在网络中发出“江湖追杀令”,表示“郑星同学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公司、学校、医院、商场、公路、铁路、机场、中介、物流、认证,各界对郑星及其同伴进行抵制:不招聘、不录用、不接纳、不认可、不承认、不理睬、不合作。在他做出彻底的、令大众可信的悔改行为之前,不能对他表示认同……”

4月18日,迫于压力,就读于某大学的学生“铜须”通过视频方式对事情经过进行澄清,遭到网友的更大面积谴责。

各大网络媒体、主流社区论坛和社会新闻媒体迅速跟进,“铜须门丑闻”从网络事件演化为社会性事件。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2

稻花香走过了10个不寻常的春秋。在这十年间,稻花香从宜昌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产品遍及20多个省市的两百多个大中城市市场;成功开发并运作了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高、中、低档十几个品牌;在这竞争残酷、强手如林的酒类行业商战的十年里,,稻花香先后攻克湖北,占领中原,巧取江苏,南下广东,越战越勇。从一个地方酒厂成为年实现利税近亿元的白酒生产龙头企业,跃入全国白酒“十强行列”,拥有“中国白酒新秀著名品牌”、“湖北省十强企业”等诸多光环……

翻开封尘的记忆,我们闻到的是一股醉人的芳香。

然而,在这些外在的“光彩”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市场策略和运作手段?从这个著名品牌的成功实践中,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借鉴与吸收?

12月13日,稻花香酒业神秘的“深圳市场营销研讨会”,在深圳市五洲宾馆揭开面纱。记者从会上探知稻花香即将揭开的是,斥2000万元巨资对深圳市场经销渠道采取“04风暴”的大型行动。

窥斑而见豹!通过对“04风暴”行动市场实施的了解,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稻花香的市场轨迹。

登陆深圳——“04风暴“第一场战役

你的过去建构你的现在,你的现在导向你的未来……

谢炳进酝酿已久的“321营销模式”,在2003年稻花香于周边市场成功实践之后,在深圳市场再起风云。

经过详细调查和精心准备,稻花香毅然启动“04风暴深圳行动”计划,全面推广321营销模式拉动市场。

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谢炳进先生是这样定义“04风暴深圳行动”的:“04风暴行动”是稻花香针对深圳市场进行的一场“统一思想,迎接财富”的营销行动,“04”代表2004年,“风暴”代表着此次行动的强烈震撼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心。

两大目标 “04风暴行动”包括两大目标:一是深圳市场2004年全年完成稻花香“珍品二号”销售量30万件;二是完成深圳市场营销网络深耕工作,具体指标是完成600个签约二批商、1000个超市店、2000个酒店、3000个目标消费群体的网络建设工作。

四个阶段

“04风暴行动”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3年12月13日到2004年2月29日;第二阶段从2004年3月1日到5月31日;第三阶段从2004年6月1日到8月31日;第四阶段从2004年9月1日到2004年年底。

研讨会上,稻花香公司谢炳进部长对第一阶段的具体目标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和工作安排,同时成立了5个工作小组,定人定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五大系统

五大系统包括:市场调研系统、商管理系统、直销督导系统、销售服务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

市场调研系统:肩负着整个华南公司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工作。它不定位在某一个市场,以课题调研为主。

商管理系统:根据工作人员的能力来确定他是管理一个市场还是可以同时管理几个市场。管理的对象就是经销商本人及他的区域、思路、总体规划、资金消费。

直销督导系统:全面督导经销商的直销工作,包括酒店、商场、超市和二极批发商。

销售服务系统:分为三个部门,分别以研究广告宣传、促销活动方案、促销礼品购买为主。

财务管理系统:负责各经销商的帐务往来、返利计算、费用核报;“稻花香”运作资金的每月核对;各经销商的各种经营报表的管理;订货、发运和财务档案的建立。

一个模式

一个模式是指稻花香酒的“321营销模式”。

“321营销模式”中的“3”代表“三大工程”,即针对酒店终端的“401工程”——平均每40家酒店由厂方派驻一个专职业务员,负责日常礼品兑换、客情维护、售后服务、产品形象展示等工作,同时在a类店设置品牌推广代表,重点加强与店方的沟通交流工作;针对流通终端的“金网工程”——重点服务对象是与分销商签约的二批商及其下面的小二批、大士多、小商超,主要目的是让厂家的市场支持力度传递执行到位;大型商场超市工程——选定1/10重点超市,全年至少上堆头3个月。

“321营销模式”中的“2”代表每年中秋节和春节针对流通市场,分别开展一次促销活动,保证促销力度不低于同档次竞品的促销规模。

“321营销模式”中的“1”代表1个活动,即宴席用稻花香酒有嘢派活动。依据事实消费的原则,凡是在各类宴席中饮用稻花香酒的,不论通过何种渠道购买的,都有香烟、可乐、手机、冰箱等礼品现场派送。

n项支持

厂家的支持力度是一个市场成功的重要因素,“要让马儿快快跑,又让马儿不吃草”是不现实的。据悉,在此次活动中,除了用于人员的相关管理费用外,还主要体现在市场支持和广告支持两个方面。

市场支持分人力、财力、物力三个方面。人力:计划投入300名一线市场人员,包括市场总监、区域经理、品牌推广代表、专职业务员、专职促销员等;财力:深圳市场计划全年总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物力:保证满足市场开发、运作的一切合理需要,包括各种礼品和相关物料。

广告支持包括如下内容: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凤凰卫视《小莉看世界》栏目;河北卫视19:35新闻栏目;深圳市大型户外广告牌;东莞市大型户外广告牌互动;广深高速火村段广告牌;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户外广告网;行业专业杂志《酒海观潮》全年合作;其它行业杂志、专业网站、社会报纸的宣传配合;店堂招牌等。

新玩法酝酿渠道之争

深圳市场历来是中高档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酒业群雄虎视,竞争激烈,小企业和小品牌轻易不敢涉足。稻花香雄心勃勃大举进军深圳市场,有何凭势,胜算几何?

万恶之地,无间行走,必具非常潜能。稻花香显然具备了这种潜能

早在1997年,稻花香酒初入广东发轫之时,就确定了“从终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方略,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6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与稻花香行之有效的渠道销售策略、合作伙伴的卓越工作密不可分。随着稻花香的发展,很多合作伙伴在与稻花香的合作中,自身的实力也不断提高和壮大,成为当地业界的佼佼者。2004年,稻花香渠道工作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渠道结构,建设地区分销体系;同时,协助合作伙伴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帮助更多的合作伙伴与稻花香一同发展,建立和巩固稻花香与合作伙伴之间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321”营销模式

稻花香酒业的“04风暴行动”可以说把终端销售渠道争夺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在“321”营销模式的背后是更多的稻花香系统化、人性化的“渠道协同”服务举措。经销商、分销商通过建立在同一平台上的服务,加深了对合作关系的理解。做渠道领航员、控制渠道变革方向,已经更多取决于对市场的前瞻把握能力;具体到区域市场,谁做渠道船长?谁是渠道的最大收益者?则取决于稻花香能为经销商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建立可以持续赢利的经营模式、拥有具备市场前瞻性的经销产品、提供个性化、网络化的消费服务,是每一个经销商梦寐以求的远景。“321”营销模式的出现,使得厂商和经销商原本不同的发展远景得以相对协同。在很多经销商通过“321”营销模式的实际推广,也重新定位了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原有渠道的产品份额以及销量也得到了相应支撑,保持了良好的产品比例与销售增幅。

王团结先生是稻花香销售队伍中的一员,担任东莞市场总监,作为东莞市场“321”营销模式成功实践的推行者,他谈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321营销模式具有先进性。因为它符合现代品牌发展的趁势。就是细分市场、深度分销,通过321营销模式的推广在市场上建立了一个广泛、深度、全面、健康的销售网络。它把传统的白酒从业人员变成了现代概念上的网络经营者。它体现了一个流行的观念: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厂商职责明确,分工明细,充分发挥调动市场资源。通过321营销模式的推广能够使营销团队行动统一,有章可依,市场秩序稳定。它在思想上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服务体系,告诉我们工作要怎么样去做,而不是一个死搬硬套的东西。我们稻花香的营销人员对这个模式将会灵活的运用,会结合每个市场的情况来进行。

金网工程

321营销模式的精髓就在于开展“金网工程”。

金网工程服务的对象是一级经销商下面的二批经销商、小二批、小型商超、大型士多店,是位于分销商之前的二批下属销售网络,

金网工程的目的主要在于:

1、建立流通领域的终端网络。金网工程的目的不是在于想多卖几瓶酒,而是在流通领域建立健全的终端网络,通过终端维护再把这个网络不断的完善。

2、有利于厂方加强对流通领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321营销模式体现的两个原则是厂方对经销商职责分开,厂方该干什么,经销商该干什么。建立流通网络的目的就是有一个网络能够让厂商双方共同去执行赋予的职责。

3、有利于厂方在流通领域、网络终端定期与不定期的开展促销活动和品牌推广活动。321营销模式的目的是要把稻花香做成深圳地区的强势品牌,通过金网工程,每次的市场计划和活动就能编进不同的网点,促销方面就有了一个量化的概念。这是建设金网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销售与服务双先锋

谈及稻花香深圳市场,谢部长相当自信,他表示,通过为期一年的“04风暴”行动,深圳市场志在必得。

稻花香将通过其深圳市场的10大金牌经销商和众多分销商,在市场密集区建立以稻花香华南分公司直接服务的运作流程,来最大程度的保证市场反应速度,用一系列的市场优化来指导、指挥和分析销售行为,让每个区域的经销商都可以获得最快捷、最有效的市场支持。尽管一个地区的业务常常是由一个销售代表负责,但事实上,给稻花香的经销商感觉却是一个小组、一个团队在服务他。

这种以区域市场管理和经销商、消费者服务为主要职能的“服务模式”在去年已经渗透到深圳其他周边城市,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稻花香的经销商和销售人员,在市场充当着“销售与服务双先锋”的角色,而所有的这些,是很多只知道“稻花香广东广告做得多的人”所不了解的。

后记:这是最好的时代

2004年将是稻花香渠道调整战略贯彻和落实的一年,“04风暴行动”挑起了深圳渠道变革的旋风,“321”营销模式也旨在向广大经销商提供一套完整的市场支持架构,以保障经销商利益,帮助合作伙伴发展。

整合后的终端渠道调整后更加注重分工,具备更为完善的渠道体系,十多家一批商、600个签约二批商、1000个超市店、2000个酒店将会覆盖深圳各个区域,特别是加强了稻花香在二三级分销市场的渠道力量。同时,稻花香渠道体系更加扁平,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渠道成本。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3

我们的责任就是代表企业单位和公众组织,就公众关注并与公众利益切身相关的问题,向新闻界和公众提供真实快速的信息。

――摘自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1906年的《原则宣言》

如今,艾维・李的宣言正在一步步被践踏,蒙牛的恶性公关事件仅是企业间竞争的冰山一角,类似的公关暗战每天都在很多企业之间发生。

随着这些公关行业潜规则的曝光和媒体的大肆渲染,我们不得不痛心地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公关正在遭受着第二次污名化的过程。

污名化的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诺贝特斯・埃利亚斯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污名化就是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一个事物身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

通俗地说,污名化反映了一种单向“命名”的权力关系,这种关系即具污名的一方和另一方之间的互动,而污名化就是这一互动关系不断发展以至最后成为凝固现实的过程。按照埃利亚斯的观点,其实公关的污名化是媒体及公众对公关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

笔者认为中国公关从诞生之日至今,共经历了两次污名化的过程:一次是染黄,被贴上了色情的标签;一次是涉黑,被戴上了暴力的帽子。“很黄很暴力”这句网络流行话语似乎对被污名化的中国公关来说,已经变得恰如其分。

舆论暴力:公关开始黑化

在占据了中国将近三分之一人口的互联网上衍生出一个特殊行业――网络公关公司。他们的能力不容小觑,一方面可以为客户提品的话题炒作、负面新闻删帖、口碑宣传、危机公关等一系列公共关系服务,还能按照客户下达的指令暗箱操作,通过密集发帖占据各大主流论坛重要位置,诋毁、诽谤竞争对手,使其名誉扫地。

2009年3月和8月,新东方两次遭遇网络密集发帖的攻击;2008年5月,万科遭遇“松山湖会议纪要”发帖者的攻击;三鹿事件后,一知名奶粉企业也曾遭遇类似的网络袭击。与之相类似,爱车码头、蒙牛、贝因美等多家企业也遭遇过网络密集发帖的“攻击”。而蒙牛诽谤门的曝光,则让这些暗地里的勾当曝光在公众面前。社会公众赫然发现,在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公关也成为企业舆论战的帮凶。

大众媒体对公关“贴标签”

污名化一般是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完成的,最常采用的一种策略就是“贴标签”。通常具有“贴标签”这一权力的是社会中那些拥有“解释权力”的群体。而这一群体就是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作为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宣传工具,电视、报纸代表着国家意志,在社会公众中具有极强的公信力和舆论的引导能力。

2009年11月2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以《揭秘“网络黑社会”》为题,报道了互联网上存在的一个利用发帖方式制造网络热点、控制网络舆论而谋利的产业链。报道指出,从“封杀王老吉”事件,到康师傅“水源门”,都由他们暗中操纵。这些公关公司歪曲事实,美化丑行,遮掩罪恶,炮制“热点”,摆布舆论,甚至民意,左右法院裁决。他们是典型的“网络暴力”,是不折不扣的“网络黑社会”。

此节目一经播出,网络公关便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而到今年的蒙牛恶性公关事件曝光之后,网络公关再次成为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网络黑社会、网络打手、黑公关、暴力公关、江湖、帮凶、帮派”,“水军、”等词汇,都成了网络公关的重要标签。

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大众媒体给网络公关公司戴上了“网络黑社会”的黑帽子,自此成了网络公关的标签。

从标签固化成刻板印象

被贴上标签的公关如何被污名化呢?

孟子在《离娄上》提道: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公关的污名化其实是公关行业内外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行业内部良莠不齐,藐视行业规则的现象不断发生,甚至危害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公众舆论的大众传媒,通过“贴标签”的手段,将整个公关业实现了污名化。

以蒙牛的恶性公关事件为例,这一系列的比喻标签,最初可能只与蒙牛事件中的特定公关公司相联系,随后这一公司被更多人认知,从而用来指称整个网络公关行业,此时污名化的指称对象就开始泛化。

随着接连不断的媒体报道,被污名化的网络公关的特征和公关之间的关系变得凝固僵化。那些“黑社会”、“黑公关”等比喻标签所反映的特质,成为公关业的固有本性,最终形成公众对网络公关乃至整个公关的刻板印象。至此,公关的污名化过程也就完成了。

谁该为公关正名

到了为公关正名的时候了。

2004年定为理论创始人阿尔・里斯的《公关第一广告第二》正式出版,试图为公关正名,其中提到的“广告将死公关永生”的观点虽然有些矫枉过正,但也无疑引发了行业的关注。

从黄色公关到黑色公关,公关一词屡屡被社会大众误读。当公关公司为客户提供危机公关的时候,整个公关行业也需要为自己做一次公关了。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公关的行业协会组织更应当出来进行行业自律,主动“清理门户”,积极维护本行业的声誉和形象,这样才能使市场保持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推进整个公关行业的全面进步。

色情:中国公关第一次被污名

链接

酒店色情公关的暗潮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陆娱乐业的发展,大量的酒店、舞厅、卡拉oK、夜总会等娱乐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应地,其伴生的业也已经渗透到娱乐业。直接的后果就是酒店、夜总会的公关部门的畸变,由原有的比较单纯的接待业务演变成为带有色情性质的服务,酒店的公关小姐开始被称为小姐。

事物的表征总是通过个别的、具体的样例在公众心目中得以存储并固化。公关小姐、酒店公关并不能代表整个公关行业的真实面貌,但它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掩盖了其他特征。于是色情公关也就成为了公众心目中的公关形象。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所说,“污名化作为社会建构的中心,是一种特征与一种僵化教条观点的特殊关系”。

身份的尴尬

想必很多人都在不同的场合看到过类似这样的广告:高薪招聘夜总会男女公关,身高168Cm以上,年龄38岁以下,气质佳,思想前卫,月薪3万……这种随处可见的小广告,被污名后的公关,其意义的支流演变成为色情公关。

一位在公关业的资深人士半开玩笑地讲过一个亲身经历。他在上世纪90年代就负责某世界500强企业的公关业务。有一次与某重要的客户吃饭后前往楼上的卡拉oK歌厅就座,一妖艳女子前来招呼客人点酒水,并递上名片,上面赫然大字“公关经理”。客户接过小姐递上的名片后都偷着乐,结果弄得这位公关专家非常尴尬,灵机一动,只好自我解嘲地对小姐说:“呦,我们还是同行?!”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4

当我们惊异于互联网改变生活的力量,憧憬着它对民主政治和民主监督的巨大推动力时,网络暴力又向我们展示了它狰狞的一面。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很黄、很暴力”的事件接踵而至,参与网民数量形成规模,不仅在网络上声势浩大,更对现实生活产生冲击。

从网络民意到网络暴力

不少网站,大到门户网站,小到专业网站,打开后,常会有的窗口显现,或者以“很黄、很暴力”为内容的社会新闻。诸多反道德、反传统、反伦理、反科学的现象、事件被置于网页的重要位置。有业内人士称,网站赖以生存的是点击率,点击率越高广告收入就越多,而性和暴力是增加点击率的主要法宝。

越来越多的网络群体暴力事件正在向刑事方向发展,网络声讨从正义的道德审判转变成对公民人权的践踏。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侮辱、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创伤,侵犯了当事者的隐私权与名誉权,给其生活造成相当大的不便。

纵观种种网络暴力事件,我们发现,网友们采取的策略如出一辙,将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使当事人承受的精神压力从虚拟的网络社区转移到现实社会中,打破了他们原有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围绕所谓“川航张敏佳事件”、“虐猫事件”、“铜须事件”及“崔真实事件”,某些网友所发表的言论,已经超越了正常理性,不仅在虚拟空间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更严重的是,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处罚。而这些处罚的基础,并不是公开的程序,而只是网络舆论的过分压力。

“网络暴力”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底线,亟须运用法律、文化和道德等手段给予制止,治理网络暴力需多管齐下。

依靠技术治理网络暴力

我国互联网在网民表达事前没有建立“过滤机制”,事后也难以形成“追究机制”,自然就为一些不负责任的极端言论乃至“网络暴力”大开方便之门。在网络的舆论场中,情绪化表达、情绪的极速感染、情绪失控,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容易导致非理性。

新加坡早报网也有网民论坛,网民通过邮件发来文章,编辑选择后到网上,它实际上是网民评论栏目。法国费加罗网站,除邀请少量名人开博客外,只有费加罗报电子数据的订户才能开博客,其网络论坛一般在嘉宾回答问题时才开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雅虎、Cnn、BBC等境外英文网站未开设新闻跟帖功能,网民讨论归入论坛栏目当中。

2008年1月28日,韩国35家主要网站开始陆续实施网络实名制,登录这些网站的用户在输入个人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并得到验证后,方可发帖。从长远来看,对论坛、博客施行实名制,一方面保护了网民在网上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另外一方面也让网民知道,作为自然人,要对自己在网上的言行负责。依法治理网络暴力

如何界定网络暴力,“人肉搜索”能否入罪,在法律层面还没有明确答案,但这并不代表现行法律就不能制约网上的违法行为。造谣诽谤、毁坏他人名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侵犯他人隐私权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且刑法修正案已将保护个人信息作为修改的重要内容,同时个人信息也有望通过专门立法获得保护。有法学专家认为:网络暴力所涉及的问题,在《民法》中都可以找到应对,完全不必再引入新法。且网络技术尚在快速变化中,法又怎么立呢?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没有在此问题上立法,看来并非偶然。

对网上违法侵权言论如何管理,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提供“人肉搜索”服务的网站应该尽什么样的义务,对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都需要法律进行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笼统而简单的规定已成了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站逃避法律的借口。

如何将网络和现实区分、区别需要建立起合理的网络规则,以机制划清言论自由与侵权的界限,无论你是实名还是“iD”,都必须在同样的法律原则下畅游网络――在不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个人自由权利。如此,才能做到将网络暴力化解于无形。

有律师认为,做出不实陈述影响他人的社会评价,就是侵犯名誉权;陈述的是事实,如果没有征得当事人同意,就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很黄很暴力”事件则直接侵犯了未成年人的权益。这些情况都触犯了法律。此外,“媒体审判”曾经在欧美惹出过极大祸害,因而被严格禁止;目前所谓的“网络审判”也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网络舆论应有自身的底线。

以德治理网络暴力

网络是虚拟世界,同时也是和真实世界并行、交融的现实世界;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很容易使有些网民不负责任的言行演化为“网络暴力”,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给他们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和心理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有网民认为,“网络暴力”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匿名和暴力成本低。一分钟注册一个iD,谁也不知道我是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此撰文写字的人在网上被骂个狗血喷头是常有的事。不仅仅是名人因网络檄文而承受着巨大压力。

网络虽然是虚拟空间,但并不是自我放纵的天堂,要使上网者重视网络道德,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进而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引导是关键。有人说,如果网上总是充斥着非理性和语言暴力,那么理性者和理性的声音就会自觉退场。反之,如果文明、理性的声音占据了网络言论的主流,那么那些惯于使用语言暴力和谩骂攻击者就会退场或者改变其行为方式。

注重发展战略,对于行业的生死存亡、兴衰荣辱来说,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而对此考量的基本标尺,就是看它是否能确立和坚持具有远见卓识的发展战略,并在战略实施和战略管理过程中,随时注意遏制自身因外部环境刺激而可能萌生的“非理性发展冲动”,做到以一种平常、和谐的思想定力来保持实现稳定持续发展,从而规避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增长陷阱”。

这亦如国际竞争力理论创始人迈克尔・波特所说,“在影响战略的诸多因素中,强烈的增长欲望可能是最危险的。增长,应该是把事情做好后的顺带结果。有时候,增长的欲望恰恰是危害企业行为的根源。”

构建和谐现实社会

事关“社会公正”的领域,尤以“弱势群体”遭到公权和特权侵害的事件最容易招来“网络暴力”。这是“民意”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正常表达,不化解社会不公,不消除“社会暴力”,“网络暴力”只会有增无减。面对社会不公,“不让说”充其量只是掩耳盗铃。即便是最无理取闹、穷凶极恶的网络语言,也只可能、并且只应该通过民主法治的建设来逐渐“稀释”――要求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良好的法治意识,最有效的手段不是宣传教育,而是建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社会。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发现社会各界都在为建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社会而努力。

互联网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快”与“好”之间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既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我们要确立“人本发展”观念,始终把奠定互联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维护消费者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追求目标及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5

关键词:网络新闻伦理规范网络新闻伦理规范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网络新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纷纷在互联网上安了家,越来越多的新闻通过互联网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网络新闻,作为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一个新概念,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个统一的定义。传统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社会新近变动的信息的传播。”程世寿先生在《新闻社会学概论》中指出新闻的基本要素是:一是新近发生的新信息;二是媒体通过选择予以传播的信息;三是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根据对传统新闻定义的理解,在考虑以上新闻的三个基本特性的基础上,网络新闻是将这一信息限定在现代网络媒体之上。因此,我们可以将网络新闻定义为“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信息。”具体而言,网络新闻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新闻是指互联网上各类网站。狭义而言,则专指互联网上新闻类的信息,包括传统媒体所设网站的新闻信息、其他网站设立的新闻中心或新闻版块的新闻信息、国家有关部门设立的专门网站所的新闻信息、个人主页和站点所的新闻信息等等。本文所要讨论的网络新闻主要是就狭义而言的网络新闻。

(二)网络新闻的伦理规范

伦理规范是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从最一般意义上说,伦理规范就是一种标准、一种准则,这种标准或准则,既可以是人们约定俗称的,也可以是人们有意识制定的。它是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规范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它是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把社会各个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具有调节、指导和教育功能。网络新闻的伦理规范是为在网络新闻传播实践中直接相关的各个主体,如网络媒体、网络新闻传播者、网络新闻受众等提供行为准则与指导,并对这些主体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有利于网络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二、网络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

网络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自身的开放性、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增加了伦理控制的难度,新闻失范现象在网络新闻领域更为集中和突出。认识并研究网络新闻的失范现象,有利于让网络新闻伦理的复归。归结起来,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网络媒体、网络新闻传播者、网络新闻受众这三个方面。

(一)网络媒体的伦理失范

网络媒体是网络新闻信息的源头,排在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首位,网络新闻的伦理失范主要是指网络媒体的伦理失范。网络媒体的伦理失范主要有:

1.舆论导向模糊和偏差增加

任何有序运行的稳定社会都有其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在社会的有序运行中,承担着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社会舆论本身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而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也必然要通过正确的舆论来加以彰显,这就说明舆论有着明确的主流导向。

从实际来看,很多网络媒体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报道揭露式、猎奇式新闻,引导舆论的责任心不强,二是从业人员对新闻法规和政策把握不准,理解上也不深入,造成了自身舆论导向的模糊和偏差。

2.新闻炒作

新闻炒作是新闻报道策划的一种变异,是对形式范畴的把握脱离了报道客体的制约,以与报道内容不相称的形式夸大事物的部分细节。比如报道策划中所选择的报道角度、报道规模、报道结构、报道手法等与报道客体本身的新闻价值不相符,夸大事实的某些因素,掩盖事实的其他因素,企图获得轰动的社会效果。

新闻炒作,既指“炒作”行为,即新闻媒体出于自身利益等各方面原因在扭曲、反常的新闻价值观指导下,通过“异化”的新闻策划,生产出“变质”新闻产品的行为,是新闻报道的“异化”,它也可以单指“炒作”的结果,即新闻媒介通过“炒作”行为生产出的“炒作性新闻”。

3.植入式广告泛滥成灾

植入式广告在网络新闻中泛滥成灾,不含任何广告的网络新闻页面几乎不存在。在绝大多数网络新闻的页面上,其新闻主体的周边乃至新闻正文中间,都或多或少地植入了广告,譬如文字、图片、闪动、浮窗和滚动广告等等。其中,不少闪动广告还夹杂着音频,让受众碎不及防,招致反感。

这样的广告因较强的强制性,容易招致浏览者的厌烦,降低了网络新闻受众对网络媒体的认可度。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和追逐,网络媒体在网络新闻中植入广告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广告的植入一旦过多过滥,就很容易转移网络新闻受众的注意力,影响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效果和对网络媒体的认同度。

4.传播不良文化信息

不良文化信息主要是指、色情、凶杀、暴力以及其他宣传封建愚昧、腐朽堕落、低级趣味内容的信息。如今,不少网络媒体的浮躁心态举目可见,丧失了新闻报道的边界,不仅在于新闻内容的媚俗、低俗,而且在于刻意追求标题的夸张效果,譬如泛滥的“标题党”现象。其特点主要有:爱用带有性质的词语,喜用暴力性质强的词语,常显病态冷幽默,时常题文不符、误导受众。

(二)网络新闻传播者的伦理失范

网络新闻传播者是网络新闻传播活动的网络新闻主体,其最突出的伦理失范是虚假新闻的大量充斥。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经受着严峻的挑战。虚假新闻在网络媒体、网络新闻传播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其中,网络新闻传播者往往因新闻自律意识缺失,导致虚假新闻现象比较突出。

较之于传统新闻,网络时代虚假新闻的危害性因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大而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和传统新闻固有的体制相比,对网络虚假新闻的处理和制裁,往往因其来源复杂、身份隐匿,还没有针对性很强的甄别手段和处理措施。

(三)网络新闻受众的伦理失范

网络新闻受众既是网络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网络新闻信息以及关联信息传播的主体。因此,尽管网络新闻的伦理失范以网络媒体、网络新闻传播者为主,但在网络新闻受众中也时有表现。归结起来,网络新闻受众最典型的伦理失范,是新闻侵权现象日益频繁。

网络时代,人们的表达空间日益拓展,言论更加宽松自由,登上公共话语平台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是历史和伦理的巨大进步,也会带来不少新问题与困惑。人们不无忧虑地看到,歪曲事实、炒作新闻等现象有着不少的存在,这些表现降低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同样,部分媒体在曲解、偏见以及对经济利益的狭隘追求中,偏离了弘扬社会公义、客观报道和传播新闻事实的正常轨道,把自己应该肩负和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置之脑后。

不可否认,在一个日趋多元的社会里,受众的需求是多元的。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恰恰体现在始终坚持正义、公平的价值判断,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热闹和喧哗中一贯激浊扬清,在利益诱惑下坚持允中守直,是包括网络新闻在内的任何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媒体应尽的本分。

三、网络新闻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

由于网络新闻的伦理规范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而在传播领域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因此其各个方面应该遵守的规范也不同。

(一)网络媒体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

由于网络媒体存在着共同的伦理取向,所以一般说来网络媒体要遵守的伦理规范要做到:

1.网络媒体符合社会道德制度要求

网络媒体与其他新闻传播媒介一样,要符合其所处的道德制度要求,特别是符合主流道德理念、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求。网络媒体的传播理念,归附或从属于社会政治伦理,其表现形式就是切合国家、民族乃至执政党的利益。在具体的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中,就要始终把握舆论导向,营造和维护积极向上的网络新闻传播秩序。

2.网络媒体要为社会公众的利益服务

网络媒体对自身利益的追逐有其合理性,但这并不能足以构成网络媒体的立身之本。实践证明,始终服务于社会利益的网络媒体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网络媒体维护社会正义

维护社会正义,切合人类的进步需求,是公众对网络媒体的社会道德期望,也是网络媒体存在和发展的社会道德基础。当然,维护社会正义,并非意味着对社会个体的正当需要的忽视和践踏。新闻炒作显然不是人类的进步需求,在具体的实践中就应尽量避免。

4.网络媒体符合自身正当的利益要求

网络媒体毕竟也是经济实体之一,在尽可能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去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正当与合理的,也是网络媒体自身运作和发展的经济需求。

(二)网络新闻传播者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

网络新闻传播者处于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中间环节,网络新闻信息的传递行为,由网络新闻传播者实施和完成,网络传播者进行传播新闻信息的行为,直接决定了新闻信息的传播结果。网络新闻传播者要遵守的伦理规范主要有:1.维护和弘扬正义;2.维护社会的法律和道德秩序,维护所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3.不捏造、不传播虚假新闻,抵制并揭露不实报道;4.维护新闻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5.在线行为坚持与现实生活同样的行为准则;6.不夸大、扭曲和人为地制造新闻。

(三)网络新闻受众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

网络新闻受众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对象。网络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是一种语言符号或其他符号的理解行为和过程,这样的理解行为通常是主动、积极和有选择的。现有的网络伦理规范,大多涉及网络新闻受众。

网络世界无所不包,美与丑、善与恶、高雅与低俗纷纷呈现。网络新闻伦理秩序的建构,必然要约束网络受众的行为,加强人们对网络新闻信息的选择、接收、甄别的道德教育。

四、结语

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网络新闻也应该有自己的伦理道德。网络新闻的伦理规范贯穿于网络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才能起到伦理道德的调节、指导和教育功能,具体而言,网络媒体应遵守符合社会道德制度要求、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利益,网络新闻传播者应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不捏造、不传播虚假新闻,抵制并揭露不实报道,网络新闻受众应网络新闻信息的解析动机切合语境,并保持客观和公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相对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

参考文献:

[1]高永亮.我国网络新闻伦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6.

[2]赵洁.网络传播的新闻伦理问题[J].青年记者,2007(6)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6

一、积极应对新劳动法,扎实构建“和谐型报社”

2008年新修订的《劳动法》正式实施。该法的突出特征是规范企事业单位的劳动用工行为,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权益加以切实保护。由于国内大多数报社存在不规范用工行为,发行部门将基层发行员视为“临时工”,既未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也未落实其养老保险等社保福利待遇,基层发行员的假日加班费也未能兑现。在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各地报社克难奋进,积极落实新劳动法,掀起建设“和谐报社”热潮。落实新劳动法的核心是改善员工的福利待遇,尤其改善报社基层弱势边缘群体的生活福利。2008年起各地报社陆续将临时工转为合同工,不少报社还大幅提升和改善发行员的待遇: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投入巨额资金为基层发行员购买社保;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不仅为员工办理社保,提高基层发行员待遇,还兑现了发行员节假日加班费,基层发行员平均月薪达到1700元,最高可达3000元……这些温馨实惠的人文关怀举措提高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营造了“和谐报业”新局面。

二、应对“巨媒体”危机,“微媒体”开创“长尾效应”

长期以来,国内报社致力于生产规模的扩充,行政主导的报纸合并导致一些报社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等指标以几何级速度增长,但报社的员工规模、日常支出等亦急剧膨胀,总体经济效益不升反降,出现了所谓“巨媒体综合症”,引发了一系列危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报业经营者已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转而开始重视“恰当的小规模报纸”。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一些大型报社危机重重,但面向县镇发行的社区报纸依旧生机盎然。可见,报纸的规模并未越大经济效益越好,基于窄众传播理念而生的微型报纸,投入小且经营灵活,因而具有更好的经济回报。2008年国内微型报纸获得较快发展:一是县域报纸的活力凸显,取得了骄人业绩。浙江萧山日报社充分发挥“内容提供商”的优势,整合新闻资源和社会客户资源,年经营总收入已达5000万元。随着国内经济的波浪式推进,一些县级城市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其报纸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心城市。未来一段时间内,县域报将是报业经营的“蓝海市场”。二是掀起Dm报刊的创办热潮。Dm报刊将使新闻和商品信息合二为一,具有针对性强、投递精确、信息攻势猛烈、免费阅读和经营灵活等优势。2008年国内一些报社创办Dm报纸,拓展新的广告市场,如温州日报集团发行有限公司创办的《温州发现》已经初现成效。微型报纸的出现,使得处于广告市场“尾部”的中小型广告市场被重视,报业经营的“长尾效应”将逐步显现。

三、变革经营模式,报纸发行渠道网络对接电子商务

我国正处于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了50%至60%的增长速度。随着电子商务发展日趋成熟,跨区域的物流日益重要。但我国物流配送服务业还较为落后,这种情势为传统报纸发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机遇,即报社通过整合现有报纸发行网络资源,对发行队伍进行改造升级,使得报纸发行渠道网络与电子商务有效融合,将传统的报纸发行实体转型为物流配送企业。顺应电子商务时代的市场需求,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中心对报纸发行网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再造发行终端。过去,发行站多为承租场所,不仅费用连年上涨,而且环境较差,难以适应电子商务配送的需要。从2005年起,杭州日报集团投入数千万元购买了一批临街店铺的产权,并进行了全新装修,设置报纸分发区和商品配送展示区,将发行站改造成营销终端连锁店,使发行站由单一的报纸分发场所转型为复合型的商务终端。二是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发行中心与杭州网、《每日商报》达成三方协议,由杭州网搭建网上商城,《每日商报》负责品牌和广告宣传,发行中心负责商品配送,形成“三位一体”的整合营销网络。三是再造发行队伍。发行中心从发行员队伍中选拔出业务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精干力量组成“星级营销分队”,开展商品的宣传和配送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杭州日报发行网络的改造已经初显成效,目前已经有50多个厂家的200多种产品加入发行配送网络,电子商务配送年经营额超过1000万元。发行中心的发展思路是以绿色农副产品配送为主导,打造“两小时生活服务圈”,保障从客户打进热线电话订购产品起两小时内将产品免费配送到户。

四、新媒体建设提速,报社网站经营获得突破

受新闻纸涨价和节能减排两大现实因素的影响,报纸的“无纸化革命”再次成为热点。去年10月28日具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将于次年2月停止出版纸质日报,而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络平台,网络版日报将每日更新。不管报纸的无纸化是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加快报纸的数字化建设已是刻不容缓。虽然国内报纸的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早,但绝大多数报社所属网站长期亏损,陷入“投资巨大、收入微薄”的苦境。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亦有青岛新闻网等极少数几家报社所属网站实现了盈利。青岛新闻网系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网站,它较早进行体制创新,实行独立公司化运营;较早借鉴商业化门户网站运营模式,开展全方位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其经营业务包括新闻、手机短信、互动社区、实用信息、商务应用、报纸广告和户外广告、楼宇电视广告等6大板块。据2008年3月日志统计分析,该网平均每天已有70万台电脑登陆访问,注册用户已近200万,仅社区论坛项目,同时在线使用人数即逾4万,已经发展成为山东省访问量最高的网站,其经营总额已经接近传统报纸广告,且盈利状况明显优于纸质报纸。青岛新闻网的经营实践表明,传统报纸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内容优势打造成一流的商业化网站。

五、汶川地震事件助推,“媒体公民”意识觉醒

近年来在社会越来越强调社会责任的趋势下,“企业公民”的理念得到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这一新的价值观构建自己的发展体系与战略,规范自己的行为。“企业公民”这一概念蕴含着社会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意味着企业是社会的公民,应承担起对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绝大多数报社实行“企业化管理”,有其合理的经济利益,但更须强调社会责任,它考虑的不但是作为“经济人”要追求利润和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强调作为“社会人”,要承担对社会、公众和自然环境等所有利益相关人的责任,以合理的方式回馈社会。媒体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不但要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而且更要做一个合格的“媒体公民”。汶川地震事件的发生,唤醒和激发了媒体的公民意识。去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各地报纸不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报道,发表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作品,而且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系列慈善活动。在三天的国家哀悼日中,各地报社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三天内不刊登广告,但报纸版面和内容质量均保持较高水准;在央视举行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上,“媒体军团”的表现得到各界高度赞扬,一些典型的捐款单位分别是:人民日报社1000万元、解放日报集团655万元、深圳报业集团650万元、光明日报社600万元、经济日报社600万元、中国日报社600万元、广州日报集团500万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500万元、南京日报集团500万元等。在汶川特大地震慈善活动中,报社的行为刷新了新中国报业的慈善纪录,标志着我国报业“媒体公民”意识的新觉醒。

六、应对成本危机,国内报纸发行进入“新价格时代”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都市类报纸相继进入“彩报”和“厚报”时代,报纸生产成本不断提升,但报纸发行价格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统计显示:中国大陆同类报纸的销售价格是美国的1/7,中国香港地区的1/8,日本的1/12,以色列的1/30,中国台湾地区的1/12,比利时的1/33,是全球报纸销售价格最低的国家之一。在部分城市,报纸零售价仅0.2元,甚至出现了“零元发行”和“卖报纸不如买废报”的怪现象,超低发行价格给报业经营带来沉重压力。由于报纸发行市场竞争激烈,加之读者形成了订购“廉价”报纸的惯性,各地报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敢轻言提价。进入2008年后,报纸广告市场低迷是城市报社的共识,提价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个别提价,即某些城市的个别强势报纸率先提价,但同城其他同类报纸并未提价。如2008年1月,《华商报》率先将其零售价提到每份1元,7月《半岛都市报》将零售价提为1元(青岛市区单价0.8元)。由于同城其他报纸不跟随提价,故而个别报纸提价后面临发行量下滑风险。二是同城集体提价,2008年南京、成都、上海、武汉、北京、济南等地报纸达成协议,全城都市类报纸集体提价,大多数都市报单价由原0.5元提至1元,涨幅达50%。经过本轮提价,不少都市类报纸售价已接近成本价,国内都市类报纸告别“超廉价”模式,进入“新价格时代”,这将对报纸的采编、广告和发行等产生重大影响。

七、应对新闻纸价格波动风潮,报业“市场感应力”得到提升

2008年我国新闻纸价格经历了一个罕见的“倒V形”波动曲线。上半年,受国外纸浆提价、原油价格暴涨、人工成本抬升、雨雪冰冻灾害及北京奥运会等因素的影响,新闻纸价格从年初的4850元/吨涨至6月份前后达6100元/吨,到达最高点。进入10月后,随着国际原油价下跌及金融海啸等因素影响,新闻纸价格逐步回归理性,至年底降到5800元/吨。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报社要减少损失,就需要敏锐的市场感应力。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国内外新闻纸价格波动中,并非所有的报社均遭受重创,部分报社还利用这次的新闻纸涨价得到出人意料的收获。如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早在2006年新闻纸价格走低时,有预见性地做出经营决策,签订了连续3年的新闻纸购买合同。在其他报社因为新闻纸涨幅过大而被迫提高发行价格时,该报没有涨价,新闻版面也没有减少,在新闻纸涨价中静收渔翁之利。2008年新闻纸价格波动风潮是对国内报社经营团队市场感应力的一次大考,而具有经营优势的报纸则可以借这个机会顶住涨价压力,从而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效果,形成新一轮的跑马圈地。可见,报业经营的市场感应能力,就是要求报社运用科学的预测机制,提前决策,趁那些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还在观望、犹豫之时,先发制人,抓住第一波的市场机会积累发展优势。

八、践行监督职责,纸媒记者率先挑战行业“潜规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驱使,部分记者失去了光荣感与使命感,部分媒体失落了社会良知,少数企业丧失了社会责任感。2008年,纸媒记者率先挑战行业潜规则。自2008年9月中旬开始,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迅速成为舆论风暴的焦点,而掀起这场关乎婴幼儿健康安全舆论风暴的人,正是纸媒记者简光洲。早在8月底,有关奶粉问题的报道便见诸报端,在各大媒体连称“某企业”的时候,9月11日,《东方早报》以半版篇幅刊发了简光洲采写的《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的长篇报道,将矛头直指“三鹿”,点破了这层窗户纸。在国家有关权威部门鉴定还没有公布之前,就点名报道,简光洲和报社承担了很大的风险,甚至可能遭到,而此时,《东方早报》的报社领导给予了他充分的支持。该点名报道引来前所未有的质量问责风暴: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被免职并被刑拘,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引咎辞职,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等被免除职务。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t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而“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更是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次不同寻常的点名报道,体现了纸媒记者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

九、推进报纸“多媒质化”进程,手机报迎来黄金发展期

面对网络、电视等媒介的激烈竞争,报社单纯发行“纸质”报纸已不能适应读者需求,利用电子技术对报纸呈现介质进行全新包装,推进报纸“多媒质化”发展成为必需。手机报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随身,彻底摆脱了传统纸媒介的时空限制,让读者随时随地挑选和阅读最喜欢的报纸内容。手机报还能高效快捷地实现读者与报社的互动,读者于手尖击键之间就可为报社提供新闻线索。2008年手机报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全国手机报突破300种,全国手机报用户数已超过5000万,北京、广州、杭州、上海等多家手机报发行量超过20万份,取得了初步的经济收益。当然,现阶段手机报大多还停留在手机短信新闻的层面,随着3G业务的启动,手机报的外延将得到扩展,尤其是手机报内容也将突破文字加图片的表现形式,打破信息包含标题、文字、图片的传播方式朝多媒体整合的趋势迈进,包括标题、文字、图片、影像、互动等菜单。依托流媒体的形式,手机报用户不仅可以选择最佳的阅读方式,而且不同媒体的传播效果将形成差异化的冲击力和互动性。另据统计,2008年全国手机用户数超过5.2亿户,手机普及率已达39.9%,因而手机报尚有广阔的挖掘空间。

十、积极落实传媒“走出去”战略,安徽日报集团开展跨洋合作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7

【关键词】网民评论“杭州飙车案”舆论效应

一、网民评论的内涵、特性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个人pC的普及,网民的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网民对网络的熟悉程度提高,对网络多功能应用能力增强。网民评论是指网民借助互联网平台发表的评论,它是网络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评论区别于正规的新闻评论,它来自网民的思考抑或随意的情绪发泄;形式上,有评论文章或只言片语。

二、杭州飙车案的网络舆论风暴

“杭州飙车案”发生在2009年5月7日晚8:10分,年仅20岁的“富家子弟”胡斌驾驶一辆改装的红色三菱跑车在街头与朋友“飙车”。在杭州市文二西路时,胡斌的车子飞速由东向西行驶,将看完电影正穿过斑马线回家的谭卓撞飞20多米。事故现场,围满了愤怒的群众。谭卓因伤势严重不幸身亡。随着这起交通事故被报道、转载,不仅引爆了网络舆论,而且使其演变成“网络事件”。

(一)事实反差:“70码”VS“二层楼高”、“撞飞”

5月8日下午,杭州交警就飙车撞死人案召开新闻会。交警公布的初步调查称,根据肇事者的口供,肇事车“当时车速在70码”。

飙车事发地的当地媒体报道了这一交通事故。报道中目击者告诉记者“人飞得像二层楼那么高,然后从空中翻了几个跟头,没有夸张。好几个过路人是目击者,他们以为是一个保险扛在空中飞,结果摔下来一看是个人。”

(二)网络舆论:质疑车速

事件发生后,在国内各大论坛和网站上,网民发帖或跟帖表明自己的意见和态度。有众多网民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和常识,对警方报称的车速“70码”表示质疑。据统计,腾讯网当日事故报道的网民评论达4489条,而报道车速“70码”的第二条新闻时,网民评论即猛增至26288条。

天涯论坛上,一网民通过演算和假定称,如果时速70码的车能将人撞飞20米远、5米多高,那么被害者需以40公里/秒的速度相向而来。让一个普通人达到这个速度显然是天方夜谭。随后有其他网站的网民转帖并另设讨论区“那70码被害人跑得真快,时速可是40公里啊!”、“谭卓可跑得比博尔特快多啦”、“别把那70码的车撞坏了”、“网民相信GoV”等网民评论源源不断。

对于网络上对车速的质疑,各家传统媒体都予以了跟踪报道。网络媒体和网站也纷纷转载和链接。

(三)杭州警方:车速等专家鉴定后再公布

几天以后,杭州警方称车速要经有关专家鉴定后公布。杭州19楼网络论坛的网友“铁面包工头”发出呼吁:有关部门的回答很模糊,我们先动手开始搜寻这些信息。网友“bobline”在事发后把被害者谭卓从西城广场回来到金成花园的路走了一遍,并图文并茂详细分析了事发时的情况。80后作家、赛车手韩寒也在自己的博客上,从专业的角度认定事故车速应该在100码以上。

网络上的争议声可谓一片哗然。与“70码”谐音的“欺实马”广为流传。类似于“为了你我的生命安全,请大家以70码的速度顶贴顶起5米高20米远”的网络流行语也迅速流行于网络。

由于网络传播的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网民评论的大量出现,产生了巨大的舆论效应。“杭州飙车案”中,网络舆论风暴大大推动了案件的调查和判决。

三、舆论风暴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暴力舆论污渍

根据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心理能量在积攒到一定程度之后便要寻求释放。网络舆论的主体是网民。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容易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由于网络的匿名性,BBS、个人博客、SnS等成为部分网民情绪宣泄的出口。这也导致了粗俗、暴力语言在网民评论中出现。

网民使用谩骂甚至恶毒的语言直指胡斌。百度贴吧出现了“希望你以后生了儿子,到25岁被某大官撞死,要求不多”这样的帖子,“垃圾,浪费人民的粮食”、“”、“脑残”、“败类”等词语也出现于各网站。甚至有版主以谩骂胡斌的语言作为头条,迎合部分网民发泄的欲望,获取点击率。

如此充满语言暴力的网民评论,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危害。首先,这种非理性式的人身攻击,损害了公民的正当权益;其次,网民评论中暴力语言的使用,降低社会的文明程度,还可能诱发其他危害行为;第三,网民评论中的这种语言过激行为,刺激公众情绪,扰乱了人们正常的思考和判断。

(二)焦点流变舆论漂移

随着网络舆论的蔓延,“杭州飙车案”所受关注度显著提升。该网络事件的焦点很快由“70码”转到了“富二代”“权力的不负责任”等等。

本来,一起交通事故,调查原因,让肇事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应该是事件的核心。但由于该事件中涉及的“富家子弟”“高档跑车”,网民的关注焦点发生了漂移。“有钱就了不得啊”、“富家纨绔子弟”、“现在有钱人都空虚到了极致”等言论在网上流传,关于飙车者家庭背景的议论四起。

5月13日,杭州市政府表示,飙车富家子同伴并非领导亲属。至此,网上的流言有所平息,但民众的“仇富”心理,以及对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的高度敏感可见一斑。

心理学认为“首因效应”,即人们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会产生影响。一方面,网民对传统媒体关于事故的报道容易产生“有钱人肇事”的印象。如“富家子飙车,撞死浙大才子”等新闻标题,着眼于“富家子”、“才子”这样的字眼,忽略生命个体的平等和事件的客观性,加剧网民的心理偏向。另一方面,公众容易受到第一时间得到的信息的影响。关于富家子飙车的帖子,在有关权威部门未及时信息的情况下,流言找到空子,通过网络这个开放性的平台迅速闯入了网民的耳目。这也导致了事件的焦点发生流变,出现舆论漂移。

(三)质疑罪名舆论偏颇

5月15日,因飙车超速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罪”,公安机关对胡斌予以刑拘。此后,网上质疑声不断。有网民认为,胡斌在繁华地段飙车,对公众的安全是一种漠视,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有网友愤怒地表示“这样的人,跟故意杀人没什么两样”、“撞死了人就得一命赔一命”等等。

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网民片面的言论的蔓延,公正的观点则逐渐被淹没。众多网民评论中透露出来的愤怒和膨胀的正义感,使网络舆论带上了强烈的感彩乃至偏见。因此,网民的盲目跟帖,发表非理性评论,不利于事件客观公正的解决。

结语

通过对“杭州飙车案”的分析,可见网民评论的舆论效应。网民评论是公民话语权的表现,从中可以听到草根阶层的声音,也引起传统媒体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杭州飙车案”中,网民对车速、量刑等关键问题的质疑,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推动了事件朝透明、客观、公正的方向发展。但网民评论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事件中的暴力语言、焦点流变、舆论偏颇等。■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③王强华:《新闻舆论监督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④李琳,《从网络的发展看舆论监督的本位回归》[J],《今传媒》,2005(6)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8

特点

1.营销过程的高度参与性。决定个人社会化营销活动成功与否的因素,除了高效的职业营销团队的策划,更离不开广大受众的参与。在社会化媒体中,受众分享转发相关信息、发帖转帖、制作音频视频来表达他们的支持。奥巴马成功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的首位黑人总统,不仅在于其另辟蹊径在社会化媒体中建立的16个官网,更得益于支持者们主动参与营销的过程。在大选结束后,大约有500名支持者在社会化媒体中为奥巴马建立专门的小组或社区,参与转发有关奥巴马信息的人更是不计其数,“YeSweCan”等广泛流传的视频也都是由其支持者独立制作。这些受众在营销过程中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信息的“靶子”和“受众”,同时也是“传者”,是营销团队的一分子。

2.营销主体的多元化。个人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并非政治领袖的专利,许多艺人明星都是社会化营销的高手。如国内“微博女王”姚晨在新浪微博的粉丝已超1700万,欧美流行乐坛的百变天后LadyGaga的大红大紫,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在Facebook、myspace等社会化媒体的良好表现。

另外,大量的草根明星走红网络,也是社会化营销的成功案例。营销主体由传统营销中的政治领袖或明星逐渐扩大范围到普通的大众,是因为网络环境下社会化媒体为小众化的明星提供了大量受众以及免费的营销场所。

3.营销受众的碎片化与分众化。在个人的社会化营销过程中,营销主体可以与受众进行“碎片式”的一对一的单独营销,如微博中的跟帖与回帖,近距离的交流会对营销受众产生被重视的感觉,从而对营销主体形成忠诚度。而“分众化”则是相对于“碎片化”而言的,体现出社会化媒体对网民的群体聚合性。基于网络平台的社会化营销,其对象不再是传统人口统计学中笼统地按照年龄、性别、地域等划分的对象,而是由分散的网民通过社会化媒体聚合而成的“分众”。社会化媒体产生的理论基础――六度分割理论: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网民们会因为现实的人际关系、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经历等因素,通过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功能聚合成一个个小的分众体,如人人网中的小组、新浪微博中的微群等。因此,在进行社会化营销中,选择与营销主体特点切合的“分众”作为目标群体是至关重要的。

引发的网络问题

1.造成网络环境下的信任危机。社会化媒体为营销者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一些投机者提供获取了暴利的机会。随着社会化营销竞争的压力加大,网络开始出现一些自命名为“网络公关公司”或“网络营销公司”的企业,利用网络雇佣一大批廉价的“水民”,在论坛、博客等社会性媒体中发帖或跟帖,对“客户”产品进行虚假好评或者对“客户”的竞争对手进行恶意的攻击、诋毁,并从中牟利。这些制造出来的舆论旋涡在短期内虽然能为企业或个人带来利益,但是消耗与牺牲的是网络大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2.引发网络审丑热潮与低俗文化的盛行。在巨量冗杂的信息中如何成为网民关注的中心,如何形成“注意力经济”,是个人营销中的核心问题。把关人角色的缺位使原本一些在传统媒体无法见诸大众的恶搞、低俗信息在社会化媒体中广泛传播。这造就了利用雷人照片与可笑言辞博取点击率的“芙蓉姐姐”等,这些草根明星无疑颠覆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却引发了网民的集体狂欢与审丑热潮。此外,用低俗暴力等“热点”以在社会化媒体出位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可否认,社会化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媒体的精英情结,为文化的不同流派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审丑与低俗暴力文化所倡导的非主流价值观的盛行,也在不断考问着广大网民们的新媒介素养。

3.为网络暴力的产生提供平台。个人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使每一个粉丝都可以与偶像单独对话,但这也为其反对者提供了发泄与破坏的平台。去年,演员胡歌在微博转帖一张将李宇春pS成红西装的照片,立即招致“玉米”的大规模围攻,攻击性言论充斥于胡歌的微博页面,多达600余页。另外,在著名的网络暴力事件“69圣战”中,因不满韩国偶像团体SuperJunior粉丝在上海世博会的极端行为,数万网民相约同一时间在SuperJunior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贴吧、微博、人人网等网页聚集,进行破坏活动,对媒体的正常运营与网络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此类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固然有公众不理性的因素,但是社会化媒体为人人提供呐喊的“麦克风”,是这些事件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不恰当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则成为事件的导火索。

应对措施

1.大众传媒应摒弃“尖叫原理”,合理引导网络舆论。社会化媒体的病毒式传播会在网络中快速形成群体效应,在网民们集体狂欢的时候,包括网络主流媒体和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更应保持清醒的认知,发挥权威话语的营销能力,将舆论议题进行合理的设置,帮助大众认识到各种个人的社会化营销事件引发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既然享用着公共传播资源,就应该将公共性与公益性摆到首位,切实担负起监督环境、人文教化的责任,而不应为眼前的点击率或销量而被网络舆论牵着鼻子走。

2.运营商应加强信息把关,建立有效的监管应急机制。社会化媒体为普通网民成为信息生产者提供了捷径,由此造成的海量信息使把关人的把关效果弱化。要对每条微博和人人网用户的状态进行严格把关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对一些动机不良的用户进行封杀的同时,也应该及时关注网民的群体状态,若出现非正常情况,应采取有效的应急管理方案妥善处理。“69圣战”中的百度贴吧管理员在事件升级之际,采取了关闭贴吧或限制发言的方法,最终使该网络暴力事件逐渐平息。

3.完善行业协会规章制度,合理规范营销者行为。畸变的文化审美观、虚假与暴力信息盛行,不仅阻碍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现实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相关的行业协会应及时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不合理的营销企业及其营销行为进行规范与限制。2010年3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向所有网络公关从业者及公司发出倡议,倡导“绿色网络公关”,并在此背景下出台《网络公关服务规范》,为网络公关服务领域提供了原则性的服务标准。但是,具体的针对网络公关服务中的各个环节的行业规范依旧亟待完善。这也是发展以信任为基础、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网络信息环境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于娜:《社会化营销的现状与未来》[J],《广告主市场观察》,2011年第4期

②孙晗:《社会化营销:你是营销的一部分》[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0年第9期

③祝兴平:《网络推手及网络信任危机》[J],《新闻实践》,2009年第8期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9

关键词:政务微博新闻发言人7・21北京暴雨

在全媒体时代和信息全球化的媒介新环境下,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实践中完成了一次次的创新与飞跃。从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诞生,到如今政务微博的不断涌现,无不是政府借力新兴媒体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举措。

据《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统计,目前,新浪微博认证的政务微博总量已突破6万。其中,北京微博厅在2012年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时有效得体的作为,被列入四大“政务微博应对突发事件”典型案例。此次北京暴雨中,政府的舆情应对为官方舆论场赢得权威的话语权,并与民间舆论场形成良好互动,是政府部门利用微博及时信息,处理突发事件的有益尝试。

一、“微时代”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新发展

新闻发言人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人员。其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问题,举行新闻会或约见个别记者,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引导社会舆论、塑造政府形象、改善政府的管理和维护公众知情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已形成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省级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制度。

网络发言人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它将新闻发言人制度推向新的阶段。

微博的出现使中国网络舆论由此步入微时代。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一方面,微博已经成为促进官民沟通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微博给政府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因此,在微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一直没有放弃使用这一新媒介的尝试。

继“微博元年”之后,2011年被称为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相比2011年同期,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数净增41932个,增长率达231%,新浪微博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突破6万,新浪政务微博发博总数为31894816条,平均每个政务微博发博数约为531条。

政务微博承担了一部分“发言人”职责,相比于通过媒体官方声明、召开新闻会、接受采访等传统信息形式,微博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自媒体危机公关发声渠道。政务微博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不仅深刻改变着传媒生态,也重塑着政府的执政与公共关系传播方式,受到政府的支持及公众的认可。

二、“北京微博厅”有效释放“政”能量

2011年11月17日,北京市新闻办发起的“北京微博厅”正式上线,它将城市所有政府微博整合,在主页面中进行集中展示。首批进驻的21个部门和7位新闻发言人开始“联合办公”,这是全国开通的首个省级政务微博群。

7月21日,北京遭遇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造成79人遇难,190万人受灾。北京暴雨灾害当晚,北京微博厅形成了以“京城四大V”(北京、平安北京、北京消防、交通北京)为代表的政务微博互动群,彻夜运作,积极回应群众的要求。@北京新闻办、@北京消防、@水润京华、@平安北京、@交通北京与16n县政务微博持续不断发送雨情信息、救援详情等,合力形成官方舆论场。

(一)灾情发生时,政务微博迅速消息

北京暴雨当天21日,随着雨量的增大,部分求助信息开始出现在微博上。北京政府机关积极通过微博平台了解灾情、公布灾情,网友也纷纷@北京各政府机构开设的微博,报告各处险情,请求救援。

自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北京以下,市和区县两级各部门政务微博通宵达旦发微博,及时通报天气情况、路况信息以及救援工作情况。从21日12时至22日12时,北京的相关政务微博共微博754条,转发评论50余万次。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北京通宵暴雨的动态,11小时共微博25条;“北京市气象局@气象北京全天候滚动播报“天气快报”、“暴雨预警”、“雨情信息”、“地质灾害预警”等信息,“雨情信息”做到每小时一;北京市水务局@水润京华公布全市各防汛指挥部值班电话,此条微博被迅速转发超过2000次;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交通北京第一时间公布多条地铁运营信息;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北京消防以每小时4至5条的数量,灾情和救援情况,面对各方求助信息,及时发出回应安抚民众情绪。

在灾情发生时,北京政务微博厅与市民微博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各职能部门政务微博通过不断相关灾情信息,满足市民迫切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市民通过微博及时地展示各地段的现场灾情,有效弥补了政府管理机构的灾情盲点,为救援行动和灾情管理评估提供了一线的实况。北京市各地政府机关通过政务微博进行了多层次的滚动信息,有助于社会各界对北京灾情的认知,及时救助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王惠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在110、119等电话占线的情况下,微博的确成为一条特别的生命通道。”

(二)灾情发生后,政务微博及时回复质疑

“7・21”暴雨过后,网友从最初的爱心传递开始逐步变为对一些事实的质疑,面对质疑,北京市新闻办、房山区政府、市消防局、市交管局接连回应,较好地化解了网民猜疑,使得负面舆论的热度开始不断降温。

1、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及时权威信息。

灾害发生后,市政府新闻办在第一时间灾害相关信息,并在次日公布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在救援工作开展的后期,网友对死亡人数提出质疑,市政府新闻办果断表态,向网友承诺将不会再隐瞒数字,有效化解了网友对死亡数字的无端猜测。

2、北京消防局:快速救援,微博通告进展。

在接到房山区求救信息后,北京消防迅速前往灾区开展救援,并通过微博一方面告知救援详情,另一方面积极与被困网友联系,把线上获取信息和线下开展救援有机结合,最终成功救出被困学生,在无数网民的监督下完成此次救助,赢得了网民认可。

3、北京水务局:迅速回复网上谣言。

暴雨发生后,网上谣传“拒马河上游水库要下泄洪水”,北京水务局以“拒马河上游没有水库,更不存在紫荆关水库泄洪一事”为有力证据,及时辟谣,安抚人心。

4、北京市交管局:快速撤销不合理罚单。

针对雨夜车辆抛锚停路边被贴了违法告知单网民“不人性化”的质疑声,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表示,在突发灾害降临时这种处罚是错误的,所贴罚单作废。随之,市交管局快速采取措施,撤销22日罚单,较好地挽回了民意。

5、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更新死亡人数。

26日晚间,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更新死亡人数为77人,已经确认身份66人,并公布受害者名单,较好地平息了民众质疑。

6、房山区政府:积极辟谣,救灾微直播。

有网友就传言称在此次暴雨的重灾区――房山区有200位敬老院的老人死于此次灾害。对此,房山区政府快速取证调查,并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告知网友真相,有效破除了此次谣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房山区政府借助微博对灾害的救援工作进行直播,使得救援信息公开透明。

三、政务微博相比传统新闻发言人的特点

外交部新闻司参赞邹建华在第四期新浪“微政道”沙龙上提出,微博引起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的三点变化:第一,时间概念发生变化。之前突发事件应对所讲的黄金24小时、黄金6小时、黄金4小时都不再是灵丹妙药,微博时代是黄金一小时。第二,舆论制高点转移。微博超越传统媒体成为新的舆论制高点。第三,传统、单一的新闻会已不足以引导舆论,舆论引导和危机公关要打“组合拳”,微博、新闻会及在线对话、网友见面会等都要重视。

将新闻发言人制度引入微博,政府部门通过微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地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集民智、解民忧,可谓是网络时代的“新群众路线”。

政府微博将“草根性”和“权威性”相互融合,这必然有别于传统的新闻发言人。

(一)及时了解舆情,迅速信息

微博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信息一旦,便会快速扩散,充斥微博空间各个角落。如果政府不能利用好微博这个传播工具,抱着“捂、遮、蒙”的心态,便会造成官方的失语,使官方陷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引起公众的质疑,甚至损害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由于微博的匿名性,传统“沉默的螺旋”效果弱化,人们开始自由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使得更多真实声音出现。因此,微博成为政府重要的信息源,通过政务微博,政府就可以更及时地了解舆情,了解来自民间的新闻和呼声。

同时,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使得政务微博成为突发事件应对的优选渠道,并为在传统媒体时代没有直接媒体资源的大量党政机构提供了发声渠道。一旦网上出现突发舆情事件,党政机构可以通过政务微博第一时间权威信息,主动介入突发性公共事件,并针对负面信息和未经验证的传言进行正面引导。

(二)官民沟通便捷,形成良性互动

新媒体的重要特征就是开放性与交互性,微博使得互动更为及时和便捷。

微博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架起一条高速公路,拉近了官民之间的距离。北京“微博厅”上线一周,发帖400多条,回帖有近200条,“平安北京”开通一年多来,网民的评论留言高达16万条,这也是一种互动的体现。

2012年,政务微博更加凸显贴民生、务实事、重应用三大特点。政务微博向基层延伸,县处级以下政务微博几乎占政务微博总数的80%。政务机构、官员微博、媒体和网民在网上相互呼应、联动的效果十分显著。新推出的政务微博办事厅模式助推民生服务,对于网友表达的诉求和爆料,大量党政机构设立值班微博,由专人进行了实时的咨询解答,获得了不少舆论反馈。

(三)塑造亲民形象,扩大政府影响

微博作为具有大众文化和社交功能的集散地,参与门槛低,使其天生具有一定的“草根性”。在近年的政务微博问政大潮中,网络平等交流的特质,使政府通过政务微博,不仅获得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的强大信息工具,还获得了不断延伸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工作的群众工作土壤,有利于拉近党群与干群关系,提升政府部门和官员的亲和力。

随着应用微博的熟悉以及网络环境的变更,近年来不少政务微博变得“有人情味”,他们放下身段,通过生动平民化的语言文风和灵活多样的话题,显得更“接地气”,成功塑造了亲民形象。

微博的加V认证和互粉的运行特点,更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公共事务处理中的意见领袖地位。政府如果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正确及时通过微博进行信息与反馈,成功处理危机,那么,其权威性也会得到稳固,赢得“粉丝们”的信任,从而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结语

在近几年政府频繁网络问政的过程中,诸如“北京微博厅”这样的政务微博是新形势下政府信息公开的一次突破性创新。新闻发言人进入微博的实践探索,突破了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局限,减少了民情“上传”和政策“下达”的中间环节,为政民互动、舆论互通创造了更便捷的条件。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10

一、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

1.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地要紧密联系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引导全体中小学生从小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弘扬公序良俗、传承中华美德。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让学生知晓基本的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养成遵规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切实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注重家风建设,加强对孩子的管教,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

2.认真开展预防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各地要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集中开展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要强化学生校规校纪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班团队会、主题活动、编发手册、参观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做到不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研制学校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手册,全面加强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专题培训,提高教职工有效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知识,增强监护责任意识,提高防治能力。要加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预防综合基地和人才建设,为开展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3.严格学校日常安全管理。中小学校要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将其纳入学校安全工作统筹考虑,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要加强师生联系,密切家校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特别要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针对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防治工作。对发现的欺凌和暴力事件线索和苗头要认真核实、准确研判,对早期发现的轻微欺凌事件,实施必要的教育、惩戒。

4.强化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各级综治组织要加大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力度,实现人防物防技防在基层综治中心的深度融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校园周边地区安全防范工作。要依托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整合各有关部门信息资源,发挥青少年犯罪信息数据库作用,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动态研判。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进校园及周边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加大视频图像集成应用力度,实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预测预警、实时监控、轨迹追踪及动态管控。把学校周边作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的重点,加强组织部署和检查考核。要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权制等方式进行综治领导责任督导和追究。公安机关要在治安情况复杂、问题较多的学校周边设置警务室或治安岗亭,密切与学校的沟通协作,积极配合学校排查发现学生欺凌和暴力隐患苗头,并及时预防处置。要加强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的巡逻防控和治安盘查,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欺凌和暴力问题,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并通知学校和家长,及时干预,震慑犯罪。

二、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

5.保护遭受欺凌和暴力学生身心安全。各地要建立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报告时相关人员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学校、家长、公安机关及媒体应保护遭受欺凌和暴力学生以及知情学生的身心安全,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特别要防止网络传播等因素导致事态蔓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使受害学生再次受到伤害。

6.强化教育惩戒威慑作用。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学校和家长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警示谈话,情节较重的,公安机关应参与警示教育。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对校外成年人教唆、胁迫、诱骗、利用在校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从重惩处,有效遏制学生欺凌和暴力等案件发生。各级公安、检察、审判机关要依法办理学生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做好相关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诉讼监督、审判和犯罪预防工作。

7.施科学有效的追踪辅导。欺凌和暴力事件妥善处置后,学校要持续对当事学生追踪观察和辅导教育。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要充分了解其行为动机和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扶,给予其改过机会,避免歧视性对待。对遭受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及其家人提供帮助,及时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家庭支持,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树立自信,恢复正常学习生活。对确实难以回归本校本班学习的当事学生,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妥善做好班级调整和转学工作。要认真做好学生欺凌和暴力典型事件通报工作,既要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又要注意不过分渲染事件细节。

三、切实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

8.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各地要把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教育、综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民政、司法、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应成立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强化工作职责,完善防治办法,加强考核检查,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合力。

9.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引导广大家长要增强法治意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尽量多安排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自觉发挥榜样作用,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管教,特别要做好孩子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要落实监护人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未成年学生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