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0:54

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81-01

一、建阳市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建阳是首批部级生态示范区,11个乡镇全部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182个村被命名为南平市级以上生态村。洁净的空气、连绵的群山、绿色的生态,乡村旅游正日益成为建阳旅游的核心竞争优势。去年以来建阳乡村旅游总人数达150万人次,同比增加22%;2013年旅游总收入达11亿元,同比增加26%。建阳现开发的乡村旅游景点主要有以下几处:1、考亭村和卧龙湾休闲度假区;2、小湖葛墩村;3、书坊乡红旗采育场;4、溪源村;5、水吉窑址。

二、建阳市乡村旅游现有缺陷

一是资源保护缺乏力度,村民建房和生产活动对朱子文化遗址和古建筑周边环境甚至本体都造成一定的破坏或影响;二是农家乐主题不够鲜明,缺乏自己特色;三是住宿、游乐条件设施有待完善;四是对外宣传有待加强;五是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低;六是相关旅游产品单一。

三、建阳乡村旅游的改进与优化

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制定以法律形式抢救保护现有历史文化遗产的条例,投入适量资金着手修复现有仅存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以武夷新区建设为契机,与新区周边县市结合,共同开发、发展朱子文化游,红色旅游等项目。不仅要加大国内游客的挖潜,更要开拓其国际市场。同时,多措并举:

(一)多元化塑造乡村旅游主题,彰显特色

一是精心建设考亭休闲旅游风景区,考亭无疑是打造朱熹、宋慈品牌的黄金地区。可以完善修复考亭书院,在书院附近展示朱子著述成果,还可安排讲解员授课,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加深对朱子思想文化的了解;可以建造仿古的“竹林精舍”、“沧州精舍”、“半亩方塘”,在此可以饮茶、赏莲;可以建造朱子酒楼,让游人品尝“文公菜”“朱子鱼宴”“朱子家酒”等美味;还可以“大宋提刑官”为蓝本,可拟建“宋慈城”,以宋慈为官、断案为脉络,模拟模型于古街。

二是结合乡村旅游,重视保护和开发利用建阳古文化遗址。

(二)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条件。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家乐的生活设施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并且不定期地对这些农家乐的卫生、安全、服务质量且进行检查,加强“农家乐”安全管理。可以仿照湖南省对进行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合格就挂“星”,不合格就摘“星”,促进农家乐自我设施完善,也增加游客满意度。高星级的农家乐可提供住农家屋服务,满足城市游客的住宿需求。

(三)优化宣传营销模式

建阳朱子旅游与红色乡村的景点大多与乡村旅游的景点重合或者接近,武夷山市是全国知名旅游景区游客众多,可把建阳乡村旅游各景点与武夷山景区景点进行联合营销,还可发展散客导游。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联系、沟通和对接,结合“海西.建阳葡萄节”“建阳竹文化节”“元宵民俗文化踩街”“建阳非物质文化展演(示)”等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和推介力度,做大做强建阳农家乐品牌,促使我市农家乐产业快速发展壮大。还要进行旅游网络营销,较小的乡村旅游点可依靠村集体或者乡镇集体组织在本地旅游官方网站或者全国乡村旅游网站进行捆绑营销;有实力的大型乡村旅游景区可进行本企业旅游官方网站的建设,最好有网上订客房服务。

(四)培养乡村旅游专业人才,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建阳市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应注重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家乐经营者,和了解旅游知识、服务规范、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等知识的从业服务人员。特别是要注重培养散客导游和景点讲解员,加深游客景点历史文化的了解。

(五)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商品

创新朱子文化、红色旅游相关旅游商品,将朱子文化形象化、通俗化,如针对朱熹生态观可以打造朱子斋菜系列旅游产品,出售朱子文化周边产品(朱子著作、考亭书院和云谷草堂的模型、朱熹的人物模型等等),如朱子家酒。当前食品安全危机越演越烈,可让游客自己制作农产品,或者亲眼观看农产品加工所有流程,增加对这些农产品的信任感,打造良好品牌,如养一批奶牛,现挤牛奶,或让游客自制酸奶。

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益公平理念,精益化

1绪论

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而伴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旅游者心理的逐渐成熟,更多的群体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当这种需求逐步增长时,乡村旅游备受瞩目,国家也予以关注此方面,例如,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中国乡村游”。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国内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而发展较晚的乡村旅游还不是十分成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乡村旅游开发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乡村旅游的活动项目形式单一,主体方式是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的开发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乡村接待设施城市化倾向,利益分配不均等。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就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国外对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主要集中于对乡村旅游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及对乡村旅游中社区利益主体的研究,如Gossling等(2002)对瑞典的研究则表明乡村旅游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虽然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比较晚,但已经将目光倾注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地区的应用、基本问题和跨学科问题等领域中,如黄蔚艳在《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中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概述可以看出,国外研究比较成熟和完善,而国内的研究相对落后,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基本问题和具体区域的研究,缺乏对乡村旅游深层次的研究,尤其对于一些利益主体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精益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欠缺方面进行了研究。

2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追求经济的高消耗、高成本、高增长问题,文化的商品化、同质化等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利益分配的不公,存在着对弱势群体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的理念,探索符合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路径已经十分必要了。

2.1乡村旅游发展的精益化

精益化思想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融合表现在产品和推广方面。精益化的乡村旅游产品要求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打造高品质、个性化、内涵化的产品。在设计产品时应该将乡土化因素很好地融入其中,使旅游产品饱含乡土文化的内涵,成为动态、有特色的产品。

精益化思想还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在项目建设、资源利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实现精准化、细分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和环境成本,提高利用效率,确保利益分配主体能够得到应有的利益,促进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

在乡村旅游的营销推广中实现精益化体现在营销恰好使其产品的价值呈现出来,首先要对该地进行精准定位,针对自身的业务和独有的特点,确定鲜明的形象。例如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以“红”为媒介发展乡村旅游,使得一个革命圣地的形象烙刻在旅游者的脑海中,从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2.2社区增权与政府指导

只有进行社区增权才能真正凸显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增权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社区的参与应该是全员性、全过程中的。如在规划当地乡村旅游时,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利益分配时考虑其占有的份额,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模式,在实际中操作时会受到很大阻碍,这就需要一些前提做铺垫,如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增强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意识。

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政府的指导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不可或缺。政府应对区域做统一规划,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把其服务功能体现在支持和主导乡村旅游开发上,如利用目前农村建设资金投入,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

2.3重视弱势群体利益

《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中指出“旅游是人人享有的权利”,在此特别强调弱势群体中的旅游者,而这类群体的旅游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

而乡村旅游因为乡村经济水平较低的现状,不能很好地提供高质量的配套设施,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要考虑到这类特殊群体的需要,在进行规划时要根据这类群体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配套设施,如适合儿童的娱乐项目,满足残疾人需求的卫生间等。弱势群体出行时,心里最大的恐惧来自不安全感,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规范当地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和市场秩序也是重要的一环。

3结论

面对如今国家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国民休闲汇的开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旅游消费的日益成熟,旅游者追求高品质、优质服务的旅游产品的要求日渐强烈,而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方式,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道路。

本文认为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成为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的导入和落实将是一次长途跋涉的旅程,需要长期不断地探索前进。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点启发。

参考文献

[1]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32(7)

[2]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

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篇3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乡村振兴;品牌建设

乡村旅游是充分利用农村的农业资源环境、田园生态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当地特有的农耕文化等元素,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科普、观光、度假和农事体验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1](p58),是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还能为农产品销售、农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等提供支撑。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17年,我国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要求加大乡村旅游投资。在政策和市场的不断推动下,乡村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得以迅猛发展。[2](p92)农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载体,在推动旅游方式转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产业园区形式引领农村旅游业发展,拓展旅游产业范围,完善农业旅游发展产业链,形成集群竞争优势,成为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动城乡融合、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加强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的研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指导借鉴意义。

一、城乡融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城乡融合的加速推进,为实现农村资源精准定位,农业生产要素汇集,旅游资源价值在城乡融合中得以开发提供新动能。农村立足城乡差异确定优势定位、资源价值,谋求融合发展,这是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构建城乡平等互惠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其功能,一是城乡融合可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引导更多城市资源下乡;二是城乡融合可推动城乡互惠大流动,以农产品为城乡沟通媒介,开辟农产品市场空间也促进城镇旅游资源的丰富;三是城乡融合可打开三产融合的路径,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当地农业品牌的树立,推动传统的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间产业融合力度;四是城乡融合可带动乡村振兴不断深入发展,引导更多科研、生产、销售、电商、物流、资金等政府和企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旅游产业链,有力推动农村发展。[3](p82)

(二)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新途径城乡融合为促进城乡统筹,并形成城乡良好互通,进而实现以城促乡,优化农村旅游产业结构,带动三产融合发展提供新途径。一是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科学规划、合理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各乡村因地制宜制定主导产业,构建以自身旅游资源为主导的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特色产业结构;二是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渠道,通过城乡均质发展带动了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农村的建设,并通过“互联网+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和涉农服务业的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三是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融合契机,借助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为乡村文化高附加值产品的营销提供了合适途径。[4](p154)

(三)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新渠道乡村旅游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又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渠道。一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挖掘乡村旅游中的自然生态、农业经济、社会、农业文化、农业市场以及政策等相关资源,进而对农村自然生态、文化等进行深度开发和整体规划,为乡村旅游树立创意性品牌理念,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二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为加强城乡区域合作研究,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提供新途径,近卫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对外推广奠定基础;三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资源与城镇逆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转移需求更好地融合,促进城郊型乡村成为都市人的新生活空间的发展,进而构建宜游、宜居、宜业的新空间。

二、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现状

(一)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规模不断壮大,内容更加丰富园区开发主要是在农村已有的生态资源、产品资源、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片区内的旅游业进行了整体开发,形成了具有观光休闲、科技展示、文化交流、亲子互动、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抓手和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载体。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倾斜,全国很多地区都在开展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活动,乡村旅游产业园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其内容也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光休闲农业开发,更加注重引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着力拓展农业功能,加快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从而焕发了农村旅游产业的活力。

(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用更加突出,内涵更加丰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旅游的新载体,在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农业服务业发展等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农业旅游发展的新业态,其开发过程充分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融合到园区建设中,实现了旅游理念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与传统观光农业旅游相比,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在开发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相关政策和优惠支撑,还能吸纳更多社会企业和社会资本的进入,从而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社会企业和资本的入驻,也进一步促使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更加有针对性,能够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化和收益的最大化。

(三)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更加注重人文性和服务性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主要以旅游生产要素和消费服务业态集聚为核心,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满足多层次旅游体验需求。[5](41p)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会兼顾“文、养、学、闲、情、奇、商”等各类休闲需求,注重设计开发的人文性和服务性,选择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民族风情、文化特色的区域,深度开挖特色化乡村旅游业态,并通过园区开发形成集聚地方特色的高水准、高要求、多活动、多文化的农业旅游综合体。同时,园区运营中也引入更加成熟的营销策略和运营团队,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并在着力规范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质量,确保交通、住宿、娱乐等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游客体验度。

三、城乡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政策支持不到位,很多停留在文件里、口头上乡村旅游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其他和乡村旅游相关政策文件,给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指导。但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的政策落实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严重受阻。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很多偏远贫困地区往往希望借助乡村旅游政策文件和当前火热发展趋势,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园区来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广,但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尤其是针对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落实较少,导致很多项目难以持续下去。

(二)资金缺乏,融资成本高很多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淳朴的风土文化,加强该地区的开发一方面可以丰富当前旅游市场,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精准扶贫。但是这些地区地方政府往往配套资金有限,很难为产业园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导致园区建设不得不求助于社会融资。但当前社会融资环境不足,融资方式匮乏,主要表现为: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缺乏乡村旅游专业融资机构;乡村旅游业与资本市场结合松散;闲置资金进入旅游业的投资数额规模较小;利用政府扶持资金的能力较弱。因此,资金缺乏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建设推进过程举步维艰。

(三)开发创新性和原创性不足一方面,当前很多地区政府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受政绩观和地区经济利益驱使,盲目跟风上马产业园区项目,但在园区开发前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及专业性指导,仅仅是照抄已有的项目案例,并未充分结合当地特色,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趋同性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原创性;另一方面,很多乡村旅游产业园区项目仍停留在果蔬采摘、生态观光、“农家乐”等初级层次上,导致产业园项目类型单一且雷同现象突出,对当地农耕文化挖掘不足导致旅游产品体验性严重匮乏。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创新性和原创性的缺乏与当前公众对旅游多样化的需求脱节。[6](p61)

(四)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弱,经营管理混乱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中由于自身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不足,很多地区政府为弥补不足利用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来谋取地区发展,导致很多开发商对农村地区自然环境过度开发现象严重;其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中由于资金不足和政策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园区科技投入缺乏,进而导致园区科技性和前沿技术应用有限,难以吸引游客;再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缺乏顶层规划设计,且管理团队整体水平较低,导致经营管理存在很大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7](p21)

四、城乡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的推进路径

(一)以城乡融合下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提高开发科学性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必须以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立足当前,全面统筹设计,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旅游空间范围和产业布局。[8](p102)在开发前要先对当地旅游需求进行充分调查,进而制定符合城乡融合下满足居民需求的乡村旅游园区开发规划方案,突出园区建设的“产业融合、功能复合、要素聚合、运营整合”的特色。其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要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提高园区开发的科学化水平。这就要求园区开发要紧紧围绕城乡融合这一根本原则,在产业园规划设计中坚持政府部门的主导,设计中要体现城市元素,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融合的原则对地区旅游业进行整体规划,重点提升旅游园交通、基础配套服务设施的水平,提高园区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城市旅游者进入园区旅游,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二)强化检查和监督,将引导和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在其发展初期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地位,通过政策倾斜、统筹整体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及投资等措施,确保方向引导和扶植政策能落到实处,为招商引资提供政策保障;在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检查和监督,重点培养创意性且符合整体规划的乡村旅游产业园,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措施,积极引导旅游产业园区的顺利开发建设;在产业园正常运营阶段,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和资金扶持,强化政府部门行政管理职责,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旅游产业园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的形成,确保产业园资源充足,园区运营规范,利益分配合理,保障当地农户的经济利益,保障地区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深化城乡产业融合,培养乡村旅游新业态城乡产业融合为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新契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城乡融合的条件和动能更加完善。城乡融合为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劲动能。首先,借助城乡产业融合拓展了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带动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农业电商等新型业态在农村的发展;其次,通过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民俗文化、现代农业观光休闲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依托乡村旅游产业园,形成以城市居民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村旅游产业体系,既解决城市居民对田园的向往需求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最后,通过城乡产业融合吸引城市社会资本,借助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发展平台,立足农村生态自然资源和风俗文化,策划包装形成田园综合体、生态农业产业园等新型产业业态,形成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在农村地区的集聚效应。

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篇4

一、低碳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一)低碳乡村旅游的概念

在追求“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的目标下,旅游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趋势不可阻挡,乡村旅游本身具有自然生态性,其发展也必然要求生态化、低碳化。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和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的归纳与总结,对低碳乡村旅游界定如下:低碳乡村旅游是指将乡村旅游“低碳化”,是乡村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综合,即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本着低碳经济的理念,使用低碳技术和相关政策措施对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宣传倡导低碳理念,让旅游者在旅行中自觉减少碳排量,实现高效低耗的乡村资源利用和最小化的乡村社区环境损害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

(二)低碳乡村旅游的内涵

低碳乡村旅游与传统乡村旅游相比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低碳乡村旅游是具有低碳体验和教育功能,以减少旅游活动中碳排放和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为基础,重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低碳乡村旅游模式的构建

(一)低碳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的理论

1.循环经济理论是必备的理论基础。低碳乡村旅游注重资源再利用、关注环境、倡导节能减排,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可持续重复利用的方法来缓解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循环经济在低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事实上就是通过清洁生产、资源再造、环境修复等途径,形成旅游业与乡村产业循环体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体系和构建低碳保障体系,实现乡村旅游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多赢的战略目标

(二)低碳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的路径

低碳乡村旅游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且需要乡村农户、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具体模式可参见图1。

三、低碳乡村旅游模式实施的方法

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重要形式,是国内旅游中的一匹“黑马”。在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应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面向低碳经济,以积极的姿态,学习现有的低碳示范区,引导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实施低碳乡村旅模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政府应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共同宣传乡村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多做公益广告,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低碳旅游,促进公众在乡村旅游中主动进行绿色消费,践行低碳旅游,追求低碳生活。

培养旅游者与农户的低碳旅游意识,营造低碳乡村旅游环境。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乡村农户是低碳乡村旅游氛围的营造者,低碳乡村旅游模式落实到实践中并取得可观效益,最关键的就是要使活动主体,即旅游者,和乡村农户自觉树立低碳旅游意识。乡村旅游目的地可利用多媒体、广告牌及宣传手册向广大旅游者广泛普及低碳环保理念,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从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及娱乐活动等方面自觉购买使用含有低碳性质的商品和服务。

低碳循环技术:充分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低碳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是合理处理乡村旅游生产和加工环节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对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使用物质与能量的封闭循环方式进行再利用处理,形成一个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系统。以沼气为主的物质能源再循环、废水循环利用、其他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等方式循环高效的利用资源,减少碳排放量。

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篇5

一、发展水利开发与乡村旅游的优势

乡村旅游实则是低碳经济下,借助生态资源的优势,重温和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产业方式,是一种非资源消耗性产业,是朝阳产业。说到生态资源,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由水资源还延伸出湿地、灌区、桥梁景观,以及水利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在顺应自然、科学合理开发后,对当地乡村经济发展与振兴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开展水利旅游也有多重意义,其一,亲水是一种传统。探究人类文明史,人们是逐水而居,依水发展绵延生息。古往今来,名人骚客写下无数咏水诗篇,他们寄情山水,托水寓义,以山水抒发多种情怀,可以说水利资源旅游自古有之,现在推广只是它的延续和发展。其二,可以更好地让大家了解水利。一座大桥、一座大坝的兴建,无不讲述着当时的经济发展、执政理念、工程施工水平,是一个水利工程发展史,游客的实地观看,可以强烈感受到浩大的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其三,游憩功能。水是流动的,水是包容的,有水涵养,动植物和谐相处,一派田园风光。人们到了这里,身心得到舒缓,疲惫、焦虑、压力抛之脑后,这些地方既是天然氧吧,也是疗养胜地。其四,带动相关产业。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可以衍生出休闲、美食体验、冲浪、沙地城堡、踏浪滑沙等多种行业,既可以完善产业链、调整水产业结构,又能增加乡村收入,拉动当地经济。其五,抓好保护工作。开发水利资源,离不开保护这个词,要高举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旗帜,围绕水生态修复、水源区保护、水工程维护,抓好水资源管理和运营。在此过程中,结合防洪、河道疏浚、生态修复、资源整治等工作,以改善乡村居住环境,涵养水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乡村可持续和谐发展。

二、数字传媒技术助力水利旅游经济

数字传媒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及声光电等技术,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及图形等媒体信息,将抽象的信息具象化,变成能管理、可感知和能交互的技术。现在一部智能手机在互联网的加持下,通过微信、微博,利用抖音、快手、火山等小视频、小程序,将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一张图片、一个信息,可以吸引几十万的网民围观,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些都是广告宣传所急需的。该书指出,数字传媒技术能够为观光客提供多元而丰富的信息,向游人提供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人们旅游获取信息和交流已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实现资源信息的互通共享。该书作者也提醒水利旅游开发者,要重视数字传媒技术的运用。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路径要与视频、动漫、投影、网络及计算机等数字传媒技术结合,通过现代设计艺术和大众传播媒介将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乡村旅游规划机构、乡村旅游开发运营管理等领域,数字传媒技术与水利旅游开发及乡村旅游的融合能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开发水利资源与运营中,要利用大众喜爱的自媒体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媒介,向人们提供各种积极向上的娱乐空间。将一栋栋极具水乡特色的民居场景,清澈的鱼塘边大人和孩子的欢乐嬉戏,周末和节假日,游人到水乡小镇赏花、看果、品果、拍照等图像广而告之,让潜在的目标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水乡美景,激发游客的内生动力。乡村水旅游的愉悦感、满足感、舒适感,身处其中的参与和互动情趣,微分享悠然自得和妙趣横生,使旅游生活更加有趣和生动。当然,数字传媒还能提供加强的模拟功能,能够精准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利用三维立体和平面设计等技术设计出水乡旖旎绚丽的世界,创造出许多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蓝图。总之,可以借鉴数字传媒技术广泛应用到文化传播、出版及信息传递、电子商务、虚拟现实及创意设计等领域中的成熟技术和独创手法,为水利资源旅游与开发助力。

三、数字传媒技术在水利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篇6

30年前,在世界旅游业的排位中,中国位列40位之后;30年后,中国在世界旅游业中跃居第4位。30年前,在旅游者的心目中,黔东南乃至贵州的吸引力极其微弱;30年后的今天,黔东南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的年总人数已近千万。

大众化休闲旅游时代的来临,为黔东南发展体验生态博物馆的“原生态”之旅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又为黔东南选择以生态博物馆建设推动乡村旅游指明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方向。

原始文明时代,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敬畏和顺从自然;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很大程度上是征服和破坏自然,三百年间,消耗了地球上绝大部分不可再生资源。严峻的客观现实,使选择以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模式成为全球共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适时提出,正是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更是人类发展之必然。

走生态文明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黔东南这样“富饶而贫困”的地区而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更是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的理性选择。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当黔东南乡村旅游从无到有、形成产业之时,当其核心与灵魂――原生态民族文化因旅游而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近期目标之时,我们看到,发展,是黔东南依托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从无到有、日渐强大的根本原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当黔东南近百万农村人口已因乡村旅游发展而走上致富路时,我们看到,依托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生态博物馆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为当地农村各族群众提供了一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现实路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黔东南各地从一度争先恐后的建“工业强县”、争相伐木的“木头经济”和“大资源、小产业”的现实路径中困顿、回望,进而扬弃时,当全州森林覆盖率从二十多年前26.7%的历史最低点修复到如今的62.78%时,当黔东南的苗侗歌舞、服饰、建筑等文化遗产一次次震惊世人时,工业化进程的实践教训提醒黔东南,黔东南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民族原生态文化。黔东南的发展需要在自然生态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契合点上找到支柱产业――生态旅游业;黔东南旅游的核心――民族乡村需要统一的品牌引领推介;黔东南丰富的旅游资源需要统筹兼顾、整合。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黔东南的“旅游活州”战略,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鲜活实例。

以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乡村旅游,对黔东南这样“富饶而贫困”的地区而言,是一项立足实际的探索之举。

以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乡村旅游,对黔东南这样“富饶而贫困”的地区而言,是一项立足实际的探索之举。

黔东南之富在于自然生态优势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丰富性与唯一性,黔东南之贫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主客观欠缺。

黔东南群众具有传统的生态文明意识。

早在农耕文明时期,黔东南各族先民在漫长的实践中,已经总结出相当多的生态经验。例如侗族人民长期以来通过人工手段改变河道、挖掘鱼塘,筑坝构建浅水沼泽,在半山区狭窄河谷盆地再造出准河网坝区次生生态系统,将降水截留在高海拔区位。这一生态智慧,对如今解决中国南方淡水资源均衡分布和低成本解决中国南方生态安全有相当启示意义。又如苗、侗、汉族杂居的林业大县锦屏民间发现的10万件清代林契,其所记载的当地及清水江流域邻县栽杉造林、间伐轮种、山田互补、粮林间作的生产方式,对实施退耕还林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有专家将其誉为“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样板”。

二十多年来,当黔东南森林覆盖率从历史最低点历经生态修复跃居全省之首、两倍于瑞士时,四百四十余万黔东南人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付出了艰辛,也深刻体会到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立州”之路,是顺应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也是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自然生态的保护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都有赖于数以百万计的当地各族农村群众。黔东南绝大多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群体性。改革开放以来,当一批又一批各族农民离开乡土、进城务工,黔东南乡村的相当数量民族文化遗产也曾面临传承人缺失之忧。乡村旅游在黔东南兴起,为各族群众提供了群体性参与文化传承获取经济利益实现脱贫致富的现实途径,将民族社区(村寨)建设为生态博物馆的乡村旅游推进模式,又使“由原住民在原地保护传统文化”的生态博物馆承担起文化保育的重任,从而解决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乏人的难题,同时以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进而唤起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成为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更积极的“真正主人”。

以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乡村旅游,有利于黔东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生态博物馆建设保护多元文化遗产,在中国是一项新兴之举。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黔东南体验生态博物馆模式的乡村旅游,是生态博物馆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

就其现实效果而言,以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利用原生态民族文化优势资源,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同时,作为黔东南“旅游活州”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生态博物馆建设有利于优化全州产业布局、调整结构,建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旅游产业体系。

众所周知,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黔东南面临的生态、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引起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优势资源,如何优化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如何找准与国家发展战略的最佳结合点,这一系列问题与课题,正是黔东南谋求的走生态文明崛起之路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乡村旅游,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世界旅游组织对黔东南乡村旅游建设成果的高度评价和近年来持续“升温”的市场反响来看,黔东南以生态博物馆建设为“推手”的乡村旅游,对具有生态优势和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优势的其他地区,也具有借鉴意义。

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篇7

第一,从城乡关系入手,厘清城市与乡村的本质属性。探索乡村旅游开发,首先要从城乡关系入手。中国乡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城乡间市场经济发育不均衡,由此导致了乡村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途径狭窄和机会稀少。

第二,解决乡村贫困的途径是将乡村经济纳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之中,使之搭上城市经济发展的快车,这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价值所在。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使得原本相互割裂的城乡关系被打破,并同时在乡村地区营造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消费市场,打破了乡村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使乡村地区能够分享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三,旅游资源、土地、资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对这些开发要素的分析,构成了本书在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经营方面研究的基础。突破单一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思维定势,从旅游要素开发入手,是本书有别于其他相关旅游著作所进行的一个有益尝试。

第四,从探寻乡村旅游收益来源为切入点,进而得出乡村旅游经营实际上是对乡村旅游时间经营这一结论。中国未来的乡村旅游,传统的依赖门票收入的观光式开发会逐渐趋于式微。乡村旅游的经营是通过对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和乡村土地构成的旅游空间进行的开发,使旅游者在旅游空间内进行旅游活动的同时消耗了时间;而与时间消耗相应的是,旅游者必须进行消费。因此,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其实就构成了旅游经营过程的另一面,旅游经营者通过对旅游者旅游时间的经营获得旅游收入,这是本书颇有新意的一段论述。

第五,从解剖乡村居民收入构成人手,作者分析了旅游开发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出了乡村发展的希望在于农业经济以外的结论。作者特别分析了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乡村居民并不一定要离开本乡本土或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去直接参与旅游企业的经营,他们只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地改变自己的种植品种或工作方式,这使得农民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参与到乡村旅游的经济循环之中,从而达到增加收入、改善自身生活质量的目的。

第六,从城乡两种经济形态的差异分析开始,作者以为乡村旅游开发的结果将加速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乡村旅游开发恰恰是打破了小农经济的坚固外壳,将乡村经济通过旅游者的联系纳入到了市场经济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乡村城市化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归宿。

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篇8

【关键词】低碳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旅游者视角

引言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旅游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的乡村旅游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和规范度也日益提高。

乡村旅游已经越来越普遍,人们在出门旅游时选择传统的旅游方式固然方便,但容易产生日程安排紧张、行程约束性强,自主性低。传统的乡村旅游模式对于对旅游自主性和体验感要求高的年轻人和中高端人群吸引力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明显、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的情况下,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趋势,许多农家乐、户外自助游成为旅游者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人们开始意识到在乡村开展低碳旅游十分重要,因此旅游企业应该从自身做起,在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购、娱这六方面贯彻落实低碳理念。

目前为止,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因人们低碳旅游认识不强、缺少对旅游资源准确有用的庇o机制,使得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着诸如开发雷同、乡村文化性的消逝等一系列发展问题。基于实际,本文确定了将乡村低碳旅游旅游实施途径作为自己的选题。

一、乡村低碳旅游研究概况

(一)研究背景

“低碳旅游”的概念正式被提出是在2009年发表的《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这一概念就是倡导旅游者可以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在旅行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节能和环保。乡村旅游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符合低碳旅游的理念,二者完美融合为乡村低碳旅游。

政府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重点指出:旅游全行业要倡导节能环保的理念,走绿色旅游的发展道路。国务院于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推进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迫在眉睫。国家在2015年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研究对象

乡村低碳旅游实现了低碳旅游行业和农业的有效融合,它基于乡村,以乡村为出发点,结合低碳经济和环保生态旅游的发展核心,以地方民族文化为核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景点。文章以乡村低碳旅游为研究对象,结合旅游管理所学知识,分析新形势下适合乡村低碳旅游的发展途径。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乡村低碳旅游快速发展,与低碳旅游强劲的旅游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趋势相比,我国乡村旅游业供给侧改革还有待推进。本文以乡村低碳旅游为研究对象,在调查旅游供需条件基础上,从旅游者的视角来分析乡村低碳旅游的实施途径,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乡村发展低碳旅游产品的思路和对策,对促进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实施乡村低碳旅游的现状分析

(一)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

1.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乡村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号召低碳经济、环保旅游的大背景下,新的乡村旅游模式正随着时代的需求在不断的涌现,例如注重收获和家庭化的“观赏农业”和“采摘农业”模式,以差异和竞争化为主要特色的休闲渔牧业模式,这一切为进一步发展先锋村低碳旅游奠定了基础。

2.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低碳意识加强

政府在2010年举办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中表明要“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国家发展委组织在2014年编写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由发展改革委发起的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截止2017年3月已经进入第三批组织推荐的阶段。同时,社会各界人群自觉践行乡村低碳旅游,且在自媒体时代,广大旅游者自发分享自己的乡村低碳旅游经历,号召更多人来参与和宣扬乡村低碳旅游。

3.低碳旅游模式日益丰富

(1)交通低碳化

社会上号召环保出行的理念盛行,例如近年来“共享单车”的迅速普及,既符合共享经济的理念,又顺应倡导低碳生活的潮流。

(2)行为低碳化

旅游者坚持以身作则,在日常旅游活动中严于律己,坚持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食用应季蔬果等。

(3)生活低碳化

旅游者不仅是在旅游活动中,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坚持控制低碳排放。例如在日常出行中尽量少使用汽车;在商场等地的电梯处常见到倡导“上二下三”的指示牌,倡导以楼梯代替电梯,减少碳排放。

4.低碳旅游管理日益规范

国家环保部于2010年1月在全国低碳旅游发展大会上正式启动了“争创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的活动,《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的评分标准也终于出现在大众眼前,为建立低碳景区树立了较科学的标杆。在2011年,安徽黄山成为首批入选示范区的景区之一,对其他地区如何践行低碳发展有借鉴意义。

各地政府专门成立乡村旅游发展协调与领导机构,各地景区管理严格按照“5a”景区的管理标准,在选址、设计、规划等多方面都进行了规范管理,定期做检查工作,杜绝产生高能耗、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旅游行为。

(二)乡村低碳旅游深度发展存在的问题

1.低碳旅游的社会影响力不高

长期以来,旅游者在旅游中往往更注重旅游活动的享受型,而坚持践行低碳环保的观念较弱,据统计,58.53%的游客认为低碳旅游实施的困难是低碳观念与旅游的享受性相冲突,值得高兴的是,大多数旅游者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对完善低碳减排工作有着深远影响,据统计,游客主要认为可以通过选择低碳的交通工具、做好垃圾分类、选择绿色酒店和控制碳排放来实践低碳旅游。

2.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不足

中国对低碳旅游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加之各个地区发展现状各不相同,整个行业呈现出差别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调查显示,19.35%的游客表示自己愿意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实践低碳旅游,但74.19%的游客表示自己“愿意,但不知道如何做”。不愿意实践低碳旅游的14名游客主要是由于缺乏了解和担心低碳旅游会增加旅游费用。对此,77.88%的游客表示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低碳优惠政策,72.81%的游客认为政府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65.9%游客认为政府应该制定低碳旅游准则,52.07%的游客表示政府需要加大科研力度,40.55%认为政府可以制定类似“限塑令”的低碳旅游的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措施。

3.低碳旅游产品开发不完善

调查显示,低碳旅游者对旅交通便利度、信息和线路的完善度、低碳旅游的健全度等项目要求较高,低碳旅游产品开发不完善是影响游客的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

然而,现阶段乡村低碳旅游企业不能充分提供低碳旅游产品,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难以践行低碳旅游观念。当前中国的乡村低碳旅游模式主要包括生态观光农业、农家乐等,但是这些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却缺少贯彻低碳理念的认识。

4.游客对乡村低碳旅游的了解和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可知,现阶段大多数游客只是听说过“低碳旅游”这一名词,对低碳旅游的认识不完全统一,获悉信息的来源大多数是源自信息量大但内容良莠不齐,且准确度低的互联网。

调查显示,4.65%的游客是通过互联网获悉的低碳旅游,60.37%和37.79%的游客分别通过环保公益活动和广播电视获悉的低碳旅游。说明当前我国在乡村旅游上运用低碳技术还不够普及,又因为乡村低碳旅游的主体具有分散性,旅游者难以把握全面准确的信息。

三、乡村低碳旅游发展受阻的原因分析

(一)低碳旅游大环境不乐观

现阶段,在旅游方面,我国的社会主流价值倡导的是“娱乐”、“消费”和“放松”,而非“低碳”和“环保”,通过在携程、途牛等大型旅游官网上的调研可知,低碳旅游并非主推的旅游产品,这主要是由于低碳旅游能够创造的附加旅游收益较低。因此无论是游客还是旅游产品开发商都不热衷于低碳旅游,低碳旅游的市场大环境并不乐观。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低碳旅游的政策,但是在落实上还有待提高。乡村旅游基地、农家乐等机构在开展低碳旅游的过程初期会增大经营成本,如采购环保用具、食材等。在缺乏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的情况下,旅行社和开发商都很难自觉主动的开展低碳旅游。

(三)低碳旅游行为奖励力度不够

行为主义心理的强化理论认为适当的奖励与惩罚能有有效地塑造个体行为,强化理论同样适用于低碳旅游的引导工作。对于乡村低碳旅游的开放商而言,乡村低碳旅游的“慢”、“低”、“少”的特征大大限制了旅游的附加价值,目前政府对于低碳旅游的引导和奖励大多流于精神鼓励和宣传上,缺少实际性的奖励和帮扶。

(四)游客缺乏对低碳旅游的关注

游客在现阶段对开展低碳旅游缺乏主动性,大多数游客仍然在被动地了解低碳旅游,并且游客们对于旅游始终是怀抱着“享受”、“休闲”第一的目的心态,当游客认为与享受和休闲发生冲突时,进行乡村低碳旅游的行动力就明显下降。

四、对策与建议

(一)倡导环保价值观,改善主流旅游环境

社会环境方面的改造要依靠政府、乡村旅游企业和游客三分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说,一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低碳旅游建设;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和资金;三是政府、社区和高校应倡导环保价值观,加强游客对乡村低碳旅游的积极认知;四是将低碳旅游产品作为商业计划来规划,吸引各类民间资本参与。这样有利于提升乡村低碳旅游建设的质量,推进低碳旅游产品进一步普及。

(二)政府加强支持力度,提高开发商积极性

在开展乡村低碳旅游的初期,政府要起到主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第一,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低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与低碳行动;第二,政府应该制定低碳旅游准则;第三,政府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增加对低碳旅游产品研发的投入;第四,政府可以制定类似“限塑令”的低碳旅游的法律法规,提高普通旅游的环保标准;第五,政府部门要做好规划,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各异的低碳旅游产品,为乡村低碳旅游增添新的元素,推进乡村全域旅游的发展。

(三)促进产品开发,完善信息平台

现阶段我国乡村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配套服务还远远不足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经验,在做旅游规划、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政策、加大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应结合低碳旅游产品发展趋势加以重视。乡村低碳旅游的拓展一方面要依靠与现有旅游平台合作推广,一方面要建立起独立的旅游信息平台,对乡村低碳旅游爱好者和旅游收入的统计,这样可以对比低碳旅游和普通旅游的份额,为宣传做好基础。

(四)提高游客认识和行动力

在提升游客对乡村低碳旅游的认识方面,政府的宣传应当起到主导作用,旅行社和乡村旅游开发商要起到辅助宣传的作用。政府应当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利用公益广告、社区活动,联合学校进行环保教育等方式来提高社会对低碳旅游的重视。

从旅行社和乡村旅游开发商的角度来看,第一,可尝试利用微信平台以推广微信公众号作为推广和营销的有利渠道。第二,创建“接地气式”官方微博,乡村低碳旅游可尝试建立并丰富官方微博内容,不定期炒热#乡村低碳旅游#相关讨论话题。第三,利用秒拍、美拍视频拍出个性化宣传片,同时鼓励游客利用秒拍、美拍等视频软件拍摄个性旅游宣传片并上传,乡村农家乐将为游客提供门票打折、优惠券等奖励。第四,乡村低碳旅游还可以尝试与新兴产业合作,例如与采用的aR+LBS技术的手游开发商合作,通过游戏在环境和主线创设与景区的地理位置、特色景点等相结合,引流玩家到景区进行游览和消费。

五、结语

本文在大量查找资料和实地考察实践的基础上对乡村低碳旅游的实施途径进行分析与讨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对乡村低碳旅游的政策支持力度和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当前乡村低碳旅游的游客认知度和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乡村低碳旅游的实施途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归纳,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乡村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旅游线路、完善乡村低碳旅游信息平台,提高游客认识、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提高开发商积极性这三方面的建议,希望够切实有助于我国乡村低碳旅游产业的稳步推进和开发。

参考文献:

[1]赵黎明.低碳经济下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演化博弈[J].旅游学刊,2015(1)

[2]周继霞.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探索[J].农业经济,2014(8)

[3]邓爱民,黄鑫.低碳背景下乡村旅游功能构建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3(2)

[4]石培华,冯凌.旅游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5]周梅.我国低碳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Q工业,2016(7)

[6]刘培松.基于旅游者偏好的低碳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管理,2014(10)

[7]侯文亮.低碳旅游及碳减排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2

[8]王长波,张力小,栗广省.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核算[J].农业工程学报,2013(S1)

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区丹巴

这些年,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田园氛围,以及各具特色的地方风情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前来。旅游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乡村旅游更能够实现旅游者、农民和当地社区多方利益群体共赢的一种旅游发展形式,对于丰富我国的旅游产品和破解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1]。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模式。本文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为例进行集中的游客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该地旅游市场的现状及游客需求,进而对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一、丹巴县游客调查简介

(一)丹巴县旅游发展概况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属岷山邛崃山脉之高山区,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是川西高山峡谷的一部分。县城位于大渡河畔的章谷镇,海拔1860米,全县总人口61000余人,属多民族聚居区,藏族占总人口的74.53%。丹巴是嘉绒藏区集聚地,是嘉绒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区,也是嘉绒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丹巴县地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核心区和《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川西旅游优先开发区内,知名景区(点)有甲居藏寨、中路梭坡藏寨古碉群、墨尔多神山等。经过十几年的旅游发展,丹巴县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深受国内外旅游者喜爱。2012年,丹巴县接待游客34.23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7084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5亿元,其中,门票收入166.07万元(据丹巴县旅游局)。

(二)问卷调查概况

随着近几年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丹巴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地如火如荼。在旅游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当地旅游主管部门也迫切希望了解目前当地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的状况。同时,能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进而有序地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2013年7月至8月中旬,研究团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游客问卷调查,该时段为丹巴县全年旅游中的旺季和平季,能够反映游客流向等基本旅游特征。调查地点选取县城所在地章谷镇、甲居藏寨景区、中路乡和梭坡乡四个主要游客驻留点。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3份,有效率为92.6%。

二、游客特征的分析

(一)性别比和年龄分布

在本次调查中,受访的男性游客和女性游客所占比例分别为56.6%和43.4%,男性所占比例比女性高超过10%。年龄在21-50岁的成年游客是赴丹巴游客的主体,占所有被调查游客的81.5%。,20岁以下的占13.0%,51岁以上的占5.6%。该年龄段的旅游者具有较强的旅游动机和经济基础,而且其身体条件也基本能够完成较高海拔地区的旅游活动。

(二)月收入状况

从收入情况来看,个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游客占被访者的84%,其中月收入2000-3000元的占32.4%,3000-5000元的占23.5%,5000元以上的占14.0%。这一方面印证了旅游活动与旅游者经济收入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表明到丹巴的旅游者中高收入者居多。

(三)客源地

在全部的被调查游客中,来自川渝两地的游客占46.7%,其次为来自珠三角的游客占19.9%,长三角地区游客占18.4%,京津地区的游客占6.7%,海外旅游者占3.2%。从旅行距离来看,游客的客源地构成往往呈现距离衰减的规律:也就是景区(点)通常近距离的旅游者最多,随着旅行半径的拉长而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次,丹巴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这些旅游资源对相对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来自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游客均占据了接近五分之一的份额。来自海外的旅游者比例在总体构成中虽不高,但已能够证明丹巴对国际旅游市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问卷主体分析

(一)出行方式分析

数据显示,被调查游客中,“自助式徒步游”占52.1%,是游客构成的中坚力量。这部分游客往往停留时间较长,虽然旅游消费偏低,但通常也是更为低碳、环保的旅游者。“自驾车”的游客占33.0%,位居第二。表示“参加旅行团”前来的占总数的8.6%,说明旅行团在丹巴县整个的游客构成中比例较低。团队游客往往停留时间较短,而且从居民的角度来看,当地居民从团队游客那里获得的实实在在的旅游收益是相对有限的,因此这一比例是比较合理的。表示以“其他方式”出游的游客占5.2%,调查中游客表示:他们主要因参与单位或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写生、外出实习等)而来到丹巴。

(二)旅游咨询获取途径分析

关于游客获取旅游信息途径的调查:数据表明,被访者中“通过网络了解”的丹巴的高达46.8%,因此应对法进一步加大网络营销的力度。其次,“通过熟人推荐”的占45.1%,再次印证了口碑效应在旅游者出游决策中的作用。再次,“通过书刊”了解的占33.8%,丹巴的甲居藏寨因2005年入选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而名声大噪,在旅游者心目中奠定了良好的形象基础。“通过广告了解”的仅占7.8%,“通过旅行社了解”的为5.8%。这表明丹巴旅游在网络和书刊方面已经获得了比较好的推介效果,加之口碑效应的影响,是旅游者得知该地的主要渠道。但很明显,在旅游形象和产品广告方面的投入是不足的,在未来的旅游营销渠道的选择上应当充分予以考虑。

(三)旅游形象分析

为了获得丹巴县准确的旅游形象定位,问卷分别对旅游者到达前的预想和到达后的实感进行调查,通过对比便可获知当前宣传的旅游形象和旅游者感知到的旅游形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存在怎样的差异。数据如下表所示: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游客们在未到丹巴前,认为该地最有代表性的分别为“嘉绒藏寨”和“碉楼”;在游览之后这一认识并未改变,且有一定程度的强化。但在“美人谷”这一点的认识上有明显的变化,出游前有29.4%的游客认为“美人谷”是丹巴的代表,但游览后仅有9.1%的被访者认为“美人谷”能够代表丹巴。被访游客到过“美人谷”旅游的仅有31.5%。不到“美人谷”旅游的原因主要包括:“听说已经没有美人了”、“交通问题”、“时间有限”等。同时,有4.1%的被访游客表示,在游览之后,他们认为除上述以外的“其他”事项也能够代表丹巴。据选择“其他”的游客反馈,主要包括党岭风景区、当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等。

(四)各景点喜好和满意度分析

为了解游客对丹巴各景区(点)的喜好程度,问卷中罗列了丹巴县域内主要的景区(点),游客根据个人游览情况自由选择。为准确了解游客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景点,问项设计为单选。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数据表明,丹巴县的旅游景点中依然是甲居藏寨的名气最大。在这些景点中,游客满意度最高的是甲居藏寨,其次为中路和梭坡。游客首先对当地居民的态度最为满意,达到45.4%;其次为景点保护,达39.5%;但是对景区管理、旅游配套和门票价格等满意度较低。被访游客对“最不满意的景点”选项作答的并不多,在作答的被访者中,比例最高的为甲居藏寨,但也仅有7.6%的游客由此反映。这表明游客们在丹巴的旅游体验总体满意度较高。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门票价格”上,有11.2%的被访游客选择此项;其次为“景点保护”和“其他”,选择“其他”的游客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交通和当地的环保等方面。结合问卷对游客在丹巴旅游的总体满意度调查的结果:表示“很满意”的有17.1%,“比较满意”的有76.8%,“不太满意”的有3.8%,“很不满意”仅有0.7%。目前,丹巴旅游的游客满意度是较高的,但游客反映问题集中的门票问题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调整。

四、对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引导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规避产品同质化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产品形式依然较为单一,主要停留在提供简单的食宿和季节性的采摘活动上[3],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各民居接待户除地理位置的差异之外,为游客提供的餐饮产品和住宿环境往往品级较低、产品雷同,这并不能满足游客多种多样的旅游需求。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景区(点)之间在资源上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各个不同的景区(点)或村落突出自己的特色,从而避免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二)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引导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区,尤其地处山区地带的农村社区往往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大量游客进入和近几年自驾车游客的增多,给乡村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压力,生活垃圾、污水排放和汽车尾气等对当地环境影响很大。由此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多度使用对乡村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4]。从管理角度来看,相关主管机构在意识到类似问题之后应当积极地予以应对,并为此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因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仅可以提升旅游业的品质,它更是为改善了当地居民长期生产生活的场所,为当地社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引导旅游服务规范化,投入资金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游客对旅游服务反馈最多的问题往往是旅游服务品质的问题,因为从事旅游接待的以个体居多,在从事旅游接待时往往比较随意。当游客与接待方发生纠纷时,也并无明确的规章可循,因此会导致游客投诉较多。从长远来看,乡村旅游必将面临从粗放式经营到规范化经营的挑战,这也是旅游发展阶段中的必经之路[5]。应当积极引导乡村旅游服务步入规范化的发展路径,把握好游客的个性旅游需求与旅游服务标准化之间的关系,做好当地旅游服务的标准化建设。

(四)保护地方和民族文化本真性,增强核心竞争力

旅游发展必须走特色之路,乡村旅游业不例外。特色是避免恶性竞争,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广大的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有形文化遗产(如建筑、饮食、服饰等)和无形文化遗产(民风民俗、观念文化等),这些都是可资利用的资源。在充分发掘当地资源特色的同时,同时积极保护地方和民族特色,保持鲜明和独特的旅游形象,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为市场提供乡村旅游精品,并最终形成品牌。

参考文献:

[1]张文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社会与经济效益、问题及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133):17-23.

[2]林俊华.丹巴:嘉绒文化之源[J].旅游,2005,6:

[3]黄海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型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32.

[4]左晓斯.乡村旅游批判――基于社会学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13,3:196-205.

[5]王维艳,明庆忠.社区相应乡村旅游发展的时间逻辑与治理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1):33-38.

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篇10

>>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启示乡村旅游发展新出路:基于新型城镇化平台的嵌入式发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基于旅游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径探索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论证城镇化趋势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所遇困境及对策吴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心镇发展战略研究贵州省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探讨快速乡村城镇化背景下桂林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实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策略研究旅游城镇化背景下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基于规划视角的主动城镇化发展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的汤岗子新城旅游产业发展基于城镇化背景下的商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研究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问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制约及对策研究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建设对策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10]张朝枝,保继刚.美国与日本世界遗产地管理案例比较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4).

[11]BrohmanJ.newdirectionsintourismforthirdworld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6,23(1).

[12]石金莲,崔越,黄先开.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对北京的启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5).

[13]李经龙,詹染,王亚茹.美国国家游径系统建设的经验及其启示[J].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2015(2).

[14]张鸿雁.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5]王琼英,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