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0:52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篇1

[关键词]学习倦怠积极心理学积极品质社会支持教育者

[作者简介]王进(1975-),女,河南南阳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心理学。(河南开封475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计划项目“黄河水院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KXJS005)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97-02

一、学习倦怠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一)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长期学业负担下产生的精力耗竭、感情冷漠和低成就感并存的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学习倦怠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其个体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动力不足、急躁不安、逃避责任、缺乏控制、疲倦厌学、敷衍应付等消极应对学习行为,严重者伴随情绪衰竭、睡眠障碍、人际退缩、网络成瘾等心理障碍。学习倦怠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厌学情绪滋生、自我效能感下降等问题,而且对大学生的个性成长和自我评价均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因此,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

纵观学习倦怠的文献资料,研究者们往往将重点放在学习倦怠的成因、结构、过程、干预、对策等方面,在解决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时,大多以消极心理学理论出发,注重采取外力措施纠错学生的行为,缺乏从学生成长、学生本身存在的力量等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和预防这一问题。总之,对学习倦怠的研究还处在相对消极、滞后、被动的研究层次。

(二)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指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取向调整矛头的新革命,向统治了近百年的消极心理研究范式提出挑战,它将研究重点不再放在人类心理层面的阴暗部分,而更多强调人性的价值和优点,关注人类的健康、快乐、幸福、坚韧、乐观、创造力等积极因素,激发和调动人内在的“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正是防御和修正心理问题的“武器”。

运用积极心理学解决学生潜在的问题,着重于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去缓冲问题,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并有效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针对当下解决学习倦怠问题模式的弊端,如果将解决措施调整为从依赖外界督促、权威指导、学生被动接受去解决、对抗学习倦怠,转为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激发其自身力量、指向其成长目标、转化为内在品质应对学习倦怠这一问题,这种积极的暗示会促使大学生产生较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性循环,而这两点对于大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完善有直接的影响,这正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的着力点。

二、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解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可行性

(一)人类具有的积极品质为解决学习倦怠问题奠定了基础

人的进化过程中,有大量的“积极基因”被遗传、积累,因此人生来就有积极的心理潜质。同时,临床心理学与管理学的实验证明积极的心理因素也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研究学者通过环境设计、动机激发、行为强化等因素唤起被试积极的行为,教给个体适应环境和应对问题的技巧等方法,帮助他们提升心理品质和生活质量。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对预防保健和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他们自尊、敏感,渴望认可又惧怕失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挫折打击后出现学习问题、情绪困扰、学习上的退缩行为属于正常现象,这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阶段。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不仅表现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营造良好心态、体验快乐情绪、保持积极人格特质上,而且体现在面对困难、挫折如何积极预防和应对上,这才是积极心理学现实意义的内核。同时,研究表明,受过挫折事件并调整过来的人们,对现实的评价更积极和稳定。其次,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乐观、向上、自我控制、坚持等积极力量正是对抗学习倦怠最核心的要素,这些核心要素的激发需要教育者提供更开放且多元的组织环境。再次,学习倦怠研究表明,每个出现学习问题的大学生,对外显露的是学习问题,而实际隐藏在内的是个人的心理问题或家庭问题等。大学生出现学习倦怠,有目标缺失、学习枯燥、方法不当、压力过重等原因,但更多的是在迷茫时期方法指导和人文关怀的缺乏。作为一门以发现人性价值和创造幸福为目的学科,积极心理学可以为缓解学习倦怠问题提供理论的指导。最后,在研究大学生学习问题时,通过训练发展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知评价,体验积极的学习情绪,学会积极的学习行为,完全是切实可行的策略,不仅可以融合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而且可以从教和学两方面提高学习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思路

(一)抓住大学生的有效需求点,明确学习目标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求多种多样,从低至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敏感、自尊、自我意识感较强的大学生,他们都有渴望成功、追求完美、获得认可、实现自己潜在价值的积极动因。需求层次理论运用在大学生的学习激励时,就是要抓住学生的有效需求点,增加激励效果。教育者在认可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要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明确自己的目标,避免成为迷茫、困惑的人。研究发现,学习倦怠感较强的学生大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的“迷茫一族”;另一类是目标动机太过强烈,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的“刻板一族”,稍微偏离目标,就对自己进行严惩,久而久之,自己的信心、目标都在动摇。这两类大学生都不会树立目标,不会用目标引领前进。因此,如何教会学生寻找兴趣和天赋,学会学习和思考,脚踏实地,把当下学习与未来发展、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避免成为迷茫困惑、应试机器、孤独被动等可能造成学习倦怠的因素,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处理学习倦怠最重要的一步。

(二)调整认知,用理性思维看待大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

要培养学生对待问题时积极的认知方式。艾利斯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不是源于事件本身,而是源于个人对事件的信念、评价和解释。在大学生出现学习焦虑、情绪耗竭及不当学习行为时,要引导学生对学习问题进行正确归因,合理认知自己的成败,不要动辄以绝对化、灾难化、以偏概全等方式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当大学生觉得自己的失败是因为“笨”“不如别人”“没有前途”“宿命”等不可控因素时,个体会丧失自尊,对失败感到羞辱,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作用。这种思想如果不加以阻止,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上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听之任之,最终不做丝毫努力等。反之,如果以理性思维去诠释学习问题,如“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努力不够”“这个事有些失败,但不代表我个人就是失败的”等,个体虽然对学习问题感到难过,但不会丧失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的学习是可控的,可以通过努力、调整学习方法等途径来改变的。

(三)践行大学生学习和知识主体地位

要改变长期“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模块,践行学生主体地位和知识主体地位。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均强调自主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性及学生自己决策学习的可能性。许多学习倦怠感较强的学生感觉在学习中缺乏控制感和决策权,自己是受教育和改造的客体,学习被固化为枯燥、限制时空、缺乏个性的机械活动。因此,要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控制感、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有权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出选择和决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决策以及参与学习环境的设计等。同时,确立学生知识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被知识霸权所压迫,机械地反射知识传递的信息,而是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经过自己的认知加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等。

许多人担忧传统的“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教育方式被弱化,在当下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保障。实际上,这一点是不用担忧的。应试教育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其学习潜力,这种力量是巨大的。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习的监督者和过程的操纵者,而更像是一个导演,搭好场景,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学习,教育者是更高层次的“操纵者”和“管理者”,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无痕管理在对自主性日益增强的大学生来说更为合适。在他们遇到诱惑、挫折、困难时去启发他们,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接纳,从而去主动学习,发现学习的乐趣,找到学习的自信心。

(四)助力大学生成功,以成功孕育成功

动机心理学的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个体完成任务的动机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完成任务可能性的期待,即概率大小;二是任务被个体赋予的价值大小。该理论运用在学习倦怠的学生身上,即成功是最好的激励方式,竭力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体验理论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提出“成功更能孕育成功”的教学理念。教育者要以学生为本,助力学生成功。在目标设立上实事求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程度,引导学生构建阶梯式目标,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成功成为可能;从认知方式上给学生灌输“人人都能成功”的信条,改善他们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效能感,以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保障上为学生创造成功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在评价上抛开过去纠偏、评述的消极方式转向欣赏、鼓励性评价;在行为上指导和强化学生的成功言行和方法促进其更大的发展。

(五)提高大学生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

当大学生遇到学习倦怠问题时,能运用社会支持系统来缓冲学业上的不当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这项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规模、密度和异质性;二是大学生主观感受社会支持力量的强度;三是大学生自觉发挥社会支持的能力。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的规模越大、密度越高、异质性越强,则社会支持系统越易发挥缓冲和保健作用。大学生最主要的社会支持群体是教师和家长。他们主观感受到师长对他们无条件的支持、理解、欣赏、关爱等情感体验对降低学习倦怠感非常有帮助。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教育者对学生的期望和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积极的期望和评价会减轻他们对学习的焦虑与压力感,提高学习动力,认同学习的规范和要求,发掘积极因素去学习,这与积极心理学倡导帮助人们寻找积极动因对抗学习倦怠不谋而合。同时,大学生遇到学习倦怠问题时,会利用积极宣泄、正确归因、请求帮助、寻求心理平衡等方法自觉发挥社会支持的动力作用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篇2

关键词:积极心理治疗理论;高职心理咨询;启示

伴随着积极心理学在世界范围的兴起,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也因秉承积极心理学思想,强调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培养来访者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而备受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关注。高职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力于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心理品质,发展心理潜能,促进人格健康发展为目标,但因深受“问题解决式”的传统心理咨询理论及模式影响,高职心理咨询主要驻足于学生心理问题,强调心理问题对个体发展的消极作用,在实践操作中常采用“问题发现、成因探究、问题消减”三步曲来建构咨询过程,而心理问题的消减并不等同于心理积极品质的增加,因而很难实现高职心理咨询的目标。而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倡导通过积极人格的塑造来治疗并最终预防心理问题的咨询思维,跳出了问题解决的传统型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及模式框架,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崭新的视野,也为高职心理咨询打开了一扇通往咨询目标的理论之门,对高职心理咨询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发意义。

一、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内涵

1.崇尚积极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对心理问题的治疗,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而应集中注意力增进和培养人类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主张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个体的心理问题,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个体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强调人类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的培养是心理治疗的最好策略。认为在治疗中只有激发个体积极能力,让来访者通过累积或发展自己的积极力量,才能最终摆脱心理问题或抑制心理问题的产生。

2.倡导“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积极心理治疗理论提倡积极的人性关怀,反对对被治疗者施加道德以外的压力,给被治疗者身心带来痛苦。强调在治疗手段与治疗方法的运用上体现道德关怀,要求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接受被治疗者过去形成的形态,也要肯定他们拥有未知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积极心理治疗倡导对被治疗者实施积极关注,通过激发起被治疗者的自身力量来促使其改变对问题片面看法的治疗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观点,彰显了社会意义的博爱与人性。

3.推举跨文化的治疗视野。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个体经验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其对内外环境的体验,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个体产生独特的心理经验,因此个体在与其他人打交道时都存在一个跨文化的问题。如果能使来访者相信,同样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或另一个时代会受到另一种尺度的评价,会被认为是异常的或受欢迎的,病人的视野就会得到扩大。因此,积极心理治疗经常采用叙事方式,将来访者心理问题外化,强调用另一种更合理的积极的文化对来访者的问题作出解析,从而使来访者产生新的认识(主要是积极的认识),形成新的积极观念,激发来访者内心的积极体验,重建生活意义和生活态度。

4.强调整合的治疗方法。积极心理治疗在整合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叙事治疗等多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创建了自身独特的治疗阶段理论。它把心理治疗的全过程分为辅助与主导治疗两个部分。其中主导治疗部分是整个积极心理治疗的核心,共包含五个阶段,即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着眼于帮助来访者获得从积极角度看待自己处境的能力)、调查阶段(着眼于帮助来访者体验潜在能力并认识自己的态度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场合鼓励阶段(着眼于帮助来访者通过在实际生活场景中鼓励而不批评同伴的言行而获得积极观念)、语言表达阶段(着眼于以人际冲突的解决为媒介,发展来访者欠缺的现实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更为可取的交往方式)、扩大目标阶段(着眼于消除来访者对某一事件认识的狭隘性,扩大其目标视野,学习在不转移冲突目标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积极体验)。而辅助部分着重发挥为主导治疗部分提供准备与巩固成果的作用,包括初始谈话(着眼于获取治疗有关具体数据、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等)和辅治疗(贯穿于治疗始终,采用讲故事形式,着眼于营造轻松治疗氛围,转变来访者认识观念)。总之,在积极心理治疗阶段理论的框架中,强调多种咨询与治疗方法的整合,来解决来访者自我价值与社会标准的冲突,鼓励来访者的积极品质,发挥来访者的积极力量,挖掘来访者的积极潜力,发展来访者积极现实能力,培养来访者的积极人格。

二、传统心理咨询模式下高职心理咨询的困惑

1.咨询学生比例偏少。据高职院校各类心理调查统计,15%~30%的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但真正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却很少,一般不足5%。出现这样的比例偏差原因固然很多,但与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的定位不无联系。传统心理咨询模式下,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定位于为小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这意味着进行心理咨询,就存在心理疾病,甚至有精神问题。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把这类人群视为异常,对此类问题一向“讳病忌医”,而高职学生又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关注自我形象,不愿意轻易对外暴露自我存在的心理困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学生咨询人数与实际需求出现较大的反差。

2.咨询学生易产生抵触心理。在传统注重“问题解决”心理咨询模式中,高职院校的咨询教师习惯于将学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或致力于发现问题的消极型测试量表进行对照,界定存在问题,进而解决学生问题。这类模式在咨询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问题,强调心理问题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并认为心理问题的消减是增进心理健康的必由之路,因而在咨询过程中,会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承认消极心理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这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自身缺陷,体会消极情绪,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容易让咨访关系陷入对立,甚至会引起来访学生的心理抵触,不配合咨询教师工作,有的甚至故意中断咨询来予以对抗,不利于整个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也难以达成咨询的目标。

3.咨询后续效果不理想。受传统心理咨询模式的影响,高职心理咨询注重“对症下药”,把心理咨询看成是矫治学生心理问题的手段,期望通过对心理问题的修复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咨询中强调“西医治疗模式”,忽视“中医治疗模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重视全身调理及综合自愈能力增强。来访学生心理问题未能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容易复发心理问题,或生成新的心理问题。高职心理咨询后续效果不理想,未能从根本上起到解决及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作用。

三、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对高职心理咨询的

启示

1.以积极视角看待学生心理问题。积极心理治疗倡导对心理问题做出积极解释,比方说抑郁除了解释成被动的情绪低落之外,也可以解释成对冲突能做出深刻的反省。强调通过交流让来访者积极认识自身问题,从而使来访者在一定程度上感受自身行为的合理化,进而激发来访者改变自我的积极力量。因此,以积极视角看待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维护来访学生自尊,让来访学生借助认识力量扩大视野,保持良好心态,充满改变的信心与希望摆脱心理阴影,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的推进与有效开展。

2.激发学生积极的现实能力。积极心理治疗理论把人的现实能力分为认识能力与爱的能力两类。认识能力包括准时、条理、清洁、礼貌、诚实等11种能力,在人们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对他人做出评价。爱的能力包括榜样、耐心、交往、信任等12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常因它的变化而直接引起个体的情绪变化。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的心理疾病正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而高职心理咨询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现实能力,具体来说注重激发学生认识能力与爱的能力,在咨询过程中,强调来访学生对生活事件与自身行为赋于积极解释,树立来访学生积极认识生活事件与自身行为的坚定信念,以产生用积极的情感体验来消减消极情感体验,进而激发积极的现实能力,促进来访学生实现人格的健康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教育;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活动课;“小五”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0004-03

积极心理学运动正在以一种温和改良的方式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新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首先是理念上的引导,表现在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培养人的积极品质,其后,需要在积极心理教育实践模式上推进改良。心理教育活动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下,如何建构积极心理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积极心理活动课的价值取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信守人性积极向善的基本信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此相一致,积极心理活动课应该把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价值取向。

(一)积极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核心价值

积极体现了生命的本质。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她既有需要自我控制的内在冲突,又有指向自我完善的成长潜能。生命生长的基本动力,成长问题的妥善解决,来自于生命趋于完善的积极力量。积极从其本义上说既包括了外显的积极行为,也包括了内隐的积极品质,它有一种近似本能的性质。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就是“更真实地成了他自己,更完善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于他的存在核心,成了更完善的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有三大基础:性善论、潜能论和动机论。性善论说明人性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乐观的;潜能论说明人的价值是内在的、固有的、有倾向的;动机论说明人的活动是有追求的、有动因的并有内驱力的。很明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建立在积极人性的价值之上,以致于今天成为积极心理学的渊源之一。

积极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核心价值。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意在促进传统主流心理学回归平衡体系: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或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还要研究人的各种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重新担起心理学的神圣使命――追求人类生活的丰富意义。

(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根本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心理学发展最有活力的领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针对解决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困惑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它也不免成为着重解决心理问题的应用心理学科。针对问题而着重解决问题,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初期必然经历的一个探索阶段,虽然它带有某种消防救火意味的消极应对特征。

着重解决心理问题并不意味着会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也并不意味着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品质和行为。面对问题而着重积极成长,培育人拥有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心理品质,这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根本所在。心理品质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麦德沃杜瓦(medvedova,1998)等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桑德拉(Saudra,2001)等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在面对压力时,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容易产生疾病。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如同给人增强了心理免疫力,更能抵御心理挫折和心理逆境,主动而积极地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

二、积极心理活动课的理论框架

(一)积极心理活动课的五因素框架

积极心理品质即指积极人格因素。积极心理活动课本质上是积极人格教育。于此,首先一个科学的认识是中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时期,处于积极人格培养的最佳阶段。虽然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特质作了很多研究,但是还不够深入,其理论不如“大五”人格等理论的描述更经得起现实生活的检验。有人借鉴“大五”人格结构理论对儿童青少年人格的五因素进行探讨,得到了类似的“小五”人格结构。它们是:外向性,包含活跃、合群和积极情感;宜人性,包含利他、诚实和恃强;情绪性,包含紧张焦虑、自我体验和依赖性;谨慎性,包含谨慎、有序和努力;开放性,包括创新性、聪慧性、想象力和洞察力。每一个维度实际上都是对立的两极。人格心理学认为在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积极与消极两种抗争的力量。这两种力量谁占上风,关键要看个体给哪一股力量注入能量。可以基于“小五”人格结构构建积极心理活动课的基本框架m。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因素本身都是用来描写人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特征,本来是不具有特定价值意义的中性词。而当把它们作为积极人格教育的框架时,将要赋予它们积极力量的价值取向。谨慎思考,其中有两点需要讨论。

作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考虑,其中外向性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因素。外向者表现为精力充沛、乐观、友好、自信。内向者的这些表现则不突出。但这不是说他们就是自我中心的和缺乏精力的。有研究认为:“内向者含蓄而不是不友好,自主而不是追随他人,稳健而不是迟缓”(Costa&mcCrae,1992)。即是说,不能认为内向者就是处于外向者的消极对立面。而且,关于外向一内向性的基因遗传率的研究表明,外向一内向性中的遗传成份占有很大的比例。外向一内向性作为人格特质理论公认的基本维度,不能作出优劣之分,不宜作出价值取向。不过,研究者还是发现,外向性的人更多地表现为积极心境和喜欢社交,比内向性的人幸福感程度更高(Brebner,Donaldson,Kirby&ward,1995;Costa&mcCrae,1980;Head-ey&wearing,1989;Larsen&Kasimatis,1990)。基于积极人格教育的价值取向综合考虑,取其“积极性”作为价值内涵比较妥当。积极性反映了外向性的主动、乐观、有活力的因素,同时不反对内向性的安静、独处的成分。另一个需要讨论的因素是,谨慎性一词在常识表达上不够鲜明。谨慎性可描述为:做事仔细、有计划、生活有规律、工作和学习努力负责。可将其更名为责任性。上述这两点讨论主要是出于应用的考虑。

至此,积极心理活动课的五因素框架为:积极性,宜人性,情绪性,责任性,开放性。为形象地反映活动课的工作坊特点,将五因素框架表述为:积极坊,宜人坊,情绪坊,责任坊,开放坊。

(二)积极心理活动课的要素考虑

既然人格五因素得到普遍认同,那么有关积极人格的因素原则上可以放到五因素框架中。而且,既然积极心理教育是一种温和的改良,那么积极心理活动课与已有的内容应该有一个适度的衔接。积极心理活动课的内涵主线是培养积极人格,其实施要素要考虑积极人格的培养途径,其活动情境要包含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内容。

彼德森和塞里格曼(peterson&Seligman,2001)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虽然这些内容的研究还相对不够深入,不一定都能够纳入人格五因素体系,但是仍可作为实践中的设计参考因素。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如下:(1)对世界的好奇和兴趣;(2)爱学习;(3)创造性、创见性和创新性;(4)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开放性思想;(5)个人、社会和情感性智力;(6)大局观;(7)英勇、勇敢;(8)坚持性、勤奋;(9)正直、诚恳、真实;(10)慈祥、慷慨;(11)爱和被爱的能力;(12)公民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忠诚、团队精神;(13)公正、平等;(14)领导的职责、权利和义务;(15)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16)审慎、小心、考虑周到;(17)适度和谦虚;(18)对优秀和美丽的敬畏和欣赏;(19)感激;(20)希望、乐观、为将来作好准备;(21)精神追求、信念和信仰;(22)宽恕、仁慈;(23)风趣、幽默;(24)热情、激情、热心和精力充沛。

积极人格理论强调人格形成中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固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Caprara&Cervone,2003)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然后在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下内化为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积极人格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三种:在社会活动中增进积极体验,在经历各种生活情境时学会积极赋义,在个体的发展中培养良好自尊。

积极赋义需要有积极信条作为基础。积极信条是指自己信奉的带有信念意味的积极准则。不管人的价值观如何,大部分人心里都有一个不断积累的信条集合。这些信条能够解释人的大部分行为,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这些信条不一定都符合人的生活适应。积极心理教育希望人们强化更多的积极信条,以利于养成积极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下面是一些设计积极心理活动课可以利用的基本积极信条:(1)我好,你好,世界好;(2)我的看法是积极的,我的生活就是积极的;(3)我只需管理自己,努力做得更好;(4)我已具有了让自己成功快乐的源泉;(5)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的方法;(6)尝试新的做法就会得到新的结果;(7)有效比有道理更重要;(8)坚持追求目标就有成功的希望;(9)用行动兑现承诺;(10)选择对自己最有价值的行为。

积极心理活动课需要通过设计情境活动来展现。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方面: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自我认识、社会责任。现在的心理活动课直接把这些方面作为主题和内容,积极心理活动课则在这些基本内容之中铺设了一条积极人格的主线。

三、积极心理活动课的模式设计

以初中阶段为例,小学阶段和高中阶段可以根据年龄特点相应调整活动主题。以下每一个主题是一节活动课的内容。这些活动主题仍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就相近主题调换。名称可以进行形象化改动。在设计教案时,还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年龄特点等因素。

(一)积极坊活动主题

1.乐观自信。活动目的:了解自信的表现,学习如何让自己更自信。

2.主动交朋友。活动目的:学习友善,学习与人交往和人际沟通技巧。

3.欣赏美丽和优秀(异往)。活动目的:学习欣赏异性,在欣赏中培养自尊。

4.坚持持久。活动目的: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学习坚持做好一件事情。

5.爱学习。活动目的:了解各种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习的乐趣。

6.有活力,展示长处。活动目的:了解自己的长处,让大家喜欢自己。

(二)宜人坊活动主题

1.正直,诚实守信。活动目的:培养诚实品格和信誉感,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2.善良,热情友善。活动目的:培养亲社会情感,学习友善待人,热心助人。

3.善于倾听。尊重他人。活动目的:了解倾听的重要性,学会在交流中尊重他人。

4.镜像自我。活动目的:通过同学对我的评价和希望了解自己,学会积极评价他人。

5.乐于合作。活动目的: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共事。

6.感激感恩。活动目的:懂得感谢他人,感受生活中他人对自己的友好。

(三)情绪坊活动主题

1.了解青春期情绪。活动目的:了解青春期的情绪,了解管理情绪的基本方法。

2.学会积极赋义,树立积极理念。活动目的:建立积极认知,学会积极解释问题。

3.调节情绪。活动目的:了解不良情绪的影响,学会积极调节青春期情绪。

4.积极应对挫折。活动目的:平静面对挫折,学会积极应对。

5.考试焦虑。活动目的:了解考试焦虑,学会自我放松和调节。

6.积极情绪体验。活动目的:体验积极情绪,感受积极情绪对自己的影响。

(四)责任坊活动主题

1.计划性。活动目的:学习怎样管理自己的时间,养成按计划做事的习惯。

2.条理性。活动目的:了解生活有条理的好处,养成生活有条理的习惯。

3.自律。活动目的:学会控制自己,不随意放纵自己。

4.努力。活动目的:形成做事力求更好的意识,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

5.负责。活动目的:懂得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积极接受结果。

6.自强。活动目的:学会管理自己,培养自强品格。

(五)开放坊活动主题

1.好奇心。活动目的:喜欢新奇事物,乐于探索世界。

2.想象力。活动目的:丰富想象力,学习如何提高想象力。

3.开放。活动目的:乐于了解新信息,尝试挑战性活动。

4.改变。活动目的:学习主动改变,主动适应生活。

5.创造力。活动目的:培养创造力,养成创新意识。

6.积极应对。活动目的:热爱生活,积极人生。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340(5):41~45.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4(4):106~111.

[3]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31.

[4]medvedovaL.personalitydimensions:“LittleFive”andtheirrelationshipswithcopingstrategiesinearlyadolescence.Studiopsychological.1998,(4).

[5]SandraS.insearchofrealisticoptimism:meaning,knowledge,andwarmfuzziness[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3).

[6]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120~126.

[7]王鉴.学校积极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32~33.

[8][9][10]Jerrym.Burger.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32;205.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篇4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文化互动胜任力;文化互动;积极体验

心理学从正式成为一门科学起就担负着治疗心理疾病的重要使命,在“疾病模型”驱使下,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偏向于心理疾病的评估和矫治。20世纪末,心理学家发现积极的人类品质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以赛利格曼为首的心理学家开始对人类积极品质进行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得以兴起和发展,重新唤起了心理学对人类幸福生活与积极品质的关注。不谋而合的是,同一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治理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理念,逐渐从较为重视“差异”的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转向更为强调基于尊重差异的“一体”的文化互动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从“多元文化教育”到“文化互动教育”的转变,正是对时代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诸多挑战的积极回应。2013年,UneSCo又资助研究出版了《文化互动胜任力:概念与操作框架》,将培养文化互动胜任力纳入全球教育发展事业之中,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界对文化互动胜任力素养的研究。

一、文化互动胜任力概述

文化互动胜任力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能力,在个体层面强调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互动是如何发生,并能够认知隐性的文化互动,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文化意识;在群体层面强调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身份参与互动,并能够意识到其他人及其认知如何影响互动的成功,并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积极心理学从人们主观体验出发,将人类特有的诸如幸福感、乐观、快乐等积极的品性融入社会生活中,在个体水平上强调个人要有积极的人格品质,如勇气、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在群体水平上,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公共品质和文明特性,例如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1]积极的人格品质能够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在群体的互动过程中相互包容与尊重,是积极的公众品质的表现,也是文化互动胜任力要求。理解和尊重他者文化是文化互动的基础,而发掘他人的优秀品质和潜力,则需要在文化互动中完成。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指出,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人在生活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对待心理问题,要怀着积极的心态去解读,而不是将心理问题视为一种疾病。从这个角度说,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去激发人们的潜力,以谋求生活的幸福感。[2]故此,积极心理学能够促进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而具备良好的文化互动胜任力有能够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

二、文化互动胜任力理念的革新

文化互动胜任力同跨文化能力两者的英文单词相同,但词义有些许差别。前者在概念上源于语言学,但已超越语言学的范畴,强调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与文化互动教育观相对应;而后者虽然也多是在语言学中运用,但主要强调在不同文化交流中去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含有被动和消极的成分,与以往的多元文化教育观相对应。UneSCo文化互动教育理念之新,是相对过去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而言。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强调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要充分认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既要有自身的文化自信,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眼光去认识其他文化。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往往在于对彼此文化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以“要么你们……要么我们……”的对立态度去解决冲突,这种心态会造成互动过程中的共情障碍。因此,在培养学生文化互动胜任力时,积极心理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将文化互动教育放置到一个积极的、包容的、相互尊重与理解的范围之内,从而构建起文化互动教育动力性概念,因为“它聚焦于不同文化群体间发展出种种关联,以能够通过相互尊重和对话建构出共享的文化表述”。在此,文化互动教育就是要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接触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从而使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形成彼此发展且可持续的生活共同体。而这种对应不同文化间互动关系的能力就是文化互动胜任力,包含了在文化互动中积极的人格特质、明确的自我概念、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等。从多元文化教育到文化互动教育的转变,从跨文化能力到文化互动能力的发展,我们或多或少地看到积极心理学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看作积极心理学对文化的回应。厘清文化互动胜任力与积极心理学的关系并非易事,却能够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来看待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寻找两者的共生关系。正如具备积极心理特质的人能够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一样,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文化互动胜任力和跨文化能力还没有严格的界限,两者的英文表述为“interculturalcompetence”,或是“Cross-culturalcompetence”[3];从词源上看,跨文化能力的定义是从文化角度关注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以及在不同文化中恰当的行为能力。[4]总的来说,跨文化能力或是文化互动胜任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包括认知技巧、情感品质和行为能力。认知技巧是学生对不同文化知识的认识,尤其是相互交往主体的文化背景认识;情感品质是学生在相处的过程中的宽容、共情、换位思考等能力;行为能力指在跨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5]

三、积极心理学研究取向与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共生关系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逐渐巩固,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者的共识,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尤其是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愈发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6]6从上述对跨文化能力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文化互动是具有语境性的,文化背景影响文化互动的过程。互动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相互接触、理解、尊重、共同发展的过程,而文化互动胜任力就是能够有效掌控这一互动关系的一组能力。具体包括:感知文化互动如何发生,并能意识到隐性的文化互动的能力;管理复杂和多重身份,以避免信息刻板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身份参与文化互动的能力;能够找出更多可以交流的人、并知道他们及其认知如何影响交流成功的能力;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文化意识,能够宽容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而文化互动胜任力所要求的这组能力与积极心理学取向又有密切的联系。1.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弗雷德里克(B.L.Fredrick,1998)在拓延—构建(broaden-and-build)理论中指出,高兴、兴趣、自豪感等积极的情绪能够强化学生外在的行为能力,拓展和增强个人的人际资源,从而促进个体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提高人的智力、自信心、社会交际能力等。[6]9积极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交际能力,在文化互动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同积极乐观的人交朋友。例如,培养中学生的“乐观”和“宽容”素养,就能促进中学生人际交往。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性格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宽容”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越发重要,也成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准则。[6]112.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人格特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正向的利己特征,这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私”形成了相对关系。正向的利己是指个体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理性接纳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二是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关系,在别人需要帮助之时能够主动且不求回报地提供帮助,在自己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交往主体的情感支持。总体上积极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到满意。文化互动胜任力中强调自我概念和社会身份的参与:一方面是对自我利己特征的认识,在互动的过程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积极人际关系的构建,文化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各种关系的互动过程,这一关系能否维持和继续下去,就看参与者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有积极的表现。3.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乐观的人总能捕捉到生活中的快乐,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心理资源。自信的人则容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获得成功,并能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因此,拥有积极的情绪和心态,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从而能够增强个体的积极特征。文化互动中能够积极应对、避免消极、自信、乐观大方等都有助于获得成功,积极的行为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能够增加积极的文化互动行为。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绘画疗法;中职学生;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65-03

绘画疗法的理论背景

从史前人类在岩洞上雕刻图案起,人们就开始用绘画表达想法。今天,人们将绘画作为一种工具来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绘画疗法作为一种投射测验,对个体无意识的行为或潜意识的背后进行研究,通过绘画者的言语或者非言语的表达以及艺术创造过程,去探索个人的问题及潜能,以协调解决个人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间的冲突,令两者更趋一致。

最早探索艺术治疗的美国理论家南姆伯格(margaretnaumburg)认为,艺术是无意识的窗口,治疗者可以通过解释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和倾听创作者自己的解释来进行心理分析。后来的艺术治疗理论家依蒂斯・克拉玛(edithKramer)认为,即使不揭示和解释潜意识中的意义,表达性艺术媒介本身以及这一过程也能导致治疗性改变。也就是说,创作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同样能传达出信息,促进改变。

绘画治疗最初主要局限于针对儿童和一些特殊精神病患者人群。20世纪初,精神病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对图画的艺术形象和象征意义产生兴趣,随后发展出绘画投射测验。该测验根据画中是否还有某些特征或细节来确定画的意义,注重对绘画作品进行量化分析,关注人的心理问题和与病理学相关的人格特征。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使用绘画投射测验进行的研究,绘画成为一种重要的心理投射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的很多心理学家将绘画作为心理治疗手段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绘画投射技术在处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问题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绘画作为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将人们的经验与感受象征性或具体地展现在画纸上,表达出绘画者较为真实的内在,为心理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同时,我国的陈侃对285名初高中生进行了绘画测验,发现将“房―树―人”绘画测验应用于抑郁倾向的心理诊断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潘润德采用“房―树―人”测验方法对6名中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发现使用绘画治疗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学生情绪冲突的缘由,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绘画投射技术对心理咨询与辅导起到了积极作用。

绘画疗法简介

绘画疗法是一种心理投射测验。在临床心理学中,给被测者铅笔、橡皮以及几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上描绘一些图画,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被测验者的心理现象、心理功能、智力状态或人格特征,判断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等问题,为临床上的心理评估、诊断和治疗服务,所有这种形式和类型的心理测验统称为绘画疗法。

绘画疗法主要依据心理动力学观点。在开始测验时,被测者对所描绘的房屋、树木、人物等并不知道具有何种意义,所以,他们在测验中把以前经常见到的、在梦中所见的事物的形象在纸上描绘下来。心理学认为,房屋作为人居住的地方,可以引起被测者对于原生家庭及其亲人的联想;树的图画则可反映被测者的无意识,人物则反映被测者的自我形象以及与人相处的情形。通过这些可了解被测者的心理现象、心理功能以及智力状态等。

积极心理学思想对中职心理咨询的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其兴起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使心理学界对传统心理问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它是当代心理学的一支重要力量,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等三方面内容。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想影响的深入,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重要作用,其观点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忽视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而积极心理学从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入手,通过不断激发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

(二)积极心理学在绘画疗法解释中的实施

绘画前的指导以及实测过程绘画疗法的形式很多,包括涂鸦画、自由画、续笔画、画人测验(D―a―p)、“房树人”(H―t―p)、家庭动态图(K―F―D)、学校动态图等。本文所说的绘画治疗主要采用的是“房树人”测验(H―t―p)。在测验之前,施测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要准备好2B铅笔(削好的)、a4纸和橡皮。正式开始测验之前,要对学生进行简要说明,然后给每一位学生发放2B铅笔、a4纸和橡皮各一份。笔者在做这个测验的时候,学生都已被班主任事先告知了,学生都知道这是一个心理测验,而且与他们以前所做的测验完全不同,所以学生的兴趣很高,也很乐意配合。在测验开始的时候,施测者给出如下的指导语:“同学们,请你们用铅笔在给你们的这张白纸上任意地画一幅包括房子、树木、人在内的画,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更多的要求,只要你认真绘画就可以;但在绘画的时候请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最好也不要画成漫画的样子,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没有任何限制,允许涂改。画完后,请你在画纸上写上自己的班级、学号、性别和年龄。”此外,为了防止有的学生害怕自己的绘画功底不太好,对自己的信心不够,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同学们,这不是绘画比赛,所以,你们的绘画水平即使不够好,也没有关系,只要你们认真绘画就行;其次,在绘画的时候我们画的人不能画成‘火柴人’,因为那样不利于我们解释;最后,希望你们在绘画的时候不要讨论,要自己画出自己的画,谢谢同学们的配合。”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施测者要时时观察学生的绘画,并做适当的记录,以便在诊断中获得更多的一手资料。

对绘画作品进行积极的解释、分析与评价施测者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解释的时候,除了要更多地看到学生作品中的积极的因素外,还要将学生绘画作品中的负面消极因素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解释。比如,一幅学生作品中房子的门窗都较小,一般常规是这样解释:“画这样画的人一般都比较封闭自己,不善于与他人交流,缺乏安全感。”这个时候就可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解释:“是不是在生活中觉得有很多的人不理解你的想法?”正处在青春期的中职生,敏感、多疑、自尊心强,他们对于别人批评、指责的话语往往不能接受,甚至会破罐破摔,而对别人积极的语言暗示却乐意接受。所以,在面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具体分析时,应尽量采用积极的语言表达,发现学生绘画作品中的积极因素,如学生在画中所透露出的理想、目标以及优秀品质等方面的内容,尽量在解释的时候将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信息。

积极的绘画疗法在中职心理咨询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阻抗

在中职学校中,有很多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定的误解,他们往往认为只有“精神病”或“心理变态”的人才会找心理教师咨询,因此,有很多学生即使在心理方面产生了某种问题,也不敢进行心理咨询。这样,就不利于心理咨询工作的展开。绘画疗法的运用改变了这种被动的局面,通过对绘画作品进行积极心理分析,可以有理有据地说明,使学生更愿意从内心相信自己真的是很有目标和潜在优势的,从而增强自信心,也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一些负面看法,变得更积极起来。对于那些心理确实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绘画投射技术的运用,也起到了良好的咨询治疗作用。绘画测验可以宣泄学生内心的负面情绪,心理教师通过积极的暗示性语言,使学生看到自己绘画作品中所展示的积极的一面,增强其信心,可使学生消除对心理咨询的反感和阻抗,对心理教师产生信任,从而愿意倾诉自己内心的秘密

(二)有利于学生个体体验到尊重

中职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比较敏感多疑。他们一方面想张扬个性,另一方面也想得到充分的尊重,但由于世俗的观念,因而在许多教师、家长那里,他们往往得不到尊重。而在一般的谈话咨询中,学生往往带着这样的心理跟心理咨询教师交谈,这就会在咨询过程中出现阻抗,从而给咨询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在绘画疗法中,从实测前给学生事先准备好笔、纸、橡皮,实测过程给学生耐心的解释指导,到实测完毕后把学生的作品仔细收好,这样的细节都让学生体验到被尊重的感觉。最后,当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一对一”的分析时,心理咨询教师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分析和评价,给绘画者带来了重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力量,为发掘自身潜在优势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总之,所有的实测过程都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得到了完全的尊重,从而在咨询中不知不觉打破了学生的心理防御壁垒,对咨询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有利于促进成长,使学生各方面得到提升

绘画心理分析本身要求我们在运用这一技术时,更多地给予绘画者积极的关注和鼓励。当我们向绘画者传达分析结论时,要把消极的语言转化为积极的语言,给予绘画者鼓励与接纳以及无条件的关心。

首先,绘画可以宣泄不良的情绪。绘画的创造过程是一个很好的释放情绪的过程,在绘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比如,很多中职生遇到别人的指责或与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情绪冲动,容易走极端,如果这时让他们通过绘画来进入咨询,就可以在绘画中很好地发泄其愤怒的情绪,而不会在生活中去伤害他人。

其次,绘画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想象任意在纸上创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在创造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感觉、知觉和审美感融进去。在创作完毕后,学生在欣赏自己绘画的过程中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于缺少自信的中职生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成长体验。

最后,学生通过绘画创造过程以及最终的绘画作品,把他们的心理冲突很好地表达出来,并尝试用各种办法来解决,从而可促进学生成长,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提升。

总之,绘画疗法这种咨询方式使得学生对心理咨询不再抗阻,有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也可增强学生对心理咨询教师的信任。绘画疗法作为学生所喜欢的一种咨询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负面情绪的发泄,而且有利于学生建立起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学生成长。从积极角度对绘画进行解释和评价,在促进心理辅导员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可改善学校心理辅导的整体面貌,从而使心理咨询能够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学生。

参考文献:

[1]傅宏.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同延,张涵诗.解开你人格的秘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篇6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简述

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于世纪之初,先驱马丁・塞利格曼指出,积极心理学是揭示人类优势和促进个体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并致力于科学地探索如何缔造个体的幸福生活与和谐美好的社会。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情绪状态与过程、积极认知状态与过程和积极行为。

培养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积极情绪的培养对个体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积极情绪可以增加个体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源又称心理能量,它主要用来支撑一个人产生或进行名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及外在行为。积极情绪首先可以让我们感觉良好,让人感觉到轻松愉快。二是其可以扩建认知领域的功能,扩展注意思维的多样性,可以改变思维的内容,将坏的想法改成好的想法;还可改变思维的广度或边界,拓宽我们的视野。三是可以改善人们对挫折及失败的认知,提高抵抗压力和逆境的能力,以及从消极状态中的复原力。四是可以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给个体带来最好的状态。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一)积极的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但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偏离了总体目标,把工作重心集中在了调整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上,以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为中心,这也造成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和抵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的,不愿意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活动。

积极心理学角度使教学目标更全面,更人文。它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将目标回归,不止重视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还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潜能,积极意志品质,积极情感体验等。

正因为目标归宗,也意味着高校心理学健康教育者的视角要发生变化。教育者要建立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积极面,帮助学生开放积极心理潜能。侧重于发展性和促进性,帮助学生找寻优势,合理运用优势,提高自我价值。引导学生关爱自我、关心他人,发展积极情感,投入社会生活,提高主观幸福感。

(二)积极的教育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内容一般分为两大方面。

一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体验。积极体验是积极心理学中的微观层次,但却是夯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让学生对过去的经历进行积极建构,获得生活满意度。提高学生对现在所从事学习或者工作的投入度,使其产生更多的兴趣、满足、愉快等积极情绪。还要注意对学生希望品质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挫折,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使学生对未来和理想充满希望。

二是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视野中主要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人们的积极力量,从而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人格的塑造是积极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和保障。在教育中,努力使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我、接纳自我,正确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挫折。可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来培养积极人格特质。自尊教育是其中之一的重要途径。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体系

(一)构建积极的心理评估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即是通过测评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出有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访谈干预追踪,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难看出,这种评估角度为问题导向,以鉴别心理问题和障碍为主,仅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忽略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发现与培养。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树立积极的心理评估理念,加入积极心理品质的测评,加入正面指标,了解学生积极心理反应,如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认知、积极的人际关系、创造性思维品质、主观幸福感等,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和潜能,令每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完善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课程建设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完善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注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内容。以发展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机能为根本,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潜能,帮助学生构建和谐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课程设计上,可借鉴国外成功案例。国外积极心理学课程着重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自身的性格优势,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如著名的哈佛大学心理公开课――《幸福课》。课程构成上,包括理解并解释幸福和主观幸福感、如何增进主观幸福感,如何培养乐观心态,如何利用积极环境的力量,如何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等。课程内容选择上,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选择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案例、热点,以积极心理学角度解析,避免过度关注消极问题与案例。

(三)开展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形式丰富、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方面,以学生心理社团为依托,开展多样的心理活动,比如探讨时下热点和大学生关注问题的心理沙龙、展示青春风采的心理微电影大赛、5・25心理文化节等。或者以积极心理品质,如感恩、希望、创造力、生命力、专注等主题开展心理活动。再者,定期展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传授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积极心理学品质培养方法。组织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积极心理体验,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生活新挑战,学会人际交往技巧,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正确应对压力与挫折等。此外,构建积极的校园心理氛围也十分重要,可以通过组织心理知识竞赛、做好心理保健知识宣传,利用好线上阵地进行宣传,使积极心理学渗透入校园文化环境中。最后,联动家庭共同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心理氛围。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让其充分了解孩子心理健康状况,并有效引导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辅导,通过积极和正向观念引导孩子正确的生活态度。

(四)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咨询

传统心理咨询注重心理问题的消除和修复,咨询师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咨询势必会对学生产生消极暗示,并不利于学生的发掘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不是修复受损部分,而是培育人积极的正向力量,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和发展来访者的各种能力上。该理论秉承积极的人性观,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积极心理品质,都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心理咨询应调动这些积极潜能,发展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篇7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411201)

摘要:高中生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也是一个不稳定的过渡时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困难和挫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提高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高中生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以达到抗挫折能力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抗挫折能力

1引言

高中阶段的中学生处在个体发育的青年初期,也处于青春发育期。此时高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发展时期呈现出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增多,而高中生所处的优越生活环境使其自身缺乏更好的抗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抗挫折能力并没有得到充足的发展。而抗挫折能力不足会使高中生在遭遇挫折时出现各类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甚至会造成攻击他人、自杀等严重后果,进而威胁到社会安全。

现阶段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心理问题方面,是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咨询,都是针对高中生已存在或易发生的心理问题和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进行的。这就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还是教育的对象和实施者,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难于深入和扩展,其实效性和发展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高中阶段是一个“危险期”。这个危险的内因主要源于高中生较易聚集以下心理矛盾: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性、主观性、偏激性的矛盾;"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人感的确立与生活处理能力方面的矛盾;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憧憬未来、富于想像与知识贫乏、缺乏判别是非能力的矛盾。而高中生所面临的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所处的环境相较于初中生而言更复杂,所需要自身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更多。面临着这样多的矛盾的困扰,便很容易遭遇想像性及实质性挫折。因此,培养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课程。

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2.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创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它不是概念的主观臆造或翻新,而是在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没有心理疾病不等于心理健康,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摆在了“克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前面,主张通过发展来化解问题,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性、预防性功能;最大亮点是:明确提出“开发潜能,减负增效”,与“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人生”的学校使命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了与学校教学活动主旋律的紧密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学两分离的被动局面。概括地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2.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般划分为三级: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针对有心理障和疾病的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长期以来,心里健康教育的实践重心通常局限于三级和二级目标,而对一级目标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强化一级目标,兼顾二级和三级目标,实现三级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全体学生,体现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相对立,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矫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矫正、发展和补充。

2.3与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区别

2.3.1任务与功能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如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不仅包含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和补救性功能,还致力使人具有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功能、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对学生来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尤其突出提高学习效能,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会学习,提高学习热情,改善学习能力。

2.3.2对象与内容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主要聚焦在少数问题学生身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在指向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还包括教师和家长。使所有人既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又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从而构建起新型的教育结构内在的双主体的平等关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我国国情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时间指向(过去、现在、未来)、活动类型(生活、学习、工作、社交)、关系维度(对人、对事、对己)等。可将下列十四项优先列为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

2.4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开始受积极心理学的影响,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上。但由于积极心理学渗透缓慢,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其主要还是以消极心理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摆脱心理困扰和问题上,忽略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将教育的对象面向问题学生以及学生的问题,是围绕问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教育模式主要还是停留在以教师为主体中心,教学内容以补救性、治疗内容为主,解决学生挫折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将学生更多的关注点停留在问题上,重在知识的讲授和咨询辅导。

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3.1挫折

挫折是指人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它包含了三层含义:挫折情景、挫折认知、挫折反应。当挫折情景、挫折认知、挫折反应同时存在时,人们便体验到了心理挫折。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对人有弊也有利。挫折对于抵御挫折能力强的人来说是一种动力,它可以激发个体的意志努力,更坚定地朝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奋力前进,直至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面对现实社会,不断调整自己,不断战胜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积累成功的经验,自信心不断得到增强,人生价值感得到提升。但对抵御挫折能力弱的人来说,挫折是毁灭,会把人压折了腰,他们通常表现为不能正视现实,经常采取逃避行为来应付自己所处的环境,在遇到外部矛盾对立面的实力强大时,就会把攻击的矛头指向自己,自虐自残。当代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差,他们在挫折后常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常见的消极心理反应有两种:一是心理投射。即受挫后,力图把失败的责任、苦闷、气恼和紧张情绪转嫁、投射给他人或其他事物,借以保护和解脱自己。主要表现为:猜疑推诿、怨恨攻击。"二是消极防卫。即把受挫的原因归咎于自己,自己怨恨自己、惩罚自己,以自怨自艾的方式来寻求自我解脱。主要表现为消沉倒退,心灰意冷,消极反抗,破罐破摔。这些消极反应持续出现则会形成心理障碍。

3.2抗挫折能力

关于抗挫折能力,目前有“抗逆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忍受力”、“抗挫折能力”等不同说法,其基本含义都是指个体忍受、抵抗和排解挫折的能力。冯边平把挫折承受力定义为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也是个体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并进一步分为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挫折耐受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时经受得起挫折的打击和压力,保持心理和行为正常的能力,是个体适应挫折的前一阶段;挫折排解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对挫折进行直接的调整和转变,积极改善挫折情境,解脱挫折状态的能力,是个体适应挫折的后一阶段。耐受力和排解力是抗挫折能力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依相附,是个体适应挫折情境所不可或缺的。

3.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在于采取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止将教学重点放在摆脱心理困扰和问题上,应重在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其幸福人生奠基。从教育的目标、任务、功能、结构、对象、内容、方式与过程来区别于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展对高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3.3.1教育目标

挫折是人生中必有的体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培养高中生树立对挫折的正确的认知以抵御挫折,引导学生从挫折中成长,树立有效的积极的归因模式,培养乐观的解释风格。高中生在遇到挫折时容易出现心理及行为偏差,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积极向上和幸福有成的人,利用人性的优点来预防挫折感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往往比修复遇到挫折后出现的心理问题更有价值。既能做到及时的防御性功能,也能更好的发展高中生抗挫折能力。

3.3.2教育方式与途径

高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仅依靠学生本身,应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家长为后援,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抗挫折能力教育的立体网络。这也有利于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引导高中生将更多的关注放在积极品质的培养和发展上。

3.3.3教育过程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学生双主体,发展性和预防性的教学内容为主。倡导体验性原则,教学课堂中可进行情境设置,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调动学生应对挫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体验的反馈,做到及时的引导,给予积极的关注,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升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4思考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其基础积极心理学仍处在发展阶段,而本身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的教育中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在各种问题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是需要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完善的。高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合作下才能更好进行的一项工作。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评价,是否可以将这种评价当做促进高中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运用在高中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课程中。不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还是其他课程的教学中,老师都可以通过经常的形成性评价来监控和调整学生的抗挫折的状态,更好地引导学生不断得到反馈和强化,自觉和提高学生自身的抗挫折能力。

随着班级素质拓展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更多的运用。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以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课的方式呈现在高中生面前,通过增强学生的体验,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抗挫折练习,从活动中培养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

【2】冯边平挫折心理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3】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4】刘丽英,刘云艳.幼儿抗挫折能力研究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8卷第6期

【5】张秀敏,杨莉萍.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建构[J]教育评论,2014年第七期

【6】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和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第18卷第3期,2006年5月

【7】蒋重清,杨志明浅谈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8】赵琳,刘志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剖析[J]基础教育,第10卷第6期,2013年12月

【9】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10期

【10】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文摘周报2008年8月

【11】庞红卫,积极心理学导向--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新趋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际传真,2009·总第121期,23-26

【12】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15卷第12期,1113.1114

【13】马丁·塞格利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万卷出版公司,2010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师心理素质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价值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西方的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心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是治疗心理疾病、开发人的潜能和增进人类幸福。自二战以来,由于受战争的影响心理学主要致力于人类问题的解决和补救,过去的近一个世纪心理学过分重视心理健康消极的一面,忽略了心理学的积极一面,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人类心理的消极层面。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这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发展失衡,阻碍心理学的进一步向前发展。面对这种实际情况,美国著名心理学注意到了这点,于1998年首次提出“积极心理世纪学”一词,并在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中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科学。”马丁?赛里格曼曾说“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抵御和疗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所以当代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主题,整个人类社会相对说总体缓和和稳定,对人的积极一面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积极心理学最基本的假设是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两股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极的,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是真实存在的,这两骨力量谁都可以战胜谁,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实在给那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给那股力量创造适宜的存在心理环境。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从主观层面上讲,积极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它包括愉悦、快乐、成就、感激、活跃、幸福感,其中做主要的是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积极情绪的体验一方面可以让我们认知能力发生变化,比如,注意力的宽度更广了、工作记忆力能力更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流畅了、对知识的感受性更强了;另一方面,积极情绪可以消除消极情绪所导致生理学反应。其次,从个体层面上讲,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人格特质,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特质,同时重视人格形成过程中内外因素的研究。积极心理学把乐观看成是一个个体特征的解释风格――一个人怎样解释事情的原因。一种是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于外在的、不稳定的、特定的、暂时的,这种情况称为乐观解释风格;一种是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于内在的、稳定的、长期的,这种情况称为悲观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来源于习得性无助模式中的归因。习得性无助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克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最后,从群体层面上讲,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机构,如家庭、学校、社会等组织机构,人是社会性的,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在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他们受着各种环境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年轻学科,它有一定的发展,但它的应用价值已在一些领域中逐渐显露出来。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心理治疗,成效显著。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本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用积极的视角解读人的心理现象也包括人的心理问题,重视发掘和利用人们本身固有的、潜在的力量,从而激发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还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通过积极心理辅导、积极教育,解决人们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使人们走出人生的低谷,重获信心和希望,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就必须使自己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这与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感受到幸福和生活的美好。因此,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可以为教师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供借鉴和利用。

二、教师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各种不良的情绪。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去参加一些业余的娱乐活动,劳动报酬低,使教师的生活很拮据,这就造成教师产生了焦虑、抑郁和自卑的情绪。各种不良情绪的产生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

(二)许多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使教师的情绪不高,对工作热情降低,以消极、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学生,自我成就感降低,甚至认为工作没有意义了。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的教师从当上老师的那一刻起,就教一门学科,当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一直是那一科,学科内容没有什么大变化,对自己的工作热情越来越少,最后甚至对自己从事这项工作觉得没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后悔选择了当老师。

(三)人际沟通敏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的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要求教师能够各方面的素质都要优秀,这对教师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无疑给肩负着多重身份和角色教师又增加了一份负担。尤其现在,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增强,传统教师的地位在当代学生心中已不存在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家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复杂,这使得人际沟通变的更加敏感。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使用爱心和知识触摸着学生的纯洁的心灵,改变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最先要教会他们的就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让觉得人活着是幸福地,是有意义的。年年岁岁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老师就好比那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老师是每个学生的榜样,他影响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本身的积极因素方面,激发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所以我们要吸取积极心理学思想,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重视培养教师的积极人格,同时善于为教师营造积极的环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它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不断培养教师的智慧和能力等积极的人格力量和社会责任感等积极品质,消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厌烦和枯燥等不良的消极情绪。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到积极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了它相应的含义。教师要从自己教学中找到生活的意义,把一些不愉快的甚至是悲惨的情况一积极的方式重新定义。27年的铁窗生涯囚禁了纳尔逊?曼德拉,也成就了纳尔逊?曼德拉,这一切源于曼德拉把囚禁当成了磨练意志的机会而不是压垮自己的牢笼。教师有的从教几十年,教同一个课程,也许是同一个年级,教材也许是不会有很什么大变化,这种情况渐渐麻痹了教师的热情、创造力他们对工作产生了冷漠、倦怠等不良的消极情绪,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要用心去感受自己做着是一项人类伟大的工程,从内心体验到幸福感,看看自己学生的一点点进步的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其次,品味生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放慢脚步并有意识的去关注生活,带着真诚的态度去用心去看、去听和去感受,静下心来感受现在的幸福和对未来的向往,这就像花时间去欣赏准备一顿美餐所包含的各个好的方面。再次,表达感激,感受善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成长的,他们都是潜能和优势的主体,教师不仅积极的影响学生,学生也能积极的影响老师。老师要重视每一个学生,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学生会感到你的善意,这样也巩固彼此之间的关系,老师也会从中感到幸福。最后,梦想未来。教师为自己构想最好的将来,并且非常详细地将之形象化,使多教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望。

(二)培养积极品质

“学博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话鞭策着每一位老师。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人格特质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人格形成过程中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但是内因是第一位的,对外因起决定作用,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在内因的作用下发挥作用。人格的形成遗传因素为其基础,但并不是完全有先天遗传决定,外在行为和外在环境对人格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外在行为和环境来促进积极人格的形成。由于拥有积极行为的人,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有目的的加以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积极人格的形成。而积极的、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人拥有积极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教师要有个一个积极的自我认知,包括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去接受这样的自己,不因优点而骄傲,不因缺点而自卑,能够正视自己所具备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积极、乐观地人格品质。有了积极、正确的认知就要正确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积极心理学引导个体把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特殊的因素,从而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把所有的失败都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特殊的,只是让个体形成一个观念,不过成功与否,要学会用乐观的方式去理解,从而为成功打下基础。因此,教师要形成一种科学的归因,从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好结果,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从而提升自身的自我效能、幸福感程度、情绪状态,减低抑郁、焦虑、自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培养积极的机构

教师作为人,首先是社会的人,就必须把教师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去发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教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对于每个社会和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对人的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一个好的工作场所对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的是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工作和生活是一个整体,工作的满意程度与生活的幸福度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得到家人、朋友、同事认同和支持时,会觉得工作是有意义的,生活是美好的。因此,要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教师之间的感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可以减低抑郁和自卑,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社会要运用正确的理论、文化等对教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使教师成成健康的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徐红.积极心理学[m].群言出版社,2010.

[2]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万卷出版公司,2010.

[3]曾丹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研究,2013.

[4]石兴国,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5]田守花,试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心理健康素质,2006.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篇9

与传统心理治疗本质上的区别,彰显出积极心理治疗范式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1.积极化视角。积极心理治疗一改传统心理治疗将人看做疾病载体的人性观,认为,人是具备现实能力解决现实矛盾冲突的、具有心理社会资源的、积极完整的人。在关注来访者冲突的同时,更重视来访者积极向上的现实能力,致力于用积极的视角解释来访者在身体、头脑、情感、精神四个层面表现出的冲突,帮助来访者发现自身积极的人格特质。2.发展性目标。积极心理治疗不以祛除来访者疾病为目标,而是使来访者发现自身能量来解决自身面临的冲突,并学会保持、发展已发现的现实能力,以帮助自己应对今后发展中遇到的冲突,从而成为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人。所以,在积极心理治疗中,来访者解决冲突的能力来源于自身潜在的爱与认知的能力。在咨询过程中,注重对来访者自身力量的激发,有助于治疗效果的保持扩展。积极心理治疗的第五个阶段即扩大目标阶段,在根本上有别于消极心理治疗止步于祛除病症阶段,更能体现出其发展性的目标。3.自助式疗法。在消极心理治疗当中,咨访关系更适合于“医患”关系的称谓,咨询师的研究对象并非来访者,而是来访者的“疾病”,咨询师关注疾病的发展及如何祛除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主导权在咨询师手中。而在积极心理治疗中,咨询师的研究对象是来访者本人,包括来访者冲突和现实能力在内的完整的人,咨访关系更多地是一种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咨询师借助东方寓言、神话故事来激发来访者想象,从而帮助来访者认识自身矛盾冲突、发现自身的现实能力,掌握治疗过程的主导权,由病人角色转换成为自己的治疗师。4.人本化理念。积极心理治疗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来访者中心疗法”,咨询师积极倾听来访者的表达,并从来访者的角度来理解来访者的冲突表现,将冲突用积极的、人本化的理念进行解释。强调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和谐、互信、尊重和支持,尊重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增强来访者在今后应对冲突过程中的信心。5.开放性态度。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排他性,认为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否定其他心理治疗理论。例如,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完全否定行为主义疗法用改变行为的方式来改变个体的心理发展情况。积极心理治疗不是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相并列的方法,而是一种手段,借助这种手段,治疗师可以确定对何种特殊病例使用何种治疗方法以及如何交替使用这些方法,将各传统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去粗取精而整合于积极心理治疗的范式下,避免了单一疗法的不足。因此,积极心理治疗是方法的方法。[3]积极心理治疗范式所具备的积极、发展、自助、人本、开放的专业优势,使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也为反观目前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借鉴。

二、消极取向: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其从病症入手的视角会对职校生心理的发展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响。目前,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消极化评价

在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职校生更多地被视为升学考试失利的学业不良人群,无论是在传统的知识性教育还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职校生总被教师看成是能力不足的个体:学业不良是因为他们头脑不聪明,同伴关系紧张是因为他们情商太低,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他们能力太差。一些消极化的标签都被赋予给了职校生,这种消极化的评价决定了心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职校生持否定的态度,职校生在某种程度上被当做是能力缺失的个体,而改变的力量来自外在。对职校生的消极化评价容易导致职校生对心理教育的过分依赖,不利于职校生的自主发展。

(二)治疗性目标

当前,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教育对象个别化的问题,倾向于将工作重点放在个别学生的心理障碍与疾病的治疗上,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心理的发展性需要;止步于解决当下问题,忽略对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开发与完善。当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指标变成救治多少患有神经症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三)救助式策略

当前,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性的错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心理教师,而职校生则是被救助对象,被救助对象能否有“起死回生”的变化,依赖于心理教师的“功力”如何,职校生更多地被当做是需要被救助的、没有自助能力的个体,心理教师占据了指挥性与决定性的地位,这种主客位颠倒的模式不利于职校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更易造成深层次的无助感,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四)非人本化的态度

在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教育工作者与职校生之间与一般的咨访关系相比,多了一层师生关系,具有了更多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含义,教师很容易从“好学生”的标准出发来帮助学生,而容易忽视学生真正的需要,不能完全做到“以来访者为中心”。传统心理治疗的消极化视角,也决定了不能对职校生的问题进行积极化、人本化的解读,而更多的是将学生的问题解释成为某种病症的反应。

(五)单一式方法

目前,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多了解某一种理论流派下的方法技术,对职校生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问题,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但任何一种理论流派都必然有其擅长与不擅长的方面,要用某种理论来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对某种理论流派的偏好只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疏漏。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以上问题,促进了职校教育工作者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如何把积极心理治疗范式的合理思想,有针对性地应用于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当中,是当前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走向积极: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教师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等一系列要求。从《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出发,要发挥积极心理治疗范式的优势,实现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发展,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积极为取向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取向是相对于消极取向而言的。这里,积极包含三个方面的意蕴: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病理式心理教育的反动和变革;倡导心理教育要深入系统地研究科学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强调用积极理性的方式对人类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4]针对职校生相对于普高学生具有更强烈消极自卑心理的特征,以及目前职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消极取向,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真正做到由消极转向积极,就要(1)从宏观上,将着眼于职校生个体病症的消极心理治疗范式,转变为注重个体现实能力开发、面向全体职校生的积极心理范式。改变以往以心理测量、心理诊断、心理治疗为线索的单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展预防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治疗性个体心理咨询、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等多样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从微观上,摒弃错误消极的标签,将职校生看成有现实能力的积极个体。社会上对职校生的消极看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未经考察的社会偏见,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自觉抵制这种偏见,要能够发现职校生身上的创造力、勇敢、乐观等诸多现实能力,将职校生看成是拥有现实能力来完善个人身心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改变将学生的“问题行为”当做疾病的传统做法,学会给学生的“问题行为”赋予积极含义,如职校生打架行为,表明学生具有伸张正义、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待调节的只是这种能力的水平;帮助职校生认识到现实能力、发展的潜能都来自于其自身,发现自身积极的人格特质,引导职校生适度地使用自身所拥有的现实能力,树立迎接未来各种困境的信心。

(二)以发展为目标

所谓发展就是要不局限于解决问题,要以提高心理素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为目标;不限制于个别“问题学生”,以全体职校生心理健康为服务对象;不拘泥于心理教育的单学科限制,调动全学科力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不止步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以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发展为根本。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促进个性发展的过程,要真正做到以发展为目标,就要:(1)转变视角,着眼职校生全体和职校生生涯发展全程,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既看到职校生个体问题解决的要求,又看到职校生整体发展的需要;既看到职校生阶段性发展的问题,又看到持续性发展的可能。(2)重构心理教育体系,建立以职校生发展为最终目标,以发展性心理教育活动为主,预防性、治疗性心理教育活动为辅的立体式心理教育体系,立足于职校生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不断创建与实现“最近发展区”,推动职校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立体式稳步发展。(3)开拓多渠道推进职校生心理教育,建立以心理教育课程与活动为主导、全学科渗透为辅助,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促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三)以自助为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心理他助———心理互助———心理自助的过程,心理教师的他助是手段,学生互助之间的心理互助为中介,学生有效的心理自助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5]所谓自助,即是指职校生在心理教育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潜能,自主建构积极的心理结构。由于职校生的入学及毕业都与择业就业直接相关,所以,他们更加自觉关注社会现象、经济形势、就业压力、待遇等现实层面的问题,也正因如此,他们对社会、环境、人生等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相比普高学生、初中生,他们更多地思考“我是谁,我将来的人生如何”等问题,并对自己的未来有初步的打算与计划。职校生强烈的自主意识决定了他们掌控自己的强烈愿望,相对于救助式为主的传统心理治疗方式,采用自助式疗法的积极心理范式更符合职校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要实现职校生心理教育自助式发展,就应做到:(1)要转变职校生依赖于心理教师的传统心理,在授课上,心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通过小组作业、心理剧、辩论赛等多种教学形式,让职校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留给学生更多思考与内化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在心理教育中的主体性;(2)在咨询中,要转变教师帮助职校生解决问题的治疗式模式,咨询师的任务是帮助职校生发现并正确使用自身能力,要让职校生意识到,改变的力量是来自自身而非咨询师;(3)要提升职校生心理自助的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上,采用更丰富的自助式心理教育策略,来替代讲授灌输式的传统活动,如通过自助式的心理调适训练、自助式的心理健康社团、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来提升职校生心理自助的水平。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助,才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以人本为理念

积极心理治疗范式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性本善”、“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积极的无条件关注”等核心理念。所谓“以人为本”,是指“把人视为自身心理发展与建设的主人,把人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一切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6]长久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以消极心理治疗范式为主,并且,社会一直以来对职校生的消极态度、职校生群体本身消极自卑的个性特点,都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影响,使得教育工作者容易在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将职校生看成是需要救助的无能力个体,易采用干预式、治疗式的方法,将职校生放在“患者”的位置上,听从自己的“治疗”。这种非人本化的态度,无助于职校生发现自身能力解决自身问题,更容易造成职校生的消极依赖心理。要真正做到继承与发展人本主义理念,就要求:(1)将职校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作为最根本的目的,一切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都只是实现这一根本性目标的手段,真正做到从职校生角度考虑,设计适合于职校生身心发展、能够满足职校生真正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避免一切无益于职校生心理健康的“面子工作”;(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职校环境内的校本化,重视职校生与普高学生的差异,将职校教育的职业属性等特点融入到心理教育活动中,从有助于促进职校生成长出发;(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注意避免社会偏见的不良影响,平等地对待职校生,尊重职校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解决自身问题提供支持,积极倾听职校生的苦恼,并能够换位思考,从职校生的角度对职校生的问题进行积极合理的解释,将人本主义的理念贯穿始终。

(五)以多元为基础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辅导员;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4-0027-02[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理工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专项课题(kyy1207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晓川(1982―),女,四川广安人,江苏理工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是大学思想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力量。因此,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而当前对于高校辅导员心理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放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的问题的探讨上,如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感等,忽视了对辅导员自身潜力和心理优势开发与探索的研究;重视理论层面或者政策建议的探讨,忽视了辅导员作为行为人的主体应怎样学会建立和创造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问题;研究实用性尚存不足之处。

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团体辅导的原理及技术手段,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实践研究,为解决辅导员心理成长问题提供有效对策,并达到促进辅导员心理积极发展的目的,为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一、积极心理学主要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等人提出并倡导的新理念。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科学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着重研究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的积极力量与优秀品质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强调人们的美好、卓越与疾病、痛苦和混乱是同时存在的,强调人文关怀与价值,呼吁心理学的研究以人潜在的、实际的、建设性的善端、力量和美德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尤其是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寻找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并利用这些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就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对象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主观体验是对过去感到幸福和满足,对现在感到快乐和幸福,对未来感到希望、充满乐观,包括愉悦、幸福、感激和成就等。二是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的人格特质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包括个人的个性力量、兴趣、天分和价值等。三是积极的机构。积极的机构包括学校、家庭、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积极机构可以促进积极个人特质的发展和体现,进而促进积极主观体验的产生。

二、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实施过程

活动对象:某高校自愿报名参加团体辅导的辅导员20名,其中男性5名,女性15名。

活动过程:进行为期2个月的团体辅导,共分6次,每周1次,每次约120分钟。团体辅导主题包括“我和辅导员的工作”“我是谁?――自我悦纳”“生命正能量”“品味愉悦”“重塑工作”“家庭雕塑”“积极沟通你我他”“幸福大讨论”等8项内容。

活动效果评估:本方案的效果是通过成员现场及辅导后的总结和过程评估两种方式来检验。

三、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应用于辅导员成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缓解工作压力,培养积极情绪体验

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负荷过大、角色超载及角色冲突、生存环境封闭、工作对象复杂化等原因而背负着沉重的职业压力。职业压力不仅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更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团体辅导活动中,领导者营造温暖、友好、开放、真诚、平等的气氛,遵循不批评、不抱怨、不指责的原则,无条件地接纳团体成员,使成员在团体中得到成长。团体实施的“探讨幸福感”“品味愉悦感”等活动,使辅导员学会感激、学会正确地看待成就,拥有和谐、愉悦的心理内环境,在与大学生的工作中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消除工作倦怠,探索积极的个人特质

在高校,辅导员多是青年人,拥有较高的学历,精力旺盛,对工作和自身都有较高的期待。而面对社会地位不高、薪金待遇较低、工作繁忙、职业前景黯淡等一系列问题,辅导员往往会产生职业期望完美而工作现实残酷的落差感,从而形成了工作倦怠。通过“讨论:我和辅导员的工作”“优势发现”“左手叙事”“重塑工作”等团体辅导活动可以帮助成员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探索工作价值所在,获得积极力量,消解工作倦怠感,使之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以正能量影响大学生。

(三)有效开展工作,获得积极的人际支持

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追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容易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逃避或者走极端。大学生这样的特点对辅导员的沟通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说教、劝服等方式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家庭雕塑”、心理剧等团体辅导活动,辅导员们获得了来自群体的积极支持,拓展积极人际关系,学会积极的、建设性的沟通方法,提升了工作中与大学生交往沟通的能力。

(四)及时排忧解难,积极解决自我问题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帮助辅导员及时排解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不良情绪,及时解决个人与家庭、工作的矛盾冲突,使辅导员获得个人成长,避免他们把个人的问题和情绪带到对大学生的辅导中,这样他们才能够客观、用心地帮助大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辅导员成长团体辅导的优点

(一)促进辅导员积极成长

活动后,要求辅导员写出对团体辅导活动的评价及感悟,我们发现成长、积极、正能量、感恩、沟通、合作、自信、愉快、价值、美等积极心理学的相关词汇成为评价的关键词。辅导员认为“团体本身成为一种积极的支持力量,在团体中可以让疲惫、倦怠的心理放松,从团体成员中获得了力量后,又可以整装待发,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通过团体辅导,整合了周围的关系,发现生活中无论是家庭、工作伙伴和学生都是可以带来积极力量的源泉,前提是尝试了解、积极地沟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可见,积极成长团体辅导活动能够促进辅导员更好地认识自己,探索积极的个人特质,激发愉悦和积极的主观体验,寻找积极的自我和动力,拓展积极人际关系。

(二)消除负面情绪、情感

积极成长团体辅导可以降低辅导员工作倦怠感、无力感、焦虑感等一些消极的情绪感受,促进辅导员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获得价值感,激发潜能,构筑生命美好感。参加活动的辅导员在总结中写道:“以前,在工作中,总是抱怨工作给我带来的消极体验,比如无望感、无助感和焦虑感,通过团体活动重新审视工作,发现其实辅导员工作还是有很多经历让我感到感动和骄傲的,和学生在一起工作又变得快乐起来。”

(三)提高辅导员业务水平

增强了辅导员积极心理学知识及团体辅导技能,提高了班级建设管理质量,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同时,积极成长团体辅导还提高了辅导员学习心理辅导技术及心理教育知识的热情。

五、结论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团体辅导对增强辅导员生活幸福感、工作效能感及促进心理成长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能够提升辅导员的愉悦感、希望感、幸福感,缓解工作压力,发展积极潜能,消除工作倦怠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3.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42,315.

[3]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